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9 16:25: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管理的基础理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进入21世纪,竞争日益加剧,降价现象也许不是普遍趋势,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现在的市场比十年前面临着更激烈的价格竞争。在许多西方国家,商业街和购物城都在持续降价,不仅如此,包括上游的供货商,原材料和产品也都在降价。
全球竞争加剧已经使得价格达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形成这种市场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国外竞争者涌入市场,参与竞争,而他们的生产成本比较低。作为主要生产商的迅速崛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二,贸易壁垒的撤除,市场自由度的增加都使得新的竞争者更加易于进入市场,这一现象使得许多行业的企业过剩,导致供给过剩,增加了降价的压力。
第三,Internet技术的使得价格信息的对比十分便捷。Internet技术同时使得拍卖和交易在整个行业范围内进行,这也助长了降价的趋势。
第四,顾客和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产品的价值。曾经一度,品牌和供应商具有一定的价格号召力,因为当时市场认为不可能以较低的价格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为了缓解不断的降价压力,保证一定的利润水平,企业必须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以度过降价的危机。由于企业已经实施了许多降低成本的方法与策略,所以想寻找到新的成本降低方法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认为,降低成本最后的机会就存在于供应链而非企业自身的运作中。因此,加强供应链成本管理,降低包括物流成本在内的供应链总成本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为此,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并供应链成本管理,其中Seuring对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定义是“对供应链中的所有成本进行和控制的方法和概念”。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供应链成本管理比一般的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更加重视交易成本和作业成本的优化,同时要将成本管理提高到战略层面上,追求“精益管理”。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是一种跨企业成本管理, 它拓展了成本管理思想到整个供应链, 意味着成本管理方法跨越了组织边界, 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更为复杂。
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
供应链成本管理虽然是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但追求其理论渊源,与前人关于成本管理的各种研究理论是分不开的。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价值链理论、委托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组织间成本管理理论等等。
(一)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概念由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倡导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规划和管理,以帮助企业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价值链分析思想认为,每一个企业所从事的在上和技术上有明确界限的各项活动都是价值活动,这些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共同作用为企业创造价值,从而形成企业的价值链。比如,每一种产品从最初的原材料投入至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要经历无数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作业链。这种作业链既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价值创造和增值的过程,从而形成竞争战略上的价值链。
价值链分为三种:企业内部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前两种价值链。企业内部在运作过程中可以分解为多个单元价值链,每个单元价值链既会产生价值,也会消耗成本。某一个价值链单元是否创造价值,关键是看它是否提供了后续价值链单元的所需,是否降低了后续价值链单元的成本。同时,任何一个企业均处于某行业价值链的某一段,价值链的上游是它的原材料或产品的供应商,下游是其分销商或最终顾客。这种价值链的相互联系成为降低价值链单元的成本及最终成本的重要因素,而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成本降低则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价值链分析对于成本管理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拓展了成本管理的视角,将成本管理的重心延伸到了组织边界,不只是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包括了价值链伙伴。
(二)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人对人的激励,即问题,包括提高效果和降低成本。从广义上说,存在合作的地方就存在委托关系,而供应链成本管理强调的就是关系管理,也就是合作与协调,因此委托理论为其提供了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框架。
根据委托理论来分析处于供应链中的企业,处于上游的企业所扮演的是方的角色,而下游企业是委托方角色。存在委托关系就必然要发生成本,包括激励成本、协调成本和人问题成本等。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就需要对这些成本进行分析,以期降低成本,优化效果,使链条间企业的关系成本最低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
(三)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Transanction Costs),又称交易费用,最早由罗纳德科斯在研究企业性质时提出,是指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谈判、签约、激励、监督履约等的费用。毫无疑问,利用外部资源将带来大量的交易成本。这就需要一种“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分销商、零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链结构模式”,这就是供应链。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对供应链成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大致包括: (1) 寻找价格的费用;(2) 识别产品部件的信息费用;(3) 考核费用;(4) 贡献测度费用。另外,供应链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建立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利益共享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各企业在供应链整体运作中的贡献。由于分解和考核各企业的贡献是困难的,这时会存在索取价格超过应得价格的情况,以至于人的仲裁必不可少,这也是供应链交易成本的内容之一。因此,为了降低整个供应链的交易成本,企业之间应该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彼此信任,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
(四)组织间成本管理
组织间成本管理(Interorganizational Cost Management,ICM)是对供应链中有合作关系的相关企业进行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是通过共同的努力来降低成本。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所有参与的企业应该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同坐一条船”,并且要鼓励他们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而不是他们自身的效率。如果整个供应链变的更加效率,那么他们分得的利润也就更多。因此,组织间成本管理是一种增加整个供应链利润的方法。由于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协调,所以它只适用于精细型供应链,因为在精细型供应链中,买卖双方互相,信息共享程度也很高。为了使组织间成本管理行之有效,任何改进措施取得的超额利润应该让所有参与的企业共享。这种共享可以刺激到所有参与企业可以更好的共同合作。
在供应链中,可以有三种途径来组织间成本管理来协调降低成本的活动。第一,它可以帮助企业、它的顾客和它的供应商寻求到新的来设计产品,以使得它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生产产品。第二,它可以帮助企业和它的供应商寻求方法在生产的过程中更进一步的降低产品成本。第三,它可以帮助企业寻求方法使得企业间的交接地更有效率。
当然,供应链成本管理基础除了上述的理论之外,还包括博弈论、约束理论、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等等,本文对这些理论不再叙述。
三、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方法
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的成本管理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为广泛的几种方法分别是: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
(一)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丰田(TOYOTA)在60年代开发出的成本管理方法,这一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采用。目标成本法的目的在于将客户需求转化为所有相关流程的强制性竞争约束,以此来保证将来的产品能够创造出利润。
目标成本法的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市场驱动型成本核算是确定产品的准许成本。这是产品在预期销售价格下销售,并且保证一定利润水平时所能发生的最高成本,准许成本是由目标销售价格减去目标利润得到的;第二个部分就是确定可完成的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第三部分就是设定产品包含的每个组件的目标成本。
购货方的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决定了供应商的销售价格,从而就将它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转嫁给了供应商。因为这种压力是通过组件转移的,因此为供应商成本降低工作的重点指明了方向。其结果就是购货方与供应商共同合作,进行成本管理工作。正是因为这种携手合作对于目标成本法效果的重要性,导致了目标成本法真正成为一种跨企业成本管理的技术。其跨企业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购货方必须设定可完成的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如果供应商认为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无法完成,那么会降低他们努力的积极性。第二,购货方必须选择适当的方法对供应商应用目标成本法。这个的核心在于他们在设置成本降低目标和如何完成它们时是否给予供应商足够的自由空间。第三,购货方可以设置激励系统来激发供应商的创新能力和提高成本降低率。
(二)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以作业为成本核算对象,基于这样的理念:作业消耗资源,产品和服务耗费作业。其目标是将成本动因引起的资源消耗更合理地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去。企业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法识别出那些与最终顾客的效用无关的作业,并通过减少或完全剔除这类无增值作业来降低成本,这样企业就可以更好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并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供应链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发生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因此,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应该站在供应链的视角上,以作业和交易为基础间接费用来优化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企业内部的间接成本以作业为成本动因进行分析,而企业间的间接成本(交易成本)就需要以企业间发生的各种交易行为,如谈判、买卖等,为基础进行分析。
(三)生命周期成本法
目前,对于生命周期成本法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理解,大多是依据Blanchard和Fabrycky的定义,“生命周期成本是指在系统的生命周期中与该系统相关的所有成本”。在生命周期成本法系统中,产品使用者承担的成本(包括使用成本和周期结束成本)负责补充传统上由产品生产商所承担的成本。并且除了考虑实物流程及其相关物资和能源流动(LCI)的成本外,还要考虑劳动力和使用知识(如专利)的成本以及交易成本(如信息流)。例如,在生命周期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开发成本。
在采用生命周期成本法下,就可以确定产品开发、生产、使用、周期结束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并据此识别生命周期和供应链中的成本驱动因素和其悖反关系,以开发和生产最小总成本的产品。
(四)改善成本法
改善成本法(kaizen costing)是供应链上各企业在产品生产阶段的最主要的成本约束机制。改善成本法也是一种前馈型的成本管理方法,它是通过预期的成本降低需要来制定产品成本的降低目标,而不是当成本超标已经发生后才做出反应。并且,通过改善成本法的实施,可以使成本降低压力持续于整个的产品生命周期。
将改善成本法局限于某个企业内部,将忽视供应链上游和下游企业进一步节约成本的潜力。改善成本法在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的跨组织应用是通过大量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挖掘所有的成本降低机会。改善成本法可以看作是目标成本法在产品生产阶段的延伸,在跨组织成本管理中改善成本法的应用与目标成本法有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改善成本法同样是一种需要购货商和供应商共同合作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企业都将共同实施改善成本法。这种合作使得企业可以实现在单独进行成本管理时所不能达到的成本节约。改善成本法的跨组织应用既可以由购货商发起,也可以由供应商发起。例如,购货商可以向供应商委派设计工程师或提供技术支持;供应商可以在购货商的配合下寻求新的部件设计方法。
第二,“价格传递机制”在改善成本法中依然有效。购货商的改善成本管理体系同样可以通过确定供应商的改善成本降低目标,将市场压力传递给它的供应商。所以,制定合理的改善成本降低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价格传递机制”将失去效用。但是,在改善成本法中,购货商并不是针对于降低某一特定产品的成本,而是对所有的外包部件规定一个统一的成本降低比率。所以,供应链的改善成本管理在企业之间是相关联的,而不是像目标成本管理那样在相关企业间实现首尾连接。
四、结论
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一种跨企业的成本管理,其视野超越了企业内部,而是将成本的含义延伸到了整个供应链上企业的作业成本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其目标是优化、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的总成本。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为委托理论、精益成本管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管理方法主要有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等。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对于供应链管理水平以及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Robin Cooper, Regine Slagmulder. Supply chain development for the lean enterprise——interorganizational cost management. Productivity Inc, 1999
[2]A Gunasekaran,H James Williams,Ronald E McGaughey.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costing system in new enterprise,Technovation,2005(25)
[3]Stefan A.Seuring,Green Supply Chain Costing,GMI33 spring 2001
[4]Stefan Seuring,Maria Goldbach,供应链成本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是国内会计本质论的两种代表性观点。对于会计信息论最早的权威性解释是由美国会计学会(AAA)于1966年在其发表的《基础理论说明》中提出的。该说明指出“会计是为了使信息使用者能够作出有根据的判断和决策而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过程”,“就本质而言,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其后的1978年,FASB在其发表的《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中指出“编制财务报告应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娄尔行译,1992)。我国以着名会计学家葛家澍、余绪缨为代表的信息系统论者也认为“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它……起反映职能;又能起监督、预测、规定和分析等控制职能”(葛家澍,1983)。
应当承认,会计自产生以来,就一直与记账、算账、报账时刻相伴、密不可分,从刻契记事、绘图记事、结绳记事等单式记账到复式簿记的发展历程;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等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处处映射和打上了“记账”的烙印。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逐渐分离及公司制企业的发展,企业或业主靠自身的积累难以满足规模急剧扩张的要求,向外筹资已成必然。会计信息从而成为联系股份公司与资本市场的纽带,并对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起着相当重要的导向作用。财务会计则主要承担了记录和报告会计信息的工作。若循着这些“轨迹”的表象来看,得出会计是一个按照特定规则处理、以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信息系统论的观点是合乎逻辑的,“财务会计对外”也就顺理成章。但是以信息系统来概括会计的全部内容仍有以偏概全之嫌,即使抛开很难用信息系统来概括的管理会计的内容不说,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内部控制制度、财产清查等防弊措施也无不显示出会计的管理职能。
(一)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质的具体化和外在表现。按照的哲学观点:本质是事物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本质是对现象和实践的抽象,必须透过现象才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系统论的原理也告诉我们,本质是“结构的描述”,“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类要素统一组合的秩序和方式”,功能是“过程的秩序”;系统的特性首先取决于它的结构,结构的不同可以使同类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如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只是由于结构不同,以致面貌、功能和性质完全不同。亦即结构决定功能、功能表现结构。会计职能作为客观内在于会计系统中的功能,是结构和本质的体现,它回答了会计能干些什么的问题。既然信息系统者自始至终也承认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预测、规定和分析等控制职能,并认为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质的具体化,或者说,是会计这一客观事物的内在要求(葛家澍,1986),那么会计的本质属性归结为一种管理活动,形成会计管理的概念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二)会计是“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过程”。会计是为了使信息使用者能够作出有根据的判断和决策而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过程(AAA.1966)。这个过程也是对各种行为及产权关系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计始终发挥“反映及监督、预测、规定和分析等控制职能”。即使从事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会计人员也要做大量的抉择工作,如分析确认各项资产、负债及各种营业收入和费用;选择据以计量各种资产的属性——原始成本、现时重置成本、市场价值、预计可变现净值或期望的现金流量现值等;从可供选择的众多方法中选择合理的方法,将成本在各产品、各期间(如计算折旧),或者在各工序之间进行分配;最后还必须就财务报告所载信息汇总或分解程度作出抉择。如公司的财务报表要分成几个业务或地区分部?应将哪些附属公司的财务报表纳入合并的范围?尤其是在编制报表时,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各项质量特征要求,将引导他们在各种反映经济情况的可用办法之中作出有效的抉择,特别是那些准则或制度尚无明确规定的业务。诸如此类的抉择可以说无处不在。这种抉择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作为会计核算的最终产品,会计信息也只是相关者决策所需的一种工具,凭证、账簿、报表等是会计信息的载体。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最终影响着人们的决策行为,执行这些决策的结果从微观上看,促进企业提高效率;从宏观上看讲,则使社会的资源得到了合理、有效的分配和使用。其中会计信息成了会计发挥引导各利益相关者决策、优化资源配置等功能的媒介。即提供信息是为了相关者的管理决策而非会计的根本目的。而决策是相关者在经济活动中,对于稀缺资源的各种备选用途作出合理选择的一个过程,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它绝不仅指“拍板定案”的一瞬间,而是包括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拟定备选方案和选定方案三个主要步骤的一个完整过程。
(三)会计从一开始就是以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目的而产生的。从本质而言,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社会活动,其职能…一是反映(观念总结),二是监督(控制);……无
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会计不仅是管理经济的一个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杨纪琬、阎达五,1980)。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都由财务会计报告,以价值形式综合地反映出来,它是一种价值抽象。目的是总结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规划未来的目的是设定目标,根据目标而行动产生实践,将实践记录下来并加以总结,再与目标相比较,所得差异作为反馈信息去校正行动的偏差,使之与目标相一致。按照控制论的原理:当实际运行状态与目标偏离时,反馈得越及时,越容易得到控制。因而需要将整个过程分为若干时段,定期取得监测数据,以便与目标相比较。即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从时间序列上所进行的人为划分,实际上它们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控制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会计侧重于实际运行状态的记录和总结;管理会计中的预测、决策和预算编制等是设定目标所必须的技术。记录、分类、报告企业财务状况和计算期间损益并非会计的根本目的,而是管理控制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必然要求,即观念总结是手段,过程控制才是根本目的。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对象的同一性:融合的客观基础
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人直接参加的、按照预定目标,通过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讲求效果的一种社会实践和管理活动,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并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传统的会计过多地注重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产、资金等物资资本,认为会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即注重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而忽略了主宰和决定这些因素的人及其行为。随着科学技术和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会计主体认识和改造能力不断提高,会计客体被作用的范围及深度便不断得以扩展。如何核算、监督和控制人力资源、智力资本等已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所共同面对的难题。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之上的,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直接依据的经济。知识经济拓展了企业经济资源的范围,使企业资源趋于多元化,人力资源、智力资源成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的战略性资源。企业成为作业链、价值链、知识链和行为链的统一体,会计管理模式将从以财务资本为核心向以知识资本管理为核心转化。出于对经济效益和经济利益的追求,企业在利用会计对经济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同时,必然要影响和改变人的行为,以达到管理和控制的目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对象已不仅包括物资或价值的运动过程,还应包括与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时刻相伴的、体现出资者、经营者、职工等各利益相关者经济关系的产权流。换句话说,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物资运动过程及“信息流”只是会计对象的外在表现形式,会计不仅影响和控制社会再生产的物资方面,它还要影响和控制处于社会再生产各阶段中各利益相关者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进一步对再生产过程施加影响。
从总体上来说,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对象应该是一致的,即是以物资运动和价值运动为基础,以信息运动为纽带,体现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的社会再生产过程。财务会计核算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信息来影响人们的决策及其行为;管理会计则运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人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本质而言都是对企业的各资源要素的产权变动及其交易所进行的确认、计量、报告及规划、控制。只不过由于分工的不同,二者在“时”、“空”两方面各有侧重而已。财务会计的对象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为主;管理会计则是利用相关信息对企业及其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和指导,它是对财务会计的客体“情况”进行的再加工。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最终目标的一致性:融合的主要原因
会计目标是会计管理意欲达到的境地或实现的要求,它决定于会计的本质。受信息系统论等的影响,人们大多认为财务会计主要是向外部用户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通用信息,管理会计则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当局。事实上,不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或对内报告与对外报告,他们均忽视了:(1)财务会计或财务报告的目标并不等于会计的目标。作为会计信息的输出载体,财务报告只是财务会计的结果而非财务会计乃至会计的全部。而且财务报告也只是利益相关者决策所需信息的一种来源,相关者需要将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和从其他渠道得到的有用信息结合起来才能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2)管理会计是基于会计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在原来主要为财务报告服务的成本会计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从传统的单一的会计体系中分离出来的,甚至可以说是脱胎于传统的财务会计。也正是在管理会计产生之后,会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才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各利益相关者更加关注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人力资源、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也需要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共同提供的信息。现代会计(财务会计)一方面要着重体现为各产权主体——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政府管理当局等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则应突出法人所有权的管理权能(管理会计),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来维护各产权主体的收益权、分配权等财产权利。二者统一服务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总体要求,共同实现“维护各利益相关者权益、提高效益”这一会计的终极目标。
维护权益:在会计管理系统中,财务会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纯核算工作,确认、计量、报告会计事项的目的在于认定或确认产权关系,反映产权结构的变化,并将结果输出给各产权主体;会计监督的直接目的也是为了检查、验证企业法人与各利益相关者是否按照既定的制度或契约运行及界定好的产权结构是否遭到了破坏,产权主体的利益有无受到侵蚀。管理会计通过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分析评价等合理运用和配置企业的以智力资本为核心的各项资源要素,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各产权主体的切身利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均运用了专门的会计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反映和总结,二者皆是出于保护产权关系、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这一根本目的。
提高效益:(1)经济效益。人类物质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客观上要求人们必须合理地分配和有效地使用资源。而对资源分配和使用加以反映和监督的有效且最佳形式就是会计。因此,会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只是会计工作的基础,更重要、更有价值的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仅仅依靠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是无济于事的,还必须综合运用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诸如投资决策分析法、本量利分析、责任会计、预算管理等具体措施和方法。(2)社会效益。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以知识的生产和人的智力的充分发挥为支撑,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通过持续、全面的创新,最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企业只是复杂社会契约网络的结点,它不应仅仅从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出发,而且还必须有效地利用和培养人力资源,并从空间上将周围的环境纳入到会计管理系统中去,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提高其在所处社区的良好形象,衡量和揭示其活动对社会、环境等带来的影响。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社会效益,维护生态效益。
在20世纪后期,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出现大幅度变化,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广大企业之中,企业逐渐迈入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竞争从物质因素转变为知识与人力资源的配置。在这种新型市场环境下,战略管理专业的学者逐渐开始重视人的因素,资源基础理论理论逐渐被广大企业领导者所接受。
一、资源基础理论
在哈佛大学专家学者的研究下,认为每个行业中都会存在5类竞争元素,而企业在分析外部市场环境的过程中,也需要制定出基础性的竞争战略计划,竞争战略需要满足低成本、差异化、集中化三种因素。企业以外部环境因素来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一过程是从外至内的阶段。资源基础理论(RBV)中提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自身存在的特异性资源,而不受外部环境影响,这个过程则是一种从内至外的阶段。资源基础理论主要由20世纪中期的经济学者提出,目前,我国学术界与企业界也开始对该理论进行研究。
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为了长期保持健康发展,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则是一种非常先进的主流管理模式。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人力是保证企业可以长时间发展的战略资源,尤其是特殊岗位、专业人才,均有其不可取代的特点,这些特点无法通过一般员工取代。企业为了实现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在战略高度上管理与分析人力资源的作用,使企业获得更加强大的竞争优势,将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相互结合,为企业获得最佳的绩效。
资源基础理论可以将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结合,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者需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现,以现有人力资源作为发展核心,重点加强吸引核心人才的能力,建立出符合资源基础理论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资源基础理论中提出,企业必须根据战略发展目标制定出符合标准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根据现有资源情况,将人才根据竞争优势度进行划分,每类人才均需采取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二、战略人力管理模式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构建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模式之一,而且也为战略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方面的支持。在构建战略人力管理模式时,需要明确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两个不同系统的差异,人力资源指的是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负责管理人力资本的方法与工具。
(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就是人力资源,所以在构建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分析人力资源的价值性、唯一性、稀有性,深入了解该资源的战略资源属性。多数学者认为,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是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则是多种资源的整合,由于复杂多样的人力资源整合模式,使竞争对手无法轻易模仿,这种条件则成为了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这一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主要由“物质”因素决定,采取单一的管理模式可以被竞争对手复制与借用,而人力资源的影响因素则是受到“人员”因素决定,人员自身特点各不相同,所以其他企业无法通过后天进行模仿,这种差异化则代表了人力资源的不可替代性,竞争对手为了复制与模仿,就需要通过“挖墙脚”的方式进行,这种资源方面的付出使其他企业复制的难度大幅度增加。
(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以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设计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则成为了不同子系统之间相互补充的关键因素。每个企业都有其不同的发展目标,所以企业的管理模式存在较大独特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竞争优势的关系较为模糊,这种特异性使竞争对手无法进行复制与模仿。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完成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但是这种理论仍然存在局限性,这是因为实际工作过程中,企业为了获得人才花费的大量时间与资源,已经偏离了人力资源管理为主的观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会出现偏差。
结语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制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表示了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作用,也说明了人才对企业维持核心竞争力造成的影响。企业必须了解自身的人力资源条件,建立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使人力资源发展可以维持良好的合理性、可持续性、唯一性,为企业长时间保持竞争优势提供帮助。在工作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需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彻底发挥出资源基础理论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使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满足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提高资源基础理论的应用效果,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107-02
一、概念界定与文献掌握情况
财务管理理论系统从内容上可以划分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本研究所综述的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主要指财务管理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基本范畴、财务管理方法、价值观念、市场效率和治理结构等。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财务管理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随着现代财务管理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也在不断的演化,已经形成了较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和较为规范的理论体系。对其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趋势展开文献综述,可使研究者对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发展形成明确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等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近三十年来的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密切相关的研究论文约为700余篇,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学术研究专著。为系统梳理中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和最近研究进展,本论文重点对2007—2012年近六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出于对其代表性和可行性的考虑,将视线集中在相关学科的核心刊物和CSSCI来源期刊上。
二、中国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研究的历史沿革与文献述评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经历了从缓慢积累到繁荣发展的过程。从哲学的观点看,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的概括和抽象,对实践具有指导和预测的作用,财务管理理论也具有这样的哲学逻辑。本研究将中国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历史沿革划分为三个时期,并对其代表性文献进行综述。
样本文献统计与文献综述表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在1992年之前相对比较薄弱。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渐渐引入西方的财务管理理论,并在自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这一现状引发了中国研究者的研究热情,如毛付根教授(1995)在《财务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中分析了财务管理思想的起源以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分水岭,分析了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和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发展与变革的基本脉胳[2]。1995年之后,相关的理论研究逐步出现并呈现积极发展趋势。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理财环境出现了重大变迁,中国财务管理的地位、作用、目标和使命都出现了重大变化,直接促成了财务管理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体系逐步健全,财务管理研究得到了更深入的探索和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研究主要以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构建或构想为主,如王化成、陈兴述,汤谷良等学者在这一时期深入探索财务管理的理论框架、理论体系的构建等[2]。这一时期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经典的理论观点,如王化成教授(2001)总结了20世纪财务管理的五次发展浪潮[3];陈兴述(2001)从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两方面论述了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创新[4]。
在知识主导的21世纪,传统财务管理已经表现出与当今理财环境的不适应,中国迎来一个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并重的理财阶段,迫切需要构建或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郭泽光等(2002)基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环境,提出财务管理理论必须进行全面创新,包括建立企业财务理念体系、确立新的财务管理目标和拓展财务理论研究内容等三方面[5]。随着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大量引入,如资本结构理论、投资组合理论、企业并购理论、企业股利分配政策等,及其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使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研究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
切合中国企业所处的新兴经济环境,张兆国基于知识经济的背景,提出财务管理创新应集中在观念的更新、目标的重组、内容的调整与拓展三大方面[6]。魏明海提出从公司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道德风险、交易成本和所有权成本、人力资本等理论方面研究公司财务理论的新视角[7]。朱明秀基于人力资本产权化的影响和资本范围的重新界定,提出财务管理的内容、理念、方法和主体将发生变化,同时支撑财务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也将调整[8]。李心合基于对西方财务管理理论贫困化的分析,提出财务管理理论在内容结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三大方面的出路[9]。近年来,一批年轻学者和企业界人士积极展开对不同组织的财务管理的分类研究,如企业集团、证券公司、非营利性机构的财务管理理论等。
三、中国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趋势
关于中国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或发展趋势的研究,中国学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前期成果,观点各具特色[10]。本文结合研究现状与未来研究趋势,提出如下可待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的创新
中国传统经济理论所运用的基本是宏观的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微观的和定量的研究相对较少。就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方法而言,需要在进行规范研究的同时,下更大的力气开展实证研究,以增强研究的可靠性。随着运筹学、数学等为财务管理提供基础工具支持的学科的发展,从而为企业理财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量化财务模型提供了支持,如定量预测、滚动预算、风险决策及不确定性决策等。特别是当跨国资本经营目标确定后,财务管理就要运用价值管理的方法,将经营目标进行分解、量化,作出实现经营目标的规划,为企业进行跨国投资与融资,优化跨国资本存量和流量,防范与控制外汇风险提供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此外,旨在防范风险、提高效率的财务控制方法和包含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的指标在内的财务分析方法等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满足新的环境对于财务管理的要求。
(二)研究视角的创新
1.绿色财务管理理论问题研究。党的十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在保证企业盈利的同时,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应成为财务管理的出发点。即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包括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耗费、资金回收、资金分配等各项活动安排都应充分考虑导入环境因素。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外绿色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都已较为成熟,国内学者进行研究对此也有所介绍和借鉴,主要涉及绿色财务在中国应用的意义、概念、目标、内容和体系设计等基础理论。绿色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应成为未来研究创新的重点。
2.人力资本视角下的财务管理理论问题。人力资本产权化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以人为本既是中国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也应成为现代企业的理财理念。人力资源作为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的载体,拥有对其所具有的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占有、使用、分配、控制和索取等权利。人力资本无疑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资本。传统财务管理理论集中于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研究,是以“物”为本的财务理论,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化和人力资本的产权化,未来应该重视人力资本财务理论问题的研究,人力资本应作为企业资本参与到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分配管理中。
3.关于供应链企业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面临的前沿课题,供应链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控制,将供应企业、制造企业、分销企业、零售企业以及最终用户连成一体的多企业网络结构,其强调合作而非竞争,追求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将成为企业未来竞争的主要形态,而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则主要集中于单个企业财务理论的研究,因此应该重视供应链企业财务理论问题的研究,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研究相关财务理论[11]。
参考文献:
[1] 王化成.财务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 汤谷良.当前财务管理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悖论[J].财务与会计,2003,(8).
[3] 王化成,等.关于开展中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建议[J].会计研究,2006,(8).
[4] 陈兴述.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创新[J].财会月刊,2001,(18).
[5] 郭泽光,李颖.新世纪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3).
[6] 张兆国,桂子斌,张新朝.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创新[J].会计研究,1999,(3).
[7] 魏明海.公司财务理论研究的新视角[J].会计研究,2003,(2).
[8] 朱明秀.基于人力资本产权影响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J].当代财经,2004,(7).
无因管理;理论;基础
无因管理作为法定之债形成原因之一,在整个债法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强化对其理论的认识和研究,把握该制度发展的来龙去脉,是加强无因管理制度构建和完善的途径之一。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所谓的无因管理就是指没有法定或者是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者为他人提供便利的行为。根据该制度的规定,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的内容即是在管理人和被管理人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的诉权体系,也就是管理人享有请求本人偿还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的债权,而本人负有偿还该项费用的债务。
一、无因管理制度的来源分析
无因管理制度起源于罗马法,然后被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所认可和接受,其作为债形成的法定条件之一,在管理人和本人之间产生了债权债务关系,它的基本价值在于平衡了日常事务中的两个相互冲突的准则,其一是个人的事物,他人不得随意的干涉;其二则是在共同社会中生活的人们应该相互之间基于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正因为如此,从罗马法的规定后,各国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和角度的借鉴。
大陆法系国家都继承了该项制度,只是其规定上有所差异。按照原来优士丁尼的《民法大全》的划分,债主要分为契约、私犯以及准契约和准私犯四类。顾名思义,准契约就是与契约相似,但又不是通过相互之间订立契约而产生的债。按照古罗马法的规定,该类债主要包括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海损等方面的规定。但是最初无因管理的范围非常之广泛,从法国法的规定可以窥出一般,它甚至融入了不当得利的内容,到德国民法典时期,才将无因管理作为一项独立的制度加以规定,以及后来的日本民法典,明确地将无因管理制度作为一项法定之债,确立了其在债法体系中的独立地位。
二、无因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项独立的制度,在民法体系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同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因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有着众多的学说,笔者认为在诸多的学说之中,以下几种是构成该项制度的重要性促成因素,即可以最大限度又最为合理地解释该项制度构建的法律价值及其意义。
从其源头来考察,首先发展的是所谓的准契约理论,即同样作为债发生的原因之一,它与契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未得到当事人的同意,而基于一方的自愿行为或者是其它的法律事实,从而产生与缔结契约相同的法律效果。从后来学者的分析来看,这种准契约的范围是非常之广泛的,至少它将今天独立于其发展的不当得利制度包含在其中。毫无疑问,如果按照准契约的理论,我们将无因管理之债和不当得利之债混为一团,故而这种划分的方法已经为今天的学者和立法者所弃而不用。
其次是法定之债的理论。上文已经有所分析,无因管理能够引起债的发生,因此是一种法律事实。但是与一般的债发生的原因不同,该种债权债务关系的产生,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不是当事人的约定,所以它不是法律行为,只能是事实行为。而这一点在各国的法律和学术理论的研究中都已经成为定论。无论从德国,瑞士还是日本等国家了来看,无因管理之债的效力都由法律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该种说法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即法律虽然规定了管理人和被管理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划分范围,但是并没有从理论上阐述为何要规定该种债权债务关系,这是其缺陷之所在。所以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认为该理论仍然有探索的余地和必要。
再其次是利他主义理论,从目前的实际情形来看,该种理论能够得到绝大多数学者的同意,所以其影响力也是最为深刻和广泛的。因为无因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来所以应该作为一种道德上的义务更为合适,民法上之所以规定了无因管理制度,是因为道德观促使了民法主体之间进行相互的帮助。通常我们认为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义务,所以将一项道德上的义务划归为法律的范围内,似乎有所不妥,所以对该项制度理论基础反对者就是持这样的观点的,他们认为法律不应该将这种道德上的要求加以规定,否则就会混淆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最终使得二者之间的范围更加的模糊不清。
最后是一种称之为不公平牺牲理论,被管理人作为利益的获得者应当偿还管理人付出的劳动,所以管理人因此而支出的所有劳动都可以要求本人加以偿还,而不问这种管理是否在实际上给被管理人带来了利益。我们应该认识到该理论优点在于解释了为什么要返还管理人以必要的费用,但是缺点在于其所谓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求被管理人给予利益的补偿。
无论是哪一种理论,也无论其产生于何时,都对无因管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因而都应当认识到其积极的意义。所以有必要对理论渊源作一个简要的回顾和概述,最终对该项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历史材料作为支撑。
参考文献:
[1]龙斯荣.《谈谈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载《法律适用》,1987第12期.
[2]丁雪峰.《无因管理损害赔偿研究》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184-01
对于课堂管理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研究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所以,很难对其下一个准确、一致的定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于其概念也是各抒己见。我认为课堂管理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也就是说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遵照相关的规则,将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采取科学有效地方法进行处理,使得课堂能够在民主、和谐、认真、愉快的气氛中顺利的进行,尽最大可能的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能带动起来,增强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发展。
依照教育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等人研究和表明的教育思想,可以简要的总结出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的主要特点:教学不但是传授给学生们应对考试和升学的知识,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主被动的关系,而 是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要有一致的目标和要求,但是也要考虑到实行的多样性,运用对学生的才能和自主性的培养有良好帮助的教学方法,并且要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而我国的教育也正是在这样的教学思想下发展的。与此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及国情总结出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树立理论教育观。根据目前的教学以及管理的理念则要求老师要按照学生们的发展来进行传授知识和管理,重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探讨,在新课改中教学是由师生团结合作实现的,教师要尽可能的将学生变成课上掌控的人,成为学习的主体。尤其是农村初中的教育,我们更要关注。所以本人认为科学有效的初中课堂管理的理论基础有以下两点:
一、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在教育中则是以学生为本,也就是说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将学生的教育和未来的发展当成出发点。杜威的教育观点是新三中心论,也就是说以学生、活动和经验为主要的进行传授知识的主体。所以,在教育活动中要注意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无且法复制的个体,各自所掌握的知识也都不是各不相同,所以在传授知识时要依照每个人的特点进行,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农村学校的学生们由于接触的事物少,所以在接触到新鲜事物或者知识时会有非常浓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时,教师最应该做的不是抑制而是顺势引导。许多的老师,尤其是资历高的老师,被传统教学 的理念熏陶得太深,而学生只能被动的去接纳,没有主见,不敢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反驳。所以,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们的主体认知,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个性发展的理论基础
Keywords:life
Philosophy of life
Humanistic
Constructivism
Abstract:Life educationoriented management concept to their own potential students based on the matrix of lif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fe to
education. It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nurturing students in their hearts, complete construc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character and integrity
of the training, Is a harmonious fullness, contains the wisdom of the life education philosophy. Any ideas that will certainly be the underlying
theoretical basis. Lif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heory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ife philosophy, humanistic psychology and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on.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取向, 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它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 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 来唤醒生命意识, 启迪精神世界, 开发生命潜能, 提升生命质量;以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为旨趣, 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提出, 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也不例外。在笔者看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
生命哲学是以人的生命为对象,对其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研究,以期获得生命问题的根本解决的学说。它是更直接的存在主义哲学。该哲学的主要观点是:生命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活力。这种活力又来自精神面,因此,人的生命是从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去考察的。从这个角度看,生命哲学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生命哲学进而用生命的发生、演变来解释世界、文化、历史。例如,古代人留下的古籍、文献、民俗(更广的文化)等,那就是他们的生命,那也就是文化,也写就了历史。故而,生命是世界的内在本质,最终根源。生命作为一种活力,又被从不同侧重面去理解,意志、冲动、渴求、期待、体验,不同的生命哲学家选择了不同的侧重面来建立自己的哲学。生命哲学,在认识论上,认为直觉高于理性(或直觉高于分析);在心理学上,认为情意高于认知,这使得生命哲学具有非理性倾向。直觉可获得理性之外的体验,同时,直觉又超过一般感性。生命哲学认为,只有用生命去理解生命。而当体验与直觉被认为是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的时候,进而也就认为,生命只有通过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体验是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基本方法,体验也是对他人的存在加以理解的基础。由此,生命之间才得以联络,生命之间才得以沟通,对生命的研究也才成为可能。生命是自身运动、生成发展的过程,生命是生命流、意识流,故此,生命哲学认为存在先于本质,现象先于本质,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过程而获得自己,获得本质,这是视生命为活力的观念延伸。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 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的基本理念体现为:教学是一种体现人的生命性的活动; 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对话、和谐的关系;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及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一种唤醒教育。即生命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更新自我的过程, 生命的意义也就在于这种体验性和创造性。从生命哲学的角度, 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主张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不存在至高无上或权威的知识,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习就是经验的建构, 学习就是体验和创造相结合的过程。
因此,如果说生命哲学的基本功能是确立人的自我形象,那么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以生命哲学所确立的自我形象为蓝图,以实现自我为目标的教育管理理念。其基本功能是尊重个体的生命意识,塑造自我的整全人格,塑造自我形象。在二者的关系上,生命哲学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基础和前提,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生命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是生命哲学的实现。二者密切相关。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人性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心理学家研究人,必须以整个人为对象,不能采用分解组合的方法去了解人;人所表现的任何行为,既不是外在刺激引起或决定的,也不是鼓励或片面的,而是发自内在、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情感与意愿所作出的自主性与综合性的选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中心理念有二:一是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想了解人、研究人,必须从整个人着眼;二是每个人都有它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有它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有它自己的痛苦与快乐。人本主义观点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健康人";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到环境的制约,人具有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人的本性由经验、无意识和情感所滋育,但不为这些因素所决定;人的潜能的发挥是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潜能和人格发展的驱动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和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最终不是被浇铸和塑造、教育而成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或帮助,使他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呼吁教师不应该以主宰者的身份自居,不应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告诉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过程中的“促进者”。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 也必然是借鉴了人本主义积极思想。人本主义观点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该观点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坚持以机体潜能为基础,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坚持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等等,实质上体现为对人及人的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追求人的个性、人性、潜能的发展;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其的个体性,帮助学生探讨和理解隐含在他们所有经验中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强调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发展,并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强调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的基本任务不是 “判断”和“说教”,而是“发现”和“促进”。即要“目中有人”,即目中有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要使学生的价值在教育中得以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先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 建构主义对教育教学理论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解释。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及其意义的赋予是由主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地建构起来的。因而, 知识不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存在, 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认知结构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知识建构。并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无限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倡导合作学习,注重让学习者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并且指出个体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必须建构自己的意义,但建构意义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
第二,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的建构,即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根据这个原则,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完整地转移(transfer)到学生头脑中去,相反,是学生自己从他们所听见的话语或所见到的形象中建构了他们自己的意义。在此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不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极为重要。因为有效的学习“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第三,认知的功能在于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对经验建构可行的解释。因此外在世界的知识被看成是人的尝试性建构。建构主义并不否认客观世界的实在,但却认为人们只能以个人的和主观的方式认识这一实在。有时人们对这条原则产生误解,以为它主张“什么都行”(anything goes)的相对主义,以为人的每一个建构结果都是允许的。其实绝对不是这样。建构的结果必须是“可行的”,只有那些对建构者有用的建构才是“可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构想, 但其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思想, 正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极大关照,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精神所在。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035-02
1 泰罗:科学管理背后的“经济人”假设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年)是美国著名的工程师和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他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集前人管理思想和实践经验之大成,首开西方管理理论研究之先河,使管理从此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得到发展。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是20多年的工厂管理实践经验的结晶,而其科学管理理论是建筑在对人性的细致观察之上的。泰罗的出发点,是从人的需要和动机出发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科学管理的基本思路,就是用合理的科学方法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以经济刺激来发挥工人的工作热情和主动精神。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其人性假设属于“经济人”假设。泰罗的“经济人”假设强调金钱和物质利益的激励方法,倾向于把人看作机器,对于一台机器来说,它的产量取决于加给它的燃料。与此相似,对于一个员工而言,其劳动成果也被认为取决于加给他的“燃料”――即金钱。正如同学者黄振定的观点一样,“泰罗‘经济人’观点的明显局限是把人看作是仅仅关心经济利益的存在,忽视了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多层次性。人在他们那里成了拉车吃料的牛马,纯粹是被动地接受管理、任人驱使的求生存者,完全丧失了他本来具有的积极性和能动创造性。在那样一种情况下,管理无异于奴役,工人没有任何地位,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以人为本,或工人参与决策和管理了。因此,‘效率’哲学也难以实行。”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中非常强调“经济人”的一面,主张通过物质利益和报酬刺激工人提高效率,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泰罗所处的时代,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整体物质条件薄弱,将金钱和物质回报看做是刺激工人积极性的重要动力是有道理的。泰罗正是准确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科学管理原理中始终注重通过增加工人的切身利益来提高生产率。这是他的科学管理原理能够成功的关键,也是他的科学管理原理能够成为古典管理理论基础的原因。
2 梅奥:霍桑实验与社会人转向
1924―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年)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称为“霍桑实验”。
梅奥主持的长达十年之久的“霍桑实验”,最终所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希望了解工作对员工的影响,就必须充分考虑人的需求、态度、动机和人际关系等因素的作用。员工劳动产量的提高,与激励的付酬机制和管理者的管理风格紧密联系,而“这种人际关系型的思维方式强调人际间的关系、倾听、交流以及作为经理级领导者的社会技巧”。所以,人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人的心理、感情等社会性因素将从根本上影响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因之,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不仅要关心员工的工作,更要关心员工的生活,管理者应充分利用物质的、精神的多重手段和方法激励员工。
“社会人”假设是管理哲学上的深刻认识和重要转向,这种假设把人的需求从单纯的物质需求转变为既有物质需求,又有精神需求。按“社会人”假设对员工进行管理,一方面有利于组织内部管理办法和管理政策的具体落实。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较为和谐的员工群体,从而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3 麦克雷戈:Y理论背后的人性假设
道格拉斯・麦克雷戈(Douglas M,McGregor,1906-1964)是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1957年他在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企业中人的方面》一文,提出了有名的“x理论-Y理论”。
学者麦克雷戈认为,社会科学中开始涌现出来的发现,对x理论提出了挑战,X理论所展示的对人的行为的看法,事实上是工业组织的性质、管理哲学、政策和措施的后果,所以说,传统的x理论的做法是以错误的因果概念为依据的。在此基础上,麦克雷戈认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我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组成的需要层次系统,启示我们应当根据更恰当的对人和人的动机的假设来提出新的管理理论。为此,麦克雷戈提出了Y理论,其背后的人性假设是“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的人”是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假设。在他所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这样人才会感到满足。与马斯洛具有相似观点的是组织心理学教授阿基里斯(C,Argyris)提出的不成熟到成熟的理论。他认为一个健康的人从不成熟到成熟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阿基里斯观点与马斯洛观点相似之处在于人的成熟过程就是自我实现需求的发展过程,人之所以不能完全成熟,不能充分自我实现,都是受环境条件的限制。
4 三种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
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自我实现的人”,管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其理论主张、研究视角就与对人性的看法深切地联系到了一起。三种不同的人性假设,反映的是不同的管理哲学取向,也是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产物。
泰罗所处的时代是工业革命迅疾展开,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的时代。进人工业革命以后的资本主义经济与此之前的自然经济相比,其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可是,当时的企业管理非常落后,仍是以传统的经验管理为特点,工厂工作时间长、效率低、工资也低,工人缺乏训练,劳资关系紧张,雇主不懂得如何刺激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成就和经济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如何有效地利用技术进步的成果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促使人们对管理的重视。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便应运而生,为提高生产率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解决方法。泰罗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人管理实践,使管理成了一门可供研究和传授的科学,开创了科学管理的崭新时代。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资本主义工业的大发展,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也逐渐显现,管理实践呼唤新的管理理
论的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诸多管理学派对管理方法的研究都是以“事”为中心,关注效率和组织,忽视了对人的研究。在此背景下,行为主义科学兴起,诸多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律。行为科学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梅奥及其霍桑实验对人性的探索。霍桑实验的结果证明,企业中人的因素比物的因素更为重要,工人并不是只关注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而是有感情、有理智、有社会交往需要的“社会人”,职工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和心理因素影响的工作情绪。这种理论促进人们去研究人群关系,研究如何激励“士气”,如何创造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以后逐渐发展成为行为科学,对管理学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从这份指导意见中,可以归纳出如下的一些讨论议题,如:
(1)“意见稿”中的管理会计概念界定是否准确;
(2)管理会计理论框架或基本指引应当如何设计;
(3)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的边界应当如何界定;
(4)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5)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指引应当如何规范,体例怎样设计;
(6)如何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
(7)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应当符合哪些标准;
(8)管理会计应当具有哪些功能,如何在企事业单位中实现这些功能,怎样评价企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情况;
(9)有无必要形成管理会计报告,若有必要,一份完整的管理会计报告应当满足哪些标准,包括哪些内容,等等。
以管理会计的概念界定为例,“意见稿”中认为:“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笔者认为,这一概念界定过于功能化,对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以及引导企业实践缺乏宽泛性、包容性与发展性。据此,笔者对管理会计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指企业组织围绕信息支持系统与管理控制系统,以实现价值增值这一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这一定义可以简称为“一个目标,两个系统”,观点明确,便于记忆,延展性强。概念中的“价值增值”是整个会计系统共同追求的目标,它体现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内在联系;概念中的“两个系统”,无论是管理会计的信息支持系统,还是管理控制系统,均以内部使用者为导向,这种对“两个系统”的表述较好地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作了阐述。总之,包括概念界定在内的上述这些问题,都应该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之上开展讨论,且采用相同的研究范式或框架进行研究,这样才能体现理论研究可理解性和效率性,进而对我国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以及对全球管理会计知识体系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由于人们对管理会计理论基础的认识不统一,在管理会计框架结构等的构建中表现出系统性弱或者稳定性差等现象,使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缺乏进一步深化的内在机制。同时,在外部复杂性增强的情况下,容易给理论界带来诸如“管理会计相关性消失”这样的风险,使实践中应用的效率与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笔者认为,当前以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经济组织理论(Economics-based of organizational architecture)和价值管理理论(Value-based management accounting framework)为基础来进行管理会计研究,并以此全面推进我国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由美国的弗德勒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其理论的核心是,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必须随着环境的内外条件变化而随机应变。随着权变理论的兴起,人们认识到世界不存在某种“普遍最优”的管理会计系统,即“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强调企业应对环境的“适应性”,即企业组织要有效运行,其组织结构和控制系统必须与其环境相适应。权变理论将这种“适应性”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选择性适应、交互性适应和系统性适应。权变理论有助于管理会计工作者认清当前所处的管理会计发展阶段,并有针对性地选择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工具。
比如,许多企业在现阶段提出了诸如企业“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利用多少资源”等观点,它表明目前的管理会计正处于以权变性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应当强调以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组织的管理效率与效益。从管理会计的“两个系统”看,权变理论的“嵌入”,不仅涉及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如战略管理、业绩评价、预算制定和成本系统等影响因素,还关系到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的效率与效果的评价与应用。譬如,可以利用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进行各种影响因素的交互项的检验,并据此考察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经济后果等。总之,权变理论对管理会计系统的完善与发展起着推动与促进的作用,并最终为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目标服务。
(二)经济组织理论
经济组织理论是马克斯?韦伯对管理思想作出的贡献,该理论包括组织行为理论、组织变迁理论、组织关系理论、组织文化理论等内容。组织行为中的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能力理论等对管理会计中激励机制设计以及控制机制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企业实践中的并行工程和精益生产、企业战略联盟、敏捷制造、虚拟公司和插入兼容式企业,以及企业的兼并与收购等丰富和
发展了组织变迁理论。 组织关系理论为管理会计创新提供了内在动力,以企业组织的内部关系而言,一些企业探讨构建的小利润中心组织模式,如海尔的战略单元、上海汽车集团的“人人当老板”模式、日本稻盛的“阿米巴”模式等,均体现了组织变迁过程中的新型组织关系;而就企业外部的组织关系而言,由单一企业向多企业集聚的方向发展,则基于组织关系的组织间管理会计,如供应链管理会计、企业群管理会计,以及现阶段中央强调的混合经济型组织管理会计等开始形成与发展。
与此相关的研究课题还有:
(1)组织间关系与企业群成本管理;
(2)组织间管理与管理会计创新;
(3)组织间关系质量与战略成本管理;
(4)组织间关系与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以及组织文化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认知等。
组织文化理论对于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譬如,当强调“企业成本转变为社会成本”这种文化理念时,延伸的管理会计课题就应运而生,即:
(1)注重轻资产经营在管理会计中的地位与作用;
(2)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合作经营,如从实体价值链转向虚拟价值链的组织间管理会计研究等;
(3)结合经济组织的经营特征,实施管理模式的创新等。以国内两房企为例,虽然万科与万达(简称“两万”)同属房地产企业,但其管理模式却各具特色。万科是住宅地产的龙头企业,而万达是商业地产的领导者。万科管理模式的组织文化表现为:借助于“标准化+产业化”的经营方式,拓展组织的利润空间,并聚焦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以此形成核心的细分市场(也在其他一些重要城市有选择性地进行布局),通过围绕顾客需求,在创造顾客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在组织管理手段方面,应用最充分的是通过资产周转率战略来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应用现金流量管理实现组织价值的最佳化目标。由于资金周转速度快,万科这家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企业已经变成了一家轻资产的公司,毛利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并居于同行的先进水平。万达管理模式所体现的组织文化是应用“订单式商业地产”运作,通过事先筹集大量资金,并带动周边土地等无形资产增值来构建自身独特的盈利模式。具体的运作方式是“联合协议、先租后建、共同参与”,积极打造城市综合体,使“万达开在哪里,城市中心就搬到哪里”的商业文化成为现实。
(三)价值管理理论
价值管理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分析(Value Chain Analysis)”、詹姆斯?迈天的“价值流管理(Value Current Management)”,以及汤姆?卡普兰提出的“价值管理(Value Management)”等,这些理论已成为价值管理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以波特的价值理论为例,其形成具有自身的特点,如从早期的企业价值链理论(《竞争战略》一书为代表)到行业价值链理论,即供应链关系(《竞争优势》一书为代表),再到国家价值链理论,又称菱形理论或钻石理论(以《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为代表),以及后续在《哈佛商业评论》等杂志发表的系列文章,共同构成了波特的价值管理理论。詹姆斯?迈天价值管理理论中的“价值流”是一组作业活动的统称,它可以体现为外部顾客的价值流,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种价值流管理活动。换言之,它是企业为实现某一特殊结果所开展的价值活动的结合体。卡普兰的价值管理理论是以未来现金流为代表的现值管理理论,该理论强调未来现金流贴现的重要性,即借助于贴现对公司价值进行精确、可靠的计量与描述,并且认为现金流贴现与企业的市场价值密切相关。
价值管理理论是整体价值观与价值活动观,内在价值观与外在价值观的统一,它强调的是管理会计的战略视野和全局观念。首先,从整体价值观与价值活动观的关系来看,卡普兰所代表的价值管理理论是一种整体价值观,它体现了企业未来收益的资本化,即贴现价值。并且,它成为衡量企业绩效最全面的标准,是一种动态的概念。波特和迈天则是价值活动观的代表,他们认为作业产生价值,通过价值带来的作业收益与成本的比较,最终加总之和便可以累积出企业的价值增值数额,它是一种静态的价值管理概念。
其次,从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关系来看,以波特为代表的价值管理理论强调的是企业的内在价值,即努力创造顾客价值。顾客价值指的是顾客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是感知利得(Perceived Benefits)与感知利失(Perceived Sacrifices)之间的权衡。彼德?德鲁克说过,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那就是创造顾客。管理会计就是要实现“顾客价值创造经营(Customer Value Added Management:CVAM)”。外在价值代表的是由外部投资者认可的企业投资价值,就上市公司来讲,其体现的便是股票市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使企业价值管理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并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上加强价值的运筹。
以上述三大理论作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基础,体现了经济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的融合特征。如管理模式的研究便是经济组织理论与价值管理理论综合发挥作用的产物,当然也离不开权变理论思想的指引。“三大理论”是现阶段管理会计研究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它不仅给出了当前管理会计研究的大致范围,也为人们对“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等关系问题的认识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理论平台。
三、管理会计的研究范式
从企业边界的视角考察,企业的动机是由成本动机与收益动机组成的,成本动机强调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而收益动机突出企业的能力培养,并通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获得更多的收益。管理会计研究范式就是管理会计研究者共同使用的思维模式或框架。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式的关系
管理会计有两大研究范式,一是概念导向的范式(或称以概念为中心的研究范式),二是案例导向的范式(或称以案例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式具有紧密的相关性,根据上述“三大理论”可以将这两种范式与理论基础的关系图示如下,详见图1。
图1表明,无论哪种理论基础,都可以为两种范式的形成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或者进一步说,权变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内嵌于其他两种理论的活动之中。
结合财政部颁布的“意见稿”,可以从体系建设等若干方面对这“两大范式”进行总结、提炼与归纳,如表1所示。
(二)概念导向的研究范式
以概念为导向的管理会计研究范式,往往是管理会计概念扩展以及由此延伸的内容创新为载体的一种形式再现。从情境角度考察,管理会计研究可以形成与“情境无关”和与“情境相关”的两种研究成果。概念导向所形成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往往是与“情境无关”的成果。
无论是图2中的理论规范模式还是理论实证模式,作为概念导向下的两种管理会计研究形式
,其成果的形成一般情况下是与具体的情境不相关的,即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研究成果。以理论规范模式为例,通过将成本概念扩展为生产成本与协调成本,以及外部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可以形成新的管理会计概念,如产品的“自制”与“外包”这两个概念,从而对管理会计中的经营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论内容和方法工具。 比如,对“环境成本”进行概念扩展,则基于环境保护成本视角可以形成“环境成本管理”,而基于物料与能源成本视角则可以形成“物料流量成本管理”等。再比如,将成本从“组织内成本”发展为“组织间成本”,则供应链成本与企业群成本等概念就会应运而生。理论实证模式主要考虑的是管理会计的影响因素,其基本框架是“影响因素――管理会计系统――经济后果”,具体如图3所示,其形成的研究成果往往也不具有特定的情境性。
(三)案例导向的研究范式
以案例为导向的研究成果一般与“情境相关”,并与“情境”具有紧密的融合性。这种“情境相关”的形式,可以分为“情境嵌入”与“情境依赖”两种情况。情境嵌入,即将新的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嵌入于管理会计实践之中,通过引进、吸收、消化与提高,以实现再创新的目的等,它一般需要借助于管理会计工具的指引。情境依赖,即围绕某一企业组织开展的原创性管理会计研究,它通过深入企业实践并采用提炼、升华、普及与推广等方式达到创新的目的。在案例导向研究的实践中,目前主要有两大模式,即成本模式和收益模式。具体如图4所示。
图4中的成本模式主要依据的是经济组织理论中的交易成本等概念范式。日本的丰田经验亦即丰田管理模式,它包括拉动式的即时生产系统(JIT)、全面质量管理、团队工作法(Teamwork)、并行工程(Concurrent)、成本企画等内容,是一种成本管理与质量控制相结合并贯穿始终的管理体系。收益模式主要依据的是经济组织理论中的能力资源等概念范式以及权变理论。日本的稻盛经验,即京瓷模式又称阿米巴经营方式,它有三大特征:一是实施权变式的经营,即构建阿米巴组织;二是要求各部门统一采用“单位时间核算”这一评价标准;三是通过速度链效应规避机会损失。与丰田经验强调成本降低不同,稻盛经验强调收益管理,体现管理会计中的“EVA理念”。
其积极意义表现为:
(1)基于可控性视角计算阿米巴利润,增强阿米巴组织经营的积极性。
(2)生产经费和销售经费中不含劳务费。因为劳务费不是阿米巴负责人能够管理的费用,因此在追求“经营的本质”,即“销售额最大,经费最小”的时候,不是通过削减劳务费,而是通过职工的创意来提高经营效率。
(3)生产经费和销售经费中包含“利息折旧费”。京瓷认为“资产需要花费利息”,员工是通过自己的劳动为自己和企业创造价值,它体现了劳动等资源所反映的经济活动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提供动力的基本理念。
在案例导向的研究范式中引入“经营权控制”与“剩余权控制”,能够将企业文化、行为动机等因素嵌入于管理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之中。一般的制造型企业往往通过预算控制、业务外包等形式严格实施经营权控制,因为它更注重市场份额,要求为顾客创造价值,丰田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而有的企业由于规模过大,内部组织形式出现了不经济的情境,这时对于一些辅或相对独立性的工作或单位,本着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原则,可以采用剩余权控制的方式,这样可能更便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譬如组建一些小利润中心,如海尔的小微公司等。一般来讲,企业往往得两种控制权综合应用。尽管表面上看,京瓷公司采用的是完全型的剩余权控制形式,实际上其内部,如某个价值流组织中可能体现出的是极具代表性的经营权控制思想。总之,无论是经营权控制还是剩余权控制,管理会计系统的目标就是要能够权变地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确保企业管理活动的价值增值。
由于长期受垄断经营思想的影响,有人认为电力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不会遇到市场竞争问题。所以,作为商品交易时,电力外在的服务要素被忽略了。另外,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其经营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也给电力营销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做好电力营销工作,我们只能在营销的理论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跟上大环境的变化,实现电力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一、营销的概念及市场营销模型
营销不是销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卖东西”,不单是商业活动,它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通过与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所需所欲之物的社会和 管理的过程。它包括几个核心概念:欲望和需求:人类除了维持生存的物品,人们还对娱乐、教育等有着强烈的欲望,并表现出强烈的爱好。
产品:人们靠产品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所以产品是指任何能用来满足人类需要的东西,包括服务。销售和营销的区别之一就是,营销把目光放在顾客的需要而非产品本身上。
价值、成本和满意:综合考虑产品、服务满足人们需求程度的高低和所要付出的成本是必要的,惟有如此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交换、交易和关系:交换是过程而不是事件,交换达成交易的产生,而交易是终结点。为此,营销者要缩短交换过程,以达成更多交易。精明的营销者会和 消费者、分销商、供应商建立长期的、信任的和互利的关系。因此,营销已经从追求每个交易利润最大化变为追求其他各方利益关系最大化。
市场:是各种不同需求的现实的、潜在的顾客群。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意愿。
对于市场营销,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模型:
基本需求/市场/欲望/交易/核心概念/产品需求/
市场营销观念和销售观念是在对待组织、顾客和社会三者利益冲突上不同的观念。
销售观念认为,如果听其自然的话,消费者通常不会足量购买一个组织的产品,因此,有必要进行积极推销和进行大量促销活动,即认为销售数量和企业促 销努力成正比。作为现代营销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先生认为:“当顾客步入商品陈列室,企业推销员便开始揣摩来者的心思,如果有一位顾客喜欢某种式样的汽 车,推销员就会马上告诉他,另一位顾客正好也打算买这辆汽车,因此要当机立断。如果顾客因为价格而犹豫不决,推销员马上又会提出他可以找经理商谈,把价格 降得更低些。这位顾客等了10分钟,推销员就满面春风地出来说:‘老板起初不同意,但我好歹说服了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顾客立即购买。”而营销观 念是与销售观念大相径庭的。彼得・杜拉克说过:“某些推销工作总是重要的,然而营销的目的就是要使推销成为多余。营销的目的在于在于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顾 客,从而使产品或服务完全适合他的需要而形成产品自我售。”简单来说,营销以消费者为中心、以竞争为基础、以协调为手段,企业利润是营销的结果而不是企业 的目的。
简单一点,可以这样理解:销售的目的是把产品推销给用户换回金钱,而营销的目的是让用户拿着金钱主动购买你的产品。
二、电力营销的特殊性和电网企业面对新形势的对策
电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电力市场的销售和流通渠道,靠的是电网。电网企业开展电力营销的目的在于实现电力交换,最终完成电力的使用价值,从而获取经营利润。
如果电网企业仍抱着传统的营销观念不放,孤芳自赏,或者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其结果可想而知。那么,如何创新电力营销服务?使之由传统粗放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是电网企业需要认真思索和积极实施的重要课题。
首先要转变经营观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电力营销机制。企业的经营观念是其经营环境的反映,而且只有与环境相适应,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电网企业之所以要转变经营观念,主要是由于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厂网分开,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电网企业的“政府管电”职能被剥离,企 业在获得较大自主经营权的同时,也失去了可以依赖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座“靠山”。另一方面,在某些发展潜力较大的用电市场,逐步出现越来越多的替代品,同样 增加了电力销售市场的竞争压力。
作为从事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的电网企业,只有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才可以化解市场竞争风险。一是要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客 户需求为中心的新型电力营销机制,准确把握用电群体的用电需求,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做好供电和服务工作。二是要充分利用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努力拓宽电力消 费市场空间,逐步建立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最大限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其次是要加强电力营销技术支持系统建设,促进电力营销服务工作上档次、上台阶,不断满足用电群体的需要。当前,各行各业都把营销服务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客户的中心地位越来越突出,社会上要求改善电力营销技术手段的呼声也开始凸显。
作为电网企业与客户直接接触的对外服务窗口,电力营销工作如何以新的姿态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一是要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供电营业窗口和营业网点的工作环境和服务设施。二是要加快电力营销技术支持系统建设步伐,规范营销行为,提高营销水平,不断满足用电群体的需要。
目前,以电力营销技术支持系统为依托的电力客户服务中心在国内迅速兴起,而且已经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客户办理用电、交费、报修、咨询等业务,都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方式进行,客户足不出门就可以办理各种想办的用电业务,这是原来人工操作情况下无法想象的事情。
同时,电力市场的调查分析与预测也需要先进的电力技术支持系统做后盾,否则就无法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也无法对电力市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预测,更无法为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电源和电网规划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可见,加强电力营销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对电网企业的规范管理、增供扩销以及电源和电网规划建设等都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三是要加强对营销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记得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布兰查德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一分钟是投资于人的一分钟”,这充分说明了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因此,电网企业要通过加强营销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营销人员的服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之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变化,学会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丰富、完善电力营销服务体系,这样才能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创出一流的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运生,戴双凤.绿色电力营销的意义、障碍与对策探讨[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7(2).
[2]李宏伟,赫修宇.电力市场与电力营销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4).
经济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各种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一方面要利用自然资源获得高额利润,另一方面又大肆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如何使企业自觉履行环境责任成为紧迫而重要的问题。目前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主要集中于外部性理论和产权理论。但是这两种理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局限性,儒家生态伦理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能够弥补以上企业管理制度的不足,对企业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承担环境责任具有深刻地启示意义。
一、企业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局限性分析
(一)企业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
1、外部性理论
在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时,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负外部性尤其是生产的负外部性是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源。
经济学家马歇尔(1910)首次提出“外部不经济性”理论,庇古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提出外部性理论。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企业为进行生产所支付的成本称为私人成本。当企业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时,该企业的活动就产生了负外部性。
外部性理论认为,企业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总是希望把环境污染和开发资源的成本转移给他人或者搭他人治理和修复环境资源的便车,外部性便成为导致环境问题的根源。
以庇古为代表环境干预主义学派的学者认为市场是有缺陷的,基于环境的外部性,政府干预是有必要的,在干预方式上他们(除了庇古)主张立法或通过法律的手段来保护环境。此外,庇古还主张政府通过征税的方式进行环境管理,即所谓的“庇古税”。 基于外部性理论,各国主要采取政府干预及命令―控制型制度进行环境管理,例如我国的“三同时”制度以及排污收费制度。
2、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经济学家科斯。产权理论认为外部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明晰或界定不当,从而使环境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经济学认为,纯粹的公共物品具备以下两个特性:消费的无竞争性和消费中无排他性。河流、空气等环境资源属于公共物品,不具备使用的排他性,也没有明确的产权。所以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成本效益原则任意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废弃物。环境成本外部化势必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
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理论认为在交易费用为零和产权界定明晰的情况下,私人之间所达成的自愿协议可以使经济活动的边际私人净产值和边际社会净产值相等,从而排除导致外部性存在的根源。基于外部性理论,各国主要采取市场型制度进行环境管理。
(二)企业环境责任理论基础的局限性分析
外部性理论及产权理论充分论证了企业生产的负外部性以及环境资源产权的不明确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依据这两种理论各国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命令-控制型制度和市场型制度。但是这两种理论及其相应制度在实际的运用中存在很多问题。
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的命令―控制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了许多企业的抵抗,政府实施面临很多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几乎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迫使每个企业承担相同的污染控制份额或实施相同的技术标准,忽视了企业间的差异。二是此种管制方法缺乏灵活性,增加了企业成本却不能增加企业效益。另外,该规制工具下的绩效标准需要政府承担非常高的监管成本。
产权理论也存在局限性。首先,产权理论的适用环境是高度发达的市场化经济,这对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来说条件是不具备的;其次,外部性问题的复杂性可能使协商成本非常高,甚至使协商无法进行;另外,对环境资源进行产权界定非常困难或成本很高。
二、儒家生态伦理学是企业环境管理理论基础新视角
基于外部性理论和产权理论的命令-控制型制度和市场型制度都属于正式制度。利用正式制度对环境进行管制有其特有优势:一是正式制度具有实施的强制性,企业必须按规定进行相关经济活动;二是正式制度对企业的规定都是具体而明确的,这样便于企业依法依规进行经济活动,也便于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但是,利用正式制度进行环境管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正式制度不可避免会存在漏洞,导致许多企业钻法律空子的行为;正式制度是一种外部约束,当企业面临巨大利润诱惑时,它可能就会冲破这种外部约束而污染环境。
要想更好地进行环境管理,需要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双管齐下”。以非正式制度弥补正式制度的不足,通过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和建设,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进而将这种环保意识内化为指导人们行为的信念,使人们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
儒家生态伦理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指导企业环境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内容上看,它汇聚了古代先贤宝贵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从作用方式上看,儒家生态伦理是一种内在影响力。它以倡导的方式,通过影响和转变人们的环保理念,使他们将这种思想自觉的转化为环保行为。从涵盖范围上看,儒家生态伦理可以填补制度覆盖不到的地方,并柔化制度所形成的社会秩序。
三、儒家生态伦理精髓及对企业环境管理的启迪
(一)儒家生态伦理的精髓
1、天人合一思想
儒家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尽管孔子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但其思想中却包含这一观点,如“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
后世儒家思想家进一步发展了“天人合一”思想。《中庸》有书:“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孟子曰:“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礼记・郊特性》也有记载:“阴阳合而万物得。”儒家生态伦理认为天、地、人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儒家主张自然界具有独立不倚的运行规律,不受人类主观意识的支配。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2、顺时节用思想
儒家认为,“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正因为如此,儒家认为人类应该节制欲望,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儒家坚决反对滥用资源,明确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礼记・祭义》记载,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荀子・天论》中有曰:“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3、知命畏天思想
孔子在《论语》中所谈的天论的命即“天命”。《论语・阳货第十七》记载,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用八个字揭示天命即“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正是天地万物自然变化的规律。又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第十六)。
孔子认为,“知命畏天”是君子应具的美德。他强调君子应该遵循自然万物变化之规律。孔子认为人不仅要“知天命”,更要“畏天命”――敬畏天命是孔子提出其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
孔子认为只有君子才懂得“畏天命”,小人是没有敬畏之心的。《中庸》讲“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正是由于许多人不遵从自然规律,缺乏敬畏之心才出现了社会上一系列的“生态危机”、“信仰危机”等问题。至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知命畏天思想对于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现在我们更应该秉承孔子敬畏天命的思想,培养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伦理意识,这才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道。
(二)儒家生态伦理的精髓对企业环境管理的启迪
1、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意义
近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中心主义”也随之逐步膨胀起来,人类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的所有者,对自然资源随意开发,对自然环境随意处置。然而,儒家思想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人不是自然界的主人,与自然界一样,我们只是整个宇宙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对于我们的无知与贪婪,大自然已经发出了警告,近年来的雾霾、全球气温异常等就是对我们的提醒。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体,更应当秉承先人“天人合一”之思想,积极承担环境责任,实行绿色生产、循环经济,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顺时节用思想的指导意义
从儒家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家对时令的强调,对动植物的惜生。儒家强调人类在利用万物时,要遵从万物生长发育的天理,对万物加以合理地爱护性地、节约地利用。其思想核心就是遵循自然规律, 合理开发使用自然资源。儒家“顺时节用“思想对我国企业地长远发展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企业作为自然资源的主要使用者,应当树立顺时节用思想,适时适度开发使用自然资源。企业应牢牢树立资源节约意识,改变粗放型资源利用模式,提高资源是使用效率,降低能耗,使用可再生资源,同时加强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农林牧渔企业更应该树立顺时节用思想。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系统,过度地采伐、放牧、捕捞等必定会降低生态系统的可再生能力,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唯有“斧斤以时入山林”,才有“材木不可胜用也”。
3、知命畏天思想的指导意义
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法人主体,只有敬畏自然,才不会为了经济利益而置自然环境于不顾。而且积极的履行环境责任也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尽的义务。而只有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可以实现长远发展。在企业中管理者起着领导决策作用,更应该以儒家的君子之德要求自己。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始终保持对自然及环境的敬畏之心,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思想融入企业的各项经营决策之中。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虽然诞生于中国古代社会,但是其对于企业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积极承担环境责任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如果企业能从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中吸取更多有价值的生态伦理思想并努力践行,这对于解除我们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将会有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广.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伦理化的实现[J].理论学刊,2005(05).
[2] 任俊华.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3)
[3] (美)戴斯・贾斯丁.环境伦理学[M].林官明 杨爱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中图分类号:G306.3 文献标识码:A
设计是一个大的系统,其间需要合理协调、统筹安排的地方很多,如设计机构作为一个专门生产造型计划的行业,本身就需要专门的行业管理。同时,行业内企业的设计生产也需要生产管理。此外,设计产品要满足消费群体及个人的需要,因此设计产品的营销也必须纳入管理的范围。就此而言,在设计行业里,设计和管理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设计界已经开始了对设计管理的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设计管理的研究,为设计师、设计企业家提供设计流程的理论指导,以此提升设计产品的品位、扩大设计市场的竞争力。作为设计行业的领导者,设计企业家应该对设计和管理予以同等的重视,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对设计管理者提出的新要求。若能借鉴管理学成熟的理论,也必将使设计学获得新的发展。
设计学与管理学虽然在学理传统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二者在现代学科序列上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要想很好地使二者结合起来决不能一蹴而就。但与其静观二学科在实践中自然融合,不如提出一个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的理论构想,再将这一“设计管理的理论框架”还原到设计实践之中去检验,以获得新的提高。这正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
一、设计管理的内涵
作为一种产业,设计属于服务业。作为服务业,设计的服务对象便是设计产品的消费者。在现代社会里,服务显然处于经济活动的中心。服务业不仅在其内部各不同的服务行为之间有着互相的联系,它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也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设计在整个第一、二产业行为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生产、运输、储藏工具的设计等。换言之,作为服务行业的设计,是使一、二、三产业连接在一起的主要桥梁。这或许是为什么我们将之称作“工业设计”的理由之一。
我们理解的设计是:“当那些生活在远古的先人们,当他们或者他们当中的某一个人,用一块石头砸向另一块石头以便打造出具有某种功能的工具时,设计就在这一瞬间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如果说在古代,设计先行的作用还不甚明显,那么在今天,所有产品在生产开始之前,都需要经过设计。甚至种植、养殖、渔牧、采掘等第一产业,在进入市场之前,其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案也都要经过设计或得到设计的帮助。就这点而言,设计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作为一种专业桥梁联系着公共管理、制造业、消费者、银行、政府等商业与政治机构。设计企业向其他行业和部门提供越来越多的广告、包装、策划、咨询和其他商业职能,为之提供更经济更有效的商业服务。
管理也需要经过设计。设计其实也是一种管理。企业设计是企业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是企业面对知识经济的管理革命。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了企业设计时代。企业规模的大小需要根据资本总量来设计,企业的产业结构需要根据社会总需求来设计,产品需要根据市场消费的规律来设计,广告投入需要根据品牌空间的容量来设计,这些设计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因而我们可以将这种管理称之为“设计管理”。从管理的角度看,设计是一种合作性的、为使产品达到某种目标的计划过程;因此设计管理是这个计划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也是最为核心的方面。
作为一种产业的设计,同样也需要管理。设计部门的活动要讲求效率,其业务要追求组织化、体系化、制度化,其产品要使客户满意,都需要进行管理。“何谓‘设计管理’?与其说目的在于设计之管理,毋宁说为促进设计之效率化,而将‘设计技术部门之业务体系化,加以整理改善与管理’。这与品质管理、成本管理等之名词的使用方法不同。换言之,品质管理、成本管理皆包含于设计技术部门的管理范围内。”
设计产品要通过市场的选择,也要学习市场营销的策略。“顾客第一”,设计师要以客户的利益和要求为最高目标,积极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欲望。具体而言,设计产品的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和欲望”,达到客户满意;
(2)“价值交换”是设计管理的核心,交换过程是一个主动、积极寻找机会,满足双方需求和欲望的社会过程和管理过程;
(3)交换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设计者创造的产品和价值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和交换过程管理的水平。 所以,设计管理就是让设计企业、设计部门借助创新和高技能的管理来开拓设计市场,并将各种类型的设计活动,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建筑设计等等合理化、组织化、系统化。充分有效地发挥设计资源,使设计成果更富有竞争性,企业形象更鲜明,不断推动设计业的发展和提高它的服务质量。对设计管理的忽视,将其拒之于门外,以为懂得设计就能包打一切,忽视质量、轻视顾客需求以及完全的短期财务导向,都会影响设计企业、设计部门的发展,削弱设计业在经济中的作用。
二、设计管理的特征
设计企业作为一新型的知识企业,如何探求设计企业的发展,必须符合知识企业管理的新特征。
1、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与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有重大区别。工业时代的管理特点是:(1)主要针对物质生产过程;(2)原材料的信息从一个职能部门转移到另一个职能部门;(3)组织结构采用垂直控制的金字塔方式,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大规模的重复性生产,但是主要的问题是企业难以交流、学习和决策,阻碍员工发挥创造性,特别是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容易导致部门和人员的隔膜,产生互不信任的工作环境。
而设计企业管理的组织基础是知识的网络化。在管理上更注重人的作用和人际沟通,企业经营并行网络化,即可以同时进行一项和多项工作。组织结构更依赖小组和团队的活动,管理层次大为减少。
2、知识的管理是设计企业管理的中心。传统的企业管理将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无形资产中,一般认为有企业的信誉、商标、企业文化等。但是无形资产在表示知识的价值时显得无能为力。例如,美国的微软公司,其企业的固定资产为5亿美元,但是微软公司的股票市值高达1020亿美元,这1000多亿美元显然不只是信誉、商标等无形资产,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了知识的价值。设计企业,其固定资产更少,投入的主要是知识性成本,企业价值完全不能以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来衡量。
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美国的经济学家开始提出 “知识资本”的概念,而后,知识资本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罗默,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等人对知识资本理论有很大贡献。该理论提出,知识资本=人力资本(未编码的知识)+结构性资本(编码的知识即知识资产和经营性资产)。人力资本指企业员工具有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以受教育程度来决定,这种知识未经编码,员工对此拥有所有权。结构性资本中包含了转化为编码的知识的知识资产。杜拉克甚至认为,知识,特别是与协调有关的知识,正变为“关键的经济资源”,是“今天惟一重要的资源”,“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即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没有消失,但它们已变成第二位的。假如有知识,人们便可很容易地得到传统的生产要素”。
结构性资本指不依附于员工个人而存在的企业结构的全部知识技能,包括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营销流程、商誉和发展战略等知识资产和经营性资产。
从知识资本的角度看,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资产平衡表没有反映企业的真实和全面状况,主要是未能反映人力资本的价值。目前已经有企业和研究部门开始制定一些衡量资本的指标,如“知识周转表”、“人力资源档案”,但是,由于知识难以估量和计算,未编码的知识是大量的,潜藏在个人的头脑之中,只能是给出一些局部或间接的指标。无论如何,衡量和测算知识资本将是未来企业评价业绩与效益的重要内容。“知识工作者”概念首先是由彼得・杜拉克提出来的,知识工作者指受过正规教育,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群体,他们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力量。对于设计管理者来说,设计师――知识工作者将是企业的合作者,而不是雇员,他们工作获得的回报,应该按照创造价值的合理比例来分配。从发达国家企业的情况看,员工的薪水只占收入很少一个部分,更多的采取了奖金、股票和股票期权等分配方式。因而对管理者来说,怎样留住人才,发挥所长成为工作的重点,管理者的角色也有很大的转变:不是控制者,不是发号施令的人,更多地是协调、沟通、交流、激励,类似于乐队的指挥,球队的教练,创造出一种共同工作的环境,设计出灵活的组织结构,在企业中形成相互尊重和信任的气氛和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3、知识性设计管理的主要特征。在知识经济时代,商品经济更发达,也更趋全球化,竞争也成了全国、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其激烈程度加剧,一个设计企业要在这种环境下能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千方百计培育它的竞争能力。因此,对竞争的管理是设计管理的重要内容。当然,设计管理之中的竞争管理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手段都与以前的管理有了本质的区别。它们的区别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设计管理首先是主动创新的管理,“不创新,则死亡”。在这个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的年代,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一个企业永葆青春。创新管理是设计管理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每个企业都处在各种不同环境之中,一个企业所做的每一决策,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情况,还必须考虑对手可能做出的反应,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博弈论引入管理使得设计管理的内容大大丰富。
(2)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数字化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虚拟企业、虚拟银行等各种虚拟组织纷纷显现,不懂得虚拟管理就是没有把握时代脉搏;没有资格进入新型的知识管理。
(3)管理中的许多问题都与人的思维和控制直接发生关系,难以量化,没有明确标准,具有模糊性;尤其是随着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网络技术和虚拟一体化的发展,模糊管理的概念在开始兴起。伴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到来,设计管理正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适应未来的需要。模糊管理的运用把设计管理推向一个更高层次。
(4)人是任何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了生产、经营的首要因素,而只有人才具有知识,才能使用知识。因此,人本管理就显得比以往更为重要,成为了设计管理的核心内容。
三、设计管理的理论框架设想
设计管理涵盖的内容极为宽泛,是一门多层次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它涉及众多的学科门类。
西方学者曾把设计管理的内容分为“公司设计政策管理”和“设计工程管理”两个层次。其一是公司设计政策管理层次,包括:制定企业设计战略、确立设计目标、建立和维持设计标准、组织设计活动、评估设计结果和检查设计。其二是设计工程管理层次,包括:招聘或组合设计师及其他专家、管理设计小组、制定设计计划、设计成本核算及工程维持、设计专利保护和评估设计工程。
在这种划分的基础之上,笔者在此提出一个初步的设计管理理论框架:
一、设计管理者
(一)设计管理者的素质
(二)设计企业管理者的职能
二、设计人力资源管理
(一)设计组织结构
(二)设计人力资源配备与开发
(三)设计师的组织管理
三、设计企业文化与CI战略
(一)企业形象概述
(二)设计企业的公关方法与艺术
(三)公关策略
四、设计项目管理及管理技术
(一)设计项目管理
(二)设计项目管理技术
五、设计项目的实施程序管理
(一)设计项目的实施程序
(二)设计项目的实施程序管理
六、设计质量管理
(一)设计质量标准
(二)设计质量改进计划
(三)无条件服务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