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8 14:40: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农技推广体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近年来,巴州各县(市)党委、人民政府、编委先后出台了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实行统一管理的批复,制定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彻底解决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等问题,形成了州、县、乡三级的农技推广网络。巴州9县(市)75个乡镇共核定编制605个,其中州级35个,县级246个,乡级324个。定编、定员、定岗工作的完成,稳定了农技推广队伍,确保了农技推广事业稳步发展。
2 创新机制,明确职责,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
(1)确定岗位责任,实行全员聘用制。科学设置岗位,制定岗位责任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范围、服务对象和内容,实行竞聘上岗。
(2)实行分类管理,优化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的结构。
(3)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人员动态管理制度。量化工作指标和任务要求,实行责任追究,推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末位淘汰用人机制。
(4)实行绩效考核。将考评、考核结果直接与农技人员的工资报酬、晋级晋职、评先选优、业务培训挂钩,进一步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服务质量。
3 加强基础建设,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在国家、自治区强农政策的扶持下,巴州农技推广体系基础建设得到了增强。县级农技推广部门相继建立化验室、监测室。有了自己的交通工具。部分县(市)有了自己的试验田,建立了有害生物的预警机制、土壤肥力长期监测点、重大病虫害监控点、阻截带、防范区。
3.2积极探索服务方式的创新
3.2.1转变推广模式
博湖县对农技人员实行包户责任制,每个技术员指导10~20个科技示范户,按照“三个一”的模式开展入户指导培训,即技术人员开具一份技术处方,为示范户提供一套技术明白纸,一块宣传的小黑板指导和服务于农民。
3.2.2项目紧密结合生产一线
通过申报科技推广项目,参与“科技特派员”活动,技术人员带项目、带资金下乡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把科技示范项目安排在科技示范户的地块上,由农技部门提供技术、信息、培训及农资,科技示范户提供土地、劳力,通过试验、示范、展示、培训、信息、田间指导等方式,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送到农户田间地头,使技术部门与农户通过试验、示范、推广项目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双向互动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普及率和到位率。
3.2.3充分发挥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轮台县农技中心积极与华隆公司、远江农工贸公司等龙头企业合作,帮助华隆公司种植工业番茄。农技部门负责种植、技术指导,企业为农技人员提供服务费,保证了酱厂的番茄供应。为了延长酱厂的加工期,农技中心又进行了两年工业番茄的复播试验,2011年设立4个育苗点,复播918(667m2),平均产量4t/667m2以上,农民平均收入1400元/667m2以上。
3.2.4与支农企业建立互利共盈的关系
尉犁县农技中心与县庆回归配肥厂合作,成立配肥站,农技部门负责测土、化验、配方,厂家负责生产销售,使企业与技术部门有机结合,2011年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48.5万(667m2),为农民增收1.45亿元。
3.2.5推行“挂牌上岗”,更好地服务农民
和静县实行科技人员“挂牌上岗”,发放科技服务名片,农牧民可以随时向技术人员咨询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在单位设立一部科技咨询热线,接受技术咨询,并由专人负责解答。遇到需要实地处理的问题,各承包点的技术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农户田间地头予以解决。
4 认真履行农技推广职责,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4.1坚持引进与推广相结合
2011年,和静县引进加工红辣椒、工业番茄、马铃薯、襦玉米、高粱、春小麦、甜菜、孜然等53个新品种进行试验;育苗移栽推广面积达6万(667m2),加工辣椒平均产量干椒400kg/667m2,最高达690kg/667m2;春小麦平均产量452.4kg/667m2,最高达702.6kg/667m2。农业科技含量较5年前提高了4个百分点,农业产值增加了3.7亿元。
4.2坚持与科研院所合作
近年来。和硕县农技中心一直与石河子大学棉花研究所合作,建立加工番茄、辣椒、棉花、玉米、黄豆、药材等新品种的试验基地。每年组织乡镇干部、科技户、专业户到试验基地参观,深受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欢迎,也吸引了巴州内外同行参观学习。
4.3坚持与种业公司合作
农技推广有一个典型做法就是以点带面,以面带片,以片带区。现在我们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只建设到县、乡两级,缺少村级推广网络,这就使我们缺乏最基本的阵地,而这个阵地正是我们农技推广的最基础的点,没有这个点也就带不了面,从而也就带动不了片。过去我们也曾在村里设立科技示范户,虽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效果不明显,也不长久。今年有项目,可能影响力大一些,没有了就又趋于平淡。因为,村示范户没有终生为农技推广做贡献的职责,另外,没有村级推广网络,县、乡两级技术人员到村里缺少一个农技联络员,给农技推广工作也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难。所以说建立和完善村级推广网络是当前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农技推广体系运行不灵活,缺乏激励机制是制约农技推广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农技推广亦然。人们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工作,没有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这就与现行的体制和机制有关,体制运行不灵活,缺乏激励是产生这种现象最直接的原因,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唯有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才能实现。下面我们将这方面的改革谈一点粗浅想法。
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有――人性化的管理,量性化考核,理性化激励,个性化发展,和谐化前进;
人性化管理是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改革是搞和谐,不是搞矛盾,更不是激化矛盾。人性化管理就是针对当前农技推广工作人员的现状,采取人性化管理,不搞一刀切,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发挥自身的长处,安排合适的岗位,取长补短,给其一个适合发挥长处的环境,让其健康舒心地工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量性化考核是改革的关键,掌握好,那么改革一定出成效。那么怎么量化呢?可以按照事业单位人员考核标准:德、能、勤、绩这四个方面以按百分制来打分:德占20%,能占 20%,勤占30%,绩占30%;这种考核可采取三步走:一是自己给自己打分,二是同事们打分,三是领导们打分,这样能够有效地阻止打分的不公平性和偏差性。还有考核要达到有凭有据,必须建立个人信息档案,这样做的好处有四:第一是在考核打分时不会出现凭印象打分,第二是还能掌握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第三是了解职工的整体素质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第四是能了解职工的整体素质和学习情况,第五还能从职工学习、心得体会中找到一些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为今后的农技推广更好发展提供帮助。
理性化激励是改革的动力,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学生时代的上进心就比较强,而参加工作后上进心反而弱了呢?这与当前没有激励机制有关。学校中对三好学生还发个奖状和奖品,而现在的单位上是干多于少一个样,你说谁会多干呢!至于为什么说理性呢?我们是这样想得:既然是激励就是对那些平时上班不积极,责任心不强的人员有所触动,使他们能够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拉开太大的距离,变激励为刺激,效果反而不好,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出现不和谐的局面,甚至会出现拖后腿不配合的局面,这就与我们当初的想法背道而驰了。
个性化发展是改革的升华,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五个指头伸出来还不一样长。这就要求我们在培训和使用人才和时要注意观察和培养自我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内在潜能,使之成为某一学科的专家,然后再通过单位上互相学习交流配合,提升每位专家的工作能力,最终实现一专多能,一专博学的工作局面。
0.引言
农业生产作为我国的第一主导产业足以证明农技推广的重要性,并且农业生产要想提高产量,就必须要依靠科学的生产技术做铺垫,才能促进农业生产又好又快的发展。并且近年来,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问题严重威胁到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于乡镇等基层地区而言。由于乡镇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所以各项科学技术和机械设备的应用都不到位,因此必须要详细的掌握基本的农技知识和生产措施,才能确保农业生产能够可持续的发展。并且科学专业的农技推广可以有效地预防病虫害,并加速优良品种的种植培育,从而有效地提高产量和质量。因此必须要加强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才能为进一步提高乡镇地区的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1.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乡镇地区的农技推广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现状,但是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且与其他城市相比处于相对滞后的发展状态。因此,必须要在乡镇地区多成立农技推广机构,并积极做好实践指导工作,才能将农技推广落实到实际应用中。根据数据调查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国五个系统共有基层农技推广机构 12.6 万个,其中县级 2.4 万个,县以下 10.2 万个,其中区域性推广机构 3817 个,且与2005相比呈现缓慢的增长趋势[1]。因此我们说乡镇农技推广基本处于相对缓慢的发展现状。并且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视,并逐渐采取了相关政策方面的帮助,从而使得乡镇地区农技推广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相对稳定。此外农技推广的范围和种类也在不断的扩大,且逐渐将农技推广人员分散到全国各地,从而有效地增加了乡镇地区的农技推广人数。
1.2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2.1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乡镇地区对农技推广的认识依然有许多不全面地地方,例如:对农技推广的宣传、学习、及法律等方面的认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技推广的长远发展。甚至有的人片面的认为农技推广只是单方面的向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从而忽视了农技推广体系的完整性,并且大大降低了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农民的接受能力。因此不全面、不系统、不健全的认识严重制约了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顺利实施。
1.2.2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农技推广相关事项主要由政府管理,并向以下各个省市县级单位下达命令和相关指示。并且农业部门只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指导,从而造成政府部门与农业部门的管理内容出现矛盾冲突。目前管理体制总体呈现的趋势大致为农业部门管事不管人,从而导致农技推广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达不到标准要求。而乡镇政府部门管人不管事,从而导致许多实践性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因此这种管理体制会造成农技推广工作严重脱节[2]。并且无论是管事还是管人,只有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推广力度。
1.2.3经费不足、农业推广队伍建设滞后
经费是支撑乡镇农技推广的重要动力资源,一旦资金出现短缺就会导致推广体系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得不到保障。并且农技推广是面向大众的,所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设施建设必须齐全,包括办公房和办公电话等配套设施必须齐全,才能保证农技推广能够真正的面向大众。据调查,目前乡镇地区大多数农技推广机构用于采集样本的照相机和课题研究的投影仪等设备少之又少,从而导致工作水平相对落后。此外农业部门并没有按照各个乡镇地区的面积及地理因素配置相应的农技推广人员,从而导致农技推广人员的数量与土地面积不成比例,迫使各个地区的农技推广出现年龄和技术断档甚至是不同步等问题。
2.改善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对策
2.1强化农技推广公益定位
由于农技推广是国家发起的一项大型的工艺推广政策,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帮助乡镇地区的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上病虫害及种植业、畜牧业的各项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性问题,从而起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作用。因此我们说农技推广是一项服务于民的惠民项目,所以必须要把农技推广的公益定位深入人心,才能加强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的认识农技推广的作用。因此必须要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并按照“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因地制宜、稳慎推进”的要求,重新对农技推广的结构和计划进行调节,便于提高乡镇农技推广对农民的吸引力[3]。
2.2扩大农技推广领域
目前我国农技推广主要集中在农民的生产上,并没有融入到农民的生活中,从而无法真正的让农民认识和了解农技推广。因此必须要扩大农技推广的范围,并逐渐向农民的生活领域扩展,例如:扩展到经济、法律、管理等层面,从而有效地丰富农民的生活,并提高农技推广更好地为农民提供致富道路。
2.3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农技推广人员必须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才能有效地发挥农技推广力度。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鼓励大学毕业生就加入到农技推广的队伍中,并通过采取相应的鼓励政策吸引大学生加入。此外还要定期组织农技推广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从而有效地提高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成立相关培训机构加大培训力度,从而实现农技人员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大多数乡镇地区的农技推广在长期坚持下,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有新技术应用到农技推广中,从而有效地为农技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并且农业生产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对我国的综合国力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必须要加强农技推广体系的覆盖面和推广力度,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基层地区的农业水平。总的来说,只有提高对农技推广的重视程度并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推广制度和推广措施,才能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科]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013-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力显著提升,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然而,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就必须依靠科技力量的支撑。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加强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的主要措施之一,要将先进科技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目前,我国农技推广体系虽相对稳定,各个分支无较大变动,农技推广人员数量较为稳定。但稳定并不代表发达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仍需切实加强发展与改革。
一、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完善
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直接决定着农技推广事业的健康运行,乡、县是农技推广体系的主力军,虽然目前大多数乡、县均设有农技推广中心或推广站等机构,但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畅,推广体系不完善,技术指导不到位,导致农技推广体系与农业实际相互脱节。此外,许多部门对农技推广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应的宣传、学习不到位,导致相关人员对农技推广的认识不深刻、不全面、不到位,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健康发展。
2.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偏低
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农技推广体系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农技推广人员存在“三多三少”的突出问题,所谓“三多三少”;即指非专业人员多、高龄者多,年轻人少、高学历者多、低学学历少。且在择员问题上把关不严格、程序不规范,导致基层农技推广人的素质普遍偏低,影响和制约了农技推广工作的扎实顺利开展。
3.经费投入不足、装备落后
经费投入是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雄厚的经费投入为支撑,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将难以落实。目前,我国乡、县政府普遍存在财政困难、经费不足等问题,导致无力投入足够的资金切实加强和改善农技推广的装备水平。虽然各级政府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资金投入,但许多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依然入不敷出。因农技推广部门是非盈利性组织,无法自给自足,导致事业经费严重欠缺,推广人员工资低,直接阻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和改革的几点建议
1.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和推广人员选拔体系
完善管理体制是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健康发展的“主骨架”,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需直接落实到乡镇和农村,然而,同时必须保证县级推广部门有足够的资金和试验场所以及完善的设备,由县级统一管理乡镇和农村,使农技推广体系一体化,以便于管理。此外,农技推广人员素质直接影响着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故必须切实加强农技推广人员选拔体系,通过提高推广人员工资、改善推广人员福利,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宣传,组织学习农技推广前沿技术,使农技推广人员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更深的理解和更浓烈的兴趣。最后,要定期进行农技推广人员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可增强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在精神层面上推动农技推广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2.加大经费投入和装备更新
经费投入是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发展与改革的基础,没有强有力的经费投入为后盾,一切计划、制度都将成为空谈。各级政府应切实加大农技推广的经费投入和合理分配,使最需要经费的地方得到最大的补助,还应严格监督财力流向,防治财力因种种原因而流失。其中的重中之重是配备完善先进的设备,先进的设备是农技推广工作的依托,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便于统一管理和服务。此外还应搞好农业装备的配套推广。农业科技是一项复杂的由多项单一的技术科学地组合而成的一项系统技术,以此达到功能更加完备、工作效率更高的目的。
3.改革基层农技推广运行体制
改革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需建立完善的运行体制,包括财务管理体制、考勤管理体制、卫生管理体制、绩效评比管理体制的等相关制度。将农技推广制度化,用工作成果评价优劣,以确保农技推广人员承担应有的责任,同时积极组织工作考核评比,给予优异人员一定的经济奖励,或者设置评比栏将每月工作成果公诸于众,借此增强农技推广人员的竞争意识。其次,建立农民需求反馈机制,了解农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何快速推广农业技术,甚至可以设定专门的反馈日,切实落实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另外,要切实加强先进技术、市场信息的搜集、整理、归纳、总结,再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农民,加强先进技术的推广。再次是加强农业技术科研研究。在推广农技的过程中研究相关农业技术,将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这方面包括农产品加工技术、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管理技术等等。最后是加强后续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更深层次的研修,培养出更专业更高素质的人才,以此推动农技推广事业的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结语
农业发展靠国家政策、经费投入、农业科技。中国是世界第一农业大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完善关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上至政府下至百姓以及社会各层人士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
参考文献
[1]郑启军,冷妍,商颍,申华梅,郑永胜,于东明。由磐石农业技术推广史谈对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认识[j]吉林农业.2011(04).
[2]邢婕,金明珠.农业技术推广研究之现状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