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市场的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4-02-22 16:14: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村市场的发展趋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村市场的发展趋势

篇1

一、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发和销售的产品寿险产品品种并不少,但产品结构雷同和保险责任不足,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为进一步完善市场法制化的建设,使外资公司进入市场更加有法可依,保监会也努力提高保险市场的专业化监管水平,也按照世贸组织透明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保险法的制订和监管工作透明度,加强了监管工作的程序化和规模化的建设。这两年来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推进的速度明显快速化,大批外资机构人员和资金的介入让中国的保险业更加快地走向国际化。市场是很大的,当我们在成长的时候,同样目前国内的保险公司也同样在迅速成长,国内的保险公司现在水准也很迅速地在提高。

二、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

1、国际化带来有效率的结构调整

未来三至五年,更多的国外大公司将进入中国,与中资公司同场较量,与中国争夺市场份额。由于竞争的“鲶鱼效应”,中资公司必将励精图治,奋力拼搏,提高自己的经济绩效。例如,1995年上海各家保险公司新售的77万张个人寿险保单中,仅美国友邦公司就售出70万张,占91%。但这种局面很快就得到扭转,在上海市场根基深厚的中资公司迅速做出反应,1996年中保人寿和平安保险分别占个人寿险业务的20%和35%,友邦降至38%,1997年友邦的份额进一步降低。

外资公司还会以与中资公司合资经营或与中资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由于合资经营或战略联盟的“干中学效应”,中资公司能获得较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所以;尽管保险国际化过程中。中资公司暂时失去了部分市场份额;外资公司增加了部分市场份额,但由于中国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密度都很低,在未来的保险业竞争和经济的稳定发展中,保险业务的“蛋糕”将做大,中资公司的业务的绝对量仍会上升。经历激烈的竞争生存下来的中资公司将变得更有效率,并将带来有效率的结构调整。

2、保险制度市场化带来竞争之路

由于目前保险市场超额利润的存在,将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而政府也会顺势而为地放松市场准入,供给主体将增加。为应对加入WTO的挑战,我国政府已在1999和2000年分别组建一批全国性中资保险公司。从长期来看,大量保险公司的进入,保险供给增加,保险价格将逐步下降。各保险公司在政府有效监管的环境下,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展开竞争,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其结果是促进保险公司行为市场化和经营高效化。

在保险市场国际化和保险制度市场化背景下;保险市场必然出现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发生在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问的兼并与收购、保险公司与其他经济组织如银行的竞争与联合的“大戏”必将在我国上演。

3、保险市场结构合理化

保险业是一种特殊的行业,是经营投保人转嫁过来的风险,它一方面为了获取一定的利润,但更重要的功能是促进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保障了广大被保险人的利益。如果采取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保险企业逐利润而居,保险业利润率下降时则采取各种方法退出,利润率高时则一窝蜂拥进保险行业,势必造成过度竞争。虽然在短时间内保险费率将下降,但伴随保险费率下降而来的利润率的降低则会导致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的不足,最终损害被保险人的利益。因此我认为将来我国的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只能是既有垄断又有竞争的市场。

垄断竞争型市场并不排斥竞争。在国外成熟的保险市场中。几乎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垄断。占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均是几家大的保险公司。而市场上的中小保险公司因其专业性强,经营灵活,而一直活跃于保险市场中。大型保险集团应是在竞争中逐步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否则依靠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圈地份额将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被别人所吞食。

篇2

一、购买力分析

河北省在GDP突破千亿元大关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体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唐山、石家庄、秦皇岛、廊坊四市,人均GDP在1万元以上;第二层次是其余各市,人均GDP在6000元~10000元之间,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2.9亿元,同比增长15.8%,是历年最高水平。从以上数据看河北省的购买潜力和购买能力总体较高。1999年——2003年GDP平均增长率为11.68%,2004年1——11月农村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8.6亿元,同比增长15.2%,但从变化趋势看2000年以后,零售总额增长率基本在10%稍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开始减弱。城乡的消费差别没有根本改善,城乡购买力差距较大,农村购买力增长缓慢,

2003年人均纯收入2881元,人均现金支出1820元,增长15.9%;按恩格尔系数40%计算,每个农民食品支出大约在800元左右,其他支出主要发生在居住,增加4.13%,医疗增加7.44%,服装和家庭设备分别减少2.76%和0.44%,再加上生产消费支出,可以看出农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没有根本性改变和提高,支持高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不是农村而是城市,因为热点商品销售有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服务型消费,教育、休闲、娱乐的支出加大,住房、汽车、通讯、餐饮等热点商品销售活跃。1-12月份,全省限额以上贸易业16种主要消费品14增2降,其中通讯器材类增长115.9%,增幅居各类商品之首,家具类增长43.1%、汽车类增长34.3%、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4.6%、金银珠宝类增长22.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2.0%、化妆品类增长21.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1.7%。消费结构的逐步升级带动了建筑装潢、家具、空调、彩电相关服务行业发展,显然这与农民的消费支出不相吻合,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传统消费仍占农村消费的主导地位。

二、交易成本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市场的是企业而不是政府,企业能否把农村市场做大、做好,还取决于企业究竟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多少成本去占领农村这块容量很大的市场,因此农村市场的交易成本是制约农村市场的重要因素,由于物价、地理和心理三大因素使得农村市场的交易成本高于城市。

首先是物价因素,2003年以来物价水平在高位徘徊,2004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4.4%,特别是前三季度,价格总水平持续攀升,最高月份达到6.3%,是近年来涨幅最高时期,上涨较多的是食品类、居住类和农业生产资料类。高价格必定降低本来就不高的农村市场购买力,企业要想实现一定数额的交易量必然要付出高昂的交易成本,例如,越是低收入阶层对价格越敏感,而且价格弹性较大,但是降价就意味着企业利润空间降低。另外在高价格环境下企业要促成交易就要加大沟通支出,企业在城市的沟通手段往往不适合农村,许多国内大品牌企业进军三四级市场时不考虑其产品所针对的目标消费人群,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迷恋广告。然而,打完广告后会发现,三四级市场消费者对广告的敏感和认知率要远远低于大中城市。

其次相对分散的市场分布滩薄了农村市场的购买潜力,农村市场看似水很深,但这指的是总量,不是任何地方风吹草低都能现牛羊。

四、五级市场的差别不比

二、三级市场小,在县级市场差别非常大,终端网点的规模和促销差距很大,因此加大了分销成本,特别是在交通不发达的地区,

四、五级市场很难取舍,集化效果较好的乡镇具有相当的购买力;自然村的差距就更大,人口达到五千人以上,相当于城市的一个社区,有的则不足一千人,而与县、乡(镇)或其他自然村距离比较远,做这种市场难度很大,同时必须付出高成本。一般来说,在县城设立办事机构是各大品牌厂商的底线,以前三株,红桃K等企业曾在乡镇设立办事机构,但都失败了,原因是超过50%的专卖店年销售不能平衡其店面及人力成本的分摊。

第三是心理因素,由于地理分布广泛,农村消费者购买心理和行为差异很大,以吸油烟机产品为例,工薪阶层占30%左右的县具有一定的购买力,但乡镇和农村几乎没有市场。因此,企业很难进行集中市场运做和差异化市场运做,如果采取无差异市场营销,企业成本降低,但又不能满足需求差异较大的农村市场;如果采取目标市场营销,目标市场又如鸡肋,特别是

三、四级市场,消费行为的“跟风”特征明显。三四级市场并不是一波清水,县城的背后是乡镇,乡镇背后是更广阔的农村,对于习惯在城市精耕细作的企业来说,农村市场尤其深不可测。因为农村每天都在迸步,这种进步包含着消费心态和市场空间的多重变化,可谓是“早一步死,晚一步迟”。

三、发展趋势分析

以上分析了农村市场的不利因素,但从河北省的发展趋势看华北农村市场正处在转型时期,仍蕴涵巨大商机,主要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指导下和“三农”政策的支持下自2005年下半年农民纯收入持续增长,2005年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2.3亿元,同比增长15.2%,农村家庭消费开始向千元、万元级消费品迈进。与此同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市场的法规制度。

篇3

自从我国电信市场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以后,特别是移动通信从电信公司剥离后,移动业务发展异常迅速,而固定电话网运营商业务种类多、受理和处理流程时间长、操作复杂、成本投入大,所以面临着的严峻挑战。中国的电信市场与世界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现在许多省市移动通信业务在逐步实行单向收费,如果全面实行了单项收费,那么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传统业务将彻底失去竞争力。国际经验表明,如果移动电话资费与固话资费相差不到20%,那么移动电话将会替代固定电话。

一 昆明电信分公司固定电话业务的基本情况

1.市场份额萎缩,固定电话用户大幅度下滑。目前我国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六大公司。六大公司对客户的争夺,竞争之激烈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价格的竞争。各运营公司策划各种资费套餐,其目的就是为了打垮竞争对手,增大市场份额。由于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的介入,并以更低廉的价格和更灵活的营销策略与电信进行市场竞争,使中国电信原有的固定电话客户群和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下滑。

2.小灵通增长呈停滞状态。小灵通自从开通以来,成为拉动中国电信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小灵通还担负起了中国电信抵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话务量竞争任务、它在弥补固话存量流失、提升固定电话价值、抢占移动市场和积累无线运营经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根据统计,目前昆明市的小灵通放号率和离网率几乎相等,也就是说:增长已经处于停滞状态,如果没有一个能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c网和G网相抗衡的新业务,小灵通终将被淘汰,电信公司的市场将会进一步萎缩。

3.宽带业务有一定的发展。根据统计,昆明电信公司的宽带业务最近六年来都呈增长趋势,平均年增长(2000-2006)为15%以上。昆明电信公司的宽带业务的市场发展弥补了由于固定电话和小灵通市场的萎缩带来的收入的减少。要使昆明电信公司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农村有广阔的市场机会。

二 发展昆明农村电信市场的swot分析

1.昆明农村电信市场发展的机会。目前昆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新的消费观念开始形成,购买力增强,这也说明了农村市场的巨大潜量。

2.昆明农村电信市场发展的威胁。昆明农村一些地区观念落后,交通不便。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消费各有特征。目前,农村市场上的商品供应存在几多几少的情况:城市化商品多,农用型商品少,新潮商品多,实惠商品少;高价商品多,适中价格少,高档商品多,中低档商品少;青少年商品多,中老年商品少。杂牌商品多,正品名牌少。农村市场不是没有需求,而是现有电信产品不对路,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不是农民不愿购买某些电信产品,而是农民不喜欢某些电信产品。因此,供求脱节也必然造成农村市场的疲软。

近几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尽管不断改善,但已有的基础设施无论在数量、规模、质量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市场发展的要求,同时部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实际购买力有限市场信息不充分影响到农民不能及时了解到市场上的需求,所以往往农民生产的产品不能够适销对路,使收入减少。

3.昆明电信公司的优势。中国电信的品牌在昆明农村地区有较高的知名度,昆明农村的电信公司网络质量和服务远在其他运营商之上。处于城乡结合部的郊区这些地区的农民由于距离城镇较近,经济亦比较富裕,率先购置了宽带和小灵通。并且是在当地电信销售网点购置的,农村中心集镇形成了区域经济中心,有一定的工商业基础,居民也较为集中,一般城镇常住人口在一万人以上,也是电信电话发展较为集中的地区。

4.昆明电信公司的劣势。

(1)消费群体分散。昆明农村分布广、居住散,造成购买力的分散,虽然农村居民购买力总体规模很大,但平均到每户居民的购买力水平则很低。农村市场的这种分散性,决定了企业在营销网络的构建上,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要大大的加强。

(2)消费能力与消费环境有差异。地区间购买力水平的差异,富裕地区、发展地区与贫困地区,在需求的质和量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地区间消费环境的差异,除了基础设施状况不等外,不同地形的地区即便对同一产品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对农村市场不能等量齐观。这要求企业在开拓农村市场时,首先要选准目标市场,同时在产品的多样化、系列化上下工夫,幻想以一种产品“包打天下”是不现实的。

(3)消费水平的层次性。昆明农村与城市消费时间上的差距、消费的梯度性,是产品消费基本具有从城市到农村再到山区逐步辐射的趋势。农民选购的次序大致为:首先是生产需要,然后才考虑电信业务和产品等方面的需要。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生活消费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本文以“九五”、“十五”时期浙江农村居民各项生活消费支出数据为依据,利用统计和计量模型量化分析消费结构内部各项支出的比例关系,研究消费结构发展变动规律,从而提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信息。这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村居民台理消费.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乃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现实意义。

一、2005年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支出总体分析

以《浙江统计年鉴》(2005、2006)有关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的数据为依据,对2005年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做一总体分析。

(一)人均纯收入

2005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9.25%,高收入户人均纯收人为低收入户的7.73倍。

(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与2004年相比,2005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增长了11.94%,高收入户的生活消费支出为低收入户的3.38倍。

从以上数据得出,2005年浙江农民收人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农村不同收入户收入差距甚大,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低收入户人不敷出.须依仗社会和政府的救济、援助。

二、浙江省农村居民各项生活消费支出变动趋势分析

(一)浙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重的变化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6)的相关数据,整理得到浙江农村居民1996年至2005年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

从表的数据看,浙江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浙江农村居民2005年与1996年相比,下降了12.65%。表明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提出衡量贫富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因此,浙江农村居民在这十年中生活水平由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以满足吃穿为主的消费需求阶段已经结束。2.医疗保健类消费支出额逐年增加,其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1996年的比重为4.21%,2005午为7.65%。3.交通和通讯类消费支出额增加较多,其比重增长迅速。1996年的比重为3.76%,2005午为11.38%。4.文教娱乐类消费支出额不断增加,其比重呈上升的趋势。1996年的比重为7.73%,2005年为13.3I%。

(二)浙江农村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基础上的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在研究消费需求时.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xpen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缩写为ELES)来建立居民消费模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表示为:

利用横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统计软件可以方便地求得αi、βi、的估计值。该模型在横向上可以进行基本消费支出比较分析,在纵向上可以描述各类消费支出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本文利用SPSS统计软件,以浙江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自变量,分别以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为变量,根据1997年至2006年《浙江统计年鉴》按收入分组的消费支出数据作回归分析,计算1996年至2005年浙江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

从表中得出,在过去的十年中,从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趋势看,食品类、衣善类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呈上升趋势。

(三)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动趋势分析

需求收入弹性足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反映消费需求对收入变化的灵敏度。计算公式为:根据表的数据,计算各项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结果见表。

从表得出,在浙江农村居民各项生活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中,食品的收入弹性始终最低,这是由食品的消费特点所决定的。居住、交通和通讯多数年份中的收入弹性大干等于1,说明农民对商晶和服务的需求增长率高于收入增长率。主要是因为农民的这些消费属于一次性集中支出,往往在短期内超过家庭收入。

三、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看到十年来浙江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有以下特点和规律:

1.农村居民生活由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型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型转变。1996年浙江农村居民用于屹、穿、住的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74.81%,2005年下降到60.63%。2.由实物性消赞为主向实物性和服务性消费并重转变。浙江农村居民实物性消费(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支出的比再呈下降趋势,服务性消费(文教娱乐、医疗保健、通讯、旅游等方面)支出的比重呈上升趋势。3.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火,消费支出呈现多层次。浙江省东部沿海各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高,消费层次比较高;而西部山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消费层次比较低。

(二)顺应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发展趋势,政府应采取的政策举措

根据上文对浙江农村居民近十年来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的分析,我们认为在今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顺应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发展趋势,政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篇5

这是因为农村是个黄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不仅是当前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而且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长期战略选择。

目前农村消费不足、农村市场发展滞后问题突出。充分挖掘农村消费市场巨大潜力,对当前实现保增长、扩内需

目标意义重大,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抓紧抓好。

诱人的“蛋糕”

目前,农村消费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我国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94年的9235亿元增长到2004年1.98万亿元、登上1万亿增量台阶,用了10年的时间。2004年-2007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达13%,明显高于1994-2004年8%的水平。

不仅如此,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于2000年下降至49.1%,人均纯收入于2004年达2936元。有关调研表明,在现有条件下,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恩格尔系数(即食物支出在家庭消费中的比重)下降至50%后,农村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届时农民人均收入至少应达到8280元,若按2007年农村居民消费倾向77.8%测算,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至少为6442元;根据我国今后城镇化发展趋势,估计2020年农村消费品市场将达到5万亿元,比目前扩大74%。若今后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农民购买能力进一步提升、消费倾向进一步增强,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将会更大。

同时,农村消费结构处于转型升级时期。与2000年相比,2007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49.1%下降到43.1%,而用于交通通讯的消费支出在家庭消费中的比重,由5.58%增加到10.19%,医疗保健支出由5.24%增加到6.52%。这意味着,目前已经到了农村居民从食物、居住等基本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的转型升级阶段。

近几年,家用电器、手机、电脑等中高档消费品正成为农民消费热点,预示着农村居民消费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农村居民对任何家电产品的普及率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8万台(件)的消费需求。

可见,一旦农村消费市场被启动,将对国民经济增长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目前,农村消费与市场流通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从2005年开始,全国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共有2300多家企业在80%的县开展农村流通网络建设,目前已在全国建设了30万家连锁化农家店、367个农村商品配送中心,覆盖80%的县、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村,农民购物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随着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以及超市、便利店、示范店等商贸业态逐步从城市走向农村,许多地区的农民告别了“柴米油盐找个体,日用商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进城里”的传统消费方式,农村消费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特别是从今年开始,国家采取财政补贴措施,在全国范围实施“家电下乡”,初步估算可拉动消费9200亿元,不仅能够有效开拓农村市场、缓解家电及相关产业的困难,而且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健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现实困境

但是,把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潜力转化为现实国内需求,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农村消费不足、农村市场发展滞后问题日益突出,这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根本性问题。主要表现在: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水平低。这是农村消费不足、消费水平低的根本制约因素。2000―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0.1%,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只有6.2%。与此同时,农村消费的地区差异也越来越显著。并且,从长期趋势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缩小城乡、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难度越来越大,城乡、地区间消费市场规模差距将呈继续扩大趋势,形势将更加严峻。

农民消费预期不稳定。这是农民消费意愿不强、消费倾向低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尚未破除,农民上学难、治病难、养老难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农民对未来的收入与风险预期具有不确定性,对即期消费的后顾之忧心态比较严重,防老养病、子女教育等储蓄倾向较强,使农村消费发展缓慢。如2007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3224元,相当于同期农民纯收入的77.8%。其中,用于食品和住房的生存性消费支出高达60.88%,而家庭设备、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等享受型、发展型支出只占1/3。如此消费水平和结构,大体相当于1997-1998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这意味着农村消费比城镇消费至少落后10年的时间。并且,农村金融严重滞后,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的储蓄倾向,影响农民的消费倾向;农村公共品投入严重不足,增加了农民生产性消费支出负担,压缩了生活消费空间。

农村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落后。这是影响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的直接因素。一是流通方式落后。农村市场连锁经营的交易额占农村总交易额的比重不足10%,农村日用消费品90%以上通过对手交易销售。二是流通网点数量不足。据国家统计局资料,目前全国有50平方米以上综合商店或超市的村只占34.4%。三是农村商品配送能力不强、消费不安全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即使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覆盖的地区,配送率也只有40%,连锁化农家店仅覆盖全国1/3的行政村。四是流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管理滞后。这是影响农村消费环境和消费信心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适应农村消费转型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农村市场管理重收费、轻服务的现象比较严重,农村仍然是假冒伪劣产品的重灾区,劣质商品流通、乱涨价、欺行霸市等问题比较突出,农民消费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消费的扩展。农业部近期有关抽查表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339家企业的49种面向农村市场的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40.6%,严重损害农民利益,打击农民消费信心。

对策

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最根本的战略措施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最关键的政策选择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农村教育、卫生、养老以及水、电、路、气等农民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强农民的消费意愿与消费信心,解除农民花钱的后顾之忧。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这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的战略目标,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地抓紧抓好。当务之急,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影响农村消费的突出问题,充分挖掘农村现有消费潜力,着力培育农村消费增长点,切实推进农村消费转型升级。

首先,要着力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方式,提高农村流通效率。要进一步发展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交易方式、服务功能、管理制度、经营技术的创新,全面推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生活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农村流通效率,降低农民消费成本。同时,要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入农资流通领域,建立以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为枢纽、以农资超市和便民店为终端的新型供应体制,尽快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覆盖面广的农资流通体系。

其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开拓农村市场新机制。要推进和完善“家电下乡”等措施,进一步探索财政补贴、免税以及信贷扶持等启动农村消费的新措施、新办法;要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建立质优价廉商品进入农村市场购销平台;鼓励工商企业设计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物美价廉产品,重点开发操作简单、价格适中、坚固耐用的工业消费品及建筑材料;积极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日用消费品、农资、建筑装饰材料、电器等产品团购,引导农民开展合作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改造建设集日用品、农资、药品、电信产品、邮政产品销售及家政、休闲、娱乐等服务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篇6

统一可以说正是看到了饮料行业的未来走势,才选择在如今这段竞争的关键时期合纵联横,跑马圈地。收购健力宝为统一日后产品线的延伸打下基础,健力宝的橙蜜汽水填补了统一碳酸饮料品类的空白,增加了与“两乐”抗衡的砝码,另外健力宝以农村为主的销售网络和160万吨的饮料生产能力也是统一所看重的。与此类似,统一参股完达山以及想入股汇源果汁都是为了在短期内丰富自己产品系列。完达山拥有庞大的乳源基地和城乡为主的渠道,借着完达山的奶源优势,统一旗下的乳酸菌饮料新产品“罗比多”已经在全国上市,凭借这一产品意欲进军有着年增长速度30%的乳酸菌饮料市场。当初想入股汇源果汁,统一也是相中了高价位的纯果汁饮料市场。至于联手华龙日清更是意图明显:统一看中的就是其在二、三级市场的渠道掌控能力,华龙日清拥有11个销售部,63个分公司,280个营业部,销售人员4000余人,销售网点60万个。 通过这一系列大手笔的布局,统一丰富了自己的产品系列,增强了与各大竞争对手的特别是老对手康师傅博弈的筹码,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并购,统一完成了目标消费群从城市的3亿消费者向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市场的10亿消费者的扩展和过渡。

篇7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如今,农村土地产权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农村市场结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代表农村经济正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然而需要认识到的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2.1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由于农村市场的特殊性,形成了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变农村市场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农村市场分散化经营的转变,农民逐渐成为是市场的主体,他们直接参与到市场竞争,分散的生产和经营模式直接导致他们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无法有效的获取市场信息,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2.2缺少健全的农产品市场

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产品数量的快速增加,但是由于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与资源配置,农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且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技术不强,使得农产品的流通率较低,这对于农村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滞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农民的积极性。

2.3缺乏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农村生产和农民提供足够的组织机构与金融服务,但是从当前农村市场的发展来看,尚未形成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于组织机构不健全,无法为农村提供专业的、规范的服务。同时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无法形成科学金融服务体系,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和金融服务。2.4城乡经济发展体制的完善长期以来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民无法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获得更多利益,容易形成消极的情绪,不利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协同生产的实现,无形中拖慢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对农村经济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农村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如何协调农村与农民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关键问题,通过农村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可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从而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成良好的平台。首先,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农村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集体统一组织的关系逐渐弱化,逐渐演变为单一的农民直接面对市场,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农村经营的生产成本,小农户要直接进入市场造成了资源和产品的浪费;其次,农村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分散式经营方式无法形成规模效益,这对于农民来说无疑是经济效益的损失,无法通过规模化生产促进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效率的提升,而且不利于现代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另外,农村地区的信息沟通渠道不够顺畅,这导致了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农民对于市场的多变性不能很好的掌握,容易造成生产决策的失误,导致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脱节。因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农村资源的科学配置,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产方式,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自由和健康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态下,可以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更好的平台,而这与农村市场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契合,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随着农村市场的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农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篇8

(一) 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的正规金融

我国正规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中,由于商业银行退出农村市场、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限制,实际上形成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垄断的格局。其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1.农村经济不景气,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盈利空间过小;2.农村信贷的分散性和小规模特征,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二) 以民间借贷为主的非正规金融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非正规金融组织形式有银背、合会、私人钱庄、民间集资和民间借贷,其中民间借贷为主要形式。与农村信用合作社相比,非正规金融更能充分利用农村分散的信息,提高农村金融体系在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效率。

然而,我国目前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监管仍然处于空白状态,任其自由发展对农村市场也产生了一定危害:1.部分借贷演变成为高利贷,危害社会、经济稳定发展;2.增加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控风险;3.增加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

二、湖北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证分析

为详细了解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和农村小额信贷特征与发展情况,笔者以问卷的形式对湖北省农村的小额信贷情况进行调查。

(一)样本选择和调查方法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总人口数达5816万,其中农村人口2578.2万,占总人口数的44.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与少数民族聚居情况,选取了武汉市蔡甸区、孝感市大悟县和恩施州巴东县为样本地区。其中,蔡甸区小额信贷公司较多,民间借贷较为频繁,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代表;大悟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代表;巴东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其常住人口的半数以上,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代表。通过对以上三个县(区)的调查分析,可以较好地反映整个湖北地区小额信贷活动的特点。

此次调查以三个县(区)的村镇农户为对象,随机进行走访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整理后共收回有效问卷279份。

(二)抽样调查结果

1. 农户小额信贷借贷行为普遍

在279户被访农户中,214户在三年内有过小额信贷行为,占76.7%;其中208户为纯借款户,5户为纯贷款户,1户同时存在借款和贷款行为,纯借款户占比97.2%。

2. 农户参与小额信贷方式多样化

借款户主获得融资的方式呈多样化,从各类正规、非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如图1所示,其中民间借贷占比最高,达44%,农村信用合作社次之,占比35%。

3. 农户收入与小额信贷发生率

由表1可知,小额信贷发生的概率随着农户的年收入差异而有所不同。人均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的富裕农户小额信贷发生概率为100%;人均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中等偏下收入及贫困农户小额信贷的发生率也较高,超过了80%;而收入在2万元至4万元的中等农户,小额信贷发生的概率最低,仅为63.7%。

4. 农户收入与资金用途

调查结果显示,人均年收入水平不同,农户的资金用途也不同。人均年收入4万元以上的富裕农户,其资金主要用于大规模的种植养殖投资以及工商业生意经营;人均年收入在2万元至4万元之间的农户,其资金用途主要为住房建设和婚嫁活动,少部分用于创业;收入偏低的农户,其主要资金用途是住房建设和婚嫁活动,此外,还用于农业生产必需品及子女教育支出;而贫困农户的贷款主要是为了日常生活消费和突发性的医疗支出。

总体来看,住房建设和婚嫁活动是农户借款的主要目的,随着人均年收入的增长,消费型需求越来越弱,而投资性的生产需求愈发强烈。

5. 区域与民间借贷的关系

此次调查中,民间借贷呈现出较强的地域差异性。一方面,蔡甸区农户的小额信贷意愿较另外两个地区更为强烈,因其经济较为发达,农户资金需求量更大。另一方面,蔡甸区在小额信贷的额度和期限上也较其他两个地区更为丰富,民间借贷的利率更低,这是由于蔡甸区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更多,信贷产品种类更多,形成了一定的金融竞争市场。

三、农村小额信贷需求发展趋势分析

(一)农村信贷需求愈发强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农村金融。农户的农业和非农业生产也离不开资金投入,其对信贷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二)农村信贷需求呈多元化、规模化发展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和生产水平的提升,农户的信贷需求将越来越向城镇居民靠近,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同时,技术进步使农业生产越来越专业化、规模化,农户对资金的需求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三)农户对长期贷款的需求增加

专业化的种植、养殖使农业生产的回报周期变长,原有的信贷期限难以满足农户的生产需要,农户期待期限更长的信贷产品。

四、金融体系创新思路

(一)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格局,提高市场有效性

1. 引入农村金融市场供给方竞争,打破垄断格局。鼓励民营资本进入供给方市场,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形成竞争市场。

2. 逐渐放宽利率管制,推动农村利率市场化。利率管制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推动利率市场化将有效促进金融机构的充分竞争,提高金融市场的有效性。

(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创新

1. 政策性银行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创新主要从融资渠道创新和贷款业务创新两个方面着手。通过发行金融债券、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联合国际慈善机构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并进一步延伸贷款业务范围,真正实现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与保护。

2. 商业银行

首先,政府可参照美国“社区在投资法”对商业银行进行约束,推动商业银行重回农村市场;其次,创新信贷投放机制,通过村镇银行、新型小额信贷机构等,实现农村资金“回流”。

3. 农村信用合作社

篇9

药业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20世纪70年代,世界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均大于百分之五[1-3]。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均大于百分之十,医药行业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随着医药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开始意识到药品市场营销的重要性。营销是关于企业如何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同时获取利润的学科。药品营销,是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药学、市场营销等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类医药工商企业及相关机构从事药品市场营销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随着国家医药制度改革,竞争公平激烈化,市场最终将成熟、稳定、规范起来。本文对药品营销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1 国内药品营销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1.1 产品时代

改革开放以前,整个国家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了传统的计划、集约的模式,国家主导的医药三级批发机构按计划将药品调拨给不同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

1.2 营销时代

随着竞争愈来愈激烈,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和忠诚的顾客群才被日益重视。国内许多企业逐步尝试建立产品管理体系。

1.3 整合时代

物流平台的发展,缩减了生产企业与终端药店之间的供货环节,再加平价药店的出现,药品价格下调。随着国家医药制度改革,竞争公平激烈化,市场最终将成熟、稳定、规范起来。

2 我国药品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营销,就以知道市场需求,抓住市场需求欲望,营造需求氛围,并进行目标销售。中国医药市场虽然总量较小,但高于世界主要制药国的发展速度,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十大医药生产国和原料药出口国之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医药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和市场准人条件的放宽,医药企业数量众多但其分布不合理。为了能让自己的产品进入医院,企业使出浑身解数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推销药物的不良后果则导致滥用药物和药价的上涨。药品营销方面的基础人才奇缺,要么有药学知识没营销技能,要么有营销技能没有药学知识。管理水平落后、人员素质落后,没有整体战略、缺乏团队精神。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医疗行业的管理,但是仍有一部分医生见利忘义,依然顶风作案。

3 药品营销发展趋势

3.1 知识营销

知识营销不是单纯的给回扣和打广告,而是建立专业化的学术服务体系。企业应充分的调动销售方面的优势,把与消费者的沟通作为推广的重点,更加准确地锁定目标消费者。我们必须清理极少数低素质医药代表,避免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加强学术营销并树立公司形象。

3.2 市场更规范化

在药品营销中无论是生产厂家还是经销商都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近几年来国家已经加大了打击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的力度,治理商业贿赂。药品销售行业也在逐步恢复秩序和理性。药品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都应迅速调整策略和状态,找到适合本企业的营销办法。药品营销市场会更规范化。

3.3 重视大众健康宣传,开发社区医疗市场

我国社区医疗服务的快速发展,根据国家“四进社区”的精神,利用强大的销售网络,在社区内直接面对消费者,宣传企业的产品,有利于药品的营销。社区宣传有利于对老年人的直接服务,是一块非常有开发潜力的市场。企业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知识、药品知识讲座,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拉近了销售代表与患者之间的空间距离。提高了企业代表与消费者之间的人际传播效率立起消费者的忠诚度。社区服务有利于了解市场变化,能及时了市场信息并且能够完整的保存信息内容的真实性。

3.4 开发新市场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把“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作为全世界各国卫生工作的方向,我国新医改的规划2020 年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农村医改已经起步,医药市场将不断增长。预计2016 年新农合筹资金额有望翻两番。农村市场将成为医药行业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加快开发农村市场,满足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已成为企业的共识。

3.5 微博促进医药营销

采用微博与消费者互动,通过制造引人入胜的话题讨论、与粉丝有奖互动,了解消费者需求,改进产品性能和服务,缩短企业对客户需求的响应时间。

3.6从营销的“点”、“面”创新到营销系统创新

中国企业创造了很多独特的营销手段和方法。中国企业也正是靠独特的营销手段和方法,在短时期内超越了跨国公司。但是企业的营销竞争不再是靠一个点子,需要从整个营销模式出发。只有整个营销模式的创新,才能提高整个企业的营销竞争力。中国企业不缺营销新概念,缺的是对整个营销模式的管理。首先,企业的营销理念要和企业的文化要求相适应。其次,企业经营管理团队要建立大营销思维,企业家团队和企业营销团队要在营销理念上达成共识。企业从上至下要认识到营销不再是营销部门的事情,而是全体管理者的责任。再次,要把营销理念上升到管理层次。

3.7 营销体系系统创新

营销体系系统创新并不不是否定原有的营销模式,而是对营销体系不断的改进。原有的营销模式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东西,要继承它合理的成分,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创新是涉及到营销模式、营销组织与流程、营销运行机制等方面,并把营销的创新提升到管理层次。

未来的国内医药市场是一个蒸蒸日上的朝阳市场,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调整各自的战略思路,已经十分紧迫地摆在了医药行业的面前。大多数企业将力求规范运作,但一些企业仍会利用政府管理的盲点。在营销环境发生质变的时代,唯有与时俱进、提升品质、严格自律、规范发展才能在竞争中建立优势。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 F320.3文献标识码:A

To cuitivate rural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Zhang Shoude

(Weifang Institute)

Abstract: With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hina's rural modernization has diverted to an accelerating way. But the obsolete rural logistics system is impeding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seriously. Therefore on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exsitting problems of logistics and to fin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 rural logistics; inadequacy ;modernization; measures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物流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制约因素。培育我国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我国传统的农村物流体制的不足

农村市场经营成本高。中国农村面积大,人口密度小,发展极不平衡,即便在县城,人口密度也不及一些发达城市的一半,在乡镇就更低了,往往要设多个营业场所才能适应需要,人口分散所带来的是营业额很低,经营成本增加,形成“广种薄收”的经营局面,必须利用现代的电子商务降低流通成本。

农村市场难以细分。由于农村贫富悬殊过大,消费群体较为复杂,对于收入较高的少数人采购消费品,其首选是认同名牌产品,消费观念与城市是无差别的;而大多数的农民则以农业物资作为其最主要的支出,其次才是消费支出,而且对消费品的选择多样化,消费上盲从性大,且趋同心理强,以价格作为主要衡量标准,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系统等方式,进行长期有效的渗透影响。[1]

农村市场季节性强。农村的购买行为不仅在地域上差异较大,而且季节性强,春耕秋收,每季都有不同的商品需求;农村还保持了众多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消费较为集中,而平时的消费几乎接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因此,促销工作和商品组合难以掌握。

农村的信息流通不畅,影响收入的增长。信息不畅,市场调节盲目性大,现在我国的农产品流通还是以批发市场为枢纽的体制,而多数批发市场设施简陋、管理粗放、功能单一。如今年南方的特色水果荔枝、龙眼由于产量大幅度提高,加工出口受阻,造成价格大跌,诱人的水果成为农民心头之痛。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农民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有的地方买外地货则要付出大价钱来。

二、构建农村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既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和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制约,当前农村商品流通存在着设施不足、方式陈旧、成本较高、农民进入市场较难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也抑制了农民消费,延缓了农村的市场化进程。为贯彻落实中央今年1号文件精神,国务院办公厅于2004年7月14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现代管理技术、物流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跨国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全球采购业务中。[2]随着发达国家市场的饱和,跨国公司进行扩张的需求十分迫切,国内的企业必须研究和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开发和抢占农村市场。

三、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的措施

1、国家构架

战略规划。农村物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根据物流的国际发展趋势、本国现状、经济结构调整需求、资源及市场状况等,国家应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现代农村物流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

政策制定。为完成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包括产业政策、价格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收入调节政策、运输工具和企业运营的规范政策以及其他相应的法规制度,激励社会资源向有利于实现国家战略规划目标的方向流动,创造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创建一种鼓励低成本、高质量服务、高效率经营的机制,实现利益分配上的公正性和系统整体最优化。

2、区域构架

建设农村区域物流中心点。物流中心点不仅要求自身物流系统具有较高的物流组织管理水平、运作效率和较低的综合成本,而且要对区域内物流活动及周边地区物流运作具有重要带动和支撑作用。

区域物流网的建设。农产品的区域物流网建设应该是一个采集――集中――配送的过程。每一个中心点所联结的各个端口形成一个区域物流系统,这个系统又是一个更大的区域物流系统的子系统。区域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设应形成以批发配送、仓储中转、水运直达运输、公路快速运输、航空高速运输、铁路大宗运输和信息即时服务为主体的物流体系,构建满足区域内生产、生活需要的农产品区域快捷配送网络,支撑不断扩大的电子商务发展。

3、行业构架

运输系统。整合铁、水、公、空综合运输网络,构筑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运输平台,并使其服务直接延伸到农业生产者。当前要在加快建设的同时,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保障无缝链接。

通讯信息系统。进一步发展农村综合通讯网络,加快物流企业、农户、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农用品供应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以互联网为依托,专业化物流信息网络为支撑,构筑农村物流与市场信息相结合的信息平台。

生产资料生产及供应系统。在计划经济时代,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物流服务是行政行为,随着我国农村市场化的进展,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无序竞争、资源浪费及重复建设,农民负担加重,成本上升。农业生产资料物流市场面临重新洗牌和整合的局面,政府应该完全采取市场化的发展原则,制定鼓励向农业生产资料服务领域投资的政策和保证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作者单位: 潍坊学院马列部

参 考 文 献:

篇11

(一)缺乏健全的经济体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的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再加上国家对于农业经济的扶持优惠政策的出台,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更加迅猛。但是就目前的农村经济的管理工作来看,其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就是农村经济体制不够健全,且经济管理的过程没有针对性,因而无法针对性的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得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新形势下农村经济体制的不健全将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和作用。

(二)缺乏健全的土地机制。大部分农村地区都缺乏健全的土地机制,因而土地产权十分杂乱,缺乏合理可行的机制来加以约束和调整。由于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都向城市涌进,使得很多土地被荒废,没有得到良好的使用,这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是极其不利的。同时由于缺乏健全的土地机制,也导致了政府的一些政策受到了制约和影响。

(三)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尽管国家对农村经济极为重视,但是政府在农业种植方面的投入力度却比较小,特别是在资金的投入方面,因而导致农民的收入得不到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再加上农村分布比较散乱,因而资金的投入也比较散乱,这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资金被浪费的情况。

二、新形势提高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途径

(一)增强对农村产业的经济管理。要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水平,就必须增强农村产业的经济管理,特别是乡镇产业。因此,首先在管理上不能采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方式,而要根据各个地区发展生产的水平和程度来制定适合自身经济发展的方式,因而允许多元化结构的存在。其次就是改革传统的经济管理的体制,将政府与企业分别开来,从而让其进行自主管理和经营,这能够极大地促进乡镇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还要在其内部的经济管理的工作中实行分层承包制以及岗位责任制,从而达到增加经济收益的目的。最后是要运用行政法律手段解决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通过正确的引导来促进农村经济向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目前的农村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检查制度如下图所示。

(二)完善农村市场的组织化规模。由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农业产品正迈向市场商品化,这使得农业产品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高。因此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中要加大农业产品商品化的进程,并组织各类供销活动,从而发挥出市场的组织调节作用,使得农村能够形成一个专业的中心市场,并与相邻的集市进行连接,从而拓宽农业产品的的销售渠道。另外完善农村市场的组织化规模,调节农业产品的营销市场规模,能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得转变,使得生产能够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自我调节和适应。

篇12

中图分类号:F713.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8)04―0087―07

中国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长期与市场分隔的农民逐渐与市场联系起来,而农户经营的个体化、私营化和分散化与大市场之间衔接不畅的问题也随之凸现。为了改变市场力量的对比,顺利实现农户与市场的对接,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将农户组织起来进入市场的具有服务性质的组织,这些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十几年来,一大批学者在这一领域从各个角度对农村市场中介组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将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评价,提出进一步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研究的角度及其目的

(一)关于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内涵及类型研究

对于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定义,学术界直到今天都没有一个统一结论。国外并无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直接提法,所以对其内涵的界定缺乏可资借鉴的国际成熟理论,只能是以市场中介组织的内涵为研究的基础。

1993年3月,北京举办了市场中介组织高层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市场中介组织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它的内涵和外延,一种看法认为,市场中介组织就是为市场主体提供各种服务,保证市场正常运行的各类组织。在这一定义之下,市场中介组织的外延十分宽泛。与此相对的一种狭义理解认为,市场中介组织的真正含义只是媒介政府和企业之间联系的各类中介组织。还有学者强调要把市场中介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区别开来。

此次研讨会在对市场中介组织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上并没有达成一致,其主要分歧在于市场中介组织的存在空间,因此后来的研究者都试图揭示其存在空间及性质。比如阎克庆、杨咏中和王勋铭强调了市场中介组织的非官办社会经济组织的性质;王冰、陈纲则指出市场中介组织不以单纯的赢利为组织目标,不生产具体的物质产品,同时与各种市场经济主体发生广泛联系。

关于市场中介组织内涵的不一致意见直接导致了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内涵的模糊,再加上农村市场及其存在问题的特殊性,使得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内涵及其类型的研究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研究视野。20世纪90年代中期,文献中有了明确的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提法。早期的一些学者并没有从内涵研究出发,而是直接从类型上对那些事实上起中介作用的组织进行了归纳,将农副产品专业市场、一体化组织、专业生产合作社、协会、流通实体、农民个体运销和加工大户以及提供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的组织等统称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从文献上看,最早给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定义的是雷海章,他认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是联结农业与其产前、产后部门、联结农民与其他市场主体、联结政府与农民、充当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为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并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组织。廖卫东、袁克忠也强调了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法人地位,指出其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的产物。池泽新认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是农村中的生产者、经营者以取得最好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劳动联合、资产联合、技术服务、权益保护为合作方式,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经济组织。安建明、霍学喜、刘瑜则把在农村市场上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市场组织统称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

这一角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随着市场实践发展起来的一些新型的组织进行界定并分类,通过明确概念、划定范围将实践内容引入理论视野。

(二)关于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的动力研究

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及国际经验来看,市场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市场中介组织,所以从根本上说,市场系统的运转是产生市场中介组织的源动力。从文献上看,学者们对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动力的认识比较一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土地及生产制度变革之后,农户对利润的渴求及对市场的不适应产生了组织创新的强大动力。毕玉奎认为家庭经营使生产能力成倍增长,而当农户需要市场来实现这些成倍增长的农产品价值时,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就凸现出来。廖卫东、袁克忠也分析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在市场面前表现出的不足。何坪华、杨名远看到,分散的农户搜寻和利用信息困难,购销批量小,因而谈判地位低,签订购销合同难,解决交易纠纷更难。周立群、曹利群指出农户与市场间的连接机制相当薄弱,由于农户社会化组织程度低,其生产经营缺乏协调的规划指导,从而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很难顺利进入市场。学者们一致认为降低交易成本,降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改善农户进人市场的交易条件是发展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根本动力。

第二,对技术进步的要求是发展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又一动力。雷海章指出技术梗阻是农民参与市场经济所必须克服的一个障碍。程耀明认为技术进步会改变要素的相对价格,从而诱发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变迁。傅夏仙详细分析了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在农业技术的转移与扩散进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指出,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以农业中介组织为主导的,农业产出的技术贡献率已经达到80%以上。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具有民间性,其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常常是“示范式”的,可以降低农民试用新技术的风险,容易得到农民的认可。

第三,融入国内大市场并与国际市场接轨也是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的动力。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看待农村组织创新的动力还应该跳出农村范围,看到农村与城市的交流,国内与国际的交流,因为这些交流过程改变了农户的生产、交易环境,从而改变了其对组织创新的认识。比如徐中年、郑春风指出发展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符合国际惯例,可以为国内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创造较好的内部条件。李慧认为,农村改革之后出现了生产与加工脱节、城乡脱节等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才能得以解决。程耀明提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留守农村的劳动群体更加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因而他们对中介组织必然产生一种内在的需求冲动。傅夏仙认为,在WTO的背景下,农业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加快,我国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生产经营状态必须迅速打破,而加速这一进程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完善和发展农村市场中介组织。

这一角度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从理论上解释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生成与存在及发展状态。

(三)关于政府在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多数学者认为,市场中介组织虽然是市场经济体制内生的,但是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的大背景下,政府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政府成为市场中介组织建立的主导力量。郝燕和张展指出,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市场中介组织可以直接承载原政府的一些行政职能,帮助其维护社会秩序,减少管理成本提高政府效率。由此,张展认为,对市场中介组织的需要,使得政府成为早期市场中介组织建立的主导力量。根据敖毅、许鸣的研究,从1978年到1991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倡导支持和直接参与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市场中介组织在数量上得到了迅速扩张。

第二,各类政府职能部门给予了专项支持。2005年,为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国家财政部和农业部分别拨款8000万元和2000万元,省一级的财政部门总共拨款1.4亿元用于支持成立600个示范性农民组织,此外许多政府为农民专业协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江苏、山东和吉林省降低或免除了农民组织的收入税、经营税和土地税,有的省免除了农民专业组织的高速过路费。除了一些经济手段之外,针对农村市场组织所进行的培训和技术咨询活动也体现了政府的支持。

第三,颁布法律法规,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2002年修订通过的《农业法》进一步明确了农村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民政部2003年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江、山东、湖北和北京等省(市)先后制定了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文件;农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认定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试点单位或示范组织。2006年10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并于2007年7月1日开始执行。

还有一些学者对政府作用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李慧认为外部行政机构的介入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行为受到影响,限制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和发展。薛兴利、杨学成、靳相木认为,在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推动作用巨大,但有利有弊,总的来说,那些由政府直接干预而兴办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生命力较低。

这一角度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政府参与的原因、程度,并试图通过评价其效果找到政府参与的合适界限,以期从政府与中介组织两个方面提高效率。

(四)关于发展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对策研究

一些学者基于对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类型的研究,在选择发展类型上给出了对策建议。邓大才认为,农村大户经济的兴起,解决了农村主导产业缺位和既存产业缺乏连接中介的问题,是农村产业组织创新的首选。张晓山指出中国农民中介组织的发展重点应是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在培育新的中介组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改造原有的组织资源,实现两种组织资源的对接。周晓兰、朱述斌、池泽新则认为应该优先发展以合作社为主体的中介组织,建立综合性的合作社――农协。

还有一些学者主要针对当前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意见。雷海章提出为了有效地促进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必须从改变观念、政策扶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着手。针对现有的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纪良纲、董进才提出要分类别、全方位地发展各种类型的市场中介组织,并引导其联合与合作,以改变现存的小、散、弱现状。程耀明提出政府主导方式可以仿效美国政府协助建立农业信用合作社的方法,只给予人才资金的支持,不干预经营管理,或者先协管后退出,让农民中介组织成为一个和政府毫无产权关系的独立经营主体。针对中介组织人才缺乏的现状,张展提出,应该通过在职培训、参观考察、聘请外援、严格纳新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立适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留住人才。

这一角度的研究目的在于指明方向、解决问题。

二、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研究的理论依据、方法及主要结论

目前,对现有农村市场中介组织进行剖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应用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另一种是通过问卷或访谈进行实证分析。

(一)应用理论模型进行分析

何坪华、杨名远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了农村市场中介组织替代农户进入市场的约束条件:假定农户直接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为TC0,而由中介组织替代农户交易后,交易成本变为TC1,则交易方式变化带来交易成本的节约额应为:TC=TC0―TC1,若中介组织的管理费用为OC1,那么组织化带来的经济收益增加为R=TC0-TC1-OC1,只要是R>0,就表明中介组织替代农户入市在经济上是合理的,R越大,替代效果就越好。在R>0且既定的条件下,农村市场中介组织能否发展还要看交易成本节约的经济利益在中介组织与农户之间如何分配。用R0表示农户获得的分配额,R1表示中介组织获得的分配额,则R0>0、R1>0是中介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在R一定的条件下,农户与中介组织在利益分配上是互竞关系,所以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成为中介组织生存和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邱晓平、池泽新、翁贞林’利用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SCP理论对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小规模、分散化”的农户具有经营规模超小化和凝固化的特征,其信息不灵无法适应外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同时由于农户之间过度竞争,农产品价格低于市场出清价格,造成农业生产力的破坏;而农村市场中介组织作为农村市场上有效主体,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使农产品价格接近市场均衡价格,保护了农民利益。农村市场中介组织主要是获取规模经济,增强市场势力,指导农民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决策,向农民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农业适用技术,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合理配置。从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绩效看,明显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和技术进步程度。

张展利用委托一理论分析了当前一般市场中介组织提供低质量服务的市场均衡。市场中介组织与其需求者之间是委托一关系,其需求者是委托人,市场中介组织是人。根据委托一理论,当人的行为不可观察和人风险规避同时存在时,道德风险产生,此时存在激励问题,有效的激励规则是市场中介组织作为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时所受到的激励与约束。当前,在部分市场中介组织需求者的低质需求诱惑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法律监督这些约束机制并未对市场中介组织的违规动机起到强抑制作用,市场中介组织将动机转化为行动,市场处于低质均衡之中。

(二)通过问卷或访谈进行实证研究

薛兴利、杨学成、靳相木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山东省265个乡镇涉及17个地市、73个县市区的合作社、股份合作组织、农民协会等组织的发展状况及参加农户的收益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显示,这些组织总体发展较快,但覆盖面仍较低,类型多种多样,但在发展数量、参加农户、吸纳股金方面都

存在较大差异。从运行机制上看,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组织的组织管理机制较为健全,但运转或执行还不够好,农民协会的规范程度不太高,普遍存在着不够民主的问题。从运作绩效上看,调查对象的平均股本收益率为16.3%,有2.8%的组织亏损。针对参加组织和未参加组织的各1325个农户进行1999年收益比较得到数据:参加农户比未参加农户的人均纯收入高22.6%。

孙亚范利用人户调查的方式在江苏省对412户农户的合作需求与意愿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缺少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农产品经济效益太低是制约多数农户生产经营的突出问题。被调查农户有83.9%认为需要和非常需要有专门组织提供社会化服务。现有的服务组织除了在供应农业生产资料方面力量较强外,对于农户急需的市场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及产后的农产品销售、加工、储藏服务和资金融通服务等方面的功能都相当薄弱。412户被调查者中有71.4%的农户具有明确的合作需求,但是真正有合作行为的农户只有7.3%,说明组织发展严重滞后,制度创新的供给不能满足制度创新的需求。

三、简单评价及后续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综观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市场中介组织的重视已经在研究领域达成共识,但是,在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研究深度上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也正是后续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在对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上没有达成共识,后续研究必须找到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本质内核,明确界定其内涵与外延。

从现有文献对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定义看,很显然,学者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大多是从自己的研究角度或研究目的出发,有的以其作用为定义,有的以其类型为定义,有的则在定义中强调其性质,这样就使得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内涵研究既互不矛盾也互不包涵,看起来十分散乱。而且现有研究大都是在对实践中的组织现象进行描述和总结,就事论事,没能从实践中上提升出来,从包含其产生、存在和发展趋势的整体角度就其本质给出定义。笔者认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必将伴随市场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尽管其存在的特点具有阶段性特征,但是其本质内核是一定的,研究者们必须将这个特定的本质内核明确地界定出来,使各个角度的研究能够真正地统一在“农村市场中介组织”这一概念之下。

(二)现有研究缺乏对中国农村市场特殊性的分析,从而没能找到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存在状态的根源。后续研究必须关注中国农村市场的特点,及其表现出来的对市场中介组织的需求指向,合理解释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虽然从字面上来看,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研究必然是属于市场中介组织研究范畴的,但是从现有的文献中却可以明显看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有着非常不同的研究内容。张展将市场中介组织概括为中介场所类、经济鉴证类和协会类三大类,很显然,目前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研究一般不涉及前面提到的第一、二类。因此,如果仅将两个概念在研究内容上的差别归因于“农村”这个与城市相对的地域概念,显然是不够的,而在众多学者进行自己视野下的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研究中,也难找到其他答案。笔者认为,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中国所处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农村市场有其特殊性。研究者们应该注意对中国农村市场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包括农村市场的构成、发育程度以及变化趋势,找出农村市场上存在着什么样的对中介组织的需求,这个需求又会怎样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改变,需求分析清楚了,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存在状态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