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4-02-20 14:42: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互联网金融的优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篇1

一、互联网金融产生的条件

互联网金融不是简简单单的把互联网和金融联系在一起,互联网金融本身的出现是时代和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互联网金融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是当今的社会属于高度发达的网络社会,根据相关的数据表明,到了2014年6月为止的时候,我国的网民人数达到了6.32亿,并且仅仅半年新增长的网民人数有1442万人,所以可以看出我国网民的数量基数是十分巨大的,而且全国的网络普及率达到了46.9%,如此高的网络普及率就保证了互联网金融所需要的客户源头,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网络手机也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并且一些高科技的技术例如云计算、大数据和数据搜索的出现,也为互联网金融在技术层面上提供了支持。

第二是金融服务的对象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有着十分巨大的需求空间。但是传统的金融市场本身的信息高度就不对称,本身的融资成本和时间上的损耗等等一些客户比较关注的成本都是比较高的,所以就导致了互联网金融这种创新的金融模式出现的需求增加了,正是这种内在的需求才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第三是传统金融的供给和需求出现了断层,因此相较于传统金融来说的话要想维持发展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增值保值,不过相对于一些中小企业作为主要的金融群体来说的话融资难的贷款利率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这就对一些商业银行来说的比较难以向外贷款,所以就使得传统的金融供求结构出现了畸形,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就缓解了这种畸形机构。

二、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

互联网金融相较于传统金融来说本身具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最为主要的一点不同的地方就是在金融领域的业务模式上来说,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主要分为了三大部分。

第一个互联网金融业务就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公司来进行业务交易。所谓了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信用和实力保障的非银行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依靠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在用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间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主要的收入就是靠交易的佣金和行业用户的资金信贷利息,以及进行一些业务所获得的的服务费等。这类模式以易宝支付、快钱、拉卡拉、汇付天下等为典型代表。

第二个主要的金融业务就是P2P网络贷款。主要指的就是资金供求的双方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成资金匹配与融通的行为,就是说借款人可以通过这个互联网金融平台找到本身具有一定实力的贷款人,这样来一起分担一笔借款的风险的行为。这个业务模式主要是通过向借款人一次性收取费用或者向贷款人收取管理费用等来获得收益的。

第三个主要的金融业务模式就是大数据金融。主要说的就是通过集合海量的非结构化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进行实时的分析来掌握客户的交易信息和消费习惯,对客户的金融行为进行准确的预测。这样就能够在产品的设计和营销上采取十分有力的对策,提高信贷效率,大数据服务平台的运营模式可以分为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平台模式和以京东、苏宁为代表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三、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一)交易成本低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史不是很长,尤其是在金融领域里属于一个新兴的金融产业,而且互联网金融本身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的依托,网络是互联网金融进行交易的主要平台。因此相较于传统金融来说,具有着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成本的交易比较低廉,只要在网络上就可以进行手续的办理。可以说在进行互联网交易的时候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办理,在进行互联网金融办理的时候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本身不受资本资金的管理,也不受贷存的管理,因此就减少了很多方面的的资金资本。

(二)交易时间短范围广

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业务的主要平台就是网络,随着现代社会网络的普及率不断的提高和网民基数的扩大,人们越来越多的接触到了网络,网络极大的扩大了人与人交往的网络。因此在网络极大普及的便利条件下投资者可以直接在网络上寻找投资的目标和进行金融交易的对象,这样一来相较于传统的金融来说互联网金融超越的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这样的金融交易就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金融贸易。所以说互联网交易具有的更大的特点就是交易的范围十分广阔,几乎只要有网络覆盖就可以进行金融贸易。另外互联网金融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很快的进行,减少了传统金融中那些繁杂的手续,所以互联网金融在进行的时候交易的时间更短了,也就提高了金融的效率,可以给客户带来更高效快捷的服务。

(三)交易效率高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尤其是在金融领域来说互联网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了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当中,其中的操作和运行的程序也日益的标准和完善,所以在交易的速度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比如阿里小贷依托电商积累的信用数据库,经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引入风险分析和资信调查模型,商户从申请贷款到发放只需要几秒钟,日均可以完成贷款1万笔,成为真正的“信贷工厂”。这些都是互联网技术改善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所以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在办理一些金融业务的时候,比传统金融更加的高效和快捷,省掉了很多繁杂的手续。在这样的背景下,客户的选择倾向就会自然而然地实现转移,在奠定客户基础的同时,也通过不断的实验进行改进,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篇2

1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

2007年中国出现了第一个互联网金融的产品,随后的三年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都只有几十家,到了2011年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开始呈现一个量上增长,、2012 年,支付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476.4 亿元, 至2013 年达到9057.5 亿元, 是2012 的19倍, 市场份额从2012 年的31.5%上升至74.3%。2014 年是互联网金融爆发增长的一年,互联网理财产品在推出仅一年时间内, 用户规模达到6383 万, 网民使用率达10.1%①。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不仅改变网民理财行为,也使得理财观念深入人心,自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网络调查显示,在购买过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中有76.3%的人表示今后会把更多的银行存款转去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由此可见在未来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无论是从业务量还是模式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根据基金形式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种是货币基金,主要是以余额宝、微理财(腾讯)等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型理财产品,这种理财产品无需手续费可进行消费、支付和转出操作,同时承诺T+0 赎回, 实时提现的优点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流动性的需求,同时具有支付、收益、资金周转功能;第二种是证券投资基金,随着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逐渐从以货币基金主打的现金管理转向定期管理,这种理财产品的出现为理财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第三种是公墓基金,这类理财产品是前两类的补充,风险和收益较高,主要靠吸引希望得到高回报的投资者。

2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优势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喜爱,并且每年都呈现一定数量的增长。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得益于其突破传统的理财模式,不断的进行快速更新,以各种模式进行发展。

(一)创新金融产品模式

相比传统的金融理财产品模式来说,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是投资者利用互联网进行理财的投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无需客户进行繁琐的手续办理,客户的资格审核全部都在网上实行,快速便捷。银行理财产品大多利率较低,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大多利率较高,以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但是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在高收益的情况下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注重用户体验,创新营销模式

以用户为先是互联网金融的思维模式,互联网金融实现了从产品思维向用户思维的转变。例如理财通、余额宝的设计就是将最简便的留给用户,用户只要进行两三步的简单操作,即可得到自己投资或提取现金的操作,然后它却把复杂的数据留给了后台工作人员。然而传统的金融理财产品因为风险控制等一些要求通常会以自我为中心,通常会让投资者做一些事情,而没有考虑到投资者的需求,从最大程度上给投资者带来便利。而互联网理财的作用,本质上是利用了资金的运作逻辑,规模越大,议价能力更强,同时满足了小众投资者的理财需要。虽然过程复杂,平台方和融资方之间的系统对接、资金匹配都事先通过流程设计确定,并满足资金兑现的最大峰值。但在面对理财者而言,这个过程是简单的,收益是明显的,赎回也是十分轻松的。也许这种收益简单、通俗易懂正是所谓的“互联网思维”。

(三)投资门槛的创新模式

传统的理财方式通常会设置一定的金额限制或者有一定的专业性,一些不懂得投资的人会不知道如何进行投资。然而互联网金融产品通常本着为用户考虑的思想,从而设计出明显移动的投资,通过利用手机、电脑、电话等各种渠道就可以实现投资,降低对于投资者的要求,并且一些产品允许投资者以少量的金额进行投资,总之运用各种手段降低对于投资者的要求,也就是降低投资的门槛,最大化的方便投资者。

(四)营销渠道创新

现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通常会用各种微信朋友圈的软文进行宣传,同时也会用赠送一些投资体检金的方式让用户去体验自己理财产品,从而达到吸引投资者的目的。同时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还会采用通过赠送一些推荐过新用户的老用户的方式,去增加自己的投资者,这些营销方式相比传统的理财产品来说都是创新的营销方式,像余额宝等理财产品在短时间内吸引那么多的投资者,在传统的理财产品中是不可能达到的。

3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未来发展策略

(一)选择合适自己的营销渠道

一个企业要想有良好的发展,就需要将自己的产品销售的很好,因此选择合适的营销渠道就销售自己的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互联网理财产品主要有三种营销渠道: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淘宝等平台进行销售;借助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产品销售。建立自己的网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是能够增加自己与客户的粘合度并且能够建立自己的品牌增加自己的知名度,第三种见效快,借助第三方平台往往都是利用一些比较知名的平台,可以帮助经营者在短时间内获得效益。三种方式各有利弊,这就需要经营者选择一种或几种适合自己的方式。

(二)定制符合大众需求的个性化的理财产品

市场上的理财产品随着客户的需求每年都在大量的增长,经营者应该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制定一些符合客户需要的理财产品,从整体上来看理财产品大同小异,但是还是会有区别,比如一些投资者可以承受高风险就可以将收益率设置的高些,有些投资者认为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较低就可以设置一些收益率适中的保本的理财产品,从而吸引不同的投资者。

(三)改革技术,方便用户

经营者应该加强技术方便的改革,给用户带来最大程度的方便,把复杂的留给自己,提高自己的服务效率。比如余额宝实现了现金赎回的T+0的方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实现,经营造可以优化流程实现这样的方式,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方便用户。同时在网站的设计上也可以进行优化,使用户能够在方方面面都体验到技术改进带来的益处。

(四)加强企业管理,控制风险

作为互联网金融理财是有一定的风险存在的,其实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互联网金融都有一定的风险,但是由于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了最大化的便捷,把麻烦留给自己就容易出现一些由于审核等等各个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因此作为互联网金融产品需要有一支过强过硬的风险控制队伍对每个环节进行把关,总之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才能控制住风险的发生,同时也要注重对于互联网的安全控制,以及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数量规模。

4 结语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有着与传统理财产品大为不同的创新优势,其创新的模式、营销方式、较低的投资门槛都为投资者带来了诸多便利和益处,使得不懂金融的投资者也可以参与投资,极大的激发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发展,在未来相信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还会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当然投资者在享受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红利的同时需要注意金融产品的世界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参考文献

[1]邱均平,杨强,郭丽琳.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用影响因素研究[J]. 情报杂志,2015,01:179-184.

[2]郭亦涵. 投资者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

篇3

互联网金融是新兴起的金融发展领域,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能够使金融行业得以创新发展。在信息通讯的时代下,互联网金融和传统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当前已经有了多种互联网金融的方式。例如以阿里贷款为代表的电商金融等,这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就对传统的商业银行有很大的冲击。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论研究,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有所启示,能够促进商业银行在市场中的进一步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以及发展优势分析

1.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分析

在市场经济逐步形成及成熟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比较迅速。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传统的金融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从互联网金融自身的特征来看,体现在多个层面。在大数据的应用特征上比较突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应用在非结构化,以及海量的数据集合大数据特征上比较突出。在大数据的技术应用下,能够有效促进高频交易以及社交情绪分析。再者,互联网金融的交易信息对称性的特征也比较突出。在互联网的技术应用下,互联网金融的的交易过程中都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的,在信息上的对称性就有着要求。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将信息的搜集效率加强,在这些信息下就能够对对方的财力信用状况做出直接的评估,保障了信息的对称性。另外,从互联网金融的经营模式来看也是多样化的。互联网金融系统是多层次的,在金融互联网的子系统的实力比较雄厚,在基础设施上也相对比较完善,在风险控制的机制上相对比较健全。通过多样化的经营方式,经营的效率水平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的特征还体现在金融服务的普惠化以及经营环境的公开化等方面。

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优势分析

互联网金融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愈来愈重要,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优势上也比较突出。互联网金融是将网络技术应用的重要金融发展形式,这就决定了其自身的优势比较突出。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应用在费用上就相对比较少,能够使信息的处理效率得以有效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能够使信息的搜索查询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就有利于实际工作效率的提升。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其拥有的顾客数量上也比较客观,并且能在业务服务水平的提升下,增加客户的粘性。另外,互联网金融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能够在众多信息资源的获得上实现便捷性,这也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发展优势。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就能够将运营的信息和顾客消费的信息获取得到加强。在互联网金融的应用下,就能够有效提供和顾客需求相对应的商品,这样就能使风险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仅如此,在互联网金融的应用发展下,就能够将长尾效应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分析

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来看,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对新的产业有了推动作用。互联网金融在未来的发展就成为趋势,金融行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对传统银行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冲击。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也经过了几个重要的阶段,在移动支付对传统的银行支付业务上替代的阶段,移动支付在快捷的支付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顾客能够在移动终端的应用下实施财务支付。这是互联网金融和传统商业所不同之处。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规模上来看,发展也比较迅速,在P2P网络贷款的产生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成交额上也飞速的增长。从这些发展的情况来看就能够了解到,网络平台的贷款发展潜力是比较大的。而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也比较迅速,在线下支付的业务上逐渐占据了主流。在众筹模式的发展应用下,各个众筹网站的平台定位也突出了自身的特点。除此之外,在大型的电商企业的金融化发展过程中,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也使得金融需求开始增多,大型的电商企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就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2.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下,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也从多方面产生了影响,商业银行的中介作用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就逐渐的削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然不久,但产生的影响却比较大,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涉及。从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来看,就会对商行的支付媒介功能有一定的削弱。根据实际统计资料显示来看,在余额宝的推出下就迅速的超过了商行的业务水平。由此就能够得知互联网金融对商行的发展影响之大。在互联网金融中的众筹模式以及P2P网贷模式的发展,对商行的信用媒介地位也产生了很大的威胁。主要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成本比较低,在信息的流通方式比较灵活,这就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的发展有着影响。从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行的整体影响来看,利率的市场化有了加快。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我国的利率是受到管制的,在互联网金融的实际应用发展滞后,就对利率的定价方面产生了影响,使之在市场化的速度上有了促进。UI商行的金融脱媒有了加快。互联网金融是不需要实体经营的,而传统商业银行在业务流程上也相对比较复杂,在交易成本上就比较高,显而易见,互联网金融在这一方面的优势就比较突出。同时,在互联网金融的大量数据的应用下,就能使信息的对称性得以加强,这就对商行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影响,使其在金融脱媒的步伐上有了加快。再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行的经营模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能将交易成本降低,融资中资金的供给方以及需求方能够将交易的效率提升。这就对传统商行的信息垄断的局面有了突破,还有就是在服务的模式上比较灵活性,在服务平台是虚拟的,在网络上能够对金融服务以及金融产品加以推荐。在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发展下,能够将竞争模式进行改变,对储蓄资金的流向上有着分流的作用,减少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资金存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监管方面也产生了相应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得到监管部门的充分重视,并将其归纳到了金融监管的范畴。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不仅如此,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方面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收入来源有着影响,在银行的客户基础上有着影响,以及在金融战略和业务竞争力等方面也有着相应的影响。

三、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受影响的原因以及优化措施

1.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受影响的原因分析

从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收到影响的原因来看,主要体现在几个重要层面。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在创新性的经营理念上比较缺乏,没有和时展要求相结合。一些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思维,这就必然会在发展上落后,对客户的服务工作也不能有效的优化发展。创新的能力不强,以及对传统的利差收入的依赖性相对比较强。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合作意识不强,没有重视和互联网金融加强合作共同发展进步。

2.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优化发展措施

第一,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发展要能提前布局,在规划上要科学实施,将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能够得以实现。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机构的影响并非是单方面的,商业银行要能认识到这一重要问题,要站在战略发展的角度将思想得以统一化,积极采取改革创新发展的行为,将互联网金融战略进一步的实施。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商业银行要能够从上至下将头脑风暴的应对讨论进行加强,将互联网金融的规划在商业银行的中长期发展中加以融入,围绕着客户来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方案。第二,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发展,要注重储户的管理,使客户的活期存款的价值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原有的管理模式的发展作用已经不能有效发挥的情况下,所以商业银行就需要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将传统的发展思维及时摒弃,要和现代化的发展步伐相跟进,通过在思想观念上进行创新,才能为商行的进一步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商业银行要能够主动的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将储户的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充分重视客户的活期存款价值,在商业银行的个性化业务服务上加以优化,将客户的忠诚度不断提升。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加强。第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环境下,商业银行要能在中间业务的规模上进行及时的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利率市场化有着促进,这就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有着打破,商业银行要能充分重视这一发展现状,结合实际将新的利润增长点进行发展。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传统资产以及负债业务有着不同,中间业务在风险上相对比较小,能够有效为商行的风险管理提供有效发展工具。以及能够使商行的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这些方面的利处对商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就有着积极意义。第四,为能进一步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就要在现代化人才管理的工作上进行加强及优化。商业银行中的人才结构要能科学化分配,将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加以重视。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来看,要能及时的建立网络信息技术部门,对专业化的操作人员加强培养,将其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商业银行只有在现代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上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商行的进一步发展。第五,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上要及时的转变。商业银行要能充分的认识到网络技术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的理念价值体现,在这些方面要结合实际进行转变更新。充分的将网络平台加以应用,将客户的体验不断的加强,在服务的渠道上进行积极有效的拓宽。还有是要能在商行的业务流程上进行优化,并要能在组织架构方面及时性的调整。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发展环境。除此之外,要能在新的价值体系构建方面得到充分重视,并要积极的重新塑造和目标客户以及关联机构间的关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商业银行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发展,既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又要能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以充分重视,商业银行要结合实际在策略的实施上体现出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机构,只有使这一方面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才能进一步的推动商行在市场中的健康发展。通过多方面的对商行的经营发展加强理论研究,就有助于实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智超.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36).

[2]蒲亚昕,刘慧侠.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金融经济,2015(10).

[3]郑志来.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基于“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影响视角[J].财经科学,2015(05).

[4]曾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5(13).

[5]王玥.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5(08).

[6]李好好,周南.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相应对策[J].企业经济,2015(10).

[7]曹胜.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金融纵横,2014(06).

篇4

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引起一场思维改革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来自方方面面,其中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就是思维方式的改革。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这是一张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思维对传统金融的一场深刻的变革。

“以FACEBOOK为代表的互联网形态,将影响到将来银行的生存”。2012年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全球高峰论坛上,时任招商银行行长的马蔚华的发言被广为传播。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将促成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本世纪的这场互联网金融正是处于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多种移动支付场景的灵活再现,才使得客户及金融消费者真正相信,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我们确实是可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消费者是上帝”的理念。客户从原先的被动接受金融服务、被动告知金融信息,到现在的主动提出需求、快速得到回应并作产品改善;从原来的金融失语、交易信息闭塞,到现在的金融民主、信息透明;从原来的交易地位不平等,面对霸王条款无可奈何到现在的交易平等、个性化定制金融产品等,均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在深刻而深远地影响着传统金融。

(二)影响传统商业盈利模式

长期以来,传统国有银行在政策红利、资金成本、信用成本、客户资源等方面相对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在互联网金融的新型业态下,众多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其“去媒介化”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经营成本,通过网络手段和平台,推出各种金融产品,获取了海量的客户,并形成客户的黏性,通过各种网络社交工具和方式不断扩大金融产品的社会影响力。

各类非金融机构也逐步以申请资质、并购等方式获得各种金融牌照,比较典型的如第三方电子支付,第三方电子支付公司即使没有银行资质,不能吸收储户资金,但是其凭借着其大量的支付资金沉淀,也形成了巨大的资金优势。如“余额宝的诞生正在动摇商业银行的根基,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与货币收益相差高达10倍,导致银行活期存款下降,分流银行客户。”

此外,随着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全面布局,涵盖第三方支付、小贷、担保、保险、小微金服等领域,正逐步形成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打造新的互联网金融帝国。2014年9月,阿里巴巴子公司又批取得银行牌照。10月,阿里系又成立了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旗下拥有支付宝、支付宝钱包、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小贷及筹备中的网商银行等品牌。截至目前,阿里已获得了银行、保险、基金代销等多种类金融牌照,服务内容涉及到保险、股权投资、信托、银行业等多个金融领域,对传统的国有银行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三)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互联网金融初始之所以能获得野蛮生长,获得监管部门的宽容对待,其对金融的创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2014年9月4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北京的互联网金融报告对此作了研究分析。在同年9月9日的《金融时报》上,“邓俊豪对记者表示,目前高达94%的中国家庭仍属于财富水平较低的家庭(可投资资产在10万美元以下),远高于发达市场50%以下的比例,而如此广大的客户群往往面临投融资渠道不畅的困境,且缺乏有效的金融服务。而互联网金融凭借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新的技术手段正在改变这一局面。”

自互联网金融元年以来,以马云的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电商平台为代表,形成了多家互联网企业平台,如阿里电商平台、腾讯社交平台、百度搜索平台等,这些互联网企业搭建的平台均涉及包括支付服务、信贷服务、投资理财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等多样化的服务,很多金融产品,如提供支付服务的支付宝、提供信贷服务的阿里小贷、提供投资理财服务的余额宝、提供商务服务的淘宝、提供信息服务的阿里云计算等等,均是传统金融领域中未出现的,是以核心业务与信息服务与金融服务结合在一起,并优势互补的创新产品。这些产品以其高效、便捷、普惠、贴近金融本质、满足市场需求,将市场经济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也迫使传统金融进行不断反思,促进整个金融行业的改革。

二、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改革与创新方向

(一)实践看各传统国有商业银行创新的效果

互联网金融催生了传统国有商业银行对改革和创新的需求,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反过来又使得国有商业银行推动自身金融模式的革新。在新的金融业态下,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理念,从粗放型经营转变到精细化经营,重客户体验和数据分析,重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

另一方面,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也纷纷开始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形成良性互动。如近年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均不同程度地与新金融业态进行合作。如下表:

这种国有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方式,使国有银行吸收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改革与创新的基因,调整思维定势,快速进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战略布局。同时,也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学习国有商业银行的相对完善的风险控制、资产管理、信用体系建设等,弥补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信用评估、风险控制、资金监管等方面相对不足的缺陷。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创新方向

从金融创新的积极性上看,上述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无论是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还是众多规模相对较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推出的金融创新均是在互联网金融倒逼传统金融的环境下发起的,金融创新的主动性及自发性不足。

未来的改革与创新方向即为:我们需要摈弃长期依靠政府决策代替市场规律,尊重市场,发挥“看不见的手”的配置资源的作用,真正解放企业家精神,将创新的思维内化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企业思维,提高主动创新的意识,将创新不断运用于日常的企业经营与金融服务中去。

三、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创新对策

(一)创新服务模式

随着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席卷而来,传统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模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挑战。“用户的互联网化和以利率市场化为代表的国内金融环境转变,商业银行凭借“水泥+鼠标”的经营思路和网上银行先发优势打造起的互联网金融王国尽管在业务、功能等方面有所改善,但始终未能走出“替代柜台”的定位,服务和产品差异化更逐渐丧失,商业银行服务模式的“创新革命”势在必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客户足不出户,舍弃了耗时低效的柜台办理方式,而更多采用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方式办理业务。从金融创新产品的特性及类型上看,众多商业银行推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众多的银行“宝宝”的诞生,均具有相同的盈利模式、相同的购买与赎回流程、相同的产品性质,高度的同质化大大影响了产品竞争力。

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以最快的方式转变服务模式,改革原有的复杂而僵化的内部流程,利用互联网渠道整合资源,加快新用户培育,研发新的网络平台,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通过网上银行、在线服务、远程银行渠道和物理网点柜台的有效结合,实现对金融市场的更快速反应,对金融消费者与客户的更高效的服务。

(二)重视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

传统国有商业银行往往重视资信好、资产规模大的客户,而对小微企业则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导致众多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的困境。

而长尾理论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

互联网金融企业凭借互联网的方式,以极低的成本,可以把长尾理论发挥到极致。阿里巴巴从1999年的创立,到现在马云正在致力打造的“金融生态圈”,这15年充分说明了互联网金融时代下,需要重视数量庞大的小微客户及其融资需求,打破传统的“水泥”外壳,改革传统的复杂、僵化的审核机制,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建设,基于银行相对成熟的数据信息,完善小微企业的风险评估系统,重置不同类型客户的信贷评估标准,针对小微企业和客户的特点,推出更多有个性的、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吸引更多的小微企业,使国有商业银行在新的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继续发挥竞争优势。

(三)以客户为导向,重视客户体验

互联网金融企业开放式的营销手段,个性化的产品以及便捷的操作流程,吸引了众多年轻的金融消费者,影响了传统国有商业银行对新客户的获取,也限制了自身业务发展。

从经营理念和思维方式上,传统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转变思维,形成高度统一的经营理念,高度重视客户体验,以客户为导向,贯穿银行日常经营。

在新产品的设置上,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体验角度设计新产品,在新产品推出之前,充分做好客户调研,尤其是重视小微客户的需求。

充分利用传统国有商业银行在客户存款、贷款、汇款、支付、理财等各类信息,分析客户的金融投资及消费习惯,根据不同客户的投资偏好,设置不同的产品,提供定制化的服务,进行个性化和差异化管理。完善金融服务,简化优化各项业务制度与流程,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通过各种网络手段,如微信、论坛等,丰富营销模式,扩大客户群,整合多种资源,实现传统国有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开放式的沟通,吸收客户提出的建议,为银行的改革、创新提供新的视野。

(四)完善金融创新配套措施,加强网络平台建设

篇5

互联网金融的早期雏形早在1995年就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互联网银行建立在美国,也就是美国亚特兰大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但是由于西方国家的金融行业发展较为完善,因此在西方国家的互联网金融并没有真正的发展起来。而在我国由于金融市场的弊端存在,传统金融主体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市场的需要,因此发展迅速,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一极。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的原因

在我国,互联网金融能够出现如此迅速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综合效用。首先是市场对于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而能够获得资金的渠道非常有限,有调查显示,在2015年我国需要无抵押贷款的群体占到了贷款群体的50%以上,而商业银行的严格要求使得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其次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政策的支持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使得互联网金融在宽松的发展环境中茁壮成长。再次是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尤其是以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互联网的发展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渠道和资源。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强劲发展势头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资本的流动变得更加便捷和迅速,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变得更加的快捷,互联网金融在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金融行业的代表者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银行的中介地位受到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资金流动的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降低到最低,银行的传统金融中介的角色并逐渐的取代,银行的支付功能被不断的降低,互联网金融以其极低的交易成本和极端便捷的支付手段完全打破了传统银行的支付垄断,并逐渐快速的占领市场份额,银行在支付端的优势被逐渐抵消。

(二)互联网金融很好的弥补了银行的功能缺陷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基础是互联网,互联网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互联网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充当信息中介的角色。传统银行业务中,银行对于客户的信息处理往往都是客户的身份等指标信息,但是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客户的相关性信息都能够得到运用,利用大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够根据对于客户习惯等信息的分析找出潜在需求,并定制最适合的服务形式,这样既能够有效的利用资金,又能够完美的实现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三)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带来动力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金融市场发展带来了活力,但其极高的效率也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产品更新速度很快,这就倒逼这传统的银行必须在企业的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要加快创新。商业银行在经历了银行主宰市场之后逐渐转向了以服务客户为重点的服务中来。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巨大冲击给传统商业银行敲响了警钟,如果传统商业银行不在产品和服务方面进行改进,那么金融市场的格局就必然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银行必须有相应的积极的应对措施来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压力。

三、银行应该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的挑战

(一)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推出互联网金融战略

在如何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必须在互联网金融发面加快涉足和发展。必须加快商业银行自身的技术升级,在服务客户群体方面进行革新和改变。近年来很多的商业银行都在相应的互联网金融方面做出了大的努力,比如中国工商银行的“融e 购、融e 联,融e行”三大平台,分别在电商、通信和直销银行方面进行突破,构建全方位的互联网金融体系,成果显著。在不断的实践后发现,商业银行网络渠道的完善给商业银行的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通过银行互联网渠道进行交易的客户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涉足更加的深入,对互联网金融的发挥也有了明显的话语权。

(二)银行加快线上线下的融合

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是企业在客户和数据方面的优势,而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势则显现在其完善的产品和充分的线下经验方面。商业银行在不断加快自身的互联网渠道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进行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在银行网点的网络覆盖和互联网金融安全的建设方面。当前我国的各项政策也非常的支持互联网金融和传统商业银行的融合,希望依托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竞争充分释放商业银行的优势和潜力。

四、未来发展建议

虽然目前商业银行在很多方面进行了革新,并积极的向互联网金融企业学习经验,但是面对互联网金融极端迅速的发展态势,银行能否适应其发展而不超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一)维护二者共存的市场局面

传统商业银行的垄断造成了其服务质量的不完善,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银行逐渐改善其服务。但是如果互联网金融独占市场,以目前的金融安全环境来说,会给市场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既要维护商业银行的稳定,又要保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二者和谐共生。

(二)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给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偶然性和创新性,风险也随之产生,虽然目前商业银行的辅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但是这仍然不能使得这种风险明显的降低,因此如何有效的对这种风险进行控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加强合作,不断进行创新

目前互联网金融和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目前如何中和二者的优势,并实现化学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金融产品更新速度非常快,但是任何一项产品的质量和市场接受程度都要接受市场的检验,满足市场的多方面需求,互联网金融企业有着明显的效率优势,而传统商业银行有着明显的市场和经验优势,这二者的结合将毫无疑问的为未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孙国茂.互联网金融:本质、现状与趋势[J].理论学刊,2015(3)

篇6

互联网金融已出现多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发展从最开始仅仅是为了满足自有电商平台的支付需求,提供网关接口服务开始,逐渐介入到转账汇款、小额信贷、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金融产品代销等银行核心业务领域。从全球范围看,互联网金融已经出现了十余种商业模式。从国内看,主要分为五大细分板块(如表1所示)。

2013年互联网金融创新加速。2013年,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加速发展,跨界创新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潜力巨大的创新力量。可以预计,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还将越来越多(如表2所示)。

互联网金融得到多方认可,行业发展逐步规范。2013年,《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纳入了国务院部署的金融领域19个重点课题。国务院在多份文件中对互联网金融均有提及。人民银行在2013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互联网金融给予了积极评价。12月3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成立,其会员单位涉及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综合性金融集团、互联网公司、支付清算、P2P网络借贷平台等多个领域的75家机构,标志着互联网金融进入行业自律式监管的重要里程碑。

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尚为有限

商业银行规模优势明显,互联网企业业务发展迅猛

当前国内互联网金融格局,由传统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组成。互联网金融目前已形成规模或商业模式比较成熟的有第三方支付、P2P贷款、电商小贷和金融产品网络销售。业务层面看,当前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规模优势明显,但互联网企业业务增速较快,未来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将不断加强。

支付结算。目前获得人民银行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已有250家。2012年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超过10万亿元,而同期,商业银行仅网上支付业务规模已达823万亿元。虽然第三方支付规模不大,但是增速十分迅速。据人民银行《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2013年前三季度,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笔数和金额同比增速达到了81.48%和50.88%(如图1所示)。

网络融资。目前,国内P2P贷款和电商小贷规模都不大,二者与商业银行客户群体不同,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关系。据网贷之家统计,2012年全国个人网贷平台超过300家,全年交易规模200多亿元。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电商小贷,2012年为20万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户均贷款6.16万元。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个人网贷市场急剧扩张,仅上半年,有数据统计的66家个人网贷平台交易额已达175亿元,接近2012年全年总量(如图2所示)。

渠道业务。2013年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掀起了基金公司与第三方支付、电商平台和互联网企业合作拓展销售渠道的热潮,对银行代销业务和居民储蓄存款都造成了一定影响。

目前来看,类余额宝产品相对百万亿元的银行存款,总体影响还不是太大。但此类产品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改变了人们对储蓄和理财的观念,加速了储蓄存款向货币市场基金等金融产品的转移,未来影响会越来越大。

零售银行业务面临冲击,商业银行转型压力增大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批量化、标准化的服务金融“长尾市场”(也称之为“利基市场”),对中高端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不具备优势。因此,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在以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为代表的零售端。

互联网企业依托平台资源动摇商业银行客户基础。互联网金融经营模式与传统金融存在较大差异。互联网企业的平台特性决定了,在发展初期非常重视客户积累,导入流量以降低平台边际成本。近年来,支付宝、财付通这类基于电商平台和社交网络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凭借淘宝、腾讯等成熟的平台和庞大的客户资源,快速积累了大量用户。互联网金融从支付领域入手,逐渐拓展到缴费、理财等银行核心业务领域,其客户群与商业银行的重叠范围越来越大。客户信息是商业银行和互联网企业间的核心战略冲突。只有掌握更多信息,才能设计出对客户更有吸引力的金融服务方案。商业银行一旦失去客户基础,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交叉销售都将成为无源之水,财富管理转型也将面临压力。

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无法高效应对小微企业和个人金融需求。商业银行做小微企业和个人信贷的主要难题在于渠道不畅和信息不对称。此外,商业银行明确由银监会和央行监管,贷款业务有明确的资本充足率、贷前调查、贷款用途、受托支付、贷后资产处置、资产保全等要求。互联网企业则不受监管约束。小微企业往往地域分散,贷款需求“短小频急”,缺乏抵押担保,批量获得客户困难,信贷投放成本高,效率低。个人信贷除了房贷和车贷外,个人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同样具有成本高、效率低,风险不确定的问题。互联网金融为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了全新的金融模式,但是新模式对商业银行来说涉及到IT系统、运营流程和风控体系改造,成本投入巨大。值得关注的是,从2012年起不断爆出P2P平台关闭或跑路,特别是2013年10月以后,东方创投、家家贷、宜商贷等多家P2P平台资金链断裂,说明互联网金融模式尚不成熟。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构建需要良好的数据基础,新金融模式能否将金融风险降到一定程度,也需要时间检验。

互联网金融颠覆传统金融模式,改变金融格局

互联网金融有三个核心部分,即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理论上,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技术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优化了金融资源匹配方式,颠覆了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将改变商业银行一家独大的金融格局。一是互联网金融凭借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弱化了金融行业进入壁垒,加剧跨界竞争;二是互联网金融凭借平台先发优势,削弱银行在传统金融体系当中的渠道优势;三是社会走向数字化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基础,当实体经济企业积累了大量数据和风控工具后,可用于金融业务。

互联网金融难以替代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难以替代商业银行。一是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存在比较优势,目前都无法深入对方优势领域,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平台、客户资源和数据,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资本、信用和风控能力;二是从金融模式和金融需求的匹配来看,单纯的互联网解决不了所有的金融需求,特别是高端客户的面对面个性化服务仍不可替代;三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互联网是技术手段,银行可以通过技术升级更多地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目前商业银行的症结在于和互联网金融文化理念上的冲突;四是从国际经验看,欧美等成熟市场,金融覆盖面更广,互联网金融只是补充。

互联网金融在给商业银行提出挑战的同时,互联网技术也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机遇:一是商业银行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利润空间;二是大数据、云计算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收集和分析客户交易信息的技术手段,提高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效率,商业银行可以借此拓展传统金融模式下难以覆盖到的小微企业、个人客户、农村客户;三是利用大数据技术,银行可以深入分析客户行为目标、诚信度、风险偏好等,深度挖掘存量客户资源。

商业银行应加大业务转型力度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不断审视自身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服务模式,并已经开始做出自己的调整和改变。

加速多元化渠道建设与一体化整合。商业银行不断加强电子渠道建设,网上银行、手机银行、ATM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网点转型与改造不断升级,加强线上线下协同,通过强化线下业务来赢得线上业务。智能化网点、社区银行、直销银行等新型概念不断提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此外,移动互联作为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通过移动支付终端粘住客户是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各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

探索以平台建设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朝着平台化方向演进。平台经济具有初始固定资本投入高、边际投入低、边际收益递增、边际成本递减的特点。因此,其产生的规模效应更为优越,平台为王已成为许多互联网企业的共识。当互联网企业依托平台先发优势不断在金融领域取得商业模式上的突破,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探索以平台建设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目前绝大多数上市银行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如建行“善融商务”,交行“交博汇”等。

依托核心企业供应链向上下游拓展。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利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信能力,来缓解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中小型企业之间信息的不对称,解决中小型企业的抵押、担保资源匮乏问题,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已有包括工行、中行、交行、民生、平安在内的多家银行推出供应链金融产品。

篇7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0-0008-03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并深刻影响着金融学子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和思维观念。一系列互联网金融的新概念进入高等金融教育的视线:“大数据”、“云计算”、“社会征信”、“共享经济”、“数字货币”、“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让金融专业的师生既兴奋又备感压力。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的思维观念已经改变,经济和金融明显可分的界限被打破。当前,互联网“经济”、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下的“大数据”高度融合,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一切资金支付活动均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几乎不需要现实货币参与,点对点的资金流动使得“金融脱媒”趋势来得异常凛冽,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受此影响,复合型人才和跨界发展不再是空洞的口号,传统金融教育的专才培养模式不再可行。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其实践远远走在了当前高等金融教育的前面,对传统高等金融教育产生强烈冲击,但也带来了变革和发展的机遇。因此,强化对互联网金融教育的研究,通过互联网金融思维重塑和再造高等金融教育势在必行。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特点 

(一)大数据优势 

互联网金融首先是从“草根金融”兴起的,在民间金融“野蛮生长”和“乱象丛生”的时代中逐渐走向成熟,对传统正规金融形成强大压力。实际上,历史上非正规金融发展缓慢的根源在于一系列困境的桎梏:信息不对称导致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社会征信缺失、无足值抵押等。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较好克服了这些顽疾,信息不对称可以依靠大数据技术有效缓解,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结合人工智能使社会征信和债务催收都不再成为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催生了众筹、共享经济等变革创业方式、生活方式的全新业态。 

(二)人工智能优势 

与传统金融相比,人工智能效率高,错误率低,模型不断进行自主训练和优化,大大提高了适应性,在量化投资、决策咨询和风险控制等方面逐步取得优势。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机器学习,互联网金融下每日新增的海量用戶数据,以及公司之间的数据共享使得感知机、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Logistic回归、BP神经网络等一系列机器学习的核心算法和模型不断“学习成长”,在实践中取代了传统基于人工授信、核查和对客户分类的工作模式。在不远的将来,这种开放、大维度、多渠道的人工智能下的“智能”金融,必然取得对银行依赖中央银行建立的封闭客户数据系统的优势。 

(三)“互联网+”的后发优势 

“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智能化、去中心化、脱媒化、信息化以及便捷快速的推广模式催生了各类体量巨大的新兴业态,作为这些业态的基础和共同体,互联网金融拥有显著的后发优势,领先于传统产业成为近年创新创业的最大落脚点。 

(四)规模优势 

2008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规模迅速扩大,经营上的规模优势日益明显,各项交易成本明显下降。与传统金融业态不同,互联网金融由一系列的产业链构成:征信、借贷、催收和服务等环节可分散于不同的公司,在业务模式上可以灵活分散也可有效整合,每一环节聚焦其优势业务,可将规模优势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发挥到极致。 

(五)双创优势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成本低,可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交易效率高等的优势愈发明显,不断与其他行业形成跨界融合发展,催生创新,推动创业,极具双创优势。一是依托互联网的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仅远程支付场景不断完善,近场支付也在爆发;二是支付产业链的受理端及其延伸的综合金融增值服务——海量支付数据以及数据驱动的增值服务,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三是区块链技术的融合运用引爆了“跨境支付”的探索热潮;四是在P2P等典型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上,从以往只提供信息中介服务平台的模式创新发展出了引导P2P平台与担保机构合作、整合线上与线下服务以及增加债权转让等服务的新型模式;五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展客户的理财或量化投资业务;六是基于互联网的共享经济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和观念。 

二、当前高校金融教育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SWOT分析 

表1是高校金融教育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SWOT分析矩阵,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当前高校金融教育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提供了分析思路和依据。 

(一)优势 

首先,传统金融教育具有雄厚的人才基础和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建立高等金融教育事业以来,到目前为止高等金融教育已取得质的突破,金融专业的品牌认可、高考招分、学生素质、国际化程度、毕业后的薪资水平、社会评价等各项指标均处于各行业的前列。同时,国内金融领域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也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次,当前高校金融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一般采取模块化搭建的思路,从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培养、素质教育和实践实习等方面进行模块化管理,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互联网金融的相关课程可根据不同专业需要,进行优化组合,体现功能性。第三,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金融给高校师生带来了良好体验和观感,高校师生有充分的积极性迎接新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劣势 

传统金融教育是单一化的金融专才培养模式,一般分为货币经济、金融市场、投资、金融工程、银行经营与管理、公司金融、家庭金融等方向,注重对货币、投资、资产定价、股票、债券和财务等“纯金融”知识的讲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涉及计算机与统计学习等跨领域的知识鲜有涉及。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到来之后,我们发现业界需要复合型的跨界人才,单一聚焦金融领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开始变得落后和陈旧,金融教育需要“混业发展”。另一方面,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目前,比较缺乏互联网金融的专业教材:一是自编教材的质量令人担忧;二是优秀的互联网金融的国外教材引用较少;三是互联网金融跟风开设课程的现象比较突出,没有因地适宜,教学内容和难度都过犹不及,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机遇 

互联网金融是朝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人才极度缺乏,不得不采取“挖墙脚”的无奈之举,导致银行业人才流失严重。限于人才奇缺,互联网金融目前的进入门槛较低,人员素质和水平良莠不齐,原因在于高校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处于摸索阶段,传统金融教育毕业的学生青睐于在正规金融行业就业,对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心存疑虑甚至偏见,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显然,传统金融教育向互联网金融教育转型发展的机遇巨大。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还在科研立项、论文选题、学生的实习实践、就业创业、高校金融教育的学科点申报、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开拓了广阔空间,前景可期。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的金融业而言,互联网金融是典型的跨界金融,从一开始就在进行业务模式的细分和产品之间进行内部整合。互联网金融也正在逐步通过用户、大数据和场景的互动来实现对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和资产管理等传统金融机构进行强有力的整合运作。互联网金融的跨界整合实现了不同行业功能的有机结合,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在空间和深度上的拓展。互联网金融需要既懂得信息技术又懂得金融业务、营销和管理知识的跨界复合型人才,这就对高等金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高等金融教育实践来看,金融、计算机及营销和管理类专业的教育还是各自为政,独立培养,忽略了跨界知识的构建,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挑战 

首先,传统金融教育“分业培养”的理念和当前互联网金融“混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严重冲突,需要解决“并轨”发展问题。其次,传统高等金融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培养体系相对成熟,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实践远远走到了学校教育的前面。再次,互联网金融教育强调“长尾性”。与传统金融的“二八定律”正好相反,互聯网金融的优势在于服务80%的小微客户,推广的是普惠金融的理念。但在传统金融教育中关于普惠金融、微型金融的相关课程几乎从不开设。消除“教育偏见”达到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之间的教育平衡,更加注重“长尾性”仍然任重道远。 

三、结语 

高等金融教育承担着为金融行业输送急需人才的重任,也是社会和家长的关切所在。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行业的制高点,需要高校金融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求他们具备金融学知识,理解金融业务的原理,掌握信息化技术并能对大数据进行分析,还要具有一定的营销和管理能力。因此,主要的启示有如下几点:(1)注重学科交叉,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复合型人才。(2)加强师资建设,促进传统金融教育向互联网金融转型发展。(3)加强互联网金融的“产学研”的合作,树立“干中学”的务实求真精神。对此,高校金融教育是有优势的,要秉持开放理念加强彼此合作,使研究向应用转化。(4)加强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关注,引入相关课程。此外,在互联网金融风险高发的背景下,高等金融教育也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适时向社会进行互联网金融知识的推广和普及,提高民众规避风险的能力,达到普及金融教育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小铭.浅析互联网金融现状及风险[J].经营管理者,2016(23):313. 

[2] 杨竹清,张超林.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高等教育金融的启示[J].金融教育研究,2016(5):82-88. 

[3] 刘源.论技术经济学课程的分阶段培养模式[J].中国市场,2016(48):167-169. 

[4] 谢水园.企业的业务骨干参与大学课堂教学常态化研究——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J].亚太教育,2016(30):89. 

[5] 谢水园.论外贸通关实务课程中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J]. 中国市场,2014(22):149-150. 

[6] 胡烨丹,潘锡泉.互联网金融语境下的金融职业教育模式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4):93-95. 

篇8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以及特征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的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如今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让我们感受到了金融业发生的变化,使得传统银行业的业务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传统的银行业既要正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也要积极的进行改革创新。

(一)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弥补了传统银行业的不足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充分符合社会高速发展的节奏,迅速的办理业务,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你有相应的需求都可以随时解决你交易的需求。而且手续简单,操作简便,解决了去实体店办理业务手续繁杂,排队时间久的问题。互联网金融不需要实体店,省去了传统的中介,减少了交易中介费,并且可以使资金迅速的融入市场,降低了交易成本,突破了时空限制,让更多的客户更加便捷的交易。

(二)金融脱媒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加快了金融脱媒的进程。使得资金的供给避开了传统的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资金的需求方,实现资金的体外循环,使得各种贷款、理财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中进行,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得到提升,这也是对我国传统银行业的巨大的挑战。

(三)科学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交易双方要能利用互联网来直接进行交易,如果要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成本,则应当建立在大数据以及计算机云服务的前提条件下。双方交易的过程一般包含在线支付、数据收集分析以及全程电子化处理技术,这些技术都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来提供支持。

(四)覆盖范围广

互联网金融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任何地点都能进行相应的交易,不断地吸引了更大的客户群,在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同时,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填充了传统金融机构没有覆盖到的区域。

(五)风险管理不够完善,风险相对较大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有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互联网金融的违约成本较低,其中存在很多的风险。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风险控制水平较低,监督还存在不足,缺乏行业规范等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一)对商业银行吸储能力以及信贷能力的影响

根据二八原则,商业银行往往会将业务的重心放在20%资金雄厚的客户身上,而互联网金融则面向广大的中小客户,将他们理财需求充分的挖掘出来,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理财服务。如余额宝、财付通等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的流动性好于传统银行的理财产品,资金的收益率也高于银行的存款以及理财类产品,这将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吸储能力,使银行的存款来源流失。由于互联网金融无需金融媒介参与,这就使得其门槛较低,融资成本低,使得银行业的大量信贷客户流失,商业银行依靠低利息率吸储高利息率放贷的优势一去不复返。

(二)第三方支付对传统银行业中间业务造成的挤压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的结算以及收付业务给予直接冲击。当前支付宝已可以办理大部分的业务,如交电话费、水电费等,而且缴费方便快捷,随时随地,操作简单,不需要去银行,易被大家接受,这势必将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进行挤压。

三、银行业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措施

(一)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目前,银行的垄断地位已经今非昔比,银行要想保持自己的核心地位,就应该积极的为客户着想,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客户的体验,开发满足客户个性化消费需求的理财产品。积极开展线上业务,如: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节约人力成本。

(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完善原有的业务

虽说互联网金融对传统的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是传统的银行仍具有优势,传统金融机构已经深入人心,带给消费者的安全性更高,一时互联网金融无法撼动传统银行业的地位,但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该与时俱进、居安思危,既不能无视互联网金融,也不能一味地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而丢了传统的业务,而是结合自身的优势在不断完善传统银行业务的同时,结合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满足当代消费者的需求。

(三)抓住机遇,寻求创新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以及发展不仅仅是冲击,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传统的商业银行在这次激烈的竞争中,应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不断的进行业务创新,一方面将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与自身的优势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不断地研发满足客户需求的理财产品以及中间业务的创新,吸引更多的客户群。

(四)打破传统观念,面向中小企业客户

互联网金融的业务重心是中小微企业以及个人客户,满足普通消费者的消费理财需求,根据银行传统的二八原则,其业务中心主要是20%资金雄厚的客户。面对客户需求、消费理财观念改变而引发的金融诉求的改变,银行应该改变传统的观念,将金融服务面向大众,重视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的消费需求,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五)寻求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共同合作

传统商业银行可以寻求与互联网企业的互利合作,实现“双赢”。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大数据掌握大量移动终端客户的交易信息,分析客户的消费模式、交易趋势和方向。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支付方面的合作也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基础,传统的商业银行给人摸的着的信任,可靠性更高,而互联网金融的普及程度不高,并且认为其安全性不高,因此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合作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魏建军.中国银行业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崛起[J].新经济,2015.

篇9

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随着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认可,互联网金融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凸显出了商业银行业务模式的落后,商业银行的转型迫在眉睫。互联网金融遵循开放、平等、共享、合作的原则推动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快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大背景下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了,需要商业银行作出积极的转型。互联网金融虽然被普遍应用并不会取代商业银行的地位,但商业银行转型势在必行,商业银行的转型既可以调整并优化内部结构,还可以实现经济业务的增长。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两者之间既相互竞争又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发展优势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在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据规模及技术不断趋于完善,互联网技术的市场及利润空间也相对较大,在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而出现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分析,广义的互联网金融就是遵循开放、平等、共享、合作的互联网精神,只要是遵循这样的互联网精神进行的经济交易都可以成为互联网金融,比如在商业银行中引进互联网先进技术,通过网络渠道进行金融业务的办理,从而提高金融业务的便捷性既为互联网金融;狭义的互联网金融是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进行经济的交流。互联网金融可以不通过中间的实体金融机构直接进行资金的交易,资金供需双方通过互联网平台就可以完成现金的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金的流动效率,可以实现金融资产的灵活配置。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进行移动支付,与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是不相同。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优势 

1.门槛低收益高 

对客户来说,收益是影响决策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互联网金融的收益往往要比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要高,有些创投的年化收益更是商业银行利率的6倍左右,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安全性越来越被客户认可,客户对互联网推出的金融产品也越来越关注,因此互联网金融被广泛应用发展速度也相当快。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会有资金限制,达不到一定数额很难投资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门槛很低,没有资金数额的限制,让人们更容易接近并参与其中。 

2.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效率较高 

互联网金融充分利用互联网高科技处理技术和网络平台的绝对优势,可以有效实现信息的高效整合。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查询个人的资产、信用等级及风险评估,客户可以通过查询不同网络平台的即时信息,随时比较各类金融产品的优劣,解决了金融行业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实现了金融产品的公开透明,客户可以自主选择的优势。网络平台对数据信息可以有效整合,能够全面了解客户的消费情况及投资方向,从而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3.操作快捷简便 

客户在商业银行办理业务需要按照银行的业务流程来进行,操作不够灵活,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互联网金融可以为客户提供快捷简便的操作,移动支付可以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的现金交易平台。网络借贷也可以让小型企业或个人在短时间内获得资金,而商业银行需要等待的时间较长。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推出各自的APP将金融产品与智能终端相连接,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二、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转型的定位分析 

(一)依据实体经济进行转型 

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商业银行转型是提升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盲目过度的转型可能会造成原有经济模式的瘫痪,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商业银行转型不能盲目过度,要切实了解实体经济转型的需求,根据实体经济实际情况进行商业银行的转型。 

(二)以客户需求为目标 

商业银行传统的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在很多方面都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转型要全面了解客户需求,以满足客户需求作为商业银行转型的目标,提高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水平使客户在办理业务时更加的方便快捷,从而使商业银行通过转型能够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吸引更多的客户。 

(三)开创金融市场新局面 

互联网金融不断向前发展,商业银行之间的金融产品竞争更加激烈,金融市场新局面也在逐渐形成。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要在新局面中找好自身的定位,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参与到金融市场竞争的新局面中,实现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相融合,共同进步发展实现利益最大化。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商业银行转型的有效途径 

篇10

2013年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元年”,其规模已近10亿,特别是支付宝客户端的支付应用,P2P网贷平台的发展,都给传统金融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将金融业的主要市场从传统金融引向互联网金融。根据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互联网支付业务是互联网金融中发展最为成熟,同时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内容,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7月,我国已经有250家互联网支付机构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的经营牌照,这足以说明互联网支付的发展程度。此外,网上贷款的盛行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为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但机会与风险并行,可以说,网上贷款让社会更加关注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性。当然,虚拟货币、渠道业务等也属于今天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都充分展示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

作为高科技产物,互联网的崛起之势无可阻挡,它为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利益也无可估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合理利用互联网,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互联网与金融的科学融合,对于金融的发展而言,尤为重要。然而,传统金融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所以说,在充分肯定互联网金融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金融。因此,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对于实践发展而言,也有重要意义。那么,具体而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有哪些呢?

一、消费模式的丰富化促进了传统金融的创新

正如上面我们提到的,支付平台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一大优势,网络支付平台简单快捷,同时与商家联系紧密,易操作,再加上今天互联网购物的增多,这就使得互联网金融迅速获得了更多的人的认可。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传统单一的支付方式变得丰富化,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可选途径,而互联网消费模式与传统消费模式相比,显然更为便利。因此,互联网金融通过对消费模式的丰富给传统金融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传统金融想要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获得金融领域的一席之位,那么就必然进行创新。所以说,消费模式的丰富化促进了传统金融的创新。

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消费模式的丰富化,传统金融的创新有较多的体现。一方面,传统金融在消费模式中,不再拘泥于过去呆板的规则要求,最简单的例子,如银行之间的跨行转账、跨地区消费的手续费用也来越低,有些银行甚至已经取消,这也方便了人们的消费;另一方面,传统金融也开始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寻找消费模式的新形势,甚至将互联网金融的一些思维理念融入传统金融中,实现传统金融消费模式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对接,这也就增加了人们选择传统金融的可能,提升了传统金融的竞争力。当然,消费模式的丰富让传统媒体越来越看到自身在消费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传统金融的创新和改善都是非常有利的。

总之,消费模式的丰富化促进了传统金融的创新,这是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之一。

二、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便利促进了传统金融服务的完善

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形成了现代的互联网金融,而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之一就是优质的服务。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的平台,是最新科技的凝聚,同时,也是最新理念的凝聚,所以说,互联网金融在运作过程中,其服务理念与传统金融相比,显得更加成熟,更加人性化。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竞争更为激烈,所以说,客户的争夺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就更为重要,为此,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客户争夺就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目标,以此为指导,互联网金融选用了更多的适合客户需求的服务途径,甚至有些商家选择了牺牲短期利益吸引长期客户的服务方式,这就给金融领域营造了良好的服务环境。

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在金融行业既是互相进步的合作者,也是彼此对立的竞争者,当整个金融环境中的服务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之后,传统金融想要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完善自身的服务,也就要被迫的完成更好的服务。目前,互联网金融服务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利,客户通过互联网线上就可以实现几乎全部的金融业务,转账、支付等都可以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完成,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在线客户通常有较高的服务能力要求,服务态度也更能为客户所接受。为此,传统金融也开始关注业务服务,如有些金融机构提出了“微笑服务”,对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做出了要求,进而实现服务水平的提高,同时一些传统金融机构在服务时间、服务内容上也逐渐实现了人性化、温馨化的改变。

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便利促进了传统金融服务的完善也是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带来的影响之一。

三、交易成本的降低增加了传统金融的经营难度

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操作,是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实现的,所以说,在前期的基本技术投入之后,后期互联网金融进入正轨,其成本要大大降低。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在人员开支、经营场地等项目中的成本都是非常低的,这样一来,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成本就会大大降低,这也就给传统金融增加了经营难度。对于传统金融而言,基本的人员和场地等是不能取代的,这部分的成本费用占了交易成本的大部分比重。所以说,在交易成本方面,传统金融遇到了瓶颈,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其经营的难度就会逐渐增加。

对于传统金融而言,交易成本的降低,可以通过简化服务环节、提高服务效率等方面来实现,面对互联网金融逼近零的成本冲击,传统金融在成本竞争中不能掌握优势,也可以通过其他方面吸引客户,如交易的现实性、交易的选择性等。

交易成本的降低增加了传统金融的竞争困难,也是当前环境下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重要影响。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之外,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还有很多,如互联网信贷的低门槛给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冲击,互联网金融中1元理财的出现更是向传统金融提出了新的挑战。总之,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并存的时代中,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造成的影响会越来越多。

(作者单位为中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篇11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所具有的天然优势

其优势具体表现在如下四点:第一,模式的多样化促使交易更加的方便。其模式的多样化促使客户群体激增,这种方面的交易方式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第二,互联网金融模式相较传统金融模式来讲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是因为互联网金融自身具有公开、透明的平台,对于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给予了有效的解决。第三,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越来越多的商家参与到了竞争中,而门户网站的出现增加了网络信息量,进而实现了对潜在风险的控制,消费者可以放心在网上消费;商家通过交易平台实现交易,能够节约成本,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第四,在线服务模式的出现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购物消费体验,进而在强化买卖双方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所呈现出的问题

(一)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维护

当前,面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网络交易逐渐成为了消费的一大主流趋势,针对信用度等问题,网络金融存在第三方支付,从而确保买卖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但是,当前第三方支付平台自身并不完善,进而也就无法实现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维护,比如网络购物关于质量保障的问题,很多商家只是打着幌子,实际上很难解决,而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二)网络交易物流问题凸显

网购虚拟交易的实现需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实现,而实物的运输就需要通过物流来实现。但是,从当前物流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看,其尚未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体系,物流近年来得以迅速发展促进了物流企业的发展,但是物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自身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同时物流配送水准也偏低,致使网购物品难以及时到达,甚至会出现物品破损、丢失的现象。而物流行业发展的不完善制约了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三)监管体系不完善

当前,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缺少完善的监管制度体系,致使网络诈骗现象频发,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制约了互联网金融的有序发展。很多非法组织以科技为手段,实现了网络非法集资、高利贷等,消费者经常上当受骗但是却找不到商,最终只能自己花钱买“教训”。因此,当前如何实现对网上交易的有效监管亟待解决。

四、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之路

(一)企业需要转变传统的营销理念,积极的参与到互联网金融中

当前,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交易的不断普及促使网络金融市场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优势、要想在电商的市场中分得一块“蛋糕”,就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观念,认清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的形势,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的有效利用,进而在更为灵活的交易市场中,促进自身的发展,而这就会进一步带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市场形势,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的合理应用

在更新理念,转变思想的基础上,企业要想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的合理运用,就需要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形势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实现对影响因素的掌控,进而才能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规避,确保企业在参与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经济目标。

(三)实现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有效监管

篇12

互联网金融是将传统的金融行业向互联网里融入、渗透。近段时间,支付宝、快捷支付、财付通、红包等在线财产交易风生水起,互联网将其“开放、分享、平等、协作”的理念,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使得传统金融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在互联网的引入下,传统金融具有更强的安全性,更便捷的操作,更低的成本等特征。同时,互联网金融也通过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等方面逐步地占领了金融行业的重心。这些不断的引入和占领对商业银行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使得越来越多的客户转移方向,削弱了商业银行的资金引入,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一、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与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含义及背景

互联网金融顾名思义是指在金融业务中融入一系列的互联网工具,借用互联网这座桥梁来实现资金的流入与流出和信息的传递。近些年,电子科技迅速发展,互联网逐步渗透于传统的金融行业中,接连不断的涌现出各种互联网金融,如阿里小贷、陆金所以及美国Lending Club等金融企业。当然,互联网金融不单单是纯粹的互联网与传统金融业的叠加。互联网金融对客户的吸引点在于它是基于客户们所熟悉、认同的基础上,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具有天壤之别,不仅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加入了互联网工具,更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熟悉的掌握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互联网金融注重开放、平等等精神,得到客户更多的信赖程度,使客户和互联网金融有着双赢的局面。

(二)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原因

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互联网金融创造了良好的产生条件。“手机控”、“低头族”等网络词也相继出现,充分体现了计算机及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有5亿多网民,高达44.1%的互联网普及率。金融业务广泛的影响面为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网上银行、ATM、POS机等也充分的体现了银行的科技化。需要绑定相应银行账户的网上交易,以使得商品到资本的转换,使得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成为可能。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捷与优惠使其有了产生通道,如互联网能够将普惠金融变成可能,为资金的融通提供低成本、高效能的渠道等。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主要有网上银行阶段、网上支付阶段和移动互联阶段三个发展过程。近21世纪,互联网以其广大的影响力逐步取代了报纸、收音机、电视等沟通交流渠道。网上银行的创设也给传统的商业银行增加了一条渠道,客户可以在网上进行开户、查询、转账等业务,方便了更多足不出户的群众,也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压力。2008年左右淘宝、京东商城、1号店等网上购物平台开始盛行,第三方支付的产生给不信任的网络支付提供了保障。第三方支付通过设立中间过渡账户,开发快捷支付、认证支付等支付方式,充当桥梁,给予网络交易顺利进行创造了安全的平台。2013年开始,云端传输等数据处理工具为阿里小贷,腾讯等企业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创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平台,使得互联网金融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播与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金融地位的影响

互联网与多家单位合作,优化了产业利率,充分的发挥了产业链的优势,而传统的商业银行却依旧在其原有的产业链上原地不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则越见明显,而传统的商业银行则逐步被互联网金融所取代。同样,互联网金融具有低成本,高效能等优点,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有效的进行匹配,实现交易。这种模式逐渐深受广大客户的喜爱,削弱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清算和信息功能,使其的金融地位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另一方面,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创立弱化了传统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的功能,打破了其对线下支付的垄断,为互联网金融在金融的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金产业链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金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于利差以及中间业务,而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使得利润逐渐市场化,从而减少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资金收入。由于信贷业务在商业银行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所以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的影响下,信贷业务所受的冲击最为显著。互联网金融有着能够简化贷款流程,缩短贷款时间,丰富贷款种类等得天独厚的优势。阿里小贷、红顶创投、拍拍贷等信贷公司相继出现,使得客户逐渐朝向互联网金融,造成传统的商业银行客户流失,资金向互联网金融流转。2014年两会期间,五家民营银行的试点名单出台,互联网金融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却能减少交易成本,使得传统的商业银行资金产业进一步撼动。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主要特征是以规模经济、信息封闭和人海战术为主要的发展方式,只有在一定的经济规模下才能在存贷中介下发挥出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一定的数量,而互联网金融则须具备高匹配的资金需求和高信息化的技术系统。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在与互联网金融新型经营模式的对比下逐渐失去光环,使得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得到推动。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涉及的深度、广度不断扩大,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式的基础发生变化,传统的发展方式将逐步改变。

三、基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的应对措施

(一)转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笔墨当随时代”,经营模式也应顺应时代。在科技化的时代脚步下,商业银行应该改变其传统的经营理念。传统的商业银行固有其优势,比如:基础扎实,网点的覆盖面广等。商业银行应正视互联网金融对其的冲击,转变经营模式,结合其自身的条件,保持优势,融入新的科学技术从而提升竞争力。具体而言,首先,全行上下展开讨论,将互联网金融规划放入长期的战略部署中,明确目标,进一步细化行动路线图。其次,强力推动执行互联网金融规划,在经营哲学、管理理念各个层次上将互联网金融作为核心,逐步的实现传统商业银行向互联网银行的转变。

(二)提高商业银行的业务服务能力

互联网金融的一大优势为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方案,传统的商业银行则存在内部产品并行,业务职能分离等弱势。而良好的服务是传统商业银行的一大优势,参差不齐的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客户的时间、心情等。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诚信对待客户,创造高附加值服务,以此以提高客户的心理积极性来代替商业银行存在的弱势。具体体现在: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服务客户,以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不同客户的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在营销过程中避免一味强调自身产品功能以及风险的防范的言辞。同时,遵循“客户第一”的原则来设计产品,使得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功能化需求,提升服务效率,避免客户时间的浪费。

(三)增加金融产品

现今,在利润逐步市场化的时代下,传统的商业银行应该发展新的收入渠道,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向外借鉴,丰富金融产品的类型,实现一卡通,提高中间业务的规模。中间业务在众多的产品下崭露头角,主要由于中间业务的风险相对较小,不会直接影响银行的内部资产。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企业或个人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都在增加,商业银行也因此有了低收入的保证。

(四)加强人才的培养

互联网金融同时具备科技和金融的特质,作为新兴的金融模式,对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严格把握新人员进入这一关口,严格的进行筛选,对吸入的人员进行素质考验、技术和工作能力考察,纳入复合型人才,从而组成一支具有高素质且专业知识丰富,能够吸引客户队伍。在人才引进后集中进行培训,不断地扩充其科技知识和金融业务能力。同时加强监督队伍的建设,提高监督反馈力度和效率,避免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失误而产生的弊端。

(五)采取合作的发展模式

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的合作是大势所趋。就目前第三方支付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第三方支付最终要经过商业银行处理,加强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从而稳固商业银行在第三方支付后端的地位,能够促进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同时,与互联网建立业务,互联网金融虽客户量大,但内部控制机制较商业银行相对健全,商业银行可以从互联网金融内吸引客户,进而稳固自身的金融地位。

四、总结

本文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就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较大,具体的分析了当前主要存在的影响为三点,分别是商业银行的地位下滑;资金产业链的退化;经营模式的落后。这些影响对商业银行的发展都将带来重重的冲击,然而有冲击也就有机遇。商业银行应当正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影响,发扬自身的优势,改进自身的不足,转变经营模式,提高业务服务能力,提高中间业务的规模,加大人才的培养以及增强合作意识,将冲击转化为机遇,促进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胜.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金融纵横,2014(06)

[2]张旭.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财税金融,2014(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