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19 15:22: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旅游产业的趋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潜山地处安徽省西南部,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古皖文化内蕴丰厚。有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风景区,一个省级旅游渡假区,县域以北还有一处省级森林公园――金紫山森林公园、一处省级自然保护区――板仓自然保护区,呈“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特征,素有“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禅宗之地、黄梅之乡”的美誉。面对世界旅游发展新趋势、全国各地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潜山旅游业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仍需要认真研究。
一、旅游产业集群
旅游产业集群一种环形的价值链,是基于特定区域范围内各个产业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相互间联系的。旅游产业集群的组成应该是包括若干个旅游景区的主体,还有提供互补的实体,主要包括政府旅游管理机构、旅行社、交通营运、酒店、餐馆、医疗等。
一般我们将旅游产业集群的各种成员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核心层,它是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主要对应于旅游产业的六个主要消费环节食、住、行、游、购、娱。潜山旅游产业的核心层主要在于它独特的景区资源,和一些相当数量酒店、旅馆、餐馆、KTV、商务会所、购物中心等配套资源,潜山在这方面可适当地扩大规模,或者形成一些自身的特色来吸引游客;第二层是紧密层,它是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保障,主要包括有文化、房地产、工业、农业、金融保险、邮电通讯、医疗保健等行业,这些行业在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需要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潜山在这些产业的发展上面还比较欠缺,潜山县应该促进这些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以满足游客个性化的需求;第三个层次是相关层,它在旅游产业集群中所起的是一种支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园林绿化、教育培训等行业,它为旅游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持,潜山应该在发展核心层和紧密层的同时注重相关层的发展,使得产业集聚的效应更加明显。
二、潜山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意义
现代旅游业的竞争不仅是旅游市场的竞争,而体现的是一种全方位的整体竞争力,潜山的旅游只有走产业集群化的发展道路,才能应对旅游市场激烈的竞争。潜山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创建自身品牌的需要
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可以更好利用旅游资源树立起区域旅游的品牌,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群的特征,会使众多相关企业和产品聚集,潜山旅游“天柱山”是其旅游的核心资源,旅游产业集群的开发就是以现有的资源为主导,整合其他旅游资源,对其他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加工、新包装,挖掘潜力形成相配套的系列产品,形成独特性的、垄断性的品牌,增加旅游的竞争力。
2.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或者相关产业的需要
潜山旅游业发展已经初见规模了,一些旅游设施也在逐步地完善,潜山还有没有形成以旅游为中心的产业群体,没有发挥好旅游产业的强关联性,延长旅游产业链。旅游产业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带动作用也没有很好的发挥,并且第一、第二产业对旅游产业的促进和支持作用也不够充分。
3.提升旅游整体竞争力的需要
目前,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许多地市都把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潜山的旅游产业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布局,在现代旅游产业激烈竞争下,旅游产业需要重新整合的过程,而产业集群在优化内部结构和提升产业竞争力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潜山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对策
1.资源整合
潜山旅游产业集群化的发展,需要整合各种旅游资源,以旅游产业自身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结构为核心,以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和有竞争实力的企业。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提升产业的整理竞争力。需要整合的资源包括旅行社资源、旅游饭店资源、旅游购物业的资源、旅游餐饮业的资源等。
2.加强旅游人才的教育培养
潜山应当完善旅游人才的培训机制,着重培养一批对潜山的历史文物、风土人情等非常熟悉的优秀的导游人才,以及具有很强推广、营销、和管理等业务能力的管理经营人才。旅游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育制度,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以及宽松的制度环境,在实践中培养中高能力、经验丰富的旅游人才,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人才的支持。
3.旅游业与三次产业联合发展
旅游业与工业。旅游景区环境非常重要,发展工业要谨慎,主要发展一些绿色环保型旅游工业,重点发展中药材深加工、旅游工艺品、旅行食品、生态养生保健品、旅游食品制造等特色旅游工业项目,还可以将工业发展与工业旅游观光相结合,让游客对旅游工业产品制作工艺过程进行观光参与,提高游客的兴趣和产品质量的信任度和购买力。
旅游业与农业。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农家乐等项目,加大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对有特色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包装,提高其附加值,使其作为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需求。
旅游业与文化、卫生、体育产业。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开展保健,健身,文化旅游。现代人们城市生活压力大,选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项目,可推动旅游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晏钢 杨伟:云南与周边国家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J]. 滇缅和谐发展德宏论坛文集
[2]丁艳平: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8年4月
[3]尹贻梅 刘志高: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条件及效应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11月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下的一种新兴的产业集群,2017年“全域旅游”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旅游产业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探究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揭示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作用模式,对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物质资料的创造、生产、转移、传播以及消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旅游活动依存的重要基础,为旅游产业的兴盛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6]。而随着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旅游产业的体系结构、表现方式等也会产生深刻变化。
(一)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以往的研究中,旅游产业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劳动驱动型产业[7],亦或是资本驱动型产业[8],旅游经济增长更多地是建立在资源消耗与发掘的基础上,具体表现为“快增长,高消费”,体现的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发展模式。随着旅游产业发展规模的增大,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成为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旅游产业的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对旅游业生产能力的物化,促使旅游产品向高级化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人们对旅游认识的改变,促使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以消费者为导向,对富有资源的开发代替对稀缺资源的无限制开发。
(二)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一般意义上,产业结构的两个变迁维度是指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9]。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对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表现为:一方面,区域既定国民收入结构的相关调整、区域供给能力或者物价水平的变化会对旅游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旅游产业营业收入增量的发展也会改变旅游产业自身的构成比例。
(三)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旅游产品功能的优化
旅游产品的价值通过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得以实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旅游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个性化的需求愈发重要,以“食、住、行、游、购、娱”为代表的传统旅游需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预期。在一定时间段,旅游产品只有通过灵活调整自身的形态以及内容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而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为旅游产品功能的优化奠定了基础,促进旅游产品的个性化与多元化。
(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对旅游认知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需求,旅游支出在家庭以及个人消费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10]。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旅游行业的变革,可以为旅游者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以及优质的服务。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旅游者可支配收入提高,为出游提供了经济基础。带薪休假制度的日益完善,为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一方面,旅游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一种较高水平的消费活动,而精神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比重的增加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另一方面,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为旅游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促进人们对旅游认知的改变。
二、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的指标选取及其数据处理
(一)区域经济的指标选取
1.经济总量维度。广义上的经济总量一般是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两个方面进行测度。基于数据可得性、全面性等的综合考量,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亿元)4个指标来反映经济总量的发展水平。
2.经济结构维度。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健康程度,合理的经济结构有助于发挥地方优势,促进经济的稳健发展。选取的主要指标为投资消费结构、经济开放度、产业结构、从业人员结构4个百分比指标。其中,投资消费结构(%)=各地资本形成总额(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经济开放度(%)=进出口贸易总额(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产业结构(%)=第三产业产值(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从业人员结构(%)=城镇从业人员数量(万人)/总从业人员数量(万人)。
3.经济质量维度。经济质量本身涉及社会、公正与平等,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反映,对于组织而言,经济质量对组织绩效具有直接的影响,因而成为衡量组织中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选取的主要指标为人均GDP(元)、单位面积产出(亿元/平方千米)2个指标。
(二)旅游产业的指标选取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供给与需求是产业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方面,若二者形成良好的协调互动机制将会有效推动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从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层面进行综合评价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区域旅游产业水平。
1.旅游供给。旅游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区域中愿意而且有能力提供的旅游产品以及服务的数量[11]。选取的指标包括旅游企业接待能力(%)、旅游企?I人均资产固定原值(万元)、旅游劳动投入率(%)。旅游企业专指具有独立经营能力且进行核查计算的经济单位,即旅行社、星级饭店以及旅游景区。其中,旅游企业接待能力(%)= 旅游企业数量/区域总人口,旅游劳动投入率(%)=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区域总就业人口数量。
2.旅游需求。旅游需求是旅游者为满足自身旅游欲望所产生并有能力获取的旅游产品数量。选取的指标包括人均旅游收入、旅游经济增长速度、旅游产业集中度。其中,旅游产业集中度=(区域旅游总收入/区域GDP)/(全国旅游总收入/全国GDP)。
旅游产业是综合了社会文化、经济规律、地域景观以及人口流动等诸多要素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12]。因此,旅游产业测度指标的选择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修正的过程,需要建立在旅游发展的经验总结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准确预测的基础上。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指标测算的数据选自2006―201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5年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及其副本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相关数据,权重的确定运用熵值法。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
1.为了消除计量单位不同对数据的相关影响,运用Mix-min方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处理,将数据统一为无单位的数据集。运算相关公式如下:
2.在求熵值的过程中要对数值进行对数处理,为避免计算中的无意义,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关平移处理:
3.指标的比重变换:
4.计算指标的熵值:
5.指标熵值逆向产业处理:
6.计算指标的权重:
其中,m表示指标的个数,n表示数据统计所涉及的地区个数。
运用加权平均法测算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与区域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指数,为便于研究二者之间存在的深层次关系,将指数进行扩大化处理,具体公式如下:
三、区域经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型构建及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法(OLS)的原理进行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的相关数量统计分析,从而探究区域经济发展中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显著因素。其数学模型为:
其中,,,…,分别为p个自变量的观测值,Y是因变量的观测值。
为避免在分析过程中受到变量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的干扰,影响模型的正确性,在分析之前对数据进行相关系数的检验。通过应用可以描述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统计量来探索二者之间存在的密切程度以及相关的影响方向。在对变量进行相关分析时,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见表3)。
由表3可知,最终的显著性检验的结果为0.000,即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与旅游发展指数不服从正态分布,由此选用Spearman和Kendall相关系数来分析其特性,考察二者的相关关系(见表4)。
经测算,区域经济发展指数与旅游发展指数的关系系数分别为0.126和0.181,均大于0,反映了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指数与旅游发展指数的相关性是显著的。
在相关系数检验的基础上,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采用SPSS 20对标准化后的数据展开描述(见表5)。
就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经济总量对旅游产业的影响系数呈现微小的负化作用,与日常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而经济结构与经济质量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呈现正向作用,符合日常观念。其中经济结构对旅游产业的作用最明显,影响系数达到0.58,成为影响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
旅游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之一,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而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旅游产业的发展植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区域经济的影响(见图1)。从线性回归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对于旅游产业的影响不在于经济发展的规模,而在于经济发展的结构与质量。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质量具有较大的作用力,而经济总量发生作用可能主要是在旅游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四、区域经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1-0122-04
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何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转换、产业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努力获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我国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质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实质是结构高度化和结构的转型问题。在理论上深入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问题,找寻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有效途径,是我们实现两步走发展战略、实现共同富裕和整体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在以市场体制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和发展的制度载体的条件下,不平衡发展是必然的,导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似乎也是不平衡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结果;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认为,根据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机理和市场化条件下的发展规律,区域发展差距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自动弥合或自均衡的趋势,换言之,在假定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无论是国民经济还是区域经济,社会资源配置会自动趋于合理,但是,许多国家的发展历史和经验表明,市场在区域发展自均衡过程中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宏观干预和调控,对不发达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和相对优势产业的扶持和培育,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是,我们的改革和现代化进程就其性质而言是社会主义的,我们必须在现代化进程中深刻关注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现代化,可以说,没有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就不是完整的;没有我国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在理论上深入研究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比较分析其经济增长的不同路径选择,比较研究其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机理,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领域,积极发现、扶持和培育新型产业,实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现代化目标,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1.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规律上讲,区域经济增长的体制依托一般意义上是市场经济,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则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态依托。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市场化价值取向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统一的国内市场已经形成,中国经济的国际依赖度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市场机制已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即使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我国民族地区,市场经济体制也已经成为资源配置和流动的基本方式,经济增长的体制依托。但由于民族地区区位条件不良、现代经济增长的新型资源匮乏、信息的对称性差、人力资本条件和决策管理水平落后等原因,以及由以上综合因素决定了经济增长成本远高于全社会的平均成本,使我国民族地区即使市场机制已成为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也只具有很低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即使民族地区有着成熟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但由于其区域投资回报低于全社会平均水平,生产要素的集约水平也很低,在很长的一个历史周期内,无法具备现代经济增长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总量和结构条件。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如果说市场经济是最基本的体制依托,那么结构的高度化和转换则是重要的产业条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早就论证了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联,他认为结构转换是某一个部门或产业建立在技术创新上的产业演进过程,由于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所以,结构演进是一个主导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复杂的交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主导产业的带动与辐射作用,也引起了其他产业的技术的、制度的一系列创新,从而引发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转换,使区域的“组产品”创新成为可能,带来区域的新一轮增长,他说“增长的运行,是以不同的模式、不同的主导部门,无止境地重复起飞的经历。[1]”另外一些经济学家也同时认为在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首要的问题是经济总量的问题,只有总量的高速增长才能导致结构的快速演变。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认为,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引起消费者需求结构的高变化率,消费者需求结构的高变化率又拉动了产业结构的高转换率[2]。实际上是将增长置于经济总量尤其是消费者的扩张上。对我们有益的启示是,民族经济要获得快速增长,从产业的观点看,是主导部门的选择及其扩散效应的结果,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和发展的关键是在每一个经济周期以市场为基础的产业选择和定位问题;从总量的观点看,产业的选择和定位尤其是主导产业的选择固然必须依赖于有一个足够规模的经济总量和消费总量,但如果这一产业所依赖的经济与消费总量是外生的,就相当严格地具备这一产业发展的市场条件。
由以上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及其关联的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依据现阶段经济发展周期给定的市场条件和民族地区产业条件来确认,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我国民族地区实现增长和发展的结构转型的重要途径:
1.1从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的资源条件看,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般是天赋的(无论是自然遗存物还是人文历史遗存物),不需要通过支付巨额费用获得,其资源成本较之于其他产业的资源成本,成本是最低廉的,具备将旅游产业扶持为主导产业的资源成本条件;
1.2在经济发展中,区位条件往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成本的因素,在相同的条件下,它可以形成成本级差,从而使区位条件不好的地区在相同的市场条件下存在成本和利润的双重压力。而旅游资源及其产品所具有的不动产性质使之不需要发生空间位移等一系列经济成本①;
1.3发展区域旅游产业需要的最重要条件是基础设施或配套的产业条件(如道路交通、住宿、餐饮等行业的发展水平)及其关联水平,但是基础设施条件由于其公共产品性质和其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发展的共同的基础性质,其主体部分不需要进行专门投资建设,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从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好的民族地区,这一条件的发育是良好的②;
1.4从旅游资源与产品形成的条件优势上看,形成旅游产业的资源条件和产品条件是文化与自然遗存在区域间的差异及其在时间意义上的厚度与丰度,而我国民族地区恰恰存在自然遗存物和历史遗存物的一系列厚度与丰度,并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区际发展差异造就和存留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反而成全了发展旅游产业相当重要的文化和自然差异;
1.5由文化和自然差异性及其厚度和丰度造就的旅游产业所需的经济总量和市场条件恰恰是外生的,因为这一产业的需求者总是对有差异性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有强劲的偏好,其丰富而又有厚度的文化和自然遗存可以通过其强烈的对游客的视觉与心灵冲击造成震撼,使之获得感觉的、理性的、体悟的和学习的等一系列旅游消费效用;
1.6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提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客观上造就了这一巨大的客源市场,“到西部去,体会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已成为近几年我国旅游消费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同时由于人文遗存和自然遗存差异性的长期存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产品和产业的发展也是可持续的③;
1.7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双向依赖度的逐渐提高及国际经济、文化和社会交往水平的提高,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国和旅游目的地,国外游客感知中国悠久的、丰富多彩的民族区域文化是旅游的主要目的(在中国拉萨、云南丽江、广西桂林阳朔甚至出现了外国游客由于对我国民族地区文化的迷恋而长期滞留的特殊现象),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也存在巨大的国外市场的可持续支撑④。
综上所述,在市场化条件下,旅游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或主导产业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转型的理性选择,只要在发展中正确地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发展与外部性、发展与环境保护、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发展与其他产业发展的协同与配套等关系,旅游产业一定能成为我国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并以其巨大的产业关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一般条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并以其博大精深、多元性和对世界文明进程的重大影响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在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伊斯兰文化三大体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位和历史价值,不论现在和将来,都必将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华文化在其构成中,关于器物层面文化、方式层面文化和价值层面文化都有着相当丰富的遗存,并由于民族结构的多元性,其文化多样性又居于各国文化之首位,文化价值巨大。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沿革中,由于以上述及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地区文化在纵向意义上的依存和横向意义上的结构都存在较大差异;各民族地区区情和资源结构也不尽相同;各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也存在不同选择和发展路径;各民族地区都存在不同的产业比较优势和劣势;各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富集度、丰度、厚度和潜在价值也存在梯度差异,从而,我国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以上原因导致的起点、水平、规模和档次的不平衡性;但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整体上起步较晚,属后发型产业发展类型,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程度上一般差异不大,所以又存在发展特征上的共性。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一般共性特征和规律,我国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就必须识别、认知这一产业发展的内在产业运行规律,系列梳理这一产业所需的产业运行条件,从而合理地安排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有效地实施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在以上框架中,认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一般条件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机理,是民族地区制定和实施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的关键,也是民族地区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的基础。
2.1必须充分认知和评价这一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度、厚度、及潜在的产业价值。我们认为旅游资源潜在产业价值的评估一般应通过资源吸引力(resource attraction)、丰度(diversity level)、厚度(depth level)、差异度(difference level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和产品化率(merchandisedlevel)这六大指标去体现⑤。如上所述,由于我国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的依存与分布差异大,并非所有民族地区因其民族特征和民族文化的存在都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必须依据科学的旅游资源评估方法认知和评价区域内民族文化资源价值,才能进行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定位和选择。对民族文化资源的科学评估至少一方面提供了对民族文化资源价值认知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预测由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决定的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在市场规模,同时又成为民族地区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基础。
2.2必须进行区域内外产业选择的优势比较,进行产业比较优势(comparative superiority)的分析。在市场化条件下,区域内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的高度化和结构转换,同时又必须依据产业比较优势合理地安排产业成长与发展的次序,通过发挥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对有着显著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定位、培育和扶持,使之成为优先发展产业、支柱产业或龙头产业。产业的优势比较与后续的选择并不仅仅是一个市场行为,规律与经验表明,政府的首要宏观经济职能即在于产业的比较、选择与扶持上。产业比较优势分析的基本要素是产业成长的环境(industry growth surroundings)、产业成长的市场规模与结构(marketing scale and structure of industry growth )、产业生命周期与可持续发展(industry cycle and sustainability )、产业的环境发展(surroundings development of industry)、产业的社会发展(society development of industry)及产业协同(coordinational industry)等六个方面,通过产业比较优势分析要科学地确认民族地区产业高度化演进的方向、结构转型中的新产业选择及由此决定的经济增长模式与途径⑥。
2.3要进行关联区域竞争环境分析[3]。在市场化条件下,对区域内产业的比较优势和选择是重要的,但当这一产业通过区域内比较和选择定位后,就必须将其置于国民经济范畴中进行有关联的各区域间产业间发展的优势比较。旅游产业就其所依托的民族文化而言存在个性和差异,这是造就不同民族地区产业和相对垄断市场的条件;但就其共性而言,不同民族地区所开发的系列旅游产品在物资技术和产业一般层面上又存在共性(如青海和、广西和云南等),所以,关联的民族地区之间的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存在替代性,从而形成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产业竞争(industry competition),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看,旅游产业是相当典型的垄断竞争市场类型,所以,产业比较优势分析就要旨在对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区域竞争力进行有效地分析和认知,以确定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竞争战略,以使民族地区在存在高度竞争的旅游市场中,进一步强化、巩固和提升其旅游产业的民族个性、文化个性以及产业相对垄断地位,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使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获得持续的市场支撑。
2.4要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和定位,建立“文化――产品――市场”的有机关联。首先,要建立文化与市场的关联,以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结构体系进行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其次,建立文化与产品的关联,旅游消费者是通过对旅游产品的消费去感悟民族文化的,因此,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地营造必须能使旅游者通过消费过程深刻感知和体悟文化,以获得最大的旅游消费效用;最后,由于以上两个关联的顺序建立,就必然会建立良好的产品与市场的紧密关联,实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的成功转型和文化价值向产业价值的市场飞跃。从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来讲,产业供给的重点是培育独特的有垄断性质的文化个性,产业需求的重点则是持续的市场总量与良好的市场结构,必须通过科学的细分指标的确立进行市场细分,然后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并通过以上关联关系的建立将这一市场维系与巩固下去。
2.5必须进行合理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定位。任何一个区域旅游产业发展都应建立包含一个或若干个核心目标和系列扩展目标在内的目标体系,其核心目标一般为产业发展目标和实现产业在区域经济中作用和地位的贡献率目标(即静态价值贡献,static value contributions,SVC)。产业发展目标由区域旅游产业的消费集中度和离散度(即市场规模及其维系水平和扩延水平)、旅游生产供给的专业化水平、旅游经济运行的规范化程度以及区域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等指标来衡量;贡献率目标则指动态的旅游产业产值在区域GDP中的比重和增长率,以及决定这两个指标的可预测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Predictable Development Potentials of Regional Tourists Industry,PDPRTI)。另外,核心目标还应涵盖区域经济中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动态发展贡献(Dynamic Development Contributions,DDC),即投资乘数、需求乘数、就业乘数与国民收入乘数的水平,据此可以判断区域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和区域经济运行周期的各阶段中的性质、地位与作用;同时,核心目标中也应涵盖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结构高度化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一般而言,旅游产业发展必然带动结构优化,它并不仅指由于旅游产业的三次产业属性必然在产业结构即定状态下绝对加大三次产业的比重,而且旅游产业发展也必然带动产业结构内部一、二次产业就业、产值比重的下降与三次产业比重的相对上升。旅游产业发展的扩展目标涵盖文明发展、价值发展、社会结构发展和社会环境发展的社会发展目标,包括文化资源价值的外显与市场发展、民族文化个性的国际认同等内容在内的文化发展目标,也包括由于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重建人与自然、现在的人与未来的人、现在的环境与未来的环境共存共荣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民族地区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尤其要高度关注产业发展的扩展目标,这是因为扩展目标的实现既是旅游产业经济目标可持续实现的前提,同时又具有独立的社会、文化和环境价值。
2.6要有较稳定的和可持续的资金等生产要素供给。一般来说,我国民族地区经济成长和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是生产要素,我们已经论证了,对于民族地区来讲,旅游产业的比较成本是最低的,但旅游产业的发展仍需一定规模资金总量的分阶段投入,以建立较为配套和齐全的旅游地基础条件和产品线。由于资金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第一因素,因此,旅游产业的发展一般都是分期投入建设的,要保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保证旅游产业成为民族地区的支柱或龙头产业,要保证旅游产业产值对GDP的稳定贡献,要保证旅游产业带动社会发展,就必须首先保证有一个足够稳定和合理的融资条件,建立有国际金融组织融资、国内政策性长期贷款、商业银行借贷、民间资本吸纳以及本区域内政府配套资金供应等渠道在内的融资途径,使旅游产业健康、稳定、快速和可持续地发展。
2.7要着力培育和扶持一批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和品质优良的微观企业组织,使旅游产业的发展获得强有力的组织条件。在现代市场经济下,在资源、产品、市场及产业政策等条件成熟的状态下,产业发展的成败优劣则主要取决于包括旅游地组织、旅行社、宾馆和其他配套服务组织的发育和成长水平。值得关注的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微观组织的发育水平较高,甚至有些产业的形成都是由组织策动和推动的,产业在市场化资源配置下的自组织功能强大;但在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民间经济组织基础薄弱,信息对称水平低,旅游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对应的组织规模和结构较差,还要借助于政府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微观组织既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直接实施者,又直接面对消费者,它对于旅游产业的现实发展和未来发展都是重要的组织条件。
2.8必须实施“政府主导――政府规制――市场主导”的产业发展战略。对民族地区来讲,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型产业,同时也是一个产业联系最广的产业,对综合协同水平要求最高的一个产业,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求最高的一个产业,当然也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辐射带动作用最强的一个产业。在产业发展初期,必须借助于政府的力量和宏观经济调控职能,进行基础设施条件的建设和改善,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和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制定本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扶持人力资本和组织的成长,尤其要协调区域内所有产业和部门,以提供结构合理和完整的旅游服务和产品;在第二阶段,当旅游产业发展的各类硬软件条件和设施都基本具备,旅游产业发展的制度、体制、要素和协同等环境发育良好,就可以充分发挥微观组织配置资源的功能,使企业成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体;在第三阶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统一的区域市场已经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成熟,微观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形象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各产业间的协同水平进一步提高,已经形成了自己稳定的、相对垄断的和可持续的市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就可以进入到第三个阶段,企业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辅之于政府的管理和规制,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的产业运行模式。
注释:
①旅游产业运行中的区位性成本与其他产业运行的区位性成本和分摊恰好相反,一般是由需求方(游客)支付的。
②即使我国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民族地区,其道路交通设施条件都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如青海省、自治区等。
③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2005年的数据显示(甘南州旅游局:《甘南藏族自治州2005年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情况汇报》),较之于2004年,甘南州游客增长速度最快的依次是二级市场(国内发达地区)和三级市场(国外市场),一级市场(周边市场)。
④有资料显示,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国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家,而且随着中国产业的发展,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的优化,旅游目的地国家位次存在提升的巨大空间。
⑤资源吸引力是民族文化资源对外埠消费者产生的一般认同和向往的强度;丰度指民族文化资源在结构上多样性存留梯度;厚度是民族文化资源的资源纵深度(即从器物文化、方式文化到价值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存留程度);可持续性是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原生态资源的保持程度或资源变异程度;产品化率是民族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程度。
⑥产业成长基本环境主要是产业成长的资源环境、要素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及制度环境;产业成长的市场规模与结构是指这一产业所对应的现实市场规模、潜在是市场规模、目标市场类型与性质及其变化;产业运行成本与产业收益率则是对产业运行中成本、产值及其内部收益率的综合分析和比较;产业的环境发展是指产业运行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产业的社会化发展是指产业运行对社会发展诸指标的影响;产业协同是指产业运行中各产业之间由于存在质态关联和数量比例关系而形成的产业间的支持度与协调度,它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效率。
参考文献:
[1]W.W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把多勋: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纲[J].旅游科学,2005(3):10-15.
对于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我国很多省市近几年来做过很多尝试。第一个国家级旅游产业集聚区(实验区)是广东佛山中旅南海西岸旅游产业集聚区,2010年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设立。其投资68亿,占地面积8500亩左右,规划为“八区”,包括旅游创意园区、旅游社区、酒店与别墅区、道家文化区、温泉养生区、国际会所区、风情商业区和体育公园区等。而一些中部省份虽然起步晚,如河南,但动作快,力度大,发展思路明确,2012年2月正式出台的《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规划》中计划要建设10个超亿元的重点旅游集聚区,通过建设旅游集聚区,转变该省粗放式经营和“门票经济”的旅游产业现状,实现旅游产业精细化、内涵化、创新化发展。
二、旅游产业集聚区的空间结构与评价:以河南省为例
旅游产业集聚区在空间结构研究方面,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综合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空间层级说,即按照集聚区资源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划分为核心功能区、主导功能区和功能辐射区,这种集聚区更多是依托原有的自然和文化保护区为核心能吸引物,从中心到在开发强度和项目布局上存在梯度差异性;一种是要素结构说,即按照旅游要素的空间分布,围绕着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服务要素进行项目安排,可以划分为饮食区、住宿休闲区、游览区、购物商业区、娱乐体验区和中心服务区等园区,这种划分方法的主题更加鲜明,旅游服务功能更加集中,同时在项目布局上不会存在生态和空间的制约,很多新兴的主题旅游产业集聚区更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划分;还有一种是功能组团说,即根据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目标按照功能进行目标分解,划分不同主题功能组团,组团之间具有结构的互补性和差异性,组团内部具有产业链条的完整性。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地理空间分布较广的情况下更多是按照这种划分方法。
2012年《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公布了全省十大旅游集聚区名单,并把旅游集聚区建设作为“培育旅游核心驱动力”和构建全省“旅游集散地——目的地——集聚区——景区”四级空间体系的重要一环。在《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中,对于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出了“一核(郑州)六组团”的空间构想,但综观省内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实践,旅游产业集聚区空间结构分布上还是不均衡,全省集聚区建设项目和资源要素主要分布以郑州、洛阳、开封等传统旅游城市,建设水平还是停留在以地区为中心的集合化、全面化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很多地方实际上并不能实现功能的集合构建以及资源的集约使用,而只是相关企业的简单的集中扎堆,实现了量的扩张,没有实现质的提高,而在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方面以产品为中心的集约化、个性化发展模式正在广受关注,也代表了未来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主要思路。
三、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几种模式分析
最近几年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区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对于集聚区建设的模式很多省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一般来讲,按照集聚区的形成机制和管理主体可以分为自发集聚、企业主导和政府主导;按照集聚区的发展成因和特点,可以分为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园区依托型和行政区域型等。结合旅游产业的特点和河南省旅游集聚区的建设实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核心资源引导型建设模式
这种类型的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最普遍的,它强调的是围绕着核心资源要素的主题功能和特点进行项目安排和空间布局,并自发或自主引导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服务要素和辅助要素在一定的地域空间集聚,从而形成具有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和要素齐全的旅游目的地。河南省重点建设的旅游集聚区大多属于这类模式,如焦作云台山集聚区、中岳嵩山旅游集聚区、洛阳龙门文化旅游集聚区等,都是在原来核心资源要素的引导下自主或自发形成的,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建设思路更多是围绕核心资源的本身来做文章。
(二)旅游需求引导型建设模式
这种类型的旅游产业集聚区更多是由于依托于一个核心城市强大的旅游市场,或由于周围城市群综合型旅游需求引导形成,如很多中心城市周边形成的可供市民近郊短途旅游而形成的旅游产业集聚区,或在城市中的核心步行街和文化商业街区,集中了游览、饮食、娱乐、购物等一条龙服务要素,形成了旅游产业集聚区。这类建设模式以城市旅游产品类为代表,如郑州新区旅游集聚区,在都市旅游需求的引导下,增加文化元素和现代气息、融合发挥郑州新区独特优势,集中安排商务、会展、文化创意、金融等新型旅游要素集聚,形成集城市商务、休闲游憩、会展等于一体的新型城市旅游集聚区。
(三)行政政策引导型建设模式
这种类型的集聚区更多强调政府根据当地国民经济行业现状和产业发展规划,以一定行政区域为基础进行政策上引导旅游要素的集聚和项目安排,体现了地方政府的旅游政策的战略指向,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招商引资等相关政策,不断激发区域旅游经济的活力,从而带动周边旅游产业要素向中心集聚,形成规模经济,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最近几年河南省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当地旅游产业的融合,选择具有一定历史渊源和地方特色的村镇,重点打造一批传统旅游村镇,引导旅游要素的规模集聚和产品升级,如修武七贤镇、开封朱仙镇、汝州温泉镇、临颍、民权王公庄村、新乡小冀镇等,它们既是特色旅游小镇与特色旅游村,同时也是特色旅游产业集聚区。
(四)综合引导型建设模式
这种类型的集聚区形成融合了以上三种因素,集聚区在发展初期,依托于原有的核心资源在旅游市场需求的激发下自发形成的,在发展中后期地方政府为了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或加快当地旅游产业更快更强的发展,在政策上进行引导甚至主导当地旅游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和建设,在管理机制上也参与其中,从而使得资源、政府、企业、市场等四方角色在集聚区的形成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体现。河南省 “十二五”重点建设的嵩山少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陈家沟中华太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以及濮阳杂技旅游集聚区,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融合了资源优势、市场需求和政府引导三种因素。
四、制约条件
(一)土地要素制约
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土地要素是制约河南省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制约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最突出的障碍。随着未来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以及河南省全国粮食核心区的战略地位,受当地资源条件的制约,也对土地的项目安排和结构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土地使用中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将非常突出,如耕地保护难度加大,建设用地供给严重不足,行业间和区域间土地利用极不平衡。另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规划期内,加快能源、交通、原材料、装备制造、物流等产业发展,建设我国重要的中转运输中心,落实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国家干线公路、铁路客运专线、成品油输送管道、水火调剂电网及城际轨道交通等国家重点项目。特别是东部产业转移之后,很多沿海地区的企业都转移到河南,进一步挤压了旅游产业集聚区的用地空间,各项建设用地的供给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资金要素的制约
在2012年正式颁布的《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规划》中要求到“十二五”末全省建设10个投资超20亿元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其中5个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另外还有37个10-35亿的重点旅游项目,9个50-100亿的重大旅游项目以及3个超过100亿的骨干旅游项目,总投资预计将超过2000亿元,这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河南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另外,全省旅游集聚区的建设除了列为省市“十二五”重点规划的集聚区外,其他计划筹建的大都缺乏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筹措建设资金的渠道较为单一,而地方的财政资金投入有限,且使用程序多,运转慢,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旅游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以及项目的入驻。
(三)旅游项目创新能力
旅游集聚区的建设需要品牌引领和项目创新,而项目的创新能力是实现集聚区经营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目前河南省旅游项目创新总体上是“硬件不硬,软件太软”,主要问题一方面是河南省旅游景区的游乐设施、接待设施和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服务设施的更新能力慢,很多的游乐设施还停留在简单的乘骑技术层面,缺乏现代声、光、电等虚拟高科技技术的融合使用,旅游接待设施需要及时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的转变,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是旅游演艺品牌、旅游节事品牌、旅游餐饮品牌、旅游购物品牌的创新能力有限。近几年,河南省《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旅游演艺品牌,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封节等节事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与河南省的丰富的文化资源相比,品牌推陈出新的能力还是较弱,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需求差异化,部分品牌的影响力甚至在下降。
(四)人力资源
弱势旅游区的产业链优化,产业链链条层面优化的基本思路是提高链环的咬合度、增加粗、拉长链条,重新构建单一或者复合链核。在链环层面,主要是优化产业中几个分部门的行业结构,完善市场机制,实现市场理性);在环点层面,主要是通过企业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实现价值的有效、高效创造、传递及分配。但是,除了链条整体、产业内部行业、相关企业进行改进之外,外部环境对于弱势旅游区的链条优化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一、区域内部产业链的宏观协调
弱势旅游区在空间地域上通常是跨行政区划的自然体。由于核算、考核体制的原因,因此有必要从地方政府的各自利益以及全部区域的整体利益上,综合讨论弱势旅游区的产业链优化的外部环境问题。
1.区域内部旅游资源有效配置
在对区域内部所有旅游资源全面、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各自的旅游产品发展的重点,实现资源、产品互补,在源头规划阶段就避免恶性雷同竞争、重复建设出现,区域内部人文、自然旅游产品要有机结合,同一大类资源的要进行错位设计,提高整体的产品数量、产品特色、产品优势,在资源、产品的分布空间上,保证点、线、体的节奏变化,提高供给的有效性。
2.区域对外整体营销
通过提炼、整合,逐步形成区域统一旅游产品品牌;依托旅游产品展销会、旅游节庆活动,打造统一营销平台,促进区域联动,积极与强势旅游区合作,借助强势旅游区的成熟销售渠道、销售载体、销售方式,捆绑提供区域内旅游产品。另外,在分销渠道选择、宣传促销策略制定方面,企业内部形成统一思路。
3.区域内部的无障碍旅游
旅游业的地方保护在一定的较短时间内,可能会保护落后,维系旅游业的生存,但是,从长远而言,会弱化旅游业的整体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最终阻碍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业链的升级。
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尊重市场机制,保证区域内无障碍旅游:地接点不限制或者不变相限制组团社旅游车的合法自由通行;不强制捆绑销售低值旅游产品;允许公务团异地旅行社组发团;等等。
4.边界共生资源的景区一体化开发
边界共生旅游资源各自为政的开发,造成资源破坏、浪费,使得共生资源的开发不可持续;造成恶性价格竞争,降低产品收益率;损害各自的、整体的旅游业形象,妨害优质资源的优质品牌形成。可以制定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开发机构,统筹共生资源的规划、开发、营销;也可以采用资源入股的方式,由一个主体主导、其他主体参与进行开发利用;也可以由一个主体单独运营,其他主体打包委托的方式进行资源开发,使人为行政区划原因形成的资源分割,在创新的机制下重新整合为一体,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产业链构建的基础平台
1.信息化平台建设
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获取方式、处理方式、运用方式已经影响到所有的生产、生活领域。弱势旅游区的信息化进程一般较慢,影响旅游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影响产业链的调整。弱势旅游区的旅游企业应该增加对电脑、网络的硬件投入,提高办公自动化的水平;旅游企业建立自己的网站,在网站上自己的产品信息,以电子商务作为交易、赢得潜在消费者的新的主要渠道之一;行业主管部门,做到基本政务电子化,提高政务效率,提高对旅游企业管理的透明度。
2.人力资源开发平台
弱势旅游区旅游产业链的低级,表面看是环节的不配比、链条短、链核缺失等等现象,本质上是规划人才、管理人才、服务人才、营销人才的匮乏、和人才在业内分布不成比例。因此,产业链优化必须以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为先决条件。人力资源平台开发包括人力资源的引进、培养、使用、流动等内容。政府要出台人才引进的特殊优惠政策,吸引水平高、能力强的区域外的旅游业专门人才;要形成稳定的区域内人才流动的机制,实现人力资源在区域内的合理配置;要为在岗旅游业从业人员提供较多的培训机会。
三、产业链的外部运行条件
1.基础设施;可进入性阻碍是不少旅游区弱势形成的根本原因。许多优质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因此无法获得市场认可,导致旅游产业链链条细而脆弱。应该利用地方财力、社会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尤其是通往景点的交通道路的建设、等级提高,同时改善景点的供电、供水、供气的能力,使游客进得来、住得下、走得了。对于部分地区,还应大力增加建设污染物处理的设施、提高污染物处理的能力,改进游客体验的环境愉悦度。
2.政府主导的资金支持
弱势旅游区产业链落后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现状改进的资金匮乏。地方有好的旅游资源,缺乏财力请专家精心设计;有独特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的项目却没有具有积极预期的投资主体;已经形成的产品,缺少基本的运行资金、维持资金,难以为继;等等。因此,有必要通过政府搭台的招商引资、政府联动的旅游产品展销会,多渠道、多层面引进资金,保证旅游产业链的环节规模扩大资金。政府应该作为投资主体,建设大型旅游项目。政府应该每年调动一定的资金,支持旅游发展,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设立旅游业发展专项基金,恒常、稳定地推进旅游业的进步、壮大。对新开办旅游企业在政策合理的框架内,减免税收,创造旅游企业的初级阶段的生存宽松环境。尊重行业发展规律,对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有耐心、站在战略、联动的高度计算旅游业的全面经济贡献。
3.主管部门的引导、监督
产业链的形成是产业自身的生态过程,由产业自身主导。但是,政府应该在产业链的各个阶段发挥不同的功效和作用。旅游主管部门在产业定位、产业规划、市场准入、产业内企业运营合法性、规范性方面提供引导、支持和监督。尤其是旅游质量监督检验所,要在旅游业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依照旅游法律法规,对旅游业内部的不同类型的企业,对旅游业的服务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经营检查、规范服务检查,根据条款对违法违规企业、违法违规人员进行处理,对严重的违法违规者运用强制性退出机制实施处罚,创造公平合理、等价有偿、有序竞争的产业内部经营氛围,确立产业内经营者、从业人员的合理经营预期。
4.其他第三产业
产业内部的行业之间的协同非常有价值。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核心、主导行业,金融、保险、邮电通讯等等行业的发达与否关系旅游业的规模、旅游业的运行态势、旅游业的行业形象。政府应该在土地使用、税收减免等配套政策上出台优惠政策,引进较多的金融、保险机构,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在落后偏远山区,依靠国家重点扶持资金、宣传通讯专项支持资金,建设、改善邮电通讯事业、广播电视事业,改善信息的通达性,保证游客商务、生活、学习等等方面的需求。
四、产业链构建的非市场力量
1.行业中介
行业中介是行业成员自发形成的组织。行业中介通过整体优势,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行业中介同时在成员自律方面具有约束性、权威性;通过经常性会议、行业期刊报纸网络等媒介,可以高效、真实地传递行业信息;能够成为企业与政府连接的载体,及时获取宏观信息、及时传递微观诉求,修正宏微观之间的认知偏差,弱化宏微观之间的行为冲突。这些职能可以实现全行业的市场机制完善、市场行为理性,进而保证相关环节链条的运行质量。
五、产业相关利益主体
产业的核心利益主体是直接参与价值传递、分配的企业及其员工。他们是链条组成、运行的基本因子、基础动力。但是,链条的价值形成,依靠两种让渡:一是景点社区居民的自然、文化资源让渡;二是消费者的货币让渡。离开这两者,所有环节的附加劳动,都不可能创造新的价值。因此,对目的地社区居民利益的考虑,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不是减少和弱化产业链的价值形成,正好相反,是维系现有价值,培养新的价值的基本要求。
1.社区居民的利益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利益等等。在经济利益方面,需要为社区居民创造、提供就业机会;拓展居民资本性收入的渠道,主要是土地资源入股;对一些因为发展旅游而丧失生产资料的居民,实行最低收入保障。等等。保护社区的文化利益,最大化减少旅游业对目的地社区的文化干扰、文化同化。提供足够教育机会,发展现代医疗事业,为目的地社区的公平发展、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建设环保基本设施,控制开发、游客游览中形成的污染总量,保持景点社区的宜居性。通过外部政府的投入建设,赢得社区居民的支持、参与,才能确保产业链内部的价值形成。
2.游客是旅游产品的最终购买者、唯一真正的消费者。旅行社虽然购买饭店产品、景点产品,但是,它仅仅只是媒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才能使前期的环节创造的价值转化成为可能。游客拥有价值实现的决定权。没有游客,价值创造、价值分配只是预期。所以,了解游客,培养游客,将潜在游客转化为现实游客,吸引回头客,是产业链每个环节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在旅游交易中,实现消费者游客的成本收益均衡,可以最大程度维持产业规模,可以倒逼链条中每个环节提高管理水平,改进服务质量。但是,由于人的自利特性的先天制约,旅行社等主体通常会最大限度地获取自身的利益而减少消费者游客的利益。这就要求市场之外的第三方主动参与积极保护游客的利益:立法机构立法保护消费者游客的基本权利;政府制定政策,要求旅行社等经营主体制定合理价格、保证产品质量、合理分担风险,保证游客与交易对方之间信息的相对对称性;对处于公共领域的未界定产权,依据基本法律精神,防止旅游经营主体的滥用;对于旅游产品的瑕疵,对于消费成本大于体验收益,鼓励游客可以直接与旅行社、饭店协商解决;支持游客向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向法院提讼。但是,由于司法效率低的原因,许多游客放弃司法途径实施自我利益保护,所以,政府主要是旅游主管部门,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干预市场机制失灵、处罚企业经营的违规违法行为,实现链条运行的顺畅、协调。
结语:
产业链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弱势旅游区产业链整体,通过不断升级,可以进入到运行效率高、价值创造大、规模不断扩张的高级阶段,逐步趋近强势旅游区;这种升级的路径是梯度发展,经过若干阶段的价值积累、链条环节之间的有机磨合、企业的进入退出、产业市场机制的完善,产业链条的咬合度、价值传递、产业增长贡献就会靠近理想状态。这些内在优化机制,只有依赖外部环境,通过NGO功能的全面发挥、末端相关利益主体的行动支持、可进入性的改善、基础平台的建设、区域产品设计及营销的宏观协调,才能最终实现弱势旅游区产业链的优化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晓明 李松志: 中部地区旅游产业链优化路径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08,(03)
[2]苏清海 颜醒华 张祖城:广西与越南旅游合作项目产业链的构建与优化[J]. 科技和产业, 2009,(05)
[3]周花 陈焕:浅析旅行社供应链管理[J]. 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7,(12)
随着我国产业经济的影响力增加,各地区产业渐入升级或转型期。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休闲时代到来,旅游产业逐渐成为21世纪的支柱型产业,无论是世界还是国家或者地区的旅游产业都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旅游产业的发展日益受到政府和旅游企业的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近年也随之崛起,在我国武陵山区内,大约56%的人口为少数民族,居住着土家族、苗族、白族、侗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区位封闭和经济落后的影响,区域内依然保留着的大量民族文化传统。武陵山山脉位于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市境内,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古生代末期沉积的泥盆纪石英砂岩,经过风雨的冲刷,形成了峡谷、石柱、石峰等奇特的地质景观。
一、武陵山区文化生态与旅游产业发展
(1)文化生态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关系。文化生态是一项动态多元的系统,包括文化、文化生境、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区域内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等的汇总。旅游产业的发展依赖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文化生态如果失衡,则旅游产业便会处于不稳定的发展状态,甚至产生产业衰退。(2)影响武陵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文化生态要素。影响武陵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文化生态要素有民族文化、现代文化、企业文化。由于武陵山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民族性是其区域文化特色,尤其以土家文化、苗族文化等为代表,这种特色是居住在武陵山区内的群体在历史发展下逐渐形成的思想观念的汇总,是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现代文化是建立在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上,在现代生活中,以商品化为特征,把人类休闲作为条件,通过满足大众消费需求来盈利的文化。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精神、道德、形象、制度、文化结构、使命等。大部分国内学者在研究文化对旅游产业的影响时,认为这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文化的发展是随着时间变迁而呈现不同的特色和内容的。(3)文化生态与武陵山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律。根据巴特勒生命周期模型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包括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武陵山区旅游产业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见图1)。第一阶段为萌芽阶段(1980~1990年),第二阶段为起步阶段(1990~2000年),第三阶段为成长阶段(2000年至今),第四阶段为衰退阶段。在萌芽阶段,民族文化作用于旅游产业;起步阶段,在民族文化的作用下旅游企业进一步发展并且规范化,产生企业文化;成长阶段,旅游企业产生战略眼光,开始满足大众消费欲望,产生现代文化,旅游产业高速发展;衰退阶段,过度的旅游开发可能引起文化生态的失衡,旅游产业逐渐衰退。
图1 武陵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文化生态作用机理
二、武陵山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文化生态问题
(1)缺乏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是旅游企业在创新开发方面资金引入仍然不多,大多数旅游企业处于随大流的状态,没有产品创新意识,也没有形成独树一帜的理念,呈现的旅游产品从众化。二是旅游企业没有人才培养和管理的制度。造成员工素质无法跟上旅游产业发展的水平。三是在企业精神建设方面,武陵山区由于人才的短缺,旅游企业并不重视企业精神建设,社会责任感较差,制作的旅游产品又缺乏企业文化内涵。(2)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旅游企业在权衡市场需求与保留民族文化特色之间,民族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但纯粹的传统文化无法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然而过分迎合市场,势必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发生变异。旅游企业在缺乏指导,管理经验体制尚不成熟的条件下,为避免优胜劣汰,难免会选择不顾及民族文化的保护,一味满足消费者的旅游需求。(3)旅游产业管理机构不健全。武陵山区的区域文化特点决定了其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当地居民参与。由于当地机构对旅游产业监督和发展战略部署存在缺失,缺乏完善的个体经营户管理和培训的系统,居民的文化水平、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旅游产业运作较为混乱。并且旅游产业的运作需要多方面配合,易形成职权、责任交叉和缺失。
三、文化生态视野下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1)加强旅游企业创新制度的改革。一是对旅游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进行联合,建立创新网络联盟,强调科技创新和理念创新。提高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之间的相互信任度,树立企业间合作共赢的理念。二是开创企业管理人才创新机制。为旅游企业引入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业界企业管理专家,成立管理培训机构,培训旅游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为其提供新的技术。三是加强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应当贯彻求真、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增强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感,从而提高旅游产品开发的质量。(2)整合文化,保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强弱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国际市场的开拓。旅游企业应从国际视角出发把握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合理的方式方法把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充分结合起来,同时将民族文化最大程度的保留,争取获得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整合的利益最大点。此外,由于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先开发再整治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将会给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保持生态环境的原真性,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建设十分必要。(3)成立旅游行业自管机构。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民族地区当地居民的参与,成立行业自管机构,多方面、多形式广纳人才。机构中一部分为业界专家,专家的纳入是为从战略上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另外将当地旅游个体经营的代表纳入机构,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当地居民的决策能力进行加强,通过业界专家制定行业发展战略和个体经营户的培训计划,能够提升当地居民的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和经验管理能力。行业自管机构的存在;另一方面能够充分了解民意,协调旅游经营的利益分配,通过入股分红分配的形式充分刺激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活动的积极性。(4)形成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劣与规模大小很大程度上受到旅游地相关配套设施水平的影响。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有限,区域旅游接待能力低,对外信息和交通不发达。在旅游产业规模较大地区,其旅游配套设施非常完善,旅游产业的形成需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在资源配置达到较优状态时,旅游产业会自动强大起来。这需要通过民族地区政府和行业机构进行建设,从而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规模的壮大。
参 考 文 献
[1]朱友华.文化生态视角下的产业集群演化与升级[J].经济地理.2010(6):965~979
[2]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9(6):19~25
[3]管宁.文化生态——与现代文化理念之培育[J].教育评论.2003(3):118~120
[4]丁晓原.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089-02
旅游产业是一项关联带动能力强、市场需求潜力大、投资回报稳定、涉及面广、参与者众多的综合性产业,是公认的新兴“无烟工业”和“朝阳产业”,张掖市甘州区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宜居宜游城市的过程中,旅游产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西北内陆城市,如何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建设宜居宜游城市中的带动作用,是当前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甘州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2010年以来,甘州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及省、市、区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把旅游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领军产业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新型产业来抓,全区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态势。主要的做法有:
1.挖掘文化资源,拓展旅游文化内涵。认真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编制完成全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创作完成《张国臂掖》大型歌舞剧目剧本,编辑出版《诗意甘州》《水韵甘州》《美食甘州》《图说张掖未解之谜》等系列文化丛书,对“甘州小调”、“邵家班子木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和保护。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推出玉雕木塔、甘州八景巨幅刺绣及剪纸、汽车拉力锦标赛首日封等为代表的特色旅游商品,旅游购物市场日渐升温,甘州旅游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拓展。
2.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打造精品景区。以打造“地貌景观大观园、中国暑天度假城”为目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科学编制造林绿化规划,合理布局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治则治、宜荒则荒,造封固相结合、乔灌草相搭配,强势推进城乡生态景观绿化,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3.68平方米,村镇驻地绿化率达26%。依托国家湿地公园建设20平方公里水天一色的滨河生态新区和集收集、展示、宣教、科普、研究于一体的湿地博物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抓好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大佛寺文化产业园、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平山湖丹霞生态旅游景区等精品景区建设,景区影响力不断扩大。
3.完善硬件设施,大力提升服务能力。认真实施“精品景区创建工程”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不断完善景区旅游标识、导览系统、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等硬件设施,强化安全监管、人员培训、监督考核、挂牌许可、评星定级等软件监管。对演艺、超市、宾馆酒店等重点场所和景区景点森林防火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整改到位。在旅游窗口行业开展“岗位能手、服务标兵”评比活动,全区旅游软硬环境不断优化。
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扩大影响。借助赛会活动活跃文化旅游市场,成功举办2011-2013“丝路春”杯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全国露营大会等重大赛会活动,文化旅游持续升温。采取财政补助、社会支持、企业参与等形式,在地铁、航班、高速公路沿线等人流密集之处制作旅游展板,在央视、《读者》杂志、《香港大公报》等高端媒体刊播宣传广告,制作散发《多彩张掖》画册、金张掖旅游推介片、张掖旅游指南、自驾游地图、张掖市旅游交通图等旅游宣传品,全方位宣传甘州旅游独特魅力,对外影响日益扩大。加强政府与景区、旅行社、涉旅行业之间的联合营销,采取有偿和招徕游客奖励等方式,委托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重点客源地旅行社宣传推介甘州特色旅游资源,甘州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5.探索新型模式,创新机制增强引力。探索实施旅游景区经营权、管理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依托西部风情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西域旅游文化公司两家企业实体对景区景点实施市场化招商、公司化运营,搭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景区规划、招商、融资、开发新平台。政府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项目招商引资运作模式及优惠政策》,在经营权拍卖转让、税费留成返还、建设用地划拨、基础设施配套、国家项目争取、景区(点)兼并重组、项目审批报验等方面进行优惠和支持,拓宽了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参与甘州区旅游开发的渠道,营造了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二、甘州区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张掖市甘州区旅游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旅游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的新形势和旅游业率先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1.旅游规划和资源开发起点不高。与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周边旅游城市如西安、敦煌等地相比,甘州区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相对滞后,部分重点景区开发建设规划立意不够新颖超前,旅游规划体系不够完整,旅游景区开发长期居于较低层面,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2.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交通运力不足,游客集散中心、旅游信息服务中心、旅游星级饭店、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景区道路、厕所、停车场、旅游购物场所和娱乐场所等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比较薄弱,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游客接待能力有限,游客进不来、住不下、游不动、出不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3.旅游品牌打造存在短板。景区开发以提供观光旅游产品为主,缺乏参与型、体验型、休闲型、娱乐型的旅游项目,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够,文化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无法满足多层次游客需求。景区经营项目单一,旅游附加值低,带动作用有限;旅游景区特色不鲜明,尚未形成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精品景区;旅游旺季较短,缺乏冬春季旅游产品,景区开发档次不高。
4.旅游投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由于旅游景区景点投资额度大,回报周期长,加之旅游项目建设条件差、特色不鲜明,旅游开发项目对社会资金吸引力不强。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工作进展不大,缺乏市场化管理机制,资源配置难以优化,缺乏协调配合,影响了景区的管理与开发建设。
5.旅游服务质量亟待提升。旅游服务标准体系不健全,旅游执法队伍力量薄弱,市场监管作用发挥不理想。旅游企业小、散、弱,缺乏大企业的辐射带动,整体竞争能力不强。宾馆星级低,接待能力弱,旅游旺季住宿难问题突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人才、专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制约产业发展。
三、甘州区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甘州区应利用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势,立足资源禀赋,彰显特色风貌,使旅游业迅速成长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建设“宜居宜游金张掖”发挥应有的作用。
1.高起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按照“认识上高度,规划上层次,开发上档次,管理上水平”的要求,修编完善全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聘请国内外知名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和旅游文化创意公司,高起点编制旅游规划,进一步修编完善张掖大佛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张掖丹霞景区等重点景区景点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规,加快编制旅游交通发展、旅游商品开发、旅行社发展、旅游宾馆饭店发展、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等旅游要素发展规划,形成科学完善的旅游业发展规划体系。
2.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张掖大佛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平山湖生态旅游区等重点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加大重点景区景点和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力度,选择有实力的知名企业投资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完善配套景区、宾馆、娱乐、购物、餐饮、接待等旅游重要环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星级酒店、高档乡村酒店和风情客栈,进一步提升旅游综合接待能力。
3.丰富旅游产品体系。依托祁连山原生态资源优势,加强与肃南、青海等地的区域联合,面向多元化旅游市场,加快开发祁连山腹地特色生态旅游资源,积极开发森林旅游、汽车自驾、山地体验、冬季滑雪、登山探险、科普教育、运动狩猎等山地旅游产品,培育商务会所、主题酒店、通用航空基地、草原人家等高端旅游度假产业。深入挖掘多元文化的丰富内涵,加快开发建设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的高品位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和城市文化设施。加快开发生态农业观光型、民俗风情体验型、绿色产业庄园型、滨水休闲度假型、古文化村镇体验型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积极培育名村、名镇、名街,开发特色旅游文化精品。
此次会议的主题为“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将“转型升级”、“转型增效”提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旅游发展的历史性转折,对于推动我国旅游发展从粗放型(外延型)到集约型(内涵型)、规模型(数量型)向效益型(质量型)转变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此背景下,选择这一会议主题,旨在就区域旅游转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展开多视角、深层次、跨领域的研究和探讨。综观会议收到的55篇论文,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这一主题。
一、转型背景下城市与旅游(休闲)的融合发展研究
城市是中国旅游业的主要载体,城市旅游历来备受关注。但由于种种原因,旅游与城市发展的一体化机制始终未能真正形成。中国正处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一方面城市旅游的发展要适应城市形态的变化而主动改变自己,而另一方面,发展旅游又构成城市化的实质内容。可见,从动态的角度看,旅游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多篇会议论文对此予以关注。
主要有杨振之等对休闲城市的标准做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对城市休闲的基本问题从规划实践的角度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对城市休闲的产业体系、城市休闲的游憩方式与城市休闲的空间构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王颖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所依赖载体的广泛性一方面使旅游业边界模糊,另一方面使旅游业成为以服务为核心的庞大的产业群体,出现了与其他现代服务业融合的趋势,并以上海为例,提出了空间融合、组织融合、产品融合和智力融合等4种产业融合的方式,指出融合发展出现的新增长点的集中体现是旅游新业态的兴起。袁书琪等探讨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旅游开发应关注和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一是历史遗产与生活体验之间的关系,二是现代建设与原有山水之间的关系,三是历史文化与现代商务之间的关系,四是传统审美与现代游憩之间的关系。
此外,何佳梅指出城市商旅联动是城市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和组织创新,通过对现代城市商业和城市联动发展的内外营力及其功能分析,提出了城市商旅联动发展的主要思路。梁保尔探讨了老字号这一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城市文脉,认为老字号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有利于城市文脉传承和城市旅游发展。吴建华等认为城市休闲文化建设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因而建设城市休闲文化,创造市民休闲生活应该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之一,并以广州市为例,分析了基于市民休闲文化消费状态与需求的城市休闲文化规划方向、建设目标与管理对策。徐淑磊研究了景区与城市的空间布局、经济关联存在的多种对应关系,指出当前城市与景区的发展正面临着由低级向高级跃进的挑战,走城市与景区景观共轭、和谐发展的特色道路,是实现城市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区域旅游发展的市场化机制与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步入转型期的中国旅游业,既会发生形态、功能、结构上的改变,也需要在动力机制上产生变革。在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的职能重心是不同的,随着目的地的演进,政府的职能重心需要从“先驱者”向“协调者”调整。总体上,一方面市场化是中国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实现由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跨越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构成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一大内容,同时也是转型期旅游业增长的技术动力。本次会议的诸多论文就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市场化和产业组织优化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主要有江金波基于广州乞巧文化节旅游开发的实践,认为实施城市传统节庆旅游开发,要在群众性广泛参与基础上,将其物质性与精神性元素开发有机融合,善于运用市场化运作,提升其市场效益与社会效益,其关键是活动项目、传统工艺及其产品的市场化。刘少和等以广东区域旅游转型发展为例,指出由于我国地区差异,旅游转型发展也存在区域特色,既需因地制宜,适应市场,又需主观创意,引导市场。陈超等应用业务矩阵评估法和地理集中度模型分析了福建旅游市场的现实竞争态势,及其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郭伟等以忻州市为例,对欠发达区旅游开发的空间组织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忻州市旅游开发的4种空间组织模式。简王华提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发展及区域协作应采取的措施与保障。廖卫华等分析了珠三角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其面临适应性的调整和提升,主要是在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基础上构建珠三角旅游地品牌,以增强珠三角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及竞争力。王然通过对中国旅游大区域整合阶段整合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在尺度规模、基础优势、方式类型、实效进展等不同方面的整合特点、整合模式和发展对策。王雪晶等以我国新的区域划分结构为基础,通过对各区接待旅游者、旅游资源拥有量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评测与分析,归纳出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
三、旅游效应的统筹调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对多种旅游效应进行统筹调控,不仅是旅游消费市场的自然倾向和本真追求,也是旅游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首要问题,旅游业的功能由单一经济转周经所环境、社会文化多功能的统筹调控,意味着对旅游效应的研究必须从单一方面的研究走向多元研究。本次会议论文中涉及旅游就业、旅游容量、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逐渐出现联合发展趋势。产业集群趋势逐渐明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发特色旅游产业链,有利于促进旅游产品区域竞争力提升。鄱阳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从产业集群视角出发,整合当地旅游资源,采取有效对策,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一)交通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有多条铁路、公路与外界相通,水路运输、航空运输都很发达,并且路运、水运、空运基本形成一个立体的交通网络。此外,鄱阳湖还在进一步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加强与外界联系。
(二)资源
鄱阳湖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重要的旅游景点有老爷庙、石钟山、鞋山、鄱阳湖候鸟保护区、鄱阳湖花海等。主要旅游活动有冲浪、漂流、游艇、划船、篝火晚会,并且周围的餐饮、住宿、购物设施完备,为游客旅游创造良好条件。总之,鄱阳湖旅游资源丰富,不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地方特色饮食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为产业集群和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创造条件。
(三)客源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地处江西省北部,毗邻湖北、安徽两省,地理位置相当重要,承接东西,连贯南北,周边地区有相当广泛的客源。其中最重要的客源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经济发达,人们生活水平高,具有旅游观光需要。况且该地区距离鄱阳湖比较近,到鄱阳湖旅游较方便,其客源优势是其它地方不可比拟的。
(四)旅游产品
经过多年努力,鄱阳湖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如观光度假、文化娱乐、假日旅游、专项旅游等。这些旅游产品能给旅游者以全新感悟和深刻体验。此外,具有当地特色的九江高腔、赣剧、采茶戏等也是鄱阳湖非常重要的旅游产品,[1]在海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对游客具有很大吸引力。
三、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一)提高区域整体实力,实现全局共赢
旅游者希望以最短时间,最小花费,游览更多地区,欣赏更多风景,进而丰富自身旅游经历。这就要求产业集群,将旅游景点集中起来,加强不同景点之间的合作,为旅游者创造良好条件。如果旅游景点忽视合作,不注重产业集群,必然会影响旅游景点整体竞争力。因而鄱阳湖生态旅游业发展要实现产业集群,加强旅游区内合作,实现旅游资源最大程度开发和利用,着眼于区域内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体实力,实现全局共赢。
(二)促进资源共享,降低开发成本
在旅游景区内实现产业集群,优化整合不同的旅游资源,促进资源共享,有利于节约成本,促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为旅客游览创造良好条件,进而增进旅游景区资源的吸引力。从产业集群出发,鄱阳湖旅游区内合作开发可以控制开发成本,促进资源共享,获得成本优势。该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共享资源,增进不同地区联系,优化整合鄱阳湖景区资源,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一体化,逐渐形成规模经济,避免旅游资源浪费。不同景区间加强合作交流,取长补短,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防止旅游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进而增进相互联系与合作,在整个旅游景区内形成品牌效应。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对外宣传活动,共享销售渠道,节约对外销售成本,降低旅游景区的宣传推广费用。并增加客源,扩大鄱阳湖旅游景点在游客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而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三)促进市场互换,保证稳定的客源
整个鄱阳湖旅游资源开发时,实现产业集群,加强各景点的联系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市场互换,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还可以增进相互联系,改善旅游景区环境,实现鄱阳湖旅游可持续发展,提高该区域旅游资源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适应市场变化,增强风险抵抗能力
通过产业集群,能提高鄱阳湖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增强抵抗风险能力。在产业集群条件下各旅游区可通过资源共享及时获得市场变化信息,并及时调整宣传对策,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风险。针对一些旅游资源面临开发极限的问题,通过产业集群,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延长旅游资源使用周期,充分发挥它的价值。
四、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一)构建互补的旅游产品群
要全面认识鄱阳湖旅游资源的特点,最大限度挖掘各旅游景点潜力,取长补短,使本地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同时协调好鄱阳湖旅游产品的整体发展,在强调区域特色的同时对旅游产品合理配置,从而形成互补的旅游产品群。此外还要加强区域内旅游信息的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保持旅游产品优势互补,提高区域旅游产品竞争力。
(二)联合塑造区域旅游形象
一个地区的旅游形象对扩大旅游地知名度,保持旅游地的生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塑造鄱阳湖旅游形象要市场来推动,要游客来塑造。一方面,要保持鄱阳湖旅游区域内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要将有关联的景点组合起来,形成组合优势,提升区域旅游形象。
(三)共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重视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鄱阳湖与全国各地水运、路运、空运间的联系,保证交通安全快捷,方便游客来鄱阳湖旅游观光。其次要加强旅游区内交通设施建设。以延长游客旅游时间,增加游客消费。最后还要完善鄱阳湖旅游区内娱乐设施、服务设施建设,为游客在旅游期间购物、食宿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四)联合开拓旅游市场
从产业集群视角出发,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发展,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然而,仅仅依靠某个旅游地开拓旅游市场显然不够,也很难收到较好的效果。因而要联合开拓旅游市场,共同扩大宣传和增加投入,扩展旅游市场,增加游客数量,促进鄱阳湖区域内经济、社会效益提高。
(五)加强旅游区内环境保护工作
实现产业集群,推动鄱阳湖旅游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是必不可少的。要完善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内环境承载量进行评估,确定鄱阳湖旅游区内的环境容量。重视对游客进行景区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工作,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旅游旺季时要对游客进行合理疏散和引导,尽量降低游客对鄱阳湖旅游区域环境的破坏程度。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理鄱阳湖景区的环境破坏,加强旅游区环境保护工作。
(六)重视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
一方面,相关部门要重视专业人才引进工作,将优秀旅游管理人才引进到鄱阳湖旅游区域来,提高鄱阳湖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完善课程设置,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丰富他们的旅游基础知识,增强实践技能,熟练掌握鄱阳湖景区的基本情况,更好开展对外宣传和交流活动,能有效胜任自己的工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为全面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山东省编制完成15.95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和6.4万平方千米陆域面积组成的半岛蓝色经济区总体规划纲要,同时完成26个专项规划。2010年4月下旬,国务院同意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2012年1月4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山东提出构建“三带三区”总体发展框架,即在16万平方千米海域上,由近及远形成海岸、近海、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此举相当于将山东的陆域面积扩展了一倍,本文即是通过研究近六年山东半岛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产业总产出之间的关系,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得出滨海旅游业对整个海洋产业的贡献值,从而能更有重点的发展各个行业及海洋产业。
二 研究方法
本文为了说明滨海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引入回归方程对二者关系进行分析,通过2005~2010年山东半岛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出和滨海旅游业实现产出间的关系,继而说明海洋经济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模型分析
第一步,图形分析。对表1中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得出趋势图和相关图(见图1、图2)。
图1中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出与滨海旅游业实现产出二者存在差距逐渐增大的增长趋势。图2中横轴为山东半岛海洋产业产出,纵轴为滨海旅游业产出,相关图分析显示,二者为线性相关关系。
第二步,参数估计(见表3)。设滨海旅游业实现产出为Xi,半岛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出为Yi,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所示:
Yi=a+bXi
资料来源:山东统计信息网
由图3得到的参数估计结果为:
(192.9415)(0.175082)
t=(-0.88286)(24.3742)
R2=0.993312 F=594.1017
2.模型检验
第一步,经济意义检验。所估计的参数 ,说明滨海旅游业实现产出增加1元,可导致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出增加4.267476元。这与经济学中乘数效应的意义相符。
第二步,拟合优度和统计检验。拟合优度的度量:由图3中可以看出,本例中可决系数为0.993312,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滨海旅游业实现产出”对被解释变量“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出”的绝大部分差异作出了解释。
对回归系数的t检验:针对H0∶β1=0和H0β2=0,由图3中还可以看出,估计的回归系数β1的标准误差和t值分别为:
,
β2的标准误差和t值分别为:
, 。
取α=0.0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2=4的临界值t0.025(4)=2.276。
因
<t0.025(4)=2.276
故接受
H0∶β1=0;
因
>t0.025(4)=2.276
故拒绝H0∶β2=0。
这表明,滨海旅游业实现产出对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出有显著影响(见图4)。
3.回归预测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假设滨海旅游业实现产出2011年达到2012万元,2012年实现产出达到2500万元,利用所估计的模型可以预测海洋产业实现产出水平。
用EViews作回归点预测,输入Xf1=2012,Xf2=2500,在Yf数据表中出现预测值Yf1=8415.821,Yf2=10498.35。这是当Xf1=2012和Xf2=2500时
山东半岛海洋总产出的点预测值。得到X和Y的描述统计结果,(见图4)。
根据图4的数据可计算:
取α=0.05,Yf平均值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
Xf1=2012时,预测区间为:8415.821412±497.38691
Xf2=2500时,预测区间为:10498.34970±725.26487
即当Xf1=2012时,Yf1平均值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7690.55654,9141.08628);当Xf2=2500时,Yf2平均值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9773.08483,11223.61457)。
Yf个别值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
当Xf1=2012时,预测区间为:8415.821412±831.84954
当Xf2=2500时,预测区间为:10498.34970±725.26487
即当Xf1=2012时,Yf1个别值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7583.971872,9247.670952)。当Xf2=2500时,Yf2个别值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9666.50016,11330.19924)。
4.结果分析
通过对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出间关系的线形分析,当海洋产业收入1元与滨海旅游业相关时,能给整个海洋产业带来4.267476元的增加值。由于受统计数据的限制,以上分析只是建立在滨海旅游业及相关服务领域的统计,如果将旅游带动消费作为海洋产业的贡献,滨海旅游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则是不言而喻的。
三 结论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滨海旅游业对海洋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很大的带动作用。我国拥有1.8×104千米的大陆海岸线,1.4×104千米的海岛岸线,岛屿6500多个;海域南北延伸近40个纬度,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千米,有中温带、暖温带的海上景致,更有热带、亚热带的海洋风光,拥有丰富多样的滨海旅游资源,滨海旅游业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部分沿海城市正在开发滨海旅游资源,制订了滨海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根据我国持续增长发展态势预测,旅游业发展同样会持续增长,而滨海旅游业无论是资源利用深度还是品味等级层次都将进一步得到拓展。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中国将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的海滨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国滨海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一、“差异化+创新型+一站式”开发理念
(一)开发条件分析
该旅游区项目位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平模镇。道真县位于贵州省最北部,西北、东北与重庆相连;西南、东南分别与正安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接壤。2015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38.15%、19.48%、42.37%,第三产业已成为全县主导产业。
道真气候宜人,拥有奇山、异洞、幽谷、小溪等典型喀斯特地貌风光,如大沙河银杉自然保护区、仙女洞岩溶洞穴群等,并且对未来的旅游发展格局也有较为全面的统筹规划。据《道真旅游重点旅游区(点)建设规划》,道真县旅游发展思路以西北三桥华山石林文化体验与生态休闲旅游区、东部芙蓉江梅江峡谷生态观光与温泉度假旅游区、北部大沙河徒步旅游与科考探险旅游区为道真自治县旅游的重点旅游区。三大重点区域突出地反映道真旅游的“人文”(仡佬风情与道真傩戏)、“山水”(石林森林与峡谷温泉)、“生态”(大沙河与银杉林)。与这些地区相比,目前本项目所在的平模镇基础建设滞后,旅游特色与发展思路亟待明确,旅游服务设施亟待提高。
对旅游区所在区域现状自然资源、文化资源进行分析,总结其特征为:a.高海拔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b.山谷、山岭、山地草场等原生态的自然环境;c.大面积原始松林资源;d.仡佬族传说与风俗民情。旅游资源的种类偏少,等级也偏低,以气候和生态坏境为主。但是,对旅游资源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观念更新,需求发生变化,相应的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内涵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养生度假产品对旅游资源的自然价值和文化价值要求不高,更注重的是独特的品牌价值、高品质的服务水平、人性化的设施环境。因此,养生度假旅游区的发展不应局限于已有资源,要引入新的触媒点、新的资源类型,发挥引擎作用,带动区域旅游度假产业的全面发展。
(二)开发理念及定位
1.差异化发展。通过调研分析得到,目前周边的旅游度假区规划多针对中端市场,高端疗养设施较少,开发不完善。因此本旅游区应该从差异化发展的角度入手思考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目前道真县重点建设的几个旅游区分别做的是“人”、“水”、“景”的文章,本项目确立特色与发展思路为“香”,与上述各旅游区互补互动(图1)。
2.创新型资源。充分利用本文开篇所述香草产业集独特景观价值与养生保健功效为一体为特点,结合现状场地自然特征,借助国内优秀的香草种植开发团队与高端康体疗养机构,打造以香草丘陵大地景观为旅游观光资源、以香草养生康体项目和香草社区为旅游度假资源的新型综合旅游区。
3.一站式综合体。以上述开发理念确定本旅游区定位为:以香草养生度假为主体,集农业观光、创意体验、休闲度假、科普教学、户外运动、养老产业、婚庆产业、有机花果蔬产品展销以及定期有机花果蔬菜配送为一体的“一站式”旅游区,满足游客吃、住、行、游、娱、购全方位、全时段需求,打造宜游宜居的养生度假综合体。
提到法国普罗旺斯,首先想到的是香草以及美妙的度假意境。笔者希望未来提起贵州道真所能联想起的是:道真,养道归真,一种有机的生活方式。旨在推广低碳健康的养生思想,给渴望暂时逃离快节奏都市生活的人们一个回归自然的“世外花园”,将“健康”理念植入旅游产品中,提供从休闲度假到相应配套疗养、农业观光、创意体验以及有机产品配送等一条龙精品度假产品和服务。如果香草+有机+养生的概念发展的好,未来本项目可以拓展为“中国香草农业有机养生示范区”,成为全国养生度假旅游产业的典范思路和推广模式。
二、三产联动式产业发展策略
(一)产业路径
“三产联动”式产业发展路线,遵循市场运营规律,打造有产业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度假区,用二、三产业发展成果反哺农业,使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赢发展,让现代农业发展保持有力的牵引和充足的动力。通过拆村并居,原址复耕,耕地集中开发“香草孵化园”和生态高效农业(一产集群);置换出的村庄建设用地集中用于开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养老等养生产业(三产集群);建设“香草加工基地”“有机农产品加工基地”(二产集群),为三产开发项目及周边辐射地区提供有机养生产品。(图2)
(二)产业定位
按照以上发展路径确定项目产业定位为:以领先的香草农业科技技术为引擎,以有机农业为突破点,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以一产(香草、生态农业种植)为先导,以三产(养生、旅游服务)为主导,以二产(香草加工和生态农产品加工)为辅助的产业格局,构建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香草产业集群。(图3)
(三)三次产业内涵及发展策略
以“香草”作为产业引擎,一、二、三产业联动式发展将形成香草种植、香草加工、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养生度假五大相互交叉、相互支撑的香草产业集群,将农业园区、旅游景区、度假社区整合,互为支撑,实现多赢态势。
1.第一产业:香草种植+生态农业种植。第一产业的发展将外来的香草种植与本土优势生态农业结合,香草种植业可以从香草种植延伸至盆栽、园艺、科普、香草特色有机养殖等特色产业方向。生态农业种植业可以开发现代有机农业种植、本土精品农业种植展示、有机采摘、农事体验等多种周边产品。再香草植物会挥发精油成分,能够抑制空气中的细菌,减少农作物农药的使用,提高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培育特色家禽农产品如香草鸡、鸭等。二者相互补充,可打造集培育、生产、观光、体验、科研、教育为一体的香草孵化园,带动区域特色农业的整体提升。
2.第二产业:香草加工及生态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发展香草加工及生态农产品加工,利用种植业的优势,开展农产品加工,建立有机食品和芳香产品的出产地和加工地,创建自有品牌。香草加工业不仅局限于干花生产、香包、香枕、香袋等初加工产品,还可逐渐向食品、药品、保健品、精油提炼、创意文化产品等深加工方面延伸。例如,可开发香草特色保健蔬菜、茶饮、菜品推广,许多香草品种如罗勒、薄荷、香蜂花、迷迭香、百里香、鼠尾草、香万寿菊等等不仅可作新型保健蔬菜直接食用,还可作为烹调佐料,而花草茶更被称为21世纪的时尚健康饮品。生态农产品加工方面可开发中药材特色农产品加工、有机茶叶加工、有机果蔬产品加工配送等。农产品加工过程又可作为一种独特的体验式旅游资源,与科普、展示、展销等第三产业结合,提高附加值。
3.第三产业:旅游服务业+养生服务业+度假型房地产业。第三产业以服务业和度假型房地产业为主,服务业包含了旅游服务业与养生服务业。旅游服务业包括休闲观光、餐饮购物、文化娱乐、婚庆节庆、科普教育等。可打造以香草和田园景观为主的旅游休闲区域,吸引游客观光和体验,同时也为婚庆礼仪、文化时尚活动、影视剧拍摄等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环境。养生服务业包括香草医疗保健、康体疗养、运动、托老养老等,可开发包含以芳香为主题的养生体检中心、疗养医院、康乐中心、禅茶文化中心、养生养老培训课程、养生养老论坛基地等养生服务综合体,吸引省内外具有较高消费水平的养生养老人群。
房地产业主要包括依托旅游服务业和养生服务业的度假酒店和度假社区的开发,提倡景区、园区、社区的高度统筹,未来项目地既是一个大的休闲旅游景区,同时又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依托现代农业的产业型的农业旅游园区,最后通过养生度假项目的注入,又是一个生态和谐的高端养生社区。
三、联动效应下的特色空间格局
根据开发理念、产业发展策略和地形地貌特征对场地进行空间布局,尽可能尊重原始地貌,保留山地特征的同时形成以香草为线索贯穿的特色空间布局。规划空间结构为:三心、三带、四区(图3.1)。四个主题片区的特色分别为:度假养生区根据建设用地的分布又细分为四个组团,以“香”为线索,按照“一区一种生活方式,一区一种养生氛围”的思路,旨在引领新的度假方式和养生理念,打造高端养生示范区。种植孵化区既是生态农业香草苗木孵化基地和香草产品原料生产基地,也是香草产业生产企业和行业技术人才的孵化基地;形成香草种植、加工、销售完备的产业链条;同时带动旅游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图4)。休闲观光区打造风格各异的万国香草花园,形成一个集香草种植观光、七彩林休闲观光、森林休闲、特色商业、有机香草农业展览等为一体的有机香草观光园。综合接待区与农产品加工园及村民安置点结合布置,以大片七彩香草花田作为旅游区的形象展示区域,具有入口服务、游客集散、综合管理、农产品加工及售卖等功能,安置模式采取“住宅+商铺、住宅+岗位、住宅+产业”相结合的方式。(图5)
随着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的来临,我国旅游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每年均呈现上升趋势。但笔者作为旅游研究者,科学合理的分析了相关经济数据发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众多产业均呈现增长趋势,而旅游产业呈现的增长趋势并不能有效表明其是否具备支柱产业的增长优势。因此,把旅游业和其他产业放到国民经济序列中进行比较,才能研究出旅游产业是否具备支柱产业的增长优势。
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率
在国民经济序列中,某个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速度,这个行业就被定义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其基本特征是:符合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增长速度快,适应社会机构调整等。
(一)旅游总收入等同于GDP的比率
由于旅游总收入基本等同于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比率,因此本文使用旅游总收入来衡量旅游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并选取了1997-2012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由于1997年改变了统计方法,从而使当年的旅游总收入占GDP的3.21%,在随后的几年中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至2006年已接近5%。但自2007年以来,随着我国GDP飞快的增长,我国旅游收入在GDP中的比率也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保持在4%-4.5%左右,在2012年更是下滑到4%以下,如图1所示。
(二)旅游总收入等同于第三产业的比率
旅游产业是第三产业的核心产业,笔者通过运用1999-2012年第三产业产值和旅游总收入,并计算比率,得出表2。
由表2可知,我国旅游总收入虽然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但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却没有显著增长,基本维持在10%-11%左右,近年来还呈现下降趋势。笔者分析了旅游产业在第三产业和GDP比率偏低的原因:旅游产业总收入的增长幅度偏小,虽然旅游产业自身呈现增长趋势,但与我国国民经济相比较,其增长趋势相对不显著。自2002年我国把旅游产业列为经济的增长点之后,旅游总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仅能与GDP的平均增长率持平,尤其在2008-2012年这5年间,名义GDP的平均增长率高达16.51%,而旅游总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仅为14.14%,导致旅游总收入在GDP的占比越发降低,如图2所示。
横向比较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我国旅游产业是否具备支柱产业的增长优势,不应局限于自身的纵向比较,还应考虑在我国国民经济的范围内与其他产业进行比较。笔者选择旅游产业、汽车产业、房地产业、信息产业等产业进行比较,主要通过我国国民经济的比率、税收贡献、利润以及行业平均增长率来分析旅游产业是否具备支柱产业的增长优势。
(一)横向比较平均增长率
笔者通过表3列出2004-2012年,四个行业的增长率和增加值,由于我国旅游产业缺少增加值,故使用旅游总收入代替旅游产值。从四个行业的平均增长率来分析,房地产业的平均增长率为16.3%,信息业的平均增长率为22.1%,而汽车产业的平均增长率为25.2%,三种产业均明显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我国旅游产业的平均增长率仅为14.3%,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相比相对落后。
(二)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率
在1999-2012年的13年间,我国房地产业、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由于呈现较强的增长趋势,使三种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率愈发凸显。尤其是我国汽车产业在这13年间,在国民经济中的比率增长了一倍。而房地产业也由1999年的4.1%增加到2012年的4.9%。信息产业紧随其后,由1999年的3.1%增长到2012年的5.2%。唯独只有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率略微下降,由1999年的4.5%跌落至2012年的4.4%,如图3所示。
(三)比较各产业利润
由于我国旅游产业的利润长期处于微利状态,尤其是其子产业中的饭店业,在这6年内(2007-2012年)更是处于亏损状态,与房地产业、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相比,其利润明显较低。虽然在2012年创下140亿元的历史新高,但增长幅度仅为信息产业的6.7%,是汽车产业的13.6%,如图4所示。
(四)比较各产业税收
从各产业对我国的税收贡献来分析,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2012年信息产业的税收贡献为770亿元,汽车产业为364亿元,而旅游产业仅为158亿元。与汽车产业相比,其税收贡献不足二分之一;与信息产业相比,其税收贡献仅为五分之一,如图5所示。
笔者从各个产业的横向比较结果可知,我国旅游产业经济增长的速度相对缓慢,不如预期理想。与各个行业的增长的速度比较上,也不具备明显优势。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利润相对薄弱,并致使税收贡献也相对不足,最终迫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率有所下降,而旅游产业在我国经济增长点的主导地位也开始被其他产业所代替。
结论
笔者将我国旅游产业设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框架下,分析了我国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与其他几个国民经济增长点的相关产业使用了横向比对,从而更好的分析我国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结论如下:
我国旅游总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率,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使我国旅游总收入基本等同于我国GDP的上升趋势,至2006年已接近5%。但自2007年以来,随着我国GDP飞快的增长,我国旅游收入在GDP中的比率已始呈现下降趋势,基本保持在4%-4.5%左右,在2012年更是下滑到4%以下。
在与其他几个国民经济增长点相关产业的横向比较中,笔者发现旅游产业与房地产业、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相比,其利润也明显较低。虽然在2012年创下140亿元的历史新高,但其增长幅度仅为信息产业的6.7%,是汽车产业的13.6%;而在各产业税收贡献的比较中也发现,2012年信息产业的税收贡献为770亿元,汽车产业为364亿元,但旅游产业仅为158亿元,与汽车产业相比,其税收贡献不足二分之一;与信息产业相比,其税收贡献仅为五分之一。综上所述,四个产业的增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汽车产业、房地产业、信息产业、旅游产业。前三种产业在GDP中的比率已开始增加,而旅游产业在GDP中的比率却开始减少。表明我国旅游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开始下降,我国政府应重视此问题,并通过制定科学全面的相关政策,来改善我国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高艳红,高彦梅.旅游经济增长宏观环境分析―以PEST模型为例[J].中国商贸,2011(3)
2.张广宇,简王华,付艳.广西市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综合评价与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3.王淑新,何元庆,王学定.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4)
4.齐邦锋,江冲,刘兆德.山东省旅游经济差异及旅游空间结构构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5)
5.赵亮,李洪娜,卢晓君.基于SPSS的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5)
6.余凤龙.江苏省区域旅游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