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30 15:32: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意义

篇1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力求将大学生培养成知识全面,精神风貌良好的新型人才是大学教育的必然。我国文化底蕴厚重,然而,在性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却远远不够。大学生一般为18至22岁,从其心理而言,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良好的自控能力。大学生于情于理都应该对性有正确的认识,而不是谈性色变,或走入对性的理解误区。

一、在大学生中开展性教育的必要性

“食色性也”,性是人类生生不息得以繁衍的自然现象。性与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是人的正常欲求,也是婚姻中重要的一部分,婚姻中性是否和谐对整个家庭的和谐稳定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经历过青春期,身体各组织器官已趋发育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对性的渴望和时常产生性方面的冲动甚至幻想都是正常的。然而,在大学阶段,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谈性色变”,部分学生对性可谓又好奇又害怕,当谈到性话题时,刻意回避,但又极其渴望自己内心的问题和困惑得到正确解答。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开放的媒介,不乏一些不良媒体充斥着一些不健康的性信息,或一些商家为了促销以性作为噱头炒作。使青年学生无所适从,要么陷入性罪错的困境,要么陷入性自由、性开放、性泛滥的泥潭。那么,处在学业最后一站,距婚姻已可谓是“零距离”的大学生,怎么能不懂性,不知性?故而,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是极其必要的。

二、大学生性教育缺失的原因

1. 社会原因

目前,虽然一些媒体不乏性信息,但社会对性的态度仍然是很闭塞隐晦的,仍然处在“害羞”状态,认为性是决不可“拿到桌面上来讨论”,不然便有辱斯文,思想不正当。长期处于对性认识有偏见或对性持扭曲态度的社会,会导致青年学生难以对性摆正态度。虽然“无性则无人”毋庸置疑,但改变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极其不容易的。如今我国已经意识到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是大势所趋,然而社会对性的态度却无法紧跟这一形势,更改于朝夕之间。

2. 学校原因

社会教育对学生是一种间接式的耳濡目染,学校才是大学生直接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有的学校对性教育是忽视回避的,并且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曲解,认为学校主要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性教育是旁门左道。还有的认为,性是一种本能,婚后自然要经历,何必多此一举。有的学校对性教育存在畏惧心理,不敢贸然引入课堂,生怕给学生讲解性方面的知识会让学生的兴趣()骤然燃起,助长学生偷尝禁果。除大学外,中学对性教育也十分畏惧,部分学校甚至出台一些极端规定,如女教师不可穿着丝袜上课等。这些因素导致学生性知识严重缺乏。

3. 家庭原因

一些家长观念滞后,忌讳谈论性,认为在孩子面前谈性很荒唐,甚至认为会引起孩子的邪念,从而不好好读书。孩子在性方面有困惑和不解时,父母会不知所措地搪塞或斥责,怪孩子“思想不健康”。别说是大学生,纵使是幼儿园的孩子,当他们向父母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时,换来的答案往往是“捡来的、抱来的”。家庭教育的不到位也导致了大学生性教育缺失。

三、大学开展性健康教育的意义

1. 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大学开展性健康教育能够使大学生科学正确地认识性,端正自己的性态度,纠正性偏见或性的随意性,能够安之若素地享受自我的,并能将控制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范围内。大学开展性健康教育还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积极的恋爱观,使他们在与异往时把握好尺度,做到“发乎情、止乎礼”,尊重异性,尊重生命。

2. 有利于大学生生殖健康,免遭性疾病的侵扰

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能够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性生物学知识,避免意外妊娠,免遭害,促进生殖健康。在大学开展性健康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性病、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使他们学会调节性冲动,遵守性道德规范,避免草率陷入危险的性活动,免遭性病、艾滋病的侵袭。

3. 避免受到外来良莠不齐的性信息干扰

目前资讯十分发达,一些不良的性信息充斥着媒体,学生如果不能从学校途径获得科学正确的性知识,很难去判断媒介性知识的良莠。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学生掌握了科学全面的性知识,树立起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就能够辨明是非,抵御不良的性影响、性诱惑。

4. 有助于社会稳定

虽然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却不是个人的事情。它涉及当事人双方以及国民健康、社会道德。倘若大学生缺乏性知识或性责任感缺失,就可能导致意外怀孕、堕胎、性病、艾滋病传播等问题的产生,不仅给他们的身体心理造成伤害,还会败坏社会道德风气,造成社会混乱。故而,在大学生中开展性教育普及性知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让其知道“一人乱则会乱社会”,这样才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篇2

引 言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竞争加剧、多元化文化和价值冲突加深,导致人们面临的压力增大,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大学生不仅是接受高等教育、具有高自我价值感的群体,还是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承受高压力的群体。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心智成熟的重要阶段,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社交与封闭等矛盾与冲突交织在一起,使以增强心理调试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人格完善为内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为大学生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历经被认识、受重视再到加强和完善的过程。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来自国外,如何使这些科学理论及方法适应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之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对于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社会发展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系统的心理健康的理论体系和构架,但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道家在对许多问题的论述上均涉及到了心理健康的内容。其中的积极因素经过长期熏染、潜移默化和传承,使整个中华民族在民族精神、价值取向、伦理观念等方面,造就出了特有品格和精神。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使其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同时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自强不息,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实现自我价值。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的运行,是刚劲强健的,有道德的人应当效法天道,自强不息。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要想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的一切弱点。只有坚忍不拔、强力而行的人,才是一个有志气的人。“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些品质,无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还是对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都具有非常好的启迪作用。

注重“中庸”,维护心理平衡,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儒家学说中强调的“中庸”,就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不偏不倚,折衷平常,中和适度,不主张“过犹不及”。此外,《论语》中还描述了“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及“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的人格特征,认为“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也就是说,作为君子,能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外界各种刺激随时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体验,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适中状态。即保持心理的平衡。

从心理健康的状态来看,处于中庸状态的个体比处于两个极端的个体更容易保持心理健康。中庸作为心理健康标准,表现为心理平衡的状态和适度的原则,即控制调节自己对外界各种刺激的心理体验,最终达到适中平衡。这种防止偏倚、适度中庸、保持心理平衡的原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有效的借鉴价值。适度的自信,既不自负、也不自卑,是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面对挫折,过于悲观沮丧会丧失意志,而毫无所谓则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只有掌握好尺度才能成为前进的真正动力。因此,要想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中”,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以坦然、平和的健康心理状态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

增强适应能力,提高抗挫折能力。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孟子》强调“人皆有仁、义、礼、智之心”。所谓知天命,就是能理解并实践仁、义、礼、智,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以礼义适应社会,适应自然。强调“君子不器”。孔子十分钦佩颜回,曾说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不仅如此,儒家还认为耐挫是一种美德, 《论语・述而》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①,强调面对挫折、遭受冷遇也能坦然接受而不是耿耿于怀。《孟子》中的“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现于世。穷则独普其身,达则兼善天下”②,反映的是儒家的积极入世的人生理念,表达了得志则造福于黎民苍生,不得志也要洁身自好积极豁达的态度。不仅如此,还要能“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③同时,儒家思想还强调“小不忍则乱大谋”④,对一些不顺利、小挫折要善于忍让、忍耐,以顾全大局,要有善待挫折的坦然心态,提倡“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匹夫不可夺志”、“自强不息”等人格品质。

当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遇到挫折、失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良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儒家思想强调的困而弥坚、挫而愈奋、百折不挠、追求进取的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来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思想对促进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增强适应社会的良好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知足常乐,顺其自然的乐观心态。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人生不要刻意去强求不现实的功利或物质需求,而要重视心理的满足。在获得这种心理满足的基础上实现“常乐”,由此可以看到国人乐观的生活态度。无论多么辛劳,只要有希望,便能知足常乐乃至以苦为乐。道家思想主张“顺其自然”,提出人类要“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⑤做人的德行要重视“自然之德”。老子强调“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⑥,倡导人不要勉强去做有悖于自然规律的事情,要顺其自然,保持心境的平和旷达,即不故意做作,目的就在于不扼杀事物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庄子主张不刻意追求个人生活中现实的东西,而应顺其自然,强调“天然”;超越一切功名利禄,做到“无功”;忘记一切荣辱毁誉等虚名,做到“无名”。“无为”而最终“无不为”,从而实现“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境界。

尽管乐观知足的心态可能会影响人的上进与追求;但从健康心理的角度看,“知足常乐”与“顺其自然”却是大学生自我保护、自我保健的健康心理和行为的反映。

修身养性,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儒家学说中包含着深刻的心性修养思想。孔子积极主张修身养性,提出“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强调“心正而后身修”,进而达到“德润身,心广体胖”⑦。就是说人只要具备了较高的修养,就能心怀善,心无愧怍,进而感到舒泰宽阔。孔子还提出:“所谓修身养性在正其心者,身有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进一步阐述了修身养性与心理平衡的关系。

传统中医文化也积极提倡修身养性,提出“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其旨深矣。”⑧张仲景提出了“人体平衡,惟须好将养……”“悦爽志,以资血气”,⑨形成了我国医学上较全面的养生学。其主要内容是恬淡虚无,颐养精神,即精神上的乐观,生活上的知足,而最重要的是要能“于危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危非利,亦若存若亡。”而且要“习以成性”,去除危利,不妄喜怒,不近声色,不贪浓味,不神虑精散,这就是治未病之病。

可见,倡导修身养性,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更好地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增强自信,并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结 论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从未成熟到成熟、未定型到定型的变化时期,各种因素的作用往往容易使他们中的一些人会被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左右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不良情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要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广泛及时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卓有成效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健全人格,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

注释

①《论语・述而》

②《孟子・尽心上》

③《孟子・告子下》

④《论语・卫灵公》

⑤《老子・二十五章》

⑥《老子・二章》

篇3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意义

1.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

积极心理学和传统主流心理学相比:传统主流心理学是如何帮助大学生解决现有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只关注到一部分人群,无法广泛性地服务于普通的大众学生[5]。其实心理健康教育是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概论、交往心理和调适、情绪纷扰与控制、恋爱心理与调适、学习心理与调适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6]。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幸福感主要是体现于生活质量和积极品质感受,这种幸福感的主要是个体的自我实现体现如何与生活质量的一种协调。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是否个体感到幸福,有没有幸福感[7]。这也是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和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感受[7]。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探讨人类的幸福感、积极品德、愉悦感,研究积极品质和积极情感体验[8]。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可能会导致资源不足、出现就业难,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巨大差距会导致大学生的没有幸福感。从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是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2.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前主要关注的是消极心理学的方面,主要内容是对个体现存的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侧重于心理问题的解决[9]。积极心理学是以注重大学生个体内心潜能的激发,培养积极的品质,如个体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思维、积极的品质等;现阶段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目标[10]。笔者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把目光聚集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理性的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的不同,以积极向上的品质来自我调整,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大学生在面对未来生活和危机时,能够积极面对,自我调整心理问题。这是积极心理学在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3.以积极心理学理论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

在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就算意识到了心理障碍也不愿意主动咨询并寻求帮助,而学校对这些现象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只能通过在一定区域开展心理学讲座、建立咨询室、情绪发泄屋等。这些工作却没有带给学生多少效益,甚至使学生接受了负面的影响。所以,要以积极心理学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首先,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建立积极向上的品质与态度,注重个体的生活态度与幸福感,帮助学生以积极向上态度的面对外在环境和挫折,以完善个体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提升品德境界。

本文认为在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以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心理特点来使大学生参加各种心理剧演出;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与他人分享的愉悦,使大学生的有一个良好的的情感体验,挖掘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结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显示重要地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培养全方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启到了重要作业。现阶段是利用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建立学生自信与自尊,对社会现状与生活质量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从而促进个体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作者:刘宗利 刘宗顺 孙佳慧 曹华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4]Schultz,DuaneP.Ahistoryofmodernpsychology[M].NewYork:Thom-sonPress,2004:152.

[5]叶昇尧.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161

[6]裴利华.模糊数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测评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12):115-118.

[7]Dinner,E.SubjectWell-Being:TheScienceofHappinessandaProposalforaNationalIndex[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

篇4

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着社会、学校、家庭高期望值的知识群体,如何维护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塑造,已成为高校育人过程中刻不容缓的工作之一。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接受自己、规划自己。(2)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构建和谐心灵。(3)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促进大学生个体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效率。(5)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2.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1)以制度性规范为保障,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

制定正确和完善的学校教育规章制度,不仅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目的的实现,也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也会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青年期是每个个体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改正错误的是非观念,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正确的社会道德规范,从而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以自我教育为重点,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大学生在言行、态度和情感方面可以运用榜样的力量鼓励和鞭策自己,从思想和行为上进行自我的监督和控制,从主客观方面排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理性的对待一些过分的私欲和偏见,朝着健康积极的人格去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格目标和发展的道路,塑造自己的健全人格。(4)通过校园文化,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人格的塑造离不开具体的实践活动,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教育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影响他们的内在精神。那些有障碍或者心理疾病的学生,学校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同时也可以通过让其参与到校园活动来进行心理治疗,例如团体活动,助人活动,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更容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5)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制定的,有其相对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通过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的足够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辅导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对健全人格塑造的影响

(1)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格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能够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水平和方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学生通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习到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社会各方面的期望等,来形成和完善自己的人格结构;其二,很多道德、价值观念也影响着人格的发展,并通过某些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其自身的某种人格特质,使人格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个性特质和心理适应能力,才能适应不断更新发展的社会,才能有所作为获得成就。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迫切需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变化范围之广、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效益之好,世所罕见。在如此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过程中,人的适应性越来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价值取向的频繁转换,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的构建产生很大影响,需要大学生不断的进行重新评价,从而调整、变换自己的价值追求。适应状态时间的缩短,调整时间的相对增长,会使个体需要承受的压力变大,应激状态的持续增长是诱发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灵活运用各种心理学知识,培养心理调试能力,预防心理障碍,矫治行为偏差等等,培养这些能力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来完成,这样才有可能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3)运用心理学方法促进大学生人格系统的健康发展

大学就像一个缩小版的社会,很多同学无法正确认识和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对于与老师、同学、父母间的关系无法正确处理,学习上也会出现一些困难,这些都会让大学生产生一些心理困惑,导致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的出现,甚至形成某种心理问题。但是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处理,长期的累积,就会超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范围,学生较易产生自暴自弃、自卑、妒忌、憎恨等不良心理状态,甚至出现一些人格障碍。所以,学校和教师都不能对此掉以轻心,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力度,消除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滋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此我们可以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全发展。

作者:李玲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一.闲暇及闲暇教育概念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换句话说,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对于学生而言,闲暇指的是除去学生吃饭、睡觉、学校有计划规定的学习和必须的生活事务之外的时间。闲暇教育即是闲暇时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获得某种变化如信念、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提高闲暇生活质量而受到的教育。对于学生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公益和社会实践、健身运动、参观游览及人际交往。闲暇是人们在生活中所享有的自由时间及其在该时间里自主、自由的生活状态。从行为上来看,闲暇应该是个体能完全自主的行为活动。从状态方面看,闲暇则是人们自由的心理及其生理活动状态。闲暇习惯是指个体的经常性的闲暇而使之巩固下来并成为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闲暇习惯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一个人发展,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而“业余时间”则体现了个人的闲暇习惯。闲暇教育(1eisure―time Education)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而获得某种变化。”[1]“根据闲暇的意义,又可把闲暇分为型、空耗型、娱乐型、发展型、奉献型”。[2]对于学生的闲暇,主要是培养其发展型闲暇,这样与教育的目的就密切结合在一起。

二.闲暇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是成长中的人,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闲暇教育时间非常多。然而,对于大学生无所事事、沉迷网络等现状,闲暇时间的利用以及闲暇教育对他们成长的意义却并未受到积极的重视。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让大学生知晓闲暇教育对他们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非常必要和紧迫。

1.闲暇教育是着眼于自我开发的终身教育。

闲暇时间对人成长非常重要,在其《在不健全的中国,如何不堕落》一文中劝导大学生进入社会中不堕落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有问题研究的意识、二是要有业余的,非职业的兴趣,三是对自己所坚持的东西要有信心。他提出:“凡一个人用他的闲暇来做的事业,都是他的业余活动。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前程往往会靠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他用他的闲暇来打麻将,他就成个赌徒;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3]

2.闲暇教育决定了学生的生活力和生命力的培育

教育要培植学生的生活力和生命力教育培植人的生命力和生活力的任务被淡化甚至被漠视了。人是活的人,活人的特征在于其生命力、生活力。教育是活的教育,活的教育要培植学生的生命力和生活力。教育要培植人的生命力,使人的生命更加充实、更加完善。生命是完整的,生命,是身生命与心生命的协调发展。生活力,就是生命具有生生不息,不断向上的能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4]大学生都是在学校里学习的人,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及后来在学业成就、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差距确实是个体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决定的。在大学里,有的学生用业余时间来打牌,就学会了赌博和好逸恶劳,有的学生用I余时间来充实自己的专业,他就学会了认真等。因此,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过什么样的生活,很大部分指的是学生闲暇时间的利用。在闲暇时间里,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养成什么样的素养,最终决定了成为什么样的人。

3.闲暇教育对健康和谐人格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个人的人格影响自身的行为和认知,当人格不健全时,他的行为和认知会出现偏差,不仅影响自身的生活也可能影响他人的生活。有什么样的人格就会影响他的判断能力和选择,可以做出最适合人生的选择。由于缺乏闲暇教育,不少青少年闲暇观念错误,闲暇知识和技能匮乏,在闲暇时间内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严重者的行为导致了自身毁灭性的后果,这就是不健全人格导致的严重结果。所谓和谐的人格或者说健康的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和谐人格的培育就是要打开并释放人的潜能,实现自身能力的最大释放。和谐人格包括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以及积极向上人生观价值观。健康和谐人格的培育更多时候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个体的闲暇时间和闲暇教育上。闲暇不仅是对人的生生命的培育,它也彰显在人的心生命的培育中。因此,所谓心生命,很大意义上等同于健康和谐的人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从需求层次出发,认为人格受先天、后天学习、遗传等各种因素互相影响,而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佛洛伊德提出人格包含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控制本我欲望,最大程度达到超我状态。不管是人本主义理论,还是精神分析理论,其最根本的目的均在于追求个体健康和谐的人格。健康和谐人格的培育更多来自于后天的培育和努力。青少年均在正规的教育系统里接受教育,在有计划、有目的的学校机构学习,然而,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学生间的区别就非常明显,有的人格较为完善,有的却存在巨大的缺陷甚至是扭曲的人格,最后导致了悲剧事件的发生。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格的健康与否主要与个体闲暇时间的利用相关。也就是个体收到的闲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闲暇教育对个体健康和谐的人陪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的现状

随着人类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的日益增加,相对高中阶段来说,大学生闲暇时间非常多,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大学生上课睡觉和玩手机甚至网络成瘾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睡觉这一方面,为什么会这么晚睡觉?究其原因,主要是无所事事,既没有职业兴趣,也没有非职业兴趣从而引起网络成瘾,看电子小说,其深层次原因则是人生目标不明确而无法合理的安排和利用闲暇时间。久而久之养成了闲暇习惯,这种习惯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时间。当学生自制力不强,他们就会把学习当成副业甚至根本就不学,导致学生把学习时间当成了闲暇时间,在学习和闲暇时间里均做消极的事情。因此,老舍在他的《幽默大全》里早就对北京大学学生上课睡觉的情况作了一个详细的表述:他们上课睡觉,什么也不学习,就想得到毕业证书,对养活自己的技能毫不在乎。然而现在的情况更加复杂,学生除了睡觉,更多的时间都在玩手机、电脑。上课的时间如此,闲暇时间可想而知。由于闲暇时间的不正确利用,导致了高校里出现了严重的人格扭曲产生的悲剧:从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到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杀害室友的事件可以看出,健全人格培育的背后与个人闲暇时间的利用具有非常大的相关性。因此,大学生如何利用闲暇时间是一个亟待高校解决的问题。

四.利用闲暇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途径

1.健康向上的闲暇教育理念:个体必须关注自身的发展以及全面发展。闲暇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帮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闲暇生活中“自我”的过程,因此,健康向上的闲暇教育理念对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意识是先导,它指引个体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对于闲暇教育,我们不是倡导放弃和摆脱学习,而是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更有利于人生的设计和发展。从这个角度讲,在校生必须高度重视计划时间的学习,同时正确认识闲暇时间对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意义。

2.具有强烈的意志力

闲暇教育为人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满足了人的个性发展需求,闲暇生活是自由的,因此,很多大学生认为只要好好上课,其他时间可以玩电脑、可以睡觉是自己的事情。然而,面对未来的生活的质量,人生的宽度,作为闲暇生活主体的人,必须对自己负责,自己的未来负责,同时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在闲暇生活中,大学生需要具有强烈的意志力抵抗诱惑,负责任地思考和设计自己的闲暇生活。闲暇不是绝对自由,为所欲为,必须将自己的需要、价值观和各种能力与闲暇和闲暇活动联系起来,大学生处于青春时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可能只看到了闲暇的自由一面而忽略了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学生虚耗光阴后无所进步。因此要在有限的闲暇时间内获得主动的、充分的和积极的发展,必须具有强烈抵抗诱惑的意志力,坚决把闲暇教育与个体积极健康成长结合起来。

3.重视闲暇时间的行为

行为是意识和意志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的闲暇教育内容应是多元化的,避免在物欲澎涨的时代教育失掉了人的维度而变得日益功利化,从而造成丧失人生意义的单纯技术性和功利性的“单面人”。在闲暇时间里,个体表现出的行为决定了闲暇教育的质量。在大学闲暇的会见里,应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这可以使人生活内容充实、知识丰富、视野宽阔,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人的身心的和谐,成为不断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徐培成.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2.12.

[2]罗明东.论闲暇、闲暇素质与闲暇教育[J].W术探索 2002.12

篇6

【关键词】大学生;乙肝;知识;调查;健康教育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传染病。在我国有60%的人群被HBV感染过,10%的人群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据有关资料报道,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与乙肝有关的肝硬化或肝癌。大学生正处于乙肝高发年龄阶段(乙肝高发年龄在20~50岁之间)[1],是传染病蔓延和流行的易感人群。为此,进行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调查,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在住校生活中具有预防乙肝的高度意识和掌握其预防乙肝的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降低乙肝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2994名新生健康体检,其中男1011例,女1983例,年龄16~22岁,入校前居住城市667例,县城886例,农村1441例。

1.2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一般情况、乙肝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及乙肝疫苗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等方面。由护理人员向学生发放问卷,并讲明调查的目的、内容及填写的方法,所有问卷均由大学生自行填写。发放问卷2994份,收回2991份。将所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健康教育,达到预防和降低乙肝的发生率。

2 结果

2.1 大学生对乙肝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见表1。

2.2 大学生对乙肝疫苗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教育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乙肝对人体的危害,对乙肝的预防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本调查(表1)显示,在2991名大学生中仅有56.9%的学生掌握了乙肝的传染源;36.5%的学生知道输血、血制品可以感染乙肝;36.3%的学生认为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可以感染;43.4%的学生知道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分泌物可以感染乙肝;33.4%的学生知道不正规的拔牙、针灸、纹身、扎耳孔可以感染乙肝。说明大学生一半以上缺乏乙肝方面的知识,并且知道的知识不够系统和全面。特别是缺乏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分泌物、不正规拔牙、纹身、扎耳孔可以感染乙肝、乙肝疫苗方面的知识。大学生正处于乙肝高发年龄阶段,在校生活高度集中,相互接触频繁,存在着相互使用生活用品等问题,又可因为经济问题及好奇、爱美心理的存在,学生经常选择到不正规的小诊所看病治疗、拔牙、纹身、扎耳孔及摊位就餐等,因此是传染病蔓延和流行的易感人群,应对其进行系统、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纠正其模糊认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乙肝和预防乙肝。

4 对策

4.1 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学生对乙肝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对乙肝病毒检测阴性的学生实施保护性预防健康教育,定期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乙肝等传染病预防保健知识讲座,在校园内增设多个健康保健知识宣传栏及发放宣传资料;对乙肝病毒携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消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定期到医院复查,并教育其懂得从保护他人的角度去管理好自己的生活用品,不让自己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周围的环境,增加传播机会;同时开展一对一的健康咨询与健康教育,进行疑问解答,疫苗注射计划指导;对乙肝现病的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其正确对待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而影响治疗效果,并督促、指导休学治疗;开通咨询热线电话,随时解决困惑学生的健康问题等,从而提高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

4.2 加强健康教育计划的落实,促使学生做到知晓乙肝是一种可预防而难治愈的疾病,防治乙肝病毒感染是最廉价、最有效、最安全的措施。由表2显示,大学生对乙肝疫苗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对乙肝疫苗的认知与落实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这说明虽然有66.4%的体检大学生知道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肝,但并未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按照健康教育知晓模式[2],只有在提高学生对乙肝预防的认知水平及学生对乙肝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且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和态度,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地接种乙肝疫苗。为此,加大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的力度,使其充分认识到乙肝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乙肝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预防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预防乙肝,提高其采取预防措施的主动性及依从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及预防接种计划,为学生提供优惠、便捷的预防接种环境,建立详细的注射卡,标明每次注射的时间、剂量并监督学生严格地按照计划程序去落实,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接种率,预防乙肝的发生。

4 结论

通过对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乙肝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对乙肝防护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校园里普及乙肝疫苗的注射,最大限度地保护高发年龄段的学生,对预防和降低在校生乙肝的患病率,经过一年的随访调查,2991名大学生到目前为止无一例新增乙肝,健康教育对预防疾病、提高人口素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迮文远.计划免疫学[M].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96~506.

篇7

作者简介:曾院珍(1986-),女,广西贺州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尹江霞(1979-),女,湖南衡阳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 53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干预与生命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3LSZ053)、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科研项目“独立学院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及其干预研究”(项目编号:2013RSLX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215-02

近年来,在被誉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里,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学生数量不断上升,自杀案例成倍增加,凶杀事件不时见报: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室友血刃事件,南昌航空大学宿舍腐尸案等,这些伤害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更多关注。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基本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但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一桩桩轻视、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件让人们更清晰地看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也看到了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他人生命的漠视。许多学者认为,生命教育的缺失和淡化才是大学生各类伤害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鉴于此,本研究以全新的生命视角,审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现状,并试图将生命教育融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去,从生命意义的视角去引导大学生敬畏生命,不断追求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高生命质量,为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根本上有效预防大学生伤害事件的发生。

一、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的意义

意义治疗创始人V.E.Frankl认为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人类最基本的原始动机,生命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心理上的困惑与迷茫;心理学家H.B.Eng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从表现形式来看,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更表现为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1]黄希庭(2004)认为,心理健康分为心理疾病或障碍、心理机能正常和完美人格三个层次,其中,完美人格属于高层次心理健康,表现为有高尚的目标追求,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意义。[2]从这个层次上看,关怀生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

近几十年来,许多研究报告表明,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李旭、卢勤(2010)指出,学生对生命越热情,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对未来期待”能够显著地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3]生命目的和生命控制是预测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4]赵晴(2008)在对四川省医科大学生的调查中得出,生命意义感与总体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5]王丽敏(2005)等人在生命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研究中得出,生命教育在转变大学生对生命态度方面不但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还能降低对应激源、应激反应的感受程度和改善抑郁症状。[6]由此可见,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生命意义视域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虽然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长足地发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目的。但在传统心理学的影响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过多地关注学生消极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发展性指导的需求。从生命视角透析,教育的初衷是关注人的生命,提升生命价值,注重生命质量,也就是说教育应该关注的是每个人,应通过积极的一面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就此而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工作重心的偏差――重心理问题解决,轻生命潜能发掘

在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人们往往列举出许多数据来说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各类机构在考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时也总会以心理问题的多少作为衡量的重要指标。这就导致各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更注重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上,以医学化模式为主轴,却忽视了每个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获得专业指导,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大学生活质量。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容易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自身消极、不良的一面,也就很难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另外,根据V.E.Frankl的观点,大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和自杀行为的出现都源于生命意义的缺失,[7]是一种存在性的心理病症。[8]然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只在涉及危机干预问题时才会面对“生与死”的主题,对大学生理解生命意义、挖掘学生心理潜能以及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相对较缺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定位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防治学生的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激发积极潜能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教育内容的偏重――重矫正,轻发展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课堂是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虽涉及学习、人际关系、情感等大学生生活的许多方面,但在内容编排上主要是相关概念的内涵、特点、不良问题的表现及调节方式,在教授过程中也更偏重于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矫正,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发展性指导的需求。从生命意义的视角看,作为生命而存在的人,都渴望寻找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积极能量的激发,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面临人际关系、情感、生涯等日常生活事件,在面临这些问题时,如何顺利度过、不受困扰才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这些问题虽不构成心理问题,但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除了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外,还应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培养与训练,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3.教学方式的偏失――重知识传授,轻实践体验

长期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更偏重于心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体验,使得心理健康课程并未起到指导行为的教育作用。虽然在教育改革的热潮下,心理课程尝试改革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增加了案例分析、讨论、活动体验等形式,但由于教师的缺乏,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多数采取大班(100人甚至以上)授课的方式进行,实践体验的方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知识为主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无情地削弱了学生对于心理学的热情,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应用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通过知识的传授,学生可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知道改变这种不良状态的方法,但没有改变的行为或者在改变的过程中稍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缺乏坚持的动力。究其原因在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最后的体验。在课堂体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还能获得同伴的支持和相互影响,这对行为的改变和巩固有着良好的影响作用。

三、生命意义视域下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在生命意义视域下,反思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重新构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大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困惑与迷茫,在成长中寻找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不断提高生命质量。

1.在生命教育形式下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学会生存生活”、“重视生命教育”的要求,生命教育不应该独立于其他课程而存在,应该始终贯穿于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专业课等各种教育和课堂内外。从生命视角看,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强调生命与知识的有机结合,不再片面强调知识的增长,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快乐生命意识。[9]

为了实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变革,应将生命教育融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从生命意义的视角去引导大学生寻找生活的意义,激发人的心理潜能和积极品质,不断追求生命的价值,提高生命质量,回归到关注人的潜能和价值这个终极教育目标。

2.正视死亡教育,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生命是一种矛盾性的存在,生与死伴随着所有人的生命。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我国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死亡是一个比较忌讳的话题,对死亡的回避也使得中国的死亡教育长期缺失。实际上,英、美、日等国家的实践证明,死亡教育可以让人们科学地看待死亡,辩证地理解生与死的关系,鼓励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去享受生活,感悟生命的美好,赋予短暂的生命以无限的价值。在人生道路上,总难免遇到挫折,特别是对于处在人生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而言,高校更应该重视死亡教育这一问题,应将其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以加强和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

3.以体验式教学为主,拓宽教学方式

传统的知识传授可以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知识,但由于没有体验,就很容易出现知情剥离、知行脱节的现象。而体验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不仅关注知识的获得,更强调知、情、行三者之间的整合,这恰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在近十年的教学改革中,许多教师也提出并实践了体验式教学,在课堂中采用了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游戏体验等方式进行教学,但知识的传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并未真正达到改革的目的。要使学生达到知、情、行合一,就必须将体验式教学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通过精心设计情境,为学生充分创造自主探索、协同伙伴探索的学习空间,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去体验和分享,并督促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李虹.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9(32).

[2]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李旭,卢勤.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0).

[4]彭霞,王鑫强,郭成.重庆某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9).

[5]赵晴.四川省医科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现状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6]王丽敏,张亮,王小雪,等.生命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6(14).

篇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106-02

艺术素质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各方面的成长与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至于整个青年学生成长过程又是重中之重,并始终扮演着巨大的激发因素和原动力的角色,是一种能推动大学生积极进取、不畏艰难、开拓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发展与加剧,身处校园的大学生承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大的压力,而最直接的就是外在压力如学业与就业,当这些转化为内心的压力时,各种心理问题就会不断暴露,如较突出的焦虑、郁闷、忧郁等情绪反应,消极、逆反、失眠等表现症状,如果在此之前或此时能充分发挥出艺术学习与教育的心理治疗作用,那么这种不良表现或许将远离学生。艺术可以陶冶性情、缓解压力、提升修养,当大学生参加艺术教育的活动时,其自身的紧张心态将得到调整,日常生活中压力与困惑,也可得到释放,从而逐渐平复心态,充实心灵,以一种更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面对诸多的社会、生活的挑战。艺术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大致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陶冶情操

情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反映,是人类行为的推动力。美好的情感,不仅能带给人们积极的生活心态,更可以使人们有稳定、协调的生活情绪。而艺术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别的根本在于其能够培养人的善良、爱和亲情等情感元素。在当今物质条件相对丰盈,生活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大学生的精神层面的需求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而适时适当的艺术素质教育在此种情况下就起到极大的弥补和丰富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调节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和情感,更可以陶冶情操、提升素养。如当你聆听或演奏不同情感色彩的音乐时,内心会随之产生一系列相应的情感反应;当你进行绘画创作时,作品本身就折射着你自身的某种内心争斗,而表现于绘画中,流露出一种潜意识的情感。如此种种,艺术欣赏与创作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宣泄感情,更可以使一定时期或状态下的心情得以寄托或完全放松,于人于己不无裨益。这是任何其他形式无法取代的。

2.完美性格

人的个性和人格不是先天附带的,而是后天环境塑造的。在贫困、责备、苛刻、压抑、愚昧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很容易形成内向孤僻、抑郁、自卑、急躁、固执等性格,此种现象表现在个人欲望强烈、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感情脆弱等。研究资料表明,性格偏执、情感偏激是造成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健康的个性、良好的人格不论是与社会环境的适应程度,还是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流沟通,都能很容易为环境和大众所接受,试问有谁不愿与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乐观向上的独立性、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现实的生活态度的人打交道呢?

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人们的防御心理较少,极易将人生过往的各个时期的压迫情感,或忧郁记忆,或不良情愫等内容释放出来,并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构建,以展现对生活、对未来的期望与憧憬。所以说艺术素质教育能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素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塑造完美个性。因此在校开设艺术课进行艺术素质教育不仅可以感化、培养大学生的心灵和人格,更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美的享受,促进脑机能的平衡健康发展。

3.全面提高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使他们感悟生存压力,具备拼搏、竞争的生活能力,明白做人,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作为美育核心的艺术教育,理所当然成为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必不可少的组成,而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艺术素质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个人意识、集体观念、团队合作与认知能力、心理素质等都较弱,他们在面对异常现象时所表现出的恐怖、焦虑、强迫等症状较为严重。这一群体出现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一些高校为了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引进艺术素质教育治疗方法。

许多在家庭生活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学生,在素质艺术教育活动中,他们反而为了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艺术追求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并进行分工,在他们成功时会相拥以泣,失败时彼此勉励,通过平时的一些工作和观察,发现积极参加各种艺术类教育活动的同学性格更加开朗,更善于与人交流,几乎在这类人群中未发现有心理疾病。艺术素质教育对情绪情感、心理困惑与失落等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调节性,因此心理学家认为多数不健康的心理均可在艺术的感染、熏陶下得到改善。同时艺术教育也能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功能,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心理医疗的实践也证明,艺术活动对治疗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精神分裂等都有很好的疗效。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美感及创造力,而且会逐渐引导学生形成一种良好、健康的心态。艺术教育辅助总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使其上升到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三、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实施的途径

当代高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但活动目的单一,就心理谈心理,为活动而搞活动,导致大部分学生害怕参与这类活动,并使他们感到厌烦。而艺术教育的特点在于其自愿和引导,通过艺术活动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感情,让你愉快地接受教育,所以通过艺术活动对大学生实施心理教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内部艺术团体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各类高校组建的合唱队、舞蹈队、礼仪队、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等学生社团在吸纳诸多有艺术特长或艺术兴趣的大学生而组建成立后,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还极大地调节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生活状况。近年来,高校艺术社团发展呈现出综合型与生态型相结合的新视野与新趋势,不仅包含了多种艺术种类如舞蹈、合唱、乐器等部分,还在多种艺术种类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生态关系,形成一个动态整体,参与其中的学生不再局限于接触一种艺术形式,更可以扩大感知与体验,培养更加开放的思维与通达的心胸,这样的群体不仅可以给予参与者更多的心理归宿感和安全感,其中同伴教育也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成长。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深入思考艺术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深入挖掘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学生潜能,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以心理学、教育学和卫生学等学科理论为依据,研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教育部2011年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明确提出: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建立或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学校应开设必修课或必选课,给予相应学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蚌埠学院是一所省属以工为主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截至2017年9月,共开设了47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专业25个,占53.2%。2013年9月面向普通本科全部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科性质为公共必修课程。

二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蚌埠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和开设此课程的2016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2016年蚌埠学院共招收普通本科学生2906人,其中理工类2325人、文史类361人、艺术类220人。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从任课教师、学生的角度了解课程的教学实施情况。

(一)访谈的组织和实施

访谈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包括专业负责人、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5名一线教师,了解不同教师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的教学现状,以及对教学效果和教学开展情况的看法;学生主要包括2016级水利水电、机制(对口)、环境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工业设计、制药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安全工程等8个专业的部分同学。

(二)问卷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编制了《蚌埠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于2017年6月课程最后一次课,对2016级水利水电、机制(对口)、环境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工业设计、制药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安全工程等8个专业401名大一新生实施测量。

三 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关于教学目标的相关规定,结合蚌埠学院的实际情况,从知识、技能、自我认知三个层面确定课程目标。

1 知识层面

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心理发展特征及可能出现的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础理论知识。

2 技能层面

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等。

3 自我认知层面

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状态。

(二)师资情况

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的主要有名位教师,其中专职教师4名、兼职教师1名。师资情况如表2所示(2017年6月统计数据)。从性别上看,以女性为主;从年龄层次上看,30-40岁教师有3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师年龄结构合理;从学历、职称层次上看,本科生2名,研究生3名,其中2名本科生职称均为副教授,3名研究生中2名讲师1名助教;从课程发展建设的角度来看,教师职称分布比较合理;从教龄上看,3名教师教龄超过10年,其中1名超过30年;从总体上看,本课程的授课教师教龄较长、教学经验丰富。

(三)课时安排

根据蚌埠学院2014年修订的本科教学大纲规定,本课程共28课时,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下)”,教学时间分别为一年级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每学期14课时。

从课程实际开设时间来看:本课程从2013年9月首次开设,至今为止,只有 2013~2014学年度、2014~2015学年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分两学期开展教学;2015~2016学年度、2016~2017学年度由于阶梯教室不够用等原因,均为第二学期集中教学,2017~2018学年度截至目前尚未开课。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大学新生的生活适应、自我意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大学生的生涯规划8个部分。主要涵盖三大类,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二是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三是大学生常见适应性与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调适。

(五)课堂规模与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的是大班授课,人数为200人左右,班额较大。通过教师访谈得知,现有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讲授式,即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少量的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属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采用的主要教学模式。教学互动主要包括配合相关教学内容的案例分析、心理故事短片和心理测试。

(六)教学考核

本课程教学考核类型为考查,采用理论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理论考核包括期末考查(开卷笔试)与平时成绩。最终成绩以五级制计分,成绩的构成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查成绩占70%。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给出。期末考查由任课教师自行出试题。根据?L谈得知,期末考查主要包括课程论文和试卷答题两种形式。

四 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高

2011年,教育部分别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两个重要文件。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没有受到学校和学生应有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 学校方面

从总课时量来看,少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关于课程课时的相关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学时。

从课程实际开设时间来看,由于第一学期需要使用阶梯教室的课程较多,所以随意变更课程教学时间,并未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开课。教学时间的变更对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和教学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 学生方面

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是确保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通过与任课教师的访谈发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整体偏低,自觉到课率不高、课堂气氛沉闷。课堂上存在各种问题行为,具体表现为:说话、玩手机、听音乐、做其他课程作业、吃零食、发呆、睡觉等。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表3所示),55.9%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没有和非常没有必要开设。由此可见,学生对课程较为排斥、不重视。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表4所示),出现超过三次的问题行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玩手机、做其他课程作业和说话,其中玩手机的占86.5%、做其他课程作业的占52.1%。

进一步的学生访谈发现,学生不重视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认为自己是理工科的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是第一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就是浪费时间;二是,理工科课程多、作业多,学业负担较重,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还不如抓紧写作业;三是,自己心理很健康,所以没有必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如果有需要了解的问题直接上网搜索答案即可;四是,考查课开卷考试,可以直接上网搜索答案,不需要太过于重视。

(二)教学内容时效性不够强

教学内容是为人的,是帮助主体认识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和促进心理发展的客体条件和工具,应适应和满足主体的需要。伴随着互联网“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信息多元化、快速传递使得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便捷、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可以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了解典型案例,降低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时效性。同时,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随之发展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相对稳定,无法适应学生对课程的实际需求。在调查中发现,67.1%的同学认为教学内容具有滞后性,太过于传统和笼统,指导性不强。

此外,教学时间的调整也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如“大学新生的生活适应”,按照课程原有时间安排,这一内容授课时间为大一第一学期第四周,此时学生正处于大学生活适应磨合期,教学内容对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具有指导意义。但是,这一内容授课时间变更为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教学内容基本无效。

(三)班额过大,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内容是静态的,只有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其变得鲜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选择尤为重要。

讲授式教学模式以知识传递为主,可以达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传授心理健康调节方法的作用,即能够实现知识层面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无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因而无法实现技能目标和自我认知目标。

通过教师访谈发现,教师们对于讲授式教学模式的弊端有清晰的认识。教学过程中,会尽可能通过广泛搜集案例,尤其是大学生身边的案例,将基础理论知识和生动的生活实例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虽然喜欢案例,却仅限于听故事,不能认真剖析案例和反思,课后容易遗忘,很难在自己遇到相应的实际问题时加以运用。

有效的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们努力尝试使用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如:教师讲授、团体辅导、案例分析、自由表达、角色扮演、音乐欣赏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相比讲授式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好地实现技能和自我认知层面的目标。但是,由于班级人数众多、工科学生上课氛围相对沉闷、学生配合度不高等原因,使得教师无法完全把控课堂、限制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新的教?W模式无法顺利实施。

篇10

在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大多从德育教育的理论方面加以灌输和传授,而较少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从心理的层面的关怀和教育,随着多元文化和渗透和融入,高校大学生面临复杂多元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环境,显现出各种思想困惑和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极其明显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道德滑坡的现象较为突出。为此,我们要正视高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层面,实施高校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研究,更好地提升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念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内容,它应当涵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

1、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观念

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以培育学生的科学心理健康意识为前提,这也是评判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它表现为一种对心理的认知和对健康的认知,还表现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态度,并体现于日常的具体行为之中。

2、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常识

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使大学生明晰心理健康方面的常识,包括: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表现;心理健康的程度判定等。

3、科学合理地调适不健康心理状态

现代社会形势复杂化,大学生要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下进行自我不健康情绪的调适,可以采用有效的策略或手段,消除内心的疑惑和不解,从而实现对自身心理健康的恢复。

4、获得人格的健全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排解,使大学生充分全面地认识自己,不断提升自己不良情绪调适的能力,从而达到健全的人格。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意义分析

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拓宽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在关注对大学生的政治性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注入心理学教育的内容,关注对大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辅导。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1、提升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过分注重德育理论的传输,而忽略了大学生个体的体验和感受,引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德育教育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使大学生树立乐观自信的心态,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辅助高校德育教育的开展。并且在融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舒缓大学生的厌烦情绪,减少大学生对德育教育的空洞f教的认知,从而大大地增强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有助于提升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极大地提升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还可以提升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质,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较好地实现教学相长。

3、实现对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

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育心”、“育德”、“育人”三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良好主体意识。具体表现为:(1)对大学生的“育心”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障碍,较好地防范心理疾病的发生,具体做法是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活动,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较好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潜能开发也有较大的促动作用。(2)对大学生的“育德”教育。可以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品质,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内容的内化,更好地完善大学生的认知体系。同时,可以引导大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情感,生成更高层次的需要,为德育教育创设心理基础。(3)对大学生的“育人”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的双重健康,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功能实现的路径

(一)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1、大力推行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活动

要在高校中大力推行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活动,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心理困惑和疑虑,要使学生对心理咨询产生正确的认知和理解,而不能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的人才去心理咨询,要通过高校广播、网络、校园文化栏等多种渠道,开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开设高校心理指导课程,用科学的、系统的心理指导课程,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排遣和疏导大学生内心的困惑和不解,更好地拓宽高校德育教育领域,丰富德育教育的内涵。

2、普及对大学生的心理普查活动,使之具有针对性和持续性

要在高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对大学生的心理普查活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真实而全面的评估,在这个评估过程中也有助于大学生对自我的思想和心理进行自我审视,更好地认识自己。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为全面的认识学生,可以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有需要的大学生进行疏导和排解,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从而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关注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

道德认知要与道德情感相融合,才能生成自觉的道德行为。在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要对大学生实施情感教育,针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缺失的现象,进行如下内容的培育:

(1)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认同意识。在高校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德育理论教育,获得理性的认知,然而这种理性的德育理论认知还无法转化为学生具体和行动,而学生产生具体的行动必须要以对理性认知的情感认同为前提,只有在大学生将理性认知内化为自身的情感认同之后,才能真正达到导之以行的效果。

(2)营造良好的道德情感环境和氛围。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还需要培育大学生深层次的道德感,在培育大学生这种深层次的道德感的过程中,要注重对道德情感环境的优化,充分利用情感环境对大学生的浸染和影响作用,更好地实施对学生的德育培养。

(3)实现情感的物化效果。在高校德育赤行为在对中,要基于学生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例如:“绿色通道”、“特困生超市”等服务措施,可以较好地实现情感的物化作用。

(二)全面推行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辅导

1、个人心理辅导

在高校德育教育体系之中,要完善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体系,通过各种心理辅导活动,实现对大学生的个人心理辅导,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的朋友,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地给予个人疏导和排遣。

2、团队心理辅导

这主要是在团体的场景之下,对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助和指导,充分利用团队内部的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引导大学生在交互性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进行观察、学习和体验,从而调整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团队的影响之下得到自觉的内化。

3、朋辈心理辅导

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是基于朋辈之间的人际互动过程,在这个方式之下,学生成为了心理咨询的主体,由受过训练或督导过的非专业人员,对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也称为“准心理咨询”、“非专业心理咨询”,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专业心理咨询不足的现状,有利于生成“自助――助人――互助”的机制。这主要是大学生在遭遇心理问题时,会首先向朋友倾诉和寻求帮助,为此,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然而其前提在于要对朋辈辅导人员加以合理的培训、选拔、督导,从而有效地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条件。

(三)增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治疗的水平

在大学生之中的心理治疗教育方式,可以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启发、教育、劝告和暗示等手段,对大学生的病理加以引导和调整,以缓解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症状。为此,需要加强高校的心理治疗队伍建设,增加专职心理治疗人员,并且还可以采用资源共享的手段,引入其他高校的心理咨询师或医院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坐诊,以成为有力的补充力量。

(四)增强对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

要整合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的合力,寻求有效的家校合作的方式,对于大学生消极的心理问题,进行联合性的干预,在家长的关心和支持之下,提升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并且,还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顺序性、阶段性、差异化的抗挫折教育,充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还要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开办创新学术讲座等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发展大学生的创新品格,并融合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磨砺大学生的意志,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测评间,针对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发展状况,提出个性化的、针对性的建议,更好地开拓大学生的创新视野,从而使大学生的人格圆满、素质全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基于学生的心理学层面,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整合,从而解决大学生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障碍,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排解,实现对大学生的育心、育德、育人的德育教育,提升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张卫平. 心理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价值[J]. 教学与管理. 2013(12)

[2] 柏丽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路径[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1(04)

[3] 凌总成.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基于人的本质理论视角[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篇11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34-01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不善交往

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环境,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等都与中学有显著的不同。一方面大学生们不再得到老师的细致关心和照顾,另一方面,同学都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经济文化背景各异,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也不同,因而交往也相对比较困难。有些学生希望能与别人交往,但由于个性或交往技巧的问题,不敢主动与人交往;总之,人际关系紧张或不协调是当今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

2.贫富差距引起的心理失衡

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很大;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过分重视物质享受。这种经济悬殊容易使经济困难的学生产生失落和不平衡感。

3.自我意识不健全

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部分都与自我意识有关,例如不能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不能独立地整合各方面信息、对自我的矛盾体验等等。有些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某些缺陷。当进入大学后需要独立处理各种问题时,这些缺陷就成为适应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障碍,也就必然会导致各种心理困扰。

二、医学院校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意义

1.心理健康课程是医学教育课程没计中重要的环节

具体到医学院的学生来说,其教育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学制长,理论、见习、实习的层层过关,而且终身学习的强度更大,这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增添了巨大的压力,也会引发心理问题的产生。学校如果不能恰当地引导学牛的心理发展和处理学生所产牛的心理问题,将会影响止常的教学秩序,也难以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合格的医学人才,因此设计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心理健康课程在医学教育课程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2.心理健康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诠释生命的内涵

在当前的教育中,学校过多关注了行为能力,忽视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与意识。尤其对于医学院的大学生来说,只有让自身首先做到心理健康、积极、乐观、豁达,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对于医学教育来说,也在承受着不断袭来的新疾病的挑战和面临着病人心理承受能力的日益低下的情境,因此设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压力之下不断激活和提高大学生对于生命的使命感和控力,对于生命的深层领悟和全新阐释,才能让他信心百倍地面对疾病、面对病人。

三、关于医学院校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议

1.建立以心理健康课程为主,心理咨询为辅的课程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并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出相应的教材,使心理健康教育可操作化,并配以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的评价体系。只有心理健康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学校的主干课程中,才能从思想深处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让心理咨询室也充分体现它的价值,逐步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2.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学校应该多提供给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工作,建立专业化的心理咨询队伍,给予学生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专业指导和健康引导。教师需要主动引领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

3.加强合作机制

学生的和谐发展不但需要学校教师的有效引导,也需要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许多学生一踏入大学,彻底摆脱了受父母管制的压力,缺少与父母的必要交流,而很多家长也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成长规律,只看重学习成绩。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只有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形成一个融洽的群体,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搭建起一座相通的桥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强大凝聚力,吸取多方社会力量的援助和支持,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篇12

一所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的学生,这应成为教育的第一宗旨。事实证明,具有健全的人格有助于青年学生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并有效地为社会服务。从这一个意义上讲,着重与人的精神体能的提高的素质拓展训练,将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的“希望工程”,这对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素质拓展训练的概念

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素质拓展训练是传统拓展训练的一种演变,以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被推广开来。素质拓展训练的价值所在,就是将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以及发展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融入其中,以拓展训练的培训模式为载体,研发出一套是适应于企业规范管理和团队建设的课程——拓展训练课程。随着拓展训练的发展,拓展训练进入本科甚至是高职的课程设置中,其中有相当多高校建立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基地。素质拓展注重于对人的思想、心理、意志、品质、能力、身体以及顽强精神的一种磨练和考验。[1]现代素质拓展是将传统场地拓展训练与生存体验相结合,以在做中学为中心的全新体验式培训方式。它利用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项目达到目的,全面提高受训者的人格品质、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2]

二、以素质拓展训练作为项目化实践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青联发(2002)14号《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指出,素质拓展要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种适应当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学手段被应用到各个学科中,是时展的要求。

(一)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

可提升心理素质。借助素质拓展训练的体验性和情景性,学习者可以在设置的项目情景中扮演某种角色,全心投入到训练当中,这对于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相当有利。真正达到知情意合一。

促进专业技能提升。素质拓展训练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模式,通过形式多样、变幻莫测的情景对青少年学生予以磨练,促使青少年克服心理惰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青少年学生以积极开拓的姿态去战胜困难,提高解决问题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习的迁移能力,促进专业技能的提升。

提升综合职业素质。在整个培训中通过每个人的发挥与自我的全面展现,从中更全面地认识到每个人的特长、优点及潜质所在,有助于帮助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与他人沟通与交流,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特长与潜质及相互配合与协作、相互学习与借鉴,从而提升综合职业素质。

(三)将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途径

以突出职业性为原则,将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纳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职业教学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缓解压力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自我监控的能力、自我效能等健康的心理素养。以弥补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敬业精神、合作精神,责任心差、纪律观念、集体观念淡薄等精神体能问题。

以拓展训练为落脚点,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实施载体。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仅靠理论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是远远不够的,应拓宽心理教育的实施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快速、便捷、信息量大等优势,营造心理健康氛围,对学生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论坛、QQ群、博客等交流平台,以双向交流和沟通的方式,让学生在对话与互动中分析素质拓展训练的心得,实现自我教育。

三、以素质拓展训练作为项目化实践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教学设计是提高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思路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素质拓展训练中,关注学生心理成长、人格发展和心理素养。在具体教学设计中,将更强调四有“有目标、有专题、有项目、有模块”,来达到总体成效。

(二)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的现代视野将教学看成一个系统的过程。系统的成分包括确立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确定拓展项目、编写具体教学实施措施、设计与实施总结性评价。具体的见列表1

课程总课时是2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部分占10个学时,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占14个学时,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把重心放在拓展项目的设计上。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对象差异性设计和开发出更多的训练项目。

三、素质拓展训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素质拓展训练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各项具体的任务。在这种集仿真与游戏与一身的训练中,学生主动积极去迎接困难,克服训练过程的诸如紧张、恐惧等心理难关。随之带来的是发自内心的胜利感、自豪感和自我正视感,这种感觉称之为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心理健康的添加剂,心理学家Maslow认为,高峰体验是一种短暂的自我实现。[3]这对于挖掘个人发展潜能、增强自信心和提高自我效能都具有传统教育无法带来的推动作用。以人际关系与交往能力这章内容进行的信任背摔的拓展训练为例,具体实施过程包括如下步骤:第一,首先进行热身运动,破冰之旅可以让学生消除相互之间的隔阂。第二,培训老师先进行情景设置,并示范背摔标准动作和注意事项、人床搭建、辅助等动作,学生跟做动作。第三,根据男女比例进行分组,每15人一组,分为三或四组。10人组成人床,4人辅助,1人轮流进行背摔体验,培训老师做保护。第四,体验共享。在培训老师带领下,全体成员进行分享体验,通过反思、自省、领悟、交流等方式分享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出来的正性和负性的情感体验。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问题,促使学生实现理论学习向实际应用所做的知识迁移。

另外,在素质拓展训练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把安全作为第一项重要责任。素质拓展训练的一些训练项目队参训学生在心理上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同时一些高空项目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安全隐患。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教学时,一定要提前周密安排项目安全措施,组织合理,操作得当,以保证拓展项目的顺利开展,并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