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的优点范文

时间:2024-02-01 15:35: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大众传媒的优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众传媒的优点

篇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的产生和发展。特别是在当今网络时代,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日益凸显出其价值和意义,因此更应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现代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众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指多种形式的大众传播手段,可分为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媒介如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大众传媒的特点有受众广泛、信息传播高效、内容的性质复杂。

(一)现代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随着电视、电脑、互联网等这一系列新型媒体的出现,以其受众多、传播快、覆盖面广,不具有强制性、形式多样、操作灵活的特点,这种传播在时间上让人们实现了几乎同步,在空间上实现了和感觉同位的效果。

2.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可以借助不同类型的大众传媒获得跨越学校、家庭、社区、工作甚至国界的各种信息。大众传媒传播的各种思想观点、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不仅可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精神世界。

3.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

大众传媒提供了多样的教育形式,如新兴的互联网上的QQ、电子邮箱、博客、微博、微信等交流工具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传递和沟通交流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新的渠道。

4.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现代大众传媒利用现代化的新型手段和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形式多样、丰富新颖的材料和信息。我们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利用大众传媒转变人们的观念、开阔眼界,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一种理想的效果。

(二)现代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现代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影响的表现

第一,信息干扰了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量复杂而庞大,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有所增加。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传媒传播的信息量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而且会增加对有效资源利用的难度。

第二,外来文化冲击了思想政治教育。如今,西方文化占据了我国大众传媒相当大的空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其经济、政治利益,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向我国传播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实现他们的文化霸权、经济霸权和政治霸权。

第三,大众传媒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以电视相亲类节目为例,《非诚勿扰》等栏目在初期阶段,采取鼓励嘉宾发表另类言行、设计剧情、嘉宾身份造假等炒作的方式来宣扬拜金主义,直接挑战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引起了广泛的社会争议,以达到较高的收视率。大众传媒中的这些现象,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当代广大民众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现代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第一,信息量剧增的干扰作用。在信息社会里,受众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多,接触的信息面更广,接触的观点更杂,因而他们对信息的理解呈多角度化;再加上很多受众社会经验缺乏、思想不成熟,就会严重阻碍和影响健康信息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外来文化与日俱增的冲击作用。形形的西方文化会严重侵蚀受教育者的思想,使其自身的道德规范、伦理认知发生更激烈、直接的内部冲击,甚至使其走向错误的极端,丧失正确的人生观。同时,这些西方文化中的不良信息还会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作用。

第三,大众传媒过度市场化的削弱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大众传媒在其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一味追求商业化效益,趋利性过于突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受众的身心健康,而且使传媒队伍的形象日益恶化。

二、现代大众传媒影响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重视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

大众传媒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征。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这一优点,调动人与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形成有效的信息传递。同时要借助现代化的媒介手段,形象直观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呈现给受众,以增强教育效果。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媒介。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备敏锐的信息素质,快速处理大众传媒纷繁复杂的信息,根据性质和类型区分不同信息,并把有效信息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加强媒体自律

传媒人应该时刻保持自己作为党、国家和人民发言人的角色,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使自己的言论不偏离公共政策和国家利益,不热衷于传播低俗文化和物质文化。

(四)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我们要加快立法进程,以防止传媒行为失范,更好地完成国家对传媒管理体制的转轨。除法律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制衡机制就是对传媒进行独立的、严肃的和具有权威性的社会监督。

参考文献:

篇2

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对现今的大众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伴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国武术被传播到周边的各个国家,中华武术也被世人所肯定。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华武术的传播明显落后于人,再加上一些武术精髓没能有效地传承,导致失传,严重影响了中华武术魅力的展现。因此,如何重新将武术传承下去,如何使中华武术国际化已成为广大人民的愿望,也是中华民族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所以,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将中国媒体与中华武术发展结合在一起,以确保中华武术能够走出国门,发扬光大。

一、大众传媒与武术发展的关系

哲学上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大众传媒与武术之间的矛盾也促成了武术的发展,对武术的有效传播具有一定的推动性。众所周知,传媒平台能够让武术有一个展示的平台,能够让武术被更多人了解。再加上武术自身的特点,其民族性、修身性的特点也是大众传媒关注和宣传的对象,也会丰富人们生活的内容。

1.大众传播推动武术快速发展

一直以来,武术的宣传从未停止过,从古代开始,各地就有比武活动,小有成就的就自成一门、一派,目的就是要将武学传承下去,所以,也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有关武术的书籍。比如,《手臂录》《武编》《拳经拳法备要》《太极拳普》等等,这些都对武术的传承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播的媒介也开始增多,不再是简单的书籍传播,还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等。这样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术,感受武术,尤其是现在,传播的媒介倾向于电视、电影、网络,比如,早期的《火烧红莲寺》《七侠五义》《少林寺》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早期与武术有关的电影,这也开启了中国武术传播的又一传播形式。而且,随着李小龙、李连杰、成龙、吴京等武术明星的国际化,中国武术又一次被世界认可,也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可以说,武术在大众传媒出现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大众传媒在不断推动武术的快速发展。

2.武术丰富大众传媒的视野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所以,武术类节目也被应邀成为各大晚会中必不可少的节目之一。比如,2013春晚,赵文卓武术表演《少年中国》;2014春晚,成龙携山东省莱州中华武校表现了创意武术《剑心书韵》;2015春晚,张震、吴京表演武术《江山如画》等等,这类节目都成为春晚的亮点。而且,还有一些卫视开办了有关各种武术的栏目,最为出名的就是河南电视台创办的《武林风》栏目,当然,还包括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推出《功夫中国》,黑龙江电视台打造的《快活武林》等等,不仅收视率高,而且也能吸引观众,更能让武术走进人们的视野。

二、大众传媒对武术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社会的推进以及大众传媒的广泛关注,武术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甚至在国际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本文就从报纸媒体、专业武术杂志、广播电视媒体三个方面对大众传播对武术产生的影响进行概述。

1.报纸媒体

事实上,武术的专业报纸并不多,能够查到的资料也是有限的,仅有《武术报》和《香港国际武术报》,而这两个武术专业报纸也给武术理论上的传播带来新的进展。《武术报》为吉林日报社主办,是一张面向广大武术工作者、爱好者以及广大青少年的综合性武术读物。它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武术工作的方针、政策,用科学的观点宣传武术运动,推动我国武术运动的挖掘、整理、继承和发展,促进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提高。

《香港国际武术报》是由中国国际武术研究院主办,中国科学文化(香港)出版社出版发行,四开八版,报纸遍及港、澳、台以及中国大陆,是目前唯一一份报道武术新闻和武术赛事的报纸。

2.专业武术杂志

专业武术杂志的创办目的就是要把武术自身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博大的精神外延以及有关武术的新闻、信息、健身功法等精彩纷呈的内容传播开来。而且,专业武术杂志能够清楚细致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这样不仅能够让人们从更多的渠道来展现武术的魅力,而且,对武术技能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专业武术杂志的开办能够非常准确地将武术相关的专业知识展现给读者,让读者能够更加准确地对武术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进而为武术的传播作出了相应的贡献。我国的武术类刊物有《武林》《中华武术》《武魂》《精武》《武当》《少林与太极》等武术类报刊,这些刊物都对武术的传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3.广播电视媒体

相对于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拥有着视听同步、信息丰富以及易于接受等优点。因此,广播电视媒体也拥有着大批的观众。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闭路电视第一次被用来转播运动会实况,大约有16.2万人在25个大厅观看了奥运会实况转播,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组建了一支武术队参加了本届奥运会的表演,炉火纯青的技艺、出神入化的表演,征服了所有的观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次参加表演可以说是中国武术真正走向世界传播的开始。而这样成功的开始,是电视媒体所带来的机会。

三、武打电影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随着电影、电视的发展,武术也像上了翅膀,飞入了更多人的视野,飞向了世界。通过在银幕中出色的武术表演和自身高超的技艺,影视演员用武术征服了银幕前的观众,并借助于“影视”集声音、图像于一体,不受时间、空间、地域限制等特点,将武术的魅力和精神传遍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使更多的人认识了武术,同时使武术在无形中拥有了更广阔的传播和发展空间。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全国共有600多所民间武术学校,6000多万武术练习者,这就给我国习武力量的增加作出相应的贡献。而且,少林寺在各类电影、电视剧的影响下,比如,《少林寺》《少林三十六房》《南少林》《少林十八铜人》等等,从此少林寺也热闹非凡,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慕名而来拜师学艺的也不在少数。最重要的是,随着少林武功的国际化,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方也对少林武功推崇备至。

四、互联网媒体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随着武术网站和网页的增加,政府网站的大力宣传,各种武术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对武术普及有很好的作用。网络对武术信息化传播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武术网络的发展,推动了人们思想认识与观念形态的更新,提升人的创造力,推动人际关系的深刻变革,推动武术经济的增长,激发人们对武术价值的认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武术网站309个,内容繁多涉及面广,促进了武术信息的大力传播。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我们要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要借助媒体来推动武术的发展,改变人们对武术的简单“打架斗殴, 好勇斗狠”的认识,并在展现武术的魅力的同时,引导更多的人去了解武术,体会武术,目的就是要促使武术真正走向国际化、实现全球化。

参考文献:

篇3

传漾科技作为智能化数字营销平台,通过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前瞻性的营销理念指导,力求深入贯彻“直达受众”的客户需求,在结合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下,传漾基于自身技术平台和媒体平台的双重优势,以三“聚”来实现聚众营销。

一“聚”,前期网罗同类受众

通过行为定向技术,网罗到兴趣相近的目标受众。传漾通过长期搜集和跟踪受众的网上浏览行为轨迹,研究受众的基本属性、行为、兴趣等,通过科学的指标设置,对目标受众进行分类,将有相同或相近兴趣爱好的受众聚集在一起,为广告主的投放做好了目标受众的前期搜集分类工作。

二“聚”,中期精准直达受众

在“一聚”基础上,传漾充分利用所拥有的800多家优质媒体资源,在所覆盖的媒体圈内,选取有针对性的媒体进行组合投放,聚合有效媒体圈,提高产品和受众的匹配度,成功聚集目标受众的注意力,让广告主的网络推广活动能第一时间直达受众。

三“聚”,后期波纹式聚合受众

在今年第七届Adworld2010互动营销世界大会上,传漾科技销售副总裁刘毅代表传漾首次提出波纹营销的概念。

篇4

1大学生能经常接触校园传媒的德育信息

由于校园传媒几乎覆盖了学生所有的信息来源,无论是听广播,看报刊、宣传栏、电视,或者是上网,校园传媒在课余时间成了与大学生相依相随的生活、学习的伴侣,大学生在与校园传媒接触的过程中也有意或无意地受到德育信息的影响。这为高校德育信息的选择、定位、宣传,做好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新途径。

2大学生愿意接受校园传媒这种教育形式

由于高校的报刊、广播、电视和校园网所采取的讨论、深度分析报道、广泛参与等教育形式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情感共鸣,所以,更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大学生愿意接受这种形式的教育。这为高校改变德育方法,做好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新的契机。

3大学生乐于参与校园传媒的各种活动

由于校园传媒能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种实践机会,所以很受学生欢迎。大学生既是校园传媒的受众,又是校园传媒的参与者,有的参与了校园广播的编辑、播音和撰稿,有的成为高校校报的作者、新闻记者和通讯员,有的担任了高校电视的播音员、主持人,还有的成了校园网的维护者和管理员,他们在主动参与校园传媒的活动中提高了能力,受到了教育。这为高校拓宽德育形式,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提供了切入点。

4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校园传媒中能真实地得到反映

由于大学生乐于参与校园传媒的各种活动,他们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体现在所创作的作品中,无论是他们创作的诗歌、散文,喜欢的人物、歌曲、关心的国内外大事,在网上发表的观点、意见,进行的各种交流、讨论,都能流露出他们真实的想法。这为高校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重要载体。

二、校园传媒与高校德育的互相促进

在加强对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互相结合的研究的同时,还必须积极探讨二者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问题,不断探索借助德育促进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和利用校园传媒创新高校德育的新路子。

1校园传媒是消除现代大众传媒负面效应的中坚力量

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大众传媒的多元文化以及良莠不齐的传媒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面对现代校园传媒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单纯地采取“堵”的办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高校应该主动出击,充分利用校园传媒这一宣传、教育阵地,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来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针对现代大众传媒中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来袭,我们要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重建东方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深层次的稳定的内涵文明,充实浅层次的脆弱的肤浅文明,充分展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校园传媒的文化含量;同时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现代大众传媒的本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传媒素养,增强他们对现代大众传媒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和筛选能力。

2校园传媒为高校德育提供了坚强阵地

校园传媒是高校理论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道德建设的有力工具和重要阵地,也是开展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因为,校园传媒直接面向大学生群体,能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的甚至与大学生形影不离,并且传播的信息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和知识性等特点,所以它在大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将相关德育信息随时通过校园网、校园电台、校园电视台自办节目、校报、系报、社团刊物、橱窗、板报、横幅等传媒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职业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以及将所开展的相关活动的信息,传递给大学校园的学子们,发挥校园传媒的育人功能。

3校园传媒已成为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

校园传媒弥补了高校德育课堂教育的不足。高校可利用校园传媒各媒体的优势,促进高校德育的有序开展。校园报刊传媒具有易于收藏保存、随身携带、反复阅读、相互传阅等优势,高校可利用这一优势对大学生关心的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做深度报道,刊登相关的理论文章,使大学生在阅读报刊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启发和鼓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高校广播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体,有着快速、灵活、生动、覆盖面大等优势,是高校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之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学校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双重任务;高校广播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栏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思想,引导他们的行动,配合课堂教育,完成教育任务。校园宣传栏是师生相互交流、沟通、传递信息、探讨学术的园地,它具有内容替换方便自如、常换常新、形式设计多种多样等优点,尤其是大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的各种各样的宣传板面,不仅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更是学校德育潜移默化的催化剂。校园网具有数字化、高速化、交互性、全时性、丰富性、开放性等特点,它真正地实现了把只有老师说教的“单向式”德育改为师生、生生交流的“双向式”“多向式”德育,把以处罚为主要手段的“管理式”德育改为以引导为主的“引导式”德育,把单调、呆板的“单一式”德育改为生动活泼、声图、音像并茂的“多样式”德育,把靠堵截为主的“封堵式”德育改为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德育。

4校园传媒的丰富与发展有助于高校德育取得实效

校园媒体作为独特的校园舆论宣传工具,一直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它由原来的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单纯传媒,发展到今天拥有校园网、手机等多种传媒;它由原来较单一的校内舆论宣传、文化服务等功能,发展到今天多样的社会化、开放性、人文性、信息化导向性等功能;它由过去大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发展到今天的“主动吸纳式”;它由原来自身设置的单一栏目,发展到今天的合理、多样的栏目;各栏目的内容由过去的呆板单调,发展到今天的图文并茂;由过去单纯的纸质信息发展到今天拥有数字化等多种信息;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它将有着更大、更惊人的发展。从校园传媒的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出,它的丰富与发展有助于受众获得更多的德育信息,有助于对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及时指导;有助于大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受到德育的自我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及早了解德育信息;有助于德育工作者采用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由此可见,校园传媒的丰富与发展,使高校的德育信息和德育内容更广泛、更快捷也更多样化了,并且为高校德育的创新提供了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使高校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高校德育的创新有助于推动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如果惯用以往的一些德育理论、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带来的新要求。校园传媒作为高校德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在高校德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高校必须借助于在大学生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校园传媒,来促进高校德育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对校园传媒的发展规划做出统一部署和要求:一方面要加大校园传媒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化和整合校园传媒资源,为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保障;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各传媒的的栏目设置和主要任务,用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校德育信息,不断去更新校园传媒内容,以自己的特色去应对社会媒体的影响;对校园传媒中出现的不良信息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治。同时要实现校园传媒间的有效互动,发挥协同效应,构建校园宣传强势,以达到多个传媒之间相互造势增值、延伸各个传媒功能的目的,实现对大学生的有效教育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鄢万春.论高校主流传媒德育潜功能的实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戴怡平.现代大众传媒对学校德育的挑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相关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