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行业特征范文

时间:2024-02-18 16:07: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制药行业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制药行业特征

篇1

[DOI]10.13939/ki.zgsc.2015.44.041

1 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

1.1 问卷设计、研究样本及统计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问卷设计共分背景资料、薪酬管理及企业绩效三部分,计有8个人力资源因素问题和5个企业绩效指标。样本主要取自浙江省20家企业的研发人员,包括国有转制、民营和外资等不同类型。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76份,其中有效问卷72份。按公司性质分国有转制24人,民营企业25人,外资(含合资)企业23人。对回收的问卷数据以SPSS统计软件进行均值统计、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1.2 确定人力资源因素与绩效指标

根据全面薪酬的概念,把人力资源因素分为员工薪酬水平、岗位评价、绩效与薪酬联系、薪酬公平性、企业对员工的关心信任、员工的培训与发展机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及企业对员工遵守制度的要求八个方面。根据绩效指标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选择市场绩效、竞争能力、完成任务、留职意愿和总出勤率5个企业绩效指标。每个HR因素和绩效指标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按认可程度选择1~5分回答。

2 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

2.1 不同性质公司研发人员对HR因素的认知均值与方差分析

经对不同性质企业的研发人员对HR因素的认知进行均值统计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薪酬水平、岗位评价、绩薪联系、薪酬公平、培训发展和遵守制度6个HR因素在不同性质的制药企业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且得分高低依次为外资企业>国有转制企业>民营企业,但遵守制度得分与此正好相反,为国有转制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

2.2 不同性质企业的研发人员对绩效指标认知的均值比较与方差分析

经对不同性质公司的研发人员对绩效指标的认知进行均值统计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研发人员对于市场绩效、竞争能力等企业绩效认知,均为外资合资企业>国有转制企业>民营企业;而留职意愿是外资企业最大,其后依次是民营企业和国有转制企业。

2.3 HR因素和绩效指标的相关分析

为探知HR因素与企业绩效间的相互关系,需要进行HR因素与企业绩效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经对研发人员认知过程中有显著性差异的HR因素与绩效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对于研发人员而言,企业绩效与薪酬水平、岗位评价、绩薪联系、薪酬公平等HR因素显著相关,而与培训发展、遵守制度相关性不显著甚至负相关。

3 结果讨论

不同性质制药企业的研发人员对HR因素和企业绩效的认知在许多方面有显著差异,同时HR因素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制药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优先采用差别化竞争战略,这就要求通过薪酬等HR政策因素充分发挥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制药企业的薪酬激励具有战略意义。

首先是外资企业的HR因素普遍得到研发人员的认同,其次是国有转制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与外资企业的HR人员的素质较好及企业管理较为规范是一致的。但对遵守规章制度之重要性的评价得分正好与此相反,为国有转制企业大于民营企业,再大于外资企业。说明外资企业的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工作做得较好,研发人员在工作中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过分强调制度约束是不适应竞争战略需要的。

制药企业的市场绩效和竞争能力等企业绩效指标,均为外资合资企业优于国有转制企业,再优于民营企业;而留职意愿也是外资企业最大,其后依次是民营企业和国有转制企业。说明外资企业的研发人员也是相对稳定的。

相关性分析也说明,企业绩效与薪酬水平、岗位评价、绩薪联系、薪酬公平等HR因素显著相关,而与培训发展、遵守制度相关性不显著甚至负相关。如果没有其他HR因素的影响,过多的知识技能等专业培训可能降低留职意愿,因为这将导致其就业能力增强。

总之,制药企业关于研发人员的HR工作,在提高薪酬水平、增强薪酬和个人业绩的联系、增强薪酬公平性的同时,在培训方面更应该注重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在工作方式方面,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注意避免制度约束引起的僵化。

参考文献:

篇2

但是,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仅《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就列出了33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2]。在环境评价――特别是石化行业环境评价中,经常遇到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不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规定之列的情况,其中有些特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空气有显著的危害和影响。显然,这些特征污染物也应该是环境管理和环境评价工作的重点。因此,在环境评价阶段如何选择适当的标准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作者工作实践,总结和梳理了对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选取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并以石化行业为例,给出该行业主要大气特征污染物的建议环境质量标准,供广大环境评价和环境管理工作者借鉴。

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选取的方法

在选取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时,通常遵循的原则是:有地方标准的应优先执行地方标准;没有地方标准的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3]。

而对于地方标准或GB3095中未包含的污染物,一般根据其他标准和规定确定其执行标准,方法不一而足。通常的做法有:

(1)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4]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一次浓度限值;

(2)参照国外大气环境或居住区有关标准;

(3)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5]; 1996)[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6]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限值;(5)参照上述标准的解释或编制说明;(6)根据国内外车间卫生标准或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计算。

另外,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将浓度限值的平均时间分为1小时平均、24小时平均和年平均3类。有的污染物,某平均时间对应的浓度限值未作规定,必要时可按1小时浓度:24小时浓度:年平均浓度=1:0.33:0.12的比例关系计算标准中缺少的浓度限值。

2.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TJ36-79修订后最新版分为两个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和GBZ2.2-2007)。TJ36-79中规定了居住区大气34项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由于该标准后续的修订版本中不含有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因此目前在用到部分特征污染物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时,仍然会参考TJ36-79。

2.2 国外大气环境或居住区大气质量标准

主要参照美国、欧洲、前苏联、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大气环境或居住区大气质量标准。

2.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GB/T18883-2002规定了苯等13项空气污染物的标准值。

2.4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GB16297-1996、GB14554-93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了各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7](简称《详解》),GB16297-1996中,除二氧化硫等五项污染物外,其它污染物的厂界浓度控制标准原则上是按照GB3095中的二级标准1小时限值确定,新建企业按此值的85%定值;GB3095中未列出的项目,根据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一次最高容许浓度计算。可见,从标准制定的角度考虑,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与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是相当的。因此可以将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作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种选择。

2.5 标准解释或编制说明

实际工作中最为常用的是《详解》以及各标准的编制说明。以《详解》为例,该书说明了在制定GB16297-199有组织排放标准时,首先根据国内外相关标准确定污染物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然后以此为出发点计算允许排放速率和排放浓度,最后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合理的标准值。因此可以查阅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说明,来确定其环境质量标准。

2.6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或车间卫生标准

对于前述方法均无法确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原苏联学者В.НИКИХОРОВ给出了一种根据车间卫生标准或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来计算污染物一次标准限值的方法[8]:

式中:

CE为环境质量标准一次值;CI为车间卫生标准或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3 石化行业主要大气特征污染物的建议标准3.1 主要大气特征污染物

受原料性质、生产规模、工艺技术路线、设备选择、管理水平等的影响,石化行业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量不尽相同。除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常规污染物外,石化行业常见的特征污染物有非甲烷总烃、总挥发性有机物、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和氨等。这些特征污染物均未列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3.2 大气环境质量建议标准

(1)非甲烷总烃:GB16297-1996和《详解》中提出非甲烷总烃的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为4mg/m3和2mg/ m3);此外某些地方标准如河北省《环境空气质量 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规定了非甲烷总烃的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1mg/m3(一级标准)和2mg/m3(二级标准)。国外[9]以色列的总烃标准为:30分钟平均浓度5mg/ m3、24小时平均浓度2mg/m3。综合考虑上述取值方法,本文建议非甲烷总烃的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取2mg/m3。

(2)总挥发性有机物:目前通常采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中规定的8小时均值(0.6mg/ m3)作为TVOC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3)苯: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污染物,国内外许多相关标准均对其作了规定,详见表1。

除TJ36-79和前苏联由于当时对苯的毒性认识不足导致标准值过宽外,其余标准中1小时浓度均不大于0.4mg/m3。国外普遍制定了苯的年平均浓度限值,按照传统换算方法换算为1小时浓度后,均小于0.05mg/m3。再按照公式(3)计算得苯的一次标准为0.08mg/m3。结合国内外标准和上述计算结果,本文建议其1小时浓度限值取0.1mg/m3。

(4)甲苯:TJ36-79中没有规定甲苯的浓度限值。

GB/T18883-2002、GB16297-1996和《详解》中提出甲苯的1小时/一次浓度限值分别为:0.2mg/m3、2.4mg/m3和0.6mg/m3;以色列[15]规定了甲苯的24小时平均浓度10mg/m3,换算1小时平均浓度为30mg/m3。再按照公式(3)计算得甲苯的一次标准限值为0.24mg/m3。结合甲苯的毒理性质,本文建议其1小时浓度限值取0.6mg/m3。

(5)二甲苯:TJ36-79、GB/T18883-2002、GB16297-1996和《详解》中提出二甲苯的1小时/一次浓度限值分别为:0.3mg/m3、0.2mg/m3、1.2mg/m3和0.2mg/m3;前苏联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CH245-71)[9]中规定二甲苯的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0.2mg/m3。再按照公式(3)计算得二甲苯的一次标准限值为0.24 mg/m3。结合二甲苯的毒理性质,本文建议其1小时浓度限值取0.3mg/m3。

(6)硫化氢:TJ36-79和GB14554-93中规定了硫化氢的1小时浓度限值,分别为0.01mg/m3和0.06mg/m3。前苏联CH245-71中规定硫化氢的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0.008mg/m3;前西德大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硫化氢的一次浓度限值为0.2mg/m3[9]。再按照公式(1)计算得硫化氢的一次限值为0.17mg/m3。考虑到硫化氢的毒理性质,本文建议其1小时浓度限值取0.06mg/m3。

(7)氨:TJ36-79、GB/T18883-2002和GB14554-93中规定了氨的1小时浓度限值,分别为0.2mg/m3、0.2mg/ m3和1.5mg/m3。前苏联CH245-71中规定氨的1小时浓度限值为0.2mg/m3。再按照公式(1)计算得氨的一次限值为0.33mg/m3。结合氨的毒理性质,本文建议其1小时浓度限值取0.2mg/m3。

现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规定的污染物,可按照本文给出的几种方法分别提出相应的标准限值,再结合污染物毒理性质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对比给出最终的执行标准。

石化行业特征污染物的1小时平均浓度建议标准:

(1)非甲烷总烃执行2mg/m3;

(2)总挥发性有机物执行0.6 mg/m3;

(3)苯执行0.1mg/m3;

(4)甲苯执行0.6mg/m3;

(5)二甲苯执行0.3 mg/m3;

(6)硫化氢执行0.06 mg/m3;

(7)氨执行0.2 mg/m3。其它特征污染物的执行标准可按上述方法确定。

5 建议

污染物的执行标准应报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生效执行。尽快细化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适时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常见的大气特征污染物浓度限值,便于环境管理和环境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 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

[2] 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S]

[3] HJ2.2-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S][4] TJ36-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

[5] GB/T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S]

[6] GB14554-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S]

[7]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7

[8] 朱根逸. 环境质量标准总论[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

[9] 吉林省图书馆. 国外环境标准选编[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4

[10] European Commission. Air quality standards, 2009

[11]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Government of Japan.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in Japan, 2009

[12]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Republic of Korea.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standard, 2009

[13]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 Forest, India.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2009

篇3

制药行业是一个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行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产业:同时制药行业也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那么制药行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就需要进行改革,实行“绿色管理”之路。绿色管理的核心就是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与生态环境管理有机的统一起来,使企业和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双赢道路。本文以河南宛西制药为例,分析河南宛西制药的“绿色管理”之路,从而得出河南宛西制药在市场经济中保持竞争优势的方法。

一、制药行业及河南宛西制药绿色管理现状

(一)制药行业现状

近年来,制药行业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行业。“2009年中国制药行业生产总值占全国GDP不到3%,但污染排放总量则占到全国的6%.环保问题成为制约中国制药行业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制药行业本身发展结构不尽合理,数量大而规模小:进出口结构不合理:缺少创新产品等。面对产业自身矛盾与环境保护双重压力,制药行业实行绿色管理变得十分重要。制药企业为了实行企业“绿色管理”与中国环境报社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国制药行业绿色企业联盟”,并向全社会发表《全国制药企业绿色宣言》。这个联盟为企业实行“绿色管理”提供了好的平台。

(二)河南宛西制药现状

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制药、汽车配件、妇女卫生用品、药用包装四大产业,操控十四家公司的现代企业集团,企业经济效益显著,连续十年领跑河南中医药,跻身中国医药50强。企业为了保证中医药所用药材的绿色、环保、体现中医药资源自然的特色,增强中医药绿色企业的说服力,企业在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伏牛山生态环境景区腹地。投资5000万元建立20万亩主导产品的主要原料山茱萸中药材基地,保证了药材的绿色无污染翻。

二、制药行业绿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制药行业的企业规模小、生产条件差、工艺落后等特点以及制药行业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指出制药行业存在以下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企业领导者缺乏绿色环保意识理

中国的一些企业把经济效益看作是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唯一手段,很少考虑环境污染带来的灾难。事实上,企业是经济实体也是伦理实体。作为经济实体,企业谋求经济效益是理所当然的。作为伦理实体,企业就必须节约资源。

河南宛西制药在企业建立之初,生存问题严重,没有能力考虑到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更没有合理利用周边的资源,只注重解决生存问题。企业的领导者没有绿色管理的意识。

(二)制药行业污染不能得到治理,缺乏完整的环境管理体系

制药行业属于高污染的行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向外界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水、废物,但是废物的处理设备价格很贵,一些企业不愿意花费大量资金用在“三废”处理设备上。在河南宛西制药了解到,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投入量大,但产出比小,其他大部分物质最终会成为废物。

在产业结构方面,宛西制药缺乏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体系,需要建立一套可以保护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周边资源的产业生产模式。

(三)陷入了“传统经济”怪圈

中国制药行业大多数采用传统经济“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污染物排放”的发展模式,没有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

河南宛西制药过去也一直采用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出现了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率的情况,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制药行业应改变经济模式,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企业的生产活动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有机协调发展。

三、完善制药行业绿色管理的对策

宛西制药根据“绿色管理”5R内容体系。对企业做出了如下改革:

(一)制定“绿色管理”战略目标及企业文化

企业战略目标是一个企业的奋斗纲领.是衡量企业一切工作是否实现其企业使命的标准,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宛西制药为实现“绿色管理”,建立衔接有序的“绿色战略”,在规划发展目标时,将“绿色战略”思想及时落实到各个目标中去,在企业所有目标中有所体现。

(二)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减少污染,建立良好的环境管理体系

制药行业的污染问题应该从根源上得到治理.提高资源利用率。所以制药行业应该采用清洁生产,减少污染。宛西制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利用二氧化碳在中药的萃取工艺中的良好性能,使宛西制药企业在制备、加工、使用乃至回收处理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做到了能耗少、资源利用率高,对环境无污染,易回收处理。宛西制药凭借着“天然药库”的资源优势.从1998年起企业按照GAP标准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开发模式,建立了良好的环境管理体系。

(三)以“循环经济”代替“传统经济”

篇4

生物制药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新药研发需要相当长的研发时间和巨大的资本投入,其产品从研发直至上市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鉴于国内医药行业数据不够透明和充分,本文采用美国数据进行分析。美国制药行业在2002年对全美制药企业的新药品研发时间进行了调查,其基本情况如下图1:

2002年美国生物制药行业新药投资项目从研发到进入市场平均所耗时间为14.2年,并且每个阶段的投资额均在百万美元以上,整个过程中R&D投入规模巨大,例如R&D费用占美国医药行业销售额的比例就从1970年不到12%上涨到上世纪90年代的20%以上,与同时期的美国其他行业,例如电力(8.4%)、计算机(7.8%)和电信(5.3%)相比,生物制药行业研发投入显然要高得多。2003年美国制药行业R&D投资总规模就超过了305亿美元。巨大的研发投入背后带来的是潜在的巨大收益。在美国药品一旦批准上市,其产生的回报率极高,统计数据表明,成熟期其中年销售收入有80%的可能超过6千万美元,20%可能超过6亿美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生物制药行业企业的价值由当前价值和未来成长机会价值两部分构成,那么在药品上市之前,生物制药企业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却没有相应得销售收入,企业当前价值很低;但是一旦药品上市,却有可能获得极高的收益回报,而且正是前期的研发创新为企业日后扩大生产规模,获得巨大超额利润提供了成长机会。因此,如何结合生物制药产业价值创造的特点,客观、有效的评估生物制药项目的未来成长机会价值是生物制药企业风险项目决策的重中之重。

二、生物制药行业风险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特征分析及其定价

一般生物制药行业新药研发投资需要经历多个不同阶段,以美国药品研发为例,就有实验室测试阶段、临床实验前动物测试阶段、三个临床实验测试阶段、美国联邦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阶段和最后的市场化产品推广阶段等六个阶段。每一阶段的技术性测试成功后,药品研发才会进入下一阶段接受进步测试,直至药品克服全部技术风险最后进入市场化阶段才最终为企业创造巨大价值。整个过程中每一阶段都会给企业提供一个进入下一阶段的选择权。

根据其特点,这种选择期权可以分为以下六种:推迟投资期权、扩张投资期权、收缩投资期权、放弃期权、转换期权、增长期权等。生物制药企业在新药开发过程中每一阶段所嵌入的实物期权用图2表示:

因此生物制药研发投资决策具有动态序列性,形成了一个6重的复合性实物期权。

在期权定价方法中,经典的Black-Schola模型可以看作是针对看涨期权的一重定价模型。有关以期权为标的资产的复合性期权的定价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Geske在1979年提出的两阶段复合期权的定价模型。在该模型中Geske继续沿用了Black-Schola模型中经典的期权定价偏微分方程:

三、期权定价公式的应用

假定某生物制药企业计划开发某种新药,预计6阶段各自所需时间 分别为:实验室研发阶段(2年),临床前动物测试阶段(4年),临床测试第一阶段(1年)、第二阶段(2年)、第三阶段(3年),药监局审批(2年)。每一阶段对应的到期日期和每一期的期权执行价格 都在表1中显示。另外,假定药品研发成功最后,项目进入商业化阶段预计产生的经营性净收益现值 为8500万元,与此同时商业化阶段的预计投资成本 为3120万元。无风险利率 采用10年期的政府债券收益率5.3%。最后项目权益的收益标准差的估计值为101.97%。药品整个研发过程中全部的R&D投入为600万元。

根据复合期权定价公式,依据上述参数可以计算得出该6重复合实物期权的价值为2750万元,超过R&D投入2150万元。因此药品研发项目的真实价值RNPV为RNPV=NPV+实物期权=600+2750=2150万元

篇5

(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浙江 金华,321017)

【摘要】 药品的生产推行GMP制度,新版GMP的实施对制药企业在软件和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希望引入MRPII等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提升GMP实施水平。本文就制药企业在实施MRP系统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 制药企业 MRPII 策略 GMP

制造资源计划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MRPII),它是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资源进行有效计划的一整套生产经营管理计划体系,是一种计划主导型的管理模式。MRPII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国内后,在很多行业尤其是机械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运用,通过数据共享、流程优化,实现了采购计划及时,库存量降低,生产计划安排合理,均衡了生产,稳定了质量,降低了成本,跟踪市场更加灵敏,改善了企业的经营决策能力。近年来,MRPII在制药行业的应用也日益增多,制药行业的信息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进展很快,节约成本、提升管理的效果比较明显。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生产和销售过程的控制与其他工业产品不同,必须符合GMP的要求。GMP的规范使制药行业推广信息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实现信息化又反过来会巩固GMP的实施成果。 1 制药行业的生产特点 1.1 药品生产必须严格遵循GMP规范,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MRP的流程设计必须符合GMP的要求。药品生产的基础数据和过程记录较准确、完备,有利于推行MRP系统。1.2 相比较于机械行业的离散型装配特征的生产组织方式,制药行业属于连续生产的流程型制造,产品结构和生产过程相对简单。工艺处方相对稳定,确定后不会轻易改变,但处方和工艺路线的保密要求高。1.3 制药行业对物料在供、产、销的过程控制非常严格,供应商和客户信息须明确掌握。制药行业的物料是按效期管理的,生产的全程批号跟踪要求高,要求过程的完全可追溯性,这是实施MRP时需特别关注的重点。2 制药企业实施MRP的策略

制药企业推进信息化管理的过程总会有不少难点,MRP项目包含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人事管理、生产计划、车间管理、GMP质量管理等模块,总结成功实施MRP的经验,一般都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2.1 实施MRP前的调研工作要充分,通过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等途径梳理业务流程,找出各业务版块信息衔接的盲点,结合GMP规范调整业务流程,确定信息的流向和衔接。业务流程的重组优化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贯穿于MRP实施的整个过程。MRP系统宜选择国内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软件,比较理解企业个性化的管理要求;由于制药行业的特殊性,MRP软件很难做到集成使用,所以一定要具备二次开发的能力。2.2 MRP的第一期实施适合从进销存和财务管理模块开始,先不考虑物料在车间生产的流转,工厂仓库进出物料的原始单据一次输入,各部门为上下游业务提供数据,实现数据共享。通过本阶段的实施,完善企业的基础信息管理如部门、物料、供应商、客户等,确定上下游部门的衔接方式。本阶段完成对库存的控制,实施后可满足工厂物流管理、财务成本核算的需要,为下一阶段的实施提供基础。2.3 MRP第二期的实施是生产管理系统。通过BOM表(物料结构表,工艺处方)构建物料在车间生产各环节的关联关系,制药企业在推行MRP生产管理系统时一般同时实施质量管理,完善物料在各流转阶段的取样、检验等信息管理功能。本阶段的实施落实,实现生产计划和生产进度的管理,通过物料需求计划确定合理的采购数量和到货时间,可有效降低库存,物料供应及时并完全实现可追溯性;车间物料、成本核算、批记录数据一体化,大幅减少工作量;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可实时监督,各类数据的统计检索更加方便,优化了质量管理流程,促进GMP的实施。 2.4 在上述两个阶段的成功实施的基础上,根据企业销售模式进一步完善原料供应商和客户销售管理系统,使企业充分掌握医药市场的脉博,从上下游的供应链的范围内优化资源,从而达到敏捷生产、精益生产的目标。3 制药企业实施MRP还应注意的重点3.1 MRP作为一种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和原有管理模式产生矛盾。企业决策者的实施决心是MRP能否顺利推行的首要因素.同时MRP包括了业务流程的每个节点,员工的培训也是比不可少的,通过制度和机制的调整,激励员工参与MRP的实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2 制药企业对于MRP系统的安全性、独立性、实时性、保护性等要有充分考虑,通过数据库备份防止数据丢失,设置操作权限防止误操作和企业泄密,建立制度保证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升级。按GMP要求,MRP系统必须完成计算机系统的验证,确认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3.3  制药企业的流程调整必须符合GMP要求,流程调整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宜缓步慢调,降低实施风险。在有矛盾或不确定时,宁可舍弃一部分MRP的功能。

篇6

在分析医药行业时,通常将其细分成化学原料药、生物制药和中药3个子行业,它们由于自身特点不同,表现也略有差异。截至7月15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7437%,而医药行业的3个子行业分别大幅跑赢上证指数23.54%、32.9%和24.13%,远远强于市场平均水平。

预计在未来,随着市场风格的转变,资金的避险需求增加,化学原料药子行业具有的防御性特征可能会充分展现。另外,由于医改配套政策,如基本药物目录等将陆续出台,相信受益于医改的化学原料药上市公司将得到市场的关注。生物制药行业在3个子行业中表现最强,这主要与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的集中爆发有关,流感概念股中有部分公司基本面较为优良,看点颇多。随着这类公司估值压力逐渐释放,后市仍然值得积极关注。中药保健品行业,从长期来看,目前的估值处于历史平均水平,相对较为合理。如果大盘继续强势上扬,整个行业将有望随大盘同步上涨。

估值优势并不明显

目前,上证指数已经站稳了3100的整数关口,大盘强势特征明显。炒股的主要思路有二:第一,寻找行业的估值洼地。个股和行业上涨的最大理由就是估值上有优势,通常情况下,估值洼地最容易吸引大资金介入,风险小而收益大。第二,寻找业绩增长明确的公司。上市公司2009年二季度报表陆续披露,从中寻找二季度业绩大幅增长的公司,逢低介入是最适当的时机。

从估值角度看,由于目前上市公司赢利能力处在相对低谷,因此市盈率普遍偏高,用市盈率(PE)来估值并不能反映市场正常的估值水平。这里主要用市净率(PB)和市销率(PS)作为标准对个股和行业进行估值,因为这两个数值波动小,敏感性低,更能反映目前的真实水平。对于医药行业的3个子行业而言,将目前阶段的PB和Ps分

别与历史上平均的PB和Ps进行对比,如果偏低则表明行业估值仍然有优势,否则估值优势就不明显。下表的数据表明,3个子行业中,中药及保健品行业刚好处于历史平均估值水平,相对合理;而化学及原料药以及生物制药则处于历史平均估值水平的上端,估值优势并不明显。

因此,目前阶段整个医药行业并不属于市场上的估值洼地,由于股价已经相对合理,走出独立性行情的可能性相对较小。预计后势整个行业同步于大盘的可能性较大,在大盘相对较强时,涨幅同步于大盘;在大盘相对较弱时,走势有望稍强于大盘,显示出明显的防守型特征。整个行业的主要机会将集中在2009年中报大幅增长的医药股。表2为医药行业2009年中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30%以上的个股。

寻找有补涨潜力的品种

在医药股里面,除了上述提到的2009年中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30%以上的股票值得关注外,还有一条思路就是寻找涨幅相对偏小,股价仍有优势的品种,宜积极跟踪。通常情况下,在分析一个股票时,需要对该公司进行合理的估值,也就是合理的股价是多少。这里把合理的股价定义为中枢价值,中枢价值空间就用来衡量现在的股价与合理的股价相比,是低估还是高估。如果一个公司股价相对低估,涨幅相对行业偏小,理论上它就存在一定的补涨要求。按照这个标准,医药行业里面有补涨要求的股票有8只(见表3)。

若考虑到整个行业的成长性,医药行业的看点仍然非常多。从2009年中期开始,以基本药物目录制度正式实施为标志,医药行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用于医疗服务的投资将不断增加。在抗肿瘤等高端领域,高价药品由于需求刚性,仍然保持快速增长;而在一些需求弹性较大的领域,进人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需求将会得到提升。因此未来几年,医药行业仍能保持20%左右的稳定增长,高端专科用药和品牌普药生产企业将是最大的受益者,OTC市场年增速维持15%以上。

从投资逻辑上考虑,可以在以下几个领域寻找投资机会:

1、把握维生素E、A、B2的上涨趋势,关注新和成、浙江医药等;

篇7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生物医药是现代生物技术生产中的重要产品,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生物制药产业是制药业中发展最快、活力最强、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之一。我国把生物技术列为一门“前沿技术”,加强生物技术各领域的应用,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赶超的重点。生物医药和生物制药领域是重点发展的领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必须加快其规模化、集聚化和国际化进程。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具有良好的基础,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生物医药产业相比还存在差距,必将经历从科研到产业化的艰难之路。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力度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生物制药技术基础及产业链

现代生物技术也可称之为生物工程,是新的科学技术支柱之一。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医药卫生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迅速成长。生物制药这一制药技术,以基因重组、单克隆技术为代表,通常在大规模、集中化的发酵工厂进行,它的生产过程既不同于传统的化学药物,也不同于从动、植物中提取的药物。生物工程技术制造药物,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或细胞工程培养出“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然后再利用现酵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从中提取出所需的药物。生物药在分子结构、物化特性、制备技术等方面与化学药不同,综合利用了微生物学、生物技术等科学的原理和技术,从生物体、细胞、体液等提取制造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生物工程制品。这一制品具有高效性,对疾病也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生物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新科学知识的产生与应用,生物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生物产业正加速着新的技术时代。

生物制药业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投入、收益、风险四高及低污染的特征。制药行业产业链可以简单分成研发、测试、上市销售三个阶段,组成生物制药产业链的各环节与传统制药行业基本一致,但在每个环节上的技术基础差异很大,主要的生物制药技术如基因重组、单克隆等均源于上世纪对细胞内部结构的突破性发现。生物工程药物的发展,给制药工业带来一次革命性飞跃,将在持续提升人类的医疗保健水平上发挥重大作用。

二、国内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庞大,但自主研发能力仍很薄弱,药品生产以仿制为主,原创性药物较少,生物医药关键技术和国际水平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并大力促进整个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将成为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

(一)行业起步较晚,行业产销均保持较快增长。

在市场需求旺盛和政策大力扶持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2012年我国生物药品制造业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775.43亿元,同比增长19.42%;2013年生物药品制造业需求稳定增长,实现销售收入2381.36亿元;2014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虽然受到药品持续的降价和医保控费政策的双重影响,实现销售收入2749.77亿元,收入和利润增速远超当年GDP增速,分别达到13.95%和11.82%,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2013-2015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这不仅推动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投放到市场,还集聚形成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大大提高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集中度及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

(二)行业技术落后于国外技术,行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型企业占比偏低。

我国生物药品制造业中,产品多集中在较为低端的仿制疫苗、血液制品行业,技术壁垒较低。支持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的设备、技术落后及生物技术的产研脱节等因素是导致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水平低的主要方面。2012年,我国生物药品制造业总资产达1848.07亿元,同比增长14.9%,小型企业资产占比为38.02%,大型企业资产仅为17.17%,大型企业占比明显偏低。我国生物技术公司特别是创业型企业面临众多压力,缺乏拳头产品,企业发展规模小,产品产业化程度低下,众多问题都在制约我国国内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

(三)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已经具备较强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基础技术和实验室阶段等都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明显缩小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国际上,美国、日本和欧洲是生物制药业的主要集中地,所开发的产品及市场销售额都占居全球优势。美国作为生物制药的发源地,拥有经费投入、产品开发和研制、产品生产和市场上的国际领先优势。多年来,政府支持、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增长、大量跨国生物制药公司进入中国,这些都为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国必须通过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制药,进一步完成医药行业的产业升级换代,占领未来全球生物制药制高点。

三、生物制药行业要以高端生物仿制药和CRO为发展突破口

生物类似物是我国生物制药表现最为活跃的领域,是CRO(新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快速发展的要素之一。现阶段在生物制剂市场上,跨国制药企业占据垄断性地位,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成为中国企业在行业发展中的巨大障碍。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仍存在多重瓶颈有待突破。国内生物制药行业以高端生物仿制药和CRO为短期内最有希望取得关键性突破的环节。生物仿制药和CRO共同的特点是需求增长较快、前景明朗,国内的成本优势明显;不同的是CRO未来市场规模较为有限,而生物仿制药市场规模较大,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

(一)高端生物仿制药

生物仿制药特别是单抗等高端生物仿制药的技术壁垒较高,未来需求巨大,在一定程度上对仿制药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发展速度提供了保障。目前全球对生物药的需求巨大,但是生物药的价格较为昂贵,对其普及造成限制。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但当前许多前沿生物技术仍落后于欧美等国家,通过仿制药物仿创结合,加以系统集成,既能实现技术上赶超的目标,也能满足当前我国防治重大疾病、应对突发疫情及处理重大卫生事件的用药需求。我国要改善生物制药行业所处法律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中国版生物仿制药审批通道,为国内高端仿制药发展扫平道路;加强对生物制药产业链监管的整合,改变目前各个环节互相分割的监管现状,进而加速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化进程。

(二)CRO

CRO是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是通过合同形式向制药企业提供新药临床研究服务的专业公司。CRO 作为制药企业的一种可借用的外部资源,其显著的作用就是能降低整个制药企业的管理费用并大大提高效率。CRO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起一个临床研究队伍,该团队体现出高度专业化及丰富的临床研究经验。由于目前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和风险不断扩大,生物医药企业无法具有产业中所包含业务的全部优势,必须借助外部资源即专业的研发机构才能促进生物医药的发展。近年来,中国行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医药外包的热土,已经超过印度成为亚洲研发外包首选地。未来,欧美市场的增长率预期会下降,而亚洲新兴市场的增长率将不断提高,这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中国CRO企业的成本优势逐渐削弱,国内企业未来发展必须在提升研究品质和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两方面需找突破口。

四、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展望

面对产业竞争和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用改革创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在医疗改革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国家持续增加对全民大健康产业的投入,这为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预测,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仅次于美国。生物医药在治疗肿瘤、冠心病、神经退化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血液替代品的研究开发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十三五”期间,生物医药产业将重点确定为大力发展重大疾病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新疫苗、新型细胞治疗制剂等多个创新药物品类。这充分表明我国将加大生物医药的研发力度,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未来的市场潜力必将十分巨大。

产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产业政策对生物制药形成了较大的支撑,生物医药产业被确定为我国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制药是生物技术的重点应用领域之一,我国未来医药工业要实现升级发展,关键是要落实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逐步缩小与制药强国在创新能力上存在的差距,既要把创新摆在医药工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也要把增强技术实力作为建设医药强国的战略支点,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规模化、集聚化和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在中国医药产业近60年的发展进程中,既经历过封闭的独立自主的发展阶段,又在经历着不得不面对国际药业全球格局的阶段,这一进程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有着多重意义,而中国制药业的发展轨迹和特征,也值得稍作梳理。

在当前阶段,已经没有充足的时间留给中国的制药企业去转型、调整和应对,而同时又存在体制、环境和人才诸多方面的困境,如何在困境中把握来自于全局的机遇,敢于面对必然的挑战,从历史和发展中总结经验,突破困境,是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的艰难选择。

商业开放:第一代药企突围

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医药行业,从中央到地方,惯例模式是医药(西药)、中药材两大版块分列,商业功能则由从国家医药公司、国家药材公司至上而下的三级医药站调拨方式完成。在这一阶段,对于制药企业而言,是只具备简单的工业企业职能的,而目前所流行的营销和销售两个模块,则是由国家统一包了的。在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全国的制药企业只有几百家,从特定角度来说,中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在国家调控的指挥棒之下,有着井然的秩序。

这个秩序的打破,肇因于中国全社会改革开放浪潮的开始和壮大。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如所有的市场经济规律,新型商业流通模式的发展带来变革的压力,这时的制药工业企业,面临着来自于上下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上游供应商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积压利润空间,一方面是下游的药品流通领域企业的市场化发展竞争突破了计划经济的调拨模式,不断压低药品价格。

可以说这一时期中国制药企业的最初变革是被动的,迫于生存的压力开始了第一步的市场化探索,不得不从计划调拨模式走向工业自销模式。

当时的工业自销状况,尚距离现代医药营销概念差之甚远,最典型的方式无过于各种各样的药品交易会。自古以来,中国在中药材交易领域就有药市交易的传统,由此,一些传统的药市交易地成为最初的药品交易会兴盛地,诸如河南百泉药交会和江西樟树药交会等,这直接导致了全国各地大办药交会局面的出现,中国制药业的市场化探索就这样迈出了第一步。

不得不提的是,最初阶段的制药企业发展,尚具备市场化初期的纯朴性和单一性。产品疗效的好坏是竞争主线,回扣和带金销售尚没有大规模产生。而也如一贯的市场经济规律,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的大类用药领域,也在逐步形成较具规模的制药企业,诸如传统的四大制药企业等。这时的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高,皆为从计划经济时代一步一步扎实走过来的老药人,有着朴素而厚实的道德素养。

广告大战:第二代药企崛起

到80年代末,中国制药业出现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转折期,这是一个危害至今的发展阶段。

由于当时的医药购销两旺,以及越来越大的国民健康需求的发展。中国制药业在80年代中后期步入了第一个行业整体发展的黄金期,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利润空间导致各地方利益集团(主要是政府)开始大建药厂,进入中国制药业,由此,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之内,中国制药工业企业数量由最初的几百家飙升到5 500多家,行业从业人员良莠不齐。

反思这个发展,有三个大的原因不得不说,一个是中国当时尚不具备成形的专利保护法系,药厂产品的泛滥一发不可收,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大量出现了同一产品可以由上百家药厂出产的情况。另一个原因则是中央政府对于新药厂建设没有设置有效的准入制度,小规模的投入即可建立一个土作坊似的药品生产点。第三个原因则是当时中国尚没有形成完整的全国统一市场,区块划分严重,而地方利益集团势力强大,导致中国药品的生产和营销也成严重的区块划分态势,每一个区块内制药企业和商业企业都大量无序繁衍。

由此可见,从一个特殊角度来说,中国制药业仿制药盛行和产品低水平重复的局面,其实来自于中国药业无序的自由市场竞争。也由此可见,在中国诸多行业发展的经验中,国家意志主导和骨干企业资本介入两种有效的模式都未曾在制药行业内有效发挥作用。而由此产生的“哈药”模式,只不过企业在无所助力的环境中寻找的一个大胆又冒险的突破口。

中国制药行业的发展,开始跃入以广告投放量计算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一直延续至今,存留下来的记忆,好的药品和企业品牌似乎都已经没有了痕迹,能够想到的,只是保健品时代的旺盛。广告透支的副作用也极其严重,药厂泛滥导致的广告泛滥直接摧毁了消费者对于药品的信任,也直接导致了药品消费更加依赖于医院和医生处方。

在进入20xx年之后,政府不得不逐渐出面制定关于药品广告方面的渐渐严厉的法规,保健品退居为食字号,处方药已经不能在绝大多数媒体刊登广告,抗生素开始限售,这一系列规制的出台,也宣告了中国药业以广告投放为特征的市场突围宣告失败。

资本重组: 第三代药企格局

在20xx年前后,也即中国政府就加入wto做最后努力的时刻,作为一个不算大的行业领域,中国制药业面临即将到来的wto时代的诸多可能的深度冲击,在这样一个诱因之下,再加之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所带来的旺盛国内需求,中国药业掀起了一轮国内资本的并购重组浪潮。

这一轮资本重组有几个鲜明的特征。一是以抢占市场格局为侧重点,二是以抢占区域市场主导优势为侧重点。这两个侧重点的选择,依然是基于市场导向选择,从而掀起了一场资本层面的混战,这一波重组浪潮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制药业对自己尚不熟悉的资本操作层面的一次探索,成功者少,失败者多也成为必然。三九集团,北京双鹤药业,华源集团等都在“做大”和“做强”的辩证关系中倒了下去。总体而言,在这一轮资本运作之后,全国以主要的区域市场为中心,依然形成了一系列较大的制药集团。

当然,也有较为成功的个案。医药商业领域最为成功的个案即使海王星辰连锁药店布局,海王星辰20xx年与美国美信合资成立美信医药连锁,20xx年又获高盛4000万投资,而其中核心,则在于海王星辰通过外资的介入,直接移植了国外成熟的连锁药店经营模式,也较好的逐步稳固了自己的几个主要区域布局和物流体系。

商业领域的较多成功案例并不能掩饰在制药工业领域的弱势。这一弱势的深层根源,依然在于行业整体极弱的药品研发创新能力,收购和重组新的企业,并不能带来研发体系的新的变革,带来的只是规模的增大和销售额的单纯上升,而存在于收购之前企业内的诸多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之道。

可惜的是,这一轮的追求规模型的资本浪潮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和行业精英人士已经在深入思考。这种思考直接带来了另外一个层面的资本运作,即引入新品种,打造初步的研发能力以及初步的临床学术理念。由此,资本运作也开始真正触及到中国制药业真正的短板所在。

临床导向:第四代药企雏形

如果说前三代的中国医药企业发展,都是在市场和营销的层面产生巨大变革的话,那么今天的中国医药行业,在经历一系列的苦难之后,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直面自己的短板之处。这个短板,就是始终绕不过去的新药研发能力。中国制药行业起家于抗生素原料药行业,后又发展起门类齐全的仿制药工业,如果说在中国发展的初期,这种跟随性的后发优势是中国制药业可以快速发展壮大的必然途径。那么在今天,行业的大格局和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变化下,过分拘泥于传统优势和经验,即是落后。

如果单纯以制药外企进入中国的时间来看,中国制药业是对外开放较早的行业之一,早在80年代,诸如西安杨森就已进入中国市场。但中国制药业依然在两个强大的背负下不能放手融入全球制药业市场:一是保护中国弱小的仿制药工业,二是保证中国民众的用药安全。无论是投资、合资领域,研发领域还是商业领域,中国人的一系列不开放姿态导致了到今天为止一个奇怪的局面。制药外企依然在中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但中国制药工业并未如其它行业诸如汽车工业那样从合资合作中取得自身的长足发展。一面是中国制药企业的军阀混战,一面是制药外企携原研药品的长驱直入不可阻挡。

但希望总是在的。制药外企所带来的经验依然为部分中国企业所感受和学习。这些经验的核心就是,建立基于原研药的生产研发体系,建立基于原研药的市场销售策略。在这两个方面,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中国企业开始了自己的征途。

篇9

【关键词】

医药企业;并购;整合

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完善,企业利用内部长期积累或通过外部扩张的得到不断壮大。相对于内部积累,外部扩张在时间上更具有优势。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都选择通过外部扩张的手段使得企业迅速成长。而并购正是外部扩张的表现形式。过去的百多年中,在西方社会,随着五次兼并狂潮的接踵而至,诞生了许多的大型公司。

医药行业是关乎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行业,在各国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的医药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我国医药的产业结构,无论从创新能力、研发能力、集中度低以及运营成本等方面,距离发达国家都有很大的差距。各大医药企业仍然还是依靠价格进行恶性竞争,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低,这些因素都影响我国医药行业的持续发展。自1999年我国加入WTO后,许多国外制药巨头均将中国市场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新兴市场。他们不但在华建立了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还通过合资、并购本土的医药企业等方式,在中国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国内的医药企业如何才能在这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杀出一条血路?在笔者看来,企业并购是一条便捷出路。通过企业并购可以有效的整合资源,减少支出,快速获得新技术,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实现规模经济,最终促进我国医药企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对中外的医药企业并购战略进行比较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比较,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的看到国内医药企业的不足,以期未来进一步改进,具有借鉴意义。

1 中外医药企业基本概况

1.1 国内医药企业的基本概况

医药行业作为融合了多学科前沿技术和手段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关系到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国民卫生总费用增长了136 倍,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高达17.8%,远超GDP的增长速度。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各类医药类上市公司已经达到181家。

1.2 国外医药行业基本概述

国外大型的跨国医药企业有很多模式与做法与我们很不相同,但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借鉴与学习,是我们未来前进的目标。

(1)国外大型的跨国医药企业的赢利模式与我国的截然不同。在处方药方面,他们追求专利保护,获得市场垄断地位,取得垄断利润。由于中国市场和法律的不健全,我国对制药企业缺少市场保护机制。其的赢利方式主要是仍以仿制药为主,其结果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利润率下降。

(2)国外大型的跨国医药企业对于研发费用的投入上与我国截然不同。例如,在美国,医药企业用于自主研发新药的费用占到了他们销售收入的14%以上。而在我国却只有销售收入的1~2%的水平。为什么会造成的如此大的差别?第一是由国家政策和行业政策造成的。第二就是上文所提到的国内外制药企业的盈利模式的差异所致。

(3)国外大型的跨国医药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与我国截然不同。在国外,医药行业的现状是集中精力生产的不是药品、某种医疗器械,也不是某种诊断产品,而是知识,即专利。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利用知识产权对专利进行保护,在全球范围内再予以推广,而具体的产品生产则在发展中国家内进行。

我国的医药企业主要是靠生产仿制药和专利权过期的药品生存,而国外大型的跨国医药企业则在通过研发新药品来换取发展权以及对于他们对整个世界医药市场的控制。

2 中外医药企业并购特征及个案分析

2.1 国内医药行业并购的一般特点

我国医药企业的总体状况是数量多、规模小。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医药企业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迫于外资企业强大的外部压力,近年来中国医药企业并购数量在逐年增多,资本市场越来越活跃。2006年至2010年,在国内医药行业市场中,共完成了92起并购案例。其中有78起并购案例的交易总额达到22.63亿美元。

国内医药行业并购有三大特征:

(1)产业政策主导型

在我国,医药行业的并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产业政策主导型。也就是说,很多的企业并购是由政府所直接推动的。

(2)强强联合不多

从我国医药企业近些年来的并购案例来看,多以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为主,强强联手的案例却比较少。

(3)跨行业并购居多

通过对国外大型医药行业的并购特点进行分析,发现他们的并购基本属于横向并购,很少涉及到医药流通领域。而国内的医药企业往往采取了一体化经营的策略。例如复星医药。控股北京金象大药房,进入医疗商业领域;控股北京和睦家医药,进军医疗服务业等,完成了一体化经营。

2.2 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业并购的主要特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医药行业的并购活动一直非常活跃。以美国2006-2010医药市场发生的并购案例为例。(见表1)

从表1的数据来看,并购交易在2009年达到顶峰,这是因为有辉瑞公司并购惠氏、默克收购先灵葆雅这样的重量级并购案例,其各自的交易总额分别达到680亿美元和411亿美元。从2006年-2010年这5年间的案例中不难发现,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业并购有许多典型特征,总结如下。

(1)并购多以提高企业研发为主要目的

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业开展并购,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获取新产品、新技术,并且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例如,2009年的美国辉瑞公司收购惠氏一案中,不仅因为辉瑞的专利药面临专利到期,同时也可以通过收购惠氏的研发资源,实现进入疫苗制造以及生物制药领域。另外,由于新产品的研发周期比较长而老产品利润率下降,所以利用企业并购这种手段获得更具有价值的新产品。企业还能通过并购获得此类产品的市场销售许可。

(2)多以横向并购为主

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业的并购主要以同行业内部横向并购为主。从上面的并购案例来看,不论是以大吞小还是强强联合,即使是Gilead Sciences并购CGI制药公司这种交易总额仅为1.2亿美元的案例,还是辉瑞并购惠氏的交易总额达到680亿的案例,都是在同行业内的横向并购。而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必然会愈演愈烈。企业间的横向并购风起云涌,其结果就是,企业并购后带来规模效益,使成本进一步降低从而获得了竞争上的优势。

(3)强强联合

目前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业主要采取强强联合的并购方式,目的在于获得优势互补。如2009年3月,在全球医药市场呼风唤雨的两大医药企业巨头,默沙东与先灵葆雅选择了强强联合。并购后,默沙东成为全球第二大处方药生产商,其年销售额将达到424亿美元。

2009年10月,辉瑞公司完成了对惠氏公司并购,交易总额高达690亿美元,是21世纪以来的最大一笔医疗并购案。

3 中外医药企业并购综合比较

3.1 并购动因比较

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从并购动因看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资源,优化产品结构

(2)药品专利到期之前,并购可以弥补销售损失,维护公司收入

(3)进入新领域和新市场

国内医药企业并购动因:

(1)政府主导为主

(2)追求一体化

(3)企业自身追求利润化

3.2 并购对象及方式比较

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并购以强强联合为主,而我国医药企业并购通常是以“大吞小”的方式发生。在并购方式上,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主要是通过流通股转让的方式完成并购,而我国医药企业并购主要采取了场外协议转让的方式。

3.3 支付手段比较

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并购经常通过现金支付与换股的手段。换股方式并购的优点在于,双方无需支付大量的现金,被并购公司的股东就可以自动成为并购公司的股东。

而在我国,支付手段依然是以现金支付为主。虽然通过现金支付方式简单,但是有较高的财务风险。对于并购方而言,要求他们有足够的银行存款或者说融资能力,凑个某种程度上讲,也限制了我国医药企业并购案的发生。

通过对中外医药企业并购的经典案例、基本特点的分析以及并购差异的综合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业并购具有强强联合的特点,并以增加产品研发能力和扩大市场份额为并购动力,其购行为已经相当成熟。然而我国,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医药企业并购在很多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对于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业而言,不论从并购环境、动因以及并购具体操作等诸多方面,依然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政府干预过多、法律制度不完善、追求一体化多元化经营等等。并购具体运作时也是问题重重。

为更好的推动我国医药企业的并购发展,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加以推动。1.政府能在企业并购活动中需要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2.企业并购应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3.企业必须加强并购后的整合工作。

虽然我国医药企业的并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为了推动我国医药企业更好的发展,企业并购是必经之路。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医药企业能给达到世界顶尖水平,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2-0085-02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北京市开始呈现出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形成了以中关村生命科学院为创新中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为两翼的三大生物医疗产业园区布局,生物医药行业产业集群初步形成。2005年北京市发改委明确表示:北京市今后将集中培育信息、汽车、医药三大产业集群,使其发展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产业集群。而北京市前两大集群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医药行业产业集群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二、产业集群的含义及发展现状

(一)产业集群的含义

产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和机构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集中。纵向延伸到销售渠道和顾客,横向延伸到包括提供互补产品的生产商和通过技能、技术而相互联系的企业,当然也包括地方政府部门和其他机构,比如大学、监管机构、咨询机构、娱乐设施和贸易机构。他们提供专门的培训、教育、服务、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也就是说产业集群包括三类相互联系、持续互动的组织:某类相似或相关的企业、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及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和大学。

第一个研究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家是马歇尔,而我国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研究。产业集群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1.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方面,由于共同使用多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网络,这样就会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效应。2.专业化加强,彼此集中于擅长的领域,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3.有利于成本降低,效率提高。4.有利于创新。由于企业地理位置接近,企业间密切合作,新工艺、新技术迅速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更易于被接受、增强企业创新能力。5.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产业以网络的形式落户于某地,形成了产业和区域的有机结合。

(二)国外医药行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国外医药行业发展最为迅速的为美国和英国,医药行业在两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空间分布上,高度集聚的产业集群是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波士顿的“基因城”、旧金山湾的“生物技术湾”等产业集群都是全球生物医药创新最为活跃、产业化程度最高的区域。英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得益于研发投入。英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但是科技投入占世界的4.5%,制药业的发展带动了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科研与实践的良性循环。英国已经获得了20多个诺贝尔奖,有着DNA双螺旋结构、抗体工程、单克隆抗体构造等成果,这些都为医药行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对两国的医药行业产业集群的研究发现,有以下共性特点:

1.坚实的科学基础研究。2.完善的创新体系。3.投资体系完善,金融市场活跃。4.医药行业产业链较为完备。5.中介机构的积极参与。6.政府政策扶持。

医药行业主要包括4个支柱性产业:化学制药工业、中药制药工业、生物生化制品工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其中前两个产业占据了医药行业的80%。在2005年,全球制药行业有几个显著态势:区域中心从欧洲向美国转移,并购频繁,市场集中化程度提高,研发创新对生物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外包市场继续扩大,重构全球制药行业,而且非专利药市场的发育给产业造成的深远影响继续扩大。据预测,未来五年全球医药市场将以5%~8%的速度复合年增长。

(三)国内医药行业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已经成为全国三大医疗仪器产业聚集区。江苏省集聚了一批跨国企业的中国生产基地,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和中间体出口基地初具规模。上海市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形成国内领先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临床试验、生产、流通、销售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以浦东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已经基本形成。长江三角洲也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较好的产业集群。

而北京医药行业的产业集群还相对薄弱,北京医药行业呈现出化学制药、中药制药、医疗器械三足鼎立,生物制药行业快速发展的格局。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管理和引导,促进北京市医药商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医药产业市场的调节作用,2006年北京六家医药商业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北京医药行业协会商业分会。北京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基地,是振兴首都现代制造业的四大基地之一,目前已经有超过50家生物医药企业及其配套企业之间达成入区意向,越来越多的北京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基地签约入区的医药投资项目,吸引的外商投资越来越多。但是北京的医药行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需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因地制宜,才能不断地得到发展。

与完善的产业集群相比,北京市最明显的劣势在于未形成发达的产业区域体系。在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同时,未能充分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以至于生产制造、协作配套环节相对较为薄弱。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上海、无锡、苏州等地所形成的成熟的产业集群带相比,北京市所处的环渤海区的产业集群程度不足,未能充分体现北京的竞争力优势。

赵艳红:产业集群是北京市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北京市医药行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

医药产业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研发比重很大。美国生物产业集群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他们与世界一流学术研究机构毗邻。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与生物医药企业尚未建立真正的合作互动机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整体上与各种中医药大学联系不密切,集聚地内的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之间几乎没有合作,企业仅仅依靠自行研制,大学、科研所的创新成果也并未成为企业创新的技术源泉。

(二)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我国医药行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设施配套、资金信贷、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得重大产业项目以及教育、科研、医疗等优势资源可以优先集聚。利用北京市先天的资源优势,确定重点扶植的部分行业,在政策上给予充分支持,鼓励其充分发展,同时在规划布局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形成优势行业产业集群的格局,充分培育其竞争力。

(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医药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产业,产业链比较长,包括基础研究、开发研究、生产、销售等。只要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使得每个环节的研究和资金的注入都到位,就会促进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不断优化,使得从原料到中间体和最终产品都具有竞争力,就会极大地促进医药行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四)加强与环渤海经济区域的分工和合作

努力建立高效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努力消除区域内各种壁垒,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北京市应该利用自身的发展,与天津市一起充分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区域孤点的辐射作用建立经济网络,为推动产业集群的战略实施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静华.产业集群演进[J].文献综述,2004(6):14-15.

[2]陈文华,刘善庆.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的新成果及启示[J].企业研究,2005(7):35-37.

[3]孙劲涛.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

[4]刘洪波.北京市高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

[5]张宇石.医药行业产业集群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1):33-36.

[6]干荣富.医药行业2008年回顾与2009年展望[J].医药调研,2009(1):8-12.

篇11

1、药品专利的特殊性

药品专利,有时候也被叫作药物专利,是就药品申请的专利,包括药品产品专利、药品制备工艺专利、药物用途专利等不同的类型。在各国早期的专利法中,大多数国家未对药品提供专利保护,有的国家只对药品的生产方法提供专利保护。20世纪后,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信息技术革命(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一讯技术为代表)和生物技术革命(以遗传基因分子生物工程为代表)的兴起,这两大领域的长足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制药行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利用其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上的优势迅速占领了制药市场。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其本国制药行业地发展,极力推动对药品进行专利保护,最终在1994年签订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以下简称TRIPS协议),将原来普遍不受专利保护的药品纳入了专利保护范围。[1]

制药行业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技术领域。制药行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十分脆弱的神经。众所周知,新药的研究开发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故制药行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依赖性强。仅以在制药行业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美国为例,1992年,美国制药者协会所属成员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就超过109亿美元;各制药公司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占其销售总额的10%―20%之间,该比例大约相当于其它化学工业研发费用比例的三倍。[2] 因此专利对保护发明者的利益及刺激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制药工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专利的保护。

2、药品专利保护与公共健康危机的冲突

在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公民相互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原本只在一国发生的健康危机就有可能演变成全球健康危机。根据WHO的《2004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2002年死亡总人数约为5700万,其中除9.1%的死亡是伤害造成的外,90.9%的死亡是由疾病起的。传染性疾病、寄生性疾病以及呼吸道感染造成的死了二人数占当年总亡人数的5.9%,仅次于心血管疾病(29.3%)。传染性疾病中,造成死亡最多的是艾滋病(HIV一AIDS)(4.9%),其次包括霍乱在内的下痢病(3.2%)、结核(2.7%)和疟疾(2.2%)等重发疾病。[3] 然而能够生产和制造这些治疗上述传染性疾病的药品专利主要集中在几个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经济能力和科技能力的薄弱,根本无法解决国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发展中国家原本主要通过进口仿制药或不提供药品专利保护解决国内公共健康问题,药品专利保护制度的出现,导致解决该问题颇为棘手。

3、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特征

强制许可是指国家专利主管部门可以不经专利权人同意,通过行政程序而直接允许第三者实施专利权人的专利,并向其颁布实施该专利的强制许可证的法律行为。[4]托马斯・韦伯斯特在1864年就宣称,“正如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征用土地一样,为了公众需要应实行强制许可制度。”

从本质上而言,强制许可制度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克服专利垄断权的弊端,因此从利益的角度,强制许可制度是对私人利益不当扩张的矫正。这种制度替代了撤销专利的极端手段,目标就在于既保障专利权人的私人利益,提供一定的激励,又力图使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协调,避免社会损失的扩大。[5]它其实是在私权利与公权力之间寻求平衡的一种方式,是对专利制度的一种合理的制约。

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是实现药品专利权人与公众健康利益平衡的制度性保护,药品专利对制药行业特殊影响以及药品、公共健康的公益属性,必须由国家公权力的介入,利用药品强制许可制度来防止和限制药品专利权的使用。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作为实现药品专利权人与公众健康利益的制度性保障,对解决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危机有着重要意义。

4、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实践

世界有些国家已开始享受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好处。据媒体报道,1960年至1980年,加拿大、英国都曾在制药领域广泛实行强制许可。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安定一类的重要药品使用强制许可,美国在反托拉斯法中规定了强制许可制度。[6]2005年至2007年,意大利对3种药品(一种抗感染的抗菌素药、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药)实行了强制许可。罗氏公司的禽流感治疗药品――硫酸奥司米韦,当某些国家的政府表示将对该专利药实行强制许可时,罗氏公司立刻向仿制药公司表示愿意接受政府的要求,自愿许可该专利。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使用强制许可制度的阻碍比较多。首先,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立法者往往给强制许可的实施附加了非常苛刻的附加条件。我国2000年的《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和《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细化了公共健康强制许可的实施。

总之,使用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必须同时兼顾到专利权人和公共健康两者的利益,才能在防止专利权人滥用专利权的同时鼓励创新,保证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R Weissmna,“AIDs Durgs for Africa”,Multinational Monitor(1999年9月),1999 WL 17618155

[2] 张清奎.化学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的文件撰写与审查[M].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5月,页483

[3] 庄瑾.药品可及性法律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北京:北京大学,2005

篇12

全球药品销售增速有所放缓,但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虽然制药公司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但是全球药品市场仍在继续大幅度增长,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药品市场约以世界经济发展速度的两倍稳步增长。2003年全球药品销售额增长9%,2004、2005年增长7%~8%,据IMS报道,2006年全球药品销售额将同比增长6%~7%,增长速度虽有所放缓,但市场规模将达到6500亿美元。

医药贸易增长强劲,成为全球贸易新亮点

全球制药行业分工日益细化、产业转移和外包快速发展、到期专利药市场庞大,由此推动了药品贸易的快速发展。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2000年以来全球年均贸易增长率在9.1%左右,而同期药品(Pharmaceuticals)的年均贸易增长速度是22.7%左右,高于前者约13个百分点,也大大高于同期的纺织品(Textiles,5.9%)和服装(Clothing,6.9%)的全球年均贸易增速。从贸易量来看,2004年全球药品贸易达到2468.48亿美元,超过纺织品的贸易量(1947.32亿美元),接近服装(2580.97亿美元)和钢铁(2658.63亿美元)的贸易量。2005年全球药品贸易突破3000亿美元,2006年将有可能超过服装和钢铁贸易,达到3400亿美元左右,占据全球贸易越来越突出的地位。

世界医药行业看点纷呈,商机无限

多年来,世界医药行业呈现并在相当长时间内将依然呈现如下主要特征:

(一)医药市场分布相对集中。首先是发达国家占全球药品销售的大头。目前北美、欧洲和日本基本占到全球药品消费的85%~88%,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规模依旧较小。据估计,目前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英国、美国等世界领先的十大医药市场化学药的总销售额约为4340亿美元,占据世界医药市场70%以上的份额。其次是医药产品销售集中度高。2004年全球10大次级治疗类别的药品销售就占当年全球药品销售的32%以上。再次是医药原料药供应市场相对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和印度等。

(二)兼并重组强劲,产业集中度提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药界一直在兼并之中,20世纪90年代后,制药企业爆发的兼并浪潮,形成了诺华、辉瑞、葛兰素史克等大型跨国医药企业,使世界前10位的制药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2004年辉瑞等11大制药巨头销售业绩统计为2765亿美元,占当年世界药品市场5180亿美元的53.38%。兼并重组势头如此强劲,而且还将继续强劲,是由该行业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医药行业是高风险、高投入、高利润的行业,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寻求更高利润,必将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实现企业的规模效应,增强企业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研发对制药企业至关重要。科技发展是医药行业快速成长的强大动力。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疾病,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科研。而且,新药的开发对医药企业的影响非常大,一种轰动性的药物会立刻改变一家公司的命运。所以,跨国药企用于新药的研究开发费用相当大,一般在销售收入的10%~20%之间,有的更高。据有关统计,1980年全球制药企业用于研发的费用仅为2亿美元,但至2000年,全球研发费用已升至260亿美元。1980年企业用于研发的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1.9%,2000年已升至20.3%,翻了近一倍。2004年辉瑞等10巨头研发投入达到425.7亿美元 。

(四)各国医药管理政策对医药行业影响较大。据统计1999年~2005年,欧洲药品年平均增长率(AAGR)为8.1%,美国为12.3%,日本还出现了负增长,其他国家和地区约为4.0%。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美国医药市场的增长率超过10%,而日本医药市场呈现负增长。出现这样的状况是与各国在医药行业、卫生保健业所采取的政策不一样有很大关系。

(五)行业周期长、利润率高。目前的医药行业资料显示,一些世界大制药企业的营业利润率相当高,平均值达22%之多,而一般行业的企业利润率达到10%就相当高了。在医药行业营业利润率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最低的也达到15%以上,最高的将近40%。这样的营业利润率在制造业中是十分惊人的。

除了上述特点外,在全球药品市场和贸易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全球医药行业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发展趋势,为医药企业提供了众多发展机遇:

(一)人均用药水平的逐步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存质量和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世界人均用药水平将逐步提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着力解决缺医少药的问题,要向本国人民提供质优价廉的普药。在众多经济的、社会的因素推动下,世界医药市场将逐步扩大。

(二)药品消费结构将不断变化。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的改善和人的寿命的延长,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的改善和人的寿命的延长,许多疾病如高血脂、肥胖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病、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等日益突出,而细菌感染症已下降为次要疾病。这些疾病使得药品消费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为了减少住院的病人数,缓解住院病床的负担,同时节约病人和政府对医疗费用的支出,将住院治疗改为门诊治疗的新药有着潜在的市场前景;老年疾病用药以及妇女儿童用药的市场发展前景看好;预防性药物和保健、营养滋补药的发展将持续升温,近年来保健品市场发展方兴未艾,国际市场你争我夺,竞争将异常激烈。

(三)通用名药和非处方药潜力巨大。目前国际药品市场的变化情况有利于非专利药发展,现在根据非专利药处方量上涨的形势来看,全世界趋势一致,包括美国都在急剧上升,非专利药在全部处方总量中比重上升,美国1984年占19%,2000年占48%;欧盟占到51%。而且,即将到期的专利药数量多,2001至2010年的近10年间,将迎来世界制药史上药品专利到期的高峰时期,全球一些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平均将有一半以上的专利药品到期,目前市场上57种“重磅炸弹”到2008年将有30种失去专利保护,总额在600亿美元以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