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31 14:47: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管理体制滞后
当前,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制依然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将管理工作仅定为收费、农田灌溉、防洪、抗旱等职能,缺乏市场主体,无法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其次,由于相关管理部门无自主经营权,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管理者将水利资源配置转化为市场买卖关系,提倡农户大量用水,导致水资源浪费。加之,水价设置不当,使得农民未得到应有的实惠,农民节约用水意识薄弱。
2.缺乏管理资金
近年来,由于农业用水量的增加,水利灌溉设施逐渐增多,而相应的管理费用也越来越多。但因财政投入有限,导致大量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养护,最终丧失灌溉功能。另外,由于资金有限,相关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享受不到资金补贴或奖励等福利,工作积极性下降,这也是造成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3.农民参与度不高
农民参与度不高,对农田水利灌溉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与种地相比,大多数农民选择外出务工,以获得比种地更多的效益,因而对农田作业的重视程度随之下降,也更加忽视了农田水利灌溉;(2)缺乏对农田水利灌溉的了解;(3)相关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总是被动地等待农户提出灌溉要求,缺乏针对性的灌溉指导,无法充分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
二、农田水利灌溉的完善措施分析
1.加强科学管理,健全管理制度
水利管理部门在加强科学管理的同时也要健全水利管理的相关制度,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水利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具体:(1)科学管理。要想做好农田水利的灌溉管理工作,水利管理部门首先应该加强科学管理,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来最大程度地发挥水利灌溉的作用。因此,水利部门不仅要落实好水利灌溉设施的规划建设,还要重视水利设施建成之后的科学管理与维护,做好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工作。水利管理部门要根据农协会的需要选择科学的管理模式,要尽可能为其提供用水便利,要注重对其进行科学用水的指导和管理,提高农协会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健全管理制度。目前,大部分农户还未具备一定的节水意识,这就需要水利管理部门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以约束和引导农户的农田灌溉行为。例如,水利管理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农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水利灌溉实施方案,并指导农户采用先进技术灌溉。同时,水管部门还要考虑农户的经济条件,制定合理的用水计价制度。例如,逐步推行阶梯式的计价方法,在降低农民用水成本的同时,允许农民根据自身需求选用适当的用水方式,这对引导农户节约用水、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用具有重要意义。
2.与政府及各部门协调,加大财政投入
资金是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修护与改进的基础条件,而当前,这方面的资金均由各级政府投入支出。由于财政支出额度有限,且绝大多数可用资金需投入到新设立的基础水利设施上,使得资金周转更为紧张、困难。面对此种情况,水利管理部门当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和协调,使政府从根本上了解农田水利灌溉对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取得政府的支持,从各级财政中适当提升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资金投入比例,使农田水利灌溉经费开支得到有效保障。其次,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机构还可结合实际需求与银行进行业务往来,申请银行贷款,以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发展扩宽融资渠道。最后,还可采取“民营合资”的方式,进行利益共享,风险划分,这样不仅可增加资金投入,还可从更大程度上确保农田水利灌溉的稳步发展。
3.加强宣传,提升农民的参与意识
农田水利灌溉在农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并积极强化水利灌溉管理,进而推进新农村建设。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是实施水利灌溉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农田中通过水源供给,能够确保农业具有较高的产出。另外,管理的有效实施,使水利灌溉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提高生产效率。二是能够将水土资源进行有效配置[1]。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控制区域水土资源,资源在配置以及协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是实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可有效解决缺水问题,尤其是对水利纠纷等问题起到缓解性作用。
2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没有进行有效升级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方式方法较为落后,不能在真正意义上突显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作用。虽然一些组织及时优化调整了传统管理模式,但由于资本限制、管理理念等因素影响,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不能顺应时展步伐,不能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有效的结合,造成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十分不统一,同时缺乏一定的科学合理性。
2.2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造成管理工作缺乏严格分工,并存在漏洞等问题。管理部门不能进行科学管理,造成管理能力低下[1]。水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浪费现象十分普遍。除此之外,一些部门在制定水价时,没有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同时也没有从农民经济情况等方面考虑,不能在根本上认知到管理体系面临的问题,导致管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最终造成不利影响愈发严重。
2.3农民不能深入到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
工程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但对于农民而言,受过高等教育的少之又少,只能依赖传统经验从事生产活动,农业生产主要是自给自足为目的,对先进生产技术缺乏了解[2]。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部门并没有进行培训教育,缺乏引导,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2.4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经费有限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投入资金有限,导致不能大范围普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部分年份较长的设施没有进行定期维护,造成实际应用功能较低,同时利用效率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另外,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管理效率。
3加强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对策
3.1以科学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为主
在新的形势下,传统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时展要求[3]。农田水利灌溉要真正得到有效发展,作为管理部门应对各地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选取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方式才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针对地区的不同,制定出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政策也应不同。如河套灌区渠系十分庞大,应将现代灌区管理模式利用其中,确保用水效率的提升。
3.2建立健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机制
积极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机制,管理部门应了解农田水利灌溉发展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到实地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科学、合理规划。根据农田水利实际情况,制定出良好的农田水利灌溉实施方案,进而给农村居民提供一定的便利,并为农户学习灌溉技术提供帮助[1]。另外,管理部门应对农民经济情况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机制,给予农民一定的引导,使之拥有节水意识和水利灌溉管理意识。
3.3调动农民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热情
对于农田水利灌溉来讲,农民是主体。但受一些因素影响,大部分农民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方式缺乏一定的了解。要提升农民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参与度,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技术方法。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技术讲座,确保农民对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应用具有科学认识,同时还能对相关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讲,只有了解农业生产作用,增强管理意识,才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2]。除此之外,应给予农民一定的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认知,并积极融入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推进管理工作的发展。
3.4加大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资金投入
水利部门应与政府进行有效的沟通,深化农田水利的重要作用,采取相关措施,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管理部门应了解水利灌溉设施发挥的作用,并给予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一定的维护。另外,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应与节水技术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例如基本设施资金和设备维修资金等。
3.5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发展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需要根据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状况进行紧密的分析研究,在基于当前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运行模式的建立。水利部门以及下属相应管理单位在进行灌溉管理计划模式的设定中往往受到现有经济管理的制约,由于水利管理单位在日常的工作主要发挥了防洪、抗旱、灌溉等职责,并没有对现有的灌溉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改革,未能有效地发挥主要的自我职能,在进行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中仍采用较为传统管理模式,最终导致了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1.2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制分析
目前灌溉管理单位自身没有自主经营权,主要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建设、管理水利收费来获取的,水利单位与农民在水的流通过程中成为了买卖双方,从而造成灌区为了自身的利益,鼓励用户多用水,这种关系使得大量水资源被浪费,非常不利于水利事业的发展。其次在进行水费的收缴方面没有确立明确的管理制度,对水价的控制存在问题,导致村民在用水的过程中就算采取了相应的节约措施也无法得到相应的经济弥补,最终使得农民的节水意识逐渐的发生淡化,使他们对实施节水灌溉的重要益处予以了忽略,从而使管理部门与用水的农户都开始对农田节约用水的积极性不断的下降。
1.3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经费分析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农田灌溉工程管理维修的费用也在不断增加。不过,由于相关管理单位内部水费制度建立存在缺陷,管理单位长期处于低成本运行,对农田水利灌溉所进行的水费收价标准相对较低,在水费的组成中,一线的段斗长工资标准多年未变,在水费中每方水计提0.009元,每天每人平均工资不足40元,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较大。甚至有时候灌溉管理单位职工工资都不能够按时足额发放,导致了大家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工作态度上表现为自由散漫;其次,由于资金的匮乏,相关单位甚至无法出资对灌溉设施进行合理维护,最终导致大量灌溉设施由于长久失修出现功能受损。所以,由此看出,长久的经费缺乏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2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对策分析
2.1采用农田水利灌溉的科学管理模式
首先,需要打破基于市场经济下制定的传统管理模式,应该制定科学有效的灌溉方法,保证灌溉工程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上,发挥相关单位的科学管理工作能力,提高管理效益。通过加大乡政府及群众的农业生产科学灌溉意识,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科学地构建农田灌溉管理模式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及配合,大力宣传科学灌溉对农作物增产群众增收的重要性。例如组织科技下乡活动,宣传科学种田,科学灌溉的重要性;在灌溉前同灌区管理单位共同宣传、引导,组织好群众的灌溉工作,真正建立同灌区管理单位携手的灌溉管理模式,从而加强灌溉管理的制度建设。
2.2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
我国拥有庞大的农民数量,他们接受教育的程度有限,所以在节约用水的意识方面相对淡薄;面对这种问题,建立并完善一套新的激励机制,激励农民采用节约用水的方式进行水利灌溉管理,对解决相应问题的存在将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要加强农业水利灌溉规划,对于不同区域水利灌溉发展模式要有所不同,必须结合实际和经济承受能力全面、科学、系统地作好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编制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切实可行的农业水利灌溉计划和实施方案,以指导农业水利灌溉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目前我国有一些比较好的制度值得借鉴,例如阶梯制水价制度,这种机制很好地激励农户节约用水,提高农户的节水意识。
2.3加大农田水利灌溉资金投入
通过研究发现,在我国各个地区进行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相关的灌溉设施、渠道的维护、保养等都需要各地区政府以及单位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维护、管理。首先,各地区的财政支出与收入是有限的;其次,在能够支出使用的有限的资金方面,相关的管理部门还必须对现有的水利设施进行跟进,并开展新的水利项目的建设,用以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这种资金的分流就导致了本来就不是很多的资金能够用到刀刃上的就越来越少。面对这种情况的发生,一般当地政府可以与上级进行合理的协调,在能够获得最大财政支持的基础之上,提高对现有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管理、维护、更新的投入比例,为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保障。最后,还应该积极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通过民营合资的方式开展多种融资渠道,保证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能够使用的资金得到保障。
1构建农田灌溉的科学管理模式
以往农田灌溉的管理总是出现很多的问题,这可能与我们的通病———“重建轻管”有关。为了可以清楚地明白当前在农田灌溉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当追本溯源,查找出现问题的关键在哪里,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重视农田灌溉的管理,当然这种管理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科学的管理决策在实际的工作决断中日益充当重要的作用,但是科学的管理方式也是依据不同的阶段而言的,比如在刚开始就是初级阶段则是要求我们的管理方式更多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而这对于公司来说是很关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期乃至后期仍然如此,比如王存立就论述了中期阶段的管理方式,这种中期方式为开放式的管理方式,这个时期比较重视的是放权问题,给员工足够的权利去做好自己的业务动作。后期的管理方式则是更集中于目标管理方式,这种目标管理方式更多的是集中在一种愿景模式,这种愿景模式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农田灌溉的科学管理模式的效率,又兼顾了农田灌溉的管理理念,这种理念不局限于固定的管理模式,当然这种不局限与固定模式的管理方法在本质上来说是科学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对于整个农田灌溉来说是很重要的也是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的管理方法,秉持着多变的但是稳定的理念模式的农田灌溉方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2农田水利灌溉制度的完善
农田水利灌溉制度的完善是建立在农田灌溉的实践基础之上的,这种实践不仅仅强调获取巨大的经验,更多的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农田水利灌溉的问题所在,然后对问题进行细致的总结之后,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水利灌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农田水利灌溉的同时其实是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但是这是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但是是不是说在水资源相对比较多的情况下的灌溉就可以浪费,这当然是不可取的,但是实际上在农田水利灌溉中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农民的意识或者说节约的意识不足,这就要求政府需要进行大力的宣传教育节水意识,水资源本身的匮乏就要求对水资源充分地节约,不要浪费,这是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因此,在农田的水利灌溉制度上,节约用水仍然是比较关键的一环,应当引起重视。还有就是加大对农田水利灌溉的资金投入,农田水利灌溉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因此所涉及的资金投入是可想而知的,其资金的主要投入来自两个部分,中央地方政府的大幅度的投入,还有就是来自民间的资金投入,但是民间的资金的投入确实很少,这就不得不依靠政府的大规模投资,政府本身担负的负担太重使得在对民生的投入相对减少,因此如何减少负担,特别是政府的负担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掘民间资本,但是民间资本的投入更是需要政府的政策指向,政策上面的照顾是比较重要的导向。农田水利灌溉的政府导向就是为民间资本对于农田灌溉的投入增加积极因素,特别是“十”以来,对于水利建设的投入要求更是如此,其中比较好的方式莫过于市场机制的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可以很大程度的减轻政府的负担,同时可以增加对民间资金的引入,这样可以有效的使得市场与政府相互结合,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充分结合起来,这样更大的可以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的实行。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公益性的水利设施。所谓公益性的水利设施就是更多的来自民间的资本的捐助,对于民间资本的引入应当更加注重监管措施的实行,如何加大监管力度,增强监管的透明度都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无论是构建农田灌溉的科学模式还是完善农田灌溉模式,都是立足于管理上去构建新的农田灌溉方式,这种管理模式的改进对于完善我国农田管理模式来说具有可以借鉴的地方,特别是科学管理的理念的引入对于当前我国的农田灌溉来说更是如此。
作者:刘龙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大湖湾水管所
1.自流取水灌溉方法
如果所要灌溉的农田,它的周围有河流或者湖泊的话,就可以将它们当作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而且为了确保灌溉水位的高度,在对农田水利灌溉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河流上游或者或者湖泊的某一个较高水位上,从而进行引水灌溉,引水灌溉的地点十分重要,因为这不仅从根本上引水水流的长度以及速度,还决定了引水渠道的建设以及经济投入成本。如果农田水利灌溉的设计不科学不合理,就会导致建设的经济投入成本过高,增加农业生产发展的经济负担。但是如果引水的水流过长,导致出现断流、截流的机率也大大的增加。
(一)无坝取水设计
在农田水利灌溉的设计过程中,如果打算采取在无坝取水,就必须要先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而分为建设闸门以及不建设闸门两种设计方案。并且还要将这两种设计方案分析调查,再进行探讨,得出如果不建设闸门,当遇到洪水或者暴雨等天灾时,可能降雨量以及洪水的侵袭就可以一下子把农田所有的庄稼毁坏。所以,在进行无坝取水的设计过程中,切记要考虑可能会发生的天灾因素,尽早采取合适的方案,将有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排除掉。还要将渠道的角度也设计下,尽量避免出现较大的弯度,这样才能保证引水的水流平稳并且充足。在有条件的情况,还可以减轻或者避免水资源对引水口的冲蚀,否则一旦发生引水口的坍塌现象,将造成无法估算的造成的损失。
2.提取提水灌溉方法
(一)有坝取水设计
在农田水利灌溉的设计过程中,如果采取有坝取水设计,那么农田所在地区就必须是靠近水资源的,或者农田所在的地区就有河流以及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区域。但是由于地形地貌的原因,导致水资源没有办法满足自流水灌溉,就必须在河道上设计修筑堤坝或者水闸,这样才可以提高水位,进一步引导水流灌溉。虽然这种建筑经济投入成本会比较高,但是却少了引水渠道的铺设,所以说,这种方案还是有利于引水灌溉,也避免了日常维护的资金花费。
二、有关农田灌溉水利节水管理方面的标准
对于农田灌溉水利节水管理方面的标准是要以农田所在的水源以及灌溉设计、对农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当地的经济实力和地形地势进行综合的考虑。农田水利灌溉节水管理设计的越好,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水资源就越少,不仅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经济的投入,还可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果农田灌溉水利对于节水这方面的管理做的比较好,那么接下来的农田用水就可以得到保障。在通常情况下,管理标准可以直接影响到农田灌溉的范围和规模大小。按照管理标准来说,一般都跟以下这两个方面相关:
1.水利节水设计的保证百分率。
通俗点讲就是说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在整一个工作过程中,农田的需求用水量满足的年份占总年份的百分之几。若得到百分数值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证明这个农田灌溉水利项目在一百年内时间里有七十到八十年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保障,但是剩下这二十到三十年内,无法确保是否继续有水提供使用,很有可能会出现断流缺水等问题。一般来说,如果得到的百分数在百分之八十左右,那么就道标这个歌灌溉节水工程范围对水利节水设计的保证百分率。
2.在旱季里农田生产的时间,一般来说,在旱季里,农田得不到雨水的滋润,所以只能凭借现阶段的引水进行灌溉。
例如农田所在地不远的水库,湖泊,河流等等的供应水量进行一个借鉴,在出现无雨或者降雨量极少的情况下,当地的水资源丰富区域能够满足农田生产需要灌溉的时间,作为标准。例如,如果当地的引水只能满足农田灌溉生产七十到八十天的用水需求量,那么意思就是说,在旱季的情况下,农田还可以凭借水利设备挨过旱季的七十到八十天。
三、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目前对于农田节水灌溉的先进技术以及现今设备的推广力度不够。
导致现阶段的喷、滴灌等等的具有高效节水灌溉性能的技术只用在经济作物上,没有真正的用在农田的生产上,只是作为一个示范版本,这是不利于农田的节水设计以及农业的发展,有待农业对其重视以及提高和在更广大的范围内推广实行。
2.农田灌溉区域以及节水灌溉的工程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产权关系不明确
这种不明确的产权关系直接影响到了管理和生产方面,导致管理权利以及职责不明朗,对生产不重视,对农田的生产安排不合理不科学,缺乏一个优秀的监督管理制度。
3.由于受到经济利润带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农田所在地的水资源相对较多,那么当地的种植户或者农民们对于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就不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4.经济投入资金不够,还有已经建设的节水灌溉工程没有充足的维护包养资金
导致节水灌溉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老化以及损坏,这样就导致农田的灌溉面积以及灌溉效率逐日降低,尤其是后续资金的不到位,导致农田的发展规模以及发展道路收到了阻碍,没有办法实现预期的发展高度。
5.现阶段,我国很多地方对那些先进的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的过程中
没有考察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一些具体的环境因素,导致设计出来的规划没有因地制宜,可行性不够。这样就会使得一些节水工程没办法正常进行工作,更加别说得到什么经济效益了。
6.因为我国是农业发展大国,所以农业市场上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那么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农田节水灌溉设备
而这些设备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以及管理,再加上有些商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利润,粗造制造。致使这些节水灌溉设备的质量高低不一,还有设备的配套不足、更别谈售后服务以及维修包养服务。很多节水灌溉设备都是由于质量问题或者维修问题没有得到几十的解决和处理,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幅度缩减,并且极其容易损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以及应用。
四、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
1.必须要站在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上思考以及分析,这样才能对农业节水有一个正确而又清晰的认知。
对于目前的农业节水方式,根本就没有办法从基础上解决缺水问题,所以就需要有关部门密切联系配合,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有效的农业节水体系。
2.要不断的加大农业节水的经济投资力度。
目前我国农业节水工程,主要的投资来源还是依靠集体出资,农民筹资以及国家补助建设。所以说,有关政府部门必须要要重视农业节水的重要性以及意义,这样才能在最大城市引导全社会的人们都来关注这个节水灌溉的问题。
3.不断的提高农民节水灌溉的想法,农业是由农民组成的,也是由农民发展的。
农民是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者和得意者。所以说,有关政府部门必须从思想上就重视这个问题,不断的加强农民们对节水灌溉观念的重视,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节水灌溉的发展问题。不仅可以有利于农业生产,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
随着三农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农业发展方式正在转型变革。其中一方面便是改变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现状,建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势在必行。这有利于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灌溉效率,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本文从管理层面上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加快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发展,从而促进新型农业的不断发展[1]。
1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基本要求
水资源作为农业发展之本,目前面临着分布不平衡、人均资源少、农业用水污染大、可用水缺口严重等问题。因此在进行灌溉工程建设时,以下几点要求是我们必须做到的:1)提高节水意识,建立节水观念。对水资源尽量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提高利用率。2)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进行灌溉工程建设时,不得侵犯其他区域或者是影响人们的生活,做好每个区域和整体区域的协调发展。3)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在进行发展的同时要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4)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在确定发展方向时与当地经济相协调,力争做到低投入高效益的项目。
2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没有完善的制度进行监管,我国的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仍然有着许多的漏洞:1)相关政策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我国的灌区性质主要是集体所有或者是国家所有,因此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于向农户收取的水费,而不具备根据市场自行定价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进行盈利的能力。因此常常会出现为了提高自身利益,鼓励农户多使用灌溉水,与最初设立灌溉工程的初衷背道而驰;另外,商用和居民用水都有采用梯级水价的政策鼓励人们节约用水,但是在灌区实行的是统一收费,因此对于提高农户的节水积极性作用相对有限[2]。2)灌区管理运行体系尚未界定明确。我国政府管理灌区或者是水资源的部门有城建、环保、卫生等多部门进行共同管理。各部门之间的管理权限以及职能范围尚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再加上公益性与经营性组织的加入,管理起来十分的混乱。目前我国正大力的促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但是灌溉工程管理处于一种滞后的管理状态,仍然是处于计划经济的状态之下,并不参与到市场中来,导致了市场信息的滞后,水利设施只能实现农区灌溉的功能,无法更大程度上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3)目前的现行制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在上文提到的,灌溉工程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向农户收取的灌溉费用。管理单位与农户之间实际上是一种销售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消费者即农户消费越多的水资源所需要给付的费用就越高,销售者所得到的利润也就越多,迎合了管理者的心理需要;而实行的统一收费的标准,让农户的节水意识积极性无法提高,势必造成更多的水资源的浪费。
3完善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制度的措施
根据前文对水利灌溉管理工程管理上的不足之处的分析,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1)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加大宣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政府的工作人员要起到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注意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3]。2)完善灌溉工程收费体系,转变管理者过去的盈利心态并培养农民的节水意识。可以在农民中建立一套完整的节水激励体制,提高农户的节水意识。通过建立完善的梯级水费机制,明确每个月的灌溉额度,对超过额度部分加价收取,不超过额度的可以少收水费,或者有一定的补贴,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农户节约用水。在对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方面,可以改变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营体系,促进水利灌溉工程转入市场经济发展,实现多角度盈利,进入良好的循环状态,提高了全民节水意识,维持了我国水利灌溉工程的良性发展。3)在进行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时以整体的目光看发展,整体规划与区域规划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科学的发展灌溉设施。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发展需要,在“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和“科学治水,人人有责”的观念指导下,进行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促进农业的有序发展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结束语
农业是一国的立国之本,这不仅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更是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问题。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农业也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随着“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家在农村科技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在逐渐改变了过去存在的灌溉工程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粗放型农业发展,与此同时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出台更加具体的政策,我国农业发展的脚步将会越来越快,能够更好的促进居民基础生活水平的提高。
作者:席艳鸽 单位:河南省陆浑灌区偃师市管理局
参考文献:
灌水方法可分为地面灌溉、喷灌,微灌与地下灌溉。
1、节水灌水方法
节水灌水方法就是田间配水方法,即把已送到田头的灌溉水如何均匀地分布到作物根系活动层中。灌水方法可分为地面灌溉、喷灌,微灌与地下灌溉。
1.1、地面灌溉。地面灌溉是传统的灌水方法,通常说它是作为比较是否节水的基点。
1.1.1波涌灌溉。波涌(沟)畦灌或称为间歇沟(畦)灌,即放入沟(畦)的流量是间歇的,向田间放一段时间(几分钟或是几十分钟)的水,尔后停止放水一段时间(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如此反复,这样可使沿沟(畦)长度方向的水量分布会更加均匀。田间水利用系数可达高80%~90%。是一种有希望的节水灌溉方法。
1.1.2膜上灌也称为膜孔灌。在地膜上做成沟状,水可在膜上流动,到作物长出孔处才可渗入土地,灌水效率较高,通常可节水25~35%;增产15~20%,不用专门的设施。在采用地膜的田块上可积极推广。
1.2喷灌。即通过空中进行配水,由于需要压力,因此常用压力管道进行输水。它明显的优点是灌水均匀,少占耕地且节省人力,对地形的适应性很强等,主要缺点是受风影响较大,设备投资高等。
1.2.1固定管道式喷灌。干支管均埋在地下,既省人力,可靠性又高且使用寿命长,但设备投资比较高。
1.2.2半移动式管道喷灌。干管固定且支管移动,可大大减少支管用量。
1.2.3滚移式喷灌支管。是把喷灌支管(通常为金属管)用法兰连成一个整体,每隔一定距离以支管为轴安装一个大轮子。在支管移动时用一个小动力机推动,使支管滚到下一个喷位。
1.2.4时针式喷灌机。就是把支管支撑在高2~3米的支架上,支架可自己行走,支管的一端可固定在水源处,整个支管就会绕中心点绕行,象时针一样且可边走边灌,可使用低压喷头,灌溉质量好且自动化程度较高。
1.2.5大型平移喷灌机。在时针式喷灌机的基础上研制出的可使支管作平行移动的喷灌系统。灌溉的面积可成矩形。
1.2.6绞盘式喷灌机。就是用软管给一个大喷头供水,软管盘在一个大绞盘上。灌溉时逐渐把软管收卷在绞盘上,喷头可边走边喷,可灌溉一个宽为两倍射程的矩形田块。
1.2.7中、小型喷灌机。较常见的的形式是配有1~8个喷头,用水龙带连接到装有水泵与动力机(多为柴油机和电动机)的小车上,动力功率为3~12马力居多。使用灵活,但移动费劳力大,管理要求高。只适用于中小型的农场与田块。投资较低,使用灵活机动。
1.3滴灌。即用小塑料管把灌溉水直接送到每棵作物的根部附近,水由滴头缓缓滴出,是一种精密的灌溉方法,仅为需水的地方才灌水,只灌作物而不灌土地。且长时间可使作物根区的水分处于最优状态,所以既省水又增产。
1.3.1固定式地面滴灌。通常把毛管与滴头均固定地布置在地面,整个灌水季节均不移动,毛管用量较大,造价和固定式喷灌接近,其优点是节省劳力,由于布置在地面,施工较简单,并且便于发现问题,但毛管直接受太阳的曝晒,老化较快,并对其他农业操作有影响,且易遭到人为的破坏。
1.3.2半固定式地面滴灌。为降低亩投资只把干管与支管固定埋在田间,而毛管与滴头都是可以依据轮灌需要移动。
1.3.3膜下灌。在地膜裁培作物的田块,把滴灌毛管布置在地膜下面,能充分发挥滴灌的优点,既克服了铺盖地膜后灌水的困难,又可大大减少地面的无效蒸发。
1.3.4地下滴灌。即把滴灌干、支、毛管与滴头全部埋入地下,这样对其他耕作的干扰可大大减少,可避免人为的破坏与太阳的辐射,减慢老化及延长使用寿命,其缺点是不易发现系统的事故,如处理不妥,滴头易受土壤或根系堵塞。
1.3.5微喷灌。也称为雾灌,相似于滴灌,为了克服滴头容易堵塞的缺点,把滴头改为微喷头,由于微喷头出流孔口与流量大一些,流速慢一些,不象滴头易堵塞,但流量加大了,毛管要相应加粗些。微喷灌面积的发展很快且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节水灌水方法。尤其适用于灌溉果园。
1.3.6渗灌。渗灌相似与地下的滴灌,只是用渗头代替滴头全部埋在地下,渗头的水不象滴头那样一滴一滴地流出,而是慢慢的渗流出来,这样渗头不易被土粒与根系所堵塞。
1.3.7地下灌溉。即是用控制地下水位的方法进行灌溉。在要灌溉时将地下水位抬高到水可以进入根系的活动层高度,地面依然保持干燥,因此较省水,不灌溉时可把地下水位降下去。
2节水输水方法
在我国大都是用土渠把灌溉水从水源输送到田头,大量的水在还没送到田头就已被浪费掉了。灌溉渠道水利用系数较低,通常为0.3~0.5。所以在输水过程中节约水很有必要。
2.1渠道防渗。渠道防渗采用的材料种类很多,通常有干砌块石,浆砌块石(或卵石),砼预制块、现浇砼护面、塑料薄膜与土工膜等。
2.2管道输水。渠道输水除了渠床渗漏之外,还有水面蒸发和渠床上杂草的蒸腾。而用管道输水就基本可避免。对于喷灌、滴灌与微灌要求高压输水(300~1200kPa),而对于地面灌溉可用低压输水管(小于200kpa)。
3、田间节水的辅助措施
无论哪种灌水方法均是湿润作物根系活动层的土壤,目的是便于作物吸收。这样大多要湿润表面,不可避免的就有一部分未被作物吸收而直接从土表蒸发到空中去,这一部分水被基本浪费。较常用的方法有中耕保墒与麦杆覆盖等。中耕保墒就是在每次灌后把土表耙松,即可切断毛细管,使表面以下土中的水分不会在毛管作用下送到表面而被蒸发掉。麦杆覆盖是把麥杆切碎之后铺在土表,则可使土表水分的蒸发有效地减少。
总之,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与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因为我们只要灌溉就要考虑节水。所以通过上面所述,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的节水灌溉技术,综合利弊,只有这样才可达到真正节水的目的。
【参考文献】:
前言: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国家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业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是发展农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经之路。
一、 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田水利灌溉效率与质量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其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能有效提升农作物灌溉的有效性、科学性与及时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的顺利实现;其次,科学、合理的水利灌溉管理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我国农业用水缺乏这一重严重问题,可以有效缓解与避免农民争抢水带来的矛盾与纠纷;然后,水利灌溉管理还有利于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灌溉用水的盲目性;最后,水利灌溉管理是关系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的水利灌溉管理有利于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进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一份力量。
二、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存在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水平也逐渐提升,但是水利灌溉管理相关政策欠缺、水利灌溉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资金严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大量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水平的提升速度。
(一)水利灌溉管理相关政策欠缺
水利灌溉政策是有效开展农村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水利灌溉管理相关政策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比如:现有相关政策未赋予灌区足够自主经营权利;再如,税费是水利管理部门职工的主要收入来源,某些地方为了增加水管部门收入,盲目鼓励灌区农民多用水,从而导致实际用水量大大超过了农业生产的正常需要,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二)资金严重缺乏
资金支持是水利灌溉管理的必备条件。水利灌溉管理人员薪酬待遇、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均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与此同时,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费用与日俱增。比如:多种经营费、新修水利费用、社会公益费等。
我国水利灌溉管理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拨款;第二,水费收入。其中水费收入占据较大部分比例。目前,我国水费水平还比较低下,水费收取率也有待提升,水挪用、拖欠现象日益凸显,不利于我国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甚至,部分灌区相关管理单位常年处于亏损状态,相关工作人员的薪酬、福利无法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久未动工或者长期停滞,严重违背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
(三)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系统性与计划性。目前,我国大多数灌区的水管部门均处于多头管理的工作模式当中,未能及时制定科学、合理、详尽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部分地区即使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书,但其可操作性、科学性与实用性欠佳,不具备投入实际工作的条件。
(四)管理团队成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水利灌溉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大多未经过专业培训,技术水平与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不利于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 提升农田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不断完善相关政策
相关部门应从当地水利灌溉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完善的水利灌溉推广政策,构建科学、合理的节水相关激励制度,显著提升水利灌溉的效率与质量。一方面,应该大力推行用水时间的阶梯水价。根据用水时间的不同,将灌溉用水价格分成基本水价与超额水价两种类型。与此同时,还应当适当提升大量灌溉型用水价格,并且进行及时征收;另一方面,激励广大农民群众采取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并给予积极采用节水技术的用户适当补贴。
(二)加大水利灌溉管理资金投入
提升水利灌溉管理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是解决目前水利灌溉管理资金缺乏的关键性措施。多元化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调整并优化设施建设相关投资结构,把农民、政府、专业经营公司的投资进行不断整合并成立水利协会。水利协作为市场经济主体,有权进行自主经营并且制定一些优惠的政策,激励农民加入农田水利设施工程的建设当中,从而有效实现“政府投资为中心,会员、水利协会投资相围绕”的多元化投资格局;第二,还应强化水费的征收与管理工作,禁止相关单位挪用、拖欠水费;第三,减少并优化水分征收环境,逐步实现投资经营相关单位进行直接征收。
(三)加强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水平不可缺少的重要举措。首先,应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与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定水利灌溉基础设施相关规划;其次,确定水利灌溉设施建设项目内容,并不断分析论证项目的可行性;最后,核算项目成本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再者,对于某些大型工程建设,应当委托专门设计院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建其科学性与合理性。
(四)建立一支高效、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建立一支高效、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提升水利灌溉管理效率与质量的前提与基础。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并健全水利灌溉管理用人机制;第二,管理单位要积极主动吸纳现代化管理人才,为整个管理队伍提供新鲜血液;第三,明确惩罚与奖励制度。一方面,对于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应当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另一方面,对于不具备任职资格的工作人员应当要求转岗或者下岗;第四,建立并完善人才选拔制度,全面推行竞争上岗,最大化激发员工的热情与积极性。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求,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当明确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解决措施,全面提升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的有效性,为构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农村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肖培旭.农村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黑龙江科学,2014,5(6):96.
[2]张德承.加强农村水利灌溉管理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3):290-290.
[3]王立成.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2013,(10):138.
1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要作用
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我国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其中对农田的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改善,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实行有效的水利灌溉管理,一是建立公正、透明的农业用水收费制度,形成农业用水的收费规范,这样才能够避免农业用水收费的不公正现象,比如收费款项不合理、收费缴费手续不够规范、重复收费等,减轻农民支付用水费用的负担[1];二是规范农民的用水行为,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让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三是要加强宣传,树立农业生产的节约用水意识,同时还要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水源,避免发生水域的污染。
2农田水利灌溉的缺陷和不足
2.1管理模式陈旧
我国虽然已经从农业社会逐步转型成为工业社会,但是农业仍然沿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由于农业生产逐步迈入现代化,旧管理模式的弊端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需要。很多地方的水利部门水利灌溉的管理范围出现了模糊,一些管理措施难以实行。
2.2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在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制度上还存在着一些缺失,比如灌溉用水的制度不健全、灌溉区域不具备经营管理的自主权,这就造成了我国农业用水支出费用量巨大,农业用水存在很多浪费现象[2]。另外,在农业用水的费用收取上,也不够严谨、不够规范,各地区都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和收费流程,没有根据本地的水资源情况和农业生产情况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
2.3管理费用不足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农业生产的水利管理,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建设水利工程项目,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利灌溉需求。我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对于西北或内陆等缺水地区,加大水利管理费用的投入,兴建更多的水利设施就成为了保障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4 改革方案不能落实
一些水利管理部门对自身的工作职责认识不足,日常工作仅限于灌溉水源的保护和农业用水费用的收取,这就妨碍了我国水利灌溉管理事业的改善[3]。如果水利管理部门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让水利灌溉管理的改革方案彻底落实,就会阻碍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从而阻碍我国农业的发展。
3农田水利灌溉的完善策略
3.1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水利管理部门应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完善水利管理制度当中缺失的部分。水利灌溉的管理制度完善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国水利部门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改进。水利管理部门需要考虑本地水资源的情况和农业灌溉的需要,形成多层次、科学化的管理体系,拓展水利灌溉的业务范围。另外,水利管理部门还要制定质量检测措施和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制度,这是确保水利工程的建造质量,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有效手段。
3.2加大农村水利投入
一、加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作用
加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促进农村建设发展。节水灌溉工程要求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并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保证农田在得到充足灌溉的同时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满足作物对水、气、肥、热的综合要求。通过科学的节水灌溉不仅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能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实现全民致富。(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当前,我国农业用水存在严重的浪费问题,部分农业生产一直沿用传统的灌溉方式,没有合理利用现有水资源,农民的节水意识不强,不仅造成了水资源浪费,而且也难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农业灌溉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自然降水难以得到有效利用。(3)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能够在满足正常农业生产灌溉需求的前提下,减少农村用水量,起到缓解水资源不足,解Q下游地区用水紧张、遏制地下水恶性开采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减少农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农村地区自然环境。
二、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和监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由于工程建设管理和监理制度不健全,工程规划不合理,建设过程中出现纠纷未及时处理,拖延了施工进程,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另外,老工程被忽视,无人管理,修复的工作无法落实,时间一长就失去了农田水利功能,造成公共资源浪费。(2)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工程建设管理不规范致使灌溉工程重复性建设和不完善建设现象频发,造成了诸多纠纷,从而致使灌溉工程管理规划无序,施工质量也得不到相应的保证,这严重影响到了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发展。(3)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落后及质量不达标的问题。有些农田水利节能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工程建设者忽视管理,粗化管理,致使工程管理水平楼后,而且一些资金短缺的地区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时常违规建设,农田水利工程质量低,影响了后期使用,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三、加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
1、加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科学设计。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属于压力灌溉系统,要求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这就使得工程设计参数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系统的安全性、可操作性以及运行质量。为此,必须加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设计招标基础上,优选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工程设计人员要深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全面了解节水灌溉设备、管件、管材的规格型号,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同时,加大对初步设计的评审力度,避免因存在设计缺陷而引起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进而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成本控制。
2、健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按照项目法人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质量监管的原则开展工程建设,构建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落实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施工单位领导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此外,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应交由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自行管理,制定完善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程,提高工程运行管护工作质量。
3、完善相关的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根据申报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建立完善设计单位资质认证制度,保证设计单位具备相应的设计资质,并能从事农田水利施工设计工作,不得使用无资质的单位参与施工设计。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方能使用;所有审批的农田水利工程都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招标。为提高竞争力,建设方应在三家以上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中选择,施工单位依据设计工程项目进行投标,让招投标制度得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规格的施工建设,并有利于规范施工管理。
4、加大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投入。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农户,因此需要对其积极宣传节水灌溉,提高农户的节水灌溉意识。实践中,可以加强节水灌溉推广、宣传节水灌溉技术,促使全体人民都关注和认可节水灌溉工程,为节水灌溉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管理,运用水价、水权等经济手段,为农业灌溉用水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低效益、膨胀型的用水需求,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让农户们看到节水灌溉给自己带来的收益。最后,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要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定,节水灌溉技术的复杂程度高,对社会、经济都有影响,在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如果盲目进行,农户看不到收益,感受不到实惠,就无法得到支持,就不能促进节水灌溉的推广应用。
5、不断提高农户节水灌溉意识。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农户,为此必须积极向农户宣传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增强农户节水灌溉意识。为了强化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管理,可以运用水权、水价等经济措施有效控制农业灌溉用水,减少膨胀型、低效益的用水方式。在推广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中,要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让农民意识到节水灌溉取得的效益,以及节水灌溉对维持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此外,有关部门还应当制定严格的技术管理规程,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的技术水平,选派有责任感、事业心的技术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工程建设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工作,确保节水工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开展。
6、推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仅是为了防洪防涝,抗旱保收,还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应积极推广新技术,如果节水灌溉技术无法满足农户的需求,他们还需要打井,开采更多的地下水进行灌溉,就没有实现节水灌溉的目的,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水。农业节水涉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村经营方式及产业结构,还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我们在建设初期,应考虑到农户方方面面的需求,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建设计划,并选择和推广有利于节水灌溉工程持续发展的技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不仅关系着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发展,更关乎着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所以要注重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管理,从而使农田水利工程在满足灌溉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李志军,韩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风,2010(9)
由于国家对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视度提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也加强了监管的力度,这就使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有效的提高了工程的质量。但在工程建设完成后,很多部分对于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重视度缺乏,这就导致节水灌溉工程在农业管理中的使用价值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1.2节水灌溉工作缺乏合理性规划。
科学合理的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规划,是确保灌溉效率的关键。但在当前节水灌溉工程设计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设计人员只是单纯的依靠勘察资料来进行设计,或是依靠自身的设计经验来进行设计,对于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缺乏参考,这就直接导致了节水灌溉工作中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最后的所带来的后果即是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效果大打折扣。
1.3农村种植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农村,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农民仍固守着传统的种植结构,这样就使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作用很难充分的发挥出来,所以需要加快对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确保节水灌溉的作用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
2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
2.1加快节水灌溉技术的改进。
充分的运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期以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利用水资源的调配技术、节约用水管量技术等来对农田进行灌溉,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这引起节水灌溉技术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已存在着不适应性,所以需要采取更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来推动技术的改进,有效的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工作效率。目前在节水灌溉技术上利用了卫星定位系统和计算机技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了解到农作物对水和营养的需求,同时通过计算机来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根据分析的结果来对农作物各个时期所需要的水量和营养素进行灌溉或是施肥,不断的改善农作物的品质,确保实现农业的增产丰收。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减少了不必要的灌溉,不仅有效的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2.2结合农业发展情况对工程进行完善。
水是我国宝贵的资源,节水工程灌溉的建设可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基础上,减少水资源的利用量。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在规划阶段比较重要,它影响了节水灌溉建成之后的使用效果,因此,在这一阶段设计人员应该尽可能的考虑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或是农村的地理特点,同时还要参考勘察资料以保证节水灌溉工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是为了推动农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将科学发展观作为节水灌溉工程的指导理念;对于水资源的分配管理应该落实“总量控制、配额管理”的原则,根据农业灌溉的需求对每一个灌区的水量利用指标进行确定,保证农业灌溉工程的高效性和节水性。只有真正将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农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灌溉工程的有效性。
2.3重视对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加强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是提高灌溉工程使用效率的一种有效措施。当前我国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在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前期各部门的重视程度都很高,并且会亲临现场实施指导工作,但是在工程建成后相关部门就疏忽了对工程的管理。针对这种情况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提高认识,转变工作态度,根据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的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并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安排专人定期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工程项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安排专人进行检修,最大程度的提高农村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效率。
3加强农业节水灌溉的科学管理和研究
3.1基于农业节水灌溉的特点,开展农业节水灌溉的科学研究应注意的事项
一是要采取开放方式,吸纳多学科专家参与;二是要科学总结建成工程的管理运用效果,从中取得经验和改进方向;三是跟踪农民生产进行监测,取得的科学数据直接为改进生产管理服务。
3.2开展农业节水灌溉的科学研究分两个层级。
一是宏观战略研究,意在为灌区建设找出正确方向,使之与流域的和区域的水资源配置相适应。二是微观的技术性研究,意在解决生产管理的技术性问题,并为落实宏观战略研究提供支撑。
3.3农田水利是防汛抗旱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从农业生产的诸多条件分析,减少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有效的措施是改善农田的排灌条件,把现有灌区的中低产田改造成为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农田。多年来,农田水利工作围绕推进水价改革,进行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组建农民用水协会,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重点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要以农民用水自治为核心,以完好的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科学合理的终端水价制度为保障,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减轻农民用水生产成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之灌溉现状
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均由当地居民自行建设,这不可避免地会遗留各种质量问题,例如,标准不合格、质量较差、配套不齐全、设备陈旧、技术手段落后等,这不仅阻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开展,还降低了农业效益。现阶段,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成本投入有限、管理机制尚不完善,这无法满足新农村的建设需求,因我国农民的整体收入并不理想,且实施解决灌溉的根本目的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增加社会效益,这对于思想意识相对落后以及经济水平不高的农民而言,是一项与自己无关的工程。因此,节水灌溉工程依旧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要求相关部门应增加经费投入,并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实现节水灌溉目标。
3灌溉的设计问题
3.1渠道设计原则
3.1.1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设计渠道时首先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具体的设计和装设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避开危险系数较高的地段,例如填方高度较高、挖方深度较深的地方。
3.1.2有效利用当地条件
应将灌溉渠道设置在地势较高的位置,而将排水沟设置在地势较低的位置,这不仅便于自流灌溉的正常开展,还有利于排水工程的进行。因此,在灌溉设计阶段应全面考虑当地地势条件,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尽可能避免和其余建筑物之间的交叉,尽可能地降低对现有农田和农民生活的影响。
3.1.3干渠、支渠设计原则
在设计干渠、支渠时,应全面考虑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从工程现场出发,参照当地地形,合理设计。
3.2灌溉设计内容
3.2.1科学计算引水量
引水量计算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设计中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率先设定合理的渠道引水量,然后依据渠道引水量进一步设计横断面,并绘制相应的断面图,科学计算工程量,全面落实工程预算工作,然后由资深、专业水平较高的设计师编写最初设计报告。引水量具体是指灌溉净流量和损失流量相加的和,农作物品种、地质条件、渠道规格、自然环境条件、水源条件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着引水量。在计算渠道引水量时,应严格参照相关灌溉规范,并全面考虑实际灌溉面积来进行计算。
3.2.2有效设置节制阀
在设定位于渠道侧面位置的分水量时,为确保配水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保证渠道极限(最小)流量也能达到低一等级渠道的引水标准,则应在适当的位置装设节制阀。在节制阀中,主要通过阀门控制开关、调整水位和流量,进而达到向低一等级渠道调配水源的需求。通常将节制阀设置在泄水阀和分水阀中,以此来达到分水和泄水的要求。有时也将它设置在渡槽等位置,便于事故检修工作的开展,并能有效调控输水流量,同时还应和桥梁、陡坡等保持一致,进而增加经济效益。对于渠系节制阀,应将其过水宽度和整个渠道宽度保持一致,这样有助于连接工作的开展。如若使用轮灌,应保证节制阀中的设计流量一致;若采用续灌,则无需保证设计流量的一致。开敞式是渠道节制阀最为常用的模式,闸阀高程和渠道底部平行,使用平底宽顶堰,通过消力墩来调控始流状态,以此来击打消能,位于闸下位置的消能工程相对简单。另外,还应尽量确保位于上下游位置的翼墙平整,通常利用弧面进行过渡,以此来降低水头损失量。对于平面河渠,使用套阀模式,具体是指相隔较近装设两个节制阀,逐步分级挡水,充当简易船阀,这不仅便于交通运输工程,还具有控水抗洪的作用。
3.2.3合理设计横纵断面
1)横断面。
待明确渠道实际引水量后,应结合引水量设计相应的水位高程和横断面,通常,水流量、比率与横断面紧密相关,其中渠道的地质条件、灌溉断面的坡度、水流中的泥重等共同影响着渠道比率,一般水流流速和渠道断面呈现负相关,如若渠道比率较小,则相应的流速也较小,进而出现渠道雨季,削弱其灌溉能力。因此,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合理设计渠道比率,禁止出现过小或者过大的情况,另外,还应考虑与渠道接触的地面坡度,尽量保持坡度一直,如若某处地面坡度较大,则预设计中的比例无法满足坡度变化,此时应适当地调整渠道比率,通常可以利用陡坡、跌水等手段,以此来达到坡度和地形变化的一致。
2)纵断面。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通常同时开展横纵断面的设计工作,其中纵断面的设计主要包含标准水位线、极限(最低)水位线、周边建筑物以及分水口位置等内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严格参照工程设计图纸,首先依据地面高程,设计出相应的高程线,然后依据具体的渠道底部的尺寸和水流比例,描绘常规水位深度,再参照水位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水底深度以及渠道宽度,描绘加大水位线、极限(最低)水位线和渠道顶端的高程线。待完成渠道线描绘工作后,应再次检查渠道坡度,对于坡度骤然变化或者较高一级的坡度较高的位置,应结合具体情况,合理设计跌水和陡坡,同时,还应明确高度差和具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