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范文

时间:2024-02-26 14:50: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

篇1

第一阶段(1978-1984年),取代体制。取代体制,使农民部分获得了生产经营自、家庭自治权、产品享有权等,实现了生产经营过程中责、权、利的统一,劳动者能够根据自然条件的变化随时随地灵活决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功能,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农民的创造潜力,农业实现高速增长,农村生活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第二阶段(1985-1991年),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连续几年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出现了卖粮难以及收购粮食“打白条”问题,被认为是“超常规发展”带来“低水平过剩”,导致了农产品统购与派购制度的改革,这一改革是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走向市场的重大突破(郭书田,2008)。同时,国家决定大力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上,国家一方面积极鼓励发展多种经营,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农民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产业活动和发展乡镇企业。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异军突起,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从传统的农业单一结构转向多部门的综合发展。通过这一时期的改革,市场机制逐渐被引入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之中,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奠定了基础。

篇2

0 引言

经济转型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企业财会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弊端,因此,企业要不断加强财会体制改革,改变落后的管理观念,及时发现并解决财会体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以适应现阶段的经济环境,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

1 目前我国企业财会体制存在的问题

(1)财会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财会管理制度,相关部门责任划分不明确,解决财会问题时主要依靠已有经验。此外,很多财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较少,给财会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笔者认为,财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决策及发展前景,甚至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极大影响。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应该不断健全和完善财会管理制度。

(2)财会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企业财会管理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不够严格,有些企业甚至选用家人或者朋友来从事财会管理工作。由于这些人的专业素质偏低,遇到问题时大多依靠自身的经验,没有接受过科学的专业培训,导致企业整体财会管理水平偏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3)对财会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由于企业对财会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大部分企业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财会管理部门,没有意识到财会管理的重要性。传统的管理理念认为,企业无需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只需重视业务工作,造成企业资金浪费,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 经济转型发展与企业财会体会改革的具体策略

(一)经济转型发展对企业财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1)促进组织活动的规范性。企业财会体制改革能够与经济转型接轨,在建立财会管理机制的基础上要结合企业的发展状况,采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适应改革后企业的发展,促进组织活动的规范性。企业财会体制的改革,能够避免企业的偷税和漏税行为,促进企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2)保证财务活动的真实性。企业财会体制改革有利于保证财务活动的真实性,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单据、报销凭据等原始数据,这些数据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及相关行业。如果原始凭据不能客观、真实反映财务活动,则会影响企业的决策,造成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要结合经济转型发展状况及自身的经济实力,积极开展财会体制改革,确保财务分析真实反映社会活动。

(3)推动企业财会体制改革。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践情况进行改革,并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经济转型发展推动了企业财会体制改革,为适应经济转型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管理体制、发展目标、发展理念、核算方法等都要做出相应的改变,逐步实现与国际财会管理的接轨,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

(二)经济转型发展与企业财会体制改革的具体策略

(1)转变财务管理意识。企业财会体制改革要从转变财务管理意识和自身管理意识着手,注重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观念转变。财务人员为了适应新的财会制度,要加强财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并掌握经济转型发展的特点和内容,将其作为财务决策的依据。此外,管理者也要转变财务观念,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具备基本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能够准确的为决策者提供财务信息。

(2)创新财会运行机制。财会运行机制是企业财会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财会工作的重点可以由单纯核算的模式向兼顾企业经营决策转变,让财务部门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济决策中,为企业提供客观、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在生产决策方面为产业结构提供建议;在经营决策中制定贷款的回收以及销售策略;在利润分配决策方面协调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关系。

(3)健全财会管理制度。企业资金是确保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改革企业财会体制就是强化企业的资金管理和使用。健全财会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实现对资金的管理,不仅要实行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还要进行相关技术的革新,严格资金的使用制度。监督制约机制是指企业的各种款项登记及财务管理工作,都要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员工一同进行,达到相互制约的效果,避免财会处理工作出现差错及违法犯罪行为。

(4)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财会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企业的财会管理水平,因此,要加强对财会管理人员的培训。企业在进行招聘时,可以重点考核财会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招聘成功后要定期对其进行技能培训与考核,使其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保证企业的长效发展。

3 结语

企业财会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转型发展需求的必然结果,在改革与创新过程中,企业要不断转变财务管理意识、工作方式、管理制度,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篇3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十二五”期间的总体思路,勾画了中国这个现代化航母以变革推动转型发展的战略抉择,这也是中国企业前进和提升的战略抉择。

一、财会体制的改革创新是经济转型发展的保障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企业建立与经济转型相适应的财会管理体制是“规划”目标实现的保障。所谓企业财会管理体制是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工作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运行机制。财会体制的陈旧落后,直接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若没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就无从谈起。

企业财会体制的改革创新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纽带,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努力建设和完善融合国际经验、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企业魅力、充满生机活力的财会管理体制,保障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转型发展对企业财会体制转型的影响和要求

企业财会体制的改革创新也是一种“转型”,“转型”即“转轨”和“变型。财会工作的“转轨”是要求财务会计工作突破企业旧有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发展方向与转型经济及国际化发展相一致;“变型”是财会工作的内变,即工作重点、核算方法、管理手段等方面的不断建设和完善。“转轨”与“变型”结合起来,正体现出企业财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同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相配套。实质就是: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要同步提升,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以下实例,会对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改革创新有所启发。

推动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模式,着眼源头治理和本质安全。典型案例是潞安集团,该集团把安全投入作为企业的第一投资序列,不要最低成本,只要最优成本,安全费用提取达到吨煤50元。以装备、环境的高可靠性,以集约化、最简化、最优化的源头安全生产体系,保证高可靠性的安全生产;井下装备实现了重型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主要巷道实现了亮化、美化,所有工作面实现了低粉尘、清洁化生产。每年投入近亿元,进行专业培训、岗位培训、全员轮训,年均培训各类人员3万人次,所有员工达到了标准化作业、规范化操作、军事化行动。配备了最好的装备,创建了最好的环境,打造了最好的队伍。在此基础上,为防患于未然,潞安集团又按照“防得住、躲得开、救得快”的原则,探索建设了矿井新型防护救援体系,进一步夯实了安全基础,筑牢了生命防线。笔者认为,潞安集团“不要最低成本,只要最优成本”的财会工作理念,较好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结合统一。

三、企业财会体制如何“转型”

(一)企业财会工作者必须观念转型、角色转型

观念转型是指财会人员要不断学习、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当好决策者的参谋助手;角色转型是指财会人员要从过去的账房先生转型为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全面的专业管理人士。财会人员完成转型需要具备以下素质:

第一,职业操守。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实现财会工作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为经营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时、相关、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取决于财会人员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

第二,较强的学习能力。经济转型发展,使得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也随之改变。例如,国内企业在海外上市,需要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势必需要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商业运作模式的财会人员为支持民族企业的发展进行角色转型;再例如,转型经济带来企业的资源整合、兼并重组,财会人员不仅要接触新的报表,而且还会面对非常复杂的新型交易,解决新的会计问题。这些都要求财会人员必须花时间去研究,只有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新的思想、方针政策,学习新的法规、准则方法,学习更高的专业知识技能,才能完成转型经济和国际化发展所要求的观念、角色转型,才能不断提高转型经济时期的会计信息质量。这是经济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经济稳定、繁荣增长的有效保证。

第三,提高沟通能力,做全面的专业人士。财会工作者必须提高与企业各部门的沟通能力,这样才能与企业各部门工作协调配合,才能对企业有全面的了解判断;还要提高与决策领导者的沟通能力,开拓视野、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为领导当参谋,这样才能为决策者提供优质科学的经营决策方案。

(二)企业财会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是财会体制“转型”的核心

1.企业财会工作重点的转移

(1)从单纯的核算向全面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转移。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企业财会部门作为企业的经济信息中心,必须积极全面参与企业的各项决策。一是参与企业的投资决策,从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角度做好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二是参与企业的生产决策,分析各产品的边际贡献,为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三是参与企业的营销决策,在扩大和提高市场份额和资金回笼率的基础上,制定激励销售和货款回收的政策措施;四是参与企业的分配决策,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

(2)从事后算账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及时分析方面转移。事前预测,重点是建立市场信息反馈机制,搞好市场预测,包括市场信息的收集、筛选、反馈等;同时根据市场预测情况,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做好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事中控制,就是根据财务预算分解下达的指标,对各责任单位的执行情况和影响指标完成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监测和控制,并且做出及时、全面的财务分析,提出有助于增强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建议及对策,充分发挥财会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

(3)从单纯的会计管理向全面的财会管理转移。传统观念认为财会工作者只要最终搞好报表的报送就算完成任务了,在经济转型发展的条件下,这样的财会工作是完全不够的,一定要利用财会工作涉及面广的特点,以社会和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为手段,全面及时地反映与企业经营管理及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各项指标和决策信息,为企业和社会的转型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2.企业财会工作目标、方法和手段的新突破

(1)目前,全球进入节能减排的关键时期,中国制定了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到40%~45%的目标,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来说,碳资产管理成为一个新的目标。有效的碳资产管理,不仅会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而且会减少成本增加盈利。在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应以各种工具、产品和手段,管理经营风险,发现机会,节能减排,努力提升碳资产价值。

(2)逐步建立以会计信息化为基础的企业综合报告统一平台,加快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步伐。企业要整合和提升内部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财会基础工作信息化、会计准则制度信息化、内部会计控制信息化、财务报告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信息化等,为对外报告和内部管理提供更有力的决策支持。

(3)在积极探索财会管理方法转变的同时,必须实现财会工作手段的现代化。例如大力推行财会电算化,只有实现财会电算化,才能把财会人员从繁重、重复、机械的记账算账中解放出来;才能强化企业全面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加速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和不断提高转型经济发展下的财会信息质量。

(三)企业应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为本企业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所谓应用型会计人才,是指能够将财会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好的应用于财务会计工作实践的专业人才。应用型会计人才是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对财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需要培养造就一批职业道德良好、专业素质优秀,财会业务精通、熟悉市场规则、掌握专业知识、具有国际视野,能参与战略经营和管理决策、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能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和复杂经济问题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提供了很好的途径。财政部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各级财政部门要推动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战略联盟;要推广以院校教学为主体,以单位实践为补充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各界应当履行社会责任,搭建会计人才培养平台,共同推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

企业应通过重大项目合作,与高校及科研院所构建产学研联盟。近年来,在政府及相关部门引导下,湖南、上海、广东等省先后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会计研究基地;在中国会计学会倡导下,“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等会计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在合作实践中,产、学、研各界关注项目的成本、风险和质量,将项目的规划、执行和跟踪作为工作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以项目为纽带”这一基本原则,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用一致,以实现人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围绕重大项目,构建产学研联盟,将为企业财会人才的培养搭建一个新平台,提供一条新路径。

改革创新是保持国家和民族生命力的根本保障,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财会工作者一定要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务求实效,努力把“十二五”时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谱写财会事业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山西省2010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读本[M].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

篇4

一、现阶段我国财政经济发展形势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型企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由于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也正在面临着挑战,其在资金的筹集方面则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并且在企业的运营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规模小,产业集中率低,产业升级缓慢,市场竞争力不强,非常容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然而导致会出现这样问题的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国货币政策以及经济形势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二)民生问题比较突出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最严峻的问题就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我国目前财政经济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1]。民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政府的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且民生问题也是需要财政经济大力扶持的对象之一。住房方面,由于我国目前在住房方面也做出相应的划分,并且推出许多的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我国政府也对此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在进行棚户区改造及安居住房保障的建立等等方面都推出了相关的政策,然而我国现如今,人民的住房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在医疗方面我国更是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服务的提高,但是在医疗保障制度上还需要再进行完善。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如今就业率与失业率已经不成正比,我国人民在就业的问题上面临着很大的问题,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国政府政府一定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调整。

二、我国当前的财政体制改革

(一)控制经济发展的规模

政府在财政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起到管制和控制的作用,并且可以对财政经济模式的实施进行有效的调整,并且在对财政经济的宏观调控中要首先考虑税收,税收是我国财政经济最重要的来源,因此我国在进行财政经济规模调整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税收的基本情况,以免税收会受到其影响,并且通过税收的方式,国家可以对我国财政经济的收支进行准确的监督,能够了解到我国财政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情况,并且可以用其作为财政政策制度的重要依据[2]。

(二)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的结构

国家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也是根据财政经济形势所确立的,而其目的也在于保证财体制的平衡。财政支出结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确定最后方案前不仅需要考虑经济发展形势,同时要对过去的财政支出结构进行相应的研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分析对未来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有效的预计。而就我国目前的财政经济发展形势而言,需要加大对失业保险上的财政支出,失业问题是民生问题中比较突出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矛盾较为集中的问题,国家加大对事业保险方面的投入,对于缓解社会矛盾、保证经济稳定的发展是十分有效的,同样也对解决民生问题有一定的帮助。除此之外,目前城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国家在对农村建设上应该加大投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逐渐缩小城乡差距。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3]。

(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篇5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6-0153-03

1 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现状

现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知识在不断更新,我国需要的各岗位优秀人才均需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教学是重要的且基本的课程。目前全国各地区高校基本均开设有计算机教学课程,但由于计算机教学对高校相关教师团队以及硬件设备均较高,计算机技术革新快,需要教师及时做到知识更新,学校要及时进行设备更新。

1.1对计算机教学重视度较低

由于计算机教学的一些高深内容在现今一些专业是暂时不需要的,因此学生对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知识并不感兴趣。而较为浅层次的计算机知识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便已经掌握,教师过多的讲授浅层次的计算机知识则是浪费学生们的时间,因此大部分的计算机课程是不将浅层次计算机知识作为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内容。由此大部分的学生潜意识将计算机课程归结为选修课程,缺乏主动学习意识以及深入了解兴趣,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在计算机教学课程安排的情况来看,学校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高校对计算机课程遵循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传授课程,但由于课时安排较少,大部分的学生不能够有充分的实践在实验课上练习理论课所学习的知识。还有少部分学校的计算机设备及软件与理论课知识所使用的实践工具不符,使得学生无法通过实践课来熟练理论知识,对于教学来说完全是毫无意义的实践教学,白白浪费学生时间。还有一部分高校计算机教师受到学校以及学生对该门课程的不重视思想,自身对课程教学抱以懒散应付的态度,大大降低了计算机教学质量[1]。

1.2硬件设施缺乏

由于计算机教学较为特殊,需要计算机设备配合才能够较好地达到计算机教学目的。高校学生大部分均是住校,除了课上在计算机室内学习实践,平时几乎没有机会来复习熟练课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再加上学生与教师缺乏计算机知识沟通,大部分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知识后仅能记住课上所学知识的50%左右,大大降低了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效率,因此大部分学校缺少让学生能够课下进行复习练习的硬件设备。另外,大部分高校还存在计算机教师职位缺乏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讲课不熟练,显得手忙脚乱,影响学生的课上学习效率,久而久之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丧失耐心,课上多发生学生走神、睡觉等从事与课堂无关活动的现象。

1.3评估制度不合理

现今部分学生功利心较重,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方式与内容的选择主要根据学校评估制度决定。大部分高校对计算机学习成绩评估制度较为单一,无法全面衡量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成果以及教师教学成果,仅仅重视对学生基础内容的考察,不重时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实际应用的考察,无法发到计算机教学的目的。甚至部分高校采取纸质试卷作为计算机知识的考试形式,学生无需进行实践操作,仅需将所考的重点内容背下来,在试卷上写出即可得到十分理想的成绩,不能从实地反映出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实际情况。

2 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计算机教学内容

大部分高校计算机教师授课是根据教材内容备课传授的,而教材内容通常较为落后,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传授学生计算机知识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不少还停留在Word、Excel等基础工具的使用,内容本身较为枯燥,容易使课堂学习氛围僵硬,使学生对计算机课教学认知为简单的基础计算机知识课程,无法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在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模式上,不少教师认为实践大过理论,因此主要带领学生学习计算机实验课,然而计算机知识并不是学生所想象的那么简单的,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在上计算机实践课时摸不到头脑、手足无措,无法根据要求进行实践,进而使得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效率大大降低[2]。

2.2计算机教学方式

现今我国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教材内容设计较为枯燥,且教师在传授过程中多采用简单的灌输式传授,使得学生对计算机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学习欲望。高校的计算机课程还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但由于教师的讲课形式以及内容过于抽象化,且每个单元的前期内容学生多通过自学早已经学会,因此学生并不愿意接收教师这种平白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整体学习气氛。因此,大多数的计算机教师有必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向其他学科教师借鉴较为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容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教学方法。另外,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知识内容较多,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肯定是记不住的,且还有部分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是将理论课统一在一起上的,结束理论课的课程才开始实践课,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学一点忘一点,最后实际实践时根本不知道应该要怎么操作,白白浪费了早前学习的课时。计算机是一门需要理论实践充分合理结合教学才能够真正掌握的学科,因此计算机教师需要去研究分析如何结合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高。

3 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改革路径

为了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模式,创建更符合学生需求,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新式计算机教学模式。笔者向5所高校100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由调查问卷不难看出学生渴望学习基础实用的计算机知识,但是相当一部分同学对高校计算机教学缺乏积极性,且由于现今计算机较为普及,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因此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3.1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高校计算机教学要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适当加以创新,使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学习计算机知识。根据调查显示,计算机课程尽量应安排在大一、大二期间,学生有充足时间更多精力学习计算机课程。另外,学校需要定期更新计算机教学的硬件设备与软件设备,使学生学习的计算机知识能跟上时展,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学有所用。通过调查还不难看出,在教学初期,由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本身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实践课教学上就不能够要求学生统一练习学习,这样容易导致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多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轻视心里,同时也是对了解较多的学生的一种时间浪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程要求掌握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扩展知识范围,为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多的学生传授一些更加深入的知识,使其在实践课堂上也能够认真练习计算机知识,进而提高了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效率,增强计算机课堂的学习氛围。另外,不少同学表示,由于时间、精力以及计算机课堂知识内容较大的原因,不少同学并不能将课堂所讲知识完全记住,因此学校可以创建晚上课堂,把计算机一些基础知识制作成教学视频给学生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3]。

3.2评估制度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高校必须对齐计算机教学评估制度进行改革,不能过多侧重理论或实践任何一方,提高计算机评估考核的整体综合性,提高计算机课程的学分,进而使得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提升上来。因此,计算机课程评估制度可以分成两部分来进行,一是理论知识部分的考核,二是实践知识部分的考核,考核内容多侧重一个系统知识由浅到深的综合性题目,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出学生是否有在认真学习计算机课程,学生普遍对哪里的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好等问题,进而改进自身教学方式,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效率。

3.3教学内容改革

不同届、不同年级及地区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程度是不同的,教师在展开教学前需要先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程度,采取因材施教的办法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学,适当调整教材内容,调整教学目标,增大计算机课程的含金量,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另外,由于计算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计算机具有强烈的创造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来创造出一些新奇的东西。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多展示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小程序,使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产生强烈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另外,不少高校还采取任务式计算机教学方法,在每节计算机实践课上为学生制定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达到学习任务这一目标来记忆计算机知识,熟练计算机操作。教师还可以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互动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信息平台相互讨论,相互之间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来促进学生学习,增强计算机课堂的学习氛围[4]。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已完全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甚至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计算机教学也在此形式的影响下得到了大力发展。 高校计算机教学效率低,教学质量不高归根结底还是教师与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改进自身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的同时还需让学生懂得计算机在今后学生工作生活中的用处,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另外,高校之间还需多进行计算机教学交流,共同研究分析计算机教学的新路径,提高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进而培养出符合时展的具有优秀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邢玉娟,曹晓丽,谭萍.多视角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篇6

    (一)从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角度出发,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

    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是政府改革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市场本身具有实现资源配置的能力,是调节经济运行的基础性力量,能够有效引导各个微观经济实体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但是,市场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往往会使经济波动幅度超出市场自身的调节自救能力,这时就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加以矫正和扶助,从而保证经济运行的平衡和稳健。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并不能保证正确的唯一性。因此,对于一些市场本身能够解决的问题和微观经济实体已经作出正确反映的问题,政府应当尽量减少干预的程度,尤其是要控制其通过财政资金参与调节的手段。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显现、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但挑战往往和机遇并存,生存的压力转化为经济实体积极主动寻求突破的强大动力,企业已经从单纯注重开拓市场创收的发展模式向维护市场与挖掘自身潜力节支并重的发展模式转变。中央多年来一直倡导和推动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政策,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并在微观层面得到积极的响应。为了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多数企业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大大提高了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近年来,政府每年都对企业补助了大量的财政资金,这助长了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不利于增加其独立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也减少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力。比如,各级政府每年都在节能和资源综合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而企业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往往有其自身的主动性,政府通过财政资金进行引导和刺激的作用比较有限。

    因此,今后国家审计应当从理顺政府和市场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当地的财政支出的具体结构和重点进行认真研究,结合对政府的定位和主要职责,分析当地政府的财政支出边界,限制当地政府在市场领域的财政支出冲动,从而推动各级政府逐步减少在其在市场领域的支出规模,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不断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水平。

    (二)从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协调的角度出发,加快推动地方政府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日趋协调、完善,共同在反经济周期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更深层次上的协调配合还不是很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调节分工不明确。货币政策长于总量调节,财政政策长于结构调整,但目前我国的两大政策均未发挥出各自优势,导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二是配合关系不规范,缺乏有效的配合机制;三是在经济运行和体制改革的某些重大问题以及在投资领域,都一定程度上存在配合不协调的问题。此外,我国自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在有效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和保持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在实现发展稳定、就业稳定和社会稳定方面也功不可没。但是,这一政策的长时期延续也相应地产生了副作用。一是将加剧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基础条件发生了改变。中国经济要像以往一样保持连续高速增长已经不可能,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未来政府的财政收入伴随中国经济的软着陆也将出现增长显著放缓甚至减收的情况,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是以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为前提的,然而地方政府财源有限,如果继续和中央政府一起同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然会导致地方政府财政赤字不断增加。二是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递减,由于投资对居民收入特别是对占我国人口绝大部分比重的农村人口的收入不能形成有效的拉动作用,就无法在投资与消费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传导桥梁,从而也就不能对消费市场的扩大起到有效的刺激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呈现明显递减趋势。三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长期化还导致了明显的政策依赖性,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各级政府选择的主要手段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种行政性的投资选择机制所造成的层层的行政依附,并且使企业在对市场依赖与政府依赖的选择中,不自觉地向后者倾斜,这又会在客观上放大政府与行政机制对市场和市场机制的遏制作用。

    因此,今后国家审计要从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的层面去考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协调的角度出发,推动建立和完善财政、银行的配合机制,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重心,优化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两大政策配合的重心要从财政政策协调为主体转向更多地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财政政策依然要在公共投资领域发挥作用,创造社会公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另外,还要分析地方财政收入的趋势,审查地方政府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推动地方政府逐步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抑制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某些行业和地区出现的投资热,防范地方财政收支失衡的风险。

    (三)从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的角度出发,完善建设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的分配标准和补助方式。

    近年来,政府国债资金和预算内基建资金以及带动其他配套资金支持的建设项目和技改项目,效果总体而言是明显的。但根据各级审计部门对建设项目的审计来看,从选项、配套规划、资金使用到工程质量,各个层次上的问题还都存在,有的还相当严重。比如:第一,有些建设工程是在原有项目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决定上马的,可行性论证很不充分;第二,有的项目不按基建程序办,在很多前期必备的审批手续尚未办结的情况下,就已大张旗鼓干起来;第三,有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深度不够,不具备开工条件也硬开工;第四,有的城市规划存在明显欠缺,连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的统一考虑都未做到;第五,个别项目的工程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甚至成为“豆腐渣”工程;第六,工程招投标、监理方面的地区、部门保护主义比较严重;第七,一些项目还发生了建设资金被挪用的问题。另外,从政府性资金对建设项目的分配标准来看,财政部门一般都是按照项目总投资的一定比例给予支持,这就造成申请资金的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了多获取财政资金支持,往往会将项目尽可能 地过度包装,在项目中尽可能包括基建工程,从而将投资总额大幅度增加。

    因此,今后国家审计要从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的角度出发,推动政府改变以往按投资额一定比例给予财政补助的主要方式,要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建设单位采取不同的财政补助方式,对有利于技术升级和优化部门结构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主导产业可以采取转向主要以税收和财政贴息进行资助的方式,对于社会总体发展需要的公共产品和部分准公共产品中形成瓶颈制约的基础设施项目,如港口、铁路、电力、资源勘探等依靠地方财政难以解决的项目继续提供支持。

    二、国家审计未来的发展路径

    (一)以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为抓手,构建政府履职审计的大平台。

    国家审计要进一步发挥大格局审计的优点,以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为抓手,搭建政府履职审计的大平台,将国家审计的财政、金融、企业、资源环境、涉外、经济责任等六大领域全部融入这一大平台。国家审计不仅要在对政府的经济责任审计中有所作为,而且应当在对政府的社会责任审计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两大项:经济调节职能和市场监管,相应涉及的专业审计有财政审计(含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金融审计、涉外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并结合企业审计反映微观经济实体在政府经济职能履行过程中取得的实际效果。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3项:提供公共服务;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社会管理,相应涉及的专业审计有财政审计(含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和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和资源环境审计。对政府两大职能履行情况的审计涵盖了国家审计的所有领域,所以必须要构建一个交流畅通、协作无间的大平台,使各专业审计既能发挥各自的特长,又能发挥协同审计的综合效果。

    (二)以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为重点,强化财政审计与金融审计的对接。

篇7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扎实的动手技能。对于高职院校来讲,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当前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从而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始了行动导向教学法改革,在这过程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摸索着前进。本文主要针对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探讨,并对已取得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从而更好地指导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完善。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可以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及扎实的动手技能。

1.行动导向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核心部分有三点,一是设定能力目标,二是以学生为主体,三是以任务为引领。教学主线是事先设定好相应的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最后以完成相关任务的方式掌握知识和技能。下面我们就行动导向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教学改革。

1.1教学中能力目标的设定不具体。

行动导向教学能力目标一般分为知识、方法、社会三个层次。很多教师设定时不知道如何正确区分知识目标、方法目标、社会目标。大部分教师设定目标时,都是站在本专业角度进行的,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及岗位升高后的目标没办法体现。从高职教育本身来讲,主要是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所以必须考虑发展问题。

1.2教学过程中对于思维方面的训练比较轻视

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学生实验技能训练,把实验技能及动手能力排在第一位,是高职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忽视学生思维训练,忽视学生主动及选择实验技能的这种思维。把学生当成只要动手操作的工作对象培养。我们需要了解清楚加强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加强和引导学生思维训练。只有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在重视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同时加强其思维、道德、价值观、职业精神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符合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3行动导向教学方式的方法太过流于形式。

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在近几年迅速全面展开,各高职院校更是赶时髦一样迅速开展工作,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强行开展。很多课程都是照搬其他学校和专业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没有适应阶段。教师不熟悉教学模式,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最后导致的结果是:课程开展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是流于形式,甚至有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还会出现逆反心理。行动导向教学方式方法必须注重实际情况,最忌生硬套用。在高职职校相关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专业、课程具体情况,改良行动导向为己所用,起到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

2.行动导向教学改革中的经验借鉴

对于当前高职院校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实现,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自身教学方式和教学经验。我们从教学实践角度对一些经验进行分析,仅供同行参考借鉴。

2.1行动导向教学不拘泥于形式,从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的角度出发。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原理就是从目标设定、组织实施到效果评判,所有过程都需要以学生为本组织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设定课程,组织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开拓学习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选取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可以达到多方面作用,注意学生的成长过程。

2.2提倡团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教学管理过程当中需要学生的配合。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很大程度影响教学效果。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需要在课堂外进行相应鼓励,当前最主要的是倡导团队文化、专业信念、职业精神。这需要学校全面组织和规划,在全校形成一种有文化、信念、精神的学习风气。

2.3明确考核形式和考核标准,保障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

前文已明确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辅导,并全面监控学生学习质量。教师可设定一些可以量化的考核量表,学习课程前让学生了解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这样学生对学习内容就非常明确了。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自我管控,有利于教师面对数量众多学生学习效果的监管。课程考核可以采取多样化形式,结合书面考核、个人口试、小组内部评议等全面评价和考核学生。

3.结语

高职院校当中已开始全面推广行动导向教学,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对于学校、上课教师及学生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学校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学过程中应该配备的相关硬件建设,加强对上课教师的管理和培训。教师应该加强提高,努力钻研,争取找到合适合理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篇8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进展,对于切实推进21世纪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行政体制改革介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之间,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中国改革战略系统主要包含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任务,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三大体制改革的思路。实际上,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政治体制改革在总体上难以推进的情况下,行政体制改革便从政治体制改革中剥离出来进而取得自己独立地位。因此,将行政体制改革从政治体制改革中剥离出来,既有利于推进行政领域自身的发展,也可以适应经济体制的变迁,从而带动政治体制变革。这也是由我国具体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中国的行政改革是以经济改革的理论和经济改革的要求来推动行政改革的。所以,行政体制改革应从外源式转向内源式,从适应性调整转向形成自我积极改造机制。正像西方学者所说的:“我们不能被动地经历改革。我们要创造变革”。

建国以来的行政改革大致经历了六个不同目标内涵的历史阶段,各个阶段行政改革的具体内容受改革目标的制约,而改革目标实质上又取决于当时具体的内外部条件。其中民主和效率之间的张力尤为明显。与此相应,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也可以划分为效率导向的内在目标和民主导向的外在目标两类,关键在于科学把握两者的主次秩序。

行政效能的提高有赖于政府权力在结构DD功能上的合理化,构造出现代化的政府权力。增强行政效率、建设效能政府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在此目标下,对行政权力结构的合理化和功能的合理化,即“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行政结构的合理化即政府机构改革的实质是行政权力主体的合理分化、增减和重组,主要是行政体制形式上的变革;行政功能的合理化即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质是行政权力作用的空间、领域和形式的合理变化,是行政体制的内在变革。

这种对行政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的内外关系的分析,较之单纯的机构改革无疑是一个认识上的进步。虽然在1988年提出政府职能转变以后,机构改革获得了深层次的动力,但由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并不明确,机构改革也受到了各种阻力,因而无法形成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的有效互动发展。这实际上是至今尚未彻底解决的根本问题。

因此,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促进政府权力结构――功能的协同发展,在我国当前就是要形成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良性互动机制。在职能定位、机构设置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有效地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同时,由于行政体制改革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适应性特征以及受政治体制改革的制约,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结构、功能两个层面上的改革,都必然受到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影响,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性作用。

在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目标的提出,改革的内容逐步从行政体系内部延伸到行政体系外部,又从行政体系外部反射到行政体系内部。表明在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必须确保实现内容变革与形式变革的有机配合和整体推进。形成功能的良性互动机制。因此,必须重视政府权力功能双向合理化及协同发展。

行政体制改革难题及对策是综合配套改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首先,经济体制、行政体制和政治体制三大改革之间未能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必须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和国家-社会二元化、党政分开、政企分开、依法治国等改革协调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应取得上下两个体制环境优化配套。而目前模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形成了障碍。

其次,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行政体制改革存在着“不配套”和“不适度”的问题。不利于中国“政府主导型”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央集权过度,影响地方积极性的发挥,行政体制改革的贯彻缺乏彻底性。不适度的行政体制改革无法实现改革过程中的“帕累托改进”,而只能使历次改革彼此消解,使改革停留于循环往复的同水平状态。

最后,行政体制改革面临机构改革中的操作性困难与行政人员对行政体制改革的观念性和行为性滞阻,构成了行政体制改革的最大阻力。

目前我国外部环境比以前有了显著的改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人员分流、“翻牌公司”、精简对象的具体标准以及精简后的管理整合等。行政体制改革形成的阻力具体概括:(1)利益和权力调整产生的阻力;(2)习惯和官本位意识产生的阻力;(3)对行政体制改革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阻力;(4)依赖性而产生的阻力;(5)曲解而产生的阻力等。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关键是要进行主动的综合配套改革,而首当其冲的则是配套改革,为行政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行政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协同前进具有战略性和长远性。因此,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要借以政治体制改革措施的相应协调、配套和保障。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化、民众政治参与期望的提高等新因素,会与政治体制之间形成冲突,为避免矛盾的激化,必须相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行政体制改革“上下结合部”不是简单的“经济――行政)政治”的机械顺序,因为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由于行政体制改革本身就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子系统,政治与行政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由于中国行政体制与经济体制之间高度统合的性质,经济与行政之间存在着未完全分化的关系;再加上经济、政治与行政三者之间的客观互动联系,因此,在行政体制改革的实际进程中,有一个改革的边界,即行政体制改革谋取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互相配合。

篇9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特点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是突破性的,更是探索性的。需要试点的先行和推进,从而对改革试点的评估提出了新的挑战。第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细节突破性要求评估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促进改革有效突破已有的经济体制障碍。第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动态探索性需要基于流程和过程的动态评估,同时要求评估具有极强的公正性。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有效推进中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而对于这一改革进程中试点的有效评估更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同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具有强烈的探索性、动态性及过程性。首先,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是探索性的,需要改革试点的先行和推进,从而为改革政策的全面实施做好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目前我国已建立了12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部署了若干重大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试点工作。经济体制改革试点是新时期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行之有效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探索路径、积累经验、防范风险、提供示范。其次,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是动态的,会面临各种复杂要素的关系和不确定。最后,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是过程的,要经历试点前的准备、试点中的管理及试点后的经验总结等环节的全过程。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第三方评估的方法

1.基于互动过程的动态评估方法

由于改革试点的先行和推进是探索性的,历时发展的思维成为必然要求,时间因素必须考虑。“针对研究设计中的时间问题,研究者有两种主要的选择:截面研究和历时研究,截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是对一个代表某一时间点的总体或现象的样本或截面的观察。历时研究(longitudinal study)是一种跨时段观察同一现象的研究方法。”(巴比,2009)不可断然认为经济体制改革试点评估要拒绝截面研究方法,但是,可以肯定其更侧重于历时研究方法,关注互动过程。

因此,本研究主张选用“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策略进行评估。质性研究“强调社会现实的建构性,强调研究者与他(她)所研究的对象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研究问题受情境的限制”。质性研究者“强调研究的价值承载性质”。而量化研究“强调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测量和分析,而不是过程。”(邓津,林肯,2007)侧重于过程的探索性改革试点工作,质性研究策略是最适宜的。

(1)扎根研究

在质性研究层面,以理论构建著称的研究方法是最早由Glaser和Strauss(1967)提出的扎根研究方法,“提倡在基于数据的研究中发展理论,而不是从已有的理论中演绎可验证性的假设。”(Charmaz,2006)扎根理论的提出进一步奠定了质性研究的根基(Charmaz,2006)。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给予了第三方评估有效的启发,及评估需要扎根于改革试点的过程数据进行评估。

(2)案例研究

案例本身是活动、事件或问题的集合,通常是按时间序列对能够反映活动或问题的一系列现实事件的描述(Dooley,2002)。从而,案例研究强调一系列事件、条件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关注历时性、动态性数据(Eisenhardt,1989),过程性地对现象与情境综合分析,通过对案例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解决“为什么?怎么样?”等之类的探索性研究。案例研究是一种社会研究方法,对某一个体/群体/组织/事件等进行描述性、探索性或解释性的分析,理解情境下的动态过程(Eisenhardt,1989)。“案例研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突出情境、展示过程和揭示关系。首先,案例研究对情境的关注有助于解答‘为什么’的问题,有助于研究者深入聚焦于管理现象,进而有助于理解并应用学术研究的成果。其次,案例研究对过程的展示突出了历史因素和时间因素的重要性,有助于实践者进行过程设计。此外,案例研究有助于揭示深藏于演化的、复杂的现象之后的各种关系,而截面式研究则难以挖掘这些关系。”(黄江明,李亮和王伟,2011,p.119, 引用Elsbach的观点)

改革试点的运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案例,运用案例研究的思想对其进行评估能够有效发现试点过程中的问题、经验、创新及其影响。

2.基于政策仿真平台的改革试点评估研究

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宏观财政货币政策的制定带来了很大难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定量性对于提高我国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第三方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即是模拟改革试点政策实施效果,但是现行的政策评估工具门类庞杂,不同的政策仿真工具基于不同的理论背景,具有不同的适用条件。通过资料收集,总结现行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仿真模型,归纳不同模型的适用条件及其应用领域,梳理不同政策仿真工具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第三方评估政策仿真平台。

(1)改革试点政策仿真平台。政策决策的科学性推动着以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为代表的政策仿真模型的快速发展以及在现实问题中的广泛应用。例如,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财政改革政策分析,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被广泛应用于金融货币改革政策分析。传统宏观经济仿真模型具有成熟的经济学基础和丰富的国外应用案例,如何将现有的政策评价模型与中国经济本身具有的独特性相结合,实现现有政策仿真平台的本土化是政策仿真模型在评估第三方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2)改革试点政策仿真情景设计。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财政也进入了新常态。以财政政策为例,财政收入由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财政支出从建设型财政向服务型财政过渡,财税体制改革由局部试点向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三方评估机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政策仿真情景设计如何全面反映中国经济固有特征以及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时代特征。要在归纳总结我国经济经济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论述政策仿真情景设计对于第三方评估机构得到的政策模拟效果的影响。

(3)改革试点政策仿真平台。政策仿真模型的应用是保证改革试点方案决策科学性的重要保障,第三方评估机构一方面要普及政策仿真平台的广泛应用,一方面要确保政策仿真平台的合理应用,确保最大限度发挥政策仿真平台相应的政策辅助功能。但是政策模拟过程采用了大量的研究假设以及情景设计,均会对模拟结果产生影响,如何在第三方评估过程中合理应用政策仿真结果,即为决策过程提供科学依据,又不盲从于模拟结果,是政策仿真平台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课题重点研究政策仿真平台模拟结果在第三方评估过程中合理运用问题,明确政策仿真结果对于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意义以及局限性。

3.基于大数据理论与技术的试点实施效果评估研究

近几年来,评估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指标权重的确定方面,更加强调节能、环保、创新等价值导向功能;在信息融合和评估结果的应用方面,更加强调可信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面向证据不完全可靠、概率不完全可知条件下的证据推理规则等新方法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社会媒体、电子商务平台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具有规模性、高速性、多样性和重要价值的大数据资源,这为基于大数据的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源,也为提高各类评估的时效性、客观性和科学性提供了重要保障。大数据资源既可以作为传统评估数据的重要补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传统评估理论与方法,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数据资源,推动建立新的评估理论与方法。

新一代的交互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为第三方评估理论带来了巨大变革。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同样深刻影响着宏观经济体制的变革方案的实施过程。对还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传统第三方评估理论及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需要新的评估理论及方法的产生。课题组在总结原有第三方评估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创新原有评估理论和方法,为第三方评估机构适应时代变化提供参考。

因此,总结和分析国内外互联网技术在第三方评估应用方面已取得的进展,重点分析国内外网络技术在第三方评估领域应用存在的差异,分析差异的来源及提高国内第三方评估效用的途径,总结现有网络技术在第三方评估典型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及教训,为我国基于大数据理论的第三方评估有效规避风险提供政策支持。重点研究在不同改革方案试点领域国内外基于大数据的第三方评估应用情况,结合国内外经验教训及国内实际情况,为我国全面、深入地推广互联网技术在第三方评估领域的应用提供建议。

三、结语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具有强烈的探索性、动态性及过程性,对第三方评估的方法提出了诉求。要求第三方评估需要采用基于互动过程的动态评估方法,并借用仿真平台和大数据技术进行有效的评估。

参考文献:

[1][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2][美]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定性研究:1-4卷[M].风笑天,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Glaser, B, Strauss, A.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M]. Chicago: Aldine, 1967.

[4]Charmaz, K.C.. Constructing grounded theory: A practical guide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6.

[5]Eisenhardt, K. M.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14(4):532-550.

篇10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第三方评估的方法

1.基于互动过程的动态评估方法由于改革试点的先行和推进是探索性的,历时发展的思维成为必然要求,时间因素必须考虑。“针对研究设计中的时间问题,研究者有两种主要的选择:截面研究和历时研究,截面研究(cross-sectionalstudy)是对一个代表某一时间点的总体或现象的样本或截面的观察。历时研究(longitudinalstudy)是一种跨时段观察同一现象的研究方法。”(巴比,2009)不可断然认为经济体制改革试点评估要拒绝截面研究方法,但是,可以肯定其更侧重于历时研究方法,关注互动过程。因此,本研究主张选用“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质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策略进行评估。质性研究“强调社会现实的建构性,强调研究者与他(她)所研究的对象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研究问题受情境的限制”。质性研究者“强调研究的价值承载性质”。而量化研究“强调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测量和分析,而不是过程。”(邓津,林肯,2007)侧重于过程的探索性改革试点工作,质性研究策略是最适宜的。(1)扎根研究在质性研究层面,以理论构建著称的研究方法是最早由Glaser和Strauss(1967)提出的扎根研究方法“,提倡在基于数据的研究中发展理论,而不是从已有的理论中演绎可验证性的假设。”(Charmaz,2006)扎根理论的提出进一步奠定了质性研究的根基(Charmaz,2006)。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给予了第三方评估有效的启发,及评估需要扎根于改革试点的过程数据进行评估。(2)案例研究案例本身是活动、事件或问题的集合,通常是按时间序列对能够反映活动或问题的一系列现实事件的描述(Dooley,2002)。从而,案例研究强调一系列事件、条件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关注历时性、动态性数据(Eisenhardt,1989),过程性地对现象与情境综合分析,通过对案例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解决“为什么?怎么样?”等之类的探索性研究。案例研究是一种社会研究方法,对某一个体/群体/组织/事件等进行描述性、探索性或解释性的分析,理解情境下的动态过程(Eisenhardt,1989)。“案例研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突出情境、展示过程和揭示关系。首先,案例研究对情境的关注有助于解答‘为什么’的问题,有助于研究者深入聚焦于管理现象,进而有助于理解并应用学术研究的成果。其次,案例研究对过程的展示突出了历史因素和时间因素的重要性,有助于实践者进行过程设计。此外,案例研究有助于揭示深藏于演化的、复杂的现象之后的各种关系,而截面式研究则难以挖掘这些关系。”(黄江明,李亮和王伟,2011,p.119,引用Elsbach的观点)改革试点的运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案例,运用案例研究的思想对其进行评估能够有效发现试点过程中的问题、经验、创新及其影响。

2.基于政策仿真平台的改革试点评估研究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宏观财政货币政策的制定带来了很大难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定量性对于提高我国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第三方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即是模拟改革试点政策实施效果,但是现行的政策评估工具门类庞杂,不同的政策仿真工具基于不同的理论背景,具有不同的适用条件。通过资料收集,总结现行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仿真模型,归纳不同模型的适用条件及其应用领域,梳理不同政策仿真工具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第三方评估政策仿真平台。(1)改革试点政策仿真平台。政策决策的科学性推动着以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为代表的政策仿真模型的快速发展以及在现实问题中的广泛应用。例如,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财政改革政策分析,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被广泛应用于金融货币改革政策分析。传统宏观经济仿真模型具有成熟的经济学基础和丰富的国外应用案例,如何将现有的政策评价模型与中国经济本身具有的独特性相结合,实现现有政策仿真平台的本土化是政策仿真模型在评估第三方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2)改革试点政策仿真情景设计。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财政也进入了新常态。以财政政策为例,财政收入由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财政支出从建设型财政向服务型财政过渡,财税体制改革由局部试点向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三方评估机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政策仿真情景设计如何全面反映中国经济固有特征以及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时代特征。要在归纳总结我国经济经济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论述政策仿真情景设计对于第三方评估机构得到的政策模拟效果的影响。(3)改革试点政策仿真平台。政策仿真模型的应用是保证改革试点方案决策科学性的重要保障,第三方评估机构一方面要普及政策仿真平台的广泛应用,一方面要确保政策仿真平台的合理应用,确保最大限度发挥政策仿真平台相应的政策辅助功能。但是政策模拟过程采用了大量的研究假设以及情景设计,均会对模拟结果产生影响,如何在第三方评估过程中合理应用政策仿真结果,即为决策过程提供科学依据,又不盲从于模拟结果,是政策仿真平台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课题重点研究政策仿真平台模拟结果在第三方评估过程中合理运用问题,明确政策仿真结果对于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意义以及局限性。

3.基于大数据理论与技术的试点实施效果评估研究近几年来,评估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指标权重的确定方面,更加强调节能、环保、创新等价值导向功能;在信息融合和评估结果的应用方面,更加强调可信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面向证据不完全可靠、概率不完全可知条件下的证据推理规则等新方法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社会媒体、电子商务平台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具有规模性、高速性、多样性和重要价值的大数据资源,这为基于大数据的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源,也为提高各类评估的时效性、客观性和科学性提供了重要保障。大数据资源既可以作为传统评估数据的重要补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传统评估理论与方法,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数据资源,推动建立新的评估理论与方法。新一代的交互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为第三方评估理论带来了巨大变革。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同样深刻影响着宏观经济体制的变革方案的实施过程。对还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传统第三方评估理论及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需要新的评估理论及方法的产生。课题组在总结原有第三方评估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创新原有评估理论和方法,为第三方评估机构适应时代变化提供参考。因此,总结和分析国内外互联网技术在第三方评估应用方面已取得的进展,重点分析国内外网络技术在第三方评估领域应用存在的差异,分析差异的来源及提高国内第三方评估效用的途径,总结现有网络技术在第三方评估典型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及教训,为我国基于大数据理论的第三方评估有效规避风险提供政策支持。重点研究在不同改革方案试点领域国内外基于大数据的第三方评估应用情况,结合国内外经验教训及国内实际情况,为我国全面、深入地推广互联网技术在第三方评估领域的应用提供建议。

篇11

进行国家事业单位改革时,要充分认识到事业单位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建立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推进事业单位经济体制及配套管理体制市场化和社会化,形成事业化健康发展的格局。所谓目标是目的和标准的统一,目标是事业前进、发展的方向与动力,目标是主体在某种实践活动之前,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对于自身活动及其结果的预期设想,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目标,是人们努力奋斗的方向,对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社会福利,使事业单位的运作总体与当时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人民的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从根本上使事业单位的发展进人全新时期,其目标必须要做到:进一步明确国家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是公共事业,正确划分公共事业可经营性与不可经营性以及国家事业单位下属各单位的事务活动性质,正确判断国家事业单位与国家行政部门职责,不以承担国家管理职责为主要目的。由于整个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事业单位的职能范围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明确所属子单位的服务对象,确保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实施改革目标的措施

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要实现我国事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目标,必须确保国家公共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它是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事业单位改革目标的基本途径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要沿着市场化地方向进行改革,重点好机构与人员的编制工人。实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计划管理和法制化,必须用法律形式予以保障,上解决政府与各个事业单位不合理的隶属关系,有效调节整个事业单位机构编制。

实现国家事业单位的分类转型,按各单位事务活动的性质与功能进行分类转换会出现的情形有:单位主体仍界定为事业单位;整个单位的事业功能都已衰变,正以企业的方式营运与发展;单位主体己非事业性质,但却仍有部分事业单位职能。因此,政府的主管部门要做好宏观调控于管理。建立现代事业制度是改革与发展的标志。

篇12

会计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界定会计管理组织形式、划分会计管理职责权限、设置会计管理机构、实施会计人员管理的组织制度,它取决于经济管理体制,并属于经济管理体制的一部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会计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施会计管理的机构和组织;二是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有关法律、准则和制度等规范体系。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以下几种会计管理体制类型。

一是集中与立法管理型。所谓集中与立法管理,是指政府积极参与会计活动的管理,这种管理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进行,而会计职业团体在会计活动的管理中不占主导地位,只起着协助政府管理会计活动的作用。法国和日本是集中与管理型国家。

二是自我管理型。所谓自我管理,是指政府对会计活动的干预较少,除某些必要的立法外,对会计活动的管理完全交给会计职业团体自行管理。英国、美国是自我管理型的国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现行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不仅不利于会计工作自身的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因此,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我国企业现行会计管理体制的概况及主要缺陷

世界各国的会计管理体制因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而具有不同的特点。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占主体,会计工作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有其特殊的作用。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基本上采用由国家和企业双重领导、双重管理的体制。各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均是国家行政部门的附属物,而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经济关系比较简单,会计人员双重身份的矛盾,以及会计造假问题并不突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与国家的经济利益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国有企业缺乏活力。企业体制陈旧,政企不分,产权不清,这是窒息国有企业活力的根本因素,这也导致企业会计主体错位。企业管理不善,使得企业不能有效营运。在企业管理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会计人员进行的理财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强化会计管理已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这种新形势下,现行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企业会计管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大量存在。我国先后颁布了《会计法》、《公司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法律规范,但由于相关人员法律观念淡薄,仍然有许多会计违法案件,导致会计管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大量存在,在利益与法律冲突面前,会计人员出现摇摆不一的情况。

2.对国有企业会计工作的管理有着一定影响等行政性管理、相关经济法规“政出多门”且彼此之间多有矛盾。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税务机关、金融机关等国家机构都或多或少承担了一定的对企业会计和注册会计师监督和管理的职责,这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事无巨细的“全方位”行政性管理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国有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建设不完善,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由于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人员的人事、工资等关系个人切身利益的权益掌握在企业管理者手中,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往往“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失去了它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导致内部控制建设严重失控,滋生大量贪污、腐败等现象。

4.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监督职能弱化、财经秩序混乱。会计管理力量薄弱,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加之外部监督不力,致使企业财会违法违纪、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严重干扰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二、对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几种主张的主要评述

关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主张。

第一种思路是实行会计委派制,即把国有企业会计人员从企业中独立出来,由政府向国有企业委派,强化会计监督。第二种思路是实行适度控制,政府对国有企业会计人员人事管理进行干预,国有企业会计人员的变更必须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适度强化会计监督。第三种思路是实行间接控制,即会计回归企业,强化会计管理,政府通过完善相关法规,对企业会计实行间接指导、控制。我国国有企业会计应采用何种管理体制,我认为,应从会计本质出发,结合我国国情来进行选择。

三、关于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与理想模式的选择

会计管理体制属于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经济体制的整体要求,对一定范围内的会计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的方式、方法所做出的具体制度安排”。经济体制的整体要求,作为会计管理体制形成、发展和创新的内因,决定了会计管理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相符合,否则就会影响甚至阻碍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这就意味着,只有把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置于特定的会计环境中来加以研究,才能更好地衡量会计管理体制的先进性和效益性,才能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我认为,关于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我们应把握的基本思路是吸收其他国家会计管理体制和我国关于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几种主张中的优秀成分和思想,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建立适应经济、政治、法律等会计环境的会计管理体制,由政府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并充分发挥民间会计组织的作用,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来讲,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把握政府对国有企业会计管理的主导地位。首先,要强化会计法制建设,把会计管理引导到法制道路上来。会计行为合法与否是以会计法律制度规范作为判断标准的,因此,必须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法制体系,使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制裁真正有法可依。其次,就是要维护政府在企业会计管理中的“主管”地位,使全国的企业会计工作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的大方向。

2.健全会计监督体系,真正建立起企业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从而有效加强对会计人员和企业行为的监督和宏观管理。首先,企业自身要加强内部监督,注重经济事项的事前和事中监督,设立内部结算中心和内部审计机制,加大内部监督的力度。

3.探索会计人事制度的模式,重新定义企业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有效保障企业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这是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目前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现阶段,可以尝试着分单位性质进行会计人员管理改革。

4.鼓励民间会计职业自律组织和会计职业市场的建设和完善。除现有的注册会计师、会计协会外,还应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建立自律组织,如从事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也应该建立一个自律组织,当然这些自律组织应当保持其独立性,不能被某些利益主体所驱使。

5.强化对国有企业会计人员和民间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的间接管理。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会计人员的自律意识,使其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公守法的良好风尚,积极主动地维护财经纪律,充分发挥其反映和监督的作用。对待会计行业自律组织,要鼓励其从职业的需要和事业的发展出发,制定一系列职业管理方针和标准,保证行业自律、公平竞争。政府要参与注册会计师等执业标准的制定,强化其职业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规范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的建设、完善和发展。

综上所述,关于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我们应把握建立适应经济、政治、法律等会计环境的政府型会计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由政府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并充分发挥民间会计组织的作用,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只要使我国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适应经济、政治、法律等会计环境的要求,我们的改革理论就会真正产生指导意义,就一定能够为我国企业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提供可操作性的理论支持,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必将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