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效应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4-02-23 14:46: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品牌效应的好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品牌效应的好处

篇1

观察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表现在:区域品牌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较好,反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往往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则所创造的国民财富就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关的[1]。

一、综述。

波特(1998)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着特征。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凸现,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源于国家内部众多的产业簇群,区域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簇群,带动区域周边地区的发展。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孙宏杰(2002)认为,区域品牌包含的两个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过对“温州现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好处以及温州建设区域品牌的经验。陈方方(2005)强调,地域品牌有识别、搭载、聚集、刺激的经济效应。何铁(2005)指出,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吴程或(2005)认为,区域品牌可以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够形成地域分工与产业分工的有效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武跃丽(2005)认为,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续的品牌效应,更强大的吸引力,在对外宣传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肖志明(2009)从品牌带动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晋江品牌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品牌带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至今还没有系统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品牌带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应展开清晰、彻底的研究。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时展和经济转型的紧迫要求,构建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机制”一词的含义为[2]: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其表现形态。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产生的一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区域品牌,使区域经济和区域品牌共同持续发展。

1.区域品牌的内在带动机制。

(1)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着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通常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企业中,多数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内部规模经济难以观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断外部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深入,各个企业的生产都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产品和服务可以同时满足其他厂商的需求,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显现出来。相对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间集聚带动机制。

大量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的接近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从硅谷到中关村,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从娱乐业、金融业、酿酒业、冶炼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都是因为有某种或某些优势资源的存在,这些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农产品、矿产资源、水陆交

通的便利)、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企业集群在某地诞生的个性化条件。另外,空间集聚不仅带来生产上的外部经济性,而且还产生智力与管理外溢。例如:对于集聚的企业,即使自己不进行科研开发,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隐性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如:由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集聚使当地企业技术进步比其他地区的企业更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区域品牌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

(3)整体优化带动机制。

整体优化效应是指群体内各组织由于增长上的协调而产生的收益。区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区域品牌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系统,在某一区域的机构集中能够形成一个共享的文化与学习区域,产生一个学习与知识传播的网络,积淀丰富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如作为高技术集群区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识密集、流动的高质量劳动力、鼓励冒险并容忍失败的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产学研的互动、政企与非赢利机构的合作、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高质量的生活等特点而被誉为“技术进步的源泉”。 区域品牌的外在带动机制。

(1)关联带动机制。

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个区域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汇集于区域的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竞争位置。

(2)扩散带动机制。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与区域外围之间通过双向联系来获取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劳动力和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提品和服务。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会形成对原材料、零部件及辅助产品等的较高需求,从而刺激相关部门的建立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4]。 不同类型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机制。

(1)由特色资源、技术工艺形成的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

地理气候、地貌条件和文化特质、传统工艺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区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或是因为悠久历史的特色技术工艺,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龙井茶、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文环境或特色技术工艺,围绕某一主导产品或产业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树立起来能代表本地区特色的品牌。这种具有特色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阳毛尖、福建安溪“乌龙茶”和“铁观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这些地方借助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并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实现品牌对产品的增值作用。

(2)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的带动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区域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产业品牌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用品牌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是从品牌开始的。

通过波音、通用、微软、可口可乐、沃尔玛,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强大的美国;通过奔驰、西门子,我们认识了德国;通过三星、现代,lg、了解了韩国。同样,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和垄断,也是通过这些品牌实现的。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品牌的好处,他们高度重视品牌战略,许多国家把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把打造品牌作为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战略,坚持不懈地围绕自己的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自主创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龙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树立用品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搭建用品牌整合资源的平台。

品牌的基础是企业和产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研发,加大品牌创新推广的投入,不断开发出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产品;对于企业现有的品牌应该进一步巩固提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鼓励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生产企

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重组,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旗帜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业为龙头,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品牌规模效益,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门,争创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授权生产、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现快速的品牌扩张、规模扩张、市场扩张。如吉林化纤“白山”牌商标被认定驰名商标后,大力推进商标许可使用,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品牌建设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设的公共平台,为充分发挥优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奠定基础,继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整体优化区域资源,奠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基础。

区域品牌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区域品牌放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给它一个独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区域鲜明的品牌个性。[6]由于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每个区域的禀赋是不同的,每个区域的优势也各有千秋,因此区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区域定位的基础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规模性、低消耗、可持续性的特有资源才是优势资源。在培育区域品牌选择重点产业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建立在可持续性的优势资源之上且具有发展潜力、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重点扶持。 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品牌之所以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产品品牌的声誉一旦树立起来,就会通过消费和流通领域的传播,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只要产品质量信誉不受损害,它的影响力及其经济效果就会长期持续下去,以至延续几代人的时间,并且品牌的信誉可以由一种产品放大到一组产品,产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为企业甚至地区的形象,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也起到了乘数作用。由于品牌产生的扩散、持续和放大效应机制,刺激市场需求,能给企业带来一连串的利益。市场营销学认为,当品牌被公众认可后,就成了一种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品牌效应,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企业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经济。

总之,只有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占据国内外高端市场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发挥品牌市场带动作用是振兴经济,提高国力的必经之路[7]。

[1]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孙日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8.

[3]刘阳。中国品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5]王秀海,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硕士论文,2007∶5.

篇2

观察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表现在:区域品牌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较好,反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往往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则所创造的国民财富就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关的[1]。

一、文献综述。

波特(1998)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凸现,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源于国家内部众多的产业簇群,区域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簇群,带动区域周边地区的发展。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孙宏杰(2002)认为,区域品牌包含的两个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过对“温州现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好处以及温州建设区域品牌的经验。陈方方(2005)强调,地域品牌有识别、搭载、聚集、刺激的经济效应。何铁(2005)指出,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吴程或(2005)认为,区域品牌可以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够形成地域分工与产业分工的有效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武跃丽(2005)认为,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续的品牌效应,更强大的吸引力,在对外宣传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肖志明(2009)从品牌带动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晋江品牌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品牌带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至今还没有系统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品牌带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应展开清晰、彻底的研究。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时展和经济转型的紧迫要求,构建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机制”一词的含义为[2]: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其表现形态。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产生的一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区域品牌,使区域经济和区域品牌共同持续发展。

1.区域品牌的内在带动机制。

(1)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通常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企业中,多数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内部规模经济难以观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断外部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深入,各个企业的生产都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产品和服务可以同时满足其他厂商的需求,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显现出来。相对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间集聚带动机制。

大量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的接近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从硅谷到中关村,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从娱乐业、金融业、酿酒业、冶炼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都是因为有某种或某些优势资源的存在,这些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农产品、矿产资源、水陆交通的便利)、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企业集群在某地诞生的个性化条件。另外,空间集聚不仅带来生产上的外部经济性,而且还产生智力与管理外溢。例如:对于集聚的企业,即使自己不进行科研开发,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隐性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如:由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集聚使当地企业技术进步比其他地区的企业更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区域品牌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

(3)整体优化带动机制。

整体优化效应是指群体内各组织由于增长上的协调而产生的收益。区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区域品牌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系统,在某一区域的机构集中能够形成一个共享的文化与学习区域,产生一个学习与知识传播的网络,积淀丰富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如作为高技术集群区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识密集、流动的高质量劳动力、鼓励冒险并容忍失败的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产学研的互动、政企与非赢利机构的合作、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高质量的生活等特点而被誉为“技术进步的源泉”。

2.区域品牌的外在带动机制。

(1)关联带动机制。

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个区域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汇集于区域的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竞争位置。

(2)扩散带动机制。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与区域外围之间通过双向联系来获取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劳动力和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提品和服务。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会形成对原材料、零部件及辅助产品等的较高需求,从而刺激相关部门的建立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4]。

3.不同类型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机制。

(1)由特色资源、技术工艺形成的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

地理气候、地貌条件和文化特质、传统工艺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区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或是因为悠久历史的特色技术工艺,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龙井茶、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文环境或特色技术工艺,围绕某一主导产品或产业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树立起来能代表本地区特色的品牌。这种具有特色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阳毛尖、福建安溪“乌龙茶”和“铁观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这些地方借助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并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实现品牌对产品的增值作用。

(2)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的带动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区域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产业品牌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用品牌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是从品牌开始的。

通过波音、通用、微软、可口可乐、沃尔玛,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强大的美国;通过奔驰、西门子,我们认识了德国;通过三星、现代,LG、了解了韩国。同样,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和垄断,也是通过这些品牌实现的。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品牌的好处,他们高度重视品牌战略,许多国家把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把打造品牌作为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战略,坚持不懈地围绕自己的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自主创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龙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树立用品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搭建用品牌整合资源的平台。

品牌的基础是企业和产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研发,加大品牌创新推广的投入,不断开发出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产品;对于企业现有的品牌应该进一步巩固提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鼓励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生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重组,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旗帜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业为龙头,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品牌规模效益,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门,争创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授权生产、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现快速的品牌扩张、规模扩张、市场扩张。如吉林化纤“白山”牌商标被认定驰名商标后,大力推进商标许可使用,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品牌建设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设的公共平台,为充分发挥优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奠定基础,继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整体优化区域资源,奠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基础。

区域品牌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区域品牌放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给它一个独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区域鲜明的品牌个性。[6]由于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每个区域的禀赋是不同的,每个区域的优势也各有千秋,因此区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区域定位的基础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规模性、低消耗、可持续性的特有资源才是优势资源。在培育区域品牌选择重点产业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建立在可持续性的优势资源之上且具有发展潜力、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重点扶持。

4.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品牌之所以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产品品牌的声誉一旦树立起来,就会通过消费和流通领域的传播,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只要产品质量信誉不受损害,它的影响力及其经济效果就会长期持续下去,以至延续几代人的时间,并且品牌的信誉可以由一种产品放大到一组产品,产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为企业甚至地区的形象,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也起到了乘数作用。由于品牌产生的扩散、持续和放大效应机制,刺激市场需求,能给企业带来一连串的利益。市场营销学认为,当品牌被公众认可后,就成了一种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品牌效应,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企业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经济。

总之,只有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占据国内外高端市场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发挥品牌市场带动作用是振兴经济,提高国力的必经之路[7]。

参考文献[1]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孙日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8.

[3]刘阳。中国品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篇3

一、利用百度知道推广网站的好处

1、利用百度知道带来网站流量

百度青睐自身的产品,百度知道权重高,关键词排名好,竞争不太激励的关键词,排名甚至在前两位,看一个例子,百度搜索关键词“洛阳装饰公司”

百度知道排名第一,可以通过这个排名宣传网站,可以根据这个宣传广告,找到我们的站带来流量。现在大多客户相信百度知道,因此不仅提高网站点击量,而且转化率也很高。如果你的站现在没有关键词排名,没有流量,这种方法最理想,来的速度快,如果你百度知道做的好,改天排名的首页,甚至第一,比网站优化关键词排名来的快多了。

2、利用百度知道打造品牌效应

前面也简单提到过,现在很多客户相信百度知道,认为百度知道的回答可信,因此转化率高,客户信任,当然是建设品牌效应了。别人回答的广告比自己做的广告强千倍,因此要利用好百度知道这个平台,打造品牌效应。

3、利用百度知道做高质量的外链

现在利用百度知道做外链,审核比较困难,但不是绝对的,提问或回答合理,注意技巧还是很有可能被通过的,如何做有链接的问答更容易被通过,后面将具体说明,这里强调外链不是确定不通过的。

二、百度知道推广网站的具体实现

1、养号阶段

公想与其事必先利器,磨镰不误砍柴,就是这个道理,必须有好的工具,工具好了,做事心情也好,办事效应也高。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的专长,在百度知道,搜索关键词,查询提问的标题,然后回答,这里强调一下,回答不要一样,否则百度还会审核的,根据作者的提问,详细回答就行了,如果你回答的好,很有可能被选择为最佳答案,因此用心去回答,不要应付。

2、回答的技巧方面

高级别的账号,一天可以带一个链接的问答,一天不要多,日积月累就多了。这里说明一下如果做百度知道的外链更容易被通过,a、早晨六点到八点的时间更容易被通过,b、先做没有链接的提问,通过后再修改回答,c、提问和回答ip不在一个城市,d、不要用首页链接,尽量用内页链接,更容易被通过,e、提供的技巧,比如仿照一个站,f、回答的技巧,比如我的站怎么改。

总结百度问答的注意事项

1、回答或提问最好加上关键词;

2、评论越多,排名一般越好;

3、关键词密度越大,一般排名越好,百度不会给自己降权的;

4、长期养高级别的号;

5、百度知道回答时间,对排名影响小;

篇4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187-01

商业展示建筑从广义上讲指用于第三产业活动的建筑,特指专门为展示产品建造的建筑,以服务为手段赢得利润。建筑形态的视觉体验更多地是从建筑形体直接获得,人们对空间的感受,也是通过限定空间的形体要素来完成。

一、商业展示建筑的特殊性要求造型必须与品牌文化相互融合

(一)商业展示建筑的特殊性

当代商业展示建筑的设计师可以根据商业展示的需求, 注人全新的设计理念与创意。建筑造型必须体现该企业品牌特有的文化内涵及展示建筑特有的语言。在商业展示建筑的整体关系中,不仅产品是建筑的展品,建筑本身也已成为商业展示建筑的一部分体现着商业展示建筑特色并满足商业展示建筑功能的需求。

商业展示建筑的一般特点有以下三个:宣传性,商业展示建筑的最直接的目的是宣传产品。建筑造型的创新是表达主题的手段,创造出标新立异的审美形象,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吸引顾客;时代感,展示设计作为商品与消费者之间信息媒介也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环境观念,它构成城市人文景观的重要方面,从整个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美的要求出发,对其设计提出统一的要求和规划。

(二)建筑的形体和空间是最好的展示手段

当品牌文化延续到建筑外形时,建筑内部空间与形体的相关性尤为重要。建筑各种功能都是交叉联动并相互影响的。因此符合功能需求、协调的内部空间是必要的。观众进人商业展示建筑后,建筑开始把向观众提供高品位、高质量的展览信息的过程, 转变为向公众提供文化休闲与服务的过程。

现代商业展示建筑一般有三个要素组成人、物、空间。人是特指观众与商业展示建筑工作人员物,空间则是指观众得以休息与思考的区域、工作人员的活动区域以及为此服务的设备区域,前者是实现商业展示建筑功能的前提条件,后者则是为前者服务的物质基础。

(三)与品牌文化相融合的建筑造型是最直观的品牌宣传

在当前品牌先导的商业模式中,品牌意味着商品定位、经营模式、消费族群和利润回报。树立企业品牌需要拥有很强的资源统合能力,将企业本质的一面通过品牌展示给观众。“知名品牌”既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又是企业形象的代表。品牌就是要送达给客户一个称心满意的产品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企业的名字就是信誉的代名词。品牌效应是产品经营者因使用品牌而享有的利益。一个企业要取得良好的品牌效应既要加大品牌的宣传广度、深度,又要在各个方面深入和强化企业文化。

一座完美的商业展示建筑,其造型必须体现商业展示建筑特有的文化内涵并且具有商业展示建筑鲜明的个性。

二、商业展示建筑与品牌文化融合的方式

(一)“形”―形,品牌符号在建筑形体上的体现

以往象形建筑对“形”的确定通常有两种情况:1.选择与建筑物使用功性质有关联的物体形态,如银行,选择钱币。2.选择与建筑物所处环境的特点物体形态。

(二)“意―形”,品牌内涵在建筑空间上的体现

建筑的极强的公众性,已经不允许一般公众缺乏建筑读物的状况再继续下去了。将企业本身蕴含的精神融合进建筑的空间,营造文化空间,使建筑与品牌和谐统一。

当然了,建筑造型还有第三种表现形式:“意”――意,就是将某种品牌所涵盖的的意念运用于该品牌的独立建筑的外部造型,以向公众传达特有的品牌文化。由于此项手法与论文主题相关性不大,就不做多讲。

(三)品牌文化表现在建筑造型上的辅助手法

篇5

关键词: 产业集群;集群品牌;集群度;对策

Key words: industrial cluster;cluster brand;cluster degree;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164-03

0 引言

我国的产业集群现象已十分普遍。无论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还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由于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不足,导致产业集群度不高,集而不群。研究集群品牌与集群度之间的关系,分析集群品牌建设中的问题,探讨集群度提升的对策,对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 产业集群品牌与集群度关系分析

1.1 产业集群品牌和产业集群度的内涵

1.1.1 产业集群品牌的内涵 产业集群品牌就是把产业集群整体作为一个品牌来管理经营,其品牌名称由地名和当地特色产业结合而成,彰显企业和区域经济与文化特色,集聚产业要素,形成竞争优势。具有区域性和品牌效应两特征。区域性是指集群品牌一般限定在一个区域或一个城的范围内,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品牌效应是指集群品牌往往代表一个地方产业和产品形象。比如法国香水、米兰时装、瑞士手表、温州打火机等。

产业集群品牌是产业集群内所有企业共同拥有的一种公共资源,其创建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提高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集群的文化历史为背景,以产品、服务为载体,以集群品牌的特殊功能和运作方式为手段,整合、优化资源,实行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促进产业集群持续稳健发展。集群品牌不是以某个有形产品为依托,而是以某一特定的区位为载体。集群品牌不是为某个单个企业所拥有,而是集群内所有生产相同和相关产品的相互关联的企业共同享有的一种无形资产。集群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更有广泛的代表性的品牌效应。集群品牌以集群文化为核心和灵魂,通过对集群文化的提炼、发展,特别是对集群历史遗产的挖掘、传承,能够被社会广泛认同、宣扬,给消费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积极向上的动力。

1.1.2 产业集群度的内涵 产业集群度也称产业集群成熟度,是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的完善程度。产业集群度的评估指标由产业结构成熟度、产业规模成熟度、集群网络成熟度等三个主要特征变量组成。其中,产业结构成熟度取决于产业特色和产业关联。产业特色表现为产业集群主导产业的地位,产业关联则反映集群内相关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产业特色越突出,产业关联度越高,则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成熟度越高。只有主导特色产业突出,产业链完整,产业关联度高的集群才更有利于建立围绕主导特色产业,相关配套产业支持的合理产业结构,也更有利于集群广泛和深层次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形成集群网络,共享知识技术溢出和市场信息,形成特色品牌优势,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产业规模成熟度包括企业集聚规模和经济产出规模。集群成长过程伴随着集群产业规模的不断变化。集群的发展不断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集群,扩大产业规模。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更有利于集群规模效应的形成,促进集群成长;集群网络成熟度由交易网络、创新网络、社会资本网络构成。交易网络是指产业集群内企业间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以及共享市场信息和技术而形成的相互联系。创新网络是指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以及其他各类中介组织之间相互建立的合作关系和信息网络,是促进产业集群创新、提高创新效率的核心和重要前提。社会资本网络渗透于上述交易网络和创新网络,由集群内相关主体间关于集群的制度、规则、信任、价值观、文化等一系列认同关系所构成。

集群网络是发挥集群效应的核心和基础,伴随产业集群成长过程不断形成和完善。首先,交易网络是企业获取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的基础。如果企业间不存在产业关联,没有建立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机制,也就没有形成交易网络,那么就不可能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也就无从谈起。其次,创新网络与知识和技术溢出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创新为知识溢出提供源头,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产生了技术扩散;另一方面,各类传播和扩散的知识,在社会资本网络中交流、碰撞、集成,有利于促进新的创新。再次,社会资本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知识溢出和交易成本。集群内社会资本越丰富,基于信任和共同价值观的行为主体之间联系越密切,也就有越有利于知识溢出和交易成本降低。因此,集群网络决定了产业集群效应,是判断产业集群成熟度的重要因素。

1.2 产业集群品牌和产业集群度之间的关系 产业集群品牌和产业集群度之间的关系可通过产业集群品牌效应和产业集群度评估维度之间的关系来分析。

1.2.1 产业集群品牌的产业特色定位效应可助推产业集群结构度的形成与提升。产业特色定位有助于产业的识别与区分。这有助于把界定于特定产业区域的相同和相关的企业吸引到这一区域,形成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享受到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知识的溢出与市场信息带来的便利与收益递增,助推产业集群结构度的形成与提升。

1.2.2 产业集群品牌的产业羊群效应可助推产业集群规模度的形成与提升。这首先体现在集群品牌的“产业资本集中效应”,吸引企业到产业区域追求集群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降低交易成本,获取更高收益;其次体现在“关联产业带动效应”。随着投资者对产业集群品牌的聚焦,和品牌信息的不断强化传播,会吸引更多企业到集群所界定的产业区域免费享受集群品牌这一无形资产,扩大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1.2.3 产业集群品牌的产业文化效应可助推产业集群网络度的形成与提升。产业集群品牌具备文化属性,包括制度性文化,习俗文化,商业传统文化,诚信文化,价值观等,这一切都有助于在产业集群内形成社会资本网络,同时产业集群品牌有助于吸引相关的人才、知识、技术的学习效应和集成创新效应,形成产业集群内的创新网络,社会资本网络和创新网络使产业集群内形成高效的交易网络,最终助推产业集群网络度的形成与提升。

2 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与集群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地区不平衡、产业类别不平衡、国内外市场不平衡等三个问题。东部好于中西部,传统产业好于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好于内生的产业。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体现了产业集群品牌的差异和产业集群度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传统产业、外向度高的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具备一定的品牌竞争优势和较高的集群度。总体而言,我国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影响了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

2.1 缺乏集群品牌的整体战略规划,品牌运作水平低,导致产业集群度低 产业集群品牌包括地域特征和产业特征。地域特征要包含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商业传统、人文积淀等方面的信息,产业特征要包含产业特色定位和产业竞争优势的定位。这两个特征可起到识别和区分产业类型的作用,使产业集群品牌的吸引力更具集中性、针对性。现在有很多产业集群品牌的规划未能很好地体现产业集群的地域特征和产业特征。完成品牌规划后,由于没有系统地进行集群品牌的传播,品牌运作缺乏创意,传播渠道单一,与招商活动脱节等原因,导致无法形成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认同度。这两方面的问题使集群品牌无法推动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

2.2 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存在囚徒困境导致产业集群度低 产业集群品牌的培育不是单个企业孤军奋战的结果,而是一个达成集体行动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但集群品牌对集群内的企业来说是公共产品,有正外部性,容易诱发“搭便车”现象。这就造成集群品牌培育的“囚徒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行政撮合形成产业集群,市场机制未得到尊重,企业主体地位未凸显出来,导致企业之间缺乏信任与合作,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分工与协作,资源的协同效应无法发挥,影响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

2.3 产业集群品牌缺乏强势品牌的龙头企业的支撑导致产业集群度不高 有了产业集群品牌,集群内却没有强势的企业品牌,那么产业特色体现不出来,也不能形成产业竞争优势,集群品牌也就名不副实。如果产业集群内成长起来若干个强势的企业品牌,就有助于市场认同集群品牌,吸引众多企业前来投资,围绕拥有强势品牌的集群内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分享集群品牌的市场放大效应,加快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

2.4 产业集群内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集群品牌功能缺陷影响产业集群度的提高 成熟的产业集群都有一个完善的内部公共服务体系。包括行业协会、大学与科研机构、风投、担保、孵化器、产业创新基金等服务机构。这种服务体系降低了集群内的交易成本,健全了制度与规则,创造了一种集群创新、学习、合作的文化氛围,推动集群网络度的形成,从而推动集群结构度和规模度的形成。我国目前的一些产业集群内,虽然建立了一些公共服务机构,但功能不够完善,体系不够完整,并都带有官方行政性质,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不能满足集群的成长与发展。

3 加强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集群度的对策

产业集群要发展成熟,具备产业竞争优势,就必须提高产业集群度。通过产业集群品牌的成功建设,可以推动产业集群度的提高,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3.1 准确定位政府角色,完善政府的服务功能 政府部门是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的推动者、组织者、服务者。首先要在政府主导下完成集群品牌的规划,集群品牌的规划要体现地域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资源特色。有了四个特色就能形成产业集群的异质化竞争,避免同质化,形成产业集群的结构度;其次要强化对集群品牌的市场化运作。通过政府公共平台和国内外的商务平台进行市场化运作,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强化市场认同,形成市场号召力,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度;再次是优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要制定有利于创新、融资的政策,推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要大力发展诚信文化,增强产业集群的市场凝聚力。要简化政府部门的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减少收费项目,降低集群内的交易成本,形成产业集群的网络度。四是倾力打造集群品牌所界定的产业集群范围内的本土的强势企业品牌和引进集群品牌所界定的产业集群内的知名的强势企业品牌,以支撑集群品牌的建设,以提升产业集群的结构度、规模度、网络度。因此,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离不开政府的作为。

3.2 借助企业家效应推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 企业家人力资本是最稀缺的资源。企业家群体的规模与素质决定一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与规模。企业家的创业活动一般都是凭借当地的地理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商业传统优势、初始人力资本优势创办自己的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发展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形成产业特色。初始创业的企业家会对后来者产生示范效应,吸引很多的创业者学习模仿,进入相同和相关的产品领域,形成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使该地区出现的产业集群内企业有高度关联性。而这个集群深深打上了最初创业成功的企业家的烙印,企业家的声望成为集群品牌的象征性符号。这一象征性符号成为产业结构度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家的创业活动会带来该地区产业的人力资本的集聚和企业的集聚,扩张产业集群规模。人力资本和企业的集聚会在产业集群内通过学习和创新效应促进员工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竞争与合作效应提高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通过分工与协作效应,提高生产效率,享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提高产业集群的产出水平和效率。因此,这三大效应决定了产业集群的规模度。同时,企业家作为特定产业的创造者,推动产业规制、企业文化、商业信用、管理模式的创建与维护,促进交易成本降低、商业创新与学习、社会资本的形成,由此促进集群网络度的形成。所以企业家在创造产业集群的同时,创造了集群品牌,推动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

3.3 完善集群内的产业组织结构,提高集群内的产业治理能力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中间型组织形式,要发挥出比市场和企业更有的效率,就必须选择合适的集群内的产业组织结构形式,提高集群内的产业治理能力。集群内的主要的产业组织结构形式包括企业联盟、虚拟组织、企业集团。这三种集群内的产业组织结构形式可通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协同机制、产业集群文化协同机制、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机制、产业集群学习协同机制来有效治理。产业集群只有通过这些有效的治理方式,才能让集群内企业分享集群所带来的资源共享、交易成本降低、知识溢出、集成创新、规模与范围经济、风险分担等收益递增之好处。这种收益递增的好处是集群品牌形成的基础。它使区域经济内的自然资源优势、社会资源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得到整合与开发,形成产业集群特色,并形成产业关联效应和以商誉和信任为基础的社会交易机制,服务于集群内的企业,获得集群内企业对集群品牌的身份认同,由此形成产业集群品牌效应。借助产业集群品牌效应,产业集群内的产业组织结构和治理方式可推动产业集群结构度、规模度、网络度的形成与提升。

3.4 发挥集群内中介组织的作用,完善集群内公共服务体系的功能 成熟的产业集群内都建立有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产业集群内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信息共享平台、孵化器、风投、担保、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平台、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构、物流保障等。这些公共服务机构一方面弥补集群内企业的能力不足和资源禀赋缺陷,另一方面让集群内的企业建立互利共赢、彼此依存的利益关系,增强了集群内企业对产业区域的地理认同和产业认同,形成集群品牌效应。产业集群可依托集群内的公共服务组织的高端知识服务能力,整合产业集群内的产业链,优化产业集群内的产业结构,培育集群内企业的品牌协同意识,降低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提高集群组织绩效,推动产业集群特色的形成和产业关联度的提高,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增强产业集群的学习创新能力,建立集群内的规则、价值观、信用等社会资本,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结构度、规模度和网络度。

3.5 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来建设产业集群品牌 产业集群品牌是地域性和产业特色性的有机结合,是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致和各种因素长期积淀的结果。产业集群品牌一般由自然资源、工商业基础、历史资源、人文状况等多种因素长时间积淀而成。创建集群品牌要坚持独特性、优势性、创造性等原则,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的特色,从而使集群品牌具有产业特色、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历史人文渊源。产业集群保持优势一个来源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所带来的生产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产业集群是某种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地方化和专业化,集群出现后,某种产业就和某个地方就会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产业集群品牌效应。产业集群品牌的形成,是建立在某区域自然资源优势、社会资源特色、区域文化特点基础之上的。随着关联企业的逐步集聚和产业链的形成,该区域的产品就有了其他区域所没有的特点和明显的市场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政府的扶持引导、科研和中介机构的服务推动下,该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优势企业成长为产业集群的核心主导力量,强化区域经济特色,由此形成集群品牌。

3.6 借助集群内核心企业的强势品牌来推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 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就是靠引入英特尔入驻成都,才吸引中芯国际、PSI、UNISEM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跟进,由此形成集群效应,提升集群品牌影响力,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武汉·光谷品牌有华工科技、长飞光缆、烽火通信、关迅科技等本土的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品牌做支撑,使之名副其实,吸引国内外的相同和相关企业云集武汉·光谷,加速了激光、光电子、光通讯产业集群度的提高。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产业集群品牌服务于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企业品牌的创建和集群品牌的创建密切相关。良好的集群品牌可为集群内企业创建品牌提供外部条件和积蓄能量的时间与空间。集群内企业的强势品牌又能够提高集群品牌的认同度和市场号召力。对于一个原发性的产业集群来说,往往是集群品牌创建在先,企业品牌的成功在后。政府通过集群品牌的创建,帮助集群内的企业创建自己的品牌,使集群内企业的品牌借助产业集群品牌放大品牌效应,吸引同类和相关企业在产业区域内投资,形成完整产业链,反过来强化集群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由此,推动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形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蕾,周梅华.基于品牌的产业集群研究评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1.

[2]魏江,魏勇.产业集群学习机制多层解析[J].中国软科学,2004,1.

[3]吴晓波,李璟琰.大学与高技术集群企业的互动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7.

篇6

为此,按照区旅游局,国资委提出的服务性竞争行业国退民进这一政策方针和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大对**宾馆的投入,提升宾馆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利用优势资源,不断拓展经营业务,增强企业发展后轻和活力;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经区粮食局党组会议研究同意,宁夏粮食产业集团董事会研究决定,对宁夏**宾馆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并实行租赁经营。经过与宁夏**餐饮娱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磋商,现已达成入股租赁经营意向书,租赁经营期限为10年,吸收**餐饮公司为**宾馆股东,**餐饮公司投入1300万元作为入股资金,用于**宾馆服务设施的更新改造,提升服务功能。采取增资扩股租赁经营的合作,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政策的需要,是进一步提升**品牌,释放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主要好处在于:

一、发挥优势,整合资源以适应市场竞争的不断发展,扩大“**”品牌效应。

二、改造提升,优化升级,通过装修改造,完善经营环境,为提高经营效益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三、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以灵活的经营机制,不断提升竞争力。

四、实现最大效益,增加职工收入。通过释放企业经营效益,逐步提高职工的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

五、加强员工技能素质培训,发挥人才作用,做到人尽其用,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持。

六、改革创新,适应市场、政策发展的需要,顺应国家行业政策,按照产权多元化经营理念,不断创新经营机制。

为此,我们必须做到:

一、坚持改革发展的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行增资扩股租赁经营,这是大势所需,市场竞争所求。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顾全大局,上下一致,稳步扎实地推进租赁经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三、坚持以集体利益,职工利益为重,切实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认真搞好资产评估和审计核算工作。

四、严格组织纪律,要做一个经得起考验,思想解放,与时俱进,适应创新改革的干部职工,尤其是**宾馆的领导班子,中层干部要率先垂范。

五、顺利做好各项工作的衔接,做到改革与管理,装修与经营两不误,两促进。

关系到全体股东和职工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我讲几点意见:

1、按租赁经营合同条款,**餐饮公司不参与租赁费的股权分红,只在原**宾馆的股东间进行,保障原**宾馆股东的权益。

篇7

21世纪的今天,包装艺术在社会中承担的作用日益凸显,小到一本书的封面,大到企业的形象设计,无不渗透着包装的发展空间。如今,随着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迅速发展,电视业多台、多频道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打造精品栏目,并为其量身定做精美的包装已是必不可少而且至关重要的。从先声夺人的宣传片,到新颖生动的栏目片头以及风格各异的背景音乐,恰到好处的字幕处理,乃至色彩、节奏、动感、形式等等,无不体现包装的魅力。所以,包装不但是一种策略,更是一门艺术,精致的包装可以使栏目锦上添花,处理不好的包装也会给栏目造成表里不一之嫌。

如何做好电视栏目的包装呢?下面谈一下笔者的一点粗浅看法。

电视包装制作说到底主要是我们表现的视觉手法,比如说是水墨的、三维的、平面的。观众能否接受这种视觉的表达形式?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什么样的观众?他们的收看心理以及习惯如何?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一、 包装为广告创收服务

包装为频道的广告营销服务,为频道营销提供广告接入口,设计开发新的广告营销产品。频道层面的品牌联合、战略伙伴。1、频道节目版块化、主题化,每个主题版块进行招商;2、在频道节目中,进行广告的软性植入。所谓软性广告的定义就是: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广告做法,传统广告一般就是硬性广告,它自身不能延伸出什么东西,广告就是广告,所以比较硬。软性广告的最大优势是灵活,能从广告产品中跳到栏目中来。比如说某手机广告,画面首先出现手机的广告画面,配音则是:某某手机邀请您收看什么节目,然后画面从手机的屏幕里跳回到栏目中,这个就是软性广告的好处,它灵活且给人印象深刻,即给了广告商时间,又顺利的过渡到栏目中。经常与一些频道的广告销售人员聊,每年他们到十月份的时候会打电话给广告商,说:“明年你们有什么投放计划”的时候,广告商会说:“有,但是你们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是不是只是投放一些硬性的广告?”很明显, 有营销理念的商家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硬性广告形式,这点值得我们电视人去认真对待。

二、包装拉动收视率

任何电视台的一个频道都是由3个主链条构成:1、编排。编排是电视台最重要的部分,一个好的编排,能拉动收视、创造电视品牌形象、提升经济效应。我们可以将它形象的比喻成人体的骨骼;2、节目内容。节目内容是拉动收视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可以将它比喻成人体的肌肉;3、频道栏目包装。栏目包装是三大部分的最后一道工序,它就像人们每天穿的衣服。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是骨骼(编排)。如果一个人的骨骼是畸形,也就是说编排不好的话,那么给再好的肌肉、穿上再华丽的衣服,大众也会觉得感觉怪怪的,不顺眼。所以编排非常重要。其次,是人体的肌肉(节目内容),如果节目内容不跟上潮流,或者没有创新,就好像您的肌肉就没有力量,大家就不买账。最后是包装,包装就像人每天穿着的衣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身边有一个人,一年365天穿同样的衣服、裤子、鞋子,那么敢肯定地说一句,他的形象会让大家失望。作为电视台当然不能每天换新的包装,不过以个人观点来说,两个月或者三个月,我们应该为每个频道以及总台包装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观众的眼球,拉升收视率。(湖南卫视就是个在包装方面节奏很快的频道,大家可以留意一下他们的包装更换速度。)收视率高了,品牌效应自然就出来了,品牌效应出来了,经济效应也相应跟上来了,说到底这就是电视行业的产业链效应。

三、包装运行过程中不能偏离品牌识别

篇8

企业的品牌建设是企业管理经营发展的核心生命力,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品牌建立方面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进行完善的企业品牌建设,才能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于此类问题,别人会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能够提出完善的解决方法和新的观点,仅供参考。

一、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

“品牌”并不是一个实质性的东西,它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无形资产,品牌就是该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行业中能够具有相当程度的凝聚力和扩散力,才能和企业业务经营方面相结合取得更多的效益,品牌建设对于企业所在当地城市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带动当地城市的经济发展。然后,企业品牌建设以诚信为基础,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并且结合当下一些新兴的科技来进行产品的创新,才能在广大消费者当中家喻户晓,提高企业在整个社会当中的公信力和信誉的认知度,才可以让自己的业务越来越广泛,有足够的市场占有率与经济效益。从品牌定位来讲,首先要找准自己整体所销售产品在整个市场当中的位置,设置合理的价格和完整的产业链,在保证自己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证消费者所能感受到的权益。更加的增加消费者对于公司产品品牌的粘性,然后要以一个诚信企业单位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的面前,诚信待人,诚信做事,可以作为企业的文化来进行推行,使大众熟知公司的做人做事方法,增加大众消费者对公司的信任度,最后,再结合现代的一些媒体宣传形式,来扩大企业在整个社会上的影响力,通过上几点的流程,才能完成整个企业品牌的建设。

二、我国企业品牌文化现状

1.随着市场经济的越来越发达,整个市场上的消费者心理也在悄然的发生着改变,很多产品的消费者更注重于公司服务所带给他的体验,也就是现在常提的一个概念“体验经济”,而不只是只注重于产品本身的一个价值体现,有一类客户更注重于品牌所带给他的附加价值,渐渐地,从对商品本身的关注提升到对于公司服务以及品牌的整体看法,根据数据来显示,我国居民的消费对于品牌效应更加的看重,各种产品的前十企业的所有市场占有率大概在70%到80%左右。品牌效应所能带来的价值。对于企业的进来说有着巨大的好处,我国的品牌发展蓝海前景可期。2.企业对在产品上所使用的商标没有资产权益及品牌效应的意识,对于产品logo的定位研制和开发,往往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没有及时进行专利注册,从而导致其他一些企业去抢先注册,把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品牌市场拱手让人,不得不回到起点再次去推扶新的品牌,有些企业只注册自己单一的产品商标,俺没有抢注一些关联性较强的产品商标,导致自己蒙受巨大的损失。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加快,我国渐渐的成为世界上很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很多国外资金的进入,对于原本市场占有率高的民族品牌进行并购或者入股,也会导致本来二叔能想的企业品牌渐渐的被淡忘,举个很显著的例子,就是健力宝,整体的市场份额达到70%左右,然而,随着外资的变革以及一些市场上的客观因素,导致本来知名度很强大的品牌,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线,从短期角度来看,当然是能够得到一个获利,但从长期的整体品牌建设角度来分析,使不利于后期经营的,合资后经营的重心会转向于胸外国的品牌,而不是本来在市场上享有巨大影响力的品牌。

三、建设企业品牌文化的主要策略

一个科学能被大众所接受的品牌,并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他当然得建立在对于整体市场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是分析品牌对于公司整体业务经营的影响,品牌是整个企业经营环节中的灵魂,而品牌建设建设最终所针对的人群是消费者,对于社会上消费者的心理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结合自己所能产生的效益和消费者更容易接受的品牌文化来制定整体完善的品牌建设体系。在整个公司品牌文化建设的具体执行中,公司要给予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持,坚持投入品牌建设当中,通过诚信经营以及品牌文化经营来扩大品牌在整个市场当中的影响力,品控环节严格把关,适当的通过媒体的渠道进行一些正面的宣传,使整个品牌文化深入,在消费者的内心。本文提到商标注册这类安全问题,企业在品牌建设中也要合理使用法律的武器,为自己争取权益,我们都知道公民和法人在自己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上能够使用商标,而我国商标法规定的法律关系是商标需要进行注册,才能长期隶属于某人或者组织的专利使用,所以出现一些企业恶意抢注关联商标,必须举起法律的大棒,来争取自己本来的权益。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企业的品牌文化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与多方面因素结合的公司战略层面手段,只有建立完善合理科学的企业品牌建设机制,并结合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做好对于企业整体品牌建设的规划。

作者:郑海健 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篇9

基金项目:2013年湖南省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我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化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ZZ72),主持人:陈学忠

中图分类号:F325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3日

农产品地理标志对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作用已被各级政府和社会广泛认知,学术界从法律和制度保护等宏观层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建设性的成果,但在微观经营层面上就如何建设、发展与运用地理标志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为此,本文将从营销角度,基于市场需求来分析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化管理与定位。

一、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化管理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当前,我国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对提升地方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价格水平、形成比较优势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农民也因此获益不少。但实践中,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地理标志效用的发挥还主要依赖基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人文因素和历史传统等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竞争仍停留在产品层面上,缺乏相应文化内涵和品牌意义,消费者对地理标志的品牌认知普遍不高,有影响力的名牌较少,未能建立起应有的品牌效应。这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而且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产品替代性日益增强、消费者购买行为日渐呈现出以品牌为导向的现实不相适应。同时,这种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也是脆弱的、暂时的,在给区域经济和农民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滋生出系列问题,使我国农业停留在以资源为基础较落后的经济层面上,产生狭隘的地理标志主义,为不正当竞争孕育沃土,最终损害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发展才是最好的保护。地理标志具有指示标志农产品品质和地域特征的属性,不仅具有品牌的便利效应,代表了标志农产品特定的来源、质量和特色,而且具有知名品牌的市场推广效应,天然就是一种农业区域品牌。同时,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一项知识产权、一项无形资产,也是一个地域生态优势品牌。如同企业品牌以及产品品牌一样,能够产生对产品消费的心理偏好,影响消费者行为,创造市场需求,从而使农产品的无形价值得以提高。所以,保护、建设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具有发展思维,更加注重注册、登记和审批之后的产业链效应,对已经注册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推行品牌化管理,从发展角度、经营管理层面出发,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把地理标志作为一项资产来经营,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品牌来建设,通过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品牌效应,获得消费者的忠诚度,创造地域“大品牌”,形成“大产业”,使地理标志农产品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持久的品牌竞争优势,实现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值、增值,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二、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化定位分析

品牌定位是指针对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某种特性的重视程度,强有力地塑造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或形象,并将其传递给目标消费者,建立起一种内在的联系,从而实现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一个特殊位置的营销行为。品牌定位决定了品牌的特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一种包含有独特的品质属性与传统文化的标识,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定位,其独特价值就无法得到消费者的一致认可。所以,必须通过品牌定位来体现其品性、个性、文化和形象并激发消费行为,实现品牌价值。品牌定位是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化管理的关键,也是品牌沟通的基础。精准的品牌定位来自于深入的自我认知、市场调研与消费者研究。

(一)农产品地理标志本身的特性

1、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一个区域品牌,既具有一般商标的基本特征,又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具有“产品――特定的质量、声誉和其他质量特征――产地”联想的功能,其产品的质量、特色和独特风味实质性地取决于来源地,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传统,造就了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独特品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也正是地理标志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

2、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具有典型的内隐性特征。大多属于“经验性商品”或者“信任性商品”,对于地理标志所标示的那些独特的口感和风味以及其他一些独特的质量特征,消费者仅通过观察很难感知和识别,有些特征即使是经过使用也无法确定。这种质量的内隐性特征对地理标志的品牌定位与管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一,消费者不易感知产品的内在质量,难以形成对地理标志的较高认知度,从而直接影响到地理标志农产品的选择;第二,更容易引起模仿、伪造或者粗制滥造等行为,使得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导致“柠檬市场”的产生,影响到整个地理标志品牌的形象。

3、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农产品只能产自特定的地域范围之内,具有对外的排他性和非交易性,是一项特殊的集体权利,一种具有较强公共性的“俱乐部产品”。

(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特点

1、消费需求更加复杂化和个性化。一个品牌的知名度、生命力、市场竞争力取决于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目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不再限于供应是否充足,而是更为重视它的产地、营养成分、加工过程,甚至消费过程中的精神感受,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第一,追逐质量上乘、特色突出的名优产品;第二,更加青睐绿色、有机、无污染的农产品;第三,会主动寻求蕴含在农产品中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他们会透过农产品消费中的文化符号(如包装、品名、品标、色彩、款式等),构建他们内心对品牌的认同感与自我满足感;第四,消费者更加感性化,除追求物质属性这一理性方面的需要外,还追求其个性、情感和体验等方面的感性需要。

2、购买行为网络化。在当今网络时代,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也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传统的消费者行为模式依次是:引起注意、产生兴趣、唤起欲望、留下记忆、购买行动。而在网络时代,最新提出的消费者行为模式依次是:引起注意、产生兴趣、进行搜索、购买行动、人人分享。在新增的信息获取与分享过程中,品牌作为区别符号及意义符号在信息传播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有特色、有内涵的品牌形象显然更易于在信息的海洋中脱颖而出,更能有效地被消费者所获取与接受。

3、购买动机多样化。随着知名农产品品牌的出现,消费者购买的目的已经不限于用来满足自身消费需要,许多特色农产品已经被当作高档礼品进行赠送。

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定位方法

成功的品牌定位不仅应充分体现品牌的独特个性和差异化优势,而且应该可以通过品牌形象来影响顾客心理感受。所以,品牌定位一般从产品的独特之处入手,在寻找产品间差异性的同时,注重利用产品所包含的风格、文化、个性等无形因素带给消费者的精神与情感满足,以此来塑造独特而又丰满的品牌形象。因此,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化定位,应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建立起与消费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在研究其需求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突出其“土特性”的核心价值,确立一个鲜明的、有别于竞争品牌的差异化诉求点,塑造独特的品牌内涵,准确定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依托“自然属性”定位品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所传递的有关产品地理来源的信息。我国地域宽广,在地理环境、气候、温度、土壤、湿度等方面差异甚大,孕育出品种繁多的土特农产品。许多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声誉、独特的风味和其他质量特征都实质性地取决于这些地理自然环境,依靠这种与其产地环境紧密联系的特殊产品品质,就能打造品牌形象。所以,针对质量特征自然资源优势较强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可以依托自然资源做“特色”品牌定位,以其所标识产品的优良或独特品质作为主要诉求内容,准确地传递给目标消费者,并采取适当的形式让其感受到这种差异,认知到这种差异所带来的价值,从而塑造独特的品牌价值内涵。例如,新疆的库尔勒香梨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生长,具有香气浓郁、酥脆爽口、皮薄肉细、汁多渣少、色泽鲜艳的特点,不但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而且可以药用,其销售遍及全国各地,并成功开拓北美、欧洲、西亚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成功地树立了其独特的品牌形象。

(二)依托“人文属性”定位品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土特性”除了受益于当地的自然地域环境外,还得益于当地的人文资源。农产品地理标志所蕴涵的人文资源,是原产地居民知识与技巧的结晶,历史的沉淀,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与生活习惯。地理标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是区域形象的内在基础,能够增强区域认同感,是品牌的软实力。比如,我国的龙井茶,正是由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传统的手工炒制技术和众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使得其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的四绝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成为茶中珍品,声名源远流长,闻名于中外。因此,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化定位,可以把地理标志产品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核心价值,在充分挖掘当地独特的人文传统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恰当的沟通手段和有效的营销策略,将背后深层次的精神与文化内涵充分展示给消费者,使其植根于消费者的内心深处,以此来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与价值,满足消费者追求个性、情感和体验方面的感性需求。

(三)依托“绿色”定位品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保健,消费者更加青睐绿色、有机、无污染、质量上乘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大都建立在“传统”基础之上,不仅品种“纯正”,而且生产、加工工艺“原始”。这种源于“传统”的“纯正、原始”和今天的“绿色、有机”在内涵上是一致的。所以,农产品地理标志可以以“传统”为基础,通过建立绿色生产基地,推行标准化,加强绿色生产加工管理,并采用有效的方式将农产品如何在生态环境、天然种植、科学加工、保温运输、集约营销过程中实现绿色、生态、环保的具体情况体现出来,传递给消费者更全面的信息和更深刻的印象,以“绿色”为主要诉求点,定位品牌形象,塑造品牌内涵。

随着各地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的加强,申请、注册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将会越来越多,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比较优势效应也将随之递减。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实行品牌化管理,准确地进行品牌差异化定位,让消费者明确、清晰地识别并记住品牌的个性和价值,创造品牌效应,将是农产品地理标志最根本、最有效的保护、发展之路。当然,较之其他行业品牌发展的水平,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过程不仅需要经营者不断提升品牌意识,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也需要更多专业人士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实践活动上的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篇10

“手机市场上可以存在很多小而美的品牌,不一定要有相当大规模的销售量(才能存活)。”康佳手机董事长李宏韬说,康佳手机的生存“有一定的压力”,但由于找到了平衡点,他们仍保持着10%以上的毛利率。

李宏韬所说的“平衡点”,是在特定的市场上找到特定的目标消费群。比如,在中国的四五线城市、乡镇和农村,有一群“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更愿意掏钱购买店面促销员口中“高配置”的、看起来漂亮、价格又不高的手机,尤其是那些家喻户晓的牌子。

这就是为什么在国内一线品牌手机日子尚不好过的情况下,TCL、康佳、海信这些三四线品牌手机还能生存——这些众人皆知的老品牌,无论在竞争中的生存状态如何,至少对于中国最基层的广大老百姓来说还是可信赖的、拿出门“不觉得”丢范儿的。

就像甘肃天水市某手机经销商说的,这些厂商更了解四五线城市、乡村的老百姓需要什么,更“接地气”,不愁卖。

不可忽视的集团背景

能够在十几年的内忧外患中存活下来,对于中国大多数手机厂商来说实属不易。

在十几年前国产手机开始第一波掘金潮的时候,科健、波导、熊猫、夏新这些品牌曾经风光一时,同期站在市场前端的,还有TCL、康佳、海信等等品牌。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对市场变化的敏感程度较低,这些厂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意识到终端产品相对于渠道的重要性,直到2003年前后才开始逐步加强对手机产品本身的宣传推广,但为时已晚。

更为遗憾的是,这些曾经站在行业顶峰的国产手机厂商,并没有能够有效解决核心技术匮乏、售后问题爆发、产品积压严重、资金周转紧张等等问题。包括科健、波导在内,第一代国产手机厂商在残酷的竞争之下逐渐陷入被动甚至是长期亏损的局面。

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国外手机厂商开始占领中国市场。当时最为强势的当属诺基亚——这家手机厂商曾经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较高的性价比、强大的销售渠道以及良好的品牌效应,渗透到了包括农村在内的中国各级消费市场,占据了中国手机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

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第一代国产手机品牌难以为继,大多数逐步淡出了手机市场,但也有一部分境遇相对较好并存活了下来,其中包括TCL、康佳等。

长期关注国内手机行业的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与当时的国内竞争对手纷纷倒下或淡出这一市场不同,TCL手机、康佳手机、海信手机之所以能够存活至今,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它们“大型电子产品集团”的背景,及其相对雄厚的集团财力。

也就是说,在手机业务衰落的时候,这些企业还能借助各自的家电类产品维系在国内消费市场的知名度。正因如此,在新一代国产品牌手机崛起的时候,这些企业的手机业务还能够卷土重来。

在四五线城市寻找生存空间

在手机市场从功能机向智能机更新换代的过程中,新一代国产手机逐渐活跃了起来。其中既包括上一代存活下来的TCL、康佳、海信,也包括新生力量小米,还包括以规模销售量跻身全球前五的中兴、华为。

这些活跃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厂商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分食蛋糕,但同时,它们又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新的困境,尤其是单一产品销量动辄过百万的中兴、华为、酷派、联想。

从销售量来看,“中华酷联”可以算是中国新一代手机厂商中的领军力量,它们在研发、品质、渠道销售等方面也都是一支较为强大的势力。不过,与国际巨头三星、苹果,甚至是日渐衰落的诺基亚、摩托罗拉、LG相比,这些国产手机厂商的品牌效应还极为薄弱。

品牌效应的微弱,使得上述这些“不愁销量”的国产手机厂商进军高端市场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这些厂商的产品配置及用户体验需要无限接近三星、苹果,另一方面,它们还不得不在探路高端市场的过程中以相对低的价格来取悦用户,并在销售推广中强调“高性价比”。

与中兴、华为不同,康佳、海信、TCL等等这些在上一轮竞争中依靠集团背景存活下来、开始在智能机市场寻找一席之地的厂商,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在消费市场上寻找“沉默的大多数”,也就是四五线城市、乡镇、农村中最为普通的消费群体。

定位于这一群体,对于这些厂商的好处显而易见。据上述天水市手机经销商介绍,他们在销售这些品牌手机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向当地老百姓灌输所谓的品牌价值、用户体验,只需要不断地强调手机硬件配置是主流的、超前的,而价格与其他品牌相比则是低廉的。

可见,在这些市场,朴实的老百姓们很容易认同销售员的推介,尤其是面对上述几个家喻户晓的品牌。而这种优势——包括品牌的认同、配置的超预期,以及被普遍接受的价格,让康佳、海信这些国内三四线品牌手机能够在特定的市场得到相对稳定的销售量。

从开放渠道到运营商渠道

如前文所述,得益于大型电子产品集团的背景,TCL、康佳、海信等这些厂商不仅能够在上一代手机厂商的竞争中存活下来,还为日后在特定市场的竞争打下了较为坚实的渠道基础。

众所周知,在家电类产品的支撑下,TCL、康佳、海信、海尔、长虹这些厂商的销售渠道在近十年前,甚至更长时间之前,就已经遍布了中国各级市场。尤其是在广大的四五线城市、乡镇和农村,这些厂商的销售网点就像中国移动的营业厅一样几乎无处不在。

十多年积累的遍布国内各级城市、乡镇的销售能力,对于这些厂商分食智能手机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参与智能手机销售竞争的过程中,它们无需新建销售网点,甚至无需向当地的目标消费者介绍自己的品牌。

不过,这些厂商的渠道优势也一度受到运营商渠道的打击。据了解,在2011年中国的千元智能机兴起之后,中兴、华为等以运营商渠道为主的国内一线手机厂商,在运营商话费补贴及营业厅等渠道的配合下销量高涨,甚至渗透到了四五线城市及乡村,对那些等以社会开放渠道为主的“非主流”品牌手机厂商形成了冲击。

篇11

制作精良的原创产品

HBO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高质量的原创节目。它的出现,是纯粹的竞争需要。正如HBO现任CEO兼董事长阿尔布雷希特说的,“那些花在独家播映权以及音像制品的播放权上的钱,本应该花在原创节目上。” 一个媒体的生存,不在它的模式,而在于它独特的内容本身。《欲望都市》等一系列电视剧令观众充分领略了HBO的原创能力,抛开性和暴力不谈,其制作模式值得国内同行的借鉴。

HBO把“订户业务的精华”与“片厂业务的精华”结合起来,让好莱坞的创意天才们不受干扰地工作。与一些干涉剧本和剪辑的片商不同,HBO鼓励创作自由。在选择上,各种类型的剧本一律绿灯放行。尤其重要的是,每个作者的创作原则都是独一无二的,并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具体到每个系列剧,HBO对导演强烈的个性抱以完全的信任,对他们全权委任:制片、编剧、挑选演员、主要的导演工作。因此,HBO出现了许多其他电视台不敢或不愿涉足的剧作风格,为其赢得了不少收视率。

2001年,HBO投入1.25亿美元制作《兄弟连》,使其成为电视史上最为昂贵的制作之一,也是HBO历史上最大的制作,成本几乎是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两倍,名演员汤姆・汉克斯和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是该剧的执行监制。该剧为HBO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并更加坚定了它的“酷”品牌形象。

众所周知,美国的电视剧制作与好莱坞电影不相上下,向来不吝惜大手笔的投入。但原创的热门剧集并不都意味着高成本,HBO在美国掀起文化崇拜的另类喜剧《收敛激情》(Curb Your Enthusiasm)就可能是“在任何电视网都是成本最低廉”的电视剧集之一。与全国电视网上经常出现的超长剧集相比,HBO追求剧集的短小精悍,更短的剧集则意味着它可以有更多的制作时间和预算。《黑道家族》一年只制作13集,而全国电视网的系列剧则通常是22集。这使得HBO的剧集与全国电视网的剧集在质量上构成了区别。从整体上来看,HBO的剧集更为聪明,更为前沿,剧本更为优秀,演技也更为出众。最重要的是,HBO敢涉足电视网害怕挺进的领域。

不向广告商和收视率低头

HBO开播伊始,便树立了主要依靠订户收费维持运营,节目中不插播广告的商业模式。这种不依赖广告的商业模式给HBO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好处:只需办好自己的节目,在不断吸引新订户上下工夫,而不必向广告商和收视率低头。因此,HBO的管理层最感兴趣的是“总体订户满意度”(TTS,total subscriber satisfaction)中不同类型订户偏好的方式。从“总体订户满意度”出发的HBO,正是在不经意中确立了以受众为本的传播理念,也为日后的巨大成功奠定了正确的理念基础。这也就意味着,为了提高满意度,HBO必须始终把自己同电视网的制作区别开来。要做到不同,也就是要让自己具有争议性,去冒险。HBO追求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传播效果:它并不急于取悦最大规模的受众,而是要找到满足基础订户(subscription base)中不同类型订户偏好的方式。比如《欲望都市》的收视率并不是非常高,但是它对女性观众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女性订户比例占到HBO订户总数的40%。

品牌延伸战略

为扩大其影响力,HBO将其品牌延伸到尽可能多的领域。2003年底,制衣公司Zanzara International推出了许多款剧中人物所穿的丝绸衬衣以及运动装。带有“HBO”和“The Sopranos”LOGO的肉酱、沙拉酱、通心粉也已面市。在纽约第五大道,著名的梅西百货已开始提供源自《黑道家族》剧集的一系列商品,诸如黑帮老大东尼・索波诺式样的领带。

DVD剧集也是HBO最有利可图的衍生产品。根据媒体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第五季的《黑道家族》,在2003年头6个月带来了1.3亿美元的DVD销售收入,《欲望都市》则带来了6630万美元的销售收入。短剧集《兄弟连》的DVD销售则近1亿美元,而《兄弟连》DVD的热销又使得其他频道向HBO支付750万美元的重播权费用。

如今,HBO 又在向电影领域挺进。HBO的策略是专攻那些低成本的小制作,以期在赢得舆论好评的同时提升HBO的品牌。在这一领域, HBO的战果颇丰,诸如《真女有形》(Real Women Have Curves)、《美国荣耀》 (American Splendor)、《大象》(Elephant)在评论界的口碑相当不俗,《大象》甚至夺得了2003年的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

由此可见,HBO热播剧在经济上的巨大成功是由多方面因素的相互支撑得以实现的,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注重制作精良的原创产品,以内容为王,不向广告商和刻意追求收视率低头,打造长期品牌的品牌效应,实行品牌延伸战略。这些,对于我国收费频道的发展都是可资借鉴的:

首先,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付费电视意味着质量及选择,与免费电视的分类频道不同,付费电视走的是更加专业的分众化路线。因此,付费电视首先要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整合营销机制。借用市场营销的理论,就是要首先确立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目标市场营销的关键步骤是市场细分(Segmenting),选择目标市场 (Targeting)和产品定位(Positioning)。即首先辨认出主要细分市场,然后从中选择出一个或多个作为目标市场,最后根据每一目标市场的特点来设计产品,制定营销计划,从而尽可能地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实现利润最大化。

篇12

【关键词】

中小企业产业集聚效应经济发展

中小企业的“集聚效应”指的是某一地区通过集中各种产业以及其相关的经济活动,形成显著的区域经济效果,从而产生吸引各方经济力量向该地区聚集的一种凝聚力。显而易见,中小企业产业的聚集效应是造成一个地区或城市不断发展不断扩张的最根本的因素。

产业集聚现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经济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最典型的产业集聚的例子就是美国的硅谷。产业集聚在我国的例子也有很多,分别分布在浙江、江苏、珠三角等发达地区。

中小企业集聚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建设速度,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良好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起点普遍较低,而且随着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着巨大的同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因此,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想要充分的发挥作用就应该积极发展中小企业的资金资本优势,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条件,逐渐壮大自身的实力。

1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来,改革和开发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的中小企业都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巨大的优势条件,也为中小企业实现产业集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中小企业集聚的形成,根据产权划分,可分成四种模式:即以私有民营的家族企业为主体的浙江温州模式;以集体乡镇企业为主体的苏南模式;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东北模式;以三资企业为主体的珠江模式。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企业数量还不算多,市场的竞争程度也不都激烈,这时期沿海经济开发区的中小企业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的扶持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现象,并逐步成熟起来。但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海外资本逐渐涌向中国来谋取利益,使中国的经济市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重点发展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发区,因此,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集聚效应,把本地化特色与国际化发展很好的融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 集聚效应可以为集聚区的企业带来的好处

2.1 由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

企业在区域内实现产业集聚,因为距离近,生产环节相互错开,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成本也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销售与采购市场也存在于该区域内降低了采购和销售环节的成本;产业集聚区的企业众多也帮助各企业能够更加迅速的获取信息,从而降低了信息成本;产业集聚必将需要大量劳动力,实现了间接地劳动力集聚,使企业降低了寻找劳动力的成本。

2.2 促进分工与合作

中小企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集聚,能够帮助中小企业之间突出优势,发现弱势,进一步达成合作,从而扩大经济发展的规模,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享有区域与品牌优势

在某一地区或范围内实现产业集聚,重点突出品牌建设,帮助区域经济发展树立品牌效应,这就可以直接帮助区域中的中小企业达到提高整体的知名度和提升整体的企业形象的作用。有了品牌效应,消费者或者经销商就会自发的来到这里,也会吸引投资商前来投资。

3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我国集聚区域中的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资金力量薄弱,且产品创新程度低,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竞争力不高,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难以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中小企业投资规模较小,资金力量薄弱

我国中小企业很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着沿用旧设备的情况,科学技术的引用率低,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而且在同一产业集聚区域,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存在不合理竞争的现象,如许多企业凭借低成本优势,采用比拼价格的方法进行市场竞争。同时,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差且雷同率高,也缺乏创新,竞争力不强。

(2)集聚效应的规模效应不明显,企业分工和协作明显不足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刚刚起步,市场运行不够规范,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导致了某些区域企业的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另外,很多企业过于重视与国外资本之间的合作,而忽视了本区域企业的有效合作,使产业集聚中的企业凝聚力不强。

此外,在企业集聚中还存着企业各自生产的现象。大多数企业各自管理各自的生产,专业分工程度低,对产业集聚产生的效应利用率也不高,这就无法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作用,更无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粗放型的管理理念长期存在,企业领导的素质不高

首先,从改革开放初期成长起来的很多中小企业企业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并没有在战略管理上取得了有效的进步,很多企业家的管理知识缺乏,使企业的成长一直是粗放型的。

其次,企业中高品质人才的稀缺,在我国很多粗放型的中小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个企业中的员工最多数的是生产加工方面的,这部分的员工普遍学历较低,整体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很大程度上是按照指示进行生产,没有很好的创新能力,跟不上时展的步伐。而在技术应用环节或者管理环节的人才稀缺,不利于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4)政府在产业集聚企业的服务和设施建设不健全。这方面主要包括服务于企业的基础设施与公共物品,如供水、供电、道路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硬件投资不足。同时,产业集聚地的管理部门对集聚企业服务的软件投资也不足,行业组织也不健全。

4 中小企业在产业集聚效应下的经济发展问题的建议措施

现阶段看来,如何在本地资源与外来资源之间寻找平衡点,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是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从企业、组织和行业组织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

4.1 企业方面

集聚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构建更加广泛的战略联盟或技术联盟,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企业共同维护产业集聚区域的良好形象,在市场竞争中公平竞争;

(2)要依托于本地进行生产,同时关注全球化生产。要改变某些区域内存在的过度依赖外资或者大型企业投资的现状,中小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不会被外来资本消磨自身的创新能力。

(3)拓宽产品的销路,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形象建设。新的世纪以来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物流业对企业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在实现产业集聚效应的过程中也要重视物流的合作与建设。此外,在构建好物流通道的同时还要注重区域品牌形象的建设,积极培养品牌对提升区域的经济形象也发挥着极大地作用。

4.2 政府方面

(1)为地区或城市产业集聚提供高效的基础硬件设施,包括完善交通通信的基础网络以及产业集聚所需的场地改造等等。

(2)完善政策法规的制定,首先应该健全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对影响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建设良好的融资环境,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新的机遇,使中小企业能够健康发展;跨区域合作需要双方地区的政府部门提供良好的合作平台。

(3)进行合理的规划,有意识地、有步骤地建设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工业园区。

4.3 行业组织方面

(1)为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有效的销售途径,及时提供市场动态;举办定期的产品博览会、投资与贸易洽谈会,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企业实现共赢建立坚实的基础。

(2)帮助企业相互联系,可以定期举办产业集聚内企业的交流会等。建议本地企业有效形式的联盟与合作,以更好的实现专业化分工或实现规模经济等;实现技术开发工作室或者科研所等走进企业,为企业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做好区域的宣传工作,增强企业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积极培养企业为实现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使命感。

5 结束语

在我国,许多发达地区的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日趋普遍。中小企业集聚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建设速度,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良好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合力,共同发挥集聚效应,提升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共同致力于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产品创新等增强群体的竞争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中国制造能够真正在世界市场上立足。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