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10 16:33: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医学信息概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7-1374-04
中医证候信息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以中医临床实践为基础,应用信息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中医证候信息学理论体系,科学阐述中医证候的信息学特征及其内涵联系,研究信息技术在中医证候学研究中的应用途径和中医证候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的共有关键技术方法,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病证规范、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疗效评价体系和中医循证医学工作平台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的学科。
中医证候信息学是在中医证候学和现代信息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是中医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证候是研究核心,基础是标准化,工具是信息技术,依托是临床实践。在中医现代化,特别是在中医临床实践与研究中,其可利用的海量资源和快速简洁的数据整合利用能力是其他临床研究方法不可比拟的,其与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和中医证候学的亲合力使它具有特别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1 中医证候信息学的理论基础
1.1 中医证候及证候学的概念
中医证候学是研究疾病的证候本质,证候的发生、发展与转归规律,辨证方法及疗效判断的一门学科。
中医证候是中医认识、诊断疾病,据此遣方治疗和观察疗效的基本概念。“证”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空间、时间的本质特征,“候”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空间、时间的情状、现象、信息流,“证候”是疾病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体,藏于内的“证”通过现于外的“候”而反映出来。通过辨析疾病外在的现象(候)就能把握疾病内在的本质(证),这一过程即“辨证”。有鉴于此,现代中医临床上,“证”与“证候”又常通用。疾病的本质极其复杂,反映疾病本质的现象变化莫测,加上人们的认识手段、方法和能力总是有限的,故“辨证”的结果通常不是唯一的,其准确性亦须实践检验。证(证候)是致病因素(单一或综合)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综合反应状态,是对人体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空间、时间)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以及治疗反应等病理生理状态的高度概括,它反应了疾病变化的个体性、阶段性、动态性和方向性。
1.2 信息及信息学的概念
信息是形式上可数字化,内容上可知识化,本质上可序位化的未知现象。信息是反映本质的现象,它几乎可指代任何未知的或不确定的东西。其基本类型:形式信息(文)、内容信息(意)、本真信息(义)。广义文本,体现了形式信息(文)的丰富性(如:字、式、图、表、音、像、立体、活体),其中,既涉及物(质、能、时、空)的“虚拟映射”并子集(物象信息),又涉及意(静态的“知”和动态的“情、意、行”交融的“个性”化“选择”)的“虚拟映射”并子集(意向信息)。
信息学是一门应用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和计算机技术与方法研究信息如何获取、加工、处理、传输、计量、变换、储存、分析与利用的科学,是对信息系统实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方法性学科。
1.3 中医证候学与信息学的结合
中医传统的疾病信息采集主要通过医生“望、闻、问、切”,疾病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主要靠医生个人的大脑,即辨证。由于准确的辨证需要临证者具有大量临床实践经验和反复思考体会,主观成分较多,随机性较大,临证者个人的学识、“悟性”和经验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辨证的准确率与临证者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关系甚大,即使是同一临证者也难以在不同的情况下把握条件和标准,严重影响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这也是辨证论治疗效评价和难以客观化和规范化的关键所在。随着人类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对证候及辨证论治客观化和规范化提出时代要求的同时,也为证候及辨证论治客观化和规范化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方法。
中医证候信息学是将证候作为一种医学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以采集、分析与处理。数据采集技术是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数据采集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中医证候学与信息学的结合提供了可能。
临床证候数据的采集是指将临床诊疗过程中的证候信息量(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收集后储存下来的过程,将证候客观化、规范化和数字化是中医证候学与信息学结合的基础与关键。
随着中医证候采集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医证候数据库得到长足的发展。证候数据库是指一组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具有明确意义和相互关联的证候数据集合。用信息管理技术对具有2000多年的中医证候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研究,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业。
有了中医证候信息数据库,就为中医证候信息学的数据挖掘提供了可能。中医证候信息学的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但又是潜在有用的证候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其目标不仅是面向特定数据库的简单检索查询调用,而是对与证候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和推理,以指导辨证论治等实际问题的求解,发现影响证候发生发展的复杂因素及转化规律,甚至利用已有的数据对未来的活动进行预测。当然,所有发现的证候知识都是相对的,是有特定前提和约束条件、面向特定领域的,同时还要能够易于被用户理解。
数据挖掘并不只是一种技术或是一套软件,而是一种结合数种专业技术的应用。数据挖掘在中医证候领域的应用是基于证候信息学基础之上的,证候信息涵盖了医学活动中产生的文字、图像、声音以及电磁波、光波、压力、温度等多媒体物理数据,这些数据在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持下,已成为中医学技术领域实施科学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为医务、科研工作者及其管理人员分析、利用这些数据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决策和开展大规模、高水平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工具。
证候数据挖掘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统计学等与中医证候学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的需要,应用前景广阔。证候数据挖掘是面向整个医学数据库或医学信息集合提供知识和决策,亦是医疗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证候信息学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证候数据挖掘必将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价、中医学科研与教学以及医院管理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2 中医证候信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1 证候信息客观化与规范化研究
客观化、规范化是科学的重要特征,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特色与精华,要发展中医学术,证候信息的客观化、规范化研究势在必行和先行。现代中医证候学研究不
仅拓宽和加深了传统“四诊”视野,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提高了中医临床诊治水平。中医临床疗效的判断决不能仅满足于整体症状和(或)体征层次上的改善,还必须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生命科学、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的所有成果,赋予证候的全新内容,保证证候信息的质,扩大证候信息的量,完善证候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能力,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客观显示度,使中医学术得以突破性发展。
中医证候采集客观化、规范化是建立中医证候信息学的先决条件,传统的“望、闻、问、切”不能满足中医证候信息学的需要。近几十年来,广大学者和临床工作者对证候信息的采集客观化、规范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但传统的证候概念模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时的证候概念复杂到无所不包、神不可测、难以真正掌握;有时的证候概念和内容又简单到难以令人信服的地步。这姑且算是“直觉”的作用,但“直觉”并不总是可靠的,没有受过在某一方面专门训练人的“直觉”更不可靠,且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靠的。这显然与现代社会对生命质量和医疗技术的“完美”要求不相适应,过去我们可以用反复“试错”的方法去逐渐把握证候,但现代和今后人们就不会充分允许我们这样做。证候是未知的信息,又是复杂的巨系统,要准确捕捉它确非易事。传统的中医主要依靠医生个人的感受能力和智力来把握证候,有一个反复学习、经验积累的过程。尽管这一把握证候的方式目前,乃至以后也不能完全被取代,但必竟效率低下,不便他人学习和传承。现代信息学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提高证候把握的效率提供了可能,但这除了要解决证候信息采集客观化、规范化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也有一个人工智能反复学习的过程。这方面工作量大、难点多,推进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也正是中医证候信息学首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2.2 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证候分布”是中医临床流行病学概念,是指临床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证候或同一证候在不同疾病中的临床分布情况。“分布规律”的研究则是通过对临床实际存在的证候分布资料的进行分类处理和成因分析。归纳总结其规律性分布的条件与特征。
目前,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通常采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临床数据库(采集并存储疾病过程中的相关证候信息),根据研究目标要求从数据库的记录中提取符合条件的证候信息资料形成一个“中间库”,对该“中间库”记录中的中医证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对分布情况的进行分析研究,掌握临床中医病证的分布规律,确定疾病的主要证候类别构成关系,等等。
2.3 证候演变规律研究
证候演变规律研究是在研究证候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研究证候在不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演变规律。比如,我们以某病的主证候诊断为条件,在临床数据库中搜索符合该条件的病历资料,再确定一个合理的临床观察周期(主要根据病情变化的快慢确定相应的参数),依据选定观察参数(此参数的确定即是证候演变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分时段从每一份病历资料中提取出相应的证候诊断信息,形成一个证候“动态数据库”,并对该数据库采用分时段,逐层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其临床动态演变情况和规律。
2.4 证候调控规律研究
证候调控规律研究是在证候演变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证候动态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化研究,如药物、环境、体质、心理等因素对证候演变的影响。我们可以调用证候演变的相应病历资料,提取其流行病学和临床治疗的数据资料,根据其特征采用不同的数学分析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和条件的分析研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规律,构建证候调控模型。一个有效的证候调控模型不仅能预测证候的演变趋势,而且能指导临床遣方治疗和评价临床疗效。
3 中医证候信息学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3.1 标准化技术方法
标准是为使重复性事件获得最佳秩序,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关批准、颁布、实施的规范性文件。标准化是针对标准所进行的研究、制订、和实施的一系列活动。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强调结果,后者突出过程,而过程与结果是密不可分的。标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标准化活动的产物、成果。标准化工作的目的和作用,都要通过制定和贯彻具体的标准来体现。
标准的本质特征是“统一”,是一个被各方所公认的工作或工作成果的“衡量准则”。标准是重复性事物或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化工作是将科学研究的成就、技术进步的新成果同实践中积累的先进经验相互结合,纳入标准,莫定标准科学性的基础。对这些成果和经验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加以综合后纳入标准。它是对科学、技术和经验加以消化、融合贯通、提炼和概括的过程。是将截至某一时间为止,积累的科学技术和实践的经验成果予以法规化,以促进对资源更有效的利用和为下一步发展树立目标和创造稳固的基础。
中医药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其科学性与技术性,决定了对标准化的需求。翻开中医药学文献,可见许多前人标准化实践的纪录和丰富的标准化思想,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模式的局限,中医药的标准化始终缺乏坚实的近代自然科学基础,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管理,而长期的小生产式的师徒相授又削弱了标准化的动力。20世纪以来,不少有志之士为了中医药学的标准化作了可贵的探索和不懈地努力,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得到了长足地进步。
历史已跨越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使中医药学界震惊。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医药国际化的前提是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现代化的基础是中医药标准化。近些年来,随着现代中医药事业和学术的飞速进步和国家标准化建设战略的提出与部署,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现代中医药学术和技术的进步已由从个体为单位进入以群体研究为单位运作的时代,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合作发展,这给中医药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提出迫切要求。今天我们面临的中医药学术问题是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问题,要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力争在理论上和技术上有重大突破或进展,必须多学科的通力合作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给传统的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客观上极大地推动着现代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迅速向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开放化和全球化的模式转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医学术建设的发展及临床、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医规范化已成为中医界研究的重大课题。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特色与精华,证候的标准化研究是证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医学
规范化研究的龙头。证是立法遣方用药的依据,法随证立,方依法制。证候标准化的目的是使中医药的科研、医疗、教学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根据”。证候诊断客观化、标准化是辨证论治规范化的基础,因此,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在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在思路和方法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些行业标准、国际标准,为临床诊治提供了许多客观依据。但在这些规范化研究的标准当中,制定的各种证候诊断和评价标准。均来源于历代文献描述和专家个人的经验,虽不乏深厚的实践积累,但终究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偏倚,缺乏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技术和数理统计学的支持,因此,各标准之间仍然存在着证候分类、证候名称规范及具体内容有明显的差别,使证候的诊断标准不统一,并且将规范后的结果与规范前的资料进行比较时,很难发现它们之间有何本质的区别。从使用的实际效果而言,规范前后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导致规范化的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说明,研究虽然找到了突破口,但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些年来,标准化学科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其技术方法也日趋成熟,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利用。所以应用这种技术方法处理中医证候信息标准化和信息流程规范化问题不仅是中医证候信息学研究的必然选择,而且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可行有效。
3.2 数据采集技术方法
数据采集就是将被测对象(外部世界、现场)的各种参量(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通过各种传感元件做适当转换后,再经信号调理、采样、量化、编码、传输等步骤,最后送到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或存储记录的过程。控制器通常由数据采集系统的核心――计算机担任,它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用于数据采集的成套设备称为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是计算机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数据采集技术方法为证候信息学研究提供了甄别和获取信息的工具,是实现临床中医证候信息化的手段之一,采用这种方法能帮助使用者快速简便的获取信息,并可提高所获取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目前,对于可以客观量化的证候信息可通过数据采集系统直接采集,尚难直接量化的证候信息可通过证候量表转化方式采集。随着证候信息采集的客观化、规范化研究的不断进步,证候信息采集的分别按视觉信息、声音信息和触觉信息的采集进行技术改进。
3.3 数据库技术方法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大量有组织、具有明确意义和可以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技术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和使用的一门软件学科。数据库技术是在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数据库管理系统本身要在操作系统支持下才能工作。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重要技术支柱。从第一代的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发展到第三代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互相渗透,互相结合,成为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数据库技术方法是构建中医临床证候数据仓库的工具,可提供对证候信息的整理加工、存储管理和查询检索功能,将保证快速准确的为证候信息学研究提供信息资源。
3.4 数据分析与利用方法
知识发现是从数据中发现有用知识的整个过程。数据挖掘是知识发现过程中的一个特定步骤,它是用专门算法从数据中抽取模式。数据挖掘方法是由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方法发展而来,结合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模糊数学方法以及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以数据库为研究对象,形成了数据挖掘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归纳学习方法、仿生物技术方法、公式发现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和可视化技术方法。
数据分析与利用方法是面对中医临床数据库,根据证候信息学研究需要提供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工具,可用于中医证候知识整合、知识发现等领域,为实现中医辨证规范化,建立临床病证疗效评价体系和辨证论治支持系统的目标提供方法学支撑。中医证候数据库的建立及其知识发现功能的实现,可以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医疗提供规律性的依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简化实验程序,而且在寻找传统中医和现代科学的结合点上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通过辨证论治支持系统的运用,可以得到有价值的辨证论治虚拟结果供临床医生参考。
热点1:数学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评价。
2005年第四期《数学通报》上记录了数学家在会议上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回顾与讨论的谈话内容。数学家们基本上都对平面几何部分的改革提出质疑,反对删掉一些内容。数学家们都认为逻辑思维能力在将来,在任何方面,无论你学法律也好,物理也好,或者学别的科学也好,都是很重要的。几何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有重大的作用,而标准中将一部分内容删掉,消减了平面几何的一些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家们还认为联系实际,讲背景,将应用,将历史,就是数学讲得不够。
分析: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国几何课程删去了大量抽象思维水平较高的知识。虽然增加了现实几何的内容来充实几何课程,但以降低对学生思维水平的要求为手段,来适应大众数学的潮流,这是否意味着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值得思考的。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并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懂了知识,获得了学习上的成功,也就会激发和增强学习动机,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则导致志向水平的提高;经常感受失败的体验,则导致志向水平的降低,如果学生经常失败,最终会导致回避退缩的反映,丧失学习的信念。现在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大众教育,就是针对这一点,把数学难度降低,尤其是几何的难度,削弱了几何种推理论证的内容,增加直观几何的内容,借助直观让学生学会推理,逐步形成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但如果过多地削弱几何中逻辑论证与推理的内容,对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会有一定的影响。正如数学家所说,逻辑思维能力对人从事各个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是学生由直觉思维为主向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期,特更说明了此阶段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否应该从教学方式上改进,如借助直观逐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内容需要学生学习。标准中增加了概率统计部分,它的作用在生活中很大,如果要把这些内容加进来,别的内容不减少,肯定大部分学生接受不了,这又是几何削弱的原因之一。课改的理念之一是力求适度的光和恰当的深,但是否应把几何削弱到现在这种程度,它是否符合课改的理念也值得思考。
是否应该削弱几何也是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之争。在数学发展史上,许多数学家都十分重视直觉思维的作用。例如,笛卡儿创立解析几何和牛顿发明微积分都受益于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用于论证,直觉用于发明”,著名数学家庞加莱的这一名言对于数学创造活动中直觉思维的作用的论述是十分精辟的。但这些数学家都是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的人,才可能有一定的创造能力。爱因斯坦曾说:“单凭传统的逻辑思维而想有所发现是困难的甚或是不可能的;但是,假如认为不必借助于逻辑思维而想有所发现,这同样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实际上,只有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巧妙地结合,才可能对创造力培养其作用。
数学家说讲背景,讲应用,讲过程,讲历史,数学知识讲得就过少了,为什么强调讲历史,讲应用,讲过程,讲背景?主要是以前教师太不注意这些内容了,教师的知识面很窄,只能就数学讲数学,一点点地扩充都不行,导致学生不知道学了数学能干什么,所以才把联系实际,联系历史等提到标准中。但过多地注重这些内容,课堂上表面很热闹,教学目标确缺失了。当然背景,应用,过程和历史如何与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是很困难的,其实讲背景,讲应用等是为讲数学知识服务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更有兴趣的学习数学知识。
“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之争。数学家认为国家应注重精英教育,这当然是对的。项武义先生提到美国有一些特殊学校,其教材是完全开放式的因材施教,我们国家应赶上去。标准强调“大众教育”,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学校长期以来忽视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甚至丢弃了这些学生,但并不否定“精英教育”。课程设置中提到了校本课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开设一些校本课程的选修课,比如开设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选修课或成立数学活动小组等,给学生更多地选择空间。
热点2:倾听来自一线老师的声音。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对咸阳地区的部分教师做了调查。调查的问题是:(1)新课程下您的教学与原来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2)新课程下数学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3)面对新课程您有哪些困难?江老师的回答做了汇总,把有代表性的回答——列举如下:
由原来的“一言堂”逐步向“互动式”“讨论式”教学过渡,但过渡的过程较慢。
新教材相对就教材而言,缺少了很多基础训练,使得部分学生思维虽然开阔了,但运算能力差了很多,在课堂上还需对新教材的内容进行补充。
课堂气氛活跃了,但是有时学生讨论的结果与所问的问题相差很远,教师在肯定学生讨论的同时,还不要忘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备课上,与原来相比详细多了,以前只要能把本节课知识讲授给学生就行了,而现在需要针对具体内容,要认真思考看怎么备课,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使学生轻松,自主地掌握知识,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并使他们乐于学习。
从习题训练上,主张学生“一入多出”,从不同方面得到不同训练,从而得到不同收获。
以前的时间可根本就不上,现在每节实践课都和学生在一起讨论。
教材的处理不同,原来是照本宣科,现在必须多层次,多方面了解渗透。
分析:总的来说,教师的教学观念确实有了变化,逐步由关注教师向关注学生转变,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从中可以看到课堂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教师变得比以前更累了,认为运算能了削弱了,需要在课堂上补充,而且学生讨论问题离题太远,教师说既要给与肯定又要兼顾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我们思考:运算能力削弱是好是坏呢?教师如何控制课堂局面呢?
问题二:新课程下数学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
新课改理念的培训,使教师认识到课改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只有教师用新课改理念武装自己,可改实施的第一步才算完成。
新教材教法培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许多教师遇到新教材感到“老虎吃天,无法下爪”“穿新鞋走老路”为普遍现状。
信息技术培训,许多学校资源闲置,只要原因在于教师未能很好把握有关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内容。
需要听有经验的教师对新课程讲一些示范课。
个别知识的更新,例如在新教材中有许多新的知识,新提法的出现,对一些教师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应对新课程中出现的某些知识,来源过程加以培训,辅导,以便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分析:关于教师培训问题确实需要培训部门的反思。我们认为:培训不能停留于表平面,不应该在家里做文章,应多于一线教师接触,看他们所需要的是什么,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问题三:面对新课程您有哪些困难?
新课程的采用固然活跃,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长了见识,但并不能对达到全面地发展,和谐的发展的目标,许多人认为,既然内容活跃了,丰富了,那为何“分数”却降低了?
如何指导学生“小组合作”一直很迷茫,由于是大班教学,农村学生从小一直习惯接受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时,多数学生无合作意识,无责任感,无所事事,或者不是互相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而是讨论其它的事情,有时由于时间紧张,不能放开让学生交流。
教材内容设置与习题配套相脱节: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有些地方相脱节,这是教师茫然的地方。
发展性评价跟不上,考试与新教材要求不一致,过程评价把握不好。
面对新课程,只觉知识缺乏,方向把握不好:自身的知识不够用,同一个知识点旁征博引的少,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是思路不开阔。
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落后,资源匮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有些领导认识不够深刻(多媒体=新课程),广大家长也不理解,不支持。
面对新课程的学生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是零散的,学生的差异会逐渐加大。
分析:很多教师认为新课程固然好,但学生的考试成绩大不如从前好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认为,首先教师长期束缚在以分数来评价学生这一单一的评价体系观念下,教师必然对学生分数的降低感到不习惯,因此产生了疑惑——这样的课程算是好课程吗?其实,学生的分数降低间接的也反映了新课程的明智,以前学生的分数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大都在死记硬背,大量演练同一个类型题,学生每天除了做题之外,就没有其它的活动,这种情况下的“教育”分数能不高吗?相反,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必然对一些问题的死记硬背减少了,大量重复性练习找不到了,必然“导致”学生的分数降低。这样留给学生的空间就多了,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带着问题去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我们不应该完全否定“分数”。分数是实力体现之一。这里面就要提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问题。应试教育的核心是怎样在考试中得高分,并以此作为其它的先决条件。素质教育并不排斥高分。如果说素质全面的,健康发展的,分数就一定低,这也是不符合逻辑的。相反,素质全面地,健康发展的,分数也一定高。当然是不是应当高到应试教育那种程度,倒不一定。应试教育的关键误区是把“如何应付考试”当成了教育的核心,把考试成绩当作衡量人的唯一标准,在这个指挥棒的驱使下,人们无法重视素质的全面,健康的发展,使得孩子的许多素质被扭曲了。
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一个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别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学生一个人不能独立解决的,并能做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有合作的价值。具体操作中至少应注意这样几点:第一,分工明确。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试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都有不同的学生承担,是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不可缺的一分子,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中的主人。第二,建立机制。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会倾听,尊重卸任的意见,从而使足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第三,适时引导。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想多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中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拔,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很多教师的知识匮乏,停留于原来的知识体系和教育理念中,在与一线教师的交谈中,有些老师这样讲,他们没时间充电,新课程的理念很好,但在实施中确不像想象中这么容易,由于考试评价与新课程要求不一致,教师既要讲新教材,又要讲老教材,弄得教师不知所措,比以前更累了。照样给学生留大量作业,教师每天都在批改作业中度过。因此教师没时间去丰富自己的知识,我们提一线教师呼吁:新课程的评价一定要跟得上,否则新课程就是空谈。
农村学校资源短缺,尤其是互联网。使得农村与城市的教学质量距离拉大,教育不公平。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两个途径。一是实施信息技术资源带动策略,通过网络共享优质资源,让城市中优质的学校富裕的资源转给农村学校,缓解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缩小城乡差距。二是由政府解决,政府已经在对贫困地区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我们相信:政府也会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实现农村与城市教育投入的公平。当然网络带来的弊端也不小,因为很多学生还没有抵制诱惑的能力,不能很好的利用互联网,教师要加以引导来突现网络的作用。很多学生接触了网络,就很少看书,而书是获取知识的最好途径之一,读好书对学生是终生受益的。
现在,国家大力推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教学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笔者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析了新课改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新课改的误区及对策
(一)教学要素
1.师生关系
(1)误区
第一,教师使命的缺失。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人就认为学生是主体,那么就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在课堂上出现教师任由学生自由发言,把学生自主学习理解为“自己学习”,整堂课全部让学生自己活动。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提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所以,教师虽然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但实际上应该担负起更重要的角色,即教师要组织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上指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达到“同化”或“顺应”的目的。
第二,教师主导=教师辅导。教师主导并不等于教师去辅导学生,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要组织教学的内容,组织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的发言,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起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应该说,教师是整个课堂的支配者,没有教师课堂会变成一盘散沙。有的教师在上课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学习内容,按照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去选择如何学习,自由选择合作对象。这种典型的放任自流式的学习方式,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自主、合作、探究”,实际上是放弃了教师的责任,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2)对策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把握新课改的精神实质。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学生是不自觉的主体,他们在没有教师参与的情况下,不可能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很容易偏离教学方向。所以,教师应该实时对学生加以引导,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而学生则在教师的设计、引导下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教材
(1)误区
第一,教学内容泛化。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学内容应该尽量丰富,而且都贴近实际生活,但是,教学内容的深度有所降低。有些教师认为教学内容应该越宽泛越好,只要是和教学内容有关的都可以拿来进行教学,而且新课改要求学生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资料收集,自主探究知识,所以,教师也认为只要是学生去探索的知识都可以当作教学内容。
第二,设置虚假情境。新课改要求创设情境,合作学习,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看,也强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情境创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教学内容范围内进行合作、探究,设置疑问,引导思索。而如果引导不恰当的话,就容易使学生偏离教学内容,探讨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第三,形式主义化的收集材料。新课改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自己去收集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学会知识,达到探究的目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平时课业任务较重,科目较多,所以,收集材料往往就变成了形式主义,象征性地从网上下载一些资料,从课外书本中摘抄些文字,就认为是收集资料了。
(2)对策
第一,教师应该紧扣教材进行教学,这并不是说不要收集课外资料,恰恰相反,我们正是要以教材为根本,紧扣教材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但是,不管收集多少资料,都不能偏离所要学习的知识。
第二,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适当的情境,并不是每堂课都要设置情境,而要视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如果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就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思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作性。而如果教学内容本身较为抽象,并不需要和实际生活相联系,那么,就不要刻意地创设情境。
第三,我们需要让学生收集资料,因为这能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通过学生自主地收集、整理资料,可以使学生能够深刻地领会知识、扩大视野、充分理解知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和内容都需要收集资料,收集资料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哪些课程和内容收集资料,需要收集哪些资料。收集的资料只要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可以了。
3.媒体
(1)误区
教学=操纵多媒体。众所周知,现在的观摩课、公开课都用上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使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融合在一起,给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多渠道的感知世界,使教学活动立体化、信息化,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教学管理者认为只要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就是好的课堂教学,就是创新,就有使用价值。但在这种看似时尚和热闹的背后,教师和学生把多媒体课件当作是一种“时尚工具”,而并非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运用。
(2)对策
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烦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但它毕竟只能起辅助作用,而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应当从实际的教学课型和内容出发,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独特功能,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千万不能为之所困,更不能成为它们的“奴隶”。
4.教学过程
(1)误区
第一,只图课堂气氛活跃,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双基”就无关紧要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让课堂气氛“热闹”上。于是,我们看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如何使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发言,却忽视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第二,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大屏幕代替黑板的现象比比皆是。
很多教师在上课时都使用多媒体,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好处。但是,学生始终处于这种状态,必然会出现视觉疲劳,教学效果并不一定好。
第三,内容空洞、言不由衷的鼓励大行其道。
在课堂上,教师只注重夸奖学生,对学生的回答不管是否正确、是否有实际价值,都给予“隆重”的夸奖,这种名义上是进行赏识教育、鼓励教育,可实际上这种缺乏深层次指导的表扬,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感到厌倦,也会对教师失去信任,根本就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
第四,以问代讲,一问到底的所谓“双向交流”太多太滥。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用一些思维含量太低的问题来发问不止,这些问题学生往往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或者通过翻阅教材就能找到答案。表面上看起来这堂课师生互动频繁,教材的知识点也都涉及到了,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升。在这种课堂教学中,能给学生带来多少启发呢?
(2)对策
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因而,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式时,就应该以学生为本,坚持科学适度原则,既要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科学性、教育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材料,又要采用最能使学生把握教学内容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教学方式。千万不能舍本逐末,单纯为了活动而活动,那样的话就违背了新课改的本来意义。
(二)教学方法
1.误区
强调探究性学习方式,否定接受式学习方式。需要反思的问题是简单地接受了一种教学方式,缺乏辨证的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认识。教师通常认为既然是新课程改革,那么,就要原来的学习方式,完全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来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那么,需要采用新的学习方式,而其中探究式教学方式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教师启发、引导,使学生能够建构起对意义的理解。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完全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摈弃接受式学习方式,认为接受式学习方式是毫无价值的。
2.对策
一堂课究竟采取何种学习方式,要根据教学目标、知识内容、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科的特点以及客观条件来确定。不仅探究式学习是有意义的,而且接受式学习也是有实用价值的。不能把两种学习形式混同或对立起来,也不能强调一种排斥另一种。探究性学习方式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于研究的情境,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但是,在有些课程的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数学、物理等,其中,有些概念等内容是不适合用探究性学习的,因为,这些内容本身是抽象的,而如果用接受式学习方式却可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教学评价
1.误区
强调表扬和赏识,忽略了批评惩戒教育。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赏识教育的不断提倡,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和奖励越来越多,奖励的手段形式多样,赏识学生的优点,可以引导学生愉快地求知、大胆地创新,但一味的赏识或不适当的赏识,常常会事与愿违。而过多的赏识还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骄傲情绪,降低深入求知的欲望。
2.对策
过分强调赏识不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所在,从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这样并不利于他们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反而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成绩已经很好,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所以,教师应该在赏识的基础上,对不同的作品进行比较,并指出不足之处。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之间进行比较,也可以把某个学生的过去和现在的作业进行比较,指出进步,同时提出改进措施。
三、总结
总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新课改的精神,但是,我们必须要走出新课改的误区,正确认识“自主、合作、探究”的真正意义,不要停留在教学改革的表面形式上,从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入手,脚踏实地,努力钻研,便会走出新课改的误区。
[参考文献]
[1] 陈志山,邹世霞,曹淑忠.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
[J].体育教学,2005,(6).
一、新世纪以来戏剧改编的电影
随着现代电子传媒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大众商业消费时代的到来,在上个世纪末,就有不少人对中国当代戏剧发出过病危通知单。面对其“衰败于城市,淹没于电影、电视、酒吧,挣扎于小剧场的形式操作,空洞于各种政府奖的关照……”①的现状,新世纪的戏剧在危机与挑战中进入了新的生存时代。十年过去了,经过冲突、徘徊和选择,戏剧在与文学、电影、音乐、电视等共同构筑文化景观的过程中努力寻找自己生存的方式。其中,戏剧改编电影成为戏剧在大众文化占据强势的现状前的一种生存之道,它依然在继续,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从独立艺术到衍生产品。1991年台湾表演工作坊成立了表演工作坊电影有限公司,同年推出了电影版《暗恋桃花源》,在此后十几年的探索中,更形成了以舞台剧创作为主轴,同时创作相声、电影以及电视单元剧等表演艺术项目的模式,成为将精致艺术与大众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台湾表演工作坊模式的启发下,国内当代的某些戏剧团体也尝试了“一边排一边拍”的商业模式,戏剧改编电影成为产业链中诸多环节中的一环,戏剧从独立艺术逐渐演变成了衍生产品。
“每年都让自己的原创舞台剧长出一部电影来。”导演何念的《和空姐同居的日子》《杜拉拉升职记》《21・克拉》奉行的正是这样的理念,这些作品包括香港导演林奕华的《华丽上班族之生存与生活》走的就是“一边排一边拍”的商业模式。低成本的资本投入(网络小说、漫画、畅销书或原创舞台剧本)――舞台剧――电影、电视剧――高效的资本回收(舞台剧收入、影视剧收入、舞台剧本及影视剧本形成的畅销书收入等),便是这种商业模式得以运营的衍生产业链条。其中,将话剧改编成影视剧,只是产业链中的一环。一部电影的投资不低于1000万元,而话剧成本也就几十万元,先拍话剧,花些小钱做实验,便可看出这个故事是否有市场价值。话剧如果获得成功,一方面为投资方挣了票房,增加了赢利点,同时也是影视作品最生动的“宣传品”,是很好的前期宣传策略。在这条产业链中,话剧依靠票房单一盈利的局面被打破,话剧改编电影成为延长产业链,扩大产能的重要步骤。
2.从分享故事到分享利益。话剧投入少,在一定的时间内积累一些口碑,在时机成熟后,改编成电影,从剧场走向全国院线,便能达到最大限度地扩大盈利的目的。新世纪以来戏剧的电影改编走的基本都是这样的路线。当然,除了“一边排一边拍”的以话剧为核心的衍生产业链条,还存在着“一边拍一边排”的以电影为核心的衍生产业链条。即一定成本的资本投入――电影、电视剧――戏剧――高效的资本回收。在这个链条中,话剧从电影中寻找创作资源,其分享的已不再是故事,而是在分享利益。
电影《英雄》在票房上的成功,催生了与电影剧情不同,但却是跟风之作的话剧《英雄》的出现。导演何念不仅将话剧改编成电影,也不忘在热映的影片《疯狂的赛车》之后创作话剧《疯狂的疯狂》,为自己分一杯羹。田沁鑫在话剧进入新生存时代后转向商业,将《红玫瑰与白玫瑰》搬上舞台。从电影《梅兰芳》到话剧《梅兰芳》,从电影《风声》到话剧《风声》,从电影《色戒》到话剧《色戒》,从电影《乌鸦与麻雀》到话剧《乌鸦与麻雀》等等,几乎在电影热映的同时,同名话剧便被搬上舞台,借势而上,赢得关注,分享利润。
3.从彰显本性到遮蔽本性。话剧改编电影,应该是“电影本性”与“戏剧本性”的一次对话。《雷雨》《北京人》《日出》《茶馆》等话剧改编的电影,是否尽如人意,评判其改编成就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改编者对话剧与电影两种艺术差异的认识是否全面深刻,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电影、戏剧的本体性特征。新世纪以来,话剧改编电影大多是商业模式中的一环,均是为利益而跟风改编。改编,作为两种独立艺术形式之间的对话便被忽视,彰显戏剧本性与电影本性不再是改编成就的判断标准,相反,戏剧本性和电影本性在改编过程中被遮蔽。
话剧《和空姐同居的日子》改编成电影版后并不尽如人意,有观众反映说“没节奏,没,根本不像电影”。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完全成了爱情、明星、服装、风景、时尚的视听秀场,让看过话剧版的观众倍感失望。另一方面,电影热映后话剧舞台上立即出现的跟风之作,使话剧从讨论前沿命题的艺术形式,成为下班后减压发泄的所谓白领话剧、商业话剧,除了像孟京辉根据法斯宾德的电影《爱比死更冷》改编的话剧《爱比死更冷酷》,还在艰难探索话剧的本体问题之外, 甚至是所谓的先锋话剧也已经成为快餐式的了。离话剧本体越来越远。面对改编中对艺术本体的遮蔽,有必要重新呼唤戏剧本体和电影本体的回归。
二、戏剧与电影的互动模式对剧作教学的启示
一部好的剧作应该满足这样两个要求:一是要有个好的故事,二是要本体化地加工这个故事。对于戏剧剧作来说,除了好的故事,还要剧场化地加工这个故事。对于电影剧作来说,则要电影化地加工这个故事。故事的思想不仅要在剧作阶段得到实现,同时,剧作到剧场或者银幕的过程中如何转换,也应该考虑进去。戏剧到电影的改编,或者电影到戏剧的改编,本质上是两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即“戏剧本性”和“电影本性”的一次对话,而这种对话,在剧作阶段就已经开始了。
如果在剧作教学中,能够以戏剧改编的电影作品,或者电影改编的戏剧作品为教学对象,建立戏剧与电影的互动教学模式,在互动教学模式中凸显剧场思维和画面思维的不同,进而加深学生对戏剧本体和电影本体的认识,便能有效地为从事戏剧剧作的创作和电影剧作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主题转换互动。“把舞台剧改编成影片,结果必然使重点从理性主题的领域转向适合于照相表现的物象领域。各种社会学见解被种种生活事实所淹没;概念上的推理则被各种含义模糊的自然现象所代替。”②话剧由于强烈的概括性和戏剧冲突的集中性,必然要对生活进行提炼和加工,以便更加鲜明地表达主题和强化舞台效果,所以话剧的主题集中、洗练,往往具有严肃性和抽象性。电影多少应保留现实的粗糙和质朴,以及生活的流动性和多向性,要尽可能在情节和场景中自然地流露出影片的倾向性,戏剧改编的电影作品在主题表现上会更加生活化、具象化,有时候会弱化戏剧的主题,甚至用传奇的故事遮蔽戏剧的主题。
林兆华人艺版的《赵氏孤儿》颠覆了以往“忠信义”的传统主题, 成了面对历史重负,个体生命意义究竟该如何选择,其价值究竟是什么的一种现代阐释。在该剧的结尾,有着自己价值观念的赵氏孤儿不能接受历史的重负,他宁可昧着良心指控程婴是出卖了赵氏孤儿的真小人,也不愿认同自己的身世。程婴万念俱灰,自饮毒酒,倒地毙命。屠岸贾黯然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大仇无仇,大恨无恨”的主题替换了一个传统的远古复仇故事,赵氏孤儿对个体生命存在意义的不容回避的质疑直指哈姆雷特式的终极追问,这一切都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震撼。观众在剧场所获得的这种独一无二的感受可能在看到电影《赵氏孤儿》后便会大打折扣了。导演陈凯歌虽然不会把它拍成拖拖沓沓的古装历史片,也不是戏曲舞台上悲悲切切的爱恨情长。但他选择《赵氏孤儿》首先因为“这是个好故事,起承转合都很精彩”,其次才是其中包含着的充满男儿血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激情和复仇中的浩然正气。戏剧创作更强调主题的提炼和抽象,电影创作首先要完成叙事的精彩,决定了在剧作创作阶段两者便有了不同的侧重。
2.结构转换互动。亚里士多德提倡戏剧应该有“开头、中间和结尾”。普罗多夫《戏剧结构》一书中曾这样说过:“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话严格来说,作为一种标准,一种绝对纯净的形式。戏剧是统一而完整的行动的模拟……”③电影能在时空中自由转换,可以选择传统戏剧结构、散文式结构、心理结构、时空交错结构以及“生活流”“意识流”等更加灵活多变的结构形式。虽然在几十年前,戏剧已经通过各种探索冲破了线性结构,可以像电影结构一样灵活多变,但戏剧结构是服务于情节冲突、悬念设置、主题发展的,所以戏剧结构往往是精心设计,特别构建的。电影不再强调矛盾必须以戏剧冲突的形式来展现,而重视对事物内在矛盾的挖掘和展示;在情节安排上,重视细节的运用和对日常生活图景的自然展示。这样一来,结构上过于精巧的、设计感太强的戏剧作品往往不具有电影化的特征了。
话剧《雷雨》的严谨结构是用诸多的巧合搭建完成的,正是这些巧合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生命与生存意义无法解释又无法摆脱的宿命感。建立在同样的巧合上,电影的叙事则像走钢丝一样,一不留神就会陷入无法自圆其说的境地。四凤的死,周冲的死,周萍的自杀,繁漪的疯,侍萍的呆傻,各色人物的悲剧命运竟然建立在一个不能再巧合的巧合上,这使得电影的叙事相当脆弱,也大大降低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巧合和重复,这些在结构戏剧时经常用到的手法,在电影中却不能带来相同的效果。
3.场景转换互动。“话剧必须将发生在散漫的空间里的生活事件高度浓缩为两三个场景,它只能从漫长的生活事件中截取很短的时间段落来反映这个事件,需用对话向观众交代被省略的时空中发生的事情。”④“改编话剧绝非是将原来受舞台限制的场面增加几个,将通过对白交代出来的幕后戏搬到幕前来……改编话剧应当是把原来就想在话剧中写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艺术形式――电影的形式重新写出来。”⑤戏剧改编电影,或者电影改编戏剧,都要按照戏剧和电影的本体思维来设置场景,发挥场景对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主题的作用。
话剧《暗恋桃花源》是在《暗恋》和《桃花源》两部舞台剧的冲突中完成自身结构的。两部舞台剧在冲突中互相展现,也互相结构。《暗恋桃花源》的主角是舞台上和舞台下的“剧场”,“剧场”不仅是该剧的题材,也是该剧真正的主角。《暗恋》中的安静的上海、台北病房,或者《桃花源》中的老陶家、溪流和武陵,在这些具体的场景分享舞台的同时,利用两个舞台剧租用场地的冲突所展现出的舞台下即后台的场景也在舞台上得到展现。由于戏剧艺术使观众能看到的仅仅是舞台上正在发生的事,而舞台下即帷幕后是观众看不到的地方,所以戏剧只能将后台这一场景搬到舞台上。电影《暗恋桃花源》在表现舞台上的场景时与话剧如出一辙,但与话剧中将后台的场景放到舞台上不同,电影用摄影机的镜头真正深入到舞台下,用电影的写实感传达观众看不到的后台的叙事意义。
总之,以戏剧改编电影或者电影改编戏剧为教学内容,建构戏剧与电影的互动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体认戏剧本性和电影本性,如果能在深刻认识到两者的近亲性和差异性的同时,在剧作阶段,就很好地把握两者各自发展的空间和方向,那么,在改编中呼唤戏剧本体和电影本体归来,就是可能的了。■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注释:
① 姚艺勇,《关于“新世纪话剧衰亡论”的浅思》,《文艺争鸣》,200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