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4 16:54: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3、面临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转折点,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
4、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体,现代的技术发明越来越依靠科学,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已密不可分。
(一)综合性、横向性
语文数学在人类学科之林中是两门特殊的学科:语文数学都不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而是具有综合性、横断性的学科。
事实上,语文是包括了语言学、文学乃至文化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以及各门学科都需要语言文字及其表述,所以语文也有横断性[1]。数学区别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数学不是一门自然科学,因为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和逻辑可能的数量关系和结构关系的科学[2]。
(二)文化性、全息性
再从语文数学学科内涵属性上看,语文数学不仅具有知识属性、科学属性,更具有文化属性,即语文数学都是一种文化,并且语文代表着人文文化,数学代表着科学文化,以及这种代表具有相当的全息性[3]。
由于语文是对语言学、文学乃至文化等众多人文学科的综合,因而可以说语文代表着人文文化。
正如著名数学史家M.克莱因所说:数学一直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同时又是这种文化极其重要的因素[4]。数学文化代表科学文化。主要因为,首先,数学精神代表着科学精神,数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它的内容特点及其发展特点充分显示出了求实(逻辑性、理性)、求异、求新(怀疑、找问题、而不断创新发展)的科学精神;其次,数学思维代表着科学思维,这就是程序化、逻辑性、严密性、创造性;再次,数学思想丰富发展着科学思想,甚至会引领科学思想革命[5]。
(三)科学性、艺术性
从语文数学的学科科内容特质上看,语文数学都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综合。
不用赘言,语文的显著特点是具有艺术性、是美,但语文也有科学性,也必须是真。因为文学、艺术等其创作、创造及其结果必须符合生活逻辑(生活实际)和科学逻辑(逻辑性)。所以说,文学创作、艺术创作要求作家必须要有生活和合基本逻辑。
同样,数学的显著特点是具有科学性、是真,但数学也有艺术性,也是美。因为数学研究区别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其从现实可能到逻辑可能,逻辑可能就是无边无际,即数学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用著名数学家康托的话说是数学的本质在于思考的充分自由[6],这种思维的自由创造就带来可塑性和个体风格。具体到数学家的思维过程是包括直观直觉、想象灵感和数学美的感受,其研究结果也有广泛存在的数学美。
二、语文数学相同的教育特点及其价值
(一)语文数学课程的共同教育特点
语文和数学的文化性、素质性具有共同教育特点。语文数学是两门特殊的学科,也是两门特殊的课程:语文数学不仅是知识性、工具性课程,而且主要是素质教育课程。
语文数学课程都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工具性教育,如应用文写作、数学应用等,但语文数学教育的价值更在于对人的素质培养教育。正如著名数学家李大潜所说:数学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7]。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语文数学的素质教育不仅是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更是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因为由前述语文数学的文化(甚至是大文化)特点,决定了语文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性质和作用特点:即由语文的人文文化属性主要培养人的人文素质,由数学的科学文化属性主要培养人的科学素质,以及由语文的科学性也能培养人的科学素质,数学中的文化性,数学也能培养人的人文素质,因而语文数学都能培养人的全面素质。
(二)语文数学课程素质教育的特殊价值
语文数学课程能有效地培养人的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全面素质,因而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语文、数学两门课程。具体来看,小学阶段,语文数学教育还有对人脑的开发培养作用。科学揭示人脑左右半脑有不同的功能,左半球长于分析性和逻辑性,右半球长于综合性和直观性。它们正好对应数学语文的学科特性,即数学教育中的数学符号、分析性、逻辑性等教育对应激发、培养人的左脑;语文早期教育中的语言艺术、综合性、形象性等教育对应激发、培养人的右脑。
数学语文对人脑早期的激发培养,有类似于计算机安装软件被称为头脑编程[8],这也说明早期教育重要性的原因。
在初中、高中阶段的语文数学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共同的使命(价值):培养人的智慧。其中数学教育侧重培养人的智,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思维能力,语文教育侧重培养人的慧,这就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笔者认为慧丰心很多很多的心爱心、雄心、信心、诚心、孝心、耐心、细心。这里有一个重要理念是,知识就是力量,但现代社会智慧比知识更有力量[9]。
在大学阶段的语文数学教育,其素质教育就应上升到重点是培养人的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文化素质、全面素质。如前述大学语文应该(和可以)提升人的人文素质文化、大学数学应该(和可以)提升人的科学素质。由此也回答了,为什么现代大学教育无论什么专业,都要开设微积分等大学数学,如大学文科各专业为什么也要学习微积分?其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乃至人的全面素质。
三、语文数学素质教育的理念与模式
语文数学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包括理念、模式和案例开发:
1.理念:语文数学课程的素质教育不仅是语文数学的学科素质,更是包括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全面素质。例如,着眼于素质教育对于人的发展,那么学习微积分的思想和微积分的文化比学习微积分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解数学题和语文题的一般意义:解题就是解决问题,解法就是做事情、做工作的做法。
语文数学课程的素质教育要从潜在到显化、被动到主动、学科到全面、低效到高效,使教书育人、素质教育进大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心中。
1.有利于巩固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潜能
我们对学生进行发展性教学评价时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明确评价是美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它不是美术课程的外加装饰,而是美术学习持续的过程。贯穿在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环节评价因目标而生,美术中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为了检验美术新课程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或学习目标相对于学生的适应性。以发展性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是以教学内容、目标和作业要求为基础为依据进行的。评价过程必定涉及所学甚至概述所学,可起到巩固所学内容的作用是显然的。
另外,通过积极评价,会让每个学生深信不疑:自己具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是优秀的潜能:只要积极努力就能挖掘出自己的潜能。
2.有利于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获得成功感和了解自己尚需改进之处,促进学习兴趣。
发展性教学评价提供和反馈给学生的是强有力的信息和指导,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另外,发展性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处境和需要,激发学生的热情,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其别关注对于弱势群体的教学评价。所谓弱势群体,包括学习上的落伍者、智能上的滞后者、家庭条件上的困难者,一般表现为自信心较弱甚至缺乏自信心。教师采用发展性教学评价,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有利于学生理解美术,认识和理解形式风格的多样性。
利用发展性评价评价学生作业时,学生面对黑板(或展板)上琳琅满目的不同面貌的作业,经过师生对其正确的甄别与评价,可以加深对作品形式风格多样性和美的多样性的认识与理解,加深对美术表现性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审美能力和判断能力。
4.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品格的形式
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和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发展性教学评价,如果能结合学生动态学习过程的表现,如认真的态度,克服困难的情况,合作的精神予以肯定和表扬,都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同样在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中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也可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品格。
二、美术学科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美术发展性教学评价与许多学科不同的是大量采用质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而且评价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特点,它不应局限于某一层面或某一向度。有些人认为,美术教学评价随意性很大,不具有科学性和可信度,这是对评价的一种偏见。美术教学本来是充满情感色彩的艺术活动,采用数理方式的量化评价难以实现,而已描述为主的质性评价是基本的方法。美术教学针对不同基础和不同个性的学生确定评价的层次和向度,以发展性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体现面向每位学生的自主发展,这些美术教学评价的因素使这项工作看上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美术教学评价“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终结性评价关注的是结果,是面向“未来”、注重发展的评价。所以,发展性教学评价也应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美术发展性教学评价不应只是局限在美术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上。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比如对学习习惯的评价,审美情趣的评价,兴趣爱好的评价,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的评价,实践能力的评价,创新意识的评价等等。使评价的范围更广一些)。在实际教学中,有的美术教师将其结合得非常好,一次评价的结果也许就是新的学习过程的开始。
三、美术学科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灵活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的是不同个体不同层面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机智而灵活地教育学生、化解矛盾、沟通思想,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一种灵活性。
例如:在执教《大家都来做》一课中因为此课是让学生在校园的操场上进行,又是一年级学生入学的第二节课,天气比较热,所以,课前我请学生每人戴一顶小帽子。在评价分组完成的作品中,“你们认为哪件作品最好?”这是评价时教师经常问出的问题。学生口头回答显得纷乱而被动。这时,我发现一个学生把他的小帽子丢到他们组的作品旁边,我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孩子天真的回答:“因为我喜欢这件作品。一句简单的回答,引起了孩子们的快速反应,他们纷纷把自己的小帽子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旁边。我看到后,灵机一动,顺应了孩子们的做法,接着说:“看看我们哪个小组得到的帽子最多,我们就先去哪一组,看看他们组的作品为什么得到这么多的小帽子。”孩子们都很开心,主动给大家讲述自己为什么选这件作品,小组的作者也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组的作品。得到帽子少的组也接受了大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当我们走到最后一组的时候,发现这一组的作品一个帽子也没有得到。我和学生们交谈,原来是这件作品的色彩和造型没有吸引大家。经过小作者们的介绍,我们发现作品的构思独特,寓意也很深刻。于是学生们纷纷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起动手再加工。作业效果大不一样。只是小作者们仍然闷闷不乐,因为他们的作品没有获得小帽子的奖赏。这时,我摘下自己的帽子,对他们说:“老师认为你们的想法很好,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它变成了一件美观而且有感情的作品。老师最喜欢你们组的这件作品。我决定把我的小帽子放在你们组的旁边。”几个孩子破涕为笑。评价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着,不再是单调的老师和学生的对话,而是投票和对话结合的评价。这样的学生之间的交流气氛,正是我在教学中所追求的。
四、美术学科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情感性
1.美术发展性评价中体现学生作品的情感。
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语言及情感。对于学生心中所经历的情感体验,我们同样不可忽视。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的活动之一,每个人的情感、兴趣、爱好、性格等都可以在发展性评价中获得一个自由的空间,创造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通过作品与他人交流。
例如:我在执教《彩点连彩线》一课中,学生们踊跃举手展示自己的作品,我发现有个学生在作业中画了一个大人和一群孩子,由于年纪小,她表现的人物都很稚拙。我询问后才知道,这是我和学生们。我正疑惑这和我们学习内容有何关系时,这个学生将她要表达的情感说了出来,我把它总结为一首儿歌:“老师像根根彩线,学生像颗颗彩珠。根根彩线串起颗颗彩珠,串起的是我们的心,串起的是我们的师生情。”孩子的话深深触动了我的心。一根线和一颗珠竟然被孩子注入了如此温馨的情感,可见情感价值观的体现在美术发展性评价中不可忽视。
2.美术发展性评价中加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
教师自身的行为效应在发展性评价中起到增进情感的作用。多用大拇指赞许,不用食指指责;多用肯定的目光,不用无所谓的眼神;多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和学生“楚河汉界”……。
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在学生作业本上简单写几句相应的肯定性的评语,或者在看不明白学生创作的意图和内容时,与他们耐心地交流,加盖小印章或者在学生表现及发挥出色的同时拥抱一下他们,都极大地增进了师生间的情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也让他们在彼此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加深了友谊。
五、美术学科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个体性与自主性
美国心理学家、“多元智能论”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通过研究证实,每个人都同时具有七种以上的智能,只是这几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色。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对每位学生抱以热切、积极的期望,并从各个角度进行发展性教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发现和寻找学生身上不同的闪光点,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力。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这种乐观的“学生观”使我们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方式更为积极。
老师都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儿童的作品到底由谁来评价比较好呢?孩子们的作品,要由教师去解释和评价吗?教育家罗恩菲德认为,美术教育应避免把成人的标准强加于儿童。学生自己可以理解他们同龄人的想法和作品。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应主动开展学习活动,还应拥有对学习成果的自我评价的权利。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而评价的权利也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的错误通常是由教师发现和指出的,学生的优点也需以得到教师首肯为前提。其实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对自己的学习成果的评价中去,既能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还能用评价的手段发现知识、技能及学习态度上的不足,并通过自己的行为去调整和矫正,这比“勒令改正”要有效的多。因为学习的有效性不光来自成功的操作,更来自于对操作本身的反省和总结,学生通过自主评价来“领略成功”、“领悟错误”,在下一次实践中,主体往往会以上次对成功或错误的认识监控新的操作过程,形成自我调节、自我监控。
六、美术学科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艺术性
1.发展性教学评价中鼓励与表扬的艺术性
鼓励和表扬都是对学生言行的肯定,但自己考究起来,它们之间却有很大区别。本着多鼓励少表扬的原则,这也是美术发展性教学评价艺术性的—种体现。
(1)鼓励与表扬所针对的评价对象不同。
被鼓励的学生包括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包括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而被表扬的则往往是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所谓表扬先进就是这个意思。
(2)鼓励与表扬的评价目的不同,因而做法也不相同。
鼓励者往往是站在被鼓励者的角度,从促进其自身的进步出发,其做法是对学生的言行做出肯定性的评价,以促其继续进步。而表扬者往往是站在表扬者自己的角度,不但对学生言行本身做出评价,而且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以便让学生按照表扬者所示意的“标准”与“好恶”去行动。
如:有位同学设计的贺卡很美观。鼓励者的言语往往是:“你做的贺卡真漂亮,证明你是个很有美术天赋的孩子,希望你可以制作出更新颖美观的贺卡。”而表扬者的言语是:“贺卡做的很漂亮,我很喜欢。祝贺你!”
(3)鼓励与表扬所产生的评价效果不同
受鼓励的学生,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弱势群体,他们得到的是成功的喜悦,是继续学习的信心,是前进的动力。受到表扬的好学生,则可能会从此骄傲起来,变的好恶是从;而弱势群体,是难以得到表扬的。
因此,发展性评价要求广大教师对学生要多鼓励、少表扬。这里的“多”,既指对每一个学生鼓励的次数,又指被鼓励的应该是每一个孩子。但这并不表明教师应一味的鼓励表扬。对于作品完成效果不佳的同学,或者课堂中的“违规事件”,教师也应该在不伤害孩子心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改正。
2.美术学科发展性评价中批评的艺术性
对于课堂中有“违规”行为的学生,评价中不能忽视他们,更不能伤害他们。教师的“无意伤害”常常会推倒学生心灵中的全部美丽,抵消学生所受教育的总和。因此,美术学科发展性评价中批评的艺术尤为重要。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220192-01
1 数控技术学科的特点
马克思曾经说过1 数控技术学科的特点
数控技术的问世已有4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机械学、控制论、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四大基础学科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新型学科,是用数字化指令控制机床动作的技术,它包括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编程技术;PLC机电接口技术。其中控制系统技术是核心;伺服驱动技术是关键;精密机械技术是基础。数控技术是数控机床的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推广应用数控技术,用数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机械制造、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恶劣及危险环境的作业等,都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了根本性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出了全新的制造模式。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它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控技术国外发展趋势
纵观数控技术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数控技术的发展是逐步跟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1956年至今,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1956年-1974年,专用硬件NC的时代;1975年-1989年,专用计算机数控时代,即微处理器NC的时代(μ PC);1990年-1995年,BASIC PC的CNC时代;1996年至今,开始全PC开放式智能化数控新阶段。
近几年来世界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组织优势力量进行新一代开放式体系结构和具有智能型功能的数控技术开发与研究,包括美国的NGC和OMAC计划、欧共体的OSACA计划、日本的OSEC计划等。数控机床机械结构更趋向于“开放式”,为满足现代机械加工的多样化需求,新一代的数控机床具有以下特点:
1)机床结构按模块化、系列化原则进行设计与制造,以便缩短供货周期,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工艺需求。2)由于数控机床的很多部件的质量指标的不断提高,品种规格的逐渐增加、机电一体化内容更加丰富、功能参数日趋庞杂,因此专门为数控机床配套的各种功能部件已完全商品化,为建立具有竞争能力的机床厂创造了条件。3)为向用户开放,各发达国家的数控机床厂都积极建立完全开放式的产品售前、售后服务体系。建立开放式的零件试验室,建立自助式数控机床操作、维修培训中心。4)采用信息网络技术,把社会上各种制造资源根据加工任务进行合理组合与调用,是21世纪将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5)人工智能化技术在数控技术中的推广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在计算机领域不断渗透和发展,数控系统向智能化发展。在新一代的数控系统和伺服装置中,由于采用“进化计算(”Evolutionary
Computation),“模糊系统”(Fuzzy System)和“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等三个方面新的控制机理,性能大大提高。这种高性能的智能化的数控系统不但具有自动编程、前馈控制、自适应切削,工艺参数自生成、运动参数动态补偿等功能,更具特色的是考虑到操作使用的因素而呈现的极为友好的人机界面。当前采用模糊控制原理的电加工数控系统和具有自学习、自建立数学模型、自调整参数的高性能数控机床伺服驱动装置已有产品并在市场中具有强的竞争能力。
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在网络化基础上,CAD/CAM与数控系统集成为一体,机床联网,实现了中央集中控制的群控加工。
3 我国数控技术开发现状与差距
我国的数控技术,在“八五”攻关中,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以自主版权为目标,以平台为基础的发展战略,而且在攻关过程中,瞄准或调整到以PC机为基础的发展路线上,并以此形成了两种平台,开发出了四个基本系统,其中华中I型和中华I型是将数控专用模板嵌入通用PC机构成的单机数控系统,航天I型和兰天I型是将PC机嵌入到数控之中构成的多机数控系统,形成典型的前后台型结构,国内其它单位也都先后开发开放式体系结构系统。然而就总体而论,还仅仅处于开始阶段,虽然各个系统都向PC平台方向发展,但在具体的实施开发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即是开放性不够、开发环境和支持手段不足,要作为用户方便地进行二次开发的开放程度还远未达到,只是具有相当技术力量的开发单位才能使用,而作为能够普及到一般用户的程度则还远远不够。利用PC机设计数控系统使得CNC的重点由硬件转向软件,为我国的数控发展消除了硬件上的“瓶颈”制约,从而可能加快生产出实用产品。而且PC-NC毕竟使CNC向开放性体系结构迈出了一大步。在数控机床设计与制造中,我国已开始采用模块化技术,对数控切削加工中的工艺参数、工具系统的优化、智能适应控制都进行过研究,它为对智能化控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但上述工作仅仅是一个开端,仍需在“十五”期间进行一系列开发研究工作,跟踪世界数控技术,推动我国数控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夏建国、郭扬,职教课程模式开发[N].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朱国文、熊清平,数控技术教育改革的创新,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7]刘启中、蔡德福,现代数控技术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