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6 10:12: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历史备考策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17
学习历史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而且还能够使学生掌握很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点,这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尤其在备考过程中学生感觉比较吃力,因此掌握有效的备考策略无疑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人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有效的历史备考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调整好心态
本人认为为了使学生很好的备考,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在备考过程中学生的心态不同,势必会收到迥然不同的备考效果。有些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心态不好、心浮气躁,翻开教材看到大量的知识点就头晕,不知道该从何着手;有些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心态,越复习越灰心,结果势必会影响考试成绩。而有些学生有较为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很好的掌握知识点,即使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遗留了一些问题,也能够通过复习有效克服,最终必然收到良好的备考效果。
鉴于学生在备考阶段心态存在的差异性,教师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对于在复习过程中容易心浮气躁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升复习的计划性,按照一定的步骤去复习,克服学生的浮躁心理,进而使学生的复习环节顺利完成。对于在复习过程中有良好心态的学生,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精益求精,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复习。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良好心态,不仅对学生复习环节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有良好的心态也有很大帮助。
二、对全面复习引起重视
所谓全面复习就是学生对以往学习的知识点一一进行复习,很多人在谈及复习的时候,往往认为复习就是对重点与难点知识的学习,而对于已经掌握的、理解的知识点没有必要再复习,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会对学生的考试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高中学生在进行历史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对全面复习引起重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析进行全面复习的重要性:
(一)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进行全面复习
要求学生进行全面复习,首先是基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知识点比较零碎,学生在进行单个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不会感觉困难,但是随着学生学习知识点的不断增加,学生可能对知识点会出现遗忘、混淆等情况,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如果学生不能在备考环节进行全面复习,在考试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对简单的问题也难以作答的情况。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
(二)历史考试的特点要求学生进行全面复习
历史考试的特点也要求学生在备考环节能够进行全面复习。目前高中历史考试的特点是对知识点的范围考察较为广泛,同时又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学生只有全面、准确的把握知识点,才能更好地解决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在备考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十分重要,学生进行的第一轮复习就应该是全面复习。
三、复习过程中要注重思考
思考在各个学科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不待言,学生在复习环节也要进行有效思考。对于历史这门学科,学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只有融入有效思考,才能有更多的收获。1.思考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思考对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点有重要意义,有些学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不注重思考,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结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却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如果学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思考,不仅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2.思考有助于学生找到有效的复习方法与技巧。学生在历史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要讲究方法与技巧,在复习的过程中也要讲究方法与技巧,由于每个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学生在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复习时,还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学生只有在复习的过程中善于思考,才能更好地把握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四、注重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不应该“闭门造车”,对于历史这门知识点多、对学生学习的方法性与技巧性有较高要求的学科而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注重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1.与历史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能够有效的与历史老师交流,历史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备考过程中能够给学生提出很多宝贵的指导意见,同时,对于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教师也能够给出学生有效的指导,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复习。2.与同学进行交流。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请教老师,还要注重与同学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水平存在较强的相似性,针对在备考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学生之间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进而加快学生的复习进程。
在现代这个信息社会,学生除了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之外,还要善于利用网络,学生可以到网络上寻找一些与有效进行历史备考相关的视频,通过看视频寻找一些有效的复习方法,使学生发现更多新颖的复习方法,更好的帮助学生备考。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16-02
2014年国务院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开启,上海市、浙江省作为试点省市于同年出台了高考改革试点方案,并计划于2017年全面实施高校考试招生的改革措施。
随着全国各省市的改革方案的陆续公布,可以看出虽然各地的改革措施细节有所不同,但总体框架基本一致。一取消文理分科,高考科目采取“3+3”模式,语文、数学、英语实行全国统考,其他科目根据报考学校专业的要求和个人的兴趣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有些省还增加了技术)中选择3门参加等级考试,其余科目则要参加合格考试;二是录取方面,高校依据高考统考和学业水平测试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这些改革措施使学生在各方面有了更多元的选择,同时也对地理学科的课程设置,地理教学组织形式,地理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在高考改革背景下地理教师的应对策略,就具有了迫切而现实的意义。
一、高考改革后地理学科和地理教学的变化
1.学科地位
改革前,由于文理分科且文理专业的高校招生比例大致是4比6,多数家长和学校都鼓励学生选择理科。再加上重理轻文的传统,包括地理在内的文科科目普遍不受重视。改革后的情况从试点区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17年拟在浙江招生的高校和专业看,只要符合一门选考科目就能报考的专业地理约为60.9%。[1]专业选择的增多,地理学科的地位也就相应的得到提升。
2.教学组织形式
改革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教室固定,教师根据课表走班。改革后由于学生要在6门或者7门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就有20种或者35种组合。学生选课走班将成为必然选择。走班形成了两种形式的班级,一种是作为学校管理的行政班,另一种是教学班。
3.教学时间
改革前文科学生学习地理的时间是三年,改革后选考地理的学生一般会选择在高二学习阶段结束学习任务,最迟也会在高三第学一期结束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这样就较以前缩短了一年到一年半。[2]教学时间的缩减必然使教学方法和内容产生变化。
4.评价方式
改革前,包括地理学科在内的所有学科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的评价方式,都是看分数。分数本身并没错,错的是把分数当成评价老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改革后,作为高考录取依据之一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采用等级制,相对削弱了对分数的追求。同时,国家还鼓励高校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的录取依据之一。这就要求地理教师不能只重视知识,而忽视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地理教师的应对策略
1.学科地位变化的应对策略
改革后选考地理学科的专业选择面的提高,加上地理学科的空间性、逻辑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使得一部分要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会选考地理,再加上要报考文史类专业的学生,这就使得选考地理人数会增多。总体上选考地理的人数会增多,但局部也会有学校选考地理的人数减少。有些地理老师可能会因此对本学科产生懈怠心理。一方面地理老师应该对选考人数的多与少抱一颗平常心,另一方面还应认识到除了现实需求和个人兴趣外,学校的地理学科教学实力,地理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学特色,也是促使学生选择的重要因素。
2.教学组织形式变化的应对策略
学生走班给学校和教师的日常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原先教师所熟悉的作业收取发放、班级日常管理、个别辅导等都有所变化。与传统的学生坐班相比,学生走班让作业的及时反馈和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帮助都变得更加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1)建立教学班的班委组织
学生走班的模式下,一个地理教学班的学生可能来自多个行政班级,这就使得地理教学老师同时承担学科老师和班主任的责任。建立教学班的班委组织,可以帮助地理教师对教学班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教学,如作业的收取和分发,学生的出勤,班级纪律等等。
(2)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加强师生交流
选课走班模式使得师生之间直接交流的机会变少,不利于地理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现代的通信技术已经非常普及且如QQ、微型等社交平台深受学生喜爱,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地理教学QQ群、微信班级群等,及时得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以便答疑解惑和调整教学。
(3)加强与行政班班主任的沟通和交流
对于教学班出现的学生迟到、早退、请假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学班地理教师要及时与行政班班主任沟通交流,减少和避免走班过程中的混乱情况。
3.教学时间变化的应对策略
高考改革后地理教学时间较以往缩减了约三分之一,这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要在高二下学期地理等级考试之前完成地理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选修五、选修七
和区域地理部分的教学,再加上考前的复习时间,任务非常艰巨。如果地理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进度来教学,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为了适应改革后的这种变化,地理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加以改进。
(1)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
以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为例,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内容可以渗透到必修一的教学中,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分别对应必修一的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选修七《环境保护》的内容可以渗透到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
(2)教学方法的革新
高考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学方法效率与效果兼顾。一方面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理论上虽然总被贴上“机械刻板”的标签,但实践中讲授法无可争辩的任然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同样使用讲授法,有的老师的课堂死气沉沉,有的却生动活泼。教师的语言艺术,如何选择材料展示,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积极学习和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无论是高考改革还是新课程改革,都对地理教学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主性的要求。如地理教师使用探究教学法,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并给与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评价方式变化的应对策略
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把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作为高考录取的依据之一,这就使得地理教学的评价方式不能只有考试和分数。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注重过程的评价方式,对于弥补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非常有益。档案袋法就是一种典型的表现性评价。地理教师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档案袋,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代表性的发言、问题、小论文等放入各自的档案袋。经过一段时间,师生需要对档案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表现性评价的主观性比较强,需要地理教师有一个完善的标准,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三、地理教师的技法与心法
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甚至教学对象都在发生变化。外在的技法可能千变万化,但内在的心法却不曾改变。作为教师,“心法”就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要“专”还要“博”。“专”的是本学科的知识,“博”的是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应是“一潭死水”,而应该是“源头活水”不断更新知识。教师的专业能力,语言表达是基础,组织管理是保障,自我反思是核心。如何将枯燥的知识讲述的鲜活生动,怎么把课堂管理的井井有条而不死气沉沉,怎么把实践中的失败和成功经验总结和应用起来,这些都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
2012年9月,广西作为最后一批实施新课改的省区步入了高中新课改的行列。如何顺应新课改要求提升广西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成为广西高中历史新课改亟须解决的问题。为了适应新课改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从2011年开始,广西玉林市组织高中历史教师积极参加区内外各种培训。玉林市高中历史教师培训具有高频率、大规模、接地气、大中小联合的特点,培训卓有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专项调研。
1培训内容深广不足
2011年以来,玉林市老师组织参加的区内外大中型培训有25场,主要分为课改专题、教材分析、理论研讨、技能展示、高考备考、信息技术、网络研修等。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师“教的课程”转变为学生“学的课程”,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应转变教材观、教学观、学习观、评价观四大观念。而目前培训内容集中在教学观和教材观上。尤其是教师课堂技能展示类的培训共有10次,占比达到40%,远高于其他各项。教材类等其他培训各只有三次,各占比12%。而体现学生为主体理念的培训,主要集中在高考备考上,对平时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心理分析、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业评价的专项培训几乎没有,老师们更期待通过培训更好把握考试命题方向和教学策略技术,可谓广度不足。据回收的250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受训者表示最喜欢的培训类型是一线名师技能展示课,占到61.5%,而对课改专家的欢迎度只占到11.5%。对此笔者认为,根据实际需求,让一线名师在培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玉林市培训项目一定程度上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比较亲民。但也存在深度不足的问题。如,与旧课程相比,新课程历史科的高考命题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专业化、新情境和主题式特点。近三十年多年来的历史高考命题都是由高校所主导的,因此如何把高校的学术研究新成果内化为鲜活的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仍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这是不是从另一角度对历史教师培训组织者和参与者提出了新要求呢?
2培训对象普及不泛
调查结果表明,玉林市高中历史教师参与培训基于自己兴趣的占54.1%,该数据反映了玉林市高中历史教师自我提升的迫切愿望,也反映了玉林市组织的培训活动得到教师们的认可和支持。但在参训人员上是不均匀的。首先,目前不少培训项目规定只能40岁以下人员才有资格参加,参加培训人员又由各校指定选派,存在较大的重复率,与新课改要求不符。其次,从调研结果来看,参加培训的教师以教龄1-3年的年轻人为主,参加各种技能比赛多为中学二级的教师,少为中学一级,中学高级和特级几乎为零,甚至有一人多赛等的现象出现,中学高级和中学特级历史教师的缺位,不利于本地区教师群体水平的提高。最后,区市所组织的培训学习机会有限,一定程度限制了更多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学习,培训活动参与范围不广泛。
3培训成效创新不显
大部分玉林市高中历史教师在参加各种新课改培训后,对自身的教学状态评价较高,根据调查问卷显示,认为自己有新课改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尝试改变传统教学思想的占67.6%,学生在课改后学习效率提高达80%,该数据充分肯定了培训的效果。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新课改也要求教师应该由教材执行者向课程创造者发展。但结合问卷,大部分教师表示经过培训活动提高了自身能力,但教学手段和方法一样没有改变,大家对培训期待和运用还停留在生搬硬套的层次,没有达到活学活用,创新提升的要求。
4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调查显示因经费问题而影响教师主动参加培训比例占到了26.5%,经费不足成为教师培训的主要障碍。据访谈,大部分教师表示经费是学校支持的,如果需自己出经费且时间不合理的情况下,参加培训的主动意愿比较低。此外,部分教师反映如培训缺乏后续指导,自身条件和能力有限,也成为影响教师难以提升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玉林市高中历史教师培训给我们提供以下教师专业成长的调整和改进思路:第一,改革培训内容,增加培训模式。如,广西全区赛课在集中模式中采用“专家讲座+课例示范+学员议课+专家点评”效果反馈良好。“主题报告+互动交流”改变以往受训者只能被动接受的局面。第二,落实培训制度,降低进修门槛。现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水平,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玉林市进行了历史教学微课设计、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教师工作坊坊主坊员研修、历史教学录像评比等活动,参与活动人数较多,使得教师不单单局限于教材,还运用多种方法去提升自己。第三,加大经费投入,构建保障体系。当前,培训经费不足一直是影响高中教师接受培训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安排的培训经费少,一般老师也不会自费去接受培训。玉林市高中大部分在县城,因此玉林需加大在市级以下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第四,完善评估体系,重视训后指导。建立长期有效的高中历史教师培训激励机制,让培训与教师考核、任用、评聘、待遇挂钩,以此来保障教师培训的待遇和积极性。同时培训组织者应在教师培训中发挥充分作用,培训组织者应在培训前,对接受培训的教师进行需求调查分析;培训中,及时向学员了解问题、意见和要求;培训结束时,让学员对培训活动的各方面进行评价;培训结束一段时间,对学员进行跟踪指导和评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教学进行探索思考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让玉林市高中历史教师培训充满生命力,蓬勃地向上生长。
参考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现有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已无法满足教学大纲的新要求,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方面,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开阔学生历史视野,弥补现有历史教材的不足。那么,如何善用历史材料,本出几点论述,仅供参考。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善用历史材料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历史教材内容较为枯燥,基本上围绕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历程展开,因此,学生在课堂上提不起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而将历史材料引入课堂,教师通过各种人物形象和历史事迹的讲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故事产生共鸣,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将历史教材相应配备史料读本,帮助学生理解许多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更好地理解知识。
(二)有利于开拓学生历史思维
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引用历史材料,可以大大丰富教材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材料,特别是跟课堂相关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清楚明白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时代背景、经济条件、政治环境等,真正吃透历史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教师引用历史材料,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以及导火索,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锻炼其分析能力,从历史材料中学会分析和归纳总结,真正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二、高中历史教学使用历史材料的策略
(一)课前,充分准备历史材料
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先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结合本课内容选择最佳教学方案,之后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搜索更多与本堂课程相关的历史材料,由此展开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岳麓版《》时,教师就可以准备林则徐的个人资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通过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将这些历史材料播放出来,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加深历史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发生的原因和意义。
(二)课中,穿插使用历史材料
教师在上课时,根据原先定好的教学目标和搜索的相关历史材料,带到课堂中来,给学生展示这些课外历史材料,之后让学生根据所放内容归纳和整理知识。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宝贵时间内,教师可以穿插选用一些历史材料,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特别是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事半功倍,大大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三)课后,补充课外历史材料
通过课前和课中使用历史材料开展高中历史教学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在课后开展相应的历史活动和历史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在竞赛中加深历史知识印象,更加热爱学习历史。例如,在学习岳麓版《》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辩论赛,讨论的利弊。在开展辩论前,教会学生在课后搜索更多与有关的历史材料,为自己的观点增添更多有利说词,这样大大丰富学生的历史课堂,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
高考选考是一个新型的考试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要考的科目,进而根据学生成绩来选择报考的学校与专业,这种模式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然而,由于是一个全新的考试形式,师生出现了一定的迷茫,不知如何正确备考。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根据具体的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分析,总结出历史加试题的特点,从而让学生正确积极备考。
一、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特点
1.注重考查基础知识
选考加试题贴近高中历史教材,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一直是浙江省的命题重点。比如,在2016年10月的第33题考查了“概括秦汉修筑长城行动的预期目的及实际产生的结果”,这些都能体现对基础知识的重视。该题主要考查的是选修六中第五章内容“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命题者仍然保留了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结合,从而考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因此,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对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关注度,学生在备考中要注重对历史教材的全方位理解,注重选修和必修的结合。
2.考查对知识点的整合
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的试卷摒弃了自选模块,这将给命题者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可以在试卷中体现必修与选修两部分的教材内容。浙江省的选修教材分别采用了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在2015年10月的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中有很好的体现,第33题将“孔子创办私学”、必修3中的“西汉太学”“科举制”以及选修6的“故宫之保和殿”相结合,从而将历史知识进行了一定的整合,进一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第34题将选修3中的“法西斯”与选修6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结合在了一起,选修3中的“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选修6中“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等知识点。
3.积极与时事热点相结合
这是一件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学生在备考时也会做大量的练习。然而在2015年10月高考历史选考的加试题中,命题者没有刻意回避时事热点,而是将反法西斯战争最核心的内容作为考查知识点。这对历史来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世人也会起到一个警醒的作用。在第34题中,分别从德国法西斯建立的原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特点以及概括法西斯主义的实质三个方面进行考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法西斯主义的
认知。
二、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备考策略
1.聚焦教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特点分析来看,基本知识点来源于教材。因此,要求学生对选修以及必修的内容都要做到烂熟于心。然而,从选考加试题的分析来看,主要集中在背诵的层次上。但是,学生在备考时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不然换一个题型,可能就会出现不会的状态。从选考加试题的命题形式来看,虽然形式较为丰富,但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依托教材,理解能力的考查更要依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储备量,并是否可以随时进行解题。所以,在备考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时,考生要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从而为学生培养历史思维提供一定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科指导意见以及考试大纲进行深刻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高考历史的复习会经过两轮的复习,在第一轮复习时要狠抓基础知识,并切实做到准、实、活。首先,准是指要将考试大纲里所涉及的内容全部讲到。实是指将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影响都做到准确理解。活是指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可以做到迁移,注重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第二轮复习时就要将不同模块之间的内容进行整合,在归纳、总结和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更轻松地应付选考加试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以主题式通史的方法进行复习,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也通过知识之间的再次整合,使教材内容进行了二次开发,与既定的主题有密切联系的中外历史内容进行结合比较,从而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结构体系。
2.加强对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材料中,历史教材是十分重要的课程知识,但是也一定要结合史学资料进行复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重视教材一直是浙江省高考的特色,在选考加试题中同样也有体现,但是加试题注重考查的是学生的历史课程知识,考查学生的历史基本素质。所以,在备考高中历史选考加试题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史学资料的学习,在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可以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随后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命题。在命题过程中,可以不要求学生具备命题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但是要求学生要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并将史学资料与教材知识进行整合,使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样就会不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
从两年选考加试题的分析来看,加试题比较注重对历史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历史知识。教师可以尝试以时间轴、空间轴和事件轴为核心,建立三维的知识网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比如,在复习工业革命时。教师可以先以时间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并将新航路的开辟、殖民者的扩张以及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等史学资料进行结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原因。其次,以空间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并将工业革命与中国历史进行适当的结合,从而引出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以事件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在挖掘工业革命爆发背景的基础上,联系英国的议会改革和浪漫主义等史学资料,这样就帮助学生建立了工业革命的历史结构体系。
三、总结
通过对2015年10月、2016年4月和2016年10月的选考加试题的分析,加试题保持了以往的风格,将基础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在聚焦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加强对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结构体系。在对选考加试题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加试题的选题内容缺乏一定的创新,并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应用能力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在实际的备考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加试题。
那么,什么是宏观知识呢,宏观知识就是指按照历史的时序性或因果逻辑性所形成的宏观知识体系或者知识架构,它超越了孤立的单个主干知识点,一般体现为单个知识点按一定规则的叠加。
为什么宏观知识的把握在课标历史高考复习中如此重要呢?首先是基于“一标多本”的教材现实。课标始终是复习的中心和灵魂,高考备考必须在课程理念的引导下,依据课程标准来整合教材;其次是基于学生学习的实际。尽管当前多种版本并存,但学生面对的始终是单一教材,而不同版本史实呈现差别较大,即使同一史实的叙述也详略各异,表述有别。所以学生在知识的累积过程中需要搭建主干知识的架构,而不必在太细、太偏、太怪、太难的具体单个知识点上打转;最后是基于课标历史高考的实际。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都要在课标历史高考中彰显,可新高考测试的有效度取决于学生学科思维与学科涵养的高低,而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科素养的形成要依托基本主干知识,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宏观体系上来更加优质高效的把握主干知识。
那么,在新高考的复习备考中如何来把握宏观知识呢?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复习备考做法谈一点浅见。
首先,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宏观知识就是教材前面的目录。目录中有单元与课,再把每课的目加上去,就形成单元、课、目的三级体系,这样的体系时序性很明确。当然,这种目录结构必须用历史课标的内容标准来优化,才能提高适用效度。
其次,课标历史三本必修教材都自成体系,自成专题,比如必修一为政治文明历程,讲述人类古今中外在政治领域的发展历程,其核心为制度文明,由此可据此建构如下宏观知识框架:
1. 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能力的指导,使学生在已给的材料信息中本该拿分的部分丢分。可以说,一部分学生阅读、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足,是近年高考失分的首要原因。
2. 部分学生判断、归纳、比较、概括能力较差,尤其是评析题思路不清,历史思维能力和论证历史的能力不足,是近年来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如,40题的评析题和41题的比较题。
3. 有的学生对主干知识、重点内容、历史概念理解不透,掌握不牢固,如33题的联邦和邦联体制。
4. 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高考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如35题稍微后延一段苏联历史,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5. 有些学生的文史知识等学科素养贫乏,如24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学常识。
6. 有的学生不会审题,不能准确把握题意,缺乏答题技巧和文字的规范性等。
二、改进措施和建议
1. 宏观上讲,高三教师要对整个教学与复习阶段有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使每个阶段的复习具有预见性、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2. 教师在备课时要处理好教材、课标、考纲与高考命题的关系,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悟透考点。
3. 加强“材料”教学,采取有效措施,如把教材当材料和补充经典材料增加学生阅读量,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4. 加强专题史下的通史复习,注意知识的拓展、延伸以及古今中外历史关联,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的关联,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地认识历史。
5. 有效进行实战演练,精选试题,上好试题讲评课,有针对性调整教学,指导学生仔细审题,掌握解题思路,答题技巧和应考策略。
6. 强调历史的时序性,找规律,勤反思,提高历史复习效率。
7. 对优等生的辅导工作要有针对性,根据其薄弱处进行指导。向其提供一些阅读书目,如《中国通史》、《新全球史》等书籍。
8. 关注最新历史记录片和时政新闻等热点问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提高对历史的现实感悟,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领。
9. 教师要研读史学概论,用新史观与史学理论指导高三历史复习。
近几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体现了稳中求新,体现了课改理念、新高考、新史观、新走向。纵观近年多套高考历史卷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试题都以文明史观为命题着眼点,兼顾整体史观和现代化观,从而使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历史试题更具时代感和启迪性。新高考以文明史观总揽全局,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有机地融入文明的演进之中,这应是今后高考备考关注的重要趋势。高三历史教师应更新史学观念,在指导学生进行复习时有必要重点了解和运用文明史观,提高总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一、文明史观与近年高考命题的理念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文明史观的特点是:从考查的主题来看,是把人类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考查标准来看,是把生产力作为观察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准;从文明史的内容来看,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纵向来看,文明史可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横向来看,文明的扩散,如建立文化圈,文明之间的冲突与交流等,也是文明史的重要内容。
近年高考试题突出体现以文明史观为命题核心史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而来的,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省略那些与现代文明关系不太密切的历史事物,突出主干知识。
(2)从长时段考查历史,重点考查那些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例如,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等,这其中也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
(3)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把人类文明的历程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
(4)把中华文明纳入世界文明当中进行综合全面的考察研究,由此确定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在和其他文明的比较中探讨中华文明的特点,同时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涵。
历史主观试题多从文明史的角度来命题。如,2006年全国高考文综卷I第37题、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I第40题(1)(2)问考查中华民族内部文明交流,体现“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的”这一主题。2008年高考第39题整个材料都紧紧围绕“土尔扈特回归”这一主题,考查了政史地三课的相关内容,同时又很好地体现了“国家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这一鲜明主题,这是针对“”分裂活动的有力抨击,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学以致用,资政教化”的社会功用。事实证明,无论足全国文综卷,还是各省历史卷,它们都体现以文明史观为核心,多角度考查历史问题,不仅考查内容广泛、全面,而且文明史题数多,分值高。高考试题对文明史观之重视可见一斑。
二、高考历史命题关注文明史观的原因
1.文明史体系自身的特点
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文明史体系具有无限大的容量。文明史观是一种在更宏大的视野上看待人类历史的方法,既可贯通古今,又可联系中外,还可吸纳现代化范式、整体史范式的核心内容。因为,现代化的实质是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整体化的实质是工业文明将世界变为“地球村”,而这都是文明史要探讨的重要问题。可见,按照文明史观去理解教材,由此把握学科的主干知识,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本质和真谛。
2.渗透我国史学研究的新态势
当前,我国史学研究的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阶级斗争史观的研究者越来越少,采用新史观的研究者日渐增多,在新史观中,文明史观的影响越来越大。史学研究的这一态势,必然通过命题专家反映在高考历史试题中。
3.课改推动高考命题者对文明史观的考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早已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深受文明史范式影响,“从文明演进角度看历史”是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总纲。福建在2006年开始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新课标及多种版本的教材是按照文明史观编写的。这就区别以往编写的教材学科体系是按五种社会形态演进的理论编排的。新课标把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I、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分别讲述政治文明史、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而选修课的六个模块主要是文明史某些内容的深化和展开。新课标颁布后,考试测量依据文明史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三、新课程下历史高考应对策略
个别辅导是历史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方法。宽城县县域小,人口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高中优质生源不足,优生流失严重,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低。许多学生学不了理科无奈才学文科,导致差生纷纷涌入文科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学习习惯差,学习和升学压力大,心理负担重,不同程度地存在厌学和弃学问题。破解这些难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应从学情实际出发,以教育教学问题为导向,精准因材施教为原则,学生为主体,以巧用个别辅导为抓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紧紧抓住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难,逐步探索出适合学生、教师和历史学科的因材施教的各种策略,笔者以个别辅导为例探究,巧用个别辅导,妙行因材施教历史教学策略。
一、针对性策略
巧用个别辅导,妙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教师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心里要时时刻刻装着学生。为此,做到“脑勤、心勤、眼勤、嘴勤、腿勤”,经常深入班级,深入宿舍,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之中,与学生交流谈心,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和性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诉求,学生有什么苦衷,有哪些疑惑,有何种期盼,何时辅导,辅导什么,怎样辅导,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我坚持在学生最困惑、最需要、最愿意接受的时候,把握最佳契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学习、心理、生活或为人处世等方面进行疏导教育,切实做到因人而异,分层指导,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努力贴近学生,满足学生需要,着力解决学生的各种实际问题。
二、激励性策略
做好个别辅导,落实因材施教,老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善待每一位学生,要把一碗水端平,千万不要溺爱优生,忽视中等生,更不能冷待学困生。任何一个学生都至少曾经有过自己的梦想,追求上进的心理,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所说的“人生最深切的要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老师对学生真诚的鼓励和赞扬,给他们的一种成功感,使学生得到一股求知向上的动力,所以老师要期待、激励和欣赏学生成功,在学习、生活和活动各个方面多给学生搭建舞台,多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多捕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肯定和鼓励学生。当学生刻苦学习取得进步时,我就会诚恳地鼓励,你真努力,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呀!当学生破解难题取得优异成绩时,我就会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是没有比人更高的峰,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呀!纵有千难万难也难不住我聪明好学的学生呀!当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成长时,我就会开心地说,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呀!有时还让学生合唱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当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包容、感恩和帮助别人时,我就会说你们真懂事,小成靠智,大成靠德,德行天下,前途无量呀!这样,学生既开心又轻松,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其学习和成长的内驱力,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助推作用。
三、启发性策略
在教学和辅导时,既要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做好引导点播,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着力启发学生思维,揭示学习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最终让学生自己学习和会学。第一,巧妙创设问题,激疑释疑。给学生提出一定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有关武则天,我设计了这道选择题:“武则天之所以受到肯定,主要原因是:A.善于用人B.赏罚分明C.发展经济D.唯一女皇”。学生听后十分活跃,互相争论,积极抢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第二,适当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我坚持有计划地把预习、听课、读书、记忆、整合和阐释历史知识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自觉尊重历史发展规律,教给学生“点金术”,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第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变教为导,鼓励学生探究,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四、灵活性策略
教育家孔子“深其深,\其浅,益其益,尊其尊”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坚持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及时进行学后、练后和考后的因材分层辅导,做到辅导时间地点不限,辅导对象自主结伴,辅导内容学生自定自选,辅导方式灵活应变,利用可以利用的时间,随时随地辅导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给学生指点迷津,还通过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交流时间,搭建广阔的交流平台,既保证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了个体智能差异,较好地解决了优生吃不饱和差生消化不了的问题,化解了学生心理问题,赢得了学生的衷心爱戴。承德市文科状元方某,顽皮地向我提出:“杨老师,您周日早晨能给我辅导吗?”我当即欣然允诺。她在接受《热河晚报》记者采访时说:“杨老师最爱学生,最会给学生辅导,不肯让一个学生掉队,所以我最爱学习历史,我历史学科的成绩最好。”她历史科成绩高出全国平均分40分,总分取得了583分的优异成绩,高出北京大学最低控制线33分。实践证明,因材施教,灵活辅导,提优补差,就是效率,就出成绩。
一、探析试题特点
(一)稳中求变
1.稳
就考查范围而言,纵向上,本卷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考分分别为30分、22分和28分,可见命题仍侧重近代史和中国古代史,且古代史的命题集中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清四个时期。横向上,政治史的分值与2013年相同,均为40分。
2.变
考查范围上,专题史的分布变化较大,一方面经济史的分值跃居首位,另一方面弱化对思想文化史的考查。从题序上看,39题的变化最明显。长期以来,该综合题都保持“(1)(2)问地理,(3)(4)问历史,(5)(6)问政治”的设问顺序,而本卷变成史地交叉,即(1)(4)问历史,(2)(3)问地理。此外,就试题难度而言,本卷历史题的难度居文综之首,也异于往年。
(二)以旧立新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行,本卷是大纲版教材高考的收官之作。虽然命题未脱离旧教材,却凸显新课程精神。
1.体现新课标“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新课标规定,历史教学应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本卷考点,如重农抑商政策(12题)、新航路的开辟(20题)、法国大革命(37题)等,均属于上述“重大历史问题”的范畴,且更侧重于对阶段特征的考查。如16、18、19题,均需要学生借助题干的时间线索,结合阶段特征判断。
新课标还要求“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本卷选择题除13、20题外,均通过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并且材料形式多样化,含文字史料(12、14-17、19、21、23题);统计表(18题)和地图(22题)。
2.体现新课标“过程与方法”的要求
新课标规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37题第(3)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主要因素。”要求学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通过“史论结合”作答。
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对所学内容进行较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39题设问围绕“概括原因”“说明影响”展开,正是对此要求之落实。
3.体现新课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本卷中国史考点的分值共计60分(古代史30分,近代史22分,现代史8分),说明较之世界史,命题更侧重考查学生对国史的认知。
新课标还强调:“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39题考查棉花种植对中美的不同历史影响,恰反映这点。
4.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指出:“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这往往体现在高考命题与热点问题的契合上。2014年是爆发120周年,诺曼底登陆70周年,而16题涉及的影响(即甲午战后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2题眼于二战史命题,正暗合上述热点。另外,2014年是法国大革命结束210周年,37题则明确考查相关内容。
5.体现史观的更新
历史新课改的题中之义还包括史观的转变,即弱化以革命史观为代表的传统史观,彰显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新史观。本卷命题大多以新史观统领,如12至14题分别体现文明史观中的农业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39题的中西对比体现全球史观;16题体现现代化史观;17题以修族谱为切入点则反映社会史观。
二、反思备考策略
(一)抓准复习重点
高考命题虽范围全面但重点突出,教师若能帮学生筛选出重要知识点,将大大提高复习效率。由上文可知,教师应重视近代史和中国古代史;重视重要历史阶段及其特征;以及重视史学理论,尤其是引导学生运用新史观分析历史问题。
(二)加强解题指导
特别是总结不同题型的解题步骤。例如,笔者认为选择题可遵循“三步骤”:第一步“审题”(圈出教材结合点);第二步“排除”(明显不符合史实或材料指向的选项);第三步“斟酌”(从剩余选项中甄选最佳选项)。而主观题则按“五步骤”:第一步“概括主题”(把握命题方向);第二步“审准设问”(明确指示项、中心项和求答项);第三步“提炼信息”(基本史实、观点、历史规律等);第四步“处理信息”(结合教材理解史料本质,或依设问概括);第五步“规范作答”(序号化、术语化、短句式等)。
(三)改进教学方法
近年来,高中历史会考试题呈现开放性、灵活性、综合性的特点,这对学生的考前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来提高复习的效果,显得格外重要。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所以我们高一历史老师根据会考标准要求,充分发挥每个教师之所长,精心策划,和谐备考,自编了一套高一历史会考复习教学方案,用心设计适合我校实际的会考复习课件,为提高会考复习的有效性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两耳要闻窗外事,一心慎读圣贤书——细酌文本,让学生“读”得有味
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阅读的作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仅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因此,在高一历史会考的复习中,我认为教师采取的复习方式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学情,采取符合学生“口味”的阅读式复习,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老师。
一般的复习课,对老师来说容易陷入“炒冷饭”的枯燥,对学生来说会导致厌倦感,严重影响复习效果,教学便成了低效。为此我们老师应该在会考复习课上引导学生把自己零散的知识连成片,再结成网。如本人在课堂复习中,对复习方式做了这样的调整:首先在课堂上让学生花几分钟时间阅读本节课的课前提示和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知识脉络后,用复习课件中的“知识结构树”加以整体回顾,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做到一精再精,改原先的先讲后练方式为边讲边练的方式,减轻学生疲劳和单调感;除了根据考纲还要密切结合学生的学情选择设计习题,题目由易到难,逐步推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几节课下来,教学效益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著增强,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所以我觉得让学生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基础上细酌文本比单纯灌输基础知识更为有效。
没有坚固的地基,肯定筑不起高楼;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提升能力是空谈。高中历史学科的基础主干知识应该落实到文本中的课前提示上,并且会考主观题的答案要点也往往都集中在每一节的课前提示,我认为熟读课前提示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文本内容甚至构建历史基本线索具有很好的效果。只有这样,阅读教材文本才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有些学生认为阅读费时费力,得不偿失。其实不然,关键是要找对阅读文本的方法,对症下药才能清晰的领会文本的内涵,形成历史知识脉络进而提升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因此,我觉得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课,应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文本,这样才能读出味道、读出内涵。
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得有趣
兴趣,是指良好的情绪,人们对周围一定对象和现象的积极的特殊倾向,心理学称为“兴趣”。高一学生由于偏科严重,对历史会考重视不够,班主任在学习引导上的不当等原因,学习兴趣不浓。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我们的历史会考复习课尽可能多的通过创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复习课前的备课时要精心的设计教学环节,结合复习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为本位,灌输新课程创新教育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使学习活动变得生动而有吸引力,真切而有感染力。因此,在复习课中根据教材内容,巧设情境,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课堂的复习效率和课堂气氛。如我在设计《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复习方案时,我设计了如下情境:在2008奥运会期间中央台准备拍一纪录片《中国帝制(秦——清)的演变》,介绍我国悠久的政治文明。如果你是导演,你觉得哪些政治制度应该会出现在这个记录片里面?要求:按时间先后次序;内容要详实。又如设计《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的复习方案时,我设计了以下情境:某历史展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要举办一次近代以来(到20世纪中期以前),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维护奋起抗争的史实展览,以此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有那些重大历史事件会出现在这次的展览?如此设计,能够变学生有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在身心愉悦的参与过程中了解了本专题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清晰地构建起知识脉络体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妙拨方法,让学生“记”得有劲
“以愉快的心情学得的,会永远记着”,这是马什对记忆的一种理解。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把它牢牢记住,就是博闻强记。没有记忆力,整个智力构架就要坍塌,也就是说人的思维活动都要仰仗头脑里的记忆功能。正因为人类具有这种独特的记忆和思维的能力,才可能逐步建立起现代文明社会。
高中会考历史的记忆主要是记知识要点,而知识要点则是根据课程标准制定的,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高中历史会考标准》确定的考点来开展复习,抓住课本的主要知识点让学生识记。为了调动平时学生的记忆兴趣和记忆的效果,我们在课堂复习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较简单实用的记忆方法如排比记忆法、单字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归类记忆法等,例如排比记忆法:在讲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归纳为“一牛一弹二钢,二兰三油四个人”。一牛:成功合成牛胰岛素;一弹:成功地试验第一颗原子弹;二钢:武汉、包头钢铁基地。二兰:兰新、包兰铁路;三油:大庆、胜利、大港油田;四个人:艰苦创业的大庆工人王进喜、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青年女工向秀丽。还有在复习必修二中国古代农具的使用可用顺口溜记忆法总结为:商农始用夏朝铜,春秋战国铁牛用,曹魏马钧翻车好,曲辕筒车助唐农。又比如在复习《》和《》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沙重苏杭2亿两,割让辽台开工厂,免收内税任意闯;4.5亿是赔款,东交民巷为使馆,驻兵北京山海关,保证人民不造反。例如在复习《》的主要内容时可用单字记忆法归纳为“割赔开议”。还有就是归类记忆法:例中国近代史可归类:一次失败的变法();两个阶级的诞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三次革命(、、);四个重要的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五次重大的帝国主义(、第二次、、中日、)。这样的记法能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在快乐中记忆、在记忆中快乐。当然每个厨师烧菜都有自己的诀窍,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亦有自己的特色,关键是如何把历史课堂教学这道菜做得色、香、味俱全,让学生“爱吃”。 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果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记忆方法来弥补基础知识点中的“弱项”和“盲区”,我觉得不失为提高记忆基础知识的一种捷径。
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精挑试题,让学生“练”得有效
亚里士多德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在会考实战中学生要想捕到鱼,就必须在平时的训练中积累捕鱼技巧,让学生通过试题的训练,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与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人云:“欲速则不达”,教师不能盲目地搞题海战术,而是应该整合练习资源,精做巧练,提高“练”的效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高一历史会考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对会考复习所使用的试题要进行有效取舍。努力做到练习少而精,确保练习一步到位。练一题,管一类,重在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力求以数量相对较少的练习获得知识的全面到位、方法的全面掌握,从而达到练习的有效。我们结合温州市会考复习会议精神,征订了一份大家普遍反映良好的练习,同时也精选了部分练习,在保证试题精干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模块的学习内容重点选择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史实和那些易错而又重要的考点、学科交叉点和渗透点加以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自认为做的比较成功的环节就是引导学生对同类型的题目要归纳、整理,建立“错题集”,将每一次试题训练中曾经做错的问题集中起来,把错题还原到教材或笔记的内容当中以加深印象,同时试题训练一个阶段后要求学生对错题集进行总结、反思、分享,以达到“错有所改、错有所思、错有所得”,鼓励学生针对以往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经常翻翻看看,对错题认真反思,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还有教师也要对学生的错题反思及时作出反馈,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学习的劲头更足,这样练习的效率就会更高。
当然仅仅有好的练习设计还不够,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学法指导。因为时常出现学生“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教师要教会学生首先审题,分清题目结构,即明确提示项、中心项、限定项、求答项是什么,回答问题;其次,组织答案要角度多元、层次清楚、用词规范、避免错别字;最后,做好练习后复查。所以分析试题不仅是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更重要的是得到科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科学地“练”和科学地“讲”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综上所述,有效的会考复习教学方式应该是针对学生特点而采用的方式,是充分考虑学生现实状况的教学方式,即一切的出发点还是在学生。因此,教师要精心备教材,更要精心备学生。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应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学生个体差异,不断变化的学习状况,灵活改变会考复习方式,减轻学生学习的疲劳感和单调感,让课堂氛围和谐一些,使学生学得轻松一点;让教学方法巧妙一些,使学习行为主动一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持久地保持高一历史会考复习课的有效性,才能提高学生复习的效果,让学生愉快又高效地应对会考。
参考文献:
[1]《例说如何实现教与学的双赢——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起》蔡江彭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8年8期
1.备考复习的方式。第一轮复习时,是按模块进行的,但在复习中老师感觉费力,学生掌握得不理想,不利于高三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全面系统掌握,对学生历史成绩的迅速提高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必须进行调整,打破模块结构,按专题方式进行整合。例如,将必修1的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选修1的商鞅变法整合为一个板块;必修1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与选修1梭伦改革整合为一个板块。结果发现,事功参半。
2.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是一个必须正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一,大多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还很模糊,还不深入甚至不正确。单凭几次短期的培训难以彻底转变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理念和习惯。第二,新课程对老师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有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如何科学地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本身就是一个涉及师生双方面素质的难题,要求老师有很高的教学艺术。引导得不好,不仅技能难以锻炼,过程与方法难以正确形成,甚至连基本的知识也难以掌握。
3.考试与新课标理念如何紧密结合。新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学习兴趣和学习过程中的合作等,学生活跃,积极主动,但不能静下心扎实训练,训练成效不高,所以,新课程应与“应试教育”的长处有效结合。如何把考试与新课标理念紧密结合,体现考试目标的多元性,是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4.如何把握一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化。由以往重一维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化,让教师感到难以把握,不知应怎么把握,把握到什么程度心里没底,不知如何做到关注全体又关注差异,如何让70多人都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如何在这样的大班中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课堂活起来,怎么才能做到活而不乱,收放有度,至今仍困扰着教师。
5.以专题方式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而学生的历史基础普遍较差,这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困难。
6.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要掌握大量的史料,必须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负担比较重,时间很有限。
7.把握高考试题与课标内容的差距。老师在衔接上很难把握“度”。
二、措施与对策
新课程、新教材、新考试模式需要新观念,历史教师如何面对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明确新的教学思想,寻找符合高考模式的新方法和新视觉,以利于备考?其实,复习教学的策略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看它的效率和质量如何。我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突破。
1.指导思想。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落脚点,以增强复习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为着眼点,认真搞好高三历史学科的复习教学工作。
2.复习方式和要求。高三历史复习可实行三轮复习:一轮按章节(基础知识系统复习),二轮归专题(专题知识复习),三轮搞强化训练(强化练习训练)。实践证明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第一轮复习按章节并单元的形式进行。重点是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历史,要“死”去“活”来。复习要细致、全面、深浅适度。备课既避免炒冷饭,又有新意;既抓实抓牢基础知识,又伸缩有度、讲练结合。复习进度基本按章节安排课时。第二轮是专题复习。专题复习是完全打破教科书原有知识体系而进行的归类复习,重组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把中外历史知识条块化、专题化。专题复习要特别注意揭示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各专题之间历史事件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形成纵横相连、脉络清晰的立体之树。
3.科学备考。
一是扎扎实实做好历史教材基础知识的复习,真正做到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这一方面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本身就是很重要的能力,是解答好试题的基本保证。这里我所说的基础知识并不是简单的背诵,而是经过了充分的系统化和整合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迁移知识。①依据《考试大纲》、《教学大纲》、教材等确定基础知识点,根据教材章节顺序梳理、掌握。②坚持单元总结和过关训练的复习方法,使已掌握的知识得到及时强化,模糊的知识得以明确,遗漏的知识得到补偿。③实行单元内的小专题式复习方法,提高应对高考的针对性。④实行模块化专题复习。根据考情(近几年高考试题)、《考试大纲》、《教学大纲》、学情、时事等方面的情况,确定若干个主干知识专题,据此归纳系统相关知识,再辅以专题练习,这样掌握的知识更有利于高考发挥。⑤突出重点,以点带面。要着重掌握好中外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等等。⑥在掌握知识时,要加强理解记忆,多进行尝试回忆,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益。⑦重讲、练、改评的有机结合。但讲是不够的,讲还要少讲,要精讲,讲清重点、难点、疑点、易混点就行了。要以引导学生学会“会学”为主旨,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二是建立、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强系统、归纳和综合。要建立起运用知识的思维运行机制,进行知识的整合,概括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认识重要历史阶段的本质性的特征,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系,使知识之间的联系渠道畅通,为知识的迁移和活用奠定基础。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组成体系,了解学科知识的层次、脉络,知道各局部知识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掌握各重点内容的知识结构,即组成要素和相互联系。根据复习阶段,可分别建立章节知识结构体系、单元知识结构体系、单元内专题知识结构体系、模块式专题知识结构体系、热点问题知识结构体系等。有了知识间的联系线索,就会打破教材中的章节界限,使知识的综合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