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2-28 14:40: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篇1

青少年学生健康体魄是有效学习与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青少年学生献身社会和报效祖国的基本前提,更是华夏民族强健身躯与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但长期以来,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及社会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下滑趋势,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党与国家对此问题十分关注,2007年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和联合制定了 《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育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同时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这些决议的出台体现了党与国家对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的关注与重视,学校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积极推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开创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近年来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现象已经成为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对这一现象成因的分析:

(一)少数高校缺乏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一些高校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管理者在体育教育管理中功力意识浓重,管理者认为目前受扩招的影响,高校学生迅速增长,由此导致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时面临极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学校出于对学生长远发展的考虑,同时也是出于对学生就业指标对学校招生的影响,一些高校管理者会把学校的教育资源更多地倾斜到直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课程方面,而一些与学校竞争力及学生就业竞争力相关不高的学科就不得不为这些“主课”让路,使得一些学校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难以保证,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二)体育活动管理意识与模式陈旧

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目前情况看,高校体育课程多数是在大一与大二年级展开,高年级部分学校有体育提高课程,但时数与科目有限,不能惠顾广大学生。加之校内单位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相对较少,并是针对体育精英展开,广大学生很少能够参与进来。由此来看,课外体育活动成为学生锻炼身体的主要方式,但在一些高校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中认为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个人的事,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地再好对学校的声誉与竞争力没有多大贡献,反而减少了学生的学习与休息时间,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与此同时,一些学校课外体育管理模式僵化、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缺乏人性化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削弱与降低了学生的活动效果,导致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下降。

(三)社会就业形势影响大学生的活动意识取向

我国的高等教育自1998年扩招以来,在校学生从1998年的108万发展到2012年的680万人,加上去年没有就业的一百多万学生,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鉴于历届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不少在校学生开始谋划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其中一部分学生会考取各种证书,如:英语4或6级证、计数机等级证、驾驶证、会计证等各种证件;还有一些学生会参加一些专业技能培训,如:软件人员培训、电工培训、会计培训等,这些证件与技能是学生能力与经历的证明,在求职时会带来一些优势。这无形间就挤占了学生许多空闲时间,导致学生在校内外课程忙完之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影响到学生的体质健康。

(四)学生没能养成课余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在中学方面,长期以来一些中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中学只关注学生的升学率,忽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有些学校体育课程上课较随意,上课站队教师点名后学生解散,愿意玩的就玩,不玩就坐到下课,这就造成许多学生没能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一些学校缺乏必要的体育教学资源,此外一些学校管理者缺乏对学生身体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对体育教学管理与要求不严导致体育课程流于形式。在高校方面同样也存在上述问题,一些高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管理粗放,导致教师上课不尽心,致使一些学生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加上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缺失导致学生疏于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没能形成课余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五)部分学生缺乏健康保健知识,没能养成良好的作息生活习惯

部分学生体质下降与学生缺乏健康保健知识,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有着直接关系。一些学生觉得在高中阶段为了过千军万马的独木桥,自己拼命学习牺牲了许多娱乐时光,到了大学应该很好地放松一下,把中学失去的补偿回来。由此少数学生养成了熬夜、吸烟、喝酒、泡吧等不良嗜好。这些不良的起居习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一些学生由于缺乏运动导致体重上升,体脂过多,而熬夜打游戏的学生会造成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下降的症状,饮酒的学生会导致肝脏方面的问题,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消化不良、体重上升,体脂过多,睡眠质量下降,吸烟会患上呼吸系统疾病。所有这些都会对学生体质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篇2

2.社会上陈旧的思想观念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根源。为了挤上高考独木桥,学校和家庭不得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造成学生经常睡眠不足,心理压力过大,许多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或心理畸形。

3.学校对学生健康重视不够,使健康教育失去保障。学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另外,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中,影响了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和评价机制,结果学生出工不出力,造成学生体质下降。

4.家庭不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对青少年身心造成很大的危害。其一,不顾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地施加学习压力,使青少年始终处于高压之下。身体和心理得不到良好发展。其二,现代家庭的孩子从小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锻炼,养成了胆小、怕事、怕苦、怕累、软弱、骄横、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惯。其三,由于家长对健康的错误认识和理解,使孩子养成了偏食挑食的坏习惯,使孩子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因此家长主观认识上的偏颇、教育思想上的错误以及认识上的不足,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要使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必须从主观认识抓起,做好以下工作: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扭转过去的“应试教育”模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或单一以分数评价学生的方法。因此,全社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为依托,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育教学为主渠道,自上而下制定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工作的综合评估办法,以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和良好的育人环境,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统一于教育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2.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将来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明确自己应具有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激发学生积极、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主动性。另外,学校还要针对青少年的群体健康特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不失时机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标准,清楚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是躯体上无疾病、体格发育健壮,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3.转变竞技体育教学观,建立健康体育教学观。由于传统的体育观是一种生物体育观,其目的只是为了促进人的身体发展,增强人的体质,面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当今复杂多变,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因此,应加强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向健康教育转变,使体育教学不仅增强学生体质和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与社会化水平的提高。

篇3

体育舞蹈能够使人的心理素质身体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许多研究表明坚持经常性地体育舞蹈,不仅是一种积极性的休息,同时对增强体质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锻炼,能更好地改善大脑的营养状态,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不断增加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尽快消除身体疲劳,始终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6]。

2体育舞蹈对提高身体形态的影响

体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体形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育舞蹈能促进青少年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和正确的身体姿态的形成;另一方面,经常从事体育舞蹈可以减少人体多余的脂肪,有助于形成或保持一个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从而有利于自信心的提高。而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对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有重要意义。有调查表明,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描述有积极的影响,每周参加3次以上和累计达到1h的体育活动就能够提高大学生对自己身体描述的认识[5]。也正是因为体育舞蹈对身体形态的特殊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都主动积极的参加体育舞蹈锻炼。

3体育舞蹈对身体的吸引力的影响

由于体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体形态,所以对提高身体的吸引力也有着很好的作用。拥有一个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人们对自身的满意程度会不断提高,同时,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因此,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拥有一个积极的情绪,而积极的情绪对人体经常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有助于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力,从而使自我身体的吸引力和自我价值感得到明显的提高。

4体育舞蹈对身体自我能力的影响

实践表明,通过体育舞蹈锻炼能有效提高身体自我能力。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练习华尔兹、狐步和伦巴等节奏稍慢的这一类型的体育舞蹈项目,使人们得到高层的幸福感,即精神的幸福,是一种摆脱了一切人世束缚苦恼的超现实的幸福。而对于主观幸福而言,人的主观身体感受比客观身体形象更重要。当一个人感到空虚时,他可以通过体育舞蹈来充实生活,消除空虚感,提高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人们可以通过参加集体舞蹈表演和团体舞等团体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有利于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的各种关系,以提高身体自我的吸引力和适应能力。此外,有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专业训练,人的舞蹈技能会有所提高,而随着舞蹈技能的提高而产生的骄傲和愉快的情绪能促进高自尊心的发展。

总的来说,体育舞蹈对提高身体自我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经常从事体育舞蹈锻炼能够使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极强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形成科学的身体自我概念、良好的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和高自尊心,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都能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台北:华东书局,1998.

[2]潘建芳.青少年身体自我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

[3]孙延林.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2004,(1):20-22.

[4]郭东明.体育舞蹈的学生体质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249-250.

[5]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4

2中学体育教学对全民健身活动产生的指导性作用

优质的全民健身活动需要科学的健身理论的指导才能够发挥其作用,理论经过有效的指导转化为实践才能够帮助人们得到益处。中学生在学校期间,不仅需要掌握正确的、具体的健身和体育锻炼方法,并且需要学会如何将方法转为实践,掌握锻炼和健身的技能。在学校里对中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学,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健身中学习并且运用科学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为日后全民健身活动打下基础,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其他学习和生活当中自觉并养成运用科学方法的习惯。在婴幼儿时期,对体育的知识大多来自家庭父母,信息相对不全面且具有一定的误导性,而成年后,体育锻炼的常识和习惯已经形成,难以改变。因此全民健身的指导最重要的阶段是在青少年时期,而中学体育教学对此产生的指导性作用便十分重要。在中学进行体育教学的体育老师都经过十分专业的训练和培训,对理论教学的认知十分全面,对各项体育运动的技能也十分了解且水平较高,在教师的自身能力发挥下,能够帮助中学生对体育训练的知识和技能有个正确的认识和学习。假如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当中使用的方法不科学、不得当,那么,不仅不会产生较好的体育锻炼的效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损伤,因此,体育教师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运用正确的方法是保证体育锻炼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中学体育教学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便起着指导性作用。不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使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进行什么样的体育活动以及多大量的体育活动,还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学生关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个指导性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指导,使得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形成体育运动的习惯,为学生能够长久地进行体育锻炼打下基础。这样,学生在了解运动技巧的同时能够有个持续性的爱好。

3中学体育教学对全民健身活动产生的宣传性作用

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将身体健康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在长期日积月累的体育健身活动当中,人们已经将合理的经验逐渐的整理和归纳形成了科学的体育活动理论,全民健身活动需要一个途径来将这些理论和技能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们了解、学习并且使用。学生群体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为朝气、最为有生命力的群体,这一个群体的学习能力和宣传能力是巨大的,因此,在学生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当中进行全民健身活动的教育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同开展群体性体育活动相比,学校体育教学是一种有意识地进行传播的途径,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通过教学,能够将体育健身理论宣传到学生当中,体现了中学体育教学对全民健身活动产生的宣传性作用。与其他时期不同,人在青少年阶段可以从多方面了解体育锻炼,也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因此,中学体育教学可以在学生青少年时期对全民健身活动起到很好的宣传性作用。在中学时期,学校和体育教师以及在校学生是进行全民健身活动宣传的中坚力量,发挥极其强大的力量,可以使更多的人意识到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性以及意义。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加强身体素质的提高能够为文化、科学等社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从这个层面看,加强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运动竞赛、板报宣传、文体活动、体育交流等体育活动,都能够提高学生和成人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对全民健身活动进行宣传。

篇5

二、真情沟通,让青少年不再迷茫,牵手爱心,让孩子们走出困境

1. 以人为本,深入调查研究,从源头上解决心理问题。据调查统计,有26%的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有的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发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青春期逆反、交友早恋、脸上长青春痘等,而学习压力大、缺少最佳的学习方法、青春期逆反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我们分别召开了家长面谈会、学生座谈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家长的困惑,我们发现一些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溺爱、粗暴、放任不管、事无巨细、期望过高、挖苦讽刺,还有一些家庭父母离异、留守儿童、隔辈管理,这些都是引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我们在全市开展了青少年家庭教育指导,各学校征订了家教指南,坚持每周五下午家长接待日接待家长的来信来访,通过热线电话、网上答疑等形式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坚持每月一次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发讲座材料、反馈教育信息、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进家庭、走进学校、走进社区,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

2. 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让青少年正确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自己。青少年年龄小,简单地说教、乏味地劝说达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生动有趣的活动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拓宽他们的视野、启迪他们的心智、疏导他们的心理。

篇6

一、原因分析:

1、学校角度

应试教育的体制和理念造成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在升学和考试压力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休息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严重不足。高考不考体育,学生就不重视体育,评价学校教学成绩的方法仍然以升学率为主,中考、高考体育成绩没有决定性意义,体育课就成了“鸡肋”,可有可无。仅有的体育课教学内容也围绕升学体育考试项目开展,为考试而教学 , 考什么让学生练什么。部分学生虽然体育考试及格、体育达标,但仍然不具备很好的体育素养,缺少体育意识,缺乏体育兴趣,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甚至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也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

2、政府角度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教育和卫生等部门各司其职,在关注学生健康问题上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体育部门要的是金牌,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也仅仅局限于只适合于中老年人健身的群体性设施,漠视了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他们认为青少年学生的健身问题应该由教育部门负责;而教育部门注重的是升学率,能在课程安排上保住体育课已属不错,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对体育课持歧视态度;卫生部门缺少主动参与学生健康管理的意识,只是被动地等孩子身体出现问题后才施治,导致学生体质健康的预防干预工作严重滞后。这种看起来谁都管但实质上没人管的尴尬局面也是造成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3、家庭角度

受中国传统的“重文轻体”观念和现实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许多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望子成龙,视读书、应试、升学为唯一出路的观念在中国家长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他们只重视提高孩子的智育,忽视了孩子的体育;只重视孩子的营养,忽视了孩子的锻炼,从而使孩子一直在应试教育的环境阴影下长大。孩子在学校学,回到家还是继续学,各种各样的作业,各式各样的辅导班、特长班、冲刺班,不断地压迫着孩子,让孩子们无暇进行体育锻炼。

4、自我角度

虽然大多数的学生表示热爱体育运动,喜欢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但真正能够做到并且主动参与到其中的人却少之又少。长时间上网、打游戏、熬夜等课余生活成为不少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内容,这些休闲项目取代了他们体育活动的时间;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良的心理因素也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面对考试升学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紧张、焦躁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甚至还会出现失眠以及身体多方面的不适等症状。而人际交往处理不当,同学朋友家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以及情感问题等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从而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使身体各机能水平成下降趋势,体质健康水平也自然会降低。

二、对策措施:

1、改革学校教育体质,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加大体育的比重,不仅将体育纳入中高考,而且将学生在学校的运动比赛成绩加入评分体系中。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要简历合理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不能光以分数为唯一衡量标准,要把国家“减负”的相关政策落实到实处,让学生们都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和休息时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可以相互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竞技比赛、运动项目等等,让学生们在学习到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从而让学生们的体质得到改善。

2、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在青少年体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领导,把提高青少年的健康素质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纳入教育工作和体育工作规划。提高认识,充分发挥政府在青少年体育活动场地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大力建设青少年体育锻炼场地,促进学生体质提高,是政府体育部门的重要职责,培养更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努力实现青少年体育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3、采取措施对家庭施加影响,转变家长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家庭的影响因素是中学生体质下降的间接原因,改变中学生体质下降问题,转变家长的不合理观念和生活方式尤为重要。在学校或社会上开展参加体育锻炼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家长认识到溺爱孩子的不良后果;使家长认识到只关注分数不注重孩子体质会给中学生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会给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大力宣传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引导中学生的家庭参与到积极的体育健身活动中来。

5、家庭和青少年要建立合理的饮食观念,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营养膳食不合理也是导致学生体能下降的直接原因,学生体质和体能的好坏与营养结构,特别是一日三餐营养的合理搭配有密切关系。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极为重要,如果家庭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对营养和饮食重要性的认识,就会对孩子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必然影响学习和未来。

全社会和家庭都要树立起“健康第一”思想,新闻媒体要宣传健康、科学的现在生活方式,普及健康知识,为学校体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家长和青少年们建立正确的成才观、健康观和营养观,在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和思想的同时,也要关心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因为“德、智皆寄于体”。

参考文献:

篇7

青少年群体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是科技兴国的根本动力。青少年体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国民整体水平,关系到国富民强的兴衰。从1979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心理、机能和素质的研究”开始,我国先后于1985年、1991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共组织了6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动态观察和研究青少年体质与健康特征及变化规律,以及为学校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发现大多学者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很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应用不同的方法对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加以分析,为研究青少年体质健康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个体、家庭、学校、社会。

陈玉忠在《关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若干社会学思考》中认为: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孩子体质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目前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属于孩子们的课余时间还是被科目繁多的各种补习辅导所占据,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却是忽视了强健的身体是孩子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

张大超等在《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研究》中认为: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成效、体育课程的设置、体育课堂的落实情况、学生上课的学习态度以及课外活动和体育竞赛的开展情况都对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二、青少年体质健康对策研究

学校相关部门要提高对体育课重视和支持程度,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加大执行力度,充分发挥其监督和管理职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制定严密的工作方案,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要引导、督促教师积极学习《新纲要》,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要重视和支持体育课教学,协调工作,为体育课教学服务。

要转变观念、更新思想,积极宣传和引导,提高各级各部门对体育课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学校要加强体育课教学的研究工作,积极与外界的先进经验进行交流,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体育课教学。

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努力提高自身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改革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使体育教学从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向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要进一步重视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积极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扩充场地、器材设置,使之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不断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

加大学校课外活动的宣传力度,加强学生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促进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营造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学生身体健康与人际交往提供一个完善的平台。

篇8

小学生系指7~12岁,在小学学习的儿童。7~12岁的儿童正处于迅速发育阶段,特别是小学生后期进入生长突增期,对营养要求很高。课堂上要求注意力集中,相对比入学时脑力劳动加大,游戏活动则日趋减少。进入中学,青少年的脑力和体力活动均处于旺盛时期,身体也处于迅速发育阶段,对营养要求较高。此时期如果营养供给不足,则不仅影响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还会出现消瘦、贫血、易疲劳、视力下降、记忆力差等现象,可能因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疾病。因此,合理安排中小学生的饮食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不论是各个学习阶段的智力发展状况,还是精神与心理状态的表现;不论是身体素质的提高,还是免疫力的增强等,营养都是极其重要的“建筑材料”。因此,对于中小学生的饮食营养应给予特别的关怀,保证他们能够正常地生长和发育。

二、当代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

1.饮食无规律,食无节制。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为“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进餐经验并且妇孺皆知。所谓“好”是指质量好,“饱”是指数量足,“少”是指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控制。

2.吃零食过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食品种类增加,青少年吃零食的现象逐渐严重。很多小食,如炸薯条、炸鸡腿、巧克力、冰淇淋等,大多是高脂、高糖、高盐、高味精食品,甚至含过多的添加剂,营养密度低,营养价值不高,青少年过多进食这类食物容易导致肥胖、龋齿,影响正餐的胃口。

3.偏食、挑食。吃零食的同时伴随着挑食,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不喜欢喝牛奶,不爱吃豆腐,不爱吃水果,蔬菜和粗杂粮吃得很少,对鱼、肉、蛋则挑着吃。这样容易造成营养素不均衡,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4.青少年中超体重和肥胖儿比例明显增加。专家认为,这与儿童经常食洋快餐、饮用含糖饮料有关。营养专家指出,现代人的食谱中有太多的“三高”食品,尤以洋快餐为甚。所谓“三高”,即高蛋白、高脂肪和高热量,洋快餐作为高热量的饮食,极易转化为脂肪而造成堆积,造就肥胖儿,而肥胖给青少年带来的直接损害是影响生长发育,影响心理健康。

三、培养科学、平衡、健康的饮食习惯

1.三餐合理分配,零食适当。早餐吃得好。营养学家实验研究发现,早饭吃得好的人整个上午血糖水平均保持在正常水平,所以不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均感到精力充沛效率很高。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很差的人在不到上午10点钟时血糖水平已降至正常以下,故感到体力不支,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

中餐吃得饱。为了保证下午的热量所需和满足—个人的“饱腹感”,中餐一定要吃饱。当然这里说的饱不是暴饮暴食,而是7—8分饱。古人廖雨曾说:“饮食以时,饥饱适中。”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晚餐吃得少。晚餐吃得太多太好容易影响睡眠,导致肥胖甚至疾病。晚餐吃得多的人身体必须有较多的“精力”用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处理,人到夜间活动减少,睡眠时耗热最小,晚间胰岛素分泌比白天多,而进食过多又可促使胰岛素分泌,较多的胰岛素可使血糖较多地转化为脂肪。

2.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种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种营养物质。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中小学生应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入。另外,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稻米、小麦不要研磨得太精,以免所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流失。

3.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新鲜蔬菜和水果是人类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蔬菜水果能量低,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富含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鱼、禽、蛋和瘦肉均属于动物性食物,是人类优质蛋白质、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瘦畜肉铁含量高且利用率好。鱼类脂肪含量一般较低,含有较低的不饱和脂肪酸;禽类脂肪含量较低,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蛋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各种营养成分比较齐全,是很经济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动物性食物一般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风险。推荐每日摄入量:鱼虾类50g~100g,畜禽肉类50g~75g,蛋类25g~50g。

5.每天吃奶类、大豆及大豆制品。奶类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容易消化吸收。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也较高,且利用率很高,是膳食钙质的极好来源。建议每人每天平均饮奶300ml,饮奶量多或有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选择低脂、脱脂奶。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应适当多吃大豆及其制品。

6.五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进食量和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身体能量,运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运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增加体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则会由于能量不足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

7.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并可提供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但是脂肪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膳食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高密切相关。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水是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功能。体内水的来源有饮水、食物中含的水和体内代谢产生的水。饮水不足或过多都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一般来说,中小学生每日最少饮水1200ml(约6杯)。

篇9

在健康教育领域,美国是起步较早且较为成功的国家之一,而且非常重视国民健康与学校体育教育的结合。这种思想也受到了美国社会、教育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的重视,并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学校体育教育计划,虽然过程中也有诸多困难,但如今已取得了不错发展。本文以体育教育与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关系为出发点,重点研究和论述了美国的学校体育教育计划及其发展现状、组成部分等内容,希望为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美国学校体育教育计划的背景与意义

美国是较早认识到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重要性的国家,且在二十多年前参加体育运动就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与潮流,各种健身书籍、健身俱乐部、体育运动设备与服装等也都非常流行[1]。但是,与这种社会体育活动如火如荼的形势相对应的是学校体育教育与体育活动的缺失。在1991年,美国儿科研究院调查后发现,美国2-12岁孩子普遍看电视的时间远远超过体育运动时间,这非常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另外,儿童的身体健康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关注。

1.青少年肥胖问题

美国的肥胖人群越来越多,且相关研究认为,青少年时代的肥胖症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成年后的体型,而体育运动能够有效刺激青少年参加运动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2]。2002年美国健康福利部做过一项调查统计,1972-2002年间美国年轻人中的肥胖人群比过去增加了三倍,肥胖问题已经开始困扰美国社会。

2.青少年时期的运动积极性会延续到成年后

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经历会对其成年后的体育活动参与度产生激励作用。2000年体育运动产品协会调查发现,在18-34岁人群中有60%的人认为自己少年时代的体育活动对成年后的运动积极性产生了重要影响[3]。学校的体育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运动器材、环境与技能,为其成年后参加体育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3.参加体育运动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

尽管在教育领域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体育活动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将会影响学生在其他课业方面的表现,甚至因此荒废学业。但是,事实己经证明,那些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在学业上并不优于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而体育活动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能够为学生的日常学习提供必要的身体保障。在这样的背景和研究支撑下,2000年美国健康福利部制定了“2010年健康目标”,该目标对学校的体育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指出了制定与实施学校体育教育计划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旨在增加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间,为学生制定更健康的、有活动的学习计划与生活方式。美国学校体育计划一方面推动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与普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体育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学校在不同年级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课程,并为此精心进行课程设计、安排[4]。于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学校体育教育已经成为美国K-12(是美国基础教育的统称,其中K指的是幼儿园———Kindergarten,12代表12年级,相当于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高三年级)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组成部分。而且,美国还为此设计了具体的体育计划与体育评价标准,在形成相对完整的教育框架的基础上,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运动知识与技能。根据不同的年级层次,美国学校体育教育划分为:K-5年级、6-8年级和9-12年级,其中每个年级层次都有具体的体育教育内容和要求。

二、不同年级层次的学校体育教育计划

1.K-5年级小学体育教育计划

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等,教育计划主要包含2部分核心内容。(1)根据学生身体状况因材施教这个阶段小学生的年龄与骨骼构造相差很大,1983年Pyle与Gruelich的研究表明,在同一年级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骨骼成熟状况要相差5-6年,这就意味着同一项运动可能并不适合班级里的所有学生。另外,对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而言,身高一般要比下肢长,因此要完成跳跃、跳远、急停、长跑等运动项目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也即是说,在大多数运动项目上,小学生的运动能力都不及成年人以及青春期学生[5]。而学校的体育教育计划必须充分重视小学生的这一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注重那些不太有难度、较为基础的运动项目,而且对完成标准不宜有太高要求。(2)增加小学生的运动成就感与积极性小学生的身体结构与运动能力决定了他们在体育专业技能方面很难有较大突破,因此在技能方面也很少能获得成就感,这种缺憾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小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因此,小学体育教育计划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和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增加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成就感与快乐感。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很难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解复杂、高深的体育技能,只有新奇、丰富的体育活动内容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因此,体育计划要求以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与方式激发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而且要以制定出高质量的体育活动为主要教学目标。

2.8年级初中体育教育计划

根据这个年龄阶层学生的身体状况与心理状态等,初中教育计划主要包含了三部分核心内容。(1)关注学生进入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在这一年级阶段,孩子开始步入青春期,其身体状况、运动能力和适应力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身体的不断成熟,学校的体育教学计划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这一时期,学生在头脑发育的同时,身体重心也在发生变化,而身体的快速发育会提升其学习运动技能的能力[6]。针对学生正在逐渐成长的“新身体”,初中体育教育有必要增强体育技能学习与训练,这是与小学体育教育计划之间的显著区别。另外,这一时期的孩子内心比较敏感,与小学生相比存在明显的心理变化,他们在体育运动方面有表现欲和成功欲,希望自己能够“很酷”、受人欢迎。因此,初中体育教育计划要求老师为学生提供1-2周的体育运动指导,帮助学生避免在自己不擅长的运动领域承受过多。(2)注重体育技能教学,减少策略性教学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非常迅速,也是学习体育技能的重要时期,因此更应该专注于体育技能的教学,而减少策略性教学。所谓策略性教学就是指关于体育运动的规则、注意事项等的内容教习。中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同时,记忆规则是很困难的,而且会削弱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只有当学生纯熟掌握体育运动的各项技能之后,才能专注于运动规则与策略的认知与思考。而这一点,也是初中体育教育计划所强调的重要内容。(3)鼓励学生努力付出,不畏失败因为中学生在这一时期表现出成功欲与表现欲的同时,也很容易感受挫败,而且一旦失败可能就会放弃体育运动。因此,基于中学生的心理敏感性,初中体育教育计划要求初中体育老师更关心和理解学生。而美国也普遍认为,在初中阶段应该为学生配置最优秀的体育教师团队。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提升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在体育运动方面努力与付出的重要性,而且即便失败也不必害怕。

3.9-12年级高中体育教育计划

美国的K-12体育教育计划为保证其完整性与高质量,不仅强调从体育技能、身体健康、性格培养、个人成功等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注重教给学生足够的健康理念、体育知识、技能和选择能力,以便其在某一阶段做好选择一项自己会终生坚持的体育运动的准备[7]。为此,高中体育教育计划更侧重于选修性计划,让学生去选择自己所喜爱或感兴趣的体育运动,而老师的任务是帮助他们选择,并在选择之后给予其专业的帮助与训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享受所选择的体育运动,比如高尔夫、足球、篮球、长跑等等;而体育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培养1-2项体育运动技能,以确保其通过体育教学而获得受益终身的技能。与小学和初中的体育教育计划相比,高中体育教育计划重“精”而不重“多”,要求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体育运动进行深层次学习,以培养出相对专业化的体育能力。

三、美国学校体育教育计划的借鉴意义

1.学校体育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

学校的体育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状况、骨骼发育情况等设计体育课程,建立合理的体育教育计划。比如在美国的学校体育教育计划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三个层级的体育教育计划:在小学体育教育计划中考虑到孩子的骨骼构造差异以及下肢比身长短的特点,为孩子制定基础的、多样的、没有难度的运动项目;在初中体育教育计划中基于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身心状况,着重于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同时避免体育课上的策略性教学;在高中体育教育计划中,基于学生自我选择意识的提升与培养专业运动技能的需要,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这种差异化的体育教育计划的建立正是从以学生为本的思维出发的,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8]。

2.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教学

高质量的体育课程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运动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自信心、成功欲、进取心等的培养。具体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1)以内容标准为中心而组织体育教学设计需要围绕一系列的内容标准而展开,因为只有在这些标准之下,老师才能正确评估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在学习中的进步,而学生也才能拥有努力和进步的目标。若缺乏目标与标准,就很难评估学生在各个阶段的体育学习成果。(2)以运动技能与体育活动的发展为核心作为学校教育中的唯一学习运动技能的科目,体育课的最重要原则是保证体育课的正常开展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应该将其确定为强制性要求。(3)包含个性发展与道德培养的内容体育课不仅是一个开展体育运动的地方,还应该是一个优质的“实验基地”,在这里学生能够学到社会技能与道德素质,有助于自身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形成。而学校与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创设出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境,并且在此过程中观察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他们完善自身的心理。(4)重视技能学习的过程而非效果在学生开始学习一项体育技能时,老师应该注重其动作的正确性,而非结果本身。比如在学习投篮时,应该关注的是学生投篮的动作是否正确,而不是投中了几个球。因为保证动作的正确性是学习动作技能的最基本要义,只有在掌握基本技能并达到熟能生巧之后,才能去关注动作的最终效果。(5)传授学生受益终身的体育活动与技能学校体育教学应该注重体育运动的可持续性与终身性,要为学生成年后的生活以及未来考虑,为其提供成年后依然可以受用的体育活动与技能。我们要从以前的强调竞技性而转变为强调终身受益性,让学生认识终身体育运动的意义,并养成定期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

3.开展综合性健康计划

美国健康教育促进协会所定义的综合性健康计划是“保障与促进学生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政策、措施和活动的综合体”,它包括健康的学校环境、学校有关体育健康的服务系统、学校体育教育,其具体组成部分有:体育、学校心理咨询、健康的学校环境、家庭和社区参与、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学校营养服务等内容。在美国,相关研究认为它是未来学校健康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9]。而体育作为综合性学校健康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康的、完善的人的重要方式。学校和老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寻求营养专家、家长、文娱辅导员、健康教师、学校心理咨询人员等帮助,综合地全面地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4.体育课程设计须循序渐进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体发育的差异性,体育教学和课程安排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应该做到:(1)为K-12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差异化的、富有情趣的、高效的体育课程;(2)开设必要的体育文化课程,以国家体育标准以依据进行顺序性的发展性的讲解;(3)确保体育课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增强其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4)安排足够的时间,以实现体育课的目标;(5)确保体育老师的数量与质量;(6)当班级内有智力、身体有缺陷或身体状况较差的学生时,要为其提供适宜的体育课程。

5.鼓励家长参与体育教育

学校应该鼓励父母或监护人在积极支持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将体育运动贯穿到家庭生活当中,甚至成为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榜样。美国学校体育教育计划的做法是:与家长或其他社会人士合作,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鼓励学校的体育教师与学生家长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帮助学生坚持一项或几项受益终身的体育运动;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可以共同参与的体育家庭作业。

6.为体育老师定期组织培训

学校体育教育有必要也有责任为体育教师和其他健康服务人员组织专业培训,以确保其符合体育教职人员的条件。具体做法有:(1)确保所聘用的体育教师与健康服务人员具有必要的运动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学生参加终身体育运动提供技能帮助,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运动积极性;(2)定期组织培训,为教职人员提供发展机会,不断提升其体育技能与教学水平。

7.制定政策确保体育教育的开展

为了确保学校体育教育的正常开展,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将体育教育相关内容落实。美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做法有:(1)规定所有在校学生有接受体育教育的义务;(2)制定各项政策确保学生可以参加各种有趣的终身体育运动;(3)规定体育设施与运动场地不能作为其他用途;(4)为学生提供体育运动的时间与机会,以便增强其健康水平;(5)明确体育相关组织是制定的健康教育标准,并积极实施。

8.明确各级政府关于体育教育的责任

美国对体育运动的开展与学生身体健康非常关注,且从政府的各级部门到社会层面都达成了这种共识。政府和社会都很重视美国学龄儿童与青少年的体育教学情况,1987年美国国会就曾通过97号决议案,鼓励州政府与地方政府为K-12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每日体育活动[10]。在美国,大多数州和行政区都要求小学、中学和高中的课程中必须包含足够的体育课,而且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严格遵循这一规定,将近75%的州都坚持着1995年颁布的国家体育标准。美国的学校体育教育计划在层级划分方面让我们意识到,体育教育的差异性教学依据与原理,其体育运动与健康并重、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也值得深思,特别是政府、父母、社会人士等共同参与的体育教学计划对我们具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而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和学习。如今我国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发展,体育教育领域的理论工作者与实践者也在不断探索着先进的、科学的、符合中国现状的体育教育体系,为此研究和学习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早且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的体育教学经验,显得尤为重要。今后,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的体育教育也应该不断推进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作者:刘斌 杨鸣亮 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安全保卫学院

参考文献:

[1]胡卫,唐晓杰,方建锋,等.先进国家学校体育的借鉴与启示[J].体育学刊,2011(3).

[2]侯倩,张杰.中国与美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之比较[J].体育与科学,2010(2).

[3]王旭海.浅谈美国学校体育教育计划及对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启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2).

[4]颜丽君,艾谢阳.美国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教育关系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9(2).

[5]罗平,张剑.美国青少年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开发概况[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1).

[6]曾思麟.美国学校体育的改革研究及其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3).

[7]张嘉伟.美国学校体育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体育文化导刊,2013(7).

篇10

1 前言

现在的学校教育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缺乏必要的重视,这就使的一些学生健康状况出现问题,例如:体重超标,肥胖学生比例明显越来越大,学生的近视率急剧提高等问题越来越严重。阳光体育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在阳光教育理念基础上提出来的,它的目的就是促进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阳光体育通过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通过这些活动,掌握一定的体育技巧,从而养成终身的习惯,这样才能增加适应社会的能力,才能为我们追求健康的生活目标提供保障。

2 阳光体育运动的现实意义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到一个民族是否能够强大的基础。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千家万户的幸福和未来国家和民族的强大都与他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但是,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已经下降到不容忽视的阶段。通过我国前后五次的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表明,近二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健康体质在不断下降,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解决青少年健康问题迫在眉睫。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3 高校体育教育现状

目前,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主潮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可以看出,我国在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理念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也从原来的增强体质转变到现在的终身健康。虽然有一些高校在具体的体育教育问题上做了很多的改善,并且初具成果,但是就目前现实状况来看,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还是以技术教学、技能培养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教学形式、方法和统一的考核标准,这样并不能引导学生产生健康锻炼的积极性,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学生的整体素质明显的下滑,尤其是对于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来说,体育锻炼已经不在是教学的一部分,学生们又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就造成了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对未来的工作要求造成极大影响。所以,只是形成教育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素质教育,才能更好的培养适应社会的现代化人才,对社会的发展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4 高校体育教学中推广阳光体育理念

阳光体育运动是在需要在良好的舆论氛围中开展的,阳光体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它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自强自立、具有健康体魄的综合性人才。在本质上,体育教学中的阳光教育与素质教育理念是一致的,目的都是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发展。高等学校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不仅要鼓励学校师生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还要通过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的好处,影响周边社区和社会团体,使他们也积极参与进来。

高校推广阳光体育运动理念必须要做到这四个方面:①转变体育教学理念,科学认识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③建立统一的活动课程体系,让师生共同参与④完善体育课程理念,使阳光体育运动日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认识到阳光体育运动在改善学生体质方面的独特作用,这样才能确立科学的素质教育理念,抛弃原有的应试教育观念。学生自身也要认识到阳光体育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和价值观,并积极的参加到阳光运动体育中来。

一个人能够成长、成才的重要物质基础就是身心健康,只有在拥有健康的体魄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的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才能拥有自己的幸福生活。高校人才培养的合格与否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好坏直接关系。对于现在青少年体质连续下降的问题,我国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高度重视,在全国各地鼓励青少年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这表明青少年身体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所以,高等学校教育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阶段,应该确立体育教学"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调整和改进教学结构,更新体育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育思想认识水平。先进的体育管理理念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改革实践的方向。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为学生未来担负国家重担提供前提和保障。

在学校课程的设置中要注重突出教师指导性和学生主体参与性,以高校教育的形式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和实践"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中体育活动主要有学科性体育锻炼和课余体育锻炼两个方面组成,其中课余体育锻炼又包括体育训练和课外活动,是体育活动的重点。通过课堂的引导使同学们积极参加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也是课程教育形式的一部分。

建立完整的体育课程观念,将教学、活动和比赛融为一体,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获得教学理论,这是保障阳光体育的基础。要想长远的影响学生增强体质的意识,就要使阳光体育运动日常化,规范化,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体育行为。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建立整体的完善的中学体育课程体系,来解决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和矛盾。

5 结束语

将阳光体育的理念深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来,认真的思考阳光体育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建立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新体系,从而提高青少年处理问题的自信心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英杰.试论高校阳光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对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篇11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反映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的权威数据,是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身体综合素质的依据。此标准也是学院大专学生和中职学生评价体质健康的重要依据。

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重要性

在测试内容中,根据学院学生的特点,选择了与学生身体健康和身体状况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些要素作为测试的内容。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左右眼视力;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这些达标项目均为学院大、中专学生的必测指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有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在早操和课外活动时间锻炼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是有利于学生按照本标准要求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自觉参加体育活动习惯的养成;三是通过本标准的测试与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对学校体育教学的评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体育总体评价的重要内容。

二、学生养成锻炼身体好习惯的途径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榜样法。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是通过大量体育活动进行的,在这些活动中。教师的示范、组织以及亲身参与是完成整个教学的关键,不仅表现在教师的业务水平方面和各项技能掌握方面,还有教师言行、仪表、道德品质、工作态度等方面。这些外在的因素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能让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教师要随时随地树立起模范带头作用。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是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肯定、表扬和引导学生,让优秀学生成为典范。对此,笔者深知其利:就拿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可塑性极强,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学生进行有选择性的培养。例如,乒乓球是一项适合男、女学生锻炼身体的健康运动,对新生来说开始学有些难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表扬一些球打得不错的学生,然后让这部分学生去带动那些不怎么会的学生。将近一学期下来,有些技术不是很好的学生得到了提升,还培养了锻炼的好习惯,这就是学生的榜样作用。

再次,学生要有能吃苦、不怕累的精神品质,认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课外活动,每天锻炼时间至少一小时。青少年应该要养成早起习惯,早晨起床后,到运动场上呼吸新鲜空气,调节心肺功能,慢跑一到两圈后,做些小步跑练习,压腿部韧带,放松全身肌肉,做些简单的单双杠练习等等。这是一个简单的良好习惯。下午的课外活动,运动时间可长些,运动量可加大些,学生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计划,例如中长跑、球类运动等等,把身体中的多余热量散发出来。想要健康的体魄,那么必须要坚持每天运动。

三、基于本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锻炼方法建议

根据学院学生的体质状况,介绍一种科学的锻炼方法:健康跑。健康跑有利于肥胖的学生进行科学的锻炼身体。学生在进行健康跑时要注意放慢跑速,走跑交替,延长跑程,使人体主动地消耗血糖,同时消耗体内储存的多余脂肪。健康跑后再进行适当的整理运动。对于肥胖的学生来说,健康跑是减肥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如果坚持健康跑一年的话,平均可减少10%~20%的体重。经常参加健康跑的女生,不仅可以降低脂肪固定值,令身体健美,同时还能使腿部肌肉线条变得纤细苗条,但是前提是一定要坚持运动,方能奏效。

由于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力量性练习,除了球类、跑跳和单双杠外,没有其他的器械可以锻炼,所以锻炼效果不是很明显。笔者认为学生除了进行力量性的锻炼外,还应该进行协调性的锻炼,不但可以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提高上课的效率,还能改善和强化神经系统及脏腑器官的功能。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锻炼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在强身健体的时候,还需加强心理方面的辅导,让身心共同发展,做一名健康、优秀的大学生,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篇12

身体自我观念是指个体上关于自己身体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1]。在心理学上,自我是一个独特的、持久的同一身份的我[2]。对自我最早的研究区分出了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主体的“我”是一种能动的,工作于个体内部,负担起组织管理责任以获得自身最大成就的功能;而客体的“我”则是自我知识的总和,是产生自我概念的基础。把自我作为知觉对象来研究,自我也称为自我概念,它作为一种假设的结构用以解释和预测人类的行为,被认为是个体通过自身经验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自我觉知[3]。自我是具有层次性的,身体自我作为自我系统中最早发展起来的部分是个人对自己身体方面的看法,是整体自我概念中一个基础而重要的部分。身体自我由4个部分组成,即身体吸引力、运动能力、力量和身体条件[4]。而体育舞蹈对提高身体自我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身体自我的外表和身体自我能力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中身体自我的外表由身体形态、身体的吸引力和身体健康等几部分构成。经常从事体育舞蹈可以使运动者在生理、心理及体能三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体育舞蹈对提高身体形态的影响

体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体形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育舞蹈能促进青少年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和正确的身体姿态的形成;另一方面,经常从事体育舞蹈可以减少人体多余的脂肪,有助于形成或保持一个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从而有利于自信心的提高。而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对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有重要意义。有调查表明,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描述有积极的影响,每周参加3次以上和累计达到1h的体育活动就能够提高大学生对自己身体描述的认识[5]。也正是因为体育舞蹈对身体形态的特殊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都主动积极的参加体育舞蹈锻炼。

2体育舞蹈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而通过体育舞蹈可以改进人体形态,改善身体机能,增进身体健康,对发展自我满意的身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体育舞蹈的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投入到体育舞蹈锻炼当中的人也越来越多。体育舞蹈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2)体育舞蹈对促进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也有很重要的作用。(3)对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体育舞蹈能够使人的心理素质身体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许多研究表明坚持经常性地体育舞蹈,不仅是一种积极性的休息,同时对增强体质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锻炼,能更好地改善大脑的营养状态,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不断增加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尽快消除身体疲劳,始终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6]。

3体育舞蹈对身体的吸引力的影响

由于体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体形态,所以对提高身体的吸引力也有着很好的作用。拥有一个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人们对自身的满意程度会不断提高,同时,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因此,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拥有一个积极的情绪,而积极的情绪对人体经常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有助于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力,从而使自我身体的吸引力和自我价值感得到明显的提高。

4体育舞蹈对身体自我能力的影响

实践表明,通过体育舞蹈锻炼能有效提高身体自我能力。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练习华尔兹、狐步和伦巴等节奏稍慢的这一类型的体育舞蹈项目,使人们得到高层的幸福感,即精神的幸福,是一种摆脱了一切人世束缚苦恼的超现实的幸福。而对于主观幸福而言,人的主观身体感受比客观身体形象更重要。当一个人感到空虚时,他可以通过体育舞蹈来充实生活,消除空虚感,提高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人们可以通过参加集体舞蹈表演和团体舞等团体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有利于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的各种关系,以提高身体自我的吸引力和适应能力。此外,有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专业训练,人的舞蹈技能会有所提高,而随着舞蹈技能的提高而产生的骄傲和愉快的情绪能促进高自尊心的发展。

总的来说,体育舞蹈对提高身体自我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经常从事体育舞蹈锻炼能够使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极强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形成科学的身体自我概念、良好的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和高自尊心,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都能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台北:华东书局,1998.

[2]潘建芳.青少年身体自我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

[3]孙延林.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2004,(1):20-2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