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2 14:42: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网络的实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对于网络民意来说,合法性获得就是网络民意的存在合理性取得社会普遍认可并获得其合法社会地位的过程。而且,只有“合法性”存在,才能推导出网络民意存在的“正当性”。
从意识形态层面上看,民意权利是社会民主发展和权利意识增强的结果。民意是自然法的产物,近代民主社会的建立和“社会契约”制度、“天赋人权”等启蒙思想赋予它合法地位并获得制度性安排的重视,澳大利亚政治学家约翰・S・德雷泽克提出了“协商民主”的概念,并明确指出这一概念所强调的是公共领域的话语参与,并把它解释为公众参与公共事务发挥“在场”作用的“话语民主”,进一步肯定了民意在当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价值。这种“话语民主”的合理价值就使网络这个具有“公共领域”性质的地方成为公民发挥“话语民主”的最好平台,网络民意的客观合理性由此产生。
其次,网络民意的合法性是以“话语民主”即言论自由权利的法律保障形式呈现出来的。言论自由权利是“话语民主”的逻辑起点,框架下的言论自由(包括新闻自由)才能够很好地保护公民的其他权利,同时框架下的新闻自由能够使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成为民主制度的一部分。
我国同西方社会虽然存在着政治体制、参政议政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但是宪法对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保护条款也十分明确。这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言论自由的权利和义务。也为网络民意存在的正当性提供了法律依据。
网络民意表达要通过具体的权利形式实现
言论自由的权利落实到媒介场域时,就具化为媒体民意生产中具体的权利实践形式。根据网络民意表达过程中言论自由实现的要素构成,本研究把它分解为基于媒介要素需要的媒介接近权、基于思想表达需要的知情权和话语权三种派生性权利形式。
1.媒介接近权
接近和使用媒介是实现网络民意自由表达的物质性前提。没有媒介接近权,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就失去了现实的物质依据。“媒介接近权”的概念由美国学者J・A・巴隆1967年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的《接近媒介――项新的第一修正案权利》一文中首次提出并进行了系统论述。巴隆认为“接近权”或者“受众传媒接近权”是指“大众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皆应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的自由”,认为一般社会成员应该享有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网络的出现对媒介接近权的广泛实现具有突破性意义,网络的低门槛和低成本使广泛的参与和使用媒体成为可能。这种突破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1)突破了信息传播中的渠道限制,信息准入特权在网络传播当中被打破,(2)对媒介资源不同媒介、不同地域,不同内容条块分割限制的突破,对传统媒体具有整合功能并与传统媒体形成联动效应;(3)对传统媒介言论局限的突破,“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等。“媒介接近权”的提出,加深了媒介应该是“社会公器”的认识,同时对受众的“传播权、知情权、接近权”等权利进行了体制化维模。媒介接近权对媒体的要求就是开放媒体。对公众的要求则是提高媒介素养,能够合理而有效地使用媒介。
2.知情权
这是网民参与讨论和发表意见的信息性前提。在20世纪40年代起由新闻界推动的信息公开立法运动中,一位叫做肯特・库柏的新闻工作者在1945年的一次演讲中首次使用“知情权”一词。知情权主要体现为一种政治性权利,因为“知”的目的是保障宪法规定的参与和监督政府的治理的权利的落实。当代制度经济学也提出,要想更有效地增进公民(委托人)的利益,政府的竞争开放和信息公开非常必要。要言之,在民主的框架下,公民的知情权是增进自身利益的必要补充措施。
网络发展对满足公民知情权有重要意义。国务院于2007年1月17日通过的、计划自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用法律的形式把信息公开制度化,我国的公民知情权从此有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而网络为政府的“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提供了便利,“电子政务”、各地政府网站的建设、网上信息等使政府行为更加开放透明。网络对不同媒体的整合作用使信息报道更加充分、详细、及时,信息和信源的多元化也使报道的真实性大为加强,虚假信息和信息垄断的可能性降低。对于网民来说,发表意见赖以进行判断的信息依据更为充足和及时,有利于理性、中肯、真实的民意的形成。
3.话语权
话语权是法律规定的公民自由表达权利在媒介中的直接呈现,也是一项基本人权。广义地讲,话语权是指公民在公共空间传播思想观点的自由。福柯把话语权利看作是人的社会交往本体性存在的方式,与人的全部问题都息息相关。话语所具有的强制性和排他性的影响力就是话语权,话语权的作用力构成话语的外在系统。
在福柯那里,话语权是一个散布系统,包括对象、表达形式、概念和主题选择四个建构维度。按照这四个维度,网络话语权较之传统媒体具有了一些明显变化:一是对象广泛但身份无法明确界定,全国网民数量已高达1.62亿,网络的影响力巨大;这些网民根据需要可以在网上进行多重身份转换,既可以是话语权的被实施者,也可以是话语权的实施者,话语权的含义被重构:既可以是表达权,也可以是辩护权、反证权等;二是表达形式、表达立场、信息来源渠道都具有多样特征,网络整合了多种媒体的资源使话语表达更为全面和充分,三是话语权概念被网民和各种社会力量反复强化,其内涵和外延都不断得到深化拓展,话语的增权意识、平权意识加强;四是话语主题更加丰富多样,网民的主动选择性更强,与之相关的就是不同主题的话语传播效果呈现出“集中化”或“离散化”两种趋势,根据网民兴趣而形成传播的强效果和弱效果一一新闻报道阶段性的焦点问题往往会被“集中化”议论,获得强效果。要言之,网络打破了传统媒体中话语权的集中和垄断现象,权威在传统媒体中的强势地位被弱化,一般公民的话语权利增强,从结构上瓦解了话语霸权。
这三种权利形式是实现宪法赋予的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根本途径,实施和实现这些权利是当代社会民主政治和媒介发展的重要目标追求。
权利维护是网络民意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价值
民意具有多重价值尺度。但它首先是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出现的,其首
要价值应该体现在社会的政治生活追求中。政治合法性的建构基于对“群体的善”的追求,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就是“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在现代社会,公共利益有两个基本向度,公民正当权利的维护与政府公共权力的规范监督。网络民意在同时指向两者的过程中,其根本的落脚点还是对公民正当权利的积极关注和维护。
首先,从网站民意议题的分布构成来看,网络民意权利表达占据的比例。研究者从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主流新闻网站新华网的“发展论坛”和商业网站新浪网的“时事论坛”随机抽取2007年11月29日首页呈现的帖子,把内容划分为十类,做了一个简单的内容分析。论坛讨论话题分布比例如下表:
虽然新华网和新浪网的性质不同,但是两个论坛却性质接近,都是时政论坛,从比较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两者的相似之处:(1)民生民权类内容在论坛中均占有重要比重,处于类别总数的第二位,分别占了论坛当日全部话题数22%和18%的比例。(2)在所有内容中,新华网占前5位的是焦点时事、民生民权和政治建设、公务监督、信息交流(并列),共有41项,占据总数的75%,新浪网的前5位则是军事外交、民生民权、政治建设、体育娱乐和焦点时事,总计也是41项,占据总数的比例是82%。话题内容具有集中性和相对一致性特征。(3)在这些类别中,除了体育娱乐、婚姻情感、信息交流比较个人化、娱乐化,与权利诉求距离较远之外,其余问题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个体权利诉求,主要是民生民权类内容和焦点时事中的一些话题,如“丈夫拒签造成孕妇死亡”;公共权益监督维护,包括政治建设、公民形象、焦点时事、公务监督、军事外交和经济财经等公共性议题,其中,既有对公权力的监督,也有对公共利益的关注,但其最终落脚点还是社会公民的利益和权利,是对公民正当权利的间接维护,权利仍然是其最终旨归。这两大类内容建构了两个网站民意议题的主体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权利的诉求和维护是网络民意表达的核心价值取向。
网络发展十几年来对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是网络提供了公众接近媒介的机会,广泛的公众参与和言论自由在网络环境下具有了更大可能性,言论自由的权利从理论更好地走向自由和开放的实践领域,二是公民知情权和话语权的扩张带来了民意扩张,民意对社会和权力的影响力变得强大,民意的社会控制性质更加显性,公民正当的权利表达具有了更多的现实理性和正向推动力。近年来,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网络事件,大都落脚于权利的表达和维护:“孙志刚事件”对收容制度的改变是对迁徙自由权利的认可、“SARS危机”对无视公众知情权行为的批判、“佘祥林案”对“公正审判权”的呼吁、“踩猫事件”对动物生命权利的代言、“铜须事件”涉及到的则是个人的隐私权保护、2007年发生的“山西黑砖窑案”对人身自由等权利的呼吁等等。
总结以上可以看出,网络民意以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权利作为其存在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基础,以媒介接近权和知情权、话语权的获得作为其实现的途径和现实呈现形态,以权利的诉求和监督维护作为其重要内容和核心的价值取向,权利问题贯穿了网络民意现象的始终。完整的网络民意表达过程具有三个层面:一是基础性的言论自由层面,可以涵盖所有的民意表达行为;二是媒介呈现层面,范围缩小到一般意义上的媒介民意,重点是言论自由权利如何在媒介实现,三是网络民意现实表达层面,研究范围进一步集中,聚焦于网络民意表达的内容和价值分析。网络民意的实质是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在网络媒体上的具体实现,从根本上讲,它还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一种具体而实在的表现形态。但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网络民意权利表达的意义还在于网络媒体的特殊性:它同时兼顾了三个层面的内涵――不仅以权利为出发点,更以权利为其手段和归宿,尤其是第三个层面的表达。网络以其平民化的气质所带来的对权利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在传统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民意表达中是很少见的,这是它最宝贵的价值所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网络民意表达的实质是权利的表达。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议程设置”理论展现了大众媒介影响社会的一种普遍而有效的方式,因此,该理论始终是传播理论领域里的主导概念之一。但是,在网络等新媒体出现以后,议程设置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学者甚至发出“新媒体正令大众传播走向终结”的预警,并指出传播学的许多理论诸如把关人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等需要彻底修正。
一、理论背景介绍
“议程设置”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1、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2、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
3、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4、受众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
议程设置理论主要观点来自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学》最早提出该思想。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麦库姆斯和肖的早期研究,通常又叫教堂山研究,发现了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
第二阶段,提出了新的问题,即影响媒介议程设置强度变化的因素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媒介效果较强?什么情况下效果较弱?为回答这一问题,麦库姆斯和肖将“导向需要”的概念引入了议程设置理论,即需求小产生弱效果,需求大产生强效果。
第三阶段,是被称为属性议程设置的阶段。麦库姆斯和肖在对1976年美国总统选举的研究中实现了关于属性议程设置效果的第一项研究,媒介不仅引导我们将注意力投向各种各样的“对象”(比如说公共议题或政治人物),而且引导我们关心这些对象的“属性”。很多时候这两种效果被分别称为议程设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在第一层,媒介影响议题及其它一些对象的显著性,在第二层,媒介影响这些对象的属性的显著性。
第四阶段,学者们开始考察促使媒介议程形成的因素。在这一研究阶段,塞尔玛・甘耐姆也有所贡献。他引入了关于“引人注目的论点”(compelling arguments)的概念,用来说明新闻中一个主题的某些属性对于这个主题的显著性的贡献甚至比关于这个主题的所有新闻报道都大。其重点在于强调受众以及哪些属性能与受众产生特别的共鸣。
第五个阶段,主要考察如下问题:媒介议程设置对于对象及其属性的显著性的影响,即会不会对人们的态度、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也就是将受众纳入议程设置研究范畴,对此问题,肖认为应将其归结为议程设置研究的第三层,而麦库姆斯本人倾向于将基本的议程设置效果和属性议程设置效果视为第一层和第二层,而将受众的反应视为结果,而不是一个层次。
综合上述议程设置理论发展的五个阶段,用模式图可表示如下:
二、新媒介环境的议程设置
“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兴起使得“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背景和领域发生了改变,我们知道,“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传统媒体环境的基础上。这个“传统媒体环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首先,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专业化媒介组织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它对信息的流向和流量具有强大的控制力,在传播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其次,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传统的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媒组织单方面提供信息,受众只能在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和接触,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二是没有灵活有效的反馈渠道,受众对媒介组织的活动缺乏直接的反作用能力。三是传统媒介容量有限,报纸有版面限制,广播电视有时段限制。传播者只能有所取舍,这为报与不报、强化与弱化信息提供了客观依据。
然而在互联网上,信息的与传播权泛化到了各个端口。每一个普通的网民既是信息的接受方,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方,传者与受者的关系非常模糊。网络几乎可以达到无阻碍传播,任何组织或个人要想控制整个网络信息的流向和流量是不现实的。同时,数以百亿计的形形的网站同时存在,网民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能轻易地从一个网站“转到”另一个网站,在信息接触和选择上具有前所未有的主动性。由于传播权泛化、信息收受高度自主、网络时空无限,“议程设置”理论的传统基础被一一打破。
互联网携带无数新的传播渠道介入,使传播景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邮件、网络报纸、网络聊天室及网站都代表着各类意识形态的、商业的与个人的微观社会,它们改变了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的传播行为。现代社会有许许多多议程,其中越来越多的议程如今都可以为大部分公众所知晓。基于此,一些社会观察家便预言,议程设置理论行将终结。
在有关新闻媒介议程设置功能退化的预测中,一个核心的假设就是公众例行关注的媒介议程将是高度异质化的,这和过去公众接触到的是具有相当程度雷同化的媒介议程相比,其情形可谓是180度的大转弯。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传播渠道中,展示出来的议题相当多元。
但事实上,网上从不缺乏设置。首先,网络信息能快速传播与繁殖,这个特点使网络可以轻易提高对某些事件的报道频率与强度。“议程设置”理论认为,人们对某些议题的关注程度,主要来源于这些议题被报道的频率与强度;其次,在网络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是相互交织的,而在“议程设置”方面,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是一个有力的补充;最后,利用互动技术,报道对象与受众可以建立直接联系,因此,当事人的影响会更直接地传递给受众,这对于提高一个事件的受注目程度非常有利。
与传统相比,网络的“议题设置”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新的特色:
第一,议题的设置权下放,设置者泛化。网民们往往通过建立个人网站,在BBS上灌水等方式传播和交流信息。由于上网者数量巨大、分散、异质、正处于匿名状态,监控起来比较困难,自行的信息可以跨地域、跨国界、跨文化地传播,几乎不受限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普通网民都有可能设置议题。
第二,议题内容多元发展。在传统媒体强大的“把关”能力下所形成的议题,其内容和类型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新闻媒介以传播硬新闻为生存、发展的基础。所谓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包括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改变、政局变化、市场行情、股市涨落、银根松紧、疾病流行、天气变化和重大灾难事故等等。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而网络的“把关”作用弱,各类内容不管雅俗,是否符合传统上媒介刊发信息的有关要求,只要激发兴趣,都有可能成为议题。
第三,议题衍生能力强。因为网络传播者是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其主要特点是规模巨大性、匿名性、无组织性、分散性和异质性。网络传播者的这些特点,以及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缺乏,使得议题在传播过程中可能朝着任何一个方向发展,路径不确定并经常性转换,这导致原有议题可以衍生出与之相关乃至无关的议题。
第四,网络媒体上公众自我设置的议程可能会成为传统媒介关注的议程。传统大众传媒不是设置公共议程的唯一机构,在互联网上传统媒介失去了对第一手材料的专有权,任何网络用户都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工、修改和重新组合,成为信息操作主体,关于“重要性”的标准已经不再由传统媒介统一掌握,受众可以否定传媒认为重要的事件。如果公众自我设置议程引发社会普遍关注,那么这一议程就会进入传统媒介的议程范围,在网络传播中,某一网民自我设置议程如果能很快引起大量网民关注,也就会很快引起传统媒介的关注。
虽然目前网络“议程设置”的能力与传统媒体比起来还有差距,但网络化是未来传播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议程设置”将会对社会舆论产生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如何正确引导、解读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使其与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相结合,共同发挥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将是“议程设置”理论正确的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2]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麦克斯韦尔・麦库姆斯 著,郭镇之、邓理峰译:《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新闻大学》,2007,(3)
[4][美]斯蒂文・小约翰著,陈传民、叶晓辉译:《传播理论》,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
[5]张涛:《互联网影响下的媒体议程设置》,《光明日报》,2006年1月20日
[6]付然锋、王光照:《网络媒介勃兴中“议程设置”理论的变化》,《新闻窗》,2007,(4)
[7][美]唐纳德・肖:《议程设置理论与后大众媒体时代的民意研究》,《国际新闻界》,2004(4)
[8]王维、王锋:《究竟谁在设置议程――议程设置理论发展脉络梳理》,《新闻知识》,2007,(5)
[9]蔡雯等:《议程设置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国际新闻界》,2006,(2)
[10]曹茹:《新媒介环境中议程设置的变化及其实质》,《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1]周鸿:《浅论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效果》,《传媒研究》,2007,(12)
[12]刘正荣:《舆论引导中的“议程设置”》,《新闻战线》,2007,(5)
[13]傅蓉:《议程设置的起源、理论框架与应用》,《现代传播》,2002(12)
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手段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Internet的教育网络已经对传统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网络环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也正受着这种全新教育模式的影响,那么现在中职学校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是怎样的呢?
一、网络环境教学的发展
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手段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教学已经对传统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更新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多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应用无疑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育始终是遵循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更注重的是知识呈现和解决教学重难点等,其实质还是一种演示型的教学模式。而网络环境教学是通过网络形式,学生自己去获取、分析、加工、储存各种知识信息,是以“学”为主的“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素质的培养。当然,在自由度较大的网络学习中,没有了集体的气氛和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有力监督,在学习的时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能力和自觉性。否则,教学就没有质量。这就使得在中职学校开展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中职教育网络教学的模式
1.网络环境教学的概念和内容。
在先进理念指导下,运用网络资源,在老师指导下,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加强师生交流,加强更生协作研讨,优化教学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网络教学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教学法,在这个过程中,网络作为知识与信息的载体而存在,可看作为书籍、视听、媒介等教育媒体的自然延伸,所不同的只是网络具有更高的信息容量。
(2)网络教学还意味着把网络作为教学的一种环境,正如传统的教学发生在教室之内,网络教学则视网络为一个大的教室,只不过这个教室已经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大得能覆盖全球。
2.网络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网络是集多媒体的长处与网络的优点于一身,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多重感观刺激。
(2)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
(3)便于资源的共享。
(4)网络教学过程的实时交互性。
(5)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三、网络环境下职业教育教学的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资源配备不足,直接影响网络教学的发展。
这种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资源,缺少硬件资源,会导致一些有能力运用网络环境教学的教师无法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缺少软件资源,会导致精品教学资源匮乏,而使网络中许多教学资源和教材的衔接具有跳跃性,学生较难把握。
2.教师理论与实践脱节,主导作用发挥的不够完善。
传统教学模式体现了老师的课堂主体性和学生的被动性,而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的教师对此模式的把握不够精确,片面夸大学生的主体性,将“主体回归”误认为主体的“放任自流”,于是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主学习而不进行有效的督导。由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制力偏弱,部分学生上课操作漫无目的,甚至于打游戏。此种现象,将“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性学习”扭曲成为“放羊式”的教育。
3.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不高,导致信息迷航。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需要学生有搜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需要有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但是部分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学生缺乏对网络学习的认识、技巧和经验,不能很好地将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表征,而只是复制粘贴大片的信息并且对搜集到的信息死记硬背,毫无创新;部分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不足,如学生缺乏相应的网络知识对网络工具使用不熟练等。
网络环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者,我们更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创职业信息技术教育的辉煌未来。
参考文献:
[1]米西峰,范开元.浅析网络环境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第14期(总第510期),2006.5,(133).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2-0000-00
局域网络在信息时代的日常办公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就局域网络组建形式的研究,及其相关的配置技术和策略进行简单的论述。
1 网络组建的基本模式
局域网组建方式有不同类别,较为常见的有基于交换机等连接设备的交换网络,基于路由器等结点设备的路由网络,以及通过简易的一机多连实现多机共享的共享网络。
首先谈一下共享网络,“Hub”技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由集线器等设备进行网络信号的二次处理。实现对所接收的信号再生整合放大,并向除接受端口外的所有已连接端口发射。共享网络的优点是,网络中有线路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到其他线路的正常工作。因此在局域网中被广泛的运用。交换网络,用比较通俗的说法,可以认为是加强版的共享网络。交换机以级联的方式连接各条计算机终端,实现网络互通。由于交换机本身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可以自动新建地址,匹配端口,划分网络分段,过滤短帧和碎片,最终达到分隔冲突域的目的。而交换网络更大的优势在于带宽,共享网络中所有端口共享同一条带宽,而交换网络中任意端口都有其独占带宽。这一点大大提升了网络传输的速度,同时提升了信息化办公中的工作效率。路由网络是一种基于交换网络的基础上生成的新型技术。路由器是在交换网络的环 境下,对不同网络数据传输路径进行再匹配,开出单独子网络。随着路由器技术的发展,其功能演变也越来越多样性。相比共享网络和交换网络,路由网络中,路由器可自动对数据的帧格式进行辨认和转换,极大满足了在当前网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数据、语音和图像综合传输的需求。
2 网络端口的连接方式
2.1 总线型结构
顾名思义,总线型结构当中,总线是网络中的核心。这条总线通常会连接所有的端口,类似于电路中的串联结构。这类结构安装过程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更换的输出端口。当然其缺点也很明显,就像衣服的拉链一样,任一个齿出现损伤,就会影响整条拉链的收拢。在总线型结构中,如有某个连接节点出现故障,不仅难以查找排除故障源,而且也会造成整条网络的阻塞。
2.2 星型结构
星型结构,是目前在各领域的不同网络环境中得到最广泛运用的连接方式,这种结构很好的解决了总线型可能出现的故障诊断和隔离困难,也不会出现因个别端口连接故障影响全网的状况。在星形结构中,将一个中央转接站设置为所有端口的联接枢纽,由该转接站向所有端口传送信息。虽然此类结构在监控、管理和配置工作都十分便利。
2.3 网状结构和环形结构
相比星型结构总线型结构而言,网状结构更多应用在远程的网络拓扑中。网状结构属于在节点与节点间任意的无规则的连接,采用路由选择算法与流量控制算法。系统可靠性高和结构复杂是其最大特点。环形结构是所有连接方式中成本最低,结构最简单的方式,各连接端口通过信息线路组成闭合环路。其特点是易于安装和监控,信息的传输延迟确定。但由于其故障率较高,目前已经趋近于被淘汰的边缘,仅在一些特殊的工业环境中被应用。
3 组建策略
交换机连接由于传输速率等同,因此连接策略较为简单。下面我们来谈谈几种相对复杂的连接方式。
3.1 服务器连接
服务器连接多半应用于拥有专用服务器的中大型局域网,由于访问者对服务器的访问远远多于其他节点,因此对服务器的承载要求非常高。在此连接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中心集线设备直接与服务器相互连接,保证所有连接节点都能够平等共享服务器资源。(2)如有一部分节点对于服务器的访问需求较大,则应当将其区分归拢,单独用同一个集线设备连接。(3)服务器连接的时候应设置在传输速度最快的端口,并连接性能最优的一台交换机,降低访问量达到峰值时网络瓶颈出现的可能性。
3.2 路由器连接
路由器的端口速率通常为10~100Mb/s,传输速率并不算高。在此连接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路由器仅仅是在需访问互联网的时候被使用到,因此适合于放置在访问频繁的外网位置。(2)连接中的设置,除某些特殊设备需求之外,应保证所有节点访问机会均等。(3)放置于能够直接与中央枢纽相连的位置。
3.3 可网管连接
在安全性要求高于传输效率要求的环境中,可网管连接是最佳选择。此类技术可以对不同的虚拟局域网进行有效的划分和隔离,再通过对绑定端口,绑定MAC地址的设置,能够保护好系统中的重要资源,隔绝未经授权的计算机访问,最大程度实现网络安全性。
3.4 不可网管连接
在对传输效率要求很高的环境里面,通常采用此类连接技术,此类交换式独自享用带宽,各节点的通信传输互不影响。用交换机连接访问率较高的输出设备,用集线器连接其他访问率相对较低的设备。
4结语
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不同的组建方式及硬件设备的应用,留给我们更多选择的空间。对于网络技术人员而言,各种组网形式,及连接策略都应当有整体的把握和透彻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不仅需要合理有效的利用好现有的硬件设备,还要考量应用环境中的各种可能性,包括对信息的传输速度,数据收发量,访问者的数量及权限,对故障率的控制,还有安装维修网络设备的成本预算等等。在办公环境对安全性,效率性,稳定性各方面要求有充分认识之后,因地制宜的应用最恰当的组建方式及策略。
参考文献
[2] 段海新.计算机网络的一种实体安全体系结构[J].科技通报,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