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1 14:39: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在科学实验中,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对某些自然现象进行直接的实验,例如已成为历史的自然现象、规模巨大的自然现象等。针对这些内容,教师可采用间接的手段进行实验。先设计与该自然现象(即原型)相似的“模型”,后通过模型间接地研究原型的自然规律。这种实验方法称为模拟实验。它是科学假说成为现实的加速器。
1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模拟实验整理
修订后的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材中,有10个模拟实验。详见表1:
模拟实验对学生思维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小学生虽然对模拟实验的兴趣浓厚,但实验易乱,易失控,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小学生自制能力差,新奇感强,爱说好动,言行易失控,给科学实验留下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教师有序地对学生实验进行精心策划是提高实验教学的必备条件。
2 模拟实验的七环指导
对修订后教科版科学教材的理解和对小学科学模拟实验课型全局思考的基础上开展了模拟实验课的教学实践及课堂观察,总结出模拟实验的七步指导教学法。
2.1 了解现象
“了解现象”是模拟实验的基础。首先要了解实验中所要模拟的现象是怎样的。对自然现象的了解越深入,模拟实验设计时的细节考虑得越周密。它对模拟实验的选材与过程设计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应多渠道挖掘感性素材,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某种自然现象。
例如《地球的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教材以文本阅读资料为主,但图文并茂的文本学习对小学生来说,仍会觉得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视野,A教师以一组生动的图片带动学生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外部表现,并利用丰富的课本和课外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组织学生开展认知活动。
学习材料的多样性,让学生的认知活动变得丰富有趣;精心设计的选项填空,让学生的认知活动变得有目的放矢。
2.2 推测成因
推理成因是模拟实验顺利完成的阶梯。在部分探究自然现象形成的教学中,让学生穿越时空经历历史或体验各种自然现象是不切实际的。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根据自然现象推测成因,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下是A教师在《地球的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的教学中“火山和地震成因推测”环节的教学实录:
师:科学家在研究的时候首先要进行一些推理。根据火山和地震的内部表现,我们也来推理火山和地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生:(小组讨论)
师:你们认为火山和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生:我们小组觉得是岩浆在运动。
师:还有补充吗?
生:还有巨大的压力。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岩浆只有挤压才会喷出来。
生:地球的内部温度很高。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岩浆是液态的,要让岩石熔化,肯定温度很高。
师:那么地震是什么引起的?
……
教师采用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从火山和地震的外部表现推测地球的内部状态。在教师不断地追问下,学生一一推断出地球内部有岩浆、有压力、温度高,而且地层是运动的。再加上结构化板书的梳理,有效地搭建了学生逻辑思维的框架,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3 选择材料
选择材料是模拟实验的先决条件。实验材料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不同的材料产生的实验现象及效果是不尽相同的,恰当的选材将更为逼真得模拟出自然现象。当然,寻找恰当的实验材料也因此成为模拟实验中值得探索的一项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身边的简单材料中试用、观察、换材料、再观察,在多次实践中探索材料与自然事物、实验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
《地球的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的教学中“选择材料”环节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可以用书本来模拟地震。把四本书叠在一起,有哪些运动方式呢?一起试着做做。
生:(上台演示)向中间挤压,中间会凸上来。
生:(上台演示)抖得厉害些,书本就会措开,然后各归各。
师:地层分离就形成裂谷。
生:(上台演示)有时,书本一起往左或往右移。
师:同学们模拟得很好。那么,换一种材料,用泡沫板做会怎样呢?
(分组实验)
师:小科学家们,用泡沫板和用书本模仿地层的实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断裂的时候还感觉到什么?
生:泡沫板断开时很响。
……
在地震模拟实验中,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材质的材料模拟地层运动时的细节和思考与实验相关的现象。学生从实验中体会到,不仅地层分离时会形成深谷,在隆起时也会形成深谷。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中什么情况下隆起的地层才会断裂。
2.4 明确步骤
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做到胸有全局,是实验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模拟实验是科学实践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地通过模拟自然现象来认识自然事物和规律的一种感性活动。如果学生心中无数,实验中就会漫无目的地瞎玩,更不会去关注实验现象和结果。
明确实验步骤的方法有明示法、练习指导法、集体讨论法等。《地球的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的教学中火山喷发模拟实验前的指导练习: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1)连一连模型和自然现象:
(2)读一读模拟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把灌满水的洗耳球轻轻拿在手中,看水会不会喷出来;
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之前,大脑中已经有了许多与物质和物质运动相关的表象。这样的表象起源于学生长期、大量的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感知。
表象是认知的组成部分,也是思维活动的基础。思维的过程就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的过程,在思维过程中会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大量的操作,会出现新的表象。从某个意义上讲,表象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终点。
学生在学习某个物理知识之前,已经有了与某些科学知识不尽一致的表象,这个表象可能是对客观现实一种正确的反映,也可能是一种错误的反映,如:学生在学习"浮力"前会想象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向上的力的景象,这是正确的反映。而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前学生根据"如果没有力物体一定不动,必须有力,物体才能运动",这是错误的反映。但无论如何,这些都能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兴趣起到积极作用。
1.学生已有表象的特点
学生在初二学习物理之前已有了十多年的生活经验,接触了许多形形的物理现象,在他们头脑中形成的这种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表象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其中,对直观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有较多的表象,而对那些抽象的则很少有表象。如对力学、热学、几何光学等方面有较多的表象,对电学、电磁学表象较少。
由于学生已有的表象是在大脑中长期形成的,且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得到强化,因此这些表象极其稳定。一些研究表明,一旦学生对某些物理现象形成了这些表象,要加以转变是相当困难的。例如有一位教师在讲清惯性概念之后,让学生回答并解释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站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里,如果竖直跳起,是落回原处还是落到原处后面?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落到原处后面这一错误结论,原因在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已有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表象。
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还具有隐蔽性。由于学生但中的表象是潜移默化形成的,因此它以潜在形式存在,平时并不表现出来,然而在物理教学中讲授科学的物理概念时,学生马上就会联想到他们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当让学生用物理概念去解释问题时,这些已有的表象就会马上表现出来。
2.表象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符合现实的科学的表象和不符合科学的表象同是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都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根据其是否易于转换成科学的物理概念,可分成两类:一类是表象虽然与科学的物理概念不一致,但在提供给学生一定的预备知识之后,再辅之以有关的实验引导,便不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例如:从不同物质轻重的概念转换成密度的表象。从认知结构的角度来看,这类表象在学生头脑中的改变并不涉及改变其他表象,是属于认知同化过程。另一类是,表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已有了相当长的发展时间,已成了系统的却并不科学的概念。比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铁块沉于水中的现象,于是就在头脑中形成铁块可以沉没于任何液体中的表象。当讲授"阿基米德原理"后,演示铁块漂浮于水银面,学生感到不可思议。这就是表象对物理概念教学的影响,这时,教师就要给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和合符实际的表象体系。
3.物理教学中的表象活动
学生带着先入为主的表象进入课堂,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关键是要了解学生大脑中存在哪些表象,并把这些转换成科学的概念。为此,教师在教有关物理内容之前,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如提问、问卷调查、试题测试等,去深入了解学生学前概念的情况。
关键词:东巴跳;武舞文化;发展变迁;研究
武舞一词,顾名思义为“武术”和“舞蹈”的综合概念。武舞文化是数千年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背景的一种社会文化象征。反应了当时的民族信仰、民族情趣,但说起武舞文化的孕育发展,必须一直追溯到原始的远古时代。原始武舞的萌芽是在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中,人们为了生存同大自然斗争,为了获得食物和野兽拼抢,这时产生了拳打脚踢的武术动作雏形;人们在狩猎之后为欢庆丰收在一起载歌载舞,有了舞蹈的踪迹。随着时代不断变化,部落之间有了战争,操演军队集体动作,产生军事武舞。原始人类对于自然现象、顽疾的恐惧及不理解,认为万物会显灵,人们通过武舞动作来供奉神灵,于是在宗教的祭祀活动中,武舞以万年长青的生命力,活跃于其中。
无论是原始的宗教祭祀,还是频繁的军事战争以及原始文化娱乐,都为武舞文化的繁衍迁徙注入了时空链条,武舞文化随着人类的发展变迁深深沉淀在民族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象征,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一、纳西东巴跳的武舞文化追源
纳西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自治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积淀,东巴文化是纳西族古代文化发展的高峰。尚勇好战的纳西祖先,在巫教原始信仰的基础上,创造了我国典型的少数民族武舞——东巴跳。因此,在祭风、消灾、除秽、开丧、求寿等七种场合都要举行盛大的东巴跳典礼。[2]由此形成的东巴文化是古老的纳西民族本土文化的结晶,东巴跳的发展沿革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有着极高的社会文化价值以及深刻的精神内涵。
(一)族源迁徙“孕育”东巴武舞文化
纳西族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西北河惶地带南迁的古羌人。公元三世纪初期,古代居住在青海甘肃一带的河湟古羌人的一个支系“越西羌”。因多种原因,向西南方迁徙,逐水草而居,顺江河而下,到四川盐原县一带后,被改称为“摩沙夷”。这个时期,纳西族的先民们与汉族建立了频繁的经济文化联系。公元8世纪左右,这支人马又向南迁徙、扩展到云南北部、金沙江流域,在滇西北丽江一带定居下来。[2]在后来漫长的历史中,这支人马逐渐与当地的土著民族相互融合并兴旺起来,成为了今天中国民族大家庭中的纳西民族。
古老的纳西族象形文典籍记载:在纳西民族迁徙的过程中,经历了唐、宋、周等朝代 。南迁的纳西先民,特别是他们的祭司,把沿途所听、所看、所学的各民族的民族乐舞借为己用,并一直带到遥远的大西南,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直至宋代,被东巴奉为神明始祖的丁巴什罗等人,承用羌族迁徙的各名族乐舞开创了纳西族用来祭祀悲喜仪式的东巴跳。[3]
纵观历史,纳西族在迁徙发展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吸收、引进、融合、革新各种民族的多元文化,孕育了稀世罕见的东巴武舞文化。
(二)原始战争“酝酿”东巴武舞文化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私有制的产生,部落之间发生了战争,为适应战争的需要,纳西祖先们要作战斗的演习操练,以熟悉战斗的击刺动作和应有的群体组合,把原始武舞与原始武术实为一体,舞者手执各种武器,做种种击刺、进攻、防守的姿势演练。于是原始人群中萌生了战舞。这种战舞可以说是武舞的原初形态。
进入阶级社会后, 纳西先民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开展了一连串的军事活动,诸如血亲仇杀、部落械斗、反抗土司压榨以及抵御外来入侵等。为了在频繁的军事活动中利于不败之地,东巴祖先基于军事武舞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意识地创编了群体阵型中有攻击、防守等一连串功能的军事武术、军事舞蹈的动作合体——东巴跳。因此,古代频繁的战争,让纳西先民对于具有“武舞”技能产生了强烈的渴望。随着军事演练的普及,东巴武舞文化蕴育而生。
(三)巫教祭祀“衍生”东巴武舞文化
纳西族的东巴教起源于纳西祖先早期信仰的原始宗教——巫教,并受藏族钵教(黑教)的影响,同时吸收引进了藏族的喇嘛教和汉族佛教、道教等多元宗教因素。巫教信仰自然、崇拜图腾,把所有的力量归结于自然的神灵作用。《说文》载“巫 ,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也。”说明巫师凭借原始武舞举行巫术和宗教祭祀活动。东巴祭司们把巫教引申为东巴教后,巫教里的这些模拟动物跳的巫舞动作被东巴祭司吸收与改造,逐渐变成了东巴祭祀仪式中迎神、驱鬼的东巴武舞。
因此,原始状态的民族风俗中,原始巫教为祭神而跳的各种巫舞,其实是东巴武舞文化的原始根源,失去了原始,自然东巴跳就失去了在民间流传千年的民族精髓及意义。
(四)东巴经文“延伸”东巴武舞文化
东巴经文,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铸成源远流长的“东巴文化”。东巴象形文字是纳西先民的伟大创造,被东巴奉为神明始祖的“丁巴什罗”,开创了利用象形文字写经传教的新纪元。从此,纳西族用来祭祀悲喜仪式的东巴跳载人了文本记录的史册,《磋模》则是“东巴跳”文本的代表之一。磋,纳西语为跳;模,意为谱。《磋模》即为跳谱。[2]是东巴教徒用象形符号,把通过生产、生活斗争而逐步形成的武功跳法、套路 ,以及刀、枪、棍、棒等兵器及其武功动作、顺序和方位,用东巴象形文字记录下来,成为纳西族特有的“东巴舞谱”。因此,古老文明,稀世罕见的东巴经,是对东巴武舞文化存在、发展、延伸的根本,是窥探纳西族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
(五)尚武精神“迸发”东巴武舞文化
纳西族的族源是我国古代西北河湟地带的古羌人。因此“拇瓜”(土军) 制度的渊源首先可追溯到古羌人“性坚刚勇猛”之风尚。其次应直接渊源于纳西先民处在原始社会中的生活,长期狩猎生活中形成的勇猛善战精神。历代《纳西东巴象形典籍文化》和《民风习俗史册》都可以追溯、查阅到这种根深蒂固的民族精神。清代余庆远在《维西见闻》中撰写:“男女老幼刀为饰”;明代,《云南志—丽江府》叙述:“土人勇女无少长,出带大小二刀,以锋利为尚。喜则抚刀相侈,怒则拔刀相虽死无憾;”说明了古纳西民族崇勇武的精神蔚然成风。
(六)生产娱乐“承载”东巴武舞文化
东巴跳产生于纳西先民的生产娱乐过程中,非常富于生活气息,不受时间和地点、场合限制,在婚丧、起房盖屋、庆祝丰收和节庆之际都可以跳,纳西同胞不分男女老少都亲睐东巴跳这项自娱性武舞。就此为东巴武舞文化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土壤,为各时期东巴武舞文化的承接搭建了理想化的平台。
二、纳西东巴跳的武舞文化功能
(一)祈神驱鬼的宗教祭祀功能
祭祀是由于远古人类对神灵的信仰,为了愉悦神灵、驱撵鬼魂,在生存环境、文化源流的的熏陶下,祈求者利用“武舞动作”向一切神灵欲表内心夙愿的宗教崇拜行为。
在纳西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神灵信仰、宗教意识深深渗透到整个纳西社会文化阶层中,在以为核心的纳西社会文化环境中,早期萌芽的身体活动(实际包括现在所称的劳动、体育、艺术等一系列肢体动作)都扮演着祈神、驱鬼的复杂角色。东巴跳在纳西族族社会生活中, 渐渐成为纳西社会东巴文化的核心。在以为核心的社会文化发展中,东巴跳以独特的武舞文化形态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有了重要的位置,扮演着代人祈神、替民驱鬼的重要角色。因此,纳西东巴跳的原始功能,也是最强大的功能,就是为宗教服务的祭祀祈福功能。
(二)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健身功能
健身功能是民族传统体育不断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身体活动来增强体质。纳西族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东巴跳,就有活动时间长,强度适中,偏重肢体活动,要求全身主要肌群参与工作的特点,能有效改善人体心血管循环系统,增强肌肉力量和韧性。并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在周而复始的循环中,通过超量恢复的运动规律,达到 “运动耗能——休息恢复——超量恢复”的生理获能,达到人体肌肉、骨骼、生理机制全面发展的目的,促进人的体能发展和体质增强。而增强体质不仅是个体获益,是整个纳西民族生存及延续的根本,也是纳西先民满足生理需求、发展社会生产力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东巴跳的健身功能不容小视。
其次,纳西族聚集的民族地区现在由于地域、文化、经济等因素,社会发展整体水平比较落后,公共健身设施匮乏,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政府给予的建设经费远远不能满足纳西民族群众的健身需求,制约了纳西族全民健身工作的发展。而“东巴跳”适应纳西族人民健身的特殊需求,对场地、设备等要求不是很高,在街头巷尾、村前寨后、室内室外均可进行。因此,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通过发展“东巴跳”这一典型的纳西民族体育,推动整个纳西地区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有更为特殊和重要的作用 。
(三)保护东巴文化的传承功能
东巴祭祀仪式在纳西民族的生活中居于很重要的位置,东巴跳成了纳西民族文化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生活文化传承的桥梁、纽带和中介,同时扮演重要的角色。东巴跳依靠东巴经文“跳谱”的记载流传至今,但无形的民族文化及抽象的民族意识却在东巴经文中难以呈现。东巴跳以其特殊的传承方式,在传授东巴武舞动作的同时,自然连带纳西族群的、社会道德、民族性情、以及一些约定成俗的社会观念都灌输给下一代,使民族观念意识和社会习俗规范化,并得到原汁原味的沿袭。
因此,东巴武舞文化是具有有形的宗教文化、无形的民俗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民族文化,通过东巴跳的体育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才得以保存并发展;通过东巴跳的时代相传,纳西东巴武舞文化也找到了世代相传的有效载体。使纳西族的民族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
(四)增强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功能
东巴祭祀是纳西民族群众的社会活动之一,也是综合性的文化载体,承载了纳西民族共同的宗教信念、民族意识。通过东巴跳,人们相互认同,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进友谊和感情,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
每年农历三月初五是纳西一年一度的东巴盛会,东巴教徒都会聚集到丽江中部东巴圣地——丽江玉水寨共庆东巴会。先点燃香炉,烧大香,祭拜神灵和祖先,祭拜东巴始祖东巴什罗,并且诵经祈福。然后东巴“比武”,展示各自才华、技艺,最后数百人进行东巴跳,场面浩大。在东巴祭祀活动中,借助东巴跳的神秘力量,通过诵经祈福,保佑众生,有利于加强民族群众之间的社会交往,联络感情,稳定民族关系。显然,深厚的东巴武舞文化内涵和民族认同意识,具有增强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功能,对人们起着极为重要的维系民族认同的作用。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纳西东巴祭祀变成正规的节日和固定的崇拜形式,其中东巴跳是主要组成部分。从历史、宗教、体育的角度重新审视东巴跳的起源、形态、功能,对东巴跳的武舞文化研究,发现:东巴跳的起源表明武舞文化同根近源;其表现形式表明武舞文化相融;其功能表明武舞结合服务于宗教祭祀。东巴跳既是武术,也为舞蹈,将其定位为亦武亦舞的少数民族祭祀武舞,突出了中国民族武舞兼收并蓄、包融武舞、崇尚宗教、经久不衰的独特性。
[参考文献]
[1]李翠霞.对武舞文化变迁的历史审视[J].武术科学,2006,(8).
[2]黎华.纳西族东巴跳武舞探析[J].科学与文化,2000,(4).
[3]杜长亮.王慧勇.李晓华.东巴跳源考与属性辨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5).
[4]尹兆忠.“东巴跳”的来源[J].少数民族体育.
[5]黎华.“东巴跳”与《磋磨》眺谱的定位[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1).
一、什么是视错觉
视觉也就是视知觉,从心理学角度讲是脑对作用于人体视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即人的心理过程中对客观刺激物的外部形状、大小、色彩、明暗、远近等个别特征的低层次认知现象。[1]视觉现象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并无对错之分。然而,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刺激,使眼睛欺骗了知觉后对客体本质产生了歪曲、变形,从而使知觉背离了客体,并将这种不真实的假象形式当作主体对客体的外化,这种不符合事物的客观情况的错误的知觉就叫错觉。
我们通常认为能以同样的清晰度看清视线内的任何事物,但假如我们的眼睛短时间内保持不动,就会发现这是错误的。柏拉图曾说:“同样的东西,在水里看和在水上看曲直是不同的,或者由于对颜色所产生的同样的视觉错误,同样的东西看起来凹凸也是不同的,并且显然在我们的心理也常常有这种混乱。”[2]
因此,也可以说,错觉图形的形成是建立在人的视觉心理的基础之上,并不断挑战着固有的视觉经验和视觉心理结构。在视觉艺术心理上只有以视知觉规律为内容,以艺术表现为形式,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的展现和传达视觉信息。
二、错觉效应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了解错觉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为了从视觉艺术心理的角度,利用错觉效应所创造出来新颖别致的艺术效果,更好地运用到平面设计当中。错觉效应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种类繁多,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错觉是一种特殊的视觉构成形式,是有效的视觉图形创作手法。从古至今,众多艺术家都利用了视错觉的规律创作出了奇妙而又震撼的视觉效果。错觉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运用错觉效应形成的规律来避免不盛要的错觉效应的产生,使人达到“知觉准确”的效果。例如法国国旗中三种不同颜色由于张力不同,所以如果是同等的宽度,则三种颜色看上去会显得白色比红色宽一些.而蓝色最窄。因此必须使红、白.蓝三种颜色的宽度比例35:33:37才能使三种颜色“看起来”显得宽度一致。(图1)
第二种是通过图纹的不同趋向,来调整张力的倾向性,使其产生特定的错视效果;比如两条本来平行的线段,在不同方向的射线的牵引下分别向射线的方向弯曲。在服装设计中,衣服上不同趋向的条纹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身材。
第三种,色彩的叠加和同化的错觉表现形式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在单调的色块上叠加不同的色彩和不同方向的条纹,就可以在原本单纯的色块上表现出变化丰富的艺术效果。把色彩对比的强度提高,则会产生炫目和波形效果,例如幻起幻灭的黑点图。(图2)
第四种表现形式是把色彩和光影对比加以调控,使其产生具有闪烁感的光效应艺术效果。光效应艺术(Op tical Art)又称视觉派艺术、欧派艺术。它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欧洲和美国、是用几何形象制造出各种富光色效果、运动幻觉的一种视知觉绘画抽象形式。其产生的令人炫目的效果常在平面设计和立体作品中得以展现。该派的艺术家重视对色彩和光影的光学原理。
图2 瑞士设计师 Nik laus Troxler 海报设计
的运用,强调绘画色彩形式和人的心理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主张用科学的绘画仪器来进行补色,调节色度深浅,增强空间透视效果,给人一种视觉错知上的“光效幻象”。(图3)其代表人物是瓦萨雷里.他一生都沉迷于线性结构当中。
在二维的空间上表现出三维空间中不可能存在的图形,也是应用于平面设计中最广泛、最频繁的错觉效应表现手法。如图,我们从这个楼梯走到何处去?此图给你一种错综复杂的游戏感和反常态空间感的视觉情趣。当人的大脑知觉到所看到的事物相互矛盾时,其轮廓已经深深的印在大脑中,让人难以忘却,又浮想联翩。(图4)
错觉效应所产生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数学美、动态美和奇趣美三个方面。三种表现形式相互作用,常常挑战着观众的知觉判断,冲击着观众的内心,并迅速将外在的视觉感官转化成为内心知觉探索的动力。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视错觉效应与视觉艺术心理已被广泛重视。当平面设计正朝着信息化,多元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的同时也为视错觉效应所产生的特殊视觉效果提供了展示和发展的平台。
当今时代,平面设计开始从静止形态的表现向动态的传达转变。光效应艺术原理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光效应所产生的动态效果可以满足观众对信息流动的心理需要。平面设计中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和空间转化的设计理念,也是与错觉效应的表现形式相吻台。人性化的平面设计越来越强调从心理的角度出发来谈视觉艺术,因此以视觉艺术心理为内容以艺术手段为表现形式的错觉图像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三、平面设计中错觉效应与视觉心理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艺术创意需要新的思维和新的视角,研究错觉效应的视觉艺术就是为了引入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打破陈规,启发新的思维方式,给观众以全新的感官体验。错觉效应中的不确定性给观众留下想象和变换视觉角度的空间,对错觉图形所产生的视觉心理效应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很好的运用并设计出独特的设计作品,还可以反过来修正和弥补错觉效应所产生的误导和错视。人们对图形的知觉程度往往受到自身以往经验的影响,因此利用知觉恒常的规律来创作错觉图形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错觉效应的研究不仅对平面设计有着实际的意义,更体现了对视觉艺术进行心理分析的重要性。平面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朝着多元化,空间化的方向迈进,错觉效应在维度转换上的表现手法的运用正可以满足这样的发展需要。重视人性化的平面设计,需要从视觉艺术心理的角度出发,打破人的视觉心理定势,给人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异于常规的错觉图像。当我们在平面设计中需要表达一种显而易见的图像信息时,如何运用错觉效应原理打破人的心理视知觉经验,从另一个或几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去阐释平面设计所要表达的视觉艺术信息,应该是值得我们去追求和探讨的。
制作背景
本课件选自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光现象》第四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本课件拟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为以后几节课的学习活动做铺垫。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
为充分体现“自主学习 、主动学习”的学习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课件提供了“自学入口”和“课堂入口”两个不同的入口,选用不同的学习材料以及学习方式。
1.自学入口
(1)确立概念
首先,我通过实验观察中的“筷子弯了”、“硬币移动”(如图1)和“光线折了”三段视频让学习者对“光的折射”这一物理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我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确立“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会发生偏折”概念(图2)。
(2)实验探究
用“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交流,该工具一改“演示”模式为“体验”模式,只有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才能够看到动画的模拟,充分体现了“多媒体学习工具”这一大赛主题。在自主活动中,学生能初步探究物理规律、应用物理规律解释物理现象、敢于质疑、善于合作、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图3为拖动滑块观察入射角、折射角变化的探究实验。
图3
(3)现象解释
首先通过动画模拟“筷子弯了”(如图4)、“硬币动了”(如图5)、“海市蜃楼”(如图6)、“水变浅了”等折射现象形成的过程,并分析其原理。然后再由视频揭开光的折射秘密,引导学生对照实验数据感知物理现象,并试着解释这几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既增强了实验的权威性、真实性、可信性,又使现象的解释变得生动、形象、有趣并且一目了然。
(4)趣味实验
通过“池中叉鱼”(如图7)实验进一步验证折射现象的存在,理解明明我们“亲眼所见”的鱼就在眼前却叉不到的“怪”现象。再由“人造海市”(如图8)实验,体验海市蜃楼的神奇。最后再实验验证并模拟“当入射角大于一定角度时折射光线却不见了”的异常(如图9),为高中物理的定量研究埋下伏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物理学习的实验特色,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5)拓展延伸
在“分解七色光”、“透镜原理”(如图10)、“折射率”(如图11)三个实验中加深折射现象的理解,体现折射现象就在我们身边,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树立“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的学习观,并为下一章乃至高中物理的定量研究做好铺垫。
(6)乐中有学
“光学达人”(如图12)、“神奇之光”(如图13)采用小游戏的方式检验学习效果,首先选择回答几个问题,看看你是否进化为“光学达人”了,再通过透镜的拖拖拽拽,应用反射、折射、色彩叠加原理、点亮“神奇之光”,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而又富有挑战性。
(7)自悟自得
归纳、梳理知识结构,用课件提供的思维导图工具,将所学知识结构绘出思维导图(如图14)、知识树(如图15),还可以保存为XMⅡ文件和位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了起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
2.课堂入口
根据教学策略不同对材料进行了必要的取舍,取消了拓展实验、小游戏等环节,而增加了“复习导入”、“重新修订”环节。充分体现出“学习工具+教学工具”的设计理念。
课件采用“开放式”设计,课件内容结构采用XML文件调用方式组织,使用者只需要通过简单的编辑,即可实现课件内容的取舍、增删、调整,使课件更加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的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减少了重复开发的负担。
艺术布局
整个课件以蓝色为主色调,凸显科技主题(如图16)。画面导航区、显示区、装饰区分割合理、层次分明。导航中的一级菜单位于右侧,二级菜单采用下拉式设计,用三角形位置指示当前选择,简单明了(如图17)。
在不影响精美的前提下,采用异色、异质、异形扩大需要强调部分的反差,并且将重要内容放置在显示区的明显位置,让主体引人注目。整个课件虽内容繁杂,但各节次风格、界面布局协调一致而又富于变化,在“大同”中求“小异”,遵循“单一时找变化,变化时求统一”的艺术规则。
关键技术处理
本学习工具的技术难点在于思维导图功能的实现:即实现每个节点图的创建、绘制与保存,知识树的绘制等。该工具是使用Flash CS5开发的,脚本语言采用AS3.0。AS3.0对XML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它功能强大而灵活,符合E4X标准,便于与其他程序进行数据交流。使用XML节点思想非常容易实现思维导图中的知识点,部分代码如下。
1.节点结构
首先定义了如下的节点结构,记住自身以及父节点相关信息。
/* 节点编号
0 /* 父节点编号
定义 /* 节点名称
光的折射 /* 父节点名称
314 /* 父节点x坐标
230 /* 父节点y坐标
301 /* 自身x坐标
293 /* 自身y坐标
0 /* 自身移动后x坐标
0 /* 自身移动后y坐标
2.节点的产生
单击“子主题”按钮时产生一个新的节点,并随机产生其x、y坐标位置:
var xx:XML =
{fatherid}
{mtitle}
{mmaintitle}
{fatherx}
{fathery}
{selfx}
{selfy}
{selfx1}
{selfy1}
;
jiedian.appendChild(xx);
3.节点的绘制
复制椭圆影片剪辑并使用graphics.lineStyle(1,0x000000,1)、graphics.moveTo(fatherx,fathery)、hb.graphics.lineTo(msub.x,msub.y)三个语句从父节点到自身节点坐标处画线即可完成节点绘制。
4.节点的重绘
随机产生的节点位置可能不符合要求,我们只要拖拽节点,用白色画笔重绘原来线段造成擦出原线段的错觉,然后用绘图语句重新绘制父节点到新位置的线段即可。
5.思维导图的位图以及XML结构的保存实现
savet.addEventListener(Mouse
Event.CLICK,savejpg);
function savejpg(evt:Mouse
Event = null):void
{
var bmd:BitmapData = new BitmapData(629,447);
bmd.draw(hb);
var file:FileReference = new FileReference();
var jpg:JPGEncoder = new JPGEncoder(100);
var ba:ByteArray = jpg.encode(bmd);
file.save(ba, "myImage.jpg");
}
savexml.addEventListener(Mouse
Event.CLICK,savexmlwj);
function savexmlwj(evt:Mouse
Event):void
{
var filexml:FileReference = new FileReference();
filexml.save(jiedian.toXMLString(), "swdt.xml");
}
6.知识树的绘制
拥有了上述XML节点结构后,首先绘制父节点,然后根据兄弟数量加(减)30点计算出x坐标位置,父节点y坐标加上50得出自身y坐标,再由父节点x、y向自身x、y画线完成知识树的绘制。
评价与反思
本课件搭建了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平台,学生能在其上进行探究、实验、交流,从而在自主地参与这些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或扩大眼界。特别是“思维导图”的引入,从关注学生的学入手,强化“学生为本、学习工具”的制作理念,课件的开放式设计也是有益的尝试。但课件制作还不够精美,某些元件立体感不强,仿真度也不高,艺术效果还不尽人意;课件结构编辑模块智能度还不够高,操作也略显笨拙。
幕前幕后
似火的骄阳抑制不住我们激动的心情,第十届NOC活动决赛如期举行,我们挥洒着辛酸的汗水,带着磨炼的辛苦,享受着成功的喜悦,相约神圣的北京。
更加宏大的规模,更加严密的组织,更加生机勃勃、催人奋进的景象,使我这个NOC的老兵感到荣幸。还是那么包容和豁达,还是那么紧张、“残酷”,还是那么有条不紊而又富有新意……我为选手们的摩拳擦掌、精湛技艺而赞叹,为评委的精彩点评而喝彩,为赛后交流的开放、高层次而陶醉。这里蕴藏着一种精神,那就是拼搏、创新精神。我在思想碰撞、感悟中反思自己的得与失,智慧的火花不断产生,新的灵感不断出现,我规划着明年作品的定位、选题与创意,我暗自下定决心,明年我还会来的。
我喜欢这块创新、超越、激人奋进的热土!
评委印象
当我看到梅传俊老师的课件《光的折射》时,心中涌现出一种迫切想欣赏完的心情。这是因为:其一我过去曾看到过不少梅老师的获奖作品,件件可以说是精品课件;其二《光的折射》这个课题的课件可以说我见过许多设计版本,不乏有精品的课件。但梅老师依然选择这个课题来设计制作课件,必然有他的亮点与创新之处,通过认真的研读,给予我的深刻印象主要有以下五点。
印象一:整个课件色调清晰明快,以蓝色渐变色设计凸显科技主题,也符合大众视觉审美情趣。框架结构,菜单导航区、显示区、装饰区分割合理、层次分明。与过去许多课件不同的布局是,梅老师将一级菜单设计于右侧,二级菜单仍采用下拉式设计,并用三角形位置指示当前选择,交互性强。课件结构简明,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另外,画面艺术设计上,针对课题中要突现的重要知识点内容,采用异色、异质、异形扩大其反差,并置于显示区的明显位置,使整个课件界面布局协调一致而又富有变化,在“大同”中求“小异”,符合“单一时找变化,变化时求统一”的艺术原则。
印象二:整个课件采用“开放式”设计方案,采取基于积件的设计策略,使整个课件既具有自身的完整性和相对固定性,内容却又相对开放,运用时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对各部件进行选择、组合。修改时只需利用课件提供的编辑器进行简单编辑,即可实现课件结构的增删、顺序调整等再制作,使整个课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另外,课件中集成的媒体多样,选材设置恰当,整体的标准也相对统一。
印象三:课件采用“自学入口”和“课堂入口”两种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平台,也可以按照“双主体”教学思想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既是一个人的符号标志,又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现象。每一个长着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的姓氏符号都可以与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姓氏符号联系起来,甚至可以追踪到太古初民的原始崇拜。
在远古洪荒,面对随处存在的死亡威胁,特别是猛兽的侵袭,为了在生存斗争中幸免于难,原始先民除了采用积极的方法来抵御各种威胁之外,还采用一种消极的方式来求安。这种方式不是跪拜祈求,而是认亲,认各种动物、植物、神灵为亲。文化家丁山在《姓与氏》一书阐述到:“中国古姓多为图腾之遗留。如秦赢是瑞兽之名,周代姬姓是鳄鱼的意义;季札之姓是狐狸的图腾;夏代姒姓为草药的含义……”社会学家李玄伯认为:“姓即图腾的结果,在文字内现在尚能看见种种遗痕。凤即为凤姓之图腾;羊是姜姓之图腾;扈鸟为扈姓之图腾;蛇(己)是己姓之图腾;龙是董姓之图腾;虫是u姓之图腾,鼓是彭姓之图腾……”历史学家吕振羽考证《百家姓》也指出:“在中国今日的姓氏中,也保留着不少的原始图腾名称的遗迹:如牛,马,羊,鸟、凤、梅、李、桃、花、林、河、山、水、云、沙、石、龙、黄、包、冯、蛇、鱼……等”。[1]
而感生,就是指男女未媾和,而是接触、目睹或吞食某种外物之后或在和神灵(包括动物神,如龙)交合后,竟神秘的怀孕产子。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之于图腾的意志和行为。图腾崇拜的对象是自然物,大多数为动物。图腾感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上古时期原始社会“民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观念。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人们认为,氏族中的女性只要与图腾发生神秘的接触,就可以感而受孕。图腾本身是一种标志,其范围非常广泛,从动物、植物,甚至是大自然一切的现象,都可做为图腾。一般情况下姓氏图腾感生可以分为:
一、神异物崇拜
神异物最古老、最根本的信仰。它实际上是一些自然神的综合,是虚幻的概念性的组合,如龙、凤即为神灵崇拜的产物。
1.龙姓,龙,甲骨文作、、、,金文、,甲骨文中“龙”字为兽首蛇身之状,头顶着一个表示刀状器的“(辛)”[2]字符号。龙、凤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在早期,古人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图腾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打了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因此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龙身上,龙渐渐成了:骆头,蛇脖,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的样子,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螭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2.凤姓,凤,甲骨文作、、、、、,在甲骨文中,“凤”与“风”二字是同一个字,其字形是一只头顶“辛”形符号的飞鸟。我国古代的东夷族崇拜鸟,舜帝时期就以鸟为官名。 因自然界中无凤凰这种鸟,我们只能从古代的有关典籍中领略凤凰的形象美姿,如《尔雅》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山海经•图赞》上说凤凰有五种像字纹路:“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说:凤凰“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暮)宿风(丹)穴,见则天下大安宁。”书中引黄帝的臣子天老的话说:“凤之象也,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颧颡鸳思(腮),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对于集众动物大成之美的凤凰,有关学者认为,凤凰是古代先民的一种鸟图腾崇拜。从对凤凰的形象来看,是融合了古时各个不同氏族所崇拜自然物的特征,结果出现了“凤凰” 这一美丽的图腾。
二、动植物崇拜
在中华姓氏中以动植物为姓氏很多,缘与当时初民的眼界险隘与氏族制度的特点。原始人不懂得男女媾和繁衍人类的道理,而认为本氏族的祖先与某种动植物,特别是动物有密切联系;氏族的祖先就是图腾动植物的化生或转世。在原始社会中,动物与人类在许多地方与人相似,又有许多人类没有的优势,如鸟能在空中飞,鱼能在水中游,爬虫会蜕皮,又避居于地下……这一切,都正是初民们把动物放在图腾对象第一位的原因。
1.朱姓,甲骨文作,金文作、、,“}”甲骨文作、、、、,“朱”,为树形;“}”,为蜘蛛形。朱姓的早期来历应为第二种(})。从图中可清晰看出,邾字的演变有三个阶段,即从最初甲骨文象形文字阶段,到金文的从黾、朱声的形声字“}”,再发展至从邑、朱声的形声字“邾”。
2.羊,甲骨文作、、、、,双角外弯,羊头之形。羊为六畜之一,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原始居民,就已开始选择水草丰茂的沿河沿湖地带牧羊狩猎。汉代许慎释字义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可见甘美相通,“美”源于羊的味觉感受。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发生的关键是发明植物的种植和动物的喂养。
3.来,甲骨文作、、、、、、、,金文作、,康殷认为象成熟的麦形,即麦的本字。麦,甲骨文作、、、,从来从文,叶玉森释为麦,来为麦之本字,反文为麦的根部。李孝定认为来与麦本为一字。罗振玉谓:“卜辞中诸来字皆象形,其穗或垂或否者,麦之茎强与禾不同,或者作全,而皆假借为往来字。”
4.桑,甲骨文作、、、、,象形,用生有很多柔软的细枝的树形以表示桑树。[3]《说文》:“桑,蚕所食叶木。”《贾子胎教》:“桑者,中央之本也。”桑树是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树皮有浅裂,叶子椭圆形,花单性,花被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实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关于桑姓的由来应为图腾感生的缘由。中国养蚕技术发达国家,蚕的是食物来源就是桑叶,古代对桑树崇拜是有依据的。
三、自然崇拜把自然物和自然力视作具有生命、意志和伟大能力的对象而加以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当时人们尚未形成明确的超自然体的观念,但已开始具有将自然物和自然力超自然化的倾向。出现于新石器时代
以人格化的或神圣化的自然物和自然力等为崇拜对象的自然宗教的基本表现形态。崇拜范围包括天、地、日、月、星、山、石、海、湖、河、水、火、风、雨、雷、雪、云、虹等天体万物及自然变迁现象。原始人认为这些自然存在现象表现出生命、意志、情感、灵性和奇特能力,会对人的生存及命运产生各种影响,因此作为姓氏对之敬拜和求告,希望获其消灾降福和佑护。
1.山,甲骨文作、、、,金文作、,象山峰连绵逶迤之状。殷人居住的中心地区处于山区与平原之交,周围不乏大山高峰,对于高大的山峰,卜辞多作岳。殷人是泛神论者,认为山川河岳都有灵,对山岳很崇拜。
2.申,甲骨文作、、,金文作、、。象闪电蜿蜒伸展之状,是电光形装饰化文字,后又作“伸”。[4]《说文•虫部》:“籀文虹,从申。申,电也。”现引申为伸缩、延长意。
3.田,甲骨文作、、、、,象田猎战陈之形,古代贵族有囿以为田猎之所,囿有沟封以为疆界,亦即提防,其形方,因谓之防,甲骨文从口形从十字符或从井字符或从丰字符,口形象其防,十字符、丰字符、井字符表示防内划分的狩猎区域。[5]
4.周,甲骨文作、、、、,概象田中密密播种施肥,据记载周人自后稷特别重视农业生产,以此字为名有标榜农业生产发达之意。[6]
总之,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图腾作为崇拜对象,主要的不在他的自然形象本身,而在于它所体现的血缘关系。生产力低下,人们在生产力低下,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繁衍,人们还不能独立的支配自然力,对自然界充满幻想和憧憬。
注释:
[1]曹涛(中国姓氏的演变》.《江西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
[2]康殷《文字源流浅说释例》.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414.
[3]康殷《文字源流浅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1992年.第246页.
[4]康殷《文字源流浅说释例》.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第379页.
[5]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5版.第1466页.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25―04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它有两层意思:一为“它的亲属”,初民们认为他们都起源于某个物种,并与它具有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第二个意思是“标志”,就是说它还要起到某种标志作用。图腾标志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具有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社会组织和互相区别的职能。可见,图腾就是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能保护自己,并且能获得它们的超人的力量、勇气和技能。人们以尊敬的态度对待它们,一般情况下不得伤害。一些社会群体以它们的图腾物命名,并以图腾作为标志。
1 图腾崇拜物与中国的图腾
1.1 图腾崇拜物
纵观历史上各民族都有自己各式各样的图腾,被奉为图腾者,从多至少依次是动物――植物――无生命物――白然现象――人。图腾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取决于该地区的动物群和植物群。可以说,图腾是该地区或相邻地区的存在物,无虎之地决不会以虎为图腾,无狮之处绝不会认狮作亲属或祖先各群体在选择图腾时,往往偏重于大动物,如果一个部落所在地有狮、象、虎、豹、熊等,则多以这些动物为图腾。最早的图腾是动物,而且很可能又是哺乳动物因为哺乳动物的形貌,生理特征和行为与人较接近,较容易被人认为是同类植物图腾种类也很多,但比动物图腾少,植物图腾中大多是可食或可用的,如袖、葫芦、草松、柏、稻、荞、等。无生命物和自然现象图腾产生要晚些,主要有石、工具、人造物、太阳、月亮、星星、雷、闪电、水、火、风、云、海等。当然神话故事中的人或神也有很多成为图腾的对象。
1.2 中国的图腾
中国古籍中没有图腾这个词,但图腾及图腾崇拜在古籍中却在大量记载。这些记载为研究图腾文化提供了最完整、最丰富的资料,因此可以说,研究图腾及图腾文化,最肥沃的土壤在中国。《礼记・礼运》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麟、凤、龟、龙,实际都曾经是中国古代的图腾,是中国先人们的崇拜之物。郭沫若在《关于晚周帛画的考察》中说:“凤是玄鸟,是殷民族的图腾”;“龙是夏民族的图腾”。图腾作为民族的崇拜物和民族标志,常常对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民族心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神话人物方面,中华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图腾对象,如伏羲和被称为武圣的关羽。
2 图腾崇拜与武术
2.1 动物图腾对武术的生产
2.1.1 龙图腾崇拜
中华民族有一个共同的图腾――龙。数千年来,各族人民把它视为神灵,虔诚地崇拜、祭祀。它既是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同时也是帝王和皇权的象征。
在中国古籍中,涉及龙的几乎随处可见。《周易》中的乾卦,是开篇第一卦,其卦文均以龙为象征:“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见群龙无首,吉”。龙是中国先人们的崇拜物,是图腾,这可以从《周易》的这些话中得到印证。也因此,龙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皇帝是龙的化身,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中国各族人民成了“龙的传人”。由于龙的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编出了许多有关龙的武术动作,形成了许多与龙有关的武术门派。在汉语词汇中,与龙有关的词也多到不可胜数,在近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中,单是以龙字为词头的词语就有数十个之多。龙图腾对武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很多的武术动作的名称以龙命名,如“青龙出水”等;(2)拳种与门派以龙命名,如龙形拳、青龙帮等产生了;(3)形成了新的武术运动形式,不仅使用龙的名称,而且对龙的形与神进行模仿,从而形成了风格与形式独特的新拳种;(4)武术器械上刻有龙的图案,多见于宝剑之上。
由于龙在人们的心中有了无以替代的神圣地位,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或者从这种图腾那里得到无形的力量,以龙命名或象形龙的拳种极多,仅四川就有水龙拳、青龙拳、乌龙拳、盘龙拳、龙形拳等。虽然这些拳种亦多号称既取龙之翻滚曲涌、探爪俯首之形,又取龙之抖擞精神。但硬从仿生学的角度讲是讲不通的。龙是取鸡爪、鹿角、马首、蛇身装配而成的抽象图腾。它是先民民族大融合、民族图腾大融合的产物。它事实上仅作为图腾动物存在而不作为实际动物存在。龙的象形类武术,只能以其中蕴含着图腾文化因子来解释。
2.1.2 虎、鸟、熊等动物图腾崇拜
在中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图腾物,《史记》记载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便成为商族的图腾;傣族人历来崇拜孔雀,傣乡被称为孔雀之乡,人们普遍善歌善舞,极为流行“孔雀舞”,鸟图腾是中国原始人的主要图腾之一,原始社会中的许多氏族部落都崇拜鸟图腾,他们相信自己的氏族或部落源于某种特定的鸟类,从而加以崇拜信仰,殷商民族崇鸟,因此有“天命玄鸟,将而生商”的说法。叫,国古代东南沿海一带、长江下游地区、山东地区都有过鸟崇拜的习俗。
这些动物图腾在武术中的影响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之于动物,生产武术拳种。与动物有关的武术比比皆是:鹤拳、蛤蟆功、螳螂拳等等,中国人早就将动物的一举一动融入到武术当中,从而创造了独特的拳种:象形拳。少林五拳取“虎、豹、鹤、龙、蛇”形成别具一格的拳种。(2)学之于动物,服务气之内练。武术向来有内外兼修的功能,正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武术的内练始于养生的需要,因此人们选择那些生命力较强的动物对其行为方式进行模仿。《尚书・益稷》所载“猿猴舞、雀鸟舞、熊舞、象舞”,《汉书・艺文志》所记“沐猴舞”,马王堆《导引图》中的仿生动作,汉末医学家华佗五禽戏。在对这些图腾物的行动进行模仿的同时,武术也模仿动物的叫声来担高武术的内练之效,例如,以“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音”作为身体特征的形意拳,也以仿生性发声“虎豹雷音”解释“雷音”,以达到加强内练的效果。(3)学之于动物,丰富文化表达。人们用动物行为形象地描绘动作的形态,而且也以动作的动物化命名指称运动风格、运动状态,为习者身体动作的文化表达和精神活动指明方向。
3 结语
图腾观念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动物崇拜和模仿创造了新的拳种,产生了新的活动方式,生产了新的门户,使武术追求的不仅是“搏斗能力”,更是一种“智”的追求“生”的渴望,进而生产了武术的理论和内练。人们为从神秘自然物中获得超自然的力量对其崇拜,并举行各种仪式活动,这种行为促使人们对动作进行预编而程式化,生产了武术套路的雏形。图腾神观念在图腾祖先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图腾神被视为氏族、胞族、部落、家庭或个人的保护者,被认为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图腾神话就是关于图腾神的故事,它通过各种表现形式如仪式、舞蹈、绘画、雕塑、诗歌等传流播开来,使得武德的传承有形化、具体化,也生产了新的武术传承文化空间。
参考文献:
[1]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5.
[2]刘斯荣,王爱敏.图腾文化与中国的龙[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1(3):76.
[3]曾露.龙与熊猫的图腾之争:民族之魂岂能变更[N]中国信息报,2009-01-09(10).
[4]程大力.论图腾崇拜对象形武术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3(2):8.
[5]宗静.图腾在民族服饰中的特征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0-38.
[6]郭健.探析传统文化中鸟图腾崇拜及其时代意义[J].科技文汇,2007(2):178.
[7]戴国斌.师承动物的武术[J].动物世界,2009(8):22-25.
[8]张其成.阴阳鱼太极图源流考[J].周易研究,1997(1):9-15.
[9]朱泽宾.武术与太极图的关系――以神形拳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01.
[10]何星亮.图腾仪式的类型及其形成的原因[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3):79.
[11]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8.
[12]戴国斌.中国武术套路的文化解析[J].体育科学,2007(12):10-19.
[13]Juliuse利普斯.汪宁生译.事物的起源[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26.
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体会。
一、注重设置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获取信息,以供思维加工。同时,教师要适时调控学生思维,从而激活学生的思考空间。具体做法可以“暗示”学生:我是否看清了物理情境?我获得了哪些物理信息?还有哪些未知问题我希望进一步解决?我是否能建立起一幅关于情境中的物理图景?等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未知世界,获取新知识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夏天早晨原野里的大雾,深秋房屋上的白霜,的雪山,树枝上的冰凌,火炉烧水时水壶上冒出的“白气”等现象。创设出“雾、霜、雪、冰各是什么状态的?它们是由哪种状态变化而来的?它们各自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水蒸汽与白气是不是相同?水蒸汽为何会变成白气?水壶上冒出白气的现象与哪种自然现象形成过程基本一致?”等一系列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注重合作交流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探究者共同研讨、交流,彼此表达与相互倾听,具有一系列价值:探究者通过“相互交流”,会明白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释,有利于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在合作、相互表达与倾听中,探究者的想法、思路会明晰化、外显化,探究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在讨论中,探究者之间相互质疑,其观点的对立及相互指出对方的逻辑矛盾,可以更好地引发探究者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探究者之间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建构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探究中的合作、分享与交流,可以使不同探究者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探究者完成独立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因此,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使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并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学习经验,提高认识,克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正确理解所获得的知识。
三、重视引导探究方法
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交流”七个要素。探究的教与学是通过内容的操作来体现的,探究活动的组织形式是根据内容来确定的,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探究方式,探究过程可包含几个或全部要素。例如:陈述性知识或操作技能的学习,可采用教师提供有关知识和背景材料或指导阅读课文―操作或讨论―得出结论―应用反思的探究方式。如学会使用天平这一节,指导学生看书、天平挂图与天平实物,让学生分组讨论顺序和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得出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最后进行作业。
四、教师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做到善于引导,所有问题的提出都应考虑到能否启迪学生充分思考、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展开讨论、“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片段展示:人用力推小车,小车就运动;人停止用力后,小车运动一段距离,自然停了下来。提出“力与运动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分析讨论得出力与运动到底是什么关系?并结合实验或实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分析过程中会有多种多样的答案。有和学生认为“力是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例证是:原本静止不动的小车,经人用力一推就动了,所以说力产生运动。此时,教师不要加以否定,而应对他有自己的创造性思考成果予以表扬。还有学生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例证是:还是刚才人推动的小车,当人不再用力推它时,没有了力的“维持”,小车就要停止。当然也会有同学认为“力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例证是:用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就像静止的小车一推就动了;
五、充分利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探究式教学的引导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 规律。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中,重视与信息技术(互联网)相结合。可以从三个方面运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一方面,学生可以考虑从互联网上寻找信息和资料为自己手头的探究服务。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运用某些 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第三,现在,我国的许多网站中出现了“基于互联网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注册,选择探究课题。
六、注重生活实际,培养探究能力
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相当密切,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将学生的探究视点从课堂引导到社会,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及其他学习活动,切实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生活中的声音”、“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生活中的测量”、“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生活中的光现象”、“自制指南针”等,都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当近。教学之余,我们可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布置学生利用生活经历来探究新知识、实践新知识。又例如:在讲到“声现象”时,笔者要求学生调查家乡的噪声现状,鼓励学生调查了解当地噪声严重的企业,根据各种噪声研究减弱和防治方法,给这些噪声严重的单位提出整改建议;在学习了“光现象”后,笔者让学生到校外广泛了解光污染及光污染的治理,如:给学生提出探究式问题:“光污染引起的 交通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亲身体验物理,在体验中感受物理,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定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5)02-0087-07
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审视、思考、认识和理解他们生存于世界的习惯方法、定式和特定的倾向,是影响一个民族发展的心理深层结构。由于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通过思维方式能够说明文化现象的许多内在联系。因此,民族文化影响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就体育的表现形式来讲,西方体育表现为体操、田径、球类,中国体育则表现为气功、武术、导引。由于西方体育文化对竞赛和教育思想理解为“竞争,是强者文化,强者得胜,强者得利,强者才能够飞黄腾达;培养运动员怎样取得胜利,怎样赢得对手,只要能够拿到冠军可以不惜使用一切手段,道德教育不在体育教育内容”。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则理解为“参加竞赛不是为了输赢、争当冠军、强者,而是通过竞赛锻炼身体,交流技艺,完成礼仪规定的要求。竞赛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体育教育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更加注意道德品质的培养”。从以上体育的理解不同看出,西方体育比较注重工具思维,而中国则更加注重主体性思维。代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典型项目武术,无论是创拳、练拳还是拳理、拳法的表达方式具有明显的主体性特征。
1 思维方式解读
1.1思维方式的概念
“思维方式,即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思维模式、样式的总和。它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的认识成果的内化。”从哲学上理解,“思维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实践主体按照自身的需要、目的和可能,使用思维工具,反映、理解和把握客体的思维活动样式”。思维方式是人的活动方式的内化和理性积淀,是主体掌握世界的特有方式,它不仅是观念地再现出来的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而且是主体在观念中改造客体的过程,这种改造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立性。正如张岱年先生说:“思维方式是指在民族文化行为中,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和偏向,进而形成本民族的思维类型。
1.2偏重主体性思维是中西方体育差异的原因
西方哲学史上,从亚里斯多德提出“存在之存在”作为研究的第一原理,奠定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基础。“存在”是超越现象的绝对本体,作为认识“对象”,可以而且必须像科学一样,用逻辑范畴去把握,由逻辑思维所获得哲学便是知识性的形而上学。思维追求理性与逻辑,只有符合逻辑规则的思想才是真的思想,才符合真理。
在中国哲学中,具有本体论意义的道、理、太极、气并不独立于现象之外,中国哲人立足于现象世界无限流变的过程本身来说明本体的存在及其作用,在他们眼中“一切本体都是现象,一切现象都是本体”,本体与现象无法以思辨的逻辑范畴给予分割和解剖,主张主客体的统一,在这样的统一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它要解决人的问题,而不是客观对象的问题,关于人的认识,有关自然界和客体的问题,最后都要落到人的存在和人生意义的问题上来,带有典型的主体性特征。
与西方的分析哲学相比,中国哲学倾向于对认识对象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追求某种非逻辑、非纯思辨、非形式分析所能得到的真理和直觉,表现出典型的主体性特征。而“文化问题体现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不同的文明形态其实就是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凝结”。受民族文化的影响,西方人把握主客的方式偏主客体的分离和对立,而中国人把握客观事物的方式偏向主客体的统一或合一。在这样的统一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换句话说,它要解决人的问题,而不是客观对象的问题。所以,西方人对体育技术的认识就是无限制地追求高、难、新,而中国传统体育对技术的追求更注重动作的和谐,强调动作的气、力、意的统一。
2 主体性思维与武术的表达
中国武术是较为完整的拳学体系,博大精深,门派繁多,拳种套路更是数不胜数,正是因为武术受传统主体性思维方式的影响较深,才形成了以套路为主要形式的特色项目。就太极拳来说,虽形成较晚,发展速度却是最快的,而且国际化传播更是迅猛,不少国家相继成立太极拳研究中心,从生理学、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等科学视角来解读太极拳的科学依据。可以说太极拳运动使人的身心处于一种积极的健康状态之中,彰显“养乎吾生,乐乎吾心”的健康理念。不少文化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也从不同侧面对太极拳的文化、哲学特征进行详细的阐释,将被称为“哲拳”、“文化拳”的太极拳推向体育研究的前沿,透过太极拳的拳理、拳法透视未来体育的发展理念。武术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从深层次揭示古人如何理解生命和运动、如何把握人与自然界、社会以及人自身的问题。武术人就是通过对自然界、社会的把握,来理解人自身若干问题,将从劳动实践中获取的生存技能,逐渐演变为使用的技击方法,进而形成程式化的套路,依据不同历史阶段的需要呈现不同的形态,始终把防身、健身和愉乐融为一体,不但具有体育的价值,更具有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
2.1先民的主体性思维与表达
2.1.1先民的“天人合一”思维
不同质的文化传统中群体思维方式,表现出不同的主体性取向。中国的史前先民练就了敏锐的感知器官,他们能够洞察各种物象之间的细微联系,在对物象的多样性、变化性、具体性和对立性特征的感知过程中获得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侧重点是道德理性,思维关注的是政治、伦理和人生;西方主体性思维侧重点是自然理性,思维关注的是自然知识。思维的过程一定意义上与主体的认知取向有必然的关系,不同的认知取向,往往决定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影响不同的人之结果。从认识论角度看,“主客二分”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应有之义,“‘天人合一’内在地包含了‘主客二分’,但是这种直观和浅显的‘主客二分’只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而不是归宿,‘主客合一’才是‘天人合一’的最终归宿。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的思维方式也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思维因素,同样,‘天人合一’思想以整体性思维方式和以运动、变化、发展的方式来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也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思维因素,只不过由于某种缺陷的制约,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这种辩证思维没有进一步发展起来”。因此,偏重“天人合一”思维的结果,导致主体性思维的发达,而工具思维相对退化。
2.1.2先民的思维表达
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尤为重视人的主观感受和自身体验,利用合理外推和取象比类,由人及物,去阐释自然现象,带有主体性强烈的主观意识。就思维广度上,涉猎自然、人文、社会、技术、意识、建筑、医学、艺术等领域;就思维方法上,强调使用,重视技艺,迷恋经验方法;就思维结果而言,观天文、察人文,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其思维涵盖万事万物中。经常自我反思、反求诸己、穷理尽性、察己以知、躬行践履并加以感情体验,形成主体性思维。“直觉与体悟的思维方式贯穿于中国传统思维始终,直觉是主体自身通过潜意识的活动对知识经验进行加工并跃过严格逻辑证明而产生的突发式直接把握客体对象的思维过程。”
2.2主体性思维下武术的表达
2.2.1武术价值表达
“一个民族的价值不是它创造了文化,而是创造了独特的生存和发展智慧,以及它的智慧对于其他民族、人类的贡献。”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在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中,在满足自身需要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生存和发展的民族智慧。作为一种实践智慧的文化,中国武术的价值指向是“内圣外王”,强调内在的道德精神的修养修炼乃成人(仁)之道。凸显智慧的中国武术将生态思维拓展到生态智慧的新的理念,体现了中国武术“生态精神”的人类终极追求。从需求上讲:“中国人希冀从体育活动中找寻到心灵的慰藉,西方则通过体育活动来表现人格意识的欢乐。”中国武术强调的是“天人合一”、“天人和谐”,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习练过程中把人体的活动规律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对应起来,注意与自然环境的交流,忘却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自如,身心兼修。正是武术习练过程中的这种修为,使人的人生观念、处世态度、社会道德等得到提升,在内修外炼的体悟中身心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应,回归自然,消除人的紧张和压力,彰显中国武术生态精神与和谐意蕴。
2.2.2武术“劲”和“方法”的表达
“武术长期积淀产生的武术格斗技艺,将演变成一种智慧,成了‘两两相当’,却没有一点伤,人们在玩‘劲,和用‘法’中回味祖先留给我们的智慧财富。人们在兴致的演练与对抗的玩味中体验武术的延年益寿之功效。”中国武术技术、技法的内涵,常常需要反复体悟方得其要领和真谛。武术技法劲力是靠以意领气、以气催力来实现的。手、眼、身、步的形体动势是内在精、气、神的反映,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内劲、内气、内在意境令人体味不尽、玩味无穷,成为习武者体悟不止的智慧追求。即使在比武中,也由原来纯粹的血腥嗜血的格斗进化为一种力量、速度、智慧的较量,“较艺”超越“较技”,通过彼此演练或“试手”“拆招”的交流来显示彼此的功力、道德和智慧。
2.2.3武术套路动作的表达
武术套路通过假想、假设各种攻防的形态变化出无穷无尽的招数和凸显神通的劲力,以巧制胜,以奇制胜,显示出人类在攻防能力上的卓越智慧。正是通过人类智慧对招法劲力的钻研磨砺,中国武术带给人们一种人生无尽追求的乐趣和享受,这种精神上的满足和身心修炼体现了中国武术生态精神的人生追求。恰像戴国斌博士认为:“中国武术是文明化的产物,体现了人类格斗由野蛮到文明的转化;中国武术是伦理化的产物,由制人到制己,讲究‘仁’和‘礼’;中国武术是理想化的产物,它以种种假设创造出奇妙多变的攻防技艺,表现了中华民族灵便的智慧。”武术本身的内倾性体现了中华民族重内、重意、重合、重直觉的文化心态,使得中国武术更加注重文明的格斗,在规则约束下避免伤害对手。因此,生态文明的未来社会必然要求中国武术要摆脱工业文明时代激烈竞争的搏斗格杀,追求一种充满艺术、情境和意境的艺术化格斗去表现人类的格斗生活。通过对武术技击的抽象与概括,艺术性地展现具有武术特色的人类技击本原的能力,这是人类生态文明时代对武术提出的主流要求。
3 武术主体性思维方式
武术主体性思维方式指的是武术人在生产实践中对于身体攻防动作的认识和把握,包括武术技术本身,也包括人自身的主观认识。在传统主体性思维的影响下,表现为意象思维、主观思维、整体思维和诗性思维。
3.1武术的意象思维
“‘象’就是人凭感官可以直接捕捉到的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象或现象。‘象思维’是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基本内涵和特征的概括,中国传统‘象思维’方式的形成是由中国特定的文化生态及生产方式决定的。这种“以象表意”的思维方式强调思维中的表象作用,表现为在认识过程以表象代替概念进行类比推理,不以概念割弃事物的整体,而是对物象做整体直观,发现相似性和相关性。”中国哲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文化心理,一直很重视人的情感因素,主体的情感需要、评价和态度在思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统思维的类型和特点。按照心理学的说法,人的精神活动或心理活动,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西方哲学从一开始就是“爱知”的,属于理智型思维,并且形成一种传统。中国哲学则不然,它没有把知、情、意严格区分开来,并不重视知性的发展,却很重视情感体验以及情感需要的满足,就思维方式来讲,它将知、情、意三者结合起来,在三者的统一中追求某种智慧。所以,中国人习惯于用体验的方式直接把握事物的意义,善于从具体感受中抽象出一般原则,而不讲求概念的形式化与公理化,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观察和理解自然现象时,也很自然地把主观情感投射到自然界,使自然界具有人的特点,也因此形成儒家和道家两大哲学派系,都是从情感体验出发,遵守“天人合一”,在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中,求得内心的平衡与安宁,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保留物象的直观性、整体性、辨证性、全息性等显示出人类思维在理性思维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它凭借表象、想象、构象来反映事物的运动规律,同样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这种思维注重事物诸象之间的关系,具有天然的审美属性,它不是指向对诸物之‘象’的科学分类和客观冷静的认识,而是用一种巫术式的移情将自然人化,使万物皆着我色。”
武术人在对身体动作的理解上很大程度上渗透了情感因素,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观察客观世界,模拟具体事物而获得象,借以此象即意象概念和符号概念作为对象世界的象征意义,来表达身体动作的能量,进行类比和联想,这种思维方式成为“意象思维”。通过意象思维来创编的太极拳动作,不像西方体育那样具有完整的分解和动作属性,是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身体符号动作,蕴含丰富的攻防含义和信息内容,就某一太极拳动作来讲,不同的武术家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功夫不同,对动作的理解和解释也会不同。
3.2武术的直觉思维
在我国古代,“人们还把某些天象的变化与人事的变动联系起来,认为后者是由前者造成的。所有这些都说明,当时人们的认识主要是以感官的直接感知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他们借助于思维的猜测和想象来构造世界的图景,推知事物运动变化”。“中国的儒家道家文化都以直觉思维为主导,这就是主体在充分的思想准备前提下,未经有意识的逻辑思维而直接获得某种知识的能力,突然发生认识上的质变与飞跃。直觉思维的特点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因此,中国文化比较强调整体,忽视个体,强调义务责任,忽视个体权力。”中国人对感官能力的直觉特征和经验特征的重视,也是与史前时代的采集和观察活动是分不开,它必须由认识主体亲自体验和感知,用一句成语来说,就是‘事必躬亲’,即它强调认知者直接面对被认知和感知的对象,任何间接的描述或转述都不能代替这种面对面的认知形式,它讲求反复磨炼感知器官,最终形成对物象之间关系的直觉把握,它不排除认知主体在感知对象时产生的情感和想象,许多时候,认知主体投入到对象中去,在情感上不分主体和客体,它是对物象的具体的和整体的感知,而不是对事物的解剖和分析,最重要的在于,它用事物的形象或象进行思维,通过诸象之间的辨证关系直接把握和认识事物。
3.3武术的整体思维
整体性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明显特征,古人习惯于从整体把握事物,将人、自然界和社会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以主客体统一为基础,把世界看作是两种对立的事物(阴阳)构成的统一体,并由着两种对立的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生发展。武术人利用整体思维方式,追求练功与自然的统一;练功时间因自然四季和昼夜的变化而变化;“春天练拳应注重内气、内劲的焕发,走势宜悠,发劲宜柔,使筋骨渐渐舒伸开展;夏季应注意发放劲,练习的强度可以大;秋季少发暴力,应内收劲力;冬季深藏劲力,不可急发力。这些都是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变化规律的。追求练形和练神的统一,形指的是肌肉、筋骨、脉络、腑脏及血液,神是指内,是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武术人在练筋骨皮时,重在精气神的修炼。追求技术提高的同时,人的武德修养并进。在整个修炼过程中充斥着整体性思维方式。
受中国哲学的影响,武术人通过“象征”表达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通过想象、联想、比拟来沟通感性符号或概念和对象世界的联系。虽然这种形象性的概念符号也是对外在对象的抽象概括,更重要的是对客体的直观模拟。用有形之物表达无形之理,达到“立象以尽意”、“托象以明义”、“因小以喻大”、“事显而理微”的目的。这就是武术思维中的――意象思维。武术人运用与具体形象不同的抽象形象把握认知对象,又使用与抽象概念不同的与形象相关的概念把握认知对象,它不像纯逻辑思维那样完全依靠明晰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它是对认识对象的整体性、综合性直观把握,这就是直觉思维;武术在思维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对立统一范畴来把握处于普遍联系中的、运动着的对象整体的思维方式。这就是辩证思维,主要表现出整体思维。
“天人合一”思想,渗透在武术的各个方面,丰富了武术的理论和内容,主要表现在习武者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把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作为学武的原则,作为拳道之理。中国武术因地域不同而形成众多拳种和流派,此为重要原因之一。因师法自然,从大自然生态中吸收营养,模拟自然界各种动物的动作、姿势,神情,结合人体运动的规律和技击方法的要求,创造了许多以动物名称而命名的拳种,丰富了武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天人合一重和谐、重整体的思维特点,启迪了武术追求动作的“合”,“合”即是指动作和谐、协调。典型的有所谓“内外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要求由内在的心、意、气到外在的四肢、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达到相互协调。“合”成为武术特有的技术要求和独具特色的理论。
自古习武者都非常注意在练习的过程中使人体和四时、气候、地理等外在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因时因地采用不同的训练内容和手段,选择优美清静的自然环境作为练功修身养性的场所,从而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使个人的身心皆融于大自然之中,若逆天时地利而动,则不利于健康。
3.4武术的诗性思维
中国古老的文明、文化、思维一脉相承。具有原始思维特征的中国传统思维,受原始灵魂观的影响,呈现出强烈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以想象、象征为特征的形象思维,被18世纪意大利思想家称为“诗性的思维”。“人面临着一个世界,或者说,人生活在一个客观的现实世界之中,当然不应当只是像动物那样机械地顺应自然的因果律而存在,也不应当只是一味地盘剥和利用自然,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工场、一个贸易所。人应当把自己的灵性彰显出来,使其广被世界,让整个生活世界笼罩上一个虔敬的、富有柔情的、充满韵味的光环。”这是潜在人类本性中的思维特征――诗化性。武术先人在传承武术的拳谱、歌诀时,大量使用修辞的方法来记录表达武术文化,既形象又便于记忆,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摹绘、通感、排列等。武术象形套路以及动作练习时,演练者往往会通过肢体把内在的情感通过动作的演练表现出来,而这种情感的表现又往往是含蓄的。如太极拳所追求的“内宜鼓荡,外示安逸”就体现了一种既重“形”又重“神”的思想,这与中国先贤所追求的“诗言志”、“诗缘情”、“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思想是一致的。古人说“书如其人”、“文如其人”,同样“拳也如其人”。这和中国哲学的“诗性化”是分不开的,是“诗性智慧”的思维产物。
4 武术理论中主体性思维的表达实践
4.1动作名称命名
武术中的八式“猫窜、狗闪、兔滚、鹰翻、鸡伸、龟缩、鼠钻、蛇缠”正是通过模仿动物的本能来开创的。在武术中,尤其是象形武术中的描述如:龙之深、虎之威、猴智巧、鹰之力、鹤之精、蛇之柔、鸭之趣、螳螂之猛等,充分反映了我国的传统思维的主体性思想。如猴拳通过出洞、窥望、藏桃、惊窜、入洞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猴子般的机敏和灵巧;鹰爪拳中的展翅、伺机、捕食、卧沙等,表现了鹰一般的机警和勇猛;蛇拳中的陆起、吐信、绕树、盘石等,表现了蛇的刚柔相济;以“醉八仙”、“太白醉酒”、“鲁智深醉打山门”、“武松醉酒”、“燕青醉跌”等,则将神话、历史故事中的众多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武术人巧妙运用主体性思维,将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移情到身体的攻防动作中,使动作的命名具有浓厚的意象思维、直观思维、诗性思维的特征。
4.2动作劲力的运用
通过意象思维和整体思维的结合,武术动作的劲力特点是以气催力,以意导气,力、气、意的整体配合,身体多杠杆的协调配合,起于根,顺于腰,形于手指。西方讲究肌肉的物理性原理和骨骼杠杆的力学原理,运用运动学和动力学原理来阐释体育动作的发力。
八卦掌运动起来要求行如游龙、动转若猴、虎坐鹰翻、狮子滚球,走圈时“周身拧成一根绳”。劈挂拳要求以腰为轴,全身螺旋拧裹。太极拳要求“静如山岳,动若江河”,“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形如搏兔之鸽,神似扑鼠之猫”,“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
虎形拳则是仿效猛虎扑食、跳跃、奔串等动作结合武术中的技击攻防创编而成,其特点是以形为拳,以意为神,以气催力,发劲时怒目强项,虎视眈眈,有怒虎出林,两爪拔山之势。
鱼,要求“摇头和摆尾”,以加强头、肩、肘、胯、膝的撞击力量。主要讲究“摇与撞”。摇,是柔化之意,也就是化法:人来随他来,人去随他去,见力化力、见力得力,像钢球一样圆溜溜的,但又极其坚硬。撞,这里指的是在技击时用身体各关节部位撞击对手。
蟹,要求“钳与抹”,“钳”,指的是手指功,也就是说在技击中,若我出手擒住对方的某一部位时,手指就要像蟹的两支大脚钳住猎物那样刚强有力使其无法脱身。“抹”是福州一带的方言,它指的是蟹在水中吃食时用嘴来舔东西的动作,有柔化之意。
虾,主要是“退”。“退如虾”,步法,南拳里有“虾退狗宗身”的说法。虾法是仿效虾在水中后退时的动作,运动迅速而左顾右盼,退中有守,退守之中又可兼进攻。
鳖,是腿法的应用。腿法要象鳖脚一样灵活多变。它要求在技击时腿法要灵活多变,使对手感觉我的步法如鳖脚一样多而变化莫测。
4.3动作方法的解释
依靠阴阳、动静、刚柔、虚实、开合等相生相克的辩证思维,通过直觉和意象来判断对手攻防,同时做出相应的反应,攻防的解释、运用依靠自身主体性思维来做出判断,重点是过程,而不追求结果;而西方攻防讲究结果,不偏重过程。讲方法,轻竞争。尤其是象形取义在武术中表现普遍。
螳螂拳、鹰爪拳、鹤拳、蛇拳、虎拳、豹拳、狗拳、鸭拳等各类象形拳,都是由学习各类动物的本能,通过象形取意而形成的,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意拳的十二形则是模仿鸡、燕、鹊、鸵、鹤、蛇、马、龙、虎、猴、鹰、熊十二种动物而形成的十二个单势组合练习,以其中的虎拳为例,虎拳正是仿效老虎扑食、跳跃、奔窜和怒吼等动作编成,是南拳流派之一,其风格特点为:刚劲迅猛,威武有力,步法沉稳,手法多变,灵活有神,以声助力,气势凛然。虎不动,目光炯炯;虎一动,气势汹汹;猛虎下山,虎视眈眈;饿虎扑食,虎爪逞威;虎啸回林,百兽惊恐;虎有撞山跳涧之威,飞跃进击之勇。通过模拟老虎的这些动作,人体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伸展,起到回归自然的目的。螳螂拳的精妙无比,关键在于其不仅仿效了螳螂之形,同时也兼蓄了其他物之行来丰富和发展自身。正如所谓“虽各有心,终不若一时神悟之有得。居数月,郎亦远游,见一猿双手撼树,旋急退。左右旋转,凡数十次,式样如一。郎窥伺久,乃欣然。若螳螂有拳无步,猿有步无拳,合斯二者,便自成家。于是本其心得以研练者又数年,螳螂拳于以大成……”这段记述充分说明了螳螂拳巧妙地吸收了猿猴的步法。螳螂拳的后期,基本模拟了所有昆虫的长处。要求“端正如蜻蜓,雄健如蟋蟀,吞吐如黄蜂,列阵如蜘蛛”。再如“动如山、站如钉”,“起如猿、立如鸡”,“转如轮、快如风”,“势如龙驹扭丝僵”等。除此之外,梅花螳螂拳因其步法变化灵活,恰似朵朵梅花绽开而得名。所有这些方法,均来自武术人的主体性思维。
4.4健身理念
早期儒家就提出养心和养身两方面的理论,将健身与养心结合起来,修身养性、内外兼修。提出“中庸”原则,要保持心态平衡;掌握“无怨”原则,培养宽广的胸怀;强调“三戒”,将养身与养心的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受儒家养生思想影响,《黄帝内经》延续“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创造性提出养生辩证理念,提出养心基础上进行多层次的身体保健,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适应自然界气候变化进行养生,就可以长寿,就能更好地驾驭自然。武术同样汲取传统养生思想,张扬“内外兼修”、“动静相生”、“刚柔相补”、“快慢相间”的健身思想。而西方的健身则更偏重身体形态的运动,虽身心并养,但更重外在形态的锻炼。
4.5传承原则
受“天人合一”以及儒家道德哲学影响,中国武术要求“为武师,须教礼,德不贤,不可传”,“学艺先学礼,立木顶千斤”,“人品不端者不传”。师徒制单一传承,集体传授。“中国武术不是纯体育,不是纯运动,也不是纯技术术。中国武术是建立在技击的表象上,通过体现技击内涵,追求超越外在理想化的技击艺术。”所以“武术传统传承不仅是一种教化,更是思维方式的培养过程”,更加注重“价值观的延续”。
4.6功夫境界
受整体性思维的影响,武术功夫的境界可以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来形容,功夫境界追求成为了武术人的一种精神信仰,追求“内外兼修、形神共养”与“修身养性、尚武崇德”的理念。整体性思维在把握自然界、社会以及个人的问题上,坚守“形神共养,性命双修”,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上来,讲究“精气神”的高度统一。中国武术和其它传统文化形式(如书法、艺术、中医、古建筑等)一样,不是用西方的客观标准如高度、长度、力量、旋转的度数等来衡量,而是主观的感觉、体验为标准,重视“内外合一”的精神境界。
1.半球位置是经纬度位置
一般来说,地理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人教版教材中,大洲位置的描述,是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进行的。这样的叙述,看起来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好像是并列的关系。实际不然,我们知道,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为界,也就是东、西半球分别是一定的经度范围,即东、西半球位置是经度位置。
2.强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许多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理位置,如亚洲东南部显著的季风气候,是因为地处世界最大的大洲和大洋之间。
(1)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一节的第一框题――“十字路口”的位置,就突显和强调位置的重要性。课文中,又对马六甲海峡大篇幅叙述。这样,许多人对“十字路口”的位置和马六甲海峡在课文中的作用就会产生理解上的混淆。笔者认为,“十字路口”的位置和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是东南亚位置重要性的两个主要表现。如果说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是锦,那么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必经之地的马六甲海峡则是其上的一朵鲜花。
(2)中东――“三洲五海之地”:和东南亚一样,中东位置细化,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洲五海之地”、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上。中东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周边有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被称为“天下咽喉”,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峡。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间接地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
二、强调地质要素的案例:主要在《日本》和《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中
1.多火山、地震是日本主要的环境特征
教材以“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为标题介绍了日本的自然条件,把日本的位置、领土、地形多山、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火山地震活动频繁等特点联系了起来,并用图文资料多火山、地震对日本的影响进行了举例描述。从中可见,“多火山、地震”在日本一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黄土是一种岩石,也是这一区域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节课题是由原来的《黄土高原》改进来的,意在突出“黄土”这一地质要素。首先,要明确黄土在地理科学中是一种岩石,在教材中可以理解为黄土这种岩石及其上的黄绵土。其次,黄土已成为黄土高原这一区域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因为黄土是影响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黄土高原水土严重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影响黄土高原许多人文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有甚者,人们提到“黄土”“黄土地”已经不单指一个自然名词,而往往带有特定的人文含义,如“黄土文明”“黄土文化”“黄土风情”等。
三、初中地理中出现的自然环境要素有哪些
对自然环境要素,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概括和分类。有的认为自然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组成;有的认为包括土壤、位置、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灾害等;有的认为包括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土壤圈和水圈;还有六大要素、五大要素等说法。
人教版课本中,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分为《位置和范围》和《自然环境》两节;八年级第一章为《从世界看中国》、第二章为《中国的自然环境》。从中可见,位置没有被列为自然环境要素。须注意,在学习每个区域自然环境之前,必须学习位置。
游艺是我国明末清初目前,学界对游艺的研究主要是他的著作《天经或问》。游艺的《天经或问》是近代第一本天文学科普读物,但其中也涉及到诸多气象学知识,因此该书也被誉为“中国近代气象学启蒙之作”。该书受当时传教士传入的西方气象学的影响,并结合中国传统的气象学,对一些常见气象现象、大气光象、天气预报等进行了科学的解释,通俗易懂。乾隆年间,该书前集被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天文算法类。
目前,专门针对“游艺”与《天经或问》的研究还较少。石云里《中国古代天文学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一文中谈及了《天经或问》中的天文学知识以及其在日本产生的广泛影响。王国强在《西学汉籍东传日本述略》中提及了明末清初输入日本的西学汉籍,就包含了《天经或问》。此外,在冯《熊明遇内容解析》中提到《天经或问》中摘录了大量《格致草》的内容,也有一些学者对《天经或问》中的天文学知识进行过研究,但对于其中的气象科学知识涉猎较少。本文旨在对书中气象科技知识进行探讨,以加深学界对《天经或问》的认识。
一、明清气象科技发展概况
至明朝末期,中国古代气象事业已初具规模。我国古代关于天气现象形成的理论较多,但都受到“阴阳学说”的深刻影响。如西汉董仲舒在《雨雹对》中这样写道:“攒聚相合,其体稍重,故雨乘虚而坠”,他认为雨滴是因小云滴受风影响,合并变重下降形成的。明代王逵等也持相似观点,诚如他所言:“故云密则雨降,阳施而阴不能化,则有云则无雨。”
元末明初,娄元礼的《田家五行》记录了很多农业天气谚语。明代张燮《东西洋考》中的《占验》一节,记载了航海和渔业天气谚语,如“电光西南,明日炎炎,电光西北,雨下涟涟”等。明代茅元仪《武备志》中收录了《测天赋》、《玉帝亲机》二书,收集了许多有关天气的经验性认识,其中的天气谚语集中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些谚语来自生活实践,因难免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不少谚语有不科学之处。
到了明末,我国的气象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人们对于气象的认识较为分散,而且也局限于知识分子阶层,没有普及到群众中去。《天经或问》作为第一本天文科普读物,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像百性普及相关知识,其中也涉及到气象知识,通俗易懂,是中国气象学的启蒙之作。
二、《天经或问》中的气象学知识
《天经或问》共有四卷。卷一共有22图:昊天一气浑沦变化图,黄赤道南北极图,三轮六合八觚之图等;卷二有问答17条,各有标题:天体,地体,黄赤道,南北极,子午规,地平规,太阳,太阴,日食,交食,朔望弦晦等;卷三有问答25条,各有标题:岁差,经星名位,恒星多寡,大星位分,太阳出入赤道度分,经星东移,觜宿古今测异,七曜各丽天,恒星天等;卷四有问答27条,各有标题:分野,年月,历法,霄霞,风云雨露雾霜,雪霰,雹,雷电,霾,慧孛,虹,日月晕,日月重见,风雨徵等。
游艺结合中西科技成果,撰成通俗读物《天经或问》一书,很有独特见解,被收入《四库全书》,并流传日本,多次翻印发行。《四库全书》总纂纪昀评述这部书:凡天地气象、日月星辰之运行,月盈日蚀的道理,以及风云、雷电、雨露、霜雾、云霓的变化,都设有问答,明其所以然,条理清晰,通俗易懂;至于星占应验之术,则摒弃不谈。
(一)各类天气现象
“问:雹,冷物也,何以不降于寒而降于暑也?或谓蜥蜴所喷,或谓龙鳞所藏?是乎?否乎?
曰:气之三际:中为冷际,下为地温,上近火热,极冷之处乃在冷际之中。二时之雨,三冬之雪,盖至冷之初际,即已变化下零矣。冬月气升,其力甚缓,非大地同云不能扶势,故云足甚广;二时之云足亦阔,云生缓迟,即雨舒徐,皆变于冷之初际也。夏月郁积浓厚,决绝上腾,力专势迟,故云足促狭・・・沟浍旋盈,盖因其专锐,故能径至于冷之深际。气升愈厚,腾上愈速,人冷愈深,变合愈骤,结体愈大矣。升入极冷之际,骤凝为雹。雹体大小,又因入冷之深浅、云气之厚薄也。雹中沙土,更多于雪;雹体中虚,以其激结之骤,包气于中也。若夫蜥蜴龙鳞之说,则樵木市语也。”
在该书中,游艺在对雹进行解释时很明显的受到了西方“三际说”的影响。在明末清初之际,有一些西方传教士对“三际说”作了简要介绍,如利玛窦的《乾坤体仪》将大气分为“暖域、冷域、热域”,熊三拔的《泰西水法》将大气分为“温际、冷际、热际”等,但均未对“三际说”作更为深入的分析。作为最早将西方中世纪气象知识与理论介绍到中国的气象学专著,《空际格致》对大气分层学说进行了相对全面地阐述。依据《空际格致》,“气厚分有上中下三域:上域近火,近火常热;下域近水土,水土常为太阳所射,足以发暖,故气亦暖;中域上远于天,下远于地,则寒。”高一志将大气分为上域、中域和下域,三域的特点分别是热、寒、暖。此处所说的下域,和我们今天气象学里面的对流层极为相似。高一志还提到了下域“暖”形成的原因,“下域近水土,水土常为太阳所射,足以发暖”,太阳辐射中的一部分被地面所吸收,所以高一志认为被吸收的太阳辐射足以使下域“发暖”。“上域近火,近火常热”,高一志的“上域”和现在的“热层”相类似,由于太阳辐射中的强紫外辐射的光化学分解和电离反应,使得这一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升高。“中域上远于天,下远于地,则寒”,“中域”相当于现在的“中间层”,中间层大气吸收的辐射能量很少,温度随高度而降低,它是地球大气中最冷的部分。
在“三际说”的基础上,对雹作出了进一步解释。冬天的时候,这些气体继续上升,但是十分缓慢,力量也比较薄弱,只能依靠大地上性质相同的云,此时的云范围较为广泛;夏天的时候,气体越积越浓厚,继续上升,力量较强,直达冷际深处。气体越往上升,越来越厚密,速度也越来越快,聚散变化也越来越突然频繁。当气体进入极冷之际时,会骤然凝结成雹。雹体积的大小,与进入冷际的深浅、云的厚薄程度息息相关。雹中所含的沙土也比雪多,而且雹的中心是虚的,这是由于它是骤然凝结而成当中包含了气体的缘故。至于说,是雹是蜥蜴所喷或是龙鳞所藏,都只是老百姓们的市井流言而已。
现代气象学上认为冰雹来自对流特别旺盛的对流云中。云中的上升气流要比一般雷雨云强,小冰雹是在对流云内由小雹体上下数次和极冷水滴碰撞而增长起来的,当云中的上升气流支托不住时就下降到地面。大冰雹是在具有一支很强的斜升气流、液态水的含量很充沛的雷暴云中产生的。
游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雹的来源,并且指出民间的流言都是不可信的,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封建迷信思想。
(二)大气光象
《天经或问》中还涉及到很多大气光象。如:
①霄霞
依据《天经或问》,如霄霞,“问:霄,未见天之何色而指也,霞则见天之五色而著也。虽日月星辰不如霞之彩,测步者独不关之者何也?
曰:霄者,天之无云气而青碧者也。天色在五行之外,青亦非其真体壮生。所谓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霞者,云正受日光则透白,虚斜相交则起色,皆假日之光或成五彩也・・・”
游艺认为“霞”是由于云受太阳光照射虚实相交后而形成了五颜六色的光象,这与现代气象学对“霞”的解释极为相似,都认为“霞是由于大气对日光的散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当阳光透过厚厚的大气层时,被大量的大气分子散射。当空中的水汽、杂质等越多,其色彩越显著。
②日月晕
“问:虹是薄雨为日光所映而成红绿也,然则日月四旁时有红白之气围抱成环,谓之日晕,此晕是何?曰:晕乃空中之气直逼日月之光围抱成环,其有缺者、有围者、抱者、背者、薄者、厚者,皆是气所注射,又有一等气在天上,外浅中深如井者,深是气厚处日光所照,一般浅系气薄日照之,故白色如井栏等。”
晕是由于日月光线透过卷层云时受折射作用而形成的。天空中有一层高云,阳光或月光透过云中的冰晶发生了折射或反射,便在太阳或者月亮周围产生彩色光环。大气的厚薄程度不同,日晕和月晕的形状也大小不一。
③日月重见
“问:日月晕,气是也。日为诸阳之尊,有重出为之抗者,此是何物也?
曰:日有重叠,见两三者,以云封日,一层云稍薄能透光,却被日光所射后,边却又有一层黑而厚者,挡住日光,反透薄云故成重日之象。”
这跟高一志《空际格致》中提到的“日有重叠”现象有相似之处。《空际格致》中提到“太阳行时,不拘南北,忽遇润云在旁,其云间日之面为薄,故深受日光及像,其背日之面为厚,故所受之光与像不能通透,乃退而不及人目,与成虹之云相似,致见日有二,其一系本轮,乃真者,一系旁云,乃伪者。正如对镜者必生像于镜内,凡在旁者见一真人与镜中所退宛有二像矣。”由于云层有厚有薄,日光透过薄的云层,遇到较厚的云层时则被挡住了,又反射至旁边较薄的云层形成了另一轮“太阳”。游艺的解释通俗简单,容易理解,即使是不了解气象学的人,读过之后也是一目了然,清楚明白。
(三)风雨预测
“问:日月晕与重出皆雨征也。然晕与重不常见而风雨则常有者,更有何征乎?
曰:气行空中为湿性所碍,不得上升,观之见其弯曲者,雨征也;晓间雾开而复拥者,雨征也;晨起气昏者,雨征也……日出时云多,破漏日光散射者,雨征也;日光暗淡而色苍白者,雨征也……”中国的气象谚语有很多,如元代娄元礼的《田家五行》中涉及到很多用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游艺在《天经或问》中也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了总结,并做了简单扼要的解释,便于理解。
三、影响
《天经或问》融合了西方当时较为先进的天文学、气象学、地震学等知识与中国古代传统天文、气象及地震学,通俗易懂,流传广泛。它被誉为第一本天文气象科普读物,形式新颖,一问一答;卷一是各类图集,从卷二开始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向人们普及天文气象学知识。同时还有学者称《天经或问》为中国气象学启蒙之作,简明地解释了各类气象要素、大气光象、风雨预测的知识。正如赵超在其论文《“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论自然气象兴感与诗歌审美意境营造》中所言“风、雨、雷、电、云、雾、霜、雪等自然气象亘古长存,乃为天地之大美,但人类对其审美意蕴的发现却是比较晚期的事情。这种大美一旦为人类所感知,就会为文学创作提供无穷尽的题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月第一期)(1)
《天经或问》还在日本引起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成为当时向日本人传播西方天文学和气象学知识的最重要来源,推动了日本当时天文事业和气象事业的发展。
游艺对中国古代气象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目前学界对游艺的研究还较少,我们应予以游艺及《天经或问》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冯锦荣.《明末熊明遇内容探析》.《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6卷第4期
[2]高一志.《空际格致》.明西洋.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
[3]游艺.《天经或问》.日本早稻田大学馆藏
[4]何金海,郭品文,申双和,银燕.《大气科学概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刘昭民.《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气象学知识》.中国科技史料第14卷第2期
引言
1903年,美国的霍尔启动一个计划,调查儿童对自然现象如热、霜和火的观念,这是最早提出前概念的研究[1]。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一些从事科学教育的学者对学生的前概念迸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研究成果。研究报告大多数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以色列、新西兰、澳大利亚及香港地区等[2]。在上世纪80年代,前概念研究迅速扩展,1986年,德国不莱梅大学物理教育研究所的Horst Schecker做了“学生对力学的相异构想”。这一时期还召开了多届有关自然科学与数学教育中学生的错误观念的国际研讨会[1]。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物理前概念的研究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尤其在分析、研究学生在各个课题上的前概念方面已趋于成熟。文章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学生的错误前概念的特点,这有助于预测错误前概念对教学的干扰并有利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对于走出物理教学的困境、提高物理教学效益,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关于“前概念”
现代教育学认为,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头脑里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通过以往的教学实践或日常生活(例如初中学习、影视、书报、与同伴交流、亲身实践等)积累了很多感性知识与理性的认识,历史地形成了对于教学诸多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看法,无形中他们养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有时这些思维方式和基本看法与正确的科学概念并无冲突[3]。在物理学习中,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资源”,既可以成为错误概念产生的“温床”,也可以成为科学概念形成的“胚胎”。近些年,对于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的定义(也就是所说的前概念)虽然讨论较多,但对这一思维方式的定义却不尽相同,至少存在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是指当代著名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相异构思(二中择一结构)”[4],即学生在接受正规的训练或学习以前就已经形成的错误的观念或认识[5]。也有研究者称之为“民间概念(人们观念)”、相异概念、相异构想、错误概念或者日常概念[6]。这种理解也常见于近年来有些已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它明显地表明前概念都是错误的[7]。广义的理解由德国多特蒙德大学的D.K.Nachtigall教授提出[8],他在《规范与前概念》一文中是这样定义的:“前概念是学生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物理教育以前,对所感知的现象、生活中的常识与经验进行总结加工所得出的认识和理解。后一种理解要广泛得多,它不仅包含片面的、错误的观念或认识,还包含有科学的成分。”目前,教育界普遍偏重于这种定义。然而,后一种定义也不十分恰当。时间状语“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物理教育以前”似有不妥,按照这样的定义,学生在接受正式的物理教育后,从生活中、经验中得出的理解和认识就算不上是前概念了。结合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学生一般从初一开始接受正式的物理教育。根据上文两种的定策,引入“前概念”这个名称的目的是为研究它们在教学中所起的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以便在教授与“前概念”相对应的科学概念时,采取适当的方法与策略。因此,把“前概念”按下述定义应更为合理:前概念是学生在习得某个具体的科学物理概念之前,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与思考,对该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应该指出的是,同那些含义与科学物理概念内涵基本一致的前概念相比较,研究相异概念对指导物理概念的教学具有更大的意义,因此人们常说的前概念往往指的是相异概念。其核心特点是[9]:(1)是学生头脑中强烈具有的一种稳定的认知结构。(2)不同于专家的概念。(3)会对学生如何理解自然现象并做出科学的解释产生重要影响。(4)必须被克服、避免或消除,以使学生接受科学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前,很多学生认为物体只有受力才会有速度,不受力便没有速度,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物体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并且运动快慢与力的大小有关;落体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落得越快。
二、前概念的特点
1. 广泛性
广泛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内容的广泛性。前概念所涉及的物理学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有较多的前概念,而且对于那些微观的、宇观的和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也存在不少的前概念。如光学方面会观察到平面镜成像、阴影、太阳通过树叶间隙的小孔成像、筷子在水中的弯曲、凸透镜的聚焦和放大作用等。力学方面如直线运动、转弯、振动等;热学方面如从区别热水和冷水有了温度概念的体验,对雪的融化、冬天搓手取暖、夏天用凉水洒在身上会感到凉快等热现象有大量的观察和体验;电学方面也观察到大量的日常现象,如闪电、摩擦起电、电灯泡发光、电熨斗发热、电扇的转动等等。第二,前概念反映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2],不仅中学生有一定程度的前概念,大学生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学生在建构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时,总是以自己的知识经验背景为基础,因而不同学生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对相同的物理问题,不同年龄阶段或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中,会产生不同形式的前概念。如低年级的学生大多数会把电流类比成水流,而学过电学以后相当多的学生又把闭合电路中电子的定向移动等同于电磁波的传播。第三,就某一具体的物理前概念而言,它往往是学生中普遍具有的。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发现:很多同样的问题会发生在同一地域的不同年龄的学生身上,他们对这些问题的想法几乎是一致的[10],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对一些物理课题的相异构想也没有多大差别[11]。Viennot [12]以问题“六个小球自杂技演员手中投入空中,这六个球沿不同轨迹在某一瞬间恰好抵达同一高度,请受测试者回答在该瞬间六个球所受的力是否相等?”测试了法国的中学生以及英国、比利时的大学生。问题如图一所示,研究结果显示法国、英国以及比利时分别有55%、 42%、54%的学生将速度与力结合在一起,误认为因为六个球的速度不同,所以所受的力也应不同。研究调查表明,学生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错误的前概念。例如,认为“在空中飞行的子弹一定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的作用”的占40%;认为“坦克车用履带来代替车轮是为了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力”的占38%;认为“人眼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由于人眼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的占35%等[13]。
2. 顽固性
前概念是日常生活经验对物理现象的直觉认识,是受到先期学习的影响,它们在学生头脑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在日常的生活中日积月累而形成,是学生头脑中强烈具有的一种稳定的认知结构,不易消解,这就是前概念的顽固性。前概念是学生生活中亲耳所闻,亲眼所见,长期积累并被认可的,因而在他们观念中是根深蒂固的。如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吊车将物体匀速吊起时,拉力大于重力,匀速下降时,拉力小于重力”,“同样大小的一个木球和一个铁球,木球入水则上浮,铁球入水则下沉,说明木球受的浮力大,铁球受的浮力小”。经调查反馈后,仍有28%的学生持以上观点。物理前概念在学生正式学习物理前就已在头脑中形成,学生往往是在自己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结论,犹如一张白纸上的彩色画,要想改变过来很不容易。正如爱因斯坦认识到的:“假如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要改变这一物体的位置,需要给它施加力,比如说,推、拉或提,也许要用到马和蒸汽机。我们会本能地把运动与推、拉或提这些动作联系起来,自己亲自试过几次后,更会认为,要让物体运动得快些就要施加更大的力。于是,很自然我们得出以下的结论:物体受的力越大,其速度就越大,用四匹马拉车肯定比两匹马快……”[7]当面对一个新概念时,学生往往采取与既有概念相和谐的方式来整合。一方面他们可能对新概念作出错误的诊释。如罗星凯、周忠权[14]的研究发现,学生虽然记住了惯性这一术语,并不再持有“外力一撤消,物体就立刻静止”这一典型的亚里士多德式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但是他们臆造了一个与运动相联系的力,用这个力解释为什么物体在脱离外力后仍然会继续运动,而惯性被自然地拿来作为表达这个力的“恰当”术语。这样,虽然学生学习了惯性定律,但他们原来所持有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这一总的概念框架仍然没有改变,而且也不必非要改变,因为在这一总的框架下,通过对惯性概念的曲解,就能够自圆其说,能够解释所面临的物理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可能忽略前后的矛盾,接受新概念的同时,保有一相冲突的相异概念而不自觉。前概念含有儿童对自然界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又是自己“切身体验”到的东西,同时前概念又是儿童认识世界所凭借的工具,儿童就是靠这种原始的认知结构来认识世界,并“成功地解释”了一些现象,因此,儿童往往对自己的这些信念深信不疑,很难使其放弃[15]。虽然教师在教学中非常准确清楚地交待了概念,但一些错误观念在学生头脑中仍占据一定的位置,一遇到机会就表现出来[16]。如用吊车匀速起吊浸没在水里的物体,在没有露出水面的过程中,不少学生认为浮力是变化的,甚至一些大学生也认为如此。学生头脑中错误的前概念往往十分顽固,绝不是通过一两次讲解或讨论即可解决的[17]。
3. 隐蔽性
前概念是学生内隐的思维结果,是潜移默化形成的,因此,它以潜在的形式存在,平时并不表现出来[18]。其表现带有隐蔽性,不易被教师察觉,同时前概念有一种思维惯性,学生自己也很难发现[19]。当学生对某一类物理现象形成观念时,由于学生年龄和思维能力的限制,这种观念通常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它是学生心灵深处的一种朦胧意识,学生往往难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但是它作为一种观念仍有其实质性的内容,当教师讲授某些知识时,如果不特别和学生的前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揭示、比较、批驳,学生的头脑中经常会出现两种观念“和平共处”的情况。浅层是教师讲的知识,而深层仍是学生的前知识。前概念往往是因为晕轮效应任意扩大等因素形成的,缺乏严密的逻辑推演和实践的证明,因而概括性和科学性都很差。学生在复述概念以及解决较明显的、单线索问题时,都会应用所学的科学物理概念,但在解释比较复杂的物理现象或在实际的新情境中,常常就会不自觉地用他们的前概念。例如利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拔河比赛甲队为什么能战胜乙队,一部分学生便会脱口而出:“甲队拉乙队的力大于乙队拉甲队的力。”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测试,要求学生书面回答单摆摆球质量与单摆周期的关系,所有受测试者都回答摆球质量与单摆周期无关。随后让他们做测定单摆周期的实验,要求测一百次全振动的时间,这时很多学生为了快点测出结果纷纷选择了质量大的摆球。这就表明,在他们的认识中,实际存在着“摆球质量越大,周期越短”的前概念。
4. 特异性
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环境、活动范围、思维特点等的不同,对同一类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感受也不完全相同,因而所形成的前概念就表现出特异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现象的解释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不同的学生会以不同的方式转化外部经验来建构他们的思维体系,这种个体的方式会影响他们信息的获得,因而影响学生理论的构想,他们的思维体系制约观察现象。如对“轻、重物体哪一个下落得快”的认识,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轻的物体下落得快;有的认为重的物体下得快;有的认为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得快,有时轻的物体下落得快;还有的认为物体下落得快慢与物体的形状和体积有关,然而,几乎没有学生认识到这一问题会和空气有关。对于同一学生来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物理概念的学习水平与内容是有差异的。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要比初中阶段时接近于成熟,能运用抽象的形式逻辑的(演绎的或归纳的)推理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7]同一学生学习不同学科的物理概念也有差异,这种学科差异来自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领域[20]。它们各有自己的特殊性,因而在概念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差异。同时中学物理教材对力学和电磁学部分作了较详细的讨论,而对光学、原于物理部分只作了简单介绍。中学物理各部分不同程度的准备当然也就对普通物理各分科的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一学生对于同一概念的不同方式的学习也会有差异。如郑渊方[21]按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认知发展情况将电路有关概念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过程,他通过对比传统的讲授――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发现后者使学生概念发展水平显著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不同水平(主要指认知水平)的学生[22],在学习同一物理概念时,表现出水平的差异,优秀生与学困生的学习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男生与女生在学习同一物理概念时表现出差异,由于男生与女生在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方面存在差异,在物理概念学习上的表现也不尽相同[23]。
结语
对于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我们不能把它和教好学好物理学对立起来,而应看到若能转化得当,则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巩固知识等各方面会起到积极作用。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注意了解学生的前物理观念是很重要的。我们应该认识学生原有物理观念的存在及其对物理学习的影响,要以学生原有的观念作为出发点,对正确的观念加以巩固和提高,并进而发展成为概念和规律。对错误的观念,要弄清它的实质和形成的原因,采用适当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转变原有的观念体系[24]。要鼓励学生暴露他们原有的直观观念,不要害怕错误。要让学生探讨错误观念所引起的结果,并用正确的、科学的概念加以对比[25]。只有这样,才能搞好物理概念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莱斯利・ P・斯特弗, 杰里・盖尔主编. 高文, 徐斌燕, 程可拉等译.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 南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
[2]窦轶洋, 高凌飚,肖化. 论学生前概念及对教学的启示 [J].学科教育, 2001,(10).
[3]阎金铎. 物理教学论.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冯一兵, 熊宝库. 前概念对物理概念教学的影响及教学策略 [J]. 物理通报,2004年第2期.
[5]陈琦, 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
[6]维果斯基著. 余震球译.维果斯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7]赵强, 刘炳升. 建构与前概念(上) [J].物理教师,2001,(7).
[8]D.K.Nachtigall规范与前概念(续) [J].物理通报,1997,(6).
[9]胡卫平.中学科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10.
[10]AndreaA.DiSessa. Phenomenology andEvolution of IntutitionIn D.Gentner&A.Steve ns( Eds.),MentalModels(pp.15-33).H 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Associates,In c.
[11]赖小琴. 物理前概念及纠正错误前概念的策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9-93.
[12] Viennot, L. Spontaneous Reasoning in Elementary Dynamics[J]. Eur. J. Sci. Educ 1979,1(2):205-222.
[13]王建新.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和“实验一探究”模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罗星凯, 周中权. 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15 (4).
[15]范丰会. 中学生的相异构想与物理教学中的概念转变[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6,(1).
[16]徐硕. 物理概念与规律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分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
[17]范应元,陈万平等.国内关于物理学科“前概念”的研究[J]. 物理通报,2004年第11期.
[18]程传满, 余兰门等. 物理前概念及其教学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2).
[19]吴大勇. 前知识与物理教学[J].学科教育,2001,(8).
[20]董晓白. 中学生关于溶液的错误概念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21]郑渊方.初中学生物理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1.
[22]李善良.现代认知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