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教育目的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4-02-18 16:07: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简述教育目的的内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简述教育目的的内涵

篇1

6.3.简述意象的孕育。

6.4.怎样理解意象生产的双重的涵义?

6.5.怎样理解天才是客观存在的?

6.6.艺术想象力在意象生成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6.7.艺术技巧与形式的审美价值是什么?

6.8.简述艺术形态的划分的几种标准。

6.9.谈谈对于艺术接受的核心的理解。

7.1.简述席勒《美育书简》的历史贡献。

7.2.简述分析审美内涵时应注意的原则。

7.3.简述美育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7.4.美育的功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

6.1.为什么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答: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每一个实在的艺术品都由意象世界构成。虽然艺术品是一个多层次结构,但意象是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如果一件东西不能够提供意象,或者不能转化为意象,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品。在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的本质体现于意象世界,从存在方式说,艺术只能存在于艺术品的意象世界之中。

6.2.为什么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答:艺术意象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或者说,是主体在艺术创造和欣赏时所生成的一种综合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意象实际上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而另一方面,意象又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接受者在欣赏的时候,是以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为基础的,他在观照艺术品中所凝定的意象世界时,并非被动地照本全收,而是在感受、体验的同时加以重建和再创造,形成新的意象世界,这才是接受主体所欣赏的真正的审美对象。所以说,艺术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意识中,没有主体,意象是不可能存在的,艺术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6.3.简述意象的孕育。答:意象产生的开端始于意象的孕育。它首先是艺术家实践的产物,是艺术家主观同客观世界的存在发生交互关系、交互作用而生成的。它必然是以主客体的相遇开始的,而这种相遇是一种因感动、感应而引起内在情感激荡的关系。除了感动之外,主体还需要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即一种_要排除杂念,集中精神;二要超越知性逻辑,进入感性直觉的状态,使日常“自我”暂时退隐、消失,以虚空的心胸接纳万物,孕育意象。当主体与世界相遇时,在特定的条件下,还会引发艺术家的创作冲动。艺术意象产生是主体与客体的特殊联接,当两者相撞时,艺术家便沉浸在一种非功利、非认识的审美状态中,通过主体与客体、意与象、情与景、内与外、质与文等的反复碰撞,不断渗透,相互交融,酝酿出艺术的意象,如孕妇十月怀胎,艺术意象在不断孕育中逐步形成。而当艺术家的意象孕育成熟,其自身就有加以表达的内在趋向,这时就进入了艺术意象的生产阶段。

6.4.怎样理解意象生产的双重的涵义?答:艺术生产具有双重的涵义:它既有生命孕育分娩的意思,即事物的从无到有,存在的由隐到显,同时又有工艺制作、生产的意思,而这两种意义都与艺术品的产生有关。(1)意象的从无到有就是要将主体在酝酿中的隐藏在深层潜意识的意义明晰化,把散漫的、不可把握的感觉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2)意识的从无到有,还在于意象的意义内容在“无”的运动中最终获得外在形式符号,转变为“有”。(3)意识的从无到有,没有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式是不可能实现的。(4)艺术意象的创造和艺术品的完成,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

6.5.怎样理解天才是客观存在的?答:天才是客观存在的,天才的形成是与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两个方面合力的结果。阿勃拉姆斯曾经把天才分为“自然天才”和造就的天才。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艺术敏感、艺术想象力、艺术技巧和灵感等方面。

6.6.艺术想象力在意象生成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答:艺术想象力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它不同于日常的逻辑思维能力,它可以超越抽象概念、判断、推理,超越正常的逻辑时空,以艺术的感悟主旨为归,从而形成独特的心理时空和情感逻辑,来追忆、引发、整合心理意象。需要强调的是,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重要的是将其融会和整合。这种融合的基础就是艺术想象中基本的主体感悟主旨。

6.7.艺术技巧与形式的审美价值是什么?答:在艺术家准备表达、操作时,心中意象并不一定已非常清晰、完善,正是靠着表达和操作运动,艺术意象才逐渐鲜明、完整并得以最后定型、完成。艺术操作与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在一定意义上说,艺术操作就是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环节。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艺术的形式,它是艺术技巧运动的物态化和凝定。艺术技巧所展示的美就作为意义凝聚于形式的符号中,形式静态地表现了艺术生产的动态运动。艺术欣赏者可以通过艺术形式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技巧的关。因此艺术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艺术家在对艺术真谛的体味与投入中,运用熟练的技巧,在审美状态中所创造出的形式,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在形式符号层次上的统一,是艺术的意义凝聚于“有意味的形式”。

6.8.简述艺术形态的划分的几种标准。答:第一种是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方法:第二种是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例如莱辛的分类方法:第三种是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6.9.谈谈对于艺术接受的核心的理解。答:艺术接受本质上仍是一个意象生成的过程,接受者所欣赏的仍然是艺术意象,但是必须借助于符号形式。接受者在读解形式符号的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因为艺术符号的特殊性,它对其意义的表达只能通过象征与暗示,所以艺术接受者就不可能完全获得来自于艺术创造者的原始意象。而是根据符号的暗示引导重建意象,因此,意象的重建是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艺术的接受是个阶段性的过程,其中阶段性的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艺术品的符号与意义的关系的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这个过程可以分成观、品、悟三个阶段。

7.1.简述席勒《美育书简》的历史贡献。答:席勒的美育理论在西方美育思想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哲学的高度解释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目的,并把审美教育的目的和审美活动的性质内在地统一了起来。(2)明确揭示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性。(3)回答完满人性的方式——人性统一的根据就在于自身。

篇2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应该传扬的。而对于21世纪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要重视语文教育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让学生在小学语文中学习到最优良的文化内涵,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意义。人文素养是一种精神方面的素质与内涵,只有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才能真正从小抓起,全民提高文化内涵,也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语文功底,从而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

二、提高和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具体方法

1.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做好示范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人文素养,首先就应该从老师做起,从古至今一直有为人师表的说法,所以,要想从实际上提高和培养人文素养就必须让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做好示范。例如,在讲授《大自然的警示》时,教师可以在分析课文后,升华主题,呼吁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爱护动物,尽自己的力量去维护身边的环境,然而,这种单纯的讲述总会掺杂着无力,如果教师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无论走到哪里都爱护环境,对身边的垃圾随手拾起,不浪费水资源等,就会形成上行下效的好效果,从而达到培养人文素质的目的。

2.活跃课堂气氛,渗透人文关怀

人文素养,不仅仅在语文教学中有所体现和提高,这其中还包括一种氛围下的人文关怀。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处于7~13周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很难全神贯注融入整节语文课堂中,为了让这种情况下学生人文素质有所培养和提高,教师可以适当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讲关于亲情的文章时,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文情怀,教师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学生抢答自己为父母做过的事,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会进一步渗透人文情怀,达到更加完美的教学效果。

3.创设情境,陶冶人文情操

除了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活跃课堂气氛,渗透人文关怀的方式外,还要学会创设情境,陶冶人文情操。众所周知,小学语文的内容一般都是记叙文或者说明文,如果只是单纯的简述,相信并不能达到培养人文素质的目的,所以,创设情境是非常好的选择。例如,在学兔赛跑时,如果教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然后再让参加表演的学生总结心得体会,那么,就会让文章寓意更加深入人心,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篇3

《地理教学论》市级精品共享课程群包含地理学科教学论、地理教材分析研究、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等系列课程。“作业练习库”作为其精品共享课程群拓展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网络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论》课程学习有机融合,为师范生自主学习、开放学习提供资源共享平台。其构建有助于地理师范生深化课程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升地理专业素养。本文侧重探讨网络资源“作业练习库”试题的类型及其设计。

一、“作业练习库”构建的类型

“作业练习库”依据布卢姆提出的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认知过程的六大类别对试题进行分类为基础题、提升题和综合题三层次作业,试题设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是巩固、应用与评价课程学习的方式之一。

1.基础题类型

基础题以课堂及课本知识的学习、理解及掌握为检测目标,其问题多取于《地理教学论》教材,主要涉及每章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相关内容,具有试题数量多、知识覆盖面广、考查内容简明等特点。基础题一般包含两个层次:一是“知识”层次,主要检测对所学章节基本内容的了解,如结合第二章第二节“地理课程的改革”学习内容,设置试题“简述地理课程标准的含义”、“ 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设置的变动”等。二是“理解”层次,主要检测学生在知识层面上深入领会和深刻理解已学内容,如结合第二章第三节“地理教材的变化”学习内容,设置试题“如何理解狭义和广义的地理教材”、“ 如何理解教科书的编写要为教学改革留下广阔空间”等。基础题设置有助于师范生有条理地梳理章节知识体系,宏观把握知识结构,从而达到理解掌握、复习巩固、深化课程学习之目的。

2.提升题类型

提升题以课堂及课本知识学习的迁移、应用、实施为检测目标,其问题立足于教材并结合地理教学实际和教改热点拓展延伸,主要以章节主干和重难点知识为载体,结合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应用,具有试题数量较少、能力考查为主、外延性及应用性强等特点。体现考查学生“运用”、“分析”水平,即学生能将已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具体情景中,并对知识间内在联系深入剖析,进行内化、迁移和应用。如结合第三章“目标:地理教育学的核心内容”章节学习,设置提升题“选取《地理教育》期刊近期刊载的教学设计的三维目标,按认知层次对其主要知识进行分类”、“ 设计必修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并说明设计思路”等。提升题设置有利于师范生有效地将所学知识融入教学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研讨和深化剖析,从而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提高从师任教能力之目的。

3.综合题类型

综合题以课堂及课本知识学习的迁移、应用为基础,围绕章节学习主题,以综合能力为检测目标。其问题涉及多学科融合、多种方式探索,主要以课内外结合的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求学生突破“三中心”,操作实践与行动研究相结合,试题具有综合性强、开放程度高、课内外有机结合等特点。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评价”水平,即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如结合第七章“评价”学习主题,设置综合题“观摩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结合第八章“教师”学习主题,设置“以某中学为例,调研地理新课程实施现状”等。综合题设置有益于师范生走进中学课堂、融入地理课程改革,向一线教师学习请教,从而达到巩固专业思想,坚定教育信念,促进未来教师专业成长之目的。

二、“作业练习库”试题设计的原则

“作业练习库”试题设计,在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和知识测评基础上,还应凸显新课程理念,符合地理教师培养目标,遵循设问角度多样、活动空间广泛、思维方式开放等基本原则。

1.设问角度多样

设问角度多样即每章节试题采用丰富多彩、层层深入的行为动词对问题解答提出要求,主要涉及基础题的“简述”、“阐释”、“理解”等,提升题的“收集”、“设计”等,综合题的“评价”、“撰写报告”等,多层次、有梯度,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和创新意识形成。如基础题“简述地理教学原则的拟定依据”、“阐释地理事实与原理并重教学原则的内涵”;提升题 “收集整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活动的典型案例”、“结合高中地理教材某一课题,运用思维导图法设计教学过程”;综合题“调研某中学新方法运用现状,撰写调研报告”、“分析当年全国地理高考试题,对‘好题’或‘差题’进行评价”等。

2.活动空间广泛

活动空间广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业完成过程中利用期刊、书籍、视频与相关教师的咨询等多种途径查阅资料和交流学习。如“阅读《大教学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等经典著作,简析教学理论对地理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访谈中学一线教师,领悟地理教学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等。试题设计突出多形式学习活动,意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信息意识,为师范生未来教师职业发展持续学习提供支撑,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二是置身不同的地域空间去关注现状、剖析原因、研究问题,就要求师范生立足课堂、面向社会、走进中学,在多元化环境中学习思考,使师范生获得广泛而深刻的学习体验,丰富和充实学习经历。如“访谈中学一线教师,说明理论学习对教学实际的指导意义”、“调研某中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等,试题设计突出多渠道探索研究,利于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学研做结合、校内外连接,尽早融入基础教育地理教师角色,真实体验和切生感受教书育人的艰辛与快乐。

3.思维方式开放

思维方式开放即作业练习题的组合注重多种思维方式培养,如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多端思维等。开放思维方式对提高思维品质、促进思维活跃、培养综合思维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试题设计重要原则之一。如基础题“简述地理教学基本能力”、“ 简述地理教学评价的种类”等,答案惟一,侧重形成方向性、绝对性的聚合思维,促进语言表述的规范、严谨;提升题“理解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育学之间的关系”等,借助已学知识和经验,沿着多种途径、多维角度进行思考探询,有利于形成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开发性与创造性;综合题“通过访谈调研或文献分析,探究科研型教师的成长之路”等,融入逻辑推理、综合分析、抽象概括等多种思维能力,促进多端思维发展,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问题设计注重思维方式开放,对于拓展师范生综合能力和开发多方面潜能,注重思维发散、启迪思维创新和培养创造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作业练习库”是高师院校课内外结合、学习资源共享的网络资源平台。其三类型、三层次试题的设计注重师范生学习实际和基础教育地理课改要求,从而形成一个以练反馈学、以学促进练的双向过程平台。

参考文献:

[1]王葆华,冯佐海,庞宝成,缪秉魁.高等学科平台建设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11(2).

篇4

一、教育功能及其发展历程简述

研究教育的功能,既有助于探索教育的本质,从根本上解决现实教育问题,亦可从教育功能的演化过程了解其发展历程。

(一)教育功能简述

“功能”一词看似普通,但其含义十分丰富。《辞海》中认为“功能”一词有三意:1.是指事物的能力;2.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功效和作用,多指器官和机体而言,如肝功能和钢管的功能;3.在自然辩证法中同“结构”相对,组成一对范畴。指物质系统所具有的作用、能力和功效等。因此,我们认为,功能就是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及系统与外部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能力。教育功能就是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及教育系统与外部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能力。

(二)教育功能的发展历程

教育功能问题古已有之,本文试图借助于系统科学的思想与方法,循着生产力发展这一线索,对教育功能进行历史考察。从而了解其发展历程及其功能的实现和不断变化。

1. 古代教育功能:僵固单一

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人类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演进。社会物质产品出现了剩余,使得一部分人开始专门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和科学艺术等精神生产方面的脑力劳动,也产生了专门传授社会伦理规范和部分文化知识的学校。中国奴隶社会时代,学在官府,教育的政治功能显而易见。教育的政治功能为历代统治者和教育家所推崇,教育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结构对经济结构进行调节的有力工具。如封建时代的官学,汉代的太学,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都是封建官僚机构的附属物。

2. 近代教育功能:日益分化

近代以来,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英国工业革命突破了以灌输伦理规定为重心的功能系统,人的认知技能在生产中逐步取代原始本能而显示出巨大的力量。教育的经济功能逐渐显现出来。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科技、文化衰落,直到清末、维新变法时期,才开始变革教育,废科举,兴学校,颁布新学制,设立新学堂,革新旧课程体系,引进一部分“西学”。但教育结构与功能在总体上无多大进展,教育结构仍处于离散状态,教育功能仍然是以偏重意识规定的政治功能为主。

3. 现代教育功能:逐渐完备

20世纪中叶以来,以电子技术为标志的世界新技术革命又一次促成了生产力的飞跃。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技术含量的提高,促使生产力的要素发生了质的变化。导致劳动者在劳动之前必须经过教育的训练,生产劳动对原始体能要素进行扬弃,吸收更多的认知技能。芝加哥大学舒尔茨教授说:“当代高收入的国家的财富是什么构成的?主要是人的能力。”因此,教育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了一种资本。它的功能就在于促进个体认知技能的提高,从而促使经济增长和发展。同时,现代教育也注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强调教育发展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二、对教育功能的再理解和思考

(一)教育的整合功能

社会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人是社会的主体,因此,社会的整合说到底是作为社会行为者的个体之间如何协调一致的问题。另外,社会的整合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力量。它从本质上是一种外在约束,是通过一定社会力量使人遵守社会规范,并借以解决个体与社会之间矛盾以维持社会秩序。其中,教育是最有效也是最基本的途径之一。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教育活动,其社会化影响又是长期、稳定,并且是首尾一致的。但是,教育在传递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需要传统文化超越自身,不断融合,才能为个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尤其需要与追求个性和创新的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因此,文化的发展充满着分化与综合的现象,它追求终极的旨趣却没有终极的形式,缺少融合的文化必将走向衰微,实现文化的更新,进入教育传递的内容,文化才能得以发展和延续,个体才能更好的发展。

(二)教育的选择分配功能

社会阶层结构在历史上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发展过程。在传统社会里,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主要通过统治阶级的阶级安排来实现,先赋的条件特别是阶级、阶层出身成为决定个人社会地位的最重要因素,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等级明确,越往上的社会阶层越封闭。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关于资本的论述同样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对改善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重要作用。布迪厄认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是一个社会中个人或群体所拥有的三种最基本的资本。而这三种资本之间又是可以相互交换与转化的。作为文化资本最重要来源的教育,就有一种最终为受教育者提供三种资本的能力。这便给我们带来一个启示:就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推动社会阶层结构的改善,就必须帮助更多的弱势阶层进入中间阶层,而最有效的帮助莫过于向社会成员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帮助弱势阶层提升自身的文化资本。从而帮助他们改善在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上的拥有状况,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改变自己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位置,从而真正的促进贫富差距的缩小,促进社会阶层结构朝更合理的方向改善。

(三)使教育功利化的原因分析

教育不仅具有工具理性固有的生产力功能,而且具有价值理性内涵的人文功能价值。平衡、整合教育的各项功能价值,特别是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然而,在现实中,教育却常常被物欲驱使的人们功利化。

教育何以常常被功利化呢?1. 教育自身内涵的生产力功能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诱因。教育内涵着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教育可孕育新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活性激素。在当今的反贫困战场上,教育的反贫困功能被人们普遍看好。久而久之,教育就异化为人们脱贫的工具。2. 工业经济的扩张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温床”。与现代工业文明一起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同工业文明一样,在给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并不断积累了诸如教育价值观上的科学主义与功利主义,教育目的观上的职业主义和技艺主义,教育过程中形式主义和理性主义等弊端。3. 五花八门的所谓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经济文化学等新学科为教育功利化提供了理论支持。舒尔茨的教育经济学理论,拉开了“向教育要金钱”的序幕。自此之后,诸如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和教育消费学之类的促使教育向经济倾斜的所谓新学科令人眼花缭乱,而关于教育的深层次研究中,难寻探讨教育综合价值的教育价值学的立身之地。4. 轻人文而重功利的社会大环境的形成为教育披上产业面纱提供了可能的宏观基础。5. 人们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为教育功利化提供了现实的微观基础。

三、对教育功能的未来描述

对于教育功能的未来描述,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理念指导其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源于环境保护,但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和环境学的范畴,而是迅速成为一种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全新的发展观念。我国政府已经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一起列为我国21世纪的两大战略。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是构成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部分,对可持续发展的达成起着推动作用。由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关思想将启发我们更全面的理解和思考生态、社会与人对教育功能的需求。

(一)重新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

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系中,我国教育的政治功能在于促进和实现社会生活的公平和公正,维护和平与团结,保障国际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尊重。另外,可持续发展并不简单地排斥经济增长,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也是其追求的重要目标。从这种意义上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更加强化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它具体表现为通过教育促进科技进步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最大限度的开发人力资源和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等,为人民提供判断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的标准。

(二)重新理解教育的本体功能

从教育的本体功能看,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通过个体的实践来实现生态、社会及人本身的持续发展、这要求我们重视个体自身的存在价值,重新理解教育的本体功能。首先,可持续发展以人为中心,倡导代际平等和代内平等原则。其次,它将人们的不断发展乃至完善当做最终目标。其根本立意在于把人从与自然、社会、组织、人自身及他人的严重对立中解放出来,它是人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矛盾得到真正解决的关键。再次,可持续发展主张从开发自然资源转向开发人的资源。从人自身资源开发的无穷性看,人类的潜力和未来是乐观的。可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人类生存的希望所在,它意在充分认可人在自然界、社会面前的能动性,把人作为真正的主体,寻求当代人类所面临的迫切问题的解决方法。所以,教育必须把主体人的培育放在首位,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的理想和目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也强调:“教育不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教育应使每个人的潜在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体系下的教育要发挥“塑造主体”“挖掘潜力”的优势,才能实现教育本体功能的协调和优化,才能适应和推动整个人类的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新的科技手段。信息终端走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走出了封闭、隔离的世界,全人类由于计算机联网、信息的沟通而紧密地联结为一体。教育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而是转化为向全社会开放的、横向联系的、互为一体的联结体,整个教育系统由以学校为中心逐步向社会网络式转化。教育日益社会化、社会日益教育化的态势已经出现,人类进入了学习化的社会。此外,教育功能不断地细化。教育不仅促进社会和个体的发展,还具有娱乐、闲暇的功能(如老年大学的出现)。教育成了人们生活中必需的活动。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这正预示着教育功能的未来将更加分化与细化,渗透在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各个领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要。

【参考文献】

篇5

课程代码:0028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社会发展研究中,主张“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学术观点的学者是

A.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 B.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C.滕尼斯(Ferdinand

) D.梅奥(George Elton Mayo)

2.“可持续发展”概念的首次提出是

A.1976年日内瓦的世界就业大会 B.1981年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布朗

C.1987年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 D.1992年联合国巴西里约热内卢会议

3.关于创造型人格和社会发展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是

A.E.哈根 B.D.麦克莱兰

C.A.英格尔斯 D.S.N.艾森斯塔德

4.______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首要标志和主要内容。

A.经济层面的工业化 B.社会层面的城市化

C.政治层面的民主化 D.观念层面的理性化

5.城市成长和扩张的理论模型中,1925年社会学家E.伯吉斯提出了

A.同心圆模型 B.扇形模型

C.多中心模型 D.链条模型

6.“陌生人”为主构成的社会关系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

A.角色之间的互动 B.人格的互动

C.在场和不在场的互动 D.完整的人的出场的互动

7.推动民主化的内在动力,______是最重要动力。

A.经济发展

B.教育和科技的发达

C.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

D.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良性沟通和互动

8.在人文主义教育中,倡导博雅教育和通才教育的人是

A.弗吉里奥 B.卢梭

C.但丁 D.薄伽丘

9.现代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文化变迁的最主要特征是

A.教育普及化 B.民主化

C.世俗化 D.理性化

10.______发展水平的高低既是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的反映,也是市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

A.劳动力市场 B.技术市场

C.产品市场 D.资金市场

11.我国的社会流动出现了合理化的趋势,从流动客体看,社会流动正在

A.从被动服从型向主动选择型转变

B.从消极控制型向积极吸引型转变

C.从单向型流动向双向型流动转变

D.从区域性向全国性流动转变

12.国家粮食局在______宣布废除“户粮挂钩”政策,宣告了凭户口定量供应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时代的结束。

A.1986年 B.1992年

C.1998年 D.2001年

13.在中国当前现代组织的形成过程中,政治层面的民主化

A.将促进组织管理结构由纵向控制型向横向互动型转变

B.促进集权式家长制为基础的传统组织体系向分权式科层制为基础的现代组织体系的变更

C.将提高组织成员的革新和开放意识,为组织现代化提供具有较高素质的成员

D.将根治非正式关系畸形发展对组织运行的影响,并为组织现代化运行提供更多具有现代意识的主体

14.要建立现代组织的组织运行机制现代化的关键是

A.强化管理者的法制和民主观念 B.培养组织成员的现代观念和现代人格

C.制定规范化的管理规章 D.推进科层化的管理制度

15.______反映的是贫富差距与其所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

A.“马太效应”理论 B.“转型效应”理论

C.倒“U”理论 D.倒“J”理论

16.社会发展未能带来社会进步,“无发展的增长”的实例是

A.巴基斯坦悲剧 B.美国的“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

C.伦敦的“烟雾事件” D.日本的“米糠油事件”

17.新型工业化的内容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以知识经济为依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加强科学管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D.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8.在社会分层研究中,依据______进行社会分层属于等级式社会分层。

A.经济收入 B.劳动技术分工

C.权力关系 D.市场关系

19.在我国的社会阶层分化中,______是属于边缘性群体。

A.农民工群体 B.个体劳动者群体

C.私营企业的雇主群体 D.私营企业的雇工群体

20.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是属于

A.结构性流动 B.横向流动

C.循环流动 D.机械流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迟发外生型社会发展的特点

A.发展条件的劣质性 B.发展动力的外缘性

C.发展进程的跳跃性 D.推进方式“自下而上”

E.发展模式是经济增长型

22.以“核心—边陲”为核心概念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包括

A.发展经济学 B.发展社会学

C.庇护主义理论 D.依附理论

E.世界体系论

23.对中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代表性理论包括

A.简·奥伊的“地方政府法团主义”

B.魏昂德的“地方政府即厂商论”

C.林南的“地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D.伊亚尔的“比较资本主义”论

E.斯塔克的“后社会主义路径”论

24.下列属于城市社会关系空间的主要特征的是

A.社会关系数量增多,凸现了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性

B.社会关系的异质性强,拉远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C.临时性和间断性社会互动较多,个人自由感强

D.表达性关系大量存在

E.工具性关系大量存在

25.威廉·詹姆士在《宗教经验之种种》中,将神秘主义的特征归纳为

A.不可言说性 B.知悟性

C.短暂性 D.被动性

E.禁欲性

26.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四个层次中,属于第二层次的有

A.厦门经济特区 B.海南经济特区

C.青岛 D.上海

E.北京

27.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推进,社会结构从二元走向一元是具有必然性的,这是有利于

A.农业面貌的改变 B.工业效益的提高

C.社会公平的实现 D.社会心理的平衡

E.城乡环境的改善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8.简·奥伊的地方政府法团主义

29.社会网络

30.大众文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1.简述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特征。

32.简述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二元结构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层面的自我强化的表现。

33.简述现代民主国家实现的条件。

34.从人格构成的五因素模型出发,简述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的具体内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篇6

1.对学校发展规划认识模糊。由于未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学校发展规划的概念内涵,往往把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等同于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或者在未弄清学校发展规划的涵义和意义之前,凭着自己的经验理解和想象,去制订学校发展规划,使得学校发展规划对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优势不能显现出来。

2.未能发挥规划制订过程中各要素之间协作整合作用。有专家对各个学校制订的规划进行研究,发现有四种类型:

(1)缺乏发展起点的规划。这种规划往往不能从学校发展问题着手,或找不出学校发展问题症结所在,脱离学校实际而制订的,不是“基于学校”,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学校教师对这种规划没有基本的认同感,甚至于感到失望和无所适从。

(2)校长个人的规划。这种规划往往出自于学校几个主要领导尤其是校长的手笔。校长是认同的,无奈教师不认同,学校其他成员不认同,校长很难实施规划。

(3)分工制订的规划。把规划分成各个部分,由各个部门制定自己的规划,可能一部分教师或校长对这种规划有认同感,但这部分教师往往局限在中层管理人员和一些资深教师上,另外一些教师没有机会知道规划,更加没有机会参与规划活动。这一规划的弊端在于各个部门的目标可能不一样,整合在一起比较困难,有时候各部门制定的规划像过去的工作计划,离SDP项目要求的规划存在一定的距离。

(4)协同整合的规划。这种规划由学校共同体所有成员一起讨论制订,尽管各个部门的规划目标也有差异,但是与学校的使命、愿景和培育目标一致,教师对这种规划有高度的认同感,校长容易推进这种规划。无异,这种规划是最理想的规划。但在教育发达国家,这种高水准的规划不多,在我国可能更少。

3.规划制订的繁琐化现象。这一现象在西方国家有,在我国更是多见。主要表现在规划的内容确定上,一是言辞华丽而缺乏实质性内容;二是规划内容繁多而且琐碎,也就是说太注重细枝末节,缺少整体整理和突出重点;三是规划内容缺乏创新,特色不明显,规划有低水平重复现象。英国有专家提出,SDP项目务必记住KISS法则――尽量使其简单,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4.规划制订后实施的力度不强。这里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评价标准没有到位,未能把质的评价和量的评价结合在一起,未能把规划实施的过程价值和结果价值并重。

由以上提到的问题,我们对学校发展规划制订的研究,可以从学校发展规划制订的涵义及其特征、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内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程序等方面深入进行。

如何进行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

(一)明确学校发展规划制订的涵义

尽管许多教育管理专家和教育人士,对学校发展规划的理解及定义表述的角度和方式不同,但对学校发展规划本质属性的揭示还是一致的。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对“合理需求的规划”,规划本身应是对社会和社区发展需求、教育改革需求、教师学生成长需求及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的积极应答;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对“动态过程的规划”,规划应是基于学校自身发展历史和现状的、以学校自身教育理想和价值取向为导向的自我变革、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动态过程;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对“共同愿景的规划”,规划应是集群体智慧通过协调整合形成共同愿景的表征,而非某个人或一部分人员愿望的体现;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对“特色建设的规划”,规划应是对学校中现有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专项规划与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样的专项规划与设计决定了学校是否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能否形成自己的办学个性。

由此可见,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就是在充分分析时代背景和社区环境以及学校历史的、现实的问题及优先发展项目的基础上,为满足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发展的合理需求,通过群体智慧的协调整合,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形成具有学校个性和特色的、得到学校全体人员认同,而进行创制拟定的可以实现的愿景。

(二)把握好学校发展规划制订的程序

作为一种过程的学校发展规划,在其制订中必须考虑以下四个程序:

1.充分分析学校现今状况――明确学校目前在什么地方

每所学校发展都不是从零开始的,都有自己的历史,在自己以往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传统和优势,也都有自己的缺陷和劣势。即使是新办学校,也不是从零开始,学校建设过程中蕴涵的文化因素,学校组成人员的经历和文化背景,都会对学校产生影响。因此,在制订规划前,对以下几方面的分析与把握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1)分析与把握目前学校与时代背景、教育改革趋势的契合度。2006年10月,中国将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实行所有方面的开放,这将必然带来制度和观念更加多元和嬗变。在这一背景下,教育的性质、任务、方针、目标、课程、管理等等,就会相应发生变革。如果不对这一时代背景与学校目前状况的关系认真分析与把握,学校发展无疑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还有,今天的课程改革,正是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和动向,是十多年素质教育发展的新课题、新任务,是素质教育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核心和关键。如果学校发展不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十有八九要走弯路,甚至会误入歧途。分析与把握时代背景、教育改革趋势与学校发展的契合程度,能使我们的视野开阔,高屋建瓴,更全面、更清晰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

(2)分析与把握目前学校与社区环境的融合度。学校所在社区的人文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既对学校育人提出相应要求,也会影响学校发展的方向与进程。学校只有分析与把握与社区环境的融合程度,制订出自己的规划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地争取到社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支持,也才能使规划的实施得到可靠的保证。

(3)分析与把握目前学校内部各种因素之间的磨合度。我们制订学校发展规划,虽是指向学校未来的,但却要牢牢地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必须要对学校的人力、物力、生源、师资、领导班子、校舍环境、办学理念、办学成绩和问题等诸多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磨合程度,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做到扬长避短,与时俱进。

2.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希望学

校能到达什么地方

学校发展目标包括学校发展总体目标、板块发展目标和阶段完成目标三种类型。学校发展目标的确定除了要以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目前状况为依据外,还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才能保证发展方向的准确和目标的落实。

(1)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需要是确定学校发展目标的基本依据。以前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育人目标,是自上而下式的、缺少校本化和具体化的内容,给人以空洞和流于形式的感觉,这说明从根本上就缺乏对学生和教师发展需求的充分关注,以至于很难被教师和学生所认同。因此,深入调查研究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家长对学生发展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2)学校优势是确定学校发展目标的基础。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有这样的一个逻辑思考:学校要发展。需要找到发展中的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又产生新的问题,再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学校发展的过程。事实上,我们在寻找问题时常常陷入问题的泥潭。因为有许多问题和缺点是没有意义的,只有那些与学校发展目标有关的问题才有意义,而这些问题准确的表述是“与学校发展目标的差距”。要缩短与学校发展目标的差距,除了要考虑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外,还应考虑学校的优势。“需要”决定目标的必要性,“优势”决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因此,多角度的分析学校显在、直接、现实的和潜在、间接、未来的优势,对学校发展目标的确定是很关键的。

(3)学校本土资源是确定学校发展目标的前提。学校本土资源包括学校的物质资源和学校制度、文化及精神资源。这些本土资源中孕育着学校发展的希求和机遇,我们往往习惯看重物质资源,而忽略文化及精神资源。殊不知,学校中的组织文化和精神,以及组织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才是学校生命之流的河床。因此,尊重并深入、全面地研究学校的本土资源是确定学校发展目标的前提。

3.学校发展规划内容的具体制订一怎样到达学校发展目标所在地

学校发展规划内容的研究涉及的面很广,如学校办学理念的设计、学校基本制度建设、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改革及发展规划、学校布局与建筑环境规划、学校形象设计等。如何把这些内容协调统整,进行目标和措施的规划,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具体制订。

(1)学校简介和学校发展思路简述

学校简介主要介绍学校历史传统、文化特征、物质环境、现具规模、师资状况、学生特点、办学特色、学校面临的挑战和学校的需求等;学校发展思路简述主要是找准并提出学校发展中的真实问题,以此为起点,通过何种抓手与何种策略进行解决,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简述中既要体现根据校情确定的基本要求,又要体现根据社会发展确定的理想追求,通过简洁明了的阐述,使全体教职员工能明确并认同学校发展的方向、路径及努力的结果。

(2)对学校原有的优先发展项目进行剖析和重新确定

实践证明,每所学校在其办学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优先发展项目。但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成因,或是政策优势、或是地理优势、或是人员优势等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剖析自己学校优先发展项目的成因、现状及其对整体提升学校发展水平的作用,然后综合各种因素(特别是学校将来发展的需求),重新确定未来几年内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并对完成这些优先发展项目需要什么条件和多长时间进行规划。

(3)制定优先发展项目的行动计划

各个部门根据优先发展项目制定行动计划是落实规划的关键。有必要指出,对优先发展项目制订行动计划应该要分年度和分阶段的,它一般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如何进行新课程开发和对原有课程的维持;(2)学校组织和管理系统如何跟进;(3)如何促进教职员工专业发展;㈣需要怎样的材料和设备的支持;(5)如何发挥学校共同体的作用;(6)进行必要的成本核算和经费筹措计划。同时,行动计划还应当考虑监控和评价工作。行动计划必须考虑负责实施行动的部门或具体人员、具体监控和评价的部门或人员。行动计划的时限必须明确:什么时候这项活动应当计划、实施和总结,什么时候应当监控,什么时候应当评价。因为教育变化速度很快,行动计划应当允许经常修改,不要强求一成不变。

4.学校发展规划达标评估体系的确立――怎么知道已经达到目标所在地

如何描述、评价一所学校发展规划目标的达成,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发展规划的质量。如果我们关注学生的数量、学校占地的面积、特级或高级教师的数量、获奖人数等这些量化的指标,虽然这本身也是发展的重要内涵,但这只是一种外延的发展,要关注内涵的发展,即质的内在结构的发展,必须将内涵外显化。我们可作如下思考:

(1)进行客观的民意调查。根据相应的项目设置民意调查表,分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不清楚等五个意向,面向本校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会人士、高一级学校的行政人员和教师员工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学校发展的一般情况。

(2)结合教育行政部门的三至五年规划中期、终期考核工作,从行政部门和教育专家的眼中来了解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效果。

(3)从校本发展的角度,把学校专业发展水平视为学校发展规划达标所追求的核心内容。所谓的学校专业水平是指学校组织的团队精神,即组织文化和组织的专业水平。它能针对学校优先发展项目进行自我有效检核,具体表现在:

(a)学生能得到相应发展。学校是否有专门的知识和工具来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是否采取了有效鼓励学生发展的措施?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学习态度、做人做事、学习方式是否有进步?

(b)教师能得到相应发展。学校是否有专门的知识和工具来了解教师的发展需要?学校是否为教师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机会?学校是否采取有效鼓措施励教师发展?学校是否为教师进步不断创造机会?

(c)学校有效管理的形成。学校是否形成了大家认同的办学目标?学校的组织部门和规章制度是否有效?学校上下关系是否协调?学校健康的组织文化是否形成?

(d)学校自己专业知识库的形成。学校层面专业知识库的是否形成?学科层面的专业知识库是否建设?

篇7

课程代码:0028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的联合国大会是1992年的

A.美国的纽约大会 B.瑞士的洛桑大会

C.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会议 D.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会议

2.发展社会学中的文化学派中,探讨武士道精神与日本经济发展的代表人物是

A.列维(Levy) B.斯梅尔瑟(Smelser)

C.贝拉(Bellah) D.哈根(Hagen)

3.发展社会学中的人格学派中,探讨现代性与社会发展的代表人物是

A.麦克莱兰(McClelland) B.葛斯(Geertz)

C.英格尔斯(Inkeles) D.哈根(Hagen)

4.现代化理论的不足之处是

A.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

B.忽视了社会发展的内因

C.看不到社会发展的渐进性

D.忽视了外因的负面影响

5.试图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对中国社会的市场转型进行新的阐释的是

A.林南的“地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B.斯塔克的“后社会主义路径”

C.简·奥伊的“地方政府法团主义” D.魏昂德的“地方政府即厂商论”

6.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10万人的城市可能是当时

A.罗马帝国都城罗马 B.中国古都洛阳

C.埃及首都底比斯 D.欧洲的巴黎

7.在城市扩张模式中的扇形模型是由______提出来的。

A.社会学家伯杰斯 B.社会学家霍伊特

C.地理学家哈里斯 D.地理学家乌尔曼

8.中国宗教信仰的特点是

A.神秘性 B.理性的崇拜性

C.相信来世轮回 D.世俗的功利性

9.认为理性是一切事物存在的理由和依据,这是属于理性的

A.本体论内涵 B.认识论内涵

C.价值论内涵 D.方法论内涵

10.在市场经济中,形成最早、规模、联系最广的市场是

A.服务市场 B.劳动力市场

C.资金市场 D.产品市场

11.改革开放后,______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开放城市户口的省会城市。

A.浙江的杭州 B.山东的济南

C.广东的广州 D.河北的石家庄

12.在传统社会中,______是最主要的组织形态。

A.国家 B.政党

C.阶级 D.家庭

13.基尼系数中,说明贫富差距过大状态,达到警戒线的基尼系数是

A.0.4 B.0.5

C.0.6 D.0.7

14.调控贫富差距的根本措施是

A.建构税收制度 B.完善保障制度

C.增加社会财富 D.适当转移财富

15.在环境保护思想划时代的经典著作是

A.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B.卡森的《寂静的春天》

C.麦多斯的《增长的极限》 D.英格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化》

16.社会失序根据其发生的矛盾性质层次不同,可分为

A.建设性失序和破坏性失序

B.隐形失序和显性失序

C.经济失序、政治失序和文化失序

D.结构失序和行为失序

17.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性质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社会规范并存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导致失范行为产生,这是属于

A.规范软化 B.规范真空

C.规范迷乱 D.规范缺失

18.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中,______主要是依靠政策推动而迅速崛起的地区。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环渤海地区 D.东海、南海旅游区

19.在社会分化中,纵向分化是指

A.行业和职业的分化 B.社会分工

C.阶层分化 D.技术水平的分化

20.在我国的社会流动中,其主体是

A.工人 B.农民

C.知识分子 D.干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发展经济学缘起于______的重要契机。

A.二战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

B.传统社会的转型

C.殖民地的衰落

D.东西方冷战的升级

E.现代社会的发展

22.按照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学者们对市场转型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逻辑与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庇护主义的代表性人物有

A.科尔奈 B.波兰尼

C.魏昂德

D.奥伊 E.泽林尼

23.城市化进程中,离轨行为增多的原因是

A.社会互动匿名性增强

B.工具理性的扩张

C.人际关系的疏离

D.个人自主性增强

E.消弱了社会关系空间对个体的支持或排斥

24.理性化的含义应包括

A.世界的理智化 B.人的主体化

C.社会生活的计算化

D.法律的化 E.社会生活的民主化

25.改革以前中国二元社会结构显著的特征是

A.城乡差异明显 B.城乡分隔刚性

C.城乡流动不畅

D.城乡市场分割 E.城乡社会保障不统一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6.奥伊的“地方政府法团主义”

27.社会网络

28.大众文化

29.家长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0.简述依附理论中“中间派方案”发展途径。

31.简述城市社会关系空间的主要特征。

32.简述对功利主义基本信念的理解。

33.简述市场化和“社会植被”的关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篇8

1、语文教材教法改革简述

语文教材教学的改革从古到今都在进行,面对时代的变化教育系统的改革是很必要的。而就现阶段而言,信息时代的语文要求变化加快,对于基础性质的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挑战,若要将语文的教育深入优化改革下去,我们需要针对性的把握住主要的方向,只有在学习理论过程中不断的创新,因材施教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在语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发展素质。

2、教材教法改革的发展方向

2.1、强化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

初中教学教材改革首要的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秉着面向世界,现代化的观念,而在篇目的时机选择上要符合实际,贴近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讲求实用性;为此学习方向上要在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等方面不断探究,深化语文教学中的规律,使得在教材上就可以体现出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人才观念,教材质量观念。在教材的实际实例选择上,不能过过分地全面选择实例,如果古文,文言文,散文,小说,杂文,戏剧等等形式统统一起出现,那对初中生的接受水平而言会显得杂乱无章,对此,只有有针对性的选择实例,以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为指导下的实际篇目的选择才是真正适合的教材实例选择,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篇目的内容上,需要古今中外都涉及,更必要的是需要贴近生活符合当下的时代精神,而就教师系统而言,需要深化整个教学评价系统的改革,对于方法和手段上都要符合实际,跟随时代的节奏,在新的教法改革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快乐学习。

2.2、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摸索

中学的语文教学是一个多面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为此,想要进行教学的改革,更可以灵活根据具体的实践过程进行摸索:

2.2.1、首先要充分发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语文教材的运用中,具体的必修篇目不宜过多,而是要精,只有教师才能够有时间给学生拓展相应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主体作用的重要性,积极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针对系统教材进行相应的衍生,培养学生对语文热情;

2.2.2、教师应该用心设计教学方式,克服在教学中的随意和统一性,对应教学的方式上应该有规划而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语文兴趣上的培训,对此,通过对课文的精讲不断强化学生对文章和整个语文系统的了解,来培养一种求真务实的语文思维;

2.2.3、就苏教版的初中课文教学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将必修课文与活动课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内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涵,在活动课上通过互动和表演的形式加深必修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一来还可以增进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加强对教学内涵的理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对于课堂效率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于实际的教材内的阅读量比较大,需要拓展的内容多,所以对此教学生精读略读等方法,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质量的提高也可以使得阅读的兴趣不被高强度的作业负担磨灭。

2.3、吸取传统经验,增设经典篇目

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个时代,都遗留下来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古代的传统语文教学方式上,通过集体教授的方式来识字认字,再分步骤教学,在实际的篇章阅读上,通过有规则的训练方式,依据着在“文”的方面有计划步骤地长时间训练,不断的熟读在熟记的基础上深思,然后博览群书通过广泛的阅读来累积自己的“道”;对于写作上,更是希望学生能够放开胆子大胆作文,在实际的问题上能多修改多训练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对于我们现阶段的初中生的语文教学而言,根本上也脱离不了这几点宝贵而传统的经验,为此我们需要的是随着时代的改变不断改进我们教学方式,吸取精华深化方式,然后对于那些与这个时代不相符合的方式就坚决的抛弃。

2.4、教材需保持保持特点,洋为中用

在现在的社会中信息量过大,对于外来的好的改革经验,可以给我们的教材教学改革带来很多可借鉴的地方,但是在整个改革的大潮中,中国文字语言独有的魅力都需要我们用自身的视角去考量,

篇9

柔道运动在我国发展多年,在国普通高校中已经初步开展起来,在日本,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总结和挖掘了柔道运动的现代教育价值,形成了柔道特有的学校教育理论,其体育,胜负和修心三方面的教育价值符合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对人“德、智、体”培养的基本要求,很值得研究推广。

1.柔道运动的简介

柔道(Jūdō,じゅうどう)在日语中是“柔之道”的意思。就是“温柔的方式”。柔道部分起源于一种古代日本武士空手搏斗的技术:柔术。柔道通过把对手摔倒在地而赢得比赛,它是奥运会比赛中唯一的允许使用窒息或扭脱关节等手段来制服对手的项目。柔道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竞技运动,它强调选手对技巧掌握的娴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对比。

2.柔道运动在我国开展的简述

(1)在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开设柔道运动这门课程的学校屈指可数,普通高校的师生对柔道这个项目的直接了解很少,甚至有所误解,认为练习柔道的人都是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功夫高深,其实不然。

(2)柔道运动有国群众基础不理想,大专院校也是如此。其主要原因有两点:1)了解程度太低,没有真正认识到柔道这项运动的文化,技术与价值所在。2)高校柔道专业师资力量的匮乏,同时具有高学历,高竞技水平,高教学水平的专业柔道人才很少,这两点原因直接导致了柔道这项运动在我国的普通院开展缓慢。

2009年5月16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柔道分会在北京科技大学正式成立,大学生柔道协会目前的工作重点应是项目普及与推广,对柔道项目的礼节,技术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提高该项目的易学性,观赏性,健身性和社会性,加大柔道项目师资力量的培训力度,以开设选修课和组建学生柔道俱乐部的形式进行立体化推广,筑起中国柔道金字塔式的培养体系,担当起为国家培养和输道柔道人才的重任。

3.青少年柔道运动存在的问题表现

(1)当前我国基层青少年柔道运动的发展与柔道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1)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选材面非常小,愿意从事柔道运动的青少年很少。2)业余训练出勤率低,柔道运动人才的流失的现象严重。3)好的柔道运动员苗子较缺乏,而且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很难得到有效的培养。基层的训练经费保障不足,教练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等。4)所有这些使基层青少年柔道运动呈现出低水平和不平衡的发展状况。

(2)柔道运动的基本特点。1)柔道运动的技术复杂,培养周期长,据调查,柔道运动员人基础训练的培养到成熟需6-10年,有些甚至需要12年。2)柔道运动的损伤率较高,根据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柔道项目运动损伤率仅次于排球和棒球,排在前3位,高达1。94%。我国学者在对安徽,河南等10支柔道队进行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后发现,柔道运动员的总患病率为70。67%,损伤发生年龄集中在16-20岁(64%)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青少年柔道运动的发展。

4.青少年爆发力的训练的积极性

我国在第29届奥运会取得的辉煌成绩,特别是柔道项目的夺得三金,它极大的鼓舞和调动青少年对柔道项目的认识和参与,柔道运动在青少年中的发展越来越趋于正规化,在加强青少年竞技水平的同时,也应加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训练,其中发展他们的下肢肌肉的爆发力显得尤为重要。12-17岁的青少正处于学习阶段,从事柔道训练时间少,不够用,重视程度不够,如何在短时间内发展他们的下肢肌肉爆发力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5.青少年爆发力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训练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力量训练的能量特点必须与技术动作相一致;②力量训练的动作幅度(关节角度)必须与技术动作相适应;③力量训练的方向必须与技术动作相一致;④做力量练习时,技术动作要求最用力的部位应承担最大的负荷练习;⑤做练习和用力时必须超过动作技术的力,即需要超负荷练习;⑥在力量练习中必须保证动作速度,即要具有爆发式动作;⑦力量训练中应考虑练习顺序。

6.青少年柔道训练中的几点建议

(1)青少年时期的生理特点为骨质柔软,骨骼坚固性差,承受压力和拉力能力较小,易弯曲或变形。因此应防止脊柱弯曲,避免在硬地上进行踏跳练习,同时负荷不易过重。时间过长,负荷过多,次数过频,都会影响下肢发育,或促成骨骺端的骨化,而阻碍身高的增长。此时骨骺的生长是最快的阶段,被认为是最脆弱的,进行大强度训练时必须有专门的教师或教练员的保护和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合理安排训练。

(2)全面地分析力量训练后带来的生理疲劳。当大脑皮层与抑制过程之间的均衡性遭到破坏时,会引起组织、器官、系统机能失调,导致学生在训练后出现睡眠障碍、头痛、头晕,或是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或是导致长时间的肌肉酸痛.对青少年的机体训练,多进行一些克服体质量的训练和促进智力发展的运动,避免过度的训练,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使运动员既有饱满的精神参加训练,又有饱满的精神参加学习。

(3)安全性问题主要是考虑其对长骨生长板或是足趾关节及软组织潜在的损伤。这种损伤会引起生长阻碍,造成急性慢性疼痛,损害运动功能,还可能会发生形态改变。然而研究结果提示,监督管理完善的力量训练可以减少对生长板、关节及软组织造成损伤的危险。

(4)不可忽视柔道运动员腰、腹、背肌的力量训练从解剖学和人体运动学角度分析。躯干是身体重心所在,又是联接上下的枢纽,躯干稳定可使后蹬和摆腿有牢固的用力点,而加强腰、腹、背力量训练,能使躯干更加挺拔有力,更进一步发挥躯干的内在动力,增强蹬地、摆腿、收腹举腿的效果。

(5)最大力量是发展快速力量与爆发力的基础。发展柔道运动员最大力量可采用组合训练法,即先采用负荷最大、动作速度快、重复次数少的练习,力求增加工作的肌纤维数量,提高神经肌肉系统工作的强度和协调性,然后紧接着做轻负荷、快节奏的练习和专门下肢力量练习,提高肌纤维同步工作效率和参加工作肌肉的协调性,这样能达到最大力量与快速力量同步提高的效果。

(6)以上几点建议适用于有一定力量训练基础的柔道运动员,且在训练过程中负荷的安排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系统性训练地区则个别针对性的原则,极限训练量原则,为今后走向竞赛场地夺冠,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

篇10

随着一批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对外语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从最初的研究教材到教法,到现在的研究学法,他们认识到教育者最应该关注的是学习者的学法,于是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口号。语言学习仅靠教师的讲解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内化、吸收,才能更好地表达思想,交流感情。而这正符合交互式英语教学的理念。交互理论是Brovvn依据80年代较为流行的二语习得的输入输出理论、认知心理学中的某些相关原理提出的。按照交互理论的原则及该理论所体现的教学理念,通过交互式英语教学的实践,得出如下启示:

一、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交互式的教学主要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学习者不但要获取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同时,对原有的知识、经验不断激活来解释问题,继而形成新的假设,通过逻辑推理和推论对问题做出检验。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习者进行思维,对问题解决活动提供必要的有力的支持。教师针对学习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去积极思考、根据已知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设法因势利导解决学生的问题,诱导学生们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疑问和设想。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从而建构新的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叶玮玮,2004)。教师在教学中起着疏导的作用,要使学生了解到学习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学习任务的更深远的意义,了解教师意图,有较为强烈的责任感,同时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学习目标,接受挑战,并感受到自己身上的变化。即使面对困难,也能产生积极的结果。同时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团结合作解决问题。

二、注意反馈

通过交互理论的学习,强化教师和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课堂上教师的频频发问,学生的积极回答,强化了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对问题的思考。因此,教师更要注意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进度,加深拓展教师参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王革英,2005)。

三、发挥小组讨论的优势,促进英语课堂教学

交互教学的一种常见形式就是开展小组教学,其优势在于操作简便、易于检测、适用性强、见效快。如果利用得当,可以扩大学生讲话的机会,训练交际能力的技能,如表示同意、反驳、提问、解释、澄清、协助等。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使用目的语交流的焦虑程度降低了,因为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没有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分,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参与,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有了更好的机会去听取别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并经过思考讨论,做出回答的反应,既训练了思辩能力和口语能力的表达,又能准确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达到交际的目的(陈洁,张承平,2004)。特别是增加了学生说话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及可能的为学生创设语境,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和表达自己愿望的冲动。

四、注重文化导入在交互活动过程中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孤立地存在,对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恰当、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就必须了解与其相关的文化知识,了解其语用习惯、风土人情、心理态度、知识背景和词语内涵。新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但由于我们很难在真实的语境当中接触目的语,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必须注意在课堂中要把文化导入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

五、注重多媒体的运用

课堂交互通过现代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及其他教学辅助设施进行配合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料丰富,图画文字声情并茂,语言表现具体形象,生动活泼,营造出传统英语课堂无法相比的语言环境。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学生从教师言语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进行语言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介绍相关的文化历史等背景知识进行训练,并在练习过程中进行小组表演、角色配对等活动,使学生成为语言的立体输入者,提高言语输入的可思考性和理解性。

总之,通过交互式英语教学如:对待学生、教师、教材与媒体的态度,组织小组活动方式、提供真实的语境、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等,来简述了交互理论对职业中专英语教学的一点启示。

参考文献:

1.齐伶俐.英语课堂应加强语言交互教学[]z.中国教育科学探究,2005,(3).

篇11

二、高校音乐教育与文化市场的关系

(一)高校音乐教育对文化市场的影响

高校音乐的主要目的是传授音乐知识、散播音乐文化。音乐是传播文化的途径之一。文化市场是衡量音乐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所以,通过分析音乐教育对文化市场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文化市场的需求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向导。两者是相互对应的供应关系。高校音乐教育对文化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音乐作品对市场供应方面的影响。人气较高的音乐产品可以带动文化市场的发展。由于我国文化市场较为隐蔽,没有明显的交易形式,其只能借助特定形式的传播表现文化市场的存在性。由于文化市场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物质,而音乐可以使文化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因此,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是推动文化市场得必要条件。

(二)文化市场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影响

文化市场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文化市场可以极大的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及形式。从高校音乐教育内容方面分析,就当前的音乐教学模式中,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占音乐教学的大部分比例。音乐欣赏与音乐实践是音乐教学的辅助内容。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通俗音乐的鉴赏通常是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文化可以为音乐教学提供灵感,由于人们对文化与音乐教学融合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音乐创作缺乏内涵。丰富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为广阔。从音乐教育形式方面分析,由于高校音乐教学的主要场地是室内课堂,这极大的削弱了学生上课的活力。文化与高校音乐教学的融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高校音乐教学模式多样化。一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内容的同时,对其相应的文化也有所涉猎与了解。二是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文化领域中,尽情的感受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不同类型的乐感。

三、强化高校音乐教育与文化市场对接的策略

(一)充分了解文化市场需求

高校音乐教育与文化市场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文化可以极大的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文化市场也需要通过音乐教育进行传播。文化市场与音乐教学充分对接起来,才能使二者相辅相成的发展。大众是欣赏音乐的主体。只有符合大众口味的音乐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因此,在进行高效音乐教育过程中,要对大众的音乐要求有充分的了解。首先,应对文化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掌握大众当地的文化特色,提取文化市场的精髓。其次,应对当地相关部门规定的文化规划做一定的了解,参照特定的规则对音乐内容进行创造,使文化市场需求与高校音乐创作充分融合。最后,在相应的文化区域举办高校音乐活动,积极听取大众对音乐活动的相关建议,进而使高校音乐教育与文化市场实现实质性的对接。充分了解市场化需求是进行高校音乐创作的前提。只有对文化市场需求有足够的了解,才能使高校音乐教育有显著的成果。高校音乐教育必须与文化市场需求相接轨,否则就可能被迅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

(二)改善并转换音乐教学模式

如果想让音乐教学与文化市场充分对接,就需要将文化市场当中的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传统的音乐教学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音乐现代化的要求,所以,对高校音乐教育进行改革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音乐教学都是以音乐理论知识教学为主体,没有实质性的文化底蕴对其进行支撑。在改革后的音乐教学模式中,应将更多的文化元素添加到音乐教学当中来,增大音乐教学的开放性。老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相关文化的诠释,使学生对音乐内涵的掌握更加灵活。比如,老师可以通过某一音乐课题,让学生对其文化内容进行叙述,使学生对音乐内涵的掌握有所拓宽。由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因此,转变音乐教学模式才能正确实现文化市场与高校音乐教学的精准对接。音乐教学模式的转变要从文化角度展开。比如对音乐创作的文化根源进行挖掘,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起源有充分的了解,进而更新对音乐底蕴的认识。文化是音乐灵感创作的基础,因此,了解文化是创作音乐的关键。

(三)组建有文化特色的音乐教学活动

高校可以通过组建具有文化特色的音乐教学活动,深入对音乐教学认知与影响。如果音乐没有人进行欣赏,就会产生空有其表的效果。具有文化内涵的音乐教学活动是实现音乐教育与文化市场对接的具体措施。对于组建具有文化特色的音乐教学活动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通过文化经验深厚的艺术家对学生进行授课。学生可以通过专家对音乐独特的了解,更加深入的了解音乐艺术。音乐艺术家对音乐独特的看法与情感可以使学生深深的感受到艺术家对音乐的热爱。通过音乐艺术家的演讲可以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文化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二是在高校内部举办具有文化特色的音乐竞赛,使学生在比赛竞争的同时,挖掘文化与音乐之间的联系。音乐竞赛的举办也可以使学生对音乐教学的热情得到极大的激发。三是在举办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让不同领域的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文化碰撞。总之,音乐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相应文化对其形成的支撑。

(四)高校应增强与文化机构的联系

文化机构通常指的是某个文化中心的交汇点。高校通过对文化机构的联系,可以使音乐教育与文化融合的更加充分。强化与文化机构的联系是高校实现音乐教育与文化对接最为快速的方法。将文化机构与音乐教育融合起来,主要有三方面意义。第一是集中性的了解文化市场的特点,使学生在遇到音乐与文化方面的冲突时可以快速高效的解决。第二是文化机构的专家可以为高校的音乐教育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不断促进高校音乐教育,进而使学校音乐教育顺利开展。第三是音乐教育与文化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会产生有价值的素材。高校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这些教材进行充分利用,进而阐述音乐与文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文化机构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必定要与文化机构相联系。由于我国文化市场的范围较为广泛,因此,利用文化机构可以将文化市场的类型进行划分,进而使高校音乐教育的类型范围划分更为精准。

篇1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102-01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戏剧表演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巨大,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锻炼口才,更有利于学生丰富自身内涵、领悟人生哲理、培养团队精神等。

一 戏剧表演能提升中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技能

英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首先,在排话剧的过程中,剧组成员的相互交流,对台词的过程能够锻炼对方的英语听力。听力在英语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听说读写中排在首位,英语是一门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一门工具,在交流过程中,如果你无法听清楚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没有正确的输入与理解,就谈不上输出,所以排练英文话剧最大的优点是提高中学生的听力水平。其次,排练英文话剧能提高学生的英文发音,在排练过程中,同学们在相互交流配合的过程中可以纠正一些错误的发音,可以使大家的英文发音更加纯正。另外,英文戏剧表演使得同学们的表达更加地道,原汁原味的英文戏剧语言更能让人进步,能让学生在表达中避免一些尴尬的中国式英语。

二 戏剧表演能提高中学生的表现力

随着英语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在高考中的地位逐渐降低,但是,在中高考中英语分数比例的下降并不意味着英语这门语言地位的衰落,在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地深入发展,国际交流越来越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出国人数逐年增多,各种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培训机构中对优秀教师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表现力显得尤为重要,专业知识要扎实,课堂需要有气氛和感染力才能吸引学生。而排戏剧不仅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水平,更能提高学生在舞台上的表现力和张力。

三 戏剧表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戏剧是各种艺术形式的集中体现,是一门综合艺术。一台戏剧从排练到完成,涵盖了很多种艺术门类,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们全面的艺术天分和才干。另外,戏剧能够帮助学生们建立友情,学习人与人之间如何交往,适应集体氛围、团队氛围,具备集体观念,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因为在排练及演出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思考和适应剧本中的角色,从最初的排练到最后的演出都需要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协调配合,这是学生锻炼学习提升的一个好机会。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团队合作精神,而戏剧表演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四 英语戏剧表演有利于丰富学生自身内涵,在不断充实的过程中,学生学习英语会更加有动力

人才的竞争力积累于他的创造力、感受力及感受美的能力中。全球经济、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源源不断的丰富的想象力,坚韧不拔的毅力,智慧的行事策略是一个国家、企业、个人都需要具备的能力,比尔盖茨、乔布斯等身上无不体表了这种能力。艺术教育正是教导人们怎么认知美、体会美,对于学生人格及价值观的形成意义重大,而戏剧表演正是艺术表演的一部分。艺术促进人们神经系统等各方面的发展,大量研究表明,这种教育对学生各科成绩的提高帮助明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