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6 17:11: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新生婴儿注意事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76-02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深入发展,儿科护理已由单纯的疾病、保健护理发展为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和包括小儿生长发育在内的疾病预防、保健等方面的护理。因此,作为儿科护士,除掌握儿科护理特点外,加强儿科护士的护理道德修养是十分重要的。护理新生儿,表面上看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与一般的观察与护理并无不同。其实不然,护理人员认真做好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不仅能及时发现病情并给予及时的处理,而且是捕捉病因、争取时间,求得高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做好这项工作,掌握好这项护理技术。
1 新生儿的观察,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1.1 观察新生儿面部及全身皮肤的颜色。如观察新生儿黄疽出现的时间、发展快慢。生理性黄疽一般在出生后的3至4天出现,7至10天后消退。如黄疽出现过早(24小时内),发展过快,应注意发现并及时报告。如新生儿有病理信号,即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有花纹等症状,说明其微循环灌注量不足,如病情进一步发展,以致出现面部及四肢发维,体温不升,对刺激反应消失,则表明病情正在恶化。
1.2 观察新生儿有无面色苍白,阵发性青紫,拒乳、呕吐、嗜睡、烦燥,重至昏迷、呼吸不整或暂停,出现抽搐等脑症状,如出现新生儿尖叫、眼球震颤、四戚肌张力亢进等,即提示有无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多见于早产儿、胎头吸引儿,急产婴儿中也偶有发现。
1.3 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注意呼吸节律、频率及心律的改变。一般新生儿每分钟呼吸40至45次,呼吸均匀,心率每分钟120至140次,如出现病理信号时,即出现呼吸、心率增快,面色发灰,烦燥不安、紫绀,呼吸浅促,这表明患儿肺的有效通气不足,肺泡气体交换有障碍,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氧并增加氧气的吸入量。如出现双吸气,抽泣样呼吸,吵吸不整或暂停等,则为中枢性呼吸衰竭的表现。这种情况在临床观察中多见于早产儿,吸入性肺炎的婴儿,且病情变化快,发展也快。
1.4 观察新生儿是否呕吐。重点关注呕吐物的颜色、次数、量、气味。一般情况下,新生儿一次进食量过多,牛奶温度不适,或进食后过早搬动,均可出现溢奶,或呕吐少量残奶。若呕吐物带有咖啡色样物,淡红色带泡沫状,且呕吐频繁、量多,呕吐呈喷射状,均应注意并及时向医师报告。
1.5 观察新生儿的睡眠。一般新生儿睡眠时安静舒坦,呼吸均匀,有时面部会呈现出各种表情,这些均属正常现象。如果他们在睡眠时烦燥不安,入睡后又全身干涩,面红、呼吸声粗,应引起警惕,这可能是发热的预兆。如出现腹痛、腹胀等现象,新生儿会在睡眠时表现出烦燥不安,额部微冷湿润,手足心湿润的现象,应注意并及时向医师报告。
1.6 观察新生儿的大小便。注意大便性状、气味、次数、颜色及时间。新生儿胎粪呈墨绿色,粘稠,3至4天后大便呈金黄色软膏样,稍带酸味,亦可呈淡黄色,便稍干。新生儿多数在24小时内排出胎粪,极少到48小时。
若第一次排便延误,可能是某些疾病最初表现的一个征象,如胎粪性肠梗阻,胎粪梗阻综合症,肠闭锁和肠梗阻。这些疾病的成功治疗依赖于早期诊断,因此,注意观察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是很重要的。小便一般在24小时内出现,如超时应注意。另外,还应注意尿液气味。据有关文献报道,如新生儿尿有一种枫糖样气味,类似糖烧焦的臭味,同时婴儿表现无力,昏睡或惊厥,即为“枫糖尿症”,是亮氨酸、异亮氨酸代谢异常所致。这类婴儿如不及时察觉,得不到及时治疗,多数会在出生后几周内死亡。
2 护理方面应注意做到
2.1 注意新生儿的体温调节。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体温调节机能弱,体温随室温而波动,故易发生高热或体温不升。因此,婴儿室应做到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室温应保持在摄氏22至24度,相对湿度在55~65%间为宜。冬天预防婴儿体温不升,可加用热水袋保温,用时要注意经常检查观察,以防烫伤。有条件的家庭可放置保温箱,箱温的高低随小儿体重决定,体重愈轻,箱温宜稍高。保温箱的温度一般在摄氏28至34度范围内,同时也要注意湿度的调节。
2.2 注意新生儿的脐部护理。要注意观察新生儿有无脐渗血,脐周有无红肿或感染迹象。要及时处理并更换消毒棉垫,保持脐部的干燥、清洁,避免污染。同时要注意脐带脱落的时间。
2.3 注意对新生儿皮肤的呵护及清洁。大小便后要清洗臀部,洗后用软布轻揩,臀位涂10%靴酸软膏,勤换尿布,以防尿布疹的发生。浴后可在皮肤皱折处涂上少量花生油,以防皮肤擦伤。
2.4 注意新生儿的喂养。喂食应定时、定量,同时注意糖水的补充。在喂养时要注意观察其吸吮力及进食量的多少,食后有无呕吐。重视母乳喂养,按时抱送喂乳,注意巡视母乳的喂养情况,排除由于母亲过大、过短,造成吸乳困难的现象。
综上所述,护士是新生儿病情信号的第一接收者,因而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丰富的临床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能。在临床护理上,护士要做到细心观察,发现问题迅速处理,及时报告,给新生儿以精心的护理。这样才能使新生儿在住院护理过程中,得到周全的照料,避免发生不应该出现的差错和事故,尽到白衣天使的天职。
参考文献
[1] 崔焱.儿科护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6-7
[2] 陆以佳,徐翠霞.现代护理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6
[3]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1:51
新生儿脐部护理不是要有高超的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无菌观念和责任心。特别是对脐部断端的处理和观察是很重要的。
一、刚出生的新生儿脐部护理
1 常规接生 新生儿断脐后用0.2cm大的气门芯离脐轮0.5cm处套住脐带(气门芯不套住脐轮就行),再离0.5cm处套第二个气门芯。2%碘酊消毒脐带10cm,在第二道结扎处断脐,无菌方纱和线保护断端,使包扎面加固,达到止血的目的。
2 产房内的观察 产妇在产房内观察2小时。除搞好早吸吮和对产妇生命体征的观察外,同时进行婴儿脐部的观察,主要是观察脐带断端有无渗血。在进行母乳喂养指导的同时要告知母亲怎样对婴儿的面部、哭声及皮肤进行观察。出产房时再次观察婴儿脐部有无渗血,正常后将母亲和婴儿送入病房休息。
二、住院期间的婴儿脐部护理
1 预防感染 a.脐带纱布的更换:初生婴儿出生后的第二天沐浴时要更换纱布。用0.5%的碘伏行脐带跟部至脐轮2cm处的消毒无菌纺纱保护断端。b.住院的新生儿,我们每天给沐浴两次。上午给新生儿全身沐浴,详细观察新生儿的面部、皮肤、黄染和四肢。
下午沐浴时观察有无大小便污染脐带和是否干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其他的时间由家属更换尿布。c.如脐带较粗、胶质较重或脐轮较长,给予健婴保包扎。健婴保可预防感染,预防脐疝的行成。为此多年来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在住院期间无1例脐部感染的发生和脐疝的行成。
2 新生儿的心理护理 a.护理人员要与婴儿进行语言交流、进行抚摸、夸奖等。b.护理人员正确指导,教会家长对婴儿表情的观察、啼哭性质的观察和目光交流、尿布的更换等。
三、沐浴时的注意事项
1 水温、室温要适宜 给婴儿制造一个相对舒适的洗婴环境。
2 呕吐和窒息的新生儿暂不能沐浴。
3 沐浴前1小时不给婴儿喂奶或喂水,以预防沐浴时发生新生儿窒息。
4 体重小于2000克的低体重儿先洗上半身穿好衣服后再洗下半身,沐浴时动作要轻柔。
四、指导家属对新生儿的护理和母乳喂养
婴儿培养箱(以下简称培养箱)属危及人体生命安全的高风险医疗器械,只能在新生儿病房、产科病房、儿科病房和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内使用[1]。培养箱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并在执业医师指导下操作。
1操作注意事项
培养箱工作时,操作人员必须时刻关注患者状况,并定期监控和记录患者温度,看是否有过热或过冷现象等异常情况发生,当培养箱发生任何异常和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关闭电源和转移患者,并及时通知医院设备维修人员或生产厂家授权的维修人员。
培养箱不能放在阳光直射或其它辐射热源存在的场所中,不能放置于有易燃麻醉气体存在的场所中,不能放置在有较强电磁场产生的场所中。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在前门挡板打开的状态下,不要把患者留在培养箱内无人看管。
培养箱的转移需至少有两个具有一定力量的人员来进行,转移前,需将设备的供电电源线和其它的所有电缆线拔出。正常使用的培养箱必须锁紧脚轮,防止偶然移动。培养箱在移动前应把水箱中的蒸馏水放净,所有物品应牢固地固定在所处位置,为了防止产生意外的断开,在移动婴儿床的时候,应确保每根导线到婴儿床之间有足够的长度,可以使婴儿床进行全方位移动。
培养箱在未接通整机的供电电源时,不得较长时间的开启电源开关,否则将无谓消耗设备内部的可充电电池的能量,甚至导致可充电电池损坏。培养箱首次使用或已完成了对于一个患者的培养时,或连续使用时间已达到1w及培养箱内有污物时培养箱必须进行彻底地清洁和消毒处理[2]。
2电气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培养箱接地的可靠性,必须将电源线接到一个完全接地的单项三线制供电电网上,不能使用延长电源线。为了防止电源意外断开,不要将培养箱控制仪供电源直接与网电源连接,而是通过升降式机柜上的电源供电。电源应符合培养箱控制仪或升降式机柜上的铭牌规定,设备停止使用或检修时应拔掉电源线[3]。
3输氧注意事项
培养箱内患者输氧时必须使用医用氧气,必须使用校准过的氧气分析仪监测氧气浓度[4],紧急输氧时,必须通知主治医生;吸氧时,会增加培养箱内的噪声声级。患者输氧时应按照主治医生的要求,并定期监测患者输氧情况,过度使用氧气会引起失明,脑瘫,甚至于死亡。
患者使用氧气会增加着火的危险。为确保患者安全,输氧前应使所有可能成为点火源的物质远离本设备,不得将会产生火花的辅助设备放置在培养箱内,不要使用易燃物质,即使是少量的易燃剂如乙醚,酒精或其它易燃物质与培养箱内的氧混合时,都可能引起着火。
在每次调节氧气流量后,至少让培养箱有30min时间来获得新的氧气浓度。应定期检查气体与氧气输送部件看是否有腐蚀或损坏的现象。
4湿度注意事项
培养箱的水箱具有加湿控制功能,可根据临床需要提高箱内的湿度[5]。向水箱内只能灌注蒸馏水,不能灌注自来水,自来水里的某些有机物会在湿热环境下繁殖起来,水箱内的水应灌到适宜程度,不要过量灌水,以免发生水溢出现象。设定相对湿度时,一定要遵守医嘱。
5光照注意事项
培养箱内在受到光源辐照的区域内,禁止放置任何药物和注射液。光源为LED的黄疸治疗装置属于3A类LED产品,该装置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激光辐射,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操作。产生激光辐射的光源为发光二极管(LED),LED的准直光束发射角为10°、最大输出不大于5mW及其累积测量不确定度为5%,预计增值为5000小时衰减25%。LED辐射最大输出是指LED组件板在整个工作范围内,任意时间向任何方向发射的总的可达LED辐射中的最大辐射功率。
为了防止损伤患者的视网膜,光照期间或患者的眼睛可能暴露在黄疸治疗装置的辐射中时,必须给患者佩戴眼罩,光照期间必须使用尿布或其它类似物品将患者的生殖器盖住,以防止损伤患者的生殖器功能,光照期间应定期测量患者的胆红素值,操作人员请勿直视或通过光学仪器直接观看光束。
6称重注意事项
培养箱内装有电子称的婴儿床必须预热至少30 min后才可进行称量,即在设置好使用温度并进入工作状态的培养箱内放置30 min以上才可进行称重,否则可能会导致称重准确度超出规定值。患者称重时必须保持水平位置,且应使患者处于婴儿床的中心位置。
婴儿秤的最大称重量为8kg,不得超负荷使用,以免对秤造成损害,装卸带有电子秤的婴儿床时必须小心轻放,不得用力压床表面,以免损伤床内部的重量感应传感器,婴儿秤称出的重量数据仅供参考。
7定期安全检查注意事项
培养箱使用的电源插头端子之间如果积聚了灰尘可能会导致火灾,因此至少每年一次对电源插头端子之间的区域进行清洁处理。
以下安全检查至少每年由一位经过培训的、有足够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来进行测试,测试数据应保存,如果产品的测试出现任何一项不合格或者功能不符合,都必须进行维修。
7.1检查培养箱的机械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7.2检查培养箱的熔丝管是否与额定值相同。
7.3检查培养箱的性能指标是否与规格说明中的值保持一致。
7.4按照GB 9706.1-2007中的实验方法,测试设备的保护接地阻抗应不得超过0.1Ω。
7.5按照GB 9706.1-2007中的试验方法,测试设备的对地漏电流,正常状态下应不得超过500μA,单一故障状态下应不得超过1000μA。
7.6按照GB 9706.1-2007中的试验方法,测试设备的外壳漏电流,正常状态下应不得超过100μA;单一故障状态下应不得超过500μA。
7.7按照GB 9706.1-2007中的试验方法,测试设备的患者漏电流,正常状态下交流应不得超过100μA;直流应不得超过10μA。
7.8按照GB 9706.1-2007中的试验方法,测试设备的患者漏电流,单一故障状态下交流应不得超过500μA;直流应不得超过50μA。
7.9按照GB 9706.1-2007中的试验方法,测试设备的患者漏电流(应用部分加网电压),单一故障状态下应不得超过5000μA。
7.10按照GB 9706.1-2007中的试验方法,测试设备的患者辅助电流,正常状态下交流应不得超过100μA,直流应不得超过10μA;单一故障状态下直流不得超过500μA,交流应不得超过50μA。
参考文献:
[1]戴建京,陈曼珊.婴儿培养箱的维修与保养[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08):141-142.
[2]姜俊,袁林.婴儿培养箱内置消毒装置的设计改进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11):98-99.
抚触是人类生活中最自然的生理活动之一【sup】[1]【/sup】。婴儿抚触方法简单,经济方便,容易掌握【sup】[2]【/sup】,近年来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院于2005年开展了该项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5~2008年将出生的足月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一组进行抚触(抚触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抚触组男31例,女29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婴儿出生时Apgar评分为8~10分,体重为2500~4000g,均为健康婴儿。母亲年龄23~35岁,母亲孕期无合并症及并发症。
方法及注意事项:①抚触前的准备:病房要安静舒适,温度在28℃以上,抚触者双手温暖,没有长指甲,准备好适量的润肤油、爽身粉以及干净衣服。②抚触时间选择:沐浴前后均可;两次进食中间;小儿不疲倦,不饥饿,不烦躁;小儿清醒时。③抚触注意事项:室温应在28℃以上,注意通风换气。室内光线柔和,避免刺激光源。防止噪音,避免影响婴儿的注意力。抚触时应避开和脐部。④抚触方法:采用国内改良的简单法(MDST)【sup】[4]【/sup】,按照前额-下颌-头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等顺序进行。出生第1天开始对抚触组进行抚触,每天1次,每次15分钟,住院期间由专业人员操作。医生操作的同时,对婴儿双亲进行抚触手法培训和指导。
结 果
婴儿身长和体重及头围增长情况,见表1。
两组婴儿42天神经精神发育情况:两组在俯卧抬头45°、反应性微笑、视线跟过180°、发出非哭声语音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2。
讨 论
抚触促进婴儿体格发育。抚触使婴儿胃肠蠕动增强,胃肠激素分泌增加,促进乳汁的摄入量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并且抚触可以减少婴儿焦虑和恐惧不安,增加睡眠的时间。两者均有利于婴儿体重的增加。通过对婴儿皮肤和各部位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按摩,让大量温和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对婴儿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sup】[5]【/sup】。
婴儿抚触促进婴儿的智能发育【sup】[6]【/sup】。抚触能充分利用这个身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刺激分布在皮肤上的不同感受器,兴奋中枢感受点,刺激神经细胞的形成及其与触觉间的联系,逐渐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和智能形成【sup】[7]【/sup】。抚触可促进婴儿心理发育。
参考文献
1 王俊霞,王春雪,徐桂芝,等.简易喂养法在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14-16.
2 楼必生.科学教育:先学前期儿童潜能开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5.
3 鲍秀兰.新生儿行为与0岁~3岁潜能开发指南[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267-268.
4 赵金瑞.抚触及游泳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4,18(7):101-102.
5 詹莉.CCSOS同步感觉组合k-6激新生儿、婴儿智能开发游泳水疗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7.
6 董亚丽,张月霞.婴幼儿抚触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