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培训感受范文

时间:2024-02-18 14:41: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电商培训感受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电商培训感受

篇1

在今年1月15日举行的淘宝大学年会上,马云表示希望在卸任集团CEO后,出任淘宝大学校长,但他承诺会先当淘宝大学的老师,到5月10日再看是否能胜任校长。对于这一点,马云给出的解释是,现在还在思考一个模式,如何把淘宝大学变成中国与众不同的学校,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学习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则。从CEO马云到校长马云,这种角色的转变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这个互联网巨擘对于电子商务培训的重视。

经过7年的发展,淘宝大学目前已经集合了近千名讲师、80家机构和200所院校的社会资源和力量,为近500万学员提供了电子商务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在电子商务培训领域,依托阿里巴巴的淘宝大学在电子商务培训领域无疑有着最新的思想和“玩法”。

参加过淘宝大学培训的人,曾把它比作电商培训的“黄埔军校”。它真的有那么厉害吗?近日,笔者采访了淘宝大学资深产品经理徐斌,他所解释的关于淘宝大学的使命、讲师构成以及课程体系,或许能帮助我们更立体地理解何为“淘学”之道。

初心

淘宝大学成立于2006年,这一年,是淘宝网成立的第三个年头。淘宝大学的成立自然有一定的战略考虑,同时,也跟马云这位掌门人的基因有关系。

说起淘宝大学成立的缘由,徐斌表示,成立三年的淘宝网,网商的数量级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并开始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有一些网商生意做得好,有一些生意做得不好,“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做的好的网商,找出一批愿意分享的,把他们的成功经验做成课程内容去分享”。这听起来似乎有种江湖义气的感觉。事实上,阿里巴巴确实是个“江湖”,每位员工都有一个源自武侠小说的化名。不管是不是出于“义气”,淘宝大学确实出于“帮助后进”这样的起心动念诞生了。

就像柳传志非常重视联想管理学院和联想创业学院一样,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的基因也注定了淘宝大学的出现。在进入互联网之前,他曾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英语及国际贸易专业的老师,长达七年之久。而当他还在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的时候就提出来要到淘宝大学来做校长,同时要给网商来讲课。所以淘宝大学这项事业与马云的个人意愿是挂钩的,“他非常希望把阿里巴巴成长过程中的故事,把他的过往的路,他看到的一些认知,通过淘宝大学给到更多的创业者或者说网商,帮助他们更好的办好这家企业,更好的为经济推动做些贡献”。

此外,据徐斌介绍,在阿里巴巴集团内部也有不少高管出身教师,这就使得阿里巴巴集团具备了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整个阿里巴巴体系非常注意教育培训的传承,“我们把这种感受,对员工或者对公司培训和成长的这种重视和体验,传达给我们客户。然后让客户也能够更多的享受学习的成长”。所以说,淘宝大学的成立与马云个人的“老师”情节以及阿里巴巴的文化氛围是不无联系的。

发展到今天的淘宝大学,随着与阿里学院的整合,其使命也与阿里巴巴集团的使命保持一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不同的是,阿里巴巴是希望通过电子商务的平成这个使命,而淘宝大学借助的是培训。但问题是,电子商务的培训如何能够让天下的生意都不难做?

徐斌解释说,阿里巴巴并不但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对于阿里而言,电子商务更像是一种工具,运用它能够推动企业之间更好的做生意;但如果未来有更好的工具,阿里也将挖掘和呈现给企业家们。在今天,互联网是最好的低成本的推动经济形式变革的方式。与之相应,淘宝大学开展的是电子商务的培训。而这种培训的内容又不仅限于电子商务,而是延展到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供应链、品牌、创新、营销、推广等多个领域。如此,淘宝大学的使命就在于,帮助中国企业用好电子商务这个工具,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

那么,在淘宝大学,讲师和学员是如何构成的?

谁培训谁?

很多公司都建立了培训讲师体系,与这些企业大学相比,淘宝大学最大的特色,就是用“客户”来培训“客户”,“我们做法是培训我们的客户,让客户再去培训客户”,徐斌介绍说。这样做的一个很明显的优势就是成功经验传播快、落地效果明显。

在淘宝大学,80%的讲师都是从事电商的老板或者经理人,其余20%是淘宝的高管、小二和外聘讲师。在淘宝大学的官网上,符合条件的电商都可以申请做企业导师或者淘宝大学的讲师。在这种意义上来讲,淘宝大学的讲师体系其实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做网店做的比较大,同时又有分享兴趣的人,提交一份课件,便可以进入企业导师“赛马”环节。“赛马”是带有强烈的阿里巴巴色彩的词汇,如同联想培训的“入模子”一样。它指的是每个人都可能会有很好的想法,像跃跃欲试的马儿一样,而阿里巴巴提供一个让他们驰骋的平台。但在此之前要通过PK的形式看一下哪匹马跑得更快,这之于讲课而言,就是要看哪匹马效果更好,思想和方法更具价值。在“赛马”环节,会有优秀的网商和专家给参加竞赛的讲师们打分。竞争成功后,便可以成为淘宝大学预备讲师。而申请做淘宝大学讲师的人,在面试和培训之后,也可以成为预备讲师。

企业导师和淘宝大学讲师二者的区别是,企业导师要有实战经验和课件,最终成为讲师的人主讲淘宝大学的高端课程;而淘宝大学讲师更多的是一种师资培训,培养具有电子商务的实战经验、想成为讲师的人,主讲讲淘宝大学的基础课程。淘宝大学还为这些讲师设立了晋级的通道,橙代、绿带、蓝带、红带、紫带、黑带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讲师等级。

此外,淘宝的高管、小二和一些外聘的电子商务、财务专家也是讲师体系的构成部分。

那么这些讲师将为哪些人带去价值?

首先,是想要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传统企业。淘宝大学的选择这些生源的标准是:线下一年交易额三千万以上,或者在阿里巴巴B2B上面一年交易额在800万以上,或者是预备在三个月以内会进驻电子商务,传统企业品牌企业优先。

淘宝大学经过观察认为,三千万是从家庭式作坊到一个公司化正常运作一个门槛,意味着其经营达到一定规模,从而为在线经营突破提供必要商务实力与经验的保障。另外一个标准,是在阿里巴巴B2B平台上做到一年800万的规模,这个贸易额体现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流通是达到中等偏上的规模,也就意味这这个企业在网络贸易领域有比较系统的操作B2B的业务流程,这样的企业从B2B到B2C这个过程中转型急迫性高,且有一定互联网运营基础。

第三个标准是传统品牌行业,这样的行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其在互联网上面主动被搜索的可能性比品牌要高,这使它具有天然优势

这三个标准只要符合一个便可以参加淘宝大学专门为此类学员开设的课程,这保证了传统企业具有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基因,课程的落地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第二个群体,就是淘宝的高端卖家的中高层;第三个群体,是网商中的基础人才,包括美工、客服、推广等方面,这其中也涵盖高校中求职人员的培训项目。

那么,淘宝大学带给它的学员带来的价值是什么?

商务or电子商务

对来到淘宝大学的学员而言,他们其实面临着两种问题:传统企业如何顺利进入电子商务以及电子商务企业如何完成规范化公司运作。总结而言,就是把电子商务带到商务公司、把商务带到电子商务公司这两个维度。针对这一点,淘宝大学确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包括电商总裁班、电商MBA、电商特训营以及电商精英,为不同群体的人带去不同的价值。

第一个价值,从商务到电子商务――传统企业进驻电商。满足这部分企业需求的课程是电商总裁班,淘宝大学提供的是传统企业进驻电子商务过程中的成长与规划。对于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而言,传统企业有比较成熟的的品牌、供应链和管理体系,但不熟悉线上的销售、运营、推广、定价等。淘宝大学为他们带去的是如何迎合网络消费群体的需要而改变线下的一些做法。

引导传统企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淘宝大学有一个原则是“规划三年,落地一年,关键是前三个月”。淘宝大学关注的是电子商务在未来能够带给企业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它提倡传统企业用三年的时间来规划,积淀网上客户、推广品牌。第一年苦练电子商务基本功,比如如何吸引消费者流量、如何提高转化率等;第二年则是完善手机淘宝,移动电子商务、OTO模式的建立、CRM建设的管理;第三年做线下线上的互动、海内海外的互动。其次,用一年的时间落地,涉及到营销的运营规划和销售规划等比较实际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团队建设、广告投入、运营手段以及数据分析方面。最重要的,也是电商总裁班最着重讲解的,是最关键的前三个月,即“新生儿”阶段的准备工作。课程会介绍淘宝当下的搜索规则,在前三个月如何吸引客户流量,如何开设和改进店铺。这样,课程内容便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落地性。

第二个价值,把商务还给网商――电商企业化。这个价值着眼于电商的成长和发展,由网商MBA课程体系来解决此问题。

首先,淘宝大学的讲师为电商们提供商务模块的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基本都是跟淘宝一起成长的网店,在过去的时间里快速做到了营业额一千万以上,但缺乏管理经验、品牌意识、供应链建设以及财务能力,这些电商们都能在淘宝大学学习到。

其次,淘宝大学为网商学员提供一种知识共创的项目。淘宝上面会不断的出现一些新的平台和玩法,“比如手机淘宝怎么玩,比如说卖家与卖家之间如何做联合营销,这些话题在淘宝上面成功案例并不多,我们希望网商MBA的学员首先做出一些结果来”,徐斌介绍说。

再次,淘宝大学开设了专门培训美工、客服、推广等基础人才的电商精英。但与其他企业大学的基础培训不同的是,淘宝大学的电商精英课程主要来培训老师,“我们把高校的电子商务老师培养成讲授电子商务课程的老师,把企业端做新员工培训的人培训为成为能够讲授基础岗位培训课程的人,把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中讲电子商务课程的人培养成能够讲授基础岗位培训的老师。这些人培养出来之后,他们可以培训更多人”。在这个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淘宝大学与高校的合作。淘宝大学花了很大经历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考虑到高校电子商务的教学实战能力、实操经验欠缺的情况,淘宝大学出版了针对高校学生的电商精英全系列课程,让高校学生进驻电子商务企业之前通过这样的培训,更好实现就业。

此外,淘宝大学还有:整合营销班、创富财商班、卓越管理班、供应链班等,将商务的内容结合网商实际开设成系列课程,系统教学,学员可根据自己的缺漏来选择重点学习和突破。

然而,不论是让传统企业电商化,还是让电商企业化,亦或是电商企业基础人才的培训,都是着眼于做事。但在当下的商业环境下,也许企业更苦恼的是文化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

升级创新

成立七年来,一直“务实”的淘宝大学,如今开始酝酿转型,关注“务虚”的文化。

事实上,任何一个伟大的公司,其伟大的不仅是战略和手段,更重要的是它的团队、文化和价值理念,这也是阿里巴巴的成功之道。可以说阿里巴巴最精髓的地方,就是它的企业文化。而关于企业文化的培训,目前已经在淘宝大学提上日程。

采访中,徐斌透露,淘宝大学今年会做一个新的项目,叫做“味.道”,这是淘宝大学首次以大阿里文化、价值观为主题推出的一个课程,旨在让学员感受阿里的文化与价值观、招聘与培训、管理与绩效、员工关怀和员工成长,品味阿里独特的气味,找到自己需要的味道。

据淘宝大学统计,目前超过100人的电商团队,已经有2000家。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得人者昌”,企业文化和人才培养才是网商企业安身立命,长盛不衰的关键。员工的忠诚度,团队的凝聚力,企业的使命感,决定着企业能走多远。而这些,正是阿里巴巴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阿里巴巴的价值观文化、企业管理的方法是很多中小企业非常想学习的榜样。但是在过去的时间里面我们很少把这些东西系统拿出来,今年我们会做一件事,就是把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和文化,管理的方式方法、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综合起来,编成课程,然后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给到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进行学习。”徐斌说。

“味.道”项目最大的特点在于体验式教学,让学员到现场去体验和感受,与阿里高管零距离交谈,学习阿里绩效制度的变革;拿到阿里工牌,自由行走在阿里园区,感受大阿里文化;接受“361”考评,亲历阿里内部严格的竞争考核。“很多培训都会有公司参观,带你参观六楼、七楼、八楼,但是我们教学不是这样的。我们可能简单给你介绍一下,然后让你自己走进公司,去寻找,去捕捉阿里巴巴的味道。你觉得哪些布置、员工的表现、桌面的一些东西,是你想要的,之后我们再一起总结梳理。”这大概是阿里的企业文化课程与其他培训相比最大的特点。

“这些课程学完以后给大家一个感受,你来培训前和培训后的人的味道变了,原来可能就是忙忙碌碌,但通过培训之后,他会更加具有什么?客户第一,激情,敬业,团队意识,拥抱变化这方面的味道。”徐斌介绍说。

篇2

1.精兵简政。

这是开发三、四级市场的一条金科玉律。

在一、二级市场,区域营销组织结构完整,且分工明确,有经理、财务、保管、文员、售后服务、市场推广、销售人员等。但在三、四级市场,地广人稀,单位产出低,无法支撑起完整的营销组织,那需要庞大的营销费用和管理费用。

因此,精兵简政是根本要义。一般采用“重点人员厂家出,辅助人员经销商出”的原则,减少厂家的人员配置,降低管理费用。

如某快消品企业,在一个县级市场中设立了县级办事处,只有4人:经理一名、促销推广一名、业务员两名。推广员兼管信息收集与管理;库管、配送、促销、渠道开发、商场和超市包括特殊渠道的维护,都交给经销商人员去执行,办事处两个业务员主要起指导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厂家派出的人员就必须慎之又慎。人员本来就少,但面对的市场范围又大,还不得不身兼多职。如果外派不当,将直接导致三、四级市场策略失灵,战略目标落空。这些外派人员要懂业务,懂三、四级市特点,要能管人,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2 靠着渠道吃渠道。

这是运作三、四级市场的一个总原则。

强龙不压地头蛇,到了人家的地盘,聪明的做法不是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经销商能干的都让他干;干不了的,你再教他做。在经销商面前,要本着“你的就是我的”方针,尽量嫁接经销商资源,节约费用,提高营销组织效能。

比如,三、四级市场的办事处,如非必要,不必单独设立办公场所,直接驻扎在经销商的公司即可。一则节省费用,二则方便与经销商交流,平时收集信息、培训经销商人员等,都要方便得多。

再如,经销商在当地一般都有人脉,与工商税务或多或少都有点关系。所以,日常事务包括促销活动等等,尽量和经销商商量着来,既能让经销商感受到尊重,同时还能最大化地利用经销商的资源,节省费用,提高产出。

打造一支吃苦耐劳的农民军

决定三、四级市场成败的关键因素就是人。再好的规划,再好的策略,都得这些外派人员去落实、实施。

三、四级市场地处县乡,交通落后,生活环境不好。因此,能不能吃苦,是考察销售人员是否合格的第一个条件;其次,销售人员还必须做到“四勤”:手勤、脚勤、嘴勤和脑勤。至于学历什么的,不是特别重要,能识文断字,有机灵劲儿,就是好的销售人员了。

1.哪里去找到这些人?

厂家直属下派到三、四级市场的人员,建议从企业内部选拔。选择那些对企业有忠诚度、表现好、能吃苦、建功立业欲望强的基层人员,经过销售管理培训,再下派到区域市场。

注意:一定要让这些外派人员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和尊重,让他们意识到企业是让自己去打一场硬仗,让自己历练,而不是流放。

经销商的销售人员则建议从本地招聘,选择标准以忠厚老实、勤快为主。一般倾向于选择退伍军人、刚毕业的学生。前者受过严格的思想教育,律己能力很强,很能吃苦;后者思想单纯,可塑性很强。社会上的那些老油子,建议坚决不招,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带坏氛围。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职位升迁体制,对业绩优良的销售人员,要及时表彰、提升,让先进者受到鼓励,后进者看到希望,形成良好的文化导向。

2.待遇和经销商任务挂钩。

市场要想做好,业务人员的待遇就得和经销商的区域任务挂钩。这样的绩效考核一体化,双方的责任、利益才会一致,才能心在一处用,劲往一处使。

另外,三、四级市场的业务流程设计要避免流程冗长。三、四级市场距离总部遥远,市场变化很快。当稍纵即逝的商机到来时,就需要业务员和经销商共同决策,做出反应。所以,要给营销人员授予适当的“临机专断”权,即先根据具体情况处理,然后再汇报。

三、四级市场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建议管理方式以结果管理为主,过程管理为辅。过分强调过程管理会导致策略的僵化执行,市场效果反而要大打折扣。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在乎一心”。说到底,三、四级市场的运作目前并无一种成法能让所有企业奉为圭臬,只要你的方法有效,那就是你的成法。

区域组织的四大职能

1.市场规划职能。 比如确定利基市场、竞争性市场、空白市场与待开发市场;根据各个市场的特点,制定渠道策略、产品及价格策略、推广策略和资源投入。

另外,区域组织还要明确各个销售商的目标,人员、资金、终端、铺货率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2.沟通职能。

沟通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客户年度会议、季度会议、月度会议、日常拜访等等,以达成共识。之后,区域组织制订区域作战方案,会同经销商联合实施,并总结各个经销商的表现,奖励进步,批评落后,总结操作经验及教训,推广经验。

此外,营销人员要定期与经销商的市场人员沟通销售任务、市场推广等,定期寻访终端,及时解决市场问题。

3.渠道辅导职能。

三、四级市场的经销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营销技能。因此,区域组织要培训他们,如导购员、产品知识、产品出样、渠道管理、销售数据统计分析、促销活动策划与实施、经营计划制订等。他们的学习能力可能不强,所以一要不厌其烦地多次培训,二要总结出他们喜欢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对导购员,则要培训导购技巧和产品知识,提升终端的销售效率。

而对经销商老板,则要协助他做促销推广,制定人员管理办法,收集整理销售数据,帮他分析库存,梳理各个产品线的利润贡献,提升其经营效率。

4.渠道管理职能。

渠道管理职能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新渠道的选择;二是渠道的管理和维护。

篇3

经过这些年市场的洗礼,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成功商群体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这些商都是非常重视学习的。好的企业是怎样诞生的?它的生长图谱究竟有着怎样的神秘?善于学习一定是其中原因之一。

应该说,重视学习,与时俱进,是成就商成功的基础。在当前形势下,家电业态变化迅猛,经济危机影响深刻,迫使企业渠道及终端战略不断调整。如何来掌控这些变化,做出正确的决策,唯一的途径是学习。这一点也得到了商自身的认同。但我们在长期的调研工作中发现,虽然,很多商不仅自身舍得花精力去学习,也舍得拿出大笔资金用于员工的培训,但是,很多商老板都发现,投入的这些资金并没有换来期望中的效果,一些价格不扉的课程,让员工甚至产生了“听起来冠冕堂皇,用起来心里彷徨”的感受。

我们认为,出现这种局面重要的原因不仅源于我国整体培训市场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也有商自身认识片面的原因。对于实战的中国家电商而言,来自著名大学的教授不一定能够给出他们在市场摸爬滚打中所遇到的问题的答案。如果讲师并非来自业内,并非实战精英,只是理论丰富则很难在“真刀真枪”般血拚的家电市场中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正缘于此,我们现代家电商学院的教学以实用为本,突出管理精华,重在案例分析,在学院建设与运行过程中,整合的是全国商优势资源,形成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基础学员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助推企业和学员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打造家电行业真正有生命力的培训!

带领员工学习是一种责任!近年来,行业中发生的很多事件都在说明,家电行业虽然是成熟度比较高的行业,但快速成长带来的员工素质难于同步提升的问题迫在眉睫。比如,我们的导购员站在终端上,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代表着品牌的形象和战斗力,如果没有统一的要求,没有标准化的培训作为支持,很难保证不出什么问题。而一旦问题出现,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对品牌都有可能带来致命的伤害。所以,防微杜渐,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以提升每一个环节员工的知识水平,为企业稳健前行打下牢固基础。

不同层面的人需要不同的培训内容,形成一种团队学习的作风,互相分享提升盈利水平的成功经验和体会,对各自的发展大有裨益。我们《现代家电》会大力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始,致力于沟通工商合作,为打造一个全国性的沟通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不遗余力。

篇4

快消品业务员是个流动非常频繁的职业,在一家公司任职1年以上的都可以自称“老员工”。大公司喜欢到重点学校招培训生,用良好的培训机制全方位打造职业精英,但底层业务员或者第三方业务代表基本还局限在“老带新”的传统方式中。对老员工来说,带新人是一门非常专业的技术活,做得好,自身的提升也非常快,关键是你用什么态度对待。不同的新人有不同的教法,虽然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但怎么个领法,却需要很多技巧。

“业务操作流程”的基本指导

案例:

小于是个完全没有经验的社会新鲜人,公司在告诉她每月必须完成的月度指标后,采取了“放养式”管理,每天除了电话追问“客户下单了吗?你要盯紧啊!”“什么?进度才完成30%?现在时间进度都已经70%了!抓紧时间,无论如何都要下单,否则奖金就没有了!”就没有对小于再进行实质性培训,并美其名曰“在实践中成才”。于是小于就不断地跟在经销商屁股后面催着客户下单、下单、下单!最后客户把小于投诉到老板那边:“你们这个新人什么都不干,除了逼我下单似乎没有事情可以做了!”然后老板对小于又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你会不会做业务啊?你除了要完成公司的指标,你也要协助经销商完成他们的进销存,否则他们库存那么高,怎么可能帮你下单!”小于又委屈又无奈:我是真的不懂啊!

建议:

很多新人怀抱一腔热情加入快消行业,如果此时能给他们一些专业的指导,其热情很快就能转化为生产力,反之就会消磨新人的积极性,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也会造成负面影响。针对完全没有经验的社会新鲜人,我的建议如下:

1. 给新人一份通讯录

新入行的新鲜人是完全不懂游戏规则的,所以师傅要尽可能地多做解释。我在初入行时连经销商和厂家都分不清楚,做了不少糊涂事。现在新人聪明很多,不会再犯这些低级错误,不过整理一本相关的通讯录给新人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样做,很多事情新人可以直接联系对口的人,而不是事事通过你,你也能免去每日接受电话询问的烦恼。

通讯录至少要做3份,经销商(表1)、公司(表2)、客户(KA/流通)(表3)各一份,以下为范例:

2. 教会新人标准流程

流程教学就是直接带着徒弟跑店,一个个店跑下来,告诉新人一个标准流程,每天给他具体的目标和指令,明确告知新人工作职责和KPI(即关键绩效指标,是奖金构成的几个要点)。

带徒弟时千万不要走马观花,也不要期望徒弟顿悟,以避免巡店最后变成“逛街”。专业的老师利用实践理论相结合认真教学一周,基本上徒弟就可以出师了。

3. 业务员的工作职责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成零售终端的排面陈列及产品分销,以及新网点的开发;

(2)管理地区的批发商,完成公司月度销售任务;

(3)了解市场动态、竞争对手情况,为公司决策提供建议;

(4)处理公司邮件,统计汇总零售终端信息;

(5)处理紧急情况及简单客户投诉等。

4. 巡店要看什么

由于新人对工作职责缺少具体认知,所以师傅最好实地带着业务员跑店,在实际巡店中教导。

巡店前的准备:价格表、合同、订单模板、产品单页、样品、计算器、抹布等。

巡店中:

(1)检查品项。不同渠道有不同的分销标准,参照公司要求看门店是否分销完整,如果出现分销不全应找出原因:是已经上报采购没有及时审批?还是因为费用不到位,经销商没有及时提交新品申请?

(2)对照价格。价格是快消品最敏感的地方,过高、过低都要追问到底:是经销商供货价出错?还是零售商自行调价扰乱市场?

(3)动手陈列。有些公司会做“抹布工程”,即业务员下店后主动调整陈列,擦拭产品、货架,看摆放是否按照“先进先出”原则等等。

(4)关注促销。如果巡店期间内正好在搞活动,就要观察:货品赠品是否齐全?陈列是否丰满?地堆位置是否是签约位置?是否有醒目的POP?促销员是否熟练?销售数据和上周同比增长还是下跌?为什么下跌?竞品销售如何?是否需要调整促销方案?

(5)清点库存。关注临期产品,出现临期必须尽快大力度促销,避免过期库存。

(6)关注新品销售。如新品上市搭赠、新品双倍积分、新品陈列架的情况等。如果新品表现不佳要及时分析:是陈列有误,还是活动执行不到位等。

(7)门店沟通。如促销员排班、POP制作陈列、堆头调整等。找对人,说对的事情,并在笔记本中做好跟进记录。

(8)下达订单。缺货、新品、活动促销装及时下单补货,当场确认订单。

经常办理、流程较多的事情可以简单总结后告诉新人,例表如下(表4):

别对新人“过分放心”

案例:

小王在A公司做了一年后跳槽到B公司,上司觉得销售是共通的,简单给他交待几句就“放任自流”。结果到月底,老板一个又一个电话催小王交报表,经常小王在外面和客户谈事,老板就一个电话追过来:“你还有一个表格没有交!今天是最后一天,全公司就差你一人了!”或者“客户费用申请你要自己在系统里提前两个月申请,没有申请成功活动就不要搞了!”最后小王和老板都焦头烂额,直到第三个月后才开始慢慢熟悉。

建议:

师傅培训工作一到两年有点经验的新人时,不要对新人“过分放心”。因为有点经验的新人虽然已经基本熟悉业务操作流程,但不同公司有不同的标准。有些公司奉行电子化管理,对于有内网、有公司销售操作系统的单位,最好能详细和新人讲解一下使用方法,包括如何进入公司内网、如何利用系统查询数据、如何利用数据为销售服务等。此外,最好能汇总一份《每月必交表格》给新人,免得他慌乱中忘交、迟交,影响工作效率,打乱公司的工作进度。

对新人要有耐心

案例:

小刘曾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入职培训,对那种沮丧的心情记忆犹新。当时,由于公司人手缺乏,培训是在电话中完成的,师傅用邮件给他发了十几个每月要交的表格,噼里啪啦快速说完之后就挂了电话。由于怕出错,小刘此后所有的事情都要和师傅沟通确认。每次电话打过去她都质问小刘:“我不是早就告诉你了吗!”“你知道我要带多少个人吗?”“听懂了吗?”若是回答不懂,她会质疑小刘的智商;如果说懂了,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再问她,得到的永远只有一句:“我不是早就告诉你了吗?”事实上,对话中10分钟里,有8分钟都是师傅对小刘智商的质疑,其他两分钟才是指导解决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