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4-01-31 14:47: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技术学的定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育技术学的定义

篇1

今天的教育技术学因为新技术的突破,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我们已知道,教育技术学有过坂元昂1971年设定的研究领域,米切尔1978年提出的研究内容和AECT1994年的定义。但由于某些原因,这些定义和提法不尽切合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现状和这一学科在有利的时代背景下急速的发展态势。作为教育技术研究者,我们试图提出一种符合国内研究现状的定义和领域框架,并提出一些这一学科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教育技术学的一般定义——一个解释性定义

1.关于技术

在我们探讨“教育技术学”的一般定义之前,首先要澄清一下“技术”的概念,这是对“教育技术学”进行定义的一个关键所在。

“技术”一词源于希腊文“τεχγη”,它既指人造物品、精巧的器具,又指人的创造天才和能力,即经过实践获得的经验、技能和技艺。人们在广泛的意义上理解技术时,把它看做是能够达到目的的手段。我国古代也有类似说法:“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到20世纪后半期,技术被认为是“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大英百科全书》1980年版),其基本存在形态被认为包括抽象形态(或知识形态、信息形态)、物化形态(在技术知识指导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和功能形态(应用所使用的技术方法)三种(见图1)。

图1 技术的三个层面

对于“技术”,各国学者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德国的邦格认为:“技术是某种有价值的实践目的用来控制、改造和创造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和过程并受科学方法制约的知识总和。”美国的H·A·西蒙认为:“技术是关于如何行事、如何实现人类目标的知识”,“技术不是物体,而是知识”,“把技术看成是机器或有形的物体,犹如错把甲壳当作蜗牛,把蜘蛛网当作蜘蛛一样是大错特错了”。阿根廷的A·O·赫里拉认为:技术是“满足整个公共需要的物质工具、知识和技能的集合,并保证对这种集合的控制优于其自然的环境”。[1]

2.一个教育技术学的一般定义

今天,AECT(美国教育技术传播协会)的教育技术94定义在国内已广为流传,并得到相当程度的认可,但这一定义上还存在着至少这样一个缺陷:这个定义显然是一个“科学定义”,而不是一个“一般定义”。在美国,教育哲学家谢菲尔(Scheffler)提出的在教育中进行定义的框架中指出:科学定义是建立在特殊知识基础上的,用来定义理论结构,而一般定义则仅仅描述术语的意思是什么,把一些附加的说法包含进术语,或从术语中排除出去。[2]我们可以看出,要理解教育技术94定义,必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而为了向普通的教师解释“教育技术学”是什么,我们需要一个一般定义。正因为一般定义的缺乏,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遇到“请您解释一下教育技术学是研究什么的”这一问题时,往往茫然无措,因为在短暂的思考时间内,他无法把学到的科学定义一下子转化为一般定义解释给一般人听。他总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一般人:“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3]这显然过于宽泛了。

因此,我们需要对“教育技术学”提出一个向普通民众解释的一般定义,这一定义我们试图定义如下:教育技术学是改造技术使之适合教育用途需要的科学。目前阶段下,这些技术,包括理论(抽象形态的技术)、工具(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方法(功能形态的技术),往往是已经存在的,但并非专门为教育用途而发明的,需要重新加以整合和移植,以方便教育工作者使用。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教育。这一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或曰边缘学科,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教育中的媒体、教与学的心理学和教育系统方法。举例来说,在录音机的教育技术研究中,在其理论层面,教育技术学研究并发展听觉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基础理论(如“经验之塔”理论);在其工具层面,教育技术学把录音机加以改造,组成语音实验室;在其方法层面,教育技术学提出一些使用录音机辅助英语和音乐教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二、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纲领性定义

1.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历史渊源探究

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媒体技术的发展是其前提。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1920年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真正起步,其标志是无声电影和广播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杜威、帕特里克和查特思这些教育学家则为教育技术概念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二战中,美国政府招聘霍邦等视听教育专家参与制定作战人员培训计划,来解决战斗人员紧缺和受训人员文化程度低下两个矛盾,视听设备被广泛利用。军方购买5.5万部电影放映机,花10亿美元制作培训胶卷,培养了大批军事人员,以至1945年德国投降后,他们的总参谋长说:“我们精确计算了战争中的每一件事,但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美国人所用来把他们的老百姓培养成战士的速度。”[4]教育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之后,人们公认,对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是戴尔(Edgar Dale,“经验之塔”理论的提出者)和芬恩师徒二人在本世纪60年代的倡议。芬恩强调,视听传播要想成为一个行业,就要发展自己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并把这一领域命名为“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视听传播作为教育技术的雏形,这一观念极为重要。此后,媒体技术确实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教育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这也是很多学者把媒体技术作为教育技术的一种解释性定义的原因。直至今天,教学技术是三个研究分支的汇合:教育中的媒体、教学心理学和教育系统方法(Seels,1989)。这一看法仍然主宰教育技术实质上的研究行为。[5]有所不同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原有的术语涵盖的范畴发生了一些变化,或者拓宽,或者变窄,但最主要的研究领域,仍然不出这三者窠臼。

2.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现状

今天,国内教育技术领域孕育着一场变革,很多专家学者在试图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新技术发展的现状,定义一种新的理论框架,这些行为值得我们赞赏。我们认为,在已经界定的原有领域定义的基础上,已经存在大量研究成果,出于便于和国外学术界交流,在利用其成果的时候,对现有研究框架不需要作大幅度的修订。但是,依据我国国情和技术发展的程度,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现状做一个澄清,我们也表示认同。

对于教育技术学研究什么、不研究什么的界定,实际上是对它做一个纲领性的定义。我们用图2表示这一看法:

图2 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框架

对于这一理论框架中所提及的各领域,我们需要详述如下:

·教育中的媒体

教育中的媒体研究可再分为媒体艺术和媒体技术两大范畴。

媒体这一概念,随着技术的进步,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计算机成为媒体家族的新成员。英国开放大学的著名教育技术学者Diana Laurillard把媒体作了这样的分类:描述性(Narrative)媒体、交互性(Interactive)媒体、通讯(Communicative)媒体、可适应性(Adaptive)媒体和产出性(Productive)媒体。描述性媒体包括过去的传统媒体(印刷、电视、视频、DVD),它只进行描述,不同学习者发生交流行为;交互性媒体包括实验室、DVD和网络,它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行为作出反应;通讯媒体包括论坛、在线邮件组,通过通讯媒体,学习者可以互相交流、协同合作;可适应性媒体包括实验室和仿真,它对学习者的特定行为作出特定反馈,以帮助学习活动进行;产出性媒体包括生产论文、产品和模型的媒体,应用软件Word、PowerPoint、Dreamweaver、Photoshop都属于这类产出性媒体,学习者利用这类媒体可以进行深程度的学习。[6]著名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学者贝茨也强调说:四种主要的媒体是文本、音频、电视和计算机,各种媒体对知识的表现力各不相同,建构知识、帮助发展不同技能、帮助通讯交流时也各不相同,需要进行媒体选择以实现最佳配置。[7]并不存在某一种超级媒体。

从教育技术学研究者的视角出发,计算机技术被包含在媒体技术中。我们所关注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媒体功能,而非其技术本身,在研究中应注意杜绝为技术而技术的倾向。同时其他媒体设备在高校和中小学中也有广泛的配置,对这些媒体和新信息以及通讯技术的结合使用也不应偏废。

在媒体技术研究领域中,传播理论、印刷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都是研究的内容,在教育技术本科生课程设置上体现为教育传播学、教育电视系统、卫星电视、视频媒体、教育电声、计算机原理、网络原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专职研究者还可以追踪最新的媒体技术,如虚拟演播室、智能技术、知识工程、数字图书馆、虚拟现实技术等。

在媒体艺术研究领域中,视觉文化、美学、音乐、美术理论是研究的内容在教育技术本科生课程设置上体现为摄影艺术、幻灯投影片制作、课件制作、艺术基础等。无论位于研究前沿的用户界面友好技术,还是普通课件的界面设计,都需要具备媒体艺术基础。

·教与学的心理学

教与学的心理学研究一直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主流,一个例证就是近年来引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了研究者普遍的重视。同时,旧学派的影响仍然在起作用,它们之间不可互相替代。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程序学习、操练和练习式课件等应用,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发现学习以及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锚定式学习和微世界等,都得到研究者的注意。这种理论的开放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学仍然是正处于发展期的交叉学科,对来自心理学的理论还没能完全整合,还没有自己原创的理论和形成统合的框架;另一方面,也恰好说明了教育技术学的一个新特征——个性化教学,不同学习风格和习惯的学习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由于媒体技术在教育技术学中的重要地位,学习理论一直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点,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远程教育,都强调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新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使得远程通讯成为可能,教育心理学中关于教学心理学的部分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实现个性化教学。教学论、学习论、教学策略、教与学的心理学都是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而每门理论都有着众多流派,给予研究者充分的发挥空间。

心理学的最新发展,往往也得到教育技术学研究者的关注,比如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等。这种关注和教与学的心理学的研究有着一致性,都体现了研究者对在今天的社会中教育应该培养怎样的人这一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政府提出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实现的思考。

·教育系统方法

教育系统方法一直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之一,表现为教育技术学研究者对教学设计的重视,如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旧金山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都把教学设计作为核心课程教授。教育中的媒体和教与学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必须通过系统方法相整合,才能发挥作用。这一领域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科学: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

目前,国内需要应用教育系统方法的研究领域包括信息教育、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教学资源(主要是网上资源)的建设、绩效技术等。

在信息教育中,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编制可能成为教育系统方法的用武之地。信息技术教育课的主要目的,是对公民的信息素质进行培养,这门课程的教材编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和学科如何整合,国内还缺乏经验。如何根据教育中的媒体理论和教与学的心理学,确立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结构,使信息技术与生活融合,亟须教育技术学研究者投入力量解决。同时,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编制也属于其他学科研究的盲区,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者责无旁贷。

3.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开放性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开放性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生命线,是教育技术学研究保持活力的原因所在。

这体现在除了上述主要的三大研究领域之外,教育技术学对技术和理论都保持开放态势。新技术不断被引入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并很快应用于教育培训领域,如流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智能技术等的应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都置于同等地位加以研究。其他的相关领域,如对技术哲学的研究、企业绩效技术、远程教育理论、社会学、营销、推广和组织开发经验、商业管理、项目管理等都对教育技术学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这种开放性的原因在于,首先,教育技术学研究者本身对上述三领域——教育中的媒体、教与学的心理学和教育系统方法难以作出超越本学科研究者的突破,因而引入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理论成为必要。其次,作为教育制高点的教育技术,将成为新时代教师的必要素质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广泛的学科领域——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而且在不同学科中,需要不同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因为开放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往往来自多个领域的研究专家,如音乐硕士、计算机硕士、物理硕士等。

相关领域的技术和理论革新都可能成为推动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动力,而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突破也很可能来源于其他某种学科理论的引入。

三、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现状及建议

1.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层次和职能

按照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划分,国内教育技术学不同层面的研究有着不同的职能。高校中的专职研究者主要从事理论层面的研究,这一层面包括学术论文、课题、政策性研究和跨学科的集体研究,需要较强的学术攻关能力才能胜任,理论的突破必将带来应用上的巨大进步。普通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主要从事应用层面的研究,这一层面研究不需要太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理论推演能力,研究人员的身份主要是接受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公司培训人员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主要研究技术如何和具体教学过程以及其他教育实践相整合。

理论层面的研究是学科的基石。在理论层面研究中,应注意研究不应带有太强的功利性,以致与应用研究混淆。如同狄德罗所说:科学没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如果说科学有目的,就是一个总目的——追求真理。而技术则是有目的的,有着明确的针对性。过于注重研究的实用性,容易使学科研究缺乏深度。教育技术学作为新兴学科,尚缺乏大量的理论基础研究。

应用层面的研究可以使得学科获得认同。在应用层面研究中,应注意研究成果的实证,实证研究能够赢得一般教师对教育技术学科的认同。此外还应注意研究成果的交换和共享,避免各地的重复性研究。今天处于一场技术革命期间,新技术层出不穷,大量的技术应用研究成果仅靠学术期刊已经无法容纳,有必要通过网络期刊、网络论坛、电子邮件组或者网志(Web Log)的形式进行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

2.对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些建议

·今天各国面临同样的问题,即教育技术学的统合理论框架尚有待形成,今天研究的重点仍然是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不可能和社会分开,在引进国外的理论时,应该注意和国情结合。

·研究者手边研究资料匮乏。国外教育技术学研究已经产生了大量成果,而这些成果翻译的还不足,导致研究重复性强,研究者引证资料困难。可以通过教育技术本科生通过专业外语课翻译,并在各高校间交流来解决。

·有必要向普通教师普及教育技术学常识。除了有限的教师培训之外,还应编写一本面向普通教师的手册、指南形式的教育技术普及读物,注意其实用性。如果教师本身缺乏信息素养,势必影响信息教育进程。

·普通教师需要的是一种完整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把某种工具或软件直接交给他,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学习负担。如前所述,技术绝不仅仅是物化形态的工具,更为重要的是使用方法和理论。

·在重视计算机技术研究的同时,不应回避或遗忘其他媒体技术,如广播电视技术;在重视新理论研究的同时,不应回避或遗忘经典传统理论。

·教育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突破很可能不在算法领域,而在应用理念的突破。比如Internet和www都不是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创造出来的,而是分别由一名管理人员和物理学家提出并实现。今天国内很多教学软件公司都把目光对准教育这个大市场,可是产品却难以得到教师认可,原因就是理念和技术没有得到较好的结合。教育技术可以通过和产业联合造成突破。

·把我国的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做成精品专业,把本科生培养成研究生规格。中国的情况和国外大为不同,通晓现代技术的专家数量本来就不多,但毕业生就业的门径,还需要高校进行一番挖掘开发。本科生精品教育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提高本科生研究能力。

·教育技术的教育硕士培养可以通过和学科教育结合、通过跨学科的方式进行,比如数学教师想进修教育技术学硕士,可以选修数学课程,最终培养出数学方向的教育技术学硕士。同时由于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教育学不可或缺部分,普通教育硕士也应选修教育技术学研究生课程。

3.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前景

技术(广义的技术是包括教学论、教学设计等理论的技术)是全球化的通行证。技术是超越各种语言的世界语,人才通过技术这种全球通用语言,可以跨越文化背景的障碍,加速全球化进程。技术又是经济转机的关键。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教育决定人力资源的质量;发展知识经济可以解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而教育技术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技术还是文化融合的钥匙。东方文明存在技术发展的先天不足,西方文明则出现技术发展的弊端,把技术应用于教育,可能改变原有文化形态,产生新文化。

由此可见,教育技术是教育的制高点这一论断出现得十分及时,切中要害地指出了今天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教育技术是教育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把教育技术整合进教育学,是未来教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不了解教育技术,无以从事教育学研究。而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技术应用于生活,融入生活,提高生活水平,推动新文化。

技术的进步,可能造成教育的革命,而并非专为教育而出现的新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则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这些技术转化的工作,属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历史上造纸和印刷术取代竹简和帛书,促成教育的革命,今天新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同样造成教育革命的契机,教育技术研究面临着巨大突破的可能性。

今天,研究者对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体系理解呈现发散性,对于什么是教育技术的回答,有一个教育技术学者,就代表着一种不同的观点,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带着不同教育技术学者的个性特色,还没有普遍承认的知识总体。我们所提出的观点,仅只代表一家之言,难免存在视野及思路上的局限,仍期待得到进一步修订。

[参考文献]

[1]腾福星。科技进步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5]德斯蒙德·基更。远距离教育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3]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等。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4]高利明。现代教育技术——通向未来教育之桥[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篇2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初中数学教师的任务也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需要开展师生合作,在教学实践没有偏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独立思考和理解教学内容,让他们在体验与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也就是说,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模式,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待学生时保持宽容和平等的态度,引导其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比如,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要求学生解方程“(x-2)(x+3)=50”.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通常会先将方程转变为一般模式,接着解出x的值,教师和学生在此过程中并未进行互动,学生之间也无任何交流.所以,教师可以以4个人为单位,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组员之间互相讨论交流,说出自己想到的求解方法,并比较哪种方法最简单,鼓励每个组员尽情展现自己的观点,最后选择一个代表说出本组的解答方法.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给予适当引导,待小组代表发言完毕后,及时肯定和表扬正确答案,客观地指出不足之处,给予改正建议.一些小组认为“x-2”小于“x+3”,而且二者之间的差为5,所以可尝试将50分解因数,要求两个因数的差为5,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两个因数分别为5和10,或-10或-5,即x-2=5,或x-2=-10,最终解出x=7或x=-8.学生的解题思路十分清晰,讨论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增强了师生、生生交流,实现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此外,为了有效开展教学,还可以建立互评机制,引导学生在提问、分析、探索、讨论等环节中互动交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比如,在讲解“负数乘法”一节时,教师先利用旧知识进行导入,要求学生计算18-28=?23-28=?待学生得出答案后,教师则提问“a和b是两个正有理数,应当怎样计算(-a)×(-b)呢?”接着为学生留出时间,给出几道典型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做完后在小组内讨论,互相判断对错,归纳不同类型负数乘法的做法.最后教师总结得到“负负得正”等结论,学生也很容易理解该部分内容.

二、通过合理设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古今中外,许多学者都曾指出“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能体现能力、更为重要的观点”,因为运用数学或者实验方面的技能就能解决问题,但是提出问题却需要较强的思维与创新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是从新的角度重新分析旧的问题,通过二次思考实现潜能的激发.所以教师需要适当引导学生,使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新问题,并且勇于质疑和探索.教师只有找到学生思维中提出质疑的亮点,才能增强其创新意识和能力.比如,讲解“有理数”时,其中的科学计数法、有理数加减法、有理数大小比较、数轴等许多知识点都密切关系着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训练他们的应用能力.讲解“认识负数”时,利用相关案例进行课堂导入,接着要求学生计算自己这个月的生活费,这样能有效调动其积极性,提高其教学活动参与度.然后教师提问:“大家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还经常用负数表示什么?”待学生纷纷回答后,继续引导:“营养摄入量与需求量呈什么关系时会导致肥胖?”“国民经济的负增长代表什么含义?”通过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其主动探索和掌握知识.

又如,讲解“勾股定理”一节时,以《九章算术》为切入点,介绍一些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接着提出有趣的问题:现有一个水池,长度为一丈,中央放有一根比水面高一尺的竹条,倒下的竹条顶端正好能够搭在岸边的水面处.那么池塘深、水面宽、竹条长分别为多少?经过计算,学生得出其长度分别为4尺、6尺、5尺.与此同时,学生也会产生许多疑问,如“所有直角三角形都符合这种情况吗?”等,都想了解直角三角形各边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就可以正式引入勾股定理的教学内容,使课堂讲解事半功倍.合理的设问可以在激发与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其创新意识与探索欲望,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三、注重课堂教学优化与实践活动开展

篇3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年幼的、生理和心理都尚不成熟的孩子,要避免用“长篇大论”来教育他们。那些“大道理”只会使学生眼里的老师“高高在上”,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距离感,而儿童化的语言能使学生倍感亲切,易于接受。在一节学习《看图列式》的数学课上,正当我讲到关键处,“啪”的一声,心语的玩具“小蓝猫”掉在了地上,“你看,不专心听讲,蓝猫生气了,它要跟这些美丽的花蝴蝶玩了(所贴图片),你不想吗?”我拾起了“蓝猫”:“老师先帮你收起来,等你会算花蝴蝶有几只,蓝猫就会跟你玩了。”心语立刻坐得端端正正,目光集中到黑板上来了。一句话,既指出了学生的错误,又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讲的问题上来了。倘若对于学生用讽刺、挖苦、呵斥、惩罚的方式去教育,恐怕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或许会适得其反。同时,这种尊重学生心理感受的做法也很好地体现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二、否定性评价语言要尽可能幽默化

在教学活动中,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语言的调料。有了它,什么话都可以让人觉得隽永甘甜,轻松愉快。数学课曾经一直是“乏味”的代名词,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死气沉沉”的氛围只能淹没他们的天性,他们应该在充满激情和趣味的课堂中学习,因此,我们有必要将自己的课堂语言变得幽默,这样,我们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使整个课堂充盈着个性和生命力。例如,在教学“妈妈一共买了8个苹果,小明吃了2个,还剩几个苹果”一题时,一个学生列式计算:8+2=10,他还振振有词地说:“题中有‘一共’就是用加法嘛!”我没有立刻用“对”或“错”来作出判断,而是先表扬他听讲专心,记住了“一共”是表示求和的意思,接着问:“妈妈买了8个苹果,吃了2个变成10个,反而增多了,那老师买来几个苹果请大家都来吃,明天老师就变成卖苹果的了,为什么呀?因为老师的苹果越吃越多呀!”学生哈哈大笑。这个学生自己忍不住也笑了起来,并随即修改了结果。在以后的学习中,类似的问题也难不倒他了。不难发现,教师一句善意风趣的话语犹如沁人心脾的春风,既能达到指正的目的,又不会使学生反感,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谓两全其美。

三、否定性评价语言力求鼓励化

在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需求激励的欲望,这种欲望要通过自我激励或者外部激励来完成,缺乏激励就会导致人没有足够的热情和冲劲,做任何事都会变得拖拖拉拉,效率低下,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激励效应。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否定性评价时,既要使其明白错误之处,又不能磨灭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低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就是“五分钟热度”,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力求保持学生对所学科目的浓厚兴趣,千万不可因一句“你答错了”而造成一些教育教学的缺憾:因为激励不够而导致缺乏评价效能。

1.要饱含对学生的期望。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只要教师对学生存在着积极的、合适的期望,每个学生就都能比现在做得好。对答题有失误的学生,教师不能用“真笨”、“真差”等贬义语言来刺激他,而应改变语气,换一种说法,可鼓励他:“你虽然只做对了两题,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以后只要继续努力,你一定能赶上来!”“今天你的作业没能得‘优’,但是比昨天有进步,再写认真一点,一定能和××一样得‘优’了。”这样的语言真切感人,能让学生深受鼓舞,觉得自己能行,从而树立起上进的自信心,同时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与“学”的氛围。

在几次“20以内加减法口算练习”家长反馈中,我班王浩洋总是交白卷,通过检查,效果又不太好,原因是他家中老人年岁大,没有能力和时间督促他练口算,我对他说:“其实你的反应是很快的,只是现在你还不太熟练,只要每天加强练习,熟练之后,一定也能算得又快又准,老师相信你能行的,一个星期后我们比一比,你有信心吗?”他郑重地点点头。再次比赛,他果然进步神速,而且养成了在家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因此,教师应将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长远效果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置于重要评价地位,注重评价语言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与态度。在否定性评价语言中,没有指责和嘲讽,有的只是教师殷切的期望,在心与心愉悦和谐的感应中,学生感悟了,而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结果。

2.用赞美去教育。非洲的巴贝姆巴族至今保持着一个独特的生活习惯,当族里有人犯错误时,全族老少放下手中的工作,围坐在一起,每个人都要“数落”一件这个犯错人曾经为族人做过的好事,直到“数落”完为止。巴贝姆巴族这种看似离奇的教训人的方式,其实隐含着深刻的教育学原理,更闪现着人性的光辉。尝试用赞美的方法去教育犯错误的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当你说他(学生)好时,他才会好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语)。试想,如果没有一位伟大的母亲用鼓励话教育儿子,怎么会有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呢?

我让学生观察一幅挂图,然后提一个问题:9只蚂蚁抬1只大青虫,还有3只在“助威”,有一学生问:“小蚂蚁要把青虫抬到哪里去呢?”“你提了一个别人都想不到的问题,你的问题真独特,能不能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呢?”学生意识到自已提的问题跑题了,马上想出了新的数学问题。如果我们对学生的“错误”缺乏冷静的思考,缺少赏识性的分析评价,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用赏识与赞美沐浴孩子的心灵,学生的心灵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展露。

四、否定性评价语言要尽可能给学生再次尝试的机会

篇4

为规范医院医务人员参加学术活动和继续医学教育,特规定如下:

一、参加资格、次数及地点范围:

(一)各级继续教育项目及有学分的年会,限于职称晋升需要的医务人员,具体规定按浙江省继续教育委员会现行文件执行。

(二)医务人员每年只能报销一次学术活动经费。有论文交流的各专业学术组主委、副主委参加本专业组织的学术会议不受此限制。

(三)护师参加学术活动的地点限于本省内和上海;医、药、技和护理中级职称限于江、浙、沪;科主任、护士长、副高限于华东地区;正高、职能部门主任限于全国范围,在国外举办的专业会议需经院长特批。

(四)本院举办的继续教育项目,内容可兼顾的以参加本院学习为主,举办继续教育项目科室的项目负责人、主讲人不计入规定次数。

二、下列学术活动(含年会)可不计入规定次数的费用开支:

(一)市级以上计划内课题,经费由课题支出。

(二)重点学科重点培养的由学科建设基金支出。

(三)医院重点发展专科培养由专科建设基金支出。

三、信息索取:

医教部负责收集本学年中各地举办的国家级及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有关内容在医院局域网上公布,供申请参加者选择参考,亦可直接到医教部查询。对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鼓励医务人员积极投稿,凡被录取为大会发言的,可凭会议邀请函申请参会。学习通知分发到各科室主任,护理专业分发到护理部。

四、申请、备案、报销:

外出学习的医、药和技类人员凭会议邀请函或会议通知,经所在科室主任同意后报医教部主任审批;护理人员由科室护士长同意后报护理部主任审批;医教部和护理部再分别报分管院长审批,其中科主任和护士长外出需报院长审批。护理人员待审批后到医教部备案。

(一) 费用由医院支付的,在符合第一、第二条后经本人填写外出学习申请表,并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方可填写学习回执。学习结束后凭会议邀请信及审批手续到财务部核准报销相关费用。

(二) 费用不需医院支付的,经本人申请、科主任批准后到医教部主任审批,可不计入规定次数。

篇5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小学校主要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以语文课为渠道的书法课应以实用为主的写字教学。

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以美术、艺术及其他课程为渠道的书法课应以审美及实用相结合的书法教学。

中小学书法教育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学会并养成正确的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使用铅笔初步学习楷书的基本笔画及简单的运笔规律;能够简单地欣赏书法的整洁美、工整美,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了解浅显的书法文化常识,阅读浅近的关于书法家的故事、轶闻,对书法学习充满兴趣和信心。

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汉字结字规律,掌握汉字的结构特点,使用钢笔等不同工具书写正楷字;基本能够欣赏书法的整洁美、工整美、布局美、章法美;掌握更多的书法文化知识,能够讲述关于书法及书法家的故事、传说,并乐于与人交流;背诵简单的书诗、书歌等,充分发挥想像力,进行情感体验,进一步感受书法的文化艺术美;

第三学段(5-6)年级:硬笔:初步了解行书的书写规律,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字。书写端正、整洁、流畅。

毛笔: 学会并养成正确的书法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学习“描红”、“对临”的基本方法,掌握楷书的基本笔画及运笔规律,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笔画的正确书写及运笔;掌握书法的传承历史和书体的演变过程。能够辨别不同的书体。

第四学段 (7―9)初中阶段:硬笔:能够熟练运用行楷字书写、笔记、交流,书写:流畅、快速、美观。

毛笔:运笔自如,熟练快速独立完成楷书书写;临摹名家书法,并尝试脱离字帖自行创作;初步了解书法史,并阅读简单的书论;初步了解历代书法家之间的传承关系,掌握各种书体的特点和优势;初步感受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

第五学段 高中阶段:硬笔:能够运用硬笔工具临摹古代行书字帖,熟练运用行书书写、笔记、交流,书写:流畅、快速、美观。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书法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书写水平,还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等多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发展现代先进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夏商开始的甲骨文,就与书法紧密相联。晋“书圣”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云:“夫三端(文士之笔端,武士之剑端,辩士之舌端,是为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即孔子所说的礼、乐、御、射、书、数)之奥,莫重乎银钩(此银钩代指书法)”,这句话告诉我们:“三端”之中,书法是最为奇妙的,六艺之中,书法是最为深奥的;在汉代国家设有专门的书学博士;在唐代,书法是考进士的必考课;书法可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之核心(现代著名哲学家、艺术家、法籍华人熊秉明语)”,是“不朽之盛事(唐代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张怀语)”,也是“中国现代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语)”。近代汉字拉丁化的失败,现代汉字数字输入法的成功,说明汉字不仅能与时俱进,而且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和生命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宣传和发展现代中国先进文化。

二、有利于激发中小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世界上曾经有多少文明都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惟独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不衰。在当时领先于世界,即使在工业文明的今天仍然放射着异彩,具有无限的生命力。而书法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更是中国艺术的主流。而作为在校学生,学好书法、写好汉字理应成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人人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标志。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坚强的意志

在书法教学中,其首要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上海一所学校的校训“一笔一画练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道出了学字和做人的关系。我国自古素有“字如其人”“书品即人品”之说,人品重于书品。宋四大家之一的黄庭坚说过:“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有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现代黄宾虹先生说:“人品的高下,最能影响书画的技能。讲书画,不能不讲品格;有了为人之道,才可以讲书画之道,直达向上以至于至善。”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研究表明,书写训练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功能的锻炼,对思维能力、语言认知能力和神经系统的稳定性的培养,对人的意志力、耐力、毅力的提高,对人的气质(镇定、平和、深沉、处变不惊等)和良好行为方式的形成,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习书的过程中,养浩然之气,去甜媚之俗,学书的过程与培养德育的过程是一致的。

篇6

《课标(实验稿)》分四个部分,依次是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

《课标(2011年版)》分四个部分,依次是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并增加了附录部分,附录1是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附录2是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

表面上看,总体框架似乎变化不大,实际上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课标(2011年版)》在前言部分增加了“课程性质”,并且在实施建议中不再分学段阐述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由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更加关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的课程性质,即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型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性质,启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关注让学生享受良好的数学教育。

2.数学观

《课标(实验稿)》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技术,仅就此而言,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课标(2011年版)》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课标(2011年版)》开篇第一句话则明确了数学的意义。与过去相比,表述更加简洁与完整。可以看出,数学是一门科学,而非过程,无论是直接来源于现实世界的,还是来源于数学世界的,只要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都可以成为数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数学不仅是科学语言与工具,而且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标(2011年版)》正式提出了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使我们对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课程性质

《课标(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以及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标(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标(2011年版)》继续强化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三大特性(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特征表明,这一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个性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这一阶段的数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中,既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正所谓“教书”与“育人”并重,“基础”与“发展”并重。

《课标(2011年版)》首次提出“良好的数学教育”,这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含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重要价值,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良好的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运用一些数学概念,掌握一些数学方法,还应当包括使学生感悟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一些数学思维活动和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基本理念

《课标(实验稿)》从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六个方面分别阐述。

《课标(2011年版)》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五个方面展开阐述。

在课程内容方面,指出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在教学活动方面,把过去的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活动合并为教学活动,并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学习评价方面,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在信息技术方面,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课标(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的总体方向上变化不大,但是在具体阐述上修改较多。在课程内容的组织方面着重提出要处理好三对“关系”:过程与结果、直观与抽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这就要求教师更加辩证地展开数学教学活动,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以过程代替结果,不能只停留在直观层面,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获得。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地位由过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修改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两者并不矛盾。

在学习方式上的改动比较明显,除了继续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外,特别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进而强调要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5.课程目标

《课标(实验稿)》的总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方面。基本目标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

《课标(2011年版)》的总目标是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基本目标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课程目标的总体设计仍然保持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的结构。在具体阐述方式上,把实验稿中的“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这与总目标中提出的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相呼应的。

修订后的课程目标明确提出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把实验稿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改为结果目标,把过程性目标改为过程目标。在具体行为动词表示上,把实验稿中的“灵活运用”改为“运用”,实际上适当降低了运用方面的目标。

从“双基”到“四基”,是这次课程标准修订的重大变化。一方面,“双基”是我国数学教育中历来重视的传统优势,在数学课程改革中应当保持并赋予新意。另一方面,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虽然在实验稿中有过“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文字表述,但这次修订进行了显性化处理,更加凸显数学对于学生发展的特殊作用,这也是十年课程改革成功经验的提纯和升华。“四基”可以看作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数学教育的集中体现,关系学生的当前学习和长远发展,应当成为贯穿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一条主线。

基于“四基”的教学,新课标明确了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对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对总目标的具体阐述中,特别新增加了“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和“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也对教师的数学教学活动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

6.课程内容

《课标(实验稿)》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具体表述为: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课标(2011年版)》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具体表述为: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基本性质的证明,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数据处理,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随机事件及其发生概率的简单推断。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学生将综合运用上述所学这种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从课程内容表述看,把实验稿中的“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把“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表述都进一步从课程内容结构看,“数与代数”部分在内容结构上没有变化,在第一学段内容略有增加;“图形与几何”部分第一、第二学段内容结构没有变化,第三学段将原来的四个部分调整为三个部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结构作了较大调整,尤其在第一学段有明显减少,在第二学段内容适当降低了难度;对“综合与实践”内容作了较大修改,进一步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和要求,明确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这些都显得更为合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设置上,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指出这类内容编排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7.核心概念

《课标(实验稿)》在“设计思路”中提出了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六个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核心概念。

《课标(2011年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出了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十个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核心概念。

对两者的比较发现,课标修订后,保留了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四个概念,修改了两个概念(把符号感改为符号意识,把统计观念改为数据分析观念),新增了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和创新意识等四个概念。

修订后的这些核心概念,有的尽管名称相同,但是文字解释却有了很大变化。比如“数感”,实验稿的表述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而修订后则更加简洁地表述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新增加的四个核心概念,有的我们比较熟悉,比如运算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的则比较新颖,如几何直观和模型思想。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其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尽管这两个概念还有待作进一步阐述,但是已经从中看到了修订者的新理念。

8.实施建议

《课标(实验稿)》分三个学段分别提出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并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关于教学建议,在三个阶段都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关于评价建议,在三个阶段都提出五个方面建议:关于教材编写建议,指出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

《课标(2011年版)》不分学段整体性提出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关于教学建议,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并特别提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关于评价建议,强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为此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建议: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②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③情感态度的评价;④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⑤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⑥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⑦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关于教材编写建议,指出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认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包括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与工具、生成性资源等五个方面的资源均有开发与利用的潜力。

篇7

一 教育技术定义

《教育技术的定义:一个综述》,该文献源于1977年出版的《教育技术的定义》一书,该书是AECT“定义与术语工作组”的工作成果。书中描述的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5个官方定义中的一个,被称为“77定义”。这个定义比较特殊,它由16个部分组成。其经典之处在于它是基于前人工作之上的、第一个综合的定义,所使用的时间也比其它定义长,直到被“94定义”取代。77定义原文: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a complex,integrated process involving people, procedttms, ideas, devices,and organization. for analyzing problem and devising,implementing,evaluating, and managing solutions to thoseproblems involved in all aspects of human learning.

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整合的过程,它涉及人、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多方面,其目的在于对所有与人类学习有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

94定义掀起了教育技术定义的又一。巴巴拉.西尔斯和丽塔.里奇的著作《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已被国内学者乌美娜、刘雍潜等翻译,该书以94定义的研究对象为框架,详细地描述了五个范畴(设计范畴、开发范畴、利用范畴、管理范畴和评价范畴)的内涵。94定义原文: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04/05定义的出现,挑战了94定义多年来的权威地位,有专家认为,04/05定义是失败的,但是,该定义因其强调了绩效,也为教育技术提供了新的出路和方向。04/05定义原文: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managing appropriate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和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该定义的优势较多,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由教学领域扩展到企业绩效领域;首次明确提出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首次将“创造”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三大范畴之一,强调教育技术创新;从对一般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研究限定为对“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的研究,突出了专业特色和工作重点。

当然,该定义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局限于美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行业背景,强调了实用性和规定性,对教育技术本质的认识仍不够深入;其次,在一定范围内强调教育技术实践的道德规范性是必要的,但要注意避免矫枉过正。

随着教育技术定义的不断变迁,国内有关教育技术定义的讨论也日渐激烈,有赞同,有批判。但是在众多学者的争议声中,教育技术领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和进步。

二 教育技术:原型、范式和模型

在知悉其定义的基础上,对于一门学科或者一个领域,想要了解其精髓,必须要明白该学科或领域的原型、范式和模型:教育技术也不例外。

原型(“根隐喻”、原始意向或样式),它是探究活动中人们的观点和看法,是比较松散的理论框架。

范式,在本质上是潜在观点或理论的更加具体的概念化的表示,包括定义、陈述及陈述间的关系。

模型,是一个定量的层面,是对现实更具体详细的呈现。

Ivor K.Davies写的《教育技术:原型、范式和模型》一文从三个层面上表征了教育技术的实质,即硬件层面,软件层面以及软硬件结合的层面;提出教育技术的三个原型(视听原型、工程学原型和问题解决原型)和四个范式(媒体范式、传播与系统范式、行为科学范式和认知科学范式)。这篇文章比较难懂,但这篇文章把原型、方式和模型与教育技术的使命联系起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创造。读懂这篇文章,对于了解我们教育技术者所从事领域的全貌以及教育技术的使命,将有很大帮助。这篇文章是对教育技术的一个深刻反思,有助于我们了解我们所处的领域,并紧紧抓住教育技术要解决的四类问题,结合技术学know-how的特性,更好地为教育技术领域服务。

篇8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6-0008-02

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一直是本学科领域所关注的话题,科学的定位对于学科的建设和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由于研究者不同的分析思考角度,对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的理解和论述百家争鸣,各不相同。无论是从教育的角度还是从技术的角度,以及从两者结合的角度分析教育技术的研究内涵,各种观点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1 概念的界定

要深入理解“教育技术”这个概念,需要从本源上去发掘,先搞清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技术,以及教育技术的定义。

1.1 什么是教育中国最早出现“教育”一词是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其具体含义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里的“教”是指教育者的教诲与受教者的效仿,而“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向好的方向发展。而现代,对“教育”的广义定义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教育大词典》);狭义定义是“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柳海民,1999)。无论是古代或现代,对教育一词的认同都直接与培养人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也可称得上最大的专业领域,因为所有年龄阶段(包括不同工作领域)的人都将与教育发生关联,正所谓“终生教育或终生学习”。无论是教育的广义或狭义定义,教育总的目的和目标都是清楚的,那就是“为社会培养各种有用人才”。

1.2 什么是技术目前对技术较全面的理解是技术应包括有形的东西(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无形的东西(智能形态的技术)这2个方面,在《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对技术的定义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贝克认为,技术是“通过智慧对自然的改造,是人按照自己的目的,根据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改造和变革无机界、有机界和人本身的心理和智慧的特性(或相应的自然过程)”。

1.3 什么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严格来说应该是以下2种说法:Technology of Education和Technology in Education。我国目前广泛认可的教育技术定义一般是美国AECT1994年所公布的定义,近2年又将2004年巴巴拉提出的新定义作为讨论热点(当然,该定义还只能视为个人的观点),所以有必要对这2个定义作些变化上的比较。

AECT94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AECT04定义(巴巴拉观点):教育的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管理适当的各种技术过程和资源,有助于学习和行为提高的研究和道德规范的实践。

与AECT94定义相比,AECT04的定义中不仅强调要有助学习(促进学习),还强调学习的内涵――行为提高。学习是行为或按照某种方式表现某种行为的能力的持久变化,它来自实践或其他的经历。因此,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不仅要促进学习,还要对学习者的行为或能力产生持久的改变,这种改变要从学习实践中获得并能够保持。另外,研究范围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具体到对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的研究,更体现教育技术学科的技术特征。

2 关于学科定位的代表性观点

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观点来看有各自不同的结论,在此选取3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讨论。

观点一: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赵勇博士――教育为体,技术为用[1]。他认为AECT定义大多从技术的角度出发,使得教育和技术的关系相对失衡。“教育为体,技术为用”,较好地概括了教育技术中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教育始终是出发点,技术是参与教育的重要因素。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不应局限在开发和管理上,从教育的不同层面出发,考虑技术在其间的运用、参与是一个很广的范畴。赵勇博士总结:以创新为出发点、以应用为目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人,也包括技术,关注技术的突变性和永恒性。

观点二:北京师范大学刘美凤博士――将技术定位为广义的技术(工具、意志、知识、活动和技能),广义技术定义下的教育技术,就是广义的教育技术定位。广义教育技术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发现或创造性地提出把与教和学相关的科学知识或经验用于解决教与学实践当中的问题的原则、操作程序、方式或方法、技能或技巧以及对所需要用到的资源(媒体、环境和相应的支持系统)的要求等方面的知识;对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等知识;基于行动研究的系统方法和形成性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应用模型、实施程序等知识[2]。

观点三:华东师范大学高丹丹――教育技术学的定位是技术和应用为主的学科[3]。技术在教育中的价值是通过应用和开发体现出来的,这种价值承载了教育者的理念和思想,带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最终是为了达到促进学习的效果。可以说,技术内在的教育价值必须通过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得以外化,并且只有在科学的研究基础上的应用才能发挥促进人的发展的正面价值,避免由于对技术的盲目崇拜和错误使用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此,可以说,技术只有通过应用才能体现价值,技术只有通过研究与应用才能提升价值。教育技术学科必须通过对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才能体现出自身(学科)的价值。

3 笔者理解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并不是教育和技术简单的混合,而是技术与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作用而成为一个系统,教育技术中的教育与技术不是相加关系,而是相乘关系,两者结合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3.1 教育技术学学科研究目的教育技术学学科研究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技术为提升教育效果服务。两者结合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在探索教育技术问题的时候,教育效果应当始终是出发点,技术作为提高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如何利用技术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如何通过技术参与来提高学校运作效率,如何利用技术来辅助学习,如何使技术在教师培训中起到恰当的作用……,对这些问题的探索,都是对教育问题的关注,需要通过技术的运用来解决。

3.2 如何提升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是技术,既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也包括“观念形态的技术”。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为达到培养人的社会目的,就一定会在实践过程中讲究“技术”;而且,一切在教育实践及其研究中得出的经验、认识或理论,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技术”应用到教育实践当中去,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3.3 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教与学相对于研究“教育是什么”,即探索教育规律的教育科学,以及“为什么教育”,即探索教育根源与本质的教育哲学而言,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实践的核心和关注点是“如何教学”。它把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试图利用一切相关的教与学的科学知识或经验,通过研究、探索与实验,改进教学实践,更好更快地实现教育的目标,这就是教育技术及其学科要达到的目的。所以,教育技术学就是对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策略方案、途径的追求和相应理论的研究。

4 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是教育实践学

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实践,教育实践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和教育实践活动,研究的目的是提供环境和理论使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是使教学活动及教学管理活动更有效地开展。理论来源是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论、信息技术理论和马克思实践哲学,理论发展方向是关于教与学的活动如何有效开展,如何验证教与学活动的有效性,如何为教与学的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当前教育技术的困境是作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学科,虽然是应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需求所生的,它有进行实践应用的理论,但是其理论的可应用性不强,教育技术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所以教育技术要把实践作为根基,从实践和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

5 教育技术学的应用领域

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应用领域应当主要面向教师的进修,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做教与学的服务工作。教育技术专业人员除了教师教育技能培训外并不直接担任教学实践活动,由学科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实践,而专业人员负责教与学的服务工作,比如教育教学软件的开发、教学设备的优化组合、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便利的教学管理、进行教育效果评估……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Molenda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出路,或者去软件公司作为教学设计人员设计开发软件,或者在公司从事绩效技术的工作,或者去公司当一个教学设计项目小组的协调人员或项目经理,还有的走入大学成为本专业的教授。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是做教师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工作,成立一个教师教育技术技能培训部,为全国的教师教育技术技能负责。前提是为教师的教育技术技能作出一个完善的评估标准,并且学校要把教育技术技能作为教师的必备技能。

参考文献

篇9

教育技术起源于西方国家,它从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伴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从教育技术到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发展正在逐渐地形成和完善之中。本文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解析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一、从领域到学科

早期的教育技术仅仅是着眼于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或称之为视听教学。20世纪30年代,无线电、广播、录音技术的进步和有声电影的问世加快了视听教学的发展并且把视听教学从单一的视觉领域扩展到了视听领域。程序教学创始于1925年,它是基于行为心理学原理创制的一种使用机器来控制学习行为和过程的教学方法。进入20世纪60年代,在视听教学的基础上,诞生了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与视听教育相比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已不再仅仅是技术和设备,而是一种系统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的全部过程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AECT1963年以前,教育技术一直是一个实践或应用的领域。“四十多年来,教学技术领域集思广益,定期开展自我检验,终于获得了对自己的专业化描述”①,到1963年才产生了教育技术的第一个正式定义,这标志着教育技术从领域转到了学科。从此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对于我们教育技术工作者来说,一直是国内外教育技术界乃至整个教育理论界争论不休的热点,人们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背景出发,对教育技术理论体系作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和分析。

二、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历程

(一)“媒体中心”体系

这种认识可以追踪到AECT1963年定义:“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包括:(1)研究在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图像信息和非表征性信息的独特的相对的优缺点;(2)在教育环境中利用人员和设备将信息结构化、系统化。这些任务包括对整个教学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计划、制作、选择、管理和应用。它的实际目标是:有效地使用每一种传播方法和媒体,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②

这个定义说明:视听传播的学科类别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视听传播以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视听传播以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为主要研究内容;教育技术的目标是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该定义还着重指出了教育技术(视听传播)的工作领域是:学习过程中信息的设计和使用,定出了教育技术的目标是:有效地使用每一种传播方法和媒体,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

“媒体中心论”的影响是深刻而且广泛,在我国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注重媒体技术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电化教育在实践上主要是提供硬件技术及软件制作技术的服务;在认识上把电化教育看作是“教学辅助手段”。

第二阶段,即注重媒体应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电化教育在实践上除了提供硬软件技术服务外,主要是探索如何应用媒体来解决教学中的局部问题,如提供感性材料、显示某个知识点、解决某个教学的重点、难点等等;在认识上把电化教育看作是解决教学局部问题的方式方法。但是仍然局限于媒体的范围,电化教育是关于媒体的技术以及应用方法,还没有涉及教与学的全过程。

第三个阶段,即注重教学整体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电化教育在实践上主要探索和研究如何应用教育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综合目标、对象、内容、策略方法及评价等因素,来设计、开发和利用现代媒体;着重探索和研究电化教育对一堂课、一个单元、一门学科的教学将带来什么影响,对教学模式带来什么影响,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带来什么影响,对教师的观念、知识、教学水平等带来什么影响。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逐步应用到教育中来,以上各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更是朝纵深发展。与此同时,在认识上也有提高。己认识到电化教育不只是应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工具,更重要的是应用现代的科学理论、方法。电化教育要解决的不只是教学的局部问题,更重要的是将从整体上改革教学。电化教育是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现代技术的工具手段,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媒体中心论”的理论体系主要是关于视听设备的性质和应用的研究。这种理论研究的基础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传播理论、视知觉理论、操作强化理论、联想主义者类型的学习理论。

我国学者坚持这种观点的有萧树滋、南国农等。从萧树滋的《电化教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到南国农和李运林的《电化教育学》(高教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都能看到“媒体中心论”的思想。南国农坚持“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是我国电化教育的最大特色”,也是“建立整体电化教育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认为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的电化教育是教育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革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化教育的著名的“七论”即本质论、功能论、发展论、媒体论、过程论、方法论、管理论。

(二)“系统过程”体系

在确认并发表94年的教育技术新定义之前,AECT从1970年-1977年正式公布的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中,基本上都把教育技术定位在一个“系统”或“过程”中,因此相应的理论体系也是“系统过程”体系。其中比较典型的是1977年定义:“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③

该定义认为教育技术只是一个“过程”,是处理教学问题的一个综合的、有机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与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例如人和设备,思想和方法等);“过程”是指人们将先进的技术设备、思想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并使之优化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应用过程,在这里人们只是把教育技术看作是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应用,而没有把它看作是一门独立的有自身理论体系的学科;它指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学习,认为教育技术是包含与人类学习诸因素有关的过程,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方面。

其理论基础主要是认知学习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教育传播理论等。

(三)AECT94定义“五领域”体系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了西尔斯(Seels)与里奇(Richey)合写的专著:“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在这个专著里,形成了一个定义。这一定义是这样的:“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应当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可以将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领域当作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其理论基础涉及到心理学、工程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和教育学等领域,在这些理论基础中,新的理论观点的典型代表是建构主义心理学。

(四)张建伟之当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架构

年轻的学者张建伟在《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中指出,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学科,其研究领域可以分为基础性探索和应用性探索两个层次。在基础性探索层面主要有三个方面:教学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创新性技术研究以及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文化研究。教育技术学的应用领域可以划分为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在学校以外的企业培训、终身学习中的应用(如图2所示)。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张建伟提出了在我国并没有引起更多关注的两个内容,一是面向教育需求的创新性技术研究,二是面向企业培训的绩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对于理论体系,各国学者对此还有不同的见解。英国学者D·米切尔1978年认为,教育技术学应包括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技术;2.教育信息和传播技术;3.教育管理技术;4.教育系统技术,即教育系统工程;5.教育计划技术。日本学者坂元昂(1971年)认为,应包括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利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的成果,提高教学效率;2.利用心理科学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3.利用人类工程学的知识,开拓便于为教育现场使用的设施、设备和教材、教具等。而我国的顾明远则认为是“要素组合”体系:“传统教育的教育过程基本上是由教师、学生、教育内容三个要素构成。但是,随着教育内容的复杂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的教育过程已经不是由上述三个要素构成,必须增加教育技术这个要素”。(引自教育技术学专业教材序言)

三、发展脉络:资源-教学-学习-绩效

从这些众多的纷繁的说法中,我们能不能找出一个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发展的线索或发展脉络呢?答案是肯定的。巴巴拉·西尔斯和丽塔·里齐在《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文版序言中也指出“从历史上看,教学技术领域的重点几经迁移,从强调资源,到强调教学,然后强调学习。很可能下一个定义会指向绩效,而不是学习”。这句话正指出了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发展的脉络,那就是“资源-教学-学习-绩效”(如图3所示)。

每一次新的媒体技术的出现都对教育技术学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教育技术工作者总是先注意到这种新的媒体技术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和环境,然后考虑应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去。然而,媒体的广泛应用只是丰富或改变传输和呈现的方式,教育技术用到教学过程之中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这种情况在我国尤其严重。在AECT94定义之后,重点逐渐转向了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但是以媒体为中心的这种意识的影响依然严重。于是关注教育技术的专家及时提出了教育技术的改革方向即创新性技术和绩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其实,早在1989年5月美国教学技术与技术教授协会在印第安那大学讨论教育技术趋势时,强调教育技术学科把重点之一放在企业绩效技术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张祖忻也呼吁“教育技术工作者要培养整体改革意识”,“而现代教学系统设计和绩效技术则要从社会大环境变革与转型、从学校教育改革或企业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着眼,高屋建瓴,根据上述系统要求进行整体改革,跳出现有系统的边界来思考和寻求解决方案。采用这种思维方式开展工作,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成效会更加显著”。我们认为在当前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中要以创新性技术和绩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教育技术学改革的突破口,继续重视资源和环境的建设,继续重视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利用、管理和评价,这样才能使得教育技术学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著.乌美娜,刘雍潜等译《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①25页、②38页、③42页、④17页).

篇10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对学习过程和知识本质的新理解,同时也促进教育者反思隐含在教学方法中的基本概念,同时也改变和扩大了支持课堂学习和远程学习的可能性。随着学习资源量的增加以及获得方式的便捷,运用在教育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其功能得到了不断的增强。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大与延伸,教育技术概念也在随时代变迁得到丰富与更新。总之,时代创造了思考教育技术含义的新环境。

1AECT教育技术概念演变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从20实际60年代至今,对教育技术的界定做了长期的努力,一共提出了六个教育技术的界定。这六个不同时期对教育技术定义的诠释反映了他们对教育技术发展的认识过程。

1.1 1963年全美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AECT的前身)的定义

AECT1963定义: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

1.2 1970年美国教学技术委员会的定义

AECT1970定义:教育技术可以按两种方式加以定义。在人们较为熟悉的定义中,教育技术是指产生于传播革命的媒体,这些媒体可以与教师、课本和黑板一起为教学目的服务。教育技术是由电视、电影、投影机、计算机等软件和硬件所组成。第二种定义不太为人们所熟悉,其中教育技术的定义超出了任何特定的媒体或设备。它指出教育技术是一种根据以对人类学习和传播进行的研究为基础而确定的目标来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的总体过程的系统方法。

1.3 AECT1972年的定义

AECT1972年定义: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的学习。

1.4 AECT1977年的定义

AECT1977年定义:教育技术是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一个综合的、有机组成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在教育技术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表现形式是为了促进学习而设计、选择使用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分为信息、人员、材料、设备技巧和环境。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过程称为教育开发职能,它包括研究与理论、设计、制作、评价与选择、供应、使用与推广等项。对其中某项或多项职能进行指导或协调的过程称为教育管理职能,它包括组织管理与人事管理。

1.5 AECT1994年的定义

AECT1994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1.6 AECT2004年的草拟定义

AECT2004定义与术语委员会主席巴巴拉·西尔斯在“长春 2004—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提出了AECT2004年教育技术新定义: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2004).

从上述1963-2004年美国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地扩张,其理论涵义的定义也几经交替,反映了美国教育技术领域的进步,同时深深地影响着我国教育技术涵义的界定。

2 AECT启示下的我国教育技术定义的发展

篇11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0―0041―0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已经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各地所用的课本不完全一样了;教师上课不是“紧扣教科书”了;信息传播手段不再单一了;学生的“问题”多起来了;高中录取不再只看分数了。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黑板加粉笔式的传播手段,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再来分析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 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综述

整合(Integration)在英语中的主要含义是综合、融合、集成、成为整体、一体化等。实质上,整合是指一个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相应地,可以把教育、教学中的整合理解为“教育、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以发挥教育、教学系统的最大效益”。

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它的内涵是对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结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整体考察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并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通俗地说,就是在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这里所说的“技术”主要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包括传播信息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信息技术的定义是: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黄荣怀教授在他的《信息技术与教育》一书中对信息技术的定义是: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南国农教授关于信息技术的定义是: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主要指与信息的产生、获取、表征、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有关的科学技术。从上面的定义中可以作如下理解: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视频、音频信息,并且包括提供设备和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教育技术(Education Technology) 通俗地说,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就是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理论与实践。这里所说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观念形态)。是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的总和。AECT的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ECT的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如果说94定义是学科定义,那么,05定义是在学科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教育教学的整个活动过程是为了促进学习、提高绩效的研究,是符合伦理道德实践的研究。要促进学习、提高绩效、符合伦理道德就必须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成高效的、技巧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何克抗教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是:“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李克东教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 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内涵分析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不同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手段,是物化形态的有形技术,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它主要是通过黑板、粉笔、模型、挂图等传统教具表现出来。或是通过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计算机、网络、卫星等现代教学媒体表现出来。而教育技术既包括物化形态的有形技术,还包括智能形态的无形技术。这种无形技术主要包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方法和策略,以及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这才是教育技术的真正内涵。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正是要在无形技术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信息技术这一有形技术,将其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何克抗教授和李克东教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是站在教育技术发展的高度,侧重于课程整合,他们的共同观点是:打破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开创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标,也是当前新课改的最终目标。而教育技术的最终目标同样也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总体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达到合理的、科学的、提高绩效的、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的理论与实践。无论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使用什么样的资源都必须是科学的、符合伦理道德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包括传统的模拟技术和现代的数字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信息的编码、信息的传递与信息的解码。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是教育、教学的资源、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学科课程,整合的任务是通过对这二者的融合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整合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绩效;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教育技术是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合适的资源去设计出科学的、符合伦理道德的教与学的过程,其任务也同样是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其目的也同样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绩效;基础教育新课改主要研究的对象是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其目标同样是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目的同样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绩效。

学科课程提供的是课程的结构、内容,信息技术提供的是手段、方法,只有教育技术才能提供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技巧。

三 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辩证关系

通过以上内涵的分析,把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作为任务目标,主要是因为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三者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的好与坏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的集中体现。如果说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是优化课程教学的根本,则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就是形成好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的根源。

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必须通过教学设计来完成,而教学设计也同样离不开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的支撑,而这一整套的教学设计的理论系统所形成的技术正是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之一。因此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将扮演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驾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桥梁和纽带。

为提高广大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2005年下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教育部又依据这一《标准》研究建立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借以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健康发展。这一决定也充分说明了教育技术在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及新课改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呢?我们不妨打个比方:同样的公路、同样的汽车,不同的司机将会给乘车人不一样的乘车感觉和印象,而影响结果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开车人的技术。如果司机都是新手上路,驾车技术一般,又不是参加赛车,开车的感觉可能主要是看谁的路好,谁的车好。现如今,大家的硬件基础设施都差不多了,路好车好,又是在参加赛车,这个时候驾车人的技术作用就突显出来了。光有好路、好车还不行,还得要有好的驾车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一样,在整合的初级阶段,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竞争比较粗放,这时可能主要是看谁的多媒体设备先进,谁的学科教材开发的好。到如今,各学校都引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都差不多,学生来源也差不多,教材选用也基本一样,教学竞争日趋白热化,这个时候教师驾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能力水平就显得格外重要。也就是说有好的信息技术、好的学科教材还不行,还要有能驾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一整套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教师的这种能力水平不仅要有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操作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而且要有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教师少了教育技术的支撑就如同驾车人少了驾驶技术一样。因此,教育技术是驾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关键技术,是驾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当前新课改的有力武器。

信息技术和学科教材本身只是一个工具,就象武士的一柄利剑或学生的一枝好笔,有了它并不能保证你武功长进多少、字写漂亮多少,还需要你不断地去练习如何舞剑、如何写字,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能力水平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教育技术理论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 总结与反思

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育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有丰富情感的、充满生命力的个体,不能单纯地以技术的应用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为目标,更应该考虑培养人的健全个性这一教育目标。尤其是在今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里,在新课改的时代里,学习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掌握前人留下来的科学知识,还要对学习者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即身心素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技术是在一个大的社会及大的教育背景下不断实践的理论技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技术一定要以人为本,切不可一味搞技术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精神上的培养。教育技术是为了在教育、教学中应用,面对的是学习者,而学习者是复杂的个体,因此,在使用技术的时候,一定要以人为本,这一点正是05定义所关注的。在现阶段我们所说的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字面上的理解,很容易陷入单纯的技术层面,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从可见的问题中去考虑教育技术,有必要加深理解,而不仅停留在对技术的简单理解上。需要强调的是教育技术面对的也是人,它既有教师的控制也有学生的互动,人在教育技术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05定义带给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启发。

总之,新课改所倡导的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今天正在大力发展的教育技术事业来说有许多可借鉴的地方。无论是在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中,还是在教育技术的实践中,教育技术工作者都应当借鉴那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能驾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能力素质和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素质。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它理论技术不可替代的,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能更加健康地发展,新课改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3]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4] 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

[5] 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

[6] 王全世.资讯科技融入教学之意义与内涵[J].资讯与教育,

2000,(3).

[7]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 2005,(5).

[8]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01.(2).

篇12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教育技术这一领域自其诞生之日起,管理问题就如影相随。[1]然而与教育技术领域其他范畴,如“设计”范畴相比,“管理”这一研究范畴在教育技术界一度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2]

那么,什么是教育技术管理呢?如果译成英文,是“Management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呢,还是“Management with Educational Technology”,或是“Educational Management with Technology”呢?确实,这一术语对于领域外人士来讲难以见名知义,对很多教育技术专业人士而言也存在解释上的困扰。

教育技术管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研究视角下曾经分别以“电化教育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信息化教育管理”的术语出现。我国学者对这些术语也给出了相应的定义,追溯这些定义将有助于我们厘清“什么是教育技术管理”:

电化教育管理就是对电化教育的各个方面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3]

电化教育管理是电化教育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来调度所有资源和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4]

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是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途径的探索,政策和策略的制定,工作计划的实施,应用组织机构的指挥、控制、激励等手段,充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资源并促进其相互配合、协调,发挥其最好的效果和最大效益的一种教育教学管理方法。[5]

教育技术管理是教育技术应用领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和制度来调度所有资源,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6]

综合前人的定义,简而言之,教育技术管理即是对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按照AECT(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2005年定义的说法,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是“管理”的对象。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技术正在极大地提升管理的成效。所以说,教育技术管理是“Management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而“with Technology”正应是我们这个领域的管理优势之一。

一、教育技术领域的管理需求

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系统的“管理”作支持,而作为一个尚待成熟的新学科,一个往往涉及大量资金投入的实践领域,教育技术对“管理”的需求似乎更迫切。

(一)从研究角度来讲:新学科的“易变”特质对管理的需求

在教育技术领域,教与学理论的发展、新技术的出现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其产生影响。正因为教育技术对新理论、新技术、新媒体与新手段有太多的“追随”,因而“易变”已经成为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基因”。以AECT为例,这一业界的权威学术机构在1963、1971、1977、1994和2005年都对“教育技术”提出了新的定义,不但定义的内容变化很大,单是领域的名称也从“视听传播”(AECT1963)到“教学技术”(AECT1971),再到“教育技术”(AECT1977),又回到“教学技术”(AECT1994),再回到“教育技术”(AECT2005)。这一过程可以从一个侧面印证这个领域的“易变”特质。而且,即使被很多业界同行奉为权威,AECT历次定义的推出都伴随着质疑之声,英国专家质疑它过于“以美国为中心”了,我国学者黎加厚也在文章《2005AECT教育技术定义:讨论与批判》中介绍了美国本土学者和我国教育技术学人士对新定义的质疑。[7]在2006年出版的权威书籍《教育传播技术研究手册》(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第三版的最后一章《未来的基础》中,该书的编者们提出“我们这个领域未来五年中可能更重要的不是固守我们所了解的东西,而是创新研究,甚至要对我们所固守的东西进行‘质疑’和‘证伪’”。[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