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6 14:50: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常见经济现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五家渠工业区位于农六师、五家渠市北侧,总规划面积70.7平方公里,按照“一区两园”规划布局分为两个工业园。
北工业园为农副产品加工区,以农六师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配套发展绿色食品、生物技术等产业园区,现已形成以食品为主导的番茄酱加工项目、葡萄原汁加工项目、土豆全粉项目、玉米味精项目、食用油项目以及色纺项目等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东工业园是优势资源转换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加工、煤电煤化工、氯碱化工、机械装备,配套发展新型建材、仓储物流等产业。现已形成以农六师煤电公司为主导的煤化工产业链项目、中电投资公司电厂项目、青松建化水泥粉磨站项目等产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五家渠工业园区作为农六师、五家渠市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是拓展和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农六师、五家渠市经济格局中迅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园区故事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是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组织。但是,这些企业的发展普遍受到了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政策不到位等因素制约。
新疆裕仁通纺织有限公司多年以来一直被兵团优质的棉花资源所吸引,可是由于资金不足,来兵团创业的愿望一直难以实现,在巨大的商机面前他们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五家渠工业园区建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立了规划面积110亩的创业基地,投资建设了3万平方米的通用标准厂房,采取租赁方式运营。在服务机构搭建上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管理咨询、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在硬件设施建设上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为企业创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裕仁通纺织有限公司成了这种“筑巢引凤”方式引来的第一批“凤凰”。
裕仁通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道一对记者说:“2006年8月,我们公司落户园区,租用了中小企业创业同提供的厂房。经过估算,这种方式为我们节省了300余万元,正是这么优惠的政策使得我们在第二年就生产高支棉纱800吨,实现产值5000余万元。”
园区前景
如今,五家渠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达81家,建成投产企业47家,已成为农六师新型工业发展的“龙头”。园区将依托国家政策、优势资源、市场需求,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运用核心企业拉动、主导产业带动及产业聚合发展策略,全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产业相融共生的循环经济典范。力争在“十二五”末,工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就业人员3万人,税收15亿元的目标。
企业家说
中图分类号:TU712
一、现场技术管理简介
在现代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中,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技术管理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可以说,现场技术管理就是施工单位开展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所在。近些年来,尽管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却也是越来越残酷的,作为施工单位,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疑是最重要的指标,而施工技术管理在这样一种现状下其重要性日渐突出。因此我们认为,如果能够科学的对现场管理技术对建筑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一个全面而准确的探析,那么,相关决策人员就能够通过这样一种理论上的指引和实践上的保障去进行相关决策。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首先我们要在宏观上有一个大体的认识,也就是我们国家工程施工企业的现场技术管理依然处在一个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下,这也就是说,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给出系统的现场技术管理体系,而仅仅只是依靠一些常规的质量管理和文件归类来实现这样一个重要目标,从本质上来将就是不合理的。再进一步来将,就会发现现在的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上的问题不仅于此,很多时候,在工程中标之后进行分包施工时,就会出现中标企业对分包企业技术管理上的不周,这同样导致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中现场技术管理上的缺陷并影响现场管理技术的科学进行,最终导致施工技术管理因为始终处在一种不到位、不合理的粗放型管理模式之下而不能保障为经济效益的控制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针对于这样一些情况,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尽快的加强现场技术管理在建筑项目经济效益中的应用是必须而正确的,这对于企业自身的额市场竞争力加强都是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的。
三、现场管理技术对建筑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探析
上文中明确指出,现场管理技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是有着较大的推进作用的。目前建筑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通过一种不合理也不正规的首段来进行建设目标的抢夺,如通过降低投标价格或者是紧缩利润空间等,实际上,这些方法在经济的角度上来看都是不合理的,是一种恶性循环的竞争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建筑施工行业的利润问题,并影响各具体企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就需要对这样一种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思考,既怎样才能够有效的增强建筑项目经济效益?上文中我们已经给出的答案就是利用现场技术管理来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影响和控制。那这样一种方法到底是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影响的了?下面我们将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是从宏观上的理解,然后是从微观的上理解。
3.1 从宏观上理解
首先,一套科学有效的现场技术管理能够对合同相关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保障和确认,具体来说,能够为合同在签订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供法律依据、能够对合同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予以保障、能够有效的减少因合同签订问题而引起的经济损失。我们举例来说,在基于一些具体因素来确定工期时,就要避免各因素考虑不全所带来的耽搁与损失,并尽量的减少因为工期设置和不合理和工期延误等带来的经济损失。
其次就是一套科学有效的现场技术管理体系能够保障相关工作人员和设备的正常操作和运行,避免因为这两个硬性的因素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工程质量影响,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降低设备故障率。在此基础上,现场管理技术的有效把握还能够推动企业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上的提高,并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开发与应用,以此作为经济效益增长点。
最后,现场管理技术也是在进行工程结算时的重要资料,这还是因为工程技术管理资料是工程结算中至关重要的文件之一,是重要的依据,企业经济效益的保障就正是通过科学现场技术管理有效提高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和违约索赔等的原始凭证来实现的,于此同时为工程结算工作做好基础与铺垫。除此之外,科学的现场管理技术还有一个保证相关文件及时下达的作用,这就能够有效的表面因为文件延误而造成的经济效益损失。也就是说,以科学的现场技术管理为基础,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成本控制效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2 从微观上理解
首先,现场技术管理能够对建筑项目经济效益起保证作用:在工程建筑项目中,每一个因素都会关系到最终的经济效益,我们按照其重要性选择安全生产、工期和工程质量来进行探讨。要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工期,那么就一定会需要有技术上的有力支持,否则,一切工作都是盲目的。从另一方向上来说,技术本身就能够在保障安全、质量和周期以外给建筑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点就是:现场管理技术本身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成本控制环节,是一个基础的环节,也是重要的环节,我们将其放在现在频频出现问题的图纸设计中来进行探讨。这些存在着问题的图纸,就需要在进行图纸会审的时候将其找出来并指正,对于一些由于专业不同而引起的衔接上的误差和冲突,就还需要相关人员共同处理。这些都是要在工程开始前就解决好的,而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往往也就是通过现场技术管理来实现的。
其次,现场技术管理能够对建筑项目经济效益起向导作用:项目管理自身就是一个和经济效益控制相辅相成的过程,而现场技术管理在这里面扮演的角色就是先导作用。多为现场技术管理,其本质就是编制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节约的施工方案来,方案上的任何不同或者是改动都会对最终的成本和经济效益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这一过程的确定是整个工程成本和管理成效评价的关键所在。现场技术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具体包含的内容也很多,由此也可以看出,现场技术管理是一个贯穿工程始终的过程,对于工程全过程无不涵盖。
最后,现场技术管理能够对建筑项目经济效益起防范作用:上文中已经明确提及,现代建筑工程盈利的空间在逐步的减小,这一点在民用建筑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因此这一盈利空间的扩大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所在。针对于这一问题,现场管理技术的资料积累是为施工索赔等工作给出了强有力的证据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索赔的原因和范围都是很广泛的,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要求有翔实有效的证据的,而现场就是管理是可以对这一点进行保障的,即现场管理技术为项目管理风险的减少甚至是避免起到了良好的防范作用。
四、结语
本文在对现场技术管理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现状予以描述,并着重强调现场技术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 陈安娅.浅谈如何搞好施工现场管理[J].建筑与发展,2009(8)
出镜记者,是指在新闻现场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总称。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受众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于新闻报道的要求,由过去 “你说我听”的单向传播,向多样性的主动选择转移,他们更希望从报道中感受到更加贴切和真实的个性化体验。这也就是出境记者形象建构的重要目的。
一、出境记者的形象表现
形象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首先,表征事物的外观、外貌、性态与特征。其次,形象也同样包含个体无法通过感官而只能凭借理性形式才能把握的内容,例如:生命力、神韵、精神、品格、性情等。对于出镜记者来说,形象建构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宏观层面上的媒体公众形象,另一方面是微观层面上包括外在形象、言语表达、报道风格等诸多因素的个人形象。
在“4・20雅安芦山地震”报道中,成都电视台记者(现为央视记者)蒋林的现场报道非常成功,他当时作为出境记者,在形象建构方面的表现,也成为了业界的经典范例。下面就我们就以此为例,分析出境记者的形象,都有哪些具体表现。
1、外形条件。蒋林当时在灾区报道时,连续几天重要报道都穿的是一件绿色的卫衣,和一般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这样的装束不仅符合灾难事件的性质,也拉近了灾民和受众的心里距离,让受众更容易被带入到新闻现场中来。
2、现场状态。地震过后,灾区面临着各种生离死别和以及余震带来的危险,但是蒋林在报道的过程中并不是以一种悲痛的、低沉的状态去报道,我们反而能从他饱满积极的状态中感受到一种希望,这是一种正确的方向。
3、个性化语言的表达。蒋林在报道中语言干净利索、新闻点明确、最重要的是他非常有条理的介绍灾区整个救援的进展情况,让我们感觉到各方面都在积极的组织救援。这让观众在了解现场情况的同时,也给大家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和满满的正能量。
4、人格魅力和职业素养。蒋林在这次地震报道中展现出了一种强大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主要体验在他对被采访对象的人文关怀上。例如:一位深度昏迷的伤者在接受抢救时,为了不影响医生抢救,他阻止摄像记者靠近,只是远远地进行拍摄记录。蒋林这样的举动不仅体现了人文关怀,更体现了他作为新闻人较高的新闻素养和新闻道德。
三、形象建构的价值和重要性
1、强化新闻的真实性,增加新闻的真实感。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红教授指出:电视记者应具有较强的现场报道能力,记者的现场报道尤其是在直播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具体来说,既可以交代新闻背景,也可以揭示画面背后的内容。例如:2008年南方遭遇了罕见的冰冻雨雪灾害,杭州电视台的一名新闻记者在报道了一连串的降雪数据后,他走到路边,直接把手垂直伸进地面,生动地展示积雪已经没过了他的手踝,让观众一目了然。这样一个简单直观的行为,不仅烘托出了记者对新闻事实认真负责的形象,还让整个报道更加真实可信。
2、强化新闻的现场感,增强受众的体感
现场报道的魅力就在于它的鲜活性、真实性和贴近性,当新闻发生时,记者在现场,必须要在第一时间传递信息,表达媒体的观点和视点,体现记者的个性化感受。例如:蒋林在报道“4・20芦山地震”时,报道交通情况时说道:“我们可以看到地震的强烈晃动造成了周围山师的滑落以及山体的垮塌,我现在所在的就是通往震中芦山县的唯一一条省道上,大家可以看到我的前方有一块巨大的山石滑落下来,这块山石基本有一个油罐车这么大,基本堵塞的整条道路。”这样条理清晰、罗辑缜密的介绍,不仅加深了蒋林作为出境记者的专业形象,也让受众对灾区槽糕的交通状况,有了很深刻的了解。
3、增加人情味,拉近与受众距离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这种方式,更能给人以人际化交流的感觉。出镜记者的语言更加灵活、口语,更像平常人说话,这容易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如果在报道一些特别事件中,记者再用一些巧妙的比喻,深刻的典故等就更能体现其学识修养,增加受众的好感和亲切感。
四、出镜记者怎样建构良好的形象
1、在新闻事件发生后,记者在第一时间还是要用语言来描述现场,所以清晰的语言和对象感强的表达方式更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甚至让观众产生依赖心理。例如:央视记者王春潇在报道“福建漳州px项目爆炸事故”的整个过程中,没有提及敏感问题,只是非常客观的叙述起火的情况和现场救援的积极进展,语言使用非常安全,这样的报道不仅不会激起民怨,反而增加民众对媒体以及政府工作的可信度。
2、非语言符号也是形象构建的重要方面。现场报道中,记者还要通过面部表情、动作姿态等非语言符号来配合传播。其中,眼神是最为重要的,面对不同的新闻事实和千差万别的新闻现场,眼神可以传达出记者内心复杂的情绪;必要的身体语言能给出镜记者的报道增添色彩。它既能展现现场,还能让报道内容更具体、准确。
3、对于记者来说,个性化的报道风格以及强大的个人魅力是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作为出镜记者,要学会留心观察现场,抓细节找角度,力图在报道真实准确的基础上更有深度。如果每次都能给观众带来新东西,那么受众对于你就有很强的依赖感和信任感,而这种感情的建立,终归还是来源于记者本身的学识修养以及实践经验。
作为媒体人,不论是怎样的形象,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对栏目和电视台的形象和公信力都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出镜记者相比于播音员、主持人在语言的表达、副语言的使用、外形装束上等有更大的空间,更具有灵活性,所以出镜记者更应该注意个人形象的建构与维持。独具风格的形象很可能成为一个品牌,更能成为媒体之间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定向井五段式井眼轨迹控制
一、前言
定向井就是按照事先设计的具有井斜和方位变化的轨道钻进的井。随着油藏开发对钻井技术要求的提高,目前诸如侧钻井,多底井,分支井,大位移井,水平井等特殊定向井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应用越来越广;并且随着定向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定向井建井周期和总成本已接近钻直井的水平,定向钻井已成为油田勘探开发的极为重要的手段。
二、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1、hD91279井的基本情况
红山嘴油田红003井区hD91279井为例。hD91279井位于红山嘴油田红003井区h91300平台上,距h91300井以北10m,h91299井东偏北70m,h91048井以南120m处。构造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前断裂带与克拉玛依大逆掩断裂的交汇部位。钻井目的是为了开发白垩系清水河组(K1q)、侏罗系齐古组(J3q)油藏。
hD91279井身剖面设计数据表(该数据已包含补心高4.60m)
由井身剖面设计数据可以看出,hD91279井的基本井型是五段式井眼,包括了垂直段、造斜段、稳斜段或降斜段四种井段。井眼轨道的最终井斜是3.0°,方位角为0.00°,直井段井深(垂深)为164.6m,设计靶心井深为465.69m,设计钻穿齐古组(598.56m)后在钻30m口袋到628.56m完钻。设计造斜段造斜率为8.0°/30m,降斜段将斜率为2.14°/30m。显然,不同的井段将需要不同的轨迹控制方法来进行控制。
2、直井段的轨迹控制
直井段的钻进需要做好防斜工作。定向井的直井段是定向段的基础,如井斜过大,方位出现偏差,则会为以后的定向造斜段带来一定的影响,严重时甚至需要通过更改定向造斜设计,通过提前定向造斜来弥补,这样就会提高工程复杂度,增加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因此,成功的直井段轨迹将会为以后的定向造斜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直井段的钻进过程中可以采用直井防斜技术,现场可以采用钻具组合方式来对井斜进行一定的控制,如采用塔式钻具或者钟摆钻具组合,在工艺参数的选择上应尽量的采用轻压吊打的方式钻进。
hD91279井在一开下入Φ381mm钻头钻至井深61m完钻后,二开从61―164.6m直井段使用Ф241.3mm钻头+ Ф177.8mm钻铤+Ф411*410转换节头+Ф127mm加重钻杆的钻具组合,起到了一定的满眼防斜作用,在钻进过程中使用了4―6t的小钻压也取得了一定的防斜作用。在164.6m直井段结束的时候,井斜值为0.55°,达到了一定的控制井斜的目的。
3、定向造斜段的控制
定向造斜段是整个定向井井眼轨迹控制的关键一环,如果定向造斜段的方位有偏差,则会给以后的轨迹控制造成巨大的困难。目前现场使用的造斜工具一般采用定向弯头螺杆,定向弯头螺杆的造斜率是不一样的,具体需要根据井身设计的造斜率来对螺杆进行选择。hD91279井的设计井斜是80/30m,现场使用的是1.5°的造斜螺杆,经计算能够满足现场的造斜要求。
在开始定向造斜的30―60m,轨迹控制时一般以定方位为主,在此段井眼内应该控制好井眼的方位。MWD仪器可以测量出井底钻具的井斜角、方位角、工具面角等重要信息。工具面角可以分为高边模式的工具面角和磁北模式的工具面角两种模式,仪器上的读数显示为重工具面值和磁工具面值。
系统可以设置高边转换阀值,现场一般的高边转换阀值应设置在5°―7°井斜之间。即井底测量的井斜值如果小于高边转换阀值时,应采用磁工具面作为参考工具面;若井底井斜值大于高边转换阀值时,应采用重工具面作为参考工具面。
hD91279井的井底仪器滞后距有11.57m,钻具在164.6m的时候已经开始定向造斜,此时进行测点,测深为153.96m,测斜的结果为井斜0.26°,方位角为223.80°。此时在定向造斜的时候直接把工具面调整到0°左右进行钻进,由于是刚开始,不知道反扭矩是多少,故假设反扭矩为15°进行调整,最终结果是井底工具面角为352.6°左右。此时加的钻压是6吨。以这样的方式钻进了两个当根,测深到了171.83m的时候测斜,结果是井斜为1.67°方位为354.00°。此时可以发现,方位已有了一些偏差,需要进行一定的纠正了。
在这一阶段的工具面的调整的时候也要注意根据井下的造斜初始段的实际情况的不同而进行调整,并不是简单的把工具面摆正到所需的方位角就可以的。在井眼轨迹离轨道有一段距离的时候,此时在调整工具面的时候就要进行适当的选择,使之趋向于井眼轨道。如上面所说的hD91279测深在171.83m的时候方位为354.00°,此时再调整的时候,就不能再以0°为目标工具面了,应该适当的偏大一点,才能够使井眼轨迹朝着轨道靠近,此时做出的调整是工具面在10°―15°之间。这样钻进了3棵单根后,井眼方位才增加到3.00°,这说明,前面的调整思路是正确的。而此时井眼实际已经定向钻进了40多米,方位已基本调整到位,此时的井斜已经超过现场所设的高边转换阀值7°,工具面已由磁工具面转为重工具面作为参考工具面了。
4、井眼轨迹的预测
在定向钻进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井眼轨迹的预测问题。由于井底与MWD测试仪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滞后距。也就是说井底的实时轨迹参数是不能直接读出来的。因此,就需要对井底的轨迹及井眼参数进行一定的预测,从而可以间接的对井底的实际井眼参数进行一定的把握,以便采取下一步的控制措施。
现场应用最多也较方便的主要是外推法。实钻外推法就是假设在一连续的井段,钻头的受力状态是大体相同的。这样就可以根据所需预测点的前10―30m的实钻情况,通过测斜计算出该井段的实际造斜率K2和造方位率KΦ,然后再外推至井底钻头处即可。
三、结论
1、钻进中井眼曲率过大可能会给工程带来很多的问题与麻烦,如导致的井壁不稳定或坍塌事故、卡钻事故、下套的过程中遇阻事故等。要避免以上的井眼曲率过大问题,则需要保持井眼的规则性、一致性与连续性,钻进过程中加强划眼,进行短提,钻后进行通井都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现场通常是滑动钻进就进行滑动划眼,复合钻进就进行复合划眼,若井眼用Ф241.3mm的钻头钻进,则需用Ф241.3mm的钻头配合Ф238mm稳定器进行通井;
2、现场的螺杆的造斜率各有不同,使用的造斜螺杆有1.0°、1.25°、1.5°、1.75°、2.0°、2.25°、2.5°等不同造斜率的螺杆,根据实际设计的需要,合理的选择螺杆,能给后面的轨迹控制带来很好的帮;现场红浅井区的定向井的设计造斜率为通常为8°/30m,使用1.5°的螺杆即符合要求,七区、九区水平井的设计造斜率通常为15°/30m左右,现场多使用2.5°的螺杆即可以复合设计要求;
3、在开始造斜的初期,通常是造斜段的前30―40m,井眼斜率小于10°的时候,是调整井眼方位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段时期内一定要把方位摆正,当井斜过大的时候,井眼方位调整起来就不是很好调整了;
4、钻压对反扭角与造斜率有一定的关系,现场实践表明:钻压正比于造斜率与反扭角,若实钻的井眼造斜率略小于设计造斜率可以通过适当的增加钻压来提高造斜率,反之亦然;若井底的实际工具面角偏大,亦可以通过增大钻压来增加钻具反扭角,从而减小井底实际工具面角,达到一定的调节目的,反之亦然。因此,在一定的限度内合理的应用钻压对造斜率与反扭角的相关关系对造斜率与工具面进行调整,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通过复合划眼也能使井斜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复合钻进井斜则会有所增加;
5、在稳斜钻进的过程中,多用转盘钻进即复合钻进能够很好的提高钻进效率。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现在随着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解决了以前的施工难题,这也促进我国道路桥梁事业的发展。现在的道路桥梁的类型有很多种,桥梁的线型几乎都不一样,这边就要考虑到桥梁的结构受力状况了,尤其是小半径曲线梁桥,它并不像普通的桥梁线型,只考虑到承受弯矩、剪力就可以了,在小半径曲线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中,还要考虑到扭矩和翘曲双力矩的作用,施工过程相当复杂。小半径曲线梁桥的纵向预应力钢束会对将对混凝土产生很大的作用力,所以,我们要考虑下混凝土与预应力的相互作用关系,才能避免这种作用对箱梁产生巨大的损害。所以现在施工企业都是在实践中总结小半径曲线梁桥预应力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到合理的处理办法。
1.小半径曲线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中在预应力上遇到的问题
1.1预应力钢筋无法达到合适的伸长量
在小半径曲线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中,预应力的钢筋往往伸长量不足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总结下出现这个问题的缘由,首先,预先放置的管道铺设的不规整,这样就会造成钢筋与管道壁进行大量地摩擦,这样将会使钢筋的张拉应力减小,直接影响到了钢筋的伸长量。在进行小半斤曲线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前,钢筋的伸长量都是经过科学计算的。但是如果在施工阶段由于管道铺设的问题,使得钢筋的平均的预应拉力变小,影响到钢筋的伸长量,那么这个施工质量将无法得到保证。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采用的施工技术导致的,因为现在很多施工单位采用了提前将钢筋放入管道中,然后浇筑混凝土。这个方法的弊端就在于管道可能有裂缝,如果漏浆的话,那么部分钢筋被固定,显然地就可以将这段钢筋的拉力忽略不计,直接影响到了钢筋的伸长量。最后一个缘由是,就是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未计算好钢筋的伸长量,张拉设备换算中存在误差。
1.2预应力钢筋不能够穿入管道
关于预应力钢筋不能够穿入管道的振漏也是小半径曲线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常见的问题之一,着是因为在安装管道时,不能够观察到管壁存在小孔等,这样预应力钢筋更本不能顺利地穿入,还有的是管道刚开始使用时,它的管道壁表面比较粗糙,可能在穿入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阻力。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是,在振捣混凝土时,由于作业的震动幅度比较大,很可能在浇筑混凝土时,将泥浆漏入了管道中,那么泥浆凝固的话,管道的管径变小甚至堵塞,这直接影响到预应力钢筋的穿入。
1.3在进行施工中,无法确定张拉拱度的大小
在小半径曲线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中,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在建筑的构件在张拉的时候,预应力钢筋将对建筑的构件产生作用力,这样将会产生了偏心压力,那么将就相应生产了方向向上的拱度。关于张拉拱度的要求及标准并没有线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中有明确的指示,但是,它的大小决定着混凝土的强度及变形、弹性模量和预应力大小及施工加载均衡程度等等。也可能是因为关于拱度的大小没有明确的施工要求,导致施工人员不能详细准确定测量张拉拱度,施工的质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2.浅谈下小半径曲线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问题的处理方法
2.1针对预应力钢筋伸长量不足的处理方法
首先进行放置钢筋前,就在铺设管道的过程中,准确地记录下管道位置的数据。另外管道的线形一定是光滑笔直的,不能够让它产生弯曲,则会增加管壁的摩擦力。另外,在进行浇筑混凝土时,一定要检查好管道的位置,确定好无误后再开始施工。另外在进行振捣混凝土作业时,一定不要去接触管道,这样不仅仅不会干扰到管道的位置,还会增大管壁的摩擦力。如果采用先穿入钢筋再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时,所以更得注意保护好管道,防止在振捣过程中将管道振裂。另外在浇筑过程中,应不间断对钢筋进行张拉,这样做的好处可以防止管道里渗入少量的泥浆,在拉伸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泥浆填入凹槽中,钢筋不易被凝固。
另外,在计算钢筋的伸长量时,一定要测定钢筋的弹性系数。通过多种检验的方法,来确定钢筋的伸长量。
2.2探究预应力钢筋不能够穿入管道的解决办法
在小半径曲线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中,开始进行到浇筑混凝土阶段时,在浇筑后的一段初凝时间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中间焊有两头小中间大的圆滑拉块的钢筋经常来回拉管道,这样可以保证管道光滑平整,另外如果不小心在管道里渗入了泥浆,在来回的拉动过程中,会将混入管道的泥浆填入凹槽内。如果管道出现堵塞时,第一时间确定好准确位置,用梁的外部凿开,将管道疏通。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将钢筋的顶端打磨光滑,方便穿入的工作,试着从两个端口分别穿入,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3关于连续箱梁施工的张拉拱度不能确定的预防措施
刚开始已经提到过张拉拱度的大小在小半径曲线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中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决定着混凝土的强度及变形、弹性模量和预应力大小及施工加载均衡程度等。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仔细测量张拉拱度的大小,如果发现其大小与建筑的构件相差的话,一定要详细地检查并找出原因。不能够忽视这个因素而继续施工,这将直接影响到该施工的质量。考虑预应力张拉应力、伸长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问题来解决这个问题。
3.剖析小半径曲线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其他问题及解决办法
其实在小半径曲线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现在再介绍下其他的问题,就是混凝土表面的浮浆过多。就是在小半径曲线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浇筑混凝土完事后,桥面出现很多的浮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它会造成桥面产生裂缝,不但影响整个工程的美观性,还影响到了工程的质量。所以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调节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这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密度等,如果浮浆多的话直接造成整个建筑构件的材料分布不均匀,那么这个工程的整体强度及变形度都会降低,会出现裂纹的现象。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找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出现不均匀,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了离析的现象,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一定要对混凝土进行检测,来控制混凝土的均值性。
混凝土分层浇筑的界面颜色不同的问题,在小半径曲线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时一般都要分层浇筑,在每一层浇筑的时间相隔太长的话,可能会导致这两层的颜色不一致,可能有的人认为这不过影响美观罢了,可能不知道这个问题的危害性,因为它会导致出现错台、流浆现象,是一个混凝土内部质量问题,因为他们两层的颜色不一致,就已经确定出他们两层的质量分布不均,后期投入使用的过程中,直接带来了安全隐患,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就需要根据混凝土的混合时间和气温来确定他们的间隔时间,再根据相关因素来计算出浇筑时间,这样就得施工阶段密切注意,才能使两层的颜色基本一致,不会影响小半径曲线混凝土连续箱梁工程的质量。
4.结语
我国的道路桥梁技术不断地提高,但是小半径曲线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的项目依然是很复杂的工程,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出现很多的问题,还需要相关单位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志码]A
子宫颈病变是女性十分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发病率最高及危害最大的是子宫颈癌,子宫颈癌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女性发病率第二的恶性肿瘤。据流行病学调查,子宫颈癌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发展中国家患病率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子宫颈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下腹部疼痛、阴道不适感、阴道出血等,若不及时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子宫颈癌扩散十分迅速。人类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1974年由德国学者豪森发现并命名。HPV是状病毒亚群中的一组DNA病毒,电镜下呈现20面对称体,无包膜。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目前HPV已经发现200多种基因型且HPV与人类宫颈病变有着密切关系,依据致病程度的大小,分为高危致病型、可能高危致病型、低危致病型。我院现针对864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展开宫颈病变与HPV感染的相关关系及危险因素研究,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因疑似宫颈病变来我院就诊的8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确诊,并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本次试验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依据诊断治疗结果回顾性分析后分为慢性炎症组、上皮内瘤变组和宫颈癌组。慢性炎症组共532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42.9±2.5)岁,体重39~88kg,平均体重(54.4±10.7)kg,首次月经年龄11~21岁,平均年龄(14.3±2.1)岁;上皮内瘤变组共201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43.7±3.1)岁,体重42~85kg,平均体重(53.9±9.8)kg,首次月经年龄12~22岁,平均年龄(14.5±2.6)岁;宫颈癌组共131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41.7±21)岁,体重45~83kg,平均体重(52.6±7.8)kg,首次月经年龄11~23岁,平均年龄(15.5±1.8)岁。各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及首次月经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年龄15 65岁;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符合临床外科学的诊断标准: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无子宫切除史、宫颈手术史以及HPV治疗史;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或其他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依从度高,可以完成实验计划者;临床病史资料齐全;均已告知本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同意参加并签署同意书者。
1.3 实验方法
TCT检测:在行HPV检测前,告知患者注意在检查前24h内无、检查前72h内无阴道内检查、阴道冲洗及放置阴道内治疗药物。同时检查应在非月经期进行。所有患者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检查均由我院资深妇产科医生执行,使用窥阴器充分暴露患者子宫颈,之后使用棉签擦去分泌物,待擦净后将子宫颈细胞采集刷探入宫颈,刷面在宫颈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之间的移行区按照同一方向刷5周,将刷取的细胞置于Thinprep Cell Test保存液中摇匀后静置。将所获得的标本进行细胞学制片,然后使用荧光化学信号技术分析出HPV感染情况。
HC2-HPV-DNA检测:采集子宫颈细胞方法如前,并用美国Digene公司提供的HC2-HPV-DNA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样本光照读数与阴性测定值比值(RLU/CO)记为hrHPV的病毒载量,记录并分析各组hrHPV病毒载量的关系。
子宫颈阴道镜下病理学活检:检测患者是否存在宫颈病变。被检者排空膀胱后取截石位,使用窥阴器充分暴露子宫颈,选择合适的阴道镜距离、焦距与放大倍数后擦去阴道内分泌物。然后使用3%的醋酸涂抹于阴道颈行醋酸试验,如有异常则摄像保存。再使用1%碘溶液涂抹于子宫颈行碘实验,观察子宫颈是否存在试验异常区域,如存在可疑部位则行可疑处活检。若未发现异常,则行移行带3、6、9、12点多点活检。
1.4 观察指标
对比各种患者之间HPV感染率和hrHPV的病毒载量,并对各组患者文化程度、首次性生活年龄、流产次数与HPV感染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对数据进行表示,以P
2 结果
2.1 各组HPV感染情况对比
慢性炎症组HPV总感染率是52.26%,上皮内瘤变组HPV总感染率是82.08%,宫颈癌组HPV总感染率是82.44%,慢性炎症组HPV总感染率与上皮内瘤变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9,P
2.2 各组hrHPV病毒载量对比
慢性炎症组hrHPV病毒载量是(105.1±73.52)pg/mL,上皮内瘤变组hrHPV病毒载量是(345.3±63.27)pg/mL,宫颈癌组hrHPV病毒载量是(353.4±61.83)pg/mL,慢性炎症组hrH-PV病毒载量与上皮内瘤变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5,P
2.3 HPV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结论流产次数多(≥3)、首次性生活年龄小(≤20)和教育文化程度低(高中以下)属于HPV感染的危险因素(OR=3.341,95%CI:1.135~5.456;OR=2.345,95%CI:1.667~6.894;OR=1.894,95%CI:0.945~3.542,P均
3 讨论
子宫颈病变分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癌等。其中子宫颈癌是目前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上皮内瘤变(CIN)包括上皮内瘤变Ⅰ型、上皮内瘤变Ⅱ型、上皮内瘤变Ⅲ型,其中Ⅰ型危害较小,转化为癌的概率较低,但Ⅱ型癌转化率较高,Ⅲ型即是子宫颈原位癌。子宫颈癌主要临床表现是下腹部疼痛、阴道不适感、阴道出血等,但一般发病较为隐匿,症状较不典型。若不规律体检,一般发现均较晚,因子宫颈癌易早期转移,因而治疗较为困难。HPV是状病毒亚群中的一组DNA病毒,电镜下呈现20面对称体,无包膜。
Abstract: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ownhole electric underground electrical safety improvements, reduce downhole electric accidents, to eliminate loss phenomenon, eliminate electrical discharge of gas and coal-dust explosion accident, this article lists the common underground electric detonation phenomenon of species, carry on the reason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electrical explosion loss; analysis of the causes; measures to prevent
中图分类号:TU272.1
1、前言
随着煤炭生产技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大多数煤矿建设项目施工,目前已逐步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综掘设备和控制设备,对减少人工投入、施工安全起到了相当的保障作用。但是由于井下工作条件恶劣,空间狭小,设备极易受到损坏,煤矿井下电气事故也随之增加,小到电器设备的失爆现象,大到由电气事故引起的瓦斯、煤尘爆炸、火灾事故。为保证人员的安全,施工企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悉电气失爆的类型、失爆原因,并掌握杜绝失爆常见的防范措施。
所谓失爆是指就是使用中的电气设备(五小电器、缆线)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2、煤矿井下常见的电气失爆现象及原因分析:
2.1.1井下移动和搬迁不当造成电气设备外壳严重变形或出现裂纹,焊缝开焊以及连接螺栓不齐全、缺少弹簧垫圈、螺扣损坏以及螺纹拧入深度少于规定等,使其机械强度达不到规定要求而失爆;
2.1.2隔爆接合面严重腐蚀,隔爆间隙超过规定值或有较大的机械伤痕、凹坑,连接螺丝没有压紧等,达不到隔爆的性能要求而失爆
2.1.3电缆进线、出线口处没有使用合格的密封圈或没有密封圈,电缆接线孔没有使用合格的封堵档板,或没有封堵挡板而造成失爆
2.1.4在隔爆外壳内不经批准随便增加元件或部件,使某些电气距离小于规定值,造成相间弧光接地短路,使外壳烧穿而失爆;
2.1.5外壳内部两个隔爆空腔由于接线柱、绝缘套管烧毁连通,内部爆炸时产生过高压力而使外壳失爆。
2.1.6电气设备维护和检修不当使防护层脱落,使得防爆面落上矿尘等杂物,紧固对口接合面时会出现凹坑,有可能使隔爆接合面间隙增大。
2.1.7由于操作人员不熟悉设备的性能,在装卸过程中没有采用专用工具或发生误操作。如拆卸防爆电动机端盖时,为了省事而用器械敲打,可能将端盖打坏或产生不明显的裂纹,可能发生传爆的现象。拆卸时零部件没有打钢印标记,待装配时没有对号而误认为是可互换的,造成间隙过小,间隙过小对活动接合面可能造成摩擦现象,破坏隔爆面。
2.1.8由于操作人员对防爆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对各种规程不能正确贯彻执行,以及对设备的隔爆要求马虎大意,均可能造成失爆。
2.2电气失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安装、维护、检修等不符合要求以及使用不当等造成的。
3、井下电气设备杜绝失爆措施
3.1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3.1.1每日检查所有电气设备、进线装置及电缆是否完好,维修人员在检修电气设备时,一定要注意防爆接合面,防止有煤尘、杂物沾附在上面。
3.1.2检查所有高压开关及低压开关的合闸情况,低压开关是否发热、高压开关运行是否正常,操作机构是否完好,压线是否松动等。
3.1.3检查各开关整定值是否符合负荷的要求,并定期根据负荷要求进行整定、调整。
3.1.4检查所有电气设备的接地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有无开焊断裂等现象,并定期摇测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要求。
3.1.5电气设备应安装在支护良好的地点,移动和搬迁设备时要小心轻放。
3.2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防爆检查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均为失爆:(1)防爆电器外壳有变形、裂纹、开焊。
(2)防爆电器外壳有锈皮脱落。(3)使用不合格的部件。(4)闭锁装置不灵,起不到闭锁作用。(5)拆除防爆电机接线座。(6)透明件松动,破裂,使用普通玻璃。(7)电动机接线盒盖安装反向。(8)改变了原设计空气间隙,爬电距离不符合要求。(9)各种防爆设备参数不符合要求。(10)防爆结合面有油漆,伤痕超过规定。(11)缺螺丝或弹簧垫。(12)弹簧垫没压平或螺丝松动。(13)弹簧垫与螺丝的规格不配套。(14)档板直径比进线嘴内径小2㎜以上,档板厚度小于2㎜。(15)档板放在密封圈里边或金属圈放在档板与密封圈之间。(16)密封圈硬度老化,失去弹性且变形。(17)进线嘴压紧后没有余量或不压紧密封圈。(18)密封圈内径大于电缆外径超过1㎜。(19)密封圈端面与器壁接触不严。(20)密封圈剖割开后套在电缆上。(21)橡套电缆的护套损坏,露出芯线。 (22) 橡套电缆护套损坏伤痕深度达最薄处二分之一以上,长度达
20㎜或沿电缆外径长三分之一以上。 (23) 电缆在进线嘴处能轻易将其来回抽动,压线板未压紧电缆,压扁量超过电缆直径的10%。 (24) 螺旋式进线嘴拧进不到六扣。 (25) 螺旋式进线嘴压不紧,用手能拧进半扣以上。 (26) 防爆插销电源负荷反接。 (27) 防爆灯具将压口改为螺口。 (28) 整定值或保险丝选择不正确。 (29) 未接地或接地不符合规范要求。 (30) 电机综保未使用。 ( 31) 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增加多余垫圈、平垫来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32) 隔爆设备的隔爆腔之间直接贯通。3.3建立健全防爆管理制度
3.3.1加大对井下设备的检查力度,定期、不定期的对井下设备进行全面的防爆专项检查。
3.3.2检查中发现失爆现象时,能在现场处理的应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在现场处理的应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处理。
3.3.3加大对失爆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规定
3.3.4对发现的失爆问题要及时通报,并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3.3.5机电技术部门要对整改情况要跟踪复查,直到失爆问题得到彻底处理。
3.4《煤矿安全规程》452条: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下井。所以要严把采购质量关,坚决杜绝无“三证一标志”产品进入矿井井下使用。在购买电气设备时尽可能使用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3.4.1严把防爆电气设备和配件的采购环节,在进行电气设备招标时要认真对比筛选,要比价格更要比质量,货比三家。设备供应商应满足:品种全、性能好、质量优、价格低及具备完备的售后服务,并能满足不同用户要求。签合同时,质量标准、验收标准、出厂标准、设备安装与调试等要在合同中加以明确。
3.4.2防爆电气设备的质量监督验收时,要对装箱单、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出厂标准等内容进行仔细核对。必须保证设备上的铭牌与实际相符,与合同签订的相一致;设备外壳应有防爆标志“EX”,防爆合格证、产品质量合格证、安全证书编号等各种证件齐全。3.4.3防爆电气设备质量要认真落实执行国家煤矿安全监督局下发的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目录的通知,实施强制性的“3C”认证.加强对防爆电气设备、配件等物资的管理。
3.4.4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类设备台帐、卡片、采购标准、进出库管理、安装调试、使用维修及责任追究等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规章制度,从制度、基础管理抓起。完善矿井防爆电气设备、配件的管理制度。结合施工矿井实际,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矿井施工整体装备水平,真正实现电气系统的本质安全。3.5加强作业人员的电气防爆知识培训加大对作业人员的电气防爆安全知识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防爆知识的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应再进行脱产专项培训,直致考核合格为止,方可上岗。
前言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环境监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工作流程是: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定,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编制验收监测报告。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现在有较为完善的理论方法体系,但是现场调查、竣工验收监测方案编制等工作却相对薄弱。文章就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及其前期现场调查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验收材料不全面
很对企业对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不熟悉,申请验收时无法提供相应的验收材料。很对企业最多只能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有的企业能够提供初步设计报告,但是里面没有详细的关于环保设施的设计内容。提供给验收监测部门的材料有限,验收监测工作人员在进行现场踏勘时,就不能准确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使验收监测方案编制内容存在较大的遗漏[1]。
1.2 缺乏现场调查方案制定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之前,需要进行现场调查。而一些监测单位注重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方案的制定,对现场调查方案制定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在进行现场调查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方向,在具体工作时,难以对污染物治理情况进行有效检查[2]。
1.3 监测因子和评价标准不准确
项目监测因子主要根据项目实际生产情况,结合环评报告、设计报告确定的污染物来确定。实际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主要依靠环评报告、设计报告的分析结论,对项目实际生产情况没有深入了解,有时环评报告或者设计报告也会存在分析不准确的情况,最终导致验收因子不准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监测验收工作人员对每个行业的了解程度有限,深入调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另一方面是企业有时候出于某些原因,想隐蔽一些污染物的排放。
实际工作中,存在工作人员在使用标准时忽略了新旧标准使用时间,或者没有理解标准分级的含义,导致使用不当。
2 对策分析
为了更好地保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具有较好的作用,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现阶段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关于解决对策,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2.1 充分收集验收相关材料
一是环保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使企业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收集、统计项目验收中的材料,环评报告、环保设施设计报告,环境监理记录等;二是验收必须提供的材料提供全面后,再开展工作,不能盲目勉强开展工作。
2.2 制定现场调查方案
现场调查前,仔细分析业主提供的验收材料,提前做好现场调查的准工作,提高现场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有的放矢。
2.3 重视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是验收监测方案标准的基础,验收单位应该重视现场调查,从资金和时间上向现场调查工作倾斜,不熟悉的行业可以请行业专家进行指点。
2.4 提高验收监测人员的个人专业技能
提高验收监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一是依靠个人学习,单位强培训;二是环保部门应提高验收监测报告(方案)编制人员的准入;三是验收单位应定期组织验收监测人员学习较新的政策、标准等。
3 结束语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的制定,对于建设项目能否准确顺利的验收,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环保验收监测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监测工人人员本着实事求是、客观的工作态度,从项目实际建设情况着手,为环境保护把关。
参考文献
[1]唐松林,姚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5:63-66.
在我国法定检疫工作之中,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十分重要,其是根据国家的具体规定来开展生猪屠宰检疫的具体操作流程,及时检疫与判断生猪屠宰后常见的几种疫病,这成为法律体系中的一项关键性内容。实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应及时对常见的疫病予以检疫,以求降低疫病的发生风险,不断提高卫生管理水平,以求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身体健康,进而为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条件。一旦发现疫病,应使用屠宰建议技术来对常见的疫病类型进行鉴别与诊断,并根据疫病类型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提高生猪及肉质产品的质量。
一、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实施的重要性
为促进养猪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须重视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以保证生猪与相关系列产品质量的安全性,以避免发生疫病的传播,防止病害进入到市场环境之中,以实现对公共卫生的科学性预防与控制,这对于养猪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在实施屠宰检疫工作时,主要分为同步检疫与宰前检疫两个方面。宰前检疫是采取临床观察的方式,强调同步检疫和屠宰操作的相互对应,及时对同一头猪的头部、蹄部、胴体与内脏等进行科学的编号,然后实施检疫工作,可采取病例剖检来了解存在病害的猪肉。开展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时,应充分践行与遵循《生猪屠宰检疫规程》的相关标准,以保证屠宰检疫工作实施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在实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实施时,主要包含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猪丹毒、猪支原体肺炎、丝虫病与旋毛虫病等多种疫病。新时期,为保证养殖经济发展的规范性,应制定更为科学的生猪屠宰检疫制度,借助该制度来开展检疫流程,及时对常见的疫病类型进行诊断与防治,进而提升生猪屠宰检疫质量,以促进养殖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口蹄疫的诊断与处理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口蹄疫属于常见类疫病之一,一旦滋生此类疾病,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构成威胁。因此,生猪屠宰检疫人员应加强对口蹄疫疾病的诊断与鉴别,以提高口蹄疫鉴别与诊断质量。猪口蹄疫疾病主要是由于口蹄疫病毒而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类疾病,这样在实施屠宰检疫工作时,管理者可结合猪口蹄疫的基本临床症状实施初步的判断。猪一旦出现口蹄疫类疾病,猪蹄冠、脚趾位置上会出现炎症与水疱,这是该种疾病的临床症状与基本表现特点,等到水疱破烂后,会产生一定的血性溃疡面。诊断口蹄疫时,诊断人员需要区分口蹄疫与水疱性口炎进行区分,借助实验性方式来进行确诊。此外,管理者应重视对生猪内外膜的科学性检验,若在心外膜位置上出现斑点或者在病变位置存在腐烂病灶或水疱疹现象,即可确定是生猪感染口蹄疫。此外,检疫者还要充分检验生猪的大肠黏膜,若存在病灶问题,要及时扑杀生猪,以切断掉口蹄疫病源。
三、猪瘟的诊断与处理
生猪在生长时,猪瘟是常见的疫病类型之一。若i一旦患上猪瘟,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且猪在行走时会弯腰,萎靡不振,在感染猪瘟的初期,还会发生便秘,等到感染疾病的后期,病猪会发生腹泻现象。
在生猪四肢的内部一侧,会出现紫红色出血点,诊断者应结合猪瘟的具体流行病学、流行特点与临床表现等予以确诊。等到生猪感染猪瘟之后,在皮肤上回出现诸多的血斑,会聚集在腹部与,为保证精确性,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检查与确诊操作。等到猪瘟确诊之后,管理者要及时对病猪进行销毁与高温处理。
四、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与处理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主要是由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而引发的,该种疾病就有很强的传染效果。生猪感染此类疾病之后,无法直立地站立,且生猪还会先发生角膜发炎情况,也会让眼睑位置发生水肿现象。母猪感染此类疾病后,极易发生弱胎、流产与死胎现象。生猪感染此类疾病后,表现为呼吸急促、困难,且还会发生大理石病变,在肾脏位置会出现部分出血半点,在肝脏与膀胱位置上也会产生大量的血斑点。确诊完毕后,要及时扑杀生猪,对相关的猪肉予以深埋与销毁处理,与实现对生猪的无害化处理。
五、炭疽的诊断与处理
养殖生猪时,极易发生炭疽疾病。生猪一旦感染此类疾病,发病特征不是很明显,再对生猪进行解剖时,生猪还会流出大量的泡沫状血液,其中所涉及到的黏膜会表现为暗紫色,且血凝度不良,还会出现严重的脾脏肿胀问题,且生猪的淋巴结和颈部位置也会发生肿胀,还可能会发生流血症状,在胃肠位置上也会发生血性炎症。确定此类疾病后,操作者应及时停滞屠宰操作,并对现场实施封锁操作,还可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提交一定的报告,等到确诊后检疫部门也好及时扑杀生猪。
六、猪丹毒病的诊断与处理
猪丹毒病主要是由于猪丹毒杆菌而引发的,其属于急性传染类疾病,待到生猪感染此类疾病后,极易发生心内膜炎,淋巴结也会出现肿胀现象,此时,容易发生心包积液的情况。等到猪丹毒病去确诊之后,应及时针对此类疾病实施无害化处理。
七、猪气喘病
生猪屠宰之前、屠宰之后应及时进行检疫操作。若生猪患上此类疾病,病猪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喘现象,还会伴随着连续性咳嗽或痉挛性阵咳现象,提问比较正常,且呼吸急促,会呈现出腹式呼吸模式,在卧地时,应先用两肘进行着地处理,会表现为犬坐的姿势。生猪患上此类疾病,其在临床症状上表现为肺脏部位出现气肿现象,且病程比较长,也容易发生融合性支气管肺炎。肺脏表面比较光滑,边缘位置呈现钝圆状态,且整个肺脏会呈现灰红色或灰白色的状态,还会发生切面外翻情况,也可提升湿润度,使用道具来对切面实施刀刮处理,刀刮处理完毕后,能够观察到在支气管的断端流出一些泡沫型液体,这些液体呈现混杂血液状或灰白色状,病程比较长,就会加大病变位置的硬度系数,出现胶胨样的渗出类炎症,颜色表现为黄色或黄红色,导致肺门淋巴结、纵膈淋巴结发生肿胀问题。
八、结语
综上所述,为应对当前生猪屠宰检疫中常见的几种疫病,降低生猪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必须重视对生猪屠宰检疫中常见疫病的有效防治与处理,针对不同的疫病提供针对性的防治处理。为提高疫病防治效果,降低经济损失,应充分结合疫病的病变原理,精准、有效的判断此类疫病,结合疫病的临床症状、病理等进行综合性的判断,并及时开展实验室检查工作。为应对当前问题,必须不断积累相关的经验,不断提高生猪屠宰检疫质量,进而促进养猪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一)审题不清。
对材料的中心思想、层次把握不准,抓不到材料的主旨,从而用错观点或者只沾一点儿边。
(二)照抄照搬书本知识,没有联系背景材料。
对材料型主观题没有理论联系材料,既有原理分析,又要结合材料,而是原理与材料脱节,泛泛而谈。
(三)分不清主次。
答题主次不分,层次不明,不该答的也答上,费时费力却没有成效。
二、题型分类
按设问角度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是什么”为主的问题。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解题思路为:
(1)反映了的现象包括经济现象或政治现象,注意分别反映和共同反映的不同,侧重从材料和图表中直观看到的,注意层次性。
(2)说明了什么问题包括实质或本质。需要自己总结出来,一般而言,要一分为二:既有成就,又有问题,往往是纵向有进步,横向有差距。
(3)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包括原理和方法论。
(二)“为什么”为主的问题。
1.……的必要性:常见设问语气有:“……的理由?……的依据?……的原因?”解题思路为:
(1)理论依据:常见语气为“……决定的”(有时也称为必然性)
(2)现实依据:从正面看,常见语气为“……需要”“……的客观要求”。从反面看,主要是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危害。(有时也称为紧迫性)
2.……的重要性:包括地位、作用、意义。常见语气有“……的重要保证”、“关系到……”、“有利于……”。
(三)“怎么样”为主的问题。
1.设问常为:有什么意义?影响如何?
2.解题思路:
(1)从内容上,意义可包括经济意义(国家、企业、消费者);政治意义(国家、党、公民、人民);现实意义(热点)。
(2)从逻辑上讲,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从微观到宏观,从地区到国家再到世界(内到外)。
3.答案特点:正面材料习惯用“有利于……”的语气;反面材料习惯用“损害了……”。
(四)“怎么做”为主的问题。
1.设问语气为“如何做到……”、“怎样解决上述问题”、“如何处理……?”。
2.答案特点:这是问答题中要求最具体作答的设问,一定要把课本理论和试题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3.哲学上的题目往往以方法论为主。
(五)常见的设问。
1.如何认识(如何看待)某种现象?可看成上述四种设问的综合。
答案包括:(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实质是什么?
(2)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包括理论依据、现实依据。
(3)有什么影响(积极、消极)?作用及地位如何等。
(4)如何解决?采取的措施、解决的方案。
注意:
(1)具体题目不同,答案的侧重点就不同,有的可能以分析原因为主,有的可能以解决措施为主。
(2)如何看待可分成两层:看――怎样认识、待――怎样解决。
2.得到什么启示(启发)。
答案包括:(1)谈谈对材料的认识――启示是什么?
(2)如何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启示怎么做?
(3)答案语气:“启示我们……”、“要求我们……”、“做到了……”。
(4)哲学角度最常见:启示是什么――原理、方法论――启示怎么做?
(六)图表题。
第一步:审设问(根据有效信息确定范围、类型)
第二步:审材料(审图表)、连教材。
一审表头――明确材料指向、范围。
二审表格内容―横比、纵比、横纵交叉;从材料到问题、从现象到本质。
三审表注――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图表的补充说明。
第三步:组织答案
简要分析:
第一步:审设问(根据有效信息确定范围、类型)。
范围:经济常识中经济体制问题。
类型:“是什么”。
第二步:审材料(审图表)、连教材。
第三步:组织答案。
三、解题注意的问题
(一)审题要准确。
审题一定要仔细,明确题目的要求,否则就会答非所问。分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做”的设问角度;分清政治学科内经济、哲学、政治的不同范围;文科综合中还要区分开政治、历史、地理不同学科。
(二)解题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
不能答成纯理论,没有本题的材料;也不能只答材料,丢掉课本理论;要作到二者的有机结合,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要过好日子,离不开理财,要答好卷子,离不开“理材”,即理和材料相结合。
(三)答题要规范。
1.答案段落化。答案不能一逗到底,要注意分段。
2.段落要点化。答案要简明概括,抓住要点。答案力求清楚,有层次,没有必要在某一点上花费很多的笔墨,一般三四句即可。同时力争多角度考虑,一般不少于两个要点。
经济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稳定性逐渐提升,安全性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影响因素比较多,因此在设备管理阶段,需要从根本运行方面入手,保证电网的稳定性。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时对故障进行调整,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变电站是电网系统的中心枢纽,承担电网系统的发电、输电等工作,只有做好管理工作,才能实现其有序进行。
1.变电站一次设备的主要构成和作用
变电站一次设备主要是由变压器、隔离开关和电压器组成的,考虑到作用和特点等变化,需要对承担交换电能的作用进行分析,做好故障的排除工作,为了保证电压的稳定性,需要掌握变电站组成。
变压器主要承担交换电能的作用,为了实现电网和用电设施的电流、电压的转换,需要稳定电压,合理进行操作。以在电压稳定性作为基础,开断依据以回路负荷作为基础,以交换功能以及电压以及电流作为基础,为了实现整体保护作用,需要合理应用灭弧装置,如果回路电流出现异常,则需要以电流保护作为基础,进行后续操作。根据电流应用要求可知,在承载力以及开断操作过程中,要尽量维持稳定性,对变压器进行调整,使其在运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电容处理作为基础,为了_到无功效果,要掌握功率和系数,提升应用优势[1]。
2.变电站一次设备常见的故障
根据变电站应用形式的具体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好故障分析工作,依据处理要求进行实施。以下将对变电站一次设备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
2.1 变压器
以变压器常见故障作为基础,为了避免出现渗漏或者其他故障,则需要提前对故障进行掌握,以外侧依附黑亮油液作为基础,变压器出现漏油或者渗油的现象,会导致变压器焊接质量不高,甚至出现密封性差的现象。在外力作用的影响下,如果不及时进行密封,则会出现严重的膨胀的现象,为了避免出现渗漏或者膨胀的现象,需要对温度进行测量,避免出现温度异常的情况。此外以变压器温度调整作为基础,需要对变压器的原件属性掌握,铁芯容易出现短路的现象,涡流以及漏磁常见,如果出现设备发热或者其他现象,会导致线圈绝缘性降低,短路现象明显。以变压器超负荷运行机制作为基础,要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对散热电阻性能进行掌握,做好排除处理工作,提升其应用性能[2]。
2.2 隔离开关
隔离开关常见的故障是开关接触不良,变压器的隔离开关如果出现接触不良或者其他现象,则会导致接线部位接触不合格,出现温度异常的现象。造成隔离开关接触不良的原因比较多,以开关应用原理作为基础,在接触面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需做好隔离开关的安装工艺,避免出现接触不稳定的现象。此外为了避免出现严重的摩擦现象,要做好保养工作,按照人工操作规范执行,避免出现其他类型的故障。
2.3 高压低压电容器设计
高压低压断路器的故障比较多,多是由于错误操作引起的,如果存在拒绝操作或者运行异常的现象,则会导致断路器受到影响,如果电压或者电网比较大,断路器的合闸器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操作不合理则会出现失误操作的现象。对电路和零线进行处理的阶段,为了避免出现错误操作或者操作异常的现象,要做好电路的保护工作,以故障评价和判断作为基础,需要做好排除处理工作,按照要求进行判断,保证故障处理的有效性。
变电站电容器常见的故障包括:开路损坏、短路或者漏电等,针对损耗量的具体要求,需要做好电容量的调整工作,此外由于变电站点容易损坏比较常见,要做好检查工作,避免出现严重的损坏或者漏洞[3]。
3.变电站一次设备故障的排除方式
针对变电站管理机制的具体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好故障的排除工作,按照要求进行应用。以下将对变电站一次设备故障的排除方式进行分析。
3.1 变压器设备的排除技巧
某变电站一台110KV、31.5MVA的变压器出现异常以及短路的现象,导致主变压器开关跳开,经过检查后发现,高压组温度比较高,出现严重的变形现象,导致变压器底座存在锈蚀的现象。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分析后证明,是由于电压器短路引起的,短路后变压器在原件出现松散的情况,加上变压器垫块位移现象严重,绕组失去了稳定性,导致故障增加。在故障排除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变压器的原件进行清洁处理,考虑到绝缘性以及线路检测的具体要求,对开路情况调整后,加入拉紧装置,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考虑到绝缘设置以及夹件的要求,需要做好绝缘设置工作,按照变压器应用要求实施,开展短路试验,提升冲击能力,最大程度排除故障,进而提升其应用效果[4]。
3.2 隔离开关故障排除
根据变电站检查的要求可知,在故障分析过程中需要做好解锁工作,如果存在无法适应的现象,则要按照操作流程和要求进行处理。以开关原件以及变电站设备接触部位的稳固性作为基础,做好检查工作,如果开合阶段存在卡滞的现象,则需要做好开关的检查工作,必要时更换,工作人员要对更合理开关定期检查,如果存在残渣的现象及时清理,更换弧罩。在断路器故障排除阶段,可以综合采用各种措施,做好牢固性检查工作,以设备负荷监测作为基础,按照接地线路连接程序进行应用。
3.3 电容器故障排除方式
某配电站配备的2台电容器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被烧坏的现象,如果接触更大的接触器,仍然存在风险。工作人员对线路进行接线实验的过程中应用万用表对故障进行排除和检查,发现故障的原因是由于电路接线不合理引起的,考虑到电容器以及放电电阻的方式要求,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触点压力,避免类似事件的出现。此外在电容器故障排除的过程中,借助电容量对其进行检测后,可以对档位进行调整,以CX插座测试为例,要检查是否存在误差,保证电容量数据误差最低,保证其正常运行。
4.结束语
针对变电站一次设备常见的故障特殊性,需要做好排除工作,结合应用要求实施,避免出现处理不当或者排除方案不合理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伟,董小清,王成成.变电站一次设备常见故障及排除技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7(01):230-231.
关键词:内部控制;职位分离;社会监督;惩罚措施
企业内部财务防范松懈是导致很多经济犯罪案件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现象引起许多企业管理人员的关注与深思,如何有效地加强内部财务控制,建立健全内部财务防范体系,减少财务风险,以维护国家、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使之不受损害已经成为会计界的重大课题。
一、货币资金账户的错弊与防范
1.现金业务的常见错弊形式
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而最容易成为会计错弊的目标。现金业务错弊常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贪污现金手段有:少列现金收入总额或多列现金支出总额,涂改凭证金额;使用空白发票或收据向客户开票;隐瞒收入,会计人员通过撕毁票据或在收入现金时不开具收据或发票,也不报账或记账;换用“现金”和“银行存款”:常见的有“现金”收入记作“银行存款”收入;“银行存款”支出记作“现金”支出,从而将该现金占为已有,头尾不一致;利用复写纸使用中弊端,使原单与复印单不一致。侵吞未入账的借款;虚列凭证,虚构内容,贪污现金。
挪用现金:利用现金日记账挪用现金,采用少加现金收入日记账合计数或多加现金支出日记账合计数的手段,来达到挪用现金的目的;利用借款挪用现金:职工借款后并未利用借款实现借条上的业务,而是将其挪作私人之用;延迟入账,挪用现金;循环入账,挪用现金;白条抵库,挪用现金。
2.查证现金收支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下列各项进行调查:现金出纳和会计记录工作是否适当分离;出纳工作是否由专人负责;现金日记账是否根据经审核合法的收付款凭证登记入账;现金日记账是否序时逐步登记;库存现金是否每日清点,账实相符;收入的现金是否当日送存银行;库存现金是否遵守银行规定的限额;现金支出是否经过批准;现金的使用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是否存在以白条抵充现金现象;是否存在私设“小金库”现象;现金存放的安全性;现金收付款后是否加盖“收讫”、“付讫”戳记;出纳人员收取现金后是否开出收款收据;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所需的日常零星开支是否建立备用金制度。
3.银行存款业务的常见错弊
银行存款收支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也极易发生错弊,常见错弊有:
制造余额差错,即:会计人员故意算错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来掩饰利用转账支票挪用公款等行为,也有的利用日结余额不平时,故意制造余额差错,为今后贪污作准备;擅自提现。“混用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公款私用;出借转账支票;转账套现——会计或有关人员利用外单位的银行账户为其套取现金;涂改银行对账单;支票套物;提银留现;存款漏账;重交存款;出借账户;涂改转账支票日期:即会计人员把已入账的支票收账通知上的日期涂改为报账年度的日期进行重复记账;套取利息:会计人员利用账户平衡原理,采取支取里洗不入账的手法占为己有。
二、应收及预付款项的错弊与防范
1.常见的应收账款错弊
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不实: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采用总额法,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按净额入账的情况,将私吞折扣与折让;应收账款记录的内容不真实、不合理、不合法:在实际工作中,“应收账款”账户往往成为营私错弊的“调节器”,成为掩盖各种不正常经营的“防空洞”;应收账款回收期过长,周转速度慢;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过大:一般来讲,应收账款余额在企业流动资产中的比率不能过大。
2.应收账款错弊的防范
审查销售环节的内部控制:审查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后,将债权转入应收账款的批准程序;审查为购货方代垫费用支付现金或银行存款的批准程序;审查与购货方对账制度及对账单签发手续等。审查有关销售发票:了解有无销售折扣与折让的情况,看其与“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等记录是否一致,以弄清是否存在以净价法入账导致应收账款入账金额不实的现象;查证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看是否存在回收期过长的问题,进一步调查研究是否因款项收回后挂账或私分所致;查阅“应收账款”账户的有关明细账及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反映在“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账户中的虚假金额及失常现象;
3.预付款业务中常见错弊
预付账款是企业按照购货合同的规定预付给销货方的货款,常见错弊有:
预付账款后,未能收到货物或未能按期收到货物,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这种情况可能是签了不合理的合同或上当受骗,看谁应当承担责任;利用预付账款业务往来搭桥,按规定预付账款应与相应的合同相对应,可有的单位确利用预付账款这一“中转站”往来搭桥,为他人进行非法结算,将所得据为己有,或者私设小金库;预付账款核算不合理:如将应在“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债权账户中核算的销售材料货款,存出保证金等业务混在“预付账款”或将资金转入预付款转入“小金库”;不合理的预付账款:未按合同进行预付,或未有合同的情况下进行预付款的行为;“预付账款”账户长期挂账。
4.预付账款业务发生错弊的防范
审查企业预付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明确的职责分工制度;预付账款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批,是否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执行;是否建立催收制度;是否建立坏账损失审批制度。预付款必须有合法合同为基础,因此在查阅预付款时看有无合法合同为依据;查阅预付款总账与明细账,看其金额是否相符;查证预付款业务关联单位,是否有虚假的预付账款,以及余额是否正确;查证购货入库记录,有无重复付款,或同一笔业务在“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同时挂账的行为;查证“预付账款”账龄长短及相关的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如果账龄过长,有无利用“预付账款”转移资金或进行错弊的可能。
三、存货账户错弊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