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消费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4-02-20 14:41: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理性消费的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理性消费的措施

篇1

                                                                        二00四年三月十五日

                  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12315维权服务措施

一、提供全天受理服务。12315电话,工作时间人工受理,非工作时间录音电话受理。不具备录音电话受理条件的地区,在非工作时间,公布值班电话,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

二、保障受理渠道畅通。12315机构除接受电话、信函、来人申诉举报外,逐步开通互联网络,网上受理申诉举报;根据申诉举报情况,适时调整电话数量,保持电话畅通。

三、热情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受理时,做到热心,诚心、耐心。对属于工商行政管理职责范围内的咨询、申诉、举报,有问必答,有诉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对属于其他部门的咨询、申诉、举报,准确告知受理部门及联系方式。

四、公正处理消费侵权案件。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在处理消费侵权案件时,做到公正、公平。如有正当理由认为存在影响公正处理因素的,消费者和经营者双方均可提出执法人员回避的要求。

五、简化调解处理程序。对争议金额较小,事实清楚的消费者申诉,按照简易程序现场调解,及时办结。对疑难申诉,需要消费者提供证据材料的,一次讲清所需材料,不让消费者多次往返。

六、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对消费者的申诉,在办结后两个工作日内反馈结果;对举报人要求反馈的,在结案后三个工作日内予以反馈。

七、适时消费维权信息。及时汇总、分析消费者申诉举报信息,定期公布;针对突出的消费侵权问题,消费维权提示,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篇2

二是种菜群体发生了变化,种菜技术水平落后。老菜田被占,可以开发新菜田。从形式上看似简单,实际上有相当大的差距。蔬菜种植是一门很难的农事,不仅品种繁多,其栽培技术也不好掌握。露地、保护地、反季节性蔬菜栽培技术,没有十年二十年的种菜经历是很难掌握的。又由于房地产业发展速度太快,新建的菜田很快又被占,使城镇周围附近农村中的菜农更年轻化了,种菜群体发生了质变,种菜技术水平落后了。

三是蔬菜上市流通渠道成本加倍升高。蔬菜上市流通渠道成本加倍升高有多种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楼市房价的暴涨,使室内交易成本加倍上升。目前在商场里每节柜台的费用从几百元上升到几千元,露天早市也受此波及,摊位费也上涨了许多。

四是菜农的经济组织落后。分散的农民经济实力太弱小,许多农民都因无法与外界沟通,使农副产品成交太难。他们不是东奔西走,就是被压等压价,或者是批零差价太高,农民被坑蒙拐骗的事情,今天早已经不成为新闻了。当前农民最困惑的事,一是生产什么,二是怎么生产,三是产品卖给谁,四是能卖多少钱。

如何解决“菜篮子”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科学规范,制定政策,因势利导,百年不变。整顿房地产市场,不能折腾,要有长远规划,不乱花钱。菜园子稳定在百年不变的地方建立,也就是在远离城市60―90公里左右,交通方便、地势高、有水源的地方开发新菜田。

篇3

DSSW

引言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网络购物人数的迅速增加,达到1.94亿人,其中团购行业表现较为突出,团购用户数上升至6465万,年增长率为244.8%,全年增速在网络服务中位居第二。团购商品因其低廉的价格、繁多的种类和电子商务本身的便捷特性而受到众多消费群体尤其是年轻白领和学生群体的青睐。

网络团购在方便人们低价快捷购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工具的操作风险,售后服务难以得到保障等,其中噪声信息引发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也是团购活动的重要弊端。

1. 网络团购中的噪声交易概述

噪声交易主要是指投资者根据噪声信息进行的交易,噪声信息看似真实,但事实上并不能真正的反映市场情况。

团购网站公布的信息主要包括商品的基本介绍、原价、折扣情况、现价、团购结束时间、最低团购人数及已参团人数。其中网站公布已经参加团购的人数,消费者易将该数字理解成理性消费者的人数,同时也是消费者总数,从而引发噪声行为。所以在网络团购中,网站公布已参团人数成为交易中的噪声信息,它会引起噪声交易者的非理性消费。

2. 基于DSSW模型分析网络团购中的噪声交易

2.1模型的提出

DSSW模型是一个简化的叠代模型,它主要描述了依靠外生有偏信息进行投资的投资者行为。

在团购交易中,我们假设存在团购商品u,它带给理性消费者的真实效用为r,团购期间t内商品的价格记为p,非理性消费者的规模为μ,理性消费者的需求为1-μ。在团购期间t内,非理性消费者对团购的商品有一个定价错觉p,p服从均值为p*、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

p~N(p*,σ2) (1)

所以,理性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E(U1)=C0+λ1[r+pt+1-pt(1+r)]-γ1λ12σ2(2)

非理性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E(U2)=C0+λ2[r+pt+1-pt(1+r)]-γ2λ22σ2+λ2p(3)

λ1和λ2分别是单位理性消费者和单位非理性消费者对团购商品u的需求,γ1和γ2是对商品的厌恶系数。pt+1是消费者在团购时期t内对团购结束后t+1时期内商品u的基本面价格预期。

为了使得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分别对(2)和(3)式中的商品需求求导并计算得:

理性消费者对团购商品的需求数量为:

λ1=■(4)

非理性消费者对团购商品的需求数量为:

λ2=■+■(5)

通过(2)、(3)两个效用函数,分析计算得出非理性消费者与理性消费者之间的效用差值为:

R2-1=p-■(6)

非理性消费者与理性消费者之间的期望效用差值为:

E(R2-1)=p*-■ (7)

2.2 模型分析

2.2.1 非理性消费者对商品需求数量分析

(5)式给出了非理性消费者对团购商品的需求数量λ2,这里的需求数量并不是单个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而是将所有非理性消费者当做一个整体,即非理性消费群体对某种团购商品的需求数量为λ2,近似等于非理性消费者的人数(如果每个消费者指团购一次该种商品,则商品需求数量等于消费者人数),从中可以看出影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主要是消费者对商品的厌恶系数γ2。非理性消费者对商品的厌恶程度并不固定,会根据外界噪声信息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2.2.2非理性消费者与理性消费者之间的期望效用差值分析

(7)式表示的是非理性消费者与理性消费者期望效用差值E(R2-1),在理性消费者规模μ不变的情况下,该数值主要与消费者对商品的定价错觉均值p*和方差σ2呈正向变动关系。已参团人数均会使团购的错觉定价均值p*和方差(错觉定价偏离程度)σ2增大,引起期望效用差值E(R2-1)的增加(根据(7)式),非理性消费者预期效用增加,更多的非理性消费者进入市场,参加团购。

3. 抑制非理性消费应采取的措施

消费者非理性消费主要是由网站公布的信息形成噪声从而引发噪声交易行为,抑制冲动消费就应该完善网站信息制度,给消费者呈现最客观真实的信息。

在显示已经参加团购人数的基础上,增加该团购信息访问人数,通过观察两个数字之间的比值来确定消费者的规模,而不是简单的将已参团人数当做消费者规模。如果只公布已参团人数,但这个数字较大时,消费者会不自觉的认为这款产品的消费规模大,应该值得购买。如果将它和浏览人数进行对比的话,我们可能发现信息浏览人数更大,也就是说更多的人看到并考虑了这款产品却没有购买,这样一个比较完全的信息有助于消费者更好地评定自己对商品的厌恶系数、错觉定价均值和方差(错觉定价偏离程度),从而更加客观冷静地评定商品带来的效用以及是否应该进行消费,有助于抑制非理性消费的发生。

除上述信息改善措施有助于抑制非理性消费外,还可采取健全法制、理性消费意识宣传、模式创新等多种方式来改善消费者的团购环境,促进团购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晗,钟正强.网络团购模式下的消费者行为探析[J].商业时代,2011(22):48-49.

[2] 姚磊,李英,王凤杰.基于博弈论的电子商务团购信任问题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3).

篇4

Abstract:Inrecentyearsalongwiththeeconomicdevelopmenttourismdemandshavebeenmoreincreased.Thisbringsaboutnewneedsfortouristconsumptionresearch,eventhoughthecurrentstudyremainsratherlimited.Tourists′irrationalconsumptionbehaviorgetsmoreprevalentassoonastourismactivitiesdevelopmorefrequently.Thisphenomenonmayrestrictitsfurtherdevelopment.Thepaperexpoundstourists′irrationalconsumptionbehaviorintermsofcharacter,causeandprecaution.

Keywords:tourist;irrationalconsumptionbehavior;character;cause;precaution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已发生变化,旅游在过去是有钱人的消费,现在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需要。但由于经济能力、观念和消费心理的差异,旅游者消费行为呈现多样化,非理性消费行为随之越来越普遍,这对于旅游者本身和旅游业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因此,研究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旅游地的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旅行社的线路设计与服务改善以及相关部门制定旅游政策提供参考。

近几年来,学术界出现了不少研究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科研成果。黄德海对我国当前消费品市场上非理性消费的主要表现进行研究[1];黄守坤从经济学、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2];刘佳刚等[3]介绍了三种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是专门研究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文献很少,仅见李菊霞等[4]研究了我国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具体表现和消除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途径。笔者试图对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进行界定,分析其特征、危害、成因,从而探索出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

二、旅游者理性与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界定

旅游者消费行为是旅游者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文化的地域“交换”,产生消费行为或消费过程[5]。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在对旅游地和旅游产品的信息接收、感知、选择和决策这一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旅游者会表现出理性或非理。所谓理性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行为。非理性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做出的不合理的消费决策,它一般表现为消费者不按追求效用最大化进行消费,或是消费时没有考虑收入的约束,或是不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进行消费,或是对消费品的判断认识不足等。

三、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特征及其危害

(一)旅游时间选择过度集中

自从1999年国家假日办实行黄金周、双休日的假日政策后,旅游者进行旅游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五一、十一和春节这三个时间段。根据中国旅游网的报道,2005年的五一、十一、春节黄金周的旅游人数分别为1.21亿人次、1.11亿人次和0.69亿人次,占全年入境与国内旅游人数的22.59%(见表1)。在此期间,许多旅游目的地人满为患,旅游配套设施的利用率达到100%,有些著名景区不得不采用每天限流或提高价格来应付滚滚人流带来的压力。黄金周景点过热,不但降低了旅游者的满意度,并对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造成破坏。旅游者选择这些时段进行旅游没有追求效用最大化,属于非理性消费行为。

(二)旅游空间选择不合理

我国拥有很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分布地域比较广,但旅游者在进行旅游地选择时,绝大部分偏向热点景区,而温点或冷点景区备受冷落。据统计,2005年五一期间,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39个重点旅游城市旅游人数占五一期间总人数的38.70%。就是面对同一景区,旅游者选择游览景点也呈现出趋热避冷,例如南岳衡山的景点大庙、祝融峰游人如织,有增无减,而风景优美的藏经殿、麻姑仙镜等景点游人不多,由冷点渐成为了冰点。这一局面的进一步恶化给旅游地承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此引起旅游地环境的破坏和旅游质量下降。

(三)异化旅游内容

不少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消费时,其部分行为对旅游内容进行异化。有些旅游者利用公费旅游的机会,对美丽的旅游景观不加理睬,只进行日常的一些大众娱乐项目,例如玩牌。曾有报道,不少到三峡旅游的游客在游船上不欣赏三峡风光,取而代之的是玩牌。还有些旅游者以旅游为幌子,在旅游过程中追求不健康的感官享受,开展、看、聚赌、吸毒贩毒等非法活动。这一现象不具有普遍性,但如不及时加以制止,随着旅游朝个性化发展的趋势,只会蔓延开来。另外,在旅游过程中,一些旅游者在不良导游的游说下,或者自身的爱贪小便宜习惯的影响下,出现购物不追求物美价廉、容易上当购买伪劣旅游商品等非理性消费行为。还有一些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虚荣心,在没有考虑自己的收入或收入阶层等约束条件下,一味追求商品或服务的效用,盲目攀比高档消费。这些现象大大削弱了旅游本来的含义。

(四)破坏环境和设施

早在2002年,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负责人、全国政协委员梁从诫就指出非理性消费行为会对环境造成消极影响[6]。除了上面讲到了旅游者在旅游时空选择的过度集中造成了环境和设施的破坏,还有不少旅游者受自己不良习惯的影响或者对旅游服务不满,在旅游活动中不讲卫生,例如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等,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到著名景点喜欢留下“某某到此一游”,或者在文物上面涂鸦,制造大量的旅游垃圾文化,给旅游景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无形中给后来的旅游者一个错误的引导。这些忽视社会公德的行为都属于非理性消费行为。

四、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成因

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形成原因很多,归纳一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旅游产品的特点造就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形成旅游者的决策是一个结构化和连续的过程,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面对复杂的情景和问题时,旅游者会采取捷径或应用部分信息进行处理,这样容易导致非理性消费行为产生。由于旅游产品的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异地性和综合性等特征,供需方对旅游产品的信息获取严重不对称,使旅游者面对的问题更加复杂,决策出现非理性也是很普遍的现象。因此为了降低风险,在选择旅游地时出现趋热避冷。

另外,旅游产品单一和组合不合理也是造成旅游者对旅游内容进行异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旅游者在钱和闲都不缺的情况下,当然希望旅游产品能满足个人的需要,而现阶段旅游产品的内容单一,形式以团体消费为主,这无形中造成了供需不协调。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者很容易产生改变旅游项目内容的心理和行为。

(二)旅游者本身的原因导致非理性消费行为

旅游者自身养成的好奇心理、对利益的冲动、贪图便宜、不计后果等消费心理和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导致了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发生。一些旅游者出于对某种旅游资源的好奇,在不考虑自身收入、产品价格水平等约束条件,进行旅游消费。或是把旅游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为满足自身的虚荣心而进行盲目攀比和过分讲究旅游的消费档次。或是在作决策时,未经仔细考虑或者对旅游产品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主观上形成决策上的失误;或是受传统文化或宗教文化的影响,旅游消费并不是遵循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进行。前面说到,旅游者在旅游时间选择上的过度集中,很大程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平时聚少散多,只有在黄金周和春节,家人才有机会为了增进家人和睦而进行家庭旅游。

(三)旅游供应商的经营策略推动非理性消费行为发生

有些旅游供应商专门针对旅游者的非理性消费行为进行产品开发、产品定价和产品促销。例如,国外和国内旅游供应商推出不少超豪华酒店或者富人度假旅游区,专门针对富豪们的攀比心理进行产品开发和定价;户外用品就是特意为野外运动发烧友开发出来的产业,不少商家推出能被发烧友们肯定的专业产品,除了赚到不少好口碑,最终反映到市场销售业绩上[7]。还有一些旅游供应商提供名副其实的旅游产品,把旅游者骗来消费,从而导致非理性消费行为。

(四)旅游媒体的营销手段引发非理性消费行为

一些旅游媒体进行虚假广告宣传,使旅游者在作决策时产生错觉。宣传的低价旅游线路与实际消费价格不一致,或夸大旅游带来的身心体验,造成旅游者在消费时心理失衡,从而引发破坏景点、制造垃圾等非理性消费行为。旅游媒体利用事件营销,夸大或曲解旅游产品的效用,一方面,造成旅游者盲目进行消费,引起部分景区过热,旅游消费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引发旅游产品价格的暴涨暴跌,不利于物价稳定。

五、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防范措施

由上面对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分析,可以看出,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是普遍的但不利于旅游业健康发展和旅游者合理消费。因此,针对以上情况,要对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

第一,大力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日渐丰富,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将缩小供需差距,推动大众旅游的发展。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过程中,要考虑将不同的旅游产品以一个鲜明的主题加以组合,或者开发综合性强的产品,从而满足一个团队中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开发个性化的旅游产品要充分发挥旅游者的主观能动性,留给旅游者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旅游体验。

第二,提高国民素质,形成健康的消费观。我国相关部门对此做了不少工作。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2005年7月发出通知,部署在全国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9月1日联合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12月中旬,中央文明委、国家旅游局等10部门又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深入宣传践行《指南》和《公约》。提高国民素质是一项长期工作。每一个阶段都要社会各界大力配合来完成。政府可以通过旅游媒体做大量的公益广告。

第三,加强旅游供应商的企业诚信建设。非理往往是可以预期的,旅游供应商可以利用旅游者的非理获取利益。因此,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旅游者投诉管理制度和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对旅游供应商的商业行为进行监管,以保证广大旅游者的切身利益不受到损害。另外,旅游供应商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科学,注重环保,讲诚信,也在很大程度上制止了不良旅游消费行为并教育了旅游者。所以,旅游供应商应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法规意识,规范自身的执业水平,多开展诚信活动,营造诚信环境,形成诚信文化,这既有利于企业发展,又有利于引导旅游者进行合理消费,达到供需双方“共赢”。

第四,正确引导媒体对旅游业的影响。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旅游业来说,一方面要借助媒体的影响来推动行业发展,另一方面要防止媒体对旅游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媒体的受众是广大民众,媒体信息传递给旅游者较其它促销方式来说更加迅速,对旅游者做决策产生影响,容易导致旅游者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因此政府部门要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的手段加以规范媒体报道的公正,社会各界应该大力呼吁媒体加强其公性力,这有利于减少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发生。

总之,在面对旅游者的非理性消费时,除了加强行业规范和法律健全,更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去引导旅游者逐渐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社会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不单单考虑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要注重引导旅游者进行合理消费。有不少经济学学者认为假日经济在短期内刺激经济,但不能带来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对节假日进行合理分流,旅游者出游的时间相对分散,这对于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者健康消费都有利。

参考文献:

[1]黄德海.理性与非理性消费行为刍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21(3):82.

[2]黄守坤.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J].商业研究,2005(10):14-17.

[3]刘佳刚,刘乐山.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与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6,22(1):85-88.

[4]李菊霞,林翔.关于引导我国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1(6):169-17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