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4 08:14: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传承文化的途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由历史沿袭来的思想道德、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法律制度、古迹文物、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复合体。它的主要价值,在于其保证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可选择性。每一代人都需要向传统文化搜求发展的蓝本与灵感,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创造和发展。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对于构建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对它的保护与传承事关民族的未来、国运的兴衰。
电视媒体作为当今影响力最大的大众传媒之一,集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对现实环境信息的纪录具有最大量和最逼真的效果。同时,形象直观的传播特点,使电视媒体受众较少受文化程度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其传播规模与效益也居当今媒体之首。如何利用电视传播的这些优势和特点,来完成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应该是电视人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
1.丰富节目的类型和内容
观众对反映传统文化内涵的节目需求是呈现多样化的。以传统节日文化的电视传播为例,目前的文艺晚会或新闻资讯类节目已不能满足观众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清明诗会”、“清明祭祖大典”、“端午龙舟大赛”、“中秋诗会”等电视节目颇具中华文化内涵和艺术色彩,同时兼顾传统节日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在海内外都吸引了大批观众。而央视文艺频道在春节期间推出著名文化学者于丹的古典诗词系列讲座——《丹韵词音》,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美、文学美与电视媒介的形象直观性巧妙地融合,对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做了创新性的改变和尝试。从传播效果来看,这些节目将尊重观众与完成媒体责任有机结合,将传统文化的深层意蕴与电视媒体的通俗表达完美融合,很好地完成了对中华传统节日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现代化解读。
2.转换表达方式,营造媒介景观
电视媒体在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应一味追求收视率,而是要准确理解自身价值,精心策划好各类节目。充盈着民族化的思想意识和情感诉求的表达方式,才是观众习惯和乐于接受的。近些年,中华经典诵读会的逐渐兴起,就是电视媒介转变表达方式、努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一种有益尝试。而央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评选活动是电视媒体通过营造媒介景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升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清明祭祖大典”、“端午龙舟大赛”、陕西“华山论剑”等等电视直播活动所营造出的媒介景观,将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视性融为一体,使观众在酣畅淋漓地品味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引起持续地注意和思考,在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无疑是积极的。
3.制定传播策略,提升传播效果
京剧以唱、念、做、打、舞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道具等各个方面已达到了独特而完善的地步。
一代大师梅兰芳、周信芳等早已深入人心。而像《白蛇传》《穆桂英挂帅》《望江亭》《红灯记》《沙家浜》等古今剧目仍在公演,并深受群众欢迎。其中名段唱腔至今为人们所传唱。京剧已形成一门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成为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2006年,京剧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剧进课堂”目的在于通过学校这一教育主阵地,将中华民族优秀而灿烂的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在对我国青少年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又使他们在素质教育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二、学校教育的优势
学校是空间、时间、财力、物力、人员最集中的实施教育场所,也是最能贯彻和实现党和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思想的教育阵地。学校有专门受过学科专业训练的、具备科学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教育工作者。而在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处在发育阶段,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学校在学习的组织形式和教育教学环境方面有其他任何地方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京剧进课堂”在传承中华文化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三、京剧如何进课堂
1、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地方展开实施
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为了防备“京剧进课堂”工作仓促进行、 一哄而上,搞得虎头蛇尾,最后不了了之,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京剧进课堂”工作进行之前,应该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进行仔细地考察和认真酝酿,并多方面取经和征求意见,把“京剧进课堂”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做扎实。
2、明确教学目的,注重课堂教学策略
“京剧进课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一批能听懂、看懂、了解京剧的观众。因此我们在前期教学过程中应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目的,以欣赏和感受的方式为主。上课时,应抓住学生的特点,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出一段耳熟能详的唱段让学生聆听,同时在老师的鼓动和感染下让同学们带有肢体动作的模唱,而后结合唱段进行京剧的唱腔、念白、行当、脸谱等方面的介绍,这样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所授的内容,达到了解京剧的目的。
此外还应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要求他们对京剧进一步的理解学习。比如,如何区别京剧当中不同的行当、不同的脸谱和不同的唱腔风格,以及各自表现的不同人物形象内容等等。这个阶段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让学生试着模仿一些京剧舞台上的简单动作,引导他们逐渐进入京剧殿堂之中去感受京剧的真正魅力,最后达到“京剧进课堂”的应有效果。
3、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开展兴趣班
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京剧兴趣班”,是“京剧进课堂”一个重要的补充内容。开班前,可请专业团体人士到学校来进行专场演出和专题讲座,激发学生的兴趣。学校利用这个契机组建“京剧兴趣班”,为“京剧进课堂”奠定基础。“兴趣班”应指定具备有一定京剧专业知识的老师作为班主任来管理和辅导学生,同时要长期聘请专业人士作为“兴趣班”的顾问和指导人。“兴趣班”应有科学的培训计划和管理章程,而且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组建一个大家认可的“兴趣班”,也许可以发掘到真正的京剧小天才,为开展这项工作起带动作用,这样才能将京剧的传承落到实处。
4、搞好戏曲学习的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京剧兴趣班”应定时、定期在校内汇报演出。一是检验其学习效果;二是锻炼其学习能力;三是扩大影响、宣传京剧文化。演出之前应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使之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
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熟悉的同学在舞台上成功的表演,内心会感到一种无比的羡慕。为此想学习京剧的想法油然而生,有的甚至在现场就模仿起来。这样台上台下一互动,就形成一个学习京剧的海洋。这种互动演出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一、挖掘经典中的传统文化资源
经典中富含传统文化。我们以节日诗歌为例,如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诵读这首诗时,我们在充分诵读、体会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的基础上,可以挖掘唐代人民是怎样过重阳节的。除了诗中写的登高望远、爬山、插茱萸外,通过查找资料,我们还知道了重阳节的来历及历史传承。重阳节这天习俗众多,包括秋游赏景、临水玩乐、登高远眺、观赏、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酒等,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新的含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寓意平安和谐、生命长久和健康长寿。我们在学习时,号召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按传统方式过重阳节,传承古老的传统。
又如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诵读的同时,我们体会到古人过年时要放鞭炮、换桃符和欢天喜地心情,可以挖掘春节的来历、传说及传统习俗让学生知晓,并要求学生将这些来历、传说讲给他人听,将传统习俗付诸实践。
像这样的古诗词很多,如唐朝杜牧的《清明》、唐朝宋之问的《途中寒食》、唐朝林杰的《乞巧》、元代元好问的《京都元夕》、汉代关于七夕节的诗词等,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诗词歌赋,从这些诗词歌赋中都能挖掘出很多传统文化资源。
二、再现经典中的传统文化画面
经典诗词歌赋的画面感都很强,我们可以在诵读时用不同方式分门别类地再现。再现的方式很多,我们可以根据诗词歌赋的内容,选择合适或喜欢的方式加以呈现。
诗配画:几乎所有经典诗词都可以用此种方式再现画面,尤以写景类、叙事类为佳。配的画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多幅的连环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明的图画。教师组织鉴赏和评比,激发孩子的创作兴趣。
诗配乐: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先生早已给很多唐诗谱上了曲子,成为人们争相传唱的歌曲,并出了专辑《读唐诗》,收录了《登鹳雀楼》、《春居》、《红豆》等名篇。我们在诵读这些经典诗词时可以欣赏、学唱,甚至把这些由古诗词编排的歌曲编成舞蹈,让这些诗词变成童谣,永生难忘。
讲诗文故事:很多经典中都蕴含有趣的传说、故事,在诵读经典时可以有意识地积累,开“经典中的传说”故事会,通过这种方式,将源远流长的故事流传下去。
演一演:叙事类、送别类作品都可以演出来,比如课本中的《杨氏之子》、《送元二使安西》,我们在学习时把它们改编成了小剧本,在课堂上表演。当学生身着古装、羽扇纶巾、满腹经纶地“劝君更进一杯酒”时,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离文明又进了一步,不得不感叹经典的魅力。
奏一奏: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大多数孩子都学了一两门乐器。我们可以把乐器和诗词结合起来,比如学习《伯牙绝弦》,我们在弄懂文言文的意思后,把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用表演的形式再现这个故事,演出时还请学古筝的同学演奏古筝曲《高山流水》。
三、加强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实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014-3-28.
[17] 高磊.文化传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拓展路径[J].教学
与管理,2012(1):46.
[18] 贾钢涛.论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体系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50.
[19] 姚昌.姚石甫先生年谱[M].同治六年重刻本(北京图书
馆藏珍本年谱丛刊),527.
[20] 张苗.大学生创新性学习模式的调查与分析[J].学校党建
与思想教育,2013(7):50.
[21] 邓艳葵.高校学生学习兴趣小组新议[C]∥林宁,农克忠.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10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指出:“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把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纳入艺术课程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中,努力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要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发利用当地社会文化艺术资源,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和传统艺术项目”。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学校艺术教育,中小学艺术教育除了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拓展艺术视野,提高整体素质,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承担了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地方文化艺术既是中华文化的有机构成,又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把它们继承和延续下去,对于保存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潮汕文化是以现在的潮州、汕头、揭阳和汕尾四市为主,由讲潮州话的民系所创造的一种属于汉文化的地域性亚文化。1、以“开放融合。兼取互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为其突出特征。潮汕地区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如花似锦,驰名中外。其中潮剧、潮州音乐、潮绣、木雕闻名遐迩,潮汕民间的花灯、嵌瓷、香包、泥塑、剪纸、首饰等,都富有地方特色,驰名中处,成为民间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和时节应用品。汕头市澄海区有着浓厚的潮汕民间文化艺术氛围和数量众多的地方艺术门类。近年来,澄海区中小学在利用潮汕地方艺术资源拓展艺术教育渠道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自1999年12月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市)”后,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成绩斐然。2、2010年澄海区教育局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澄海实验学校和莲下中心小学2012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特色学校,澄海实验学校小学2011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另有四所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澄海区各中小学在如何通过有效途径传承地方优秀文化艺术资源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编写以地方艺术为主体的校本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在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教材应适合中小学生的年龄和心智状况,如果在校本教材中融入他们熟悉的地方文化资源无疑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澄海区中小学艺术课校本教材的编写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澄海位于广东省东部潮汕平原的韩江入海口,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置县,后几经易制,2003年成为澄海区,隶汕头市,现有面积402.5平方公里,人口75万(2008年)。在澄海民间,保存了大量具有浓厚潮汕文化特色的艺术门类,主要有:潮剧、潮州大锣鼓、丝弦乐,潮汕童谣、方言歌、版画,剪纸、纱丁、抽纱、嵌瓷、灯谜、香包艺术等,还有极具澄海地方特色的西门的蜈蚣舞、永新的鳌鱼舞、隆都的西头鹅舞等动物舞蹈。这些地方民俗文化、民俗风情的艺术门类,富有强劲的生命力,为澄海学校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近年来,澄海中小学通过对潮汕民间艺术的调查、收集、整理和归类,根据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引进了大量民间艺术教育资源,并经过教学实践形成了众多的教学案例,成为地方、校本教材建设的雏形。如澄海实验学校的《少儿潮剧演唱基础训练》、《潮剧欣赏基础》、《潮语语音与合唱训练》、《潮汕动物舞蹈欣赏及训练》等音乐课校本教材,《潮汕儿童版画教程》等美术类校本教材,《硬笔书法》、《书法楷书训练》等书法艺术校本教材。又如建阳小学,通过对众多教学案例的整理、提炼,编写了《艺术教育校本教材资源包》,内容涵盖《潮汕童谣歌》、《潮汕民俗歌》、《潮汕锣鼓》、《潮剧行当》,《潮剧欣赏》等。再如华侨小学的《木刻版画教材》等。
在教学中运地方艺术教材,可使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把一些有较高艺术性的以民族民间艺术为素材创作的艺术作品和经过改编的民族民间艺术作品介绍给学生,可使学生认识到民族民间艺术是当地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民间艺术的情感,增强学生维护、发扬光大民族民间艺术的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意识会对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乡土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通过学习乡土艺术教材,可加深学生对家乡的风土民情,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与热爱家乡的教育事业有着特殊的辐射作用。
二、 开展富有乡土气息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艺术知识和技能、认识艺术世界的过程。澄海区的艺术教师们会在音乐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强介绍潮乐、潮剧、潮曲的特色和技巧,师生有时还会进行即兴表演。例如,树础小学的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先选择《天乌乌》、《桃花过渡》这样一些有吸引力的歌曲、短剧,让学生欣赏,然后利用《客鸟声客客》、《新编桃花过渡》等地方音乐素材进行示唱、演奏、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在美术课上,他们会介绍澄海作为“版画之乡”的文化历史,使教学内容具有地方性和实践性,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在教学方式上,他们根据教材的基本内容,进行“经典引导”与“乡土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走出了一条把现行国家教材与乡土教材进行高度整合的成功之路:例如,澄海区建阳小学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现行教材与乡土教材融合的大胆尝试,他们以现行教材作为教学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师生们把从周边社区采集来的音乐素材引进课堂,并对曲调节奏、歌词进行规范,对内容、形式进行修改、整合,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师生的创造力,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和探索,他们共整理出校本教材8个资源包;莲下中心小学的古筝队在各种比赛中以演奏潮筝曲而大获成功,这得力于该校音乐教师对古筝的创造性教学,他们既遵循古筝演奏的一般规律,又改进了潮筝演奏技艺,编配新的潮筝曲;实验学校教师则安排了一定数量和一定课时的潮州音乐教学,课余时间则加强潮乐的集体训练;莱芜中学把当地工艺美术引进了美术的课堂教学,如丝网版画、羊毛编织、民间玩具等地方工艺美术,均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他们的艺术素养直接关系到文化传承的效果。澄海区现有中小学艺术科教师大多受过系统、规范的高等艺术教育,又主要来自潮汕地区,自幼受潮汕文化熏陶,对利用潮汕文化资源进行艺术教学有着天然的优势。近些年来,澄海区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艺术教育在传承地方文化中的作用,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音乐、潮剧、澄海灯谜,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蜈蚣舞等为主要传承项目,重点突出蜈蚣舞、潮州大锣鼓、澄海版画的传承,为此加强了对中小学艺术科教师的地方艺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把一批本地民间艺人、艺术家被请进校园,为全区中小学艺术科教师举办潮汕地区音乐、曲艺、美术工艺以及其它艺术门类的讲座。
学校艺术教育将地方传统民间艺术引入课堂后将有助于学生具体生动地感受家乡的政治、文化、经济、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变迁,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大力推进地方艺术进课堂,营造校本艺术教学的浓厚气息,在家乡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中体验生活、升华情感,提高其参与社会生活的素质和能力,这才是教育之根本所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各级各地政府的重视,让优秀的地方艺术内容走进课堂确实不失为对民间艺术传承和保护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 创建极具地方特色的课外兴趣活动
课外艺术活动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适当地开展课外艺术活动,对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澄海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文化昌明,民间艺术活动非常活跃。民间艺人队伍庞大,业余艺术团体遍布城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业余剧社(团)最多时全县达到60多个,大量新旧剧目上演。澄海还享有全国“民族民间艺术(版画)之乡”、“民族民间艺术(灯谜)之乡”的美誉,产生了大批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
在澄海这样一块具有浓厚地方艺术氛围的土地上,中小学生开展课外艺术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澄海区中小学校组建了大量业余课外兴趣小组,每所学校至少有5个以上的兴趣组活动,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到学习的机会。这些课外艺术活动既符合艺术教育的普遍规律,又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十分符合当地农村学校的艺术教学现状。例如,澄海区教育局自2003年来,坚持每年举行学生潮剧演唱比赛,参赛选手众多,为潮剧事业的发展挖掘了一批批新苗;华侨小学课外艺术活动以版画见长,几年来先后出版了学生版画作品集《大师的画》、《太阳花》,美术作品集《心灵的画》,五十多件学生作品发表于各级刊物或收集于画册;建阳小学经过多年的研究实验,形成了鲜明的“引进潮汕音乐教育,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办学特色,潮汕民间艺术在该校开展活跃,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涌现出一批潮艺爱好者,他们多次参加当地重大节日晚会,为当地的文化生活建设贡献了力量;澄海实验小学以“传承潮汕地区优秀文化艺术”为课题,积极探索自制的具有潮州音乐特色韵味的“竖吹竹笛”进入课堂,将澄海动物舞蹈和潮州锣鼓引入课堂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该校自编地方舞蹈、自创潮语童声合唱节目、鼓励学生创作反映澄海地域特色的美术作品,连续四届参加国、省、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取得了两个全国一等奖,四个省一等奖的佳绩;莲下中心小学将潮汕儿童版画和书法引入课堂和课外兴趣小组,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在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一举取得了一个全国一等奖,五个全省一等奖的佳绩。
一直以来,许多散落于群众中的传统优秀的潮汕民间文化艺术,由于受地方方言的局限,使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兴趣越来越少,许多民间优秀艺术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危机,更有一些民间音乐己经到了“人走歌息,人去艺绝”的程度。澄海区传承优秀地方艺术从中小学抓起,笔者认为,此举善莫大焉,值得提倡。地方艺术是当地文化土壤中的一枝奇葩,优秀艺术的传承是文化传承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民族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地域的标志,积极将地方优秀文化艺术引入学校课外兴趣活动,是让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得到传承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澄海区中小学将地方文化艺术资源纳入到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中,通过编写以地方艺术为主体的校本教材、开展富有乡土气息的课堂教学、创建极具地方特色的课外兴趣活动三个方面,从而使学校传承地方优秀文化在途径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链条。艺术不仅能够把祖祖辈辈创造和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保存下来,传递下去,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爱故土的健康情感,同时引领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当然,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认识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喜欢,感兴趣,才有传承弘扬的可能。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家庭要发挥引导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家人在与孩子的言谈交流过程中,有意识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一点一滴讲给孩子听,教给孩子学,引导青少年认识传统文化,这对青少年的传统民族文化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校应当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诸如聘请民间知名艺人,在课外或课内担任艺术辅导员,开设民族民俗文化知识讲座或课程等,这是地方优秀传统艺术能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的关键。教育、文化等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发挥职能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建设文化公益设施如博物馆、文化馆、书画院、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联合社区、村居加强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教育基地建设,创造一个展示认识传统民族文化的良好氛围,这是地方优秀艺术得以传承下去的重要保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地域文化有它的局限性,地方艺术往往比较质朴,因此,我们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人文素养,用一种世界的眼光,既能走进地方艺术的殿堂,又能摆脱它的局限,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艺术资源中的优秀成果更好地为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澄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澄海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2]林伦伦、吴勤生主编.潮汕文化大观[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科学规划家庭教育专项课题《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农村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BY[2019]G283号。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3-0005-02
当今时代是一个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关注也不能缺位。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的行为方式与思想认识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为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伦理道德的传承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这种情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对伦理道德的推陈出新、批判继承应该采取符合时展实际的办法,以便于能够达到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实践中求传承效果。
一、时展产生的新元素以及引起的新变化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时展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网络技术的出现及其发展,而网络技术与现实生活中的其他技术不同,更新速度非常快,自身面貌变化速度较快,对社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人们的社交方式在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的刺激下变得多样而快捷,网络社交新元素的增加对人们的社交生活产生了不同影响。一方面,外向开朗的人在这种环境中更加“如鱼得水”,不仅与熟人之间的交往变多,与陌生人的交往也随之变多,社交网络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内向的人也借助网络社交这一“面纱”开展数量更多的虚拟社交活动,毫无疑问,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社交范围以及社交行为数量不断增加。
网络的迅速发展促使各种新产业随之出现,移动支付、网络购物以及与之相伴的快递行业、外卖产业、共享经济以及虚拟货币等等都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再是以前触不可及的“天方夜谭”,新兴产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减少了生活中的不少麻烦。同时,这些行业的收入与平均收入相比都较高,但行业准入门槛并不高,导致高收入与低知识水平共同存在的现象,而这些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生活隐私得到了更多的暴露,消费者与从业者之间产生矛盾时如何保证道德底线成为了重要问题。
网络技术与人们生活的捆绑程度逐渐上升。现在生活的人们,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智能手机,离开了智能手机就寸步难行,可以说,智能手机的功能与使用场景就是当今社会的缩影。人们的社交生活、日常购物、娱乐活动等都与智能手机紧密相连,各种数据成为了不同行业分析客户面貌的重要基础,通过手机并分析用户数据能够得到不同个体对某一产品的具体偏好程度,投放的广告更加具有针对性,吸引个体产生消费行为的几率大大增加,这无疑是各个行业增加经济收益的良好机会。然而在未经个体用户同意前提下,利用广告等形式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得到用户的喜好隐私数据的“擦边球”行为,不仅有触犯法律的可能性,更多的是道德约束感不强的表现。
二、时展新变化引起的人们思想认识的变化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当今社会产生了各种不同变化,不论是社交方式的拓展与延伸,还是新兴产业的出现,亦或是智能手机与人们生活捆绑程度上升,这些变化改变的不仅是人们的行为,也促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在上述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人们的社交范围与社交行为数量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不断拓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产生了对“交往”这一社会行为的不正确认知。由于熟人与熟人之间、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都能够很迅速展开,并且处于网络技术自带的相对隔绝状态,很多人出现了社交关系随意化的思想认识,不认真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维护,当出现社交矛盾时,非常容易走向迅速激化状态,产生社交关系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现象。同时,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使得人们发表意见的限制大大减少,部分人依仗网络评论的这一特点,随意组织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甚至发展为网络暴力。上述现象都体现出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特点而逐渐延伸出来的人们的思想认识的变化,可以说具有上述行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会表现出相同特点,只是在真实环境中会比网络上有所收敛,真实状况也并无实质性差别,但不能否认的是网络这一技术起到了助推作用。
新型产业的发展使得经济产业风口的变化频率变快,产生了诸多经济向好产业,在经济利益的引诱下,大批大批的人开始追逐经济利益,跟随网络技术与其他行业结合的脚步而发展,期待自己能够成为引导下一个经济潮流的人,“金钱至上”思想逐渐改变着人们对待正常工作与经济投机的态度。而其中突出的为共享经济和直播经济两种经济产业,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共享经济中,从共享单车走向共享汽车的发展,但成功者数量仍旧不多,与之相比,直播经济更加残酷,许多青少年受到直播经济光鲜亮丽表象的吸引,放弃学业投入直播行业,成功者更是寥寥无几。在经济形式快速变化的时代,更加需要具备正确对待金钱与长远个人发展之间关系的思想认识。
三、新时代传承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有效途径
时代在发展,技术提升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我们不能阻止时展过程中各种新元素的出现和它们进入到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更不可能改变不同元素对人们思想认识的渗透过程。但是,我们应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做出改变,在适应新时代网络技术迅猛發展和其引起的诸多变化的基础上,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对人们的思想认识加以有益干涉,提高人们对不同新事物的正确看法,用平常心看待技术与经济的发展,保持自身积极的思想状态,能够将网络技术为自己所用,成为网络技术的利用者,而不是盲从者,从而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仍旧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从中华传统优秀思想当中汲取营养,运用悠久的中国古典哲学社会思想解决技术发展中对人们思想认识产生的种种不利状况,将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精华挖掘出来,成为加强人们精神世界建设的有力支柱。在实际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传统文化和传统伦理道德的优势,与当前阶段的实际生活进行融合,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积极传承,成为指导人们思想健康发展的推动力。
(一)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融合,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
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征就是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网络技术也在飞速更新状态中。传统文化乍一听与科学技术毫无联系,是毫不相关的两种事物,其实不然,在实际生活当中,任何科学技术都和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一方面,科学技术可以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供有力技术支持,体现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宣传、发展等诸多方面,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更多可能性实现传统文化的广泛发展,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度。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减少科技主导思想有害状况的出现。因此,现代科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能够为优秀传统文化带去多方面的实际帮助,使得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例如,3D打印技术能够帮助重现古代精美艺术品,提供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物载体,促使优秀文化传播范围的扩展。3D技术还能够提高传统艺术成品的精细度,增加艺术品的精细价值,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展示。同时网络技术的加入则为打破历史文物展示的时地限制提供重要帮助,可以做到随时随地重现历史文物,破除了只能到博物馆观看历史文物的限制,为世界人们认识我国优秀文化提供更多可能性,传统文化传承的几率大大增加。在校园建设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结合的意识,能够在各个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用理性的角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意识,有效培养学生们的自发探索当代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结合的新途径,为今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有生力量。
(二)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范围
当今社会娱乐业迅速发展,新型媒体方式不断涌现,传统文化与其结合能够得到最大方式的传播。影视行业发展迅速,一大批自媒体平台和自媒体账号蓬勃发展,拥有众多粉丝,影响力和号召力甚至超过了传统媒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视利用网络自媒体这一重要宣传途径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宣传,能够有效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走出以往传统文化宣传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被动状态,在主动出击中不断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发挥对人们思想认识的积极引导作用。
例如,在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一是可以利用微博这一社交工具提升话题热度,二是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广泛宣传,三是可以利用多种短视频手机终端进行宣传。以上三种方式都是基于手机端进行的宣传,有利于将传统文化的宣传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而在后期,辅以大数据分析的方式还能够对众多的后台数据进行个性化分析,对人民群众喜欢以及接受程度较差的宣传方式以及内容进行准确定位,进而找到接地气同时受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对宣传工作起到针对性的反馈,可以有效改变人民群众对部分传统文化“高高在上”的认知,增加传统文化与人们生活的结合,有效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认识的积极转变作用。新媒体宣传途径在这一环节中具有更广泛的宣传效果,不断扩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范围,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
(三)结合时展特点,批判继承传统伦理道德
历史悠久的井陉拉花类属北方秧歌,是河北三大优秀民间舞种之一,形成并流传于河北省石家庄井陉县。井陉拉花因其独具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民族艺术精髓,2006年被国家列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使井陉拉花这一民间艺术得以保护并得到广泛的推广,继而探索一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我们试对井陉拉花引人高校课堂进行探讨。
一、井陉拉花的艺术风格与推广价值
并陉拉花起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时的街头广场花会,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多样的艺术形式。其舞姿柔健,屈伸大度,抑扬迅变;其韵律优美,节奏欢快;其曲调悲壮,婉转悠长,给人以空旷幽谷之感。突出的地域特征,刚柔并济的舞姿,明快活泼的生活情趣,使井陉拉花这一传统的优秀民间舞蹈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而且有着重要的体育训练价值。
井陉拉花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遵循民间舞蹈的发展规律,井陉拉花的舞蹈动作同样是从人民的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而来,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生活情趣。她以“拧肩”“翻腕” “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上身动作以肩为主,肩部的顶、拧、耸、压和手臂的点、提、拉、抠、翻最能突出拉花风格;下身以膝部屈伸贯穿始终,形成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艺术风格。总体上说,女性舞姿美丽大方,稳重优雅,既有身段之美,又兼气韵之妙;男性舞姿伸展大度,潇洒自如,既现阳刚之气,又透苍凉之风。
井陉拉花除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性外,还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通过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为动作主线,不仅突显拉花的风格,而且有效地提高舞者的上肢力量和全身整体的灵活性,增强人体四肢与躯干及全身的协调能力,使参与者身体得以全方位的运动和锻炼。同时,在表演过程中,灵活多变的队形,舞者间的默契配合,可以培养出舞者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因此,井陉拉花这一传统的艺术在民间、在学校都具有良好的健身意义和推广价值。
二、井陉拉花保护与传承的新途径—将井胫拉花引入高校课堂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井陉拉花这一即将失传的民间舞蹈艺术,井陉县政府通过组织各种层次的拉花歌舞表演队,举办各种形式的拉花民间艺术活动和比赛,对拉花民间艺术进行了积极抢救和整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何更好地使井陉拉花这一民间艺术得以保护并得到持久而广泛的推广,继而探索一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将包括井陉拉花在内的非遗项目引人高校课堂,让高校肩负起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动态传承,这一探索应是一条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
高校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一,高校在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研究、整合,以及文化传承、发展、创新方面有着极其有利的条件。其二,高校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可以充当“演员”与“观众”,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人才保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人校园,不仅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域文化,欣赏民间艺术,发现民间文化美的真谛,看到隐藏在民间故事后面真实的民间和人生;而且有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先进文化,扭转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链条濒临断裂的局面。
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对从事健身舞蹈的能量代谢率、能量消耗和运动心率变化等生理指标分析,认为健身舞蹈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而井陉拉花属于健身舞蹈类,是一项效能很高的有氧运动。经常参加拉花表演与练习,能够迅速消除人体内的过剩脂肪,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代之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钝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同时,对于解除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压力,缓解身心紧张和疲劳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将井陉拉花引人高校,不仅可以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爱家乡教育的作用,而且还将对大学生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高校保护和传承井陉拉花面临的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当今我国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高校保护和传承井陉拉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普遥的认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存在于某一地区、某一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和文化价值的人类文化实践方式与艺术表现形式,如:舞蹈、皮影、剪纸(技艺)、民族体育活动等。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它是我们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挽救,是我们对文化传统应有的尊重,同时也起着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遗憾的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传媒与市场化、娱乐化的冲击,民间传统的文化生态正在被破坏,趋于灭亡、失传的境地。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们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常山战鼓、昌黎大秧歌、永年太极拳、井陉拉花等项目,知之甚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多是通过网络和各种媒体,因而就更谈不上对井陉拉花这一传统的舞蹈艺术的兴趣、认知及深人学习。因此,在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形势不容乐观,前景任重而道远。
(二)生存土壤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必然条件是其旧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而社会生存条件的改变必将改变和影响其生存状况。现当代社会的文化主导形态是一种大众文化,并且西方现代文化的传入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冲击,这些都将导致井陉拉花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加之现实生活中,井陉拉花的传承人越来越少,保护观念存在误区,许多人只是单纯从经济角度看待井陉拉花,忽视其文化价值。因此,井陉拉花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窘境。
(三)井陉拉花动作设计难度大,表演形式复杂多变,限制其进一步推广
井陉拉花虽属秧歌舞的范畴,但它又有显著的自身特点。传统的井陉拉花表演人数为六人或十二人,取“六合同春”之意。演员手执道具各有其象征:伞—风调雨顺;包袱(现不多用)—丰衣足食;太平板、霸王鞭—四季平安、文治武功;花瓶—平安美满。由于井陉拉花艺术性强,动作难度较大,大学生学习有很大的难度,使大学生的参与规模受到限制。同时,传统井陉拉花的表演,所用道具较多且相对考究,也给井陉拉花在高校的推广形成一定的财政压力,限制了井陉拉花在高校的广泛开展。
四、井陉拉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以“原生态”价值取向“再造”民族传统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优势,体现着高校引领文化的应有之义。顺应时展的潮流,融人更多的现代科技与人文理念,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使井陉拉花更好地融人高校,使原生态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由于社会风俗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题材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井陉拉花要在题材上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突出现实特点。
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不断追求物质文化的同时,愈加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并希望拥有强健的体魄。因此,井陉拉花应在原有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使其大众化、普及化,并将其楔入传统校园节日文化中,建构新的文化生态。
风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和符号。在突出表现井陉拉花风格的同时,可将井陉拉花的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典型动作融人校园健美操的表演之中,利用头、眼、身、手的配合,表现井陉拉花动作的力度和协调性,形成健美操的一种独特的风格。再配以井陉拉花独有的音乐旋律,使大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增强了对动作的理解与表现,在创造美、欣赏美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而井陉拉花的艺术魅力也得以在校园文化载体上充分展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独特品格和民族气质,体现各族人民群众的审美追求、生存智慧,乃至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各省也相继制定了各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实施有计划的资助。但政府补贴终归有限,可谓杯水车薪。依靠补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正利用经济杠杆来调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积极性的最佳方式,恐怕还是要变“政府输血”为“自我造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网络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购物已成为日常购物的重要组成部门,那么在网络化时代,能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电子商务平台结合起来,给非遗传承人与消费者一个的沟通平台;帮助不懂市场、不懂营销的非遗传承人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优势,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有效传承,并为消费者提供非遗“正品”,让更多的人感受非遗魅力,推动非遗产品的转型和审美价值的提升,已成为非遗发展的新命题。
一、电商时代非遗产品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非遗产品淘宝网店铺。淘宝网是亚洲最大的网上交易平台,每天超过8亿的在线商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字搜索到23家相关淘宝店铺。这些店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打着非遗旗号的店铺。这类店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宣传口号,宣称卖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具有代表性的淘宝店铺为“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 国漆旗舰店”。这些店铺的主要优势:(1)价格合适,能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2)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名号的店铺偏少,同类竞争商家不多。同时主要劣势:(1)东西难辨真伪,品质无法保障,难以被消费者认可;(2)店铺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导致消费浏览者偏少。
同时,淘宝网上还有一些传承人自己开设的店铺,主要代表性店铺有“内联升”(俗称老北京布鞋、 “盛锡福帽子”、“国家非遗浦江麦秆画”。这些店铺的主要优势:(1)是非遗传承人自设的网店其销售的商品百年传承,专注一物,贵在精致可信赖度高;(2)是非遗传承人自设的网店,制成商品的材料都是自己进购,再制成成品。然后直接放于网上销售,没有过多的中间环节,也不存在实体店的店面费,商品价格相对实惠。主要劣势:(1)是绝大多数非遗传承人自设的网店只有成品照片,没其制作过程的照片,不能够的向消费者展示其商品的手工价值所在。内联升和盛锡福帽子虽有制作过程图,但过于死板,对非遗的展示不够,故事性不强;(2)非遗传承人自设的网店店内品种单一,让有送礼意愿的消费者不能多选择的挑选想要的作品,而且具有地域局限性,不为广大人民所熟知。
(二)非遗产品相关网站。网上有很多非遗产品网站,代表性的网站为“中国民间工艺品网”、“中国民间手工艺品网”、“ 中国工艺品网”这些网站汇集民族特色产品,其优势:该类网站收集的商品种类多样,款式新颖,提供给消费者多方面的选择,同时能较好宣传民间文化。其劣势:该类网站承担展示和宣传产品的责任,并不出售商品,消费者点击图片时会链接到企业网页,如阿里巴巴、淘宝等店铺。因此,其品质和信息安全均无法保证。
二、电商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途径探析
(一)准确定位,打造非遗产品营销网站。文化遗产是大家的,最终也必须依靠大家来传承下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非物质文化传统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因此,要创办一个非遗产品营销网站,通过这个网站让公众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并喜爱传统文化手工艺品,了解国家文化遗产之博大精深。守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打造非遗产品营销网站,首先要明确网站是为了销售非遗传承人的产品。把网站打造成为聚集非遗传承人作品的平台,平台对非遗进行集中宣传,产生集群效应,让消费者更多的非遗作品,避免了非遗传承人势单力薄,缺乏宣传的困境。此外,为了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投放的产品出了介绍作品外,还介绍了传承人的传奇一生,因此,每一个产品有一段故事,也有产品制作的生动过程图,并会及时在讨论区上传制作的现场图,使消费者更加深刻的认识非遗。
目前,网络上销售的产品都是1件起出售,这使得这类纯手工的产品价格较高。而我们打造的网站上每件产品会在图片左上角设置最小订单量,采用团购模式售卖非遗产品,产品的价格将比市场价格便宜,从而增强与实体店铺的竞争力。同时,网站可设立预购项目模块,展示传承人的新品,设置若干各展位,展示时间为一个月,根据下定金的客户人数来测试产品的市场投放效果。当下定金的人数达到最小起订量,订单满额就会放入生产。新作在网站上的第一时间和推广,带给顾客第一时间上的视觉享受和精神享受,并且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以消费者的眼光去判定一件作品是否值得投入生产线,既能解决作品不受喜爱滞销导致的库存过大的问题又能解决生产浪费的现象。
(二)畅通渠道,加强宣传力度。根据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较2012年底增长6440万,使用率高达86.2%。尤其突出的是,近年来,微信聊天工具越来越受欢迎。利用好这个平台将是推广网站非常重要的一步。微信二维码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精准渠道宣传:(1)与网站签约传承人协定,在他们产品附赠的说明书或收藏手册上印有网站的网址和二维码。(2)与旅游文化局沟通,在全省范围内的景区门票上印上网站信息及二维码.与游客量大的景区合作,在景区入口检票时为游客们免费提供擦汗用的手帕,印上景区的路线和相应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并在手帕的角落上印上网站的信息。使中外游客欣赏历史文化古迹的同时也能看到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让人惊艳的工艺品。(3)在客流量多的餐厅餐桌菜单上印网站的二维码,这样就能利用微信扫二维码关注,关注的同时系统将推送网站平台,在微信聊天室的下端,可以分为上架新作/在线艺术/传承人的故事三个点击都可进入网站相应的网页的平台,并利用服务号定期推送上架新作。
同时,可以建立官方微博,利用微博这个平台网站推广、活动策划、作品推广等系列营销活动。在网站上传播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和作品,网站上畅销作品,转发一些客户评价、心得为网站做宣传,一些高质量的原创文章。转发浙江非遗V(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官方微博)更新的微博,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传。不定期推出为期3~7天的优惠活动,增加粉丝的浏览量和关注量。从而达到每个粉丝都是最好的客户和宣传平台做推广。
当然,政府必须承担宣传推广的责任。目前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扶持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真实性和整体性的保护原则。我国22个省区市在文化厅局单独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室),国家设立了非遗保护工作专项资金。因此,网站可以携手政府一起举办各项宣传活动,如“文化遗产日”活动,借此机会为网站做介绍推广。借助政府的力量,在老百姓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形成良好的口碑。
(三)结合市场,进行网络营销。首先应把礼品市场作为网络营销的突破口。常言道:来而不往非礼也。送礼和回礼是增进感情,协商事宜的好方法。根据《中国经济周刊》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礼品消费总额高达7800亿元,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礼品市场将会在一个长时期内保持稳定高速增长。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为纯手工制作,历史沉淀厚重,民族性强,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这类产品适合的送礼对象有:送外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具有浓郁的中国风,赠送外国友人、合作伙伴,绝对是首选礼品之一。送恩师: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群,特别是研究生,他们为了表达对导师的感谢,总会增导师礼物,非遗产品就是很好的馈赠礼品。其次就是开发旅游纪念品的网络营销。每个游客来游玩景点都希望带上当地特有的产品,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十分符合这些游客的需求,如浦江麦秆贴,王星记扇子等。但由于许多人旅游喜欢自由自在,不乐意被繁杂的身外物所束缚,许多人旅游完都选择在网上购买纪念品送亲朋好友。在速图网的市场调研中,发现有1/3的人选择了网购春节礼物,这说明网购礼物将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再者,收藏市场应引起重视。《2005年北京市文物拍卖工作总结》显示,2005年,仅北京市各个文物拍卖公司的拍卖成交额,即达到91.6亿元人民币。中国本就是文化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收藏市场。网站与非遗传承人合作,销售的每件商品都有其特定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对于收藏爱好者购买网战的产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信赖度高,风险较小。最后,需重视手工市场的网络营销。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统计
2012年底浙江在校小学生有346.73万人,在校中学生有
236.88万人,对于孩子的成长,学校和父母关心的不单单只是学习,对于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大脑思维能力越来越看重。当下,中小学设有手工劳动课,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余姚的剪纸,舟山普陀渔民画等非遗作品的制作过程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大脑思维能力。而学生家长多数热衷于网购,这都为非遗产品的网络营销畅通了渠道。
总之,电商时代既要一方面集中展示各种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非遗魅力;另一方面为非遗作品的生产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拓宽销售渠道,解决发展难题。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244-01
1 引言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的精神瑰宝,更是文化艺术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时代的发展中,人们一味去追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存在。语文学科教学活动,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阵地。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体悟传统文化,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提高以及情操的陶冶,会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1]。
2 加强语文教学分析,挖掘中国传统文化
技校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语文课本可谓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天地。技校的语文教师应当关注课本内容的分析,通过挖掘语文课本去发现其中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引导下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2.1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去引导学生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这些价值观是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髓,影响了中国千年的发展。儒家的思想体系,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出处,重人不重神,提供礼仪与自强不息,都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在技校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蕴含着以人为本思想的作品。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篇目,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发现其中所讲人生道路,对以人为本思想进行传播。
2.2教师需要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我国传统礼仪文化得到传播
自古以来,我国都有关完备的礼仪制度与观点,像“吾日三省吾身”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都是重要的礼仪理念。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习得礼仪规矩,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
2.3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内容的分析,引导学生去学习爱国主义精神
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爱国主义精神相关事迹的记载,岳飞的精忠报国,诸葛亮的奉命于危难之间等思想,都彰显着古人的豁达胸襟。在教材中去挖掘传统文化之所在,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领悟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感情上的熏陶与渲染,会促进技校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3 丰富语文教学活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技校的语文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传统文化意识,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当代技校语文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丰富与更新,促进学生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
3.1开展课前活动,激发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利用有效的课前活动去激发学生对于古典文学的学习热情。文言文是技校语文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学生不愿意学习的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技校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开发特色化的教学方法[2]。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会让语文教学活动更容易被接受。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开展课前五分钟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为同学们推荐一本自己读过的好书。像《红楼梦》、《聊斋》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学生在阐述古典文学作品的内容时,其它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利用课前时间进行讨论与交流,让经典文学作品在技校语文课堂中发挥光芒,促进学生在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同时体会其中的传统文化。像《红楼梦》中的贾家与史家的关系,通过宝玉的爱情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等,都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关键点所在。
3.2开展品读鉴赏活动,传承传统文化
在技校语文教学内容中,有许多优秀的古诗词作品。这些古诗词作品,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古诗词进行品读与鉴赏,会使学生了解古诗中所凝聚的民族情感以及古代诗人的情怀。
比如在讲解《归园田居》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诗句,体会诗人对于生活的追求,对于社会的感受,让学生在品读与鉴赏中去获取恬静的生活追求以及淡然的文化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将自己的生活态度以及未来憧憬的生活写在纸下,再去品读诗文中的生活态度,利用传统文化给学生思想上的洗礼,促进学生接受更多的传统文化。
3.3开展课外活动,传承传统文化
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单单依靠课内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在课堂中为学生传递基本的语文知识,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的时间还是极为有限的。教师可以对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扩展,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以传统文化作为主题,引导学生成为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的参与者与责任人。
比如,教师可以开设一个国学作品诵读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周利用一定的时间在一起进行国学作品诵读,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无形的财富,珍惜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职责。文化传承断层的问题已经出现,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关注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去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实现综合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学科存在的意义发挥出来,通过技校教学,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164-0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是我国历史沿革过程中的文化结晶。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大学生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阶段,是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承担者。但目前我国高校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如何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使其更好地发扬积极作用已经成为重要研究课题。该文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目的,探讨高校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途径,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做出一份贡献。
1 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及重要作用
1.1 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界定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定范围内开展,并世代相沿不绝,至今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产生积极效应,还没有被现代化的体育及竞技同化的娱乐活动。它是一个相对于现代竞技体育的概念。[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是在长期的历史沿革过程中,人们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各种生活,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精神、组织制度的总和,并由这些总和对人们的行为、思想、道德产生影响。
1.2 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作用
1.2.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促进对自身的了解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挥重要作用的过程,伴随着人们从畏惧自然进步到依靠自身力量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加深了对自身的认识,提高了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开发了潜能,这是一种对人的身体、智意和意志的超越。
1.2.2 民族传统文化加强人与自然和社会的联系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人类与自然和社会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与自然界有天然的联系,并作为一种中介调节人与社会关系,对于保证人与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
1.2.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保存先进的积极的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发展的,并在不断吸收现代体育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对自身加以创新、改造,使人类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能积极的适应,更好地协调自身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 高校在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2.1 高等院校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高等院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高等院校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传承方式,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代表着最前沿的文化学术研究水平,同时拥有广泛的与其他文化交流的空间。因此,是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场所。
2.2 普通高校是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阶段
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认知能力和接受新知识技能的能力较高,思想活跃,处在思想道德、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时期。高校中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把优良的民族体育文化经过转化编入教材,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知识和技能,这对大学生民族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承,民族情感的培养、民族团结意识的强化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3 能进一步融合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精髓
高校通过开展各种体育项目,对各种体育文化进行融和,既拓宽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创造的空间,使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积极融合,使得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各种体育文的特色及文化体验,又向全世界发扬了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 目前高校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出现的问题
3.1 物质制约因素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场地、器材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很好地发展。另外,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使用的教材、资料等物质资源相对缺乏,使得教学内容贫乏,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2 组织制度制约因素
高校中民族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广度和深度不够,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也较少,缩小了民族传统w育的范围。大多高校没有民族传统体育节日、比赛等固定的文化组织制度形式。同时缺乏专业教师资源,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拓宽,更不用说使得学生产生民族精神层面的升华了。
3.3 意识形态制约因素
3.3.1 来自于现代体育项目的冲击
现代体育运动是当今世界体育的主流体育文化,它因高参与度和广泛的观赏性高而受到了大学生的喜欢。另外,其对提高我国国民体质健康水平和欣赏水平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产生冲击。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新潮的、流行体育文化元素比较喜爱,而传统体育项目则被束之高阁,成为小众项目。
3.3.2 网络文化的入侵
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化对现代社会传统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冲击了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大学生处于接受新事物的敏感阶段,有一部分学生丧失了辨别能力,对西方体育文化中非主流的糟粕趋之若鹜,容易形成消极的价值取向,对民族体育文化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导致大学生民族体育精神与意识的选择产生了冲击。
4 如何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
4.1 改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物质条件
高等院校对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课外活动、比赛的场馆器材等物质条件给予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民族传统体育开展效果。
4.2 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的开发
各地的普通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开设适合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项目,把民族体育特色文化精髓纳入高校的体育教学,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民间向高校课堂的转化。并结合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运动会、俱乐部等形式,大力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其成为固定的文化组织制度。
4.3 提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师力量
一方面,在各体育专业院校中,设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人才。另一方面,在普通高校中组织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教师,采用外出进修学习或请专家进来培训学习,使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5 结语
高校肩负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担,面对当前各种文化的冲击,应积极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创新,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使其具有传统体育特色的同时,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10-115.
[2] 范维.对我国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发展研究[J].体育科技,2010(8):1-8.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数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观乎人文,天下化成”。人之为人,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理性情感动物,有着独特的精神家园需要坚守。然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由于不加以比较辨别的吸收,以至于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在不知不觉中丢掉了自己的文化精华,吸收了他人的文化垃圾。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符号,尤其是我们这样一 个具有悠久文明和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小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悠久历史,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小学教育领域,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传统文化严重缺失。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曾经说过,传播中国文化不能一味钻进历史故纸堆,应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应与世界上其他文明接轨。现阶段小学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只是简单地、机械地经典文本诵读或者文本书写,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重视对传统人文积极精神理念的传播,以传统文化为本、以时代精神为辅,融会提炼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国学教材”,引导和教育学生从用新视角去理解传统文化、传承国学。养成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阶段是进行养成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
一、积累传统文化,加强养成教育
从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入手,渗透养成之根本教育。《三字经》《弟子规》孩子们虽然在一、二年级时已经背诵过了,但是当时是否理解了呢?却不得而知。现在重新复习诵读,五年级的孩子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每周诵读五条《论语》,他们就能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在诵读的过程中,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三字经》《弟子规》里的很多内容大多都来自于《论语》。比如:《论语》中的“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与《弟子规》中的“弟子规,众人训,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都讲到了“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就这样,他们一边背诵,一边联系旧知,熟记了诵读的内容,加深了理解,渗透了做人的根本――仁、义、礼、智、信。在诵读这些国学经典中传承了我国养成的文化,明白了许多做人的根本。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养成教育
创设浓郁的书香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启发学生,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把传统教育寓于校园环境之中,使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有机地结合,以达到育人的效果。可以建设文化广场、文化墙、寓意深刻的景观物,还可以在教室内、学校走廊上方悬挂相关的道德名言,利用校内可开发的资源,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途径,推广先进的工作经验,发挥优质名校、特色学校的示范作用。
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弥足珍贵的宝贵遗产。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各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需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的道德主要内容,逐步纳入到日常的教学计划中。日常教学中除了结合学科教学,尤其是人文学科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外,还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当开设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校本教育课程,诸如《弟子规》、《论语》的学习,以拓宽传统文化教育的广度。同时还要就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制定详细的准则,以此督促规范学生在校的行为习惯养成,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三、重视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抓好养成教育
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地处宜都西部山区,2000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是宜昌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全乡面积147.5平方公里,土家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1%。土家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民间故事、山歌、民歌、谚语、吹打乐、薅草锣鼓、跳丧舞等数十种,这些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一、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文化资源概况
(一)文化建设情况
1.乡镇综合文化站
文化站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余平方米,共投入维修资金20万元。现已建成集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培训室、活动室及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为一体的综合文化站。
2.民俗文化节博物馆
博物馆于2010年建成,展出实物300余件,反映土家民族文化传承50余幅和文字资料,重点包括土家民居、土家源流、岁时节令、人生礼俗、生产生活、建设发展、情景互动、影视观摩8个部分。2011年和2012年又先后投资20余万元对三楼互动部分进行了全面的提档升级。
(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潘家湾烈士陵园
陵园位于将军山村六组,陵园平面呈圆首碑形,东西长40米,南北宽30米,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现已成为潘家湾土家族乡人民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光荣传统的德育教育基地。
2.吕家坳村――组石碑墓葬
为吕新章、吕杜氏夫妻合葬墓,墓葬呈边长为4.5米的正方形,墓向为150°。墓葬四周有围石,墓碑保存较好。墓碑为四柱三间,宽2.65米,通高4.04米。
3.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干打垒三层平房
位于吕家坳村,皆为邓家所建,老屋建筑年代不详,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现保存有二个天井,其外观保存完好,内部有农户居住,变动较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全乡现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500余人,宜都市登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50名,范围涉及民间故事、山歌、民歌、吹打乐、狮子、罗汉各种手工艺等。宜昌市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2人,分别是将军山村4组李定富、吕家坳村三组吴昌炳。
二、潘家湾土家族乡民对土家族文化的认同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潘家湾土家族乡乡民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并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对乡民的随机抽样调查、对乡政府相关人员的访问以及实地参观该乡民俗文化博物馆,比较充分地掌握了乡民对土家民族语言、服饰、歌谣、风俗的继承和认同情况。
(一)土家族民族语言
调查发现:潘家湾土家族乡40岁以上的中老年乡民会说土家语;20~40岁的乡民只会说部分词汇,日常交流以宜都方言为主;20岁以下的青少年完全不会土家族语言,日常交流使用宜都方言和普通话。
根据对部分乡民的采访来看,他们对土家族语言并没有太多的依恋感。所以,只要一种语言能满足人们交流沟通的诉求,且学习起来容易,乡民就会选择。总的来说,易用性和有用性是潘家湾土家族乡民选择语言的重要标准。
(二)土家族民族服饰
问及“您愿意穿戴土家族服饰吗”这个问题,40岁以下的人选择了“不愿意”。对于“您认为土家族服饰少见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64%的人选择“不美观”,28%的人选择“不方便”,8%的人选择“卖的少”。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您会哪些土家民族工艺?”40岁以上83%的女性填的是“绣花鞋垫”;40岁以上76%的男性填的是“草鞋”;40岁以下绝大多数不会民族工艺。
以朴素见长的土家族民族服饰越来越不能满足乡民们对于美和时尚的追求,因此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几乎没有穿过本民族服饰乡民对土家族服饰的认同感弱。
(三)土家族民族歌谣
据调查,潘家湾乡民知道最多的是山歌和儿歌,而且大多数都只听过但不会唱。“您是否会唱本民族山歌”这一问题,女性选择“会唱很多”或“会唱一点”比男性多,选择“完全不了解”的乡民极少。从调查结果来看,90%以上的年轻人认为流行歌曲比土家族歌谣更好听。
由此看来,潘家湾土家族乡对本民族歌谣的认同感不强。流行音乐的创作的繁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民族歌曲的生存空间,因此土家族歌谣越来越不受关注。
三、动态传承潘家湾土家族乡土家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
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文化阵地建设:①农家书屋建设。加强日常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②文化科技中心户建设。规范文化科技中心户的活动内容,让文化科技中心户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③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完善综合文化站内部活动设施的配套工程,制定和规范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做到按时开放,充分发挥乡综合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的主体功能。
(二)重点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文化素养
青少年群体的可塑性强这一特点,使传承民族文化的重担落到了他们身上。据了解,潘家湾民族中学已成为全省山区示范中学,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文化素养必然要利用好学校这一平台,将民族文化作为校本文化重点建设。
在中学校园里,民族文化每时每刻都会融入每个学生的校园生活里,课堂内学习土家族优秀的文化,课堂外学唱山歌,跳土家族特有的巴山舞……青少年时国家的希望,也是土家族文化永远的传承者。将土家族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个土家儿女的骨髓里,让他们带着土家族文化走向世界,只要这样,才能实现文化的动态传承。
(三)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发挥其高度互动和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现代传播学认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应该把受众的反应和反馈包括在内。利用好两微(微博和微信)的传播优势。第一是两微拥有丰富的受众资源,特别是青年群体,因此,借助与两微平台,可以让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文化拥有更多的受众。第二是微博的扩散极快,由于微博的弱关系链接,可以实现土家族文化的快速传播,本乡的文化动态可以迅速被全世界感知。第三是微信的强关系链接,易形成群体,而且群体内的人有共同的文化需求,可以实现土家文化的高质量传播。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刘伦文,谭志满:民族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土家族乡村社区调查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