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特点范文

时间:2024-02-26 14:50: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村发展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村发展特点

篇1

    2生产方式上,转向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新阶段

    相较1995—2002年,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特征更为明显,中国在生产方式上正在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阶段转向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等的新阶段。农业生产规模稳步提升一直以来,中国的农业具有非常典型的小农生产特征,单家独户各自生产,生产规模很小,农业经营服务组织薄弱。近些年来,这种情况正在发生转变。从1995年到2011年,农业从业者人均种植面积已经从0.422hm2增长到了0.61hm2,增长1.45倍。从1996年到2011年,农业从业者的人均养殖规模也在增长,人均肉、禽、蛋和水产品产量都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2011年人均产量分别是1996年的2.3倍、7倍、1.8倍和2.3倍。值得注意的是,从2006年到2012年,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从4.5%增长到21.5%,流转面积从547万hm2增长到了1800万hm2,这从另一视角说明了当前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趋势。农业组织化经营趋势加剧近些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组织快速发展。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数从3.68万家快速增长到2012年的68.9万家,增长18.7倍,实有成员数超过5300万户。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从2004年的11.40万家增长到2012年的超过30万家,辐射带动农户数从2004年的8454万户增长到2012年的1.18亿户,农业龙头企业从2006年的7.16万家增长到2011年超过11万家。农业生产越来越表现出组织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农业社会化生产特征增加明显当前,全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其他类型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拥有政府公益机构15.2万个,拥有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00万个。同时,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上,也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社会化生产特征。以粮食、小麦和玉米3种粮食作物的生产为例,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资料,2000—2010年,3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中,机械作业费、雇工成本和流转地租金占生产成本的总比重在不断攀升,从2000年占总比重的10%增长到18%,尤其是机械作业费占比增幅明显,从6%增长到13%。

    3要素投入上,转向科技、资本密集型新阶段

    相较1995—2002年,在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实现9连增的情况下,劳动土地要素的作用却在削弱,现阶段中国农业生产的要素投入特征正在从依靠劳动等要素转向依靠技术等要素。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劳动、土地等传统要素的作用正在削弱一是农业从业者数量减少明显。从1995年的35530万人下降为2011年的26594万人,占乡村就业劳动力的比重从72.5%下降为65.7%,从2009年开始,相关数据有加速下降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不再以农业为主业。二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面积已经从1996年的13003.92万hm2下降为2008年底的12171.59万hm2,每年因为工商业发展和人民居住需要所占用的耕地面积约64万hm2。科技、资本等要素作用正在增强一是农业物质投入水平不断提升。以种植业为例,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推动了农地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和机电灌溉面积的较快增长,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从1995年的4928.12万hm2增长到了2011年的6168.16万hm2,旱涝保收面积从1995年的3611.88万hm2增长到了2010年的4287.15万hm2,机电排灌面积从3220.53万hm2增长到了4075.06万hm2。同时,每公顷土地上投入的农用机械、化肥、农药、塑料薄膜和农用柴油等持续攀升,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态势明显。二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明显。从2009年起,农业部在800个县实施全国农技推广示范项目,实现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覆盖到所有的农业县,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的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过去7年间提高了约8个百分点[5]。2012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更是达到54.5%,主要粮食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每公顷产量首次突破5250kg,单产提高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80.5%[6]。2012年在粮食播种面积只比2011年增长0.6%的情况下,却实现了总产量3.2%的增长,科技要素在其中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5]。收入构成上,转向依靠非农产业新阶段相较1995—2002年,现阶段农民的农业生产增收效果有限,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少,已经跌破50%。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多,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农民收入已经转向依靠非农收入新阶段。农业生产增收有限,家庭经营收入占比持续下降从1995年到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578元增长到了7917元,增长了5.02倍,且2004年以来农民收入年增速均超6%,实现了“九连快”。但不可忽视的是,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利润增加非常有限。以粮食、小麦和玉米3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收益情况为例,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资料,自2000年以来,3种粮食收购价格和单位均产值都在稳步提升,但2004—2010年平均每公顷利润率和利润额分别只有26%和2715元,严重制约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此外,从1995年到2012年,农民的家庭经营纯收入从1125.79元增长到了3534.51元,但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从71.4%下降为44.6%,其中从2009年开始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跌破50%,农民收入非农化的阶段性意义显着。农民外出打工数量和农民工资性收入连续增长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跨乡镇外出就业,其中从2001年到2012年,外出农民工数量从8399万人增加到16336万人,增长了1.94倍。这说明虽然中国经济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但农业的吸引力仍然要弱于非农产业。随着大量农民从农业、农村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农民的劳动时间和收入来源也从原来的以农业为主转向兼业化甚至非农化状态。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从1995年的353.70元增长到2012年的3446.46元,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从22.4%增长到43.5%,农民通过外出打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收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纯收入之间的差额比例从2000年的49%缩小为2012年的1.1%,两者已经非常接近,也再次印证农民收入来源的非农化新特征。

    4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4.1将依托城镇化等更宏大格局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将依托城镇化等更宏大格局统筹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克服的关键问题。未来农业现代化问题的解决将更加嵌入于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背景中,依托现代化的资本、技术和人力等要素进行解决。必须认识到要想解决至少六七亿农村人口的生存以及其所从事农业的发展问题,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更为困难的现实在于国土面积之广、各地自然与人文环境差异之大、人口数量之多,此问题的解决将毫无历史经验可循,这也是未来几年党和政府需要克服的关键问题。

    4.2强农惠农政策将会拓展和延伸

    强农惠农政策将会拓展和延伸,如何有效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是现有制度环境下必须长期面对的重要问题。未来政府将更有能力拓展和延伸目前的强农惠农政策,比如进一步提高已有的各项农业补贴幅度,并可能强化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在农村金融问题上进一步破题,拓宽试点领域和范围,允许更为丰富的实践探索。也必须要看到,有些政策措施在一些地方并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如何协调各项涉农工作,推动地方政府有效贯彻落实,将会是农业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重要问题。

    4.3农产品需求的规模和质量将会继续提高

篇2

一、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促使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发生一些改变,这使得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具体表现为:

(一)农业经济主体趋于多元化。之所以说,农村经济主体趋于多元化,主要是农村的农户已经从单一的耕种者的身份转化为经营者、耕种者等多重身份。因为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户意识到农业经济利益的获得不仅仅有耕种这一种方式,还可以通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来获取经济利益。所以,在很多地区农村出现农户经营土地或成立农业企业等来进行农业生产经营。这使得农村农业经济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二)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复合化。在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以往农村的自给经济逐渐向商品经济转化,这使得原本单一的经济体系向多元化经济体系转变。而这也就意味着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复合化。所以说,当前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产业结构趋于复合化这一特点。复合架构内的新颖产业结构,被划归农业经济范畴的侧重部分,支持着群众平日之中的常规生活以及日常生产。基于经济进展的态势下,应能明确复合产业之中的若干要点,在这种根基之上,拟定最适宜的、完备的有关机制。唯有这样,才能支撑住总体框架内的经济进展,不断改善生活,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三)农村经济关系趋于市场化。随着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到来,我国以往农业计划经济发展的形势逐渐消失,而市场化的农村农业产品生产经营正逐步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开拓农村农业经济市场。同时,这也标志着传统的农村经济关系被改变。在现代化的今天,各种农业资源优化配置逐步迈向市场化。经济关系特有的市场化倾向下,应当变更偏旧的认知及思维,接纳新颖的市场思维,才能促进增收。采纳新颖品种,依托新型种植测验来让农民体悟出市场化架构下的创新理念。与此同时,还可设定定期特性的专家讲解,为村民解析新式技术特有的必要价值,接受科技兴农。建构市场化特有的培育基地,让村民亲身来感悟新式技术,真正体会出新颖技术独有的生活及生产便利。这种市场化之中的典型做法,可以渐渐转变认知,提升认识水准。

(四)农村农业经济持续增长。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是增强国民经济、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举措。基于此点,我国政府在近些年中出台了多项支农扶农措施,如降低农业税、实施农业补助等。这使得农户耕种或生产经营得到良好发展,相应的农村农业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

二、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

促进农村区域之中的经济进展,应当拟定适宜的完备政策,促进信息互动。信息技术时代之中,建构农村区域特有的总体网络,有助于在最短时段内,让村民接纳新近的科技信息,例如作物信息等,以便指引村民来做出适宜的经营决定。采纳科技兴农这一根本指引,助推宏观范畴中的农村经济进展。与此同时,着力提升现有的村民素质,让村民了解多层级的经营法规、经营中的科技思路等。

(一)树立科技兴农的思想观念。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当下,利用科技来优化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是一项切实可行的举措。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树立科技兴农的思想观念,促使广大劳动人民利用科学技术来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那么,如何树立科技兴农思想观念呢?首先,应当是解放思想,也就是通过农业科技产品展示、新型品种种植实验、专家座谈讲解农业新技术等活动来使广大农村群众认识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其次,建立实验基地,让农户参与到农业新技术使用当中,促使农户真切的体会到农业新技术的作用。进而逐渐转变农户的思想观念,使农户逐步树立科技兴农的思想观念。

(二)重点培育特色产业。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气候多样,各地区尤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各地区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培育与之相适应的优质农产品,这可以大大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因为,在信息发达、交通便利的当下,种植和生产特色农产品,这可以使其在农业市场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并且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相应的农业经济将不断提升。所以说,把握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农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将有待实现。

篇3

智能电网整合系统实时生产和运营信息,因此可实现电网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优化全社会能源配置,提高能源综合投资及利用效益,是实现客户增值服务的重要手段。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电网,加快改造升级,提升智能化水平具有现实意义。配电网要求高可靠性和高效率,能够实现可再生能源入网以及满足家电设备智能化。农村配电网络结构分散、复杂,在某些情况下智能电网技术在农村可能比在城市更能发挥效率,实现电力普遍社会服务,特别是农村配电网智能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农村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对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从而对能源消费需求增加的情况,农网智能化将提高农村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大新型能源的有效供给,满足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对能源的需求。而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特别需要农网智能化的支撑。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在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两翼,而这首先需要快捷、方便、清洁的能源供给。农网智能化不仅提高了农村电力能源的使用效率,而且还将整合各种新能源,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能源供给瓶颈,成为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二、农村智能电网的特点

智能电网技术用于农村配电网系统,实现对农村和边远地区配电网能源消费的可控、能控,在主网故障前提下的自恢复、需求调节等。由于与城市中心比较,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负荷集中度偏低、分散性更强,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采用智能电网技术时,可以利用它完善的数据基础,更加准确地获得和预测负荷的大小和地址,从而减轻系统基于不确定性的负荷。

1.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多采用长距离、辐射式配电线路,电压降大,变电站运行电压偏低,导致线路末端电压不能满足用户的电能质量要求。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在线路末端安装电压传感器,并将电压信息传送给变电站,通过调节运行电压使变电站电压满足末端最低允许电压,线路终端保持适当的电压水平。这样既可以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又降低配电网的线路损耗,优化配电网电能质量。

2.针对农村地区分散的特点,通过智能计量通信网络可以获得需求控制或价格控制信号。在电源短缺进行需求控制时,可在农村配电网上安装新的需求控制/响应系统.采用更复杂的双向通信监控系统,实现负荷的可控和能控。

3.利用变电站、线路数据,付费电能表和传感器数据,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和完善的运行信息,从而计算线路、变压器损耗和进行负荷平衡分析。

4.农村地区的基本用电需求发生了根本改变,其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强。在终端用电设备方面,普及的节能照明设备和智能家用电器具有“非线性”的负荷特性,其功率因数低,并伴有谐波输出,导致闪烁和变压器超载现象日益增加,直接影响用户的电能质量。为此,可通过智能电网的传感器技术,加强谐波监控,降低电网中的谐波成分,提高电网运行质量。

5.分布式能源的影响。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确保配电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能源储存,协调波动性和间歇性。这对于偏远地区或孤立地区的发电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些地区的发电燃料运费比燃料自身的费用高。对于农村和边远地区,相比大网输配电,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空间巨大,其中首选应该是离网型风力发电技术。

6.地理信息系统和停电管理系统

由于农村和边远地区负荷相对分散、地理条件复杂,在农村配电网智能化进程中增加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记录用户的地理信息、用电综合信息,改善系统运作和提高运行效率,有利于农村配电网效率优化,合理分配电能,同时便于配网自动化中故障寻址、故障范围分析等功能的实现。

三、经济可行性分析

篇4

一、日本“新农村”运动概况

日本于上世纪先后进行了“新农村”运动。就其发展目标和结果来看,大体上可分为如下三次:

第一次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当时日本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差、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青年对未来的农业和农村失去信心等诸多因素,1955年12月,时任内阁农林大臣的河野一郎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构想”,并得到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普遍赞同。日本政府在确定1956年国家预算基本方针时,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林渔业的重要政策纳入国家计划。这一次“新农村”建设主要实施了三项措施:一是确定推行区域。根据农林大臣河野一郎提出的建立农民经营共同体的构想,把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区域确定在100户到900户规模的村庄,并以此推动农户的经营联合,政府共指定4548个市町村为实施区域;二是建立“新农村”建设推进体制。被指定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市町村分别成立农村振兴协议会,通过民主的方式,集中农民的智慧,与当地政府部门及团体充分协商,制定了农村振兴规划并付诸实施;三是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除当地农民资金及政府农业金融机构贷款外,国家还采取特殊补贴方式,提高中央、都道府县及各市町村等三级政府的补贴水平。根据统计,平均每个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市町村费用高达1000万日元,这其中40%是由中央政府补贴的。在国家政策和财政支持下,最大限度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强化农业基本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农民合作,提高经营水平。1956年至1962年的7年间,日本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补贴总额高达480亿日元,主要用于农田基本建没、水利、农村通电、发展畜牧业、建立公共设施、农村广播等领域。为解决一部分农村通电、增加电力供给及开发水力发电等领域,除国家补贴外,国家农业金融机构还采取了发放低息贷款措施。

第二次在60年代中后期。在第一次“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日本政府于1967年3月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出台谋求经济产业均衡发展、区域均衡发展、适应国际化经济发展趋势、缩小城乡差距、消除环境污染等一整套政策措施。在农业及农村方面,该计划则强调全力推行综合农业政策,将“新农村”建设置于推进农业及农村现代化的核心位置。其主攻方向首先放在提高农业经营现代化水平上,政府大力投资,强化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搞条田化、暗渠排灌、农用道路及农业防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生活环境方面,提出了“把农村建成具有魅力的舒畅生活空间”的目标,大力推进保护农村自然环境,实施改建和新建农民住宅,提高自来水及下水道普及水平,为农民建立集会活动场所,充实学校、医疗单位,建立农村保障制度并加大扶持强度。

日本第二次“新农村”建设的区域规模及资金扶持力度远远大于第一次。根据统计结果,在国家指定的3100个市町村中推进农村基本建设和经营现代化建设,这大约占当时日本市町村总和的80%。每个市町村除政府补贴9OOO万日元外,还由国家农业金融机构贷款2000万日元。在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支持下,第二次“新农村”建设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明显效果,大大加快了农业与农村现代化进程,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急速上升。

第三次在70年代初。日本政府于1971年制定了(侬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鼓励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为农民提供非农就业机会。此举不仅抑制了大量农民流向城市,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变了农村面貌。其后最具影响的是“一村一品”运动,“一村一品”的宗旨在于以振兴农产品为目标,发展介于一次产业和二次产业之间的一点五次产业,制定适度的行政对策,建立功能健全的经协组织。促使或一个县、或一个乡或一个村努力发展出优势经济项目,拥有自己品牌,具备特色产业,从而产生出巨大的市场优势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形成一个地区的标志,代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状态,反映这个地方在市场中享有的知名度。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支柱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一村一品”运动的开展在日本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日本“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促使日本农业农村步人了国际化水平,并实现了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日本“新农村”建设的特点

第一是政府积极参与。一是充当发起者。从三次“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来看,前两次都是自上而下政府主导型的,即由官方针对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主动倡导“新农村”建设运动,体现了官方对农村的重视。

第三次尽管是自发展开、属于民间主导型的,但是其中在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一村一品”提议人是县知事。二是在资金上大力支持。据资料显示,日本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用于农业的投资高达农业总产值的l5倍之多。政府筹集的这些资金主要是用于如土地改良、水利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用于科研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业灾害赔偿、农业劳动者补助和农业金融补贴等方面的投入。三是在组织与规划上给予支持。日本专门成立农村规划、建设与加强产业发展的农业构造改善局;官方指定推行“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同时督促市町村成立农业振兴协会,并建立了由市町村、县到中央的三级农协组织体系,其覆盖了整个农业和农村;地区政府还出面委托专业规划团队制订农村基建方案,县政府无偿开办各类补习班等。

第二是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强调自主自立。如果说在前两次政府主导型的建设中,农民显得相对被动的话,那么在后期的民间主导型的“一村一品”运动中,这个不足便得到了有效的弥补这一方面是因为此时政府财力相对紧张,无法进行大包大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实践中,日本政府认识到农村振兴不能仅靠政府单边努力,它还需要作为直接受益者的农民自主参与,所以必须设法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其自立性使其成为乡镇建设发展真正的主体。因此,在“一村一品”运动中,广泛推崇自行思考、自行实施的精神,从规划的制定、实施到“一村一品”的产品选择,皆由本地居民出谋划策,并依本地需要定取舍。政府的工作只是引导群众集思广益唤起其热情和干劲,并在政策与信息服务、市场开发、人才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予以支持。这种方式既塑造了一大批实用专业人才,也使村民具备了民主意识和从公共利益出发经营农村产业与维护其公共设施的愿望和能力。

第三是重视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日本政府特别重视对农民劳动技能和素质的培训,他们组织动员各界力量构成了一个互补的教育体系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对农民的免费培训活动,教授农业技术等实用性强的课程。

第四是充分发挥农业协同组合的作用。日本战后重建的“农业协同组合”是一个集农业、农村、农户为一体的综合社区组织,它是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扶持下发展起来的,由农民自愿结合而成。目前全日本99%以上的农户都属于该组织“农协”分基层、县级及农协中央会三大层次;按业务对象和经营范围不同又有综合农协和专业农协两类。它们共同构成了完备的遍布各地的综合服务网,利用联合力量,为农民提供快速、周到高效的服务。该组织的辐射范围极广,几乎涉及到了农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据统计,日本有80%以上的农副产品是由农协销售的,9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由农协提供的71%的生产信息及59%的生活信息来自农协系统。

可以说,农协承担了日本农村主要的经济功能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的交易地位、推进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协更是首当其冲,起到了政府难以替代的作用。

第五是重视法律法规及各种制度建设。为了推进农村事业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日本政府依据不同时期农村发展情况及目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和影响深远的扶农政策,为农村各项建设事业提供支持。如在20世纪50、60年代制定了(农业法》等近30个法规,并多次修改(农业协同组合法》。70年代出台侬(药取缔法》等与有机农业有关的法律法规。1999年颁布了《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持续农业法》等。此外还先后颁布实施了《过疏地区振兴特别措施法》《农林渔业组合重建整备法》等法律法规。在制度建设上,主要包括农民充分参与规划制度;尊重农民选择,保护农民权益,培养农民自立制度: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为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平台制度;农业现代化补助资金制度;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信息等社会事业的制度;农业和农村防灾救灾保险制度等等。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为农村农业的发展及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了法律与制度上的保障。

第六是提供税收优惠和建立较为完善的针对农民的融资制度。日本政府除了在财政政策上向农村倾斜以外,在税收、金融等方面也提供了许多优惠:如农协各种税收均比其他法人纳税税率低l0%左右。为支持农协向农民开展信用事业,政府部门还给予农协以贴息贷款或无息贷款等,以确保其资金来源。而农协信用系统则以略高于普通银行利率的优惠利率吸引大量农村闲散资金,并以优惠条件向农户发放低息贷款。据统计,农协贷款余额中,对社员发放的农业和生活贷款占80%以上。另外,政府发放的政策性贷款和向农业部门投入的贷款资金和利息补贴资金,也通过各级农协的窗口发放给农户。

三、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一是政府承担应尽的责任并发挥主导作用。

日本政府一方面一直通过投入较大资金量、充当组织者等并在实际行动中积极履行职责。另一方面依据实情适时调整政府参与的力度、广度,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对策,不过于教条,也不走极端。另外,区分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律,分阶段重点实施地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法律政策等专项工作,实现了力量的集聚。我国这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矫枉过正,由大包大揽变为放权过多,结果形成欠账太多,投入太少,农村公共产品奇缺的状况,政府负起相应的责任不够。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必须要在财政金融政策上加以凋整,加大投入比例。至少也应该在最为重要的几个方面先行加强专项投入。例如,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农业专项资金的投人力度和监管机制等。

二是促进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与强调农民自主自立自我管理。

日本的“新农村”发展,其一是实现分散经营的农民和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有助于农民形成数量优势,改变势单力薄进人市场的弱势地位,减少其在各种经济活动中的盲目性与利益流失,维护农民权益;其二是形成完备的遍布各地的综合服务网络,利用其联合的力量,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的快速、周到、高效的配套服务;其三是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组织功能,能够组织农民参与所在社区的各种活动,包括诸如水渠道路的修建等公共产品的供给活动。目前我国的“三农”是弱质产业、落后区域、弱势群体,面对与其他利益集团收入差距的拉大,面对来自国际农业市场的严酷竞争,面对公共产品属性较强的各种农村基础设施的难以建设,处于散兵游勇状态下的农民正迫切希望能够开展联合和合作。因此,国家应尽快出台政策支持与建立法律法规,用于积极引导农民建立各类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要因地因时制宜,形成多种多样的形式,做到以农民自愿为基础,充分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这一基本原则,避免形成新的官僚体系。

三是重视其他各种软公共产品的提供。

其一是建立多元化教育体系,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为了提高农民的技术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各类农村职业技术人才,改善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不会因贫困而在后续的竞争中继续处于劣势地位,在目前情况下,政府应该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对农民的培训。培训的内容要避免宏观性的理论空谈,应注重微观性、实用性,重点解决农民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问题;

其二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创造良好的法制与制度环境。农业是天然的弱质产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从日本的经验来看,这种保护并非体现在普通政策层面,而通常是以法律法规及制度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从而极大地增加了保障的严肃性与力度。因此,就我国目前而言,一方面要注意修改已不适应新形势的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还要细化、完善地制定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以逐步加快制度化和法制化的步伐,做到有法可依和依法办事;

篇5

一、农产品物流的概念和中国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1.农产品物流的概念

农产品物流指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农产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实体流动。“具体是指,通过对农产品进行运输、存储、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信息处理以实现农产品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

2.中国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1)我国农产品物流市场需求量巨大。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农业发展,用世界耕地面积的7%,养育了世界上22%的人口,中国生产的粮食持续排在世界的首位,成为了大型的农业产品物流市场。

(2)农产品物流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生产,主要是受温度,气候,土壤,湿度,光照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农产品绝大多数是季节性和周期性。

(3)农产品物流专业性强。农产品从种植到收获以及整个流通过程所需的设施设备无不需要具备专业的规范化的操作,运输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也需要专业的技术,对人的专业知识要求也颇高。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在包装上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信息网络也应进一步的完善,形成一个系统。

(4)多样化和贸易多样化中国物流主要农产品有:国有商业企业,供销社,民营企业等。农村生产经营大户、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除了买卖交易的传统方式,也有期货,拍卖,订单等的出现”。

二、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

(1)运输和装卸搬运水平落后。我国农产品综合运力不高,铁路运输不能完全满足农业运输,公路运输尚未形成网络。有些地区交通不发达,而且收费站林立,这又无形之中增加了物流成本。在运输过程中,车辆大多采用敞篷车,没有制冷技术。农产品多为鲜活易腐产品,需要配套的运输工具,但目前农产品专用工具缺乏。装卸搬运大多是手工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叉车、托盘、堆垛机等设备有限。

(2)仓储设备水平相对不足。我国农产品仓储条件差,多为露天,导致霉变、陈化,鼠虫害严重,粮损率高达8%――10%。大多数批发市场服务功能比较单一,只有部分批发市场拥有冷库等设施。

(3)流通加工和包装落后。中国农产品流通时间长,损耗大,效率低,一个分销渠道,尚未形成一个多渠道的营销体系,无论在时间或空间无法形成在新鲜农产品的鲜售形式。因此,相当一部分新鲜产品损耗巨大。农产品分级和包装技术水平低,甚至没有包装,过量使用保鲜剂的现象比较普遍,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卫生标准很不合格,污染比较严重。

2.信息化水平无法适应现代化农产品物流的需求。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多、规模小,分散经营,对生产信息的获得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信息化建设不完善,农产品需求信息传递被扭曲。信息获得的渠道,以自己的信息渠道为首,依靠同行的传播为辅,其他渠道如政府、媒体、网络欠缺,资源无法共享。

成本高,再增值能力不强

农产品的流通有以下几个方面:生产者批发商产地市场销售市场零售商消费者。物流节点众多,对运输过程中运力的专业性需求导致成本较高,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巨大,包装水平低下,导致农产品再增值能力不强,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逐年增高。

3.专业的农产品物流人才稀缺。现代化的农产品从种植到收获以及整个流通过程中,都采用先进的设施设备、技术手段,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人才也就十分紧缺,然而目前我国各高校还没有农产品物流相关的专业课。

4.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不足,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欠缺。农产品物流数量多,范围小,竞争力弱,成本高,目前国家没有完善的市场机制,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健全。

三、针对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建设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物流的运输能力,加快农村公路网的建设,不断完善运输网络。改善仓库储藏设施,对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所需的温度、湿度进行严格的控制,提高农产品的分级包装、保鲜技术,装卸搬运技术等的创新,强化农产品物流的标准化水平。

2.增加农产品物流额外服务业务

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产品适度加工后分类包装、保鲜增值服务,农产品配送增值服务,特种农产品运输、仓储和管理增值服务。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半加工包装的产品,对农产品分量进行洗净、去皮、切断、保鲜的处理,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同时也获得了更高的利润。拓展农产品物流的增值服务,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

3.整合农产品物流资源配置,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

建立农产品供销,交易价格等信息,整理和传播机制,加强在流通过程中的农业信息传递,规范农产品市场标准化全国统一集合。改善农业生产和市场信息平台的整合改造,通过种植,收割,运输,储存,流通加工,搬运,包装,配送等资源,及时分析形势,预测信息台建立,为市场提供服务。

4.加强农产品物流专业化人才培养

在物流中的主要院校投资办设农产品物流专业,支持相关领域的研究及活动,支持和鼓励企业和民办教育机构的培训教育,以实现农业物流人才的培养计划。

5.积极引导农产品物流主体,发展第三方物流

培养农产品物流第三方物流主体,使第三方物流形成运输、仓储、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信息处理一系列活动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在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降低损耗的同时又能增加收益。

6.构建农产品物流的供应链

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具有较大的综合优势,可以设计专门的灵活的物流网络,建立一个合理的路径和物流节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7.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扶持力度

在建设的高效绿色通道网络,降低运行费,简化物流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惠农政策,安排一部分专门资金,鼓励支持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只有完善农产品物流市场,为农产品物流市场创作良好的大环境,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高效的物流可以降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的速度,以保障城乡居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整体效率。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农业和和设备落后,信息系统不完善,成本较高,损耗率较大,再增值能力不强,主体竞争力低,缺乏专业人才。本文通过对农产品物流的特点进行分析对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出了“诸如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养第三方物流主体和专业人才素质,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及运作模式,构建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等针对性建议;探索适合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路径,为我国农产品物流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对活跃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加大“三农”信贷支持的重要手段,也是金融机构开拓农村金融市场、抢占发展先机的有效途径,对于支持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金融机构要提高认识,完善机制,开拓创新,坚持务实求效、因地制宜、协同配合和风险可控的原则,努力开发和推广各种适合“三农”信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探索为“三农”提供更多高效便捷的新型金融服务。

各金融机构要准确定位,发挥优势,突出重点,进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农业发展银行要在巩固发展传统政策性业务的基础之上,立足实际,加大对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农业银行要以股份制改革为契机,坚持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原则,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建设,切实加大支农投入,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农村合作银行要利用“点多面广”优势,坚持“小额、流动、分散”原则,努力满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现代农业和农村消费等资金需求,不断创新符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切实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邮政储蓄银行、温州银行等要进一步完善经营机制,通过产品及服务的创新,拓宽支农领域,满足不同层次资金需求。各国有商业银行要利用规模、技术、人才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

二、开拓思路,积极进取,着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各金融机构要结合“三农”发展特点,有重点地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要深入研究各类农村群体的资金需求特点,根据生产、创业或消费等各种资金用途,有针对性地开发、创新产品,扩大支农覆盖面,提高贷款满足率。

(一)着力开发适合“三农”产品,实现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各金融机构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特点,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金融产品。大力发展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创业贷款,不断扩大覆盖面;鼓励开发适应“三农”多层次、多样化、多元化特点的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发放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和大学生“村官”创业等创新贷款,不断满足“三农”有效需求;积极发展基于农村经济组织的各种贷款模式。探索开展“订单农业+信贷”方式支持广大农户有序开展种养殖业生产。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市场和农户加强合作,积极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专业市场+农户”等信贷模式,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风险分散优势和辐射拉动作用;切实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针对各类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信贷需求特点,积极提供多元化便利融资;着力研究和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服务需求。

(二)进一步拓展贷款抵质押物范围,实现贷款担保方式创新

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下,进一步拓展涉农贷款的抵质押物范围,制定完善相关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建立健全抵、质押财产的评估、管理和处置机制;积极发展应收账款、特许经营权、仓单、存单等各种权利的质押贷款和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抵押贷款;加快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制度建设,扎实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扩面增量;在试点基础之上有效推进农房抵押贷款工作;研究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

(三)积极发展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服务方式创新

篇7

[摘要]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工业所占比重比较大,服务业所占比重非常低,这就使得在其未来发展中,要注重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因为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重视农村服务业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工业产业,以此达到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和谐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的介绍,进而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非农业产业结构;特点;发展趋势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023

在非农业第二产业中,轻工业所占比重要明显超出重工业,这与农业长期受到计划经济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现状也足以说明,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正处于轻工业阶段,这一阶段所带来的产值并不高,因此还需要国家加大发展力度,促进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针对这一特点,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应该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要目标,重点发展农产品原料加工企业。作为新农村发展重要举措,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该引起各方的重视。

1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程度已经超过了50%,大量的农民进入到城市中,选择其他的生存道路。再加之,农业逐渐实现机械化,农业产量增加的同时,劳动时间却大为减少,所以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非农业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因为发展之初,并没有做好规划设计,所以待到非农业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产业结构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这种调整依据的是非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

首先,从产业构成来看,尽管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城市人口显著增加,但是农村务农人员依然很多,非农业产业人员所占比例依然比较低,尤其是农村第三产业比重非常低。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农村非农业产业所占比重最高的一直以来都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迟迟都没有发展起来,正是如此,大多数农村人员都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吸收的劳动力人口非常少,比重非常低。农村非农业产业之所以一直都没有发展起来,主要是基于两点:农村乡镇企业并没有集中布局,通常情况下,劳动力进厂不进城,尽管放弃了务农,但是却没有离开家乡,大部分都是就地转移,所以乡镇企业发展对城市化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十分微小,因此影响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未达到一定程度,第三产业发展缺乏经济基础,这使得农业非产业中的第三产业一直都没有机会发展。

其次,从部门来看,农村非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依然是转换主线,工业产值每年都有所上升,尤其是运输产业与建筑产业表现得最为明显,但是商贸饮食产值却有所下降,这一点可以体现出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从中可以说明,农村非产业结构调整依然需要依靠第二产业,因为第二产业所占比例高,增长幅度大,而第三产业的增幅却有限。因为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历史非常短,所以从整体上讲,第二产业发展程度并不高,即我国农村工业产业化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与工业化初级阶段十分类似。

最后,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偏重于轻型结构,重工业与轻工业相比,轻工业所占的比重一直以来都比较高,尽管在某一时段可能会略有下降,但是始终都超过了50%。这足以说明我国的非农业产业结构依然处于轻工业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应该顺从这一特点。在轻工业产值中,增幅最为明显的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之所以会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农村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的是垄断政策,所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几乎都在城市中,所以长期以来,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农村一直都没有发展起来。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农产品价格实行的是双轨制度,为了发展城市工业,工业企业可以低价购买农产品原料,而农产品加工企业却需要花费比工业企业高很多的成本来购买农产品,因此长期以来,农产品加工企业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农产品加工企业考虑到成本、运输的问题纷纷落户于农村,因此农村轻工业发展十分迅速。

2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

受到当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的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所考虑的并不是自身产业发展问题,其还承担着一定的历史使命。因为我国的工业化程度与城市化程度极其不协调,而且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应的城乡分割体制,所以农村非农业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为了平衡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以使城乡达到一体化的程度。笔者认为,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要始终坚持三农政策,所发展的产业应该时刻关注农村,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服务。农村通过非农业的发展,既要做到带动农业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创新,以此实现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站在这一高度来考虑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出其发展趋势有两点:一是促进城市与农村非农业产业融合,尽快建立起分工协作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注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农村企业发展,同时还需要注重农村服务业发展。其具体的发展趋势表现如下:

2.1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村非农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方向。农产品加工业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有“1.5产业之称”。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尽管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对农产品的最终需求趋于下降,但对农产品的中间需求,也就是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则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首先,在产品结构上,要适应市场细分化的需要,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开发,着重发展潜力大、加工比重低的产品,如粮食、水果、畜牧产品等。这些农产品目前基本上还是初级产品,开发潜力大。其次,在产品质量方面,要符合现代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再次,在产业组织方面,要扶持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鼓励兼并、联合等产权重组,形成大中小企业并举、分工协作的产业组织结构。最后,在农产品质量方面,要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走产加销一体化的道路,要加强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对产中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提高农产品品质,使农产品的形态、成熟度、轻重、营养含量和卫生标准符合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特殊要求。

2.2开展合理分工与协调发展的城乡工业体系

城乡工业具有不同的优势,其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强,培养了大批人才,在管理上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农村工业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其劳动力、原材料与土地都是成本较低的资源,因此,将城乡工业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扬长避短,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首先是横向分工,由于城市工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与土地,所以在工资与土地价格方面面临的压力较大,而且近些年工业成本还在不断的上升,又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其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所以应当在国家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政策指引下,将加工业的规模作出适当调整,减少其生产规模,将一般加工业及劳动密集型的工业转移至乡村,尤其是可以有效地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把农产品加工业向农村扩散。城市因具有人力、资金、技术与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突出特点,所以主要发展新兴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其次是纵向分工,城乡工业按照产业链的不同或生产工艺的不同可以进行纵向分工,这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分工。在进行工业产品的生产时,其技术上要求具有高度的可分性,产业链不同或生产工艺的不同就会造成对技术与规模的要求产生差异。应当适应这一特点,对技术水平与规模经济要求不同的企业在不同产业链以及产品生产工艺的过程中开展专业化的分工,以此形成的垂直分工体系,不仅能够使生产过程更加专业,还可以对技术水平与规模不同的企业进行优势互补。

3结论

综上所述,对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十分重要,因为一直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都牵动着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就是发展非农业产业经济,但是由于我国的非农业产业发展非常晚,产业结构还需要进行调整,而在对其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必须对其现有结构特点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依据特点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制定发展规划,所以笔者对其进行研究现实意义非常大。

参考文献:

篇8

2005201020142015农民可支配收入448676631282913882农民生活费支出325056791111411952表1莆田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生活费支出情况单位:元资料来源:2016年《莆田统计年鉴》。近年来,随着城乡物流、信息流的逐步对接,以及国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村金融消费呈现新的特点与变化,人均消费逐年提升,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并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特别在当前出口疲软、市场需求下滑的情况下,农村消费市场正处于一个持续做大做强的阶段,其刚性消费增长强劲,市场潜力巨大,并日益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一、农村消费呈现新特点

(一)消费市场容量巨大。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以福建省莆田市为例,2015年末,全市农村人口213.0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1.9%,农村消费群体很大程度影响着当地社会消费总量,消费潜力也逐步释放(见表1)。当前,我国农村消费总体滞后于城市,但近几年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阿里巴巴、京东、顺丰等电商物流巨头积极打通城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彻底改变了以往集市购物消费的形式,农村消费呈多样化、便捷化趋势,消费市场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二)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以及幸福家园建设的快速推进,带动了大量的农村增量资金需求。农民消费从过去“空调、洗衣机、电冰箱”老三件,逐步向“住房、汽车、教育”新三件及旅游、通讯、交通、餐饮、医疗卫生等消费领域扩展,并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以莆田市为例,近年来当地农户大量购房、购车及翻新住宅,带动了数十亿元的庞大金融消费需求(见下表)。(三)呈现绿色、低碳等特点。农村居民生产型消费具有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特点,是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的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为迎合市民旅游休闲的需要,目前农村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家乐、家庭旅馆、乡村游等产业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同时,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现代化农业生产,农村居民生产型消费逐步向现代化转变。80%以上的农户由传统人工劳作转为机械化耕作,并向高附加值、规模化生产发展。以莆田市为例,为了达到优质高产目标,当地渔民将渔船进行小改大、木改钢改造,并大力发展鲍鱼、虾蟹类养殖,推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部分枇杷、龙眼、荔枝、度尾柚等种植大户通过承租果地,成片开发种植,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

二、金融支持农村消费发展的必要性

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庞大的资金需求。金融支持农村消费既是拉动内需、激发经济活力的需要,也是金融机构主动适应新常态、培育新动能的需要,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推行差异化发展,实现蓝海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一)有利于促进“三去一降一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持续开展“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金融支持农村消费发展对于落实该项政策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对“去库存”有立杆见影的效果。目前,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吸纳了大量企业库存产品,如家用电器、洗涤、食品等生活日用品,农资、农用机械生产物资,以及水泥、钢材等产能过剩建材产品,为这些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弥补了我国出口市场下降带来的影响。(二)有利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作为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金融机构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金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由于财政资金来源有限,仅依靠征地获取财政收入的方式将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新型城镇化中的金融支持在未来将更加重要。以莆田市为例,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累计提供2.7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助力当地农户整村、整片翻建住宅,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三)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农村生产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生产性消费日益向资金密集、技术密集、智力密集方向发展。如,近年来莆田市优势产业发展迅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对此,莆田市农村商业银行顺势而为,积极支持辖内优势产业发展,先后为辖区鲍鱼产业链生产主体、花蛤养殖业、渔船改装项目、农村家庭旅馆及当地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等提供信贷支持50余亿元,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四)有利于打造绿色信贷投放体系。相较于支持工业企业发展,金融支持农村消费发展具有绿色、低碳和无烟的特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能够聚焦林业、绿色农业、水产健康养殖、生态旅游、绿色城镇、美丽乡村、节能减排、水土治理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绿色信贷投放,助力环保产业发展,营造青山绿水的生活环境。

三、金融支持农村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市场定位与农村消费发展不相适应。长期以来,大企业和优质客户始终是各银行相互竞争的对象,而支持农村消费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依靠农商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近年来受经济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大型商业银行银行竞相拓展零售业务,大力发展消费贷款业务。但受制于农村地区人员网点缺失,及对农户信息掌握不全面等客观因素,农商行、农信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支持农村消费方面仍显薄弱,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农村消费需求。(二)存在担保不足的现象。虽然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颁证确权,各商业银行也积极稳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推广林权、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持续盘活农村沉淀资产,扩大农村信贷投放。但受制于农村房产、土地、林权、海域使用权等变现能力差、流动性差等因素,商业银行介入的积极性不高。另外,针对农村住房、教育、医疗卫生、婚嫁等消费支出巨大,仅靠农户个人资金积累难以承受的现状,亟待金融机构创新担保模式,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三)农村信用环境有待加强。金融支持农村消费要实现可持续,必须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当前,农村消费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农民获得贷款的难度不仅远大于城镇居民,且贷款数额也低于城镇居民,农村资金饥渴症直接导致农民消费、发展生产缺乏资金支持。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农村未真正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农民契约意识薄弱,农户贷款违约率相较于城镇居民仍然较高。因此,当务之急必须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持续完善信用惩戒机制,此举对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农村消费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金融支持农村消费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农村消费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引导

培育农村消费群体。目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70%以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其中,农村消费是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金融机构应紧跟农村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创新推出一系列契合消费升级、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通过加强跨界合作,积极开辟农村消费市场的蓝海。要加大信贷投放,培育农民消费倾向,重点关注“衣食住行”和家电、交通工具、信息、健康养老育幼、旅游等消费热点,针对当前农村消费情况,大力推广以下几项信贷业务:一是住房消费信贷。农民对建造住房的信贷需求最为强烈,但农村住房消费信贷与城市住房消费信贷明显不同。农村房产的流动性差,且房产抵押变现难,同时农民收入不固定。对此,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和宣传方面要加大力度。如,针对农户需求特点,灵活设置住房消费信贷担保方式与还款周期等,积极开展农村住房消费信贷业务。二是农用车辆机械消费信贷。主要包括农民生活和生产使用的农用机械车辆等。由于该类业务属经营性的资本投入,加上金额较大,大多数农户往往无法完全通过自身积累购买。三是综合性消费贷款。即可用于多种消费用途的贷款,如家庭耐用消费品、子女上学、婚嫁丧娶、医疗卫生等。由于这类贷款综合性强,容易得到农民认可,可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缓解其流动性约束,提高消费倾向。对于农民消费性贷款,央行应从政策上积极引导和推动。四是“美丽乡村”消费信贷。要主动对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稳妥推进“统规统建”农房建设项目,逐步推广“美丽乡村贷”“乡村旅游贷”“农家乐”等贷款品种,持续为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信贷支撑。五是农民市民化消费信贷。通过做好代收代付、增设自助机具及推广网上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等手段,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医疗、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的金融配套支持。

(二)加大生产性消费信贷投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力度,扩大在设施农业、种养业、闽台农业、农业科技、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现代农业项目和高科技农业项目,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福建农民创业园及示范基地的信贷投入。持续做好农村“米袋子”“菜篮子”工程金融服务。2.扩大绿色生态农业信贷投入。围绕福建“生态省”“生态美”的建设要求,积极扶持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支持农民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支持节水、循环、品牌、科技及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支持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创新林权、海域权融资模式,支持林权、海域权制度改革与发展。3.支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支持农民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抓好精致型、集约型、高附加值等特色农业金融服务,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与水果、茶叶、畜禽、水产、花卉苗木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4.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宜场则场、宜户则户、宜企则企、宜社则社”的原则,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纳入重点服务范围,主动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通过建立特色化授信体系,根据不同主体生产规模、投入产出情况,实行差别化授信,探索创新“龙头企业+农户”融资模式,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联结机制。5.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福建是海洋大省,渔业生产在农民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要关注沿海农民生产性消费,重点支持发展规模化生态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与流通、远洋渔业及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等,支持传统海洋渔业向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现代渔业转型。要继续拓展船舶抵押和海域(滩涂)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积极探索沿海、沿江资产抵押贷款业务。

(三)优化金融服务,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1.培育农村年轻消费群。要着力培育农村年轻客户群,重点挖掘农村高校毕业生、电子产品消费群体,适时推出小额信用贷款、消费分期贷款、电子银行等业务,增强农村年轻客户群的粘性,积极培育挖掘农村消费潜力。2.结合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和种养大户自身管理能力,大力拓展零售业务;遵循农村居民生命周期消费规律,围绕个人不同时期构建涵盖教育、创业、购建房、婚嫁、医疗、养老等较为完备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需求,培养具有终生性、高粘性的客户群。3.优化担保结构。一方面,目前诚信建设已上升至国家层面,诚信体系持续健全,失信违约成本不断提高,“一旦失信、寸步难行”已成为共识,在开展农村开展信用贷款对各金融机构来说是利好;另一方面,融资担保难已成为部分业务拓展的瓶颈。因此,金融机构除继续拓展房、地、林、海等传统抵质押贷款业务,还要结合当地经济情况、贷款额度、信用环境及市场竞争状况等,因地制宜地拓展小额免担保贷款业务,进一步优化农村担保体系。

(四)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农村消费金融业务

1.创新网贷业务。利用互联网金融及大数据,提升农民贷款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如,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结合互联网科技,创新推出“农e贷”业务,客户只需5分钟手机申请,就能获得消费信贷授信,大大简化了手续,并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贷款建档,客户需要贷款时便可通过手机或电子设备办理;二是线上自助,即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就可自助办理贷款;三是随用随贷、额度循环使用,贷款结清后可根据需要即可重新办理贷款手续;四是有用付息,息计算按实际使用天数计算,随借随还。2.创新金融产品。围绕新时期农民生产性消费特点,针对农村资金需求具有短、急、频、快的特点,加之农民对贷款手续繁杂存在畏惧心理等现状,金融机构研发产品时应遵循简捷实用的理念,适度降低准入门槛,创新推出审批速度快、手续简便、贷款期限合理的农村金融产品。如,莆田农商行根据农户资金需求特点,相应推出了普惠金融“三张卡”(平安卡、惠商卡、惠民卡),分别定位于乡镇公职人员、个体工商户、农户群体,授信额度5万~20万元,并实行免抵押、免担保、免配偶签字、免提供收入证明等,2个工作日完成审批。普惠金融“三张卡”推出后,市场反馈情况良好,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大幅提升。3.开发系列生产性消费贷款。创新推出适合现代农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涉农产品,持续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财产权、农业设施等贷款业务试点,逐步扩大农村抵押物范围。稳妥推进“年审制”“循环贷”等无还本续贷业务,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发展。

(五)合理进行金融产品定价,激活农村消费

市场。建议实施减费让利政策,严格执行《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和相关监管政策要求,完善服务价格信息披露机制,提升服务收费透明度。推进“价格套餐”项目建设,综合考虑农户分类、优惠渠道、优惠周期、优惠比例等因素,通过产品灵活组合和打包定价,为农村不同区域、不同生产主体量身定制多样化、低收费的服务套餐。综合考虑农民承受能力、贡献度、潜在价值以及金融机构自身风险、成本等因素,科学合理定价,适度下调贷款利率,切实减轻农户消费贷款负担,实现业务的商业可持续发展。

篇9

村庄,是我国对农村居民点的统称,是农村居民共同生活、生产的定居场所。作为最典型的基层居民点,星罗棋布的分布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村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民族特点,这就决定了村庄的规模和分布、布局形态以及建筑形态、建造方式等各具特色,村庄的物质环境包括住宅及其院落、公共设施(学校、商店和管理等建筑)、生产设施和街道等要素,从而形成了以居住生活、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功能为主导的居住生活综合体。

我国的乡村,具有以下特点

1、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

农村是广大农民居住生活的场所,它充分反映以农业为基础的生产、生活组织方式.土地耕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农村居民点是按照一定的耕作半径进行分布的。

由于气候、土壤、栽培作物和农业械化、水利化的不同,栽培和耕作牡术各有很大差异。以此为基础.可以将全国的农业地区划分为多种类型.其间的居民点分布充分反映了农业生产的挎点,例如,在我国华北的黄河中下游平原、淮河平原.是典型的两年二熟地区,这一带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村庄一般-相间400-―1000米分布,村庄布局整齐,街道大多东西走向,住宅以四合院为主.而在长江中下游的苏南和杭嘉湖地区,地势平坦低洼.河道纵横交错,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由于农业生产与水系关系紧密,形成了“村不离水”的特色,耕作半径都在100―200米之间,或称为“一肩之遥”的挑担能力范围之内,村落经常是只有几户人家集聚,村与村之间的距离在200―300米之间.

村庄的内部建设也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居民点中要安排必要的生产建筑和各种放置生产资料的场所(如农机具仓库,畜舍)。这些设施又与田间的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2、地域特点鲜明

我国地域辽阔,又是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的农村建设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貌。如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厅堂式住宅、福建的圆楼、黄土高原的窑洞等,不仅反映了农村建设要适应气候条件,而且具有突出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

3、功能综合配套

村庄时我国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中心,不仅要建设必要的生产设施,还要配套完善的日常生活必须的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疗服务站、文化体育活动和行政管理场所等,其本身就是基层的管理、文化、生活和生产的公共活动中心,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农村的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水平还参差不齐,所以加强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是今后农村发展的重点,也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4、基础设施条件差

我国的村庄规模普遍较小,且存在着布局分散,自身的建设能力有限等显示,大多数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普遍存在着道路系统不完善、路面质量差、给水、排水设施不齐全,电力供应不足。

总之,在我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中,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建设经验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在进行村庄规划和建设时,要充分挖掘和展示其优点,改善不足,逐步提高农村的建设水平,缩小城乡差别。

篇10

第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在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农业是农民生计最主要的来源,但是紧紧依靠农业,很难获得较高收入,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首先,部分地区农民文化素质较低,不了解农村金融对农业、农民、农村的实际意义,不愿意过多参与农村金融的建设,是造成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农民思想较为保守,不愿冒风险参与投资活动。将大部分的闲置资金用于农业、食品、医疗、教育等方面,没有闲置资金参与投资活动,由于保守观念的制约,也不愿意通过贷款来进行投资活动,降低了农民对贷款的需求,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再次,农村农业发展水平低,大多数农产品未经加工,或仅仅经过简单加工就出售,不仅盈利性较差,而且这种简单加工成本较低,不能引发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对贷款的需求,农村金融的作用难以体现。

第二,农村金融发展环境落后。

由于农村独特的生产特点,其金融发展环境不同于城市,主要体现在:农村金融环境较差,农民有土地作为生计的保障,所以对资金的借贷持无所谓的态度,抑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部分地区农村已经引入了农村金融这一工具,但是缺乏金融活动实施的细则,也很难开展有意义的金融活动;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一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也相继设立,但是由于农村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对农村金融中出现的风险,无法及时预见、跟踪及防范,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积极性;由于在农村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缺失。造成了部分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猛增,却忽视了这些金融机构质量的提升;各个农村金融机构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降低了农村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无法发挥农村金融的协同效应。

第三,民间资金借贷活动活跃。

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及服务不完善,且农民对农村金融组织缺乏必要的了解,造成了在农村民间借贷活动活跃的情况,当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缺乏资金支持时,农民倾向于通过熟悉的民间筹资渠道筹集资金,可见,民间筹资挤占了农村金融的部分市场份额。虽然民间资金的流通,解决了部分农村资金需求问题,满足农民对资金的借贷,但是,民间资金融资机构良莠不齐,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的监管,所以,民间资金借贷者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农民对民间资金的风险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同时又不愿意参与农村金融的资金借贷活动,给农村民间借贷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加大了农村农民资金风险,也抑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第四,农业产业保险发展缓慢。

农业极易受到外界条件及自然灾害的影响,这也是农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的显著特点,正是农业的这一特点,更加突显了保险在农业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及农民对农业保险认识不足,农业保险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发展缓慢,服务农业的功能退化。农村金融活动主要针对农村、农民、农业,农业的风险又无法预见,同时还缺乏必要的农业保险,所以农村金融机构在开展金融活动时,积极性较差。

第五,农村金融融资体系不健全。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缺失,服务功能弱化,导致农民手中的闲散资金流向城市,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的显著特点。这一现象也是和我国城乡统筹及城镇化建设等社会化现象紧密相连的,农民过多的融入城市,随之消费城市的医疗、教育等内容,资金也随着消费活动的进行流向城市。资金由农村向城市的流转,使得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更加恶劣,抑制了农村金融活动的开展。其次,农村金融缺乏有效的融资机制。农村金融机制不完善,没有强有力的筹融资渠道,政府支持力度有限,实际运营中资金流出态势强劲,这些现象预示了农村金融融资能力令人堪忧,同时农村资金一部分流向城市,更削弱了农村金融的融资能力,这些问题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信心,削弱了开展金融活动的积极性。

第六,有关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篇1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ural sewage has become the influe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endanger the countrysid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ven damage the farmers the main factors of physical health. Combining with the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analysis in rural domestic sewage produce way 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 extremely, introduces the current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rural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sewage dispos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the discussion.

Keywords: rural sewage; Sewage dispos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 [R1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和以往相比,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逐年增加,一直没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和有效的控制。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每年产生量超过80亿吨,90%以上的村庄缺乏污水处理设施,超过3亿人面临着生活用水不安全的状况,农村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阻碍新农村建设的绊脚石。因此,分析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产生途径及其特征,进而研究并推广先进的、有效的、适宜的污水处理技术,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生活污水的产生途径及其特征

1、农村生活污水的产生途径

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主要包括厨房污水、清洁污水、人类粪便及生活垃圾产生的渗滤污水等。由于农村缺乏科学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各种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或者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落后,导致各种本可以被有效处理的生活污水最终成为危及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及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

2、农村生活污水的特征

和城镇相比,农村的居住人口较为分散,多数的人口聚居点缺少专门的、完备的排水及收集系统。从排放形式上讲,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是就地就近排放,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正确的引导。从水质成分上讲,农村生活污水水质简单且浓度较低,污水中的成分以氮、磷居多,通常会在雨水的作用下带来水资源富营养化的问题,许多藻类灾害便是有机物含量过高的生活污水造成的。

此外,农村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一般较小,但水量变化波动较大,具有持续但不稳定的特点。

二、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技术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治理技术包括人工湿地净化技术、地下土壤渗滤净化技术、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等。

1、人工湿地净化技术

人工湿地净化技术是结合农村生活污水独有的特点,依靠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实现半生态净化治理。具体做法是在人工湿地中种植各种沼泽植物,借助沼泽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的过滤作用,实现多层过滤消除污染的目的,从而完成对生活污水的净化。由于这种技术充分利用了湿地的缓冲作用和植物的吸收作用,不仅净化效果较好,而且净化方式自然,不会带来新的污染。人工湿地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人工湿地剖面图

目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主要形式有表面流和潜流,这两种湿地运行费用较低,建造、运行和维护简单,同时具有水力负荷与污染负荷较大的特点,卫生条件好,少有恶臭和滋生蚊蝇的现象。

2、地下土壤渗滤净化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在于依靠碎石、沙土等土层的过滤和微生物的作用,使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的过滤和降解,达到可供灌溉使用的标准和要求。操作方法是几户人家统一进行污水收集,选择合适的地点设置集水、渗水设施。该技术的优势在于对水质的治理效果较好,并且技术简单易操作,设备少,成本少,不需要大量的维护,还不会产生异味。然而该技术还存在一些弊端,例如需要处理的生活污水量较大时,该技术就难以满足污水治理的要求。

3、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好氧生物来消耗污染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常用的工艺有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序批式反应器(SBR)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之间的处理技术。它是在填料表面上培养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并采用与曝气池相同的方法向微生物供氧,污水流过时与填料上的生物膜接触,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间歇运行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对于水量不均匀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更具有实际意义。然而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来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偏高,所以此工艺适合在我国南方及东部城市化速度快、比较富裕的农村推广应用。

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根据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分散、水质单一且浓度低、水量不大但变化幅度大等特点,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现状,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总体发展方向应满足以下要求:建设及管理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简便、处理稳定、低耗能、耐负荷冲击等。

1、厌氧生物处理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发展的潜在方向

厌氧生物处理主要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氧的条件下,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细胞物质。厌氧生物处理适用于处理不同浓度、不同性质的污水,其污泥产率低,所以可节省污泥处理费用。同时厌氧生物处理还具有低耗能和运行管理费用低等优点。

2、生物-生态组合工艺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发展的主要方向

组合工艺是目前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不同的单一处理工艺的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取得更好更高效的处理效果。例如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艺(地下渗滤、人工湿地等)因其建设运行费用低、能耗低、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而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则可以弥补生态处理工艺受气候影响大,处理效果不稳定的缺点。

四、结束语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尽快研究开发出新的有效的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工艺和技术,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的治理技术各有特点,能够在适宜的情况下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未来应着重加大厌氧生物处理及组合工艺的推广应用,同时应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在国内因地制宜引进和消化吸收,以全面推进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事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梁卓, 何国富, 刘伟, 王凡. 城郊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05)

[2]姚铁锋, 程永玲, 赵树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J]. 广西轻工业, 2009,(08)

[3] 白晓龙, 顾卫兵, 杨春和, 金胜哲, 姚进一, 花海蓉, 乔启成.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6)

篇12

关键词:零售业 农村经济 连锁经营

连锁超市是以连锁经营这一现代化商业组织制度为依托的新兴零售业态。这种现代的商业零售形式已经在一、二线城市上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在我国农村和大部分乡镇地区,市场范围广大,消费潜力亟待挖掘。连锁超市进入农村不仅有利于解决农民的消费安全问题,丰富消费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因此,将连锁超市引入农村零售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零售业完善的新形式。本文探讨了我国农村零售业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采用SWOT分析法对在我国农村零售业中引入连锁超市经营形式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我国农村零售业消费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惠农政策的提出,农民的收入由过去单纯的传统收入向与多种类的其他渠道收入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我国农村经济实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农村市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零售业呈现出新的消费特点:

膳食结构由过去单纯的主食型向丰富多元方式转变。根据我国农村恩格尔系数,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已经有了比较显著的发展,恩格尔系数具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其绝对值仍然高于城市地区。因此,农村零售业消费仍以食品为主的特征应当受到关注。当前我国农村食品消费中,主食类消费逐渐降低,农村人口开始向多元化、丰富性的食品需求转化。因此,农村零售业消费中食品消费已经呈现了多元化需求的趋势。

零售品消费的多元化趋势显现。由于农村地区恩格尔系数有所下降,因此,可以看出农村商品消费不再局限于食品。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更多的消费向其他方向转变。农村零售业市场迫切需要丰富的商品以满足农村消费者的需求。

农村零售业开发不足。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零售业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更多的农村居民选择到县或以上行政区内进行零售商品的消费。可见,我国农村零售市场具有较高的需求,但是开发不足。这不仅与农村零售业发展的先天因素和环境有关,同时,零售业发展形式在农村地区的单一性也决定了农村零售业市场的缺失和不完善。

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的SWOT分析

(一)优势

首先,相对于农村零售业中原有的小规模杂货店等零售形式而言,连锁超市在规模、设施配备、经营集中程度上具有很大优势。同时,连锁超市的规模有助于企业形成规模效益,降低其成本,促进其集约化发展。其次,超市可以将各乡镇的农产品进行统一收购,这样有利于形成区域内的供需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由于连锁超市具有一定的品牌意识,其内部管理水平也相对较高,因此,有利于消除我国农村零售业市场中存在的消费不安全现象,保障了农村零售业消费的健康发展。最后,农村连锁超市与城市连锁超市相比,具有比较明显的成本优势,发展连锁式零售业的利润率相对较高。本文认为可以借鉴沃尔玛“农村包围城市”的经营策略,以农村连锁市场为开端进行原始资本积累,再向城市发展。

(二)劣势

由于在农村地区,连锁超市的经营形式尚未得到有效的实践检验,并且在过去尝试性的连锁零售开发中,连锁超市在农村零售业市场中所存在的一些劣势也逐渐显现:农民的消费观念虽然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是仍然趋于保守。这使得在城市普遍适用的营销模式无法在农村市场使用。农村具有邻里亲朋往来频繁的特点,因此信息交换十分频繁,在连锁经营过程中与城市不同的是,购买经验和口碑对其影响十分重大。这对以自助式为特点的连锁经营提出了新要求;连锁超市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和规范经营的特点使得其销售产品的价格要高于原有的农村零售形式。由于农村零售消费中价格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连锁超市面临着规范与价格之间的博弈;农村的购买力仍然相对低下,投资回收期相对较长。

(三)机会

虽然农村连锁超市经营具有上述劣势,但是同样,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零售业中需求多元化的特征也为连锁超市的农村经营提供了较好的机会。对于连锁超市形式的农村零售业发展而言,最有利的机会即农村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和农村消费的持续上升。同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丰富农村市场的政策为连锁超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依据。

(四)威胁

连锁超市进驻农村市场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交通建设的不完善,以及农村布局的分散性,物流运输及配送成为连锁超市在农村发展的一个巨大挑战。其次,由于农村市场的特殊性,城市连锁超市的经验无法复制到农村零售业,因此,农村连锁超市的管理成为第二大挑战。再次,来自原有农村零售形式的价格挑战。由于对质量和规范性的要求,使得连锁超市的定价往往高于农村原有的杂货店,因此,旧有零售形式仍然对连锁超市形成威胁。最后,开店规模难以把握。连锁超市的规模与其成本密切相关,大规模容易形成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但是,农村市场的零售业需求是否能够消化大规模供给存在疑问,这成为建立连锁超市经营的一个威胁。

发展农村连锁超市的策略

(一)按照农村零售市场需求优化商品配置

农村零售市场对商品的需求与城市不同。因此,要想发展农村连锁市场首先就要了解农村消费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合理优化商品结构。根据调查,我国国内1/3生产资料和耐用生活资料的消费在农村地区存在断层。因此,应该合理设置百货类商品与食品类商品之间的关系,增强总类的宽度,在满足农村零售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多元化、丰富化连锁超市的商品结构,优化其组合配置。并且应该考虑充分利用农村的原料优势,与当地农业产业相结合发展二、三类品牌和自主品牌。其次,要提高核心产品的层次,针对农村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对农村市场进行细分,全面透彻地了解各细分市场的需求特点、消费潜力和产品适应性,为不同层次的细分市场提供最合适的消费品。最后,要注意对农村消费者基本观念的引导,在满足其消费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带动新的消费思路,开辟新的消费领域。

(二)实现连锁品牌效应

连锁超市与街边店不同,其由于规范的管理而具备了优化产品和服务的可能性。因此,在经营中应当注重服务的个性化和产品的差异化。这样才能建立连锁超市的品牌形象,形成口碑效应,为其打开农村市场、扩大市场范围做好准备。这是一个战略的实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首先可以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差异个性化树立企业形象,继而通过其导向作用整合产品品牌,引导供应方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在上述形象树立的前提下,企业可以开发自主品牌,整合企业的品牌优势和自有优势,开辟跨区域的连锁零售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尤其需要考虑农村零售业消费中对购买经验和口碑的要求。农村消费对口碑的强依赖与城市品牌建立不同,因此,要想通过品牌形象的建立扩大其未来发展,就要充分考虑到农村消费品市场的这一特点,通过符合这一特征要求的方式建立农村连锁经营的品牌形象。

(三)建立符合农村条件的物流体系和组织方式

由于农村市场特有的布局分散的特点,连锁超市在建设配送中心和强化物流能力时,要充分合理地考虑乡镇和村两级的布局,合理布点,根据不同连锁店的消费实际情况进行配送方式的选择。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物流方式,将长物流与短物流相结合,充分利用城市物流的经验和优势,建立城乡间的物流网络。在农村连锁经营物流的建设中,可以考虑因地制宜地运用现代化的物流手段,提高农村连锁超市的物流效率。

连锁超市通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的方式进行品牌的管理和运营。通过直营、加盟等方式将现代经营理念与连锁网点一起由城市延伸向农村,逐步覆盖了原有的以个人和家庭为主的农村零售消费模式。这是农村流通和消费领域内发生的重大变化。但是,这一新兴的农村零售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其作用也有待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

1.单小芬.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财贸研究,2002.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