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价值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4-01-31 16:34: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态价值的含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态价值的含义

篇1

中图分类号:N 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758(2012)05-0382-06

一、关于工程选择、价值内涵、创新

关于工程选择,殷瑞钰院士在《工程演化论》中提出“工程的特征是选择、集成与建构”,李伯聪教授在《工程创新:突破壁垒和躲避陷阱》中提出“选择与建构”理论框架,指出工程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地进行选择建构的过程,并且提出“决策的实质就是必须在多种不同的可能性中进行一个选择”。由此,工程选择的问题,便成为工程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甚至是工程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关于价值内涵,殷瑞钰院士在《认识工程,思考工程》一文中提纲挈领地归纳出了“工程思维不能脱离价值内涵”,明确肯定了“确定工程的价值内涵在工程思维的时间程序上是先行的,而且在整个工程思维活动中,价值内涵一直处于核心位置,处于工程活动的‘顶层设计,位置上”。工程价值内涵的问题从此被意识到,甚至因为其是“先行的”,而成为整个工程思维的前提。

既然价值内涵问题是整个工程思维的前提,那么,作为工程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工程选择——也脱离不开价值内涵的指引。在不同的审查视角中,工程选择将体现不同的价值内涵,本文将从生态视角对工程选择的价值内涵问题进行探讨。

关于创新,在生态视角中,我们所想探讨的是相对于传统工程选择,新型工程选择所做的创新。这种创新型工程选择的价值取向必然要否定破坏生态的物质至上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并且从资本驱动、物质至上型趋向于生态环保型。

传统工程觀向新型工程选择的转变,其中必然蕴涵着价值取向的转变,正如殷瑞钰院士在《工程演化论》中所指出的,工程活动从传统的“征服自然”走向“依靠自然、适应自然、认识自然和适度改变自然”。在工程选择的问题上,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内涵指引,极易走上生态学所竭力反对的物质至上主义“无条件无限制‘开发,工程”的道路。所以从生态视角来讲,“创新”最重要的是价值取向上的创新。这也符合彼得?F.德鲁克所说的“创新不一定必须与技术有关,也完全不需要是一种‘实物’”;以及迈克尔?波特“在战略上,创新一词应该做广义的解释,它不仅是新技术,而且也是新方法或新态度”。

二、“征服自然”的误区对工程选择的警醒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曾一度越来越相信征服自然的说法。一系列试图征服自然的工程如开山伐木工程、围湖造田工程、自由放牧工程、水产捕捞工程、筑圩扩耕工程、拦水筑坝工程、填海连岛工程等等,而随着这些工程的广泛开展,除了财富、经济增长以外,人们似乎在征服自然的路上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恩格斯提醒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什么是自然?通常,人们以为自然是相对于人而言的原生客觀物质世界,或者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按照笛卡儿、牛顿以来西方主客二分哲学思维,人是主体,自然则是客体。自培根和笛卡儿之后,“我”就成了一般主体,也就是说,主体成了自我意识。人的主体性便开始对客体进行控制与征服。但是自然不只是山川河流,我们所监测到、所控制到、所征服到的,只是自然的“物”,而没有体会、融入、把握到“自然规则”的话,还远远谈不到了解自然。自然,不是人的客体,自然包含了人,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含义。正如活人的身体里有许多细菌,比如类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肠球菌之类,但不能说人体被细菌征服了,这些细菌与人共存于人体的“规则”之中,人体的规则导致人类按照自己而并不按照细菌的意识去生活,自然与自然规则也是如此。因此,人类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或游弋于自然之外的“主体”,人类,在自然之中,人是自然的人,自然却不只是人的自然。

就像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合在一起,才构成社会生产一样,自然的存在物和自然规则合于一处,才成为自然。自然的山川、河流、土地、海洋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转、循环、再生、自我修复等同样是自然的一部分,同时,自然的抑制、修正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工程中充满着劳动,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可见引起调整控制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而决不是控制自然。恩格斯曾说过:“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提到“自然的人化”,但仍坚持外部自然界的优先性。

鉴于人们对于自然物的理解先于自然规则,我们甚至可以说自然规则是高于自然物的存在。2000多年前人类就知道,森林由树木构成,木能生火,这是人类对自然物的理解,而保护森林,要抑止森林着火,还是对自然物的理解,可要多少年之后,人类才能认识到森林的健康自循环其实需要隔一段时间就着一次火呢?这才是对自然规则的认识。时至今日,人类对自然规则的理解才刚起步,比如现今的低碳宣言,人类诚然已经掌握了二氧化碳这种自然物,但却不知地球是如何吸收二氧化碳的这条自然规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进行工程选择的时候,至少应该保持某种警醒,保持某种审慎的态度,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只凭借主体性对客体进行盲目“征服”。

我们对自然物有了认知,但现阶段,还难以宣称对自然规则有了全面的认知,巴西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南美便有飓风狂飙,欲对自然规则有认知,需要先对人类的“认知”有清醒的认知。而工程是包含着“连续不断的选择”的建构活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不能再像曾经做过的那样,无理智无节制地去改变自然,而应该将这种建构中的工程选择的思路从凌驾、征服向互相依存、互相适应作出某种程度的转变,并且保持在可修正的弹性限度之内,这种工程选择的转变,也必然体现在人类的工程演化过程之中,正如殷瑞钰院士在《工程演化论》中所指出的,工程活动从征服自然走向“依靠自然、适应自然、认识自然和适度改变自然”。

三、环境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对工程选择的提示

环境生态学关注的是生物与受人干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人类生态学研究人类生态系统,关注的主要问题有人口、城市化、农村工业化、社会老龄化等。大体而言,人同时具有生物性与社会性,环境生态学的研究方向偏于生物性一些,人类生态学的研究方向则偏于社会性一些。从大致的概念就可知,这两门学科与人类工程和工程理念息息相关,或者说:环境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的关注点与人类工程的扩张点接近重叠。现阶段,面对人类工程扩张的脚步,无论环境生态学还是人类生态学,其实都是被动防御方,本质而言,它们是示警、限制、改善、弥补、保护、修复的代名词。比如涉及到环境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问题:大量的工业排污必然导致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改造河道、调水工程必然改变水流域的自然水文系统;建筑水坝工程必然减缓水流速度,改变其泥沙沉积和营养物质流动的方式,甚至影响到水中生物物种的迁徙及繁育;实施计划生育工程以限制人炸,但该工程又将导致老龄化社会问题;海洋石油污染,必然涉及到开采、炼制、贮运等工程;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必然涉及到开荒、挖伐、垦殖、放牧、交通建设等工程。殷瑞钰院士曾对此分析过:“产业革命以前,环境、生态、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工程的制约并不十分明显,而最近200~300年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由于大量的资源开采,大量的制造,大量的交通运输,大量的消费和废弃,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性破坏和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凸现。”

那么,是工程错了么?答案是否定的。工程是合理化建构,是生产力的直接表现,甚至是人类提升文明的实质性表现。工程没有错,错在“大量的”,也就是说工程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适度性”上。鲍鸥教授对此有过描述:“有人认为,近现代西方工程文化在价值觀上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是普遍注重物质享受,体现出‘无目的的物质至上主义’,表现在忽视、放弃理性的、和谐的快乐和幸福,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物质享受。其弊端在于人们把工程作为实现某些人群贪婪目标的手段,从而不顾及任何条件无限制地‘开发’工程。”这种无条件无限制开发的现代工程,必然是生态的直接杀手,而为了个人私欲、物质利益进行的这种无条件无限制的工程选择,里面其实也蕴藏着一种价值内涵——“物质至上”。那么,环境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给予工程选择的提示或许是:找到一种能制止和反对物质至上主义的价值内涵,以及只有建立在正确的价值内涵基础上的工程选择,才会与生态环境达成和谐,这就对生态型工程选择的创新性提出要求。

四、生态工程选择中即蕴涵着工程创新

由上述可知,因工业文明而衍生的人类征服自然或者物质至上的各种工程选择已经到了作出必要改变的时候了,“对于人类失误所造成的风险,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去改变它”,人类的工程创新也就势在必行。

工程选择与工程理念创新,先要理解两种矛盾:其一,工程是建构,建构的过程必然包括对各种资源的消耗,而不断建构的趋势将与生态系统的资源有限性之间产生矛盾。自然的规则是循环,是生生不息,而工程的表象是创造,隐含的是消耗。如何在创造与消耗之间建立相对平衡与循环,而不是“大量的”恶性消耗,是工程共同体需要思考的问题。

让我们看看《辞海》对“发展”的解释: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既然是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那么在这个运动变化过程中,工程首先就不能依旧维持旧的习以为常的成本核算。我们知道,工程增长会导致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里实际上隐藏了生态资源的消耗,也就是说并不显示资源消耗是多少,而以往的统计中,这种资源消耗不计入成本,所以我们统计的工程增长近似等于资本的毛利润,而不是净利润,因为隐藏了成本。现在地球生态平均每年被人类开发的物质价值约33万亿美元,而这些都不被计入经济增长的成本之中。在这样的高消耗低效率模式中,资源枯竭难以避免,生态脆弱区将大量出现。必须有什么来保障资源不持续枯竭下去,资源不枯竭,才能发展,否则,发展本身就不能“发展”了。

可持续发展的新成本核算法不只要将工程之中的生态损耗计入成本,还应该将工程之中和之后因工程结果造成的生态损耗也一并计入成本考量。比如一个水坝工程,固然产生即时效益,但如果将因此造成的生态资源破坏、鱼类繁殖影响、气候影响、水坝周边民众的迁移安置、未来泥沙堆积而启动的清淤治理工程等都计入成本,那么,这个增长的即时效益有可能成为负数;比如如果将也属于生态损耗的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真正计入成本,有安全隐患的煤窑理论上将无法生存,因为其承担不起一旦不安全结果出现造成的损失。总之,将生态损耗计入成本,方能将隐含的工程消耗计量出来,并以此达成对大量恶性损耗的抵制,建立起工程创造与生态资源消耗之间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其二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人们都知道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可能发生矛盾,眼前利益为了生存,长远利益为了发展,于是似乎生存与发展产生了矛盾。其实不然,生存与发展并不矛盾,贪婪生存(高消耗生存)与发展才有矛盾。更进一步说,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包含于自然规则,人类的高消耗生存与发展则未必,其必将受到自然规则的修正。

从理论上讲,任何工程都会对自然造成影响,但不是所有影响都是恶性的、破坏性的、无法修复性的,比如都江堰工程,就将水利调节、灌溉工程与自然生态的保持进行了良好结合。从纳什均衡可以知道,完全无视自然只凭资本的驱动去做任何工程并不会使投资人的利益最大化,反而是使“人与自然”整体利益最小化了,直白地讲,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它不关注工程如何使资本增殖,也不关注工程如何使经济达标,生态视角只关注工程能否使“人与自然”的整体达到均衡与和谐。

工程创新诚然包括值得期待的新技术与新设备,但决不仅止于此,其最重要的应该是工程思维创新,或者说哲学意义上的工程选择价值理念的创新。一个工程设计师只研究单一工程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就等同于一个生态学家只去研究地球某一区域原生生态。比论证纯工程是否在科学意义上合理、可行、安全更要紧的是在科学意义上合理、可行、安全的工程如何进入自然生态系统的考量,而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面对复合型考量,它是否依然合理、可行、安全。这就将打破对工程评估、评价的机械论,或者说相对静态工程评价,即改变把某一工程从整体环境中剥离出来单一对待的态度。《工程演化论》中曾明确指出“人类社会文明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现在开始向生态文明过渡”,那么,在这样一个新的生态文明孕育诞生的时期,比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机械工程师更适应21世纪复合型人才标准的将是机械与生态工程师,其他如生态建筑工程师、生态水利工程师等等,以此类推。

十七大已经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与生态平衡的要求。什么代表平衡?要想达到均衡与平衡,其真谛就在于依赖所有因素,但绝不过于依赖其中的任一因素。那么,要想实现生态平衡,也就绝不能过于依赖资本驱动——其背后隐藏着正是物质至上主义的价值觀。那么,从生态学角度来看,要保持“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工程共同体便不应该只由通常意义上的投资人(代表资本)一管理者一工程师一工人等这一条完全由资本驱动的链条构成,此链条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工程施展方”,如果想实现“平衡”,就不能只依赖于工程施展方。如此,便需要有“工程承受方”加入该平衡系统,以维持平衡,所以,从生态学角度而言,大工程共同体就应该在原有工程施展方的基础上加入工程承受方,如自然、下一代、公众利益等等。所以,工程共同体,便需要将自然纳入进来,至少也要加人生态环境这一项。与该工程区域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生活在一处的民众,对于自身的生活权利和环境更是有着广泛而坚定的权利,而绿色和平组织的动机估计不论,其广泛借助民众舆论的意识是值得借鉴的——所以,还要加入与工程相关联的公众利益一项。还要加入必然承受工程代价的下一代一项,这是因为工程不只需要代内公平、平衡,也需要代际公平、平衡的体现。那么,理想状态就是:赋予生态环境、公众、下一代等工程承受方以发言权,以维持工程施展与工程承受之间的平衡。尽管其现实可实施性还需要摸索,但不妨碍向这个方向努力,比如绿色和平组织对生态环境的代言,儿童权益保护机构对下一代的代言等等。我们的国家建设这个更高层次更宏觀的大工程目标,已经将“又快又好”的发展思路转变为“又好又快”的发展思路,正体现了未来工程相比过去工程之间侧重点的不同和审慎的态度,“快”字体现的是高速度,而“好”字里面正蕴涵着工程发展的价值内涵,“好”在“快”前,已经说明正确的价值内涵的先导性,也验证了殷瑞钰院士所言“价值内涵在时间程序上是先行的”。也就是说,在工程选择的问题上,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内涵指引,极易走上生态学所竭力反对的物质至上主义“无条件无限制‘开发’工程”的道路。

五、向生态工程选择的转型

前文提到过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的矛盾,理想的,在现实中暂时无法达到,是因为资本不允许:按照商品经济社会的逻辑,工程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构成单位也都是“经济人”,在商品经济的狂潮中,要求投资者、工程师等由“经济人”角色自觉转变为生态学视角下的“生态人”,近乎不可能,因为资本的增殖性不允许,毕竟商品经济社会由资本主导,而不是由生态学主导。“经济人”必然以利己为原则,否则,不足以称为“经济人”;“生态人”必然以利他为原则,否则不足以称为“生态人”,这也是根本上的抵触。这就造成了工程共同体在面对工程选择时的两难困境:工程选择应由资本驱动还是应由生态驱动。目前人类社会呼吁性的环保要求和近乎半强制性的环保规定,之所以很难落实,就是因为其实质上是违背资本意志、“自由”市场意志、“经济人”角色的。所以,环保现状就在经济与生态角力的状态中艰难拉锯,一方面,是“生态人”角色对环境保护的理性呼唤,也是对整个人类生存境遇的理性呼唤;另一方面,则是“经济人”角色对生态的漠视,以及物质利益与生态发生冲突时常常置后者于不顾。

工程可以与生态相整合相融合,作出“人与自然”之间适应性与适度性的努力,以期和谐,但是资本与生态却必然势不两立。美国学者科尔曼说:当土地被视为商品,人类社群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有机联系不复存在,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双方走向大祸临头的境地。事实上,土地在现在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商品,堂而皇之进入工程一产业链条。马克思曾经说;机器的采用如何必然要引起机器的更广泛的采用,大规模的劳动如何必然要引起更大规模的劳动,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不让资本有片刻的停息,老是在它耳边催促说:前进!前进!——前进到哪里是尽头呢?我们知道除了土地以外,阳光、空气、水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其中水已经成为商品,而空气正渐显露出成为商品的趋势——可以预言:当空气与阳光也成为商品的时候,就是生态全面破坏的时候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与生态的矛盾近乎是不可调和的。资本的最大化原则,只要理解何谓最大化,就知道其必然走向将水、空气、阳光等人类必需品变成商品,以使资本可以最大化的这条路,那么,资本将必然不允许生态良性,这是阳光、空气、水成为商品的前提。生态良性,阳光、空气、水是自然的赐予,是全人类共同享有的资源;生态恶性,阳光、空气、水才成为资本方面向人类社会兜售的商品。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包含于自然规则,人类的高消耗生存与发展则未必,其必将受到自然规则的修正。而如果不肯接受这种修正,两败俱伤的结果是可以预料的。现阶段,资本是工程演化的要素,某种角度下,可以说资本是工程活动的驱动力之一。或许在未来的生态文明中,工程选择将不再由资本驱动,而是另一种全新的驱动形式,生态学视角下,这正是一个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篇2

关键词:劳动价值 生态价值 生态经济价值

    一、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

    将经济与价值联系起来进行哲学思考,马克思做出了杰出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经济与价值的关系真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马克思的价值论贡献是伟大的,主要在于劳动价值论。当考察当下人类遇到的环境与经济关系问题时,我们发现仅仅以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现时代的自然资源、劳动、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当时的研究条件和应用条件,重点揭示了微观领域的劳动价值关系,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作出了近似于忽略不计的处理。随着经济学的深人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的拓展,经济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范畴。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引用威廉·配弟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在这里承认了经济财富的全面价值来源在于人类劳动和土地等自然资源。遗憾的是马克思赋予了劳动以价值,却没有赋予土地等自然资源以价值,而仅仅是承认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相容的关系。

    由于自然物的使用价值是无法计量和难以比较的,而经济学基本上沿着数学化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发展没有重视自然资源,不仅仅是因为其与人类劳动的区别,还因为其不容易量化和比较的特征。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既没有价值当然也不能以数量进行比较的财富来源,在经济学发展的第一阶段被忽略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前人的理论创造,也不能无视现实的要求。立足于现实,从逻辑上说,生态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补充,二者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我们仅仅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谈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不合适的,因为劳动价值论的学术前提与生态价值论是不同的。比如说,以前人们说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该结论显然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是违背常识的。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现在看来,这些解释都将价值的含义作了狭隘的理解。相反《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把价值的常识理解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value :quality of bing useful。:desir- able:有用性,重要性,价值”。从常识的角度来说,价值既包括可以数学计量的劳动价值,也应该包括不能数学计量的,如使用价值。在使用价值概念中,汉语构词是偏正结构,暗示了“使用价值也是价值”的理解。由于马克思明确划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所以就造成了学术界对自然物价值的误解。实际上马克思谈到的价值不是“价值”,而是劳动价值,用劳动价值代替价值,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很多事情就说不通了。因为就概念来说,价值的宽泛含义显然不是劳动价值所能涵盖的。但是把马克思理解的价值表述为“劳动价值”,那么自然物的价值就容易理解了:自然物不是人类的劳动创造,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显然是具有价值的。既然自然物有价值,那么保护环境和节省利用自然资源就合情合理了。要不,说自然资源没有价值,那么就可以浪费自然资源了,这根本说不通。

篇3

1. 引言

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的生命支持系统,为人类福利提供了大量的服务。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提供、生态过程中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其效用[1]。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属于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方向,也是海洋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众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进展[2]。其中,以Daily和Costanza等的工作最具代表性。Daily系统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服务价值评估、不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等内容。生态系统服务不仅是联系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桥梁,也是将行政经济手段应用于生态环境管理的桥梁。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海洋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也为可持续性管理提供了更好的理念和方法。

国内科学家积极关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欧阳志云等通过计算得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为30.48万亿/年。陈仲新等按照Costanza的方法按面积比例折算后,得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效益价值为5.61万亿/年,海洋生态系统效益价值为2.17万亿/年,是同年我国GDP的1.73倍,比欧阳志云的结果明显偏低。何浩等基于遥感数据认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2000年所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为9.17万亿元。不同学者的估算结果都说明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在万亿量级[3]。

陆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出版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专著。国外针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不多。Duarte分析了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Hol-mund分析了大西洋斯德哥尔摩群岛海域放流5种鱼类所提高的服务价值变化。国内已有学者开始关注,实际的研究工作不多。徐丛春等探讨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框架体系。汪永华等采用问卷方式研究海南新村海湾生态系统服务恢复的价值,当地居民的最大支付意愿为56.87元/人,恢复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效益每年至少有325万元。2002年国家海洋局资助了我国第一个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课题,陈尚等率先对胶州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建立了我国海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体系。2003年科技部资助朱明远等研究2种不同性质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包括养殖开发型海湾――桑沟湾、保护型生态系统――南麂列岛,初步研究报告已经完成。目前研究工作是建立不同海洋生态类型的服务功能定量和价值计算的方法,并开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软件,应用于评估4大海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11个沿海省区的近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005年3月,国家海洋局启动了为期5年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计划,经费总额228.8万元。

2. 研究进展

2.1 基础理论研究

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和内涵、服务的分类指标体系、生态系统服务的产生与受控机理等方面。对于生态系统的服务,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Cairns(1997)认为: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生存和福利所必需的那些生态系统功能。Daily(1997)则认为:生态系统的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Costanza等(1997)指出:生态系统服务就是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的物品和服务的统称,它代表着人类直接和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董全(1999)认为:生态系统服务是指那些由自然生物过程产生和维持的环境资源方面的条件和服务。MA(2003)则认为: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效益。Daily和Dasgupta(2004)进一步将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明确为: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物多样性通过广泛的生态效应与过程,对人类所提供的各种效益,包括了物质生产、生命支撑功能、生活满足效应和选择的保留。从这些定义来看,Daily的定义更倾向从生态学角度来阐明生态系统的服务,在生态学研究中被广泛采用和认可[4]。

2.2 价值评估研究

自1997年后,许多生态学家与经济学家都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对完善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做出了贡献。Goulder等(1997)详细地分析讨论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哲学基础,并指出生态系统服务除了具有内在价值,对人类还具有工具价值。一般认为,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除了哲学含义以外,还具有生态学、经济学与社会学含义。在生态学上,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来源于生物的生存价值和协同进化,并与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和生境功能相关联,通常以能量的形式来表达价值的多少,称为能量价值论。在社会学中,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受信息功能支持,是实现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学中,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是以货币形式来表达生态系统的产品和服务的效用性大小、稀缺性多少以及获得这些服务所需成本的高低。生态系统服务的总经济价值(TEV)包括了使用价值(UV)和非使用价值(NUV)两大部分,前者又包含了直接使用价值(DUV)、间接使用价值(IUV)和选择价值(OV),而非使用价值则包括遗产价值(BV)和存在价值(EV)。尽管在学术上还存在着争议,但大多数学者将存在价值归类于使用价值当中[3]。同时Farber等(2002)指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还具有时间含义: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利息折扣等因素,人们通常认为未来的价值不如现在高。应用研究各国的学者们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技术方法对不同的生态系统以及不同类型的服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批具有可利用价值的成果。

3.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学科发展方向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已经起步,今后需要在以下10个方面加强研究:(1)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量化及其在不同尺度(海湾、海盆、大洋、全球)上的转换;(2)不同海洋生态类型(如海湾、珊瑚礁、红树林、草滩湿地等)服务价值的准确计算方法;(3)重要人类用海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格局的长期影响;(4)支撑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键生态过程;(5)各类海洋工程、海岸工程和海洋灾害损害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理论、方法;(6)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系统健康、国家生态安全的关系;(7)在县、市、省、海区、大生态系、大洋、全球尺度开展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8)海洋生态补偿金和生态补偿制度;(9)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对优化沿海土地开发、产业开发、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海域环保的贡献;(10)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利用的技术、经济和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Daily G C. Introduction:What are Ecosystem Services? [C] //DailyG C,ed. Natures’ Services: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 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1997.

篇4

一、来源及含义

(一)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三)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第一,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使生产系统自持,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理想化阶段,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四)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 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竞争力和低碳技术产品市场,目标是低碳高增长。低碳发展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二、相同的理念、支撑点和追求

(一)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二)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三、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鼓励创造,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篇5

一、森林生态补偿的定义

众所周知,森林具有诸多价值。森林最传统的价值,也就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木材、薪材。森林内在的价值,我们应该承认自然环境(当然包括森林)是拥有一定权利的,它自身也具有其自身独立于人的存在的价值。作为在理论上探讨和思想进步上的一种指引,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和独立价值对于我们崇尚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等学科,都在解释和证明这样的一个结论。在美国,这类代表非人类自然事物的公益诉讼已经形成了一种判例。比如其中比较有名的:格兰德河鲦鱼诉美国垦务局局长约翰·W·基斯案(美国上诉法院第十巡回法院,2003年)。森林社会价值,所谓森林的社会价值,是指森林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包含着人类社会的自然生存、自然发展与社会生存、社会发展两层含义。生态价值,森林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肺”,缘由基本上是因为森林能够吸附有害气体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的功能。森林对于我们而言价值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如何保护好森林,养护好森林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当下我国森林补偿方面法律问题的凸显,笔者以此为角度阐释一些看法。

在定义“森林生态补偿”之前,先要解释什么是“森林”。《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没有对“森林”的含义作出解释,而只是根据人们对森林的使用用途的不同,将森林分为了: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五个类别。究其原因,依然是没有跳出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但是,当今的环境伦理学的发展早已渐渐抛弃了这种纯粹以人的视角去审视和衡量自然价值的理念。另一方面,对于森林的理解也不应该仅仅只是将其看作是一棵课树木的简单集合,而是应该整体的思考。首先承认森林具有独立的内在的价值,并且将森林其本身也当做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这个自然系统的功能不仅仅是对人类社会具有价值,同样也是对于别的生态系统有直接或者间接的维持它们之间稳定与平衡的价值。有的学者对于森林所下的定义是:“由树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以及与其所生长的灌木地、湖泊及沼泽地组成的协调共生的生物社会。”笔者对这个定义比较赞同,但是这个定义还是比较狭窄。因为在森林中生活的动物、昆虫等都是森林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它们的存在对于森林的稳定和能量的平衡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这个理解,笔者认为,应该坚持以联系和整体的观念去理解森林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的含义。所以,在生态补偿意义上的“森林”的含义应该是:森林是林木和其他木本植物、草本植物以及各种伴生植物、动物、昆虫等生物及其与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的综合体。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理解“生态补偿”,有自然科学领域和法学领域两个方面不同角度对“生态补偿”的理解。其中,生态学方面,主要是把生态系统看作是一个整体,生态补偿是在生态系统自身受到损害之后,通过自我的修复和恢复,使之回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也可以叫作是“自然生态补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主要强调的是社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和收益与支出的总量平衡。经济学方面对于“生态补偿”也主要是持干预主义(外部性理论)和市场主义(科斯定理)来下定义。如有学者认为:“生态补偿是指通过对损害(或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从而激励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以上对“生态补偿”的理解来自生态学领域和经济学领域。虽然这些定义不能成为法学意义上的生态补偿的定义,但是也是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的。

从法律领域来看,法律调整的是社会关系,其内容也是以为权利和义务为主体的。那么,从法律领域对“生态补偿”下定义的话,也应该从这个角度来出发。笔者认为,生态补偿应该包含至少两种“补偿”,一是,对于为了维护生态效益而放弃发展机会和为生态效益的维持和增加而不行为或行为的人的补偿;二是,对于从森林生态效益所带来的正外部性中获得利益的人对森林本身的补偿。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森林生态补偿”的定义是:补偿主体(包括国家、企业、自然人及其他组织,后文详述)对于为了维护森林生态效益而放弃发展机会、为森林生态效益的维持或增加而不行为或行为的人的补偿和对于从森林所带来的正外部性中获得利益的主体对森林本身的补偿。

二、森林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

(一)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4条规定:“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可见,“协调原则”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和有关法律的一项基本原则,脱离了该原则就很可能背离了环保的目的。另一方面,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应联合国的要求,提出了一份长达20万字的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其中为世界各国的环境政策和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即“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这和我国提出的“协调发展”,只是文字的表述不同,其实质含义是完全一致的。

目前,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森林生态方面的投入还是明显不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求环保要同经济发展协调,那么从另一个方面看,环保的发展也是不能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中,我国并没有形成成体系的,统一的,完整的补偿模式。在森林生态补偿的方法和主体方面都比较窄,不利于环保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在当下人民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日益增高的大背景下,应该在森林生态的补偿方面下足工夫,力争与经济发展相平衡。

(二)环境正义的指引

“环境正义”是环境哲学研究中的前沿课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环境正义是其中的主要问题。环境正义是指在环境政策和规约的发展、制定和实施方面,对每个行为主体(国家、组织或个人)来说,都能得到平等地对待和富有意义地参与。在发展中国家,对于“环境正义”的侧重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环境资源及其所带来的正外部性的永续利用。

环境正义中的三个基本原则:生态可持续性原则、社会及经济平等原则、对后代负责原则。其中,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统领后两个原则的。对于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自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意。建立健全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才可能使森林资源良性增加,克服现存弊端。

(三)“等价有偿”的要求

“等价有偿”原是民法中的一个概念,是公平原则在财产性质的民事活动中的体现,是指民事主体在实施转移财产等的民事活动中要实行等价交换,取得一项权利应当向对方履行相应的义务,不得无偿占有、剥夺他方的财产,不得非法侵害他方的利益;在造成他方损害的时候,应当等价有偿。

森林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它有其自身才在的独立的、内在的价值。对于森林的正外部性在当下的时代已不应再是免费的午餐。享受了这些“生态服务”的受益人就应该承担这些所产生的费用。这些费用就可以直接的收归森林生态补偿基金,作为育林、护林、栽种新林的资金来源。这样,也能提高国民的生态意识,使每个人都感受到森林的生态保护都是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在负担着森林补偿的费用。

三、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现存问题及改革对策

(一)补偿资金来源单一,应扩大补偿主体、拓宽融资渠道

根据我国《森林法》和《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目前我国所实行的生态补偿,资金大多数来自国家财政,再由地方财政配套负担一部分。通过财政拨款来扶持生态林的建设与维护,固然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国家和地方财政资金也十分有限,一旦政府财政状况不好,承诺的资金就得不到保障,林业基金就很有可能被搁浅。同时,补偿需要的资金数额大,单单依靠政府则会因政府投入资金数额有限而导致补偿标准偏低或补偿不能及时兑现,达不到补偿的目的,不能反映生态效益应有的价值,损害了经营者的利益。此外,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森林生态补偿金基本上演变成了林业部门、林场、保护站等林业职工人员工资和日常运行开支的主要资金渠道,林农最后得到的补偿金可能只是其中的小部分,这也极大地挫伤了当地群众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森林资源保护的效果⑧。

因此,我们认为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补偿措施,除了加大财政支付力度,还应通过其它方式扩大补偿主体,拓宽融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加大财政支付力度。森林生态效益是一种公益效益,属于公共产品。长远来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必须通过政府行为来实现基础保障和宏观调控。然而仅仅依靠当前从财政中划拨出部分资金作为林业基金不能满足补偿的需要,应该设立“森林生态补偿税”,向受益人和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征收,用以补偿生产森林生态效益所耗费的成本,维持生态产品的再生产,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2.发行“绿色森林彩票”。需要资金资助的公益事业,特别是需要长期大量资金支持的关系全社会生产、生活环境的绿色森林,运用发行彩票筹集资金是完全必要的,并且可行的。同时,发行彩票也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手段,扩大森林保护的影响力。

3.设立受益部门补偿基金。可以由环保部门牵头建立“森林建设补偿基金”,从育林基金、征占林地费等收费中提取一部分用于建立补偿基金。也可考虑从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生态补偿基金。目前我国己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让受益个体不再免费享受森林生态效益,承担一定的补偿责任。

4.应用BOT融资模式筹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BOT的实质是政府将本该由财政投资、公营机构承担建设和经营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通过授权方式特许给外商或私营机构来投资建设和经营。这样可以在减轻政府负担和扩大外资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及投资建设规模基础上充分利用公司的资金、技术支持和积极性,降低建设成本,提高项目建设效率。而且利用BOT模式进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项目建设,不同于完全的商业化或私有化,政府对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项目建设仍掌握战略控制权,待特许期满后,整个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项目将移交政府所有。

5.接受捐助。社会捐助可以为环保人士提供表达心愿的途径,也开辟了环保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基金的来源主要是接受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单位、个人的捐助或援助。环保NGO组织的发展也为社会捐助环保资金提供了保障。 转贴于

(二)补偿标准过低并且单一,应当建立科学的核算体系,引入市场机制

根据《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第二条“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中央财政补偿基金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重要来源,用于重点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不难发现,资金补偿的客体仅仅是管护费用和基本防护费用的一些刚性开支。且根据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中央财政补偿基金平均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即75/h㎡,这些费用只能是一种补助,很难基本达到营造和防护森林真实的成本水平,更不用说对森林的生态效益和林农的发展机会损失进行补偿。“据调查,生态林的营造需要2100元/h㎡,而管护的费用至少需要150元/(h㎡·a)。而利用生物量法计算全国平均森林碳汇的价值为320元/h㎡,是补助当前补助标准的4倍左右。”

我国现行的森林生态补偿采用一刀切的形式,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体系和价值核算体系。例如:南方地区,其经济发展程度比北方发达,划为生态公益林后,其丧失的机会成本比北方地区要大得多,难以调动人们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此外,不同的树种,不同的林区所耗费的抚育成本也不同,不同地区的群众的发展机会损失也不同。这些都应当纳入补偿标准的考虑范围。

因此,我们认为确定森林生态补偿标准应该核算好森林的生态价值,将其生态效益合理量化,而不应单纯地考虑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成本核算包括公共建设资金、劳务投入、风险投入以及为保证生态体系稳定失去商品经营机会的损失。这应当是补偿标准的底线,也是对林农利益的最低保障,若补偿低于这个标准,则是对林农利益的剥夺。对森林生态效益成本和价值的量化只能构成补偿的最低标准,补偿标准的确定还应当在此基础上由交易双方进行博弈与协商。“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的参与来弥补政府补偿管理成本高,速度效率低的弊端,并依托市场法则来规范市场行为,将生态服务功能或森林生态效益打包推入市场。因为市场补偿机制具有补偿方式灵活、管理和运行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泛等特点,可以通过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这样,在保证最低补偿标准基础上,实现生林生态效益的自主经营,从而更有效的落实补偿政策,促进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补偿手段单一,应当实现多元化补偿,建立“造血型”补偿机制

当前主要是资金补偿,应该补偿方式多样化,拓展到技术,发展机会补偿等。森林作为林区农户的生活空间和场所,是林农家庭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他们对森林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林业也是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进行森林保护后,不但直接减少了林农的收入,而且会影响当地林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减少了林农的间接收入。所以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需求,通过优惠政策帮助其改变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并积极寻求森林多效综合利用途径,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

建立造血型补偿机制是对现有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和补充。造血型补偿是指政府或补偿者运用项目支持的形式,将补偿资金转化为技术项目安排到被补偿方(地区),帮助生态保护区群众建立替代产业,或者对无污染产业的上马给以补助以发展生态经济产业。建立造血型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是为提供生态屏障的欠发达地区构筑一个发展平台和空间,为其提供发展机会,激活其发展潜力,从而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探索“造血型”补偿机制:

1.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保障措施,允许源头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招商引资和异地发展,调整经济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并以发展所取得的利税返回,支持这些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

2.通过技术援助,虽然不直接投入资金,通过技术的提高,从而提高当地居民的谋生手段达到改善生活的目的。技术援助可以包括技术支持和农经教育,增强林农致富的本领。

3.基础设施援助,为这些地区填补基础设施,丰富其业余生活,提高偶啊生活质量,激励其保护森林生太效益。

这将有利于调动生态保护重点地区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增加财政收入,形成生态保护和建设投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造血”机制;通过发展促进保护,依赖保护促进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篇6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含义生态旅游的资源应该侧重其生态性以及原始性,所以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定义,应该要将其和传统的旅游资源区别开来,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生态旅游资源都还没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概念,所以本文中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含义也只是做一个大概的描述和总结。目前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研究主要有两种类别,第一种是自然型,主张自然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王华斌,自然型认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内容是维护自然生态的系统,对于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旨在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以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旅游的有各类自然动植物园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等等。第二种是自然人文型,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张建萍、杨桂花等人,自然人文型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就是利用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美感来吸引游客。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由于对生态旅游资源没有明确统一的概念,因此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也多种多样,大多数学者都是参考国家旅游局颁布的相关政策来进行的。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功能,将其划分为观赏型、民俗型、探险型等等六类,但是这种划分方式具有局限性,因为大多数生态旅游资源都具有多种类型的综合特征。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的生成机理来分类,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原生型生态旅游资源,即是由大自然天然生成的如原始森林等,另一类是延生型生态旅游资源,就是指非自然生成而是靠人工干预而成的生态资源,比如人造湿地、历史文化遗产等。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

(一)评价原则对于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一是标准化原则,比如对于黔西南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是根据我国各相关部门的政策和标准来进行评价的;二是实事求是原则,这个主要是说要从当地的生态资源的客观实际出发,结合各相关学科比如地理学、民俗学、生态学的相关知识,秉着实事求是的评价原则,既不夸也不贬,科学的解释生态旅游地的内容、属性、形成等信息;三是动态发展的原则,因为万物都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生态旅游资源也不例外,所以在对其的评价过程中应该考虑其动态发展的方面,才能更好的为生态旅游地的空间布局提供控制和调节的依据;四是全面系统的原则,因为生态旅游资源的种类繁多,其展现出来的功能和价值也是形式各样、层次复杂,所以这就决定了在评价中应该全面进行系统的评价,综合衡量资源本身的内在因素以及所处的外在因素,才能准确和客观的反映资源的价值;五是综合效益的原则,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是为了对其开发和利用的,也就是说要获得一定的效益,获得的效益不能只是经济上,还必须包括生态、社会等方面的效益,开发和评价生态资源必须考虑其的可持续发展。

(二)评价体系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是对于生态资源用具体数值表达出来的计量方式,是由很多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因素而组成,构建出一个层次有序的体系结构,用于对生态资源的综合价值评估。评价体系是根据层次分析的方法将指标结构进行分层,一般分为三层,最上面的目标层,目标层下面是准则层以及子准则层,最下面的就是指标权重层,比如对于黔西南乡村旅游,其目标层就是对于黔西南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准则层就是黔西南乡村景观资源和黔西南乡村环境资源,黔西南乡村景观资源的子准则层是黔西南乡村自然景观资源以及人文景观资源,黔西南乡村环境资源的子准则层是黔西南乡村的自然环境资源以及人文环境资源,最下面的指标权重层就是黔西南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各项具体的指标。

(三)评价标准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旅游资源分布、调查与评价》的标准中,生态旅游资源根据其分类的各项因素比如可视因素中的生态旅游资源种类、生物多样性、资源季相变化、民族文化、珍奇度等,可感觉因素中的大气环境、声环境、负离子浓度、气候舒服型等以及生态旅游中的价值因素中的开发价值、生态价值、科学文化价值等,对于这些因子根据向量计算进行相应的评价得分并得出对于旅游地综合的评价和划分等级。根据评价标准的赋分总值和综合价值,生态旅游资源可分为五个等级,其中第五级生态旅游资源是最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被称为特品级生态旅游资源。

篇7

[中图分类号]F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3-0055-04

[作者简介]王 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技术创新;

徐枞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合肥工业大学校长,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郑 平,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及政策研究所高级咨询师,研究方向为电信产业经济。(北京100083)

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学概念,在该系统中,每个物种都有其生存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禀性,比如,物种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一定的水源区域内才能生存,而它们自身又有着食肉、处于食物链条的中间等多种特性。因此,围绕它们生存的环境以及其自身的禀性,它们就必须有自身的战略,比如不耐寒的动物可能选择冬眠,食肉的动物可能选择群居,防止被其他动物吞食的动物则要具备较快的速度等等。这些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的禀性约束下所采取的基本战略。

本文将这种道理引入到产业分析中来,论述产业生态系统内各企业的竞争战略问题。

一、引言

1 产业生态系统的引入。生态系统(eco-system)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指由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共同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产业生态系统是从生态学的自然生态概念引申出来的仿生概念,本文把产业生态系统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某产业内的企业之间,产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系统。

本文引入产业生态系统来研究企业竞争战略,有利于理清产业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各物种更有效地找准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定位,

2 生态位的含义演变。Whittaker(1975)认为,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这是针对生物学而言的,生态位的概念在产业研究中日益重要,对其含义的认识却并不一致(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生态位的理解,学者们各不相同,但大致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强调物种在环境中的资源拥有情况;另一是物种对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也即自身的综合实力。所以,对生态位的理解应既强调物种所处的环境,又强调物种自身的综合能力。

因此,本文所讲述的生态位是指: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环境状态、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位置情况。

3 竞争战略的研究方法。在战略的研究上,波特有其著名的论断,并提出三个基本的战略。后续学者在战略研究上也做过很多研究。综合这些研究,可以看出,针对竞争战略问题的研究均有一个很重要的流程:

也即在分析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拥有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战略。如图1:

本文正是在这一方法的指引下,通过生态位的理论研究,将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描述为生态位的特征,这些生态位特征对企业是本质性的,对其竞争战略选择是决定性的。因此,只需要分析每个企业的生态位特征,就可以选择其对应的战略,从而将战略与生态位联系起来。

二、生态位的表现因子及战略体现

前面已经描述了生态位的含义,那么对于这个抽象的概念如何进行衡量呢?描述清楚生态位对战略制定有何作用?

1 生态位的表现因子。生态位是指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环境状态、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位置情况,它描述的是一个企业对外部环境依赖的大小程度以及自身生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只有将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战略。

企业生态位的表现因子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进行考虑:

(1)环境维度:指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由于是处于产业生态系统当中的,因此,外部环境既指生态系统外的一切因素,又指产业生态系统中同种物种所施加的环境。

环境维度对于生物而言,意味着其生存的环境,比如温度,水,阳光,草原等,这些是物种生存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在产业层面上,本文将环境维度用以下因子加以描述:

①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

②市场结构特征

③行业特点与发展阶段

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是对外部环境的一个总称,不仅仅对于产业生态系统内的企业,对于外部企业,也同样适用于这样的环境。这是企业乃至产业生态系统生存的大背景。对于这个因子,更多需要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指数以及政府部分对于行业发展的态度,很明显,企业在经济萧条与繁荣时期的存活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而对行业发展的态度会体现在政府政策当中,同时,发展环境与行业政策还体现于企业对于环境的敏感程度和依赖程度。

市场结构特征主要考虑行业的市场结构特点以及进入、退出壁垒。市场结构则为市场上的竞争状况,体现为企业数目的多少以及市场上同类企业的大小、强弱,而进入、退出壁垒则表示进入或者退出此行业的难易程度。

行业的特点与发展阶段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行业的特点,主要侧重于财务方面进行体现,比如有些行业利润率比较高,有些行业净现金流产生比较及时。另一是行业发展阶段,这是描述行业是处于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的重要变量。

(2)内部维度:指企业的内部禀性及其综合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这就好比生物是吃草还是吃肉一样,每个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内部都有其固定的禀性,同样,“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也反映了生物的自我管理能力。

内部维度对于生物而言,意味着该生物的特性,比如在食物链条中的位置,食物特性等,这些是生物发展壮大的条件。那么在产业层面上,本文将内部维度用以下因子加以描述:

①价值链条中的位置

②企业综合竞争力水平

③价值链条的个数

价值链条中的位置,主要体现为企业附加值的多少,如企业处于价值链条的底层,则表示其附加值比较低,而处于价值链条的顶层则表示附加值很高。这就如同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位置,显然,所处的位置不同,对于企业自身的影响和要求是不同的。

企业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很广泛的指标,统指企业的综合实力,这是:企业内部的重要特性,包括技术创新,生产制造,组织管理,营销管理等多个层面。

价值链条的个数则是对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受联系多少的度量,价值链条数多,则表明该企业在价值链中被广泛联系,因而具有较重要影响,相反,价值链条少,则表明

企业参与产业生态系统的联系较少,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业务比较单一,风险较大。

将生态泣的表现因子概括如下(表2):

2 生态位表现因子特征及战略含义。作为一个企业,其主要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一为生存,二为发展。环境维度更多地考虑了企业的生存,如果对环境维度进行量化打分,则需要设置一个基准分,基准分则表示企业仅仅能维持生存,也即环境维度拘考量上需要有一个最小基准,这也是企业存在的必要条件,具备了这样的环境,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而比基准分高的等绩则有:基本维持生存、生存环境良好,生存环境优异等。

而内部维度更多地考虑了企业的发展问题,如对其进行量化打分,则得到企业的发展指数,根据发展指数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有基本发展,有较大发展,有很大发展等多个等级。

因此,从环境维度和内部维度进行考虑,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对于基本维持生存的企业,其首要战略是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并且需要严重关注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前应对,加强风险防范,同时,迅速行动,不断积累自身实力,扩大规模,改变对于环境的严重依赖性。

对于生存环境较好和优异的企业,其生存问题不会受到威胁,企业的主要战略是争取较快的发展速度。因此,此时需要落实到对发展指数的评估上,如果企业基本发展或者有较大发展,则要分清其中的原因,或者拓宽自己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链条,或者提升自身在价值链条中的位置,或者拓展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如果企业有很大发展,则主要采取维持战略。参见图4:

三、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生态位

1 电信产业生态系统构成。电信产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相关电信企业、消费者和市场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

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由供应主体、需求主体和产业协调者三部分构成。参见表3:

在上述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进行竞争战略制定研究的重点在于该生态系统的供应主体,供应主体是产业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需求主体以及产业协调者,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均可看成是供应主体所面临的环境。

在供应主体中,最为主要的是运营商,内容与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与集成商。

2 电信产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位。根据表2中所列出的生态位表现因子进行分析。

(1)运营商。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电信运营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自1994年联通公司成立,1998年邮电分离,1999年移动、寻呼剥离,2002年电信与网通南北分拆,中国电信市场上形成了移动、电信、联通、网通、铁通和卫星通信的“5+1”竞争格局,直到2008年,电信业务重组,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全国性业务运营商,电信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必将继续大力支持。因此,从运营商所处的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角度,正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

从市场结构角度,目前三大全国性业务运营商,形成了垄断竞争的格局,而且电信网络的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运营商是一个进入退出壁垒都很高的行业。

从行业特点与发展阶段角度,该行业具有前期投人大,后期运营成本小的特点,行业发展的商机无限,随着经济交往的频繁和人民收入的提高,对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多。

在价值链角度,电信运营商处于价值链的顶端,是最接近消费者的,而且价值链数目较多,成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是产业生态系统的价值枢纽。虽然内容与服务提供商也直接面对消费者,但是,大部分业务必须有运营商的网络环境方能进行。

在企业竞争力上,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总体竞争力较强。

(2)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在环境角度,内容与服务提供商没有运营商那么优异的生存环境,但是,随着整个电信产业的兴起,这些企业的发展环境和产业政策较好;对于市场结构,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则呈现出白热化竞争的态势,进入和退出壁垒比较低。

在价值链上,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处于底端,离消费者较远,当然,与消费者也有许多直接接触,但是,在电信产业系统中很难摆脱运营商的网络环境。

(3)设备制造与集成商。设备制造与集成商具有与内容与服务商类似的环境维度和内部维度,所不同的是该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稍大。这些企业主要包括终端设备(如手机)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网络设备(如路由器)提供商。对应的企业有三星,华为,Ericsson等。

以下将这三大供应主体的生态位表现因子评估情况列表如下(见表4):

四、电信产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

结合前面的分析,讨论运营商、内容与服务商、设备制造集成商的基本战略方向。

1 运营商。根据生态位表现对竞争战略的选择,运营商应选择紧跟时代的维持战略,紧跟时展态势,保持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具体策略有:

(1)努力维持目前的产业环境和价值链结构。

(2)不断加强管理,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与其他运营商抗衡。

(3)细分客户市场,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2 内容与服务提供商。根据生态位表现对竞争战略的选择,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应选择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具体策略包括:

(1)努力营造良好的行业环境,推行行业标准,进行行业的重组和整合。

(2)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战略性合作,稳固提高自身在价值链中的地位。

(3)开拓与顾客直接式接触领域,拓展营销渠道。

3 设备制造与集成商。根据生态位表现对竞争战略的选择,设备制造与集成商应选择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应注意应用的具体策略包括:

(1)塑造良好行业环境,抢占行业标准,提高自身竞争力。

篇8

古希腊的柏拉图把闲暇分为四层含义:空闲;从活动中获得自由;一种自我控制的自由状态;休闲的状态。一般说来,闲暇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时间空闲、活动自由、精神悠闲的存在方式。通常,社会学家把闲暇作为时间概念,个人时间分为个人必需时间、工作时间和闲暇三部分。个人必需时间通常包括:睡眠、用餐、卫生、健康等时间。闲暇是除了工作时间和个人必需时间之外的个人自由的可支配的时间。

本文中闲暇有三个含义:一是时间层面的,指闲暇的自由的时间;二是活动层面的,指闲暇的实践活动;三是精神层面的,指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的心理状态。闲暇有三个特征:第一,闲暇是一种精神态度,是人所保持的平和与宁静的心理状态;第二,闲暇是一种为了使自己沉浸在自己所从事的活动中的机会和能力;第三,闲暇是一种自由自在的存在方式,这种方式是在社会规范内的自由。从时间上说,自由时间、可以支配的时间本身就是财富;从活动上说,闲暇活动具有相对性或结构性,也就是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性;从精神层面说,闲暇是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体现。

不管是从时间层面、活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来看闲暇,闲暇之所以为闲暇的根据就是自由。从时间层面看,闲暇是除了满足生理需求和工作以外,个人可以支配的自由的时间,自由的时间才使得个体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从活动层面说,闲暇是在自由时间内,由个人自主选择从事的活动,自由是闲暇活动的必需条件。从精神层面说,闲暇是一种自由的心理状态,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所以,闲暇的本质是自由。

但是,自由是有限度的,个体生活在社会中,个体是社会中的个体,个体在不断追求自己福祉的过程中,不能侵害他人的利益。为此,社会建立起一套制度体系,来保护生活在其中的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侵害。任何个体侵害了他人的利益,社会都有权利制裁。这并不是说要限制个体自由,而是说在不对他人造成有害的影响的前提下,个体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如果个体的发展对他人的发展造成了潜在的危害或者现实的危害,但没有触犯法律,那么冒犯者应该被正当的惩罚和受到道德上的谴责。因此,闲暇的本质是有限度的自由。

二、闲暇自生命诞生之日

就与道德教育相识

劳动创造了人,但是并不完整。史前人类在满足生存需要的时候,同时也在游戏、玩耍。托马斯•古德尔认为,游戏是文化的基础,并必然先于文化而存在。事实上,游戏先于人类而存在。这说明,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游戏比文明更古老。如果说劳动满足了人类生存需要的话,那游戏就是群体内部建立亲密关系的粘合剂。游戏与劳动一样,对古人类同样不可缺少,因此,与其说劳动创造了人类,还不如说游戏闲暇与劳动共同创造了人类。

游戏还孕育了人类文化。这不是说文化从游戏中产生,而是说在文化的最早阶段里蕴含着游戏的特质。道德同样蕴含着游戏闲暇的特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一般有两个解释维度,一个是外在的,一个是内在的。所谓“道者,认知所共由;德者,人之所自得也”。前者体现的是道德的外部规定性,是指个人在社会中生存所遵守的各种规约;后者体现的是道德的内部规定性,是指个体道德内化的内在规定性。

闲暇是为了生命的存在而存在的,因此要站在生命的高度理解闲暇。生命生长的过程是艰难的,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为了生命的延续,就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坚硬的保护壳,这就不可避免地把生命的真实掩藏起来了。而闲暇是生命在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压力下释放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状态,是在内心自由的驱动下的行动方式,它使个体能够本能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命存在方式。

闲暇使得生命的真实不再遮掩,真正彰显了生命的本色。首先,在闲暇状态下,开放的生命卸妆了,不再戴着面具生存,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了生命的本真。我们可以做真正的自己,倾听内心深处的呼唤,感受自己真实的存在。其次,闲暇的生命是与自己协调一致的生命。只有在闲暇时,生命中真实的自己才真正展现,生命才返璞归真。但是,闲暇不同于懒惰与工作狂。懒惰是不想做自己,放纵自己,放弃自己的尊严与责任。而工作狂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懒惰:不愿意反思自己,以工作为由来逃避自己真实的想法,逃避现实。最后,生命的有限性阻碍了生命的无限发展,而闲暇则是摆脱了人自身的目的性,超越了人的内在限度。因此,“闲暇的能力和沉浸在存在之中默想的天赋以及在庆典中提升自己的精神能力一样,能够超越工作世界的束缚,进而触及超人的、赋予生命的力量”[1]。

道德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以一种隐性的、尚未规范化、制度化的形式存在。闲暇是生命的内在需要,而道德是生命得以升华的催化剂。道德提升了人内在的修养与情操,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与动物的内在差别的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生命的提升需要道德,而生命的进化发展同样需要闲暇来捍卫生命的真实。因此,闲暇与道德在生命的内在需要上真正相识。

三、闲暇教育在生态意义上

与道德教育相逢

21世纪是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生态问题日益严重,需要人类改善自己的行为,提升生态道德。“生态道德不仅是指个人在自然界中生存所应遵守的生态规律及由此制定的生态规范的总和,更指个人根据自然的承受能力,以最优的方式解决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生态情感和生态自觉性。”[2]而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通过传授生态知识、生态规律和相应的生态规范,提高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觉悟和生态水平,培养出既能协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能协调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性生态人。

这种理性生态人是生态道德的践行者,范围涵盖了个人、企业、政府和各种社团组织。这种理性生态人既是理性的也是生态的。理性是指生态理性――不仅要实现对有限的生态事实和问题的正确认识,而且能够把握生态事实和问题背后的规律,以此来摆脱表层的生态现象的迷惑。生态是指理性生态――符合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能挖掘生态现象背后的本质,而不是任凭表面的生态现象摆布。

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目标――理性生态人要秉持“敬畏生命”的思想信念。面对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理性生态人不仅仅要怀有尊重生命的情感,还要怀有几分敬意,培养一种对生命负责的理念和关爱一切生命的精神。敬畏生命承诺的是一种无限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理性生态人的内在同情心,对生命保持高度敏感的感受性,敬畏所有的生命,避免随意地、粗心大意地、麻木不仁地直接或间接伤害和毁灭其他生命。这样,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为一种有教养的精神关系,赋予自己内在的道德约束,过上真正意义上的生态道德生活。

闲暇教育同样需要生态化。生态闲暇教育是指通过传授闲暇知识、相关闲暇技能,培养受教育者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合理支配自由时间,达到自由自在的存在方式的精神境界。只有这样,闲暇才能够成为真正的闲暇,不损害他人的自由的闲暇。闲暇与道德教育在生态理念上达到了和谐统一。

四、闲暇教育在本质上与道德教育契合

从共性论的角度来看,现代德育实践的本质是一种以追求人生的价值、意义为内容的精神性实践活动。现代社会提倡民主、释放个性,德育为弘扬人生价值,探究人生意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阵地。而闲暇道德也是为了探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进行的实践活动。

从属性论的角度来看,现代德育的本质体现在它对学生价值观的建构上。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道德情操,形成有意义、有价值的道德生活,形成处理道德问题的基本标准,从而超越现实平庸的生活的制约,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正是如此,德育的手段不是思维改造、情感感化、行为规范,而是重塑价值观。现代德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建构和道德理想的形成。

从特殊矛盾论的角度来看,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学生的现实道德生活与理想道德生活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特殊矛盾。前一矛盾决定了学生道德生活的建构与价值观的形成不能离开德育工作者的价值引导,而后一矛盾决定了德育工作者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要立足于学生自主建构价值观的主观能动性上。道德是个体选择的结果。道德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让学生自己选择。现代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德育活动的教育性与学生道德的发展性之间的矛盾,同时考虑学生道德的最近发展区。闲暇道德教育的矛盾依然是教师的教育性和学生的发展性之间的矛盾。

总之,现代德育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建构人生意义的精神实践活动,是一项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学生价值观的活动,是以教师的教育性与学生的发展性为主要矛盾的。而闲暇的本质是自由,有限度的自由,是学生在可自由选择的活动中学会有意义地利用时间,达到人生的自由自在的一种精神境界。闲暇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在自由的实践中探求人生的价值,是以教师的教育性和学生的发展性为特殊矛盾,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重塑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的活动。闲暇教育在本质上与道德教育达到了契合。

参考文献:

篇9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经济因素分析

1、由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共产品性质及其外部效应等原因,造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各级主体收益的不一致,进而造成其有效供给不足。

Pigou提出,经济的外部效应是一产品或者行为施加给社会某些成本或效益,而这些成本或效益不能在该产品市场上得到反映。生物多样性所包含的大量生态效益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性质,会产生相当的外部效应。为分析的简单起见,假定国际、社会、个人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相同的边际成本,显然,由于生态效益的公共产品性质和外部效应的存在,国际、社会、个人三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边际效用是不同的,考虑下图:

显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全球的边际效用大于国家,国家的边际效用大于个人。因此形成三个不同水平的均衡点:个人均衡A点,社会均衡B点,国际均衡C点,显然国际均衡C点的保护数量是最高的,个人均衡保护量是最低的。从社会看,如果要求个人增加保护数量达到社会均衡数量Q2,显然在Q2上个人边际成本P2大于边际效用E点,因此,社会应当对个人提供至少曲边ΔABE大小的经济补偿,使个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外部效应内部化,这样个人达到社会保护量Q2才在经济上具有可能性。同理,国际社会必须对一国提供至少ΔBCD的经济补偿,这个国家才有相应的激励把保护量提高到全球水平Q3。

2、由于经济体制和观念等原因,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未能完全体现在经济系统中。

生物多样性具有多种经济价值,而其中除了有明确市场价格的直接使用价值外,其他大量经济价值很难以精确的市场价格加以衡量。而由于计划经济和观念上的影响我们长期没有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体现出来。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主体保护和利用的成本和收益不一致,经济利益分配不合理。

从区域主体看,显然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西部与东部都存在生态保护收益的不一致。上游地区、西部地区损害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可获得短期经济利益,而造成的负的外部效应大部分不由他们自己承担,而转移到下游和东部。而如果要求上游地区、西部地区放弃短期经济利益保护生态环境,虽然对下游和东部地区产生较大的正外部效应,但是他们自己并没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因此他们没有激励来保护生态环境,1998年的大洪水就是其长期发展造成的严重后果。

三、几点经济对策

1、建立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协调各级保护主体的收益,使保护主体行为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具体来说,我国应当以《生物多样性公约》为依托,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上现有的“生物多样性基金”。“生物多样性基金”可以在经济上对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行一定的补偿,同时此基金还可以促进相关机构在生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的投资。

篇10

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由于社会形态问题,及过去长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使的佤文化保存较好,是当之无愧的佤文化发祥地和佤文化荟萃之地。在佤族传统的祭祀、生活、生产劳动中形成的13种民间舞蹈如“木鼓舞”、“甩发舞”、“蜂捅鼓舞”、“刀舞”等,其主要特征是:下肢动作复杂,舞步变化大,双跺单踢、一步跺、三步跺、三步一踢、一步踢、撩腿按地等,这些特征形成了整个佤族民间舞蹈力度强、豪放、粗犷、古朴浑厚的风格。佤族的原生态舞蹈,不是简单的原始舞蹈或民族舞蹈,也不是一种简单舞蹈动作的堆加或形式上的传习,而是一种整体生命状态的呈现方式。他们认为万物有灵,人需要同天地、万物及神灵沟通,而舞蹈就是人与万物沟通的唯一方式。

舞蹈不是表演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中的舞蹈不是为了舞台表演而人为创编的,它因为其深厚的渊源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内容,其中的某些仪式性的含义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舞蹈的服装、舞具都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远古含义。这种原生态的舞蹈完全体现了生命的自然性,佤族舞蹈是民间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内容存在于大众之中的,它以民间生活为基础,用舞蹈的方式表达生活的需求。

篇11

一、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

将经济与价值联系起来进行哲学思考,马克思做出了杰出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经济与价值的关系真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马克思的价值论贡献是伟大的,主要在于劳动价值论。当考察当下人类遇到的环境与经济关系问题时,我们发现仅仅以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现时代的自然资源、劳动、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当时的研究条件和应用条件,重点揭示了微观领域的劳动价值关系,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作出了近似于忽略不计的处理。随着经济学的深人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的拓展,经济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范畴。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引用威廉·配弟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在这里承认了经济财富的全面价值来源在于人类劳动和土地等自然资源。遗憾的是马克思赋予了劳动以价值,却没有赋予土地等自然资源以价值,而仅仅是承认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相容的关系。

由于自然物的使用价值是无法计量和难以比较的,而经济学基本上沿着数学化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发展没有重视自然资源,不仅仅是因为其与人类劳动的区别,还因为其不容易量化和比较的特征。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既没有价值当然也不能以数量进行比较的财富来源,在经济学发展的第一阶段被忽略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前人的理论创造,也不能无视现实的要求。立足于现实,从逻辑上说,生态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补充,二者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我们仅仅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谈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不合适的,因为劳动价值论的学术前提与生态价值论是不同的。比如说,以前人们说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该结论显然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是违背常识的。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现在看来,这些解释都将价值的含义作了狭隘的理解。相反《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把价值的常识理解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value:qualityofbinguseful。:desir-able:有用性,重要性,价值”。从常识的角度来说,价值既包括可以数学计量的劳动价值,也应该包括不能数学计量的,如使用价值。在使用价值概念中,汉语构词是偏正结构,暗示了“使用价值也是价值”的理解。由于马克思明确划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所以就造成了学术界对自然物价值的误解。实际上马克思谈到的价值不是“价值”,而是劳动价值,用劳动价值代替价值,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很多事情就说不通了。因为就概念来说,价值的宽泛含义显然不是劳动价值所能涵盖的。但是把马克思理解的价值表述为“劳动价值”,那么自然物的价值就容易理解了:自然物不是人类的劳动创造,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显然是具有价值的。既然自然物有价值,那么保护环境和节省利用自然资源就合情合理了。要不,说自然资源没有价值,那么就可以浪费自然资源了,这根本说不通。

由于概念使用和理解上的问题,我们误解了马克思,马克思的价值是指劳动价值,不是一般所指的“价值”。从逻辑上说,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应该包括所有的价值形态,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宗教价值,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在劳动价值之外,就能够承认生态价值的存在了。生态价值的存在证明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来说是有价值的。从哲学角度来说,自然资源作为客体满足人类作为主体的各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是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价值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价值前提。没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肯定,循环经济的保护环境初衷是不可思议的。

自然环境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具有人类所不能创造的价值。人类凭借自己的脑力和体力,长期致力于经济财富的创造,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创造巨额财富使得人类对自己的创富能力的认识急剧膨胀,人类获得了有史以来最积极的自信心。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创造一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的创作力不能代替自然界的创造作用。美国科技界启动“生物圈2号”工程,目的是再造一个人类的生态系统,可是最终失败了。“生物圈2号”工程的失败让我们懂得,目前自然界是人类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实事求是地说,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创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人类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在很多的方面并没有考虑到自然界生态循环的规律要求,比如工业流程的孤立设计就与物质、能量的自然生态循环相违背。人类与自然不协调的经济行为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及其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告诉人们,人类应该在自然界面前谦虚一点,人类经济行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界的规律要求,人类的创造不能取代自然界的创造。人类社会不过是整个自然界系统的一个部分,这个系统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要取决于自然界的选择,这就是“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体现在真、善、美多个方面。“真”的价值体现在人类科学研究、模仿自然界智慧等方面。“美”的价值就是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审美对象、影响人类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活、宗教等方面,其中自然界的经济价值是本文的主题之一。自然界的经济价值绝不仅限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的自然资源价值,比如森林作为木材的价值。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自然界经济价值的发挥取决于生态条件的状况。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生态资源,同一资源综合地发挥着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生态价值的作用,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不仅体现为自然界对当代人类的价值作用,也包括自然界对人类后代的价值作用。人类后代的命运寄托于现有的自然资源能否有效的保护,也就是说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保证人类后代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其他价值。生态价值是自然资源的基础价值,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生态价值的缺失将大大降低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耕地的沙化就大大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人类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种的延续,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条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上,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有利于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发挥。

广义而言,生态价值不仅包括自然界对人类的生态价值,还包括人类对自然界的生态价值。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对人类正面的价值作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界—人类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人类对自然界具有价值关系,人类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都体现了对自然界的良好价值。

二、循环经济:创造价值

既然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那么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以及人类创造的劳动价值就是经济价值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也就是说经济系统所涉及的价值类型至少包括生态价值和劳动价值。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主要是三类: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当然与此相应地就产生了三大价值: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资本价值以及劳动力价值。从终极源头来说,资本价值来源于劳动创造价值。也就是说,经济活动中主要包括两类价值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作模式,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在价值创造方面,必然具有更大的优势。那么循环经济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呢?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的行为选择,它创造的价值必然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不是自然界创造的价值。自然界创造的价值集中于人类经济活动开始之前。经济活动开始之后,主要是人类劳动创造价值,无论这种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相比较而言,循环经济要比传统经济更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循环经济创造价值的主要手段是科技进步和策略智慧。由于科技含量的提高,’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是由人类的复杂劳动带来的。

循环经济中的人类复杂劳动是立足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生态目的的劳动。具体来说,包括各经济环节的技术改造、工业流程重组、产业衔接整合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循环经济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经济环节的微观部分,而是经济运行的宏观系统以及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要改造工业流程,对工业环节进行技术改造,最终要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良性对接。

循环经济创造价值,“创造”一词在这里的意思决不仅仅是源头性的产生,还包括价值的储存和转移。在循环经济中,人们的劳动创造经济价值。人类节省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行为也是劳动,创造的是生态价值。人类的循环经济行为阻碍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对自然环境是有益的,这反过来又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具有生态价值。当然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还是经济价值。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在循环经济中被节省、储存和循环,体现在不同层次的生产成品上。人类减少污染排放而产生环境价值,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相对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自然资源价值的方式,循环经济变相地创造了生态价值。在经济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自然资源利用率,就会延长自然资源的存续和保护环境,所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

具体来说,循环经济创造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能源开发环节。在该环节,循环经济由于置人了保护环境的理念,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回采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重视开发可再生能源,而避免了由于大规模开发不可再生资源而威胁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区别和采取不同策略,就是基于循环观念的引人和理解。实际上不可再生资源就是资源循环生成极其缓慢的资源;可再生资源就是循环生成比较快的资源,如风、太阳能等。循环生成缓慢的资源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具有维持环境稳定和完整的生态作用,其开采和使用应该降低,否则生态环境将面临较大威胁,人类将难以适应环境的巨大变化。相反,循环生成快的资源具有无限的可利用量,并且大规模利用不影响环境的美丽、完整和稳定,没有明显的生态负面作用,并且充分利用了不断循环产生的大量资源和能源,为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2)工业“三废”的回收利用环节。适度延长工业流程,整合工业布局,对工业“三废”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既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品产出率,又减少了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增益作用。比如糖厂的甘蔗渣和甜菜渣可以用来造纸,造纸排放的废水可以用作水泥制造。(3)消费品报废后回收再利用环节。随着经济发展,报废的消费品数量日益增大,其占有的可利用资源相当可观,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加强对报废消费品中可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比如报废的家用电器,其中有很多零部件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另外像汞等有毒的物质会因为不回收而污染环境。

总之,循环经济是将经济过程的循环与生态系统的循环融合起来,协调经济循环与生态循环,减少两个循环之间的冲突,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目标。

三、生态经济价值:循环经济的价值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诞生的背景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到循环经济经历了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传统工业经济以“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造成大规模环境污染”为主要特征,该经济模式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社会负面效应,从而引发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心。为了确保人类的经济前景,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循环经济从微观上说,起步于工业流程的生态设计.如清洁生产,还有垃圾等工业排放物的再利用,但是由于经济属于宏观范畴,其涉及范围远远超过工业工程,在单一的工业工程之外,循环经济发展了不同的工业工程之间的复合设计、不同企业之间的工业工程循环设计,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循环设计,最后是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复合设计和循环运作。这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反映了循环经济由循环工艺到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

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区别的关键在于不同的经济价值观,即在经济活动的价值追求中体现了不同的经济目的。传统经济模式的目的是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生产和销售更多的商品,获取利润,积累财富。由于人们对成本的理解是狭隘的,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所以这样建立起来的经济模式利用了甚至是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了自然环境,总之是牺牲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循环经济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兼顾了生态环境的规律要求,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同时减少了排放物,有利于环境净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价值观上,循环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的差别是明显的。传统工业经济只追求经济价值,没有考虑生态价值等其他价值的意义。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这种对多种价值的兼顾使得我们发掘出这样一种价值,即生态经济价值。所谓生态经济价值就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的价值形式,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共生、兼顾的产物。循环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原有经济模式的调整,意味着过高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减缓甚至是负增长,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暂时牺牲部分经济价值,保护和发挥更大的生态环境价值。这是对过去片面强调经济价值的一种纠偏,纠偏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在经济活动中的相对平衡。我们知道健康的必然是相对平衡的,相对平衡的经济活动、价值结构有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即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业经济单一地体现了经济价值,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补充体现了生态价值,这是对传统经济的价值结构的有效调整。由此可提出如下问题:有没有一种经济模式单一地体现生态价值,而没有经济价值?在比较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提出这个问题是合乎逻辑的,但是从事实的角度来说没有意义。因为经济价值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核心价值,取消了经济价值,也就无所谓经济活动、经济发展和经济模式了。

篇12

摘 要:随着全世界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愈发觉得实发展绿色经济、施绿色技术创新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以“绿色理念”指导创新的全面创新,是以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出发点来研究技术创新的。绿色技术创新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的继承与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强调技术创新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这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

关键词:生态化;技术;创新

一、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

生态化技术创新一方面由于人们不能解决传统技术创新带来的负面效应,当然这也是研究技术创新视角的局限性所带来的;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科技、社会、自然和人等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所以单纯依靠一种手段或方式来解决传统技术创新的问题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使用综合的办法。技术创新的过程,既是运用自然技术的过程,也是组织和调控社会技术的过程,更加是发挥人的智力的过程,总体来讲,生态化技术创新是是融合这三者同意的的综合的运用过程。

这里所说的“生态化”不但借鉴了生态学范畴的生态含义,并超越这个含义本身是指事物之间的平衡协调、相互促进、相依共存、和谐同处、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它包括四个相互影响、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子系统,即社会生态化、自然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人的生态化。其中自然生态化是指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协调资源利用、节约、保护与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相处,来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经济生态化是指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系统中各要素和谐、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①

二、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辨析

“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专有名词还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它与“技术的创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技术创新”是一种过程,指的是一个或多个技术组合如何应用到价值实现中。“技术的创新”是一种知识形态,它仅仅是指技术本身的发展和进步。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求“新”,“新”即是因为某种新技术的使用或一些技术的新组合运用于社会生产而首次实现新价值,而技术创新的实现和价值的获得归根到底离不开“技术”这一中介和桥梁。因此,要全面、准确地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就必须对技术有一个全面的理解。②

人们常常把技术理解为一种技能,这种技能是用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技巧。例如:1979年版的《辞海》把技术定义为“技术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实际上这是对技术的一种狭义的理解,技术并不只是应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它也存在于人的自我调节过程和人与人的关系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技艺(技术)一部分是完成自然所不能完成的东西,有一部分是模仿自然”。“交易技术在于获得金钱,医疗技术在于使人健康,军事技术在于取得胜利”,“管理技术、运用夫权的技术、运用父权的技术”。从这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的“技艺”至少有三层含义:首先是应用在生产的领域的能力与技巧,自然力的本身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如酿酒、冶铁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技术;二是指辩论术、艺术修辞、文学等的方法与技巧,如逻辑思维等,即思维技术;三是社会领域技术,如军事技术、管理技术,即社会技术。陈文化等认为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对应,技术也相应有自然技术、人文技术和社会技术,“自然技术是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或‘活动方式’,即如何做事的方式方法体系;人文技术是自我调节,如何做人的方式方法体系;社会技术是协调和善待人际关系,如何处世的方式方法体系”③

马克思曾说过:“技术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外化,一方面体现着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一种客观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着技术形态中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他在《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中指出:由于技术的进步,“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④这说明表现在“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关系和“人对自然”中的技术也一定会表现在“社会关系”方面,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生产过程中。由此可知,马克思也认为在自然技术应用过程中,必然产生社会技术和思维技术(属于人文技术门类)。

可见,技术广泛存在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及人与人的关系的过程中,而技术也正是有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控制与人的自我调节的手段与方法体系,它是由社会技术、自然技术、和人文技术(包含思维技术)等组成的大系统。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技术创新就应改是由通过与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相对应的自然、社会和人文技术等综合运用于社会生产而获得综合价值的活动和过程。

我们要减少甚至是消除传统技术创新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通过调整技术创新的价值和目标,将人文技术创新、自然技术创新和社会技术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树立科学、全面的技术创新观,才能适应经济、科技、环境、文化、社会的变化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院)

注解及参考文献:

① 胡元清.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的复杂性研究[学位论文].2007.湖南大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