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范文

时间:2024-02-07 14:42: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

篇1

现代质量成本管理的问题首先集中体现在对质量成本的认识上。具体而言,现代质量成本管理中的质量成本概念具有明显的不完整性——将质量成本狭隘地认为只是质量不足所导致的成本,而将质量过剩问题所导致的成本排除在质量成本管理之外。

当前绝大多数理论都将质量成本定义为由质量不合格(不足)而引致的各种支出,包括:对质量不足的预防与检验成本和由于质量不足而引发的失败成本两大类。在此基础之上,质量成本管理的其他,如质量成本属性、成本、成本控制等也都是以质量不足为对象来加以的。但是质量成本的这种定义,显然是不完全的,它只涵盖了质量成本的部分外延。换言之,由于质量低下引致的成本仅是质量成本的一个部分,除此之外,质量过剩成本也应是一种质量成本。

笔者认为,将质量过剩引致的成本作为质量成本的组成部分其原因有二:首先,质量成本管理的客观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由于技术的限制,企业、行业乃至整个的产品生产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质量不足问题,所以质量管理、质量成本管理都是以质量不足为管理的中心,人们千方百计的提高产品质量,以使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几十年来在质量管理上的不懈努力,现代产品的质量已有了明显的提高,人类社会实现了产品质量的整体性飞跃,质量过剩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i这种情况的变化决定了不能再忽视质量过剩问题,对质量成本概念应当加以重新定位,使之完整地包含质量不足成本和质量过剩成本两个部分。其次,人们对质量成本管理的主观认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人们对质量成本管理的认识存在偏颇,表现为在管理中存在“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管理轻经营、重质量轻成本、重不足轻过剩:所谓重管理轻经营是指现代质量成本管理将注意力集中于生产过程,只关注产品质量成本的预防、控制等管理环节,而对于质量管理的结果是否能为企业的经营带来效益却很少关心。重质量轻成本则是指现代质量成本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对象上存在偏差,并未真正将控制质量成本作为管理活动的目标,而错误地将目标定位在质量控制上,这使得质量成本管理与质量管理混为一谈,其结果是企业只重视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不注意质量改善会给企业效益造成的。重不足轻过剩则是指现代质量成本管理过多的将精力集中于对质量不足成本的管理;一味地对质量不足进行改进,而不关心质量是否已超过用户实际需要。过高的提升产品质量,将可能产生不良的结果:一方面质量的过度提高耗费了企业大量资源,另一方面过高的质量只不为顾客所察觉或接受,从而无法为企业带来利益,与质量管理的初衷相违背。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渐形成,不考虑企业效益的缺点必须克服,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更加注重对于成本的控制和对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三重三轻”的错误观念在市场经济的浪潮申逐渐被涤荡清除,人们逐渐认识到应当加强对质量过剩问题的管理,这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成本效益观念。

二、质量成本概念的完善

(一)引入新的质量管理观念是完善质量成本概念的基础。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保证。自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质量成为竞争的核心因素,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质量管理。与发达国家一样,全面质量管理曾在我国引发了质量管理的一场革命,使我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根本上提升到较高的水平。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顾客需求日趋多样化,过去那种单纯以国家或行业标难为质量判断依据的工程导向的质量观,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高质量未必代表必胜的优势,因为高质量也常常不被顾客所接受,同时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质量的提高往往要以人力、物力、技术、信息、管理等成本的追加为代价,这最终会抵消质量提高所带来的利润优势。特别是当产品质量普遍得到提高,使竞争者处于大致相同的质量水平时,如何在保证一定质量水平的前提下,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

于是,将质量与成本双重因素考虑进去,我们提出了以既能满足顾客需求又能减少过高质量所带来的不经济现象为判断标准的“合理质量”的管理观念。一方面,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企业必须保证质量;另一方面,为了减少成本耗费,赢得利润,企业又不能盲目地提高质量。质量也应把握一个合理的“度”,以寻求顾客与企业双方利益的满足。这才是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真正目标。笔者认为,把握“合理质量”的深层内涵,艾健在于力求实现三个层次的平衡。

第一,寻求顾客满足与产品质量水平之间的平衡。满足顾客需要是社会生产的目的,也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因此,质量工作必须始终以顾客需要为根本,质量水平也应以达到顾客期望的质量为最低界限。同时,应当明确,质量只有能被顾客所认知和接受时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无效质量或不必要质量。所谓无效质量是产品质量完全或部分与顾客需要发生背离,从而不能为顾客所接受;这实际上是质量传递的失效:而不必要质量则是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远远超出了顾客的期望,虽然它也可能实现顾客的需要,但要以失去后续提高质量的潜力为代价。无效质量和不必要质量共同导致了企业产品的质量过剩,它意味着成本的损失和浪费,是“合理质量”所不容许的。

第三,寻求产品更新周期与质量保证期的平衡。在技术与竞争的驱动下,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开发周期和寿命周期日趋缩短,这也增强了追求“合理质量”的迫切性。一方面竞争呼唤高质量的产品,而耐用性是质量的重要标志。在“以质取胜”观念的引导下,不惜花费大量的投入,开发质量高、耐用性强的产品。另一方面,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不断加快,使消费者的日味不停地转换,最终将使高耐用性的产品在市场上过早地淘汰,而企业在提高产品耐用性(即质量)方面的高成本支出得不到相应的高回报,不可避免地会蒙受损失。“合理质量”则要求:产品的质量保证期尽可能地与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保持一致,并形成动态平衡。从而可以避免由于过高质量而带来的浪费。

第三,寻求产品部件间质量的协调与平衡。这是针对同一产品不同部件的“合理质量”要求而言的。通常情况下,如果一种产品的关键功能部件因达到寿命而发生报废,往往使整件产品退出使用,而其他部件被分解并继续使用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关键功能部件的质量保证期就决定了整件产品的使用期。那么,其他部件能够超过该期限继续使用的功能部分,完全可视为一种过剩质量。“合理质量”要求的最佳状态是:同一产品的各种不同部件达到相同或者相近的质量水平,使用寿命尽可能地趋于一致,从而减少不必要质量所耗费的成本。

总之,“合理质量”观念更加突出了质量成本管理的效益原则,它严格区别于以行业或国家标准为判断依据的工程导向的质量观念,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思想,同时也为完善质量成本概念提供了基础。

(二)质量成本概念的完善。

正如本文前面所论述的,当前质量成本的定义是在工程导向的质量观念指导下提出的,自始至终都体现出对高质量的不懈追求。但随着“合理质量”观念的出现,它的核心内涵与构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合理质量”观念下,更为完整的质量成本定义应该是:企业为确保产品质量保持在既能满足顾客的正常要求,只能为企业带来最佳经济效益的质量水平上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它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预防质量不足成本、预防质量过剩成本、故障成本和无效成本。其具体内容如下:

1.预防质量不足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水平不低手基本的质量标准,能够满足顾客合理要求所支付的费用。这一成本是企业产品质量的最基本保证,也是合理质量观念的基本要求。

2.预防质量过剩成本,是指企业为避免由于产品质量过剩而产生的无效成本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它体现了合理质量观念对降低产品过剩质量的要求,同时也是新观念下成本管理的特点之一。

篇2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形态,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新阶段。从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到2009年IBM与迪比克市合作建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全球兴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对智慧城市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在IBM初步界定智慧城市四个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北京大学等单位专家撰写的《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进一步讲智慧城市定义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其四大特征是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2、智慧城市的概念框架

2.1、技术层面的理解:信息化

智慧城市技术层面的理解是城市的“信息化”,包括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和更丰富的信息,也就是“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

物联网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技术,具有与当年互联网一样的可以推动新一轮全球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潜力,借助物联网的发展,人类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全面感知、可靠传递和智能处理是物联网的3个基本特征,在获取位置、态势和身份等信息的基础上,物联网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水、电、气、交通和环境等基础信息与特定时空下的城市事件紧密关联、实时融合,将全面满足城市中人与物的联通、管理和响应的需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按需进行信息获取、传递、存储、认知和决策。可以说物联网和智慧城市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的关系:智慧城市是目标,需要物联网技术支撑;物联网是途径和技术手段,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服务。

2.2、应用层面的理解:智能化

智慧城市应用层面的理解是城市的“智能化”,包括面向需求的更深入的应用、认识本质的更科学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更智能的决策,这种智能化主要体现为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也就是“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支持异构设施和资源流转的服务供给模型,可以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按量计费,达到按需索取的目标,最终促进资源规模化和分工专业化,有利于降低单位资源成本,促进网络业务创新。智慧城市是以多应用、多行业、复杂系统组成的综合体,各个不同的应用系统需要共同抽取数据综合计算和呈现综合结果,要从根本上支撑庞大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考虑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架构,建设智慧城市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在满足上述需求的同时,云计算数据中心具备传统数据中心和应用系统建设无法比拟的优势:随需应变的动态伸缩能力以及极高的性能投资比。

2.3、社会层面的理解:人本化

智慧城市社会层面的理解是城市的“人本化”,包括3个目标:通过管理服务精细化实现高效的政府、通过规划发展科学化营造优美的环境、通过生活生产现代化给人们增添幸福,也就是“智慧城市=全面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智慧政府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抓手,而智慧社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落脚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高效电子政务系统,逐步形成统一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数据库系统与信息网络平台,提高政府信息的利用水平和政策科学的制订水平,促进城市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开发利用,同时在交通、公共安全等领域推广使用物联网等技术,推进教育、文化和卫生等社会领域的智慧化管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便利程度。

3、智能电网的支撑技术

3.1、我国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

智能电网是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具有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

坚强智能电网的内涵包括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和友好互动五个方面。坚强可靠是指具有坚强的网架结构、强大的电力输送能力和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经济高效是指提高电网运行和输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促进能源资源和电力资产的高效利用;清洁环保是指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清洁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透明开放是指电网、电源和用户的信息透明共享以及电网的无歧视开放;友好互动是指实现电网运行方式的灵活调整,友好兼容各类电源和用户的接入与退出,促进发电企业和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运行调节。

3.2、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为了给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支撑,实现智能电网项目与智慧城市建设思路的良好对接,国家电网各网省公司结合试点智慧城市特点,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智能电网支撑项目。智能电网项目给智慧城市的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智能电网支撑社会服务互动友好

智能电网通过智能用电管理、双向互动服务平台等方式实现社会服务互动友好。智能小区和楼宇综合利用通信、计算机、控制等技术,基于智能用电运营平台,通过小区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等手段对用能设备进行监测与控制,实现用户侧能效智能管理和服务双向互动,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用电服务。另外,95598等双向互动服务平台也大幅提升了用电服务的互动友好性。

(2)智能电网支撑城市资源高效利用

智能电网通过通信平台的建设,协助打造城市神经网络,实现城市资源的高效利用。电力行业的通信平台,不仅可以服务于电能生产、输送、转换和消费的全过程,也可以服务于其他行业的信息通信需求,使得资源高效利用。电力光纤到户还可以有效承载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信号,推进“三网融合”,减少重复建设,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合作共赢。

(3)智能电网支撑城市发展清洁低碳

智能电网通过开展大规模清洁能源并网、电动汽车等项目,实现电源侧的清洁替代和终端侧的电能替代,提高清洁电能在城市能源消费体系中的占比,使得城市发展清洁低碳。对于清洁能源的利用,智能电网一方面通过开展特高压、大规模风电、光伏发电的功率预测及运行控制等项目建设,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将远离城市的清洁能输送到城市;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的项目,实现能源就地平衡,推进新能源利用。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使原来污染较大的燃油方式转变为清洁用电方式,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促进城市交通绿色发展。

(4)智能电网支撑城市信息资源充分利用

通过电力骨干通信网、电力光纤到户和电力无线虚拟专网的建设,实现高效的电力专网,助推“三网融合”,协助打造城市公共网络平台;发挥电力信息资源价值潜能,建立智能电网数据信息价值分析平台,支撑智慧城市的政府宏观决策、工业生产管理、居民生活服务。

总之,智慧城市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理念,通过整合多种先进技术,促进城市各部分功能协同运作,使得管理更高效、服务更优质、环境更清洁、生活更舒适。智能电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的能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对智慧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一、关于智慧旅游理论现状研究

2011 年7 月15 日,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正式提出, 旅游业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 走在我国现代服务业信息化进程的前沿, 争取用10 年时间, 在我国初步实现“智慧旅游”。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 提出我国旅游业已被提升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性产业, “智慧旅游”势不可挡。

1.基本概念及内涵。

“智慧旅游”是伴随“智慧地球”、“智慧城市”产生, 其概念最早在2009 年5 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在我国, “智慧旅游”的实践在各大中城市已经开始, 但理论研究一直身处实践之后。

张凌云提出了CAA三层次智慧旅游构架体系,其所依赖的四大核心技术是物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盛海斌以旅游业的时展为背景,研究了智慧旅游发展内涵。他认为,“智慧旅游”应该是一个比较系统、有序并且充分服务于国家战略、体现市场发展的,而且以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发展为契机,并且与现代企业管理、人文科学、经济学等综合性学科相结合,平衡政府、企业、游客三者之间的产业链关系,促使生态、文化、社会和经济的综合价值最大化,重在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唐洪广研究了智慧旅游与信息化关系,他认为智慧旅游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的结论。他还认为智慧旅游应包括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层、基础设施三个层次。马勇、陈慧英提出了智慧旅游发展的四大核心价值:科技创新价值、产业支撑价值、经济贡献价值、社会拉动价值。

2.感知体系及管理平台构建。

刘军林对智慧旅游的框架体系的研究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一心、两端、三网”。姚国章探析了智慧旅游的建设框架,指出智慧旅游主要有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智慧政务四个表现形式,其建设框架包括制度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信息资源体系、应用支撑体系、应用体系、服务体系、法规与标准化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部分。朱珠、张欣探讨了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及管理平台构建问题,认为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可以为游客提供餐饮娱乐消费导引、远程资源预定、自导航、自导游、电子门票、服务信息即时推送等多种智慧旅游服务;为旅游企业提供服务资源管理、游客量控制、车辆调度、远程监控、自动收费等多种智慧经营管理服务;为管理部门提供环境监测、交通管理、资源调度、应急处理等多种政务管理服务。同时他们对该体系的具体构建目标进行了研究,该体系架构主要涉及了全面感知层、云平台构建层、应用服务层三个部分。

二、关于智慧旅游实践探索现状研究

在国内, “智慧旅游”的实践发展快于理论研究,各地已经纷纷开始规划“智慧旅游”建设方案, 并在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和运营机制上开始了摸索性实践。

1、试点城市智慧旅游研究

试点城市的智慧旅游研究开启于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创造性提出“智慧旅游”概念,开展“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开辟“感知镇江、智慧旅游”新时空。 接着南京、苏州、洛阳、杭州都相继开展智慧旅游建设。

试点城市基本以智慧旅游为背景,纷纷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卞俊、梅亮、吴林立、丁柏林对镇江的餐饮做了研究,认为需要网络和手机终端相结合,促进信息的传播。刘加凤在对常州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中指出,平台由硬件基础层、系统支持层、数据库层、中间件、应用层、表现层、用户层等六层架构和规范标准体系、系统安全保障、运行维护管理体系等三个体系组成。通过网络、手机客户端和旅游目的地的信息系统建设,加强旅游的智慧性。

2、南京智慧旅游发展

金卫东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提到南京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数据服务中心。二是推出了“南京游客助手”手机客户端。利用智能手机的最新功能,整合集成了南京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方面的旅游资讯。三是开发了新型游客体验终端,该终端与我局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实现实时互动,第一时间播报旅游相关资讯、查询相关信息,为那些暂时还没有智能手机的游客提供全面、快捷的信息服务。对于南京智慧旅游的研究,邓贤峰、张晓海提出南京智慧旅游建设主要实现三大核心目标:一是为各类游客提供更加便捷、智能化的旅游体验;二是为行业管理提供更高效、智能化的信息平台;三是促进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打造薪型旅游文化产品,放大资源效益,建成南京旅游文化云。同时他们认为,南京智慧旅游是各种信息激活、服务于政府公众的全新旅游形态。南京智慧旅游的总体架构主要分为前端的应用体系和后端的支撑体系两大层次,并统一在中央管理平台之下。

三、针对智慧旅游研究现状总体评述

笔者认为,智慧旅游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着一个城市的旅游畅行,试点建设的好坏关系着旅游城市的舒适度。 投资多,、项目多、科技含量高、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必须在考虑地方现实经济基础上, 加快信息化建设, 提高旅游智能化水平。对于智慧旅游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家对其定义、研究对象、体系、评价标准都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是基本认同是智慧旅游依靠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技术,是旅游产业的一个变革,围绕政府、游客和旅游目的地的智能化进行改革。

在研究文献中,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群体,那就是旅游者,智慧旅游的大规模建设和推广旅游者功不可没,所以我们开发智慧旅游,要面向整个社会公众。前面提到的智慧旅游建设特点也决定了其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发展工程, 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合作是成功的关键。普及智慧旅游,提高全社会对于智慧旅游的认识, 激发人们对于智慧旅游应用的兴趣, 最终为旅游者创造更好地旅游体验。政府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更要在进行建设时吸取广大社会群众的意见,毕竟他们才是智慧旅游的建设者、体验者和评判者。

参考文献:

篇4

吴澄院士从信息化、智慧城市等基本概念谈起。强调信息化是培育发展信息产业,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一个历史进程;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是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经营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经济等进行物联网和数字网络化的先进过程,可为城市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灵活的公共管理的一种创新服务模式。吴院士放眼世界产业发展历程与当前世界经济转型情况,着重阐述了实施“两化融合”过程中应关注的七大问题:关注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制造业数字化,强调仍要重视制造业和制造业的信息化;关注“智慧地球”和“云计算”带来的大量衍生应用和产业化机会;关注并推动“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将其作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抓手”之一;关注现代服务产业;关注节能减排;关注“新增长动力”和“颠覆性技术”;关注网络环境下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在谈到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吴澄院士引入发达国家建设智慧城市的先进理念,强调:智慧城市建设要特色发展;推崇城市建设不能简单智能化,一定要走带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智慧化道路;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便是从两化融合到五化协同,即从信息化、工业化相融合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绿色化、服务化协同推进。最后,吴院士特别推崇“精致扬州”这个目标,认为“精致扬州”是建设有特色智慧城市的重要内涵。他把“精致扬州”解读为:追求完美的创新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尽善尽美的产品和服务,宜居、安全的生活环境,富足、便捷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的文化精神品位。

篇5

伴随着物联网应用的不断兴起,来自传感器和设备的数据正以指数级增长。比如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监测,环境感知,城市交通,以及众多设备上的应用。物联网让各式各样的数据汇入到信息网络,加深了信息系统与物理世界的联系。然而物联网下大数据和一般数据有较大的不同,它是异构性的、多样性的、还良性的,并以这些特征冲击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为智慧城镇提供基础保障。

自1983年,IBM最新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2,结构化查询语言成了为政府部门的主流产品; 1991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利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逐渐成为信息共享的公共服务。2003年,电脑和其它数据系统一年中所产生的信息量超过了2003年之前历史上全人类所产生的信息总量。直到2005年Apache Hadoop项目的诞生,成为了处理大数据的基础。物联网时代的大数据以及建立在这些大数据基础之上的数据挖掘已成为了一种战略资源,更为建设智慧城镇铺垫了道路。为了使物联网下的大数据成为城镇走向“智慧化”的强大引擎,还需要进一步把握物联网下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以物联网带动大数据的发展,继而实现智慧城镇建设目标。

一、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一)大数据的基本概念:

由于大数据本身较为抽象,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2009年流行于互联网直到2013年,一场大数据变革悄然来袭,影响了众多领域,因此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早年,著名的Apache的开源项目Hadoop成为处理大数据的基础。后来Gartner研究机构将其定义为一种巨大规模、多样性和高增长特性的信息产业,它和普通的数据库处理系统互不兼容,需要从新的 并行数据处理平台或技术从大数据中提取有效的决策并优化信息。正如IBM首席执行官罗睿兰所说,大数据将是下一个自然资源。而大数据的处理周期与传统数据相比也从原来的月、周、天变为时、分、秒。而随着物联网时代下的大数据发展,城镇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安全等,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

(二)大数据的特征:

大数据具有典型的4V特征:Volume(大量性)、Variety(多样性)、Velocity(高速性)、典型的Value(价值性)。这四个典型特征保证了大数据比传统数据更大、更快、更好。

1.大量性:著名未来科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预言“大数据”是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30多年后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爆发式的增长,大数据时代如期而至,仅百度公司数据总量已接近1000PB,存储网页的数量接近1万亿,每天响应请求几十亿次,淘宝的4亿会员每天产生商品交易数据多达20TB,一分钟内“脸谱”的浏览量超过600万,而这些迅速增长的数据把人类带入了一个以PB为单位的大数据时代。

2.多样性:大数据的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结构化数据,二是非结构化数据,三是半结构化数据,由数据来源决定大数据的多样性。

3.高速性:大数据的规模大并且对响应速度有严格的要求,在分析数据输入等处理上几乎不延迟。

4.价值性:物联网时代下的大数据蕴藏的价值是巨大的,随着信息化高度发展时代,人们生活领域以及衣食住行、娱乐,都会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大数据在不久的将来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成为“城镇”走向“智慧城镇”的强大引擎。

二、物联网下大数据发展趋势和智慧城镇建设

(一)物联网下大数据发展趋势

物联网企业的发展像互联网一样,使用物联网的用户数量要看用户贡献或使用了多少数据,因此数据是物联网企业是否成功的核心。正是因为这些联系把物联网与大数据连接在了一起。物联网产生的大数据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最基本的是结构化数据也是最容易被处理的,其次是可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如新闻等,还有就是不能被处理的非结构化数据。在物联网的运营模式里,它有着数据产生、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决策和应用的过程。数据处理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其价值所在。

(二)推动智慧城镇建设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进步,我们居住的城镇以及交通、家居、物流环保的智能化,成为了经济新的增长点。物联网把实物通过传感器与互联网进行连接,达到智能识别与管理。其结构分为四层,即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和实体层,每一层都与数据产生和处理有关。在感知层上,包括了三维码标签,RFID标签,GPS,传感器等,识别物体,提取信息,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得的信息进行传递和简单处理,应用层是物联网与数据的深度处理融合,借助数据采集、传输实现物联网与各类实体相互应用,实体层则把物联网结构形成了环状封闭结构,从物联网到互联网,从互联网到实体,数据的产生范围成倍增长。智慧农业即属于物联网应用层也是智慧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关的种子,土壤,化肥,温度,光照,各种养分等进行监测,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有利于辅助农业生产,提升价值。通过物联网的四层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预期得以实现。智能交通是另一个代表。大数据下的智能交通通过感知层、传感器、监控、GPS等产生的海量数据与天气状况等数据相结合,监控到每条路、每辆车,将信息处理后传递给人们,为人们提供最好的体验,提升通行效率,降低事故率。

综上所述,物联网下的大数据应用是主体,技术是手段,智慧城镇的发展时期推广的重要手段,而推广进程中也对物联网结构,、大数据处理提出了更现实生动的要求。物联网下大数据的发展将为城镇带来智慧的变革,实现建设智慧城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1)

篇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进入了千家万户,加上城市的人口规模急剧加大,道路使用、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城市的交通状况越来越成为人们担忧的问题。交通拥堵不仅让人们的出行变得困难,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改善交通问题,各个城市都采取了不同的手段,如汽车限购限行、绿色出行等多种方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在上班时间出行的人们而言,这些改善措施依然不够。当前,掌握当前的交通信息,为人们的出行创造条件,被认为是最可行的措施。人们获取信息主要借助交通广播、地图、打听等,这些方式收集的信息不够及时,且信息不全,难以满足各人群的需要,而且这种无规律性的信息也不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城市道路交通中,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以及调整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在此期间还会掺杂拆迁、封闭整修等,因此,道路的状况不但不会改善,还会更加混乱。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手段应用到现在的交通系统中,实现交通的智慧化运作和调度。这种便捷高效、环保安全、可视可测的指挥交通成为交通管理曾的最佳选择。

当今,物联网在交通的管理中已经有了相应的应用,比如,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等。但在管理城市的交通系统中还是相当少的,系统间的数据处理速度也较低,数据共享度也较低。针对这些现实状况,群智感知的智慧城市交通系统(SUTS,Smart Urban Transport System)应运而生。

一、群智感知的基本概念

所谓群智感知,是指将用户的收集、平板、GPS等各种移动设备当做最基本的感知元件,通过互联网的连接来完成它们之间的协作,完成感知信息和感知数据的分发和收集,从而最终使复杂的、大规模的感知任务得以实现。要达到群智感知的效果,就要充分利用“人多力量大”这一特点,将所有的用户都集结在一起,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随时随地、密切联系人们的生活,将这种系统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此外,群智感知系统还有个特点,就是完成这些复杂的感知任务,并不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普通的用户就能成为最坚实的力量,通过彼此间合理的合作实现群体的任务。

二、系统的模型

智慧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六大部分组成,信息感知采集部分(包括GPS卫星定位、智能手机、电脑等),信息甄别的汇总部分,数据的处理部分、数据应用部分、数据中心部分等。在应用部分,主要包括交通管理、车辆环境、道路设施等。

(一)信息采集部分

通过这一部分采集的数据,必须将数据高效地收集起来,而且信息要据有整体性和实时性。未来了确保成本较低,可以用“弱联网”的方式,设置上一定的缓冲区,必要的时候才连上网络。借助无线通信技术将移动设备、平板电脑、GPS定位系统、道路设施等连接起来。感知技术可以对传感器进行识别和植入。比如识别车牌号、交通热点等。通过视频车辆检测的方式可以及时检测出交通流量等,GPS定位系统可以同时接收到不同的信号,并定位出车辆的具置。

群智感知最大优势,就是在任何系统范围的用户,都可以用手上的便利O备将相关的交通信息进行采集或者发送,这些信息包括交通的位置、流量、速度等。比如,用户可以用手机将文字、信图片、视频等信息发送到采集部分,集成系统可以对一定范围的移动车辆、GPS等进行积极的探测,根据当地的交通灯周期、移动速度等信息来进行识别。

(二)甄别汇总部分

这一部分的主要任务就是对采集部分发送过来的信息进行甄别,确保数据信息的正确性和实时性。一些用户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比如采集的习惯和方式,采集到的信息可能会不精确或者不完整等,也有一些具有实时性,因此,在数据处理阶段就要将这些信息抛弃,挖掘出有效的信息,并及时的汇总。

(三)数据处理部分

这一部分的工作就是对汇总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主要讲甄别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合成,将分散的信息并成整体的城市区域的交通信息,此外,还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比如,地图上的某路口处,通过分析一段时间中不同时段的速度和车流量等,确定此处是否为热点位置。或分析不同位置间的道路状况,参考运行的距离和成本、位置等,找到两地间的快捷线路。

(四)数据应用部分

这一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实时的、有效的交通信息。通过手机、GPS互联网、广播等手段及时更新道路交通路况信息,用户根据的信息,选择合适的出行时间和路线。这一部分的交通信息,可以给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规划依据,对交通信号可以良好地控制,帮助用户预测出等待出租车的时间,以及出行费用等,还能帮助司机及时掌握大陆状况,并推荐最佳的行车路线,为智能物流和公共安全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从这个部分,用户能最直接地感受到智慧交通的优越性。

(五)数据中心

这一部分是更广范围的信息交流台,通过这一中心台,可以访问其他地区的实时的交通状况。由于这一信息量大,系统承担着繁重的任务,数据中心只能提供区域间的交流服务,但是不能进行应用。

三、结束语

当前,智慧交通系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其中还出在这诸多的不完善,需要相关的科技研究者加以完善,为城市交通现状的改善作出更大的贡献,方便人们出行。

参考文献:

[1]谢树云, 冉婕, 杨雪松.基于群智感知的智慧城市交通系统研究[J]. 电子设计工程, 2014, (20).

篇7

一、认识物联网

(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地面或者空间传感器设施以及不同的通信系统,按照一定的协议将设施、设备、人已经其他各种各样的物品与网络连接起来,从而达到人和物品之间的实时通信和信息交互。它是智慧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和物品之间的智能对话提供了机遇和平台。

物联网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全面感知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技术能够随时采集物体动态。可靠传输是指将感知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实时传送。现在无线通信技术已经覆盖了大部分区域,因此感知信息的传送变得非常可靠与现实。智能处理利用多种信息处理技术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从而方便人与物品之间的交互。

(二)物联网的结构层次。如图1所示,物联网的结构可以分成: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应用层。感知层由传感器节点接入网关组成,智能节点感知信息(温度、湿度、图像等),并自行组网传递到上层网关接入点,由网关将收集到的感应信息通过网络层提交到后台处理。网络构建层在物联网四层模型中连接感知识别层和应用层,具有强大的纽带作用,高效、稳定、及时、安全地传输上下层的数据。应用层是指物联网技术的各种应用包括智能物流智能交通绿色建筑等方面。应用层位于感知识别和网络构建层之上,人们通常把物联网应用冠以“智能”的名称,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其中的智慧就来自这一层。

(三)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RFID、WSN、EPC以及多种智能技术。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俗称电子标签,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对其信息进行标志、登记、储存和管理。它主要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等部分组成。WSN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由大量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它能够实现数据的采集量化、处理融合和传输应用。RFID主要侧重点是识别的作用,而WSN的主要侧重点是组网并实现数据的传递。EPC是指电子产品代码,它包括EPC 编码标准、EPC 标签、读写器、对象名解析服务( Ob ject Nam ing Service, ONS )、物理标记语言( Physical Markup Language, PML)等部分。为满足对单个产品的标识和高效识别,美国麻省理工大学Auto ID 中心在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的支持下,提出了产品电子代码(EPC)的概念。

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蓬勃的发展力。同时该技术对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力。不知不觉之中,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融入了物联网的影子。

(一)物流管理。物联网在物流领域有重要的应用。物流领域规划中明确的指出将物联网技术作为该领域的发展重心之一。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建设,可以实现物流系统的现代化,形成集成化的信息化平台。我们可以对物品进行统一的编码同时加入EPC的标识,这样就有助于我们在物品的运输流通过程中进行及时的状态反馈。广泛采用物联网技术来推动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标准体系的构建是物流领域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

(二)城市建设。随着技术的进步,城市管理已经变成了动态时间和静态部件之间的综合管理。在物联网技术和3S技术的支撑下,“数字城市”、“智慧地球”这些概念将不再是梦想。我们把在城市管理中所采集的分散、独立图像进行并网,进行远程的业务管理、监控、存储以及传输。通过城市管理系统的搭建,城市的管理、安全监控等方面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物联网技术为城市的建设提供了直观的管理工具。

(三)智能交通。凭借物联网技术的先进方法,使得交通信息的采集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传感器可以把各个区域的车距和车速信息传输到处理中心,便于及时的调整和管理。在终端上加载各种温度、光照传感器还可以实时监控路面信息、汽车尾气等相关信息。

三、物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和思索,我们可以看出未来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如下:首先,未来的物联网需要一个开放的架构来最大限度的满足各种不同系统和分布式资源之间的互操作性需求。他们既可以是信息的提供者也可能是信息的使用者。其次,未来的物联网的架构还需要有良好的、明确定义的、呈现为粒度形式的层次划分。物联网架构技术应该满足各种层次的用户需求,摆脱单一的几种模式。同时,物联网的架构技术要具有抵御各种网络突发状态和干扰的能力,并将这种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UIT. 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 The Internet of Things[R]. 2005.

篇8

一、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

智慧旅游主要是指在互联网、云计算等多种便携式终端设备上,人们能够获得与旅游目的地有关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交通、住宿等各方面的信息,从而能够在出发之前就做好旅程的规划工作。通过智慧旅游沟通双方的交流效率能够得到大大提升,成了智慧旅游的理念。其中,不仅有助于改善旅游区服务的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旅游管理的不断创新,在信息技术的依托下,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不过,想要改善企业的竞争力,推动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旅游信息资源的整合,并且在开展旅游企业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应该对智慧旅游的概念及应用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现阶段我国智慧旅游管理与落实现状

(一)各个区域旅游业发展不平衡

因为我国国土面积大而广,又因为经济水平不均衡,外加各地景色和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各个区域之间开展旅游业的经济模式和发展思路的不同,也就是我国各地存在的显著不同,导致了我国旅游业不能实现同步发展。对此,本着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的原则,对其旅游业发展较好的,鼓励实行优先发展智慧旅游的管理政策,发展不好的,应当适当放慢智慧旅游的管理政策,从而实现以点带面,以达到旅游业总体发展水平提升的目的。

(二)旅游管理整体水平较低

建立起健全的旅游管理机制,对于提升整体的旅游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x,并且有利于服务功能的提升,对于旅游企业自身来说,应充分的调动起自身已有的旅游服务资源,从而促进我国智慧旅游行业整体的良好发展。实际上当前很多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在开展景区的开发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过多的关注经济利益。可想而知,这也就是导致旅游项目难以满足游客对旅游景点需求的直接原因。

(三)智慧旅游体系的建设需求

智慧旅游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项目,不仅要能够满足游客的实际需求,还要能够充分的遵循旅游企业对智慧旅游管理体系的实际要求,尤其是在信息化方面的需求,则要求保证旅游使用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也就导致了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编码和信息的设置要求比较高的缘故。另一方面,站在层次的角度开展分析,要能够在旅游管理活动开展及落实的过程中,能够将旅游行业与其他行业区分开来,并结合实情进行创新,这也就导致了旅游行业和其他行业二者之间的层次。

三、智慧旅游在我国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改变旅游企业服务观念

旅游行业所能够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是一种无形的服务,但是智慧服务过程中所提供的各项功能是能够在实际的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切实能够感受到的,从而让旅游企业不断完善,不断改变,不断进步。而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应该以顾客需求为主的原则进行开展,转变其观念,从而达到提升游客满意度的目的,另外,还可以根据游客的喜好推荐旅游项目,从而提升经济利益。

(二)提升旅游企业的管理效率

要想有效的提升旅游企业管理效率,就需要能够借助于旅游企业专业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及相关设备来形成一种良好的应用体系与应用方法,这也是智慧旅游的内涵所在。至于旅游企业自身在开展相关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用到计算机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综合性业务管理及时等多方面技术。

(三)完善智慧旅游的配套设施

1.景区导游。对此,运用互联网和先进的播音技术,可以将导游电子化。

2.城市导览。通过网络技术,对各个城市的旅游信息进行事实更新,从而给旅客提供更好地服务。

3.智慧交通。根据游客的需求进行软件的开发,对交通路线,乘车信息在网络当中进行公布,以便游客的需要。

4.综合管理。不仅要为旅游局、主管单位开展服务工作,还需要对旅游企业、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开展服务,所以对于旅游管理部门来说,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综合服务功能,做好游客的引导工作,及时获取游客的动向、反馈信息、分布情况等,以便于游客能够对旅游景点当中的实际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篇9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交通是否畅通是考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解决好公路交通智能化问题是保障交通安全、有序、快捷运行的重要环节。交通是一个城市的脉络,脉络通,则发展畅。然而交通拥堵作为城市脉络的一个瘀结,给人们的日常出行造成了诸多不便,已然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症结之一。智能交通系统(ITS)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有前途的方法,因此智能交通产业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

一、现代交通的智能化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 英文全称为“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简称ITS), 指通过高科技开发,使交通系统实现智能化。在智能化的情况下,整个交通系统都显得“聪明”起来,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由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调整到最佳状态。借助大系统的智能,驾驶员对交通状况了如指掌,管理人员则对车辆的行踪一清二楚。ITS 体现了 “人―车―路―环境”的密切结合,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交通的安全性、系统的工作效率、环境质量以及能源的利用率。

“城市智能交通”作为国际上公认的治堵方案,完全的照搬到国内并非是良策。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就已经开始了在交通运输和管理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2000 年后,我国开始跟踪国际上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并通过召开国际性研讨会、成立试验室和研究中心等方式,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不断提高ITS 技术研究水平,正式开启了现代交通的智能化之路。根据国家“十二五”交通规划,中国城市(道路)智能交通行业投资额预计将继续快速增长,2013 年总体市场规模达 459.5 亿元。

二、智能交通系统和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城市化与城市交通智能化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规模也会随之不断扩大,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出现了很多在世界上都享有声誉的特大城市,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城市作为一个国家的人口聚集中心部位,聚集了全国大部分的人口,这就给城市的居民的交通出行问题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针对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也应当根据时代的变换做出相应改变,以便与满足城市交通正常运行的需要。

(二)、智能交通系统和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目前应用广泛的智能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是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和欧洲,智能交通系统的最著名的代表就是美国的智能车辆道路管理系统这一智能交通系统。所谓智能交通系统,实质上指的就是利用不断发展的高新科学技术来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使得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不断向新型智能化的模式靠近,最终实现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智能交通系统管理模式。

三、智能交通通信系统的架构

ITS 系统根据其总体管理和应用层次,主要包括感知延伸层、网络层、业务支撑层、应用层,分别负责采集道路上物体的状态和数据、广泛的互联和信息传输、业务管理和数据管理、ITS 的各类应用管理。本文基于ITS 的物理层次划分ITS 物理架构,物理架构分为四个子系统:中心子系统、出行者子系统、车载子系统及外场子系统(见图1)。

图1 智能交通系统的物理架构

ITS 中心子系统的特点是具有空间上的独立性,即在空间位置的选择上,不受交通基础设施的制约。这类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通过公共有线/ 无线通信系统进行通信。ITS 出行者子系统是以出行者或旅行服务业经营者为服务对象。通过出行者子系统,出行者和车辆驾乘人员可以实时了解交通网络的运行状况,决定他们的出行方式和对应行进线路。其用户可以通过公共有线/ 无线通信网通信。ITS 车载子系统通常安装在车辆上,通过专用短程通信系统和外场子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中心子系统、出行者子系统或者外场子系统进行通信,同时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支持车载系统间的车与车的通信。

ITS 外场子系统包括定位设置传感器、信号灯、可程控信息板等设施,主要提供和车辆间的通信接口。外场子系统一般与一个或多个中心子系统通过公共有线/ 无线通信网连接,同时支持通过专用短程通信系统与其他部署路段的车辆进行信息交互。在ITS 四个主要子系统中,其核心的信息交互通过公共有线/ 无线通信传输,表1 给出了现有技术中主要使用的通信技术。

表1 各种通信方式所使用的通信技术

四、我国城市智能交通战略规划

(一)、设置发展目标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指的就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把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以及相应的电子信息管理技术融入到现有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当中去,实现在智能系统的管理之下实现行人和车辆以及道路的相互和谐统一,最终实现在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之中的智能管理系统全方位的对城市的交通信息进行实时性的的准确安全管理防护。

(二)、找出正确的发展方式

在我国传统的城市交通运输的管理系统地管理之下,我国的城市交通运行是在一种粗放的管理模式之下运行的,这种城市交通运行的管理模式是依托于我国对于交通运输行业所投入的巨额管理资金为依靠屏障的,这样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做不到对城市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的正确反映,也难以对城市交通运行之中行人和车辆的基本信息进行快速有效的统计处理,其主要的发展模式只能依靠政府机构的投资来完成。这就依靠在城市交通的战略规划之中采用先进的UITS 智能管理模式,通过这样的智能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对城市交通各种交通信息的集约化智能管理,通过对城市交通运输各种车辆和行人信息的登入实现有效的管理发展。

五、城市交通智能化中大数据平台的应用

(一)、优化资源的集中管理调度

目前,涉足智能交通领域的企业众多,产品鱼龙混杂。虽然很多产品价格便宜,但普遍存在性能不稳定、后期运维费用居高不下等缺陷。而且很多前端产品与后端平台难以兼容,专业化生产程度低,这些都让智能交通的集成管理调度成为了难题,也影响了智能交通进一步的发展。

(二)、基于这些考虑,科达通过技术研

发推动智能交通向“高清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了端到端的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方案不仅涵盖了丰富的前端产品,如免维护卡口、微光电警、四合一电警、道路监控云台摄像机等,还有着丰富的后端产品,很好的解决了智能交通中难以集中管理调度的难题。不过,对于有些城市的前端产品和后台平台并不属于同一厂家的情况,其兼容性的要求就更为凸显了。而凭借着新一代平台的高兼容性,科达新一代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还与其他友商产品实现很好的融合。

(三)、快速实现可视指挥调度

可以快速实现基于拼音首字母的检索,输入即可检索相关资源和切换,实现交通资源的一键调度,提供丰富的交通资源调度快捷方式。如要了解一条道路上的所有的卡口、电警等监控资源,不需要经过繁琐的逐个选定操作,只需要选取该道路,即可查看该条路上的所有视频资源,非常方便快捷。

(四)、最为全面的交通管理

该平台不仅可以提供实时分析道路的拥堵状况,有效保障交通秩序,还可提供交通拥堵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将海量的交通信息进行有效的提取、保存,作为交通组织措施的评估、反馈以及后期的交通信息研判分析,形成交警交通管理知识库,对于后期的交通管理来说都是非常重要。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城市交通的日益拥堵,如何实现我国城市交通的智能化发展已经成为了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本文之中,笔者通过对城市智能管理模式的解读,简要的说明了目前我国的城市智能交通战略规划模式。

参考文献

篇10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就企业产品的品牌做出这样的定义:品牌是用于识别一种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者或销售者的名称、术语、标志、符号、设计,或者以上几种因素的组合。从定义可见,品牌是一个集合概念,是由名称和标志等要素构成的,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有了品牌之后便可以被识别出该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是谁。城市也是产品(在现代营销学中,产品特指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事物 )。作为产品的城市也应拥有城市品牌。AMA(美国营销学会)就城市品牌给出了定义:城市品牌是用以识别城市的特质、形象、象征符号或设计及其组合,用以和其他竞争城市相区别。

在定义企业产品品牌的同时,许多学者还指出,品牌除了外在的识别要素之外还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即一个产品的品牌还代表了该产品所具有的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使用者等。也就是说,品牌除了名称和标志之外还要将这些内涵要素最大化地充分整合起来,利用起来,品牌的价值和形象才能得到完整的诠释。那么,就城市品牌而言,其所包含的内容同样深刻,不仅要表达出某一城市的名称、标志、形象等外在特征,更为深刻的是要表达出该城市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观、个性等丰富的内涵要素。所有这些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统一于城市品牌之中形成品牌的价值。

城市品牌定位是城市品牌形成的基础

定位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于西方市场营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由美国营销学者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对定位的解释是:定位起始于产品,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一个人。定位并不是对产品本身做什么事,而是对潜在顾客的心理采取的行动,即把产品在潜在顾客的心中确定一个适当的位置。定位的本质是“心理占位”。 定位论强调随着企业竞争激化、产品同质化、竞争手段相似化,企业需要通过某些方式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色或个性,创造产品在消费者心理上的差异,其目标是要将产品或品牌留在消费者的心中,以实现公司的潜在利益最大化。定位的结果就是成功地创立以消费者为基础的价值主张,即给出为什么消费者应该购买这种产品的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城市也需要给出城市消费者为什么消费该城市一个明确的理由,确定城市的“卖点”。这里的城市消费者包括当地居民、投资者、旅游者和商务人士。与一般企业产品品牌定位相仿,城市品牌定位在于能够制造城市差异,制造城市特色和个性,并被顾客所认同且在顾客心中占据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形成对这个城市鲜明的印象,从而使该城市在众多的城市竞争中凸显出来。许多著名的城市品牌定位都非常清晰地表达出该城市的品牌个性。例如,提到著名的威尼斯马上让人联想到“水上之城”, 巴黎联想到“时装之都”、“浪漫之都”。德国的慕尼黑被称作“汽车城”和“啤酒国”。我国知名城市品牌如昆明的“春城”、哈尔滨的“冰城”,浙江义乌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小商品城”。 以上城市都是以自己最鲜明的角度定位突出“卖点”以供城市消费者选择和消费。

可见,城市品牌定位是一个城市独特个性的灵魂,是对城市核心价值的挖掘,是一个城市全部优势的凝缩和制高点,而这些正是城市品牌的核心,构成了城市品牌的基础。任何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都离不开独特的品牌定位。城市品牌定位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手段。

当前城市品牌定位存在的误区

(一)无定位的品牌形象建设

篇11

传统理性主义的缺陷在于忽视这样一类常识:任何生命有机体自身及其演化规律都不能通过其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来正确理解,以经典物理学的方法仅仅对城市构成的层次和要素进行功能性剖析是无效的,而必须以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相互联系的有机观、每个要素的能动观等方面来重现城市的复杂性。城市作为自适应的复杂组织,生存发展之道在于不断地进化,从而找到最佳的“生态位”,并具有能发挥其功能的形态。同时,城市具有记忆,承载了城市作为一个组织系统与大自然抗争、适应、融合的历史智慧。城市能够成为人类文明史中长期生存并持续发展的人造物,正是由于其自组织性。而“自组织”的城市要比“他组织”的城市更具生命力。

这样的认识需要有综合的学科背景支撑,在传统城市规划界仍曲高和寡。事实上,过去的几年时间,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带来了社会经济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无论是城市规划者、管理者和建设者都开始反思和创新。时隔30多年再次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把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放在重要位置,其中对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系统性的要求正是需要正视城市本身的复杂性和潜在的客观发展规律,即此书名中的隐秩序,这也是作者新书中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圣菲研究所创始人之一、遗传算法发明人约翰・霍兰先生提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复杂适应系统中的成员是具有适应性的主体,能够与其他主体进行相互作用,持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行为方式,进而主导系统进化演变。城市正是这样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人的能动性使城市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刘春成博士历经十年的观察和思考,潜心研究,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应用于城市研究领域,结合城市这一研究对象的特质,构建出城市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系统划分和分析框架,十分有见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深刻的学术洞察力。

篇12

站在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现代城市的发展、站在现代消费经济学的角度看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站在现代传播学的角度看城市公共艺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笔者认为可以对城市公共艺术给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即:城市公共艺术是存在于人类城市文化生态圈内、包括物质空间与虚拟空间内的、由艺术家在一定的公民意识引导下、以公共文化资源为媒介在公共环境完成的能够由公众继续参与的艺术作品。

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有三个涵义:

1、面向(to)公众发言的,以公众为对象。

2、是为了(for)公众而思考的,即从公共立场和公共利益,而非出自私人立场或个人利益。

3、是有关(about)公共事务的,通常是公共社会中的公共事务或重大问题。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家的言说对象是公众,言说目的是公众的利益,言说的主题应当是关于公共社会的问题。在这里,艺术家带给大众的不仅仅是图形和图像,另外。他给大众提供了一个透过其艺术作品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审视人生、社会和审视人类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认知的价值定义和思考。

二、公共艺术家的责任

一位优秀的公共艺术家,必须要成为一位广博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不仅需要具备满腔的社会良知和道义,自觉的关注并投身于社会公共事业,而且还应当对社会公共领域内的重要事物或问题有所研究并形成独特见解。面对公共事物,公共艺术家同样会有与普通大众相似的彷徨、渴望与呐喊。所以,公共艺术家绝不是在扮演高高在上的救世主或教育者,他只是通过公共艺术作品建造一个不同阶层和领域的公民实现平等参与、民主交流的艺术平台。这无疑给公共艺术家们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专业要求。如果说公共艺术是社会公共意志的一扇窗口,那么公共艺术家就是打开这扇窗户的人,正是他们的智慧与创作使得普通大众能够在真实的生活中更多的参与艺术、享受艺术,进而提升公众的主体意识和整体素养。

三、现实中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期,公共艺术的概念开始在中国出现并迅速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开始注重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然而中国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很多问题不容忽视:由于公共艺术建设过程中政府意志的影响,过去很多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由领导说了算,“公共性”缺失,甚至把一些公共艺术当作“形象工程”来对待,在主题上往往更偏重于意识形态和政治。也有一些艺术家把公共艺术当作主观艺术来对待,这种居高临下俯视公众的传播姿态完全忽视了公众对作品的接受与参与。一些艺术家在讨论公共艺术的时候,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有些人认为公共艺术就是城市雕塑或建筑雕塑以及城市景观设计的同义词。目前问题主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众参与程度不高

虽然当今公众开始重视公共艺术,但是对公共空间的维护意识却比较缺乏。无论是私人空间还是公共空间,其维护不仅需要政府等部门的管理,还需要市民意识的呵护。这里的“参与”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指艺术家在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中忽视公众对艺术作品的参与。其二是指公共艺术创作过程缺乏公众的参与。

公共艺术是设置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所以公共空间对于城市公共艺术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如果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公共艺术也只能是一种无足轻重的点缀。我认为,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环境是城市建设的宏大背景,以此为依托,公共艺术设计既要考虑到自身的实用性、便利性、审美性,更要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使之融入到更广阔的自然中,达到浑然一体,完美统一。除此之外,公共艺术作品还应该具有反思、前瞧和批判性。着眼于现实和未来,担当起“社会推动力”的角色,推动社会全面和谐进步。

没有公众的交流就构不成公共艺术的空间。公共艺术的参与性诉诸公众感官应是全方位的,而我们身边的雕塑大部分只是满足了人们视觉层面的需求。从选择艺术家、决定作品安放的地点、制作的历程,直到完工后的呈现典礼。都可以让大众参与。但是在实际中,公众对创作过程的参与程度并不高。当然,这里面既存在创作过程根本就没有给公众参与机会的问题,也存在公众自身缺乏参与意识的问题。如何在防止决策者武断决定的同时,又能正确运用公共意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的课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