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出行含义范文

时间:2024-01-30 15:06: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低碳出行含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低碳出行含义

篇1

其实,广州早在2006年就已出台电动自行车禁令,但当时既没有征求意见,也没有召开听证会,彼时民间就已反响激烈,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此次旧事重提,并且禁令加码,恰恰宣告了电动车禁令的失效。失效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民众对此依旧有着强烈的需求。尤其在近些年快递行业飞速发展,电动自行车更成为快递员标配。如果说此前电动自行车禁令只影响那些离公交地铁站都比较远的人群,那此刻却因快递的出现而影响到城市里的每一个人。正是这个原因,此次新禁令遭遇的质疑更甚于以往。

关于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及销售,官方给的理由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则是,电动自行车频频引发“夺命”事故,严重影响交通秩序。这方面的数据是,截至今年5月,广州由“五类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已达1300起,死亡人数400多人、与去年全年相当,受伤人数达1500多人。

数字看起来很严重,但有必要进行细究的是,电动自行车只是五类车的一种,在摩托车和非法改装残疾车、营运三轮车中,既不是最突出的一种,同样也不是导致交通事故最多的一种。既然要论证电动自行车与交通事故的关系,那就有必要给出电动自行车本身的数据。

更要追问的是,这到底是交通规则问题,还是交通工具问题?要知道,我国的路权分配是以汽车为主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被挤压在边角的一隅,许多主城区交通干道甚至连自行车道都未设置,导致自行车与行人或机动车争道。这也正是官方所声称的电动自行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根本原因所在。岂能只看到事情表象,而不问背后原因就强行禁止?反过来看,每天也有这么多的机动车事故,难道就能以此理由来禁止机动车上路吗?

禁止电动自行车另一个理由则是其多半都是改装的非法车,可以说市面上95%的电动自行车都不合格。这个问题必然要追溯到1999年制定的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时速20公里、车重40公斤”。且不说这一标准是否早已落后于时展,这个国家标准显然承认了电动车在城市上路的合法性。既然如此,地方禁止电动车上路就缺乏合法理由。不去督促修改更符合社会和城市发展的电动自行车标准,反而一刀切地禁止,这岂是城市治理之道?

篇2

调查人: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人们对低碳节能的认识和行动。

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一些如低碳节能此类的字体也出现了。可人们又对低碳节能了解多少?做到了多少呢?8月21日这天,我和我的同学来到了某小区附近,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我们在调查中,许多人都认为自己对环保问题关注度较高(占100%)。这让我们统计时十分惊讶。当谈起对低碳和低碳生活含义的了解,约40%的人选择了听说过,但不知道是什么,约50%的人选择了知道含义和大致内容,约10%的人选择了熟悉含义和具体内容。

但是当回答起具体问题时,情况却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好:比如说对与环保相关的一些重要事件的了解,像全球变暖与全球气候变化这样家喻户晓的事情倒是大多人都知道(了解度各占100%和80%)。了解不多的就像:碳中和.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知道的人只占到了10%不到。

情况也不容乐观的是关于节能减排产品和技术的了解: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LED节能灯.太阳能发电及风力发电各占90%和70%。而不常见的,如地源水泵空调系统.生物燃和节能幕墙都只占到了10%不到。

更让人失望的是对节能标志的调查:认识中国节能认证标志的占30%,认识节水产品认证标志的占20%,认识中国能效标志的占40%,而认识ENERGYSTAR这个标志的,在我们调查的人中,竟然没有一个人认识!而且有尽30%的人,4个标志全部都不认识!

人们环保知识如此淡薄,让我们为人们的环保行为情况极为担心。还好,结果比较近人意。关于低碳生活十大准则调查情况如下:拒绝塑料袋约60%,巧用废旧品约40%,拒绝一次性用品约40%,提倡水循环约40%,办公无纸化约10%,出行少开车约70%,用电节约化约80%,购物需谨慎月30%,争做志愿者约10%,植物常点缀约30%。

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如果某个环保节能产品价格比同类其他产品高,您会购买吗?让我们欣慰的是,所有人都选择了支持低碳节能,会购买。

以上就是整个社会调查的内容,结果不能用好或不好来诠释。也许一次调查还不能代表所有人对低碳节能的认识及行动,但它至少能表现出我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还有不足的地方,所以我想对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1.多了解关于低碳节能和环境污染的各种知识。

篇3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低碳经济涉及的领域很广,低碳交通运输属于其中的一部分,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能源的使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保证资源不被浪费,实现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减少交通运输给大气造成的污染。

一、低碳交通运输的内涵

低碳运输是绿色环保理念的具体体现,以降低排放,减少耗能为目标,从运输的方式、工具以及节能措施方面对现有的交通运输进行改进,是一种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1]。一是碳排放量低。现在交通运输主要依靠的是燃油交通工具,电动车还没有广泛应用,低碳交通的主要理念就是降低碳排放量。二是运输体系低碳化。运输体系低碳化意味着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立,交通运输装备的设计、选择到运输方式等方面都要体现低碳化概念,减少尾气等污染物质的产生。三是技术措施低碳化。这是从技术层面提高交通运输的节能环保性能,比如强化车辆节能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技术等。

二、低碳经济视阈下交通运输的发展策略

交通运输走向低碳化是一个长久的过程,特别是要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改变交通运输方式,需要的时间更长[2]。低碳化运输需要从提高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对低碳排放进行理论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整体上进行规划,从而推进我国低碳运输的发展。

1、系统规划交通线路

现代城市的拥堵现象极为严重,这是交通运输管理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运输管理部门有必要对交通路线进行合理规划,缓解城市大道的拥堵现象,同时这也是低碳运输的内在含义之一[3]。首先,要增加公共交通的投入,改善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完善公交车队的管理体制,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其次,通过政府的政策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如提高私家车的收费,限制车号出行,提高私家车的违规处罚标准等,同时降低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坐费用。再次,政府修路要综合考虑同城的水电、煤气等各种设施的位置,对已建成的水电设施尽量不要拆除,如果必须拆除就要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论证,确立拆除的范围和补救方法。最后,政府对公共交通的路线安排要以方面民众为主,在居民聚集的地方,校园附近要多设公交车站,对于较远的城市郊区也要设置公交班车。

2、加强公交轨道交通建设

地铁和公交是政府为民众提供的公共服务,其公共性能使得它具有低成本、低排放的优点,私家用车和出租车的利用率不如公交车,总的排放量也高于地铁、公交,因此要大力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为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要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实现火车、公交、地铁的转换,方便群众。政府还可以为公共服务企业提供一些补贴和政策优惠,鼓励企业从事公共服务。轨道交通在城市内的使用可以减轻道路的拥挤现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经济实惠,符合大多数市民的出行需求,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大对轨道交通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同时,政府要采取措施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并在居民区附近和人流量较多的地段多设公交站点和公交车量,比如把步行街、医院、火车站等地方作为轨道交通的枢纽,方便群众转乘,便于群众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3、合理规定排放标准

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是交通对空气的主要污染,必须合理制定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汽车的燃油使用率不高是当前汽车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部门要根据实验结果制定汽车燃油的标准,并对汽车燃油不达标的车辆限制使用,对燃油度高的汽车给予优惠。同时,政府要制定各项规章,优化城市交通运输。对污染超标的车辆要给予暂扣牌照,甚至予以罚款等行政处罚,以行政权力监控交通运输,降低交通造成的污染,并呼吁设立步行日、限车日,强化民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意识。

4、建立健全货运信息服务网络

要建立交通运输领域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公众能随时掌握车辆信息,随时查询货物的物流信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发展低碳交通必不可少,必须健全基础设施,为交通运输提供基础保障。采用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多式联运最主要的特点是在运送一批货物途中采用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确保货物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货运速度,还可以减少货运方中途储存货物的成本,而且可以防止商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损坏,减少对环境的威胁。另外,发展内河航运方式,水运对空气的污染最小,符合低碳运输的要求。

5、加快道路运输科技进步

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是促进低碳运输方式的重要策略,科学技术是交通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要实现低碳交通运输必须加大对交通工具、运输方式等的研究,通过改进技术、创新管理降低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如何减少碳排放量具体而言,要采用环保性能好、尾气排放少的新型交通工具,在车辆设计中引入节能技术,加强车辆的低碳性能。例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废弃的钢渣作为道路路基的填充物,以修建新路的剩余水泥加固老路;道路改建中采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实现了在低成本的条件下改善路面路况;在轮船等交通工具中通过设置相关设施,减少发动机的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三、结论

低碳交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需要,作为我国交通行业的新事物,我国对低碳交通的研究和实践都还很浅,必须大力推进低碳交通的实施。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交通行业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必须降低交通对能源的依赖,以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青年汇作为社区青年人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认为应该用行动给市民提出一份“绿色倡议书”,让低碳环保的意识融入我们彼此的生活,把减排出行付之于行动,真正的把环保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让绿色出行融入大家的生活。因此,丰台区万年花城社区青年汇、乒羽飞扬社区青年汇、魅力王佐社区青年汇、丰益花园社区青年汇、云西路社区青年汇、中关村丰台园青年汇、晓月苑社区青年汇特发起发起“释放原始真自我,给城市绿色呼吸”大型绿色骑行活动!

活动吸引了近一百名的骑行爱好者,所有参加活动的骑友们从王佐镇政府出发,一路骑行至终点青龙湖公园,全程25公里。在骑行的途中,骑友们用实际行动宣传了低碳环保的理念,也正呼应了主题 “释放原始真自我,给城市绿色呼吸” 。主办的社区青年汇试图通过这次活动,找到心中最原始的自己。现在人们出行往往都是开私家车,已经成为了出行的一个习惯,但这种习惯却给城市造成的很大的压力和问题。他们试图通过这次活动,唤醒人们心中最原始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出行才是人们最原始的自己,而不是被汽车机器所支配。这是青年汇努力的第一步。

活动的最后所有参加骑行的朋友在宣传条幅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以这种形式向周围的人宣布“ 我们要绿色出行,这样才是真正我们!”北京团市委社区青年汇致力给骑友们打造一个“靠谱的朋友圈儿、好玩儿的俱乐部”,他们特别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携起手来用实际行动缓解首都城市的交通压力;号召年轻朋友们骑车上下班,健康出行,锻炼身体;最终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时尚,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和接受,用实际行动来宣传“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理念。这是7家青年汇举办骑行活动的第一站,接下来,青年汇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参加进来。相信这类的活动是十分有意义的,绿色出行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和接受。

“1778”再次出发

北京的1778车队再次参与了这次极富意义的骑行活动。1778的含义是“一起骑吧”,是由几个热爱骑车运动的车友在一次刷街时突然灵感一现提出构想并组建的。自2012年7月开始筹备,2013年3月26日正式成立,依托北京五棵松美利达自行车专卖店的技术支持,俱乐部现有会员500人。自成立以来凭借着超高的影响力及凝聚力,加之骑友们极高的热情,希望更多人可以加入到骑车这一富含活力、健康、低碳环保的运动,不仅对地球生态环境有着突出贡献,同时也可以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增强机械方面的专业知识,现在车队已是北京自行车骑友联盟成员!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