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4-02-24 15:08: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闻学的好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1.思维定势心理

刚进入九年级的学生已经过两年的初中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能力”都有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这种评价在心理上相当于思维定势,是对自己在群体中位置的认识。如,“我笨手笨脚,化学实验肯定做不好”,“我记忆力不好,化学中的符号肯定记不住”,“我成绩很好,化学肯定会学得很好”,“我七、八年级时成绩较差,化学肯定也学不好”等等,自我感觉良好可能使自己盲目乐观,跟着感觉走,可能在不经意间落伍;自卑可能使自己过早地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学生在学习化学前可能从学兄学姐听说,如“学化学只要多背背书”,“化学难学、难记”,“化学实验有危险”等,学生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掌握学习化学方法,就会产生思维定势心理,从而影响化学的正常学习。

2.小马过河心理

在初中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偏重化学结果而忽视化学过程的倾向,向老师请教问题时,只满足于请教答案,不考虑过程的方法,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仅是对答案,比考试分数,很少有同学对化学问题进行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实验设计的创造性研究;至于思维变式,问题探究更少涉及。学生对“是什么”,“不这样行吗?”,“有没有更好的”等问题不过多思考,不能从更深处挖掘问题的实质性东西,忽视化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却只重结果,更谈不上情感体验,以后遇到实际问题时肯定束手无策。

3.等待依赖心理

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依赖心理,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总是期望老师对化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等待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或模板,甚至是公式,便于自己模仿套用;遇到难题总想在某资料书中找到解法或直接从老师那儿得到答案。这种过分的等待依赖心理,使学生的原有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的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逐渐丧失,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4.胆怯恐惧心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集声、光、色于一体,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一方面通过化学实验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化学实验中有关物质如氢气与空气混合物点燃后爆炸。又如浓硫酸、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一氧化碳有剧毒等,若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意外伤害等。这些因素都容易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心理,并有可能延伸到对化学学科的恐惧,从而使有的学生不愿做实验,甚至害怕做实验,这样就影响到化学学科的学习。

5.男女性别心理

科学研究表明,男女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不是表现在水平上而是特色上的不同。男生在抽象、理解思维方面较强,女生在形象、机械思维方面较强,但特色的差异并不代表能力水平的高低,只是一开始的适应程度不同。所以就有了理科是女生学习的弱项的说法,这种舆论和事例常压得女同学不敢放胆去学习化学,造成心理负担,使学习信心不足,导致学习化学的劲头不如男生,对自己不敢高要求。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不能正确分析原因,从而错失补救时机,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落越大。

二、克服学习化学心理问题的对策

1.剖析心理,因材施教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学习心理,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是学习成败的关键。防止定势心理和性别心理障碍是化学教师第一次走进教室前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障碍心理的产生大多与教师的教法和自身的学法及个人的生活学习经历有关。教师教学方法简单,不遵循规律和顾及学生的学情,常会使学生过早掉队,对考试焦虑、自卑并产生逆反情绪,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一位同学发挥特长,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成功的喜悦,如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并设法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遇到化学问题,让学生领悟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并享受到实验过程中的乐趣,从而重视化学实验。对存有特殊个别心理障碍倾向的同学,老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及时沟通。

2.方法多样,激发兴趣

篇2

初中语文学习是学生以后能否学好语文的基础,在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模式发生了变化,教师与学生能否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决定了语文这门课学生是否能学好,对学生以后的人生方向、价值取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同时作为教师而言,要能对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并能洞悉学生的内心,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对症下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通过研究实践,本人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课堂教学。

一、成功的课堂来自平时的语文积累

语文的积累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显性的积累,这包含平时的精美字词句篇等,精美语言材料、典型的语言应用案例,还包括应用精彩的实例,有代表性的语言应用错误案例,通过长时间的运用,积累成自己的语言库;其次是精神层面的积累,其包括思想层面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与生活的体验,方法的运用及掌握等。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如何进行积累,教给他们方法与技巧,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与习惯,具体可进行如下操作:

1.诵读。诵读是有效的语言积累手段,具有典型的语言材料,包括古今中外的语言名篇,名言名句,精美文段等。都要求学生去掌握。正所谓:“习惯成自然,自然成规律。”通大量的诵读中外名篇的精美文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做笔记。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做笔记,帮助学生对文段进行分门别类,如何对精美的语言及文段进行归纳总结,完成学生对语言的积累

3.投入的阅读。阅读的材料不要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要广泛涉猎课外的精美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去体验、并在阅读的同时作好阅读笔记,记录下自己的阅读体会、思考及心得。

4.测试。有效的测试也是一种良好的积累,运用方法。对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综合梳理,帮助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心中进行有条理的梳理,归纳分类。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让学生养成这种良好的积累习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积累,梳理的良好品质。同时,教师也应注意方法的运用要合理,切不可搞数量而不注重质量,不能杂乱无章。更不要把其搞成的教条主义的形势。

二、掌握好语文活动课的尺度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下的教学活动,而是指学生的学习活动。它的侧重点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教学,它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与传统的教学学习活动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在教学的内容上,它所强调的是语文的社会实用性,而传统的语文教学相对而言内容比较狭隘,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更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涉及的知识层面也是多方面的,特别是触及到了新的事物,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和生活特色。所以,这弥补了平时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较全面的反映出了现实生活对语文的知识掌握和理解层次。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又能加强学生对语文的掌握能力,使学生产生兴趣又不枯燥,让学生感受到原来语文学习是那样有趣,真的很用。

三、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有足够的耐心

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切莫去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因为此时你没有足够的耐心听取他们的理由,听他们的讲述,更不可能给他们太多的机会。意志薄弱,自控能力不强,极易反复无常是生进生的最大特点,所以,在做后进生工作时,要抱着允许学生出错的思想准备,切不可方法简单,行为粗暴,像什么:“我都给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怎么还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更不能动不动就让学生叫家长。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可能指望一次就成功,收得良好的效果,这是不现实的,遇到后进生的不良习惯出现反复,作为教师而言要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诱导,及时解决。耐心教育并不等于消极等待,而是要我们做有心人,要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积极条件。

其次要有诚心,以诚相待,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之交流,羸得学生的真心,如果学生把你当朋友来看待,那以后的工作就好做了,许多的后进生都很‘义气’,如果他们把这种“义气”暴发出来,把你当作朋友,时时为你着想,这说明你就离成功不远了。当众对他们进行批评会刺激他们的自尊,这又转化为了你工作的难度,这是做思想工作的大忌,而以诚心相待是羸得他们信任并取成功的保障。

四、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

篇3

问题情境是特殊的情境,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知识等内容,让学生从直观中了解化学知识,在问题的引导和启发下投入到化学知识的探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改下,问题情境创设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只关注了情境而忽视了问题的引导和启发作用,从而导致课堂表面活跃而实际效果不佳的现象。其实,问题情境包括了情境和问题两个要素,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因素,而问题则是用于启发学生的手段。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创设情境并在情境中蕴含问题,提出问题后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入新知学习或让学生对新知有更深刻的认识。

生活是情境的源头,因此教师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案例来创设问题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以生活中的钢铁腐蚀、铁锅生锈、铜质水管长铜绿、铝质器皿擦亮后变暗等现象来导入,然后以这些现象的化学反应为问题,从而引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探究。又如,在氨气的性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以液氨泄漏事件来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办法,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思考问题,从而深入到本质问题的探究中。可见,结合生活创设情境,通过情境引出问题,通过问题引入知识探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二、合作探究要有讨论有指导

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合作探究改变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教学,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中构建知识体系。在合作探究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忽视了这一点,课堂就会变得松散无度。

合作探究首先要体现教师的指导性,即在合作探究实施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例如,在学习“每摩尔H2SO4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时,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摩尔H2SO4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这种特定的粒子只能是H2SO4分子,其余的氢原子、氧原子、氢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微粒都不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所以,定义中的“物质”与“微粒”必须一一对应,这种微粒实际上就是该种物质的本身。教师以问题“1molH2SO4含有多少个H2SO4分子?含有多少个氢原子?含有多少个氧原子?含有多少个氢离子?含有多少个电子?含有多少个质子?含有多少个中子”作为启发,让学生在逐层探究问题的基础上理解。其次,在合作探究中,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当学生分小组对问题探究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并讲解重点。又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化学键形成的时候放出能量,断裂的时候吸收能量”,然后提出问题:“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能量是如何变化的?能否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能量变化的原因?”小组学生围绕该问题进行讨论,教师总结“虽然力的种类和大小不同,但是本质都一样,就是形成作用力时要放出能量,破坏作用力时要吸收能量,即物质的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

三、实验教学要有过程有创新

篇4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初中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使他们面临很多的心理问题或困惑,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极为必要。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很多,语文教师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的前提下,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组成部分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有着心理健康教育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更应把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作为重要任务,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语文学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不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语文是将古今鲜活的事例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分清善恶美丑,以古今贤能为榜样,在对作品的学习中感悟借鉴。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认识,正确评价,更好的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挫折;保持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状态;对学习投入极大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更有效地创造价值。

二、利用语文教材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性格、健康的情绪情感和健全的意志品质。健康情绪情感与良好性格的培养。性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养成良好的性格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良好的性格对健康的人际关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鸿门宴》中一代枭雄项羽,灭秦势如破竹,但终因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功败垂成;《赤壁之战》中猜忌多疑的曹操,正是被人抓住了性格弱点,落得大军被烧的结局;《孙膑与庞涓》中满腹才学但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庞涓,最终成为反面教材。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心胸宽广,不与人计较,廉颇也能知错改正,负荆请罪,两人成就历史佳话。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要有意识将性格情绪对人的影响指出恚让学生懂得健康情绪情感与良好性格对人生的影响。健全的意志品质培养。在学习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时,教师要让学生深入理解有业、敬业、乐业之必要,认识到敬业乐业是人类合理的生活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责任心”与“兴趣”。读《傅雷家书》,要让学生细细体会一个父亲的关心体贴,对挫折要有正确的认知和对挫折的耐受力及挫折的排解力,面对挫折要学会坚强。在学习《过零丁洋》等诗文时,要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三、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指在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助于自我完善、心理保健及促进社会协调。教师要多设置主题活动,设置研讨交流环节。课内小组交流。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置问题。如“刘邦在鸿门宴中为什么能死里逃生”(《鸿门宴》),“时传祥精神在当代是否还有意义”(《寻找时传祥》),“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穆公退兵的”(《烛之武退秦师》)。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学会认识自己、欣赏别人,展示自己。在研讨交流中感悟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会虚心倾听,学会反思,勇于发表不同意见,对不同于己见者不讽刺、不挖苦,要让学生知道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学会在交流中探索,在探索中求证。课外实践活动。利用周六日和寒暑假,为学生布置社会实践作业。有独立学习完成的,也有小组集体完成的。如学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爱这土地》等课文,以“爱祖国”或“爱家乡”为主题布置手抄报作业,让学生感受祖国和家乡的变化;又如“我爱老照片”主题手抄报,让学生在搜集老照片时感受成长的快乐,感恩父母和家人;布置“寻找那些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物品”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时代的变迁。课内外主题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研讨交流中对自我有了正确的认识,增强了自信,增强了学习的乐趣。

四、通过作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作文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光镜”。有些成绩平平的学生有时写出一些有真情实感,令人爱不释手的好作文,而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作文却写得很一般,很平淡,很让人失望。因为在低成绩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挫折、失败和痛苦比较多,这对他们的成长来说似乎是“坏事”,然而对写作来讲却不能说极其有利。学生积郁在心里的喜怒哀乐以及强烈的爱憎,一旦找到喷发的突破口,往往可以写出很多叫老师兴奋不己、拍案叫绝的优秀作文。所以,语文教师要仔细地寻找表达他们感情的突破口,热情鼓励并指出努力的方向。

2.通过精心选择文质兼美的课外阅读文章,对初中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他们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并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但教给他们读书方法,还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阅读感受,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自己教育自己,培养良好的自我教育习惯。

篇5

1.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所以我多次参加新课程培训,不断更新观念。

1.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厚实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丰富了,教学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1.3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为了开阔眼界,丰富知识,要不断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更有效的教学?”从而在一堂课上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灌输”为“乐学”。而这一切需要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2.以人为本,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首先,对学生要有爱心、细心、耐心和一颗平常心,多想一想学生的处境、基础、压力。学生出现兴趣下滑和厌学情绪时,要有耐心和平常心,不要急躁和厌烦。其次,要精心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教出语文的特点、语文的味道和语文的美,把阅读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得有趣味。把课变成师生心灵沟通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不要把语文教得“面目可憎”。

事实证明,学生喜欢你和你的课,就会主动学习,那么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3.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的过程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思考问题,并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懂得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明白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在学习中实现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舞台。

4.推进教学评价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

评价要坚持以学生为出发点,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模式。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考试评价分阶段性考试评价和终结性考试评价。阶段性考试应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方向,在检测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到达度的同时有利于语文的教和学,有利于保护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形成语文素养。考试内容应是所学内容的精选,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听、说、读、写、思与综合性学习之间的轻重关系,重点是把握好考题能级的“度”。

5.重视识字、写字的教学和训练

初中阶段,要继续扩大识字量,做到读音准确,笔顺正确,书写端正,字形美观。要加强识记能力的训练,提高写字的速度,把字写得端正、清楚、流畅,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6.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

日积月累,熟能生巧,是语文行之有效的经验,常用字词要记忆,诗文佳作要背诵。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完成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腹有诗书气自华”,要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学好语言必须下苦工夫,必须有丰厚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

7.要保证教科书以外的阅读时间

每天至少要有完整的四十分钟,周末至少要有两小时以上的整块的阅读时间。这一点实施起来有点困难,因为社会大环境日趋浮躁、焦虑,生活、学习节奏快得令人难以喘息,越来越缺乏宁静闲适的阅读心态,学生已经习惯投身于题海之中,所以必须改变以前的习惯,为阅读挪出时间。要树立这样的观念:教科书只是纯粹的维生素,而阅读才是真正健康的饮食,千万不要让充满审美愉悦的阅读具有浓重的功利色彩而被量化分解成对知识点、考点的攻克处理。课外阅读虽然投资多见效慢,但一定要给阅读留下空间和时间。课外阅读这朵花不应该被挤到角落里而干枯萎谢。

8.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

学校规模不同,其阅读条件也千差万别,条件不足的,要自己创造条件。如在班上建立图书角,动员学生把自己的书刊拿出来,互相交流,也可和学校图书馆建立联系,以方便学生借阅。要充分利用各方面条件开掘书源,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很大,如不加以指导,不仅会浪费时间,收获不大,甚至还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要提倡有目的、有选择地读书,以提高阅读效率。在这一点上,教师的指导作用尤其重要。教师应围绕课内语文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有关书目,使课外阅读真正成为课内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9.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每一个学生都应成为创造者。

篇6

已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权威与主宰。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头昏脑涨。教师一黑板一黑板地板书,学生一张一张记笔记做题,都很疲倦,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一定要适时转变自己的角色,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在讲“时间和位移”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伊始,进行兴趣导入;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阅读时,把不明白的问题勾勒出来,在学习小组内讨论,如果不能形成答案,则在班上继续讨论。教师作为主导,只是对学生问问题的角度是否与本课的重点难点相吻合上做好掌控。对重点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探讨,向纵深方向引导。对于非共性的和简单的问题,在巡视中或是在小组内解决。当学生掌握知识后,教师需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有关例题精选出来。可以作为小测,也可以作为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目的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充当讲解者,既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又能让教师了解他们的思路,还能给不明白的学生以启发。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就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解除学生畏难情绪

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以分析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理论为主,而高中教学更侧重于抽象的逻辑思维,以及对动态复杂的物理现象的认识。因此,从初中阶段进入到高中阶段,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加之有的教师求胜心切,对刚上高一的学生就要求以高考的样式去思考,去做题,讲一些有难度的高考题,令学生们颇感头疼,进而对物理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自信心缺失,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鉴于此,在教学中,教师特别是高一的物理教师,一定要注意通过各种方法排解学生的畏难心理。首先是把握好讲课内容的难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先讲清楚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然后对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不可急于上难度,不出偏题怪题,不搞难度比拼,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训练为主。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明白。当学生的基本功扎实之后,再逐步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再一步步接触一些综合性的习题,放慢节奏稳扎稳打,切不可急于求难。其次,抽象的知识不利于理解,教师要化抽象为直观,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物理教学中应注意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帮助学生化难为易,降低学物理的难度,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多采用生动贴切的比喻,真实可见的演示及亲力亲为的实验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的感知、理解和记忆创造条件。

三、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篇7

传统的课堂是封闭的,与学生相对的是文字性的文本,这恰恰囚禁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因此,要燃起求异之火,首先要开放课堂,将单纯文字性的文本情境化,让学生可感、可观、可听,获得文本与求异心理的撞击,使课堂迸发丰富性。

以鲁迅的《风筝》为例,这篇文章选自鲁迅的《野草集》,作者通过眼前北京二月的风筝想起故乡小兄弟玩的风筝,以及小兄弟那只被“我”毁坏的风筝,融于文章字里行间的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来自内心深深愧疚之情的无限内省,以及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这种种复杂的情绪都来自风筝。因此,为了丰富课堂,挖掘学生内心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教师可在教学之前利用多媒体创造情境:阳光和煦,草木萌发,清风荡漾,风筝翱翔于天际,许多小朋友争相追逐,与天空中风筝的争相尾随相呼应,一派快乐的景象。面对这样的情境,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你看到风筝会想到什么?”并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见解。有学生想到童年;有学生想到家和在外求学的自己;有学生想到自由与挣扎;有些学生想到规矩,道德,束缚等等,学生发乎自己的见解和想象,挣脱固定模式的限制,任由丰富的内心尽情想象,课堂由此变得丰富起来,而课堂的丰富又折射到学生的内心,使其看到其他学生的视角,并整合变为自己的。这是对教学的一次预热,在之后,教师再引出鲁迅的《风筝》,“我们来分析一下鲁迅由风筝想到了什么?”因为之前的求异且丰富的导入,学生会对这位文学大家从风筝想到的东西很感兴趣。

二、引发提问,唤起求异意识,促成自主性课堂

不仅仅只有回答才能使学生追随自己的求异心理,发掘事物的丰富性。将“提问”的权杖交由学生,学生也必然会将求异心理融于提问中,引发对事物的多角度、多方位的探索,促成学生自主性的,有自己思考,有自己目的,有自己认知的学习。学生自主性的萌发也使得课堂具有自主性,摆脱传统教育的受限于教师、受限于课本,受限于课堂的学习状态,更利于W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敢于惑,敢于问,敢于探索,敢于求知。

学生在学习《风筝》这篇课文时,常常迷于最后几段,读来仿佛是那个意思,又仿佛还有其他意思,迷惑,不解。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正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视角,正视课堂上出现的“异端”。例如有学生提到:“就像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心只得沉重着――这几句话好像掺杂着‘我’的失望之情,作者的小兄弟既然都原谅了,为什么‘我’的心仍是沉重的呢?”又有学生提问:“‘我’的小兄弟小的时候那么喜欢风筝,风筝被毁坏应该记忆非常深刻,为什么会全然不记得了?”面对这些新奇的问题,教师可让其他学生来回答,学生的有问有答充分的表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及文本学习过程中自己见解的发乎。

三、唤起想象,激发求异心理,促成创造性课堂

篇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这说明,语文教学改革是全面的、系统的,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面对这种要求,处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对语文教学改革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性与综合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做了研究。对于这三个关系的处理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意义重大。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借口教学改革,只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忽视基础知识的传授,也不能借口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而不顾人文素养的教育。

中国语文教育的工具性特点主要受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的影响。他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授予学生以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通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受此影响,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把教学活动的性质限定在“特殊认识活动”的框架之内,把教学目标集中在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上,形成了语文教学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个中心”。这种教育观念忽视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实践中具有局限性。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基本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改变只见文不见人、技术化的倾向。这容易使人们认为语文教学只重视人文性,认为基础知识不重要的错误认识,人为地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对立。

实际上,二者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与训练。学生通过学习必须掌握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基本的语文知识就无法理解和领会语文教学材料中的丰富内涵,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无法发挥。

其次,人文性是工具性的提升和丰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充分说明语文所包含的丰富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是在具备一定语文基础知识后才能获得的,并且是基础知识的深化和提升。

最后,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和谐统一的,二者统一的基础是语文实践。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在语文实践中获得并巩固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在语文实践中不断获得并升华的。二者不但不矛盾,反而是辩证统一的。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二、学科性与综合性的关系

《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新课标》正式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提出来,意义深远。“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是植根于语文学科的、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科性,而且要注重综合性,注重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既不能借口综合性否定学科性,又不能借口学科性忽视综合性,人为地制造学科性与综合性的对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实行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语文课程要增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

首先,“学科性”是综合性的基础。“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科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语文。语文学习本身就带有综合性质。但是,只有具有一定的语文学科知识才能够发现、欣赏生活中的语文学科之美,达到有效综合。没有语文学科做基础,综合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语文“综合性”是服务于语文“学科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综合学习更好地把握语文学科,丰富语文学科学习,而不是掌握其他学科知识。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综合性”只是培养语文探究实践能力的外在手段,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综合性”,但归根结底要体现内在的“学科性”。

最后,综合性和学科性是统一的。不管老师采用的“综合性”有多么“综合”,它毕竟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是离不开“学科性”的。不管“综合性”有多么华丽,它都是植根于“学科性”的。语文老师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同时不要忘了这是语文课,一切都应该建立在“语文学科性”的基础上,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只有“综合”而没有的“语文”的“杂课”。最近,北京多所小学在实施弹性课时中“开展主题课程,上课时间灵活化之后,教师们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课程观,进行跨学科教研,不拘泥于自己单门课的知识了” [1],实现了学科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三、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

《新课标》的实施鼓励广大语文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新,转变教学观念,这是不争的事实。有的教师认为在新的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崭新的,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根本区别。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新课标》不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的扬弃与发展。教学改革要对传统语文教学批判地继承,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继承性与创新性并不矛盾,是统一整体的两个方面。

首先,继承性是创新性的基础和前提。再好的教学改革也要有适合其存在和成长的土壤。我们要在对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的同时,继承好的传统、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比如,熟读精思、质疑问难、整体阅读、整体感悟、诵读品味、以读代讲、背诵积累、边读边想等,这些经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或训练方法,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恰当运用,绝不能“像倒洗澡水一样把孩子也一起倒掉”。因此,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更不会有创新。

其次,创新是继承发展的必然。比如,在传统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对擅长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这样的教学方法情有独钟。《新课标》并没有提到相应内容。因此,一些教师对此感到困惑,不知道语文教学中是不是就不能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实际上,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要义,应该说是一种十分有用的阅读方法。既然有用就可以继承,但问题是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把它作为唯一的方法教学,加上对这种方法的机械套用和不适宜的强化,使阅读教学成为一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在继承的基础上必须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发展和创新都是在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在积极实践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要多一些辩证思考,准确地理解和诠释现代课程理念,使语文教学走进新的境界。

最后,继承性与创新性是统一的。任何改革都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教学改革更是如此,这是由教育教学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决定的。比如,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每一次修订都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加以修订的,而修订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在前面实施的课程标准的修改基础上的修订,不是全盘否定。这种修订本身就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4-0173-02

一、引言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及其相关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理论性与实践性强,在学科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该课程涉及范围广泛,包含较多的数学概念和公式推导,具有内容多、概念抽象等特点。对于大多数应用型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生来讲,由于其基础相对薄弱,常常会觉得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只能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死记硬背,而不能领悟其实际意义,从而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2]。同时,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通常感到概念抽象,对其中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难以理解[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课程内容、消化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同时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通过问题引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具有一定复杂性的实际问题,将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课程内容,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借此过程展开知识的建构,促进学生获得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4,5]。

二、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的实施

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以下五个过程来实施。由于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在信号分析和处理等方面具有的诸多优越性[6],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数字音乐和计算机系统等。而自然界通过传感器感知的信号,通常都是连续时间信号,如温度信号、湿度信号等。为了能够利用离散时间系统分析和处理连续时间信号,需要将连续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信号,本文通过本课程中“信号的时域抽样与信号的重建”小节的内容具体分析该方法的实施过程。

2.问题的引导。教师通过引导以及学生的观察,学生普遍能够得到三段音乐片段的不同,第一段音乐优美,流畅;第二段音乐尽管能够听出片段内容,但有明显的卡顿;第三段的音乐效果明显地要好于第二段,卡顿效果减弱。此时教师就会带着问题来启发学生:这三段音乐片段是通过对连续时间的同一音乐片段抽样之后恢复出来的,那如何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离散化?离散化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什么参数对恢复出来的信号有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

4.问题的回顾。通过对抽样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抽样频率不同,恢复出来的信号有的无失真,有的产生了失真。第二段音乐片段不满足抽样不失真的约束条件,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了抽样,产生了频谱混叠,从而产生了失真。这就对三段音乐片段为什么会有不同进行了很好的解释和说明。为了改善频谱混叠情况,在对连续时间信号抽样之前,先进行抗混叠滤波。尽管连续时间信号通过抗混叠滤波器后会产生截断误差,但通常截断误差是远远小于混叠误差的,如图3所示。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第三段和第二段音乐片段相比,具有同样的采样频率,但失真要小于第二段的原因。

5.問题的总结。最后,对问题进行总结:为什么要进行抽样?什么是信号的抽样?如何进行信号抽样?让学生回顾实例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过程进行回答,加深和巩固本节所学习的内容。这样,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带着问题和教师共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个授课过程都围绕着所提出的问题,始终使学生保持着探知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紧跟教师的授课思路,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语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内容多、概念抽象等特点,从提高课堂授课效果以及教学质量的目标出发,本文提出了问题引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课堂学习,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授的课堂内容。以案例的形式,探讨了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详细展示了该方法在课程授课中的实施方法,体现了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在本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倩.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中创新性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145-146. 

[2]霍铖宇,卢怡,吴正阳,等.PBL教学模式在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147-148. 

[3]刘婷,王帆,杨婷.《数字信号处理》综合性课程设计的改革与探索[J].山西电子技术,2015,(2):82-84. 

[4]李敏通,赵继政,迟茜,等.问题教学法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5,(21):70-71.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0-6862-02

1 概述

DSP往往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即数字信号处理,另一方面则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即数字信号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DSP》课程主要讲授的是DSP处理器的知识,涉及到的DSP就是指数字信号处理器。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背景下,DSP技术的地位尤为突显。因为数字化的基础就是数字信号处理,而数字信号处理的任务,特别是实时处理的任务,主要是由通用的或专用的DSP处理器来完成的[1]。目前,DSP已成为通信、计算机、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基础器件,被誉为信息社会革命的旗手。甚至有业内人士预言,DSP将是未来集成电路中发展最快的电子产品,并成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决定因素,它将彻底变革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2 《数字信号处理—DSP》课程的开设目的及教学现状

2.1 开设目的

《数字信号处理—DSP》课程是作为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嵌入式方向学生三年级第二学期的专业方向选修课来开设的。目前,嵌入式系统方向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我国也缺少大量的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为了紧密联系市场需求,丰富学生的选择,我院设置了嵌入式方向供学生选择。在传统的嵌入式应用中,分别采用通用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和DSP内核来执行通用功能与信号处理算法。因此,开设《数字信号处理—DSP》课程可以帮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填补DSP处理器方面知识的空白,也为今后从事嵌入式系统方向的工作奠定宽阔的基础。

2.2教学现状

从2009级学生开始,我们已经完成了两次《数字信号处理—DSP》课程的教学。由于我们的学生大都不太喜欢计算机硬件方面的学习和钻研,而本课程又偏重对DSP芯片的原理讲解和应用,因此,选修的人数并不多,所需的先修课程基础知识的积累也相对薄弱。此外,这个时间恰逢一部分学生准备考研、一部分学生实训就业的敏感时期,因此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勤现象严重,即使坐在教室里也不一定是在听课。所以DSP技术这门课程,要想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短暂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它的精髓,就需要不断的进行研究探索,找出一种最适合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

3 《数字信号处理—DSP》课程的教学内容

3.1 理论授课内容

本课程初次授课时选用了电子科技大学彭启琮老师主编的《DSP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作为教材,系统地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思想和优越性,对目前国内外最为流行的德州仪器C2000,C5000,C6000系列处理器硬件结构与软件结构做了详细描述。讨论了DSP的集成开发环境与工具。在算法方面,涉及了常用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工程实现方面讨论了DSP系统中最常见的硬件基本电路以及软件设计调试等工程问题。但由于所授内容主要围绕TMS320C54X系列芯片展开,和我们的实验环境及设备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后期重新调整了教学内容。主要以TI公司的TMS320F2812系列芯片为描述对象,以应用系统设计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DSP技术的基础知识;典型的DSP芯片,TMS320F2812的体系结构、原理和指令系统;其次介绍了汇编语言开发工具、汇编程序设计和应用程序开发实例;然后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DSP芯片的片内外设应用和DSP系统的硬件设计,并通过几个应用系统设计实例介绍了DSP芯片的开发过程。

3.2 实验内容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短期内熟悉DSP处理器的结构和应用。在实验环节我们也设计了不同的实验项目:

1)CCS开发工具的使用。TI公司的DSP处理器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而CCS则是TI公司提供的DSP开发工具,因此,要学好和用好TI公司的DSP处理器就必须先掌握CCS的基本使用。所以在这个实验项目中我们要求学生掌握CCS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一些高级工具的使用。

2)基于DSP处理器的实验。例如DSP芯片存储器(包括片内和片外) 配置及验证实验。

3)基于DSP系统的实验。包括中断处理、定时器使用、A/D和D/A转换实验。

4)DSP片内外设实验。包括GPIO管脚使用、McBSP串口实验等。

5)DSP算法实验。包括FIR和IIR滤波器实验,FFT实验等。

6)DSP综合应用实验。包括电机控制、交通灯控制等实验。

上述实验根据学生的能力,要求完成最基本的部分,其余可以作为学生自由选择的项目。此外,通过实验室开放的环节,帮助那些对研究DSP处理器应用开发感兴趣的同学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完成更高难度的设计。

4 《数字信号处理—DSP》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4.1 存在的问题

《数字信号处理—DSP》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而传统的教学往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加之学院本身缺乏工科背景的支持,在教学中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集中起来包括两方面。

1)课程内容丰富,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一方面教师要在有限的学时内讲授大量对学生来讲完全陌生的内容,在教学内容安排和学时分配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学生学习DSP不仅要掌握它的硬件结构,还要学习汇编软件编程,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这样一来,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2)缺乏真正的实践场所和机会。我们目前的实验教学还是停留在实验室环境下,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去练习,将相关课程的知识糅合到一起,这样一来知识的学习就显得系统性不强。

4.2 改进的措施

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大胆进行改革和探索。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及给定的课时数,对教学内容本身的深度、广度进行适当裁剪,以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为准。在教学方法上,加强案例教学法等新方法的应用。

2)以电子设计大赛为契机,以毕业设计为导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练习。此外,积极为学生联系相应的实践实训基地,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所学知识的用处,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5 结论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DSP处理器的应用将会更加的普及。《数字信号处理—DSP》作为一门综合性强、内容多、实践性强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它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因此,这门课程“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用”都将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反复探索和研究的问题,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让这门课程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启琮,李玉柏,管庆.DSP 技术的发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11

新闻院校的“游击战术”包括:让学生交互地进行工作,达到以前从未有过的程度――把那些唯一的目标是做好新闻报道的人转变成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驰骋的“半专业级”技术人员――真正实现左右脑的融合。一些新闻学院甚至与计算机院系通力合作。此改革有两大基本目标:在这个传统媒体迅速衰落的世界,使新闻工作者在市场上变得吃香,同时使新闻院校保持盈利。

纽约大学

新闻业的就业缺口从来就不多,所以纽约大学新闻学院明智地要求本科生获得双学位,这项规定已经存在了近十年―这段时间正值报章杂志行业的萎缩期。纽约大学阿瑟・卡特新闻学院(Arthur L.Carter JOUlTlalism Institute)院长布鲁克・克勒格尔(Brooke Kroeger)教授表示:辅修课程并不是让学生完全深入到另一门学科里去,而是使这些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懂得如何“在其他学科中挖掘现存的知识”。

克勒格尔还负责了全球联合学习计划(Globaland Joint Program Studies,简称“Glo-jo”),这项计划除了要学习新闻学22h,还要从另外8种“能让人有所提升”的学科中挑一门学科学习,例如近东研究、亚洲研究、宗教研究等等。“Glo-jo”创立于2007年,今年有100个申请人竞争秋季入学的15个名额。

纽约大学还在酝酿实施一项面向所有新闻学本科生的计算机数字培养计划,其中包括5门计算机科学课程和1门新闻学课程。这项计划预计明年正式施行,对此,克勒格尔表示“很看好它”。

纽约大学新闻学教授杰伊・罗森(1ay Rosen)表示,这种新创的双学位制度是迎合市场需求的尝试。他说:“新闻从业者,尤其是纽约的新闻从业者一直不断给我们打电话、写邮件,询问我们是否可以推荐有编程能力的人去他们编辑部工作。所以,这种双学位制度是对此以及对如今的新闻业需要更多技术创造型人才这一现实的一种回应。”

罗森主管的“Studio 20”计划是一个历时3个学期、面向毕业生的以项目为基础的工作室课程学习计划。他介绍说,该计划“是新闻院校新人训练模式遇到瓶颈时应运而生的。”“Studio 20”让学生和资深媒体人合作完成项目。罗森说:“这么做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创造出一些东西,在推动实践发展的同时为新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媒体界名人也会定期为学生开课、做演讲。

去年9月,该学院筹办了本地化博客网站“东村博客”(East Village Blog),这是“Studio 20”的最新项目。纽约大学与《纽约时报》合作,后者提供可以覆盖纽约曼哈顿东村地区的交互式网站空间,而学生则负责在网站上内容。网站的社区成员可以在上面提交新闻构思和建议,假如他们的作品符合要求,将有机会以全文形式发表在《纽约时报》印刷版上。

罗森把“东村博客”视为“教学与实战、新闻产业与大学、大城市的新闻业和地区新闻业”的“混血儿”。他认为,这是一项近乎完美的学习实践,并且如果顺利的话,对《纽约时报》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实验平台。罗森表示,这个项目代表了新闻教育的发展方向,“学会如何与社区参与者打交道的同时创作出高质量的新闻作品,这是我们毕业生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同时也能促进下一个时代新闻业的蓬勃发展”。

根据对新闻学院学生的调查,克勒格尔说:“情况很稳定,我认为这在其他学校也同样如此。”已有25年工作经验的罗森表示:“或许新闻业开始兴起是在10年前、15年前,但目前它还没有真正开始走下坡路。”

虽然现在为在校本科生提供就业数据还为时过早,但新闻学院负责就业服务的帕梅拉・诺埃尔(Pamela Noel)说,他们已经看到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尽管有些学生已经踏上合适的工作岗位,但诺埃尔表示:“学生毕业后可能要花几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工作。好的实习经验对找到好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今年夏天,纽约大学仍将举办针对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超本地化新闻编辑暑期课程班。

纽约城市大学

纽约城市大学的新闻研究生院是学术领域的新贵,2006年才正式建立,但这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副院长朱迪斯・沃森(Judim Watson)说:“从零开始制定课程内容是一件幸运的事,比较而言,在已有的课程中增加新的课程要难得多。”

沃森的确有理由感到满意,需一年半完成的硕士课程最初只有50名学生,而去年秋天该院入学人数则达到了90人。她说:“新闻业并不会衰退,相反的,人们会对它更感兴趣,因为如今人们会有更多的途径获取新闻。新闻学还是很有市场的,我们确信,我们的毕业生掌握了21世纪新闻业所需的全部技能。”

该研究生院的学生平均年龄为27岁,他们必须达到3.0的绩点才能入学。他们中的三分之一为应届本科毕业生,三分之一是准备把新闻作为第二职业的人,而剩下的三分之一则已经是新闻从业者了。对于第三种人,沃森表示:“他们知道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他们重新回到学校充电,并重新思考该如何做好一名新闻人。这样能提高他们的技能。”

纽约城市大学新闻研究生院提供许多与数字化相关的课程,包括交互式新闻课程,该课程分为三个等级,目前已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了。像纽约大学一样,纽约城市大学也和《纽约时报》共建了一个超本地化的网站。

沃森说,目前学校最受欢迎的课程是国际新闻报道;而体育和社会学课程却受到了冷落。她认为,并不是学生们对此缺少兴趣,只是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在硕士课程计划中,暑期实习是富有创新意义且非常必须的。大多数学生自己可以找到实习工作,而对于那些没有实习机会的学生,学校会提供给他们3000美元的补助,使他们能够在整个暑假从事没有报酬的新闻实习。沃森表示,2009年的新闻院校毕业生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占2009年全部毕业生的16%)毕业后通过实习直接找到了工作。

沃森说,今年学校的就业率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仍然会保持领先水平,并接近其他学校的数据。在过去两年中,纽约城市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6个月后的就业率为:2008级为79%,2009级为78%,这其中不包括自由职业者。据沃森说,大部分做兼职新闻工作的毕业生实际上会找两到三份兼职,工作时间累加起来每周超过40个小时。她补充说,兼职岗位通常会转为全职岗位,“我们预计,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最后将成为独立的从业者”。

为此,学校于一年前创立了陶氏一奈特创业新闻中心(Tow-Knight Center for Entrepreneurial Journalism),这是一个颁发职业培训证书的项目。陶氏基金会(Tow Founda60n)与约翰和杰姆斯奈特基金会(John S.and James Ll Knight Foundation)共同提供了10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新闻学院则提供员工和技术的物质支持。在参与这个由5门课程组成的项目之后,每一位学生――包括很多从业记者都找到了可行的“新闻之路”。他们掌握了企业创立、寻找投资者、在必要时出售企业等一系列内容。沃森表示:“他们学到的是从头至尾的整个过程。”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

像其他许多新闻学院一样,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新闻学院也出版了自己的报纸。不过,这份《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the Columbia Missourian)在只有两份日报的哥伦比亚市同时担任着早报的角色。该校不仅仅只为学生提供写作与出版的课程,还会借助如何进行融资以及报业竞争这样的现实问题来增强他们的技能。

尽管当地的晚报《哥伦比亚每日论坛报》(theColumbia Daily Tribune)拥有更高的发行量,《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编辑、副教授杰克・夏洛克(TakeShedock)指出,《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拥有很强的竞争力,因为它有无薪酬的学生采编团队,并且由教授级的专业人士监督出版,而这些专业人士的工资也是由学校支付的。而且,这份新闻学生办的报纸也吸引了一些广告资金。

如今,这份拥有103年历史的新闻学院报纸也可以在上在线阅读了,发行量也在不断提升。它目前包括一个娱乐杂志网站,以及――一个让读者们写下自己故事的网站,而其中的很多故事会发表在印刷版报纸上。

“转变”(The Transition),是这所新闻学院的一个实验性强化项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形成数字化的观念。该项目强调了创建印刷媒体和创建数字化媒体的不同之处。其有一个独特的理念:把《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新闻印刷部和网络部的工作内容进行明显的区隔,虽然办公地点还在同一个房间。

在这个“转变”项目中,纸质版编辑和网站编辑分工协作。作为前任编辑的夏洛克相信,纸质版编辑必须转换角色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他说:过去纸质版编辑是质量控制者,要保证语法正确、事件真实――基本上是确保你没有做让自己陷入窘境的事。而现在,新闻工作远不止处理报纸上的文字,我们发现,目前对传统纸质版编辑没有过多的要求。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具备批判性的思维,我们希望他们可以与读者交流,在线分享内容,使用社交媒体,并为新闻事件寻求更多的来源。

自从“转变”项目开始以来,网站的访问量增长了10%至15%。

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也跟上了潮流,今年秋季开始提供新闻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双学位。

据新闻学院称,双学位的好处之一是它可以帮助学生成为“新闻应用的数据开发专家”。尽管对于新闻工作者擅长网络调查这种说法稍微有点夸大其词,但如此形容这种技能对媒体工作的意义却并不夸张。如今,网络上的大多数内容并不能通过商业性的搜索引擎找到,而只能来自于特定的网络资源。于是,获得这些信息的能力就成为调查性新闻报道的关键。

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计算机科学教授茱莉亚・赫施伯格(Julia Hirschberg)在向《连线》杂志网站解释双学位的需求时称:“新闻机构的IT部门提供的软件记者们并不使用,而记者需要的软件在计算机领域是不切实际的。我们致力于培育出对这两个领域都有所了解的新一代新闻记者。”学院网站称,这项新计划可以提供信息设计以及如何建立网站的实用技能。

新的双学位将被加入到学院现有的新闻双学位项目中,现有的新闻双学位项目包括商学、国际与公共事务、法学以及宗教学。新闻学院的学生数量也有所增加。据副院长伊丽莎白・费什曼(ElizabethFishman)表示,2008年的申请人数猛增了40%。

在速度面前,好的编辑能力就不那么重要了么?费什曼称:“只能说,如今你在工作场所拥有的编辑时间减少了,该领域的指导也在减少,因为世化太快。这可能正是申请新闻学院人数增加的原因,因为学生们知道就读新闻学院可以让他们获得与教授一对一的学习机会。”

哥伦比亚大学的新媒体与技术课程似乎获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新闻学院职业服务网站的消息,2010年,毕业后进行“实习、社团组织、全职工作,或者如自由撰稿人的其他兼职工作,或者继续学术生涯”的学生占69%――比前几年有明显的增长。2009年的数据是64%,2008年为63%,2007年约为60%,2006年则是“大约52%”。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是美国顶尖的新闻学院之一,其2010年的就业率(包括无薪工作的学生以及不找工作继续学业的学生)仅为69%,所以这一相当低的数据也代表了新闻学院的发展趋势。正因为如此,新闻院校才纷纷修订和改进课程内容。对于那些对艺术与新闻有渴望、对金钱没有特别追求的团队而言,新闻学这个领域还是一如既往地充满着吸引力。

纽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克勒格尔说:“我并不认为新闻业的工作很好找,不过这是人们真正想做的事。”

提供给雇主他们想要的

篇12

邮件采访的便利

如今,邮件采访已经成为全球新闻实践的重要手段。1997年,历史上首次主要通过邮件采访的调查报道获得普利策新闻奖,邮件采访实践在西方新闻界引起轰动。于是,以电子邮件为主要采访手段的邮件新闻学受到新闻学界与业界的重视。

资深记者纳尔逊自己非常看好邮件新闻学的前景,他在总结报道的体会时认为在完成第一次面对面采访之后,接受采访的高级官员非常乐意使用电子邮件接受采访,因为他们工作非常忙碌,多次进行现场和电话采访显然不太现实,而使用电子邮件进行采访却非常顺畅方便。现在已经十几年过去了,通过邮件和更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采访已成为记者的常用手段。但无论是对于传统新闻报道还是深度报道来说,电子邮件依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虽然有许多记者对电子邮件采访的速度与效果持赞成态度,但有些记者还是持有谨慎和顾虑,他们认为电子邮件采访不如传统采访那样透明和可靠。虽然电子邮件采访可能克服了电话采访的某些弊端,但同样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因为电子邮件采访的信息是经过思考的、非自然的真实交谈,另外不如现场采访那样还可以通过被访者的表情、语气等判断信息的可靠和对真伪做出甄别。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记者看好电子邮件采访带来的喜悦,但在传统记者和年轻记者之间关于电子邮件采访的争论也持续不断,传统记者始终认为现场采访,或面对面的采访,或者电话采访与网络采访相比。具有无可替代的绝对优势。一些编辑最大的担心是电子邮件培养了记者的双腿的懒惰和使用不可靠的信息来源。美国新闻学会主席史蒂夫・巴特利认为电子邮件采访有其自身的缺陷,但一概否定也不是明智之举,难道电话采访就一定比电子邮件采访更可信吗?使用电子邮件本身与新闻报道真实性无关。不少记者做法值得借鉴,即通过电子邮件采访获取新闻线索,再通过电子邮件采访来验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最后通过电话或现场采访完成新闻报道。

邮件新闻学的争议

其实,关于邮件新闻学争议的焦点就是要不要进行现场采访。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学的本质是用事实说话,这就要求新闻媒体一般都要求记者到新闻现场进行采访,以求最大限度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因而,电话采访和邮件采访只是现场采访的补充和证实手段。对电话采访而言,它作为远距离的即时采访方式,具有经济便捷的特点,但其最大缺点在于非面对面沟通和“即时对话”的方式,语言的表达及问答的衔接,基本上靠语气显示表情,极易构成误解,也容易引起采访困难甚至新闻的失实。对邮件采访而言,它给被采访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而且也留下了物证。但其致命的缺点是只适合有书面表达能力的人群,另一个缺陷是对邮件内容的“有闻必录”让新闻媒体陷入“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因此,面对日益发达的传播技术,记者现场采访的基本功依然是唯一制胜的法宝。

现在,全球的新闻界对邮件新闻学展开激烈讨论,其本意并不是要否定亲身采访等传统采访方法,而是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借鉴和开发采访的新渠道。在有些新闻媒体的报道实践中,电子邮件采访开始压倒电话采访,因为电子邮件采访迅速、便捷和实用,比其他的采访方式更经济。全球著名的《华尔街日报》曾获得2003年普利策专题报道奖,报道作者丹尼尔・戈尔登就是通过电子邮件获取新闻线索的。他认为电子邮件提供的文字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可以防止因错误引用而引起的麻烦甚至诉讼,但最好还是要进行现场和电话采访,之后再让被访者提供电子文本,记者就可以成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电子邮件采访还可以打破语言和地域的障碍,有些时候没有电子邮件采访还可能无法进行。使用电子邮件采访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便于与政府官员取得联系。也许电话打过去的时候他们正忙于公务,但这个时候却不耽误他们阅读邮件。事实上,许多政府官员已经懒得接听电话,而是习惯于使用电子邮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