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思想范文

时间:2024-03-01 14:47: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行政管理思想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行政管理思想

篇1

二、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具体而言,新公共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主张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进行重新定位。政府部门要能够引入竞争机制,促其内部管理市场化和准商业化发展,以此方式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新公共管理思想认为,政府管理效率不高主要是缺乏竞争机制,能够引入竞争机制,用市场力量改造政府,使更多的私营部门能够参与公共服务,实现部门间的竞争,就能有效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第二,主张重新整合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要通过社区资助管理、外包、公私伙伴关系、民营化等手段,政府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方式,使民营机构能够参与起来,整合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实现多元化管理,以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第三,新公共管理思想强调对政府组织运行机制及运行方式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对高度集权等级森严的政府组织结构进行有效调整,取之以分权的、扁平的、网络式的政府组织,使政府行为评价标准、控制手段、行政组织方式等方面都能通过改革,加以调整,要改革传统的行政模式和政府运行机制,通过对政府职能的优化调整,对机构组织形式的改革,提升政府组织的工作效率。第四,新公共管理思想主张强化国家的核心战略能力提升政府竞争力。政府要积极主动地以灵活和低成本的方式开展工作,能够根据内外环境变化,不断提升国家核心战略能力,提升政府的竞争能力,要积极构建民主化、法制化的政府管理体系,促进政府办事能力的提升。第五,主张政府要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管理经验。虽然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存在着很多本质上的区别,但在私营部门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管理技术,公共部门还是可以积极地借鉴过来的。政府要积极吸纳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采纳他们的管理手段,以提高服务的水平。第六,政府要能够把公民当做顾客,能够以顾客为中心。给顾客提供自由选择服务机构的机会,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公民的满意度。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交流要由传统的单向性向双向性转变。第七,政府要对严格的行政规则进行适度放松,能够按照绩效进行目标控制改革。新公共管理思想认为,任何部门和组织都需要规章制度保证工作的效率,但规章制度过于苛刻,会削弱组织的工作效率。因此,政府要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就需要积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一些严格的行政规则进行改革,使之相对宽松,通过绩效实现有效的管理和目标控制。

三、新公共管理思想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和借鉴

新公共管理思想是在西方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在西方国家行政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有效地提高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西方社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民的公共服务要求,提高了西方很多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鉴于此情况,需要积极研究这种新思想,能够针对我国国情进行借鉴,这对于提高中国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的满意度,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中国借鉴新公共管理思想的现实必要性。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显著提高,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必须要进行深化改革,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需要研究,在市场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公共事务管理,如何通过行政创新提升自己的服务效率和水平,如何实现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西方公共管理思想理论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了借鉴,政府管理职能的深化改革,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需要对新公共管理思想进行有效借鉴。另外,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全面改革,其中经济改革力度最大,见效最大。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巨大发展变革,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政治领域的改革必须要跟上,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开始了,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职能进行转变,有效推动社会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因此,对新公共管理思想进行解决,也是促进我国政治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

(二)中国行政管理改革对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借鉴。1.中国行政管理借鉴新公共管理思想的企业管理模式。长期以来,政府机构一直存在工作效率不高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的权力过于集中,很多工作都需要政府来做,导致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好,工作效率不高。另外,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很多职责没有明确出来,各个部门职责不强,相互牵制,导致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借鉴新公共管理思想,政府管理就需要像企业一样,树立效率意识,提高政府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才能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服务。2.中国行政管理借鉴新公共管理思想中的科学的企业管理方式。政府要提高工作的效率,就需要积极借鉴新公共管理思想中的一些企业管理方式,比如,实施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管理方式,这样的方式在企业管理中是常用的。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完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虽然,政府性质与企业不同,但借鉴他们中的一些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用科学的方式对政府人员的管理业绩进行考评,对于提高政府人员的管理工作积极性,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3.中国行政管理要借鉴新公共管理中的竞争管理思想。要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具有积极的作用。引入竞争机制,一方面可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另外,让一些私营企业参与到公共服务管理中去,能够与政府部门形成有力的竞争,对于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公众服务的质量,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篇2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作用

新钢集团公司建厂57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千万吨级省属重点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行政管理工作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没有良好的行政管理做后盾,企业的发展也是短暂的不长久的。正是认识到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集团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行政管理制度来约束激励员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对于企业的管理制度员工也只是在表面上遵守,内心里并没有认同。这对大型钢厂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体单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付出与贡献。思想政治一人为前提进行思想强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可以让每位员工更加了解企业,认同企业文化,从面达到统一思想,激发干劲的作用。因此,在行政管理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和必须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行政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首先,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我们都知道企业必须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及拥有稳定的员工队伍作为基础才能发展好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我们都知道一个企业要开展好行政管理工作,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必须与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相适应,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一致,反之企业将无法长期生存发展下去。新钢集团公司通过制作企业文化手册、利用新钢管理杂志及新钢每日新闻等宣传媒介做好广大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自觉地建立起自身内在的行为规范,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在思想上形成统一,在目标上达成一致,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其次,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行政管理工作的指明灯。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员工充分学习企业文化知识,用教育者的思想影响广大员工的思想,使员工将企业思想转化为个人思想,从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安全等工作中,在公司内部建立起精神激励机制,帮助员工树立崇高的理想,倡导“创新、奉献、超越”的企业精神,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维护内部的安定团结,创造一个“明事理、晓道理”的稳定环境促进生产经营。最后,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即符合创建和谐社会的时念要求,也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心理需求,是一门系统的学科。集团公司就是一个小社会,拥有2.6万名员工,在员工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形成一种融洽、愉快的氛围,营造和谐相处的环境,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过不去的险关,有利于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起着导向的作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企业行政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而做出的重大变革时,往往会引发企业员工的聚众议论,造成不稳定因素,甚至引发安全生产设备事故,这就需要通过各种媒介或管理团队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发出正面的声音来引导员工,帮助员工正确认知,让员工认识到与企业同心、把工作做好就是对企业、对自己最大的负责,进而发挥其在改革发展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企业行政顺利完成一系列举措。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起着调节的作用。行政管理工作表面上看具有强制性,都是通过各项行政管理制度来实施的。实际上大家都明白“弦过紧,易断”的道理,集团公司只有通过对员工进行不断地思想政治教育,用学习、互动、沟通等方式来达到对员工情绪的有效调整和人际关系的有利协和的目的,这样的方式方法比直接用行政管理制度来约束来得更有成效,也更有说服力,温和的说教、与员工探讨的结晶更能增强集团公司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起着保障的作用。行政管理制度对企业正常运行起到约束和管理的作用,但如果企业发展仅仅依靠制度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合理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员工提供无偿地心理疏导、增长员工见识、扩大员工知识面,有效防范员工的逆反心理,并且在员工内心深处塑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与企业血脉相连的命运观、亲情观,员工自然而然地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为行政管理制度的实施保驾护航。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起着激励的作用。员工的行为一方面受到行政管理制度的约束,思想上又存在消极、被动地接受这些制度的怪象,如何转变达到心口一致,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正面说理、精神激励,只有企业好了,员工才能得到更多的福利和保障,企业承诺的“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才能变成现实,员工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不遗余力地奉献一切。

作者:李志平 单位:江西省新余市新钢集团公司分宜矿

篇3

1科学理性地认识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

艺术类高校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在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内心细腻敏感、情绪多变的理想主义。艺术类高校的学生,是出于对艺术的喜爱与热情才投入本专业的学习,由于艺术学习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与细腻的感知能力,感受到自然与生活中的各类艺术美感,因此艺术大学生们普遍内心敏感,情绪丰富,能够细微地察觉到很多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也由此容易引发各类情绪上的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很多艺术类学生觉得思想教育是对其自由思想的一种“控制”,会束缚其自身已有的艺术能力的开发与充分表达,甚至认为思想教育学习是对其敏感内心的一种消耗,会让自己陷入思维的固定模式,因此长此以往容易对思想教育产生抵触情绪[1]。思想教育的内容,核心是要求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但是目前的思想教育课程或者教材,很多内容重复老旧,大多都只重视理论的学习,而实践操作很少提及,因此对于自我意识强烈、有强烈表达意愿的大学生来说,枯燥的理论学习或者填鸭式的机械背诵,容易在心理上引起学生的不适,导致兴趣缺乏,也没有动力去进行重视思想教育;而且思想教育要求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沉稳冷静,这对于情绪多变、易冲动的大学生来说,很难做到在遇到问题沉着应对,因此思想教育的效果也大打折扣。社会环境对于高校的思想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西方资本主义与享乐主义浪潮的侵蚀下,在校大学生心思单纯,价值观的形成并不牢固,往往在受到攀比心态的影响下,会盲目追逐这种不良的风俗,甚至沾染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习惯,这样的急功近利造成集体意识淡薄,公益性的活动与社团响应寥寥,部分学生过于注重自身的享乐,思想教育工作也无法顺利展开。

2艺术类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应当采取的策略

2.1以人为本,科学认识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首先,艺术类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科学认识学生的特点,只有尊重学生特点与意愿,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才能在不引起学生抵触情绪的前提下,实现思想教育的顺利开展进行。其次,要加强思想教育管理者的自身素质,组建一支价值导向正确、作风踏实、对艺术类高校思想教育教育有丰富经验的教学管理队伍,在充分尊重学生情绪与意愿的基础上,能够与学生开展有效沟通,具备换位思考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根据教学效果与反馈及时调节教学方法,整理工作思路,努力走进学生的世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2]。最后,需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思想教育管理制度,坚持教育、管理、服务并重的理念。思想教育的本质是服务学生,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将来社会上的考验,因此需要在坚持教育管理的基础上,体现服务意识,但是也并不是一味地纵容、包庇学生,而是在严格管理考核的基础上,以教育感化的方法手段,来体现服务的细节。

2.2注重文化素质基础教育

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往往过于注重艺术的学习,而忽略了文化课的进修,导致普遍文化素质差、基础文化知识薄弱,通识教育的知识储备不足,而且学生长期的学习生活也容易导致生活常识与实践能力薄弱,对社会的认识不够全面客观,因此需要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能够重视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在合理开设各类专业艺术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理论、社会学等通识教育课程,并且开展积极开展各类丰富多样的文化讲座、论坛、表演等活动,通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在集体活动中增强集体归属感与荣誉感;开展的各类文化讲座,举办艺术研讨会、交流会等也能够促进学生认识更多的行业专业人才,加深对社会的认识,提高自身能力。

2.3加强学生与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联系

艺术类大学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阶段采用的大班教育方式,通常都是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集体归属感不是很高,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需要加强;而且大学学习中更加注重的是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没有了老师的耳提面命与督促,很多学生容易沉迷玩乐,荒废学业,耽误大好青春,因此在平时的思想教育中,需要特别注重加强学生与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联系。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多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改进教学方式,同时做好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采取言传身教的方式,对所管理的学生起到带头与引导的作用,师生之间的沟通需要更加的密切,才能够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与生活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3]。

3科学管理与方法

3.1丰富课程内涵,吸引学生注意力

思想教育的课程需要采取新的教学方式,来丰富课程的内涵,通过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对于思想教育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还需要注重提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育工作者要提供适当的帮助,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学习的思想教育知识来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将理论转为实际的经验,应用到生活中,才能够丰富思想教育的内涵,同时也提高了说服力。

3.2依托党团与骨干,加强凝聚力

高校党团组织优势明显,可以通过将优秀大学生吸引加入党团组织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凝聚力,依托党团组织和学生骨干进行思想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团的政治优势,同时起到骨干带动的作用,培养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国家自豪感,将个人的价值与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进一步升华自己的理想,表现集体的凝聚力。对于在生活中或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对于来自贫困家庭或者偏远地区的学生,教育工作者要怀着对学生的爱心及时提供帮助,帮助他们联系校内勤工助学的岗位或者助学金等的申请,来解决家庭实际困难,同时鼓励学生要具备克服困难的决心与勇气。在就业方面,贫困家庭的学生往往缺乏整体的职业规划或者长远计划,教育工作者需要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教授面试技巧等,减轻学生面临毕业时的焦虑情绪,同时取得学生的信任,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也会更加顺利地展开。

4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类高校的思想教育内容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学校与家庭需要积极配合,共同引导学生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浪潮的侵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作为艺术类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总结新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成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篇4

2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存在区别

2.1方式方法不同。行政管理是运用公司的权威,采取行政令、指示、规定和下达指令性任务等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层次发挥作用的,具有强制性,更多的是限制、规范员工的行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用教育说服的方法,转化人的思想认识.达到员工自觉自愿接受教育、接受管理的效果,它是着重从人的内在精神因素来调节人的行为。所以,公司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行政管理密切配合,起到了促使外在规范内化的作用。把员工的思想品德的提高外化为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行动,进而表现出了高尚的道德行为。

2.2工作途径不同。首先,行下管理工作是依照企业或行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办事,它不会依照被管理的思想意识而更改或变化,也就是说被管理者无论是否从思想上真正的接受这此规范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都要遵照执行,如果背道而驰,就可能会受到批评或者是处罚。然而,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本,主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上、道德上使人们有所改变,依照着好的方向去发展,从而使这项管理工作湛透到日常的经营、生产和管理等环节中去。

2.3发挥出的作用不同。

(1)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司行政管理工作中起着导向的作用。公司行政管理工作是希望通过统一的管理,让整个公司能够更好更快的运转,实现更大的发展。

(2)虽然,我们说行政管理工作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不可能完全都采取强制的方法,在这此行政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必须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依靠思想政治工作的协调作,稳定员工的情况与人际关系,调节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构造出更为和谐的劳资关系。

(3)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司行政管理工作中起着保障的作用。公司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行政管理制度的保障,而如果仅仅是靠制度去保证一个企业的发展那也是很不可靠的,必须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4)思想政治工作起着激励和鼓舞士气的作用。公司员工在被动的接受着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的同时,思想上可能是消极的,甚至是抵制的,此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使员工真正的接受这些制度,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及道德规范,使员工与企业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增强相互间的凝聚力。

3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融合途径

3.1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工作的目标统一起来要想实现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首先要将两者的目标统一起来。企业实行行政管理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在企业今后的运行中,我们要将这两者的目标有机的统一起来,使其全部为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3.2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应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指明灯。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指明灯的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应该以教育活动为基础,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影响,通过积极学习企业文化知识等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还有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去,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个精神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进而支配他们自觉地遵守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维护企业内部的安定和团结。

3.3以行政管理为基础,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进行完善。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一方面,企业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企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另一方面,企业应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参与感。

4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工作的相结合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的结合,须处理好党政关系问题。要处理好这一矛盾关系,就需要我们的党政工作者坚持以人为本,对思想政治工作以及行政管理工作进行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如果只从单一的一个方面出发,都会使企业管理这个天平失衡,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阻碍,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党政领导具有全局观念,做到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其次,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同管理工作的结合,不能脱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这就如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样,大到国家,小到企业,都是以经济效益为根本出发点的,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以及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的,因此两者必须做到目标的整齐化一,如果出现偏差,就会使得这两项工作无果而终,没有起到应有的、为生产经营服务的作用。也是企业领导更是广大职工所不愿看到的。最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同管理工作的结合,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篇5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股份公司的快速发展,公司治理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研究和实践课题(李维安,2001)。股份公司最重要的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治理是基于两权分离基础上产生的委托-问题。Berle&Means 在1932 年提出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度的产物,是基于所有权、经营权相分离的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决策、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试图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问题。科克伦(Cochran)和沃提克(Wartick)在1988 年发表的《公司治理―文献回顾》一文中指出:公司治理问题是包括高级管理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它是一组规范公司相关各方的责、权、利关系的制度安排。对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问题的研究兴起于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现已成为经济学、会计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美国会计学家William R Scott(1992)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把盈余管理定义为,“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管理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我国学者孙铮(1999)指出不管是通过什么手段,只要是生成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都叫盈余管理。当前,学界对盈余管理比较认同的观点为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所实施的一种旨在粉饰公司业绩的行为。因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盈余管理是由公司高管层实施的,而高管层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高管层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也正是基于此,主要从股东、董事会及管理层等三个方面研究与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本文从股东、董事会及管理层等三个方面研究与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1)董事会与盈余管理。第一,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Jensen(1993)研究发现,与大规模的董事会相比,小规模的董事会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高级管理人员实施的盈余管理行为。Beasley(1996)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他认为随着董事会人数的增加,沟通、协调能力也会相应的增加,出现“搭便车”现象并引起决策效率低等问题,使得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减弱,这样会给管理层提供更大的操控盈余管理的空间。基于此,提出假设:

假设1:董事会人数与盈余管理存在正相关性

第二,董事会独立性与盈余管理。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 ,董事会能否发挥其作用 ,关键在于董事会的独立性、公正性。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Beasley(1996)实证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能够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吴清华、王平心(2007)实证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即独立董事能够抑制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也认为独立董事是公司从外面聘请且与公司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士担任,独立董事们通常能够客观公正的评价管理层的业绩,不存在帮助高管层操控盈余的动机。基于此,提出假设:

假设2: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存在负相关性

第三,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盈余管理。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董事长与总经理职位由一人兼任的情况,且情况还较为严重。Dechow 等(1996)实证研究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由一人兼任,则存在盈余管理的情况,即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王建新(2007)实证研究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公司通常会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转回,从而操控盈余,进行盈余管理。在我国,证监会规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将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也就是说,董事长与总经理两个职位合一,会使权力过于集中,造成监督约束机制缺失,从而削弱董事会的监督能力,给管理层操控盈余提供较大空间。基于此,提出假设:

假设3: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盈余管理存在正相关性

(2)高管层与盈余管理。当今世界,公司股权日益分散、管理技术日益复杂,世界各国公司为了合理激励公司管理人员,纷纷推行了股权激励机制,其中让高管人员持股便是一种股权激励方式。从理论上讲,对管理者实行股权激励机制,有助于促使他们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但这首先需要管理层提供的会计盈余信息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公司业绩,若不能保证这一点,高管层持股比例过多,反而会激发其进行盈余管理。且实际情况是若让高管层持股的比例越高,则其越能控制企业。这样,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越具有发言权,即权力会集中于管理层,显然给管理层提供了操控企业经营业绩的可能性。而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管理层存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他们必然会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通过操控盈余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基于此,提出假设:

假设4:高管层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存在正相关性

(3)大股东治理与盈余管理。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虽然“一股独大”独大的情况有所改观,但是股权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在“一股一票”和“简单多数”通过的原则下,决定了少数大股东在股东大会上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及董事选举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动机监管管理层以维护自身利益。因此,大股东的存在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从而能够限制公司管理层实施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大股东的存在也会带来另外一种问题,即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当大股东控制公司时,可能会操纵管理层,通过提供虚假财务报告,损害小股东的利益。这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时,因无法对其行为构成有效约束而不利于公司治理。基于此,提出假设:

假设5: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二)模型建立和变量定义 本文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DAt=?茁0+?茁1LNASSET+?茁2ROE+?茁3ALR+?茁i(i=4,5,…,14)INDUSTRYk(k=1,2,…,11)+?茁15BOD+?茁16ID+?茁17LZHY+?茁18TMT+?茁19OC+?着t

其中:(1)被解释变量:盈余管理。国外计量盈余管理采用应计利润分离法,即将应计利润分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和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而可操控性应计利润通常是公司能够操控的,由此,学术界将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在实际研究中,采用修正的截面Jones模型估计出的操纵性应计利润就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的度量指标。而该模型也逐步在中国证券市场被采用。本文也正是基于此,拟采用修正的截面Jones模型计算样本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修正的Jones模型表达式为:

DAi,t=TAi,t/Ai,t-1-NDAi,t/Ai,t-1

衡量盈余管理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A)等于总应计利润(TA)减去非可操纵性应计利润(NDA)。其中总应计利润(TA)=净利润(NI)-经营现金流量净额(CFO),即TA=NI-CFO。(2)解释变量。主要包括:BOD:董事会规模;ID:独立董事比例;LZHY: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两职合一取1,否则取0;TMT:高管层持股比例。OC: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3)控制变量:主要包括:LNASSET:上市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ROA:净资产收益率;ALR:资产负债率;INDUSTRYk(k=1,2,…,11)虚拟变量,如果为行业k则该变量取1,否则该变量取0,该变量用于控制行业因素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

(三)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分行业的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能够有效衡量公司盈余管理水平,且横截面数据优于时间序列数据。模型中所采用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标准来自于中国证监会2001年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该《指引》将上市公司分为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等,共13个行业,因金融业存在行业特殊性,将其剔除;另外,传播与文化业样本量过小(小于10),不适合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分行业回归,因此,也将其剔除,这样本文共将上市公司分为11个行业。基于此,本文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年度数据作为研究窗口,在对2010年度样本公司数据进行筛选过程中,遵循如下原则:(1)因计算操控性应计利润时,需要使用前一年度部分财务数据,因此剔除当年IPO公司,即当年度首次上市的公司;(2)研究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相关性模型中进行了分行业处理,以控制不同行业间的差异,分行业标准采用2001年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3)剔除样本信息不全的上市公司。 根据上述样本筛选原则,2010年度共选取74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模型多元回归中变量所需的公司治理数据来自CCER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数据库,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CSMAR中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本文实证研究部分,模型回归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模型中因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发现:(1)因变量。度量盈余管理程度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指标均值为0.00000004048,最大值0.64723、最小值-0.70461,表明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操控的空间较大;(2)董事会人数均值为5.73009,这表明符合我国《公司法》董事会规模5-9人的规定;(3)独立董事比例均值为0.65745,表明已经大大超过了证监会规定达到30%的规定,说明我国上市公司重视在董事会中设置独立董事;(4)样本中约有0.11的上市公司存在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表明这些公司的董事会独立性较差,治理效率相对较低;(5)高管层持股比例平均值为0.07833,最大值0.771496835、最小值0.0000000279,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中,高管层持股比例偏低(均值7.83%),且各个公司间差别也比较大;(6)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值为3.67887,最大值8.19782,最小值5.48192,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较为严重;(7)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0.05764,最大值29.72547、最小值-28.20464;(8)资产负债率均值为0.58893,最大值41.93939、最小值0.017795,就整个上市公司而言,资产负债率比例较合理,接近0.5的合理范围。

(二)回归分析 通过多元回归模型,检验第二部分的研究假设,对回归结果分析如下:(1)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假设1没有通过检验。原因是可能在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董事会规模大,则其能够吸引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及具有财务专业知识的人员加入董事会,这样能够对管理层实施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2)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假设2得到检验。(3)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假设3得到检验。(4)高管层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假设4通过显著性检验。(5)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假设5未被检验。该结论可能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操纵管理层提供虚假财务信息来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另外,在回归分析模型中选取的控制变量,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说明公司越大,越有能力或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净资产收益率(ROE)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说明公司盈利能力越高,越有动机通过操控盈余即进行盈余管理,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四、结论和建议

本文选取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重点检验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人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情况、高管层持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间的关系,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公司治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盈余管理行为。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以下相关建议:(1)加大董事会改革,优化董事会监督效应。世界各国公司治理准则均把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而董事会治理效率高低关键在于董事会的人数、独立董事人数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情况等。根据前面回归分析发现,董事会规模越大,盈余管理行为将会受到抑制,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可以考虑在董事会中可以增加一定数量的人数,将更多管理经验丰富、财务专业知识扎实的人员引入董事会,当然也应防止人员过度冗余;因实证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即设置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能够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应该设置一定的独立董事,以便在抑制高管层实施盈余管理行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由实证结果知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即两职合一会消弱董事会的监督能力,高管层更容易实施盈余管理。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应该尽量避免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由一人兼任的局面,两职分开设置更容易在董事会内部形成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氛围。(2)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不能太高。由实证检验结果知,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应该考虑减少高管人员持股的比例,以便消弱高管层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3)避免股权过度集中。实证结果显示股权越集中,越容易实施盈余管理行为。当前,我国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后,“一股独大”的现状虽有改观,但在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过于集中,这样大股东会操控管理层实施盈余管理。签于此,需要对股权结构进行优化,也就是说要降低股权集中度,处理好大股东之间的关系,使大股东之间持股比例比较接近,形成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关系,并兼顾中小股东的利益,防止中小股东利益过度损害。

参考文献:

[1]杨清香、张翼、张亮:《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11期

篇6

企业在经营管理工程中,行政工作的开展其而言至关重要,它可以实现对企业内部进行统一管理,使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其存在的目的主要是服务于企业,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工作的主要生命线,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生产活动之中,对于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提供坚实基础。由于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变更,使得信息化时代迅猛发展,社会公众的思维理念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使得一些新的思想与行政工作理念相矛盾,从而为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一、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联

对于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而言,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是比较常见的管理手段,它可以说是行政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企业中任何一种行政管理行为都是伴随着思想政治体系的,不管是在什么阶段,若想将行政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就务必要构建完善的行政管理机制以及相关部门,从而将各种切实可行的规章机制应用到工作中,同时还要确保行政管理人员要依照规章来办事,使其养成一种自觉性,这样才会将管理的效果充分体现出。在另一个角度来看,任何一种思想都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所作的铺垫,若是没有思想政治理念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便会失去它原本该呈现的作用,使其丧失掉实行效力,基于此,我们看出行政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之间具有密切关联。

二、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差别

思想政治与行政管理之间主要的差距在于表达方式、渠道以及实际应用的不同,从方式的角度来看,行政管理主要是对企业员工行为的约束与规范,它的方式是利用任务、规定或是指示等,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主要关注的社会公众的内在因素,从而达到对社会公众人为的调节,其主要利用的方式是教育手段,将人为的主观意识进行思维转换,使企业员工自愿接受管理。从途径的角度来看,行政管理的工作特点是具备较强的强制性,它主要是依靠规章机制来实现的,企业中的全体员工都要去遵守这个制度,在开展管理工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来,否则是要接受与之对应的处罚的;则思想政治工作则是基于人为主要,对于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更加看重,利用教育或是感化的方式来提高企业员工们的思想觉悟,帮助员工制定发展目标,加大对道德的修养力度,从而使企业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以及生活环境。基于作用的层面来讲,在企业发展中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所起到的作用是约束员工行为,主要作用就是规范与限制,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存在则是起到的导向工作,但是以上的不同并不能代表其二者之间并未存在共同的方面,无论是思想政治还是行政管理都是为切实提高其偶也核心竞争力所开展的工作。

三、以人为本是行政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立足点

人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怎样将企业中的员工作用充分发挥出,是当前企业最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多企业提倡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这样便会实现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企业中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企业转换成为学习型的机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认知以及业务水平,通过目标导向以及岗位评价来实现企业与个人协调统一的发展。企业作为一个比较独立的经济实体,开展行政管理的本质便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若是不存在管理,企业将会将其存在的优势失去掉,使得企业员工会无法团结在一起。在实际开展工作时,部分企业行政管理时常会把以人为本的原则或是理念给忽视掉,并未将人格尊严、个人利益、员工感受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去考虑。这时便需要企业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来完善,这样才会使企业的人员管理健全化。优秀的企业管理并非是单单依靠行政命令,也并不是一句单一的政治思想所构建起来的。它是企业在未来长期发展中需要重点依据的精神、文化,主要是依靠良好的作风所提倡出的。企业家的文化象征着这个企业的整体文化,优秀的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同企业管理层信息相关的。特别是刚起步的管理层,一定要进行言传身教,这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这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形式。这种风气若是形成新员工进入到企业之后便会受到感染,自热而然的接受这种文化,从而融进到集体中去。企业有了该种凝聚力之后,企业的全体员工便会朝着这一个发展目标去努力、奋斗,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所转化出来的力量是不可预估的。基于此来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以及个人努力目标,使员工自觉的为企业发展而努力。

四、行政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融合方法

(一)统一二者目标

若想真正的实现思想政治与行政管理相融合,首要任务是做好统一目标的工作,企业开展行政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约束以及规范员工的行为与活动,其中最终的目标是为了推动企业长期发展,若是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的行政管理机制不相符的话,那么势必会影响企业发展目标。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在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其最终的目标也是为了促进企业长期发展。在企业日后运行中,需要将二者的目标进行有效融合,从而达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思想政治是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

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对于企业的行政管理而言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二者互相作用,互相协调。基于教育活动为工作开展的基础,对企业员工的行为与思想给予一定影响,对企业的文化进行积极学习,把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融进企业的经营生产之中,使得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其二者集合的影子,同时还要构建企业内部激励制度,使其可以形成一个行为理念,从而提升员工的道德与修养,从而支配其自觉遵守行政管理机制,以此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行政管理为基础,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基于本质来看,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主要便是针对人。一方面,企业需要通过不同种类的形式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将企业员时代Times2017年第10期中旬刊(总第675期)工的支持企业发展的观念充分激发出,以此来增加员工的责任意识,利用此种方式可以确保企业管理层与被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确保其二者之间可以实现互相作用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构建激励制度,来激发员工们的工作热情,从而切实有效的完成企业领导所下派的任务,在提升员工的参与度的同时,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单单依赖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是无法满足时展需求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可以利用教育的模式,来增加员工对于企业工作开展的统一认识,使其对行政管理有一个深刻的认知,从而构成同等的价值管理目标,以此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积极性,使其自觉的为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所努力,以此来推动企业在发展上开辟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周青.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2]孟益水.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的有机融合[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6:44.

篇7

二、改变干部职工思想观念

提高单位内部人事领导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同时提高人事工作绩效是十分关键的。对此,要想打胜仗,单位就需要一批具有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的干部及一致作风形象好、团结协作好、经营业绩好、政治素质好的团队。当遇到困难时,应致力于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相关企事业单位改革的路线、方针。让职工了解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形势,明白社会进程中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所需的办法及对策,这样才能促进单位干部、职工的社会责任和主人翁意识的进一步增强。

三、人事管理

不断获得发展与创新的人事工作,在研究的范畴内,作为一门科学,人力资源管理被纳入其中。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引导人思想正确发展,十分重要。有机结合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严谨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确保认识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提高。人事管理任务包括:人事管理研究、提高工作人员思想政治觉悟、做好工作人员各种保险福利工作与工资定级升级、培训、人员的配备及使用、预先设想所需计划和管理政策、建立信息交流系统、制定并修改有关职能责任和权限的组织结构等。

1.对员工的信任

激发员工活力的重要因素就是信任。每个单位开展工作的基础不外乎员工之间的彼此信任、员工创造性、向心力的培养与发挥,这样团队才能朝气蓬勃、团结向上,才是一支凝聚核心的队伍。要想员工勤勉且主动地工作,领导干部需要以诚恳的态度,将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等想员工传达,在民主管理发展的同时,随着人们民主意识与自主意识的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被有效调动起来。将人事工作落到实处,就鞥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总而言之,人事管理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可操作化、具体化、明确化的条件下进行。

2.尊重员工

通过努力工作,员工获得相应的报酬,与此同时,在精神层面上,员工对自己才华和工作能力受到同事们和领导的认可寄予希望。具体工作中,员工自身的工作成绩能够获得领导认可,自己的建议能够获得重视,是激励职工更加努力、凝聚人心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思想也得以全面贯彻及执行,这就是每个单位人事管理的最终目标。

3.员工需求的满足

要真正使职工积极性有效调动,应做到对员工内在需求充分了解、通过各种方法来达到员工合理需求,这就是人事工作。而认识管理的关键体现在对员工的真正关心之处,通过不断学习和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和行为上,使员工确定目标,并付诸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从而使个人需求得到满足。

篇8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阶段,新时代大学生的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相关性,我国若要实现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效发展便必须培养具有新时代精神的大学生群体。因此对于该建设问题而言,基于服务型高校视角的行政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性,已成为现阶段各高校必须研究与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高校行政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高校行政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依存。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行政管理在施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性质。行政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形式,思政教育在开展过程中需要通过行政任务的执行,从而实现思政教育成果的巩固;同时行政管理效用的最大化发挥便需要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及机构,因此高校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便需贯穿于行政管理始终。

(二)高校行政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相同。

高等教育中行政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均是实现对大学生的完善性教育。思政教育的工作重心主要是向大学生传达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观念,使学生在受教育阶段不断养成正确的精神思维,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而行政管理在开展过程中主要是为了保证学校、教师及学生教学、生活与各项管理工作的安全与顺利有序开展。

二、高校行政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性之间所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未注重合理化制度建设。

目前多数院校在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过多地依靠于各院校的管理制度,各种规章制度被定制为成宣传册或宣传形式大肆宣传,管理制度中多具强制性及约束力,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爱及原则性内涵建设,且在各管理制度建设中未重视教育工作的主体性及个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不利于学生思政教育的积极培养。

(二)行政管理方法与大学生发展缺乏统一性。

现阶段我国各高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与行政管理中,管理方法多沿用以前的旧体系,创新形式不明显,未体现现代化管理理念与学校相关管理结合,管理方法落后单一[3];目前多数院校在大学生自我能力发展培养中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多数院校经常不对相关问题予以调查便要求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在固定的活动模式下机械性地完成任务,造成学生想象力的局限性,影响学生的发展。

三、基于服务型高校视角的行政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性措施探究

(一)提升思想认知。

高校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尊重教师以及大学生的自身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个体差异性,促进教师以及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升教育水平;对于教师而言,学校各管理阶层应积极配合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课后开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窗口,热情服务,在实践中对大学生起到良好的启示作用,促进学生自我完善与发展;各高校应在具体教育中增强工作意识,提升工作责任性意识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工作开展的基础,坚持用、“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研究成果教育学生,在不断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改革创新思维的过程中,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及完善性建设。

(二)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与教育。

大学生对自己的各类需求及个性特征均具有完善的理解,在社会生活与同学、教师交流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此类主动性意识产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中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不断实现大学生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将思想政治教育由被动变为主动,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的建设与养成。在行政管理中,各高校的管理人员应积极地指导大学生如何在学习与生活中实现自我高效管理,引导学生在班级积极开展班会等活动,促进班级集体性建设,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反思能力,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不足之处。

(三)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规律,完善二者适应建设。

各院校在管理中应不断摒弃传统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机制以及管理机构,不断实现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结合;行政管理工作开展中,工作人员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规律作为开展基础,建设完善平等的内在环境,实现学校之间各部门之间的高效合作,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开展;同时学校还应充分发挥教师院校管理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将管理、服务、教育三者统一有机结合,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完善开展,实现教育方法与行政管理工作形式的调整,促进思政教育工作与高校行政管理的相互结合。

(四)建设完善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各高校应坚持科学发展及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完善校园建设,营造校园环境、促进校园硬件设施构建,建立深厚的、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工作氛围,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均在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基础上实现思想认知、工作学习方法及态度等的转变。

四、结束语

大学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建设力量,高等院校在具体教育中需运用科学合理的思想理论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服务能力及服务意识,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重视高校行政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不断将二者相互结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君.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鲁东大学,2014.

[2]姚淼.高校行政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篇9

在企业管理中,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的管理固然重要,然而每一项管理都离不开对人的思想管理。正是因为人的思想具有活跃特点,所以在所有管理工作中,对人的管理便显得尤为困难,任何一个管理者,只要把本部们的人管理明白了,思想统一了,那么你的生产就能搞上去,你就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所以说,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首先一定要是一名合格的思想管理者。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思想管理者呢?

首先,正人先正己。要想管别人,自己首先管好自己,要把自己的思想进行净化,进行梳理,然后才能问心无愧地、大大方方地去做别人的工作,这样,自己才能从取信于人做到说服于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自己觉悟不高,行为不检,作风不正,又怎能挺起腰来去说服教育别人呢?即使虚伪地把腰挺起来了,说不定别人还会抓住你的“小辫子”反唇相讥呢!所以说,一个好的思想管理者,首先必须是一个好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的践行者。

篇10

关于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研究,国内现有文献选取的样本数据均为2010年以前,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变化以及创业板上市,中小板与创业板已成为实施股权激励的主力。基于此,本文将研究区间扩展至2012年,围绕股权激励计划公布前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联程度这一主题,运用实证数据定量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的机制,对已有的研究进行补充,以期为资本市场各方参与者的决策提供一些借鉴依据。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是我国上市公司采用的主流股权激励方式。股票期权的收益主要来源于行权期时的市场价和行权价之差。为获取高额收益,管理层有可能会在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日之前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以降低授予时的行权价;在行权期,管理层有可能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以提高行权时的市场价。此外,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通常为会计业绩,而行权期间会计业绩考核标准一般都是以公告当年或者前一年的指标为基准的,因此,管理层可能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动机,使基准年度的指标降低以顺利达到行权条件。对于限制性股票也是同理。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1: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公布之前存在向下的盈余管理。

H2:上市公司在股权授予日之后存在向上的盈余管理。

随着股权激励计划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用,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中股权激励部分带来的收益也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从激励对象的角度看,所获激励股权数量一般情况下是越多越好,因为获得的激励股权数量越多,未来潜在收益就越大。即使未达到行权条件,也可以放弃行使股票期权或回购限制性股票以避免损失。因此可以推断,股权激励幅度越大,高管通过盈余管理使公司绩效提升的动机也就越强。基于此,提出假设:

H3: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公布以后的盈余管理程度与股权激励幅度呈正相关。

与传统的激励方式相比,股权激励是一种长效激励机制。股权激励方案中的行权时长对激励对象的收益与风险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能够取得行权资格,会尽可能行权时长缩短,从而能尽早地实现公司的经营业绩指标,使其自身利益最大化。如果上市公司行权时长太短,则管理层更易于采取对当前盈余有利的会计政策来满足行权指标;反之则会加大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难度。基于此,提出假设:

H4: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公布以后的盈余管理程度与行权时长呈负相关。

样本选择与变量设定

为了保证研究样本数据的有效性与时效性,本文依据以下几条原则选取研究样本:以2011-2012年中国沪深交易所股权激励方案并成功实施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总样本;由于金融保险业的特殊性,排除金融保险业的上市公司;剔除了PT等上市公司和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否定意见、保留意见等审计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剔除了异常数据、相关财务数据缺失的数值。筛选后共得到156个数据样本。实证分析中所用到的激励模式、激励幅度信息主要来源于和君咨询的中国股权激励年度报告以及巨潮资讯网,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主要来源于锐思数据库与国泰安数据库。

本文实证研究的主要变量如下:

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盈余管理程度,通常通过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A)来表征。夏立军(2003)认为,采用线下项目前总应计利润作为因变量分行业估计特征参数的截面琼斯模型更适用于中国证券市场。结合谷丰(2011)等人的研究,本文计算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步骤如下:

首先,根据现金流量表法,由式(1)、(2)计算出线下项目前总应计利润GA与线下项目后总应计利润TA:

(1)

(2)

式中,EBXIi,t为经营利润;NIi,t为净利润;CFOi,t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其次,分行业分年度对式(3)进行线性回归,采用OLS方法计算β1、β2、β3系数:

(3)

式中,Ai,t-1为上一年度资产总额; REVi,t是基准年度和上一年度营业收入之差;RECi,t是基准年度和上一年度应收账款之差;FAi,t是基准年度的固定资产总金额。

最后,将计算出的β1、β2、β3系数估计值代入式(4),计算出非操纵性应计利润NDA,并通过式(5)计算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A:

(4)

(5)

解释变量:将激励股权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作为解释变量,并选取行权时长当作另一自变量。行权时长指从股权授予日到可行权日间的时长。

控制变量: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选择了公司规模、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管理层薪酬等控制变量。

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所构建的模型为:

DAi,t=α1+α2×SCOPE+α3×DOT+α4×LNSIZEi,t+α5×ROEi,t-1+α6×DEBTi,t-1+α7LNBDi,t+α8×TOP5i,t+α9×LNSALi,t+ζi (5)

各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对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A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从表2股权激励计划公布前后两年的盈余管理统计性描述中可以发现,T年DA均值约为-0.0024,为负值,且远低于T+1年的正值0.117,这说明股权激励前一年整体的样本公司普遍存在对盈余的向下调整。幅度不大的可能原因之一是有些股权激励计划宣布时间较晚,会在当年的前几季度而非前一年作向下调整。而T+1年DA均值约为0.117,中位数约为0.084,说明在实施股权激励以后,管理层对盈余管理有一个向上的反转,初步验证了假设H1和H2。

(二)配对样本T检验

为了排除公司性质、行业、经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将T年数据与T+1年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通过相同公司前后年的盈余管理变化以确认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布对盈余管理产生了影响。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T年与T+1年同样本公司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之差的均值为-0.1193,标准差为0.1564,P值为0.000,通过了显著性水平0.01的统计学检验。这说明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公布的前后两年,盈余管理确实发生了显著变化,证明了管理层确实存在向下调整基准年度会计盈余的行为,同样T+1年DA值为正数,且均值达到了0.117,说明股权激励计划公布以后存在上调盈余管理的行为,验证了假设H1和H2的成立。

(三)回归分析

在SPSS19中对式(5)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模型整体拟合度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方程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虽然调整R方为0.233,相对较低,但是由于盈余管理本身的度量已经是通过回归得出的,再加上股权激励并非是构成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唯一组成部分,所以拟合度不是很高也是正常的结果。

从表4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股权激励幅度的回归系数为正,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股权激励的幅度越大,盈余管理的程度也越大,证实了本文提出的假设H3: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公布以后的盈余管理程度与股权激励幅度正相关。行权时长的回归结果较为显著,但系数为正,与假设H4相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对公司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不够合理,导致股权激励的“约束”作用弱化,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及经理人职业素质也有很大关系。此外,还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净资产收益率、股权集中度显著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与公司规模以及管理层薪酬则呈现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对策

完善股权激励方案。应建立“奖励”与“约束”并重的股权激励体系,注重长期经营目标考核,并合理分配管理层的薪酬比例,从而规避风险,提高股权激励的有效性。

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设。要合理调整股权结构,优化董事会人员构成,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建立健全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丰富内部监督与控制手段。

健全上市公司外部环境。应进一步完善会计政策与准则,压缩企业的盈余管理空间,并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督检查,对出现的违规行为和虚假陈述给予必要的处罚,增加管理层违规成本与风险。

综上,本文以中国沪深股票市场2011-2012年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研究了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前后有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会引发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需要从完善股权激励方案、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设、健全上市公司外部环境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在提高股权激励效率的同时加强对证券市场运行的监督管理,以促进公司治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洋,赵英.股票期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3(23)

2.何凡.股权激励制度与盈余管理程度―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2)

3.林大庞,苏冬蔚.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新研究[J].金融研究, 2011(9)

篇11

(一)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方面不够重视

在日常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并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信心。这里偏向于研究以下心理类型的大学生:首先是内向乐群性低的大学生;其次经常焦虑且因琐事便会产生心理抑郁或其他障碍;最后是碍于某些心理原因,造成学习困难的大学生,该类大学生更加缺乏存在感,更难以融入群体。在针对于这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与培养方面,思想道德教育管理略显乏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针对性不强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应形式多样。然而目前看来,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实际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很盲目,没有针对性,单向传播的局面。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的内涵及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适时引入大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相关研究,使得整个工作更加人性化。由于大部分高校均有常设的心理咨询机构,所以在运行过程中,可积极利用这些机构,全面把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情况。

(一)建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

目前我国已有超30%的高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这些机构通常的运行方式是被动式的,即仅仅承担咨询职能,而不负责调研,更不会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风险预判或者心理健康体检。极少有高校会针对本校学生特质指定可操作性更强的制度执行细则。缺乏执行细则,很难保证制度落实,这就直接造成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脱离了大学生心理需求。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针对大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管理方式。由于大学生心理承担能力和客观条件局限造成完全差异化的教育难以实现,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细心观察,将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方式融入进日常工作,并积极探索研究。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的意义

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实现人性化,将对大学生产生深远意义。首先,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一改之前仅仅拿教育管理相关制度来单一管理的方式,以人性化的方式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党的方针政策理念教育、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其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学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性,并适度提升其他领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自我,做复合型人才。

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优化

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心理干预工作应得到更多重视,并且上升成为整个贫困大学生支持工作的必要环节。

(一)教育形式从被动变主动

不难发现,对于普通大学生,承认自己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且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仍非常困难,那么对于有心理问题的贫困大学生而言,迈入心理咨询室就变得几乎不可能。此时转换心理干预工作的被动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应将心理干预工作作为贫困大学生扶持的重要环节,弱化物质支持所带来的负面精神影响,强化心理干预,使得受帮扶的大学生拥有更多的社会认同感,帮助其实现心理复原。

(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篇12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是国家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权利与职能,其表现形式是组织结构。基于此认识,对照当前网络向农村的逐渐普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明显加速、社会中介和服务组织的不断发育及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迅速推进的形势,发现我国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尽管在不断改革、完善,但仍不能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既有一般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有经济发达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独特问题。

(一)一般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普遍存在的问题

1.分工不明,责任不清,难以调动职员工作积极性、承担职责和协调配合

我国乡镇政府管辖的区域比较广泛,但对其管理的只是县级政府,这就不能建立完善的乡镇行政机构,不能促使责任、权利的统一管理。因为不曾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机构比较臃肿,机构人员不能很好地服务人民、贡献社会,不少乡镇政府干部基本都是在混日子。由于不能界定各项职责功能,部分事业单位总是依靠业务主管部门行事,财政拨款基本成为经费的唯一来源,主管部门也承担着其人员管理职能。这些情况导致了相当多的乡镇干部、职员、机关缺乏竞争和服务意识,不能承担起相应的民事责任以及法律责任。

2.财政体制不完善,乡镇债务负担沉重

我国乡镇政府有很大的债务负担,我国2010年,乡镇的财政负债总额达到两千多亿,全国总共有五万多个乡镇,它们平均负债400万元。这些债务往往来源于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个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导致债务负担沉重,一方面是由于单位在招人时,不是从超额编制单位选进人才,而是从下级机关招人,或是进行公开招考,造成缺编单位逐渐满编,并不解决超编单位现象,财政供养的人在不断地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财政不能满足财政人员的供养,财政体制也不完善。我国乡镇政府在偿还债务时主要是通过向人民群众收取费用,但是由于改革的推进,向人民收取费用得到限制,一些收费被取消,使得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缺乏稳定的来源,偿债能力降低,乡镇债务负担自然更加沉重。

3.乡镇干部对乡镇政府职能认识不清

当前,很多乡镇干部都不清楚乡镇应该履行什么样的职能,不知如何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不知如何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很多乡镇政府只注重政府的转型,并不注重当地经济的发展。另外,一些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不考虑长远利益,只注重当前的利益。总之,乡镇政府只会完成做好上面下达的任务、指示,不懂得进行发展和规划,不能够正确履行其职能。

(二)经济发达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独特问题

1.政府管理权与执行权不能够很好融合

在已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中,表面上乡镇政府是一级政府,实际上在设置管理职能时不能够到位,并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其中缺少很多元素。如,乡镇发展需要的“城建、环保、治安、节能、消防、卫生防疫”等职能,基层政府普遍缺少,又缺少行政许可权、处罚权和强制权。当出现上述违建、食品卫生等问题,作为一级政府的镇政府并没有权力去查处,只能通报上一级主管部门,由其派人来调查处理。往往在向上级部门汇报时,程序比较繁琐,它需经过审批才能下达命令、实施解决方案,工作效率非常低下,会严重延误很多事情的处理、很多事情的解决。由于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必然会增加,从而对该镇的公共设施与卫生、医疗机构、教育水平、社会保障与治安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经济发达乡镇的社会治安还不是很完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能力也存有不足,经济发达乡镇的行政管理能力严重被制约着。

2.机构编制不能满足管理对象的需求

经济发达镇的机构编制基本是由县里统一发配的,乡镇并不能自行调整,不具备自。县政府在确定发达乡镇的编制数时,并不考虑外来人口的增加,只按本地的户籍人口数确定,而往往外来居住人口要多于当地的本籍人口。这使得发达乡镇的行政管理人员不能够满足当地发展需求,不能够完成制定的管理目标,但是他们又想完成任务,苦于人力不足,就只好聘用临时雇员。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前,我国珠三角的有些乡镇,编制数额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当前急速发展的经济需求,不能完成制定的管理任务。受固定编制额的影响,目前好多经济发达乡镇的公务员升迁机会渺茫,总停留在原位,处于进退两难境地。长此以往,这些在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没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就接二连三地跳槽,去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致使人才在不断流失,乡镇政府竞争力难以提高,甚至下降。

3.财税体制不完善

虽然我国建立了以分税制为框架的财税制度,但其只在县级以上部门执行,乡镇政府施行的财政体制是统一收取统一支出。有许多发达乡镇的财政收入已达到几十亿甚至更多上百亿,但是有90%的财政收入都得交到县级政府,回到镇里的只是少数。如,2006年,绍兴县钱清镇上缴税收近5个亿,但最后回到镇里的却只有6000万元。2007年,嘉善县姚庄镇上缴税收2个亿,回到镇里也只有1000多万元。这对发达乡镇极不公平。

4.规划建设还不全面,相对较落后

当前乡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审批和监督管理的,由于经济发达乡镇的规划建设项目比较多,还比较复杂,造成了经济发达乡镇不能准确定位,难以实施操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发达乡镇在规划建设中,有的规划水平不是很高;有的只停留在整体上,并不作细分;还有的产业规划不联合实际,不能保证产业有效发展;甚至有的规划根本不具备科学性与严谨性。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经济发达乡镇健康、科学、合理、快速的发展。

二、完善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路径

(一)完善一般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路径

第一,详细了解和认识乡镇基层政府在国家行政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中国的乡镇不但是国家的最基层政治权力中心,还是保障农民各种需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在前对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完善时,最主要的是要将行政权力划分开,规范到一个合理的空间,将国家、社会和农民紧密联系起来,促使它们紧密联系,密切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在完善乡镇管理体制时,要确保有完整的行政领域,有适度的人口规模,具备有序的管理层,能够进行科学的职能定位,并设置有合理的乡镇机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切实得到完善。#p#分页标题#e#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方针,了解党对农村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依法审批,积极推动与完善乡镇政府的审批制度,让其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另外,乡镇要减少税收负担,对于那些违规条款要坚决废除,对于阻碍市场开放的审批制度要彻底撤除。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能够解决的事情,就要让他们自行解决,政府部门要懂得适当的放手。

第三,更新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地转换乡镇政府的职能,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第四,加强对乡镇政府职能的规划。当地政府进行经济调节时,有赖于政府职能能够合理被规划,各级政府要制定合理规划,并将规划切实落实。

第五,改进经济调节职能,要寻求合理的经济管理方式,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乡镇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促进乡镇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第六,做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强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事业的发展上,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作用,科学配置社会资源,利用公共服务设施,扩大服务范围,建立服务网,加强社会服务功能,推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的发展。

第七,履行市场监管职能,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对市场经济进行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

第八,对政府中介组织进行完善组合,确保各政府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合理,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重点,划分好上下级关系。同时要建立行政处罚条例,为解决执法不公的行为事件作惩罚依据。

(二)完善经济发达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路径

第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统筹规划。对于当地乡镇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及财政预算等因素,都要得到考虑,可以逐渐划分出经济发达镇、比较发达的乡镇甚至农村中心镇,分别实施完善办法。我们可以对那些在大城市周边的发达乡镇进行城乡统筹管理,因为这些乡镇的经济规模相对比较大,外来常住人口以及当地住民也较多。另外,我们还可以考虑撤销镇建制,赋予其相当县级的职能,设置合理的综合部门。

第二,加强政府职能改变,采用比较灵活的人事编制管理。对经济发达乡镇的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投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职能,要加以强化,以此加强农村科技、信息、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公共文化、公共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职能。积极推进乡镇事业单位完善,转变财政投入方式,保障政府职能的不断完善。

第三,建立完善的财税体制制度。要按照分税制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逐步建立完善的经济发达乡镇的财政体制制度。在立完善财政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外来人口负担、日趋增长的人口造成治安与公共服务的相关问题,尽可能地减少经济发达乡镇的财税负担。例如,可向经济发达乡镇少收取些税费和土地出让金。当经济发达乡镇缺乏某种产业时,政府要给以一定的帮助,如资金赞助。还要支持经济发达乡镇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鼓励他们建立城镇建设投资公司。

第四,加强经济发达乡镇的规划建设。要切实弄清我国县政府的职权现状,加快规划体制改革,推进发展、城市和土地的规划,将县与乡相联系,促使两者相互合作。积极探索按功能区划分的规划方法,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三)完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案例分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