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1 17:03: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高等教育智慧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7.001
1 智慧管理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信息数据时代,教育管理应及时进行教育管理改革,特别是高等院校,更应在管理理论方法和思路上进行颠覆式革新,这是当前信息时代教管事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和主要研究课题。当前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在改进和提升方面,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教育管理决策提供高效、专业化的实现平台。信息型、智慧型教学管理,一来可以大幅节约各项管理成本,二来可以有效提高教育管理从业者的管理效率,实现教育的科学和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充分利用新兴技术,运用科学智慧的管理方式,可以全面准确地掌握校内各项杂乱的动态的数据,对于切实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具有划时代的、突出的现实意义。
2 教育管理信息化现存问题
(1)管理的信息化标准不统一、不严谨。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相关管理的严谨性、有序性会直接影响教育业务发展及管理效能的信息化水平,影响到信息的传输、共享和汇总分析水平,进而影响到教育管理的科学决策,然而限于历史发展背景,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藩篱,我国当前多数高校的管理信息标准并不完善。通常情况下,同一所高校内的不同学院常常各自为政,建设出不同标准的信息系统,此类系统数据之间的兼容性较差,格式也不规范和统一,在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的同时,也给系统问的信息交换、整合和共享造成难度,直接影响到了整个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持续性和规范性发展。
(2)智能化管理的程度较低,处于简单的数据统筹管理阶段。我国当前各大院校在信息化管理工作方面暂处于偏重管理过程的电子数据化,距离人性化与智能化较远,一切以“数据”为中心,智慧管理所注重的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尚未形成。对多数信息管理系统,相关管理人员也仅仅是进行大量的数据输入输出和简单的统计、报表汇总等浅层操作,海量数据使管理人员无法从繁杂的操作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3)管理数据基础缺乏精准化、精细化的管理,无法对教育决策提供准确参考。简单的数据输入、搜索和统计不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工程,各类数据的统筹只是信息化的信息基础,最终目的是通过数据来提供高效率的、智能的各项管理服务,然而目前各大高校的数据库建设尚处于起始阶段,对数据的应用较为简单,就连数据分析也仅仅是得出一些简单的统计量或者分类数据,尚未看到或者尚未能发掘出数据中所隐含的管理型信息,无法对教育决策提供准确参考。
以上各类问题的存在呼唤着智慧管理、职能管理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为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技术和信息支撑,智慧管理,将切实引领教训管理的发展。
3 智慧管理特性和内涵分析
智慧管理的智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到达对数据的深层级发掘,为教育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智慧型的教育管理能掌控学习环境、识别各类教育者和学习者的特征、全方位监测教学过程,并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从数据中搜寻核心信息并运用到管理中,以辅助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二是实现教学管理的自动化,有效较低管理人力物力成本。通过智慧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处理各种信息数据,得出精准的结论和反馈,精简了各项管理流程,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同时更能有效避免因人为因素所带来的管理错失。三是能够对教育教学全流程实现全方位的监测和管控。对各个管理环节和教学过程进行识别和分析,实现对各类信息的智能化对比,实现对各项教学管理的智能诊断,有效解决教育业务开展过程中、教育装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诊断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分析,实现对教学管理安全状况的实时预警并提出针对性处理措施,保障教育教学的高效、稳健、有序进行。
4 智慧管理工作总体思路
(1)提高对智慧管理发展的重视程度。当前形势下各项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云计算等技术应用水平日新月异,各行各业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发展智慧产业,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力争快速实现智慧化发展,智慧行业的发展前景愈加向好,也必将成为未来主要而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教育教学管理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切实提高对指挥管理发展的重视程度,尽可能投入足够的资源,摒弃传统的管理思维,颠覆惯常的发展理论,多做调查研究,充分认识和理解智慧管理的内涵和优势,结合高校实际,快速、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向智慧化教育时代迈出前进步伐。
(2)充分发挥教师在智慧管理中的作用。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一直被视为高校工作的瓶颈。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成为当务之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教育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求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在理念、模式与方法上必须与之相适应。本文旨在通过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另一主体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来探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学习一点管理的智慧,实行必要的智慧管理,这是现代教师理想的选择。
(3)切合实际,有效发展。实现信息化管理已经将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智慧管理更将对成本投入提出更高的要求。各大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智慧管理。可以在个别学院进行试点,重点推动,实现局部的智慧管理。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控制成本,在不对学校正常运转带来负面影响的情况下逐步推动全校的信息化和智能管理水平。
(4)确保信息安全。在信息化时代,最大的风险就是信息安全问题,各类信息均有着一定的私密性,安全的疏忽,往往导致重大的泄密风险,对他人带来严重影响。高等院校的各类信息,一方面会涉及学术技术、专利信息等重要信息,另一方面也涉及教师学生的个人隐私,这些信息均需要严谨严格的保密措施来保障安全。要保证各类信息的安全,需要考虑到信息管理的全过程,从信息的收集整理、传输和处理到实际运用多个环节。所以不论是基础的信息建设,还是后期的智慧化管理发展,要始终提高信息安全保密意识,将之放在信息管理工作的首要位置,通过建立完善的保密体系,保证智慧管理发展的安全运行。
5 智慧管理实施意见
(1)首要开展智慧校园建设,搭建智慧管理环境。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是为高校师生提供实时高效、一站式与个性化的校园信息化服务,帮助高校实现各类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深化高校信息化进程。大数据环境下的智慧校园建设思路应是在原有的数字校园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增强其智慧性,从而形成服务、管理更为完善、师生体验更为人性化的智慧校园。一是制定智慧校园的数据标准与应用标准,以及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校园各类数据共建共享。二是整合贯通业务系统。在智慧管理系统的构建要注重对现有系统的升级改造,注重与其他系统的兼容,以在保障系统衔接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建设成本。三是统一管理与维护。在信息化校园建设中提高效率,智慧校园的建设应对业务系统进行统一规范管理与维护。
(2)切实提高大数据采集效率及在科学决策中的应用水平。决策工作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关键,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高校的长远发展。在高等院校智慧管理工作中,管理者通过各类信息搜集和分析系统、现代化的网络系统等各类信息平台,尽可能全面地采集各类教学管理数据,全面统计,细致分析,深度挖掘,为管理决策提供精确的科学的数据支持,进而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均衡发展。
(3)加强教育的可视化管理。可视化,是指通过设置多方位的信息采集和展演系统,对教学管理过程中各项教学活动、人员情况等信息予以搜索、采集和统筹分析,并通过某种形式最终进行可视化处理并展演给特定的使用者。从当前形势看,可视化将成为信息时代数据产业的发展必然,是学校开展智慧教育的必备条件,也是高校智慧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创建此类系统,各级使用者可以直观地查看与之相关的各类经处理过的有效的可利用的信息数据,为使用者得工作提供直接支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012-04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以来,“和谐”二字便成为学界和政界共同探讨和深究的论题。可以说,和谐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1]。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素质全面的和谐人才,这已成为大多数研究者的共识。其实,中西方世界关于人的和谐发展方面具有深邃而丰富的思想体系。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发展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升级、变轨和转型,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产生,而旧条条、旧框框依然存在,使我国高等教育目的价值体系方面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和适应的矛盾与冲突。我国高等教育目的价值体系路在何方,应当做出并坚守什么样的价值标准,诸如此类的问题理应得到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不应回避或置若罔闻。笔者认为,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的人的和谐发展思想将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考视角和启迪。
一、人的和谐发展思想的历史梳理
1.国内关于人的和谐发展思想的历史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古老而仁厚的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经久不衰和生生不息,源于其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和尚仁主和的民族意念以及超强的自我传承能力。从一定程度上说,“刚健、尚德、重义、合和、礼仁和中庸”构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和谐精神与和谐价值。中华民族的这种和谐理念表达了自己对人类存在状态和未来趋向的向往和期盼。《周易》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本身就蕴涵了丰富的关于自然和社会变化以及对立统一的和谐理念。儒家思想里的和谐韵味更是味浓意深及无处不在,处处彰显其独特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如《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和”集中反映了宇宙万物的存在状况和发展趋势,体现的是一种和谐精神[2]10。另外,“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25孔子的求学和成长经历是个人和谐发展的精典总结,说明人到了七十就能从心所欲,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地正确,代表着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以及实现人和谐发展的一种价值趋向[3]40。因此,追求和谐应该是儒家关于社会和人发展的理想和信念。道家著作《老子》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47,五十五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4]60,表明宇宙万物只有保持常态的和谐,遵循自然之道,才能实现理想的发展状态和景象。佛学讲求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其所谓的“涅槃”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同一,或者说,就是了解了或自觉到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固有的同一[3]202。儒、佛、道作为中华文化思想的渊源和民族精神的灵魂,在中华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特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规范性的导向作用。可以肯定地说,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且必将对未来人类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起重大而深刻性的影响,其根源于中华文化的博大、包容、贵和和进取的这种和谐精神——即和谐哲学,这也必将对今天人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价值取向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2.国外关于人的和谐发展思想的历史考查
西方国家也有丰富而系统的人的和谐发展理念,如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就是一个提倡人和谐发展的典范。 他在哲学、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等方面的独到发现恰恰证明了人的和谐发展的存在和可能。他在其《政治学》中把人的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在“形而上学”中关于“物质”与“形式”的共生,在“物理学”中关于运动的“可能性实现”[5]90,等等,都说明了他的经历和发现具有人的和谐发展的底蕴和基础。后来,他的思想通过他的学生及其后来学者的传播得以保存并进而影响到全世界。同为哲学家和教育家的康德在其《实践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中对人类的真、善、美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归整,提出人的灵魂是由智力、道德和美感三者构成的学说。他从理性角度出发,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论述了至善、德性和幸福的关系问题,说明有德性和幸福是最高的善。也就是说,“他是全善的,他必须拥用绝对的权力,以便把德性和幸福联系起来,或者说他是全能的”[5]465。康德对人的真善美的探索毋庸置疑,即便康德最后把全智、全善和全能归结为上帝,但也不能否认他对人的和谐发展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基础上,在分析劳动在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完整而客观地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约性、可能性和必要性,并科学地总结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即“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与智力和德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人的最后解放”。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到中国和苏联。苏霍姆林斯基从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体系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三者融合在一起,把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至此,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正式形成并影响到中国,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的应合和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顺应已然行成,并对我国高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出现了与人的和谐发展有关的弊病与冲突
人的和谐发展作为一种育人理念和教育思想体系在古今东西方世界已然证明其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事实上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转型而出现的与人的和谐发展有关的各种矛盾、问题和冲突已成为制约我国向前发展的桎梏,并最终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选择。
1.人才选拔强调应试,评价模式过于单一,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考试”作为人才选拔的“法宝”已然证明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必将在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任何具有民主思维和公平视野的人都不会否认的,它也必将会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肯定。但是,当社会在肯定考试的意义和价值时是否也应当对考试的方式方法和适用范围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抑或也应该对“人的发展”这个教育上永恒求索的论题进行详细的探讨。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一个社会的人,他有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需要,也有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领域的完善要求,任何强调其中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行为都是对人的发展的一种损害,也一定会影响人发展的社会化水平和个性化发展水平,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然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情景却令人异常担忧,主要表现就是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方式过于狭隘和单一,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选择和标准。什么科目都必须考试,只有考了60分才能过关;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上课,把所谓的平时成绩纳入总分,美其名曰“综合评定”。老师有老师的标准,而学生也有学生的办法,有的学生总结出了一条过关秘诀,即“平时上课请人替代(因为老师要点名而又不认识学生,所以只有请同学答应),学期考试复习两天”,只要把考试范围背好,60分万岁。这种简单的学生成绩评价模式,促成了学生对待考试蒙混过关的心理,但是到大学毕业时却又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渺视,甚至于歧视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实际上,这仍是当前高等教育中的“应试“现象,即教师的教学目的不明确、对学生的素质发展没有帮助、存在应付差事的状况。教师并未真正具备事业责任心和历史责任感,并未把教育当成一项“事业”来做;而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对自身的发展未作充分的思考,存在“应付”学习任务的现象,其结果是学生知识不全面且不精深,思维未得到较好地训练,能力未得到提高,情感发展不充分,动手能力不强,独立生活生存能力较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得到锻炼,总之,人的全面发展未得到较好地实现,和谐发展只能成为一种理想。
2.大师欠缺已成事实,教师素养有待提高,高校学生的和谐发展困难重重
“社会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对这一命题的认识应该是人所共知的。然而,对这一论题的落实却是力道不足,或者说,是认识不够精准和全面的,它主要表现在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高校教师素质问题上。众所周知,本世纪初我国在高等教育连续扩招的推动下,200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3.3%[6],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已真正步入大众化国家的行列。这原本应该是值得全国人民同贺的喜事,然而,高校教师素质的下滑问题却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如有的教师过度关注经济利益和名望,一切以科研为中心而无视课堂教学,置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发展于不顾;有的教师赶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时髦,整个学期都让学生上课堂代替自己“讲授”,名曰“新课改”,实为教学上的“偷工减料”和“懒惰行为”;个别教师授课“坐而论道”、夸夸其谈,而无一点高雅的思想内容,为了取悦学生,甚至讲一些的笑话以博得学生的喝彩。或许有如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腐败现象一样,大多数人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教师素质下降已见怪不怪,但是,稍有一点良知和正义感的人都会对诸如此类的现象忧心忡忡。值得高兴的是,当前我政府和高校管理者对此问题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关注,然而,治理方法欠妥和力度不够已为社会所诟病。
如此的教师素质和教师育人策略,又怎能用“大学非有大楼而有大师之谓也”去称呼呢?又怎能去相信这样的教师所教授和培养的学生呢?这已为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社会所应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因为中国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必将会证明,“只有一流的老师,才会教育出一流的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加强,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必将成为一句空话,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也必将是低效和毫无建树的,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也将是纸上谈兵而已。既便是当前高校在招聘新教师时对教师学历已有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只要是对教育有过关注和思考的人都知道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如果简单地用招聘高学历教师来解决此问题,就犹如医生给病人治病时的“治标不治本”,这根本不可能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3.教师教学方法欠妥,创新观念不足,严重影响学生的和谐发展
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承本无可厚非,这原本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之一,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作为第一要务,这也为教育界所肯定和认可。但是,如果高等教育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承和学生对既定知识的掌握,那么培养的人将难以有所作为,也很难促进社会向更高的文明前进和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即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代社会,人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养,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的人。但是,也应该知道,在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上,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目的[7]。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和大变革的时期,我国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可以说,我们一直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高等教育也同样如此。显然,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呈现,忽视知识的发现;只重视知识的记忆,忽略知识的思维;只强调学生动脑,轻视学生实践;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漠视学生的生活;等等。高等教育只重视知识教学,把知识的获得作为高等教育唯一目的,教师只会讲授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只会记住教材上的每一句话,只要考试能考高分,这就是目的。其次,从人的知识结构上的和谐本义上说,并不排斥矛盾和冲突。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有对立和斗争,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但是事实上,在学习过程中,个别的人对新思想和新观念是很担心的,认为新思想和新观念会动摇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会造成他们的“无知”。其实,中西方世界的哲学告诉我们,凡事都有对立面和多样性,和谐是一种合理的差异性,和谐的统一不是整齐划一,它尊重差异[7]。也可以进一步说,任何创新都是在矛盾和差异中产生的,因为新事物的产生总是要打破原有事物的空间和结构,新事物替代旧事物总是在一种矛盾和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因而,重视知识的学习和忽略知识的对立差异也不是和谐,也不可能对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形成有多大帮助。
三、人的和谐发展理应是高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又一诉求
1.人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发展”和一系列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它科学地回答了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等社会广为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科学发展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最新产物。从本质上说,科学发展观弘扬的是一种和谐发展的伦理精神[8],是对和谐发展的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状态描述。高等教育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机构,人的和谐发展理念的提出是高等教育对科学发展观思想的理论应合。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即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倡导了一种关于人发展的理念,即社会的发展应以人的发展为手段,人的发展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之一。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全面发展,而且还追求人发展的和谐和协调,即人应有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又应有知、情、意、行的全面进步,还要关注人的语言能力、身体运动、空间感知、艺术美感和自我认知的提高。第三,科学发展观从不排斥人的各方面发展的矛盾和斗争,它认为,人的发展都是在对立和冲突中实现均衡和协调的,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2.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内容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会转型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主题,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蕴涵了关于人和谐发展的基本思想内容,同时也对人的和谐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规范,体现了人的知、情、意、行和德、智、体、美的统合和协调。众所周知,当我国经济社会在进行全面发展和革新的同时,与之伴随的是城乡差别、贫富悬殊和就业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显然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增加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如不采取应对措施必将会危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与社会发展同步而至的人的经济利益的调整加剧了人在社会之中的差异性、多变性和对抗性。其实,这时的社会最需要的是人理性的和谐。反之,人的全面和和谐发展又会影响社会和谐的程度和水平。毋庸置疑,社会和谐与否定会影响人的心理状态,会造成人的和谐发展成为未知和不可能。可以这样说,社会和谐和人的和谐二者之间是互为因果关系的,二者犹如一个事物的正反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但是,在认识二者关系的同时,应当毫不含糊地承认和肯定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内容,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中心和关键,社会不能离开人。
3.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
当前,随着我改革开放的全面发展和不断推进,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重大变化,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正在向纵深发展,我国社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升级、变化和转轨,社会的经济利益和分配方式正处于全方位的调整和组合中。新事物正在形成,而旧事物却依然强大,新旧更替导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可避免。如生活的压力让人疲于奔命,城市房价的上扬让人眉头紧锁,工作的压力让人精疲力竭,竞争的激烈使人急于充电,社会的变幻莫测让人无暇应对,如此等等,人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谈和谐发展是多么困难。然而,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和发展,不得不承认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最终的目的而非手段,人应当是社会的“中心”,即一切应以人的幸福作为标准。当然,在这些社会冲突中,摸清问题和矛盾的根源应为第一要务,而这也必须从“人”本身出发,如果缺少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不能科学客观地把握和评价自己,缺乏自我管理、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当然不足为怪。然而,不论社会如何转型和变换,人作为社会的中心当然不会改变。社会的和谐应首先是人的和谐发展必会成为永久的普适真理。因此,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4.和谐发展是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延续
中国文化崇尚和谐,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位,以“和”为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宇宙的变化发展是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和合”文化应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主要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主要是在承认事物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前提下,把相互对立和斗争的事物统合于一个完整的事物中,使事物内在的各种因素相互制衡和协调,从而达到最佳的组合,以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进新事物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可以说是最早的和谐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中国文化历来主张以和为贵、和衷共济、兼容并包、和天人合一。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和谐教育,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内在和谐发展和外在和谐发展的统一。内在和谐主要是处理自我的关系,是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外在和谐主要是指处理与外在的关系,是个体与外在环境和条件的和谐。从总体上说,人的外在和谐和内在和谐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一方紊乱必将影响整体的和谐发展。实际上,今天高校实施的素质教育和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本质上和中国古代修身养性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关系,目的是为了达到人的内在和谐。今天强调尊重社会多元和个体差异就是对中国古代强调的“君子和而不同”和“”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人的和谐发展是对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5.和谐发展是人才培养的理想目标
人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关于人的发展理念的合理界定,其本质在于强调以人为本,即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人的和谐发展理念继承了过去素质教育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并且是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全面发展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的教育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创造性地解决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转型所面临的冲突和问题,是马克思的教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和谐应为当代教育的价值追求和理想目标,人的和谐发展更是当前社会对人的培养的最佳价值选择。和谐发展的人应是通才与专才的有机结合,应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兼顾、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兼备、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兼优、内在和谐和外在和谐兼具、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妥协和不抱怨,具有破旧立新和敢想敢干的精神和勇气。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和使命,解决问题的关键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和模仿,唯有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因此,归根到底必须回到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人的和谐发展当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目的的最理想的价值选择。
参考文献:
[1]吴世彩.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教育[J]. 人民教育,2006:3-4.
[2]孔丘,等. 四书五经[O]. 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3]冯有兰. 中国哲学简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刘永生. 老子[M]. 沈阳:辽海出版社,2010.
[5][美]梯利. 西方哲学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2] WILLIAMS R, RASSENFOSSE G, JENSEN P, et al. U21 Ranking of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2013 [EB/OL]. http://universitas /news/details/96/u21-ranking-of-national-higher-education-systems-2013.
[3] UN System Task Team on the Post-2015 UN Development Agend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Vision for Development [EB/OL]. http:// /millenniumgoals/ pdf/Think%20Pieces/11_ips_science_innovation_technology.pdf, 2012.
[4] SCHNITGER M, WINDELBAND L. Shortage of Skilled Worker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Germany: Results from the Sector Analysis [EB/OL]. http://itb.uni- bremen.de/fileadmin/Download/publikationen/forschungsberichte/fb_31_08.pdf, 2008.
[5] Bytoft L. Europe. UNESCO. Engineering: Issu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UNESCO Report [M]. Paris: UNESCO, 2010: 210-211.
[6] KUENZI J J.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 Education: Background, Federal Policy, and Legislative Action [EB/OL].http:/// sgp/crs/misc/RL33434.pdf, 2008.
[7] 李晓强,孔寒冰,王沛民. 建立新世纪的工程教育愿景:兼评美国——2020工程师《愿景报告》[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7-11.
[8] 孙旭东,李成刚. 美国工程教育联合体计划述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1-5.
[9] 孔寒冰. 欧美工程教育改革的几个动向[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2):28-32.
[10] SPINKS N, SILBURN N, BIRCHALL D. Educating Engineers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 Industry View [EB/OL]. http://.uk/news/releases/henley/pdf/henley_report.pdf, 2006.
[11] 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EB/OL]. http:///.
[12] 吴江. 尽快形成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J]. 中国行政管理,2011(3):11-16.
1.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统一有利于社会发展
社会人才类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社会的教育类型也随着人才类型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职业教育学校与当地的工业发展息息相关,以便适应因生产不断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运用靠人才,如果没有中等职业教育人才,而空有高端的科技人才,其科技也无法转化为生产力。
2.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统一有利于学校发展及学生就业
技术型实用人才严重缺乏,高级蓝领成为社会用工的一大缺口,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严重短缺,几乎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 只有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接轨,职业教育才有生源、有出路。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选择就业。现在的中等职业教育随着当地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可以使毕业生能够与职业岗位进行零培训接轨,避免学校资源浪费和学生精力、物力的浪费。在此二者完成良好统一的同时,社会、学校与学生三者之间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学校更好的发展。
二、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脱节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随着劳动力市场需求加大,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在中职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脱节的问题。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被轻视的现象仍很普遍。在现实生活中,鄙薄中等职业教育的观念仍根深蒂固。许多人并不把进入中专或技校就读视为有前途的学习途径。人们对于社会对中职教育人才的需求并没有很好的认识,从而无法从根本上认可中职教育。
2.学生观念没有转变
目前的中职学校仍然面临着生源危机的问题。生源危机不单单是指学生数量,还有一个更主要的方面是学生的生源质量差。学生的观念没有转变,绝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自己的求职志向而选择就读中职学校。普通高等学校扩招,淘汰分流机制下的中职学校考生分数偏低,常常是为了初中毕业后不至于无事可做而选择就读中职学校。“考不上普高到职高”的无奈选择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的发展,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热情,也无法更好的热爱并投入到该方面的社会需求中去。
3.教育经费投入不够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既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又拥有较强职业能力的技术工人,从而能够胜任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大量教育资源的投入。而就教育资源而言,培养一个合格的技术人才就要远远高于培养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因为高等中学毕业生对于实训方面的培养基本没有要求,而中职学生在实训技能方面的要求很高。与此同时,对于中职学校的教师,其本身素质不但要达到普通高中教师的水平,在技能方面还要有一技之长,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是“双师型”人才,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中职学校教师的薪资却不如普通高中教师的薪资,从而影响中职学校教师体系的建设,也影响了中职教育跟进社会需求的能力。
4.企业软环境配合不足
目前社会上对招收中职教育人才关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宣传力度逐渐加大,对技术类人才的缺口非常重视,但是,现实的情况与宣传仍有一定差距。企业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但对技术人才的重视程度仍远远不够。学生就业率高,但往往是技术含量不高、稳定性差、劳动力廉价的职位,企业并没有为这些技术人才提供足够良好的就业软环境,很难让从中职学校走出去的人才从根本上被认可,从而导致了中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三、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具体做法
1.从宏观上把握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
中职教育学校应准确有效的把握人才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找准自己培养人才的定位。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一定要紧跟市场的需要,使培养的目标在素质上和技能上都能够达到社会的需求。优化结构,认真研究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的精神,根据社会需求对培养的专业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资源,保证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与当地发展方向、市场需求相适应。
2.将中职学生的培养落实到实处
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找准自己的优势,下功夫培养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宽度和深度上的延伸,使培养的人才既优质又实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避免资源浪费,无序竞争而导致的所培养人员质量低下,从而影响学校的声誉。要跟具社会需要及时的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实训经验等,使中职教育实时与社会需求接轨,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培养重点。
3.中职教育教师自身素养要不断提高
中等职业教育完善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中职教育教师的师资力量提高。中职教育教师在中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问题上肩负着沉重的担子。“双师型”人才不仅要求教师在自身素质方面,更要求教师在个人技能方面达到一定高度。要给教师足够的资源完善自己,使教师队伍能够及时的与社会需求接轨,从而指导学生达到社会的需求,本着“宽进严出”的原则,使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受教育的过程中转变观念,找准自己的定位,学习过硬的专业技能,毕业即能服务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与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
中职教育学校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做好企业与人才之间的沟通,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社会的需求,与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就业和企业选人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最大限度的开放信息,互通有无。
四、大连市房地产学校的经验
一是学校积极探索大连地区社会对中职学生的需求方向,总结出适合本校资源的如土地资源调查、房地产营销与管理、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供热通风与空调、电梯安装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等专业性极强又十分热门的专业,并积极开展相关的培训认证工作,实行“订单式”办学,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入学即就业,招生即招工,在校的学生就是某个单位的职工。学校坚持“一切为了成才,一切为了就业”的办学宗旨,实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完美结合,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深受用人单位及主管部门的认可。同时,学校结合社会需求及自身能力,在做好现有专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的热门专业,拓宽了招生就业渠道,更好的服务于社会需求,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二是学校在对教师队伍的选拔和培养方面非常重视。本校教师在选拔时严格审查专业技能,坚持把好考试面试关,在选拔初期就要保证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及个人素养情况。同时学校根据社会需求的发展,大力支持教师的进修和学习。坚决执行教职部门对“双师型”模式的要求。首先使教师能够跟社会需求接轨,从而进一步使培养的学生能够与社会需求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