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2-08 14:59: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低碳城市的意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低碳城市的意义

篇1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气候变化涉及的科学问题已越来越关注人类活动的影响, 碳排放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增温的主要因素, 国内外研究发现, 碳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交织, 低碳城市遂成为遏制全球增温的重要选择。城市规划是一种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配置机制, 是城市政府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制手段。目前中国城市规划体系, 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下构建起来的。尽管近年来, 城市规划逐渐强调民生、环保等目标, 但城市规划理论和指标体系中, 没有将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等作为限制性要素。中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 低碳城市规划则是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1.低碳城市的概念

低碳概念最初产生于经济发展领域。英国政府在2003 年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日本于2007 年开始致力于“低碳社会”的建设。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能源消耗和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和集中地。因此,城市应该成为低碳发展的空间载体,成为人类验证“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理论,实现低碳发展的首要区域。国际社会于2007 年开始关注“低碳城市”(Low Carbon City)的概念。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融合,既强调低碳生产又强调低碳消费;既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经济发展,也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社会发展。因此,低碳城市可定义为:城市经济以低碳经济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城市规划以低碳理念为指导的城市。

2、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

当前,低碳城市规划相关理论研究主要是对于新能源利用以及节能减排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较多。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城市是否低碳还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土地使用方式、城市发展模式等直接相关,因此需要加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多方面的相关性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并进行实证分析,为选择最适宜的未来城市发展道路提供思路,塑造一种理想的、可持续的低碳城市模式。

3、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

为有效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必须完善相关的低碳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低碳经济、低碳城市是理念,只有将其和传统城市规划体系融为一体才能体现低碳城市规划的作用,也是低碳城市历年进程中第一环节。低碳理念融入现有的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中,在城市各项规划内容中设置低碳目标、实现低碳目标,落实城市总体布局、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布局、居住区规划、城市公共空间及其相关工程规划建设中。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理念和传统城市规划体系融为一体是现有传统城市规划理论不断完善的体现,也是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所应具备的与时俱进的特点。

4、现代城市规划在低碳城市理念引导下的“低碳”转向

4.1 低碳能源与产业

能源低碳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节约能源和开发利用新能源,实现该目标,能源技术的大力发展是重要支撑。SatoshiIshii认为大部分的能源技术拥有可持续的特点,它们具有保护资源、提供能源安全、供应多种能源和服务、无环境影响等优点,所以从长远来看使用可更新能源应该是未来能源政策的基本。英国走在了国际低碳能源规划的前列,通过把广大城乡区域进行划分,提出了能源的分区对待和热电联产的使用。但是能源总是跟城市的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产业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能源消费强度。工业的能源消费强度大,而服务业和农业的能源消费强度相对较低。从工业结构来说,重化工业的能源消费强度大,而轻工业的能源消费强度相对较低。产业低碳化就要求城市规划中注重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控制传统耗能工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农业,建设低碳产业集聚区。

4.2 低碳生活与文化

Glaeser and Kahn通过对美国66 个大都市区研究发现,美国的城市发展与居民碳排放之间存在相应的规律,即: 同样收入水平的家庭,居住在城市郊区会比居住在城市中心产生更多的碳排放,这是因为郊区的住房密度低且面积大,同时郊区的居民更容易选择私家车的出行方式,且和就业地的距离也比较长。Susie Moloney认为专业的城市规划设计要使得家庭活动和行为发生改变以达到低碳的生活方式,并且关注塑造人类行为和影响家庭成员能源消耗的因素。城市规划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居民的低碳消费,包括设计生态节能建筑和城市专用自行车道、步行道,鼓励居民公交出行; 建立低碳教育基地、低碳文化宣传机制和奖惩机制,提升低碳社区品质; 建设低碳能源供应系统、垃圾回收系统和碳排放监督系统,保障低碳城市功能。

4.3 碳汇吸收与利用

碳汇主要是指植物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植物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从碳汇的概念可以看出,加大碳汇建设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当然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植物对城市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控制城市的无序发展,如大伦敦规划中的“绿环”,而且还可以净化城市气候美化城市环境。碳汇建设在区域尺度上可采用“绿楔间隔的公共交通走廊”模式,而在城市内部,绿色廊道可以是道路和铁轨的沿线或水畔,也可以是一系列连接开敞空间的绿链,或者是步行者和骑自行车人的景观线路等组成的“城市生态绿网”。此外,控制的排放,除了从城市空间上加强碳汇建设外,还应注重生物能源的使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培育。

4.4 低碳政策与法规

从总体来看,低碳城市发展政策的制定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 “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国际、国家以及区域层面涉及到资源协调、合作共建、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低碳发展战略,宜由规划师编制后,通过政府进行区域性和行政性的实施。而基于城市层面的发展战略,更应注重公众的参与。Ebi 和Semenza认为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合理的社区尺度的碳减排项目,组织个人加入邻近的社区小组,使不同的小组联合起来,再与政府职能部门对接。通过鼓励集体参与的方式来加强社区尺度的“社会资本”,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此外,低碳政策的实施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保障,否则会影响低碳城市的建设。日本学者青木昌彦认为低碳城市的制度设计和建设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制度、经济、文化、历史以及价值现状。张泉则建议首先应将低碳理念融入现有法定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即低碳城市规划的法律化,在这之后才能更有效地考虑具体低碳制度包括碳税、碳交易机制、节能建筑规范、碳排放监督机制、可再生能源规范等的建立。

5、低碳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对策

5.1 城市公共空间的在建成区范围内尽可能均匀布局,并且尽可能布局在交通线旁边,这样可以减少出行次数,并且也减少了出行距离。

5.2 鼓励用地的有效混合,避免巨型或单一化的功能分区,提高短距离出行的比例。

5.3 提倡绿色交通,鼓励人们采用步行、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

5.4 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依据应当从中心地理论转向多极网络嵌套的理论模式,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要与公共交通枢纽相结合,空间耦合一致度可以用来度量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与公共交通枢纽的协调。

篇2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1-0074-03

1 引言

城市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系统,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不仅影响到城市中居民的生活状况,也影响到城市未来发展的前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近几十年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虽然在经济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城市的生态环境上也同样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城市绿化的减少、水体的污染、空气质量的恶化等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困扰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而在所有城市中,又以资源型城市在这方面的问题最突出。

资源型城市,是指依靠开采、开发、经营城市所在地的自然资源而发展形成的城市。我国目前的资源型城市大多是依托煤炭、有色金属等建立起来的,总数约有120个。经过多年的开采,目前其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城市已经因为资源的枯竭而陷入发展的困境,同时还要面临因资源开采而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依沂蒙山,西濒微山湖,南接两汉文化胜地徐州,北临孔孟之乡曲阜、邹城。作为一个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现代化工矿城市,枣庄的城市的发展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城市的发展,一方面需要以经济为支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仍将继续;另一方面,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城市的生态化建设势在必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成了枣庄市城市发展的关键。

2 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

2.1资源枯竭造成的城市发展动力不足

资源的枯竭是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同时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我国的资源型城市虽然大多还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已经有不少面临或者即将面临开发资源枯竭,城市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状况。枣庄市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非金属矿产比重很大,以煤炭和石灰岩为主。煤炭工业作为枣庄市的主体产业之一,为枣庄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煤炭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也同样面临煤炭资源枯竭的局面。其中枣陶煤田已经枯竭,其它区域的田屯、枣庄、朱子埠等一批老矿已经闭井破产,官桥煤田也已进入矿井关闭程序,韩台煤田地质结构复杂,煤层薄,开采难度大、成本高。枣庄市金属矿产相对非金属矿产,所占比重较小,且品味较低,开发难度较大。所以煤炭资源的枯竭时枣庄市目前制约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

2.2资源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

环境的破坏是资源型城市的另一共同特征。由于在最初的资源开采过程中,尚未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或者有些资源型城市有这方面的意识,但在管理上存在不足,这些原因导致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或多或少都存在环境方面的污染。枣庄市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煤炭开发造成的山体破坏,以及因此而引起的塌陷坑、水土流失等问题;二是城区森林植被破坏严重,造成山体上树木稀少,山体,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绿化景观,对整个城市的森林生态系统也是严重的破坏;三是市区内众多的水泥、冶炼、发电等造成废气、粉尘污染十分严重,给城市大气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四是大量的工业废和水生活废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和水库,对枣庄市城区地表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 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出路

从上文分析可知,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资源的枯竭而造成的产业经济下滑,城市后续发展力不足。二是因为资源的开采不可避免的造成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型城市要想能够长远发展,必须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从目前国际社会的发展来看,资源的枯竭不仅仅影响到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发展,对整个世界的发展也影响较大。近年来,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威胁,国际社会普遍达成了以减排和低碳发展模式应对能源问题和气候问题的共识,特别是在气候方面,碳排放带来的温室效应已日益明显,为此国际社会已多次召开应对气候变暖的会议,并制度了一些限制碳排放的协议。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中,总理提出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45%的要求。

以上种种形势下,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发展,一方面要在经济上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形成新的城市发展动力,并且新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能够降低二氧化碳在源头的排放量。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城市自身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源来消化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这对城市的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 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

为了应对城市日益严重的能源、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威胁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技术与低碳经济方面也做了许多研究。在此基础上,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被广泛研究,并被认为是未来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4.1低碳生态城市概念

低碳生态城市,是结合低碳城市中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和生态城市中生态化发展理念后在城市发展中的落实,也是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化。低碳城市,即通过零碳和低碳技术研发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广应用,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有效减少碳排放;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即以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

4.2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方法

从城市的建设以及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低碳生态城市的建立,需要从城市的空间管制、生态环境控制以及经济发展可持续化这三个方面考虑。

空间管制是从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角度出发,实现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政府为主体,通过对划定片区内的建设管理,控制公共资源的有序使用,协调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未达到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城市的空间管制,也正是与此目的相契合,所以合理的划分城市的建设区域并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是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在城市中大多生产生活都会直接或间接地的带来碳排放,这种不可避免的碳排放主要是依靠城市的森林植被等吸收消化。而居民用水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也离不开城市的水系统。作为资源型城市,因资源的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更是对容易造成山体植被的破坏和水体的污染,所以无论是从城市的未来发展还是低碳生态城市的理念来看,都应以城市的山体保护控制和水体保护控制为基础,建立一个生态网络控制系统,恢复和改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如果说空间管制和生态环境控制是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基础,那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低碳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单一,一般都是以资源开发及初级原材料加工输出为主的产业结构体系,而新兴主导产业缺乏或发育很差,导致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困难。鉴于这种情况,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延长产业链为主线,充分发挥和利用资源优势。二是要大力引进新兴高科技产业,实现城市经济的转型。

5 枣庄中心城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5.1划分空间管制

枣庄中心城区空间管制的目的是通过对这个区域的建设管理控制未有效地指导枣庄市中心城区未来生态城市的建设。原理是依据中心城区生态敏感性的强弱,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建成区四个区域(图1),然后针对这四个区域提出不同管控要求。

禁止建设区:坡度在25°以上的山体敏感区、河道走廊敏感区以及重要的景区和地质非稳定带。这类区域是城区生态系统的核心,应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功能区定位的开发活动,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

限制建设区:坡度在15°到25°之间的山体斑块控制区、水体防护绿地的控制区、矿产资源区和地下水源地。这类区域,是城区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城市发展的基础,需控制开发的项目类型、建筑密度、建设用地规模,特别是大规模工业用地等对环境易造成污染的工业项目的进入。鼓励建设用地废置后复耕或绿化,制定并实施资源环境损失补偿政策,减轻贫困性生态问题。

适宜建设区:指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以外的可建设区域。在此区域内,应依据枣庄市的区域资源环境科学进行的相关开发,达到现代产业开发与自然生态的和谐。通过加强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创业环境,以提升枣庄中心城区的产业层次,特别是在京沪高铁的发展契机下,实行重点开发。

建成区:现状已经建成区域。此区域的土地开发利用受自然生态约束较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适宜进行高强度的土地开发,一方面可考虑优先分配建设用地指标,适度配给农业用地,促进这些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要着重注意生态环境建设和维持,对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区域要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

5.2生态网络化控制

生态环境控制,需结合枣庄中心城区的山水现状,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城市整体的规划布局发展,通过生城市态敏感性分析后,建立生态网络控制,恢复和保护中心城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生态网络控制以枣庄中心城区的山水脉络为基础,通过研究其在整个城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受外力影响时的敏感程度,从而得出中心城区的生态敏感性控制图(图2)。其中山体斑块敏感区是山体坡度比较大,或者是一些重要的景区和林地,在这个区域禁止各种开发建设活动。山体控制区主要是中心城区的林地,在这个区域内要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确保森林和植被不被破坏。水体斑块敏感区是中心城区内的河流和一些重要地表水体,对这些水域,要禁止各种开发和建设活动,对沿河要定期的检查监督,确保城市的水质。在水体斑块控制区内,要合理的控制开发建设活动,保护河道的自然岸线以及河道的防护绿地。

5.3经济发展可持续化

可持续发展,是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将发展与环境相结合,使经济发展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未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在研究了国内外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之后,结合枣庄市煤炭工业的发展状况,对枣庄市的经济发展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煤炭循环产业。枣庄市可以以煤炭为产业源头,在优化煤炭产品结构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构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创立新型的煤炭循环产业。如依托中心城区现有的煤化工基础,并借鉴兖矿集团的兖矿模式(图3),发展“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等煤化工产业链,减少煤炭工业的污染物排放。

篇3

Abstract: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city planning a city at the present stag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city population increased rapidly, affecting housing land shortage,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have emerged one after another. Therefore, city plan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ity planning in china.

Keywords: city planning; low carbon economy; environmental economy; lif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城市化的发展却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于是低碳环保社会的建立成为人们最为强烈的要求。低碳环保城市就是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秉承低碳原则,建立起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发展的良性循环社会,因此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利用资源,减少对空间资源的浪费,在增加绿化的基础上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化,达到环保理念的要求。下面本文就从三个方面简单的论述低碳环保理念下的城市规划相关问题。

一、低碳环保背景下城市规划的内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城市问题相继出现,尤其是环境破坏现象严重制约了城市规划步伐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低碳环保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低碳环保城市就是要以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基础,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经济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办法提高生活质量和环境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的良性发展。

低碳环保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是要充分的强调以低碳环保理念为指导,在政策规划的推动下实现环保理念的普及推广,再辅以低碳环保技术的支持实现城市规划的环保性。低碳环保城市规划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包括低碳空间的分布、低碳交通模式的制定、低碳环保能源的应用和产业的建设、低碳环保建筑的施工、绿化的覆盖率以及低碳环保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这些就是低碳环保背景下城市规划的内涵所在,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这些因素都需要包含在内,以实现环保城市建设的目标。

二、低碳环保背景下城市规划的措施

低碳环保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建设,必须要从整体上把握好规划的总体布局,能够从决策源头以及宏观层面上保证低碳环保的规划发展,再加以具体的规划措施,这样才能够保证城市规划实现低碳环保的要求,满足人们日益追求的高质量的环保生活要求。下面笔者就从四个方面简单的论述相关的措施。

(一)以低碳环保要求为依据进行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在进行城市 规划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城市空间的总体布局,从总体上把握好城市的规划目标和规划进展,其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增加绿色植物的覆盖率。在提高土地利用率方面,要想实现低碳发展,必须要大力推动复合化土地的利用,要优先发展非土地依赖型产业,降低土地的浪费程度,降低交通用地等工业用地的比重,以此来实现低碳的城市规划目标,在此基础上要加大生态用地的比重,要依托城市的自然环境(如地理、水文、植被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在空间整体布局时,可以采取分散式的组团格局,用这种格局适当的配置人口,减少人口过多给环境造成的压力,这样能够从另一方面实现低碳环保要求下的城市规划总体布局要求。

(二)加强城市社区低碳环保生活建设

低碳环保生活指的是城市和社区的居民在生活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用此种方式来降低二氧化碳等废弃物的排放量,保证空气的质量。为此在低碳环保背景下的城市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低碳生活的建设。例如加强宣传,帮助居民明白低碳环保生活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作用,让市民自觉的约束自身的行为;或者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鼓励居民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实现对能源的节俭利用等。居民的低碳环保生活建设也是城市规划中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相关规划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产业

城市产业结构决定着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是衡量该城市国民经济整体情况的重要因素,所以往往有些城市在规划的过程中不顾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大力发展能源消耗大的工业,这样的规划建设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帮助城市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的规划发展来看,却得不偿失,因此说在今后的城市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产业,推动城市的产业实现低碳环保化。例如推动生产方式的创新,工业建设以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经济为主,改变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发展新兴产业、实现高技术发展,在增加附加值的同时又能够实现低碳环保式发展,这样的方式在城市工业规划过程中要格外关注。同时还需要注意,加强低碳环保建筑的建设也是不能忽视的环节,如利用技术提高建筑的通风和采光,选用更环保更低碳节能的制冷保温材料等,这些都是城市规划建设中不能够忽视的。

(四)城市规划中注意交通规划建设

城市规划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交通的规划建设,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动脉系统,那么如何做到交通规划既符合城市的发展需求,又能够满足低碳环保的需要呢?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道路交通的实用性规划建设,即道路交通的流通量,要充分考察当地不同时段的交通流通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建立起高效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减少不必要的干道交通建设,这样能够实现资源的节约,达到低碳环保的目标。除此之外,在规划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城市今后的发展承载力,在规划中尽可能的有效预测今后的城市发展交通布局,合理规划交通建设。还需要注意的是,要提倡居民环保出行,鼓励居民公交出行,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实现低碳出行。

三、低碳环保背景下城市规划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环境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不仅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同时对于人们的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加强低碳环保理念的宣传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能够减缓城市化进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力,能将城市规划的方向引向低碳环保;其次低碳环保的城市规划能够实现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环保性发展,也是将来城市抢占发展制高点的一个跳板,能够帮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最后,低碳环保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能够符合我国生态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两型社会”相协调。从上面三点可以看出,低碳环保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对于我国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结束语:低碳环保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就是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秉承低碳原则,建立起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发展的良性循环社会,低碳环保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建设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它是我国长期发展的一个目标,同时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本文从低碳环保背景下城市规划的内涵、规划措施以及规划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使得低碳环保的城市规划理念深入人心,并能够对今后城市规划的发展建设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董琦甄峰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0 年第08 期

[2]赵文静低碳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措施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年第6 期

[3] 胡杰低碳理念下社区规划策略研究中外建筑,2012 年第05 期

篇4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化进程正在以一个非常惊人的速度前进。目前的低碳规划和革新,虽然产生了些许的积极影响,但是并没有对大环境做出什么改变,我们依然生活在雾霾的天气之下,并且河流的污染也依然严重。以后的工作要从根本上实现低碳时代,并且建立正确的生态导向。随着国家各项工作的紧密进行,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革新,必须要从根本上获得较大的进步,除了不能拖其他工作的后腿之外,还需要对生态建设工作,做出全方位的帮助。本文在此主要对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革新进行一定的阐述。

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革新原因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当中,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拥有15万亿㎡的建筑规模,几乎占世界建筑规模的一般。虽然这种快速发展的节奏为我国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本文认为,我们应该牢牢抓住快速城市化机遇期,探寻一种“生态共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和路径。相对来说,通过一系列的环境改革方案,我国的很多受污染的环境都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并且原有的一些管控机制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革新原因在于,第一,我国是目前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低碳时代不仅仅是国内的要求,同时还是世界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在配合世界发展的同时,针对我国的生态导向城市进行有效革新,彻底杜绝一些环境污染的现象和工作;第二,我国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如果一味的进行前进,势必导致后续工作跟不上进度,并且原来的建设成果也会受到影响。此时的工作重点应该在于建设低碳环保的工作上,不仅要将城市当中的一些污染问题解决,对农村和一些偏远地区也要进行深入研究,从整体的意义上实现低碳时代;第三,面对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很多的地区仍然在使用炭火、煤炭等一些高污染的物质,这对当地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些城市是革新工作的重点部分。总而言之,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革新,必须从实际的情况出发,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需求以及一些必要性的措施来实现低碳时代带来的积极影响,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和保障。

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革新内容

我国在以往的发展当中,经历了几次较大的变革,在这些变革当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错误的变革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面对世界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低碳时代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需求,而是成为了一种硬性要求。我们要将每一项工作都细化,将让低碳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名称,而是作为日常工作的准则,将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具象化,给人们最直接的感受。

城市规模的生态环境容量

城市规模的扩张不应是无限的,生态环境与资源条件是确定城市规模十分重要的约束条件。根据生态学家马世骏提出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城市生态系统可以分为自然、社会、经济三个子系统,其中自然生态系统是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它以生物与环境的协同共生及环境对城市活动的支持、容纳、缓冲及净化为特征,后者就是生态环境容量概念的核心。在日后的工作当中,首先应该对城市规模的生态环境容量进行全面调研,并且尽最大努力帮助城市加大生态环境的容量,其次再对容量进行合理的划分,逐步推进低碳时代的实现,让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真正的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

城市空间形态的生态边界

随着各个城市的不断发展,空间形态和生态边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经济的诱惑,以及各种物质带来的享受,大部分的城市都在以缩小空间形态和生态边界为代价,获得暂时性的拥有。在日后的相关工作当中,我们必须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生态边界进行有效的规定。第一,根据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以及生态环境、空间形态的分布划分为各大领域,制定大方面的革新方案。比方说上海,应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建筑,并且多增加一些绿化措施;还有我国的长春,虽然号称是全国绿化面积最广泛的地区,但是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漫天的高楼大厦和大量穿行的车辆,这种情况和低碳时代是完全相违背的;第二,城市空间形态的生态边界,必须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进行某一种界定措施。我们的目的在于,将城市空间形态的生态边界合理规划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工作环境、享受环境,并且对我国的总体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第三,城市空间形态的生态边界必须考虑到各个地区的实际承受能力,不能单方面的进行工作,否则很有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组织

实践证明,城市空间结构的组织与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有极大的关系,低密度无序蔓延的城市,其交通和建筑的能源资源消耗要远远大于高密度紧凑有序的城市。生态学家理查德·瑞吉斯特(2010)指出,生态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紧凑—就近居住—多样性”原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本文认为,在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组织工作当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必须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导向原则。在客观方面,要形成“综合交通走廊”和“交通枢纽、节点”,帮助改善交通拥堵的现象,让城市的每一条道路都能够畅通;其次,坚持土地利用疏密有致原则。土地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一定要避免极端化发展。我国一线城市的土地就非常密集,由此所带来的影响就是房价过高、经济紊乱,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空间结构组织,而某些地区空有大量的土地,在没有得到利用的情况下,很多的工作都无法开展。土地利用要从全国的角度出发,将城市发展空间合理组织;第三,坚持居住与就业相邻近原则。随着城市的不断进步,工作机会也在成倍的增加,劳动力的过于密集导致大部分的工人只能寻找一些非常偏远的地方居住,让居住地点和就业地点之间的距离缩短,不仅可以更好的实现空间组织,同时对低碳时代导向的城市规划革新,也有较大的积极意义。第四,生态绿地系统串联原则。目前的很多城市都将生态绿地零星的分布,不仅没有取得低碳效果,还占有了大量的土地。以后必须将生态绿地串联,形成规模效应。

总结:本文对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革新进行了一定的讨论。综合我国的整体情况来看,低碳时代已经成为了各个城市发展的主题,在此基础下的生态导向城市规划,其前景非常值得肯定。所以,在以后的相关工作当中,无论是从大环境出发,还是从小环境出发,都要将每一个工作的要点做好,实现全面的低碳时代,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篇5

Abstract: as a country with a population of 1.3 billion, we have to slow global warming's task, the 2008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and the 2010 world expo in Shanghai have led us to a low carbon concept, this idea in China's future city planning in the application can help China in dealing with global warming in the position where.

Keywords: low carbon urban planning applications

中图分类号:R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低碳即“较低的温室气体(CO2为主)排放”。我国工业经济的加快转型、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愈来愈恶化的气候现状,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频繁的在我们的地球村里肆虐,灾难性气候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严重危害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在严峻的国际环境恶化大背景下,低碳理论和低碳城市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我们急切的呼唤“一个低碳的未来”。

(一)低碳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意义

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已经开始着手将低碳理念应用在城市规划中,如2007年“保定-中国电谷”项目的提出,运用“低排放、低污染、低消耗”的生态低碳理念来建造一座太阳能之城;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可谓是我国低碳城市理念应用的现阶段最好典范,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采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将屋顶“中国馆园”安装3万多平方米的太阳能板,建设成融景观与低碳技术于一体的低碳建筑,该技术将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降低25%以上的能耗。

相信在未来的十二五规划期间,低碳理念的贯彻必将成为未来城市开发理论和实践应用中的关键性因素。一方面,政府及城规相关职能部门通过颁布政策、制定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营造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有效利用,以期达到低碳发展的新目标;另一方面,通过鼓励创新性的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刺激开发商、建筑设计规划单位在其项目设计中广泛应用低碳技术。由此可见,低碳理念在未来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应用包含技术发展、政策、法律法规等多个层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领域。

当我们面对低碳化理念革命的时候,我们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必须适时的作出反映。作为科学发展规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现阶段具有的新的研究意义,即城市低碳化的发展之路。虽然自1949年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规划体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进行了若干次的重大调整,并一直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正逐步朝着政府宏观统筹、市民积极参与的方向迈进,例如城市规划中的审批、公示等调动了全方位的综合协调运作,改变了传统的单凭规划设计人员在办公室里绞尽脑汁的“勾画蓝图”。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相应的也要求规划管理体系与时俱进你,改革迫在眉睫。因此,低碳理论就成为我国目前规划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灾难性气候频繁发生,联合国关于低碳减排的决议相继出台,为我们的未来城市规划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已经从单纯的城市用地、空间形态、交通组织等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目标,转移到低碳城市、循环经济、绿色建筑等融合了城市环境气候、环保因素、可持续发展因素的新的目标中来。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内地沿海城市的深化改革开放,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放工程量巨大,规划政策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是选择经济GDP还是选择“绿色GDP”,这是一个未来几十年内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关键问题之一。我们在低碳目标的制定上,为了达到低碳减排的目标,对于如此之多的工程建设,也要作出艰难的选择。

另一方面,即使我们选择了低碳城市发展之路,未来也同样面临如何因地制宜,合理的选择清洁环保能源的问题,因为每个城市的低碳化道路是不可能复制应用的。例如,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集、可利用资源较少,适合采用以核能为主导的城市能源解决方案,而在西部地区,人口稀疏,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资源丰富,很明显二者在城市能源解决方案上要采取两种完全不同的布局方式。虽然城市规划体系与经济GDP没有直接关联,但是却可直接作用于城市未来发展和人类子孙后代。在低碳城市规划体系中,可以有效的将金融、环境、交通等原本分散的各部门融为一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规划不再是建筑学领域的单一学科,其概念和内涵早就扩展为由社会、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引出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结合体。

(二)低碳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前景

我们必须建立清晰的认识:随着低碳理论的发展愈来愈迅速、实践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其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地位会变得更高。政府及城规等相关部门应对气候恶化作出的政策、法规等,使得当前规划体系面临两个亟待解决的艰巨任务:一方面,我们需要政府部门建立完善、可实施的有关低碳的法律法规体系;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和设计部门结合法律法规,制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碳排放的指标及实施标准。例如在城市建筑单体设计及建筑施工过程中,规定建筑的耗能指标,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减少碳排放,加强能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开发建设量巨大,因此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碳排放硬性指标要求和技术标准迫在眉睫。由监管部门牵头,通过技术手段的分析,建立精确而可操作性强的统一标准规范,可以使得规划指标就会变得更具有指导性。建筑标准件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统一管理、统一规范,不仅低碳还加快了现代城市建设速度,可谓一举两得。虽然我国建筑、规划相关规范进过几十年的实践和修正,已经成型,可以满足现有的城市建设和规划要求,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规范局限于安全、强度、消防等方面的弊端也就逐渐暴露出来,我们的城市建设应该不仅仅满足与安全的要求,更应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考虑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城市建设和规划指标体系的更新必然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在前期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例如,目前已经较广泛应用的某些成型建筑结构做法,拥有较多的建筑配件生产商和销售渠道,更新之后的指标规范体系,带来的将是一场巨大的革命,会影响到建筑成本、工期延长和施工难度等方面的困难。这就要求政府等职能部门通过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式,鼓励和刺激新能源和新技术在现代城市建设和规划中的应用。新的指标体系的实施,也要求政府必须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创新意识。由于我们国家国情的特殊性,一项新的指标体系从提出到确立要经过创立、审批、实施等多个阶段,也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审查,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由此可见,指标更新的速度可能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速度,这就造成了地方政府和建筑地产开发商并不会反对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应用,但前提是这一技术满足了国家的相关规范,不会给建设过程造成障碍阻力。

令人可喜的是,为了让低碳与我们的现代生活快点接轨,我们已经有一些城市在着手编制相应的地方城市发展规划、发展战略等,但是值得提醒的是,一定要根据每个城市、每个地域不同的特点来制定合适的低碳目标,切不可盲目的激进。城市发展目标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地方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制定指标体系中要秉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考虑到未来发展和绿色经济,更要注重保护好地方特色如历史街区、古建筑等,尊重城市发展的多样性。随着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在城市规划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公众通过多样化的媒介渠道参与到城市规划当中,体现了更高程度的民主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体系中采取进行相应的措施。例如建设规划部门的门户网站,规划的网上公示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通过奥运会和世博会让低碳理念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但是我们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是在城市建设和规划领域还存在着较大的认识、执行差距。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不断进步,随着中国人民环境保护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低碳理念必将愈来愈多的应用在我国未来城市规划中。

参考文献:

[1] 樊纲 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M]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2] 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 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篇6

中图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建筑装饰低碳需要攻克的难题

目前我国实施低碳建筑方面困难重重。其一,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目前政府还没有对低碳建筑做出强制性规定。其二,低碳材料成本过高与市场需求成反比,市场需求是发展低碳建筑的瓶颈所在,人们的低碳环保意识不够强烈,而房地产市场以低碳环保为卖点的更是凤毛麟角。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低碳建筑技术难题难以攻克,有些建筑是低碳设计,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技术不过关很多低碳设计也就成了摆设。低碳建筑装饰市场的发展与国家政府政策和居民的积极主动性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及时制定低碳型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倡导建筑设计师们绿色建筑设计,人们自身需要改变绿色建筑高成本观念。

2建筑装饰工程中绿色低碳的常见工艺分析

2.1建筑布局及朝向方面的低碳工艺

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纬度部分,在房屋布局方面首先要考虑自然气候对房屋的生活条件影响。在具体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该让楼朝南北方向,楼层高度与楼之间的距离相匹配,考虑到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效果,这样就从最原始的方法解决了低碳问题。

2.2再生能源的利用

2.2.1太阳能发电

大家都知道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光转化成电。由于我国领土广阔,可用太阳能十分丰富,为太阳能的利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目前太阳能发电已经比较广泛的被运用到建筑装饰中。例如,在一些楼顶可以见到太阳能发电板,小区的路上有一些太阳能路灯,它们在白天发电存蓄电能晚上供居民使用。

2.2.2太阳能供暖及温度调节

由于光电技术成本过高,相比之下太阳能供暖实施起来比较容易。太阳能的热利用在建筑工程装饰方面相当广泛,提供生活用水,采暖及制冷。太阳能采暖技术是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热能提供给建筑物来提高室内温度,该技术一般与吊顶辐射或者地板辐射采暖结合的方式进行供暖。在一些农村,春秋季节为了平衡太阳能的利用,农民们通常采用太用能烟囱,这种烟囱能拔风,增大室内通风。该烟囱利用热空气向上的原理,使室内空气向上流动,室内压强减小外面冷空气进入,达到通风调节室内温度的效果。

2.2.3地热能源的建筑应用

应用地源热泵能将地下水的热量提取来提供居民的供暖。例如,设计师杨某设计了一个节能住宅小区,他巧妙地将一年四季16℃常温的水通过地源热泵循环系统转为50℃的热水,这个小区的居民冬天就免交了采暖费省去了烧热水的电费。

2.2.4再生水利用

简单地说再生水利用就是对过水的循环利用。但是净水系统比较昂贵,和自来水相比,显得性价比不高,开发商为了利益通常是不会使用的。上述两种工艺在中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成本过高,目前应用比较少。如果建筑外墙用石材,那么保温效果就比较好,但是有多少楼房用得起石材。我国经济还需要发展一段时间,人们的绿色低碳思想还要巩固。

2.3外墙保温生产工艺

市场上主要经营的保温材料主要是聚苯板,但聚苯板有很多局限,经常受到外墙材料的限制。目前外墙保温材料属聚氨酯性能最好,它不但保温效果好,而且强度高,但受价格的影响它还没得到广泛使用。干挂石材的效果比面砖涂料要好,建筑工人通常在其外面再刷层涂料,保温寿命将延长10年~20年,它在多层楼房上效果好。

2.4选择建筑低耗材料

建筑装饰节能材料各种各样。以建筑用玻璃为例,玻璃在建筑节能领域已被大面积使用。据统计,通过门窗,也就是玻璃所导致的能散失要占整个使用能耗的35%~45%。所以,改变门窗的严密性是十分重要的。玻璃的主要功能为采光和隔热,采光一般都能达到要求,夏天隔热,冬天保温,这两项就是节能的玻璃的标准。现在玻璃市场上主要卖的是透明真空玻璃,这种产品节能发展的初期产品,在性能上远远不够。但low-e膜的出现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的耗能量只是真空玻璃的60%,它的使用对寒冷地区的贡献比较大,可以减小到60%的建筑能耗,能耗比减小到0.31。所以,建筑材料的把握与控制是降低能耗的关键问题。

3.工程实例

3.1工程概况

某集团拟建建筑物位于昆明市北部地处于滇池盆地北部边缘地段,1栋为11层的高层建筑,框架及剪力墙结构,另2栋为4层框架结构建筑,同时设置一层地下室(深度约5米),总建筑面积为24086平方米,其中地下室为5960平方米。项目的总平面图如图1。

图1项目的总平面图

3.2采取的主要低碳施工措施

3.2.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施工管理中有技术节约措施,实施过程中有材料节约计划,实行动态材料消耗定额管理。施工中严格限额领料、领退手续。严格执行材料保管制度。材料进场严格执行检查制度。重要材料、设备、设施有专人专管。在经济合理范围内选择低能耗材料,大部分才实现本地购。

3.2.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充分利用主体结构施工后所形成的给水管网,施工尽量中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对办公区、生活区用水使用节水型产品,并分别安装计量装置。

3.2.3节能与能源利用。根据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的要求,在施工场地的机具基本为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依据工程量的大小和工期要求,合理选择功率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在施工组织中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耗能。对生活、办公、工地的照明选用了LH)技术,降低单位能耗。

3.2.4环境保护管理。施工中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控制和降低施工机械造成的噪声污染。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在午休和夜间进行噪声较大的作业,将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在施工场界噪声敏感区域宜选择使用低噪声的设备并实行封闭施工,对噪声、扬尘、废物排放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建筑垃圾集中堆放且及时处理。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使用要求工人应佩戴口罩、还应带手套,防止吸入、皮肤损伤。施工现场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对突发事故情况进行处理。

3.2.5施工单位取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

(1)新材料。在工程中优先选用木丝水泥板、绿可木、生态吸音板等新型环保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能满足装饰效果又具备保温、隔热、防火、吸音等特殊性能。传统的装饰材料大多以树木作为原材料,用胶类粘合剂加工制作而成。在本工程所采用的新型环保材料以植物纤维作为原材料,从而保证了产品的高环保性。并且这些新型环保材料还具备可循环再生使用的特点。(2)新工艺。施工方在施工中对新工艺进行研究,先做样板,再进行大面积施工。(3)新设备。在测量技术上采用红外测量仪高效快速测量房间的高度、长度和宽度的为施工下料、较低材料的损耗提供了可靠基础。板材的加工采用了多功能低能耗车床,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能耗。

4结束语

目前,中国建筑装饰工程中实施低碳建筑还有走漫长的道路要走,还需要解决资金、技术方面的问题。但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建筑人员的不懈努力,低碳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相信不久低碳建筑时代将会到来。

篇7

1、引 言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化带给人类社会威胁的不断加大,低碳经济的概念也越来越受到全球充分的关注和重视。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何在城市新区规划中充分融入低碳理念,建设低碳城市,是我们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2、以低碳为目标的新城规划实践

2.1 项目背景

在全球积极提倡和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大背景下,保定高新区已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成为全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保定市委市政府已把中国电谷确立为保定未来发展的第一支撑,并被河北省政府列为重要产业发展规划,是保定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

拟规划的电谷新区位于保定市中心城区北部,规划用地面积约42.7平方公里。

2.2 规划研究的思路

概念规划基于“科学性、合理性、可实施性”的原则,从区域统筹、产业发展、空间增长、环境构建等方面为电谷提供战略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开发利用新能源、打造低碳城市为目标,规划“世界一流”的电谷新城。

2.3 对新城的功能定位

作为保定中心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拓展空间,保定高新技术开发区将立足于生产、生活的协调配套,一方面逐步完善物流、商务、会展、博览等现代化生产服务设施,另一方面逐步配套医疗、卫生、教育、体育、文化等现代化生活服务设施。

最终,将引导规划区形成以先进制造、科技创新为主导,集商务、会展、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区。

2.4 新城的发展目标

做为一个以低碳产业为支撑的城市新城区,未来的城市新区发展将坚持低碳发展模式,本着“生态与经济共赢”的原则,打造生态、环保、高效、安全的电谷新城。

2.5 以低碳为目标的城市发展策略

2.5.1 空间发展策略:

使规划区功能有效混合,实现职住平衡。规划在空间发展上,没把新区规划为产业为主的传统概念上的工业开发区,而是以产业为基础,逐步引导新区向城市综合新城的目标发展,实现功能的“有效混合”。

在规划中,提出了“职住平衡”的规划理念。职住平衡是开发区能否顺利向综合新城转型的瓶颈。如果开发区建设之初在规划中没有考虑到“职住平衡”,必然导致高比例的工业用地和通勤人口。职住人口的结构失衡会产生大量的流动人口,影响整体人口素质结构的提升,进而影响社会消费能力、档次的提升和城市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的发展;职住用地的结构失衡会产生巨大的钟摆式交通量。造成交通设施规划容量选择的两难局面,增大能源消耗和环境压力,形不成完整的城市功能,影响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发展与就业居住、设施配套的平衡,是确保“社会生态平衡”的前提,也是打造低碳城市最为有力的手段。

2.5.2 产业发展策略:

(1)从个体到集群,加强企业间协作以及产业链的协调和配套。

(2)从刚性到弹性,促进产业的多样性发展,增强产业体系的市场适应性。

(3)从制造到创新,科技创新,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增加产品附加值。

(4)从生产到应用,由率先生产向率先应用转变,提高电谷的示范性。

(5)从政府到市场,由政府扶持到产品抢占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2.5.3 交通发展策略:

(1)交通引导空间发展:以“提升综合竞争力”、“满足社会需求”和“优化生态环境”三重目标均衡为原则,构筑“客货分离、结构合理、外畅内达、集约生态”的综合交通体系,引导新区有序建设和结构优化。

(2)构建绿色交通体系:与提供便捷的机动车交通相比,减少机动化出行需求能够实现电谷整体的节能减排,是实现“低碳”目标的更好方式。规划倡导“慢行系统”,以W-B-P-C为优先安排次序来设计和建设区内交通系统,合理分配有限的城市空间资源,体现“民本优先”与“社会公平”原则。(W-B-P-C:交通工具的绿色级别应与交通规划中的优先排序相对应,在公共资源分配与公共管理中的排序是:行人、自行车、公交、小汽车。)

2.5.4 生态发展策略:

(1)保护修复自然生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尊重本地自然生态条件,规划采取“蓄水一补水一净化一造景”相结合的环境综合治理模式,通过恢复自然水系,建设生态湿地公园,打造漕河景观廊道,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生态化新城。

(2)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开展绿色能源推广和应用。大力发展低碳产业,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

(3)强化水资源循环利用。倡导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提高区域环境准入门槛,强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禁止新上不符合产业政策和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构建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加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中水回用工程、垃圾综合处理场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三废”处理能力。

2.6 概念方案形成

2.6.1 规划结构:电谷新区规划形成“一廊两轴、一心八片”、生活与生产相配套的结构(图1)。

“一廊”:依托漕河规划生态景观廊道,通过水源补充和生态修复,规划成为具有游览、休闲、娱乐、展示等功能的的开放式绿化空间,打造电谷生态“绿源”。

“两轴”:规划朝阳北大街为生活发展轴,张石高速引线为生产发展轴,组织各类用地与城市景观。

“一心”:结合漕河生态景观廊道及朝阳北大街生活发展轴,建设电谷公共服务中心,也是保定城市北部新区中心。

“八片”:根据用地功能划分8个片区,包括1个生活配套区、5个高科技产业区和2个仓储物流区。

2.6.2 用地布局:

(1)土地混合使用

土地使用的混合主要表现在公共设施功能的混合、生产研发功能的混合以及居住类型多样化混合(图2)。

公共设施功能的混合――作为保定中心城区北部新区的中心.该中心应具备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教育科研等多种公共服务功能,这些服务功能的混合将大大增强中心区的活力,便于居民的出行使用。同时为了降低进出商务办公区的通勤交通量,集聚人气,还应在中心区适当增加居住功能,形成职住一体化的复合型商务中心。

生产研发功能的混合――规划中强调生产和研发的结合,工业用地划分为生产型企业用地和研发型企业用地。生产型企业以生产为主、研发为辅,主要生产硬件设备类产品;研发型企业以研发为主.生产为辅,主要生产软性技术类产品。考虑到企业需要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才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规划结合中心区设置集中的研发功能区,作为高科技孵化区,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居住类型多样化混合――电谷新区的居住空间应满足拆迁村民、单身职工、带眷就业人员、高级管理人员、高智科研人员等不同的居住需求。不同特性的居民在城市中融合居住在一起,是解决不同阶层居民交往、缓解贫富分化的有效方法.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同时,不同层次的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劳动力资源,以满足多样化的就业需求。

土地混合使用的方式主要有水平混合和垂直混合。

水平混合――主要指不同的功能地块布置在不同的区位。更加强调同一地块内不同功能的兼容混合,如商务办公混合用地、商住混合用地、提供单身职工公寓的产业园区服务中心等。

垂直混合――当平面化的功能分区不能完全满足多种功能在空间上的需求时,应通过立体化的土地混合利用,在垂直空间上寻求更多的功能组合,充分体现垂直空间距离的经济价值,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及其它公共资源,满足不同功能对交通可达性的要求。

(2)交通引导布局

为减少交通对能源的消耗,规划根据不同的出行目的,选择适宜的交通方式,采取合理的用地布局。

以人的出行为研究对象:选择慢行交通方式,依据步行和非机动车的出行距离,采用组团式布局,如产业园区中心的服务范围控制在1500米内,便于职工骑自行车10分钟内可达.社区中心的服务范围控制在500米内,便于居民步行10分钟内可达。依托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引导土地开发,沿交通站点周围适当提高开发强度。

篇8

引言

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也越来越多,呈现出了多样化的需求空间,人员构成结构越来越复杂,社会发展现状对城市规划与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只有高效的城市规划与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城市进步与发展,为人们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景观。地理信息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GIS,通过这种系统的操作,能够极大的提高对城市地理的认知度,这项技术主要就是由计算机作为基础,通过把计算机上的硬件和软件相结合,形成一个独立的运算系统,能够有效的对空间、地理所有情况进行收集,对收集到的数据以高速度运算的方式进行精确计算、管理、存储,多方式应用的实现,使城市规划过程更加清晰,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了充足的、有力的数据上的支撑,对城市规划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保障推动作用。

1 地理信息基本内涵

1.1 地理信息含义

地理信息部的来说就是指地理要素中的相关图形、分布、文字、数量、质量、规律等信息的总和。地理信息内容较复杂,具体来说,一是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这是依照信息标准进行划分的,通过把地理信息分为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明晰地理信息概念和范围,其中所说的空间位置就是客观事物的情况,相关事物在地理空间所处的地点、位置上形成的资料情况的集合,利用图形能够较为直接客观的反映出全景,在城市中,就是对街道、建筑、桥梁等起点位置进行标注。属性信息主要就是人文信息,这与地理信息是相一致的,二都要不可或缺,主要就是说明街道名称、建筑物年代、桥梁结构等内容的信息。二是基础信息和专题地理信息。这种划分方式就是主要依据信息使用范围进行的,基础地理信息是自然地理信息,通过这种信息收集,能够极大的掌握城市情况,通常是指地质、地貌、水文、植被、河流等情况,是共用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质;专题地理信息内容较为广泛,主要包括城市规划情况、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环境开发发展情况、公共设施建设利用等,主要是具有一定专业特点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同时也能更好的进行城市管理,具备城市管理性能。

1.2 地理信息功能

地理信息离不开技术支撑,只有强有力的技术环境,才能获取精确的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的产生、发展离不开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促进行业发展,现代化的测绘技术在推动地理信息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理信息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系,可以说,不论是信息采集,还是信息利用再开发,都离不开现代科技支持,GIS技术就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技术应用探索过程。城市智能化、数字化建设,需要精确的地理信息,用地理信息做指导,增加城市规划开发精准度,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地理信息功能,才能在空间定位、查询统计、信息集成、空间分析等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而这些功能的完善发展,正是城市建设规划需要的内容,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城市建设。地理信息就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全力推动着城市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一体化的属性信息及空间位置管理,图文并茂的查询和统计可以更好的提供相关内容,让人们时刻了解地理位置方位坐标。通过免费供应的信息,使城市更加智能化、智慧化,全力促进城市建设。地理信息功能相当多,在实际应用中更是呈现出五花八门的样式,地理信息的推广对生产活动和人们生活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可以说,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了。同时地理信息也在不同行业建设、各类社会活动和政府智能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什么使地理信息得到普及推广呢?主要就是地理信息能够实现空间精确定位,地理信息平台的建设使空间定位更加科学、可靠、精确,在定位中,也能直接快速的反映出空间中各种各样的活动。利用二维和三维定位实现商业化运用,人们熟悉的汽车导航服务就是地理系统的最好体现,为人们交通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已经在人们生活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这种技术主要就是通过空间定位,把汽车行驶路线进行分析选择,达到指导人们出行并到达目标。网络的发展,使网络地图更加广泛推广,可以说,人们出行查阅网络地图,就能快速找到要去的地方,同时通过相关系统信息链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查询信息。

2 地理信息技术提高了城市建设智能化水平

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建设,全面提升了城市内线进程和管理水平,特别是在建设智慧城市中的作用,越发明显与重要,地理信息建设对城市智能水平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一是地理信息技术使城市建设更直观、科学。这主要得益于地理信息的可视化特点,通过可视化的处理,直观清晰的表达事务特性,对物联网地理事物内的空间位置详细表达,能够在人们相互沟通中实现信息化无障碍交流。二是地理信息技术提高了城市建设数据库的管理水平。城市发展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很难用数据表达清楚,那么城市建设的道路、建筑、公共设施、环保等各个领域信息,就需要有一个集成的管理器,只有把这种的分散的内容集成电路一样放在一起,才能体现出别样的功能,发挥出更高的价值特性,那么就需要建立一个全套的城市管理数据库,把这些复杂、多样、分散的内容装在一起,通过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很好的集成空间数据,并实现保存与开发利用功能,有效的解决了城市综合管理难度问题,强化了城市数据库建设能力。

3 现代测绘给城市物联网建设提供重要手段

科技推动了地理信息的发展完善,特别是随着现代高科技应用,测绘地理信息也在不断提高,已经朝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自动化的方向进行巨大转变。极大的丰富了现代测绘技术,目前的测绘技术已经涵盖了卫星定位系统、测绘仪器、遥感技术以及现代测绘技术等众多技术门类。信息应用与查询能够更加直观掌握城市自然地理情况和人文信息情况,特别是可以精确到地表人工设施的大小、特征、属性、时间、功能、位置等信息,这些信息正好是城市物联网的技术基础,通过这些信息能够快速建立起城市物联网。物联网是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重要标志,一个城市发展的好坏,是否现代化,主要取决于物联网是否发达,物联网主要是利用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射频识别装置等信息设备,把各个系统进行无限连接放大,从根本上完全实现了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是一个大型综合的网络系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设需要依赖地理信息,通过地理信息应用,能够帮助城市实现全景规划。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不断丰富学科内容,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较为漫长,只有在发展中克服困难、完善不足,才能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能促进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提高。

篇9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21-01

一、研究现状

对于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研究,我们并不陌生。高霞(2002)发表《第二语言习得的特性探讨——第二语言习得和母语习得的异同》,李哲(2000)发表的《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比较研究》,还有贾冠杰、王跃洪、张冬梅(1999)发表的《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虽然他们的研究角度不同,但都是对两种语言进行习得过程上的比较。而本研究是对40名正在接受第三语言习得的本科生所进行的,具有其独特之处。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是对延边大学朝鲜语系大二学生以及外国语学院日本语系大二学生(汉族)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观察他们的第二语言(也就是英语)习得过程。

三、问卷设计

此问卷共25道题,1~5题是受试者的个人信息(自然情况),6~25题是对受试者的问卷调查。其中,在受试者的个人信息中,我们研究组分别询问受试者第一次学习英语的时间、地点(分为学校、培训班和家教),是否有过中断,若有,是在何时,以及他们对自己英语和三语的水平的自估。在问卷调查中,我们把6~25题分为九类:第一类:6~7题,考察的是受试者能无意识地用英语做简单的打招呼和自我介绍的时间;第二类:8题,考察的是老师什么时候开始用英语授课;第三类:9~11题,考察的是受试者对课堂用语的听解与反馈的时间;第四类:13~14题,考察的是受试者用英语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的时间;第五类:15~16题,考察的是受试者用英语询问和回答时间;第六类:17~18题,考察的是受试者用英语询问和回答地点方位;第七类:19~20题,考察的是英语学习者用英语表达数字的时间;第八类:21~23题,考察的是受试者自如地用英语表达歉意、感谢和惊讶之情的时间;第九类:24~25题,考察的是用英语帮助自己和他人的时间。时间具体分为四类: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

四、研究过程与讨论

此研究历经两三个月,研究成员共7人。首先,经过反复更新,我们确定了此研究目的(上面已涉及),并粗略地编写出了一些调查试题。在此过程中,我们进入了很多误区。比如,研究目的的模糊,未能把握其论点;对研究对象没有很快达成共识;对整个研究手段提出疑惑(靠回忆,总感觉不科学);对问卷题型的不确切,这些都一再阻碍了我们的研究。好在导师的帮助以及合作的共同努力,我们不断地攻克解决这些问题。在问卷调查题型设计方面,我们经过不断修正最终选择了这25道题。

我们首先把这40份问卷分成两组(第一次学习英语的时间:小学还是初中。其中,小学27人,初中13人);然后,再对这两组细分,以学习地点为基准,小学开始学习英语的:第一次在学校学习的受试者有20人,培训班有5人,家教有2人;初中开始学习英语的:全部都是在学校开始学习的,共13人。

可以看出,在小学开始学习英语的人数占大多数,百分比为67.5%,其中,在学校开始学习英语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而初中开始学习英语的受试者全部都是从学校开始的,所以小学和初中在学校开始学习英语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2.5%。因此,学校是大多数人英语学习的起始地。

然后,我们对这四类受试者(小学开始学习英语:1.在学校;2.在培训班;3.在家教;4.初中开始学习英语:在学校)进行逐一分析。

五、研究意义

此项研究的真正目的在于找出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并且不同程度地受到第三语言的影响。这些数据初步表明,二语习得不同于一语习得,由于大脑习得机制的作用一语习得在临界期是很容易的,而二语习得是在机制已经被激活的情况下去填充新的语言,困难很大。二语习得在顺序上是先易后难,基本在小学四五年级开始接触,到了初中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创造出自己想说的句子,因为学习者主要使用二语的场所是在课堂,所以课堂用语很快就能够习得内化,而逐渐接触到了交际用语,他们在生活中很少有这样的语境,所以不易习得。在机制无法激活的情况下,环境也受到了局限,这些就使得交际用语的习得更是难上加难。像24、25题受试者几乎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到。

此调查针对具有三种语言习得经历的受试者,体现出它与众不同的价值;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测试的阶段比较笼统(初中应细分),而且我们只是知道了大概的习得阶段,未能触及到习得的时间段,所有这些问题,会在以后的研究中尽量避免。

【参考文献】

[1]戴曼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理论建设问题.当代语言学,1997,第4期.

篇10

一、失地农民问题的由来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伴随着相应的土地征用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千百年来,土地一直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活和生产资料,是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但是,城市化对用地的需求使得数以千万的农民失去了土地。根据中国社科院的《201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的失地农民总量已达到近5000万人左右,并且每年的递增量将近300万人,预计到2030年将会增至1.1亿人左右。在已经产生的失地农民中,有80%生活受到了影响,有60%生活困难。由此可见,失地农民问题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我国农村突出的问题之一。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过程中征地活动的产物,土地征用表面上是使农民失去了土地,但实际上农民失去的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系列权益。因为,土地是农民生存和生产的最基本的物质资料和前提条件,土地是农民权利和利益的载体。因此,失地农民问题实质上是失地农民的权益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我国的征地补偿制度与市场经济社会的矛盾越发突出,农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完善与建设远远落后于土地征用活动的速度。这种现状造成失地农民的权益屡屡受损,由此导致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权益缺失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二、失地农民权益缺失的现状

农地征用即农地非农化,在这一过程中,由土地非农化后产生的收益会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重新分配,农民在这些利益主体中则是最弱势的,因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屡遭侵犯,面临着巨大的社会风险。他们是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经济生活贫困,政治权益缺乏,文化水平低下,就业能力不足,社会地位劣势以及社会风险承受力差等等。由于我国现有的征地补偿制度和政策不完善,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和救济不力,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失地农民权益缺失的现状不容乐观。

1、失地农民失去了重要的财产权利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和生产资料。从法律的角度讲,土地使用权是属于“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 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具有物权化、财产化性质的权利。农民所拥有的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土地上面的,农民失去了土地便失去了与土地有着直接或间接关联的一系列权利和利益。土地并非是一项普通的财产。由土地资源的紧缺性导致其增值效用和空间愈发明显。由于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去了土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难以享受土地非农化所产生的增值成果。因此,从表面看,失地农民失去的是土地,而实质上农民失去的是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利。

2、失地农民失去了基本的就业机会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在土地上耕作是绝大多数农民最基本、最稳定的一种就业选择,土地给农民提供了最好的、天然的就业保障。农民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传统的就业机会。由于现阶段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等政策的不完善,农民在失去土地以后往往只得到有限的货币补偿,他们割裂了与土地的联系,被推向社会。农民的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素质等有限,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寻求新的就业机会非常困难。他们再次就业的难度大,就业之后的稳定性差,面临失业的风险大。这些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瓶颈和障碍,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存和发展。

3、失地农民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

土地一直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最直接最主要的生活保障。农民在土地上进行基本的生产,可以维持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需求。由于我国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只是面向城市居民的。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社会保障难以覆盖整个农村,农民是通过以土地作为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手段。另外土地对于农民还有养老和失业保险的功能。土地被征用以后,农民失去了土地的保障功能,又无法同市民一样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即使在一些地方已经建立起了农村社保系统,但是也存在着覆盖面小,保障程度低等问题。所以,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失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4、失地农民缺乏基本的市民待遇

农民失去土地以后如何市民化是他们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农民没有了土地,也便失去了农民的身份。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长期以来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体制的存在。户籍制度将农民与市民两种身份明显划分,这种身份的背后是一系列权益和福利的差别待遇。拥有城市户口的市民享有养老、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多方面的福利待遇,而农民却没有。即使部分农民拥有了城市户口,也无法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失地农民市民化面临重重障碍。

5、失地农民失去了与土地相关联的其他权益

一方面,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一直在很多方面对农民加以扶持和优惠,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和投入也不断加大。但是这种扶持和投入都是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享有政府对农业、农村、农民支持政策的权利。另一方面,诸如选举权、被选举权、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等政治方面的权利也随着土地的征用而不再享有。最后,农民接受教育等文化方面的权利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进而影响到失地农民自身及其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三、失地农民权益缺失的成因

1、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是体制原因

(1)城乡分割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

“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我国“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体制和政策造成的。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体制是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基本体制矛盾。“一种集权制条件下的工业化在人口最大的中国,几乎是必然地派生出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那就是工业集中在城市,不断追求资本增密,同时形成内生性的排斥劳动力的机制,就业不足问题长期化,于是大量的农村人口是不可能随着这种工业化变成工业人口的。这是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内在原因。”[1]

(2)城乡分割二元社会结构是体制障碍

“农村问题是‘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表现为城乡、区域发展两个严重不平衡;农民问题是‘二元经济结构’衍生出‘二元社会结构’问题,其实质表现为农民与市民在法律上平等而事实上严重不平等。”[2]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城乡分治、一国两策”。形成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分配制度等等一系列的制度体系。农民是被排斥在这些制度体系之外的。因此,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是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最大制度障碍。失地农民在失地的同时失去了农民的身份,进城后在就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许多方面遭受歧视,无法享受真正的“国民待遇”,基本上还是被排斥在城市之外,所以大量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没有保障。

2、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缺陷是根本原因

(1)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我国多部法律均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而法律对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其主体和主体代表方面的规定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是失地农民权益流失的根本原因所在。

首先,集体土地所有权具有不完全性。与国家土地所有权相比,集体土地所有权在收益权和处分权方面受到很多法律上的限制,具有不完全性。在这样的制度前提下,国家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弱势导致农民权益极易受到侵害,尤其是在目前国家征用土地标准过低的情况下,集体土地所有者的收益权无法充分实现。

其次,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具有不确定性。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条之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可以分为:村农民集体(或村民委员会)、村内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实情况中,村民小组既不具备法人资格,也不是一级经济核算组织,它无法承担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代表的职责。村委会代表农民的利益同时又要向上级组织或政府负责。当二者利益发生冲突时,村委会往往选择维护上级利益而牺牲农民利益。乡(镇)政府是集经济职能与行政职能于一身,如果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交由乡(镇)政府行使,则极易产生寻租、腐败等现象,农民集体的土地收益权往往会受到侵犯。

农民集体应该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真正主体,但它是一个抽象、模糊的概念。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及其主体代表的不明确性,造成了集体土地产权主体的虚置和缺位。农民集体没有真正的利益代表,在征地过程中也没有明确的主体代表维护农民的利益。农民集体是土地的真正所有者却无法在土地转让市场中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因此,失地农民的权益,尤其是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屡屡发生。

(2)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缺陷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缺陷最主要的表现是农地使用权的稳定性差。法律赋予了农民长期不可剥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从法律角度讲,这一权利应称为农地使用权。农地使用权的债权属性较强,而物权化特性不明确。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经营和收益权,而缺乏处置权,农民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缺乏完整性。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的期限规定也体现了债权的有限性,“有期限的承包经营,终究还是一种‘半截子’的产权改革。”[3]虽然国家规定农民拥有三十年不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又确立了必须“保持稳定长久不变的土地承包关系”的原则,但是农民仍然没有获得永久的土地使用权。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仍是一种短期有限的权利。国家的土地征用行为导致农地使用权发生了转换,破坏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因此被征地农民的权益流失非常严重。

3、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是直接原因

(1)土地征用权限运用过宽

《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均规定“公共利益”是国家征用土地的前提,是否符合公共利益是土地征用权行使的依据。“公共利益作为一个社会存在所必需的一元的、抽象的价值,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目标,强调以公共利益为目的,是世界各国对国家行使财产征用权进行法律限制的通行做法。” [4]但是对何谓“公共利益”以及“公共利益”的范围,宪法和相关法律都未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给政府在土地征用时以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正是基于农地征收的公共利益界定不明晰,导致政府土地征用权限运用过宽,侵害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层出不穷。

(2)土地征用程序运作失范

根据《土地管理法》之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同时法律还规定,征地的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地方案的实施。这说明:土地是否被征收以及补偿标准和办法都是由政府决定的,公告程序是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这种事后公告无异于通知。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和不平等的地位,根本没有参与权和发言权,没有机会表达权益诉求。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流失非常严重。

(3)征地补偿标准规定不公

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最关注的是如何补偿安置。征地补偿不足是导致征地满意度低的首因。我国现行农地征收补偿是按照被征地的前3年平均产值倍数为标准进行计算的,并不是按土地的实际价格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征地补偿费用明显偏低,具有不公平性、不完全性。现行征地补偿标准没有考虑土地的增值部分,土地征收“剪刀差”问题突出。土地被征用以后,巨大增值收益的分配格局是,政府和开发商是主导,农民及其所属集体在各方利益主体博弈中是被动的、弱势的。征地补偿标准的不公平、不合理,是造成农民经济权益流失的最直接原因。

4、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是重要原因

“从理论上讲,社会保障应由一定的社会组织(政府、社区、各类非盈利机构等)承担,而不是由某种要素(土地、资金等)承担,‘土地’本身并不能承担社会保障职能。所谓土地具备社会保障的提法无疑掩盖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极度薄弱的事实,并混淆了提供社会保障的真正主体。”[5]

我国城乡分割二元社会结构,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一直是以城镇社会保障为主体,农村被排斥在外。土地一直承载着农民社会保障的功能。失地农民作为新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去了土地作为生活和发展的保障,同时又无法像市民一样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他们面临极大的社会风险。除了部分省市的试点以外,大部分地区并未启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即使在试点地区,也存在保障形式单一,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缺陷。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严重缺乏影响了其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

综上,失地农民权益缺失的成因是复杂而多面的,要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从导致这一问题的成因入手。针对每一方面的不足采取相应的、切合实际的措施才能从整体上保障失地农民这一庞大群体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温铁军.中国“三农”:值得深思的三大问题[J].学习月刊,2005,(3):23-25.

[2]王景新.现代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及其利益格局重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4.

篇11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根基,影响着建筑物的寿命,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非常重要。地下室施工中,混凝土工程量较大,容易出现裂痕,裂痕又会大大降低土体的抗渗性,导致水体渗漏,腐蚀钢筋,使地下室的承载能力大大下降。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就要在地下室施工中明确要点,从质量控制和施工工艺两方面入手。

1、地下室防水工程的原则

地下室防水工程的作用是确保地下水和滞留水不渗透到室内,保证地下室内干燥。另外,地下防水层还起到保护地下建筑结构的作用,不能让地下水浸泡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旦结构渗水,会导致钢筋锈蚀,断截面减少、膨胀,混凝土裂缝增大,抗压强度减弱,建筑基础受损,建筑物寿命降低,最终危及建筑物安全。

地下室防水技术的原则。地下室防水必须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必须达到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作为施工者,应当掌握地下工程附近水运动规律和现状,确定最高地下水位标高。同时结合地质,地形,地下工程结构,防水材料及当地施工条件等全面研究出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案。地下钢筋混凝土外墙,底板均应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根据防水混凝土的设计壁厚和地下水的最大水头比值。独立式全地下室工程应做全封闭,附建式全地下室半地下室防水设置则应高出室外地平标高至+0.000m以上。卷材防水和涂膜防水层可在室外平坦处改用防水浆完成设防高度。地下室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地下室施工应考虑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保证防水效果。在特殊要求下可采用架空地面和夹壁墙。

2、防水材料选择

2.1混凝土

过去选用的防水混凝土有以下几种;级配混凝土、掺加气剂的混凝土、掺防水剂的混凝土、加微膨胀剂的混凝土和掺减水剂的混凝土。这几种混凝土有一个共同特性,即在某种程度上都能作为密实混凝土使用。其抗渗指标都在P6以上。但也各有差异,如级配混凝土由于石子、砂子有一定级配,故和易性好,水泥用量小,水灰比也小,能减少混凝土收缩值。但施工时其级配很难控制,不易保证施工质量;掺外加剂混凝土的抗渗能力较高,除了掺减水剂混凝土之外,掺加气剂、防水剂的混凝土,标号将降低半级至一级。这些外加剂也能起到减少混凝土收缩值的作用。还有一种就是现在市场上使用的添加微膨胀剂和利用膨胀水泥补偿收缩混凝土。由于混凝土开裂主要由收缩所引起,因此,利用膨胀来补偿收缩,就能够避免开裂,防止地下水浸入,达到防渗防漏的目的。

2.2卷材防水

如果防水混凝土能达到自防水目的,即可不用铺贴卷材防水层,以减少施工程序,节省投资。但在某些薄弱部位没有把握时,局部附贴防水层还是必要的。为了确保卷材防水效果,凡地下室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形,并增加附加层或加强层。在变形缝及人防出入口接缝处,应设置止水带,将其埋入混凝土中。要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穿墙管道是地下防水工程中比较薄弱的部位,如混凝土捣固不密实或沥青麻丝堵塞不严,都会造成漏水。穿墙管道设计应沿管道四周焊一块钢板,使钢板与混凝土紧密接触,可以防止渗漏。为了提高混凝土自防水能力,地下室八字角处应支模板,以便振捣密实。混凝土施工要遵守操作规程,杜绝蜂窝、麻面、漏振等现象。

3、地下室防水施工

3.1混凝土浇筑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多为大体积混凝土,因而多采用分段定点、同一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渐进及一次到底的浇筑方法,以便于能够更好的适应泵送工艺避免频繁拆卸输送管道,以提高施工效率并简化泌水处理,同时可避免上层混凝土浇筑时下层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墙体混凝土浇筑则应严控分层厚度和每次浇筑的墙体长度,无论何种部位混凝土浇筑均应保证连续浇筑,避免或减少施工缝数量,浇筑施工缝部位混凝土前应将表面凿毛,并清除内部杂物并冲洗湿润,后浇筑一层水泥砂浆或相同配合比的细石混凝土,之后首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一般为40cm,以后每层的浇筑厚度则在50~60cm范围内,分层浇筑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h,对施工中交接的临时结合的竖向缝应相互错开;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并应尽量采用坍落度较低的混凝土,如果施工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则应退回搅拌站进行二次搅拌,如果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则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拌合,杜绝直接加水搅拌。

3.2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多采用振捣棒振捣,振捣过程中应保证棒距以免漏振,并应控制振捣时间以免振捣不密实和过振,由于过振会导致混凝土离析导致表面砂浆层过后而形成表面开裂,或模板支撑移位而发生涨模;振捣时应结合浇筑中自然形成的坡度则每条浇筑带前、后位置设置两道振捣器,前道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坡脚处以保证下部振捣密实,后道振捣器则应布置在卸料部位以保证上层振捣密实;混凝土振捣最终以表面呈现浮浆、无气泡冒出并不出现下沉为准。

3.3穿墙管道处理

地下室外墙施工中常采用穿墙螺栓来固定模板,施工中应避免内部钢筋和绑丝不接触模板,螺栓拉杆应按要求施工为防水形式;在管道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处,预埋套管,套管上加焊止水环,要满焊严密。安装穿管时,先将管道穿过预埋套管,并将位置找准,作临时固定。然后端用封口钢板将套管焊牢,再将另一端套管间隙用防水密封膏填严密,并用封口钢板封堵严密。

4、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

4.1组织好设计、图纸会审和施工队伍审查

地下室结构的设计和图纸是对地下室施工的总指导,对于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图纸设计出来之后,相关技术人员和建设人员要进行严格的会审。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了解图纸,对工程构造、设防层次、使用材料、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等进行大体掌握,在此基础上,对工程防水施工方案进行编制设计,使之切实可行。要明确施工段的划分、施工的顺序和进度、操作要点等技术保障措施。对于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队伍和施工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查。

4.2施工前合理计划

在结构施工前,施工单位要通过合理的计划、严格的计算,制订周密的混凝土浇注方案,使混凝土的浇注过程连续、顺畅,避免出现冷缝;在混凝土的浇注过程中,要重视混凝土的振捣工作要严格按混凝土的振捣规程进行操作,尤其在钢筋较密集的部位更是振捣的重点,必要时还要选用适当的塌落度及骨料级配,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4.3加强混凝土浇筑后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后要及时养护,并充分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防止混凝土早期脱水而出现裂缝;柔性附加防水层粘贴施工完成后,及时在其表面粘贴一层50mm厚的聚苯板保护层,防止杂物硬性损伤卷材防水层;同时要及时进行土方回填作业,回填时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回填土,并严格按照规范分层夯实。

结束语

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对保证建筑使用功能、改善人居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在进行地下室防水施工时,必须优选防水材料,加强防水混凝土施工,对防水卷材的施工严加控制,并对特殊部位进行重点防水处理,从而保证建筑地下室的防水功能,给用户带来一个舒适的环境,延长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徐军翔.浅议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J].低温建筑技术,2008

[2]施瑜敏.小议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J].商情,2011

[3]袁卓霞.地下防水工程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财富.2009(04)

篇12

【 abstract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economy, population increase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 of incontinence, the world climate face more and more serious problem, has serious harm to human survival environment and health and safety. In this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he low consumption low carbon emissions "the low carbo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s the key to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This article from th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to strengthen the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 key words 】 a low carbon economy; The city;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 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由于城市布局、土地利用、空间形态、产业结构、交通模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锁定效应,城市规划对城市低碳发展有着长期的、结构性的影响。城市规划本身在很多方面可以作为低碳技术应用,同时还是统筹各项低碳技术、产品和政策应用的空间平台。本文主要从交通模式、用地模式、生态环境几个方面探讨了低碳经济下的城市规划问题。

2 水环境规划

在雨水充沛的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水资源也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在场地的竖向设计和雨水收集利用及地表水的综合利用中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2.1 运用雨水收集技术

雨水利用的主要流程是:收集――贮存――净化水质――利用。通过安装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雨水通过这些设施收集到一起,经过简单的过滤处理,就可以用来建设观赏水景、浇灌城市内绿地、冲刷路面或供城市居民洗车和冲马桶,这样不但节约了大量的自来水还可以

为居民节省大量的水费。

2.2 运用中水回用技术

“中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在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厕所冲洗、园林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都大量地使用中水。将中水引入城市,实现双路供水是建设节水型城市的重要体现。城市中的冲厕用水、绿化用水、洗车等方面都可以用中水替代,实现了水资源的多次重复利用,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中水回用可以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总量,从而增强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生态的保障作用,为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

发展拓展空间。

2.3 打造人工生态湿地系统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一项污水处理技术,它通过模仿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协调技术来处理污水,一般有人工基石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组成。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吸收、吸附污染物,为水体提供氧气,为卫生生物提供附着场所,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等等。人工湿地对于城市生态建设具有多种优点 : 可有效处理多种废水,如日常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垃圾渗滤液和地面径流雨水等;能高效去除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物、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等多种污染物 ; 是一项投资及运行费用低,运用维护方便,但出水水质好,去除污染物效果强的理想项目。同时,人工湿地可在景观设计中将水景、绿化、人文景观相结合,取得景观与净化兼得的效果。

2.4 应用透水性地面

针对不透水地面引发的多种不良影响,透水地面为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首先,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可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面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 ;其次,可吸收水分与热量,调节地表局部空间的温湿度,对调节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较大的作用,可减少空调使用带来的碳排放 ; 第三,可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对防止公共水域的污染和处理污水具有良好的效果 ; 第四,雨后不积水,雪后不打滑,方便市民出行;第五,表面呈微小凹凸,防止路面反光,吸收车辆行使时产生的噪音,可提高车辆通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 用地布局与空间形态

3.1 构建功能混合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功能布局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短路径的城市只有通过功能的多样性和多种功能的混合才能实现。在欧洲传统城市中,居住、商业与工作场所往往是相互支持的,并通过以街道为主的公共空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高密度、小街坊以及公共空间的混和使用的城市空间结构。而在当前城市建设中,人们却信奉着现代主义的基本原则,过分强调城市的功能分区,造成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彼此分离,商业区、居住区成为“孤岛”。因此,为了重塑城市生活的魅力,找回正在失去的城市文脉,必须改变现代主义这种僵化的功能分区的做法,强调多种功能的混合。

基于低碳理念的生态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需特别关注城市内部拥挤成本、生态景观、社会效益等问题。其主要依据为 : 适度的人口规模和建筑密度可确保基础设施利用的高效率;适度的人口规模和混合使用使工作和家庭之间的路程变短,这使污染和能量消耗减少。混合的土地利用政策在生态城市中的具体规划措施包括 :

(1)、城市建设坚持混合使用土地,避免建设大面积单一功能区域。

(2)、增强城市内部各相关产业和服务机构的联系,促进多样性的成长,促进居住与就业岗位的均衡分布,减少钟摆式交通带来的能耗与污染。

(3)、合理安排开发时序,强调开发计划最大限度地利用已经开发的土地和基础设施,避免在城市建设中贪大求全,减低建设效率。

(4)、城市分期开发中首先要建立并保持一个初期的混合使用意向,并在后续开发中进行适应性调节。建立详尽的分期开发计划,明确每一个阶段的开发目标,减少上一阶段的延误

和问题对下一阶段开发的经济和物质影响。

(5)、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反对“巨型居住区”无序蔓延,鼓励对现有城市的填充式发展,即所谓垂直加厚法,增加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6)、提倡城市空间立体化建设,鼓励发展城市地下空间,以减少对新区环境的大气、噪音、景观的影响程度。提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降低能源损耗。

3.2 构建适度紧凑的城市空间形态

我国土地资源匾乏、人口众多,这一矛盾在城市中尤为突出。低碳生态城市应采用紧凑式布局,尽可能节约占地,适当提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同时,在紧凑的建筑组群之间最大限度地留出开敞空间以保留或修复自然生态要素。

紧凑城市理论在城市内部空间这一层面的空间控制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分区、邻里和走廊上。分区是围绕一个主导的活动而组织的功能组团,在城市中以居住功能为主 ; 邻里是具有一个平衡活动系列的微观城市地区 ; 廊道是用以分割和连接分区和邻里的线通运输或者绿地系统,即分为交通廊道和绿地廊道,这一层面具体的内容包括 :

(1)、各组团分区强调居住空间的形态完整,同时要注重辅助功能空间的完善要通过交通与用地的有机组织获得可识别和清晰的分区边界,营造分区内部的场所感,创造行人友好的步行环境,提供连接邻里和城市内便捷的交通网络系统。

(2)、邻里空间应该是紧凑的、步行友好的和土地混合利用的。邻里设计需要做到工作、购物、上学、娱乐的混合平衡,增强各功能空间的有机联系,努力减少人们长距离出行的动机,并且应该提供一系列不同类型和价位的房屋以促使不同年龄、种族和收入的人们互相交往。

(3)、许多日常生活应该被组织在步行可达的空间范围之内,允许那些不能够驾车的人,特别是老年人和小孩出行的独立性。在公交车站步行的范围之内规划合适的居住密度和空间结构,允许公交成为一种良好的小汽车出行替代物。

(4)、公园和开敞空间应该在分区和邻里内有机分布,并用以定义和连接不同的邻里和分区。通过创造优化组合的交通与用地景观格局模式充分发挥绿地廊道的景观生态效应。

(5)、交通廊道是区域范围内分区和邻里之间的主要分隔和连接渠道,包括主要道路、轨道线以及河流航道。交通走廊合适的规划有助于组织良好的城市结构。在城市规划中要使城市发展轴线与交通廊道布局有机契合,大力发展交通廊道上的公共交通,沿线采用土地混合利用的策略,创造交通、土地经济、以及社会生态最佳整合的发展模式。

4 交通系统规划

合理的城市交通布局是实现高效性的重要方法,低碳生态城市应该提倡“绿色交通体系”,也就是建立步行 ( 自行车 ) 优先、公交为主、限制小汽车使用的交通组织方式。针对我国城市发展状况,生态城市建设要首先考虑以良好步行环境为导向的开发,再优先考虑方便自行车使用为导向的开发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倡以公共交通委导向的开发建设,再次考虑城市的形象改善工程和小汽车交通的发展。

5 绿地系统规划

5.1 构建绿色邻里模式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低碳城市规划不能仅停留在运用传统的审美观念和物质规划方法去刻意追求自然生态环境的感官形象,应该从形式和功能上都体现出“生态”的作用和效益。一方面,在形式上应该有效地利用自然生态基底形成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心理需求的规划格局,例如在城市中人工创建绿化带、水系等,形成树影相映、碧水环绕的清馨的自然环境 ;另一方面,应该在功能上增加人们接触自然生态环境的机会,塑造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发展的

规划格局。

5.2 采用立体绿化

结合城市的规划和住宅设计来布置室外绿化和水体,以此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物理环境(声、光、热等 )。在城市内可推行立体绿化技术,立体绿化是绿化技术的创新,主要包括首层绿化、中层绿化、屋顶绿化以及墙面绿化。首层绿化可采用架空实现,形成一个空中花园 ; 至于墙面绿化,可在墙上设计有柱子和圈梁形成的构架,再加设种植槽和喷灌系统,以便于植物植根和生长。

5.3 运用“碳氧平衡”原理在进行碳氧平衡的量化计算时,为避免静风时城市内的局部缺氧,应保证人口呼吸的最低耗氧量,根据一个成年人每天要呼出二氧化碳 0.9kg,吸进氧气 0.75kg,可以推算出每个城市居民要有 10m2树林面积或 2-5m2草坪面积 . 按照乔灌草型绿地的释氧固碳能力是草坪型绿地的 138%,可以推算出 : 要维持城市内部人口呼吸耗氧的平衡,每人需要 18.12m2乔灌草型绿地,在树种选择方面应选择固碳能力高的品种。

6 低碳能源规划

城市规划中应重点着眼于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在生态城市内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减少对石油、煤炭等能源的依赖,提供可持续使用的能源 ;另一方面绿色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可以大幅度减轻环境压力,改善区域内环境质量。

7 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一般应具备如下的墓本特征 : 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第二,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

8 结束语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低碳生态社区规划缺乏理论指导,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方法论比较欠缺的研究现状,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经验借鉴,经过归纳整理,斗胆提出一些极为粗浅的观点,希望能够将低碳理念所倡导的思想引入生态社区规划中来,为生态社区的健康发展提供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机的方法,并为实现生态社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可资借鉴之道。

参考文献:

[1] 顾朝林等 . 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3):38- 4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