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

时间:2024-02-02 15:00: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关于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于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

篇1

Effect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on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 Wang Luhui, Zhang Y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ShenyangMedical College, Shenyang 110034,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psychol ogy educ ation on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 As to provide a positive measure o f mental health improving. Methods 60 university students in ex periment group w ere conducted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for 3 months. Other 60 studentwere as the control groups.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was eva luated by SCL-90, Coping Style Scale, Social Support Scale. Results 4 factor sc ores of compulsive, anxiety etc of SCL-90 after tes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 hat before tests in experiment group. After tes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tafter tests of control groups. The factor scores of actives coping, feeling supp ort, used social support etc. after tes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 that before te sts in experiment group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 after tests of control groups . Conclusion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may increase th eir mental health level, and improve their coping style and social support.

【Key words】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Coping style ; Social support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其心理健康水平已引起 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已列为 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1]。心理障碍的产生包含有认知的偏差或歪曲,已是心理学 界的一种共识[2]。因此,改变认知来达到预防和治疗心理障碍已日益受到人们的 重视。为了配合高 校更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采用认知教育的方法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实验 研究,以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科学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一年级新生作为试点,随机抽取2个班作为实验组,2个班作为对照组,每 组人数均为60人。年龄在18~20岁之间,两组男女生比例约为1:3。实施干预前用SCL-90、 简易应对问卷及社会支持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了统一测试,显示两组之间各项结果没有显著 性差异(见表1、表2、表3)。

1.2 方法 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选择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社会支持量表作 为心理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3]。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从认知与情绪、行为的 相互作用 出发。设计安排了①认识人的心理;②非理性认知特点与情绪变化;③合理认识生活事 件;④情绪的自我调控方法(ABC法);⑤领悟社会支持,开发有效的求助技巧等板块的主 题教育。以专题讲座、学生自由讨论以及团体咨询等方式进行。每周1次,每次1.5小时,持 续3个月。认知教育干预后,比较实验组的对照组学生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 差异。所获数据采用SPSS 10.0进行分析比较。

2 结 果

2.1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后心理健康量表上的结果比较与分析 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学 生在SCL-90各项因子均分后测分比前测分值低,其中强迫、抑郁、焦虑等3个项目存在显著 性差异,阳性项目数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相比在阳性项目数、强迫 、抑郁焦虑上有所降低,差异存在显著性。而对照组学生后测与前测差异均无显著性。说明 认知教育可以降低强迫、抑郁、焦虑3项因子的痛苦水平,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一 定的积极作用。

2.2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问卷上结果比较与分析 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 积极应对维度后测显著高于其前测及对照组后测分值。消极维度后测低于其前测有显著性差 异。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无显著性。提示认知教育可以影响学生的应对方式,实验组学生在挫 折和困难面前更多的选择了“与人交谈,倾述内心烦恼、改变原来的一些做法或自己的一些 问题”等积极应对,减少了“通过吸烟、喝酒、服药和吃东西来解除烦恼”等不健康的消极 应对。

2.3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后社会支持量表上结果比较与分析 表3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社 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3项后测高于前测,与对照组相比高于其后测,且差异 达到显著水平。客观支持得分变化不显著。对照组前后测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认知教 育可以提高实验组学生主观体验到的情感支持以及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3 讨 论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Ellis)就提出了神经症状产生的根源是不合理 信念的存在。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焦虑、抑郁、强迫动作等心理疾病的产生确实与 非理性信念有关[4]。认知心理学就是强调认知过程对情绪和行为的重要影响,认 为焦虑、 抑郁等情绪障碍和适应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异常的思维方式,通过分析找出不合理不现实的一 面,以合理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即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建立现实的认知结构,就可达到 改变情绪和行为的目的。本实验就是通过认知心理教育课程围绕认知、情绪和行为相互之间 的关系展开,帮助大学生认识个体心理活动的特点,认识到认知是决定情绪的关键因素。针 对大学新生的学习生活和适应新环境等问题造成的痛苦、烦恼等负性情绪反应,以理性情绪 疗法引导使之学会辨别非理性信念并与之辩论,并逐步学会表达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总是要面对各种压力与挑战,在构建合理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还要帮 助大学生认识到要有意识、有目的、灵活的调节行为来适应现实变化的环境。即如何应对压 力与危机。有研究发现,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则心 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4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两倍[5]。可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 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实验通过引导大学生合理认识生活事件,学会采用“ 与人交谈,倾述烦恼”、“放轻松”等积极良好的应对方式。通过“我们是朋友”丰富交际 经历,开发有效的求助技巧等,更好的开发利用和感受到社会支持,以减少应激对心身健康 带来的影响。通过实验我们认为,认知心理教育在维护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其应对方式和提升 社会支持程度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建议深入实际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有针对 性地开展认知心理教育,以维护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思想理论 教育导刊,2001,增刊:1-5

[2]季建林,储展明.认知治疗的国际动态.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12 3-125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社,1999:31-35,122-124,127-130

篇2

20世纪80年代开始,整个西方心理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研究取向的多样化、研究范式的新颖化、研究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主题的拓展延伸,新思潮、新方法、新趋向、新理论层出不穷,多元化的研究主题、解释取向以及理论建构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元化的心理学研究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西方心理学丰富多样的发展盛况,在此有必要梳理一番,以尝试构建当今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清晰图景。

一、困境与机遇——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契机

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是建立在传统主流心理学发展危机的基础之上的。20世纪20年代兴起并风行心理学界的行为主义将实证研究范式在心理学领域内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水平。他们主张研究外在可见的行为,采用严格的条件控制,使用精确的数据来解释研究结果。60年代兴起的信息加工认知主义,虽然把研究对象从外部行为转到了内部加工机制,但是在方法上却一如既往地传承了实证研究取向,认为需要严格控制条件以得到更准确的解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流心理学(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为代表)的这种科学主义研究理念受到了众多心理学家的追捧,甚至将实证研究方法奉为经典标准。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一味地追求实证研究造成了现代主流心理学忽视了文化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忽视了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以方法为中心以及脱离生活实际的研究,等等如此的做法使得西方主流心理学不断遭到外界的质疑,同时也面临着包括来自自身领域的多方面诘难,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西方科学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困境和危机。

遭受着来自心理学学科内部与外部多方面质疑与批判的西方心理学也意识到需要改变思维、超越自身发展瓶颈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心理学对以往的研究视界、理论建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的思考。“在困境面前,许多心理学家另辟蹊径,开始寻找一条不同于主流心理学的道路,因而导致了心理学的多元化趋势。”[1]西方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相互融合,加之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新思想的不断涌入,新理论的相互借鉴,从而使得当代西方心理学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其一,当代心理学的多样化研究取向,主要以进化论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为代表。其二,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性取向,主要以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叙事心理学等为代表。

二、多元与批判——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主题

多元和批判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突出主题,多元化的发展所带来的新概念、新课题、新思路弥补了传统心理学的不足之处,成为传统心理学的重要补充内容。批判化的发展则是指后现代心理思潮的出现与盛行,为整个西方心理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

1、进化论心理学——研究思路的创新

进化心理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在心理学界的一个名词,是包括相关的理论主张、课题研究等相对统一的心理学思潮。通常认为,进化心理学是试图通过普遍的行为机制来解释人类为什么以某种方式行事的科学。进化心理学是在广义进化论和社会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理论来揭示人类心灵的起源,解释人类的精神现象,把人类的心理属性看作是进化的结果。“进化论的基本假设有两条,即:有机体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而历史地形成的;而历史地形成的有机体的一切方面,都对维持有机体的存在具有积极意义。这两条假设逻辑密切不可分离,二者的统一构成了有机体的各个方面及其与有机体、环境之间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同一性的说明”。[2]进化心理学家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人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如此的心理机能和机制而不是其它?为什么有些心理机制和行为本能是所有人类都共同拥有的?为什么人类和动物在某些心理表现上会出现如此的类似?为什么我们总是确信文化对人类心智的重要作用,而较少考虑到生物进化作用对人类心理发展的贡献?带着诸多疑问,进化心理学的假设指出,人类所拥有的许多心理属性都可以看作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被选择出来的,而最早形成的一些心理行为机制至今仍在人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进化论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内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进化研究”风暴。研究者开始更多地考虑到生物进化因素在心理变迁和心理解释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社会、认知、发展、人格、文化等各种各样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渐进入到进化论心理学的研究议题之中。进化心理学确实从进化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某些深层的结构与本质。“进化心理学的目标是揭示并进而理解心灵的构造和实质。它并非像知觉、学习、思维研究那样,是一个具体研究领域,而是心理学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运用到心理学的一切领域”。[3]进化心理学对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自我保护与发展、人格特质、地位追求、配偶选择、后代抚养、关系维持等主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新颖的解释路径。进化论心理学试图在人类发展的时间纵轴上展开对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解释,说明进化在心理结构中的作用,在心理内容横轴上扩展和丰富自己的研究领域。

2、积极心理学——研究主题的变化

2000年,塞利格曼与西卡森特米哈伊刊登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文中指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关于积极的整体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与环境的一门科学。[4]它们的研究活动将主题聚焦于诸如希望、智慧、创造性、勇气以及其他积极的精神等方面,让整个心理学界为之耳目一新。积极心理学的出现给传统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积极心理学正如它的名称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关注的是积极向上的东西,比如人类的勇气、幸福、乐观、希望等心理品质,不仅要关注个体的幸福,还要关注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全体人类的福祉。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马丁·塞利格曼指出,在过去的50年中,心理学家忽视了去践行心理学早先的任务和承诺,那就是保护和促进正常人的心理健康。虽然人们一直都在谈论一个关注了几千年的问题,即人性善的问题,只是从未在心理学领域内被重视并加以研究。

20世纪末期,积极心理学深刻影响到了世界其它各国的心理学研究,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主动参与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中来。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社会机制和组织建设三个方面。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方面主观幸福感是研究重点,主要探讨诸如性别、年龄、学历、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工作性质、文化境遇、人格特征、性格类型、期望水平、生活事件、认知方式等因素与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体验的相互关系。在积极个性特征研究方面主要关注积极人格的构成、培养和实现途径。在积极的社会组织建设方面则致力于分析管理、教育、社区、媒体等方面如何促进组织本身以及人类的发展。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和流行带来的是心理学研究主题的转换。积极心理学更为关注人性的积极层面,更致力于促进人类的幸福,提高心理质量。它在传统心理学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通过对咨询心理学以及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旨意做了系统性的阐述,我们发现,积极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建构,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咨询心理学的哲学根源与基础,要分清自己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和不同。最后,我们相信,积极心理学能够融入到咨询心理学中来,并促使我们创建新的评价标准,也相信积极心理学能够运用到更多的跨学科领域中去”。[5]

3、后现代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变革

后现代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领域内后现代心理学分支的综合称谓,是后现代思想影响下心理学领域内各种变化的总体趋势,通过强调后现代思潮中解构前提、悬置本体、主张建构等理念,对传统心理学的众多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再审视。后现代心理学批判传统心理学的同时也在积极借鉴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成果。话语分析和叙事方法的引入给当代心理学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空间,并为深入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指出了更新的解释视角和途径。后现代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的心理机器隐喻、实体性假设提出了质疑,主张人的心理是与社会互动建构的产物;对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认知主义提出了否定,重视语言在心理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在传统心理学领域内掀起了一场革命。 后现代心理学是一个很大的阵营,并非是一个统一的理论学派,它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没有统一的组织,也没有统一的理论建构。各种新近的后现代心理学分支比如社会建构心理学、叙事心理学、当代文化心理学、当代女性主义心理学等成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代表。这些后现代心理学分支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致力于去研究的主题也多种多样。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以建构为主线,力求剖析以往主流心理学所建立的各种理论内容。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尤其重视理论或思想产生的时空场域和话语背景,以社会建构论的立场反观其自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发展历程,由此展现了一个容社会、文化、个人等众多因素共同参与其中的复杂的社会心理建构过程。[6]叙事心理学研究将叙事和心理学研究结合起来,却又超越了哲学和方法论的形式化藩篱。叙事心理学需要探索组成人类精神世界的意义系统与结构,强调叙事活动的时间与顺序维度,侧重研究在时间与顺序的关系中得到建构和解释的意义,从而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结构性地联系起来。当代文化心理学深入研究了文化和心理的深层建构关系,它认为文化和人类的心智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不存在统一的、普遍的、标准的原则和定律来解释人类心智的发展与工作机制,一种根植于某种文化的心理学理论,其理解和应用必将局限在产生它的此种文化中。女性主义心理学重新解读和审视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与方法论,批判父权制社会体系下主流心理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的价值标准,及其研究行为对女性经验的排斥与歪曲理解,试图重新建构包括女性在内的心理科学。

总体来看,虽然后现代心理学的各种思潮的发展各有侧重点,但它们也具有一致性,这主要表现在,他们都赞同后现代心理学所崇尚的“建构”理念。这种建构不是个体的建构,而是社会的建构,不是封闭的静态过程,而是开放的协同合作的动态过程。所有的建构都是在关系情景中产生、发展和变化,而建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带有文化和价值制约性。虽然后现代心理学阵营内部还存在诸多分歧,理论研究各异其趣,但后现代心理学家们开辟出了一些独特的新领域和新主题,并始终尝试着从新视点出发去创造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模式。后现代心理学对西方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与认识论的批判与重构,在西方心理学界中独树一帜,促进了对人类心灵奥秘的深入探索。

三、讨论与结语

对于近20年来西方心理学的整体发展趋势做出全面的描述和准确的评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知道,西方心理学的多元与批判的发展趋势是源于学科领域内外多方面的原因。而国内也是在积极地对这些新进发展的范式和理论尽量做到更为详尽的描述和介绍,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国外心理学发展状况的广角镜。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中所出现的新趋势、新理念以及新研究方法,借鉴并融合了社会学、哲学、文学等领域的精华,这让心理学能够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探索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奥秘。不管是作为现代心理学体系多元化发展的进化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研究,还是作为现代心理学研究范式重要突破的后现代心理学思潮,都为我们继续研究和解释人类的心理现象提供了更加独特的视角、更加新颖的思路、更加深厚的理念以及更加灵活的方法。它们是现代心理学的一股新势力,是活跃在现代心理学的舞台上的独特风景。

但也有批评指出,当代西方心理学多元化和批判性发展的后果是造成了一片繁华的背后缺少了宏大理论的梳理和建构,尤其后现代心理学更是如此。不能否认,后现代心理学那种直入现代心理学要害的批判方式所带来的新思维已经让整个心理学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局面。但后现代心理学是建立在批判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时间较短,相对于较为成熟的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宏大流派来讲,它们在理论建构方面稍显稚嫩,仍需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

【参考文献】

[1]叶浩生.积极心理学(前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4页.

[2]高申春.进化论与心理学理论思维方式的变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叶浩生.进化心理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意义[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

篇3

一、隐喻研究概述

自公元前300年,亚里士多德开始对隐喻进行系统论述开始,到现今为止,关于隐喻的研究已经过了2300多年了。英国著名修辞学家理查兹(Richards,1936:98)提到,“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另有波里奥(Pollio,1977)等人曾做过估计,“人们在自由交谈中平均每分钟使用4个隐喻修辞”。由此可见,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语言交流中的重要性。

虽然对隐喻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它都是作为修辞学的一部分而被广泛研究的。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诗学》(Poetics)中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1]。总的来说,亚里士多德坚持的是“对比论”的观点,即将一种事物类比为另一种事物,从而进行修辞学中的隐喻。公元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提出“替代论”的观点,他认为隐喻即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修辞现象。20世纪30年代,理查兹在其《修辞哲学》一文中提出“隐喻互动论”,之后,布莱克对该理论进行了完善。他们认为“隐喻是一种新的意义的创生过程,是两个主词的词义相互作用的过程”[2]。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间,西方学者开始从逻辑、哲学及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进行语义学研究。由于隐喻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隐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作为一种认知方式被认知心理学、哲学等领域的学者重视,并正在对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1980年,Lakeoff和Johnson出版’Metaphor We Live By’(《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该书被公认为第一次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开启了现代隐喻学的研究。两人在该书中提到,“隐喻无所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其实,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3]。在国内,束定芳博导在2000年出版的《隐喻学研究》被认为是国内隐喻研究的第一部专著[4]。其后,胡壮麟博导在2004年出版了《认知隐喻学》一书,从隐喻的实质、隐喻与认知、隐喻理解等角度对认知隐喻进行了探讨[5]。胡壮麟的学生张沛在2004年也出版一本关于隐喻的书――《隐喻的生命》,试图为当代隐喻研究开辟新角度、新思路和新领域[6]。

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文献搜索,目前关于心理隐喻的文献很少,以“心理隐喻”为检索词时,搜出来的文章只有7篇。整个隐喻学术界关于隐喻的研究大多还是处于修辞学、语言学领域。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如何从认知领域,或者具体到认知心理学领域,甚至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到隐喻学领域,如何让这个对我们生活如此重要的隐喻学通过心理学的途径服务于人们。

二、心理学与隐喻

现代隐喻的研究角度很多,从传统的修辞学、语言学角度,到当代的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角度,关于隐喻的研究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正如束定芳所言,“从不同角度对隐喻的研究说明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意识到隐喻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中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他也指出,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一是创造新的意义,二是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7]。所以,我们认为,心理学与隐喻之间是存在紧密联系的。

隐喻在本质上其实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们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理解说明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过程。那我们如何将隐喻引入到心理学领域中呢。

赵宗金[8]认为,隐喻研究进入心理学的途径至少有两种方式:一是横向和纵向考察心理学的隐喻,即是每一种心理学形态都有其根本的隐喻,可以对不同层面和水平的心理现象进行隐喻式的考察;二是对隐喻的心理学基础的考察,即隐喻过程可以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首先,每一种心理学形态都有其根本的隐喻,即我们所说的每个心理学流派的心理隐喻都是不一样且各具特色的,根据简特纳(Dedre Gentner)等人对心理学历史的分析显示,源自其他领域的隐喻在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从1894年至1975年,心理学家们共使用了265个心理现象的隐喻,这些隐喻主要分为四种类型:拟人隐喻、空间隐喻、神经隐喻和系统隐喻[9]。从这个角度说,这些不同的心理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心理学的发展进程。麻彦坤[10]认为心理隐喻经历了四大发展阶段:研究对象的转变,即由物到人的变化;心理学方法论的进步,即由被动到主动的变化;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即心理学研究从消极研究到积极研究的变化;更加注重社会文化的影响,即从个体到社会的变化。

其次,对于隐喻的心理学基础的考察这种方式,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潜意识和意识的论述为我们理解隐喻的心理发生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Rogers(1973)就曾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隐喻的产生原因。他说,“隐喻是被压抑的不自觉的直觉冲动通过神秘的象征形式的表达”,“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隐喻可用于心理治疗,因为隐喻语言提供了一种重组个人世界的工具”[11]。其实,隐喻的产生源于我们的身体体验和生活经验。这样的体验和经验都能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源头。王文斌在《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一书中提到,“研究隐喻,在相当程度上,就是研究隐伏于人类大脑里的思维方式、思维规律和思维的发展过程”[12]。

此外,赵宗金还认为,可以从知识社会学角度来考察隐喻的作用。所谓知识社会学,主要是考察知识获得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隐喻思维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与所有知识的学习和获得类似,隐喻在心理学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当代心理学家莱尔瑞(D.Leary)对此有一个说法,“所有的直至最终根植于知觉和思维隐喻的模式,同样在心理学中也扮演着基础性的角色”[13]。

总之,我们可以通过对心理学中的隐喻研究和隐喻学中的心理学研究,探索心理学与隐喻之间的关系,达到将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而服务于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三、心理学中隐喻研究的意义

自冯特的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传统心理学遭到冷落,使得隐喻与心理学间的联系得以减少,更让人遗憾的是,关于隐喻的哲学和语言学的众多研究成果没能及时有效地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有用资源。然而,即便如此,单是从其使用频率来看,隐喻研究也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例如,在语言学领域,隐喻丰富了语言表达,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工具。语言又是情感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但是由于情感是抽象的,不能直接表达的,便借助于隐喻进行情感表达,从而达到人际交流的目的。而在心理学领域中,我们面对的有无法感知、无法视听,但能体验和自觉的心里生活世界,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隐喻和隐喻式思维方式[14]。从心理学角度,有学者提出,所有的知识最终根植于知觉和思维的各种隐喻模式。所以,隐喻的作用同样能够表现在情感表达和人际交流中,从而表现在心理健康层面上。

孟维杰(2010)[15]认为隐喻在心理学与人文精神中起着重要作用,他提到“从数字化、符号化、机械化的逻辑语言中重拾心理学隐喻,并非是要从隐喻语言取代心理学科学术语,而是期望隐喻与逻辑并存,理性与非理性同在,使之能更好地传达人类心灵自身,实现心理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统一”。他认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概念、事物等都是抽象的,如果不借助于隐喻,我们理解和表述它们就会很困难。对于心理学知识系统中的各种理论的成功学习和表述,我们不得不承认隐喻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辛自强(2005)[16]在其《心理学的措辞:隐喻和故事的意义》一文中,对隐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他认为,隐喻不仅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因为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人在时间维度上展开的一系列时间连贯成故事。可以通过故事来了解别人的心理,也可以通过故事让别人明白人类心理的奥秘。而隐喻是故事中的最基本元素。由此可见,隐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人际交流中的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综上,不管是从隐喻角度研究心理学,还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隐喻,我们都能够清楚看到心理学和隐喻之间的密切关系。最后,我们希望两者的研究能够互相促进:一是将隐喻引入到心理学中,我们能够从这一角度探索心理治疗的新方法,因为隐喻能够带领我们从新的角度去思考;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隐喻的作用机理,并能找到隐喻更多的实践意义和价值所在。正所谓风景没变,看风景的角度变了,整个感受就会发生变化。相信通过这样的探索研究,能够从心理学角度让隐喻这种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2.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

[3]Lakeoff,Johnson. 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0.1.

[4]周霞,郭金秀.认知领域的隐喻理论的研究[J].黑龙江科科技信息,2010(7):144.

[5]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张沛.隐喻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

[8]赵宗金.隐喻研究进入心理学的途径[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03-107.

[9]Centner,D.& Grudin,J. The Evolution of Mental Metaphor in Psychology:A 90-Year Retrospectiv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5,40(3):181-192.

[10]麻彦坤.心理隐喻的变迁与心理学的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1):25-30.

[1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01.

[12]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

[13]葛鲁嘉.心理文化论要[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46.

篇4

一、引言

我们怎样才能幸福、快乐?为什么今天的我们不快乐?怎样才能使我们保持最佳的状态来迎接每一天,迎接每一个挑战?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相信在我的一段介绍后,你一定能超越自身的不快乐、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

积极心理学就是指对人类行为中积极地、具有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令人情感满足的因素所进行的研究。斯里格曼等人编辑并攥写导言的一组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论文在2000年美国心理学会所属的《心理学家》杂志上的发表,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诞生。

积极心理学作为新的心理学思潮,运用了心理学中较为经典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通过研究人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来使人类更加了解自我和他人,并以此来使人类更加幸福和健康。

二、积极心理学产生背景

(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首先,在积极心理学不断发展的这些年里,有关积极心理学的学术会议定期举行,出席者非常踊跃。例如,在美国,2004年华盛顿所举办的第三次积极心理学国际高峰年会,就有390多名来自23个国家的心理学家的参加。在中国,2006年5月香港举办了亚洲积极心理学学术讨论会。在欧洲,意大利举办了欧洲积极心理学第二次会议。

其次,积极心理学也很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在美国和欧洲有十多所大学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次上开设了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包括教育工作者、医疗工作者、人事经理、咨询心理学家等参加的由斯里格曼和本・迪安开设的“真正的快乐训练”的48小时电话课程。2005年9月,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始授予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学位,这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第一个硕士学位。

另外,新闻媒体也相当关注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在2005年1月17日,著名 的美国《时代》周刊就用大量篇幅来介绍积极心理学的科研进展和它对人们时常生活所起到的实践作用。

很显然,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关注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蓬勃发展让人们相信积极它的未来是美好的。

(二)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现实背景。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开端。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心理学肩负着两个任务。第一,治疗人们的精神方面的疾病。第二,使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生活的更加快乐、幸福,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使自己更加具有创造力。

自1879年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到现在,人类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面对残酷的战争人类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人类需要一种方法来治愈这种伤痛,因此在那时心理学就责无旁贷的肩负起这个重任了,因此心理学家们把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了从病理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理,以传统的外科医生医治病人身体疾病的模式来对待人的心理疾病。这种心理学也就是现在的主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把这种以矫治社会或人存在的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学称为“病理式”心理学,也称消极心理学)。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需要消极心理学来为我们治愈心灵上的创伤。但如今世界和平社会稳定快速发展,致力于使人类幸福快乐的生活、使人类更加具有创造力的第二个任务便成为时代的主题。这也就促进了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三)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Terman在20 世纪30代关于婚姻幸福感和天才的研究和荣格有关生活意义的研究可以说是最早涉及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二战时期这种研究被迫中断,随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后期后现代建构主义的提出,其观念对现代心理学的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心理学家对积极的心理品质的重视。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者及其支持者都非常重视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之间的深远的关系。另一方面,虽然在积极心理学刚诞生之时斯里格曼否认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的关系。但在2002年以后, 随着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的不断地深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学者也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态度,也开始承认它们两者之间具有相互的联系。

在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看来,在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和自身能力的开发方面积极心理学和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是一样的。受到维果斯基、皮亚杰等学者的影响,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者认为“建构”是指主体从自身出发主动积极地使客观事物与自己头脑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联系的过程。而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中, 相比于治疗精神疾病的学者,心理学家更应该被看作是积极建构人类潜能的促进者。并且,积极心理学还从建构主义心理学那里吸取了很多新理念。

三、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快乐的内涵。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具有快乐的能力;快乐不仅是结果,而且是原因;快乐的人在各个领域都将得到相当的好处。因此,积极心理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真正的快乐。

斯理格曼指出,快乐包括积极情绪、专注和意义。或者说,快乐的生活包括愉悦的生活、专注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它们是组成快乐的三个要素,也是通向快乐的三条道路;对这三种生活的研究,构成积极心理学的主旨。

这三条路分别是:

1.增加关于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绪。并且,斯里格曼还指出过去、现在、将来的积极情绪是不用的三种。

2.专注的生活。接近于亚里士多德所称的幸福或好的生活。其关键的特征正是使人们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并感到安适、自在。

3.把自己的人格力量和才能与知识、美德、家庭、团体、政治、正义或更高的精神力量等联系起来,并运用其为之服务。

如果一个人能够遵循这三条道路追求快乐,那么,他将得到的便是“快乐、完美的生活”。

(二)积极的体验和品质与消极的体验和品质之间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假定就是,积极的体验和品质并非必然地,随着某种消极体验和品质的消失而产生。曾经有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一旦消极的体验和品质消失了,则取而代之的则是积极地体验和品质。但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当我们消除消极的体验和品质时,积极的情绪体验并不必然随之产生。实际上,在消极情绪消失后,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是处于中性的情绪状态。这是因为,仅仅消除―个人的消极情绪并不能自动地创造人格力量、美德和成功等积极情绪。

(三)快乐能够持久的增强。

积极心理学的目的是让人们长久的获得快乐。大量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实验证明,快乐是能够持久地增加的。积极心理学通过对快乐的构成要素的研究也告诉我们,我们可以生活在自身一定的的快乐范围的内。

(四)人性的优劣。

积极心理学家如斯理格曼、谢尔登和劳拉・金对人性持较为乐观的看法。当然,与斯理格曼一样,谢尔登和劳拉・金也认为人性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并非仅有积极的方面。他们认为,如果心理学家能够既看到人的最好的方面又看到最坏的方面,那么,他们就有可能获得对人的性质和命运的重要的新的理解。

四、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一)积极的人格特质。

1999年Hillson和Marie对人格特质做出了划分,提出了积极的人格特质和消极的人格特质。并且,他们认为积极地人格特质有两个维度,即正性的利己特征(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受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当自己需要时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随着对人格特质的划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积极的人格特质产生了兴趣。最新的研究显示,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景时,积极的人格能使我们采取更加有效地策略来处理,从而减轻这些情景对我们的影响。

(二)积极的社会环境。

五、对积极特质心理学的评价

(一)积极意义。

1.测量和评估方面。

相比于早期的心理测量与评估所围绕着的种种我们存在的心理疾病而展开的量表,积极心理学则考虑从相反的方向即人们的积极的品质、积极的力量和积极的潜力为核心而展开。例如作为积极心理学实证研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心理健康的源泉”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用来测量个体、集体甚至一个国家全体民众心理健康程度(不作为程度)的量表,它总共有107个条目组成。积极心理学所提出的这个量表相比较与其他量表的优点在于:与传统的量表告诉我们我们所具有哪些消极品质不同,心理健康的源泉量表,它能告诉我们已在幸福的道路上走了有多远,我们已经具有了多少积极品质。

2.在心理或行为干预方面。

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或行为干预方面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在积极心理治疗上,积极心理学主要是用自己所具有的积极力量、积极潜能和优秀品质来解读自己身上所具有的问题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使自己重新成为健康快乐的人。也正因为这点所以积极心理学更能体现出它的人性的意义来。

3.在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方面。

迭纳作为主观幸福感研究代表人物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认知和情感的评价。通过他的研究他了解到,主观幸福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主观性,即评价所参照的标准是自己;二是稳定性,评价的稳定性很高,很少会受情景情绪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三是不可分割性,即主观幸福感不是关于某一方面的评价而是把各个方面的情况都综合起来考虑的评价,它由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的情感反映评估和认知判断。随着研究的深入,迭纳修正了他的一些观点,似的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更加完善。他认为,幸福感的关键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如何在外部事件与生活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也就是人们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件的解释决定了人们的幸福感。

(二)存在的问题。

1.心理学和早期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着一定的脱节。

相当一部分的观点诸如原始预防、主观幸福感等的研究成果就没有很好地被融入到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之中。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显得积极心理学的基础单薄,又显得内容不够丰富。

2.缺少良好的理论框架。

由于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时间不长因此出现了研究还不成熟,缺少完整的理论框架,理论不成体系等缺点。与传统的主流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大量的实践研究,说服力与其他主流心理学相比差了点。

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 缺少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

从研究对象的取样方法上来看取样还不够全面,主要是美国社会的成年人,只用横向研究,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价值取向,忽略了儿童和老年人这两个重要的群体的材料,以致科文(Cowen)等人称积极心理学是“纽约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地图”。另外,由于其发展的历史较短,缺少有重要影响的纵向研究以及跨民族和跨文化的研究。

4.否认消极的价值与功能。

斯里格曼等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一味地宣扬积极心理学的作用, 而对传统心理学进行批判、指责,忽视了消极本身作为一种防御机制也具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与功能。

5.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困难。

因为东西方在社会、历史、文化、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例如,中国提倡的是集体主义,个人的快乐和幸福感都应该和整个集体、社会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西方,因为人们长久以来的个人主义观念的根深蒂固,所以在他们眼中的快乐、幸福势必和中国的不同。因此这些方面的不同将会是积极心里学在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三)积极心理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倡导探索人类的美德,如爱、宽恕、潜能、智慧、控制和乐观等,这可以给其他诸如咨询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以启发,可以通过培养和调动人性中的潜能而使教育、培训等效果更加有效。

六、总结

由于积极心理学产生的时间还不是很长,所以它出现的不足与缺点也是很正常的,但是随着心理学家们的不断关注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它的这些不足将会得到改正。作为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补充,它将传统心理学长期忽视的问题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使得心理学由原来具有片面性而变得全面、完整。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使心理学的许多领域转向人的积极层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的思潮,改变了人们在传统意义上把心理学仅仅认为是解决精神疾病的片面的认识。我相信积极心理学的未来是美好的,希望通过研究人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来使人类更加了解自我和他人,并以此来使人类更加幸福和健康的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Ruark J . Redefining the Good Life : A New Focus in the Social Sciences.APA online See : Http :/ / apa. orgied/ good life. htm/

[2]Fredrick B. L.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 Thebroaden 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 218-226.

[3]Seligman ME,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 Psycho,2000,55,(1):5-14.

[4]Sklar A,Gilmore D.Are You positive[J].Interactions,2004,6(3):28-33.

[5]Snyder CR, Lopez SJ1 Handbook ofPositive Psychology1 London: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2,1:745-750.

[6]Resnick S, Warmoth A , Selin IA1T2he humanistic p sychology and positivep sychology connection: Imp licationsfor psychotherapy1 J Humanist Psy2chol, 2001, 41, (1):73-1011.

[7]Huppert FA , Baylis N 1Well2being: towards an integration of p sychology, neurobiology and social science1 Phi2los 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 2004, 359 (1449) :1447 -14511.

[8]Diener E,Suh EM , Lucas RE, etal1 Subjective well2being: Three dec2ades of p rogress1 PsycholBull, 1999, 125 (2) :276-3021.

[9]宛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及其意义[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学院),1002-6983(2008),05-0006-05.

[10]李金珍,王文忠,施建龙,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同8).

篇5

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各高等师范学校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公共心理学体系,但这些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与评估。

从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内容来看,阐述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内容十分详尽,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性内容则非常单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十分严重。其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对心理学概念、原理进行哲学式的阐述多,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的操作性的阐述的少;对一般意义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教育活动中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识少;要求学生对心理学的概念、原理进行阐述多,要求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师范生解决教育、进行工作中心理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现行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陈旧,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现行教材中的有些内容,与教育、教学工作关系甚远,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有一些紧密结合教育实践而进行的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心理学观念,没有被吸收进教材。

从教材的结构来看,现行教材大多采用以所引入的心理学理论为主线方式进行编写。现行课程体系涉及到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理论,而心理学每一分支学科理论又自成体系。以心理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的理论为主线编写教材,使教材形成了“条块分割”的现象。这种编排方式,似乎有助于师范生掌握心理学理论体系,但是,师范生所学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学知识则支离破碎,不能形成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为核心的、完善的认知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妨碍了师范生形成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能力。

现行教材多以理论为先导,引入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容。这实际上是使活生生的教育、教学实际适合理论的学习,而不是使心理学通论适合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这难免使人有一种“削足适履”的感觉,也限制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师范生学习高师公共心理学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不是一个优化的课程体系,难以适应面向21世纪的社会对高师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加以改变。

3.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回到本文目录

根据面向21世纪高师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对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分析与评估,笔者认为,要建立优化的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体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师范生确立面向21世纪的心理学观念为目标,优化课程有关心理学理论的内容。在现行课程体系中许多内容涉及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心理学观念问题,例如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观念、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观念,等等。这些内容对帮助师范生确立面向21世纪的心理学观念有一定的作用。对这些内容要加以提炼并予以保留。同时,面向21世纪,师范生还应确立学会学习的观念、学会创造的观念、学会生存的观念等。这一些在现行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应该加以引入,并提出明确的要求。

篇6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晚期,伴随着心理与行为成为科学分析的主要问题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的心理学实验室是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

二、心理学流派

早期的心理学派中,在20世纪有,构造主义学派(研究心理结构)、机能主义学派(研究心理是怎么样运作的进而有机体能够适应并在其环境中运作)、行为主义学派(只研究行为不涉及意识)、格式塔心理学派(集中研究由刺激物和经验组织建立的一种模式)、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无意识进程在个人发展和动机中的作用)。

篇7

1.积极情绪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由于缺乏情绪管理教育指导而导致大学生中出现的人格问题、道德问题、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就业问题等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现象的不断频发,积极开展以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积极情绪管理的策略研究,可以进一步发挥积极心理学引领下的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通过探寻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更好地发挥积极情绪管理在解决大学生情绪问题中的主导作用,科学利用积极情绪会汇聚的正能量效用,助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的引领、指导、激励和升华的心理功能作用,充分体现高校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的价值在于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为引领,以大学生情绪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依托,以积极情绪汇聚的正能量为载体,以有效发挥积极心理学重要的功能作用为目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制高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预防和矫正心理问题和关注发展和幸福并存,因此,必须把积极心理学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科学有效地心理健康模式,科学利用积极情绪会汇聚的正能量效用,助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更好地实现高校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的引领、指导、激励和升华的心理功能作用,对于进一步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激发大学生学习潜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二、明确目标任务,激发大学生学习潜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积极心理学的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其目的就是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因素。

1.发挥积极情绪管理汇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积极情绪管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为高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明确而目标任务。它以全新的视角改变了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点,将关注心理问题消极方面产生的不良影响,转向关心大学生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塑造,关注大学生的积极认知加工、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行为,并将如何培养积极健康的快乐的人才作为未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提出,为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充分发挥积极情绪管理汇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让积极情绪管理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助力正是本文开展研究的亮点所在。

2.培养大学生个体发掘自身的潜能与力量,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大学生好学、乐学、勤学与积极乐观向上。运用保护性因素促进心理弹性的形成,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以充满快乐的希望和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心灵状态,运用科学有效利用积极情绪管理策略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不断增强大学生积极情绪的感受力,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力,挖掘潜力、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提升幸福指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发挥积极情绪管理作用,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商,让积极情绪在情绪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积极情绪在情绪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势在必行。

3.开发大学生情绪智力,自觉养成积极的品质,塑造积极的自我,追求积极的改变,营造积极的关系。调节情绪健康应重在关注人的积极面,调动人的积极性。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需要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资源来帮助一般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努力获得美好的生活。科学有效利用积极情绪管理的方法策略,就要学会积极认识情绪,积极表达情绪,积极地调整情绪。从认知、情境、平衡、社会支持等角度全面调节情绪,达到情绪健康。调节情绪、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应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为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加油。

4.以积极情绪心理学“培养个体积极心态”理念为指导,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积极心理学这种关注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从关注负性情绪转向关注积极情绪。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态,通过自我教育实现积极的认知加工,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如乐观、希望、自我接纳、自尊、宽容、逆境中的心理弹性、审美体验、智慧灵性等;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流畅感、快乐感等;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包括社会凝聚力、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宽恕、仁慈、爱的能力等,为大学生拥有阳光心态,闪亮青春给力。

三、发挥积极情绪管理策略效用,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全新研究价值取向,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以新的启示。随着当今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伤害事件不断频发,加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塑造,进一步发挥积极情绪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成才都有着重要意义。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研究需考虑性别、年级、生源以及产生情绪障碍原因等差异。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逐步由依赖走向独立,进入成人社会的关键时期。许多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因而出现不适应现象,包括奋斗目标的失落、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学习适应的不良、交往的困难等。相应地采取的对策就应该不仅包括树立牢固的科学人生观、在学习中探索“适应期”规律、进行“适应期”的心理调整、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等,更应该考虑大学生情绪管理中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生源差异、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差异,充分利用策略去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专注、快乐、兴趣、挑战性,干预的关注点在学生体验主观幸福感受、成功感和学习乐趣,建构学生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希望和生活满意度,培养学生创造性和战胜挫折的心理弹性,而不是单纯的克服消极情绪,这样才能通过积极心理学更有针对性地发挥大学生人性中的积极情绪的功能。

2.发挥积极情绪效用,增强学习动力。积极心理学的关注点在积极的情绪和动机。积极情绪具有更加持久的适应功能。比如,失败的反馈会造成对悲观的夸张,夸大危险,令人焦虑;而成功的反馈造成人对成功的整体的“乐观偏向”,使人积极克服困难,低估危险。研究发现,伴随着正性情绪的积极状态的认知,产生了不同寻常的思考、灵活和创新的学习,对新知识的接纳变得更加敏感。对大学生情绪问题的产生与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比中性的和负性的情绪更能促进大学生学习、提高智力,挖掘潜能,激发创造力。且积极的情绪还有助于消除负性情绪、扩大人的心理资源,使人在逆境中具有容忍挫折的心理弹性。积极的情绪更能维持长久的行为动力,更加有利于人们发挥潜能,尤其是高级的学习、创造性智力。积极情绪使人变得更加稳定,目标明确,效率更高,目光更加深远,力量更加强大。这种积极性不是一时的热情和冲动,而是永久的、可持续发展的、稳定的,它能引导大学生在幸福感中学习,幸福快乐成长。

3.运用积极情绪管理的方法策略,客服消极情绪带来的影响。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压力会越来越大,挫折如影随形,增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尤为重要。作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积极情绪管理心理素质。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专门机构,如何发挥情绪的主要作用,有效利用积极情绪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克服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调动积极情绪汇聚的正能量,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的效果。情绪管理隶属管理心理学,是寻求激励人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生活质量,幸福程度。

4.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大学生不合理认知。管理情绪要运用改变认知是一种非常重要情绪管理策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积极的认知就是在看到事物不利面的同时,更能看到积极的一面,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调节情绪要注意行为调节。不良情绪已经发生时,可以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而加以调节。也许这些行为是琐碎的,但却是获得良好情绪的有效途径。加强情绪智力的培养,积极的方法手段应对不良情绪,调整解决副性情绪带来不良影响,帮助大学生自觉养成积极的品质,塑造积极的自我,追求积极的改变,营造积极的关系。开发大学生情绪智力,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关于积极情绪与健康关系。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对保持或促进生理健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篇8

当代以来,我国教育心理学者在总结概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研究前沿就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努力从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教与学的条件等基本方面来建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编写出版了一批影响较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版对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如邵瑞珍教授在1990年出版的《学与教的心理学》中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体系。此外,我国教育心理学还在不同领域中展开了一系列纵深研究。如邵瑞珍、皮连生教授等人所组成的课题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学与教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试图建立一整套的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理论体系。李伯黍教授等人则结合我国的国情对品德问题展开了深人的讨论,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观点等都是这方面的典范。

二、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个别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当代以来,我国教育心理学者还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展开了一系列既有中国特色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如中国教育心理学体系的构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及其对学习的影响、素质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学与教的理论等。尤其是在个别领域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1993年,卢家楣教授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首创“情感教学心理学”学科,提出了以“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和师生情感交融”三大原则为支柱的情感教学的原则体系及其实施策略;2000年,吴庆麟出版的《认知教学心理学》着眼于当代认知心理学与学科教育实际之结合,以大量研究资料为依据,展现了新的知识观与教学观,探讨了若干学科中传授与获得知识技能的规律性问题;此外,冯忠良教授提出的“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莫雷教授提出的学习双机制理论等也都具有极强的原创性。

三、积极引进西方成果,与国外的差距逐渐缩小

我国教育心理学工作者,积极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密切关注国外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新动向和理论思潮,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加以消化吸收,不断推陈出新,为我国教育心理学赶上和超过国外的有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对国外研究成果的不断消化吸收,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一度存在的概念不清、理论混乱等问题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使得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在内容、理论和体系上和国外保持一致,有利于与国外交流与合作。

四、研究对象不明确,研究内容缺乏系统性

关于教育心理学对象问题,向来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有人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应用于教育实际的心理学,其对象是教育中的心理现象;也有人认为,不应把教育心理学简单地当作缺乏独立性的应用学科。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这种不确定性显然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极其不利的,这不仅仅是世界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同时也是值得我国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关注的一个实际问题。

由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非常复杂,给教育心理学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我国教育心理学立足本土化研究时间不长和研究者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使得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缺乏一个统一的核心,或者说缺少一个“范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5]:统一的心理现象被分割成易于实验和易于控制的小块,研究者各自为政,联系很少;研究课题繁杂多样,五花八门的课题充斥于教育心理学领域,没有一个统一的核心;教育心理学的内容、领域和研究方法变化无常,缺乏相对的稳定性。

五、研究方法手段创新不足,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虽有较大进步,但仍存在大量问题。如教育心理学涉及到社会文化、教育背景等诸多因素,往往需要辅以定性的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解释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问题,但当前研究方法更偏重于定量研究,缺少定性研究。此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程度还不够高,一些高新技术和手段虽已应用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但仅限于数据统计和分析,在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中的并未得到充分运用;同时也缺乏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专门、深入的探讨。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大多研究课题均来自于理论而非教育实践,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难以对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作用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也可见对实践的指导不够;同时,教育心理学目前更多地只是局限于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而没有推广到社会和家庭教育当中去,限制了教育心理学应用研究的广泛性。因此,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仍是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完善的一个问题。

基金项目:阜阳师范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2JYXM42);阜阳师范学院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2011CXSYQ01);阜阳师范学院校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2012KFKC08)。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54-02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新兴的的研究领域,是指利用心理学较为完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潜力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研究方向[1]。其目的是采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众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 做出新的解读,从而发掘出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2]。当前,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儿童教育、企业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大量运用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拓展了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对其在教育学方面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创新;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度发掘学生的潜力及好的品德素养,在最大程度上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心理学界一直充斥着模棱两可的说法,一说积极心理学主张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一说积极心理学在主观水平上涉及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3]。无论采用哪一种说法,积极心理学都已经对人们一直研究的心理学方向提出了巨大挑战,从根本上驳斥了以研究人们病态心理现象,防治心理疾病为目的的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探索人们内心的正能量,是一门研究人们各种心理现象中具有积极因素的方面的学科,成为了现今心理学发展领域的一个新方向。

一般情况下,提到心理学人们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一门研究人们病态心理现象的学科,认为学习心理学只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这种想法是从心理学诞生以来外界对其普遍的看法。但是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则颠覆了人们的原有看法,其核心在于研究人们积极的心理现象,探索人们心中积极向上的品质特征,帮助人们寻找并建立幸福感而非研究人们的病态心理问题。它从大众认知的心理学的另一个层面去研究心理学,分析人的心理现象,已经把心理学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分别是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3]。积极心理学在这三个层面的研究是互通有无,相互联系的。对主观水平上积极体验进行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们的积极经验,经验是人们在过去生活中通过不断实践得到的知识或技能,积极经验则指的是能给人们带来快乐、主观幸福感等正面情绪的知识技能;对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实质是研究个人所具有的类似智慧、创造力、美德等积极向上的品质特征;对群体水平的积极社会环境进行研究则是对人们所处的学习生活的环境进行的研究,探索研究出能对个体潜能发挥有正面影响力的环境因素。

三、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由主观到个体,再由个体到群体,涵盖了整个社会的构成因子,作为社会组成因子的一部分,学校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把对社会整体进行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相应的积极经验、积极特质和积极环境同样会产生积极作用。

1.对积极经验的研究

教育教学中的经验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经验同时也包括教师的教学经验。积极心理学在这方面的应用主要研究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经验的积极方面。在研究过程中探索发现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中常常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产生快乐或是主观幸福感的那些积极经验,并将这些积极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互相结合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为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这一最终目的做铺垫。

2.对积极特质的研究

学生在接受启蒙教育的时候就一直被灌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想,而积极心理学对积极特质这一层面的研究就是从各方面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品质特征,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不只是简单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发现学生潜在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以后发展道路的正确走向。

3.对积极环境的研究

教育教学的环境包括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两种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成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积极环境,帮助教师学生寻找最合适的教育教学环境,使他们最大程度上能够在积极环境中进行教育教学,从教师与学生这两方面优化教育教学的环境。

四、结语

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应该把对积极经验、积极特质和积极环境这三个层面的研究结合在一起,探索出教师教学和学生教育各自的优势并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开展教育教学,最终在整体上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0

师幼互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国内外很多研究者所公认的,良好的师幼互动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幼儿来说,良好的师幼互动有利于教师向幼儿传授新知识和新技能,有利于幼儿认识世界,增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师幼互动提升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在互动中学会了分享、协商、谦让和友爱;良好的师幼互动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安全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同时,良好的师幼互动对于教师也同样重要,不仅有利于教师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且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文章从积极心理学教育的视角出发研究师幼互动,希望通过不同视角为构建良好师幼互动提出建议。

 

一、师幼互动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对于师幼互动有不同的解释,本文在对师幼互动的内涵研究之后分析如下:第一,师幼互动发生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中。在幼儿园教师和幼儿之间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互动。第二,师幼互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幼儿,这两者必须发生接触。第三,师幼互动是一个循环过程,一方发起另一方反馈,发起者再发起,反馈者再反馈,就一个话题进行轮换形成一种循环的过程。

 

二、师幼互动的影响因素

 

影响师幼动的因素大致分为三方面,幼儿自身的因素、教师方面的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

 

第一,幼儿自身因素,主要是指幼儿自身的一些因素导致师幼互动的状况。比如幼儿的长相、能力、性格、家庭背景等因素在师幼互动中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由于幼儿自身的这些原因导致教师在师幼互动中对幼儿采取不同方式和态度。

 

第二,教师自身的因素,主要是指由于教育观念、管理观念、受教育水平、学历层次、教学经验、教学机智、教学反省能力等对师幼互动产生的影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幼儿具有深远的影响,如教师落后的教育观念常常会使教师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能够深入的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在活动开展中不注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这都促使幼儿在师幼互动中处于被动地位。

 

第三,环境因素,幼儿园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制度规范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班级规模和师幼比。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师幼之间、教师之间以及与家长和社区之间的互动关系。幼儿园制度规范环境是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一日生活的安排和常规的培养,这都是影响师幼互动的重要因素。

 

三、积极心理学的相关介绍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引起心理学家的关注。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最先由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劳拉·金提出,积极心理学是利用目前比较有效和成熟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的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和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等方面。

 

1.关于积极情绪和体验方面的研究。这是积极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方向。人类的积极情绪主要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等。目前研究者在主观幸福感、快乐和爱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众多的积极情绪并不是完全分离开来的,人类的情绪比较复杂,很多情绪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一致性。积极的情绪对人产生一定的作用,例如,Fredrick提出积极的情绪可以拓展人瞬间的知—行的能力,增加人的体力,提升人的智力和社会协调性等。

 

2.关于积极人格特征的研究。积极的人格特征成为很多研究者研究的热点。Hillson和Marie借助问卷研究的方法,发现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相对应,他们对两种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并且发现积极的人格特征由正性的利己特征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方面构成。可见具有积极人格特征的人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也表现的更加积极。

 

3.关于积极情绪与健康的关系研究。很多的研究都表明积极的情绪状态对人的健康有益,拥有积极情绪的人往往愿意相信一切结果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在面对压力、疾病等事件时,拥有积极情绪的人面对压力时更加乐观向上,更加愿意沟通交流;当面对疾病时,拥有积极情绪的人更愿意面对现实,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和锻炼。

 

4.关于创造力与培养天才方面的研究。目前也有许多这方面的研究。如Guilford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包括发散思维和变换能力。但由于创造力研究比较复杂,所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不大。

 

四、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

 

1.师幼互动中教师缺乏积极的互动观念。研究发现幼儿教师在进行师幼互动时往往不注重与幼儿互动的质量。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中往往表现出反应较慢,有时候对于幼儿的互动意向和互动信号不能及时作出反应,有时意识到幼儿有这方面的互动需要却由于倦怠不予理睬,有时候由于这方面的知识缺乏故意回避幼儿的发问,没有给予幼儿所需的互动。

 

2.师幼互动中教师缺乏积极的反思与提升。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缺乏一定的反省、反思、学习、提高的能力。由于平时幼儿园工作较多,教师普遍存在缺乏反思和反省时间的现象,只是忙于应付工作和检查,这也使得教师没有时间去反思和学习必要的师幼互动技能。比如在教师互动中缺乏表达能力和互动方法的提升。

 

3.师幼互动中教师不注重营造积极环境氛围。师幼互动中幼儿教师不注重积极反馈,往往消极反馈较多。研究表明我国幼儿教师相比于其他国家幼儿教师更多的使用批评和惩罚的方式对待幼儿,一些教师较多的使用否定词语“不要”。师幼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重视规则,少情感交流。教师更多的是维护良好的教学常规,或者处理个别行为问题,教师的注意力也多停留在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和控制上,使得整个师幼互动紧张、消极和被动。良好的师幼互动需要教师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便于幼儿表达自己和发挥创造性。

 

五、积极心理学对师幼互动的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有利于更新师幼互动中教师观念

 

积极心理学认为不应该过多的关注人的弱点,而应该积极的去发现人的优点,通过不同的方式激发人心中积极的品质和正能量,才能产生积极的结果。幼儿教师关注师幼互动中的一些细微的成绩,哪怕是学生在互动中的一点小小的进步,如多说出一些词语,一些句子,或者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安排得当促进了师幼互动的质量,也应该感到满足和喜悦,幼儿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积极观念,才能全力以赴地投身于教学工作中,防止职业倦怠的产生。

 

1.积极的儿童观。积极心理学要求教师要用一个积极的心态,放下心中的消极情绪,积极参与幼儿的活动,真正的走进幼儿,细致认真的观察幼儿,捉住恰当的教育时机,真诚的与幼儿互动。幼儿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的权利和义务,幼儿具有独立的人格,教师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幼儿,与幼儿建立民主协商的人际关系,满足幼儿“小大人”的自尊。在与幼儿的互动中耐心的对待孩子的提问,平等的倾听回应。

 

2.积极的教师观。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教师应转变教师观,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愿意为幼教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用乐观积极的心态与幼儿建立关系,增强对自身行为的反省能力,提升对幼儿互动行为的领悟能力,积极关注幼儿的互动愿望,捕捉有利于幼儿多向互动的因素。教师积极进行角色转变,启发幼儿主动的多向互动,充分的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而不是简单的问答。

 

(二)积极心理学促进幼儿教师更积极的自我发展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充满挑战和收获尊重的职业,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和持续的发展动力。幼儿教师每天面对天真无邪的幼儿,是需要贡献自己巨大热情和精力的。面对幼儿一双双好奇的大眼睛和充满探究的纯真想法,幼儿教师感觉到自身的责任和动力,幼儿教师需要乐于学习、反思、也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能力。笔者认为促进积极的师幼互动应着手以下几方面提升:

 

1.提高教师的情绪智力。积极心理学提示幼儿教师首先了解自己的情绪;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释放压力,控制自己消极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和蔼可亲,表现出真实和善良,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幼儿的情绪。

 

2.提高教师表达能力。幼儿教师每天与幼儿发生互动,教师语言的输出质量直接决定着师幼互动的质量。因此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时,应注意语言的使用。首先,改变对幼儿的称呼。如,教师为了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对幼儿的称呼,变“某某某小朋友”为“宝贝儿”或者叫其小名。其次,改变课堂言语,教师与幼儿互动中应注重情感言语的使用,少一些指令性较强的语言;对幼儿评价时注重鼓励幼儿的闪光点并多以鼓励为主;教师还应鼓励幼儿主动发问并积极的关注幼儿的问题;向幼儿提问时少一些“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尽量以开放性问题为主,增加幼儿的表达欲望。

 

最后,改变体态语言。教师与幼儿互动中,体态语言也很重要。幼儿通过体态语言感受到教师是否真诚。师幼互动中良好体态语言应该是教师面带微笑,尽量蹲下身子平视幼儿,与幼儿交流;请幼儿发言时最好用手掌做出邀请的姿态;对于幼儿精彩的回应需要表扬时,应面带笑容、真诚的鼓掌或者“亲亲”、“抱抱”幼儿。总之幼儿教师应发自内心的与幼儿进行互动,不能流于形式或者走过场。

 

3.掌握师幼互动的恰当时机和有效方法

 

良好师幼互动中教师应掌握恰当的互动时机和有效的方法。首先,教师在创设活动时应做到了解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预设重点的互动内容并且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其次,教学中重视幼儿生成瞬间,积极回应幼儿生成;最后,捕捉恰当的互动时机,当教师发现幼儿对活动不感兴趣、不专心、遇到困难难以深入时就要给予幼儿积极互动。

 

六、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要求教师营造积极的环境氛围。

 

篇11

元心理学是心理学之学,是以心理学自身的理论陈述和研究状况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尽管目前西方仍有不少学者对元理论概念及元理论化研究趋势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甚至是不少严厉的批判。但是近20年来,许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学科元理论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已经逐渐成熟同时也对当前西方心理学理论研究中的“后基础论”运动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元理论化研究趋势已被视为许多学科理论建设的一个新的发展途径,一些学者认为,“是获得对理论深入理解的方式,构建新理论的序曲,形成超越的理论视界的资源”111。特别是在当一门学科的主题概念出现某种新转变时,元理论能够在修正目前该学科所通行的范式和纲领的研究中发挥出重要的理论组织功能。

同时,当某一学科的研究很久没有出现进展时,似乎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许多研究越来越困惑,元理论化研究更能够凸显出其内在的学理价值。其通过对学科奠基者当初提出的学科目标建设的可行性、理论的恰当性等基础性问题提出反思、追问和质疑,进而寻求开辟新的发展路径。由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长期处于众多困境之中难以自拔,于是元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出现便成为一种逻辑的必然。西方主流心理学一直信奉“方法中心论”,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危机也多被归结为“方法危机”。但是,现代心理学中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方法在建构理论过程中却连续遭受挫折,不少心理学研究者便开始尝试超越方法论的传统,探索心理学的新的建设与发展途径。后现代心理学无疑是当前西方心理学众多流派中的积极探索者。

作为一种泛化思潮的后现代心理学研究取向,其在许多方面包孕了自己对心理学科中的元理论问题的反思、追问和解答。后现代心理学在哲学上,继承了海德格尔的建构实在论(ccnstrutverealim)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本体论思想,拒绝形而上学和元理论,这就意味着对旧的形而上学的超越和克服,将建设一种新的形而上学作为自己的发展任务,他们不得不自觉地将元哲学问题作为自己思考的对象,并在这方面进行重要的重新建设与构造;在科学观方面,无论是批判性的后现代主义,还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他们均普遍以有机整体观、生态科学观为武器,试图实现“世界的返魅”再现“科学的魅力”,进而建构起内生性的“真善美统一”的后现代世界观与科学观;在心理学领域,后现代心理学通过不断对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赖以立足、发展的理由及方法的反思、追问和判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离散式的元理论。近20年来,西方后现代心理学在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主流话语系统进行批判为先导的前提下,重新解释与建构起了新的心理学的知识观、真理观和意义价值论,其中出现的众多新的研究范式,特别是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等流派,在知识论和认识论领域所开创的“后继认识论”(rucesrepistenology)更是在元理论层面上对以科学主义为代表的实证心理学和信息加工理论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的核心假设思想的一种有力否定与超越。

除了对科学主义的心理学的知识观进行批判的同时,建设性的后现代心理学还对目前另一种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一认知心理学进行了批判。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元理论核心假设是物理符号加工系统,主张物理符号系统类似于人的心理表征机制。而后现代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元理论核心假设,不是“心理机制”或生理机制和表征而是话语、技能和能力。表征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社会建构主义者则认为,谈话的方式才是中心;谈话本身提供的不是“心理表征”而是“心理工具”可以服务于修补与指示的双重功能,也都可作为发现已有意义的符号。心智表征的真实是从社会获得的,其不是对真实事物的指代,而是对在社会传统中运用修辞和文本方式建立的实体的指代,即“理论方法”。当前即使与认知心理学关系十分密切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也批评了经典信息加工理论的“表征”核心概念。例如,格拉斯费尔德和斯皮罗等人便认为,知识并非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不过是一种解释和假设,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其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认知信息加工理论重视“知识的表征和信息的输入”问题,这就等于给知识赋予了预先的客观确定性和权威性。所谓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等概念及与之相匹配的知识学习设计原理,无不反映出传统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的“灌输”思想。在建构主义者看来,知识并不是信息输入传递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转换、加工的建构过程,其中个体的经验信念、活动参与、语言灵活性在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后现代心理学的元理论也相当关注“怎么做”的方法论问题。尽管后现代主义者不习惯于使用方法一词,但有时他们也用近似于方法论的术语讨论真理与知识问题。在与现代主义者作斗争的过程中,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不存在方法,不存在务必遵守的程序规则。存在的只是他们后现代主义的反规则和怀疑一切的严格作风。后现代的方法论是后实证主义或反实证主义的。他们甚至声称,就方法而言,“怎么都行”。而作为对现代心理学“科学方法”的替代者,后现代心理学主张这样两条方法论途径:内省的反客观主义的解释和解构。“解构”注重否定的批判能力,而“解释”则侧重表达某个积极的观点。在现代心理学的领域里,解释的特点受到严格的规定:寻求协调、追求对真理的统一,而不是寻求各种方案的扩大和增加。而在后现代心理学的解释理论中,解释已经不是深入根底的追求真理的活动,而是起中介作用的个体化理解形式。“任何一个文本的无限数量的解释(意义)都是可能的”。所有的文本意义、所有的解释,都是无法确定的。所有的解释都是等价的。他们拒绝让某个陈述高于另一个陈述。社会建构主义者提出要将话语分析方法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话语分析方法并不亚于自然科学的精确性。与这种基本方法相关的方法还有访谈法、叙述一写作法、介入观察、协调理解、争论研究等方法。他们还创立了G方法,主张将主观性纳入人的行为分析当中,并对其进行测量。这应该说是近10年来后现代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许多积极探索成果。

同时,后现代心理学的元理论主张也涉及了心理学的实践论问题。实践论是与方法论相联系的另一个基础性问题,即“如何去做”之类的实践应用问题。这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已经超出了元理论的既有研究范畴,但是实践论题本身的重要性也迫使元理论研究,对于实践问题不得不对理论的应用问题给予应有的关注。因为如果任何形而上学的元理论是无用的,那么,有关后现代心理学的一般性质和结构之类议题的讨论,同样是多余的或者是无用的。倘若一个心理学理论问题的解答是有意义的,那么其必然是人类实践所必需的。一切具有实际价值的基础性问题的反思和探讨,也理应涉及元理论的实践内容。众所周知,后现代哲学实际上是一种主张生活实践的哲学,而后现代心理学也特别强调要有一种关注日常生活世界和实践操作的心理学。正如建构主义者波特(pq«t2000)指出的那样,后现代主义有利于心理学实践向这样四个方面的转变:(1)促进语言的意义与功能的转变。(2)从个体中心模型向关系模型转变。(3)从客观世界向社会建构世界转变。(4)从经验实证向话语分析转变。

波特还批评后现代主义的话语心理学未能将人的实践活动概念化,未能认识实践的行动定向和协同来建构其功能,也未能说明实践如何通过人的分类、公式化及定向活动获得意义。话语心理学集中强调了自然情境中关于现实和认知的“文本”的产生过程,这种文本是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应该说,后现代心理学作为一种思潮、一种理论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承认。但是这种所谓的新的心理学样式进一步的发展目标是对学科和职业实践活动的贡献,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值得进一步关心的问题是“后现代心理学能否发展成为一门学科”、“能否为心理学的职业和专业实践上有所丰富呢?”后现代心理学也越来越重视这些重要问题。格根指出,现代心理学中,在学术性知识与实践的应用性知识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强的鸿沟与等级之分,而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来看,这种区别可以很大程度上得到消除。揭示世界的理论并不是对世界的镜像反映,而是在社会中的话语行动建构。所导致的结果是,理论是其自身的一种实践形式。理论也是一种实践自身的形式,理论是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实践是技能化的做事(skilledpefmance)'为了使心理学家超越学术专业活动的话语世界,更直接地丰富自己的实践形式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后现代研究者一方面强调心理学不可避免地受制于文化实践,另一方面开始重视增加有效用的实践操作系统的探索,以便能使目前现代心理学的主要专业职业实践成员,如心理治疗、咨询、教育、测量和组织管理工作者等能够从中受益。需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后现代主义的心理治疗与咨询模式已经出现在家庭疗法、叙事疗法、交往互动疗法等职业实践中。随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深入发展,这方面的工作也会得以进一步加强,必将会给后现代心理学获得更大的内在生命活力。

篇12

社区心理学形成的正式根源可以追溯到1965年在Boston举行的Swampscott会议。然而,加拿大社区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早。Pols追溯社区心理学的根源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PlLine和他多伦多的同事就是社区研究和行动的有力促进者。1951年,Line在他的皇家专门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中明确使用了“社区心理学”这一术语,意即与应用心理学家的初级干预行动有关。

他还使用了当今在社区心理学中相当流行的两个概念,“行动研究”和“草根参与”。他认为加拿大的社区有许多,且富于多样性和对比性,每一个社区都代表一种不同的价值系统。然而,这些社区心理学的先驱们不久就淹没了。在随后的几十年,至少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大学中,加拿大心理学重新被定义为一门以实验室实验为主的科学。141加拿大心理学在社区研究和行动方面历史根源的淹没从那时起一直持续着。

Walsh-Bowers和他的助手考察了1951年以后发表在《加拿大心理学》上的所有论文,研究发现,除了Davidson和Pettifor,没有其他关于社区心理学的实质性讨论。1992年,《加拿大心理学》中关于加拿大心理学历史的一个专门部分,其中没有涉及社区心理学。1996年,Adaii等在《心理学年鉴》中谈到加拿大心理学过去的50年,就只有一次涉及社区心理学。[咽为社区心理学的理论、价值、研究模型和实践与社会变革直接相关,职业心理学家们认为社区心理学可能存在偏见,因而不能成为一门客观的科学。这也妨碍了社区心理学进人职业培训领域。

然而,这种被职业心理学和学院心理学所忽视的状况没能阻止社区心理学在过去25年的发展。在Swampscott会议之后,加拿大社区心理学存在得更为清晰、更为广泛。20世纪70年代,因为心理健康服务的广大需求和美国社区心理学的强劲发展,加拿大启动了社区心理学的正式培训。WilfridLaurier大学开始社区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BritishColumbia大学培训临床社区心理学博士。事实上,美国社区心理学研究中有不少与加拿大合作的项目。ra1982年,加拿大心理学会成立社区心理学分会和《加拿大社区心理健康》杂志创刊标志着社区心理学这一分支学科的正式形成。后来还出现了一本法语、两本英语版本的社区心理学教科书。可见,在20世纪80年代初,加拿大的社区心理学巳经作为一门特色学科类型出现了。

2.贡献与挑战

Toro曾在其美国社区心理学分会主席致辞中宣称:社区心理学正处在中年期,并开始思考其所长期形成的传统。虽然很难评价加拿大社区心理学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社区心理学所做出的贡献,但正如Reich等指出,尽管历史上社区心理学一直为美国所左右,加拿大和世界其他国家在社区心理学领域也做出了实质性贡献。M2010年,Nelson和Lavoie从价值与伦理、理论、方法论、研究和实践五大领域比较详细地概括了加拿大社区心理学做出的贡献。

社区心理学强调社会变革,价值和伦理在其中承担中心作用。Prilleltensky认为社区心理学是采取价值负载的方法服务于社会变革的。他还将引导社会变革的心理学价值细分为:关心与同情、自我决定、合作与参与、人类多样性和分配公平。M在价值与伦理实践研究方面,加拿大社区心理学家们讨论了具体伦理实践中存在的障碍、价值困境和理解伦理实践的框架。Pettifoi早在1986就指出,社区心理学中的伦理准则是不充分的,它们大多指向心理学家与患者的关系,而对心理学家与社区之间的关系缺乏关注。Neill也提出,加拿大心理学会的伦理准则强调做伦理决定时社会责任优先,而这一原则对社区心理学来说是最重要的一条。

加拿大社区心理学在理论方面的贡献,主要集中在认知社区心理学、授权与反压迫、社会网络与社会支持。在方法论领域,拓展社区心理学研究范围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参与式行动研究、定性研究、项目评估和流行病学方法。在实质性研究方面,社区心理学的贡献主要集中在社区心理健康、预防、对人类多样性的社会包容等方面。社区心理学家们对政策、项目与计划、社会干预等方面的实践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当前,有一些研究者指出了社区心理学所面临的挑战。例如,Alcalde和Walsh-Bowers指出,社区心理学的学术培养不总是与其盛行的价值相一致。Prilleltensky和Nelson关注到,因其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的干预而不是系统水平的变革,社区心理学已经丧失了其进步的锋芒,成为了保守主流的一部分。Lavoie和Brunson认为,社区心理学的实践领域和干预方式的多样性可能导致社区心理学家的职业认同存在困难。此外,社区心理学还存在培训计划的资金问题。

早在1998年,Walsh-Bowere就因为以下两个原因对社区心理学在21世纪能否幸存发出了担忧:一是社区心理学作为加拿大心理学会的一个分会,其会员明显缩减,1997年只有36人。而同时期,美国心理学会第27分会即社区心理学分会的加拿大*会员约为50人。二是社区心理学分会讲法语的会员极少。此外,社区心理学还受宏观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力量的影响。社区心理学积极促进社会变革,而加拿大社会盛行的保守风气加速了它的衰弱。

目前,学院派社区心理学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社区心理学的先导者们正在退休或即将退休,他们的第一继承者们也进人到事业的晚期。问题是,这第三代社区心理学家们能否抓住体制上的机遇做好研究、教学和下一代的培养。™而在心理学内部,社区心理学仍处于边缘地位,它明显跟不上社会心理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认知观点、个体临床实践和日益受到关注的神经科学的脚步。主流心理学仍然强调客观科学和实验研究,而不是价值导向的研究和社区心理学中的多样化研究方法。

3.方向与展望

社区心理学将何去何从?Walsh-Bowers认为,要使社区心理学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发展加拿大社区心理学的支持网络,以维持和促进对它的认同。他还指出,社区心理学要建立与职业心理学之间的友善关系,同时要与临床心理学进行整合。事实上,临床心理学当前正朝着与社区心理学整合的方向在前进。最近的临床心理学项目认证标准就要求培训项目提供的训练能培养组织咨询、项目发展与评估方面的能力。无疑,临床培训向计划、组织能力发展的拓展为社区心理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

关于社区心理学的教育培训,Walsh-BowMsl998年曾做过一个关于加拿大社区心理学教育情况的调査,发现几乎所有比较大且有声望的大学都没有开设本科和研究生的社区心理学课程,只有19个大学的心理系提供社区心理学相关课程。他认为,社区心理学研究生教育计划要真实反映该领域的核心价值,而不是高等教育家长式体制的家长作风实践。针对Walsh-Bowers的调査结果,Nelson做出的解释是学院取向的社区心理学家不多,因而影响了其在大学心理系的发展与传播。因此,他主张除非在学术上存在一个“供料系统”,社区心理学应维持硕士水平的教育和基于野外的研究取向。

在社区心理学实践方面,Lavoie和Brunson在定义社区心理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计划评估、计划发展、问题分析、组织能力建设、政策发展、社区组织和社会行动七个不同的实践领域,以及可以被应用到这些领域的五种变革策略,即应用研究、咨询、培训、知识分享和利益相关者参与。1181这就为社区心理学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了许多可能的方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