资金流向问题范文

时间:2024-01-29 15:33: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资金流向问题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资金流向问题

篇1

[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EB/OL].中国银监会网站,

,2010-2-20.

[4]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EB/OL].中国银监会网站,

,2009-7-27.

[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项目融资业务指引[EB/OL].中国银监会网站,

,2009-7-27.

The Status Quo, Problems of Monitoring the Flow of Banks’

Credit Funds and Suggestions

SHI Tao

篇2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8-0053-03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06

[作者简介]梅瑞江(1968-),男,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养老金与资本市场发展。

我国目前的社会养老金并不能有效地分流银行储蓄,积累了大量的养老金,社会养老金本身也不适合进入资本市场。分析社会养老金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社会养老金分流巨额银行储蓄,并进入资本市场扫除障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两大突出矛盾

第一,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转化成长期资本的效率很低。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出现快速增长势头(见表1)。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已经达到了十万多亿元,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加速增长的趋势。央行公布的2003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中国巨额的储蓄和较高的储蓄增长速度已经成为拉动经济的负面因素。因此,如何刺激投资和消费,分流10多万亿元银行储蓄资金,已成了增加内需、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关键。

表1 近年我国银行居民储蓄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98-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1月15日公布的数据

我国储蓄转化为资本的效率很低,近年来资本形成率在25%以下。资本形成的速度和质量很低,从而对国家长期经济增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这种现象出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速度很快且资金严重短缺的大国确实令人费解。造成投资不足的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效率不高,缺乏长期资本投资工具。

第二,我国证券市场因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成为其走向成熟的“瓶颈”。

1.证券市场资金量少而且不稳定。投资主体的现状是机构投资者所占比率极小,绝大多数是散户,资金量少而且不稳定,投资短期行为普遍,入市的目的主要是投机,这自然会加剧整个市场的投机氛围和频繁动荡。证券市场目前开户数近8000户,其中,机构投资者户数不足1%,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由大量个人投资者直接参与市场活动的市场,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反差较大。因此,发展我国具有资金实力的机构投资者,改善这种状况已是刻不容缓。

2.目前我国机构投资队伍面临的几个问题。

(1)资本金少,投资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据统计,到2003年底证券投资机构中,资产规模达100亿元以上的不到20家,大部分都是资金在亿元以下的小公司,这些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低,抵御风险能力差。作为机构投资者中数量最多的投资基金到2005年底份额规模4714.86亿份,基金净值达到4691.16亿元,而深沪A、B股市价总值达4万亿元左右。而且,投资基金80%的资金来源于个人投资者,赎回率高,资金量少、不稳定,难以支撑基金的发展。由于资产规模小,投资机构多半无法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

(2)投机心态较重,非理性经营普遍。占机构投资者数量最多的投资基金,个人投资购买者超过了八成,回购率高。在资本规模较小、资本充足率低的情况下,投机心态较普遍,机构投资者经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非理性成分,其资本经营的质量和效果也受到了制约,给自己和证券市场都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

(3)缺乏合法、有效的融资渠道。自我国证券市场诞生至今,机构投资者的融资问题始终是焦点,这一领域也是各种违规现象的多发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制度原因在于,机构投资者的长期资本补充无渠道,短期资金融通无来源。这个问题不彻底解决,市场违规现象就难以禁绝,自然也谈不上市场的真正稳定。

二、从社会养老金的特点看其对银行储蓄分流和证券市场的作用

(一)社会养老金的特点

1.社会养老金能有效把储蓄资金转变为长期投资,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基金制社会养老金的建立,使社会保险性储蓄迅速增加,带动总储蓄的增长,并大量分流银行储蓄,为资本市场提供大量资金来源,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国际经验表明,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显然需要一个牢固的机构投资者基础。社会养老金凭借其规模优势进入股市,有助于把储蓄资金转变为长期投资,能够对资本市场的发展起到补充资本、甚至是支撑作用。这一点是其他机构投资者不能比的。

2.在证券市场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社会养老金作为一个长期的强制性资本化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规模性,以及追求长期稳定投资回报的特点,不但稳定地增加证券市场资金量的总供给,而且养老基金的投资注重长期性,交易行为较为确定,能够成为市场中最稳健的力量,在促进资本市场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改革发展社会养老金是银行储蓄向证券市场分流的现实选择

居民收入的消费剩余转换成可以进入证券市场的长期有效的资金来源,一般有三个主要渠道,一是通过社会养老基金,二是保险基金,三是投资基金。但这些渠道目前都不是很畅通。

1.社会养老基金

社会养老基金是居民消费剩余的一个重要分流渠道,在国外社会养老基金是规模最大的资本市场资金来源,是居民消费剩余的首要的去向。例如:美国2002年社会养老基金规模达到10多万亿美元,而同期居民银行存款总额只有5万亿美元。养老基金60%的资金直接进入股市,20%通过共同基金进入股市。对证券市场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来源。

我国社会养老金分流银行储蓄的作用远远不足。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社保基金(主要部分为社会养老金)规模迅速扩大。到2004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累计结存2975亿元,总支出3502亿元,企业年金基金积累额约260亿元人民币。到2004年社保基金入市的资金总额约为380亿元左右,只占两市流通市值的1.6%,而且入市资金基本上是中央拨款部分。国外社会养老金规模是银行储蓄的两倍左右,一般占整个资本市场资金的25%-45%,在纽约和伦敦的证券交易所,养老金的持股比例都已超过30%。我国社会养老金无论总规模还是入市规模相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都是杯水车薪。

2.保险基金

保险基金到2004年全国保费收费4318亿元人民币,在业务总量中,人寿保险占近75%。财产保险业务保费收入达1089.9亿。若按平均10%的入市比例计算,保险公司可入市的资金达431亿元;2004年保险资金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数额为134亿元。

保险基金对资本市场作用有限。一是因为保险基金规模小,入市资金更少,由于我国居民普遍缺乏保险意识,而且,保险产品缺乏吸引力,保险需求严重不足,发展缺乏后劲。保险基金积累总规模短期内发展有限。二是因为保险基金的大部分是寿险基金,人寿保险对利率的高度敏感性决定了寿险基金只能投资在债务工具,而较少投资在股权证券。我国的债券市场严重发展滞后,没有给寿险资金留下足够的用武之地。

3.投资基金

投资基金的发展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一是居民需求不足。一方面因为百姓对基金的认识不够,另一方面,基金的投资风险和股票类似,满足不了百姓预防性投资偏好。二是基金的发行也是通过发行股份来获得资金,也和股票市场一样需要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支撑。如上述美国的共同基金,仅社会养老基金投资就达2万亿美元,再加上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才支撑起了基金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基金的资金来源和股票市场一样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资金量少,而且不稳定。例如近几年我国开放式基金在效益好的情况下,赎回率极高,有的达到60%,效益差的时候反而赎回率很低。原因是基金投资者以个人为主,象炒股票一样来炒基金

由以上分析可见,要使银行储蓄资金有效地向资本市场分流,最基本的渠道是通过社会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也依赖此两者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

保险基金的积累扩展,是建立在广泛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这一点短期内很难培养起来全民的保险意识并形成风尚。

而社会养老金与保险在这一点上完全不同,社会需求很大,而且因为是社会保险百姓比较信赖。符合普通百姓预防为主的要求。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近十多年来,我国居民银行储蓄的目的主要有三种:第一是养老,第二是子女教育,第三是住房,其中,用于养老目的连续多年排名第一,可见,我国居民对养老金存在巨大需求,不用宣传发动。而对投资基金等资本市场投资工具缺乏认识和需求,另外这些工具本身也存在不足,不适合居民投资风险要求。因此,发展社会养老金并转化为长期有效的投资,是目前向资本市场分流银行储蓄的明智选择。

三、我国社会养老金分流银行储蓄并进入证券市场主要体制障碍

制约因素有多种,其中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问题是主要因素。

(一)基本养老金现收现付制既不能积累大量资金,又不适合进入证券市场

我国目前实行统一的“统账结合”式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初衷是想通过个人账户的资金积累功能使我国社会养老金逐步摆脱现收现付式的单一支柱,转向部分基金式的多支柱模式。但从统账结合式的养老金实际运行情况看,有助于筹资模式转轨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原因是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养老金个人账户都属“空账”运转,即个人账户只有账,没有钱。空账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没有分离,而“统、账”分离是做实个人账户的基本前提;二是因为“统账结合”与现收现付模式没有转换。“统账结合”模式实施后,在基金模式上没有跳出原有的基金统一管理、统一调剂使用的思维方式,“统账结合”仍按现收现付或“以支定收,留有部分积累”运作,养老保险体系构架没有变,只是为了多渠道筹集资金,“统账结合”等于穿新鞋走老路,因而形成个人账户的“空账”。尽管国家采取措施想做实个人账户,却没有明显效果。

由于许多地区个人账户是“空账”运行(到2003年底全国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空账金额已达到6000亿元),所以我国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储备有限,到2004年全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滚存节余目前只有2975亿元,而当年养老金计划的开支3502亿元,这笔结余还不足支付一年的养老金开支(见表2)。按世界银行的标准:养老基金节余只够支付2年以下养老金开支的养老金计划属于现收现付制。因此,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实质上仍属于现收现付制。国际社会养老金运作的经验表明,我国社会养老金既不能大量积累,也不适合进入资本市场。

表2 我国社会养老金历年支出节余情况(年,亿元)

资料来源:历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发展不起来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也称企业年金,是基金式社会养老金,它作为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层次,是社会养老保险私有化改革发展的重点,是社会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的主要部分。 但是,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一直发展不起来。

1995年12月,劳动部下发了《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到1998年底,我国参加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职工只有500万人,占我国职工总数的比重不到5%,远远低于1998年养老社会统筹9400万人的参保规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累计的资金也只有60多亿元。参保最高年份2000年,企业年金制度覆盖560.33万人,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5.4%,参保企业16247户,企业年金积累基金总量为191.9亿元。2002年的数量可以忽略不计(见表3)。企业年金如此小的规模对发挥社会保障功能是杯水车薪,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更难有所建树。

表3我国城镇和农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人数和参保比例(单位:万人,%)

注:城镇参保比例是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农村参保比例是占农村从业人员的比例;企业年金比例是占城镇参保人员的比例。代表数量少无统计资料

资料来源:历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度统计公报

(三)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不统一、覆盖面缺损严重

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应该统一,并覆盖全体劳动者,这样,一方面能充分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社会风险分散,同时,能积累雄厚的保险基金。但是,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非常小,不统一。

1.覆盖面非常小

1997年底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城镇各类职工共计8671万人,只占当期总数14760万人的58.75%。此外,还有2669万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1997年)基本上都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002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4731万人,只占当期总数的45%;2003年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490万,只占当期总数的近50%。此外,我国劳动力分布量最大的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缺损更为严重(参见表3)。

2.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不统一

农村养老保险、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管理机构不统一,执行的离退休待遇和标准与企业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基数计算、计发方式和计发标准等方面均有一定不同。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之间的养老保险也有区别,但都是现收现付式养老金,管理机构分散。

因此,改革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以发挥其转化巨额居民银行储蓄为社会养老金并进入资本市场的作用,是解决我国金融市场两大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1998――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国家统计局.

篇3

一、会计视角下企业资金异常流动问题的关键点

1.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概念的界定

所谓企业物流指的是企业之间商品或者服务的流动过程,这个过程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下,交易的一方将自己的商品或服务转移给另一方,而另一种情况则是交易的一方从对方处获得商品或服务。

2.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之间的匹配关系研究

在具体的企业活动中,信息流的运动方向总是双向的,它随物流与资金流而产生。因此,能否实现信息的高效、准确流动就成为了保证物流和资金流畅通与否的关键。与物流、资金流之间的双向流动一致,物流与信息流之间的流动同样也是双向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是企业流通过程中最重要的三个部分,它们互相支持、互相作用,从而达到彼此依存、密不可分的状态,并以系统整体上的有机协调与整合为最终目的。在这种关系中,资金流是一切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也是全部过程的终结点,它的完成是交易存在的前提,也是交易义务的完成。而信息流则是一种手段,是企业知识与行情传递的载体。至于物流,则是交易的全过程。当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交易时,物流和资金流在合同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是等量且对流的。

3.企业间资金异常流动的关键点辨识

(1)当企业之间进行交易时,买方通常会支出大量现金或提前预付货款,然而货物或服务的流入价值量却往往明显与资金的流出不符,譬如卖方只提供少量的货物或服务,却有超过货物或服务价值的大量资金流入。这种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物流与资金流的对流不能够等量的情况,通常会成为企业资金异常流动的主要原因。

(2)企业之间的交易经常会涉及资金流与物流,虽然在一般情况之下,资金流、物流应当是对流与等量的,可是某些交易却是资金流抑或物流之间的单向流动,而非对流。

(3)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的时候,收入和销售必定是不能分开的,只有进行了一定的销售才能形成同等数额的收入,因此企业收入的相关信息控制点就一定要与销售联系起来。

(4)企业资金流入量、流出量与企业规模、企业经营业绩是否匹配等因素也是企业是否产生资金的异常流动的重要特征与问题关键点,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会计视角下企业资金异常流动的辨识准则

1.物流量与资金流量的匹配准则

所谓物流量与资金流量的匹配准则指的是在企业之间进行买卖交易的过程之中,企业所流出或流入的资金量与流入或流出的商品或服务的价值量存在明显的不对等。在对物流量或资金流进行监测时,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则可能是有以下两种可能性:(1)在两个企业签定交易合同之初,就存在着十分明显的资金量与货物价值量的不对等;(2)在两个企业在交易的过程中,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上的不同步,最终造成物流量与资金流量的不匹配。综上所述,我们在用量的标准对企业交易过程进行监测的同时,还要结合时间与流向上的监测标准,以实现更加有效的监测。

2.物流与资金流流向上的匹配准则

物流与资金流流向上的匹配准则是指在存在买卖关系的企业之间的物流与资金流并非对流,而是单向流动或循环流动的。倘若我们换一个角度去考虑这个监测标准,可以将此现象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可以等同于资金流或者物流的量其中一个为零;(2)则是流向上的可疑性,即流向有可能是与本次交易表面看来没有任何关系的分公司、子公司或其他公司,而这个公司实质上往往被转移资金的不法分子所控制,这种借助中间贸易或其他公司来转移资金的行为是不法分子的常用手段。

3.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上的匹配准则

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上的匹配准则通常指的是物流与资金流在交易时间上面的一种不同步现象,此处的不同步是除预收款和赊销交易中的合理信用期限之外的另一种情况,即超出合同规定的信用期限并在合理的时间监测标准内仍存在大量资金和货物数量上的不相匹配。

(1)对于不是现货交易的,即赊销和预收款销售商品的情况而言,无论是赊销还是预收款销售的商品,企业与其他企业在进行交易的时侯,资金流和物流都有信用期限之外的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差往往就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非法占有资金的可乘之机。

(2)在赊销的情况下,卖方账户上产生“应收账款”这一科目。对于已经存在的“应收账款”,我们可以按照其是否超过了信用期限分为两类,即约定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和逾期应收账款。由于在赊销这种销售方式之下,卖方企业的“应收账款”具有回收数额和回收时间上的不确定性,逾期应收账款的风险比约定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风险更大。因此,不法分子容易利用交易的这些特征来掩饰其犯罪行为,误导监管者,进行资金的非法转移,导致企业资金的流失。

4.资金流量与经营业绩和企业规模互相匹配准则

篇4

所谓物流量与资金流量的匹配准则指的是在企业之间进行买卖交易的过程之中,企业所流出或流入的资金量与流入或流出的商品或服务的价值量存在明显的不对等。而在对物流量或资金流进行监测时,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则可能是有以下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情况是,在两个企业签定交易合同之初,就存在着十分明显的资金量与货物价值量的不对等;而另一种情况则是在两个企业在交易的过程当中,因为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上的不同步,从而最终造成物流量与资金流量的不匹配。综上所述,我们在用量的标准对企业交易过程进行监测的同时,还要结合时间与流向上的监测标准,以实现更加有效的监测。

2、物流与资金流流向上的匹配准则

物流与资金流流向上的匹配准则是指在存在买卖关系的企业之间的物流与资金流并非对流,而是单向流动或循环流动的。倘若我们换一个角度去考虑这个监测标准,可以将此现象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其中一种情况下,可以等同于资金流或者物流的量其中一个为零,即交易中一方的资金或者货物流出之后,另一方根本没有相对应的资金或货物的流入;而另外一种情况则是流向上的可疑性,即流向有可能是与本次交易表面看来没有任何关系的分公司、子公司或其他公司,而这个公司实质上往往被转移资金的不法分子所控制,这种借助中间贸易或其他公司来转移资金的行为是不法分子的常用手段。

3、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上的匹配准则

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上的匹配准则通常指的是物流与资金流在交易时间上面的一种不同步现象,此处的不同步是除预收款和赊销交易中的合理信用期限之外的另一种情况,即超出合同规定的信用期限并在合理的时间监测标准内仍存在大量资金和货物数量上的不相匹配。将这种现象按照企业间不同的销售方式可分以下两种类型进行分析。

第一种类型是,对于不是现货交易的,即赊销和预收款销售商品的情况而言,无论是赊销还是预收款销售的商品,企业与其他企业在进行交易的时侯,资金流和物流都有信用期限之外的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差往往就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非法占有资金的可乘之机。而就本文所研究的范围界定而言,假如交易双方在合同的信用期之内完成交易,并且不存在其他的可疑点,则可以归属为正常交易,排除在我们的可疑监测范围之外。但是假如在合同的信用期之外的合理的时间范围内,企业之间的交易仍然没能够完成,而且这时候未完成的交易量已经达到总量之内一定额度,就应当引起我们的重点关注。因为许多不法分子常会利用这个时间差来达到他们非法转移资金的犯罪目的,从而使得“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从企业内部流失,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第二种类型则是在赊销的情况下,卖方账户上产生“应收账款”这一科目。对于已经存在的“应收账款”,我们可以按照其是否超过了信用期限分为两类,即约定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和逾期应收账款。由于在赊销这种销售方式之下,卖方企业的“应收账款”具有回收数额和回收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其中逾期应收账款的风险比约定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风险更大。因此,不法分子就容易利用交易的这些特征来掩饰其犯罪行为,从而误导监管者,进行资金的非法转移,导致企业资金的流失。

4、信息真实准则

篇5

一、引言

资金流量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将资金流量表分为实物交易部分和金融交易部分。本文主要利用资金流量表的金融交易部分,观察部门之间使储蓄流向投资的投融资渠道,分析国内各机构部门筹资运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二、资金流量规模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也影响着资金流量规模的变化。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反映出我国经济逐步发展,国民收入增加,人们就会将收入投放到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随之资金流动规模也会有所增长。就这一问题,本文对1998-2009年的GDP和资金流量的规模的数据进行了汇总,并分析结果如下:

图1 GDP和资金流量规模

可以从图一看到,1998-2009年,除少数年分外资金流量规模与GDP规模,基本呈同步增长趋势。在这十二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资金流量运用规模也有了明显的扩张。1998年我国资金流量运用总计为37550.33亿元,到2009年资金流量运用总计达到了332691亿元,相当于1998年的8.86倍。

三、各部门净金融投资分析

在金融市场上,资金的需求与供给是零和游戏,一个部门的资金需求就是另一个部门的资金供给。在资金流量表上,资金运用方表明一个部门资金的供给,资金来源方表明该部门的资金需求。而资金运用额与资金来源额的差额即净金融投资,如果为正数,表明该部门资金盈余;如果为负数,表明该部门资金短缺。本文以2003-2005年的数据为例,分析各部门净金融投资的情况。

表1 净金融投资 单位:亿元

年份 非金融

企业部门 金融机

构部门 政府

部门 住户

部门 国内

合计

2003 -14530.65 2672.01 -540.47 16122.39 3726.10

2004 -9080.74 1742.22 -2429.69 15450.36 5682.15

2005 -14716.43 -1462.52 3310.67 26372.17 13503.90

由上表可见,总体来看,2003-2005总体来看这三年我国都是资金盈余,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分各机构部门具体来看,非金融企业部门为资金短缺部门,而且一直存在较大缺口。2005年的资金融入是企业部门历史上资金融入量最多的一年。金融机构部门净金融投资额在2005年由正转负,突然从资金盈余转至资金短缺,且短缺数额较大,这也直接导致了大幅降低的资金富余数。在2005年,政府部门则从1998年以来第一次由原来的资金短缺部门变成资金盈余部门。住户部门总是资金盈余部门。值得注意的是2003、2004年净金融投资额相差不多,比较稳定,2005年的净金融投资相比2003、2004年突然增长高达1.7倍多。2005年住户部门净金融资产增加较多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2004年10月份上调存款基准利率后,物价得到抑制,住户部门储蓄存款持续增加,实际利率上升效应在 2005年显现;二是2005年3月17日,央行取消房贷优惠利率后,利率调整明显影响了住户部门的资产负债配置,具体表现为住户部门减少实物投资和负债,增加金融资产。

四、国民经济部门投融资结构分析

(一)住户部门投资流向分析

住户部门的储蓄在形成投资的过程中,主要通过通货、存款、证券、保险准备金四种渠道流向了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表2给出了1998-2009年,四种方式占总投资额的百分比。

表2 1998-2009年住户部门投资流向分析 单位:%

资产构成

年份 通货 存款 证券 保险准备金

1998 6.76 73.55 17.32 2.37

1999 15.30 59.61 20.40 4.69

2000 8.97 59.69 20.08 11.26

2001 6.28 71.69 13.71 8.31

2002 6.72 72.61 7.72 12.96

2003 3.03 47.81 36.52 12.64

2004 6.78 74.17 2.42 16.63

2005 7.69 76.13 0.98 15.19

2006 7.38 62.25 17.60 12.77

2007 8.13 30.88 42.53 18.46

2008 5.95 81.11 -1.14 14.09

2009 5.53 71.05 9.59 13.82

篇6

当前民间资金流动越来越与经济发展、民生和谐、社会稳定相关,由于民间资金的流动关系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体、环节和内容,如何有效进行引导和管理,值得我们认真分析,浙江中部区域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民间资金十分充裕,据估算,2011年末整个浙江省民间资金总量规模在1.5万亿至2万亿元之间,而浙中区域民间资金经过多年发展具有一些典型性的特征,我们对它进行分析能够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一、浙中民间资金的特征

1、大部分从产业、贸易资本转化而来

由于浙中区域地处东部沿海,发展较早,通过工业生产、对外贸易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使得企业主和贸易从业者积聚了较多的闲余资金,这部分资金成为浙中地区民间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该区域内资金来源特征较为明显。

2、拥有者主体多样,资金量丰富,来源稳定

由于整个浙中地区众多民间资金通过生产和贸易产生流入以后,通过资金财富的再次分配,分散流入了众多的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因此各个环节的从业者都拥有了较为丰富的资金存量,再加上资金能够得到外部经济的稳定的补充,因此在参与投资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进行了参与。

3、资金外向度高,外部流动频繁

由于浙中区域大部资金来源于产业生产和贸易,资金与实物产品呈反方向的流动,因此与国内外其他区域建立了较为稳定的资金流通渠道,再加上资金对外投资的冲动较强,因此,浙中区域的资金呈现出外向度高、外部流动频繁的特征。

4、资金逐利性强,风险容忍度高

浙中区域内有相当的部分民间资金在流动寻租的过程中往往更为看重的是资金投资的回报性,投资冲动较强,在面对高风险高收益的权衡时,更为看中的是资金的高收益性,也更能容忍资金使用的高风险性。

5、资金流动模式多样,载体丰富

浙中地区资金流动经过多年的发展整合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市场参与体系,包括个人、企业、掮客、商会、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民资团体、银行等等多方面的主体,在资金流通上也存在着多样性的模式。

二、浙中区域民间资金投向及回报分析

由于浙中区域资金具有如上的各项特征,也就使得浙中区域内民间资金在流向上形成了如下一些主要方向和回报率(我们根据浙中典型的义乌区域内的调查收益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资金投向的风险程度分为以下几大类。

1、风险保守型的投资

这部分资金投资主要集中在储蓄存款、国库券、资金理财等方面,这部分资金对风险较为敏感,厌恶风险,更侧重追求资金的安全,其年收益在0.38%~10%之间。

2、风险中庸型的投资

这部分资金的流向主要集中流向股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及产业投资以及民间亲友之间的正常拆解,这部分资金对风险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也同时追求较好的资金回报,根据多年以来的数据分析这部分投资的平均年回报率一般不超过30%,回报较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投资风险。

3、风险进取型的投资

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民间拆借高利融资,而且在当前的拆借市场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资金流转链条(见图1),资金使用成本在不同的时间段在不同的环节是不同的,总体来说这部分钱主要最终流向以下几个方面:用于正常企业生产周转,项目房地产开发、借给他人贷款还款周转,被他人恶意借去挥霍、赌博,流向他人借新还旧,维持周转等等,这部分投资收益区间从血本无归到暴利,已经接近于风险赌博,具体数字见表1。

三、民间资金流动利弊分析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民间资金的频繁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的作用并不是单方面的,是一把双刃剑。

1、民间资金流动的优点

(1)优化社会资金配置。由于民间资金在社会各环节的留存量是不均衡的,在生产贸易开发环节的投资者对资金的需求较为旺盛,而一些个人和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拥有较多的民间资金存量,顺畅的民间资金流动能够把资金从富裕部门流转到资金稀缺部门,优化社会资金配置。

(2)推进资金密集中大型项目的顺利开发。当前一些大型投资项目在由民间投资者开发时普遍存在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而通过合理的民间资金流动分配机制,可以较好地解决该问题,目前该情况在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中较好为明显。

(3)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民间资金恰好有效缓解了企业、农户发展生产的资金供需矛盾,使一些效益好、前景好但不能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企业能够正常运转,使一些急于扩大生产规模但资金需求的人能够正常生产。民间融资的简便、快捷,使它在短期以资金的融通,实现了交易的便利,加快了物流和资金的周转,方便了商品生产和最终消费者,加快了社会经济生活的节奏和效率。

篇7

    首先,财务人员对政策法规要有所了解,提高风险意识。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参差不齐,或只是一贯的按照老会计留下的方法操作,孰不知其中的税务风险。财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对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及合法性做出正确的判断,对风险防患于未然。

    其次,财务人员对取得的原始票据进行严格要求。许多中小企业财务部门规模较小,甚至没有专职的会计,信息滞后,最终只是对票据进行归集整理,做不到事前控制。财务部要制定财务制度和业务流程,对业务人员进行相应的财务知识培训,对取回的原始票据进行严格的要求,对错误的票据及时进行更换或拒绝接受。

篇8

对于融资贷款机构来说,它们为了自己的安全发展,必须对资金进行谨慎管理,尽可能规避企业贷款的风险,不太愿意给中小企业、涉农企业低额度、频繁贷款,更愿意为大型企业一次提供大额贷款。农村信贷资金供应不足,城市信贷资金供应又过剩,这也导致了城市与农村金融发展不协调,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促进当代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信贷投资领域不均衡,偏重于大型基础设施,忽视涉农领域。

从目前银行信贷资金流向可以得知,银行业的信贷资金偏重于大型基础设施,忽视中小企业和涉农领域。资金流向不均衡,这样只能进一步扩大城市、农村,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差距,抑制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消费信贷需求,不利于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3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的矛盾性

(1)政策目标的差异。货币政策要防止资金流动性过剩,监管政策则要求银行资金流动性充足,这二者明显存在矛盾。货币政策主要目标是防止通货膨胀、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国家的货币政策就是防止资金流动性过剩,减少通货膨胀的可能,保持国家货币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监管政策是要求银行业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下,保持银行资金流动性充足,防止因为支付能力不足导致的金融风险。

(2)政策时滞不同。这是从二者的政策有效性上来说的,货币政策见效较慢,监管政策则是立竿见影。货币政策防止资金流动性过剩,减少通货膨胀的可能,保持国家货币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但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非常复杂,从政策的制定、实施、影响这一过程中存在较长的时滞期。但是监管政策则不同,一般是监管部门对被监管机构的经营行为作出是非判断,直接下达政策性要求和决定,所以见效快。

(3)政策性质不同。货币政策是市场诱导,监管政策属于法规强制。货币政策是通过公开性的市场业务,进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来影响利率,防止资金流动性过剩,减少通货膨胀;监管政策是监管部门制定的各项决定,属于法规强制,各大银行金融机构必须强制执行。

(4)政策作用方向不同。货币政策一般顺着经济周期,监管政策则相反逆着经济周期。经济低迷逐渐恢复走向高涨期,货币政策一般较为宽松的,经济高涨到低迷期,货币政策一般是较为严谨的,目的就是防止通货膨胀、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高涨时期,银行信贷一般会过于盲目,这时需要采取严格的监管政策,有效减少金融泡沫降低金融风险,在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时候,银行信贷部门会根据现实状况严格房贷,这时监管部门就可以采取宽松的政策增加贷款,提高银行资金流动性,促进经济发展升温。

(5)政策消耗资源不同。货币政策是国家运用政策性的工具,规范信贷投放,其消耗的财政资源、制度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监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因为被监管机构的规模和数量的扩大,消耗的资源就会不断增多。

2银行发展对策浅析

2.1优化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

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钱荒的出现,这也正说明了银行光吃利息的时代将再不复寸。所以首先必须调整银行的业务结构,实现传统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协调发展,大力提升中间业务的比重,优化银行盈利结构;其次降低对大客户、大项目的过度依赖,加大对三农和中小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拓宽信贷载体,优化收入来源。

篇9

        由于美元贬值的预期,我国国内的企业和居民表面上都不愿意持有美元外汇和美元资产,但是实质上我国国家企业和私人资金流动很大程度受国家政府的调控,包括这部分资金的流向和规模,所以分析这部分资金流动,就必须从国家目前提供给企业和私人资金流动渠道方面入手。

        国家积极放宽民间外汇持有、对外投资的限制的政策,即开拓私人资本流向国际货币市场的渠道;国家也在扩大国内直接融资的市场完善,大力 发展 公司债券、企业债券以及稳步开放国内的证券市场,来构建多层次的 金融 市场体系,即开拓私人资本在国内资本市场良性循环流动的渠道。通过这些政策措施为企业生产和投资资金的循环流动提供了条件,也为外贸企业解决外汇资产的增值保值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

        总而言之,美元汇率的变动,会从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给我国的宏观 经济 造成损失,但是也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外汇资产结构的大好契机。这会促使外汇管理部门更加积极地思考储备资产合理的用运和有效的管理,也会使实体企业资金流通渠道产生变革。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 文献 :

篇10

按理说,投资理财产品品种丰富了是件好事,各人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财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可是,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各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相径庭,而且理财产品的涨跌表现并不同步,让投资者在如何选择理财产品时无所适从。就拿股市来说,在走过了2006年到2007年史上最牛牛市之后,从2008年到如今,一直是延续了跌跌不休的态势,而房市则是在2008年进入了上涨的快车道,直到今年房市才显现出下跌的颓势。与股市的连续下跌和房市的连续上涨不同的是,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黄金、艺术品投资产品、互联网理财宝等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的表现并不具备持久性,基本上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换而言之,就是“各领一二年”。这也让蜂拥而入、准备赚快钱的投资者由于没有把握好进入退出的节奏,不但没有赚到钱,反倒是亏损累累,泪眼婆娑。

面对品种丰富但是转换节奏十分快捷的投资理财市场,投资者的回答就是:借我借我一双慧眼,让我把这理财节奏看得清清楚楚。很多投资者都在憧憬,要是自己能够抢先看清投资理财市场的转换节奏就好了,这样就可以逢低买入,逢高卖出,赚钱不就哗哗的?想法不错,可是要做到这一点,难度不是一般的难。

篇1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企业合并的现象,会计合并报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合并会计报表是在上个世纪末在美国出现,其后英国也随之使用,而我国则是近几年才开始使用。合并会计报表可以综合的反映整个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现状和资金流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合并报表对投资者进行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会计合并报表也有其弊端,它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不如个别会计报表,本文从其局限性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合并会计报表发展的现状

合并会计报表主要是以企业集团为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会计报表为主要基础,由母公司主要编制的反映公司主要财政状况的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对于整体、全面的反映企业内部的情况,满足国家税务部门进行税收查账,方便债权人了解集团经济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现行的合并会计报表无论是在理论基础还是分析运用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局限性,这是我们着力探讨与分析的。我国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的专门准则是在1995年颁布的,2005年时正式颁布了会计准则,并将合并范围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出现在准则中。

三、现行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合并会计报表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如实的反映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企业内部融资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向母公司提供贷款担保从而子公司获取贷款;二是母公司直接向银行进行贷款,再转手借贷给子公司;三是企业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在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集团内部的资金流向。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的融资过程是不同的,但是经过合并会计报表进行抵消分录后,这两种融资方式在会计合并报表上显示的是一致的。但是深入的分析就会得知,这两种融资方式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是完全不同的。当企业内部产生财务危机时,第一种情况下母公司必须要履行当初的担保责任,为子公司偿还债务。而第二种情况下,子公司承担的债务是很小的一部分。这两种融资方式,前者的风险是前者大于后者的,但如果是仅仅从企业的合并会计报表进行分析的话,是得不出这样实际的结论的。

2.合并会计报表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真实反映企业集团的债务偿还能力。企业集团中的成员单位都是独立存在,各成员间的利益也是是独立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资金不能任意在企业集团内部中自由划拨。根据法人企业中投资者只对其投入资本承担有限责任,子公司的债权人的债权要求只是子公司的财产,而不能依据合并会计报表中所统计的公司总资产。相反而母公司的债权人的债权要求只能从母公司的资产中扣除。所以,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合并会计报表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如实反映企业集团的债务偿还能力。

3.合并会计报表在的有用性减弱。多种经营的模式使企业集团面临的经营与财务风险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实力与竞争力,但同时也为公司的会计信息带来了许多统计上的困难。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方面是合并会计报表主要是将不同的地区和行业的企业会计报表合并起来,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将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掩盖。尤其是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财务衡量指标和制定模式,个别会计报表合并之后,这样形成的合并会计报表的财务分析能力和财务预测能力大大降低,同时也造成了编织报表模式的困难及不便。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合并会计报表传达会计信息的能力。

4.会计核算制度引起信息的传输不畅。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由于有明细反映,所以容易准确的抵消。但是由于子公司间的资金往来也比较的频繁,这部分的抵消就成为编织过程中的死角。准确的抵消这部分的业务往来,对于企业会计核算各个子公司之间往来的情况及账目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与企业自身的会计建设息息相关。

四、合并会计报表局限性的解决措施。

1.经济学家曾指出,多种经营企业的业绩主要是由其各个组成部分的进步与成功所构成的,投资者一定要充分了解这其中的每一个部分及构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预测企业的未来。为了降低合并会计报表信息的聚合程度,提高其有用性,编制财务报告时,应对企业集团内部按照行业的不同和地区的不同提供不同的信息,分别披露企业内部的资金收入、资金走向和利润等指标数据。同时,企业集团也可以按照整年来单独编制营业利润与资产表,可以作为合并会计报表的附注出现,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集团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准确性。

2.在企业集团内部各个子公司之间的会计核算单位是独立的,信息也是不是互通的。如何使信息流与资金流同样达到畅通的状态,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独立的中介部门,对子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进行全面的核算。全资的子公司可以将资金存在该部门,通过该部门进行结算。而控股公司则可以通过对子公司的单方面管理而掌握控股公司与集团子公司之间的资金活动。这样可以打通信息流,加快信息的流动速度,使企业集团随时掌握子公司的资金流向,加强对子公司的资金管理,还可以为合并会计报表提供准确的信息。

五、总结

会计报表是记录企业财务信息的关键,真实的反映了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和资金流向等问题,是公司持有人了解企业信息的重要途径。合并会计报表对于反映整个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现状和资金流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会计工作中,通过不懈的努力,会做出信息真实、准确的合并会计报表,以供企业集团进行正确决策之用。(作者单位:江苏泰州东方中国医药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12

1从存贷款变动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从银行系统角度看,区际货币资金的流动可以表现在区域资金吸纳和运用能力的差异上。而区域资金吸纳能力可以通过区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变动情况来分析,区域资金运用能力可以通过区域金融机构贷款变动情况加以衡量。

从表1可以看出,在存款资金的分布上,东部地区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且比重逐步上升,2003年高达6479%,而中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在2000年后却逐步下降,其相对差异东部对西部由1999年的379倍提高到2003年的402倍,东部对中部由1999年的316倍提高到2003年的339倍。存款的增长速度方面,虽然东部地区2003年有所下降,但是仍然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在贷款资金的分布上(表2),东部地区的优势依然比较明显,占全国的比重基本维持在一半以上,且逐年上升,相比较而言中西部地区的贷款比重却逐年下降。应当说,这种情况是与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的。银行体系的资金流动能够反映在存贷款增速的不同及其差额中。从增速上看,2000年至2002年,东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大于贷款增速,但在2003年,东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大幅度减少至2083%,甚至低于贷款增长速度2283%的水平,而中西部的贷款增长速度则大幅上升。由于各地区企业在本地区的商业银行贷款一般直接转化为该账户的存款,这对银行来说,存款与贷款的变化就具有同步性。因此,东部地区存款增幅小于贷款增幅的现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东部资金向西部流动的趋势。此外,从银行系统存差的角度看,2000年以后三大地区银行系统都是存差,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03年存差增长率分别为4146%、2242%,高于东部地区1571%的水平。而2000年以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大部分都表现为贷差。中西部地区贷差转变为存差的情况也表明我国东部地区资金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吸纳资金的能力在提高。

2.从回购、同业拆借市场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银行间的回购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也可以反映出区域间资金流动。按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计算2000年至2005年4月各地区净拆出拆入的资金额,如表6、表7。

从表6和表7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5年,东部地区都作为资金净融出方,中西部地区基本上都为资金净融入方,尤其在2001年和2003年,回购市场和拆借市场资金量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但是由此并不能简单得出东部资金往西部流动这样一个结论。因为作为回购市场和拆借市场的主要资金融出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是位于北京,北京的资金融出量肯定占有较大的比例。从人民银行总行公布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北京和上海这两座东部城市是主要的资金净融出地区。所以,从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交易情况,我们能够大致看出区域资金的流向,是从“上”到“下”、从东到西。当然,也能大致判断中西部地区对资金的需求趋势。

3从资本市场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资本市场筹资情况同样可以反映资金在不同区域中的流动。我国资本市场建立的时间较晚,发展不完善,证券市场融资的区域结构极不均衡,东高西低的格局十分明显。2000年到2003年,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分别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20589亿元、56495亿元、50794亿元和24611亿元。东部地区的融资总额分别是中、西、东北部地区的364、405和837倍。这说明资金是通过资本市场从中西部流向东部地区的,这种资本分布的局面,必然引起资本配置效率的损失,不利于总体经济增长。

4从外商直接投资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外商直接投资也是资金流动的直接表现,只是这种资金流动是增量上的流动,而不是既定存量下的区域资金流动。东部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对外资的利用有区位优势,从而使东部地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资金基础。不用置疑,我国外资在全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了向东部地区倾斜的现象,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的外资比例很少。截至2000年底,东部地区占据了全国外资利用总额的8143%,中部占据了733%,西部为459%,东北地区为665%。但到了2004年底,这种格局出现变化,一方面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比重降到了7715%,显示出轻微的降低趋势,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也在缓慢下降,但是中部和东北地区,从2000年到2004年利用外资占比是逐年上升的,尤其是东北地区增长速度很快。这体现出资金往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流动的迹象。

5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固定资产的投资主体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等。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家基本建设及贷款投资总量的50%以上是在东部地区完成的,中、西部地区不足20%,这是国家采取了政府投资倾斜政策和吸引外部投资的优惠政策的结果。从2000年至2004年的数据来看,虽然中间有一定的波动,但2004年相对于2000年来说,中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所占比例是上升的,而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相对来说有较小幅度的下降。这体现了中西部地区自身经济基础和外部环境的逐步健全,造成一定的资本流入。

综合以上资金流动的表现,我们认为,当前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仍然占较大比例,其中包括中西部的资金流入和外资流入。但已出现了东部资金向中西部扩散的迹象。

具体说来,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主要有以下渠道:第一,资本市场筹资推动的资金流入。在西部地区,由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很差,选择能够上市标准的企业很困难,而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企业具有很强的活力,因此,由券商推荐的上市公司及上市的基金较多。在一级市场上,会导致全国资金向东部地区流入。第二,外商直接投资导致的资金流入。由于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及经济开放程度,东部地区外资投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占相当大的比例。第三,银行系统资金调度的资金东流。自1998年取消贷款限额控制以后,各国有商业银行对东部地区分支机构实施全额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西部地区实行新增额度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会导致资金东流。此外,商业银行实施不同的存款利率,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分行上存存款,然后将其运用到经济发达地区较高收益率的贷款项目上。应该说,银行系统的资金调度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加剧了全社会资金配置的不平衡。第四,区域金融机构的成立也是资金东流的表现之一。改革后所创建的新兴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现了按经济合理性原则配置分支机构和市场非均衡性区域发展的特点,这不仅体现在地方区域性

金融机构如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而且新成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如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等分支机构也是按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化要求设置,这从增量的意义上改变了原有的均衡性区域结构。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其资金来源于全国,却集中投向了东部地区;对于区域性商业银行,其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基本上在本区域内。第五,商品交易导致的资金东流。中西部地区由于产业门类齐全,许多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要向东部地区购入,通过这种购买渠道,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但这部分资金流动主要表现为地区银行存款的变动,从银行的存款余额上不容易表现出来。资金向中西部地区扩散也有几个渠道:第一,我国东部地区资金和部分外资在寻求低成本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开始向中西部投资。这些投资主要集中于中西部优势的资源性以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而带来资本的流动。第二,对西部支持的政策性贷款以及国债投入等资金流入,这是全国资金向中西部地区的流入。第三,中西部劳务输出所形成的回流资金,具体表现为东部资金向中西部的流入。随着西部投资环境的完善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逐步深入,第一和第二个渠道的资金流入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二、影响资金流动的因素分析

1资金报酬率。

现代比较利益理论的代表俄林认为,地区间要素供给差异及其价格差异,是造成要素流动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对要素流动的刺激来源于地区间要素价格的差异。对作为要素的资金来说,在假定资金成本不变的基础上,这一要素价格差异主要反映在不同区域的资金报酬率上。由于区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存在,不同区域的资金报酬率并不相同,因此出现了资金为寻求更高的利润在区域间流动,这一流动若是由发达区域流向落后区域,被称为扩散效应,它将缩小区域差异,反之则称为回流效应,它将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从理论上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发达区域的比较优势强,经济增长速度快,因而回流资金要超过扩散资金,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发达区域的经济趋于成熟,区域间的差距非常明显,这时,由于发达地区的发展受资源、市场的限制,继续投资将遇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这时发达地区将开始向落后地区投资,以利用当地的资源、劳动力优势,此时资金流动以扩散型为主,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将趋于缩小,最终达到平均。因此,我国早期资金往东部流动与现期向中西部流动的趋势从根本上说,都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不同资金报酬率在起决定作用。

2地区经济发展程度。

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区域差异也是造成资金流动的根本原因。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是微观经济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市场环境的完善,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的增加,这不仅能加强区域内资金的积累,同时能有力地吸引外部资金的流入。前文所述的几个资金流入的渠道,如商品交易、外资引入、资本市场筹资等,都是建立在东部地区较好的经济发展程度的基础上。另外,我们从东部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资金流动与经济增长是呈循环互动关系的,东部地区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吸引资金流向该地区,资金流动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相对薄弱,再加上资金的规模效应不足,造成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难。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决定,中西部资金往东部流动是不可避免的,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遭遇过这种区域发展差异及资金流向的情况。

3货币化程度。

所谓货币化,是指非货币化经济向货币化经济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的规定。从量上看,货币化是指在一国全部总产品中,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产品所占的比重扩大。从质上看,货币化是指货币功能的深化。就经济货币化与资金流动的关系而言,货币化为资金流量的扩大奠定了必要的价值前提,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经济资源配置要通过货币与资金运动的形式加以实现。同时,地区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差异会引起资金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流动,而且这种资金流动主要发生在货币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地区之间和货币化程度都比较高的地区之间,而在货币化程度都比较低的地区之间,资金相互流动的量是很小的。

现实地看,东部地区的货币化程度较高,不仅表现在量的方面,更表现在质的方面。由于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的货币化进程方面进步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以此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进而相应推动了金融结构的调整。这时候的货币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核算工具,而是具有资产的功能,对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货币的功能会得到充分发挥。随着货币化的推进,大量实物资本开始取得相应的金融资产形式,特别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出现,为资金的跨地区流动提供了便捷的媒介和渠道。东部沿海地区较高的货币化水平和众多的盈利机会,使得中西部地区的大量资金被吸引到沿海发达地区。

4地区金融发展水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