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0 14:41: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态环境的特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S662.505+.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4-0043-05
近年来,春季“倒春寒”现象时有发生,烟台地区露地栽培大樱桃花期屡遭晚霜危害,坐果率受到影响[1,2]。大樱桃成熟前遇雨裂果一直是影响其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个别品种严重年份裂果率高达80%以上,果实开裂后腐烂变质、失去商品价值,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裂果是果实接近成熟时,久旱遇雨或突然浇水,由于果皮吸收雨水增加膨压或果肉和果皮生长速度不一致而造成果皮破裂的一种生理障害[3,4]。目前,生产中一般采取雨前提早采收、喷施钙等抗裂果肥料等措施,但效果不甚理想[5,6]。为了解决果实在成熟期遇雨发生裂果的问题,国内已对葡萄、桃等进行了避雨设施栽培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7]。陈松良[8]、唐黎标[9]指出,避雨栽培可以减少裂果。搭建避雨设施是解决大樱桃裂果的有效途径,但避雨栽培对大樱桃生长环境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试验研究了固定式塑料薄膜避雨栽培对大樱桃生长环境、物候期、裂果率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生产中大樱桃的避雨栽培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田间试验于2010~2013年在烟台市莱山区朱堡大樱桃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室内试验在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实验室进行。
试验地概况:年平均气温为12.3℃,全年活动积温为3 800~4 200℃,全年无霜期长达211 d,年平均降水量为627.6 mm,年日照总时数为2 698.4 h。土壤为砂壤土,pH值为6.3。
1.2 试验材料
8年生‘美早’等大樱桃,树形为自由纺锤形,株行距为3 m×4 m,南北行向,栽培情况良好,管理水平相同,树势基本一致。
1.3 试验方法
1.3.1 避雨设施的搭建 固定式塑料薄膜避雨棚南北向,长70 m,跨度8 m,顶高3.7 m。每两行树建一个棚,棚高依树高确定,棚顶离树体0.5~1.0 m的空间,沿行向每隔4.0 m设一根中间立柱,地下埋50~60 cm,中间立柱两边隔4.0 m各立一根立柱,高度较中间立柱低50~80 cm,形成一个坡度;然后用竹竿横向连接, 在连接竿上每隔1.0 m左右固定一根竹竿,上面覆盖塑料薄膜,棚四周薄膜下垂,膜底边距两边立柱顶部50 cm(图1),并用压膜绳固定,沿行向每隔20 m左右,留一个20 cm左右的通风口,作为减压阀减轻风压。
莱山区朱堡试验示范基地
图1 塑料固定式避雨防霜设施
1.3.2 试验设计 避雨设施栽培于花前搭架覆盖厚度0.06 mm薄膜,果实采收后除去,以露地栽培为对照,每处理重复3次。选择生长和结果情况基本一致的健壮树进行标记,每处理10株。
于2010年,观察设施内外大樱桃的生物学特性,观察记载的项目主要有始花期、盛花期、终花期、果实成熟期。
2010年4月28日上午9时下雪,实时监测露地最低温度-1.7℃,下午2~4时调查柱头发黑率、花瓣褐变率。
设施内外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的测定:于2010年6月大樱桃果实近成熟期时,选择晴天,使用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DJL-18温湿光记录仪,测定设施内外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日变化等参数,每个处理测3个点,连续测量3天,取平均值;以露地栽培为对照。
2010年6月12日和2013年6月19日调查裂果率(此时,供试大樱桃处于果实成熟期,且正值雨后第一天),选取长势相近的大樱桃树同一方向、相近高度的果枝各10枝,统计果实总数与裂果总数,计算裂果率。
于2010年6月12日和2013年6月20日,每株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进行叶片和新梢的测定,测定指标为叶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作用强度、新梢长度、粗度、节间距和比叶重。于果实自然成熟之日,在树冠上东、南、西、北、中5点采收果实30个,进行品质测定,包括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以及维生素C(VC)含量的测定。
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用80%的丙酮提取,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10]。叶片光合强度利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于晴天上午9~11时,选取树体不同方位的营养枝上的基部数起第6~8片叶进行测定[11]。新梢长度用卷尺测定;粗度用游标卡尺测定;节间距于新梢中部选取10个节间用米尺测量,求平均值;比叶重随机选取10片叶,用0.8 cm打孔器在叶片最宽主脉两侧的中心位置打孔,将小圆片在烘样盒中105℃杀青10 min,80℃烘干到恒重,比叶重=总叶干重/总叶面积。单果重用百分之一精度的电子天平称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糖量计测定[12],可溶性糖含量用费林试剂法测定[13],可滴定酸含量用NaOH滴定法测定[14],VC含量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15]。
试验数据用DPS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避雨设施栽培对温度、湿度、光照强度日变化的影响
如图2所示,塑料薄膜固定式避雨设施内的温度日变化与露地(CK)的温度日变化略有差异,二者均为自7∶00到12∶00温度逐渐升高,后逐渐降低;从7∶00到19∶00露地温度波动较大,而避雨设施内温度变化较平稳。同时,避雨设施内的温度略低于露地,但差异不明显。
图2 避雨设施内外温度日变化曲线
由图3可以看出,设施内外的湿度变化与温度变化呈负相关关系。避雨设施内的湿度与露地的湿度日变化略有差异,二者均表现为从7∶00到13∶00逐渐降低,13∶00到19∶00逐渐升高的趋势;从7∶00到19∶00露地湿度波动较大,而避雨设施内湿度变化较平稳。同时,避雨设施内的湿度略高于露地。
图3 避雨设施内外湿度日变化曲线
如图4所示,避雨设施内的光照强度低于露地。设施内外光强变化趋势为:自7∶00开始,光强逐渐增强,11∶00达最强,之后逐渐减弱;上午设施内外光强差异不明显,自11∶00后,外部光强显著高于设施内光强,上午11∶00 设施外光强为2 059 μmol/(m2・s),比设施内光强高12.76%。
图4 避雨设施内外光照强度日变化曲线
2.2 避雨设施栽培对大樱桃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由表1可见,避雨设施内的大樱桃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较露地栽培的高,且差异显著(P
2.3 避雨设施栽培对‘美早’大樱桃叶片光合及新梢生长的影响
由表2可见, 避雨设施内的光照强度、透光率和净光合速率均低于露地栽培,光强低13.0%、透光率低13.0%,净光合速率低6.7%;而避雨设施内的新梢长度、节间距大于露地,新梢粗度和比叶重又低于露地,表明设施避雨栽培光照减弱,生长受影响,光合产物积累稍低于露地栽培。
2.4 避雨设施栽培对大樱桃裂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2.4.1 对大樱桃裂果率的影响 2010年6月,烟台大樱桃陆续成熟,但遭遇2次较大规模的降雨,其中6月11日降雨量为38.6 mm。由表3可以看出,露地栽培的红灯裂果较严重,裂果率为44.4%,其余3个品种裂果率为21.6%~28.3%;而避雨棚边缘处裂果率仅为2.8%~3.6%,棚内部裂果率接近零。
2.4.2 对大樱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如表5所示,避雨设施栽培除果实单果重略高于露地栽培外,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露地栽培,分别低16.5%、4.8%和7.9%,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只有VC含量显著低于露地栽培(P
表5 避雨设施栽培对‘美早’果实品质的影响
处理单果重(g)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VC(mg/100g)
露地栽培10.6a9.82a0.89a12.1a4.20a
避雨设施栽培11.5a9.35a0.82a10.1a3.73b
2.5 避雨设施栽培对大樱桃防霜冻的影响
2010年4月28日,正值大樱桃盛花期,烟台地区突然降雪,实时监测露地最低温度-1.7℃。露地栽培处于盛花期的美早、晚红珠等品种的冻害率较高,柱头受冻害率分别为23.1%和16.4%,花瓣褐变率分别为44.2%、13.2%,避雨设施内的花瓣未受冻,柱头冻害率仅为0.01%~0.05%;露地栽培处于初花期的红灯和萨米脱花瓣冻害率分别为6.7%和6.1%,而避雨设施内均没有受冻害。
采收期调查结果,露地大樱桃遭受较严重的霜冻害减产20%~30%;而设施栽培的大樱桃,产量与往年产量持平,避雨设施起到了很好的防霜冻效果。
2.6 避雨设施栽培对大樱桃生育期的影响
2010年春季,气温回升较晚,供试大樱桃的生育期整体较往年有所延迟。避雨设施内的美早大樱桃花期集中在4月26日~5月7日,果实成熟期较露地栽培晚2~3 d (表7),因而其整个采果期推后5~7 d。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设施内的温度、湿度与露地略有差别,但差异不明显;设施内的光照强度与露地光照有一定差异,特别是下午对光照的影响较大,这可能与覆盖材料的透光率有关。避雨设施栽培,可以显著降低春季晚霜冻害,但避雨设施影响透光率,光线减弱,新梢长度变长,粗度降低。
设施栽培的大樱桃叶片叶绿素含量上升,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的比值和叶绿素a/b比值降低。低光照强度下叶绿素含量上升,一方面是由于弱光减少了色素的光氧化伤害,另一方面是由于叶绿体内的基粒变大,基粒片层垛叠程度变高[16]。因此,弱光条件下大樱桃可以通过调整色素比例捕获更多的光能来维持原有的光合速率,还可通过降低光合速率来适应弱光。
采用固定式塑料薄膜避雨设施栽培的大樱桃果实成熟期较露地栽培延迟2~3 d。且成熟大樱桃果实的经济性状与露地栽培的差异不显著;仅VC含量显著低于露地栽培,这与李中勇等[17]对桃的研究结果类似。因此,在固定式避雨设施栽培中,应采取相应措施来适当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营养物的竞争,从而减少弱光逆境对果实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参 考 文 献:
[1] 丁春元.大樱桃花期霜冻发生情况及防御措施[J].西北园艺,2011(2):31-32.
[2] 赵春生,孙丽娟,张晓辉,等.鲁中山区丘陵地带大樱桃霜冻试验[J].山东气象,2010,30(3):34-37.
[3] 夏永秀,廖明安,邱利. 甜樱桃裂果与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果树,2010(2):55-58.
[4] 魏国芹,孙玉刚,秦志华,等. 甜樱桃裂果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2011(7):59-63.
[5] Christensen J V. Cracking in cherries Ⅶ.Cracking susceptibility in relation to fruit size and firmness[J].Acta Agriculturae Scandinavica,1975,25:301-312.
[6] Takanori Y, Hide S, Shunzo W. The effects of calcuim and naphthalene acetic sprays on cracking index and natural rain crackin in sweet cherry fruit[J].J. Japan. Soc. Hort. Sci.,1992, 61(3):507-511.
[7] 吴强盛. 早熟桃避雨栽培试验初探[J].江西园艺,2002(3):4-5.
[8] 陈松良. 果树发生裂果的原因与防治技术[J].山西果树,2006(3):19-20.
[9] 唐黎标. 果树发生裂果的原因与防止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03,32(3):74-75.
[10]高俊凤.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4-77.
[11]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市植物生理学会. 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83-86.
[12]GB /T 12295―1990 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S].
[13]GB /T 12293―1990 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糖的测定[S].
[14]GB /T 12293―1990 水果、蔬菜制品可滴定酸度的测定[S].
在滨海渔业的生态环境里,海洋是渔民的生存空间、生活场所,其价值观念是以安全、捕鱼为核心,形成崇尚妈祖的习俗。汉族渔民的民间舞蹈活动多与迎神赛会结合,祈神保佑出海平安、家宅兴旺的龙舞、蚌舞、鱼舞盛行。在福建、广东地区汉族的“鱼灯舞”里,“春鱼交尾”、“夏鱼出海嬉戏”、“秋鱼潜海觅食”、“冬鱼群聚岩洞”等是主要的表现内容。从事浅海曳网渔业和杂渔业的京族信奉海神,他们祈求海神保佑的舞蹈“跳天灯”,气氛肃穆、安静,舞蹈动作端庄优美,脚跟落地时坚实,膝部颤动有力,这是京族人长期行走在沙滩上形成的动律特点。
茂密的森林、巍峨的群山、清幽的河川,构成山林狩猎的生态环境,哺育着狩猎民族。他们在血腥地里“飞土逐肉”,龙争虎斗中获取果腹的食物、遮寒的兽皮。由于对动物的生存依赖和畏惧,狩猎民族产生了虔敬与戒慎的心情、感恩敬畏惜福的心理。每当打猎归来或是喜庆节日,他们都要歌舞狂欢,内容自然都与狩猎相关。如鄂伦春族有模仿动物和飞禽动作的“黑熊搏斗舞”,有表现狩猎的“依哈嫩舞”。
生态文明研究较为广泛,在内涵界定上还存在一些歧义。综观所有学者观点,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四种:第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包含人们用来维护生态环境的相关制度、文化、法律意识等,以此来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系统化的文明构成形态,这是表现人类多样机能的综合体,以一种多元化的系统体现出来。第三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相对于以前的文明形态而言是一种新型文明形态,通常与自然生态融合一体的文明,表现为较高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阶段。第四种观点认为自然与文明的关系是从崇拜自然的原始文明到依赖自然的农业文明和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正在转化为效法自然的生态文明。就这些观点而言,生态文明其实就是体现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物质与精神积累的成果,其通常由生态物质、生态化技术以及生态化精神累计而成。生态环境变化与生态资源资本化的特征决定生态文明的特性:第一是生态文明难以界定与计量。第二是生态文明的相关建设成效与整个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其消费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特征。第三是生态文明建设效益具有较强的外溢性与滞后性。生态文明这三大特点正是公共产品的典型特性。外部性是公共产品的特性,从而使得生态环境保护中出现“搭便车”现象,导致生态环境投入资金不足,投资主体缺位现象时有出现。生态文明建设出现市场失灵时,必然会挤压社会资本投资,这样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出现生态产品供给不足。政府的适当介入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有效方式之一,而财政支持政策是最为主要的调控手段。
2、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基础:现实依据
生态环境恶化是全球性的紧迫问题,同时也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尽管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但生态环境污染代价却非常严重。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经济增长至少有二成是依靠生态资源与环境“透支”获得;同时国家环保总局一项研究结果也显示,我国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占该年GDP的10%左右。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出我国生态环境的状况,实施财政支持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国逐渐认识与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投入量逐渐增加。统计资料显示,生态环境投资在“七五”期间占GDP的比例为0.7%、“八五”期间占GDP的比例为0.8%、“十五”期间占GDP比例的1.2%。但其在GDP中所占比例长期低下,与发达国家的生态资本投资比例1.5%-2%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在经济总量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GDP总量为51.93万亿元、外汇总量达到3.5万亿美元左右、财政收入达到11.72万亿元,这些数据充分显示我国有能力也有足够财政空间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
二、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与困境
1、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1998年至2007年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建设中的实际投资就已经达到2700亿元(见表1)。统计资料显示,1950-1999年50年间,国家在草原生态建设上的投入仅为21亿元;2000年以来,虽然加大了投入力度,投入总计约100亿元,大体相当于前50年投资总额的5倍,平均达25元/hm2;同时,国家林业投入达1100多亿元,平均630元/hm2,是草原投入的25倍。生态环境投资增加,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1998年至2008年间,造林面积增加40093.29千公顷、增加林地面积3.64亿亩,森林覆盖率增加近2个百分点。生态环境保护性投资对于促进我国森林面积增长以及森林覆盖率的提升作用很大。在草原生态建设方面增长成效显著,统计显示2001年至2007年间,退牧还草面积达到17005.33千公顷,禁牧休牧草原超过13亿亩。在湿地保护方面,主要是利用退田还湖等方式来实现,截至2006年底,已经建立湿地保护区域473处,面积高达4346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也是生态保护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十五”期间仅水土流失治理经费达到122.6亿元,经过治理达到较好效果。2007年我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99.87万平方米,较1998年,已经增加了24.85万平方米。生态建设进展较好,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各级自然保护区2669个,总面积达到14979万公顷;国家自然保护区为363个,面积高达9415万公顷。
2、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其整体实现需要财政支持,但由于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导致生态文明建设陷入“囚徒困境”中,具体体现如下:(1)生态环境保护投入需求不断增加,这已超出国家现有的资金投入能力当前投入需求压力主要体现的因素在于:一是当前我们国家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治理的难度也逐渐增强。仅仅以过往简单技术来治理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难达到效果,这就需要环境治理技术创新与推广,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则需要大量资金,这样就促成污染治理投入资金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环境治理的成本不断增大。二是生态环境污染的性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当前生态环境污染已经呈现出区域性、流域性等新特征,这已经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新矛盾,而生态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则需要更多生态环境投资资金。三是由于历史发展原因造成生态环境投资“欠账”过多。一直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方面的投资整体水平比较低,远远低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水平。就国外开展环境治理的主要经验可以知道,只有当我们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的投资达到GDP的2%时,整个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而过往我国在生态环境投入方面的水平还远未能达到这一最低要求,这样就造成生态环境治理的包袱越来越重。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民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期望与需求也逐渐提高,这也为生态环境投资增加压力。(2)生态环境投入渠道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虽然我国在生态环境投入方面逐年递增,但是相比于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局面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巨额环保资金缺口,往往就会促使生态环境投入力不从心。在目前管理体制下,容易挤压其他生态环境投入资金渠道,这样就导致一部分投入渠道萎缩,而另外一部分投入渠道就显得名存实亡,这样就很难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对于那些跨区域、流域性的大规模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在资金的筹措和调度上都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资金问题已经普遍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要瓶颈。(3)生态环境投入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未能适应市场而创新管理方式由于生态环境产品的公共产品特性,使得生态环境投入主要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这使我国生态环境投入变成一个国家性垄断行业,使一些社会资金介入生态环境投入领域非常困难。同时也缺乏一套非常严格、具有规范性的、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管理模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环境治理经验表明,仅仅依靠国家财政资金是难以有效遏制环境恶化的,也难以与当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现状相匹配。因此,如要在一定时间内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就需要改革行政管理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对外开放,将生态环境投入领域逐渐向社会开放,以便吸收社会资本的介入。
三、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生态文明的维护需要大量资金的扶持与维护,这些都离不开财政支持。当前的财政投入资金尽管逐年增加,但是投资效率较低、投资环境恶化、投资监管失位比较严重,这就需要不断创新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与思路,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元路径。
1、构建区域差异性财政支持政策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会导致生态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呈现区域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形成具有很强的历史原因,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责任方而言,需要关注区域差异性的特性。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支持政策的制定,则需要充分考虑到区域差异性,从而形成区域差异性的策略。例如,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较强、市场完善化程度要高些,这就需要在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时要注意适当引入社会资本进入,优化投资结构,以便降低财政支持压力;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经济状况较差,市场化程度较差,市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足,这些都会影响生态投资渠道与需求。因此,构建一个区域差异性财政支持体系,尊重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统领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2、建立生态环境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生态环境投入在目前阶段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这就需要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比例。由于历史欠账、经济发展差异性以及民众生态意识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我国财政生态投资比例较低,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生态投资需要占到GDP的2%左右,而我国还不到1.5%,这说明我国财政投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而构建财政投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可以借鉴农业财政支出的具体做法,利用《环境保护法》在法律上规定财政生态环境投入资金比例,将其控制在2%-3%之间。与此同时,还需要强化各级政府的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投入方面的监督力度,对不能完成的各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采用问责制度,真正将制度落实到实处。
3、构建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政对生态环境投入较低,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政府部门政绩考核体系的问题,环境保护在政绩考核中地位不突出,甚至未能纳入考核体系。强化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重新考虑生态环境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同时需要突出其权重。构建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更能清楚地了解到各级政府实际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成效,避免定性指标的主观偏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以量化指标全面及时地反映出各级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与绩效。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在绩效指标构建中就需要充分考虑各级政府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考虑到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因而在指标选择与指标权重的分配上要充分考虑各级政府的实际权益,要具有差异性,以此更加科学地反应出实际问题。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进行生态环境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发现,环境工程与环境适应性直接影响生态环境治理效果。环境系统差别很大,其适应性也有不同变化,所以在进行治理和预防的过程中,必须抓准侧重点,针对性解决环境工程中发生的问题。
一、环境适应性和环境工程基本概念
环境适应性定义GJB4239《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中明确规定,环境适应性是“装备在其寿命期预计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的作用下能实现其所有预定功能、性能和(或)不被破坏的能力,是装备的重要质量特性之一”。该定义中的环境是指寿命期中遇到的冒有一定风险的极端环境,其基本思路是认为如果装备能适应极端环境,一定也能适应较其温和的环境。定义中的功能是指装备实现或产生规定的动作或行为的能力,有功能并不能说明达到规范规定的技术指标,因此还要求其性能满足要求,只有功能和性能均满足要求才能说明其在预定环境中能正常工作,这是环境适应性的一个标志;另一个标志是装备在预定环境中不被破坏的能力,例如:经受振动等力学环境作用,结构不损坏;经受高、低温和太阳辐射等气候环境作用时,产品材料不老化、劣化、降解和产生裂纹等。应当指出,若装备在某一极端环境中(例如低温-55℃)下不能工作或正常工作,当环境缓和(如-20℃)时,又能恢复正常工作时,只要技术规范不要求在此极端环境中正常工作,仍可认为其环境适应性满足要求。许多电子设备的元器件经常出现这种现象。环境适应性的本质。质量特性包括功能和性能、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可靠性、测试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等,环境适应性是产品的一个质量特性。装备环境适应性主要取决于其选用的材料、构件、元器件耐环境的能力和其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时采取的耐环境措施是否完整和有效。一旦装备完成定型,选用材料、元器件、结构组成和选用的加工工艺已冻结,其耐环境能力也就基本固定,因此环境适应性是装备固有的质量特性,它是靠设计(试验)和制造纳入、靠试验和管理来保证的。
二、环境两大特性
1.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是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特征之一,环境适应性是在变化的生态环境之中,可能出现全部情况造成的影响。这其中包括人类对自然变化的适应能力,还有不同物种之间的适应能力,还包括自然变化使物种被淘汰。有些自然变化属于良性变化,并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但是近年来恶性变化不断增加,已经影响到了人类居住的空间,对人类的生存能力提出了更多挑战。为了降低人类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必须努力降低恶性影响,尤其是能源短缺、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等问题,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所以在不会永久损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是生物适应性的重要表现。生态环境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遭遇多次极端危险情况,这些危急情况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永久性损伤,使生态环境寿命下降。如果在极端危险的状态下,生态环境也可以发挥出调节功能,那么就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发挥功能。但是这种适应功能有一定限度,例如在人类使用氯氟烷烃时,往往都会在流层大量堆积,而且会分离出氯游离基,臭氧层与游离基发生反应,臭氧浓度不断下降,最终导致臭氧层产生空洞。这种空洞一旦产生,自然环境根本无法恢复,这就是环境适应性存在的局限。而这种能力是生态环境特有的,所以环境适应性存在于生态环境之中,是生态环境的基础属性。
2.环境可靠性
环境可靠性也属于生态环境的基础属性,但是二者存在一些差别。首先,虽然两者都是强调生态调节能力,但是环境适应性主要强调可能发生的极端危险情况,环境可靠性主要强调日常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并不是特指极端情况。在描述生态环境破坏时,环境适应性主要通过定性方法进行微观诠释,环境可靠性则是通过定量方法进行宏观诠释。当然,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互相存在一定联系,环境适应性越强,生态环境的可靠性就越高,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在进行环境保护试验的过程中,必须考虑适应性与可靠性的区别,环境试验尽可能选择可靠性试验,可以获得准确的生态环境基本数据,在模拟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需要添加环境适应性试验,检验环保措施的实际效果。
三、环境工程的预防与治理
由于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破坏承载力,如果超过承载力就无法进行自我修复。所以在破坏性过大的阶段,需要采取环境工程进行修复,在自然环境恢复适应性后结束环境工程。目前我国常用的环境工程为以下几项。
1.水污染防治
水污染是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基本资源,也是生态环境中的主要因素。根据2010年我国开展的水资源调查数据发现,我国全部城市中,有50%以上的城市存在缺水问题。在世界水污染城市中,前十个城市中有8个是我国的城市。所以进行水污染防治已经是我国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水资源保护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水污染。例如漂白粉、活性污泥法等水污染治理技术,都起到了十分优秀的效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关部门格局实际污染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水污染控制规定,完成水污染防治工作。
2.大气污染防治
社会经济发展更加迅速,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各类家电数量急剧膨胀。虽然家电为人民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大气污染问题却更加严重,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还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冰箱与空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释放氟氯昂,这种物质会破坏臭氧层。而人们最常用的出行工具就是汽车,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会排出大量尾气,这些问题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降低大气污染,我国采取了工业气体净化、除尘等空气净化技术,使空气污染呈现下降趋势。
3.固体废物防治
固体废物防治难度非常大,不仅因为无人面积广,还因为固体废物污染源较多,无法采取全面控制措施。我国常用的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是填埋法,这种方法在公元前3000年由古希腊发明,通过填埋有效降低固体垃圾数量,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得以提升。目前我国进行了多种工业废渣研究,已经将部分工业废渣转换为建筑材料,减少了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固体废物防治方法将不断增加。
结束语
环境适应性、生态环境、环境工程是环境问题的三要素,既是独立性要素,也是密不可分的统一要素。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时,人们在采取保护措施后,往往都会让环境发挥出自身的修复能力,而修复能力的实际意义就是环境适应性。环境适应力是自然环境最基本的属性,在进行环保工作的时候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在生态环境破坏率过大的时候,环境适应性完全失去效果,这就需要环境工程帮助生态系统恢复良性环境。由此可见,环境工程与环境适应性是开展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环保部门必须积极配合,共同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祝耀昌,徐明,任占勇.加强环境适应性基础技术研究发挥环境工程对型号的保障作用[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1,05:24-29.
2.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节能环保的具体措施
要想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节能环保,就要对室外建筑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优化,使室外建筑从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外部装修都体现出节能环保的特性。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节能环保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2.1在室外建筑设计中,选取节能环保的建筑和装饰材料要想实现室外建筑的节能环保的特性,就要从建筑施工的源头抓起,即:建筑和装饰材料。我国原有的室外建筑物主要是红砖结构,随着建筑形式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提高,现在的室外建筑早已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陶粒砌块的外墙结构,这种结构保证了建筑能达到冬暖夏凉的的特性。在选择装饰材料的时候,也要选取节能环保的材料,这样做不但提升了室外建筑的品质,同时也提高了室外建筑的环保特性。所以,要想实现建筑节能环保的特性就要从材料选取环节入手,从材料源头保证建筑物具有节能环保的特性。可以说,建筑和装饰材料的选用,对建筑物的节能环保特性的实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2在室外建筑设计中,优化外墙保温结构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室外建筑的保温特性都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做好建筑物的保温关系到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用户使用的舒适度。目前室外建筑设计中,都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域,选取了合适的外墙保温结构,保证了室外建筑的保温特性符合要求。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如果保温结构选择的不好,将导致建筑物会浪费大量的能源在取暖上,不但浪费了能源,也与节能环保的目标背道而驰。目前在室外建筑设计中,通常的做法是优化外墙保温结构,通过增加外墙厚度、在外墙表面做保温层、采用混凝土浇筑外墙结构等多种方式,提高外墙的保温特性,使建筑物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2.3在室外建筑设计中,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尽量减少电能的消耗在室外建筑的使用中,电能无疑是一个主要的能源消耗。室外建筑中如果不想办法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将无法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室外建筑设计中,为了使建筑物美观,经常在建筑物表面增加亮化景观。比如霓虹灯亮化、广告牌亮化和电子大屏幕亮化等几种方式。这几种亮化方式各自取得的效果不同,但都对电能有较强的依赖。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设计这几种亮化方式的时候,需要选择对电能消耗少的方式。并且可以尝试着增加太阳能发电装置,为亮化装置提供电能,减少对常规电能的消耗。所以,要在室外建筑设计中,提高点恩那个的利用率,尽量减少电能的消耗。
2.4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建筑物与环境的和谐室外建筑设计的一个设计原则就是要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要尽可能的利用周边的环境为我所用。因此,室外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因为建筑物而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在建筑物的墙面颜色选择上,就要与周边的环境相配套,使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颜色和谐统一。又如,尽可能的多利用自然光源,而减少大面积玻璃墙的使用,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光污染。再如,要注意控制建筑物的噪声,空调系统要使用低噪音的设备,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噪声污染。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很重要。
2.5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考虑到人们的正常需求,使节能环保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中室外建筑设计的目标是既要实现建筑物的环保节能的特性,又要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要将节能环保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中。主要包括:首先,优化温度调节系统,使建筑物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程度,并减少对电能的消耗。其次,优化照明控制系统,使照明系统与自然管线有效结合,保证了照明需要的同时,又不浪费多余的电能。再次,优化声音环境氛围,不但使用户能够享受安静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又不对建筑周边环境造成声污染。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要想既满足人们的需求,又实现节能环保的特性,就必须对每一个设计环节进行优化,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2.6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室外建筑设计中,需要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的考虑,不能因为兴建建筑物而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要采取具体措施,加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在室外建筑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周边的地势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树木植物等情况,确定室外建筑设计的方案,使室外建筑设计方案符合实际。其次,在室外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增加节能环保的特性,并且要降低建筑物由于能源消耗而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再次,在室外建筑设计的时候,要选取节能环保的材料,从源头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的基本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其具有独特的基本特征,生态理念是在一个自然环境的生态空间里,各种生物间相互影响、相互合作又相互排斥的环境艺术设计,设计师需要根据生态理念的特性,遵循自然性、独特性、艺术性、生态性,从而形成一个绿色环保的环境空间。
(一)环境艺术设计遵循生态理念的自然性。自然性是生态理念最基本的要素,若设计者追求的是精心雕琢、虚实的美,而不是自然的美,这就偏离了生态理念的特性,环境艺术设计追求的是融入自然的特性,强调的是与自然相互协调、亲切自然、舒适的艺术美感。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其主要表现在遵循源于自然、体现环境自然、研究环境生态规律的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是从自然环境中表现出来的,设计者应融入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中,体会和领悟大自然的生态特性,根据自然的发展规律,设计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园林设计等,使人们能融入到自然的环境之中,领悟大自然的美,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融合。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对于设计者,遵循艺术性是必然的,设计者应根据生态理念的特征,设计出具有艺术本身的意义,这样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人们的生活中能充分发挥作用。
从古代起,水利工程巨大的作用就被发现并利用起来,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更是在保障社会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防洪、灌溉、发电、供水、航运、养殖和旅游等等诸多方面起着保障人民生命财产或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国经过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基本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水利工程体系,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安全、促进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应当看到,水利工程在为国民经济生产带来推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1.1 正面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一方面,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环境带来诸多益处,首先能调节水量。筑坝形成水库,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和生物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水源。其次在防洪治涝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水利工程的兴修,能起到削洪减灾的作用,从而保护了生态系统,使其免受侵害。第三,能提供清洁、可再生能源。另外,在调节和改善气候、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缓解我国的用电形势、改善航运状况等方面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1.2 负面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也形成了负面影响,引起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如如水质污染、饮水安全、泥沙淤积、滑坡地震、移民环境等。一些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生态环境的原本风貌,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改变了水域环境的多样性,如水循环不畅、生物多样性水平下降;改变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特别是对水库的建设,对鱼类的繁殖有较大的影响;水库蓄水,多沙河流库区泥沙淤积和下游冲刷,河道下切,库区坍岸、滑坡及诱发地震等地质问题;原有的河流两岸的陆生植物被淹没,使得丘陵和平地岛屿化和片断化,陆生动物被迫迁徙;被搬迁的城镇及废弃的农田沉入库底,为清除的垃圾、工业废料及化肥农药残留统统进入水库,原有的水域环境,包括人口、耕地、森林、珍稀物种、矿产资源、风景名胜等随之改变,库区及下游河道水质变化,水库可能产生富营养化问题,下游纳污能力可能会降低。
2、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基本理念
基于以上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诸多负面影响,水利工程结合生态建设,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趋势。
(1)树立起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系统全面理解生态水利的理念和方法,正确把握和确立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水利模式,以相应理念的渗透为指导,主动与自然相适应,才能使二者相协调,造福人类。
(2)树立起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协调的资源观,水利工程不仅在防洪、供水等方面作用巨大,在改善水环境、修复生态系统方面同样大有可为,水生态系统的改善对流域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保障作用。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以水利工程建设带动水生态的改善可谓一举多得。
(3)树立起水利工程服务于社会的基础地位观,把水利工程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联系起来。主动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利的更高要求,以水利的适当超前发展来保障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建设生态型水利工程的方法
3.1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我国的水利工程学,是以对水流的控制为目标建造水工建筑物,经过设计计算,保证水工建筑物承载的强度、稳定及耐久性,以满足人们对于供水、防洪、水力发电、航运等需求,但同时也忽略了水体自身的需求,如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建设后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城市水域往往忽略了水流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需要,使河流失去了在自然环境中生机勃勃的生命。所幸的是,生态环境系统受到人类的活动的干扰和损害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受损河流的生态修复研究和实践日益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
3.2 建设生态型水利工程的方法
首先,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方法上要体现亲自然的特性。不但要掌握水在气候系统、水文循环中的运动转换规律,还要研究其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特定的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既要研究水体的物理特性,也要照顾到其系统循环特性。在开发利用河流时,将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置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考虑,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等。
生态水利在工程建设中没有固定的方法,应视不同的水文条件和不同的河道形态进行具体分析。河床长期适应水沙变化的结果造就了不同形式的河槽断面,不同的地质地形和水文条件形成不同的断面。对于不同的水文条件,其特征、形态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因地制宜,灵活的进行规划施工。
4、结语
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水利工程是把双刃剑,人们在通过水利工程获得益处的同时也不得不以破坏生态为代价。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来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还保证了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保护和尊重了自然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廖世洁.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J].广西水利水电,2006,01.
[2]具杏祥,苏学灵.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07.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水土治理不仅关系到水文、土壤、生物等相关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更是植被生态系统改善恢复的关键,因此水土综合治理是生态建设的基础。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究其本质,就是加强植被生态建设。一方面充分发挥植被生态对水土保持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积极提高水土保持对植被生态的维护作用。所谓水土保持,就是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土地措施和工程措施等,以达到改善平衡水土资源的生态循环。水土保持对水资源有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复杂植被生态区域,其生态建设效果也更加明显。(1)能大幅提高生态系统的截水效果,并显著提升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一方面通过采取有效的植被建设,不仅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截留蓄水的能力,增加地下水的蓄水量和调节河川径流的流水量,最终可以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积极改善相关的其他生态系统的平衡,增加生物和植物的数量,最终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2)能显著调节江川河流的水文特性,并直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对突发性降水区域,有监测数据表明,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后,能明显削弱洪水效应,特别是中小流域的区域,其削洪效应可达40%以上。而洪水效应的削弱,不仅使得周边的农村田地免受侵害,更重要的是直接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包括土壤生态、空气生态和植被生态等。因此,我们应加大水土综合治理的力度,提高水土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3)有效减少江川河流的径流总量,明显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使水土和植被联系更加紧密,直接提高在降水过程中有效截留水量,从而减少江川河流的径流总量,不仅能降低洪水爆发时的灾情,也可以减轻持续干旱时的破坏。有监测数据表明,目前通过对黄河流域部分区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已经明显减少了黄河径流总量,特别是7—8月黄河汛期期间,其径流减少量可达3%以上;同时显著降低了黄河洪灾的发生,改善了沿河区域的生态环境,使得水质、土壤、植被及生物等都有了“质”的提升。(本文来自于《环境科学导刊》杂志。《环境科学导刊》杂志简介详见)
前言:当前社会中资源减少,生态失衡已经成为了人类所关注的重点问题。面对这样的形式,人们不得不积极的进行城市发展理念的改革,只有遵循生态发展的基本原则,才能促使社会更加健康的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应建立起生态设计理念,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平稳发展。下面将对做好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措施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可持续生态建筑设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可持续生态建筑指的是在工程的建设开始一直到最后的结束阶段都能尽量的减少能耗的措施。建筑在环境保护方面能充分而的利用能源,并建立起自然生态平衡的环境,使建筑能既美观有安全,同时环保。可持续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之间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生态建筑主要侧重于生态环保的角度,从生态环境方面出发进行设计。而绿色建筑则是主要重视健康性来达到环保的目的。因此,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融性,二者之间共同关注着生态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可以说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都是可持续建筑中的一部分,是一个从低层次逐渐发展到更高层次的过程。
二、可持续生态建筑设计的独特性
(一)地域环境独特性
生态建筑是在自然环境中运行的一部分,主要有生态环境进行决定,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等条件的影响,人们对现代建筑中的光、热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已经有很多的建筑设计是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注意到了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探索新的建筑形式。
(二)层次高品位性
生态建筑中重视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因此,建筑设计是不仅要对建筑环境提出更高的标准,同时也要重视起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环境不遭受到破坏[1]。同时,应认识到,在生态建筑中涉及到了很多的内容,例如:人、动物、植物、气候以及地理位置等等内容。在较高的科学文化技术上积极的运用现代化的建筑知识,就能为生态建筑系统奠定稳定的基础,并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加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
(三)可持续利用性
生态环境是在自然环境中以环境系统为对象进行的建筑工程,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建筑工程对环境的破坏,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但事实情况表明,升天建筑设计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矛盾点,无论是文化传统还是气候条件等都对生态建筑产生了一定的限制性,对此一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稳定前行。
(四)环境尊重性
可持续生态建筑设计的独特性当中有一点十分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对自然的尊重性。无论是设计中还是调研或者施工阶段,都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同时要考虑到建筑的场地限制和地理位置限制,要顺应自然发展,对环境进行科学保护。其次,应对土地和植被进行保护工作,保证绿化覆盖率的同时尽量为建筑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应尽量的增加自然采光量,使建筑使用者能在投入使用后感受到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独特体验。其次,应充分的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建筑留有空地,节省自然资源,以备于未来发展所使用。此外,应充分展现出对用户的关心和体贴,不论对建筑进行怎样的设计和处理,都要尽量的满足人类生活质量提升的目的,使使用者能感受到建筑带来的舒适感。
三、做好可持续生态建筑设计的措施
(一)建筑与自然环境共生
在进行建筑工程规划设计中,应尽量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建筑能与环境之间融为一体。对此,设计中需要对建筑用地周边的环境、地貌以及水文特点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并尊重自然环境因素。同时应在此基础上行考虑到这些自然因素对建筑物所产生的影响,根据自然环境本身特点来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2]。此外,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设计建筑类型,并选择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环保型建筑材料,尽量减少建筑工程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二)控制能源消耗
生态建筑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考虑怎样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对此,设计人员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作为基础,来进行方案设计。建筑的朝向和群落等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来进行布置,保证建筑内的通风和光照良好。同时,建筑物本身的能耗主要是由强和门传等结果进行传导的,这些结构的热传导系数越高就会给建筑物造成更多的热量负担。因此设计中应尽量的做好结构控制,采取合适的结构以及热传导系数小的材料控制结构的传导性能。
(三)积极利用新能源
为了减少对自然环境中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在建筑设计中应尽量采取一些可再生能源应用,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在天气寒冷的冬季,可以利用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成为热能,以便于供室内取暖使用[3]。而在夏季天气较为炎热的情况下,能利用太阳能的隔热性能遮挡出太阳的辐射,降低室内温度,达到制冷的效果。此外,太阳能所产生的热能能为热水器提供能源支持,将热水转换到室内。也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室内的供电,从多当面来减少其他能源的使用,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四)加强绿化效果
可持续生态建筑设计中,绿化设计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首先,在建筑的周边应尽量的减少硬质材料地面铺设,而是应采取绿地的方式来尽量的拓展草坪面积。同时,应在墙面上适当采取绿色植被进行装饰,以此来减少阳光直射而造成的墙面温度过高现象。此外,可以从整体上出发,进行适当的绿色景观添加,使室内外的环境得到优化。
结语: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开始逐渐的认识到了可持续生态发展的重要性。对此,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应尊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全新的视角来进行设计,推动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在人类工业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是第一动力。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科技的影响。环境艺术的设计,也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对科学技术和材料等进行充分的利用,促进自身的发展,这样一来能够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应用,更能够减少甚至杜绝不必要的浪费现象的产生。在资源逐渐短缺的当今社会,只有提高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才能够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应用,并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总而言之,要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将生态的理念进行充分的展示。
(二)艺术的设计与参与
生态环境所代表的事物应该是多种元素和条件的综合体,而不能被作为一种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同时,作为一门艺术,环境艺术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有效地融合生态理念,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那就是艺术的设计与参与。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艺术家和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从现代的视角出发,设计中要能够充分体现现代的思想和理念,促使环境艺术设计既能够充分体现艺术的内涵,又能够对满足现代人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作出贡献。
二、将生态理念融入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实践
(一)天然材料的应用
合理地应用天然材料是生态理念在现代环境设计艺术当中充分运用的具体体现,这对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师只有充分地了解各种天然材料的功能和特性,才能够对其进行更好的加工和制作。例如,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设计师对园林艺术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各种树木的特性,使所种植的树木既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又能够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要能够充分了解树木的习性,了解树木在当地环境中是否能够生存。天然材料的有效应用,有助于资源的节约,能够更好地体现生态理念。
(二)加强对环保设计的重视
加强现代环保设计,是一项能够造福后代的工程。现阶段,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环境艺术设计也将不断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促使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和资源的有效节约能够充分体现环保设计的中心思想,使生态得到可持续发展。要通过环保的设计来充分体现生态理念,并将这一设计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设计师要有能够面对低碳生活和减小资源消耗的能力,并将环境艺术设计的仅有标准规定为绿色环保和节能。
随着城镇居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就目前我国的城市生态环境现状而言,现有的生态环境质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态绿化的需求。为此,必须要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占有率,在提高自然环境质量的同时做到美化城市的效果。那么如何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既能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又能满足人们对城市绿化的视觉享受呢?笔者以为,按照一定的植物配置原则对城市园林建设做出设计与实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作用
在城市工业化发展的影响下,大多数城市都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也不但破坏了城市的自然生态平衡,也对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危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还城市一个洁净的生态环境,我国大力开展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以增大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园林建设水平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由此可见,城市园林绿化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城市园林绿化通过植树、种灌、栽花、培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过程,不仅要提高城市的绿地率,也要充分利用立体多元的绿色植被的生态效应,包括吸音除尘、降解毒物、调节温湿度、有效降低城市污染的程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清洁、舒适、优美、安全的要求,从而为市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
1.2美化市容,充分烘托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城市园林绿化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同时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营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从而使城市色彩更丰富,外观更美丽,并且通过不同园林绿化景观的展现,充分体现出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味。成功的城市园林绿化在美化市容的同时还应充分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底蕴,这是城市园林绿化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2、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植物配置现状
由于园林绿化建设的优良功能特性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国的大多数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都开始积极的进行园林绿化建设。但在园林建设中却急于求成,太过注重整体城市园林规划的整齐一致,而使得城市的绿地结构过于单调,不能体现出良好的生态特性。据研究显示,草木、灌木与乔木相互孤立种植的园林设计方式是当前很多城市园林建设的主要手段,而所选择的树木种类也太过单一,并没有根据生态学中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所适宜生长的树木植物品种也不同的理论依据,选择最适合本地生长,同时又能体现出当地特色的植物品种。
另外,缺乏历史文化内涵和品位也是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和现象。城市园林绿化,并不是随意种植树木花草这么简单的内容,而是要通过植物传递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或者说是一种城市风格,使人们在感受园林绿化所带来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够感受了园林绿化的独特魅力。使城市园林绿化在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的同时,将人文底蕴融合在园林绿化建设之中,烘托出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从而体现出城市特有的景观效果,提高城市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3、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3.1整体优先原则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
3.2生态优先的原则
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以及新平装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创造出稳定地植物群落;充分应用生态位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配置植物,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3.3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各植物种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达到调节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关系,在城市中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3.4文化原则
在植物配置中坚持文化原则,可以使城市园林向充满人文内涵的高品位方向发展,使不断演变起伏的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在城市园林中得到体现。在城市园林中把反应某种人文内涵、象征某种精神品格、代表着某个历史时期的植物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形成具有特色地城市园林景观。
4、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
4.1近自然式配置
所谓近自然式配置,一方面是指植物材料本身为近自然状态,尽量避免人工重度修剪和造型,另一方面是指在配置中要避免植物种类地单一、株行距地整齐划一以及苗木的规格的一致。在配置中,尽可能自然,通过不同物种、密度、不同规格的适应、竞争实现群落的共生与稳定。目前,城市森林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森林绿地的近自然配置应该大力提倡。首先要以地带性植被为样板进行模拟,选择合适的建群种;同时要减少对树木个体、群落的过渡人工干扰。上海在城市森林建设改造中采用宫协造林法来模拟地带性森林植被,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4.2融合传统园林中植物配置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划项目。如何根据城市地域环境与气候、地域植物特性与生物特性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并通过分析进行绿化植物引入,增加城市园林绿化品种多样性,为城市居民提供更高的居住环境已经成为城市园林绿化部门面临的首要工作。由于近年来对生物入侵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不仅仅是以美观为基础更主要的是要保护本地生物链的稳定,避免引入植物、生物的泛滥,影响城市的环境。因此,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必须以科学的分析与实验为基础,以现代植物学为理论进行。
1.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引入的基本原则
1.1科学引入城市园林植物重要性分析
城市园林植物的引入,尤其是外来植物的引入必须经过科学的分析与论证,确保引入植物的安全性。以水葫芦为例可以看出,不科学的植物引入会对城市环境与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水葫芦作为从国外引进的植物,其最初的引入目的是为了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水生环境进行景观修饰,但是,引入后却在部分水域迅速蔓延,严重威胁了水中的其他生物的生存。而在一部分地区其由于水生生物链中的部分鱼类将之作为食物,水葫芦并没有对环境造成影响,而是促进了该地区的鱼类繁殖,促进了该地区水生生态的恢复。在进行植物引入时,充分考虑植物特性也是保障引入植物不会影响本地生物环境的关键。薇甘菊作为护滩植物引入我国,由于没有充分考虑植物的特性,造成其在我国珠江三角洲一带大肆扩散蔓延,对广东福田内伶仃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构成了巨大威胁。被称为“植物杀手”的薇甘菊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深圳以来,已由“星星之火”发展到泛滥成灾。目前,全市受薇甘菊危害的林地面积已达4万多亩,其中4000多亩受害森林已奄奄一息。遇树攀援、遇草覆盖的薇甘菊已从郊野向市内发展,不少市区内公园、绿化带已发现薇甘菊的踪迹。同时,该草在香港、广西和广东其他一些地方也有发生和危害,并正逐年扩大其分布范围。由此可见,植物的引入对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以及生物链的组成,避免引入植物过度繁殖影响本地生态环境。因此,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必须遵循一定原则,在确保引入植物成活率的同时,确保引入植物不会影响本地生物环境
1.2针对地域环境选择引入植物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城市绿化植物的引入制定统一标准,而多数城市的绿化面积相对较小,城市园林多为原有老公园改建而成,因此,园林绿化的植物品种的选用不易过多。对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应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以园林整体规划效果为目的,科学的进行引入。同时注重选用与本土植物物种相近的植物,以利于引入植物的生存,与本土植物物种相近更加利于城市生态的保护,避免出现引入植物过度繁殖对本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1.3根据园林规划选用适宜物种
城市园林规划物种的引入,要根据园林所处位置科学的进行物种引入。在又高大建筑物附近或阳光不充足的地方,引入的植物应选择喜阴耐阴植物。同时还要注意园林周边附近建筑物窗前等位置引入的植物不应过于高大,以利于建筑采光为基础进行植物的引入与选择。在工业园区附近的园林植物引入还要注重引入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且植物对污染环境还要有较强的改善作用。例如,引入夹竹桃、千头椿等我国本土的外地植物。而在城市中心街区园林植物引入时,要注重引入植物对汽车尾气的吸附与改善,注重引入植物不能对城市环境造成过多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我国许多地区的园林规划中多采用杨柳科植物垂柳作为景观建设的主题,造成城市春季柳絮满天飞的情况。虽然漫天柳絮在城郊公园中对营造公园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种植在室内会造成环卫工人工作量的加大,而且对人们的呼吸系统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城市园林植物引入要通过多方面的综合考虑进行。在进行城市道路转盘中心园林景观植物引入时,也应以国内本土植物为主,以同地域植物为主,以此利于城市道路景观的持久性。
1.4城市园林植物引入应以节约型为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城市规划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规划部门对园林规划的推进。现代城市中越来越多的注重对市内园林的规划与建设。而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植物的引入必须以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主导思想,选用多年生木本植物作为园林植物的主体,减少和降低城市绿化成本、提高城市绿化资金的使用率,为扩大城市圆领绿化面积奠定基础。
2.根据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地形、地貌、地质等具体环境、立地条件和绿地的功能要求,按植物生物学习性和园林植物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和观赏特性。
(1)拟以现代人居环境的功能要求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为目标,体现以人为本全新理念的生态型居住环境。 (2)运用景观生态理论和生物多样性原则,在绿化植物配置中以常绿为主,以本土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景观植物材料,合理有效地配置乔、灌、草、花卉、地被。 (3)按照绿化建设的原则,以水景环境构筑田园水岸景观绿色的生活空间。在园林中,按其生态习性可分为:①浮叶植物:睡莲、满江红、萍蓬莲、菱等;②挺水植物:荷花、千屈菜、水葱、泽泻、雨久花、香蒲、菖蒲等;③沉水植物:金鱼草、伊乐藻、轮叶黑藻等;④滨水植物:水杉、落羽衫、竹类、水松、木芙蓉等。目前,水生植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专类水景园、野趣园的营造。(4)根据绿化景观不同的要求,在绿化中除了种植骨干植物大树外,配植具有园林观赏性能的药用植物。如:“芳香”药用植物、“色彩”药用植物、“食用”药用植物、“保健”药用植物等,以体现对居住人的关爱。
结论当今生态园林建设步伐加快,合理的植物配置越来越受到园林界的重视,通过植物的物理特点与地形、园路、铺装、置石等多种造园元素相结合,坚持乔木为主,乔、灌、花、地被合理配置,让植物生态功能、体态功能与观赏特性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最佳的绿地植物景观效果。推广节约型园林建设理念,以自然适生植物营造特色绿地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 牛萌.郑州市园林植物配植调查与分析[J].河南林业科技,2008(4):16-18.
[2] 母俊,赵翠荣,刘兴乐,等.襄樊住宅区植物造景中园林植物配置探讨[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12-13,21.
[3] 刘爽,赵伟韬.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植物造景初步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3):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