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2 17:12: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出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 在采访您之前,我们向一些医疗影像从业者征集了一些问题,“影像医学的出路在哪里”是很多人提到的一个问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冯晓源:影像医学必然要以影像为根本,但这个影像不是CT、核磁等单种技术的图像,而是多种影像的融合。
每个像素的背后,都隐藏着不同的生物学信息,如果能挖掘到这个程度,就会非常有意义了,当然这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在目前以形态(解剖)为基础的诊断向功能诊断、分子水平诊断的发展过程中,影像融合是必经的阶段。
从另一个角度讲,人们相信“眼见为实”,很多疾病的确诊都需要由影像来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影像科医生工作的一部分,但肯定不是全部。影像应该介入到整个医疗过程中,从预防预测、早期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康复,到术后效果、放疗效果的评价,都应有影像科医生的工作和贡献。
以肝癌为例,影像科医生将来可以通过肝癌病灶在肝脏里的部位、血供和功能等信息的分析,对患者手术的情况进行评估。也就是说,把所有跟手术有关的信息都提供给手术医生,以作为后者制订手术方案时的重要考量。在治疗效果的评估上也是如此,肝脏被切掉一部分之后,身体状况肯定会跟着改变,这个改变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影像也可以对其进行评估。这就是我所讲的“involve”――参与到整个治疗过程中。
影像医学一定要介入整个治疗过程,这样一来,影像医学的出路就会非常宽广。
鼓励做三维技术应用开发
| 医疗影像三维后处理在医学上的应用有哪些?
冯晓源:作为一个技术手段,三维后处理能讨论的问题有很多,比如三维的地位、实现方式和三维应用在日常工作中的推进等。
只从一面去看事情和从多面去看,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很小的骨折,如果不用三维成像就很难做出诊断。对于复杂的病变,三维成像可以辅助判断病变的起源、侵犯的范围等。也就是说,3D对于影像诊断非常有用。
从临床尤其是手术来讲,三维重建对于手术医生制定手术入路会有很大帮助。它可以帮助确定手术切除的方式、切除的范围,是在手术前帮医生模拟了一次手术实施过程。或许有一天,如果没有三维技术,手术医生甚至都无法进行手术操作了。
三维是一种技术,而不是目的。除了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它在科研、教学方面也多有应用。比如上解剖课,用三维技术可以随时随地、从任何角度去看,熟悉之后再进行实操,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 目前三维应用普遍吗?是只会在某些身体部位、某些疾病上用到吗?应用范围是只限于大型医院吗?
冯晓源:跟身体部位没有关系,从头到脚都会用到。即使是小脚指头,也会用到三维重建看骨折的情况。三维的应用取决于设备,一般情况下,16层以上CT都可以做三维重建,64层CT做三维重建是比较常规的。现在很多县医院已经配备了64层CT,完全可以做三维重建。
| 对于三维重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您有什么建议?
冯晓源:我鼓励多做三维技术应用的开发,成像速度更快、更清晰、更准确、更灵活,是3D应该努力的方向。因为有了好的技术以后,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各个科室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依照自己的想法,利用三维技术实现各自的目的。
放射学会负责继续教育工作
| 您是复旦大学的副校长,对影像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一定有相当的了解,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国内放射人才的培养状况,中华放射学会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冯晓源:影像科医生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五年制、八年制临床专业毕业生,一部分是影像医学专业毕业生。能做诊断的医生只占影像医学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更多的是技术人员。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讲,学校主要承担的是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虽然很多学校开设有影像医学专业,但内容仍然是比较基础的东西。医学生毕业以后进入医院,科室会对其进行为期三年的培养,称为毕业后教育,三年后主要是继续教育。在这条教育链上,放射学会主要是对毕业以后的取得了医师执照的医生进行继续教育,而不会参与医学生的在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但是会在业内出出主意、提提建议。
技术人员的来源之前主要是中专生和大专生,现在影像专业的本科生也加入进来了,这对提升影像技术队伍的水平是非常有益的。目前的问题是,国家把医学影像学定位为理科,这个专业的学生拿的是理学学士的学位,他们将来是不能做医生的,这是个问题。当然,这是题外话。7月19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首届医学影像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冯晓源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间隙,他如约接受了《e医疗》的采访,对影像医学的地位和出路、影像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以及医疗影像三维后处理等问题一一作答。
影像医学应参与整个治疗过程
| 在采访您之前,我们向一些医疗影像从业者征集了一些问题,“影像医学的出路在哪里”是很多人提到的一个问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冯晓源:影像医学必然要以影像为根本,但这个影像不是CT、核磁等单种技术的图像,而是多种影像的融合。
每个像素的背后,都隐藏着不同的生物学信息,如果能挖掘到这个程度,就会非常有意义了,当然这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在目前以形态(解剖)为基础的诊断向功能诊断、分子水平诊断的发展过程中,影像融合是必经的阶段。
从另一个角度讲,人们相信“眼见为实”,很多疾病的确诊都需要由影像来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影像科医生工作的一部分,但肯定不是全部。影像应该介入到整个医疗过程中,从预防预测、早期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康复,到术后效果、放疗效果的评价,都应有影像科医生的工作和贡献。
以肝癌为例,影像科医生将来可以通过肝癌病灶在肝脏里的部位、血供和功能等信息的分析,对患者手术的情况进行评估。也就是说,把所有跟手术有关的信息都提供给手术医生,以作为后者制订手术方案时的重要考量。在治疗效果的评估上也是如此,肝脏被切掉一部分之后,身体状况肯定会跟着改变,这个改变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影像也可以对其进行评估。这就是我所讲的“involve”――参与到整个治疗过程中。
影像医学一定要介入整个治疗过程,这样一来,影像医学的出路就会非常宽广。
鼓励做三维技术应用开发
| 医疗影像三维后处理在医学上的应用有哪些?
冯晓源:作为一个技术手段,三维后处理能讨论的问题有很多,比如三维的地位、实现方式和三维应用在日常工作中的推进等。
只从一面去看事情和从多面去看,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很小的骨折,如果不用三维成像就很难做出诊断。对于复杂的病变,三维成像可以辅助判断病变的起源、侵犯的范围等。也就是说,3D对于影像诊断非常有用。
从临床尤其是手术来讲,三维重建对于手术医生制定手术入路会有很大帮助。它可以帮助确定手术切除的方式、切除的范围,是在手术前帮医生模拟了一次手术实施过程。或许有一天,如果没有三维技术,手术医生甚至都无法进行手术操作了。
三维是一种技术,而不是目的。除了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它在科研、教学方面也多有应用。比如上解剖课,用三维技术可以随时随地、从任何角度去看,熟悉之后再进行实操,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 目前三维应用普遍吗?是只会在某些身体部位、某些疾病上用到吗?应用范围是只限于大型医院吗?
冯晓源:跟身体部位没有关系,从头到脚都会用到。即使是小脚指头,也会用到三维重建看骨折的情况。三维的应用取决于设备,一般情况下,16层以上CT都可以做三维重建,64层CT做三维重建是比较常规的。现在很多县医院已经配备了64层CT,完全可以做三维重建。
| 对于三维重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您有什么建议?
冯晓源:我鼓励多做三维技术应用的开发,成像速度更快、更清晰、更准确、更灵活,是3D应该努力的方向。因为有了好的技术以后,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各个科室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依照自己的想法,利用三维技术实现各自的目的。
放射学会负责继续教育工作
| 您是复旦大学的副校长,对影像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一定有相当的了解,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国内放射人才的培养状况,中华放射学会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麦可思公司(MyCOS)对20万名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了“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最热门的几个本科专业都是供大于求,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都在万人以上,在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热门专业占了9个。
部分热门专业就业难
毕业证、学位证都已经顺利到手,可是湖北省武汉市某高校的小尹却高兴不起来。四年前,他“挤过独木桥”,考进了武汉市的一所重点大学,学的也是热门专业:法学。然而四年后的今天,他的父母却依然在想方设法为他寻找工作,他自己也几经“崩溃”。
小尹刚入校的时候对四年后满怀信心, “那时候我们专业的毕业生进入的都是大企业,差一点儿的也进入了律师事务所。”
刘兴目前的状况虽然比小尹好点儿,但他也开心不起来,“学了四年的计算机,现在成为电脑城一名电脑修理工。”刘兴告诉记者,他的同学中签约大企业的几乎没有,“现在对口的好点儿的单位或是不招人,或是限制学校,我们正卡在缝儿里。”刘兴说,他现在正备考公务员,“这是改变现状的最好的出路。”
据麦可思的调查显示,在635个本科专业中,最热门的10个专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32.9%。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依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调查还表明,毕业半年后,本科专业的平均就业率是91.2%,但是很多热门专业的就业率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其中法学专业就业率只有86%,存在严重过热迹象。
本科热门专业难就业,在高职/专科中,热门专业的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调查显示,在573个高职/专科专业中,10个热门专业半年后的总失业人数高达11.6万,占了高职/专科半年后失业人群的28.6%。失业人数最多10个高职/专科专业中,就有8个是热门专业。
对社会需求信息的掌握不准确是主因
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的郑廷高考估完分后,就和家人一起开家庭会议讨论如何选学校、如何选专业,“先是仔细看学校发的《高考指南》,又上了好多相关网站查资料,看看每个专业到底学什么课,就业率怎么样。”
但是做完这些工作之后,报考什么专业,他心里还是“没谱”。
他又跑去咨询老师,查看各个专业的全国排名,还看了几个不同版本的大学排行榜。但是大学排行榜令他很失望,“大学排行榜太多了,比较杂,看来看去都不知道该参考哪一个了。”
“不认识专业,盲目跟风。”总结起当年填报志愿时,北京某高校的黄颖一脸无奈,“班里很多同学要么报经济,要么报法律。”黄颖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法学,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黄颖才发觉,“当年考入一些冷门专业的同学几乎都找到了对口的工作。”
据麦可思的调查显示,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大多数学生(56.7%)选择和父母一起商量做出决定。与老师商量做出决定的占20%,另外15.9%的人自己决定。
调查报告指出,考生报考时了解的信息不全,是造成教育资源浪费的原因之一。就业率高的专业没有人报,就业率低的“热门”专业扎堆报。大部分考生在挑选大学专业时没有做过职业规划,加上老师、父母的经验和知识有限,观点有时也存在偏差,没有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可供参考。
报考之前要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定位
热门专业难就业,与考生扎堆报考热门专业有一一定的关系,如果考生在报考之前能进行自我认知和定位,找到适合自身潜能特征的专业和职业方向,那么,这一情况将有所改观。调查报告指出,近几年,潜能测试开始介入高考志愿填报,但是其优势还没有完全体现。
麦可思的调查显示,在一些热门专业难就业的前提下,机械电子工程则实现了就业率100%。除此之外,200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较高的本科专业还包括:医学检验(99.1%)、医学影像学(99%)、注册会计师(98.4%)、物流工程(98.3%)、勘察技术与工程(98.2%)、建筑学(97.9%)、车辆工程(97.7%)、信息安全(97.2%)等。
调查显示,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高职/专科专业依次为:发电厂及电力系统(94.9%),土木工程施工与管删(93.5%),机械设计与制造(93.4%),护理(92.8%),应用化工技术(92.8%)等。
专家分析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要吻合
一所经济类院校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杨青描述,学校原本的想法是依托学校的商科优势办经济新闻,但新闻与经济完全是“两张皮”,“教经济的根本不懂新闻,教新闻的老师也没有人懂经济。”
摘要:通过对南宁市卫生学校376名学生的职业理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学生存在的专业选择自主性差、学习状态消极、职业期望理想化等问题,并对卫校“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加强学生职业理想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卫校学生;职业理想;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4-0042-04
作者简介:林洁(1974—),女,南宁市卫生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德育教学与心理咨询。
职业理想是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中职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要树立切实可行的职业理想,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劳动者,才能有助于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才能有助于技术技能强国 “中国梦”的实现。因此,中职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为了更好地发挥“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的职业理想教育主阵地作用,笔者于2013年4月对南宁市卫生学校学生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的职业理想现状及存在问题,为中职卫校《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有效开展学生职业理想教育提供客观依据和建议。
一、对象、方法
(一)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南宁市卫生学校2010、2011、2012级共4个专业(护理、助产、农村医学、医学影像)的376名学生,其中女生310名,男生66名。被调查的2010级护理、助产专业的132名学生已结束医院实习,回校参加护士资格考试考前培训。调查样本人数分布合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个别访谈法。问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整群抽样,以无记名自填式进行,当场收卷。共发放问卷376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有效问卷36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14%,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此外,笔者还就问卷调查设计的问题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确认获取信息的信度和效度。
二、结果
(一)专业选择与认知方面
调查表明,在专业选择方面,只有30.35%的学生自己选择专业,高达46.61%的学生的择业是受父母的影响,甚至有一部分家长逼迫学生选择卫校就读,使得学生抵触情绪较大,尤其在一年级学生中更为明显。在专业满意度方面,只有5.96%的学生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有接近一半的学生不太喜欢或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程度较低(见表1)。
在专业、职业了解方面,不太了解和不了解所学专业和将要从事的职业的学生共计占54.47%,可见,很多学生是在一个比较盲目的状态下进行专业学习的(见下页表2)。
(二)学习状况方面
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目的还是比较明确的。11.38%的学生选择读完中专后到大学继续深造,学校应重视这些学生的需求,积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帮助。在学习生活状态方面,只有19.51%的学生能刻苦学习,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较为消极(见表3)。
(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方面
只有49.59%的学生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却有42.82%的学生没有或认为不需要进行人生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见表4)。
(四)职业价值观方面
据调查,高达81.57%的学生认为一个人要成功,最重要的是个人的能力和努力,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职业成功影响因素的认知是理性的。在就业影响因素方面,学生最看重的是个人发展机会(占42.28%)和工资待遇(占24.12%),其次考虑专业对口和社会需要(见表5)。
在就业单位期望方面,高达77.78%的学生希望到县城以上的大医院工作,这显然脱离实际。同时,学生对工作后的月薪期望值偏高,期望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人数占46.89%(见表6)。
(五)职业信心和目标方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职卫校毕业生就业的总体形势较为乐观,但在调查中只有22.22%的学生对前途很有信心,大部分学生对前途感到迷茫甚至悲观。在职业目标方面,调查表明,80.75%学生最关注的是工作稳定、有成就感和生活幸福(见表7)。
三、问题与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中职卫校学生在职业理想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业选择自主性差,专业、职业了解度和满意度不高
大部分学生是受父母及他人的影响被动地选择专业,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对专业和将要从事的相关职业了解不深,学习缺乏动力,很难挖掘自身的职业潜力。值得注意的是,参与调查的2010级学生因已完成了在校学习和医院实习,专业、职业了解度比其他两个年级略高,但满意度偏低。究其原因,可能是这些学生在实习中,护士工作长期三班倒、熬夜、紧张、繁琐等因素降低了她们的职业满意度。
(二)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
中职卫校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则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再加上医学知识比较枯燥、难学,从而导致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
(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
被调查的学生在一年级均进行过一个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但将近半数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仍较弱。这一现象与他们长期以来学习兴趣不高、得过且过的消极生活状态有关,这也反映出该课程教育效果不甚理想,应引起任课教师的反思。
(四)对相关职业缺乏信心
近五年来,我国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面对中职生如此乐观的就业前景,就读卫校的学生却普遍对个人发展前景感到迷茫。究其原因,是他们对职业前景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缺乏信心,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就读卫校的学生多是升学失利者,因其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经常会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这让他们普遍存有自卑心理。
(2)社会上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的自卑感。
(3)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校两年多的时间里只学到较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他们对将来的就业前景非常担忧。
(4)当前我国条件相对较好的医院招聘医护人才时对学历要求较高,中职卫校部分学生因学历层次偏低而逐步丧失自信。
(五)职业期望理想化,择业较少考虑社会需要
大多数学生就业时以个人发展机会、工作待遇作为择业的首要标准,考虑更多的是既得利益,很少考虑社会需要,对社会缺少应有的责任感。值得注意的是,在参与调查的79名农村医学专业学生中,近半数不愿回到乡镇卫生院工作,这与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的定位背道而驰。在工资待遇方面,46.89%的学生期望月薪在3000元以上,这反映出大部分学生的期望值过高。
四、建议
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与分析,结合这几年来笔者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体会,就任课教师如何发挥这门课程在中职卫校学生职业理想教育中“主阵地”作用,提出如下建议。
(一)正确认识自己的学生
近年来,中职卫校因高中热升温、社会需求变化等原因,生源素质出现了滑坡现象。教师对自己的学生缺乏理解和尊重,那将是教育者的失职和失败。因此,教师要立足现实生源基础,正确认识并尊重自己的学生,耐心地教育他们,本着“有改变就是进步,有进步就是成绩”的原则肯定他们,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用爱的力量帮助这个群体重拾仰望天空的信心。
(二)提高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能力
加强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关键在于“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力。教师要主动地通过自学、专业培训等方式了解和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新理念、新趋势,提高职业指导技能,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任课教师要多向专业课教师取经,加强对专业现状和发展方向的认知,主动向学校就业办公室了解本校学生的就业情况,多到医院、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实践,深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医药卫生行业的发展、对医护人才的新要求,积累职业理想教育的优秀个案。同时,任课教师要努力使课堂贴近现实,避免“纸上谈兵”,提高职业理想教育的有效性。
(三)创建“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中职卫校学生大多数无法适应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因此,任课教师要依据“贴近职业、贴近社会、贴近中职生”的原则,创建“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把教材内容转化成“正确自我评估、加强职业认知、确定职业发展目标、编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完成求职推荐书、模拟求职面试”等6个学习任务,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调查、职业倾向测评、查阅资料、课堂讨论、主题演讲、观看示范视频等途径,以自主与小组合作探究形式来完成任务,从而强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技能,促使职业理想教育落到实处。
(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对中职卫校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的首要职责是:唤醒学生的成长意识和发展意识。首先,教师要多以本校成功毕业生作为榜样,激励学生认识自身优势和就业前景,增强自信心。与大学生相比,中职生工作较踏实,动手能力较强,对工作薪酬要求不高。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扬长避短,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并且,随着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大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中职生的发展空间会更大、出路会更广、社会待遇会更好。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了解自己可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挖掘自己在专业、身体、心理方面的优势,增强就业信心。
(五)引导学生“喜欢学习、学会学习”
中职卫校学生只有学会技能和本领,才能顺利就业、实现职业理想。因此,面对大部分学生学习消极的现状,“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喜欢学习、学会学习”。首先,要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梦想照亮未来,学习成就人生”,要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为未来职业理想的实现打好基础。其次,要运用成功学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许多学生自信心不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任课教师要尽可能地给予每位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通过“勇闯理想关、我为自己鼓掌、多元才能大比拼”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再次,可通过专题辅导和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中职卫校学生正处于为人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对他们的成人、成才至关重要。我们做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一要体现对青年利益的尊重,二要有一定的感情投入。因此,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自身状况,理解他们,真正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爱、所追所求,及时而真诚地为他们的现在和未来着想,引导他们改变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树立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的职业理念,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职业,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及奉献精神结合起来,立足基层,用发展眼光奠定成功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甘立红.让中职生走出心理误区的举措[J].卫生职业教育,2009(23):155-157.
虽然所有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在医院信息化中得到了应用,但我们感觉医院信息应用在易管理性、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易扩展性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尝试通过对医院发展到现阶段所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借鉴其他行业成熟IT建设经验,来探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应用数据中心架构来解决相关问题的可能性。
当前医院信息化遇到的主要问题
1. 应用集成问题凸显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初期,同一产品提供商构架为医院的信息化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回避了各个系统模块的集成问题,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院在采购相关模块时的性价比。
不过最近几年,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从第一阶段以财务、药品和管理为中心的相关模块建设,转向以患者信息为中心的临床业务模块的发展阶段,医院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仍然采用同一产品提供商构架已经不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它已不再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典型系统状态。
如图1所示,医院信息系统横向由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两大体系组成,每一体系纵向又各自分为基础业务层、知识管理层和决策支持层三大体系。可以这样说医院信息系统的模块这几年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细分、专业、深化这六个字。特别是在临床信息系统方面,专业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明显。近年来专业的检验信息系统(LIS) 提供商、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PACS)系统提供商、电子病历(EMR)系统提供商在行业里都已经形成了主流的厂商。从统计结果来看,这些医疗信息系统提供商专注于相关领域,且它们基本上都不属于传统的HIS厂商。为了采用更好的产品,医院在选择提供商时可能不得不选择这些专业提供商提供的性价比好的专业产品。
医院信息系统由单一厂商模式转变成多厂商模式后,应用的集成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从图1和图2中我们已经发现医院信息系统各个模块(或子系统)之间并不是独立系统,它们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互操作性需求。图2示意了医疗服务业务平台(门诊和住院)中各个模块的相互关系。
在这种情境下,医院必须通过应用集成的手段来满足应用之间互操作性的需求,如果这种集成仍采用传统点对点的集成方案,那么随着业务系统的增加,其复杂度将使集成工作成为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现在业界已经引入了应用集成平台(包括消息服务总线等技术)来解决应用集成的问题。但从集成的层面而言,一般来说采用数据集成、界面集成、流程集成的综合方案是比较合适的。从近年的实践来看,现在独立应用的架构并不能很好的支撑应用集成的实现,即便是在引入应用集成平台技术以后。
2.多应用系统及其支撑环境管理维护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上,医院的信息系统是从简单二层系统发展而来的,对于二层系统支撑环境而言,数据库服务器、存储、前端客户机三个层面对于应用开发商来说是独立并且透明的。简单来说,就是用户提供了独立的数据库服务器、存储、前端客户机后开发商就可以部署相关应用系统了。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医院按照应用要求购置并部署了几十甚至上百个这样的环境。现在一个典型的三甲医院运行超过100个PC级服务器的不在少数,由于应用规模的不断增加,系统(包括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维护工作量剧增,甚至在小规模系统时代不用过多考虑的电源、网络配置等内容都成为具有不小工作量的日常任务。
由于每个应用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即每个应用有自己的应用运行环境,这样每一个应用环境都有专门的要求,且这些应用之间还具有交互性,这样系统维护的复杂度较之HIS早期时代的维护工作量而言已经不再是同一个数据级的(大型医院IT部门需要管理上百台服务器、上千台终端已经不再是个别现象了),这对医院的IT部门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随着应用数量的增加以及系统连续运行的时间增加,系统的数据量规模急增,从十几年前的几百兆,到现在上百T的数据量。在这样的应用场景下,如何很好的进行系统备份,以及出现故障后如何及时准确的恢复系统,以保证对业务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在实践中也是一件极具挑战的工作。
3. 应用系统业务压力增加,系统性能问题严重
近几年,随着医院本身业务的快速发展,医院的日门诊量、年出院人数、年收入等指标都快速增长。这样,对于医院信息系统而言,核心业务模块的压力增加很快。当前大部门医院的核心模块均出现了性能下降的现象,特别是在业务高峰时,如挂号、收费等窗口模块性能的下降甚至导致业务运转出现问题。
在OLTP(联机事务处理)设计的基础上来完成大量的OLAP(联机分析处理)应用的开发,也给系统的性能带来了新的问题。随着OLAP系统在医院内应用的增加,整体的系统性能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HIS构架是建立在处理OLTP的基础上的,相对重视交易处理能力,对于大量的后台数据处理方面的考虑是不足的。当前以成本核算、绩效考核、数据挖掘等OLAP业务加载后,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影响是比较大的。
当前各个主流厂商,也针对性能问题提出了各种性能优化的方案,但从实践的情况来看,总体效果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业务的需求。
4. 系统运行环境复杂,保证系统可靠运行困难
当前医院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十分复杂,具体表现在:内部子系统众多,且是异构的。这种异构性体现在应用软件、系统运行支撑环境等多个层面。
与其它行业现存的复杂系统相比,医院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在于整个系统构建一般是在没有总体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复杂性产生的来源主要是因为医院的信息系统模块(包括支撑运行的设备、网络等要素)是随着医院的业务需求逐步增加的,前面的模块在部署和交付时并没有考虑到后续模块的相关约束。当新模块上线时,不仅要受到自身运行环境的约束,同时还要考虑已经存在的系统的约束。
5. 业务数据敏感性提高,系统安全保护困难
医院的信息系统中因为医疗业务的需求,包含了大量的患者个人信息。这些信息的泄漏给公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随着电子病历系统等在医院的进一步普及,卫生部也已经了《电子病历规范》等法规性文件,对于电子病历应用中对于个人隐私信息等的保护进一步提出了要求。
坦率地说,在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的构建中,安全环节特别是隐私保护无论是在业务规范和技术规范方面均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当前系统的应用环境十分复杂,系统涉及内网、公网多个网络环境,系统应用人员众多,如何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数据中心架构如何解决相关的问题
从主流厂商的观点来看,现阶段数据中心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数据中心技术立足于标准可扩展的系统平台。这一核心技术可以帮助解决医院的应用不断增长的现实需求。这一技术主要体现在服务器刀片、存储刀片和电源刀片等,它的优势就在于根据数据中心业务系统的发展,它可以在高密度的基础上按需求逐步增加服务器、存储和电源等资源,实现节能、便捷、应变和精简的目标。按照这一技术要求,在数据中心建设初期对于OLTP和OLAP两类应用都应该有标准化、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并且在OLTP和OLAP两类应用的基础设施的设计上存在着有机联系。在这一技术的支持下,各个应用的性能问题可能通过增加计算资源等方法系统的解决(当然不排除应用自身调优来作为补充解决方案)。
第二方面,绿色节能与动态散热是数据中心的另一关键技术。基于数据中心构架的应用今天所占用的能耗已经不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数字了。按照传统方案,大量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安全设备、空调设备对电力的需求,已经使数据中心的能力扩展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当前的数据中心从两个方面来处理节能的问题:一是使用低功率处理器、低功耗内存,到服务器与存储设备,再到主动式散热风扇等机箱级节能技术等;二是动态智能散热等数据中心级节能技术,借助安装在机柜上热传感器实时收集与传输环境数据的技术以及与数据中心制冷设备的动态互动控制,动态智能散热技术可以将数据中心的散热成本降低15%~40%,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两种技术的使用使医院在电力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扩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三方面,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概念的提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要提高IT资源的利用率。因为用户当初采购系统的时候,都是按照最高负载来采购的,但据统计实际的资源利用率不超过 25%。通过虚拟化技术把资源都利用起来,可以大大节约成本。
数据中心架构的主要局限
通过对当前业界数据中心技术的研究,我们认为如果充分利用数据中心的关键技术,对于解决医院信息系统当前存在的大多数问题显然是有效的。但我们同时也认识到,当前数据中心关键技术离我们所谈的数据中心架构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当前的相关技术还是重点关注在硬件和系统软件层面。
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些技术是独立于应用构架的,没有在整体上考虑。所以当前必须从应用的视角,基于数据中心核心架构来重新架构应用,才能充分应用数据中心构架的优势,从根本上解决一系列传统医院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这一方面,业界还是缺少足够的研究的。
2. IT产业链的协同在这个领域是缺乏的。
比如在基于数据中心构架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中,必须提供根据不同应用提供可靠的备份和恢复技术。而传统的这两个领域的技术厂商往往比较强调相对独立性,要很好地把备份技术和恢复技术应用于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中,必须要进行协同研究。其他诸如安全、系统管理、存储技术等方面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3. 健康信息技术行业(HIT)与其他行业存在着较大行业差异。
医院信息系统按业务特性分成了多个业务群,与其他行业的应用聚合在相对集中的单个群相比,其复杂度更为突出。支持多个业务群应用软件的数据中心无疑面临更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