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的法治保障范文

时间:2024-02-07 14:42: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绿色发展的法治保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绿色发展的法治保障

篇1

针对大中型和小微型民营企业不同法律服务需求,围绕重大项目建设、重点税源企业,组建法律专家、律师服务团队和“双创”法律服务中心,搭建“法律服务助企、法治宣传惠企、预防纠纷稳企”三个平台,通过开展法治宣传、解答法律咨询、出具法律建议书等方式查找隐患漏洞,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和管理。

二、建立民营企业家法律服务团队。

依托律师事务所有效整合公证、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组建民营企业家依法维权团队,加强与工商联、行业协会、外阜商会的沟通配合,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及企业家依法维权。

三、拓展涉民营企业公共法律服务。

开辟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依托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创立民营企业咨询服务窗口,方便民营企业进行涉企法律咨询、申请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办理公证事项等法律服务,实现优先接待和受理。选择优秀的律师、优秀调解员组建法律服务专家库,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权益保护等法律服务,参与调解涉及民营企业的重大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经营风险。

四、帮助民营企业开展法律培训。

围绕民营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组织法律专业人员开展“送法进企”活动,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授课,帮助企业提高依法决策、经营、管理能力。开展针对性法治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企业法务工作者和重要岗位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

五、强化普法宣传实效。

篇2

1 园林绿化在城市中发挥的作用

1.1 园林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中园林绿地包括:城市公园、城市街道、城市广场等,不管什么形态的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功能。在城市人口密集的中心区发展城市园林绿地,要以植物绿化为主,以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还需要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

1.2 园林绿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美化城市环境

在现代的城市中,硬质的几何建筑,长线的道路,烟尘弥漫,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疲劳感,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让人更想亲近大自然。所以很多人在闲暇之余,到周边园林绿地郊游。城市公园、城市滨江滨河绿地等城市绿地,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城市的绿地能改善空气质量,阻挡和吸附空气中烟尘和粉尘,亦可在不同的季节形成季节景观效果,美化城市环境。绿色的环境可以使人们产生安宁、相合的感觉,进而促进身心健康。

1.3 园林绿化为发展城市文化特色创造条件

不同的城市,城市的人文环境不一样,而园林绿化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园林绿化营造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与艺术及历史文化相互融合也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园林绿化可以丰富人文意识与审美价值内涵,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如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的晴虹桥边的荷花,断桥旁的梧桐秋景,柳浪闻莺的垂柳春景,都寓意着西湖各四季文化。

2 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园林绿地设计的高要求

园林绿化在城市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许多园林规划设计部门,为了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植物景观效果,不切实际的进行规划设计,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2.2 实际施工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过程中,园林的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施工方法的选择,都会造成园林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如树种的选择、不同的树种在种植中的选择,种植土壤的肥沃程度、酸碱度等,水源及灌溉,植物种植的要求。

2.3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不仅持续时间长,并关系到园林事业的生存与发展。一方面,建设部门过分追求园林绿地建设资金的投入,而忽视了对现有绿地的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重建轻管现象比较严重。首先绿化设计不科学增加后期管理养护的难度,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创新意识和精神,养护效率较低,效果差。园林绿化中养护管理缺乏法治保障,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操作规程、管理体系法治保障薄弱,导致科学、法制和规范化的养护管理措施难以有效落实。

3 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对策

3.1 优化园林绿化设计

园林绿化应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特点、经济适用”,与当地的人文风貌及当地的乡土树种为主,引入适当的优良树种,驯化树种进行种植。

3.2 积极探索园林绿地发展

积极探索城市类型和城市绿地类型,对城市植物群落进行详细调查研究,探索树木、花草、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植物的适应性及生态习性,培育适合当地的植物品种。

3.3 提高苗木质量水平

苗木是提供园林绿化的保障,是园林绿化的基础,而苗木是园林绿化的根本,所以确保苗木生产质量是园林绿化的重中之重。对于苗木质量,结合现状合理发展。

(1)苗圃苗木生产的质量策划。确定苗木质量目标、选择有效的程序和过程实现苗木生产的质量目标、苗木目标资源的有效配置。(2)苗木的系统控制。影响各苗木生产的质量主要有5大因素:人、材料、园林机械、苗木的生产方式。合理的进行苗木的系统控制,达到园林绿化的苗木目标。(3)苗木生产的质量保证。苗木企业通过国家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针对顾客要求进行苗木的培育。(4)苗木生产的质量改进。园林苗木的质量改进是苗圃企业为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期望而进行的各项生产管理活动。针对顾客需求进行进行苗木目标的调整、发展战略的更改及其他。针对苗木生产的质量改进,保证苗木质量提高。

3.4 作好园林绿地养护的管理工作

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城市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在绿化养护管理上,要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品种的特征与特性,关键抓好肥、水、病、虫、剪五个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采用机械化生产,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构建园林绿化建设发展保障体系,实现绿化规范养护,要切实加强园林绿化护理制度建设,增强法制管理观念,构建法律保障体系,严格相关监督措施,实行分级管理,规范绿化养护措施,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的落实保障。

篇3

本次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全面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加快建设法治统计。

(一)紧紧围绕“一二三四”统计改革发展战略开展统计法治宣传活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更好适应、反映、服务新常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计部门要全面落实“一二三四”统计改革发展思路(即加快推进建立现代统计体系;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势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势;推进统计管理向适应多元化、市场化、国际化转变,数据生产向科学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转变,统计服务向事后反映、预测预判和对策建议并重转变;实现统计数据质量、统计运作效率、政府统计公信力和依法治理统计水平全面提升)。各乡镇要从统计改革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对于建设现代统计体系的基石支撑作用,着力提升统计人员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紧密结合“党风廉政”专题教育开展统计法治宣传活动。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统计干部队伍,要求统计人员严守独立调查、独立报告、独立监督的统计“铁律”,旗帜鲜明地反对和制止统计上弄虚作假;要求统计部门严格依法设定、审批、备案统计调查项目,严格依法组织实施统计调查,严格依法管理公布统计资料,严格依法实施统计监督检查,确保每项调查都源于党和人民的需要,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可靠可信,确保统计资料发挥最大社会效益。

(三)精心组织“12•4”国家宪法日和“12•8”《统计法》颁布纪念日活动。12月4日和8日及前后,各乡镇要紧紧围绕本次宣传活动主题,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广泛开展面向全社会,以传播宪法、统计法律知识和宣传统计中心工作为主的普法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宪法和法治精神,践行统计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公众充分了解统计法和统计工作,自觉维护宪法尊严,自觉遵守统计法,努力营造依法统计良好社会氛围。要突出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普法宣传,推动其积极支持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履行独立调查、独立报告、独立监督的职责,为统计工作开展依法提供必要保障;加强对统计人员的普法宣传,提高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统计改革、推动统计发展、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其自觉遵守统计法、执行统计法、维护统计法;加强对调查对象的普法宣传,强化支持和配合意识,推动其自觉履行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

篇4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

“十二五”是石阡县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全县在换挡加速、奋力腾飞的征程中披荆斩棘、高歌猛进,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预计到2015年底,全县生产总值将从2010年的21亿元增加到56.42亿元,五年年均增速15.5%,高于“十一五”4.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420元,是2010年的2.78倍;固定资产投资达68亿元,是2010年的5.21倍;公共财政收入3.32亿元,是2010年的2.92倍。

五年来,石阡始终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第一自觉,赶超信心更加坚定。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始终坚持把投资拉动作为第一引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抓手,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情怀,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始终坚持把管党治党作为第一责任,政治生态更加清明。

五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把准两条底线主航向不偏离、坚持换挡加速主旋律不跑调、打好民生改善主动仗不松手、激发改革创新主动力不停步、坚守党的建设主阵地不退缩,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从严从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时刻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放在前面,全力维护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奋力走新路

全面开启同步小康新征程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奋力攻坚,石阡已进入后发赶超、建设全面小康的重要阶段,加快发展正当其时,同步小康时不我待。

当前,石阡正迎来加速发展的新机遇,进入蓄势勃发的新阶段,随着交通瓶颈的打破,石阡正从铜仁市“边缘”变为融入黔中经济圈的“前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正在叠加释放,进入厚积薄发、提速跨越的重要阶段。站在后发赶超的新起点上,必须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奋战五年,走出一条符合石阡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发展新路。

今后五年,只要石阡坚持加快发展不停步,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善走别人走过的成功之路,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就一定能够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幸福指数。

今后五年,石阡县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工作总纲,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主基调、主战略。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围绕“两区一走廊”经济空间布局,实施大生态、大健康、大文化三大跨越工程;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同步”发展;全力建成全国重要的绿色生态产业基地、国际休闲旅游养生目的地、武陵山区扶贫攻坚示范地和黔东地区重要立体交通枢纽;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6年起,石阡县将奋战五年,强力冲出“经济洼地”,力争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奋战五年,全力消除“绝对贫困”,确保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奋战五年,着力构筑“精神高地”,推动社会文明风尚迈上新台阶;奋战五年,大力推进民主法治,推动依法执政能力迈上新台阶;奋战五年,齐力践行“三严三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迈上新台阶。

千方百计

抓好“十三五”时期工作

千方百计抓好脱贫攻坚战略行动。目前,石阡县仍有84651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非常繁重。因此,全县上下要以敢闯敢拼的精神着力创建武陵山区脱贫攻坚示范地,逐级立下“军令状”,努力拼得“军功章”。把脱贫攻坚目标作为“十三五”规划第一目标,把“五个一批”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路径,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成效的第一标准,如期实现所有贫困乡摘帽、所有贫困村出列,真正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不含水分、不打折扣的全面小康。

千方百计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精心谋划和扎实推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石阡实现“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力支撑。着力加强骨干交通网络建设,力争用3到5年时间,建成承接省会、北上川渝、直达长珠潭、连接长三角的黔东交通枢纽。全面畅通“毛细血管”,实现各景区、园区、城区之间联动协调发展。着力夯实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水利建设提升工程,力争到2020年,县城、集镇及重点旅游景点景区率先实现“直饮工程”,人均供水量接近全国中等水平。

千方百计加快信息基础和能源体系建设。加快信息骨干网络优化、城镇网络覆盖、农村宽带延伸、数据中心集聚、“云上石阡”平台等重点信息工程建设,全力打造“覆盖广、资费低”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力争到2020年实现乡乡通燃气、村村有稳定供电电源的目标。

千方百计抓好重大产业培育。“产业强则石阡强,实业兴则石阡兴”。要瞄准建成全国重要的绿色生态产业基地“地域品牌”,培育具有石阡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做实大数据、做大新兴产业、做精传统产业、做优山地农业。

千方百计抓好城乡统筹发展。努力打造“赏风景、泡温泉、喝苔茶、品文化、忆乡愁、享养生”六位一体的慢生活体验城市,把石阡县建成铜仁市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做强主城区,紧扣“温泉之城・长寿石阡”目标定位,力争2018年成功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做特小城镇,突出个性特色,规划建设一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特色小城镇。做美新农村,树立全域旅游思维,加大对传统村落和民族文化村落的开发保护,让古色古香的传统村落与特色鲜明的现代城镇相互映衬。

千方百计抓好改革开放。狠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千方百计抓好大生态建设。生态是石阡最大的优势,也是石阡基础最好、特色最优、潜力最大的资源。着力构建生态屏障区,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确保“十三五”期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0%左右。切实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山上、天上、水里、地里”四条生态底线保护机制。大力推进生态产业互动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

千方百计抓好大健康跨越工程。大力实施大健康跨越工程,打造养生养老石阡名片。

千方百计抓好大文化跨越工程。加快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广泛享受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活动,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千方百计打造旅游产业升级版。树立“全域旅游、智慧旅游、生态旅游”理念,乘势而上推进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加快建成国际休闲旅游养生目的地。高端谋划全域旅游,加快建设智慧景区,着力推进文旅融合,力争建成联通东西、贯穿南北的旅游集散地。

篇5

迈入高铁时代,代表着贵州基础设施大为改善,长期制约贵州发展的瓶颈得以有效突破;开启大数据时代,意味着贵州找到了一条符合自身特征的弯道取直之路,贵州具备了崛起的可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凸显了贵州发展的先进理念,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让贵州的发展经得起历史检验。

“十三五”的科学规划,为贵州未来五年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路径。未来5年,贵州将重点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特色新型城镇体系、现代生态文明体系等七大体系,在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区域民族地区协调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等七大方面实现突破。五年后的贵州,将实现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新跨越、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新跨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新跨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新跨越、社会建设和法治保障新跨越。

“实施两大战略行动,构建七大体系,实现七大突破”,不仅与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也是贵州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的历史实践。

篇6

二、加强法律宣传,营造法治环境。深入项目建设现场,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悬挂警示挂图、播放法律宣传录音、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站等形式,帮助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项目投资建设管理者和员工遵纪守法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积极为项目建设单位依法经营、有效管理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服务。

三、开展“工程优质、干部优秀”活动,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针对项目招投标、材料采购、资金拔付、工程验收等环节,强化预防措施,同步跟踪监督,切实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发生。

四、依法查办职务犯罪,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对查办项目建设过程中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以及、等职务犯罪案件作出专门部署,提出对此类案件实行“四优先”,即:优先立案、优先捕诉、优先挽损、优先帮助整章建制。

五、切加强诉讼监督,维护合法权益。加大刑事诉讼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力度,着力解决有案不立、有罪不究、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司法腐败问题,为项目建设创造公正高效的司法环境。

六、掌握法律政策界限,做到“四划清”。即:划清违规违纪与违法犯罪的界限,工作失误和渎职犯罪的界限,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人情往来与行贿受贿的界限,切实做到惩治破坏项目建设的犯罪者、保护无辜者、支持投资创业者、挽救失足者、教育失误者。

七、改进执法方式,做到“两个不轻易、两不准”。不轻易对大项目经营者和技术骨干采取强制措施;不轻易冻结、查封项目建设方面的账户、账册和资金;不准发表有损项目建设投资者声誉的报道;不准侵犯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八、规范执法行为,做到“六严禁”,即:严禁越权办案;严禁随意冻结、截留、挪用暂扣大项目建设款物;严禁乱拉赞助;严禁吃拿卡要;严禁要求企业以优惠条件同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做生意,严禁在项目建设实体中兼职或挂名取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篇7

二、加强法律宣传,营造法治环境。深入项目建设现场,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悬挂警示挂图、播放法律宣传录音、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站等形式,帮助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项目投资建设管理者和员工遵纪守法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积极为项目建设单位依法经营、有效管理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服务。

三、开展“工程优质、干部优秀”活动,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针对项目招投标、材料采购、资金拔付、工程验收等环节,强化预防措施,同步跟踪监督,切实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发生。

四、依法查办职务犯罪,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对查办项目建设过程中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以及、等职务犯罪案件作出专门部署,提出对此类案件实行“四优先”,即:优先立案、优先捕诉、优先挽损、优先帮助整章建制。

五、切加强诉讼监督,维护合法权益。加大刑事诉讼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力度,着力解决有案不立、有罪不究、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司法腐败问题,为项目建设创造公正高效的司法环境。

六、掌握法律政策界限,做到“四划清”。即:划清违规违纪与违法犯罪的界限,工作失误和渎职犯罪的界限,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人情往来与行贿受贿的界限,切实做到惩治破坏项目建设的犯罪者、保护无辜者、支持投资创业者、挽救失足者、教育失误者。

七、改进执法方式,做到“两个不轻易、两不准”。不轻易对大项目经营者和技术骨干采取强制措施;不轻易冻结、查封项目建设方面的账户、账册和资金;不准发表有损项目建设投资者声誉的报道;不准侵犯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八、规范执法行为,做到“六严禁”,即:严禁越权办案;严禁随意冻结、截留、挪用暂扣大项目建设款物;严禁乱拉赞助;严禁吃拿卡要;严禁要求企业以优惠条件同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做生意,严禁在项目建设实体中兼职或挂名取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篇8

构筑全面改革动力机制

更好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十三五”规划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规划,把改革贯穿规划始终,通过改革为中国经济提供持续动力,是这份规划最鲜明的特色和最本质的内容,围绕形成强大改革动力这一目标,“十三五”规划要以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为重点,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建设完成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

建立市场决定机制,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构建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打破地方主义,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特别是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通过区域一体化战略,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建设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全领域现代市场体系。

建立政府退出机制,简政放权促“三高”。抓住简政放权这个“牛鼻子”,使高效市场、高效政府和高效社会有机结合,充分激发市场发展动力、社会创新活力和政府服务能力。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建立政府退出机制,推行负面清单和权力清单相结合的制度。

建立开放融合机制,优化营商准入环境。开放也是改革,开放可以促进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推动自贸区改革经验的复制和推广,通过改革创新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制度机制,创新涉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涉外投资审批体制,建立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不断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

建立法治保障机制,推进现代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完善法治为改革护航,为改革助力,全面推进现代法治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实现市场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法治的改革和改革的法治化是 “十三五”改革动力机制的基础。坚持于法有据、依法而为,保障改革成果公平分享、惠及全民。

优化结构调整动力机制

以转型升级推动协调发展

“十三五”是一个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持续发展的时期。精准拿捏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既要把握总量平衡,更需着眼结构优化。应从优化供给和改善需求两侧精准发力,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中结构调整的艰巨性,关注现有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承载能力、经济增长下行对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风险以及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新型产业关系。

增强内需拉动力,不断挖掘和释放“需求富矿”。中国13亿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也是“需求的富矿”。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消费主导型经济是稳增长必由之路,要夯实消费主导的经济基础,增加居民收入,加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消费市场的培育创新,更新消费观念,引导消费需求,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消费领域,使消费模式由雷同化、平板型向多样化、梯度型转变,使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使消费方式由自我积累型向信贷消费型发展等。

建立新型城镇化推进机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围绕以人为核心加快形成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配套联动机制,以高效、包容理念,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加快构建转移人口市民化转移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化的推进机制。重点包括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棚户区改造、多元化可持续城镇化的投融资机制等,推动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的优化升级,让城镇化这个推动内需的最大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和释放,为 “十三五”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建立区域均衡发展机制,构建梯度发展格局。中国的改革从沿海起步先行、溯内河向纵深腹地梯度发展。“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快实施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通过东西双向开放,借势“两带一路”、形成沿海、沿江、沿边与中西部相互支撑、均衡发展、良性互动的全新动力机制。让各大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形成直接带动区域经济强大发展的新动力。

建立产业优化升级机制,深化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根本在于创新驱动。以体制创新引导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引入增量,培育“新鸟”,同时,让“老鸟”变“壮鸟”。围绕创新驱动,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引进高端新型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机器换人”战略实施,抢占大数据、新产业的制高点。全力打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根本、以人才创新为支撑、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以载体创新为抓手、以服务创新为保障的城市创新体系。

建立生态文明倒逼机制,大力推动绿色变革。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高压线”,通过节能减排倒逼转型升级,通过市场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结构节能,严格执行“能评”制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加强信贷、财税、土地、价格等多种政策的协调配合,把有限的要素资源引导和配置到先进产能的发展上。

建立改善民生动力机制

增强内需拉动作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改善民生对增加消费、扩大内需至关重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立足增加就业,着眼平衡发展,强调公平公正,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进步,推动包容性增长,把百姓对生活的热爱转化为中国经济后发的动力。

建立居民收入增长机制,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大力推动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收入公平分配,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推进收入分配的合理化为目标,深化以政府分配机制为主导的收入分配法律制度改革与发展。 “十三五”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设一体化有序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和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资本市场体系,构建和谐劳动一资本关系以及劳动一资本双赢的收入分配关系。以“三公”经费改革为契机,有效推动公务员工资改革联动突破,推动公务员工资收入分配改革,深化行政性垄断行业收入分配改革,进一步完善集体协商机制。在赋予农民更多(土地)财产权利,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同时,增加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启动新一轮税收制度改革,构建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税制体系,充分发挥税收对于收入分配的有效调节作用,改革和完善再分配制度。

篇9

以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法律服务共享发展为宗旨,通过推行“三到三免”措施,优化整合司法行政职能,优先建立覆盖建卡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为建卡贫困村和贫困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不断夯实基层法治建设基础,强化群众法治意识,提升依法办事能力,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具体内容

(一)切实做到“三到位”。一是法制宣传到位。法制宣传教育股要履行牵头抓总职责,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谁挂联谁落实”的要求,统筹各部门、各乡镇、各挂联单位到建卡贫困村开展集中法制宣传2次以上,将“农村法律服务手册”送到每个建卡贫困户,切实做到一户一册;组织普法讲师团、法制宣传志愿者、乡村法律顾问,充分利用“五小普法套餐”、“六大系列”等有效载体,常态化开展建卡贫困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每个建卡贫困村培养“法律明白人”5—10名,每半年组织一次“法律明白人”集中培训,确保法律明白人作用充分发挥。二是法律服务到位。建立法律服务“站、点、员”工作机制,在乡镇设工作站、建卡贫困村设联系点、社设联络员,负责法律援助、公证办理、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事项协调联络工作,进一步落实“一小时法律服务圈”;制定“12348”法律服务热线、“法律顾问”宣传广告牌,在建卡贫困村公示并广泛宣传,保证群众遇事能“找到法律”;落实“法律点菜服务”工作机制,每年组织律师、公证员、具有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到村开展法律体检和扶贫专题法律服务,现场解决相关法律问题,有效预防扶贫领域违法犯罪。三是依法治理到位。各司法所要指导各建卡贫困村依法按程序,建立完善以村规民约为主的“1+N”自治机制;依托村社人民调解员和网格员,定期开展各项矛盾纠纷排查,每年对贫困村的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培训1次以上,确保矛盾调处成功率达到98%以上;对建卡贫困户家庭服刑人员实现亲情帮教不漏人,对社区服刑人员做到强化教育和人文关怀双到位,杜绝脱管漏管,切实帮助其回归社会;积极与社会救助、就业帮扶等主管部门沟通联络,确保对贫困村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率达到100%。

(二)全面实现“三免费”。一是公证免费办。开通精准扶贫公证办理“绿色通道”,对建卡贫困村扶贫领域的资金使用、项目实施、招商引资、公益活动等需公证服务事项和建卡贫困户所需各项公证事项不设门槛,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一律免费办理,对情况特殊的开展免费上门服务。二是顾问免费派。整合全县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资源,优先配齐配强建卡贫困村法律顾问,确保贫困村“一村一律师”全覆盖,贫困村法律顾问原则上由村所在乡镇法律顾问兼任,对贫困村不再收取费用;法律顾问采取定期值守和灵活机动相结合的方式,对村级组织和群众提出的法律服务需求及时到场或通过电话提出法律意见,同时向当地司法所报告。三是官司免费打。立足全省脱贫攻坚“六有”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好贫困村法律服务联系点作用,开通建卡贫困村法律援助专项通道,对建卡贫困户法律援助申请不设门槛、不需收入证明,直接在网上审批,实现“应援尽援”“应援快援”“应援优援”,县法律援助中心每季度对办理情况进行督查,切实保障好贫困群众合法权益。

三、工作要求

篇10

近年来,桂林市检察机关将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期待,立足检察职能,坚持“打、防、治”相结合,按照加强生态检察.服务桂林发展思路,不断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在服务和保障桂林旅游绿色发展上展现检察新作为。

一、认真谋划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措施

该院印发了《的工作职能分配》落实各分管领导和科室的任务和责任,明确工作内容,即严厉打击破坏绿色产业发展、滥伐盗伐林木、非法占用农用地、污染水资源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刑事犯罪;严格查处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负有监管职责和侦查职责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机制;加强对破坏生态环境刑事犯罪的立案监督和审判监督加强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收集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如灵川县检察院针对漓江上游灵川县河段非法采挖河沙行为猖獗,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这份检察建议引起灵川县领导的高度重视,今年2月底,该县组成联合执法组对河段采砂进行整治,炸毁了非法采砂船只,并下拨400万元修复河道,有效地保护了漓江流域生态。

二、加大惩治和预防生态环境资源犯罪力度

一是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多发性犯罪。认真履行批捕、职能,坚决依法打击盗伐滥伐林木、非法采矿、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非法占用农用地等破坏环境、危害生态的刑事犯罪,严格把握好证据审查关、事实认定关、法律适用关、定罪量刑关,提升案件办理的质量和效率,保持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高压态势。2014年以来,共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14件37人,其中涉嫌滥伐林木罪12件31人、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2件6人;追加逮捕3人、追加4人。二是依法查处生态环境领域中的职务犯罪。依法查办发生在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审批、环境保护监管执法过程中的贪污贿赂、不作为、乱作为的职务犯罪案件,依法查处行政执法部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案件,及时介入重大环境责任事故调查,依法查办事故背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犯罪依法立案调查涉及环境生态领域的贪污贿赂职务犯罪9件10人,其中副处级干部3件3人,贪污案件3件4人,贿赂案件6件6人,为桂林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了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对重大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资金拨付、招标投标等关键环节进行介入预防、跟踪监督。全市结合执法办案,向发案单位或主管单位提出检察建议5件,均获得有关部门采纳回函。依托“送法进机关”“职务犯罪预防五进”活动,组织预防干警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林业局、环保局、国土局等部门为500多余名机关工作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职务犯罪预防警示教育,增强其规范履职、廉洁正派、拒腐防变的理念,筑牢思想和行为防线。借助“举报宣传周”等活动,通过设置咨询台、摆放展板、发放资料等方式,向群众宣讲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资源方面的法律知识,不断提升群众认识和举报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领域违法行为的意识和能力。

三、完善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工作机制

一是强化“两法”衔接常态机制。制定并实施《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工作的实施意见》,与环保、林业等8个部门分别召开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座谈会,就如何完善“两法”衔接配合工作机制、共同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主题,对案件移送、证据收集、检验鉴定、涉案物品处置等方面的认识分歧和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立联席会议、情况通报、信息共享、适时介入、咨询会商等制度,理顺衔接和监督关系,努力形成推动两法衔接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三是健全立案监督机制。将检察监督关口前移,对行政执法机关开展的整治群众反应强烈、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活动,适时派干警介入参与、及时跟进,深入到执法一线,依法监督纠正农业、水利、林业、国土、环保等行政执法机关以罚代刑、有案不立、有罪不究等问题。同时,督促相关部门对梳理出来的案件线索中涉嫌犯罪的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确保破坏生态环境刑事犯罪行为得到及时有力查处。如龙胜县作为全国7个森林旅游示范县之一,境内楠木、红豆杉等国家保护的珍贵树木较多,为有效保护县内的古树名木,龙胜县检察院向县林业局发出加大宣传力度,设立珍贵植物保护警示牌和加大执法力度等检察建议。该建议得到林业部门的采纳,对县境内的古树名木进行测量、定位、挂牌和建档跟踪保护,共对3570株古树名木进行了挂牌保护。此外还与当地林农签订管护协议,发放宣传手册3.2万份。

四、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范化

一是加强对诉讼活动的监督。坚持区别对待、分化处理、教育感化的思路,既严厉打击严重破坏生态资源刑事犯罪,又对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的坚持从轻从宽处理。二是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破坏生态资源刑事案件。发挥检察建议的作用,促进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为群众讲解国家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宣传林政资源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鼓励群众举报破坏环境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群众依法保护生态意识。在宣传形式方面,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日、综治宣传月等主题活动,开展法制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单位活动。

参考文献

[1] 杨晓蓉;从“兰州自来水苯污染案”谈公益诉讼中的公民主体[J].法制博览.2016年16期

[2] 王冰;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必要性[J].法制博览.2016年15期

篇11

——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在保持粮油生产稳定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中药材、生姜产业两个“__第一市”建设,倾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强力抓好城郊商品蔬菜生产,奋力推进特色水果向“一村一品”发展,曾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__省粮食生产“丰收杯”奖,成功争创__省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农业产业结构和经营效益明显提升。2015年,粮食总产 万吨,油料总产 万吨,种植中药材 万亩,生姜 万亩,建立城郊商品蔬菜基地 万亩、场镇商品蔬菜基地 万亩,发展“一村一品”特色水果 万亩;初步形成东北部低山区中药材、生姜基地,东南部和西南部丘陵区优质粮油基地,中部浅丘区商品蔬菜和特色水果基地三大板块;农产品品质不断提升,累计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种植业基地面积 万亩。

——新型主体快速成长。坚持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到2015年底,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 家,其中省级重点 家、__市级 家,产值过亿元的 家,农民专合社 家,家庭农场 拥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个,带动农户 万户,联结基地 万亩;农产品初加工 以上,精深加工 以上。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有序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到2015年底,土地流转面积达 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 %。进一步完善合作经营机制,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到2012年底,全市经工商注册的专业合作社达311家,注册资本12.2亿元,合作社入社农户和带动农户占总家庭承包经营农户的61.8%,成为组织生产和联系市场的重要纽带。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到2015年底,全市培育10—100亩以上规模种植大户11560户,其中种植100亩以上大户达到586户,种植面积9.1万亩。

——农旅结合共融互动。古城周边、__景区等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初步统计,全市发展农家乐 余家,其中星级农家乐达20多家,实现年产值8500万元,销售农产品1万余吨;建立水果玉米、特色红薯、彩色花生等农餐对接特色农产品基地1.25万亩。

——基础条件有效改善。农村公路、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提升稳步推进。到2015年底,全市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 余公里,有效灌溉面积达 万亩,占耕地面积的%,三级以上标准农田达到 万亩,占耕地面积的 %,农业机械总动力达 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设施农业面积发展 亩,累计发展户用沼气 户。

——服务体系初步构建。深入推进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和植物疫病防控有序开展,农业标准化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农业生物灾害得到有效防范。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参与生产经营服务,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构建。

(一)现代农业发展思路还不够清晰

部分乡镇干部、群众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还未真正形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观念还未真正确立,以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对较慢,“小而全”生产方式特征还很明显,产业模式还未真正突破,农业的弱质产业地位还未真正改变。

(二)发展动力明显减弱

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国内外倒挂、“黄箱”政策接近上限两个“天花板”挤压,和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约束趋紧两道“紧箍咒”制约,原有发展动力明显减弱。__人均耕地等资源低于全省水平,中低产田土高达60%以上,有效灌面只有40%左右;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严重威胁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农产品品种特色、品质特色、品牌特色不够突出,比较优势不明显,发展效益不凸显

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基本上以农业经营主体在市场上自谋出路为主流,营销方式单一、组织化程度不高,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比较薄弱

一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成果供给不足,转化率不高,支撑和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标准化工作推进不快,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商品率和资源产出率的技术成果明显不足;农业疫病防控技术和资源替代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能力较弱,依靠科技振兴农业、依靠科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增加农业附加值还未真正实现。二是农技推广运行机制不完善。乡镇农技人员主要工作精力

未用于农技推广服务。农技队伍年龄偏大,专业结构和整体素质偏低,大多农技人员缺少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已有的农业社会服务机构承担社会化服务能力还比较薄弱,服务农民作用有限,制约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五)农业发展面临巨大人才缺口

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农村实用型人才“青黄不接”;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严重。

(六)龙头组织带动性辐射性不够强

一是龙头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业龙头企业2015年实际销售收入总额不超过 亿元,“亿千”企业不多,企业盈利能力不强。大部分农业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缺乏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科技创新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企业人才引进和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现代管理能力不强。二是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不高。已建立的专业合作社大部分规模小,服务层次比较低,部分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构不健全,内部管理不到位,机制不灵活,与社员的利益关系不密切,存在无固定资产、无股份资金、无固定场所和无销售市场等“四无”现象。三是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农业企业发展产业化基地较少,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订单质量不高,同时缺乏对下游农户进行足够的种植培训、技术指导等服务,影响了生产过程中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的推广应用,使农户种养殖收益受到一定影响。专业合作组织由于自身发展局限,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并不明显。

(七)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不高

虽然逐年加大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但总体来看,一是规划滞后。主要是传统农业基础设施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存在差异,对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适用性不强。二是设施薄弱。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三是管理缺失。土地不集中、种植不连片等问题造成渠道等农业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加上部分群众素质不高,“建而不管”、“建而不用”、“各自为政”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农业基础设施使用效率。

(一)指导思想

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遵循高效生态、特色精品、安全放心、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用统筹的理念规划农业,用工业化的集约经营理念管理农业,用市场、质量、竞争的理念经营农业,以建设“中国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市”为目标,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__、__、__三大园区”建设为平台,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以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推进不同区域农业的差别化发展为路径,更加注重市场导向和政策支持、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科技驱动、更加注重服务和法治保障,加快构建一二三产融合互动、种养加一体、农旅显著结合的现代农业结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立农。走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路子,以构筑循环体系、推广新型种养模式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集成应用为重点,建立完善产业布局生态、资源利用高效、生产清洁安全、环境持续改善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体系,努力实现农药化肥施用总量减少,农作物秸秆基本资源化利用,废弃农药包装物与农膜基本有效回收的目标。二是坚持改革活农。以调动和发挥农业生产经营者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农村资源要素配置优化、最大利用为目标,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主线,以建立确权、赋权、活权、保权的要素市场为重点,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产权流转体系,继续保持农业经营体制先发优势。三是坚持科技兴农。立足需求和应用导向,完善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和农机农艺融合机制,大力推广适合我市应用的先进农业技术,大力推进农业机器换人、设施增地,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坚持“大院名校”与“乡土人才”并重,努力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四是坚持质量强农。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以全国放心示范县创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应用为载体,突出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加快构建起生产经营规范、监管全程有力、质量安全优质的农产品质量建设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力争成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五是坚持多措惠农。综合运用改革、政策、市场、科技、教育等手段,加大农业投资,倡导“万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稳步提高经营性收入;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不断增加工资性收入;落实支农政策,切实保障转移性收入;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持续增加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六是坚持依法治农。加强农业法制建设,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发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稳定等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农业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现代农业发展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在法治框架下活动,在法治保障中更健康、可持续前行。

(三)发展目标

——主要农产品供给目标。到2020年,我市粮食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到40万吨以上;油料总产达到4.0万吨以上;中药材、生姜、优质粮油、蔬菜、水果等5大产业整体发展实力明显增强。

——耕地质量建设目标。到2020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耕地地力提高l~2个等级,增强耕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产品品质优化目标。到2020年,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稳定在80%以上,其中国际二级以上优质稻力争达到40%;玉米专用优质率达到55%:优质专用薯类商品率达到65%;“双低”油菜种植面积达到95%以上;柑桔优质果率提高到70%以上;精细蔬菜比例达到60%以上;重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无公害农产品达到 个以上,绿色食品达到 个以上,有机食品达到 个以上,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达到 个以上。

——农业支撑条件水平目标。2020年,全省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10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的覆盖率提高到8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

——农民收入与自我发展能力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万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5万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5万人次,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农业生态环境目标。到2020年,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占适宜农户的80%,基本普及农村户用沼气;规模化养殖场粪水沼气化处理率达到80%,实现“粪便肥料化,粪水沼气化”目标;以烧柴为主的农户省柴节煤炉灶升级换代率达到90%;新农村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通过净化沼气池进行有效治理;全面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配方施肥使用面积达到80%以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不断提高秸秆、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率,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区水稻秸秆还田率达到95%,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

全市生态休闲农业总收入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生态休闲农业农庄(企业)达到30户。创建国家级生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0个,发展规模以上“农家乐”200个,培育经营规模上千万元的生态休闲农业省级龙头企业2家,带动发展一大批成长型的中小型生态休闲农业企业。(一)增强粮油生产能力

粮油播种面积持续稳定在120万亩左右,粮油总产量保持稳定在40万吨以上。规划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结合实施国家千亿斤增粮工程、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土地整理、中低产田造等项目,到2020年努力,全市规划建设3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整体达到年亩产吨粮或亩产值达到万元的生产能力。一是藏粮于地。认真落实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措施,集中连片建设10万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灌溉保证率达到85%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5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个百分点;有机肥资源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秸秆还田达到85%,化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用药量减少30%以上,可控降解地膜推广使用量占总使用量的30%以上,不可降解标准地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二是藏粮于技。加快新品种推广,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大力推广“千斤粮万元钱”、“吨粮五千元”粮经复合型种植模式,建设粮经复合型产业基地10万亩,集成推广应用综合技术,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率达到8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面达到100%,农产品无公害率达到10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三是藏粮于民。积极调动农民种粮储粮积极性和提升农民素质,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保证种粮农民合理收益;改善种粮农民的储粮条件,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培育3000户种植100亩以上的粮油生产型家庭农场、50家种植500亩以上的专合社。

(二)构建“三区四带五群”发展格局

“三区”:即以__、__、__、__、__等5个乡镇(街道)15个村为核心,打造__农业农村综合区;以__、__、__、__、__、__6乡镇40个村为核心,打造__现代农业园区;以__休闲农业园、____特色蔬菜示范园、____中药材示范园、国道347线川明参生姜等特色产业为核心,打造__生态特色产业示范区。“四带”。一是以__古城、__院景区、__河湿地、老观古镇、__片区历史文化遗存和升钟水库等为依托,规划建设3个主题农场、3个农业文化园、10个幸福美丽新村、10处景观田园、50户五星级农家乐为节点;进一步完善__休闲农业园,争创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加快中国农耕文化(__?耕心之旅)体验园建设,打造集生产、加工、观光、体验、运动、住宿、餐饮、购物、养生为一体的4A级度假休闲运动景区;努力打响__博世葡萄节、__枇杷节、__柑橘节三大农业休闲采摘节庆品牌。构建__到__和__、__到__河湿地和老观古镇、__到__片区文物遗存和升钟水库为重点的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带。二是以__、__园区为重点,建设4万亩晚熟柑桔、猕猴桃、伏季水果等优质水果产业带。三是以彭城万亩蔬菜基地为重点,包括__、__、__、七里、彭城、__、__、__等乡镇,建设3万亩城郊保障型商品蔬菜产业带。四是从__到三庙建设5万亩川明参、5万亩生姜特色农业产业带。“五群”。即以生态休闲农业、川明参、生姜、城郊保障型商品蔬菜、优质水果等五大特色效益农业产业群。

(三)推进一二三产融合互动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龙头企业集群集聚,拓展农业多功能,依托龙头企业将产业链、价值链与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到2020年,全市部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家,省级以上达到10家,__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0家,产值过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5家,规范发展3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型家庭农场5000户,农产品商品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品牌销售率达到50%以上,产业化带动农户面达到7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5:1。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市生态休闲农业总收入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生态休闲农业园区(企业)达到30户。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0个,发展规模以上“农家乐”200个,培育经营规模上千万元的生态休闲农业省级龙头企业2家,带动发展一大批成长型的中小型生态休闲农业企业。

(四)着力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示范和促进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制、良机配套,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一批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区域布局相协调、以集中育苗、育种为重点的良种繁育基地。积极实施10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推进农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促进新型农民培养。重点加强农作物优质高产栽培、农业节本增效控害、重大病虫综合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农产品贮运保鲜和精深加工、农业节能减排、农业信息化、农业抗灾减灾等领域的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重点突破和熟化种子种苗、水稻机插、油菜机收、病虫绿色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技术。

(五)大力提升农产品质量

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要。到2020年,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稳定在80%以上,其中国际二级以上优质稻力争达到40%,玉米专用优质率达到55%,优质专用薯类商品率达到65%,“双低”油菜种植面积达到95%以上,水果优质果率提高到70%以上,精细蔬菜比例达到60%以上。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源头治理、过程管控和质量追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全市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通过认证的“三品一标”农产品50个以上,基地面积50万亩以上,“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到全市食用农产品生产面积60%以上,培育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10个以上。

(六)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加强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坚持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大力推广粮经轮作“千斤粮万元钱”模式,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实施粮食作物与蔬菜、瓜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的间(复、套)种、水旱轮作、立体种植,大幅度提高粮田综合经济效益,实现稳粮与增收的有机统一。大力推广应用种养结合的新型种养模式,形成“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共赢”的发展格局,实现种养平衡发展。大力创新和利用“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作畜禽饲料、还田肥料、食用菌基料、沼气能料利用,促进农业废弃物从污染治理向资源化利用转变。积极推广应用农作物高效节水微灌、肥水同灌、钢管大棚、避雨棚架等设施,着力减少农业资源消耗。深入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培育农村沼气服务组织,健全沼气服务网点,多渠道扩大“三沼”综合利用。到2020年,农作物秸秆、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分别达80%和80%以上。加快推行农业生态化。严格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防范工业和生活污染影响农业生产。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加大有机肥、生物农药推广力度,降低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量,提高肥药利用率,减少氮、磷等排放,推进农业薄膜等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减轻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到2016年,测土配方施肥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普及率均达到80%以上,化肥利用率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化学农药使用量比2015年减少10%。

(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现土地占有、承包、经营、收益“四权分置”,积极推动集体委托和信托模式,优先发展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实现“土地分散占有、集中连片经营”。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使其适应农业生产的分工细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帮助农民立足农地发

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扶持农民跳出农地从事非农产业。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八)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

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宣传、电子商务等服务。稳定和加强乡镇农技推广等公益机构,健全经费保障和激励机制,改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全面建立农技推广、病虫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技人员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鼓励组建农机、粮食、植保、沼气等专业服务组织,鼓励开展代耕代管代收、农资经营、农机作业、病虫防治、产品营销、沼气服务等专业化服务。积极采取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会化服务等途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土地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进一步构建营销服务平台,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力争到2020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0万亩,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达50%,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到80%。

(九)着力推进法治农业建设

一是切实树立法治理念。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头尊法、敬畏法律,带头学法、掌握法律,带头守法、捍卫法治,带头用法、厉行法治,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坚定法治信仰、坚守法治理念、坚持法治精神,强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意识。增强宪法法律至上意识,始终保持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之心,绷紧法律红线不能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这根弦。增强权力法定意识,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遵循法律授权、法律规则和法律程序。增强权责一致意识,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做到“心中有法、遇事找法、权不离法”。 二是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全力加强执法专业队伍建设,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力量,不断改善执法装备,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高度重视农业法制队伍建设,加强法制机构设置,充实法律专业人员,促进农业法制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注重法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教育培训和知识更新。三是坚定农业综合执法方向,切实做到敢于执法、严格执法、秉公执法、文明执法。重点抓好生产经营执法监管,农业生产经营行为监管,农业投入品、农产品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的监督检查。

围绕建设任务,以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完善田间灌排沟渠及机井、节水、小型集雨蓄水、积肥设施、机耕道路及桥涵、农田林网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开展土地平整,落实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措施,加快先进适用耕作技术推广应用。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项目

鼓励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投资建设生态高效家庭农场,推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开展示范性家庭农场创建活动,落实示范性家庭农场培育发展政策,力争每年培育示范性家庭农场100个。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规范__市级龙头企业管理,争取新培育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各2家。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切实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组织和带动能力。

(三)农村土地流转项目

力争全市每年新增土地流转1.5万亩以上;建好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制订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考核激励机制。

(四)生态休闲农业示范点建设项目

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建设主题农场、农业文化园等,创建一批景观田园、五星级农家乐。进一步完善__休闲农业园,争创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个;加快__博世葡萄庄园建设,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星级)企业(园区)1个;以油菜、水稻等为载体,建设农业景观1个以上;加快____休闲农业园区建设,举办农业休闲采摘节;力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授牌。

(五)智慧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

依托农业“三区”建设、主导产业发展和农业主体培育,引导工商、民间资本投入智慧农业发展,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区、孵化园、产业园。

(六)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

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作用,提升农民综合服务能力。鼓励组建农机、粮食、植保、沼气等专业服务组织,开展代耕代管代收、农机调度维修、沼气服务等专业服务。

(七)设施装备提升项目

加快农业领域“机器换人”、“设施增地”,大力发展多功能、高性能、经济型农业机械以及钢架大棚、玻璃温室等设施农业,积极稳妥推广农用无人机、秸秆资源化利用设备,深化农机农(牧)艺融合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加快粮食生产和主导产业机械化进程。

(八)农产品电子商务项目

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大电子商务发展力度,鼓励发展一批以__名特产品为主的电商化主体,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到2020年80%的涉农商家实现上网销售,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到2亿元以上。组织涉农商家参加农博会、展销会、“农批对接”、“农超对接”等活动,支持开拓农产品国(境)外市场。完善农业品牌发展激励机制,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平台建设。

(九)“菜篮子”建设项目

积极推动蔬菜生产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完成2万亩保障型城郊商品蔬菜基地建设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处理好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问题,营造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完善党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强化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的农业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切实加强乡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其组织指导、服务协调作用。各乡镇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要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支持服务现代农业的积极性,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努力形

成“合力兴农,合力扶农”的良好氛围。(二)加大财政投入

篇12

二、行动时间

2017年9月10日-12月10日

三、工作目标

全面构建党工委领导、政府负责、综治协调、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平安建设工作格局,通过开展大宣传、大排查、大整治、大巡防,进一步提升下半年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坚决防止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事)件,坚决防止发暴力恐怖(案)事件,坚决防止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坚决防止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坚决防止发生,顺利完成县委下达的综合目标任务。

四、行动内容

(一)平安建设集中宣传行动

1.广泛发动社会宣传。政法委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在高速公路醒目位置制作1幅平安建设大型公益广告,在铁路沿线制作。

2.幅关于铁路安全的大幅永久性的宣传标语。街道办事处落实永久性标语2幅,村社区不少于2幅。县综治办先行试点,在城区打造一条平安建设宣传街道和一个平安建设宣传小区,并在全县组织学习推广。全县召开平安建设攻坚行动动员会议,各村社区要将《平安来敲门-居民安全防范手册》及《平安建设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一封信要在全县范围内张贴。各村社区层层召开动员会议,宣传平安建设及培训满意度测评内容,要充分利用群众坝坝会议和村村响广播会议等多种形式让平安建设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全面推进入户宣传。结合扶贫攻坚入户走访工作,发放网格员、片区民警明白卡,张贴“网格员、片区民警公示牌”,收集填报矛盾纠纷排查表、治安隐患排查表,动员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片区民警、矛盾纠纷调解员、平安建设积极分子等深入开展“进千家、入万户、送平安”活动,向群众上门送平安建设宣传单(卡、册)、小样宣传纪念品、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问卷等,全力推进平安建设家喻户晓。

责任单位:党政办、司法所、党建办。

坚持依法从重从快处理的原则,围绕最大限度地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和消除各类社会治安安全隐患,突出严打、严防、严控、严治,确保不发生严重影响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重大问题,不发生造成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不发生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的极端暴力事件,不发生严重危害公众安全感的重大恶性刑事案件,不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治安案件和交通、火灾事故。

五、工作重点

(一)强化重点矛盾化解。针对拆迁、涉军、97、98年未分配大中专学生等特殊利益群体事项,强化落实稳控、矛盾化解等各项措施,严打非访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针对因企业欠薪讨债等问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重点对建筑

领域、生产企业开展一次全面摸排,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对风险企业及时谈话并跟踪随访,严防出现意外事件。

责任部门:办、拆迁办、城建中队、党政办公室

(二)强化重点人员稳控。结合“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常采常新工作模式,针对个别群体串联集访等问题,逐一见面谈话,引导其通过正常渠道、法律途径解决,严防出现集体非访等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和极端个人行为。针对个人极端暴力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整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各村治保等社会基层调解力量以及强制医疗所等专业看护场所,实行“每日排查、每周梳理、每月汇总”滚动摸排,确保“不漏一人”。

责任部门:办、司法所、党政办公室

(三)强化敏感人员管理。针对、门徒会等高危人员,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行分级分类管控,逐人建立监控档案,发现可疑迹象及时上报。

责任部门:司法所、党政办、各村社区

(四)强化黄赌毒整治。重点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各村社区要组织专门队伍,对辖区开展拉网式排查,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通过公安机挂牌整治、打击整治一批隐藏在会所、场所内的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取缔一批无证经营场所。

责任部门:综治办、司法所、党政办、各村社区

(五)强化刑事犯罪打击。打击整治恶意“逃废债”、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盗抢骗”及命案等严重暴力刑事犯罪,各村社区要完善网格化巡逻组织,建立和完善群

防群治队伍建设,建立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配合公安机关严打严防“两抢一盗”、通讯(网络)诈骗、电动车盗窃等多发财案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办、司法所

(六)强化公共安全管控。针对消防安全,以人员密集场所、大型综合体、高层地下建筑、居住出租房屋、养老服务机构、宗教庙宇等为重点,全面排查火灾隐患,采取常态严管措施打击消防违法行为,督促单位落实巡查、演练等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针对大型活动,以繁华商区为重点,提前对促销、祈福等群众自发聚集节庆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指导督促落实主办单位安全责任。针对重点部位,进一步强化对金店珠宝行、大型商场、企业单位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加强指导、督导工作力度,补全技防安全漏洞,加强加强重点部位巡防,强化安全防范宣传,严防暴力抢劫犯罪案件发生;加大对车站、宾馆、网吧、歌厅等复杂场所的巡查、管控力度,严防打架斗殴和违法犯罪行为。针对危爆物品,会同安监部门大力加强危爆物品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监管,特别是烟花爆竹的运输和销售,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坚决防止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责任部门:安全生产办公室、城建中队、党政办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精心组织。为强力整治社会治安,滨江街道党工委、专题研究当前形势任务,科学制定行动方案,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各村社区、各部门必要充分认识这次整治行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按照方案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