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范文

时间:2024-02-26 14:50: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篇1

我国各类荒漠化土地最近发展的趋势如下:

(1)水蚀引起的荒漠化,即狭义的水土流失。由于降水减少,几率明显减少,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有减少的趋势。水利部第二次全国性普查(1998―2000年)结果比第一次全国普查(1983―1989年)减少14万平方公里。但新疆及相邻的甘肃河西地区西部近年夏季暴雨较多,水土流失加重,约增加4万平方公里。

广西、贵州等西南地区的石灰岩地区严重水土流失引起的“石漠化”应引起特别的注意。

(2)风蚀引起的荒漠化,即狭义的沙漠化,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继续强烈发展。这次水利部普查获得的面积数比林业局1995年的数字又多了6万平方公里(实际上由两个单位作的普查,虽然方法雷同,但所采取的指标体系不同,不能比较)。

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的沙漠化发展趋势也有较大的差异。①草场退化引起的草原荒漠化严重发展;②由于重点在农牧交错地带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措施,这一地区由于滥垦引起的耕地风蚀荒漠化开始逆转,并且有光明的前途;③西部水资源利用不当,河流下游地区生态失衡引起的荒漠化仍在严重发展,有两个区域采取了措施,出现逆转的前景。一是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因为从博斯腾湖向下游放水,挽救了地区生态条件继续恶化的势头。二是额济纳河(黑河),上游采取强制性节水,向下游放水的政策,已经看到了下游生态恢复的前景。

(3)土壤盐渍化荒漠化。俗语说“盐随水来,盐从水去”。从全局讲,由于干旱化的发展,普遍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地下水位下降,土地盐渍化面积减少,程度减轻。但也有局部恶化的地方,如新疆焉耆盆地地下水位随博斯腾湖水位上涨而升高,整个盆地盐渍化发展。

西部现有耕地5014.17万公顷,约占西部总土地面积的7.3%,占全国耕地的32.25%。西部生产了占全国26.28%的粮食、22.84%的油料、28.58%的棉花、15.67%的麻类、59.53%的烟叶和18.20%的蔬菜、瓜类。退化耕地占西部耕地面积的40%,其中中度以上退化的耕地占52%。

西部耕地的特点是多灾害、生产潜力大。消除自然灾害和土地退化不利因素,发挥西部土地的巨大潜力,21世纪我国食品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西部农业的发展。

我国5大牧区均分布在西部,天然草地的总面积为33144万公顷,占西部土地总面积的48.2%,占全国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4.37%。由于草原开垦,可利用草场面积尤其是优质牧场的面积不断缩小,超载过牧严重。目前90%以上的草地处于不同程度地退化之中,其中,中度退化的草地面积达到1.3亿公顷,并以每年1.9%的速度扩大。

西部林业用地14324.83万公顷,约占20.8%。由于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及改变统计标准后部分郁闭度0.2―0.3的疏林地统计为有林地,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由1973―1976年间第一次清查的6.8%提高到1994―1998年间第五次清查的9.8%。但森林的质量仍在下降,表现为天然林遭受破坏,成熟林面积和蓄积量大幅度减少,生态功能削弱。

其他类型土地所占比例较小,如水域、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分别占3%和1%;园地和交通用地更小于1%。难以利用土地12864万公顷,占18.7%。

中部及长城沿线土地的旱作垦殖使农牧交错区成为沙漠化强烈发展地区;草原牲畜超载过牧使草场退化,进而沦为沙漠化土地;西北地区沙漠化土地集中在河流下游绿洲与沙漠过渡带,主要原因是内陆河水资源调配不当,上游盲目扩大绿洲,截用水资源,使下游断水,下游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环境全面旱化引起的。

沙漠化在内蒙古草原、西北、青藏高原严重发展,并导致近年西北和华北强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

上述农、林、牧业用土地的退化,不但阻碍了农业经济本身的发展,并使生态环境出现灾难性变化。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因素较多,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和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发展,使西部经济更加落后。西部地区是以牧业和农业经济为主的区域,牧业绝大部分还是游牧放养,农业现代化水平低,有些地方还保留刀耕火种的落后经营方式。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我国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7671.13亿元,而西部为15354.02亿元,仅占17.51%,尚不及广东(8464.31亿元)和江苏(7697.82亿元)两省的总和。农民人均收入1587.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3.4%,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据《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考察报告》(2000年)载,广西石灰岩地区的古兰屯林区无一分水田,停止森林采伐后,只有靠人均0.77亩石头田种包谷维生,年人均有粮140公斤,收入300元左右,可算我国贫困之最。

发展滞缓拉大了东西部经济的差距。据有关资料,1999年西部12省区市国民经济增长为15354.02亿元,增长率为4.64%,低于全国增幅3个百分点,所占份额下降。长此发展下去,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经济欠发达必然导致文化落后,全国15034万文盲,有5269.9万人分布在西部,比例为35%,高于人口比例6.5个百分点;而全国3474.8万大专以上文化水平者,却只有703万人在西部生活和工作,比例为20%,低于人口比例8.5个百分点。落后的农业方式和手工生产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多生育可以多占有生产资料;加之社会福利底数差,人们“养儿防老”,自然地做出多生育的选择。西部有7个省区无论人口的出生率还是自然增长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岁以上人口的文盲达到53.5%,大专以上水平者只有2000人,而出生率为23.2‰,自然增长率为15.8‰,都是全国之冠,经济最贫困的贵州两项指标均排第二。

篇2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都属于环境恶化问题,人们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因为社会发展必须要有环境或资源作为保障。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相对应,水土保持就是对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半干旱地区及干旱地区土地逐步退化的现象。无论是水土流失还是土地荒漠化,均是土地的危害,它们均会导致土地发生退化。如果水土流失严重,一定会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影响,乃至物种灭绝,因此,人们一定要重视水土保持和土地荒漠化的防治工作。

1.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及原因

尽管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不同,但危害作用基本相同,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要比水土流失的危害严重很多。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会给农业带来较大损失。土地荒漠化的地区,种子播种以后极易被风刮走,幼苗也能容易被沙尘覆盖,对其正常的光合作用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植物会不能够正常的生长。荒漠化会导致草场逐步退化,影响牧民的正常收入。因为水土流失会使农田里的很多农作物也随水流失,降低土壤物理性质,致使土壤中的农作物减产,甚至会导致人们食物出现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会危害人们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都给当地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危害,阻碍地区经济发展。

导致水土发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即: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气候、地貌、植被及土壤等,我国不仅有许多山,也有分布着大量黄土,黄土地区和山地丘陵地形连绵起伏,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时很容易被侵蚀。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季风性气候,夏季降水量很多且十分集中,我国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与地貌地形极易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出现。人为因素是人们破坏与移动地表土壤,一些生产建设活动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化异常、过度放牧、有充足沙源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与开荒等。

2.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思路或措施

2.1节水灌溉

在我国人口十分密集的地区,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都很大,退耕还林政策难以实施,所以,必须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面临着很严重的缺水问题,节水灌溉既能促进作物生长,也能充分运用水分,节约更多的水,有效防止水资源浪费。具体实施节水灌溉时要按照各类农作物需求特征,合理布置它们的种植区域,促进土地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另外,要注意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灌溉方法有所不同,要依据农作物生长特性进行调整。

2.2利用科学技术治理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工作涉及很多部门、学科及行业,必须运用科学技术,根据以往治理方法和效果,不断总结治理经验。根据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治理情况,我国整体治理水平还较低,仅有小部分地区运用科技来治理,并获得了良好效果,因此,要做好检测后记录工作,并在此前提下,构建便于开发资源的各种模式,根据科学技术总结切实可行的技术。尽量运用科技去开发新技术,把科技融进各项工作中。

2.3控制人口增速,运用科学方法种田

一些土地荒漠化区域,经过较长时间发展后,如果人口增速过快,就会加剧荒漠化情况,因此,一定要掌握人口增速,降低生态环境由于人口增速受到的破坏。治理和开发土地荒漠化时,必须改变过去开采伐木的方法,有效运用水资源,切实实行等高耕种,尽可能地减少土地耕种面积,运用科学方法耕地种田,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值,合理耕种。在一些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丰富地区,要注意充分运用这些可再生资源,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能源优势,使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2.4不断提高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平

一切生产都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支撑,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关系很多行业及学科,必须运用科学技术,制定良好的质量方案,并不断总结以往的治理经验、治理效果。目前,我国的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平还较低,仅有小部分地区能够充分运用科学技术进行治理,并取得较好效果,并做到仔细记录检测结果及治理经验。实际治理过程中,要不断尝试开发利用资源的各种新模式,并根据科学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运用科技武装新型技术,把科技真正融入治理工作中,并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培养基层人员工作能力,广泛吸取国外成功经验。尽快构建全国的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监测网络,方便有关部门及时了解荒漠化与水土流失扩展信息,为制定科学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5退耕还林、防风固沙

篇3

近年来,沙尘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是土地荒漠化的后果。土地荒漠化影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大量林木被砍伐后,没有作物来防风固土,强气流掠过时就造成了沙尘暴,洪水流过就造成了泥石流,不仅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而且使居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1 我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

据最新的《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我国共有荒漠化土地约262.37万km2,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7.33%。其中,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83.20万km2,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9.82%。各种荒漠化类型中以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是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形式。据《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我国沙区每年因风蚀损失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达5590万t,受风沙危害,每年粮食减产30多亿t,全国有2.4万多个村庄和城镇饱受风沙危害,大中城市的交通运输、水利设施和工矿企业也受到影响。从荒漠化的空间分布发现,荒漠化的影响涉及我国18个省、508个县,约有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影响,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

2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对策

2.1 植树造林以防风固土

荒漠化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大量树木被砍伐,未能有植被保护地表,植树造林是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方法。(1)合理规划林区,能够在开采木材的过程中不破坏防风林,从而保证砍伐林木后该地区不会因为强风吹过就沙尘四起,进而有效防治荒漠化。此外,采伐后保留防风林能有效保护重新栽植的树苗,提高树苗的成活率,进而能够让新种植的林木快速成长,起到含蓄水源和保护土壤的作用。(2)科学合理地规划林区的生物群落。在不影响林木从土壤中汲取营养的前提下,根据植物喜阴或者喜阳的生活习性,在林区进行多层次造林。将经济林木种植在主要的地方,然后再在空隙处适量种植喜阴的小灌木和草皮,从而能够在经济林木被采伐后依然有植被保护土壤。

2.2 控制草原地区的人口数量

出现土地荒漠化的地区多数是草原地区,由于畜牧业的发展,草原为各种动物提供肥美的草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草原上的植被也被消耗殆尽。虽然草原植被能够实现自我修复,但需要一定的周期,并且恢复的快慢与植被消耗的面积有直接关系。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草原上的纯天然免费草料,同时兼顾预防土地荒漠化,要控制草原地区的人口数量。此外,在草原地区的管理中,规划游牧人民的放牧时间,同时制定牧场的养护工作计划,从而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牧场。例如,牧场要做大致分区,在放牧的过程中轮流使用牧场,防治土地荒漠化。

2.3 提高生态管理的力度

生态管理工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有利于群众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减少乱砍滥伐行为的出现,同时也能够很好地抑制草场的过度消耗。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条例,对条例的实施予以有效地监管,阻止破坏生态平衡的活动。还要提高生态环保的宣传力度,引起人们的重视,让人们自觉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

2.4 研发先进的生物技术以减小自然灾害的损失

篇4

关于荒漠化的治理这一考点,由于当今世界荒漠化日趋严重,已经成为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一、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主要包括干旱(基本原因)、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基础)和大风扬沙(动力因素)。其中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荒漠风沙活动和荒漠化的进程,持续干旱则会促进荒漠化的进程和发展,但是这些都不是荒漠化进程的决定性因素。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则得从荒漠化与人类的关系来分析。荒漠化的发生、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既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和活跃因

素,同时也是荒漠化的直接受害者。

二、荒漠化的防治

关于这一点,首先,必须了解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和内容,即人与自然的协调,包括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荒漠化;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现象;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其次,掌握荒漠化的整治模式和措施:即要有明确的整治目标,采取因地制宜的整治措施,要有健全完善的治理系统。整治措施可以因地制宜,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措施。再次,在荒漠化治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关注地方群众的利益和要求,鼓励地方参与治理和开发,加强地方参与规划和决策。

三、使学生掌握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状况

可以从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去考虑,此处不再详述。

阅读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

材料二:我国政府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很多地方以此为契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替代产业。

(1)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篇5

材料一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红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地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

材料二 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

(1)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字母的含义,完成上图。

(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主要发生在 丘陵地区,它的形成造成的不利影响有 。

(3)我国北方的荒漠化主要发生在 地区。简要说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的不同措施。

解析 本题以“红色荒漠”为切入点,考查荒漠化的实质,通过分析得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对不同环境问题提出治理措施。

(1)根据图示内容,结合南方丘陵地区情况可知,A表示人口增加,C表示滥伐森林,B表示高温多雨,D表示水土流失。(2)从“红色荒漠”发生的机理来分析,它应该发生在江南丘陵。它的形成对生产和地理环境都有影响,主要使表层土壤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产品减产;对地形产生影响,使下游湖泊河道淤积。(3)我国北方的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因而防治的主要措施是保护植被,防止过度放牧等;南方的荒漠化主要是因为人口过快增长,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丧失,因而防治的主要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长,采取有效措施满足农村对生活能源的需求。

答案 (1)A―人口增加 B―高温多雨 C―滥伐森林 D―水土流失

(2)江南 表层土壤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减产;地表变得崎岖不平;下游易淤积河道和湖泊

(3)干旱和半干旱 北方:植树造林,退耕还牧,防止过度放牧等。南方:控制人口增长,积极开发新型能源,退耕还林等。

点拨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例如荒漠化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必修三课本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实际上要求同学们学会将给定的任意区域进行分析。造成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破坏地表植被,如过度放牧,垦殖等;此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不合理利用水资源造成内陆河流流量减少,甚至断流,致使农田得不到及时灌溉,从而使土地风蚀沙化。这些问题会导致土地荒漠化造成细沙地表,在我国北方,冬春季节降水稀少,遇到大风天气就可能形成沙尘暴,在大范围的区域内造成空气污浊,严重污染空气、水体,从而影响人体健康。针对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其治理的主要措施则应设法恢复地表植被。

例2 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甘肃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

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大

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

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

(2)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 ③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荒漠化的分布,以及从图表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1)由图可以看出,新疆地区土地沙化面积最大;内蒙古和宁夏水土流失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大致相同;西北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形成大面积荒漠;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破坏植被。(2)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应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保护植被,减少对薪柴林的破坏,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提高天然气的使用率。我国目前能源消费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无法从根本上减少开发。

答案 (1)C (2)A

点拨 一个区域所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常与森林、草场、水资源等的开发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在学习中,要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个方面因素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发现产生环境问题的症结,从而找到环境综合治理的有效对策。

例3 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河西走廊―石漠化

B.黄土高原―盐渍化

C.云贵高原―沙漠化

D.江南丘陵―红漠化

(2)“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治风蚀荒漠化

B.防治水蚀荒漠化

C.防治冻融荒漠化

D.防治土地盐渍化

解析 本题通过荒漠化的成因类型,考查其分布及防治。

(1)石漠化主要发生在云贵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主要是水土流失;江南丘陵地区红壤广布,由于乱砍滥伐,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表层熟化土层流失后,底层土壤缺乏有机质,肥力低,不利于植物生长,形成荒漠化(也称红漠化)。(2)建设“三北”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该地区荒漠化主要是由风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 (1)D (2)A

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因素的统计图”,回答1~2题。

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面积扩大因素中影响最大和最小的因素分别是( )

A.过度开垦 自然原因

B.过度放牧 城市交通建设

C.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樵采

D. 城市交通建设 自然原因

2.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11年6月17日,是第十七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是“林木维系荒漠生机”。 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分布最广的荒漠化类型是( )

A.风蚀荒漠化 B.冰蚀荒漠化

C.水蚀荒漠化 D.盐渍荒漠化

4.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也存在着严重的荒漠化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包括( )

①风力侵蚀 ②流水侵蚀 ③气候干旱 ④毁林开荒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况图,回答5~6题。

5.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是( )

A.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率越高

B.海拔4500~4600米的草地退化率最小

C.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面积越大

D.海拔4300~4400米的草地退化面积最大

6.下列关于黄河源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青藏高原 B.太阳辐射强烈

C.生态环境脆弱 D.种植业发达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7~8题。

7.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

8.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篇6

针对这一情况,吉林省委、省政府在2000年明确提出了生态省建设总体战略,将27万公顷严重“三化”草地划归林业部门牵头治理,统一规划,各负其责,各级人民政府层层考核,全面推进生态草建设。为了建设较为完备的植被生态系统,吉林省组织技术攻关,总结成功经验,确定了“封、造、补、种、改”5字治理方针。

吉林省积极探索荒漠化治理的新机制,改变过去单纯由国有集体统一经营的方式,落实“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自觉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实施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积极推进经营主体社会化。

据吉林省林业厅介绍,在解决土地使用权问题上,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租赁经营,由投资经营者与荒漠化土地产权所有者协商,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合同期一般为30年;二是利益分成,由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等经营者投资治理的生态草地,从有收益开始,在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成;三是无偿划拨,将急需治理的地块无偿划归林业部门投资治理和经营。

在生态草建设经营机制上,也采取三种方式:一是建设单位或个人有能力经营治理的,验收达不到治理要求时,属国家投资的拒拨建设资金,属社会认治的扣除风险抵押金,必要时收回土地经营权;二是由生态草建设管理部门介绍有信誉、有实力的草业公司委托经营的,被委托的企业必须承诺治理达标,并从第二年起每年给予认治者不低于投资总额5%的经济回报;三是成立吉林省荒漠化治理基金会,无偿捐赠资金由荒漠化基金会负责管理,组织投资经营,资金投向和治理结果定期公布。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全省已吸引10余家草业公司,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治理面积达2.3万公顷以上;吸引当地农民投资的生态草建设大户已达30余个,累计投资500多万元;吸引社会各界5万余人捐资赠款2800万元。同时,依托不断增加的草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在长岭县建设起一座亚洲一流的现代化牧草加工厂,并新建一处4万头育肥牛场。

为了使生态草建设高标准、可持续、不反弹,防止在产生经济效益后出现“草绿了、眼红了”的问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吉林省还制定了相关的管护措施。

篇7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且多暴雨。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另外,对土地实行不合理的开垦,忽视因地制宜地自然规律,从而造成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破坏植被和原本稳定的地形。因此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原因

1、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也有很多,例如:充足的沙源、气候变化异常、不合理的开荒、过度放牧、不合理的挖采和树木砍伐、水资源的浪费等。土地的组成和结构给土地的荒漠化带来了充足的沙源,是不可避免的。最近几十年气候变化异常,全球气候不断变暖,高温使土地上的水分加速蒸发,土壤含水量减少,加速土地的荒漠化。人为原因更是不容忽视的,为增加粮食的产量,人们将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开垦出来作为农田使用,造成水分的不合理使用,原本贫瘠的土壤变得更加贫瘠,粮食产量也并未提高多少。不少牧民为了生活水平的提高,扩大放牧的范围,增加动物的数量,把大自然的天然草坪破坏的惨不忍睹,被破坏的植被在短期内将会很难恢复甚至不能恢复。不合理的采矿也会造成土地的荒漠化,由于高额的利润,不少人加入了采矿的队伍,殊不知采矿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因为被破坏的土地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土地不会轻易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树木的保护,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或者是即使明白也不肯放弃自己的生财之道,随意砍伐树木,砍伐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一棵树成长的速度,树木死亡,土地也失去了应有的保护,不得不面临荒漠化的悲剧。在我国沿海地区的人们也许意识不到水分不足带来的不便,在西北地区,缺水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缺少水分,人们还可以找到有水的地方,可是植物不能,没有水,它就只有死亡,试想一下放眼望去光秃秃的一片是怎样的情景。

2、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因素造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指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以及其他人为活动,如战乱等。引发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主要有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草原过度放牧、开矿、修路、采石等。

二、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危害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现象,但它们造成的危害大致是相同的,只是荒漠化的危害要严重许多。

1、阻碍经济的发展。土地荒漠化带来的气候特征是温度高、沙尘弥漫、空气干燥,这样的天气里面最容易引发火灾,造成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电路、通信线路被毁,污染环境,影响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人们生活,危害人类健康。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对当地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灾害和水土流失是双向作用的,自然灾害会导致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也会增加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水土流失是在较为湿润的地方发生,在较为干旱的地区就会直接发生土地荒漠化,省去了水土流失这一过渡阶段。土地的荒漠化容易引起沙尘暴等天气,影响人们出行,降低空气的能见度,影响交通,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火车车厢等受到损伤,不能正常运行。还有可能损坏输电线路和通讯工具,导致用电和通讯中断,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威胁生命。并且沙尘天气使空气中弥漫着浮沉,使空气变得浑浊,对人们的呼吸道和皮肤造成伤害,此时的空气变成了疾病传播的一种媒介,患病人数不断增加。

3、影响农牧业的发展。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对农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由于水土流失,农田中的大量营养成分随着水分一起消失不见,影响了土壤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使土壤失去孕育农作物的能力,农作物减产,直接造成人类食物短缺。在荒漠化的地区,往往种子播种下去也会被风吹走,长出的幼苗被沙尘覆盖,影响光合作用,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或直接死亡。土地的荒漠化还会造成草场的退化,畜牧业也会面临损失,许多以畜牧业为生的牧民不得不另谋出路,背井离乡。

4、加剧贫困化,拉大了贫富差距。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主要出现在离城市较远的地区,也就是较为贫困的地区,因为城市里面有认为的绿化措施,这就使得贫困地区原本本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受到损害。在城市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贫困地区的生活水平不断降低,拉大了城乡的贫富差距,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国民政策相违背。

三、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方法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我们不能不采取一些行动来预防和治理,否则就只有等待灭亡的那一天到来。近年来就愈发体现了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性,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1、防风固沙。防风固沙的方法有许多,包括设置沙障、在沙层上覆盖致密物、利用废塑料治理沙漠等。设置沙障可以有设置植物沙障、土沙障、篱笆沙障等。植物沙障不仅可以抵挡部分沙尘的侵蚀,延缓土地荒漠化的进程,还有截留降雨的作用,可以将部分降雨留在植物沙障内,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土壤水分。土沙障则是像一堵堵土墙,与风向垂直,有很好的挡沙效果,但是需要大量的粘土来增强墙壁的韧性。在沙层上覆盖塑料薄膜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防止土地沙化加剧,但是覆盖的塑料薄膜极易被风吹走,同时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不太提倡这种方法。

2、坚持退耕还林还牧。针对一些人口密度较小,降水量充足的地区,应该实行 退耕还林的政策,促进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加快水土流失的治理进程。生态环境的修复有利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增产增收,在较小的耕地面积上收获更多的粮食,养育更多的人,达到山青、水秀、人富。

3、推广节水灌溉。在一些人们比较集中的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就不适宜采用退耕还林的政策,这是我们就应该推广节水灌溉。缺水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节水灌溉不仅使农作物更好地生长,使水分得以充分利用,还将多余的水节约下来,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还要根据不同的农作物需水量的不同,给予它们适宜生长的土地,使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不同的气候也应该有不同的灌溉方法,要随时掌握农作物的习性。

4、宣传防治宣传教育。政府可以采取奖励措施鼓励人们进行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提高人们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刺激人们治沙的热情,通过教育和媒体等多方面的宣传,使人们主动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中去,为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尽一份力。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也显得尤其重要。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土保持和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这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我们应当齐心协力解决经济的发展带来的问题,不把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

导。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以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地理(蒙文版)

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节课为例,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选用的案例

阿拉善,不能承受之重

鲁超国

“海绿洲清泉,天鹅留恋金色圣殿,苍茫大地是家园,心中思念直到永远。啊,我的阿拉善,苍茫大地阿拉善……”一首在阿拉善老少皆能吟唱的《苍天般的阿拉善》,绿洲、清泉、天鹅……这一切曾是如此的真实。然而,现在,当沙尘暴肆虐的时候,大家才会想起阿拉善。1993年,一场特大沙尘暴之后,让阿拉善成了“沙尘暴”的代名词。今年3月19~21日,一次强沙尘天气先后影响了山东等21个省份,大家又把责怪和猜疑的目光投向了阿拉善,这里集结了不少前来“探源”的记者。已近4月,风起,扬沙,乌兰布和沙漠天地一色。牧民巴特尔往灶下添几把“扎格”,在蒙语中,“扎格”即梭梭。梭梭林带具有降低风速、阻截流沙等生态作用,以2~3倍于地面身长的根系牢牢抓着年轻的沙漠。统辖着蒙古族精神的信仰从萨满教而来,它们的自然神论体系中有一种生态伦理,即生命无时无处不在。砍树?树神会动怒;挖土?土地神会动怒;倾倒污水?水神会动怒。以前,牧民樵采扎格时,会如神示般地想起一道律令――非枯死勿捡。但戒律显然没有被一直恪守,“大集体以后就直接砍活的绿色的树和灌木了。谁都可以砍,而且集体的事情,又不细心,所以很浪费。”牧民说。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整个阿拉善渐渐褪去它的绿色,20世纪50年代,1700万亩梭梭林在阿拉善境内生长旺盛,2001年,覆盖率在30%以上的梭梭林下降到578.7万亩,还有870万亩沦为覆盖率不足30%的稀疏残林。草场也渐渐被沙漠吞噬,沙漠化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的50%左右增加到90年代末的79%。看上去,这似乎只是自然界生物变化的一组数字,但在这些数字变迁的背后,隐藏着人类的急功近利。人类抱着“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乐观精神,显示着“人定胜天”的力量。大集体时期,当地政府在“牧民不吃亏心粮”的政策号召下,让牧民在草场上开荒种地,寻求粮食自给。“阿拉善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戈壁,生态环境艰苦且脆弱。”专家说,当地面那薄薄的一点保护层被从地面剥离后,风一吹,尘沙开始肆虐。阿拉善盟农牧局局长戈明认为,草原并不仅是因为承载不了过多的羊、骆驼、牛等牲畜而发生退化,更主要的是难以承载过多的人口。无尽的索取超出了自然的承受限度,她采取自己的方式想把贪婪的人类驱赶出这片天地。很多牧民迁出草原,成为“生态难民”。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志愿者丁平君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大而完整的生态系统,海洋、森林、湿地、草原、荒漠,各有各的生态特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当许多人提出要大规模地在沙漠上植树造林的时候,不知道你是否考虑过,在一个年均降水量只有几十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多毫米甚至4000多毫米的荒漠化地区,植树不过是在做“扬汤止沸”的无用功。在自然界,什么适合生长,什么不适合生长,有她自己的一套选择规律。蓝天下,辽阔的草原、健壮的马匹、肥硕的羊群、醇美的奶茶、自由而单纯的牧人,这是草原牧民最向往的生活了。而如今对很多牧民来说,这一切似乎只能是一个念想了。

(资料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http://.cn/display.asp?id=504658)

二、教学引入

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四分之一的陆地面积、近12亿的人口受荒漠化的危害,已被人们认为当今世界的头号环境问题。为了开展研究,以阿拉善环境变迁为案例展开探究。在阅读过程中,用笔把你认为是重点的部分用笔画出来,分析当地发生了什么?

自然景观的变化:“绿洲、清泉、天鹅”到“风气,扬沙,沙尘暴”

人的变化:“生态伦理”到“人定胜天”

教师:本案例中提到的都是有关荒漠化的问题,它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呢?

学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阿拉善。

三、案例探究

(一)荒漠化的含义

问题: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与沙漠化有什么关系?请阅读课本第24页内容试说出荒漠化的含义。

学生回答: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土地生产力下降和退化现象,土地沙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教师补充:同学们说得对,土地荒漠化的表现还有石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使大面积土地退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我国的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西北地区。

问题:为什么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情况最为严重?这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否有关系?

(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形成因素

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4页图2.1和第17页图2.2,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填写下表。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展示探究结果。

问题:阅读课本第25-27页“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和“商都县人口与荒漠化土地增长图”,分组讨论荒漠化形成的因素。

要求:(1)以5~6人为一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表观点。

(2)教师归纳: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参考阿拉善荒漠化的案例结合以上的活动,要完整地分析西

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必须从自然和人为活动两方面入手。从自然地理特征来说,其地理位置(深居内陆)、地形条件(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决定了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形成;降水量少且变率大,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岩石风化作用强烈,河流数量和水量少,植被稀疏,荒漠类型多、面积广,利于风沙活动。同时人口的过渡增长导致的过渡农垦、过度放牧、过渡樵采和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也加剧了荒漠化的进程。

案例分析:学生再次阅读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2)你认为荒漠化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让学生继续进行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相互补充,教师再归纳)

学生回答:(1)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破坏。人类已经不是大自然的守护者,而是急功近利的破坏者,人类为了“不吃亏心粮”,大面积开荒种地,同时解决生计和生活能源问题樵采梭梭林。

(2)荒漠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因为同样的自然环境,人口少、自然神论统治的年代,阿拉善保持着“绿洲、清泉、天鹅……”的美景,人地一片祥和的景象。

小结:荒漠化的形成有其自然因素,也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关,荒漠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但是,产生荒漠化问题的决定性因素还是人类本身,我们只有全面地认识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才能更好地防治荒漠化,以阻止荒漠化。

(三)荒漠化的危害

案例中写到,无尽地索取超出了自然的承受限度,它采取自己的方式想把贪婪的人类赶出这片天地。很多牧民迁出草原,成为

“生态难民”。其实,产生“生态难民”的根源在于荒漠化,是典型的沙进人退,可见荒漠化的危害之大。

课件展示:两幅荒漠化危害的图片。

问题:你能从图片中发现荒漠化的哪些危害?

学生回答:沙漠侵吞村庄、发生强沙尘暴等。

教师归纳: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造成大面积的农田、牧场消失,农业产量下降,粮食

短缺。

流动沙丘掩埋村庄、道路、水库、水利设施、交通线路等,造成无可估量的巨大经济损失。

荒漠化给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

问题:荒漠化日益扩大,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影响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案例中写到:植树不过是在做“扬汤止沸”的无用功。蓝天下,辽阔的草原、健壮的马匹、肥硕的羊群、醇美的奶茶、自由而单纯的牧人,这是草原牧民最向往的生活了。而如今对很多牧民来说,这一切似乎只能是一个念想了。真的是这样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案例中还提到,在自然界中,什么适合生长,什么不适合生长,有它自己的一套选择规律。这就是说,只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干旱地区适合生长的植被,结合生物和工程措施是可以预防并防止荒漠化问题。

(四)荒漠化的治理

问题:由于人为因素是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加强人与自然的协调性,这是做好荒

漠化防治的核心。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3~36页内容“防治荒漠化的策略和措施”,分组讨论后发表你的观点并提出具体的治理

措施。

各组发表本组观点和解决方案,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相互补充,然后共同归纳。

治理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具体措施:

(1)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可采取工程措施,比如,图中所示生态建设:网格状沙障;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使用土地,退耕还林还草;

(3)生态移民;

(4)合理用水,统一调配和流水;

(5)大力开展生态建设,种树种草,恢复植被;

(6)控制人口增长,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7)政策支持,发展沙漠绿色产业,帮助百姓脱贫致富;

(8)开展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

小结:在我国荒漠化问题严重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认识荒漠化带来的危害性,明确和掌握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从我做起,积极宣传,为治理荒漠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课后分析

本课使用的案例贯穿课堂始终,通过设置合适的探究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在分析具体的案例过程中掌握学习的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案例的过程中提高了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组织教学是有效可行的。

参考文献:

篇9

中国西部分为西北和西南两大区域:西北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西南则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等省市区。学术界一致认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情况很严重,但对西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尚未达成共识。事实上,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在西北和西南地区都是存在的,只是表现的特征不同而已。

据国家林业局《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1999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到267.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7.9%。其中风蚀荒漠化面积187.3万平方千米,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0%;水蚀荒漠化面积26.5万平方千米,占9.9%;土壤盐渍化面积17.3万平方千米,占6.5%;冻融荒漠化面积36.3万平方千米,占13.6%[2]。这些荒漠化的土地主要分布在18个省(区)的471个县(旗)。这些县(旗)大部分位于西部地区。

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农田和草场的沙化。我国西北地区有十几处面积较大的沙漠,它们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达格沙漠,青海的柴达木沙漠风蚀地,内蒙的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雅玛利克沙漠、浑善达克沙地,内蒙、甘肃的腾格里沙漠,内蒙、宁夏、陕西的毛乌素沙地等等。这些沙漠分布于东经75°至东经122°,北纬37°至北纬47°的高原、盆地和平原之间,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千米[3](p3)。除沙漠之外,西部地区还有将近60万平方千米的戈壁。如此广袤的沙漠、戈壁是中国西部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是西部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表现。

在茫茫沙漠和漫漫戈壁的周边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情况随处可见,不少地方的耕地和草场已经完全沙化。内蒙古沙漠化土地最多,达80 560平方千米;其次是新疆,沙化总面积为30471平方千米;陕北地区沙化21686平方千米;甘肃沙化面积10736平方千米;宁夏沙化面积10215平方千米;青海沙化面积亦达到4400多平方千米。在上述沙化土地中, 正在沙漠化的土地约67000平方千米,强烈沙漠化的土地约60000平方千米,严重沙漠化的土地约35000平方千米。陕北地区和内蒙鄂尔多斯地区,内蒙科尔沁、西拉木伦河上游、锡林郭勒及察哈尔草原,宁夏中东部地区、贺兰山西麓山前平原,甘肃弱水流域、阿拉善中部及河西走廊绿洲边缘地带,沙漠不断向外扩展[4],使大片农田、草场呈现出荒漠景观。据统计,陕西土地荒漠化率为15.96%,甘肃为50.62%,宁夏为75.98%,青海为33.06%,新疆为86.07%,内蒙古为59.27%[5](p153)。情况相当严重。

西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则主要表现为农田的石漠化。石漠化地区土层浅薄,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在漫长的岁月中,西南诸省区形成一些面积较大的岩溶地貌和石漠景观。如云南全省岩溶面积达11.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滇东、滇东南和滇东北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29%。贵州省石漠化土地在黔南、黔西南、黔东南、六盘水、安顺、毕节、铜仁、遵义等地均有分布,总面积达13.88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7.9%。在石漠化地区,岩石率在70%以上者占石漠化面积的38.9%。有不少旱地还潜伏着石漠化的危机[6]。广西石漠化的情况更为严重, 岩溶山区的石漠化面积已占总面积的37.8%[7](p336)。

除沙漠化和石漠化外,水土流失等原因引起的土地退化也相当普遍。20世纪末,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万平方千米, 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3。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小组的《199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和陆大道等的《1999年中国区域发展报告》,1999年西北各省区的水土流失面积为56.22万平方千米,西南各省区水土流失面积为45.99万平方千米,这还没有包括的水土流失面积,如果加上,数字就更大了。在西部各省区中,宁夏的水土流失率达69.94%,陕西66.87%,四川43.65%,贵州43.55%,高出全国平均值的1至3倍。由于水土流失,地力不断下降,不少原本适宜农牧的地方也出现了荒漠化的倾向。

二、西部土地荒漠化的历史过程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看,

三、导致西部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从自然方面来看,中国西部存在着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的条件。中国西部是我国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所在地,在高原与高原和高原与盆地的结合部,地形地貌十分复杂,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全新世以来,我国气候曾发生过周期性的变化。据竺可桢先生研究,历史时期中国气候大致可分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13](p475—498)。温暖期气候温热,水草增加;寒冷期气候干凉,风力强劲。在由暖到寒或由寒到暖的过渡阶段,气候振荡,灾害频繁,往往对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尽管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无论是干旱的西北地区,还是多水的西南地区,都曾因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而发生过土壤退化的事。

西北地区深处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沙漠较多。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大部分地方及新疆北部的一些地方年降水量在100毫米至700毫米之间,而内蒙古西部和新疆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均在100毫米以下,有些地方年降水量甚至不足20毫米。由于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加之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所以一年中湿度差别较大,容易出现水灾、旱灾和风灾。历史时期西北地区此类灾害屡见不鲜。如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41)秋季大雨,昼夜不绝,连续三十五日,蓝田山水暴涨,漂没九百余家。又如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关中连年大旱,百姓流亡殆尽,出现“人相食”的悲剧。再如1983年4月27日, 沙暴吹袭陕北,顿时天地昏黑,伸手不见五指。在野外耕牧的农民来不及躲避,或迷路失足,或为狂风卷起,或被沙尘窒息,死伤者多达数十人。水灾的直接后果是造成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就意味着地力下降,开始向荒漠化的方向发展。旱灾的后果是造成土壤水和地下水大量蒸发。而土壤水、地下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在降水量极少的西北干旱地区,土壤的含水量主要靠地下水毛管供给。当地下水位下降,毛管上升水不能达到地表或植物根系层时,植被开始衰退,覆盖度降底,受到沙化的潜在威胁。如果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土壤发育成干旱土时,植物便会干枯死亡。而当土壤上层长期处于干燥状态,植被衰败以后,就容易受到风蚀破坏,从而出现沙漠化。地下水位越深,荒漠化的可能性越大,植被越少,荒漠化等级越高。风灾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更为明显。风是沙漠扩展的原动力,地表一旦失去植被保护就会受到风蚀。在风蚀的作用下,地表的枯枝落叶层、粗腐殖质层、腐殖质层、泥炭层、盐聚层逐渐被风吹掉,形成光板地。当风沙流作用于的地表时,会产生线状风蚀擦痕,擦痕加深,形成略微凸起的土墩与风蚀线状凹地。随着风蚀作用的不断发展,光板地演变成风蚀劣地,被吹蚀的物质形成风沙流。当风沙流速度降低或遇到障碍时,所挟沙尘下落堆积,受不同风向的影响而形成各种类型的沙丘,从而使该地变成沙漠景观。

西南地区的大部分地方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降雨较多,水资源相当丰富。这一地区虽然没有什么沙漠,但存在着大量的喀斯特地貌。此类地貌石多土薄,植被很少,极易受到水力侵蚀。在水力侵蚀的情况下,水土大量流失,形成石漠化景观。古代西南地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似乎并不严重,但近代以来由于人口骤增,情况发生很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贵州省的水土流失面积占该省国土总面积的14.2%,60年代增至18.9%,80年代增至28.4%,90年代增至43.5%[7](p284)。四川等省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也较严重。正因为如此,长江之水日见浑浊,被人称为“第二条黄河”。

从社会方面来看,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大大加速了西部土地荒漠化的进程。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西部开发的活动基本上没有停止,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有时出现,有时停滞不前,有时甚至出现倒退的局面。大体说来,西部开发的历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14]。有些王朝在进行西部开发时,不考虑西部各地经济社会的差异。或只注重军事控制,不注意经济效益;或只注重开荒种田,不注重多种经营。对于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地方,进行过度开发,甚至竭泽而渔;对其他地方则视而不见或很少过问。有的为了扩大马羊的生存空间,不惜驱逐农户,破坏庄稼,把农田变为牧场;有的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惜砍伐森林,开垦草场,把宜林宜牧地区变为农业区。而滥垦滥牧、毁坏森林和粗放的耕作方式则直接影响着西部土地荒漠化的进程,对西部土地荒漠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时期在西部的许多地区都曾发生过滥垦滥牧的事。滥垦主要发生在西部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农牧交错地带,其结果往往与土地荒漠化相联系。如在塔里木河上游的阿拉尔地区,1959年至1996年,耕地面积从22870.6公顷发展到37691.7公顷,增加14821.1公顷。同期下游阿拉干地区沙漠化土地则由137120公顷发展到149420公顷,增加12307公顷。而塔里木河下游的铁干里克农耕区1970年后因缺水灌溉被迫弃耕的16600公顷土地已经沙化[15]。滥牧主要发生于草原区,其结果也与草场退化联系在一起。如内蒙古的锡盟草原在20世纪80年代放牧超载15.4%。由于放牧过度,导致大量草场严重退化,迫使175户牧民迁往他乡[16](p93)。这样的事例在史籍中俯拾即是,不胜枚举。

由于滥垦滥牧、毁坏森林、草原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后果是森林和草原不断缩减,有些地方甚至成为濯濯童山。这种情况在黄土高原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黄土高原地区曾经存在过大片的森林和草原。在原始社会末期,黄土高原东南部、秦岭山脉、中条山、吕梁山、豫西诸山及渭河、涑汾河、伊洛河诸平原都属于森林地带,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区则属于草原地带或森林草原地带[17](p434)。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强,黄土高原的平原河谷地带逐渐被开垦成农田,平原河谷地带的森林随之缩减。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农业区的扩大,平原地区规模较大的森林逐渐消失,除关中地区的上林苑中尚有较多林木外,其他平原上已经很少有森林的记载。平原地区的森林消失以后,陇山以西、秦岭、晋西北诸山及阴山山脉的森林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唐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和草原继续缩小。到了宋代,秦岭、陇山、黄龙山、岚州、石州、汾州等地的林木被大量破坏。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和草场进一步缩小。由于大量屯田,过度开垦,加之滥砍滥伐,平原地带自不必言,丘陵和山区的森林也迅速减少。如渭河上游的森林在这一时期大量消失,只有渭源、陇西、天水诸县的五竹山、首阳山、马鹿山、辛家山等地尚有少量森林残存下来。陕北地区的森林,主要分布在黄陵、洛川、富县、延安、延长、宜川等县的某些山区。清代中期以后,对森林的破坏犹为严重。据说在周至至洋县的300里间,砍伐林木的人经常不下数万。如此乱伐,自然对森林的存在构成巨大的威胁。此外,清代对河套等地的大规模开垦,不仅使草原面积越来越小,而且也使畜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耕区的植被大量减少。据民国《横山县志》讲,“草地仅十之二三”。森林和草场的毁灭,使土壤失去了应有的屏障,不仅难以含养水分,而且在风力、水力侵蚀的作用下日益退化,甚至就地起沙。这两个原因互为表里,恶性循环,使土地荒漠化情况愈演愈烈,不少地方因此变成了沙漠。

此外,对水资源使用不当也曾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发展。如塔里木河两岸在汉、唐时期曾有不少规模较大的城镇,天然植被良好,农业发达,但过度开垦用水,使河流萎缩,水系变迁,从而导致大片土地荒漠化,昔日繁荣的城镇也相继沦为废墟。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楼兰、且末、精绝等地在汉代都是发达的农业区,后来均被沙漠吞没。近代以来,由于山前地带新绿洲大量引水,使河流中下游水量日益减少,直接导致古代绿洲的消亡。目前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面积由686万亩减至150万亩,下游地区60年代开垦的45万亩良田仅存18万亩。著名的罗布泊已经干涸,荒漠化的发展呈现出加速的趋势[15]。1950年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三个屯垦区,使耕地面积大量增加。为了浇地,修大小水库70座,容水26.9亿立方米。“由于渠库结合,把大量地表水引入灌区,强烈地改变了地表水的时空分配。上游灌区过量引水,再加上水库渗漏影响,使地下水位上升,次生盐渍化发展,盐渍化耕地面积占总可耕地面积的35%~45%。源流输往干流水量减少,使干流中下游地下水位下降,中游区平均下降1~2米,下游平均下降4~6米。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衰败,土壤风蚀加剧,沙漠化不断扩大,平均每年以0.25%的速度递增。生态环境恶化,局部地区(如铁干里以下)完全崩溃。”

篇10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号:1672-3791(2017)01(c)-0102-02

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摇篮,水构成了我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生命的摇篮。所以,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危害非常大,会严重致使地球上生命数量减少,甚至物种遭到灭绝,从而致使减少了物种的多样性。更有言论称,和已经灭绝的动物一样,也许人类也将会因为水土流失现象而自掘坟墓,这是另我们非常痛心的。所以,为了保护人类自身的利益,我们应该提高对水土流失现象的认识,切实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概念和成因

水土流失指的是水力、风力和重力等外力对水土资源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的现象。荒漠化现象指的是人类由于人为过度地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破坏,导致平原地区出现了沙漠化现象,甚至造成了自然环境退化的现象。

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都会造成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现象。诸如气候、植被、地貌以及土壤本身的性质等自然的力量都是实际客观的存在,这是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的。在我国的北部地区,存在大面积的黄土资源,由于没有植被的保护,加上本身缺少水资源,这些黄土就非常容易被侵蚀,我国的季风气候,在夏季雨水量大且集中,就会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土地荒漠化现象往往是人为破坏和过度放牧等导致的。

2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带来的危害

尽管各个地区造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这种现象都会给我们带来危害。首当其中是危害到农业生产。在荒漠化地区进行农业播种时,由于受到大风沙尘的影响,幼苗就会被风沙所掩盖,见不到太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生产缓慢甚至不会生长。土地荒漠化的地区会发生草地退化的现象,这会使牛羊等牲畜的粮食减少,给牧民带来损失。水土流失现象发生的时候,土壤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导致土壤的肥力降低,农作物的水分流失,得不到营养,产量就会减少,这就会造成粮食短缺,带来粮食危机。因此,水土流失和土地的荒漠化,会给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保持水土的措施

3.1 水土的保持工程

我们通过改变地形地貌、增加土壤的渗透、拦蓄地表的河流等工程来保持水土。我们要根据地形、地理位置和实际作用的不同来建造不同的工程,例如:建设沟道的治理工程、坡面的治理工程及泥石流排导等工程。例如:小地形的治理最好建设山坡防护工程,能够有效就地拦截雨水或雪水,阻止坡地的水土流失现象发生,有效预防形成面径水流深入到农田、林地和草地等地表,增加土壤水分。小型蓄水和用水工程可以把坡地径流和地下潜流拦截和储蓄起来,这样不仅能够防止水土流失现象,同时水分还可以浇灌农田,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其中蓄水藏流、淤泥造田和引水上山等都属于这类工程。山沟的治理工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预防沟床下切和扩张,调节洪峰流量,降低沟床纵坡的坡度,降低山洪或泥石流中的有害物质,帮助山洪安全排泄,降低对房屋、农田、工厂、道路等场所的危害。

3.2 水土保持植被的种植

栽种绿色植物是帮助保护水土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是水土保持中的生物措施。所以种植绿色植被在需要保护或者已经发生了水土流失现象的位置上,能够有效地帮助保持水土。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有:关于水土保持植被的选择。植被的选择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所选植物最根本的功能效益是要具备很强的保持水土的能力;其次,所选择的植被还要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主要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考虑;最后,所选用的植物要能够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要能够产生很强的社会效益。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水土不再造成大量的流失现象,有效地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是其次要达到的,如果植物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且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肯定会大受欢迎,调动起当地人民的积极性,种植更多的植物,从而使环境的保护也得到了加强。在上面这3种效益中,水土保持的效益肯定是最重要的。关于水土保持的植被配置问题。植被的配置涉及到多方因素,包括地理地形、气候、植被防护以及物种间的关系等等。在配置的过程中,要做全面的考虑,主要是对于植被生长情况和是否能够改善环境等问题的考虑。具体的配置方式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经验性,这种可选择性比较小,在对当地区域内的植被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需要靠参照之前的植被物种的相关搭配资料来决定如何配置。另一种是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配置方式,这就要求重点考察当地种植地条件是否满足要求,即土壤、温度、水分等影响因素是否满足。要综合考虑植被的特殊性质,根据当地的水土保持防护要求进行植物的配置。

4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分析

4.1 建立防风固沙的林带

在沙漠边缘要形成防风固沙林带。最好栽植沙生植物,比如:耐旱性较强的乔木、灌木和紫花苜蓿草等,用来缓解和防止沙丘恣意移动。针对已经沙化的土地的治理,要因地制宜,紧盯重点,解决难点。尤其是针对我国风沙活动的地域性差异,要抓好农牧交错地带的防风固沙工作,做到以点带面,以面带体,建立起更多的防护林带。

4.2 保护现有沙漠植被的措施

第一,加强天然防护林的保护。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完善,使其严格落实,做到有法可依。要令行禁止并遏制土地荒漠化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实施过程中,要重点执行“三禁”措施,主要是滥开垦、滥放牧和滥樵采;第二,加大人工防护林的营造力度。具体措施包括在河流马路旁边种植以落叶松为主的常绿树木,不断把植树种草的面积扩大,以达到有效防止土地荒漠化扩张和蔓延的效果。

4.3 推广植树种草和退耕还林的措施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无疑是治理土地荒漠化的重要措施。在风沙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要使停止耕种、退耕还林的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大力向当地农民、牧民推广新型的耕作方式。此外,在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的前提下,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引导农民科学地开发种植。与此同时,在劣质土壤中种植容易生存的植被也要加强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对新种植的植被造成破坏,从而使森林和植被的恢复工作稳步开展。

4.4 围栏封育,科学地进行放牧

草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往往是由于畜牧压力过大和牧民过度放牧造成的。因此为了减缓荒漠化现象的发生,相关政府部门需研究讨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给牧民开辟一条新的增收创收渠道,而不再是依靠单纯的牧业经营来维持牧民的生活。这样草原地区的牲畜数量将得到控制,降低了牧业对植被的破坏程度。科学放牧是一种保护草场资源和草原绿色生态环境,有效减轻荒漠化程度的合理放牧方式。

4.5 控制人口增长,科学地种田

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开垦新的耕地是维持粮食供应的主要手段,但经过长时间的耕地开垦会严重破坏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因此合理地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不仅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策,更是符合生态需求的决策。其次,粮食缺乏的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的土地治理和开发,合理有效地利用水土资源加以解决。怎样在有限的土地耕种面积基础上,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粮食产量是关键。最后,要积极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和绿色能源,充分发挥能源的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篇11

近日,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博士生导师孙保平,环境保护杂志社副社长沙剑,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杜志坚等数位权威人士就“让孩子的天空更蔚蓝”的共识集体亮相。

■亟待破局的沙漠化

陈清(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国际联络部部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地退化的过程我们叫荒漠化,治理荒漠化就是遏制和抑制土地退化的过程。我们不仅达到了抑制的作用,而且达到了恢复的作用,这在国际范围内也是得到公认的。我们在荒漠化区域帮助一些需要我们帮助的当地居民。治理荒漠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人。很多荒漠化区域有恢复的可能,有它的经济价值,由于当地的农牧民不了解、不掌握知识,不知道在现有环境里面怎么样去保护环境。实际上,保护环境的过程当中能够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效率都产生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他们,给他们技能,让他们知道怎样去从当地有限的恶劣环境中,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同时又能够使自己的生活富裕起来,这是很重要的。真正治理荒漠化要做的是打破负循环的链条,贫困带来对荒漠的恶意开垦,破除贫困是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链条的一个重要方法。

沙剑(环境保护杂志社副社长):从媒体的角度在荒漠化治理上有三点个人看法。第一,媒体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第二,搭建桥梁。第三,社会监督。今天生活在北京、住在城里的老百姓,有多少人知道离你最近的沙漠在哪里,不治理明天是否要骑着骆驼出门?沙漠治理是一项公益行动,也是一种经济行为,我们作为媒体也好,作为老百姓也好,更多从全新的角度观察它思考它,是不是扶持沙漠经济、引导民间的资本投入这样的产业?

孙保平(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博士生导师):在全世界范围之内,荒漠化遍布各个大洲,这个问题是全世界相关地域100多个国家都在关心的。如何在经济发展当中关注我们的防沙治沙,关注荒漠化?最近的新闻里面看到国企有6000亿元左右准备投入到新疆,可是我没有看到一个国企或一个大企业说我拿出多少钱投入到防沙治沙,我们的政策、我们的社会、我们所有的环境还没有达到从东部到西部,从富裕向贫困地区这样一个流动过程。

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企业比如内蒙古的伊利集团在库库提沙漠里面做了很多事情,一个企业家能够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如何利用土地资源、沙资源、植物资源,形成绿色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并带动当地的农牧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单靠农民,在缺少技术、缺少资金、缺少人才的情况下,怎么能够走出这样一个困境?怎么组织?金融模式、管理模式、技术参与模式、资金投入模式等都需要探讨。

郑元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近现代以来的荒漠化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的。自然界是最好的老师,什么地方可以种树,什么地方不能种树。过去我们讲沙漠化的定义包括荒漠化的定义,一般的公众不是特别清楚,荒漠和荒漠化、沙漠和沙漠化不一样,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体现了近现代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国家发生沙漠化主要是西北部降雨量非常低,确实不能种树,现在多管齐下,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林则林,大部分地区不适合造林,有些有特殊需求的地区是可以的,但是大部分的区域以草为主,辅以灌木,适当的地方可以考虑乔木。

■行动的责任

刘拓(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

在我国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过程当中采取的办法就是宜封则封、宜荒则荒、宜治则治,地质时期形成的沙化土地应该说是无数的,对这一部分土地人们不可以再去扰动它,采取宜荒则荒的办法。宜治的地方经过监测以后发现有50多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是可治的。

从政府层面,当前采取的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度是执行法律的要求,也是国务院要求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要求的。通过最后沙化治理的成效多方面反映防沙治沙到底搞得好还是不好,考核的办法就是采取上下结合、定量定性结合、看历史问题和现实情况结合、看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相结合。结果向中央组织部进行报告,由中央组织部在考虑各个省的绩效过程当中,对各个省干部的任命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政府在支持民间治沙,支持社会治沙方面应该说有一系列的政策和要求。具体讲,第一承包期70年允许继承转让;第二免税,投资期间没有获利的情况下免税一直免税到第三年;第三贴息,申请贷款以后给予贴息;第四,绿化基金会还有一个特殊政策,基金会参与防沙治沙,捐助的这部分要实行抵扣所得税。从政治的角度和社会的角度来说,我们对凡是参与防沙治沙的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都给予褒奖,我们实行五年一次的奖励制度,现在已经有两个获得了全国治沙英雄,治沙英雄政府一次奖黄金一斤,一个是黄有德,一个是时光吟。他们带领老百姓参与防沙治沙,企业在获得掌声的同时也获得了经济效益。

王书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当地的人也是最好的老师,阿拉善这样一个半干旱草原,SEE这些企业家组织起来到阿拉善参加治沙的时候,很多人想到种树,但是对于阿拉善年降雨量100毫米这样一个地区显然是不可能的。从政府角度来看,主要是封禁,破坏的地方封闭起来。再有把人搬出去,减轻当地的生态压力。人多了迁人,牲畜多了以后把它固定下来,这种方式其实起不到综合的生态系统的改善。阿拉善生态协会决定通过社区方式来做荒漠化治理。主要是考虑草原的生活是人、草地、牲畜构成的生态系统,这三者之间是不能分割的,分割以后就不是正常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我们认为,影响荒漠化的问题是一个环境问题,同时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做的工作是建立牧民自己管理的合作社、管委会,我们把它叫做社区保护地模式。依靠当地人来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监督,达到这样一种保护的模式。

杜志坚(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广本是一个企业也是一个社会的公民,它理所当然地要去承担社会责任。我们知道,环保问题是困扰现代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有责任的企业,如果不去很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的话,我们未来留给子孙后代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球?

从2001年起,刚刚成立的广本就联合其他兄弟单位向中国绿化基金会捐款300万元,用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小坝子乡的防沙治沙工程,3年时间种植了公益林2600多亩,为当地的环境改善作出了

应有的贡献。在别的地方我们不敢说,在丰宁种树是管用的。此外在2009年和2010年,广本分别组织了100个车主以及来自全国的30个环保家庭到内蒙古,亲身体验环境恶化的情况,倡导和我们一起为环保共同努力。

今年是广本开始植树的第十年,广本组织了“十年树木”大学生环保DV大赛,带领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8所重点高校的大学生去丰宁,用他们手中的DV摄像机记录丰宁防沙治沙之路。借助这个契机向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传播环保的意识和理念,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作为未来的主力军他们有责任在环保方面肩负起更大的责任。

费勇(中国绿化基金会外联处处长):绿化基金会成立于1985年,是比较早期的几大基金会之一。我们的宗旨是推进国土绿化,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的项目在种植方面一般是委托当地的林业主管部门来进行实施。植树造林是三分种七分管,种下去没有管护,3年保存率核查的时候达不到效果。每个治沙的项目拿过来一定要在当地实施,没有当地老百姓的支持,项目很难成功。丰宁项目实施非常好,包括捐赠者、受赠者还有当地林业部门非常满意,原因在于企业捐赠力度比较大,且在项目后期本田又出资近20万元用于后期管护费用,使得当地老百姓包括当地的林业主管部门能够更加精心管护。如果有的企业前期捐了后期没有管护费怎么办?一方面归当地的林业部门进行管护,包括树林保护、病虫害防治、防火、封山育林等等。另外,种植生态经济林,让老百姓参与扶贫,有的是果树经济树种,在西部甘肃地区种的沙棘生态林,老百姓自己有积极性、有收益,跟老百姓结合起来会有更好的管护积极性。

■链接:

2010年第四次荒漠化监测显示,我国无论是荒漠化还是沙漠化土地呈现整体得到遏制局部拓展的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沙化面积持续缩减。从2004年到2009年的5年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8587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现在年均缩减1717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由沙化土地变成非沙化土地。

2 沙化程度减轻。中度、重度、极重度沙化土地2009年比2004年减少3.5万平方公里,减幅达2个百分点。

3 沙区植被得到进一步改善,平均盖度由2004年的17.03%提高到2009年的17.63%,提高了生物多样性程度,治理项目区生物多样性指数由治理前的1.80提高到治理后的2.13。

4 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例,与2001年相比,工程区土壤风蚀总量减少5.2亿吨,土壤水蚀总量减少2.87亿吨,地表释尘量减少1352万吨,分别减少了44%、82%和43.3%,有效减缓了沙尘天气对京津地区的影响。

5 沙区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成效。特色种植、养殖、加工和生态旅游等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日益拓展,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有1600多万农牧民直接受益,工程区农民人均收入由2000年2313元增加到2009年的5844元,增长了1.5倍。

今后治沙工作发展方向:

第一,依法划定封禁保护区,积极推广并实施禁樵、禁牧、禁垦措施,逐步形成稳定的天然荒漠生态系统。在生态状况极其恶劣、缺乏基本生活条件的地方,要积极稳妥地进行生态移民,使他们退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第二,狠抓沙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防止因滥樵滥采破坏沙区植被。

第三,大力推广适宜不同类型沙区生长的抗旱、抗寒、抗碱、抗病虫害植物良种,以及先进适用的造林种草技术和治理模式。建立健全防沙治沙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好防沙治

沙示范区、示范点。定期组织开展全国土地沙化监测,掌握土地沙化动态变化情况,为评价工程建设成果、检验各地防治成效提供客观依据。

第四,防沙治沙、改善生态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沙区光、热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沙区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精深加工业。具备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发展沙区旅游业及其他产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沙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农牧民增收。

篇12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4)01-0086-07

收稿日期:2013-10-22

基金项目:重大国情调研项目“我国北方荒漠化态势与治理成效研究”(13BJY033)。

作者简介:李红玉,女,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空间经济;王京,女,山东聊城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与治理,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仍然以每年2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1]土地荒漠化在造成土地生产力衰退,加剧沙区贫困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

一、荒漠化治理问题的提出

“荒漠化”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环境密切相关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定义是:“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2]”在目前人类面临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中,荒漠化可谓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荒漠化不仅表现为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而且会严重阻碍相关地区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发展进程。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地区而言,荒漠化意味着该地区的民众会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将我国北方荒漠化防治对策研究确定为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笔者作为该调研小组成员,走访了内蒙古锡林浩特、正镶白旗、鄂尔多斯、乌审旗、额济纳旗等12个地区,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锡林郭勒盟的荒漠化治理为案例。

据有关资料显示“锡林郭勒草原的生态状况对我国北方大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野外调查与遥感数据分析表明,锡林郭勒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退化草原面积近64%”。[3]笔者认为,锡林郭勒盟自2000年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以来,治沙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如何继续巩固和扩大治沙成果仍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课题。并且这个课题的研究对其他荒漠化地区的治理也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因此,本文以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态势和治理成效为研究对象,在具体写作过程中采取实地考察、现场测量以及与当地政府各职能部门专题座谈等形式,对该地区荒漠化情况的历史、现状等进行了宏观与微观、经济与环境等多维度观察,在全面搜集第一手资料和地方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度分析锡盟荒漠化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现状提出新时期该地区荒漠化治理的可行性对策与建议。本文 以“明确选题―指出问题―提出建议”为主要脉络,围绕政府职能、治理规划、资金配置、治理模式等几方面,一点带面,对我国荒漠化治理问题做出相关的探讨。

二、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锡林郭勒盟境内荒漠化地区主要是浑善达克沙地。该沙地位于正蓝旗北部,被称为“京津沙尘暴”的源头。近十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一系列措施,该盟在沙漠化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经验。主要表现在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状况明显好转,荒漠、半荒漠半草原急剧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系统进入正向演替阶段。但同时也看到,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在今后荒漠化治理中仍面临着不少困难。这些难题主要表现为严峻的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治理的可持续性,以及治沙投入与产出、草场保护与牧民过度放牧等突出问题。

1.严峻的自然气候条件影响

锡林郭勒盟境内浑善达克沙地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趋势。截至2012年,浑善达克沙地大面积的沙丘一直在逐渐向南移动,威胁着京津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4]。由锡林郭勒盟气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这一地区极端气候现象时常发生。如位于锡林郭勒盟南端的正蓝旗从1999年到2008年全年发生沙尘暴的天数增加到了9天,是十年前的3倍。以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北部的苏尼特左旗为例,2011年年降水量仅为166.9mm[5],远不及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给当地正常生产生活和治沙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从近几年降水情况来看,锡林郭勒盟1998年降水较多,从2003年开始降水减少,特别是2013年降水出现明显减少的趋势,气温却比往年高,这种高温少雨的双重因素加速了该地区的干旱。锡林郭勒盟降水变率大、降水分布不均匀,表1的一组统计数据[6]足以说明这种情况。

通过锡林郭勒盟1961-2006年春夏季(3-8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累积曲线图(图1)与干旱级别标准表格进行对比,不难看出,锡林郭勒盟春夏季情况具有干旱出现频率较高,春夏连旱比率较高的“双高”特征。特别是20 世纪末到21世纪初,锡林郭勒盟年降水量在波动中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干旱形势日益严峻。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沙漠水分涵养的难度和防风固沙植被成活的难度。同时,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带给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治理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视。气候变暖会加剧锡林郭勒草原干旱发展,进而导致草原退化,进一步增大荒漠化程度。

荒漠化与沙尘暴相互作用和影响。一方面锡林郭勒草原草场的少雨干旱会加速气候干燥,加剧沙尘暴灾害的频发;另一方面,沙尘暴的频发又会风蚀土壤,破坏植被,掩埋农田草地。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背景下,这种互为因果的连锁反应现象极可能会导致恶劣气候的恶性循环,在本地区乃至更大的范围内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

2.荒漠化治理措施难以因地制宜的长远规划

由于历史的或其他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前期荒漠化治理方案缺乏长远规划,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各阶段治沙规划缺乏科学衔接,给目前荒漠化治理的可持续性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从前期荒漠化治理的规划策略不难看出,不同地区的防沙治沙方案较为单一,方式方法基本相同。事实上,全盟各旗县地质气候条件千差万别,不同区域的荒漠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情况,从这个方面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问题的精细程度还相对不高。例如水资源一项,对河流上游的水资源利用规划与下游的利用策略就应有所区别,否则大刀阔斧的一轮治理过后,一些隐性的问题也会在此后的治理工作中慢慢显现,这势必增加防沙固沙工程一期和二期之间乃至更多治沙阶段衔接的难度。

荒漠化治理作为一项长期的、综合的复合型的系统工程,一旦不能稳步推进就会导致阶段性反复。特别是在规划方面,不仅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配合,更需要地方相关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特别是一些职能部门在这一问题上认识不到位,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难以因地制宜出台有针对性的长远规划。这种情况又会导致项目与项目之间的衔接往往做的不到位,使有些政府部门采取“各扫门前雪”的狭隘做法,造成荒漠化治理整体力量的分散,不利于治理荒漠化下一阶段工作的整体开展。

3.防沙治沙专业研究人员和针对性成果相对欠缺

长期以来,虽然国内外与荒漠化治理的相关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也不乏一些具有很强指导性质的理论和观点,但荒漠化治理的巨大工程需求相比,专业人才队伍仍然不足。在锡林郭勒盟调研中发现,成立几年以上的研究机构数量并不算少,但真正取得的成果数量与质量却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真正能付诸于实践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能有效遏制荒漠化进程并能大面积推广系统性成果数量非常欠缺。毋庸置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沙漠化治理中能否培高素质的稳定的研究人员队伍将成为荒漠化治理进程中的瓶颈。如何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人才走进艰苦地区,鼓励将实践与理论在实际问题面前有效结合起来,成为荒漠化治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之一。

4.过度放牧与巩固治沙成果的难题

长期以来,只提供初级畜产品的放牧畜牧业是锡林郭勒草原牧民的唯一产业。草原生产能力的下降与牲畜饲草需求的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可能会直接导致草原面积不断缩小,牧草质量进一步退化。十年来,锡林郭勒盟全面实施“生态移民”政策,使该盟过度放牧的现象得到初步遏制。但纵观全局,由于移民问题经历的时间长、移民基数大、移民转移安置难度高,造成目前过度放牧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除此之外,有些地方群众面对禁牧、移民政策带来的暂时性利益损失过于计较,行动上不能积极配合,这也直接或间接阻碍了治沙政策的落实,给防沙治沙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加了难度。并且以往10多年治理的一般属于便于治理并且交通和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这些地方一般处于荒漠化边缘,治理难度相对较易。未来治沙工程要进军荒漠化核心地段,这些地段荒漠化面积更大,荒漠化程度更高,相应的交通和用水的难题也表现的更加突出。

5.荒漠化治理资金缺口与配置问题

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成本高,专项资金缺口大是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2000年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以来,该地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状况多变和生态环境脆弱等一系列困难也逐渐显露。目前荒漠化治理的规模和速度与构建京北绿色生态屏障的愿景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前期采取的是“先易后难、由近及远”治沙原则,接下来治理的区域转移向了交通更加不利、地理条件更加恶劣的远山大沙,而且受种苗、劳力、运输等价格上涨等困难的限制,营林造林等治沙成本进一步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各地政府投入的资金数额已很难适应实际需要,而其他原因造成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沙治沙工程的进一步推进。同时,繁多的治沙环节,各部门工作资金配额以及不同群体的搬迁落实等,都需要做好资金的科学预测和合理配置。

三、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荒漠化治理的严峻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生态良性循环,调研组针对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在荒漠化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从目前形势而言,仍需要采用政府引导为主,多渠道投资为辅的治理模式。政府部门必须把荒漠化治理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应继续着眼于该地脆弱的环境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和矛盾,调动多方力量,精心筹划,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最终推动草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突出工作重点,统筹规划,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在今后荒漠化治理工作中,地方政府要以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三北”五期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为依托,突出重点,规模推进。在治沙区域上,以浑善达克沙地等沙地为治理重点,采取“封飞造管并举”的综合治理措施,在巩固前期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寻求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在治沙模式上,突出林草结合,加大有经济价值树种的比重,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在运作机制上,发动社会力量特别是农牧民主体参与工程建设,推动生态建设的多元化进程;在管理方式上,通过林权落实到位,保证补偿资金的积极兑现,将责权利落实到户,促进荒漠化治理主体的积极性。

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在严格治理滥垦、滥牧、滥樵、滥采、滥建的同时,切实做好乔木绿化工作,通过城镇添绿、身边增绿,改善沙化区人居环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为本”的原则,把国家项目与地方财政投资、企业出资、部门社会投入、全民义务植树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在城镇区域范围内,应采取“以点连带,织带成面”的方式,在把握灌溉条件和管护措施的前提下,开展城镇出入口、主要通道宜林地段绿化;建设旗县市所在地、重点苏木乡镇城防林体系;建设工矿区防护林和绿化隔离带,打造宜居环境,并通过小环境的改善逐步推及无人区的荒漠化治理。

加强水系和湿地保护治理,合理涵养水源,从根源上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针对锡林郭勒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系源头及河道汇水区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水涵养能力不高,水资源匮乏的情况,建议结合当地的水资源实际情况,把水系湿地保护治理作为治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建设,增强区域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争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国家基金的支持下,积极落实各类建设项目,继续扩大水系周边林地面积,提高林地和草地质量。

2.加强研究,标本兼治,进一步扩大治沙成果

荒漠化治理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它不仅需要稳扎稳打地扩大治沙规模,逐步向荒漠化核心挺进,更需要步步为营,保持并提升原有的治沙成果。只有标本兼治双管齐下,才能打好这场利国利民的大战役。关键问题之一是做好荒漠化核心地段的调查规划,为今后治沙工程的顺利展开提供可行性方案。面对第二阶段治理的“远山大沙”,各级政府、研究人员及相关工程施工部门要加大对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核心地段的实地调查研究,采取充分的样本,全面分析数据,保证治沙方案设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目前绝大多数沙漠的核心地段成沙历史久,原因复杂,治理难度大。针对核心地段荒漠化治理这一综合性强、涉及研究领域多的难题,要综合国家和地方的研究力量,特别是需要整合高校、研究单位和民间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调查研究,例如,在荒漠化治理的植物种植选择方面,就专业结构而言,既需要植物学方面的知识,也学要地理土壤学、经济学领域的专家提供相应的数据,并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在一个多元对话的平台上,展开充分的项目论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原来既有项目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创新项目,形成起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和产学研互动的运作模式,共同推进荒漠化治理工作。

在防沙治沙推进过程中,应标本兼治,适度增加对一期工程抚育、改造等提质增效为主的建设内容和配套项目。风沙源治理工程前期在对流动、半固定沙地的治理上,主要采取的是灌草为主营林造林的方式完成,虽然这些植被在防风固沙的治理项目中起到了前期示范性作用,但由于目前这些植被生长年限已久,开始逐步衰退,低质低效林多,综合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已经出现了不进则退的趋势。因此在推进风沙源二期工程及一系列防沙治沙项目过程中,要兼顾前期工程的提质增效工作,把二期开发与巩固前期成果自觉结合起来。

3.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协调解决治沙难题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下一步治沙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支撑,与之相对应的高效的资源配置同样在今后的荒漠化治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调研组在综合分析锡林郭勒盟不同类型的治沙专题会议的基础上,提出资金投入与配置方面的两点建议。

一是继续加大对锡林郭勒盟的治沙投资的力度。据数字统计,风沙源工程建设投资标准从2000年到2010年一直沿用工程启动初期的标准,尽管后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上调,但仍达不到目前造林成本的50%,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质量与效益,也影响了地方群众参与治沙的积极性。另外,区划界定公益林总面积达2818万亩,目前获得国家补偿面积为1600万亩,在新增林地的补偿问题上存在很大缺口,给生态建设成果的巩固造成了后劲乏力的隐患。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在风沙源工程二期规划中,通过科学预算加大对沙源地防沙治沙生态建设资金的扶持力度。资金投入额度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幅度相当,同时考虑到新一轮治沙工作难度增加的实际困难。

二是合理配置资源,防止资金投入“一刀切”现象。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该沙地涉及的锡林郭勒盟各旗县财政状况不均衡。据目前经济统计显示,锡林郭勒盟旗县的基本情况是第一产业以畜牧业为主、第二产业以矿产开采为主、第三产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等特点,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较低,由此造成各旗县的财政收入水平不高,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支持,地方财政支出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内蒙古和全国平均水平,各旗县的荒漠化治理方面的资金均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各旗县人口密度、牧区人口、人均草场面积等指标均不相同,若继续采用“一刀切”的财政补贴标准,就会造成不同地区的财政可支配数额差异进一步扩大,不利于防沙治沙工作的差异化管理和整体推进。在今后的工作中,国家政府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依据不同地区的基本情况,合理配置资源,采用划分更加精细的标准下拨资金,实现资源的最高效利用。

4.养草治沙,切实解决好过度放牧问题

根据调研研究发现,近几年锡林郭勒盟的过度放牧现象是在自然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季节性草畜矛盾是造成当地牧民过度放牧的自然因素的主要方面,此外季节牧场产量的不平衡以及当地小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的影响,也构成了锡林郭勒草原超载过牧的自然因素。依照目前的技术水平,试图通过人工干预不利自然状态从而达到防沙治沙的目的,难度很大,也缺乏现实的理论依据。因此,应该更多关注人为因素,从牧场管理体制和经济方面予以政策引导和支持,重点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完善草原产权制度,从根本上杜绝草原的过度利用。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锡林郭勒盟下属各旗县“双权一制”的落实程度深浅不一,导致当地有些牧民在观念中仍将草场看作公有,并不能将自身利益和草场维护有机结合起来。建议锡林郭勒盟各地政府根据本旗县实际情况,适当延长草牧场有偿承包期,增强牧户对承包草场的责任感,鼓励牧户本着追求长远利益的原则对草场进行投资建设,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以寻求草场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二是继续推行“生态移民”政策,优化畜群结构,提高草原产草能力,切实减轻草场压力。解决草场压力应从“外部减压”和“内部提升”两方面入手。其中,外部压力一方面来自于目前牧区的人口数目相对较多,必须的生产生活需求导致的草场退化;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牧区的牲畜对草场的影响。今后治沙工作中应继续将“生态移民”政策放在防沙治沙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改变牧户单一的产业结构和压缩牲畜数量等措施,减少外部不利因素对草原的冲击。值得注意的是,压缩牲畜数量并不意味着减产减收、损失牧民的合理收入,而是积极改变以往牧户“数量多=收获大”的错误观念,通过选用优质畜种、优化畜群结构的方式来追求质量的提升。就“内部提升”而言,扩大人工草场面积,提高草场产草能力也是缓解草场压力的主要内容之一。人工草地作为现代化畜牧业生产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畜牧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既可以弥补天然草场产草量低的不足,又可以很好地为家畜提供量多质优的饲草。因此,人工草地对于维持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均具有重要作用。截止到2011年,锡林郭勒盟人工草场面积(包括多年生人工种草保有面积和一年生人工种草面积)仅有95646.6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0.54%[7],这样的数据表明人工草场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通过加快草场扭转机制建设和组建民间经济组织,缓解控制放牧带来的压力。牧民转移后的就业安置问题一直以来是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的难题。目前锡林郭勒盟牧民草业合作社机制建立的比较完善,全境草业合作社数目达900多家,但缺少规模更大的移民转移安置点。建议国家主管部门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从开发当地优势资源入手,建立民间经济组织,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在一些特定的地区,还要继续实施退耕还草政策,整个牧区草原生态环境的变迁历史证明,过度农耕都会导致草原退化、生态受损。只有合理保护草地生态,才会有效地阻遏沙化侵蚀,减少水土流失,为今后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5.创新荒漠化治理模式,增加治沙的附加值

荒漠化的治理不能仅仅限于“种树种草”、“围栏封育”等简单的传统模式,必须突破治沙技术层面的限制,从经济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角度,把荒漠化治理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荒漠化治理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今后荒漠化治理工作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治沙技术和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为例,当地草原的畜牧业发展与畜产品深加工、畜产品的国际分工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两个国家围绕国际市场需求,采取牧业―奶、肉加工业―牧业―奶、肉加工业的良性循环,通过畜牧业促进奶产品和肉类加工业的发展,等等。诸如此类的经验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审时度势发展沙产业,治沙成果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早在1984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钱学森就提出沙产业(Desertculture)[8]的概念。沙产业开发有多种路径,如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科学技术成果,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农业产业。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沙物质开发、种苗产业升级、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旅游为主体的林沙产业。产业开发要以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为前提,坚持“治理荒漠化,拯救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环境保护为主体”的投资定位,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并积极吸引外资和企业入驻,在提高地方经济效益的同时,为生态移民解决好就业问题,带动政府财政收入,实现生态改善和农牧民增收的双赢,最终形成荒漠化治理的良性循环。

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传统草原畜牧业向产业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如前所述,传统、粗放的放牧方式已经有悖于中国北方沙漠地区脆弱的环境特点,零散的、不成规模的单纯依靠增加初级畜产品来谋求经济增长的行为,必然会导致草原的过度利用。特别是像地处防沙治沙前线的锡林郭勒盟,“更应迅速从对草原掠夺式利用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转投向以草原为依托的集约化、现代化畜牧业的生产方式”[9]。因此,一方面当地生产部门应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使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以获得更高的草地生产率、畜群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通过国家政策倾斜和地方政府扶持,实现跨区域经济合作,引导沙地畜牧产品的深加工和产品流通,提高农牧民从业率,进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毅. 我国荒漠化土地持续减少[N]. 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01-06.

[2]土地沙漠化[EB/OL].http:///tdzt/zdxc/tdr/21tdr/tdbk/201106.

[3]李政海,鲍雅静,王海梅,等.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状况及原因分析[J].生态环境,2008(6):2312-2318.

[4]乃日斯克,李杨浑. 善达克沙地退化,威胁京津生态 [EB/OL].http: http://, 2012-05-29.

[5]锡林郭勒盟统计局. 锡林郭勒盟统计年鉴[C].内部编印,2011:288.

[6]马清霞,王星晨,高志国. 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气候因素分析[J].北方环境,2011(12):31-3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