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2 14:42: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思想政治的看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所谓德育就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的活动,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与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过程。”[1]初中思想政治课恰恰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渠道,如何把德育自然渗透到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教师要注重时事理论学习
政治课教学紧扣时代脉搏,具有强烈时事性的特点。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对时政热点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了解国内外政治风云的变幻,渴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政治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紧密联系实际,充分发挥重大时政热点的德育功能。为此,政治教师理应关心时事,注重时事理论学习,并把时事融入教学,让学生如呼吸新鲜空气一样了解世界,了解国情、政策,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使课堂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灵活性,而不是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如我在讲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时,列举了公安部原部长助理郑少东严重违纪违法被、辽宁省原人大副主任涉嫌严重违纪,被、开除公职处分;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因受贿、贪污、被判处死刑,,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的案例,使学生既懂得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又接受了一次公民要知法、守法的法制教育。
2.课堂教学要创新方法,改进手段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如展开辩论会、召开座谈会、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参观、访问等,利用多媒体、举行听证会等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教师必须依据具体的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心理、课堂情境等,加以合理地选择。例如我在讲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一框时,首先展示了“感动中国――2012年度十大人物”的相关事迹,并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他们为什么能感动中国?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的精神?生活在社会中,人生的价值究竟在哪里?这一系列的设问,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各抒己见,在相互讨论中达成了共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课后我还趁热打铁给学生重播了这场晚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一名学生在感想中写道:我一直以为现在拼命读书就是为了将来上大学找好工作挣更多的钱,现在我明白了,人活着不单是为了挣钱,还要对这个社会心存感激,对周围的人施以爱心,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思想政治课教学时刻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就是老师不停地讲,讲了一节课,写了满黑板,学生在下面不停地划书、记笔记。其结果是我们所培养的人常常表现为处在被人支配的地位,缺少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试卷发下来,老师总是牢骚满腹,“这些题我都讲过”“现在学生不易教了”……所以,我有时就想,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思想政治的德育渗透首先就要搞活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喜欢政治课,认识到政治课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变幻的国际形势,多启发、调动学生,多开展一些讨论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比如事件,学生是踊跃发言,气氛热烈,这些探究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德育辩题。在新教材中,教材设置了很多讨论的题目,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材料,再及时地加入一些时政前沿的热点,中国足球、中国房价、物价膨胀、有偿家教等,这些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都有很好的渗透作用。在辩论中,学生始终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
“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2]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课德育的功能,保证育人方向,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情感的引发和兴趣的产生,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而生动感人的情景,又能增强学生内在体验,引起学生的愉快情绪和探索兴趣。
一、“活水”故事导入,明知晓理,导之其行
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导入问题,让思想政治课学习生动活泼起来,让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浓郁起来,唯有走学习紧密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之路,尤其是学生身边“活水”现实。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谓:“教室的四壁不应是水泥的隔音层,应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生活息息相通。”譬如,在讲授《在挫折中奋起》这课前,我先讲述了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一个实例。我们八年级(1)班欧洪扬同学,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为老师喜爱和同学钦佩。可是,在最近举行的一次史地生竞赛中,意外地“名落孙山”。经过挫折之后,他好像变了一个人,对学习缺乏信心,灰心丧气。对他的这种屈服于挫折的消极态度,老师和同学都觉得十分的痛惜,大家都想方设法开导他,帮助他。逐渐地,他不断地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失去信心和勇气,人生难免有挫折等道理。自己应挺起腰干子,不灰心,不丧气,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振作精神勇往直前,才能寻回原来的自我。以大家都熟悉,且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活水”实例作为突破口导入新课,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欲望,同时,也可以导其行,从而使大家受到良好的教育。
所以,我认为,原本“枯燥”“纯理论”的思想政治课,要上“好”,上“活”,应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如举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感知性、行为性都不强的事例,这样会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很难受到强烈的情绪感染和深刻的思想教育。 转贴于
二、用现实生活的实例开场
现实生活是学生直接生活的空间,与学生距离最近,因而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由现实生活的实例导入,学生会更爱听更容易接受。例如:我用曾经在全国轰动一时的上海“屈臣氏”超市案件来说明《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一框问题,因为学生离开学校就会接触社会,直接或间接都会成为消费者,这就使得学生更加关注这一案件,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如还可用2003年3月的一场在全国蔓延和非典瘟疫,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但事隔几个月之后,我们的科研人员就对这种病毒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着手研制制服它的疫苗和药物。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害怕,人的认识是发展。于是自然导入《深化认识,发展认识》这一主题。
这样既做了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安心又运用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热情,调动其积极因素,投入课堂学习。
三、漫画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1
一、 课堂提问问题设计有效性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由于我们很多教师的提问缺乏精心设计,由传统的"满堂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满堂问",随意性很强。这种课堂虽然教学气氛活跃了,看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实际上会让学生丧失方向,丧失自主,既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都是无效提问,其结果只能导致无效教学。因此,有效的政治课堂教学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
1.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设计提问时首先要对教材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前后知识点间的联系,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从而抓住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并围绕该中心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体现有效提问。其次,课堂提问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不同水平的问题。对于问题的设计应该有易有难,如果提出问题太简单,就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麻痹轻敌"的情绪,精力分散;过难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样无法取得预期效果,所以问题的设置应该难易适中。对于中等难度的题,如果学生仍然感觉有难度,就应该围绕中心事先设置一些辅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问题设计要有时代性。
政治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应与时事热点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时代性,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积极进行思考,这样课堂气氛也就活跃了起来,并能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理解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才能使课堂提问真正有效实用。比如在讲"国家利益的有关知识"时播放"事件",并回顾有关历史知识,通过了解历史。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①你如何看待的归属问题?②事件使中日两国关系再度结冰,为什么中央要求全国人民应该理智对待?这样从时事热点中引导学生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探究出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措施,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问题设计要讲究联系性。
政治课堂提问还应着眼于知识的不同侧面,并注意体现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如新知识之间的联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新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等。在课堂导入部分设置能将上一讲的知识与本节课的知识联系起来的问题,即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新课教学中更要注重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贯通,并用新知识说明现实中的某些现象,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每一课和每一个模块。从而更好的理解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的能力。
4.问题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设计问题应面向全体学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促使每一个学生用心回答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重难点,精心准备,提出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难,要调动起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大部分学生能共同参与,共同探讨。
二、课堂提问方式的有效性
教师提出问题后,总希望学生能很快给出答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出回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这样的提问也是无效的。教师提问后应该给学生留一段时间思考,这样学生将会给出较为详细、较好的答案,就较少出现由于没有思考而随意回答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而拒绝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同时,教师还必须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热情鼓励。让学生"试着说说看"、"说错了没关系",消除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一些心理障碍。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用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的自信会极大的增强,自主参与课堂的意识也将会增强。
三、课堂提问评价方式的有效性
1.教师的评价要及时、准确。
在学生回答完教师的问题后,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回答给出评价。如果对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否,不作评价而是自己给出标准答案,或者又提出新的问题叫学生回答,或者评价时含糊其辞,让学生无法判断或者只说缺点,不说优点,这样的提问也是无效的;同时教师的评价要准确,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回答可使学生随时从教师那里了解自己,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即使产生了不成功感,也会使学生及时检查并调节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继而产生新的学习动力。
2.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真实,精彩。
评价不仅需要教师的真诚,还需要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那些人云亦云的"好","棒"等评价语言使人觉得"言不由衷",因而听而生厌。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不要吝啬自己赞美,多给学生表扬,激励的评价。同时我们认为恰当的批评和警醒,也应算一种激励评价。当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出现偏差时,教师也不应姑息迁就,而应善意的批评指正,是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总之,政治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一定要注重其有效性。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教师的提问得到体现。政治教师只有不断的提出有效甚至高效的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只有这样的课堂提问,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真正提高课堂效率,乃至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效能,真正的提高课堂效益,让课堂风生水起。
参考文献:
一、现有的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1.教与学的过程形式化、简单化
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学受功利心理以及传统教学理念影响,追求的是将书本的知识尽最大限度复制到学生的头脑中,教育的目标被简单化了。另一方面,重形式轻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对于达成高效课堂是非常重要的。
2.多媒体使用过度化
现代教育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的整合,使课堂教学由原来的文本性、线性的结构形式转变为生动有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过多依赖媒体,课件信息量大;文本切换过快,没有预留学生思考消化的时间;课件制作花哨,过多采用了图片、音乐、动画等,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3.引用材料缺乏时代感,并且脱离学生认知实际
“从生活走向知识,从知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惑往往是生活现象引发的。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选择的材料没有与鲜活的社会热点现象有机结合,或者脱离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只有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用材料,才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愿望。
4.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化角色被缺位
新课标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在“虚假的热闹”“唯分是举”异化的课改价值观的指导之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缺位了,整堂课下来,教师极尽之能时的滔滔不绝,学生则昏昏欲睡。教学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5.习题训练非典型化和适度化
课堂上教师选择一些习题供学生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夯
实基础的目的。但是习题的选择缺乏针对性、典型性,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或者是教师课堂上留大量的习题,课上写不完,课后做作业,导致学生怨声载道,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正是这些乱象丛生,导致思想政治课堂在学生的眼中成为了枯燥、无趣的代名词,课堂效能低下。
二、如何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
美国的柏利纳和蒂克诺夫,通过研究列出了有效教学的行为有:(1)教师建设性地对学生情绪和态度作出公开的语言或非语言
的反应;(2)教师认真听取学生在讲什么,谈什么,背什么;(3)教师给学生某类指导或警告,并且说到做到,在以后的教学中贯彻之;(4)教师对所教的学科充满信心,并显示出对此学科的驾驭能力;(5)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自己的教
学工作;(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表现出一种积极性的、令人愉快的、乐观的态度和情绪;(7)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据此来调整教学的速度;(8)教师能够有效地利用那些在课堂上出
现的迹象来预测课堂以外的事情;(9)教师鼓励学生认真做好课
堂作业,对学生课堂作业负责;(10)教师利用复习、提纲挈领地解释客观事物和总结等方式,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有效,结合上述观点和教学亲身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1.重新审视教与学的关系,转变观念
教学的基本内涵指出,所谓教学,即为了实现教育目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一种教育活动。教与学是教学的两个最基本要素,离开了教的学是自学,离开了学的教是自教。因此教师首先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善,促进学生想学、乐学。
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
(1)实
实实在在地钻研教材、课程标准,并且把它吃透。制订简明扼要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要追求全面开花、面面俱到,只要根据学生实际,彻底解决一两个问提就可以。摒弃一些刻意的“装饰”和“作秀”的教学方式,不追求华而不实的热闹课堂,不生搬硬套,恰当使用一些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从实际出发,同时要适度,不能“为用而用”;课堂上材料的应用也要接上学生生活的地气,现实社会的地气,书本的知识才会变得鲜活,富有生命,学生也会学着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学会学以致用。
(2)听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需要教师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提问是最为有效的途径,通过提问,倾听学生的想法,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适时调整教学设计。
(3)放
还学生自,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这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给他们想、说、做的机会,让他们充分的思考、讨论、质疑、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想说、敢说、能说,激起他们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思想政治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当然放手要适时收回来,做到有的放矢。放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的目标服务的,不能偏离这个目标。
2.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增强思想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育部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力图克服形式主义和脱离中小学实际的倾向,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淡化学科理论体系,突出教学的实践环节,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中学政治教师只有全面掌握《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不断更新观念,研究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才能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在此,我就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理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坚持育人为本的观点。素质教育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要求教育者以育人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就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使其人格得以尊重,潜能得以开发,个性得以发展,主体地位作用得以发挥。即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授人以渔”,教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本领。要通过教育,使学生逐渐成长为有个性、有适应性、幸福愉快、有智慧、有意志、有品德、有追求的人。这就要求中学政治教师必须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核心”、“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新理念,要把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不仅看成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使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开发、主体性增强的过程;要把自己视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即要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多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使师生得到共同成长与发展。
(2)构建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应是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信息交流达到最优化,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等多种感官,确保学生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中学政治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要以满腔的热情去爱戴每一位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化每一位学生,以父母般的情怀去善待每一位学生,以合理而科学的举措去帮助每一位学生。例如,可尝试将课桌的排列方式由“秧田式”变为“圆桌式”或“马蹄型”,利于信息的多向传递和师生间、学生间情感的相互交流;也可采用小组讨论或个别辅导等方式,教师以积极的旁观者的身份予以指导;也可直接改变谈话的语气,教师以朋友、知己的身份出现,而不是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
(3)做到“三个淡化”――淡化“老师说教”、“理论灌输”、“知识记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作为中学德育工作主渠道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活动,理应回归德育之本――发挥德育育人的本色,通过带头实践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突出其自身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学科能力、学科素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运用讨论和有效的提问等方式,启发主体的积极思维,使其主动探索、自我选择、自我教育;教师要把讲授法与讨论法、谈话法、问题法等思想教育的方法合理结合,引导学生广泛地、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发现”,亲自尝试思维的飞跃,使学生通过“(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教师要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使教育教学目标在学生身上得以实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素质教育观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是一种完整的育人的教育。它的真正意义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真知,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
在《中华人民共和文物保护法》中规定各级预算应保证文物工作的经费。另外,作为资金使用效率管理与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绩效评价被不断地应用在各财政专项资金之上。正是基于此,本文重在探讨如何通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更有效地开展针对文物考古勘探与发掘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
一、构建文物考古勘探与发掘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
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确定评价依据。课题小组在经过资料分析和此类项目的实际评价之后,总结认为在设计评价指标时需要考虑不同层面的规定和要求,比如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一般而言国家层面的规定比较全、但比较泛,可以作为指标设定的指导,但不能作为直接依据。而省级的规定和要求相对来说就比较具体,操作性也更强一些,可以作为指标设定的直接依据。至于市级若制定了更为具体的规定,则这些可以作为最直接的参考和依据。
二、文物考古勘探与发掘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分值比例设定的依据
绩效评价指标分值比例的设定直接关系到被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同时也关系到对项目实施绩效评价目的的实现。在当下这个阶段,课题组认为绩效评价更多的作用在于以评促建。同时鉴于文物考古勘探与发掘项目的具体特性,建议在设定评价指标分值比例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绩效评价考核的重点在于专项业务的完成情况,以及项目实施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和效益,因而在指标设置上目标完成类指标和效益完成类指标的分值需要设定地较高。同时考虑到文物考古勘探与发掘项目效益量化衡量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建议适当降低效益类指标的分值。
(二)考虑到影响项目实施效果的效益的先决条件在于管理。因而需要加大对于管理,包括组织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分值设定。以便通过绩效评价能够更好地发现项目实施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以引起项目管理人员的注意,从而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管理的力度以真正实现以评促建的目的,引导并促使专项资金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文物考古勘探与发掘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参考指标体系(见上页表1)
参考文献:
[1]肖玲.浅析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研究[J].新经济,2015(17).
对于学生来说,高中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学习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本身的枯燥性,也使得思想政治课堂比较沉闷,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进行情感教学。那么,如何实现高中思想政治的情感教学呢?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把快乐贯穿到教学中
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学业特别的繁重,由于思想政治学科本身的理论性和枯燥性,使学生很难对思想政治产生兴趣,如果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整天念书本、抠书本,就更增添了思想政治的无味性,使思想政治教学很难组织下去。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开展多种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这也是促进教学的一个有效的手段。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可以开展一些演讲会或者辩论会,对一些有哲理的小漫画进行展评,开展一些诗歌创造朗诵会等,使思想政治课堂充满欢乐,使高中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要把快乐贯穿到课堂的始终,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使学生更有激情地投入到思想政治的学习过程中来,促使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使课堂活起来
在思想政治的教学中,要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语言或者趣味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热情。教师利用一些幽默性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和教师的共鸣,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讲解特殊性和普遍性关系的时候,可以给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讲“白马非马说”这一典故,使学生在倾听这个趣味故事的时候,激发其求知欲,也激发其知识探究意识,这就会使思想政治课堂顺利地进行下去。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和故事,增强思想政治课堂的趣味,使学生与教师的感情产生共鸣,使课堂活跃起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呈现出最大化的教学效果。
三、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思想政治知识,激发学生的思想政治情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学生对于一些陈旧的课题不感兴趣,因此,教师要注意利用身边的一些时事新闻或者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来打动学生,教师也要注意教材理论与这些新闻或者现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给学生设置一个情境,然后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或者是评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喜欢聊一些新闻,并且兴致很高,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新闻就在身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有利于教师教学效果的实现。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情感因素的使用,用情去感化学生,使教师与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效率,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K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09-006-01
古希腊城邦公共生活创造了具有明确政治含义的“公民”,并且创造了投票、抽签和公议三者结合的复合式民主。古希腊民主试图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政治权力,都能够参与政治,而不是只让民众进行统治。而公民大会保证了这一民主政治的实现,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公民大会的召开由此导致了“广场”产生。古希腊广场提供了人们“说话”的权利,人们在广场上集中,在这个非私人空间中实现信息的公开化,每个人都有发言表达意见的权利,人与人之间进行平等的辩论,在公共领域中实现对意见的检验。广场使古希腊公共生活的实现成为可能。
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这样的广场,即一个开放的“无形”广场与“有形”广场。
1、无形广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框架限制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不是没有限制的,它要在一个国家框架内进行,这个框架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活动区间。也就说,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党统治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是不同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开展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为一定的政党和阶级服务的,这个框架框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以及公权力的运行边界、主导意识形态的范畴等。
2、有形广场――思想政治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形场合
任何一个具体实践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一个有形的,可供活动的客观场合。古希腊公民的集会有广场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需要这样一个“广场”。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家庭对孩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进行思想政治宣传,教室、家庭、媒介都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形广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离不开这些有形的广场。
这些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传播的基础,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广场”在进一步拓宽。对于“第四媒体”――网络的出现,人们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网络的出现在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工具以及海量的信息来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队伍建设,引导健康的网络舆论,充分利用网络所带来的优势和便捷,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更多的空间中发出更强更远的声音。
广场是人们进行辩论和意见交换的地方,公民在广场上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在意见表达的过程中,有些意见被认同,那么将在广场上持续下去,有些意见不具权威性,就在意见交换的过程中被淹没,最终,达成共识,实现意见的交换与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这种意见的借鉴与融合。
1、意见来源于不同学科不同的声音
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同的学科与说寻章摘句是毫无联系的,所有的学科之间都有共通之处,比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世界观教育与哲学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与政治学相关,其法制教育与法学相关,其道德教育又涉及伦理学,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又涉及教育学和心理学,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不应是“闭门造车”式的,应该是多学科的借鉴和融合。
2、意见来源于本学科内部不同的声音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部而言,对于同一个概念或者理论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体系、规律等学科系统本身存在很多不同的见解。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应该允许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内部不同的声音,允许不同理论之间的较量,而那些经久不衰的,精华的声音最终会留在广场之上,成为领导者和引领者,没有一种学科不是在这样一种理论的博弈中成熟和完善起来的。
3、意见来源于让受教育者“讲话”
较高的文明不仅意味着较高的经济水平和物质生活,而且意味着更有魅力的精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为受教育者提供了一种这样的一种精神生活,让受教育者在思想境界上获得较高的发展,但是,这种“精神生活”并不是精神上的束缚。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不是高高在上,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听听底下的声音,站在受教育的角度考虑学科的价值型和认同性。受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无可厚非的发言权的,喜欢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内容,期许达到什么样的结果,都应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参考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人,是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是通过受教育者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触及受教育者思想本身,实现对受教育者从身体的治理转向心灵的管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被动传播到主动接受的转变。
一、要实施情感教育并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德育实效性
思想政治课教师需做到以下几点:
1.实施情感教育,教师应努力探索情感教育的一般规律
实施情感教育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这就需要教师的情感教学活动要体现在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的统一上。
(1)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具有健康、高尚的情操。要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教师首先应是一个敬业爱生、职业道德良好的称职教师,否则教师就无法以真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爱护学生。实践证明,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情感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好坏。让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把书本知识同青少年的成长需求结合起来,同中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变思想政治课堂为青少年成长的舞台。
2.实施情感教育,要遵循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情感教育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用情感代替原则。而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以情育情,以境育情,以行育情,心灵浇灌。在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树立高尚的社会理想。
二、思想政治课教师需熟练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情感教育方法
1.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具有创新能力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除了常规的教学方法外,还应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特别要注意运用暗示教学法。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未成熟性,决定了他们的思想情感极易受到暗示性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政治课教师要努力把握课程的暗示性,创造健康的教学环境,进行积极的情感渲染,正确引导青少年对现实问题的理解。
2.善于调节情绪,采取积极的情感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活动
(1)课前做好情感备课。教师要注意排除各种不良情绪干扰,保持愉悦的心情,以良好的心态投入课堂,认真钻研教材的思想情感色彩,并揣摩恰当的表达方式,考虑课堂教学的情感气氛,把握自己和学生的情绪准备状况,预料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感情波动起伏,能控制引导学生情感的正确发展方向。
(2)上课要演好“情感角色”。首先,精心设计“开场白”,抓住学生的情感需求。或抒情或激励,或时政分析,或情景设置,三言两语,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欲望,调动学生的情感。其次,教师走进课堂要启动真情实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表现出相应的喜怒哀乐,声情并茂,形象逼真,让学生始终陶冶在美的情感中。再次,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表情、动作、手势等非语言行为表达情感。
3.善于运用师生情感交流教学艺术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后,教师要提升学生的情感境界,端正学生的情感倾向,培养学生情感的稳定性,及时进行教育思想,挖掘教材德育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美,牢固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
4.要探索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育评价模式
思想政治课堂评价要反映学生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体现教学目标的全面完成,这有助与思想政治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优化。
(1)在评价方式上,改变过去单纯以分数高低来量化评价学生的方式,实现鼓励评价、书面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要场地,教师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但是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已经无法满足其潜在的发展需求,社会需要的是更多能够综合实践应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新型人才。对此,高校教师应该响应时代的号召,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积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高
目前,我国高校相关的思想政治教材的设置普遍落后,更新速度比较慢,缺乏与时俱进的深层次理论,因此,学生无法掌握重要的现论知识,对现实的一些热点问题也难以把握,在回答现论问题时,往往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有些学生虽然能够回答出来了,但答题内容比较肤浅,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高,学生难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掌握现代的知识与技能[1]。
(二)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专业团队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比较低,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的思想政治知识及一些专业的传授技能,有些教师虽然掌握了专业的知识及技能,但由于传授经验有限,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无法熟练并灵活的运用这些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进而出现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在部分高校中,思想政治科目的教师队伍并不稳定,在教师队伍中出现一些兼职人员,这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2]。
(三)思想政治的教育方式落后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方式主要采取传统的说教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践生活严重的脱节,教学中缺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必要交流与互动,致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枯燥、僵硬的氛围,学生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
(一)树立学生协调发展的意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仅仅以学生学到知识为目的,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注重学生协调发展是新课标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起学生协调发展的意识,并在教学中自动的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比如在教学中注重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的教育,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现实生活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教师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最直接的执行者,其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教师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保证,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高校应该加强教师相关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师内、外部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围。第二,高校应该加强教师授课技能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对此,高校可以采取学习、培训等方式进行[4]。第三,高校应该加强教师的考核制度,执行责任追究制以及一些必要的激烈措施,在制度上规范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使教师自觉地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好。
(三)创新思想政治的教学方法
灌输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众多的弊端,束缚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空间,使整个课堂教学陷入一种僵硬的状态,致使教学效率低下,因此高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创新思想政治的教学方法。新课标背景下,在高校中出现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这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有效地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5]。比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加强自身的表达能力及交流能力,同时树立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掌握到更多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情景教学是高校应用较多的新型教学方法,它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依据课文内容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情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置身于与教材相符的情景中。通过与教材相符的情景的设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享受知识的乐趣,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四)结合利用网络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随着近几年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及质量的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翻天覆的改变,目前大部分高校基本上都配备有良好的计算机设备,网络的覆盖率也是比较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到电脑,因此,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广泛的覆盖率,来组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中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以推广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为主要目的。高校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可以选择创立专栏或论坛等形式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选取当下热门的时事话题作为专栏或论坛的讨论对象,让学生自由在论坛上进行辩论、讨论,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看法及意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不断挖掘自身潜在的学习能力;如果学生的看法及意见出现稍微的偏差,教师应该适当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考方式。网络讨论的方式能够迅速获得学生的关注,并吸引其加入讨论,讨论过程中相互出现的争论激发学生不断寻找知识来巩固自己的观点。如此一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学生也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结论
在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工作处于关键的地位,它是高校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也会维护校园良好氛围的重要的保障。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其主流基本上保持着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状态,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创新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路径不仅仅有以上几点,更多是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 谢佳,谢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习评价机制的建构[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06):112-114.
[2] 姜勇.浅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范畴的由来[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123-125.
思想政治的教学是我国基础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初中阶段是人生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一个人一生的思想政治认识发挥很大作用。①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大都处于十二、三岁,这个时期学生的思想高度活跃,对事物的认识也逐渐有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初中思想教学义不容辞。其中,促进初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不仅使得教学课堂活泼和谐,使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也使得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我国初中生政治课程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一切以考试为向导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成果一直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其中的原因很多,而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不高始终是主要原因之一。思想政治课程在知识结构上,长期存在学生因为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老师讲解程度也不够精辟的情况,导致学习这门课不能像学习数学需要严谨自己的逻辑推理、不需要像语文加入意境进行理解、不想物理结合现实情况来融会贯通,学生找不到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加之课程内容枯燥,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鲜有兴趣。学生学习型这门课程的方法大都是在考试时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考完试将考前背诵内容还给老师。
(二)政治教学创新不足,思想政治学习氛围不浓
没有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兴趣,另一个原因就是老师的讲课方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最常见的就是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讲台下似懂非懂的听。如今的中学生各个方面比以前成熟的快,这也要求老师的讲课方法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要求。这一点很多老师做的还不够,需要以后进一步努力创新。用一些学生喜欢的形式刺激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培养政治课程学习的兴趣。
(三)政治课程作为副科,各级重视程度边缘化
在我国初中教学的学科课程安排中,思想政治课一直处于副科,不论在平时教学或是升学考试,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程度远低于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干课程,这导致学校教学对思想政治课程不够重视,同时学生们也会因为这种区别,将主要精力放在主干课程的学习上,忽略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这种现实情况造成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被边缘化,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不感兴趣也在情理之中
二、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策略探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一直都是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园丁们思考的问题。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程具有了兴趣,就会主动进行积极学习,就会真正从思想上喜欢这门课程,才能将知识学到骨子里去,达到思想政治教学的真正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培养好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兴趣,不论在教学上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角度,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首先要改变学生对政治课程的理解,使其认识到政治课程对自身成长的作用,从深层次体会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在教学方式上,这就需要老师利用合适的方法和巧妙的语言向学生传达这一信息,即不引起学生的反感,有能达到预期效果。②例如,老师们可以结合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融合思想政治的课程知识,将知识与现实相结合,从而改变学生一贯认为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的印象。或者利用动画、音响等视觉、听觉方面的工具吸引学生注意力,用一种新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二)提供轻松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讨论
为学生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开放的学习型环境中,学生的思想状态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自主讨论是激发学生思考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还能引起学生的讨论,这样老师就能很好掌握学生思维动向,及时予以纠正和引导。但是这种教学方式需要老师精心备课,具有引导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提高教师讲学水平
教师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好的教师可以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而不负责任的老师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是老师的本质工作,也是老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提高老师讲学水平,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一种是老师自身通过对业务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修炼水平,从而在讲课中对知识能够运用自如。比如,一些水平高的老师在讲解难点知识时,通过一个简单的比喻或事例,就可以让学生理解难点。一种是老师通过一些上课形式上的创新来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这也是目前初中政治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通过经常变换教学盛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作者单位: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实验学校)
注解:
①禹丽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J].知识经济,2008(08).
②徐仲林,徐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何宗本.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池州学院学报,2010(01).
[2]禹丽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J].知识经济,2008(08).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案例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现状
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一门课,应该在教学中置于重要的位置。但是在见习、实习的过程中发现,由于部分地方的新课改还处于尝试阶段,对怎样合理安排还没有一定的经验,致使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点位置不够突出,主要表现在课时安排上比较紧张。这样,欲使思想政治课在如此紧张的课时安排上能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那么案例教学就必须要起到关键的作用,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压力,案例教学在中学生的课堂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再加上处于高中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正是他们处于叛逆的时期,没有适当的案例,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也就难以使他们重视起来。综上所述,现如今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案例教学并没有完全发挥它的作用。
2 案例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现如今在思想政治课中使用案例教学的情况不容乐观,在部分使用案例教学的学校里,案例教学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成绩突出,备受师生们的重视。
第一,适当的案例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处在学习的压力之下,为了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引用新的时事案例将对他们的学习压力有所缓解。比如,在讲到我国政府的职能时,可以采用日本大地震对我国人民影响的案例,地震后,受季风影响,核泄漏对我国东部沿海人民的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并由此而引起了轰动一时的“盐荒”事件。政府一方面积极应对核污染,一方面加大食盐的供应,切实维护了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凸显出我国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在对待灾后重建这个问题上,我国政府的积极作为让全国人民感觉到的是温暖,而日本政府的消极对待引起当地人民的不满,我国政府的作为与日本政府的作为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出我国政府的性质与职能,凸显出我国政府的优越性,强调出我国政府扮演的“公仆”角色,这样不仅仅引入了课题,而且让学生懂得我国政府的便民利民,使他们对我国政府产生兴趣,激起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
第二,适时引入案例可以加强并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案例用得好不好,用得得不得当,全部体现在引入案例的时间把握上。案例引入的合适,那么就如顺水行舟,相反就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讲什么内容,引入什么样的案例。比如在讲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时,针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四个基本措施,可以采用经济类的热点案例来引入,而且只有在学生对知识显得有些迷茫、懵懂的时候引入是最有效的。而且及时让学生加入到案例的讨论分析中来,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的预期效果。
第三,积极正面的案例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社会的初步认识阶段,接触积极的、正面的案例越多,对他们自身的健康发展越有利。例如,在讲到我国政府的作用时,先给学生讲清楚我国政府是服务型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他对人民负责。然后引入每个公民的生老病死与政府息息相关的案例,一个人出生后要登记户口,接受政府的管理,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毕业后要享受政府提供的工作岗位等等。从这个案例中让学生明确我国公民一方面接受政府的管理,一方面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务,让学生懂得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具有优越性,让他们在一点一滴中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对我国政府的信任与感激,进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四,案例的合理搭配有助于改变学生对课程、对老师的看法。想要把思想政治课上的精彩,自身就必须具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必须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这是对思想政治课老师的最基本要求。比如在讲到我国政府的职能时,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因此就需要一个全方位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在这里我们可以用政府干预房地产产业健康发展这一案例,在这个案例中,政府提高房贷利率,是在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倡导人们合理投资,一致维护我国房地产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在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政府出台一系列的制度来限制购买二套房,同时加大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投入是在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干预房地产产业健康发展是以人民生活的安定为出发点的,本身就是在维持我国的长治久安,这是在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我国长治久安的职能。这就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职能,有利于改变学生心目中政治就只是政治的这一态度,让他们明白思想政治课所涉及的内容很丰富,教思想政治的老师自身所具备的知识也很雄厚。
3 对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作用的思考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案例教学具有它的优越性,应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被推广,以此来改变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引入到我们的课堂中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大胆说出自己对案例的看法,并且能够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在案例教学中使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在案例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通过自身的分析、和同学的讨论、老师的引导,使那些平日里难得参与活动的同学加入进来,开拓他们的思路,增强他们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主人翁意识,营造整个班级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氛围。当然,事无完事,每件事都有自身的缺陷,案例教学也不例外。准备案例的过程比较艰辛,需要从大量的案例中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如果案例引用得不好,没有针对性,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既浪费了时间,又给学生增加了负担。所以,所用的案例必须要切中学生的关注点,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样才会让学生喜欢你,并且喜欢上你的课。同时,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好坏区分还不十分明确,如果给他们加以错误、消极的引导,必定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因此,在选用案例的时候,要尽量用积极的、符合他们那个年龄阶段的案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思想政治教学的科学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案例教学的作用不能被忽视,在高中强压力下的学生更能容易接受案例教学,所以,案例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让学生爱学思想政治课,学懂思想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