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观范文

时间:2024-02-19 15:11: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健康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健康观

篇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58-02

大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群体,不仅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道德素养、牢固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而且又具有健康的身体。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由于缺乏对健康的重要性的认识,在学校很少注重健康活动的训练,学校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活动也很少,使得大学生普遍处在亚健康的状态,身体素质不佳。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加强各方面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他们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对于大学生的自身的个性形成和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学校和学生都要加强对健康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

1 现代健康观念的主要内容

现代的健康观念主要包含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健康三个方面,我国公民只有同时具备这四个方面的健康要求,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

所谓躯体健康就是指身体各个发育正常,身体各个机构性能完整、无缺陷,具有健康的体魄。躯体健康从六个方面要求人们,分别时体型匀称、体重达到标准,具有抵抗普通的传染病和感冒等病情,眼睛敏锐明亮,发泽光鲜发亮、头屑较少,牙齿没有龋齿,干净、颜色正常,牙龈无出血现象,身体肌肤具有弹性。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人精神健康、心理素质良好,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人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优点和缺点、自身的能力特长等,有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对于自身的缺陷能够坦然面对,接受自己、认可自己。个人具备发育完善的大脑,与年龄特征相符的智力条件,没有智力障碍和大脑疾病等。个人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够接受自己,也可以接受身边的人,乐于助人,乐于与他人交往,并在人际交往中感受工作、生活的乐趣,认可他人与自己一样有着重要的存在性和价值,在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等。此外,良好的心理健康还表现在热爱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不断激励自己在工作中进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持有一颗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情绪变化不大,不会亦喜亦忧、多愁善感,不自卑、不焦躁,不自暴自弃,遇到困难不畏惧,能够勇敢面对,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总是处在乐观、满意和愉快的状态。所谓社会性健康又包括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两个方面。社会适应良好是指个人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明确的观点和认识,能够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适应变幻莫测的社会环境,能够承担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道德健康是指在于他人的交往中能够尊重健康准则,重视对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促进和维护。道德健康还包括履行自己应尽的社会义务,如捐献爱心、献血等,不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等,这些都是衡量道德是否健康的标准。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性健康三者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只有具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也能相应地推进躯体健康的发展,保持自身的整体健康状况。

2 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轻微或者严重的健康问题。大部分学生熬夜现象严重,晚上一点以后才睡觉的学生大有人在,晚上不睡,白天不起,周末可能会睡一个上午或者直到下午才起床。不重视早餐的重要性,早上为了赶课,不吃早餐,导致上午的课程还没有结束,就出现饥饿、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喝酒、抽烟等现象较多,一些男生甚至女生都会存在抽烟、喝酒的问题,他们认为生活中的压力太大,抽烟、喝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心情,调节情绪,却忽略了这些行为对健康的损害程度之大。大学生的生活缺乏规律性,最终导致了躯体健康受到损害。另外,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中,结果显示,一部分大学生存在轻微的心理障碍,不能正确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缺乏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心理障碍使得他们产生自卑感,学习成绩下降,生活态度不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降低,最终导致轻微的人格障碍和精神障碍的出现。

大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针对躯体健康问题,是由于大学生的睡眠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等因素形成的。现代的大学生都是居住在集体宿舍中,舍友之间的干扰性较大,又由于自身压力等的原因,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足够的睡眠时间,形成睡眠障碍。大部分学生的校园生活比较慵懒,很少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体育课程减少,更加得不到有效锻炼。锻炼意识薄弱,特别是女生,更加缺乏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影响自身的健康素质。大部分在校生缺乏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起床吃早餐,而三餐中最重要的则是早餐,它对于人的营养的补充十分重要,大学生却不能引起对早餐的足够重视。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对环境的适应性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和自理能力都不高,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表现出生活懒散、对事物不能提起兴趣、对生活的积极性不高等。由于学习动力不足,导致积极性下降,成绩不好,影响到自己的心情,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导致变得自卑、情绪不高等,从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不能很好地与他人交往,认为别人不如自己,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很大的人际交往障碍,有的学生为了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交往关系,忍受对他人的不满情绪,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心理健康。还有恋爱问题,由于被别人拒绝,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不能正确与异往,导致在爱情中受到挫折,从而不能正视自己所面临的情况,最终使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3 针对大学生健康观念转变的预防保健对策

对于学校而言,要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定期向学生灌输健康知识。完善学校内部的医务室和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增加设备,选择优秀的医护人员和心理咨询师,给学生开设一条良好的健康预防保健通道。此外,学校还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保证学生的健康,及时发现有健康问题的学生,并进行及时的健康维护,防止流行疾病在学校内部的感染,定期对宿舍卫生进行检查,督促学生保持良好的宿舍卫生等,从各个方面做好学生健康的预防保健工作。

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注意调整自己学习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熬夜现象的出现。增强体育锻炼,坚持每天散步、跑步等,增强自身的体质,调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促进发育,增强自身的健康状况。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注意合理的饮食,保证一天三餐在规定时间内进食,一定要重视早餐的重要性,每天都要吃早餐,补充自身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杜绝暴饮暴食和节食等现象的出现。此外还要减少饮酒量和吸烟量,要充分了解酒精和烟草对身体的危害,自觉地维护健康,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针对心理健康的维护,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预防和保健。首先,要增强自己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特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时刻考虑别人的感受,坦然面对人际交往中的一些问题和客观现象。有不良情绪要及时与他人交流,防止走极端、钻死角,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从书中学到更多的交往知识。最后,要有自己的理想目标和规划。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思考未来想要达到的目的,并制定一定的计划,有步骤地一步步达成目标。避免失去方向、生活迷茫现象的出现,及时根据所处环境进行规划的调整,增强生活的计划性,为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对于社会性健康的维护,要在维护自己健康的同时,加强对他人健康维护的意识,提高个人素养,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定期的鲜血,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健康质量,还能帮助到需要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缺点、能力和特长,承担起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4 总结

总而言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一定要加强对自身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好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体魄。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提高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从各个方面加强自己对健康观念的转变。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和健康同时发展,共同进步。此外,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对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做好健康的保健和维护工作,自觉提高自己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小兰,李永红.体检信息化系统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5):225-227.

[2] .高校医院在医疗改革中定位的几点思考[J].中国学校卫生,2010(02):102-103.

篇2

[作者简介]胡维平(1966- ),女,湖北荆州人,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广告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广告理论与实践、价值观与消费行为。(上海 200434)

[课题项目]本文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价值观的上海大学生精神稳态系统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B09022)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87-02

健康的心理是合格人才必不可少的要素。在价值观多元化、复杂化和社会竞争激烈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大学培养合格人才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作为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主要机构,大学教育者和管理部门理应洞察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根源,实事求是地制定和实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政策和策略。

一、稳态与健康

“稳态”(homeostasis)又称为“内环境稳定”“自稳态”“内稳态”,起初是生理学和医学中的一个概念。伯尔纳在研究有机体的体液的生理特性和病理改变的过程中发现,由体内循环的体液组成的内环境具有维持自身稳定的机制。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内环境的稳定是自由和独立生活的首要条件”,“所有的生命机制,尽管多种多样,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保持内环境中生活条件的稳定”。坎农于1926年正式提出用“稳态”一词来表达内环境及其稳定的维持,并于1932年再次以辩证判断的形式揭示了稳态概念的含义:“稳态概念指的是一种状态,一种可变的但又是相对恒定的状态。”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与罗森勃鲁思等通过合作研究发现,负反馈机制是稳态得以保持的基本要素,“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可以看做需要负反馈的行为”,从而深化了人们对稳态的认识。他们指出,一个系统之所以有受到干扰后迅速排除偏差并恢复恒定的能力,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有一种装置来测量受干扰的变量和维持有机体生存所必需的恒值(控制目标)之间的差别;二是目标差的信息本身和这种信息的准确传递;三是负反馈调节机制的作用下效应器做出反应,使整体达到调节的目的。因此,生理学意义上的稳态是指生命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一种状态。

健康的核心问题在于稳态的保持状态。生理上的内稳态的维持是身体健康的标志,即当个体在生理上保持平衡状态时,身体才是健康的。中医把人体健康看成是人体阴阳最优协调的综合表现,这种协调就是非平衡稳态。这里的“非平衡”是“动态”的意思。稳态并不是一种停滞和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一种易变的但又相对稳定的状态,即在运动中求得稳态。例如,无论饥饿或大量摄取糖时,人体通过各种激素分泌水平的适应性变化,对于剧烈变化的血糖发挥拨乱反正的作用,成为稳态,血糖浓度调整在每百毫升血液80~120毫克。如果血糖变化过于剧烈,超出适量调整的能力范围,人体就会出现疾病。人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本质上是稳态的恢复或重建过程。

人的精神、心理是一种能通过自动调整机制维持自身大部分稳定状态的动态开放系统。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干扰时,人的精神稳态系统会通过自身的负反馈机制对自身的认知和情绪等进行调节,以使精神系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心理调节通过自身的负反馈机制来实现,由于精神稳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因而个体的心理调节过程可以在他人的干预和引导下进行。

心理健康是一种以较高的主客观认知水准、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为核心的健全心理状态或人格。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具备良好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在各种行为反应中呈现出积极而适度的表现。个体的心理自我调适是在认知调节和情绪调节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认知过程通常是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它更直接地影响着人的动机和行为。就心理健康而言,认知涉及对自我、社会、人生、他人及周围环境的正确认知程度。具体来说,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基础,对自我要有自知之明,充分了解自身的性格、气质、长处和缺点,从而形成对社会、人生、他人及周围环境的正确认知。情绪在心理健康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人的生理变化,而且还直接支配着人们对事物和他人的评价态度,尤其是日常事务的相关态度。认知和情绪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互为制约互为影响的。很多时候,人们对外界事物给予的刺激,首先要通过认知做出相应的评价后才会产生情绪,而其具体态度往往又受着价值观念的支配及影响。情绪同样也会影响人的认知。当情绪处于正常良好的状态时,人的思路会开阔,思维会敏捷,解决问题会迅速;反之,心境不佳时,人的思路会受阻,行为反应会迟钝。当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采取认知调节和情绪调节策略,帮助恢复或重建心理稳态。认知调节和情绪调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二者共同维护个体精神系统的稳态。

二、价值观在精神稳态系统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信念体系和个体深层次的心理建构,价值观是一种外显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它比态度更抽象、更一般,具有评价性、选择性、规范性,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的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心理学家认为,价值观在个体的心理倾向体系中居于核心和统帅的地位,它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并由此指导个体的行为。价值观包含价值认知、价值情感和价值意志三种心理成分。在以上三种价值观的心理成分中,价值认知居于核心地位,它构成价值观的基本轮廓和实质内容,决定着价值观的方向和性质,是价值情感和价值意志的基础。另一方面,价值情感和价值意志反作用于价值认知,对价值认知起着制约和调节作用。

价值认知对精神稳态和心理健康具有并决定性的影响。在个体的精神稳态系统中,当价值观的变化处在一定的范围内时,个体的心理健康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当价值观的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精神稳态就会受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心理问题就会产生。价值观对精神稳态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值认知产生的。

首先,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出现偏差就会影响到心理健康。心理困难和障碍的根源往往来自于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这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价值绝对化的思维模式,即个体以自己的愿望作为出发点在对事物进行价值评价时加上绝对化的条件。当事物未能满足个体事先设定的绝对化条件时,个体就会对事物的价值产生否定的倾向。如果价值评价的对象是自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就会出现过多的自我否定,从而导致自卑心理或引起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第二种是价值过分概括化的思维模式,即个体局限于从某一特定角度看待事物,以偏概全。个体用此种模式来对社会进行价值评价时,就会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进而产生憎恨社会、万念俱灰等消极心理。如果以这种模式进行自我价值评价,个体就会产生自我否定、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等心理以及焦虑、抑郁等情绪。第三种是价值矛盾评价的思维模式,即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标准是相互矛盾的:在评价自己时采用宽松的标准和功利性的尺度,在评价他人和社会时则采用严格的标准和道德尺度。评价标准的矛盾必然带来认知上的矛盾,因而具有此种思维模式的个体会由认知矛盾而产生心理上的困惑和冲突,不仅易引发焦虑的情绪,有时也会导致双重人格。

其次,价值观的认知内容出现偏差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个体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评判自我、他人和外界事物,解释和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但如果其价值观本身在内容上是错误的,就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和行为,导致适应不良,带来心理困扰。第一,由于在成败与苦乐等问题上持有错误的价值观念,一旦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沮丧、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第二,在该与不该等价值判断上过于刻板、绝对化,缺乏必要的弹性,不仅对其行为形成了桎梏,而且当事情发展的结果与其愿望相悖时,个体就会对自己感到失望、沮丧,怀疑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严重受挫。如果个体用这些信念来要求他人,往往会产生对他人的不满,进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给个人增加心理负担。第三,在危险与安全的维度上,对环境的危险性和自己应付危险环境的能力做出过高或过低的估计。对环境危险性的估计,如果过高,就会产生焦虑,并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受到限制;如果过低,则容易发生意外。对自己应付危险环境的能力的估计,过高或过低,其后果皆对个体的情绪和实际安危产生不利的影响,其后果与对环境危险性的估计偏差正好相反。

三、价值观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根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其价值观冲突或偏差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价值观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根源。大学校园是多元价值观最活跃的传播领域,在多元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复杂环境中,大学生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难以依据已有的认知经验合理而准确地选择和认同某一种价值观念作为人生指导,因而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迷茫状态,容易导致心理失调,出现一定程度的病态心理,严重的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出现以心理剧烈矛盾和冲突为特征的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吕可认为,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环境中,中国当代大学生在价值标准的取舍过程中呈现出不成熟性与可塑性、矛盾性与困惑性等心理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因价值观问题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实可能性。曾屹丹以及王红时、范晓玲等指出,价值取向模糊、价值评价偏差、价值认同失衡和价值观念错位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彭晓玲等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价值观与其心理健康存在正相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主体化、世俗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共同特点,但不同心理健康程度的学生存在差异。丁立平在研究中发现,我国大学生大部分的心理问题是由思想问题造成的,思想问题的本质就是价值观问题,因而价值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必须对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价值观的干预,而不能简单地归为心理问题。总之,当代许多大学生的精神稳态系统相对比较脆弱,同时又具有可塑性,而大学生在价值标准取舍过程中的特点使其在多元化价值观环境中容易产生价值观冲突或偏差,从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四、用科学的价值观干预促进大学生精神稳态系统的重建

为促进大学生精神稳态系统的重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价值观干预。人是环境的产物。个体的精神稳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系统,环境的变化可以影响人的精神稳态系统。就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环境来讲,我们要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为引领社会思潮、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既要尊重各种价值观应有的社会地位,包容其对社会无害的局限性和缺陷,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及其对其他价值观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在大学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价值观干预,不是一时一事一处的行动,而应当是系统的、全方位的和可持续的。

首先,要努力开展观念与制度创新,为价值观干预创造文化氛围。我国大学管理者应当把塑造大学生的健康灵魂当做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将厚德载物、百年树人的价值取向植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DNA中,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治理制度、教学计划、绩效考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等方面,强化和体现核心价值体系的统帅和引领作用。通过观念和制度创新,为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心灵导航器的大学生精神稳态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进行组织创新,培养和造就一支强有力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这支队伍应当由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老师以及大学里的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中的志愿者组成,并由学校相关主要领导亲自负责指导和总体协调。他们作为教育者,应当率先垂范,在努力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践行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为解决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奉献自己的激情、精力和智慧。

再次,要创新工作模式,提高价值观干预的效率和有效性。努力探索新颖、实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在生动化、实践化、多样化、易被接受等方面下工夫。例如,采用双向互动教育模式,增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讨论,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采用情景教育模式,使学生在体验与典范的激励中感同身受,提高被教育者对正确价值观的接受程度等。

最后,要开展控制创新,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测评方法与反馈机制,使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科学的效果评估,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提高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总之,科学的价值观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帮助大学生重建精神稳态系统、促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性工程,理应得到大学教育者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实施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丁立平.论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观干预[J].现代大学教育,2004(1).

[2]金观涛.我的哲学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吕可.社会价值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

[4]彭晓玲,周仲瑜,柏伟,等.大学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相关性调查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5(2).

篇3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目的

本研究立足于大学生这一群体,针对其健康价值观以及行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找出其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在健康行为水平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因素和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力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和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

1.2 研究对象

随机发放问卷216份,如有以下几种情况出现时问卷作废:漏答题项等于或超过10条;作答有明显反应倾向(如连续10题选择同一答案或答案以某种规律出现);有4道题项需要反向评分,应给予标记。回收有效问卷190份,回收率为87.96%。调查对象由27名大一、37名大二、80名大三和45名大四的学生构成,其中男生67名,女生123名。

1.3 研究工具

大学生健康价值观调查问卷由“健康价值目标”、“健康价值手段”两个分问卷构成,采用5点记分法。(赵晨鹰,2005)。

“健康价值目标”分问卷,含有“社会方面的健康价值目标”、“生理方面的健康价值目标”、“心理方面的健康价值目标”三个因素,共18道题。“健康价值手段”分问卷,含有“对待健康的思想和态度”、“关于个人的健康行为”、“掌握健康知识的技能”、“有关群体的健康行为”四个因素,共27道题。 该问卷的同质性信度.915、分半信度.836、重测信度.835,都达到了显著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健康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考察全体研究对象在大学生健康价值观问卷各维度上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得到“健康价值目标”的平均数要略高于“健康价值手段”,说明大学生在设定自己的健康价值目标时的高要求与实际执行健康价值手段的程度之间有着一定差距。

在健康价值目标分问卷中,各维度平均数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心理”>“社会”>“生理”,尤其是“生理”的得分要远低于另外两项,可见在设定健康价值目标时,大学生更看重于对“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方面的追求。

在健康价值手段分问卷中,各维度平均数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对健康的思想态度”>“关于个人的健康行为”>“关于群体的健康行为”>“健康知识技能的掌握”。对于“健康知识技能的掌握”这一维度列在最后,这说明高校教育需要大力开展健康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

2.2 大学生健康价值观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2.2.1 对性别的差异性考察

对性别在“健康价值目标”分问卷和“健康价值手段”分问卷上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显示性别在两分问卷上无显著性差异(t = -1.556,p =.121;t = -1.111,p =.268),进一步对每个维度得分进行性别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在“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 = -2.547,p =.012),男性的得分低于女性的。

2.2.2 对年级的差异性考察

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得分在大学年级上的差异均不显著(F =.118,p=.949;F =.271,p=.846)。但在总问卷得分上大三是最低的,并且“目标”分问卷的得分在年级因素上的表现呈现下降趋势,由于价值目标在价值观体系中处于核心的位置,可见这种趋势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现象。

3 讨论

3.1 大学生健康价值观的特点

(1)大学生在健康价值观上的积极性。在探查我国当代大学生健康价值观的特点时,问卷各维度上的得分均大于3,多数得分均为4左右,这很好地说明了大学生在健康价值观上的整体表现是积极向上的。(2)大学生在健康价值内容上的差异性。在分析大学生健康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时,我们发现在“健康价值目标”和“健康价值手段”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表现为少许目标并没有加以手段的执行或执行的力度不够。(3)大学生在处理健康问题上的矛盾性。调查结果表明,较之生理方面,大学生给予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目标以更大的关注和更高的价值取向,这也与许多研究具有一致性。

3.2 大学生健康行为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篇4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parents; mental health concept; survey and analysis

随着社会产业经济结构转变和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心理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纳入教学计划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导向作用。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工作者是不够的,需要与大学生家长密切配合,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让学生家长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共同促进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养成。本研究对大学生家长心理健康观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意义借鉴和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45~60岁的家长为研究对象,对某学院大学生家长随机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46份,回收有效问卷235份,有效回收率为95.5%。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院图书馆、学术期刊网、心理健康教育类学术论文和论著等进行查询,为调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材料与程序

采取自编问卷形式,问卷设计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首先调查大学生家长的基本情况,内容包含性别、出生年月、职业、居住地、受教育程度等;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要部分,调查大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观念,对家长的心理健康观念调查分为三个部分,家长关注的与心理健康有关的问题(共12个题目)、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8个题目)心理健康教育观(6个题目)。问卷共有26个题目,每个题目包括5个选项,即“完全赞成”“比较赞成”“一般”“不清楚”“完全反对”依次评分为5、4、3、2、1、,调查问卷采取无记名形式,要求家长认真对待、如实客观的反映自身情况,结果,被测试的大学生家长本科及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 88名,中专及大专文化程度97名,高中及初中文化程度53名、小学文化程度8人。城市居民家长106人。农民家长140人,男生家长117人,女生家长129人。实验数据用SPSS17.0软件统计包对测试结果和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文化水平家长关注的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问题

由表1可知,大学生家长最关心前3个问题是“知书达理,尊老爱幼”、“ 能很好控制自己情绪”、“关心集体,有团队精神”这表明大学生家长由于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将文明礼貌、尊师重道等传统美德放在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首要位置,从道德的角度去看待大学生的行为。原因是90后大学生他们普遍的心理特点是热情开放、有创新精神,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应正确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其次,家长也已意识到,大学生良好的控制情绪能力能够保证学业顺利完成。他们也能够认识到在当今社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者占有一席之地,就得有与他人合作精神,融入到集体中。城市居民家长比农民家长认识更清晰些。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家长对社会适应能力关注不够,可能与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有关,家长对他们过分溺爱,不愿放手让孩子接受各种困难和挑战。这方面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2.2 家长对健康标准的认识程度

由表2可见,不同文化程度大学生家长对8项调查内容没有显著差别,说明家长对标准的认识不受文化程度的影响。但不同性别的家长对“智力正常”、“心理品质与实际年龄相符”、“与人和睦相处”选项的认识有显著不同,女性家长更倾向这3项标准。城市居民家长和农民家长除了“自我防范意识强”、“待人接物有正确的辨别能力”认识上一致外,对其余各项认识差异均呈显著水平。从总体上看,多数家长对“智力正常”、“心理品质与实际年龄相符”“人格正常、和谐、给力”这3项是否属于心理健康内涵认识模糊不清,不能正确判断。因此,“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家长要不断学习进步,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承担起家庭教育工作重担。为国家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3 家长对心理健康观的认识

篇5

和谐是一种品质和价值取向。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时期,国家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在数量与质量方面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大学生能够实现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然而,大学生要想实现和谐发展,必须在心理发展上实现和谐,这就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和谐观”,提供了理论依据。

1教育内容的和谐———增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知识

上下五千年,悠悠中华史。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风雨兼程中凝练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如儒家经典《中庸》提出的“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荀子》提出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等。教育者应当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利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知识,创造出“中国味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应当要求大学生通过学校图书馆或网络等查阅有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并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他们的掌握情况进行考评。但在注意,考评的分数高低并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在查阅、理解、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使和谐成为他们的价值取向。

2教育过程的和谐———教育工作要有目的、有计划,切忌无章法的教育

从概念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有关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他们的心理施加影响,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活动。因此,教育者在组织、实施大学生心理教育时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关于这点,教育者要做到两个要求:一是坚持循序渐渐、由浅入深的教育;二是坚持有步骤、有轻重缓急的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是一项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工作,这是因为它的教育对象———大学生存在着太多的差异性。同时,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也有很大的易变性。

3教育互动的和谐———善于利用情感交流,增强教育工作的人文性、亲和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质上是教育者与大学生情感的对话与碰撞。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若能持着真诚之心组织、实施教育工作,必定能够引起大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他们了解到这项教育活动是真真正正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有利的。具体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和谐可以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教育方法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情感变化等三方面入手。因此,教育者应当关注大学生的情感生活,若发现他们出现情感问题,及时解决,以防他们衍生出诸多严重的心理问题。

4教育环境的和谐———构建公正、公平、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

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或是政治环境,或是经济环境,或是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最主要的就是校园文化环境。就大学生而言,他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校园,无论是生活、学习、娱乐还是进行各种情感交流,都离不开校园这个重要载体。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心理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教育者应当积极构建公正、公平、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当然构建公正、公平、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不仅需要教育者的努力,也需要广大大学生的精神支持与积极营造。

参考文献:

篇6

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平均年龄大约在18岁~22岁之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努力学习,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由于身体的发育已基本完成,一些成长中的问题比如性的问题也困惑着他们。他们身体虽然基本成熟了,但性心理的发展并未得到完善。这一时期,恰当地引导,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重要。

爱情是神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人才,应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性的问题,是大学生成长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不必紧张。性教育在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对大学生进行爱情婚姻方面的教育时,如果避而不谈“性”显然不完整的。只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张旗鼓地谈性教育依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为了大学生的学业进步,为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必须正视这一问题,用正确的价值观、爱情观去引导他们。

一、性教育是一门非常严肃的课程

性教育是一门非常严肃的课程,不论是教师,还是大学生,都要抱着一种严肃的科学态度。通过教学,讲解一些与生理、心理相关的困惑和疑难,让大学生了解性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与之相应的社会规范、社会道德。性教育,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教育,更多的是对大学生进行生理卫生、心理卫生、性道德教育。

由于缺乏性道德的约束,有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性和处理两性关系,导致一系列性生理、性心理上的问题,给成长中的大学生带来身心创伤。大学生是建设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不仅关系到他们能否成才,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几乎所有追求理想爱情与婚姻生活的人,都希望爱情甜蜜,婚姻幸福。而要做到这一点,掌握正确的生理卫生、心理卫生知识,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性的教育也理应成为爱情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

近年来,人们对已经是成年人的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认识也日益客观,已经不再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进行大加批评和指责。人们只是希望大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业中,学业的进步才是大学生最可宝贵的财富。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不少大学生愿意向我敞开心扉,把他们在学习和恋爱中遭遇的性困惑告诉我。我非常感激同学们对我的信任。但同时,这也告诉我这样一个事实:当他们遭遇性困惑的时候,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倾诉对象。很少有父母给他们必要的性教育,因为许多父母根本缺乏相应的知识,他们觉得男女之事长大了无师自通。缺乏必要的主渠道的性教育,有的大学生特别是男同学就从报刊、网络获取一些性知识。而网络上的知识,有的并不正确。

近些年来,一些重点高校比较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并开设了相应的选修课。据我了解,像我所在的普通高校对大学生的性教育还相当缺乏。老师在相关课堂上谈论性教育,依然是需要足够勇气的。

18岁~22岁之间的大学生,随着身体的发育基本完成,性的问题也开始出现在他们的困惑中。这一时期,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必须进行正确引导。当他们渴求急切又缺乏指导,他们开始急躁,开始出现一些因无知而导致的性冲突问题,包括婚前的发生、性疾病的预防等等问题。在中国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调查报告中显示,大学生对性知识了解肤浅,需求强烈。

性教育,是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要正确面对大学生出现的各类性问题,有效开展大学生性教育,培养正确的性道德观,让大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强的优良品格,让他们正确对待和认识性,明确个人在爱情、婚姻等问题上应有的严肃态度和责任。

三、笔者的建议

学校作为教育重要的前沿阵地,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因为,时代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性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把塑造健全的人格放在首位。因为健全的人格是健康性观念的依托,而健康性观念又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性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性教育,不只是读几本书,听几次讲座,看几次录像那样简单,它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大家都要关心这一问题。

而作为教师,更要慎重地对待这一问题。现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相关实例,给大学生提出几点建议。

(1)不要轻易地认为有了性的需要,就一定是爱情的来临。大学生处在性成熟期,因此性的需求在这个时期时有发作,这证明大学生生理已经成熟。但是,如果仅仅把性的需求作为爱情的来临,这是令人担忧的。一时的性冲动,便可能给彼此双方带来严重伤害。爱情是神圣的,是男女双方彼此强烈地、持久专一地渴望与对方长相厮守的一种感情。因此,决不能把一时的性冲动,错当成爱情的来临。爱情需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甚至是一生一世的考验!

(2)避免轻易发生,采取有效方法释放或转移青春的激情。几年前,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女生,曾经几次约我倾诉她在性问题方面的困惑。这位女生说:她有一个从高中时期就深爱她的男友,为了她来到本地打工。面对男友的冲动,该怎么办?每当学生问及此问题时,我都不免感慨。我们年轻的时候,似乎也遭遇过类似的困惑,不过,从来没有人来帮助过我们呀!我这样告诉她:你的男友的性冲动,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以后,你不要给他创造充分的条件,尽可能不去他住的房子里与他单独相处。你不能因为这个问题,就认为这个男孩子不好!他没有强迫你,证明他还是很尊重你的!女孩子听完,豁然开朗,我的心情也非常明朗。

对于恋爱中的大学生来讲,要避免轻易发生,要采取有效方法释放或转移青春的激情。牢牢记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锻炼自己的能力!要多在一块共同学习,一块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的事情。要避免一味沉醉于二人世界的风花雪月,给自己的大学生活留下深深的遗憾。

(3)了解必要的性知识,有效避免怀孕流产。对于恋爱中的大学生来说,了解必要的性知识,有效避免怀孕和流产,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女大学生,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对于男大学生来讲,要学会理解与关爱,避免由于自己一时的冲动给对方带来不必要的伤痛。时至今日,由于性知识的欠缺所导致的悲剧,在大学校园里还时有发生,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惋惜。

篇7

一、解读幸福感与幸福观

幸福是指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它是一种感受良好时的情绪反应,一种能表现出愉悦与幸福心理状态的主观情绪。主观幸福感主要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包括生活满意感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

幸福观属于社会意识的一个范畴,是人生观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是指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大学生幸福观是指大学生对自身一系列幸福问题的整体思考,是大学生幸福感受中的理性部分,它影响和制约着个体的幸福感知和幸福体验,对大学生幸福感具有指引和调适作用[1]。大学生的幸福观是他们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的直接反映,是他们对什么是幸福和怎样获取幸福的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2]。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可以看出,幸福感是人们对幸福的感受,其强弱与否与其对幸福的看法和其人生态度等密切相关,也即幸福感与人的幸福观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

二、大学生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辽宁省某高校学生160人进行了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测量,量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修订版。回收问卷160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151份,占被试总数的94.4%。调查结果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3]。

(二)调查结果

1.学生幸福感分析

根据修订后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的全国常模,将男性得分为75分,女性得分为71分以上者确定为总体感觉幸福人群,此分数以下人群确定为总体感觉不幸福人群。调查结果显示,感到幸福的学生占所调查总人数的35.1%,感到不幸福的学生占所调查总人数的64.9%,具有不幸福感的学生所占比例远远大于有幸福感的学生,说明大部分学生幸福感不强。

2.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经分析,学生感觉有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的人数比例为8.6%;学生感觉有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存在心理困扰者的人数比例为57.0%;学生感觉良好,心理健康者的人数为33.1%。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

3.幸福感和SCL-90两变量的相关分析

经相关分析后发现,学生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存在非常显著地负相关,系数为-0.474,即SCL-90分数越高,幸福感分数就越低,说明心理问题越多,幸福感就越低。

4.不同类型学生在幸福感和SCL-90上的差异比较

(1)不同年级学生在幸福感和SCL-90上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年级组的学生在幸福感和SCL-90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一年级学生和三年级学生、一年级学生和四年级学生在幸福感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他年级组之间不存在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一年级学生因为刚刚进入大学,幸福感比较强烈,而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因为即将面临就业与考研的选择以及找工作的困难和境遇,因而他们会很少体验到幸福感。在SCL-90测验上,一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他年级组之间不存在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一年级学生经历了高考的洗礼,其心理健康水平可能会稍逊于二年级学生。

(2)不同性别学生在幸福感和SCL-90上的差异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差异显著。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但是女生的幸福感要比男生更加强烈,差异边缘显著。可以解释为本研究所调查的高校为一所工科院校,男生数量比较多,而女生的数量比较少,因此,女生可能会相对于男生来讲,感觉很幸福;此外,女生在主观上容易感知到幸福,会主动去思考自己关于幸福与否的问题,而男生在这方面没有女生表现得更细腻,因此,他们不会主动去思考关于幸福的问题。

(3)不同政治面貌学生在幸福感和SCL-90上的差异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政治面貌的学生在幸福感和SCL-90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4)不同职务学生在幸福感和SCL-90上的差异比较。结果显示,不同职务的学生在幸福感和SCL-90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干部的幸福感要比普通学生强,心理健康水平高,且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其原因可能为,身为学生干部的学生在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优越,因此自信心比较强,容易感知到幸福,且心理状态也自然达到了愉悦的境况。

(5)不同专业性质学生在幸福感和SCL-90上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专业性质学生在幸福感和SCL-90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幸福感方面,工科学生的幸福感要弱于文科和艺术类学生,但理科学生的幸福感却强于艺术类学生。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工科学生一般男生比较多,而文科和艺术类学生女生多,然而理科学生的幸福感却强于艺术类学生,这可能说明理科学生的幸福感知度要弱些,即很容易感知幸福。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理科学生要强于艺术类学生,其原因可能为艺术类学生比较感性,相比理科学生来讲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6)不同籍贯学生在幸福感和SCL-90上的差异比较。结果显示,不同籍贯学生在幸福感和SCL-90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城镇的学生要比农村的学生体验到更多的幸福,且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农村的学生。其原因可能为家住城镇的学生要比农村的学生在生活等方面有优越感,自然会容易感知到幸福,而且心理健康水平也要高些。

三、影响大学生幸福观形成的心理因素

从以上的调查中发现,目前大学生的幸福感普遍偏低,主要是因为其未建立正确的幸福观,不知道如何去评价和感知幸福。而幸福观及幸福感的形成,其影响因素众多,心理因素是重要的一个。

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有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邢占军就从知足充裕体验、心理健康体验、社会信心体验、成长进步体验、目标价值体验、自我接受体验、身体健康体验、心态平衡体验、人际适应体验、家庭氛围体验10个方面对我国居民的幸福感加以度量[4],其中大多数方面都属于人的心理因素的内容,此外还把“心理健康体验”单独提了出来,这更显示了人的心理因素对于幸福感及幸福观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造成目前大学生幸福感低的原因除了上述调查结果中的不同学生类型造成的差异之外,从心理层面上的原因有比较心理、没有目标、消极心态、不知道奉献和过于焦虑等。

四、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幸福观培育中的路径探析

(一)加强低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包含职业理想规划、职业选择规划和学习目标规划。大学低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更多的是尽快融入新的集体,适应大学生活,抓好基础课的学习。因而要大力加强低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包括职业理想的规划、职业选择的规划和学习目标的规划。

(二)加强高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

大学高年级的学生因为会直接面临着考研与就业的选择,以及如何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因而此时的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态问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首先,让学生秉承正确的就业观念非常重要。其次,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就业心理准备。最后,让学生学会选择。

(三)加强对普通学生的幸福观引导

从以上的研究中发现,作为学生干部要比普通学生的幸福感要高,因此要加大对普通学生的幸福观教育。首先可以通过沟通交流或者通过对学生的幸福感采用自陈量表的形式进行评估,分析出学生本身对幸福的认识,总结出学生出现错误幸福观的结点,针对这一结点进行心理辅导[5]。

(四)加强对于特殊群体的幸福观教育

篇8

一、研究目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还指要有健全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完好状态。它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对健康进行了诠释。目前很多大学生对健康标准的认识模糊,对健康特别是女性健康没有自己正确的认识,健康的标准一直在“苗条”与“丰满”之间游荡。女性为了苗条的标准而减肥,为了三围的丰满,甚至接受一些危害生命的手术。为此我们开设了女性\社会性别学,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着重讲述了社会性别与健康的内容。

目前尚未检索到社会性别教育对大学生健康观念的影响研究的文章。为此,笔者探讨了社会性别教育对大学生健康观念的影响,以为社会性别教育教学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以社会性别理论为视角,在山东省开设社会性别教育的高等院校中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研究其接受社会性别教育前后观念和行为的变化,探讨社会性别教育对大学生健康观念的影响。采用文献法,搜集相关理论研究和数据资料,用以描述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以便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山东省开设社会性别教育相关课程的高校大学生中进行调查,获取大学生接受社会性别教育前后的健康观念变化情况。2008年3月我们用分阶段随机抽样确定问卷调查对象的方法,先后在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和山东经济学院发放问卷362份,问卷回收率100%。采用个案访谈法,选取在社会性别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变化明显的同学作为访谈对象,着重了解他们接受教育前后健康意识和行为的具体转变,并了解这种转变对他们成长的意义。

三、研究结果分析

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以下与健康相关的题目,分别是对女性健康重要性的认识:“爱美是女性的天性,女性为了美容去整容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和“某教授提议应将处女膜完整性的检查纳入婚前检查的范围,认为这是反对不严谨的性生活净化社会风气的最后一道屏障”。对女性生殖健康的科学认识:“妇科病是难言之隐”和“女性为了保持‘女性美’拒绝接受医生切割患病乳房的建议是合情合理的”。对两性关系的看法:“两性关系中,女性不应该主动”;“避孕措施(如绝育手术)本应由女方承担”和“未婚男性,女朋友多了是本事;未婚女性,男朋友多了是不正派”。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一)对健康重要性认识的变化

是身体重要还是面子重要,一直是被媒体炒作的热点。在铺天盖地的“只有挺得起胸,才能拾得起头”、“美的脸蛋比高的学历还要值钱”这样的宣传面前,女性对自己健康的重要性的认识肯定会有很多的误区。从我们的表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上过课的学生对健康的重要性的认识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对“爱美是女性的天性,女性为了美容去整容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没有上过课的学生赞同这句话的比例为63.4%,但是上过课的学生不赞同这句话的高达46%,比没有上过课的学生高10个百分点。对处女膜重要性的认识,上过课与没上过课的学生有显著性差异(P

个案M(女):学习女性学、社会性别学之前,我认为佳人就是漂亮的脸蛋,苗条的身材。学习女性学\社会性别学以后,我真切地感觉到女性为了改变自己的体形去美容等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我不是反对追求美,而是觉得在追求美的时候,应该有自己的标准,不能仅仅以三围等为标准。女人总会长皱纹的,身材总是会变形的,那个时候你会感到心灵、性格和风采带给你的另一种美。不应该盲目地追风,而应该不断地充电,用能力,用风采来塑造自己。我们不能为了外在美,牺牲内在健康。

(二)对女性生殖健康认识的变化

女性生殖系统是女性特有的不同于男性的生理特征,但是一直以来我们对于女性生殖系统的认识少得可怜,甚至有人认为女性的阴道是肮脏的,得了妇科炎症就像做了有损良心的事情一样见不得人。很多女性可以容忍男性分泌的汗液的味道,但是却受不了女性阴道分泌物的正常味道。为了保持所谓的女性美,有的女性得了乳腺癌,健康受到了危害,可是还是拒绝切除患病乳房。调查中,对于“妇科病是难言之隐”,上过课的学生赞同这句话的比没有上过课的学生低25个百分点。说明社会性别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乳腺癌患者为了保持‘女性美’,拒绝接受医生切除患病乳房的建议是合情合理的”,上过课的学生赞同这句话的比例比没有上课的低7.8个百分点。而这两句话统计的卡方概率P值分别为0.000和0.021,均小于0.05,证明了社会性别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产生了显著影响。  个案P(女):女性学\社会性别学对我健康观念方面的影响特别大,健康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灵健康。如果把妇科病看成难言之隐,那只能证明自己心理不健康。有了病要积极治疗。我的例假一直不正常,原来在没有接触女性学、社会性别学的时候,从来不去医院,只是在家里吃药,但上过课就不一样了,我现在可以很大方地去看医生,把自己的症状直接告诉医生。这真的应该感谢女性学\社会性别学。

(三)对两性关系认识的变化

健康的两性关系是身心健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直以来我们受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认为性是男人的事情,一个主动追求性幸福的女人是放荡的女人,所以在性关系中,男女还存在严重的不平等。有人还片面地认为生育是女人一个人的事情,生男生女是由女人决定的;节育更是女人应该承担的责任,认为节育很损伤身体,应该由女人来承担。

人们一般认为传统的两性关系应该是男主女从,男性可以有很多的或者是很多的女友,而女性则不能。调查中发现:对“两性关系中,女性不应该主动”赞同的比率上过课的学生比没有上课的学生低近7个百分点。对“避孕措施(如绝育手术)本应由女方承担”这句话,上过课的学生赞同的比率比没有上课的学生低近2个百分点。对“未婚男性,女朋友多了是本事,未婚女性,男朋友多了是不正派”,上过课的学生赞同的比率比没有上课的学生低7.4个百分点。而这三句话统计的卡方概率P值分别为0.03、0.0327和0.047,都小于0.05,这证明社会性别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两性关系有显著的影响,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9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Key words: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mental health education;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006-01

0引言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对于高校来说,人才培养是其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把握学生的发展规律,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在成长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材的迫切需要。

1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分析

1.1 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部因素①自卑与自尊的心理矛盾。进入大学的学子们,他们很多在中学阶段是学校的佼佼者,自尊心和优越感较强。在大学新的集体中,面对众多的佼佼者和多方位的评价标准,他们处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如果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就容易产生失败感、自卑感。还有一些大学生出身农村、家庭贫穷、无社会背景,他们对损害自己自尊心的现象极易产生自卑心理。②依赖与独立的心理矛盾。大学生活是人生经历转折的重要时期,也是大学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心理转变期。一方面,他们竭力摆脱中学时期依赖成人,受成人管束的状态,独立意识很强,另一方面,他们独立生活能力、自立能力还很弱,生活环境的改变,又使他们难以摆脱依赖的心理。③封闭与交往的心理矛盾。大学生有强烈的交往需求,他们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抱有极大的希望,但他们又不懂得如何理解别人,还经常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他们相对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容易和他人产生磨擦和矛盾,造成人际交往中的一些障碍,或自我封闭,或惟我独尊,导致孤独和封闭。④学业和兴趣的心理矛盾。兴趣是学业的老师,是学业发展的“催化剂”。而很多大学生学习目的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他们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因而动力不足,最终产生厌学心理,荒废学业。⑤重大事件引起的情绪失衡。大学生的情感是丰富强烈的,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内隐性,特别是发生在如失恋断交、亲人亡故、父母离异、家庭改组等突如其来的不幸和变故时,都会给大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引起情绪失衡,心理脆弱者,甚至会有自杀倾向。

1.2 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①社会层面的影响。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这给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冲击,不少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感到无所适从。社会转型期信仰的迷茫,价值观的失落,使大学生心理结构被打破,从而产生困惑。②家庭层面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生的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和长久的。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家庭的经济状况,不论是富裕或贫穷,对学生的心理都会产生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对孩子产生的影响。③教育层面的影响。当前,虽然国家要求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但是整个社会仍然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估学生优劣的重要依据。这使学生一方面过分注重分数高低,产生了对考试的焦虑、恐惧和自卑心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一心埋在书本里,无暇顾及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因而产生了对人际关系的陌生和社会关系的茫然。

2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途径

2.1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学生成长过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新生入学,单从学籍档案中很难完全摸透学生的成长经历,也不容易了解学生的入学感受。“每一个新生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了解学生在大学前的成长经历、家庭状况、入学感受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在新生入学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新生心理档案包括这些内容:一是家庭状况,包括经济条件,父母、兄弟姐妹情况等。二是了解学生的入学感受,主要包括对考取本所大学、录到本专业的感受。三是要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可以让学生用文字叙述自己的成长过程,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中的叙事疗法。通过及时建立新生档案,辅导员或班主任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识别需要重点关心的同学。

2.2 开展团体辅导,依靠团队力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2.3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发挥目标导航作用,增强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动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职业生涯设计,对自己的爱好、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2.4 编排校园心理剧,发挥自我教育功能,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心理剧是心理咨询中的一种方法,它以舞台为背景,通过角色扮演呈现个人内在的心理历程,以剧场式人物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方式、暗示提醒剧中的主角在真实事件中所忽略的重要的关键点。校园心理剧将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搬上校园舞台,让学生自己表演、自己观看、自己体悟,从而使表演者和观看者得到启发。

综上所述,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复杂而艰巨,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加强理论学习,紧密联系实际,及时了解大学生心理动态,把握工作规律,创新教育理念,不断摸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的途径。

篇10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独立学院;心理健康

Key words: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ndependent college; psychological health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280-01

0引言

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从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出发,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

1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通过对当今各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滞后。第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按照国际标准,学校心理咨询师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500,目前的形势是高校心理教师中专业教师不足1/4,其余为班主任、辅导员、思想政治课教师或离退休的老党员教师兼任。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对现有的从事心理咨询的教师进行培训和提高,对后备人员的教育和培养,对从事心理咨询教师的保障和待遇等方面的经费安排严重不足。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过于单一。高校由于自身资金或是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存在单一、枯燥、乏味的现象,没有做到因人而宜。第五,传统的教育理念与现实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相符。

独立学院作为当今高校组成的一部分,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除了有以上所述的共性问题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问题:独立学院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如独立学院的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表现出自立能力偏低,缺乏独立性,意志相对薄弱,忍耐力不足,学习动力偏低,自信心较差,自卑感较强。此外,独立学院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率低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而大学生对所学专业越不满意则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已有研究确实表明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

2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

2.1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观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全面发展,把心理健康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在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上。

2.2 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观①着手于实施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的战略,从深层次探究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②着手于素质教育的推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获得综合发展;③着手于教育创新的促进,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

2.3 要树立协调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具体来讲,我们应从两方面努力:一是要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规律的协调和谐;二是处理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个人成长的之间的和谐。

2.4 要树立可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观①应处理好持续加快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②协调近期发展和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③解决心理健康教育的平稳发展问题。

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创新机制以及探索实践。独立院校能够根据不同群体使用不一样的方法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笔者建议从如下方面进行尝试:①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个性化培养方案,为各个同学建立心理测评档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做好新生入学的心理普测,因学生而异,使用相应的方案,同时建立心理测评档案,进而使得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得到提高。②注重积累并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前瞻性。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严重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学生心理产生问题,然后再去解决,有着明显的滞后性。要想及早地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使之消除在萌芽状态,首要对学生所处的心理状态进行掌握,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并采取有效地措施。③重视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机结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最有效措施就是以面对面方式进行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有着发展、矫治以及预防的作用,能够针对不同群体协助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心理潜能,并且加速其人格培养。④继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开展小组探究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在研究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求助意识,加大宣传心理保健知识的力度,使学生获取并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行解决一些心理疾病。⑤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最大程度上走向课堂。独立院校应贯彻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内外,面向全体的方针。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程,旨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⑥构建合理有效的危机干预机制。心理危机干预指的是具有心理危机的个体或群体通过心理学理论的指导而受到的短期的帮助行为。其支持与帮助的对象是个人面临挫折以及将要面临心理危险的人,旨在让他们的心理获取平衡。完善危机干预机制,同时有效地发挥它的功能,这是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综上所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应以创建和谐校园为契机,努力用科学发展观来引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研究,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工作格局,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程伟,马博林.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8,(5).

[2]徐微.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思考[J].襄樊学院学报,2006,11(6).

篇11

健康人格是一种正常发挥的心理机能特性其基本属性表现为和谐性、适应性自主性和发展性四个方面。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建设,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是一项基建工程,是高校育人的首要任务,是推进素质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怎样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结合工作实际,从学生管理角度入手,应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管理要体现人文关怀;第二,管理者的人文修养和人格魅力;第三,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与模式;第四,管理者的责任心。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引导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需要体现人文关怀。

首先,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是有差异的,是具有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的。大学生也不例外。当代今大学生大都是90后,这个年龄段很容易就出现自卑、自负、悲观、孤僻、抑郁、狭隘、冷漠、虚荣、焦虑、鲁莽、敌对、冲动、脆弱、自我中心等不健康的人格表现。因此,对管理大学生本身而言,就要求体现人文关怀,只有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他们的个体需求,从中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帮助他们、引导他们逐渐拥有健康的人格。

其次,若发现了学生有人格偏差倾向,应及时寻求一种能激发学生积极性与创造性,能促进他们健康地、自由地发展的引导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强制性地要求学生要面对现实。若此时让他们去强行接受我们的观点和指导,学生同样还是会钻牛角尖、走进死胡同,由倾向转向偏差,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

因此,面对此类问题,需要我们旁征博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体现我们的人文关怀,定当“水到渠成”。

第二,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需要具备崇高的人文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由理想信念、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熔铸而成的,是吸引大学生的主要源泉,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格言,任何奖惩条例都不能代替的。”教师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要求我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语言艺术魅力,同时也要求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和深造,只有管理者具备了较高的人文素质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才具有说服力,学生才能更加容易接受,才能被熏陶感染。

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里的“惑”,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对学习的疑惑,还包括了家庭、生活、情感、心理、人格等方面的疑惑。因此要求管理者,除了需要具备牢固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历史、法律、艺术、哲学等人文修养方面的业务水平能力。

当然,人格魅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对于人格魅力的培养,除了需要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而外,还需要借助高校的制度建设。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学生工作队伍结构建设和内涵建设,为其提供发展提供撬动地球的“支点”。

第三,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是直接影响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首先,对于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作为管理者,应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地学习先进的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并结合自己工作经验,不断地求实创新,以寻求一种适合自己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判断标准来说,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占主导地位的,往往会忽略他们的个人心理健康发展问题。我们不能只用学生的成绩来判定学生的好坏,而刻意地规避或者包庇学生在个人修养上的瑕疵,这对于学生的正常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我们要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上,不断地创新,进而在传承的同时,又做到了面面俱到。

其次,管理者的管理模式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对待学生,就应该从对他们的关怀、信任、鼓励、自信、独立等方面进行培养,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今的大学生逆反心理比较严重,价值取向比较模糊,容易受社会和他人的影响,此时很需要能在人生路上帮助他的人,引导自己走出泥潭。因此尽可能的帮助、爱护他们,切实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家庭、情感等方面的困惑,让他们在独立自主的空间中,正确处理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意识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人格之道,当治于心”。那么,怎么“治”?就是要“对症下药”,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知、情、意、行”相统一。因此,作为“主治医师”的管理者要从管理理念和模式上去下工夫,做好学生健康人格走向的导师。

第四,对于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还需要管理者的责任心。

对于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责任心是基础。不仅要求学生需要有责任心,管理者也是一样,要有责任心。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若教师本身都缺乏责任心,试问怎么去要求学生呢?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因此,就是要不断地在工作中总结,深化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管理者人格修养,进而引导大学生人格健全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文.健康人格教育的理论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 2010,31(3).

篇12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据天津市的统计,在该市5万名大学生中,约有16%以上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怖症、焦虑症、多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等。《2003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素质调查及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研究报告》显示,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6.5%;南京4所高校1万名大学生的精神状况显示11.7%的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中国科技大学心理教育中心的一份工作报告表明,情感、学业、交往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总是高发区,约占50%多,多种数据表明现在大学生身心健康中存在的问题成上升趋势。对湖北师范学院一、二年级4000名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来看。我院学生18%的有心理障碍,69.8%有心理问题。

二、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一理性认识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一正确的认识,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在:

(一)正常的认识能力

正常的认识能力如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考力和既稳定又能随任务而转移且善于分配的注意力等。认识能力首先表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以,正常与否可参考其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但是,不能认为学习不好的人其认识能力都不正常,因为这里同经验和基础知识有关。

(二)稳定的情绪

就情绪的整体而言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心理健康的人积极情绪如愉快、满意、高兴、欣慰、欢乐等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如果经常笼罩于消极情绪中,忧愁、焦虑、苦闷、恐惧、悲伤而不能自拔,闷闷不乐,行动无力,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同样,情绪稳定和反应适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三)优良的意志品质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有明确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和毅力。自制和坚韧能表现出其心理健康的程度。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受有害刺激诱惑,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坏习惯,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做的到。

(四)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乐意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客观评价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忧人之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五)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可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所谓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包括:人格结构要素无明显的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而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会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持征,如果一个大学生无端怀疑别的同学在讥笑他,不管别人怎样的解释,他总是固执己见,就是人格上的一种偏执,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六)合理的行为

心理健康与否,总要直接间接地表现在行为上。因此,合理的行为就是健康心理的体现。以上标准,应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间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学生可针对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加强自身修养,以期达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三、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学校体育教育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一)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因而造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各级领导、组织必须慎重对待并加以研究,以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并使他们能保持健康的发展。其中,要制订符合我国情况的指标体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恰如其分的估计,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的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活动目前在社会上已有开展,有些高校也已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但是尚不普及,这就使得许多学生有问题只能闷在心里,长此下去,就极容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

(三)采取有效方式,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从根本上促进和发展其心理健康。高校的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已经或正在形成,此时对他们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对于他们形成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能支配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而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加强体育课和丰富各种课外文娱活动,使学生有健康的身体,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通过加强对学生体育活动的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四、结论与建议

(一)在学习身体锻炼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敢于从失败走向成功。

(二)在人际交往中,敢于展现自己我,坦诚相对。

(三)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学会尝试。

(四)在认知体育锻炼的同时学会如何让自己更自信,拥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会让自己更完美。

(五)了解学生,走入教学,教师的正确引导与教导,会带给学生无行的财富。

(六)通过大学体育教学让学生们学会在体育学习感受快乐与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王峰.高校体育课中的健康教育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02).

[2] 闫建端.谈高校体育课学生的心理负荷[J].宁夏医学院学报.1998(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