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1 15:42: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财务风险管理现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会计操作缺乏规范化
目前,保险公司采取的赔付方式主要是先收取保费,而一般情况下,两者之间间隔的时间都相对较长,因此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均匀分配各种效益的情况。在各个保险公司中,一般是由总公司将会计人员委派到各个分公司中,而这些委派人员的物色,则还是通过分公司进行决定。且委派人员的各种待遇和福利,均是由分公司进行决定,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会计人员的操作能力急剧下降。同时,对于会计人员而言,保险公司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预期能力,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计人员的主观性就会大大增强,因而容易导致保险公司获取一些不真实的财务信息。另外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缺乏一致性,在处理财务工作的过程中,就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且做出的判断也容易出现失误,这就给保险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二)资金运用缺乏合理性
在保险业财务风险管理中,一般资金风险主要指的是划拨和运用保险资金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使其缺乏有效的增值利用。通常资金风险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我国保险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投资方面还存在期限短、品种单一以及工具稀少等缺陷,因而导致了资产与负债之间缺乏一定的协调性。二是在执行核赔核保制度的过程中,不够严谨,容易出现逆向承保、通融赔付的情况。三是运用保险资金的的方式单一,且渠道也较窄,一般都应用于证券买卖以及银行存款等。四是保险公司一般通过集中管理的方式,对保险资金进行管理,但是在一些分公司中,由于经常出现多头开户、分散资金的情况,这对资金周转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导致公司的运营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大大增加,从而使其经济业务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缺乏充足的提存准备资金
一般在购买保险的过程中,保险人需先支付一定的保费,如果处于生效期间的保险合同,一旦保险人出现财物损失或者人身事故,保险公司就可以此向保险人支付一定数额的保险金。因此在保险人支付一定数额的保费之后,保险公司为了确保有充足的赔付资金用于应对突发事故,就会准备一定的提存金。但目前保险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还缺乏较为充足的准备金,这给保险公司的偿付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且在发生了客户退保的情况,其自身对于财务情况也缺乏较为深刻的认识。
(四)监督机制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目前保险公司在分析财务情况的过程中,通常是通过财务部门提供的相关报表和报告来进行的,这些资料中,包含了保险公司的亏损与盈利情况,以便为公司的管理者以及监管部门对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制定出方案加以解决。但是有一些保险公司,为了逃避惩罚,或者伪造经营业绩,就会做出一些掩饰财务报告的行为,这对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另外由于大多数保险公司都制定出了一定的监管制度,因而使得信息的流通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这对于有效发挥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是非常不利的,因而在管理上还存在较多的漏洞。
二、我国保险业财务风险管理改进对策
(一)规范会计核算操作
保险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的依据就是会计核算,且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主要是监管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保险公司在改进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对会计核算操作加强规范,同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财务工作人员加强教育和培训,这样才能不断的增强他们的业务素质以及管理水平。同时还应让财务工作人员树立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在管理和统计数据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的法律程序严格进行。另外财务部门还需对公司的负债率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更好的平衡公司的负债率和现金流。
(二)加强管理资金运行
目前,我国的保险业在运用资金的过程中,还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因此保险公司必须加强管理运行资金,并对资金风险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部门来对资金进行决策投资,同时安排专业的人员组成投资决策小组,对保险公司的投资项目以及资产分配做出决定。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工作人员的岗位权限进行明确,且在运行资金的过程中,需要将管理与操作分开,这样才能促使资金风险有效降低,从而确保资金的运行安全。另外还需要执行资金托管机制,对于托管的双方,必须将法律关系明确清楚,要相互写作进行资金的运行,这样才能达到改进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
(三)健全财务监管制度
在改进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管理的制度加强建设,这样才能确保运营过程中,保险公司能够有效的、合理的防范和规避各种财务风险。而保险公司还要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发展与经营的情况,建立一定的会计工作流程以及财务监管制度,同时加以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保险公司在对财务风险加强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财务主管部门还需加强管理总公司以及分公司的财务情况,在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就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和处理,这样才能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从而达到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目的。
(四)加强内部控制
在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内部控制指的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风险管理机制,而加强内部控制,则能确保财务风险有效的降低,从而达到财务管理强化的目的。保险公司在评估自身的财务状况的过程中,必须将公司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亏损情况以及收入情况如实的反映到财务报告中,并且要对自身的偿付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估,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从而保障公司经营的稳定性。同时还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并对会计核算的工作进行规范。也可组织一些专家预测和评估财务风险,这样就能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从而避免发生较多的财务风险。
(五)加强建设信息化管理
随着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保险公司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推广和使用计算机,并且要不断的加强建设财务管理系统,并对预算的执行、编制以及考核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这样既能够降低人力成本,又能提供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在财务风险管理改进的过程中,加强建设信息化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过程中,保险业是其重要的支柱,其能极大的促进我国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为了确保保险业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对财务风险管理加强改进和完善,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保险业能够获得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一、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含义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筹资、投资、经营等财务活动中,由于内部和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实际收益达不到预期收益目标而蒙受经济损失的风险。财务风险贯穿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资产质量风险、利率风险以及汇率风险等资本管理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资本结构不合理
商业银行存在筹资负债规模大,产权比例高和资本充足率低的问题,这是造成目前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一旦银行的资本结构失衡,会导致商业银行无法保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可能进一步致使银行面临财务风险无法得到控制,从而影响整体的经营效益。
(二)缺乏科学的财务决策
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形成较为科学的、完善的决策流程,缺少相互牵制的决策机制,决策的制定经常依据主观经验判断,从而增大了项目的投资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对相关经济信息的搜集存在真实性与完整性的欠缺,对信息分析的不够全面和细致,这样就导致管理者的决策失误和银行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信用风险过高
商业银行主要是信贷业务,但是同时信贷也使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信贷风险。借款人无力偿还负债,或主观故意而不愿意偿还负债,都将造成银行坏账等信贷财务风险。目前我国的银行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存在着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必将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对商业银行资金安全性和流动性带来重大冲击,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四)财务人员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意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业务范围扩大,因而需要承担的风险随之增长,商业银行对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增长。但是目前部分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风险的认识存在片面性,缺乏全面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只是简单停留在管理资金的层面。银行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不能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财务的总体效益出发去认识和管理财务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一)改善银行的资本结构
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主要是指借入资本与股东权益之间的比例,当资本结构处于最优时,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借入资本,可以产生有利于银行的财务杠杆利益,但并不代表借入资本的比例越高越好。银行还要保证资本实力,又要保证很强的盈利能力。银行应优化筹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资本补充机制,增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二)提高财务决策科学化水平
能否做到科学的财务决策,直接关系到财务工作能否取得预期成效。所以,银行治理层制定决策时,要充分考虑能够影响财务决策的各种因素,定量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建立相关的计算机数据模型,制定合理的框架与流程,避免直接的主观经验判断。财务决策的科学化,对于银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持续效益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三)加快信用评级体系建设
信用评价是风险衡量的重要方法,银行应合理选择信用评价指标,或委托相关机构,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从而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商业银行要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和补录工作,注意收集并核实借款人的相关信息,包括借款人的违约情况,同时建立严格、一致的数据标准,制定数据质量管理相关规定以保证数据的及时、准确和全面性。
(四)提高财务人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商业银行必须在财务管理人员之间营造风险文化,使其意识到财务风险的重要性,能否识别并有效地规避和控制风险是财务人员最重要的工作。应该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到具体的财务工作中,财务人员也应该把风险防范意识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准则。由于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所以这需要对财务风险极其敏感、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财务风险估计和识别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为此商业银行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财务人员准入制度,提高财务人员防范风险的工作能力,从而起到规避财务风险的作用。
四、结语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环境下,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空前激烈,不确定风险随之增加。财务风险贯穿于银行各个业务领域,我们应该依据自身的经营状况,仔细分析原因并找到防范措施。面对已经发生的财务风险时,我们应该积极合理控制风险,这样商业银行才能在经营过程中实现风险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我国商业银行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竞争性,为银行持续经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慧芳.银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J].金融证券,2012(12).
集团公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由若干个企业组成的多功能经营联合体。集团公司是具有多级法人治理结构的母子公司体制,母公司以产权为纽带影响或控制集团公司其他成员企业,建立了多级法人治理体制。集团公司拥有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权、经营控制权,对子公司的经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财务风险是由企业负债引起的;广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的财务系统中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蒙受损失的可能。集团公司风险管理既具有一般企业财务风险的共性,又具有特殊性,多级法人治理体制决定了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来源的多样性及复杂性,集团层面、子公司层面、业务层面均可形成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确认和评估,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将风险损失最少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风险管理可分为风险回避,风险自留,风险转移三种方式,不同的风险管理方式采用不同的对策处理减少风险损失,风险管理的核心是财务风险管理。
二、我国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公司产生财务风险重要的外部原因。集体公司结构复杂,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财务管理所面对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任何一个环节不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都可能产生财务风险。
2.财务管理人员对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及复杂性认识不足。集团公司由于多级法人治理结构导致经营链条长及企业众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必然带来财务管理的难度,增加财务风险的复杂性。许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及缺乏系统的风险防范意识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在集团公司由于多级法人治理结构,导致集团公司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和管控各子公司的真实经营管理信息,使得决策存在着一定的的盲目性,导致在筹资、投资、资金运用等财务决策中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4.集团公司内部财务管控不力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主要情况有:多级产权主体的担保和过度负债形成的债务风险;资金管理不力或使用混乱形成的资金风险;关连交易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集团公司内部各成员单位利益分配权责不明的风险;子公司内部利益强化的风险。造成集团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混乱,没有形成有效的财务监督与控制体系。
三、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企业集团一般呈现出母公司职能双重化、产权关系复杂化、财务决策多层次、投资领域多元化、关联交易普遍化等财务特征。因此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应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有关问题,实现财务风险的有效监控和整个企业集团的价值最大化。
1.建立健全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集团公司对所属公司进行分类指导、重点监控、定期报告,构建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预警信息的及时收集和传递,采用定性预警分析和定量预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财务风险形成的过程,建立切实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启动、早处理。
2.规范企业集团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集团应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明确权责关系;建立董事会对经营者的督导制度;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债权人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同时集团公司应成立财务风险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开展财务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工作。财务风险工作小组由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牵头,各责任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子企业代表共同参加。
3.建立相对集中的集权的财务管理体系
集团公司围绕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将重大财务事项决策权和现金调度支配权集中于母公司,赋予子公司一定的自主经营权,保障企业集团的战略实施并强化总部对重大风险的控制力。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它是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的综合反映,是企业风险的货币化的集中体现。
一、企业风险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相应地,财务风险也就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具体来说,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资金结构不合理
资金结构是主要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于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30%以上。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即产生财务风险。
2.投资缺乏科学性
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 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3.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甚至成为坏账。
4.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我国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一方面,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我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二)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包括企业可控的及不可控的、企业内部及外部的等,而且不同种类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具体内容如下:
1.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多变
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外部条件。财务管理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企业财务决策更多的是适应它们的要求和变化。财务管理环境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其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这必然会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2.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决策缺乏科学性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也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 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在采购、生产、销售、财务、市场预测等各环节之间缺乏统筹协调配合,造成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损失严重。
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的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盲目投资使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形成不良资产或巨额损失。投资决策失误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筹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威胁到企业到期债务的偿还,增大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通常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3.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必然面临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部分理财人员受专业教育的程度限制,他们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特别是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还不能在更大程度上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还有许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概念狭隘,缺乏正确的市场风险意识,这也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4.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
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为使其更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企业不仅应该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而我国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即使有,其财务监督制度执行也不严格,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与监督合而为一,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律置若罔闻,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在财务活动过程中,有些风险是能够在计划阶段进行预测和控制的,有些风险是突发的不能预测到的,所以应建立追踪环境变化的预警系统,用以判断财务风险存在的大小,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危害性风险,从而构建财务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
(二)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策略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应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
面对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等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
(三)建设财务风险制度文化,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只有在文化层面上加强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打破传统的风险自我无关和自我分割管理的思想,建立起全面整体的风险观,在工作中处处时时评估和发现风险,自发的协调和实现团队化风险控制,把风险管理的观念和行动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同时,管理层应致力于调查和规划本企业的风险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控制和文化引导双管齐下,努力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四)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还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各部门要明确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职责及被赋予的相应权力,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