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18 14:41: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水环境治理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
受新型城镇化实践不断深化地影响,农村经济迅猛发展,乡镇企业、农业生产、家畜禽规模化养殖、生活垃圾等污染严重破坏农村水环境,农村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为进一步规范农村水环境治理模式,必须对现阶段的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进行评价,而治理绩效评价作为治理理念的重要体现,已成为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关键。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全面的绩效管理工具,与治理理念相契合,能够关注到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各个方面,是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的一种可行方法。通过对此种方法所设计的指标体系的合理运用,对今后农村水环境治理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中国农村水环境现状
农村水环境是指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河流、渠系、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的总称[1],是农民进行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对农村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水环境总体状况良好,水污染问题鲜见。但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水污染问题凸显,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1污染来源复杂并难以监管
1.1.1工业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主要是指乡镇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随着大中型城市的产业升级,把越来越多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向周边小城镇转移。小城镇大都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利益驱动,承接大中型城市的这种产业转移。虽然此类产业转移带动了当地以及周边农村的经济发展,但这些产业时常受到规模、资金、技术等条件的制约,把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染物直接进行排放,严重影响周边农村地区的水环境,这成为中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1.1.2农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残留及废弃污染物和家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的废弃物。农业生产残留及废弃污染物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以及农膜使用后的残留物。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量非常大,20多年来中国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量持续增加,农村水体污染严重。家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的废弃物是农业污染源的另一主要源头。根据2014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牛、猪、羊的存栏数分别为:10385.1、47411.3、29036.3万头[2],由此带来了严重的粪便废弃物的排放和水体污染问题。
1.1.3生活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是指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随着中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用水量以及生活消费品逐年增加,相对应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产生也随之增加,直接导致农村水环境污染加重。此外,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且居住较为分散,集中处理、收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设施有限,必要时还要被动接受城镇转移过来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这也在客观上加重了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的压力。
1.2治理投资匮乏并缺乏保障
当前中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水污染来源复杂多变,缺乏有力的监管与治理。与城市相比,农村环境治理的监管力度和资金投入相形见绌,政府把大量的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到城市的环境治理当中,农村的环境治理投入便处于次要地位。,中国每年环境污染治理的比重仅占当年GDP的1.6%左右,这与发达国家2%以上的数据还存在差距。
2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2.1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指的是为了保障农村水环境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在农村水环境管理过程中做出的一系列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与效果[3]。它反映的是政府部门作为治理主体在整个水环境治理过程中所体现的效用,是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对环境治理绩效进行定量评价能够使公众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理解更加具体,并对治理措施的优化以及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目前,建立公共部门环境绩效评价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得到广泛共识,有人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就必须改革政府政绩考核制度,把环保指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引导各级政府树立科学的政绩观[4]。也有人认为通过开展环境绩效评估工作,可以有效地服务于国家或地方政府环境政策的制定[5]。但在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中,政府部门把更多的重心放到城市,农村水环境治理则处于薄弱环节。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的统一标准与模式,不仅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政府提高自身治理能力的价值诉求。
2.2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的效益分析
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存在明显的正外部性特征。由于水环境具有纯公共产品的特性,农村水环境的治理通常由政府主导。政府通过特定的治理绩效评价手段作为有效的环境管理工具,不仅规范了农村水环境治理,带来直接的生态效益,而且还产生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其它间接效益。
2.2.1生态效益
水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既能够维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够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稳定。水资源破坏的影响具有系统性的特征,平衡一旦打破,修复代价难以估算。评价农村水资源治理绩效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表现在农村污染物减少、农民生活环境质量提高以及农村生态承载力增强等方面。
2.2.2经济效益
得益于生态效益,农村经济发展会产生新的增长点。首先,利用生态环境的优势,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业,以此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水环境治理绩效的评价势必会对区域内排污企业形成倒逼压力,迫使排污企业进行产业升级,积极寻求产业结构优化,以加快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的规范,推动农村水环境治理的长期发展。
2.2.3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农民和农村两个层面,对于农民而言,作为优质环境的消费者,可以获得良好的健康保证和生活享受。而对于农村而言,区域间综合实力的竞争越发激烈,越来越多的地区认识到环境因素对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性。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作为农村水环境改善的重要举措,已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必然选择。良好的水环境将与农村形象相契合,成为农村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3将平衡计分卡引入乡镇环保机构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3.1平衡计分卡原理及与其它绩效管理工具的比较
平衡计分卡简称BSC(BalanceScoredCard),它是由美国著名学者卡普兰和诺顿针对当时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为主要依据的绩效评价体系而提出的。它强调非财务指标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作用,并将组织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指标和目标值,具体为:财务方面、客户方面、内部运营方面及学习和成长方面。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着眼于组织发展战略有效性的系统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在公共领域的运用中,它十分注重将战略目标与中短期目标相结合,并将关键政绩评价指标与其他社会效益、环境、人文指标结合起来对相关公共领域进行平衡性的绩效评价,如水环境治理等。现阶段,目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和平衡计分卡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最具代表性的三种理论工具。这三种方法分别代表了全面绩效管理的三个阶段:目标管理法是组织全面绩效评价的开端;关键绩效指标法是组织全面绩效评价的发展;平衡计分卡则是对组织绩效全面评价的更高阶段。目标管理以组织整体目标作为绩效评价基础,通过对个人、部门和企业三个层次的绩效之间建立一致性,使得个人工作绩效通过部门或单位目标的实现最终促进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在德鲁克看来,这种一致性的取得是以内部控制而非外部控制为基础的,而这恰恰忽视了外部控制的重要性;关键绩效指标强调的是对组织绩效起关键作用的指标,而不是与组织管理有关的所有指标,且所确定的指标相互独立;平衡积分卡作为一套有很强操作指导意义的战略指标框架体系,能够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突出非财务指标在绩效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结合,克服定量分析的不足。综合考量这几种绩效管理工具,在农村水资源治理绩效评价中,平衡计分卡无疑是一个更全面、更平衡的评价方法。
3.2乡镇环保机构作为农村水环境治理主体的价值分析
近年来,随着农村环保压力的增大,多数地区环保治理能力难堪重负,农村环境竟落到无人治理的尴尬局面。环保链条总在“最后一公里”断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层环保力量薄弱,尤其是乡镇环保机构缺位[6]。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各地通过设立乡镇环保机构这一公共部门作为当地环境治理主体,以增强基层环保治理能力,期望达到“乡镇环保机构全覆盖”的治理效果。现阶段,乡镇环保机构已成为农村环保的重要力量。农村水环境治理作为农村环保的重要环节,更应该得到乡镇环保机构的高度重视。面对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多重困境,乡镇环保机构应该在承担治理主体责任的同时,努力寻求从“监管”到“服务”的职能转型,从而更大限度地满足农村水环境治理的价值诉求,使农村水环境治理真正做到有人做、有人管、有人治。
3.3农村水环境治理中实施平衡计分卡的环境与模式
在中国,农村水环境治理有其特殊性。其一,牵扯的利益主体众多,难以平衡。整个农村水环境治理与政府、企业、农村、农民休戚相关,其间关系错综复杂,治理过程必须平衡多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寻求最佳利益契合点。其二,治理与监管脱节,缺乏战略考量。在农村环境保护日益法制化的背景下,却出现“边治理,边倒退”的尴尬现象[7],后期监管乏力成为农村水环境面临的一项现实难题。其三,绩效评价指标冗杂,难以统一。水环境治理绩效涉及指标众多,涵盖定性、定量指标,并且很多指标难以量化和设定。基于中国农村水环境治理的特殊环境,利用平衡计分卡对其进行治理绩效评价时,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指标评价体系框架,从而可以进行科学、统一、平衡的评估。基于此,本研究在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的基础上,结合乡镇环保机构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符合中国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平衡计分卡的新模式,以便为具体的指标体系设计提供合理的框架。
4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的指标体系设计
4.1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4.1.1系统全面的原则
整个指标评价体系应该科学、准确、全面地反映农村水环境治理的综合状况、子系统的变化趋势及对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影响。在具体设计各项指标时,应该做到相互补充、相互联系、避免重复,使整个指标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统一体,能够最大限度的适用于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中。
4.1.2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环境治理活动不仅与经济效益相关,还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关,不是所有的环境绩效指标都可以用定量指标进行衡量,必要时还要采用定性指标来进行描述,以便可以更客观的反映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的情况。因此,在实际的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应该适当的增加定性指标的比重,注重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结合使用,使绩效指标评价更加科学有效。
4.1.3可控性与可操性相结合的原则
绩效指标的单项指标设计应该在乡镇环保机构可以控制和调节的范围之内,乡镇环保机构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相关指标权重的变化。此外,指标设计还应该充分考虑在实践中操作的可能性,适当考虑成本效益,最大限度减少指标值收集的成本。总而言之,应在整体目标的要求下,同时注重绩效指标的可控性和可操性,以充分体现农村水环境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实用的特点。
4.2指标体系设计
如前所述,农村水环境治理牵扯利益主体众多、影响面较广,且随着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而不断改变。因此,以乡镇环保机构作为农村水环境治理主体,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的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指标体系还存在许多现实难题。本文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乡镇环保机构及农村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以平衡计分卡位框架的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指标体系。
5结论
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的评价,应由当地乡镇环保机构负责开展实施。整个绩效考评应采用百分制,各项得分应按照考核的各项指标确定分值,考核结果采用加权打分法进行确定,主要设置为4个层级,第一层为90分及以上,考核等级为优秀;第二层为75~89分,考核等级为良好;第三层为60~74分,考核等级为合格;第四层为59分及以下,考核等级为不合格。在乡镇环保机构的组织实施上,应成立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考评小组,这不仅能够对农村水环境治理进行统一的日常考评,而且能够制定相关制度和办法,监督管理农村水环境治理的综合工作。此外,乡镇环保机构应该定期公开所辖各村的水环境治理结果,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相应部门,并根据考评结果的好坏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不断敦促各单位、各部门采取措施,优化农村水环境的治理办法,提高农村水环境的治理水平。随着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转型,水环境治理也在这一背景下谋求新的出路。为打破原有政府作为单一治理主体的模式,多元主体逐渐介入,新的治理评价模式应运而生。基于此,平衡计分卡作为全面系统的绩效管理工具,在本次绩效指标体系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顾客这一维度,把村民纳入设计指标中,使村民协同参与治理,这一理念也逐渐在公共部门广泛运用。在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中,利用平衡计分卡进行指标体系设计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指标体系作为改善农村水环境的考评方式,虽然对推动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有一定意义,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作者:黄征 单位: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继富,李久生.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建议[J].中国水利,2006(5):21.
[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夏艳秋,袁汝华.基于结构方程的农村水环境管理评价研究[J].水利经济,2014(7):52.
[4]李静江,吴小荧.环保指标与政府绩效考核[J].与现实,2006(2):158-160.
1.1生物生态修复的概念
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是利用培养、接种微生物或培育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遵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动态平衡的原则,对水中污染物进行吸收、降解、转化及转移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该技术是对自然界自我恢复能力、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具有以下优点:(1)处理范围广、污染物去除率高、时间短、效果好;(2)生物生态水体修复的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3)属原位修复,可使污染物在原地被清除,操作简便;(4)不产生二次污染,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小。
1.2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分类
根据净化水体的主体及其作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分为微生物净化、植物净化、动物净化、生物净化等,就治理水体污染技术发展趋势而言,趋向于多种技术集成。而具体由哪几种技术集成,则要根据治理水域的污染性质、程度、气候、生态环境条件和阶段性或最终的目标而定。目前,在水环境治理实践中,经常应用的修复技术和工程措施见表1。
2适用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根据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表明,生物生态修复必须和污染源控制相结合,采取的技术线路可归纳为“高强度治污,自然生态恢复”。即先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对河湖流域的污水进行截流并统一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再利用河湖水体的自我调节机能进行生态修复。对于水体黑臭,除厌氧菌外,其它微生物无法生存,水体生态功能丧失殆尽的河道,则必须先采用生态调水、底泥生态疏浚、人工增氧、生物酶制剂和外源微生物投放等工程措施,改善水体质量,为后续生物生态净水技术的介入创造条件。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550~720mm,且时空分布不均。而当地多年平均蒸发量850~1300mm,年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加之冬季寒冷而漫长,期间生物净化作用大幅降低,河湖水体的水量、水质变幅较大;因此,在应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治理时,必须和工程措施相结合,而具体的工程措施则应根据河湖水体的水量水质、可引调水量、水系连通情况、施工难易、工程费用综合分析比较确定。
2.1城区水系
城区水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承担着城市防洪、排沥任务。城区水系污染种类众多,来源复杂,在采取截污措施控制河道点源污染前提下,还受到城市雨水管道系统形成的面源污染和大气降尘污染,一般污染程度较重,主要包括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等,污染物排入水体的速度远大于水体的自净速度;因此,在确保城市防洪和排沥安全的情况下,采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水环境治理,逐步形成生物群落多样动态稳定、可自我调节的水系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立人—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对于水体污染轻微城市河湖,在定期补水的基础上,采用生物滤坝、复合生态滤床、人工生物浮岛、水生植物栽植、水生动物投放等生物修复技术。其中,人工生态浮岛净水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该技术把水生、湿生、陆生等植物完美地组合在一个系统上,把昆虫、蝶类、鸟类、两栖动物和谐地栖息在相对隔离的生态系统内。浮岛净水技术和沉水植物的生态修复相结合,水体可望长期保持清澈与洁净。根据有关资料,浙江慈溪长河镇生物浮床植物净水技术治理该镇主要穿镇河道,两岸设置了近1000m人工浮岛和400m塑料浮床,栽培水生美人蕉、再力花、菖蒲、水蜡烛等水生植物,水质透明深度达70cm以上,与没有经过试点的河道相比,其水质透明度增加了30多cm。人工生态浮岛需要循环操作管理,结合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和陆生观赏、食用、药用等植物的改良,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对于水体变黑发臭、污染严重的城市河湖,要根据水底污染物淤积量、污染物构成等情况,采取底泥生态疏浚以削减底泥对水体的污染,或采取河道曝气增氧、生物酶制剂和外源微生物投放工程措施,加快水体中有机物降解速度,促使形成水生植物尤其是浮叶和沉水植物的生存环境条件。一旦水生植物介入,即可应用上述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水环境治理,水生态系统就可望能够修复,鱼儿游水草漂、岸绿景美的良性城市水生态景观就会重现。近年来,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处理技术发展迅猛,如SUNPOND-KOT生物处理技术、QBO人工湖泊水处理技术等,利用生物学、水生生态学原理,使人工河湖水域生态平衡,达到并保持地面水域景观水质标准,具有设备少、施工简单、工程建设费和运行养护费低等优点,对于推动城市水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2水系
受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面污染(化肥流失、禽畜养殖、渔业养殖)的影响,水系的水环境问题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水系具有水量大且变化不稳定的特点,因而水环境治理难度大,还存在循环往复的特点。结合国内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经验和发展趋势,主要采用湿地系统、人工生物浮床、生物廊道等来进行治理和修复。湿地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净化机理主要是通过沉降、过滤、化学沉淀和吸附、微生物反应和植物吸收等反应过程除去水中的污染物,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可持续的特点。天津市境内洼地众多,湿地资源丰富,拥有北大港、七里海、大黄堡洼、团泊洼等湿地,湿地面积达24.9万h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0.9%,具有水环境治理的天然优势。首先完善天津市境内的河道、湖泊、湿地水系连通体系,将河道流水引入湿地。其次,结合气候和水体环境的特点,由内到外培植栽种经过选择的耐污染、耐寒、去除力强的水生、湿生、陆生植物,同时放养水生动物,形成稳定的水环境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微生物的吸收和生物降解等方式实现对污染物的过滤、拦截、吸收、移除,降低污染物浓度,达到净化水体改善水质的目的。
结合农业生产,应用生物浮床技术和生物调控技术对水系的局部性水质进行控制。生物浮床技术按照自然规律,在以富营养化为主体的污染水域水面利用特殊材料的浮床种植粮食、蔬菜、花卉或绿色植物等各种适宜的陆生植物,清理下来的水生植物可加工成饲料、绿肥或用于沼气,形成一个产业链。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吸附作用,削减富集水体中的氮、磷及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同时美化绿化水域景观。生物调控是用调整生物群落结构的方法控制水质,主要是投放、发展某些鱼种,抑制或消除另外一些鱼种,通过调整鱼群结构,保护和发展大型牧食性浮游动物,使水系中整个食物网适合于浮游动物或鱼类对藻类的食用和消耗,控制藻类过量生长,从而改善水系环境质量。岸边因素对于控制河流水质、维持河床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等起着非常重要的因素。根据天津市河道沿岸滩地的分布情况,结合农业区划,利用植被覆盖河道两岸滩地,构成岸边水陆交错带、植被缓冲带、农田耕作带、堤防防护林带,建立生态廊道,为生物多样性创造条件,恢复河流的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修复功能,提高河道自然净化能力。
3结语
(1)天津市地处海河流域下游,水环境治理任务艰巨而又迫切,利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水环境治理,是“遵循自然、师法自然”具体应用,具有净化效果好、成本低的特点,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完美统一的最佳途径,是水环境治理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大众对工厂发展速度过快而对环境及人们生活造成的危害的重视度有了较大的提升。工厂发展速度过快不仅会破坏水系统结构,也会使周边植被遭到污染,因此,要注重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使其形成水资源环保理念,保证绿色环保技术能发挥其自身的实际价值。
1水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水污染是指人们的生活用水及江河等水资源被化学物质或有毒物质侵入,导致水资源不能正常使用[1]。水污染不仅会对自然环境结构造成破坏,同时对人体也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如果人们日常饮用的水资源被污染,会对人们的肠胃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引发消化系统疾病,并且长期饮用被污染的水,毒物可能会蓄积在体内容易降低人体抵抗力,引发慢性疾病,增加死亡率。除此之外,水污染对粮食质量有较大影响,如果使用被污染的水灌溉庄稼,会损害农作物的根部,使得农作物不能正常发育,从而影响粮食质量及人们的生活,同时被污染的水资源还会对其他生物造成伤害,如动物,情况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死亡[2]。
2污染的原因
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污染,因为一些自然现象而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流入水源中,导致水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人为污染。森林火灾、火山喷发等是引起自然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中火山在喷发后所产生的火山灰不仅污染空气,当其渗入水资源中时,就会导致水资源被污染,此外,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也会产生有害物质,导致水环境被破坏[3]。在污染水环境的因素中人类活动因素是主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居民生活污染
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火灶、燃烧秸秆后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长时间地积累到土质中,并且在城市中出现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尤为严重,人们将自己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随意地丢弃,还有因为垃圾场垃圾处理不当,许多城市的居民生活垃圾不进行分类,直接拉到焚烧厂进行焚烧等等,导致大量的有害物质混合在水资源中,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4]。
2.2工业生产排放
在工业城市中水污染的情况较为严重,部分工业企业对处理工业废料的重视度并不高,并没有使用专业或先进的设备对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工业废物进行处理,部分工厂在没有经过专业处理工业废物的情况下就直接排放于河流中,不仅污染了周边大范围的水环境,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并且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工原料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及有害物质,因此这些化工原料对水环境的危害最大,这些化学原料排放到河流中,顺着河流流入到人们饮用的水源中,会导致水资源中有害的化学物质成分增高,造成水环境的污染,如果人们喝了被污染的水,就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5]。
2.3农业生产排放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也有较多影响周边环境的因素,其中对水系统及环境的影响最大,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农作物使用化肥和喷洒农药时会对水质量造成影响;其次人们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生活垃圾,也会危害水资源环境[6]。这些垃圾在水资源中会留存很长时间,农作物如果将有害物质吸收后,不仅会造成农作物发育不健全,严重时还会导致大面积的枯萎,降低农户的经济收益,同时,人体健康也会受到残留有害物质的粮食的危害,大量食用后甚至会减少寿命,因此,农户应提高对水环境保护的重视度,避免间接或直接造成水污染。
3水污染的治理
3.1合理使用农药
农户在耕种农作物时,应合理分析农药的成分,根据农作物、周边环境以及农药的性质合理地使用农药,减少对水资源质量的影响因素,在有效消除或预防农作物出现病害的同时,降低农药及化肥对湖泊、江河等水资源的危害程度。在农业生产中不仅要对化肥、化学农药使用剂量、范围进行严格的控制,还要避免使用含有多种化学物质的农药[7]。
3.2正确处理生活垃圾
要有效处理生活垃圾,首先要提高垃圾分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针对不同垃圾的性质及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垃圾处理时造成的污染,同时将生活垃圾有效处理。对可回收垃圾,如玻璃、纸类、塑料、金属等,可以实施综合性的回收处理,提高二次利用率,最大程度减少因生活垃圾而造成的污染。处理厨房垃圾时,可以处理后堆肥,将其应用在农作物的种植中,在将厨房垃圾发挥最大化作用的同时,减少有害肥料的使用率。对水银温度计、电池、灯管等有害垃圾进行处理时,可将其集中回收,进行特殊的安全处理[8]。此外,在处理砖瓦陶瓷等难以回收与利用的垃圾时,可使用卫生填埋的方式,但是在填埋的过程中要注意填埋的深度,避免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
3.3减少工业、农业生产的排放
调整工农业的生产结构是减少农业、工业生产过程中水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工业生产活动造成水环境被污染的原因在于废物处理及排放不合理,所以要调整工业的生产结构。国家政府为了鼓励相关企业将太阳能、风能等新的能源技术引入工业和农业中,不仅针对工业与农业相关企业的发展需求提供了政策扶持,同时还向相关企业提供了资金方面的补助,帮助工农企业建立健全科学的处理系统,对工业废气、废水进行处理,同时通过提高监察力度,有效使工农业废物排放的达标率得到提升[9]。
3.4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
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及质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提升,但大部分人还是缺乏环保意识,会因为缺乏环保意识做出随意丢弃垃圾等污染环境的行为。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注重将环保宣传的力度加强,针对各地区的水环境及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开展相关的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并且采用多样性方式鼓励居民参与进来,让居民能够将环境的优良与自己的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宣讲环保知识的同时,还应该针对我国自然环境、水环境的现状以及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主要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10],有效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环境治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水环境污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水环境的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治理城市环境时,应根据时展趋势,将绿色环保理念落实在各项生产活动中,从根本上消除影响因素,并注重针对各个地区水环境的现状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制度的健全性、针对性,从而有效发挥水环境治理的作用。此外,在绿色环保的建设与城市水环境的治理中,相关人员应树立绿色水资源环保理念,采用可实施性高的处理措施消除污染城市水环境的因素,发挥绿色环保技术的价值,多方面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治理,为人们提供“绿色”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龙惠,陈俊峰.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以H市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5):557-561.
[2]王传勇.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9):80-81.
[3]李怀坤.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9,(14):92-93.
[4]李童玮,张笑影,丁亚飞.论城市水环境治理[J].居业,2019,(7):143+145.
[5]任华.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问题与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2019,(12):98-99.
[6]杨仝锁.环境保护下污水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8):155-156.
[7]向勇.城市环境保护中污水治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读书文摘,2016,(26):182.
[8]黄鸥.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给水排水,2019,45(4):1-3.
北京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属111个特贫水城市之一,是水库存水量全国下降最快的三个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130、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8,远远低于国际人均1000m3的缺水下限。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瓶颈。
地下水长期超采,使用率由2000年的67%上升到2003年的76%,致使水位年均下降1.29米,水环境和水生态平衡受到威胁;全市每年仍有4亿方污水直接排放,再生水利用率也不足40%;大量宝贵的水资源还未有效利用,不仅污染城乡环境,也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局面。
二、城市水环境
城市水环境破坏主要体现在:城市水系遭到严重污染,其中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降雨污水、乱扔杂物,造成了城市水系的脏、乱、臭:填湖造地,扩大建筑面积,造成河湖萎缩;为了输水和市容的需要,对城市河湖进行不科学的衬砌,影响了河湖周围的地下水环境;河湖治理重视不够,投资不足,河湖岸边和水底不能得到有效治理;城市污水、废水的任意排放,造成周围地区和水系下游地区严重水污染。
对于城市水环境和水生态治理刻不容缓,生态系统破坏越严重,恢复越困难,资金投入可能会成倍增长。加大污水处理投入,并与水资源重复利用相结合,降低成本。重视生态系统的保护,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尽可能恢复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
三、河道水体污染物来源
城市径流中污染物组分及浓度随城市化程度、土地利用类型、交通量、人口密度和空气污染程度而变化。一般雨洪径流中的污染物来自三个方面:降水、土地表面和下水道系统。其中污染物大概分为:悬浮固体(SS),重金属,富营养化物质,细菌和病毒,油脂类物质,酸类物质,有毒有机物和腐殖质。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当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时,就会导致水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性质发生变化,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破坏,限制潜在的水资源利用。
四、开发新的水资源
为了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有关方面正在积极寻求开辟新水源的各种途径。但是从外流域引水济京,在短期难成现实;本地开源很有限,而且代价很高,节水工作已经卓有成效,进一步挖掘潜力比较困难。而城市河道污水具有不受气候影响,不与邻近地区争水,就地可取,稳定可靠,保证率高等优点。污水回用在一定使用范围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经济可靠的新水源,并且可以节省优质的饮用水源。
目前世界上许多面临着严重水危机的国家都在积极利用城市污水,并将城市污水作为第二水源予以开发利用,并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美国有357个城市实现了污水处理后再利用;日本从60年代起一直大力研究和推广城市污水回用和中水技术,广泛供给工厂、企业和居民小区“中水道”冲洗厕所及杂用。我国的一些缺水城市80年代以来也相继建设了一些污水回用的示范工程,为我们大力推广城市污水综合利用提供了很值得借鉴的经验。目前我国的大连市、青岛市、太原市等缺水城市都建有城市污水回用工程,将城市污水处理后回用于工业和市政等方面。
五、河道水环境整治措施
首先,要恢复清澈的河水和生态平衡系统,必须杜绝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其它污染源进入水体,因此需要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系统、改造合流制管道系统、建设污水处理厂、注重雨水调蓄设施、维护城市防洪设施等。例如,美国平均每年投资约50亿美元用于污水处理,日本平均每年投资20亿美元,美国、日本、英国、法等发达国家已建成平均每一万人就有一个二级处理的污水厂,基本杜绝了点污染源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目前北京已经意识到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大量的工程措施。如1998年4月,50公里的长河开始进行清淤截污、护岸、绿化,以实现通航。其南侧的双紫支渠也同时开工。1999年上半年,南护城河至通惠河共26公里开工,同时,北护城河6公里长的松林闸段也开始清淤截污。1999年7月28日,长河及昆玉河段通航(北线)。2000年9月,玉渊潭经南护城河、通惠河到高碑店(南线)治理基本结束,部分通航。
六、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北京,污水回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经济的新水源,减少了社会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同时也保护优质的饮用水源。通过将污水处理后回用,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从而减轻了对城市周围的水环境影响;污水经处理后作为城市景观河道的补充水,改善了城市水环境的质量。
七、希望与建议
河道水环境治理不仅是水利和城建系统的任务,它牵涉到许多部门。如何有效地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相当复杂又必须处理好的技术和政策问题。河道污水利用要从开发资源、生态补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加以重视,给予政策法规的支持。同时要借鉴一些发达国家污水利用的成功范例,吸收他们的经验。
针对河道水环境治理我提出如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