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日常护理范文

时间:2024-03-01 16:12: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老人日常护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老人日常护理

篇1

引言

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在我国正处于一个初始阶段,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老龄化现象还会加重,在老龄化的现象中“空巢老人”聚集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现实的生活中越发的老年人单独居住或老年夫妇独立生活,身边没有子女及无他人照看,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问题正成为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智能化新时代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所以未来空巢老人护理产品的发展趋势也会与互联网严紧结合,未来空巢老人的护理产品也会在新时代的前提下变得智能化。针对空巢老人日常所出现的问题,其护理产品的设计尤为重要。

一、“空巢老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生活中缺乏精神上的慰藉,内心情感空虚

空巢老人内心最怕寂寞,空虚是他们内心共同的真实情感。他们的生活圈被禁锢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很少与社会交往,几乎脱离了社会的轨迹,再加上子女生活中无心无规律的陪伴老人,使老人缺少家庭照顾,无法享受家庭的呵护与温暖。同时,经过常年的身心劳累、精神上的过度空虚加上诸如想念亲人等复杂情感因素增加了空巢老人的身心负担,使他们的情绪抑郁、行为加速退化。

1.2身体机能下降,健康状况不乐观

空巢老人存在的最普遍问题是由于年龄的原因,身体机能的下降所出现导致的。由于认知能力的降低造成对不明药物的食用,因而带来无意识的危害。在疾病面前通常是小疾病忍耐,严重的疾病、慢性疾病是吃一些过去的药物,更多的老年人不敢给孩子的负担,来掩饰他们的疾病。大多数空巢老人的习惯或实际经济状况并没有做全面的健康检查。由于空巢老人身边没人照看,往往在突发疾病不能得到及时的抢救,生活经常受到威胁。与此同时,一些空巢老人很难照顾自己,缺乏自理能力。

1.3生活中安全问题存在隐患,容易成为事故受害者

安全问题,在生活之中对空巢老人来说是首要问题。往往会出现在疾病突发等紧急情况下,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空巢老人死于家中无人知晓的事件屡见不鲜,意外摔倒、不小心的跌跌撞撞对于老人来说都是致命的伤害。与此同时,一些空巢老人由于戒备不足,容易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犯罪的对象,个人安全和稳定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此外,安全问题还包括生活用水用电、自然灾害等。

二、未来空巢老人护理产品的设计原则

空巢老人护理产品设计的核心目标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物质和精神上为空巢老人提供更多的关怀。通过以上问题可以得出未来空巢老人护理产品的设计原则。

2.1产品的实用性原则

受固有观念的影响,空巢老人的消费概念是实用、节俭,这是老一辈人的主流,当今市场大多数护理产品的现有功能设置与空巢老人的实际需求不相匹配。由于这些护理产品的功能过剩,所以增加了购买的成本和使用的繁琐性,这些功能对空巢老人来说,基本搁置。一个好的产品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功能体验,在空巢老人护理产品设计中,确保主要功能达到实用性和真实性,以得当的选择和精确的功能定位来满足空巢老人对产品的需求。

2.2产品的易用性原则

空巢老人由于年龄的原因学习掌握能力相对于年轻人来说逐渐的衰退了很多,所以在产品的使用上相对较俗成的产品更容易被空巢老人所接受。当然这里所说的俗成的产品并不是最适合空巢老人的,但多年来固有的使用习惯和思想更利于在产品的使用上产生共鸣。当今出现的许多老年类的护理产品,本来有设计师精心设计的一些功能,但是运用起来老年人觉得这些产品使用起来过于复杂,会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年人不了解这些产品的使用原理及其功能性,针对这一现象,设计师在产品的设计及功能的运用上应注重老年人对产品熟悉的使用形式,与老年人容易达成共鸣的同时展示产品的功能与特点。

2.3产品的安全性原则

身体机能的退化是空巢老人身体体征的正常表现,所以在对事物的感知判断能力和应变反应能力上表现出了相对程度的降低,在产品使用中经常出现不合理操作现象,可能会危及空巢老人的人身安全,在这种状况出现时空巢老人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保护措施。因此,在空巢老人日常护理产品的设计上,设计师要从用户的角度去想问题,降低产品使用的危险系数,并且综合考虑时间和环境等各种因素,做好使用前的综合预测,根据以上的这些因素,做出相对完备的设计将错误的操作尽可能的避免。

三、在当前智能化前提下解决以上问题,未来产品要包含的功能

在当前智能化前提下通过对空巢老年人特殊性的分析以及老年人对护理产品功能需求的总结分析,确定针对空巢老人护理产品实例的概念。技术层面,当前是智能化时代,互联网+时代,将产品的实物与虚拟的网络相结合,空巢老人日常护理产品也会顺应时代的发展。日常生活的需求以及所出现的问题,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捕获数据的使用云计算技术来有效地解决。在未来的护理产品中,空巢老人护理产品将基于互联网的基础之上,通过一系列物理传感器技术等将空巢老人的身体及生活各项数据收集以物联网为媒介将数据传输到指定的账户,及时获取最新的健康数据及生活的各项指示参数,做好监测准备。通过便捷与高效的智能技术为空巢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为空巢老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功能设计层面,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评估等方面的问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关键。与此同时,当居家的空巢老人面临紧急情况时对紧急呼叫的需求,针对紧急状况对社区医院及儿女亲属进行呼救。产品设计时考虑到的可延续性,在产品不使用时,可以使用其他额外的附属功能对该产品进行有效的再使用。包括根据空巢老人日常生活习惯划分屏幕的信息栏,将语音功能更加有效的利用在产品的其他方面,以及产品的各个功能之间达到有机统一循环利用,实现产品的功能丰富性和功能资源的可延续利用性。材料层面,产品的材料选择是对产品质量和产品舒适度的重要点评标准。绿色发展是时展的主题,尽量选择环保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材料,其次用户内心的情感及心理上的影响都与产品的材料有直接的影响。产品使用效果的直接性因素来自产品材料给用户带来的心理感受,例如金属材质通常会给空巢老人带来一种寒冷的心理感受,不符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颜色,根据不同的色系会给用户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和心理触感,由于空巢老人的心理以及视觉原因,在材料的颜色运用上主要以鲜艳的暖色系为主,在提高了产品辨别度的同时迎合空巢老人的心理需求。使用流程层面,由于空巢老人生理功能处于下降趋势,在使用时需要考虑产品本身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空巢老人的记忆力降低,所以产品的操作流程上尽可能做到便捷性。在空巢老人的传统思想下将触屏功能与按键操作相结合使空巢老人减少在使用时产生的畏怯,使空巢老人更加自信的使用。

篇2

贵阳市的养老压力日益严峻,2014年底,全市养老床位总数达17388张,养老机构增加至140家,其中包括公办养老机构9家,民营养老机构74家。虽然养老机构和床位数在增加,由于公办养老机构对接收对象有限制,所以解决养老压力的主力还需依靠民营养老院。从贵阳市百岁以上长寿老人分布来看,云岩区和花溪区最多,均为33人。花溪区位于贵阳市南部,是著名的生态区,森林覆盖率到达41.53%,气候宜人,空气优良,非常适宜老年人居住。位于花溪区的亲情老年公寓,建院时间短,发展比较迅速,其运营模式值得社会关注。由于我国民营养老院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大多表现为私人创办,规模小、资金少、入住评价不高等等。有必要探讨经营比较成功的案例,吸取经验,促进民营养老院的发展。

一、亲情老年公寓经营模式

(一)地理位置。亲情老年公寓位于花溪区桐木岭村四组,101省道旁边。规模约为1700平方米,三层楼房、庭院型、独门独户式装修。基本上都是农田,没有高大建筑物遮挡,后院有大片果树林。空气清新、交通便利。

(二)配套设施。亲情老年公寓共三层楼,每层楼除老人房间外,一楼配置有餐厅、厨房、储物间、碗筷洗涤消毒间、储藏室、厕所、卫浴间、员工宿舍、晒衣场、垃圾间和院坝;二楼配置有卫浴间、客厅、阳台;三楼配置有小休闲室兼客厅使用、卫浴间、大型存放衣物柜二座,目前床位设置数为58床。

(三)受理对象及价格。养老院是以“需要护理照顾”的老人为主要服务群体,即招收半护理和全护理的老人,不招收能够完全自理的老人,价格在2200—3200元之间,它是以老人身体需要照顾的程度来区分的。

(四)资金情况。养老院是属于私立性质的,所以是自筹资金发展。其次可以获得政府补贴:从2011年开始,政府对养老院的运营补助是,老人住满一个月以上,政府补助300元╱人。每张床位补贴3000元,分三年给付。水电费按照民用水电费来收并免税收。由于养老院服务好,老人居住反馈评价较高,贵阳市政府对花溪区亲情老年公寓补助60万,养老院自己出资100万,用于养老院生活区的改造。

(五)养老院工作人员配备及日常管理。(1)老人日常饮食起居。早上6:00至6:30照顾老人起床洗漱,吃早饭。11:30为需要喂食的老人及餐饮有特殊要求者就餐时间。12:00自理老人就餐。17:30仍分两拨就餐。夜晚需要加餐的老人由护理人员自行安排。饮食方面早晚餐比较清淡,多为稀饭、面条,中午是三菜一汤,两荤一素,注重营养均衡搭配。养老院对于老人日常就餐有明确的记载,方便老人家属查看。(2)老人的清洁方面。讲究六个字“随脏、随换、随洗”,老人的床单、被套,脏了就换,保持老人的身体清洁。每天下午3:00为老人洗脸、洗脚。(3)健康日报表和生活记录单。每个老人床头都设有健康日报表和生活记录单,记录老人的血压、血糖及大小便情况。生活记录单是用于记录老人家人来看望老人时间及次数及老人生病时,养老院的人员是如何处理的。(4)生病住院处理。养老院的院长妻子曾是台湾养护中心的护士,负责日常的药物护理工作及员工医护护理培训工作。老人日常用药全部由管理人员统一管理,喂食时间与用量都有专门记录。养老院与花溪医院签订的有“绿色通道”协议,不用先交费直接救治,过后结算。(5)老人日常娱乐。娱乐方式多为看电视节目,天气好的时候在院子里晒太阳。对其他行动自如的老人,有桥牌可供玩耍。一楼也有书记杂志可以翻阅。其他的娱乐活动就靠社会团体的慰问活动来丰富。经过对亲情老年公寓的详细分析之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养老院是在吸收台湾安养中心的经验基础之上,针对需要关怀护理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形成有特色的家长式经营管理模式。主张加强与政府合作,开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先河。以老人需求为前提,提高要求,坚持高配比,提高服务质量。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养老院58张床位全部住满,目前仍有许多老人排队等候,床位供不应求。也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借鉴其成功经验。但是,由于规模较小,该养老院工作人员的管理方式为“家长式”,由院长掌握大权,大小事务基本都经由院长之手,对于小规模的来说这种管理方法还能实行,但是若是对于规模较大的机构来说,这个管理方法效率不够高。

二、民营养老院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养护人员缺乏专业护理知识,流动性大。亲情老年公寓属于自主经营,自筹资金,需要考虑成本问题,工资不高也无保险。养护人员多集中为女性人员,来自农民或者下岗工人,年龄较大,没有经过正规、专业的技能培训。缺乏专业医师,医护人员缺乏,仅院长妻子属于正规护理专业的人员。由于工资不高,加之护理老年人工作的繁琐导致员工流动性很大。另外,养老院的管理者也参与养护护理工作,这种配置使养老院中必要的技术分工无法实现。

(二)养老院配套设施简陋。老人活动范围较窄,康复设施比较单一,养老院就只有护栏和鹅卵石,老人的娱乐活动最多的就是看电视,或者打打麻将,比较枯燥和乏味。

(三)服务的提供不够多元化,老人的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虽然养老院受理的大部分是需要护理的老人,行动受限,但仍有部分行动自如的老人,应该注意加强他们的需求服务。在调查过程中,就有老人不愿意与言语功能不全的老人接触,可又找不到其他娱乐方式,整日闷在屋里看电视。长久下去,对这类老人的身心健康不利。

三、对改善民营养老院经营管理现状的建议

(一)民营养老院应加强对养护人员的培训,增强综合素质。目前很多民营养老院的养护人员大多是农村妇女或者是下岗职工,虽然他们有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但仍缺乏专业的医疗护理培训。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标准对养老院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做到持证上岗。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制度,探索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使之规范化、法律化。

篇3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邬沧萍,1999)。这个过程在学术界往往作两种理解,一是指人类个体的老化,二是指整个人口群体的老化(邬沧萍,1999;Morgan  &  Kunkel,1998)。

老人日常生活照顾问题则是指老人受身心健康状况影响,在日常生活活动方面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顾。其中的“日常生活活动”包括两个方面,即“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前者是指基本的自我照顾活动,譬如洗澡、穿衣、修饰等;后者则是指更复杂、更高级的自我照顾活动,譬如做饭、洗衣、理财等(Kinney,1996)。

人口老龄化的上述两个侧面对老人日常生活照顾问题的形成均具有重要影响。就人类个体老化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或心理会逐渐衰退,甚至会患有慢性疾病,不能独立生活,需要他人的照顾。穆迪(Moody,1998)指出,长期性身心失调经常会使老人丧失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老人患有长期身心失调症状,通常会使他们在日常生活方面需要帮助。金尼(Kinney,1996)的研究发现,在所研究的65岁或以上的老人中,将近85%的老人至少有一种慢性病,并且慢性病的发生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五分之一的老人需要洗澡、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活动的援助,五分之一的老人需要做饭、理财、持家等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的援助。在75岁及以上的老老人中,一半以上的人患有关节炎;将近五分之四的人至少有一种日常生活活动限制;90%以上的人至少有一项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限制。在多项日常生活活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限制的人相当普遍,五分之一的老老人有四项或更多的日常生活活动限制,三分之一的老老人有四项或更多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限制。可见,虽然年龄的增长不是老人需要日常生活照顾的直接原因,但老人对日常生活照顾的需求的确是同年龄的增长相伴随的。诚如杜吉(Dooghe,1992)所言,随着平均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将需要别人协助处理日常生活活动。虽然活到80岁不一定会丧失个人的独立性,但危机会随着年龄而增长。摩根和库克尔(Morgan  &  Kunkel,1998)也指出,对老龄化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直到85岁左右,在没有慢性疾病的情况下,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下降情况并不明显。但到了85岁,大约25%的老人即使没有患病,也会表现得孱弱。

整个人口群体的老化同样对老人日常生活照顾问题有重大的影响。随着整个人口群体的老龄化,社会中的人口年龄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对老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的满足发生重要影响。首先,随着整个人口群体的老龄化,社会中的老人将会越来越多,年轻人所占的比率则会相对减少。在家庭内能够照顾老人的人数也会减少,照顾老人将会变得愈来愈困难(Bass  &  Noelker,1997;Dooghe,1992)。其次,随着整个人口群体的老化,社会的赡养比将会提高,平均每个年轻人赡养老人的比重将会加重。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个问题则显得更为严重。因为国家要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作全盘考虑,很难拿出大量的资源用来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

总之,无论从人类个体还是从整个人口群体的角度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人的日常生活照顾将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诚如迪万和库尔顿(Diwan  &  Coulton,1994)所指出的,老人数量的增加引起了人们对老人日常生活照顾问题的关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6)在题为《照顾孱弱老人:政策的演进》(Caring  for  frail  elderly  people:Policy  on  progress)的研究报告中也指出,老老人的增加在维持退休金和健康照顾资金的来源之外,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政策议题——老人日常生活照顾问题。

二、老人非正式照顾系统照顾能力的弱化

非正式照顾系统(informal  care  systems)是解决老人日常生活照顾问题的一种自然机制。该系统主要由家庭、朋友和邻居组成(Angel  &  Angel,1997;Cantor  &  Little,1985; Dobelstein  &  Johnson,1985;Moroney,1998)。许多研究发现,孱弱老人经常从家庭、朋友和邻居那里获得日常生活活动方面的帮助(Cantor,1975;Cantor  &  Little,1985;Christianson  &  Stephens,1984;Kirwin,1991;Shanas,

1979;Stoller  &  Earl,1983;Stone,Cafferata,&  Sangl,1987)。但在非正式照顾系统内部,家庭成员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他们构成了老人非正式照顾系统的主体,为老人提供主要的日常生活照顾(Abel,1989;Brody,Poulshock  &  Mascicchi,1978;Doty,1986;Herrman,1994;Horowitz,1985;

Stoller  &  Pugliesi,1988)。安杰尔和安杰尔(Angel  &  Angel,1997)指出,朋友和邻居无疑在购物和交通方面提供不少帮助,但由于他们有自己的家庭,所以未必能够在其他方面为老人提供更多服务。约翰逊和卡泰莱诺(Johnson  &  Catalano,1983)亦指出,虽然朋友和邻居对于身体健康老人的社会化和互助是重要的,但他们很少照顾孱弱老人。还有一些学者(Cantor  1980;Johnson,1983;O'Bryant,1985;Stoller  &  Earl,1983)指出,朋友和邻居大多数只在孱弱老人缺乏家庭照顾的情况下才提供照顾。

正是由于家庭成员在照顾老人日常生活上承担了最重要的角色,所以,他们也承受着最大的负担或压力。这些负担或压力包括:第一,提供照顾所带来的身体和精神负担或压力。杜吉(1992)指出,许多研究表明,提供一段时间的照顾之后,照顾的情感和身体压力会导致照顾者及其家人的健康恶化。沉重的照顾压力会破坏家庭的健康和福祉,过重的照顾任务会使一些照顾者遇到短期或长期的身体健康问题。当照顾的责任完全落在一个人的身上时尤其如此。

第二,提供照顾所带来的社会负担或压力。杜吉(1992)认为,由于提供照顾,家庭成员要冒着变得疏离的危险。在他看来,承担照顾角色通常会减少社会联系和闲暇活动。由于有家庭成员需要照顾,所以照顾者会减少拜访朋友的次数。反过来,他们的朋友也会减少拜访他们和他们的家人。金尼(1996)在对照顾后果的比较研究中亦指出,毫无疑问,向老年家庭成员提供照顾会导致负面后果。照顾者同非照顾者的比较显示,则非照顾者相比,照顾者社会功能更差,譬如,对社会活动的满意水平更低、限制更多。

第三,提供照顾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或压力。杜吉(1992)指出,对家庭慢性病成员的长期照顾经常伴随着沉重的经济负担。照顾的成本包括用于照顾的物品、医药费、调整住房、额外的加热或特殊设备。此外,由于照顾老人不是受薪的工作,所丧失的收入也是一个经济负担。惠特拉奇和诺埃尔卡(Whitlatch  &  Noelker,1996)也指出,经济压力是提供长期照顾的一个结果。而且,照顾责任通常会导致工作状况改变的事实更加重了这种经济压力。

第四,提供照顾所造成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坎托和利特尔(Cantor  &  Little,1985)指出,照顾孱弱老人经常出现强大的张力和造成家庭的损毁。大多数照顾者是妇女,尤其是中年妇女,她们一方面要对老人负责,另一方面要对她们自己的家庭负责。杜吉(1992)也指出,提供照顾在家庭内部会产生张力。冲突的产生是因为家庭成员抱怨不被注意。照顾老年家庭成员会影响到整个家庭,尤其是子女和在同一个家庭内生活的人。照顾的负担不仅落在主要照顾者身上,而且也落在家庭所有成员身上。一些家庭成员会感到他们受到忽视。许多照顾者也会感到他们得不到或者没有充分得到受照顾者的赞赏。在一些情况下,压力会毁坏老人和家庭照顾者之间的关系,并影响到所提供之照顾的质量。

第五,提供照顾所造成的照顾与工作之间的冲突。斯通、卡佛拉特和桑格尔(Stone,Cafferat,&  Sangl,1987)报告说,由于要提供照顾,在职工人不得不改变工作时间(29%)、减少工作时间(21%)、利用休息时间做没有薪水的工作(19%)。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需要向老年家庭成员提供照顾,一些成年子女不得不放弃他们的工作岗位(Blieszner  &  Alley,1990)。

简而言之,尽管家庭在照顾老人日常生活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他们同时也承受着沉重的负担或压力。这些负担或压力非常之大,以至于如果没有来自其他方面的支持,他们很难继续提供这种照顾。

三、老人正式照顾系统及其演变

随着老人非正式照顾系统,尤其是家庭照顾系统照顾能力的弱化,社会中产生出正式照顾系统(formal  care  systems)来为老人提供服务。该系统主要由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组成(Angel  &  Angel,1997;Cantor  &  Little,1985;Dobelstein  &  Johnson,1985;Moroney,1998)。它们在解决老人日常生活照顾问题上也具有重要作用。诚如惠特拉奇和诺埃尔卡(1996)所言,虽然非正式照顾系统是老人最偏爱和最经常使用的援助来源,但正式照顾系统也提供很多支持,尤其是对许多单独居住或没有适当的家人或朋友提供援助的老人。

早期的正式照顾主要为机构照顾,即把有日常生活照顾需求但没有家庭照顾的老人,或者虽有家庭但家人无力提供照顾的老人送入机构,由机构照顾。但机构照顾老人的效果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引致了不少批评。学者认为,机构照顾容易造成社会疏离、非人性化和科层制的管理,也不能实现帮助老人过有意义的生活和达成适应其环境的目的(Wong,1992)。除此之外,机构照顾给政府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政府也想利用一种替代方式(alternative)来纾缓经济压力(Chow,1993;Fast  &  Kolodinsky  et  al.,1998)。再者,由于退休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老人亦希望留在自己家里养老(OECD,1996)。

在这种背景下,社区照顾逐渐地取代了机构照顾的主导地位,成为老人日常生活照顾的主流。社区照顾源于英国,是指“为因受到年老、精神不健全、弱智或弱能或五官功能受损等问题影响之人提供服务与支援,使其能在其家庭,或在‘接近家庭环境’之社区内,尽量度过一个自主和独立的生活”(李翊骏,1998)。按照最初的设想,社区照顾是指“在社区中照顾”(care  in  community),即透过把专业或专门人员安排进社区之中,为居住在自己家里的案主(老人)提供服务(Victor,1994)。但1970年代的经济危机赋予了社区照顾新的含义,虽然这个时期仍然使用社区照顾这个概念,但其含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即在社区中照顾演变成“由社区照顾”(care  by  community),也就是说由非专业或非专门人员志愿地或半有组织地提供照顾(Victor,1994),并且最终演变为“由家庭照顾”(care  by  family)(Chow,1993)。如此一来,在社区照顾政策于英国实施了30年之后,在1970年代后期,家庭、朋友和邻居等非正式系统的照顾负担日益加重(Walker,1993)。

四、社区照顾的新方向——支持家庭照顾者

由于机构照顾的不尽人意和社区照顾沦为家庭照顾,所以至1970年代,家庭照顾重新成为老年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Bass  &  Noelker,1997)。不少学者认识到,即使现在,家庭仍然是老人日常生活照顾的主要提供者。格林(Greene,1983)所谓的一旦提供正式照顾,家庭就可能放弃他们的照顾责任的“替代模型”(substitutionmodel)是不成立的(Brody,1981;Horowitz,1985;Noelker  &  Bass,1987)。周永新(Chow,Nelson  1993)在评论香港的老人社区照顾时也指出:如同马丁·布尔默所说的,“社区照顾”不一定可以“压缩家庭成员提供的照顾”,香港的经验表明,正是家庭系统扮演着老人照顾主要提供者的角色。这既是因为大多数老人仍然同他们的子女生活在一起,也是因为政府所提供的家庭服务不能够充分满足需求这个事实。

这也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家庭照顾仍然是老人日常生活照顾的主体,但他们同时又承受着沉重的负担或压力,那么社会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家庭?发展社区照顾显然是一个已经存在的和可行的选择。但为了避免社区照顾重蹈覆辙,至少有两点应当格外注意:第一,要理顺社区照顾几个层面之间的关系。颜文雄(1994)援引艾伦·沃克的观点,把社区照顾有系统地分为三个推行层面:在社区中照顾、由社区照顾和为社区照顾(care  for  the  community)。认为第一个层面是社区照顾的崇高目标,第二个层面是社区照顾的推动基础,第三个层面则是社区照顾的扶助力。在推行方面,应要先有第三个层面,即足够的支持性社区服务,才能积极扶助第二个层面之实践,最后才踏上第一个层面之目的地。所以,大力发展支持性社区服务是推行社区照顾的关键。第二,要调整社区服务的方向。社区照顾固然可以直接以老人为服务对象,但更重要的是要把老人所在的家庭作为一个整体,透过向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维持家庭的照顾能力,以达到满足老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之目的。不少学者指出,1990年代的主要问题不是家庭是否正在废弃其责任,而是可以做些什么来支持和使家庭能够继续提供照顾。倘若家庭仍然是老人日常生活照顾的主要方式,那么支持家庭就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帮助家庭的方法(Stone,1991;Dooghe,1992;Kirwin,1991;Topinkova,1994)。

五、支持家庭照顾者的若干方案

随着学术界重新强调家庭照顾的功能,和关注家庭照顾的困境,相应地社会中发展出种种不同的方案(programs),来帮助减少家庭照顾者的负担和减轻非正式照顾系统所受到的侵蚀(Stone,1991)。这些方案被学者们划分成不同类型。布鲁贝克和布鲁贝克(Brubaker  &  Brubaker,1992)把它们划分成在家庭内部提供的支持(support  within  family)和在家庭外部提供的支持(support  outside  family),在家庭内部提供的支持包括主妇服务、送饭服务、暂托服务,在家庭外部提供的支持包括成人日间照顾、交通服务、家庭外暂托服务、辅导和支持小组。佛拉德金和希思(Fradkin  &  Heath,1992)把它们划分成家庭为本的服务(home-based  services)和社区为本的服务(services  based  in  the  community),家庭为本的服务包括送饭、家庭健康照顾和家务服务,社区为本的服务包括营养场所、成人日间照顾中心和交通服务。莫罗尼(Moroney,1998)把它们划分成工具(instrumental  services)和情感或认知服务(emotional  or  cognitive  services),工具包括传统的照顾服务,譬如身体上的帮助(走路、上下床或楼梯),文书或理财上的帮助,其他的实际帮助(做饭、购物、家务),跟被照顾者交朋友,提供药物、注射和换药等;情感或认知服务包括社会支持小组、辅导和心理治疗等。虽然学者用来分类的概念有所不同,但他们所提出的方案实质上是一致的,基本上都可以归结为社区支持。所谓社区支持是指由政府机构或非政府机构在社区中所提供的服务,提供服务的地点既可以是入户的,也可以是在社区机构中,所提供服务的内容既可以是工具性的,也可以是情感或认知的。具体来讲,这种社区支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市社区进行抽样选择,主要选择年龄大于65岁而生活不能治理的老年人,将选择的老年人神火社区组成小组,安排文化程度较高,健康知识较为丰富的老年人担任社区健康干预群体的组长,小组设置数目一共15个,将本市的主要生活社区已进行基本覆盖。设置专门的干预组,成员人数根据干预的工作强度进行设置,一般5-15名,并将社区居委会作为护理干预的中心,首先设置其科学、合理的健康干预方案。共选取老人200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88例,选取老人年龄为64-90岁,平均年龄(71.2±2.1)岁,200名老年人中,46例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初中文化程度老人32名,123名老年人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

1.2方法干预组成员在对老年群体干预前、干预中以及干预后都需要对老年人进行全方位身体检查,并在检查之后将体检报告分发到各个老年人手中。由社区组建其的社区医疗服务站负责为老年人解答各种健康问题。

1.2.1检测所有患者老人的活动情况从实施干预开始,老人在每周起床之后即开始进行几步测量,直到老人晚上睡觉。对老人日常活动量进行仔细记录。

1.2.2为每位老人分发健康手册手册中主要包含运动量、心里舒畅以及合理的膳食等,并对干预对象适时进行随访,安排更多的时间和老人进行健康交流,老人的主诉要仔细倾听。

1.2.3组织老人在一起进行健康新的交流在此过程中老人自身也能够相互交流养生经验,社区健康交流可以在一个社区内进行举办,也可以联合多个社区举办。

通过对200名老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体重、肺活量以及身高和日常行走时间以及身体各项指标等。

2结果

在对社区老人实施护理干预后,接受干预后老人地运动技能指标相对于干预前,老人行走10米所用的时间比较无改善,表明干预之后老人日常行走时间无明显变化,而干预后老人行走10米心率指标相对于干预前更加健康,充分说明社区干预护理对老人健康改善作用较为显著。

3讨论

篇5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b)-0227-01

世界卫生组织将长期照护定义为“保证不具备完全自我照料能力的人,能继续得到满足其个人喜欢及较舒适生活质量,获得最大可能的独立程度、资助、参与、个人满足及人格尊严[1]。长期照护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年人,且以患有慢性病的孤寡和伤残老年人为主[2]。在家庭、社区、养老院和福利院等机构中,为其提供医疗护理服务、长期照料服务和社会心理服务。主要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是解决特定的医疗问题,用于满足基本需求而非特殊需求,是介于老年养老服务于医疗服务之间的一种中间照料服务,一般可达半年或数年以上,甚至在生命存续期内都需要他人给予各种帮助。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迅速推进,“如何养老”已成为政府和全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这需要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和完善养老照护模式,整合全社会各种资源,合力应对老龄化问题,实施长期照护模式。为此,本文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老年人长期照护模式的类型及实施现状研究综述如下。

1 我国长期照护模式的应用现状

根据服务提供对象、服务发生场所和所实施服务的专业化程度,目前我国国内长期照护主要实施的模式有家庭式、养老机构式和社区-居家式三大类。

1.1 家庭式长期照护模式

以单个家庭作为长期照护的基本单元,家庭成员独立进行和完成长期照护。鉴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要求和老年人传统养老观念的需求,它成为目前我国老年长期照护的基本模式,此种模式为: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的家庭中,由家庭成员对老年人承担经济、生活和社会心理支持的全部责任。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居住方式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家庭结构小型化,“4-2-1”的倒三角格局,使空巢老人家庭比例不断升高,居家养老功能弱化,“空巢家庭”的出现、人口流动性增加和住房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老年人越来越难以得到足够的舒适的照料,家庭在提供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方面的负担也日益加剧。因此,寻求家庭之外的,对家庭长期照护起辅助支撑作用的的长期照护模式势在必行。

1.2 养老机构式长期照护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多种性质和形式的老年长期照护机构相继涌现,如老年公寓、敬老院、福利院、托老所、老人服务中心等。然而,长期照护机构对服务对象的照护不规范化不专业化、分级制度不规范也备受人们的诟病。国家行业标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根据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性和需要,将机构中的照护对象分为自理老人(一般照顾护理)、介助老人(半照顾护理)、介护老人(全照顾护理),现状却是部分机构执行自定分级标准或根本没有分级。长期照护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分为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医疗护理专业服务和特别照顾服务三大类,一些机构往往只实施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康复、日常保健等服务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机构内的专业护理人员只占少数,大部分照料人员以一般的护工为主。杨建军指出机构式养老虽可以减轻老年人家庭负担;有能力提供专业化、科学、及时的护理,但却使得政府和社会财政负担重,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且目前老年人观念上不太接受,不愿远离自己居住的家庭和社区去机构接受长期照护。这些都严重影响并削弱了长期照护机构服务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不高,没有实现机构和服务对象的“双赢”。

1.3 社区-居家式长期照护模式

社区作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和照料护理服务的基础平台,往往起着承接公共服务、提供便利服务、组织教育培训、进行健康教育和实行行业管理的重要作用。杨建军指出居家-社区式长期照护模式使得老年人可以不离开居住的家庭和熟悉的社区,又能得到相对专业化和多方面全方位较完整的养老照护服务,老年人的服务满意度非常高。由于老年人的传统养老观念和中国老龄化的基本特点,对居家养老非常偏爱,使该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社区-居家式长期照护模式应该是适合国情且被社会接受的最主要的长期养老照护模式。

2 影响老年人接受长期照护服务的因素

2.1 多数老年人对长期照护费用承受能力有限

田申在其调查中指出,老年人由于退休、自身劳动能力减弱等原因,退休工资和自身存款成为其主要经济来源,经济来源单一,收入欠佳,经济承受能力较差,无法承受机构高昂的护理和服务费用。现行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明确规定不予支付特别护理和日常护理等服务性项目的费用,明确将长期照护费用排除在外,这无疑阻碍了老年人对长期照护服务的利用。

2.2 传统观念的影响

一些老年人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心里秉承“养老归根”的理念,不愿去服务较好的养老机构,宁愿呆在家中接受不正规不专业的护理或者缺少照料,而且还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此外老年人之所以不把养老照护机构当作首要选择,还因为家里感觉温馨热闹,而养老机构没有亲人的陪伴与呵护,老人感觉失落与寂寞,心理满意度与愉悦度不高,这也会影响他们的身体恢复和精神慰藉。也有部分子女认为送老人去养老院是不孝行为,极不体面,宁愿置老人于家中,自己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担当照顾老人的责任,让家里的老人在晚年生活可以感受家的温馨温暖。

3 结语

老年长期照护在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已经完善得比较成熟,而在我国目前正处于不断探索之中。综合三种模式的优缺点,评估我国的基本国情,分析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和养老需求,社区-居家式照护模式既符合国情,又能迎合老年人的传统养老观念,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要,能被社会广泛接受,应该成为我国社会首选的长期照护模式。

篇6

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34576293);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课题(项目编号:135790395)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25日

一、我国养老照护问题日趋严峻

1、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人口急剧增加。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研究报告预测,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加速,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

2、空巢老人日益增加,生活质量降低。我国老年家庭空巢率已达50%,由于身边无人照护和沟通,空巢老人失去相应的社会支持和情感交流对象,常感到孤独和寂寞,对自己的存在价值表示怀疑,容易陷入无趣、无助的状态,这些负面情绪长期存在,易引发空巢综合征,使生命质量降低,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非空巢老人。解决空巢老人身心问题,应该引起家庭、社会、政府的重视。

3、老年照护问题日益突出。自1999年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寿命的延长以及老年人个体技能因年龄增长而衰退,健康问题逐渐成为老年入和社会面临的主要威胁。失能老年人的比例持续增加,导致需要照顾的老年群体规模不断增大,照护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及空巢家庭的急剧增加,对老年照护服务需求会越来越大,而社会能够向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却会日渐萎缩,最终有可能酿成一场全社会的老年人护理危机。一个失能老人压垮一个家庭的现象,在中国屡见不鲜。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问题,包括护理人力和护理费用问题,不仅使很多老年人难以应对失能风险,也是制约中国养老服务发展的一大瓶颈,更是影响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二、我国老年人照护资源供给现状及未来趋势性

1、我国老年人照护需求持续增长。伴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老年人身体功能也在退化,由自由行动者逐步变成需要照顾的对象,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根据相关研究,随着年龄的提高,需要照料的比例会逐步提高,低龄老人(60~69岁),需要生活照料的老人比例占该年龄组的11.4%,70~79岁组需要生活照料的老人超过30%,高龄老人(80~84岁)有48%以上的人需要照料,85岁以上的老人需要照料的比例达到了51%,而90岁以上的老人则有56.3%的老人需要生活照料。有人认为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老龄服务市场,但这只是看上去很美,这种想象能不能变成现实,这种需求能否得到满足,还要看未来养老照护资源供给的发展趋势。

2、目前,我国老年人照护资源供给严重不足。随着工业化发展及老龄化的加速,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正在逐渐弱化。“4-2-1”型家庭结构和“空巢家庭”使家庭养老照护功能减弱,健康原因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使老年人自我照护质量低下,老年照护设施匮乏和养老保障法律的不健全等使社会养老举步维艰,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老年人照护的供需矛盾更加恶化,很多老人只能在孤独和疾病折磨中终了残生;另一方面我国专业性养老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护理标准,1个护工应对应2个失能老人,或对应4个半失能老人,或对应8个生活基本能自理的老人,而目前中国护理机构一个护工平均要护理包含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在内的总人数高达15个。目前我国完全失能的老人与半失能老人超过了3,000万人,需要1,000万名护工才能满足专业护理和照顾。但是,目前全国从事专业护理照顾的人员不到25万人,而掌握专业养老护理照顾技术、拥有护理资格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只有2万人。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即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时期,养老服务领域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届时将需要更多的具有专业知识的护理人员。

3、未来老年人照护资源供求将长期维持供不应求的趋势。根据估算,我国未来养老护理人员需求增长迅猛,2020年总需求达到3,985万人,2030年猛增到5,655万人,到2050年护理人员总需求达到7,935万人。但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减少345万,这一事实大大出乎政府和学者的预测,原来的养老保障政策研究和设计都是基于人口红利还会持续5~10年的乐观预测。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推动老年抚养比从2012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未来40年老年抚养比将稳步上升,到2050年将达到50%。

对庞大的老龄人口而言,这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老人照护服务人员的收入低、社会地位低、职业发展空间小和职业自尊感低制约着劳动人口从事老人照护工作。未来几十年老年人照护资源将持续供不应求的紧张趋势。

三、互助养老是应对老龄化的最优选择

人口老龄化现象是一个长周期事件,解决老龄化问题必须要有足够的提前量。目前,我国还没有准备好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在未来的20年时间里,要全方位地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准备,不仅时间十分紧迫,而且压力十分巨大。所以,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找出对策来应对这些挑战。

目前,政府和专家热烈讨论的主要还是养老金和延迟退休的问题,但更重要的问题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服务供给的问题,中青年人不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找一个养老护工会越来越难。也许会有那么一天,我们拿着大把的养老金,却买不到日常生活照顾服务。因此,必须探索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解决这一难题。互助养老是通过普通居民间相互的帮扶与慰藉解决养老服务的人力资源供给问题,而且还可以解决目前养老金不足的难题。互助养老是应对老龄化的最优选择。

目前新兴的互助养老有两种模式:一是发轫于河北省肥乡县、正在全省大力推广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二是社会资本兴办的社区互助养老模式。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端于河北省肥乡县,其特征是“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由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这个模式主要由村集体出资兴办和管理,政府进行帮扶和奖补,最大的优点是“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这是社区居家养老的一种新模式,既有集中照护的社会化养老特征,又不离开老人熟悉的生活环境,既充分调动老年人之间的相互帮扶,又有利于改善农村老年人养老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升农村社区的社会资本,是解决农村养老压力的有效方式。

社会资本兴办的社区互助养老模式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突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助互助。通过建立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在不需要政府投资的前提下,对中老年人进行有计划的基本培训,掌握基本的养生知识和互助技能,并在日常交往中逐步形成新型的人际和社区关系,为日后正常的互助养老生活打下良好基础。通过社会资本的引导和组织,老年人通过自助、互助,积累养老所需的必要资金,改变依赖年轻人照护的传统模式,实现自养其身,由单纯的资源消耗转化为养老产业的内需支撑。

引入社会资本是我国互助养老模式发展的一种突破,社会资本的灵活性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引导力,立足于发挥中老年人的长处,优化配置养老服务资源,形成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互助养老模式刚刚起步,还有不少问题需要应对。一是随着农村独居老人数量增多,农村互助养老设施扩大和日常维护还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二是互助养老模式主要是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这种单向的付出以人性的奉献为动力,缺乏互动与激励,边际效用存在递减,低龄老人未来的养老保障存在不确定性,会影响到互助养老模式的可持续性。这需要由政府、社区和社会资本引入时间储蓄银行的机制,依靠劳务储蓄使老人对自己的未来养老保障形成可靠的心理预期,从而保障互助养老行为的可持续性。

篇7

【关键词】 高龄;生活自理能力;慢性疾病

1982年的国际老年学会会议指出,生存质量与生存时间同样重要和老年医学应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转变,对老年人进行综合评估,提高其生活质量。其中,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ADL)下降是患病率及死亡率的预测因子〔1,2〕。日常生活功能受损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增加医疗费用。因此评估老人健康情况时,除死亡和患病指标外,生活能否自理应成为主要的健康状况指标。包括基本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既往多针对慢性疾病或躯体器官功能

某一方面的下降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3~9〕。但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老年人对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如何为其制定个体化的有效的防治及康复方案,从多个角度综合评估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成为老年医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高龄老人较非高龄老人在生理、慢性疾病谱、心理及社会方面具有其特殊性。因此本文考察了住院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华西医院老年病科2008~2009年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310人,年龄60~98〔平均(79.46±6.35)〕岁。其中高龄老人152人,占总数49.0%,平均年龄(84.24±4.07)岁;非高龄158人,平均年龄(75.86±4.49)岁。

1.2调查方法采用非随机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老人进行抽样调查,由研究者通过与老人及其家属或照顾者进行面对面访谈法和观察法完成调查。当老人无法完成调查的某些方面时,在其照顾者的帮助下完成。

1.3调查内容采用Saint Louis大学的老年人生存质量评估调查表,其中包括:①调查对象的出生日期、性别、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婚姻、既往病史等一般资料;②常见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呼吸、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以上慢性疾患的确定以老人自述或其家人回答为准,而且必须是区、县级以上医院诊断;③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ADL包括穿衣、洗澡、如厕、移动、控制大小便、进食;IADL包括做家务、洗衣服、做饭菜、服药、购物、使用公共车辆、打电话和管理钱财。能独立完成ADL 6项者为ADL正常,完成任何一项有困难、需要帮助或根本无法完成的为ADL受损。同上,能独立完成IADL 8项者为IADL正常,其余为受损,并将它们视为二分类变量(受损=0,正常1);④躯体功能状态评估,包括中文版的SLUMS量表、GDS量表、SNELLEN视力量表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评估老人认知功能、抑郁、视力及疼痛状况;通过询问老人日常生活中10个场景评估其听力能力;询问老人在8种环境下是否嗜睡评估其睡眠障碍发生的可能性;要求病人按要求完成某些动作并记录完成时间,评估其跌倒的可能的性。

1.4纳入标准能独立或在其家属、照料者的帮助下完整的完成所有调查内容的住院老年人。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病史者或先天性精神发育迟缓者;②有严重的心肺肾肝功能障碍、重度内分泌系统疾病、肿瘤者、重度感染性疾病患者;③无法完成评估调查的严重的脑功能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1.5质量控制为保证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用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调查开始时对5名患者进行0、3 d时重复测量(Kappa值为0.80~0.87)。调查中采用统一培训调查人员,对已填好的调查表进行抽查核对,最后所有数据均由2名人员独立地录入并进行核对。

1.6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5软件,采用了描述性分析、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或χ2检验、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等检验方法。

2结果

2.1不同年龄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的比较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低于非高龄老人,见表1。

2.2不同年龄组老人前6位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状况高龄老人中慢性疾病患病率为91%,前6位依次是: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症、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较非高龄老人显著升高,见表2。对前6位慢性疾患赋值,每患一种疾病得1分,数值越大,患有常见慢性疾的种数越多。ADL、IADL受损时慢性疾病患病个数增加,且高龄老人中有34.2%同时患有3种及以上常见慢性疾患,随慢性疾病个数增加,认知功能、行走能力、听力、视力、睡眠评分有下降趋势,抑郁可能性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表1两组老人日常生活功能状况表2两组老人慢性疾病患病情况

2.3不同年龄组老人躯体功能状态高龄老人的认知功能、听力、视力较非高龄老人明显下降(P

2.4高龄老人中ADL、IADL相关因素的Logistic分析高龄老人中,以ADL、IADL为应变量,视为二分类变量,取听力、视力、认知功能、抑郁情绪、睡眠状况、跌倒、疼痛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功能、抑郁情绪、疼痛、听力进入Logistic方程;抑郁情绪、跌倒进入IADL回归方程,见表5、表6。表4两组老人视力评分结果表5高龄老人躯体功能状态对ADL受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6高龄老人躯体功能状态对IADL受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本次横断面调查显示,住院老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比例高于顾大南等报道的2002年中国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比例〔10〕。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人群为老年住院病人,平均年龄在79岁,慢性疾病患病率、疾病的严重程度、病程中存在差异,且有研究显示研究人群的地区、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等对ADL、IADL都有一定的影响〔11〕。Boyd等〔12〕的研究中,住院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同住院期、照料资源需求程度和死亡率呈负相关。同时,研究结果示,在考虑到人口学特征及慢性疾病患病情况的差异下,老年综合征如认知、听力、排尿障碍等仍与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具有明显相关性〔13〕。因此,生活自理是老年综合评估的基石,也是生存质量的最佳预测因子之一。最大程度地发现并改善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高危因素,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是老年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调查结果还显示,高龄老人慢性疾病患病率高达91%,高血压患病率仍居首位,而高血压的并发症如脑血管病、冠心病在两组中患病率均在前5位。高龄老人中有34.2%同时患有3种及以上常见慢性疾患,ADL、IADL受损时常有慢性疾病患病个数的增加,也就是随所患慢性疾病个数增加老年人更有可能出现生存质量、自理能力的下降,且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患病的高龄老人,更易出现认知功能、听力、视力受损,跌倒及患抑郁的可能性升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在高龄老人中明显升高,跃居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的第二位。杨晶等研究报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各方面〔14〕,尤其是ADL。但本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某一种疾病的患病率高低与疾病引起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密切性并无对应关系。可能是在老年人中慢性疾病病程、严重程度等与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更具有相关性〔15〕。另外,随慢性疾病患病个数的增加躯体功能可能下降,同时年龄的增长也导致器官功能的退化,躯体功能同样出现下降。Katia在校正老人慢性疾病及性别等情况后,躯体功能状态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9〕。因而,慢性疾病可能通过影响躯体功能共同导致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老年人特殊的症状如跌倒、认知处于传统临床医学模式之外,因而这些在住院老人的诊治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在老年人护理中极有可能被忽略。本文进一步从多个方面评估了老人躯体功能状态,结果显示,高龄老人在认知功能、听力、视力、睡眠情况、抑郁状况、行走方面较非高龄老人明显下降。既往研究证实,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听力、视力下降,导致老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睡眠紊乱在老年住院患者中发生率高且与老人功能恢复呈负相关性。研究表明,老人的抑郁情绪降低其生存质量、生活能力,与慢性疾病协同减低老人生存质量的多个方面〔5~9〕。同时,德国的一项大规模的调查发现,疼痛是老年人初级保健工作的核心问题,它增加卫生资源的消耗及降低生存质量。考虑到上述因素,本文经过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认知功能、听力、抑郁、疼痛、行走是导致高龄老人ADL或IADL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一些研究提示老年人中视力、睡眠同样与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密切相关,本研究未证实该点,可能与本研究人群为老年科病人,其生活经济水平较高、接收其他人照顾及机会增加,且睡眠、视力常受到医疗的干预的影响可能减弱了其在本研究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Teymoori F,Dadkhah A,Shirazikhah M,et al.Social welfare and health(mental,social,physical) status of aged people in Iran〔J〕.Middle East J Age Ageing,2006;3:39-45.

2Millán-Calenti JC,Tubío J,Pita-Fernández S,et al.Prevalence of functional disability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ADL) and associated factors,as predictor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J〕.Arch Gerontol Geriatr,2010;50(3):306-10.

3宁豪丁,张青献.老年人群慢性病现状及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2;29(2):178-9.

4黄文湧,宋沈超,杨敬源,等.老年人慢性病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8(2):81-3.

5Kenneth ML,David JL,Iain AL,et al.Cognitive health among older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England〔J〕.BMC Geriatrics,2009;9(23):1-11.

6Kenneth C,Pugh H.Health status attributes of older African-American adults with hearing loss〔J〕.J Nation Med Assoc,2004;96(6):772-9.

7Cathy A,Jennifer L,Adam P,et al.More daytime sleeping predicts less functional recovery among older people undergoing inpatient post-acute rehabilitation〔J〕.SLEEP,2008;31(9):1291-300.

8Ishizaki T,Yoshida H,Suzuki T,et al.Effects of cognitive function on functional decline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non-disabled older Japanese〔J〕.Archives Gerontol Geriatrics,2006;42(1):47-58.

9Gallegos-Carrilloa K,García-Pea A,Mudgal J,et al.Rol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comorbid chronic disease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J〕.J Psycho Res,2001;66(2):127-35.

10顾大男,曾毅.1992~2002年中国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变化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6;4(1):9-13.

11尹德挺.国内外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0):1032-5.

12Boyd CM,Xue QL,Guralnik JM,et al.Hosp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ependence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a cohort of disabled older women:the Women′s Health and Aging Study I〔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2005;60(7):888-93.

篇8

56岁老人买平安保险投平安老年人健康保险最适合,其原因如下:

1、平安老年人健康保险保障计划专门为老年人设计,保险年龄拓展至80周岁,为老年人日常生活易受到的伤害提供保障,涵盖骨折与关节脱位意外、交通意外、一般日常意外等提供住院护理津贴和专业医疗救援服务;

2、平安老年人健康保险的适用人群为40至80周岁,保险期限为1年。平安老年人健康保险的保单形式为电子保单和纸质保单两种,其法律依据使保险具有双重保障。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香港安老观的基础是“持续照顾”,即既给老人创造机会以实现自身价值,又使其能够享受到良好的社会福利以及服务。为此,香港有关部门一方面提倡老人积极养老,另一方面,又通过多种方式为老人独立生活提供帮助。

1.鼓励老人自立自主。“安康老年”在香港是一个被经常使用的词,其核心是鼓励老人发掘自身潜能,积极养老。根据老人个人身体状况的不同,“积极养老”的含义有所不同。对身体健康的老人而言,重点是激发其不断参与社会活动与工作的热情,做到老有所为;对虽然体弱多病,但有一定自理能力的老人而言,重点是促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在香港人看来,老年人不仅不应该被看做社会负担,相反,应该将其视为社会财富和资源。不提倡对老人的过度照顾,认为那样只会增加其“无用”与“无助”感,使他们在“已经成为社会与他人负担”的压力下失去生活热情。

2.倡导居家养老。为避免老人一旦脱离家庭和社区,而加剧孤独与寂寞感,香港倡导居家养老,强调老人养老最好不离开家庭,也不离开熟悉的社区,以保持与社会的持续联系。为此,政府注意强化社区服务的辅助功能,大力培训各种具有专业水平的社区护理人员,使其成为老人日常生活的协助者、指导者与帮助者。这种做法在帮助老人继续享有正常社交生活的同时,实际上也使社会资源得到了更加有效地利用。

3.心理治疗与身体疗养并举。香港的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各种养老院和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在配备康复训练室和物理疗养师的同时,还配备了专职心理医生。专职心理医生的责任主要是负责解决老人的精神与心理问题。比如对那些患有抑郁症、焦虑症、过度猜疑症和老年痴呆症的老人,通过各种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为此,各种老人服务机构已经形成一整套处理老人身体与心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包括设置“怀旧室”,摆放旧物品,促使老人回忆美好的过去,珍惜现在的时光。

4.重视老年服务的专业化。由于香港政府的大力扶持,老人服务机构的员工不仅社会地位较高,收入也较高,因而吸引了许多优秀的、接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青年人。现在香港有7所大学开办社会工作系,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老人服务人才。有超过2万名获得老人服务专业文凭的年轻人活跃在老人福利服务机构和社区。这些专业人才提供的服务非常有专业水准,对老人的照顾不仅周到、细致,而且对症下药,容易为老人接受。

篇10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世界人口老化日益明显,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1  老年人健康状况

        老人慢性病患率为77.4% ,患病率居前五位的疾病是高血压、白内障、心脏病、关节炎和肝胆疾病,其中患一种及以上对日常生活有影响疾病者占66.8%,年龄越大,所占比例越高。对老人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前五位疾病是痴呆、失明、中风、关节炎和慢性肺部疾病[4]。

        2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和精神问题

        2.1 离退休综合征 离退休综合征指职工在离退休以后出现的适应障碍[5]。主要表现为坐卧不安、行为重复、犹豫不决、不知所措,偶尔出现强迫性定向行走,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容易做错事;由于情绪的改变而易急躁和发脾气,对任何事情都不满或不快;易回忆或叙述以往的经历;有的老人因不能客观地评价事物甚至发生偏见;有的老人情绪忧郁,以至引起失眠、多梦、心悸、阵发性全身过热等。

        2.2 空巢综合征 空巢是指无子女或子女成人后相继离开家庭,形成老年人独守空巢的特点,特别是老人单身家庭。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家庭结构开始向小型化转变,人们的家庭观念淡薄及工作调动、住房紧张等原因,年轻人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常偷偷哭泣,顾影自怜。调查表明,我国的大多数老人与子女同住,占调查对象的56.4%,独居者为8.39% ,夫妻同住占35.3%,身边无子女老人比例高达32.4%[6]。

        2.3 脑衰弱综合征 脑衰弱综合征的表现有: 疲乏、整日精疲力竭、脑力和体力活动均极易疲劳,头晕、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稳、不易入睡等。

        2.4 焦虑症 焦虑是个体由于达不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导致自尊心或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性的情绪状态。容易焦虑的老人衰老过程可加快,助长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甚至引起脑卒中,心肌梗塞、青光眼眼压骤升而头痛、失明;或发生跌伤等意外事故。

        2.5 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障碍,以持久的抑郁心情为主要表现。老年人自杀通常都与抑郁障碍有关[7]。抑郁障碍的发生是渐进而隐伏的,早期可表现为神经衰弱的症状,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等。后期表现为:情感障碍、思维活动障碍、精神活动障碍、意志行为障碍、躯体症状。

        2.6 老年期痴呆 痴呆是以后天获得的持续时间较长的精神神经功能多方面障碍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处于痴呆危险的人群数量增加。老年痴呆起病缓慢,病程一般在5-10年。本病仍未有理想的药物,以预防为主。

篇11

1老年人长期护理的现状与问题

长期护理是指由于疾病或衰弱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因而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需要他人在医疗、日常生活中给予广泛的援助〔1〕。为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服务是老年社会福利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长期护理的现状却令人担忧,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

1.1人口老龄化导致长期护理需求迅速上升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21世纪人类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为1.4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3%,并以每年平均3.2%的速度递增。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将达到4亿,从而步入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最高行列。不仅如此,在我国老龄人口高速增长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高龄化趋势也非常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比例以大约等于65岁及以上老人增长速度的两倍超高速增长。以上海为例,至2007年底,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0.24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7.5%。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复杂性,并不仅仅在于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加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状态不容乐观。根据2005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无重要脏器疾病的所谓健康老人仅占20%~5%,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为53.9%,是全人群的4.2倍,人均患有2~3种疾病,其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关节病和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5〕。这些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肌体正常功能,恢复期长,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即便不是患有严重的疾病,老年人也因为年老体衰常常需要护理服务才能实现正常的日常生活。据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1200万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占老年人口的8.9%〔6〕。在上海,老年人表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困难的占8.3%,其中60~69岁年龄组中个人日常生活需要照顾的为6.3%,70~79岁年龄组为27%,80岁及以上年龄组为47.9%〔4〕。这些数据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和老年人身体条件变化等原因,老年人的生活依赖性需求程度也随之大幅度增加。况且,许多高龄老人往往又是丧偶老人,在生活不能自理、没有配偶可以照料的情况下,就会更多地依赖子女或其他社会支持系统。可见,向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提供长期护理已成为我国最具挑战性的社会问题。

1.2家庭结构变化致使家庭的照料功能日益削弱长期以来,我国的老年护理一直被认为是家庭成员的责任。绝大部分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由家庭成员负责照料,属于非正规的长期护理服务。根据1992年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的调查,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料者的选择顺序依次排列为配偶子女孙子女保姆或钟点工,数据显示,对于需要照料的老年人,主要由配偶、子女或孙子女照料的比例在城市为90.8%,农村为97.3%〔7〕。然而,随着近十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的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城市中中青年生存竞争的加剧,职业流动的加速,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家庭结构开始趋向小型化、核心化。据统计,2005年我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3人,其中城镇为2.97人,农村为3.27人。同时,传统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城市家庭中的代际关系模式,导致两代人分居的倾向,老年人独居现象日益增多,即所谓的“空巢家庭”。就上海而言,至2007年底,上海市纯老家庭老年人口总数84.37万人,其中单身独居老人19.30万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超过4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全国率先实行计划生育的地区,上海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将在2013年前后进入老年阶段,届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独生子女父母将达到80%。这种空巢家庭将会形成第一次并且成为主要的家庭形式。因此,家庭小型化与“空巢”家庭的增加,使得家庭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服务的困难与压力进一步增大,家庭作为养老载体承担的老年人护理职能将被削弱。一旦家庭失去了对老年人的保护作用,将会使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与生存权利受到危及。

1.3长期护理费用的急剧增大加重了政府与个人的经济负担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服务可得性的改善,目前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72岁,上海已达到81.08岁,进入了长寿时代。但同时,我们也可看到由于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是与老年人的带病生存并存的,致使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尤其是护理费用急剧增大。国内外有关资料证明,人均医疗费用和年龄密切相关。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65岁以上与65岁以下人口的人均医疗费用比例为3∶1~5∶1,特别是75岁以上的医疗费用增长更快。就我国而言,目前离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的医疗卫生费用支出比例约为2.2∶1,老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的1.9倍,18%的老年人将占用80%的医疗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会占用一生医疗费的80%〔1〕,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一比例还将不断提高。虽然我国已建立起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医疗保险的范围仅仅是针对疾病给付,对老年人的非基本医疗照护、生活照护等均被列为“不予支付”项目〔2〕,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往往借所患疾病急性发作的名义住进医院接受疾病护理,为此造成医院滞留大量不愿出院的“驻院老人”。由于这种护理缺失所产生的老年人住院实现护理的现象,造成医疗费用剧增。即使有些老年人可入住老年护理院,但由于老年护理院数量少,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供需矛盾异常突出。据上海市民政局2007年底的统计,上海各类老年护理院、老年医院72所,而本市老年人口中有22.27%属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这些老人大都患有较为严重的慢性病,不仅需要一般的生活照料,还要专门的医疗护理服务,老年人及其家属对于老年护理病床的需求量为19.16%,而目前实际开放的床位数仅占需求量的7.06%,许多老人往往登记后很长时间都不能被收住入院,老年护理病床已成“一床难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老年护理的家庭往往只能借助雇请护工或保姆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不仅护理效果不理想,而且费用全部由自己负担。由于老年护理是长期的,护理费用总额巨大,这对收入较低的老年人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长期护理的费用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完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城市老年人长期护理存在的严重问题,面对汹涌而至的“银发”浪潮,我们应尽快采取相应对策,以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到来的护理危机。

2.1明确政府职责,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老年人长期护理体系是一项具有公益福利性质的任务,是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体现,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将构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作为“十一五”期间和今后十几年内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并及早制定国家计划。首先,要健全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建立起长期护理服务的整体预算制度,包括护理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服务机构运行经费补贴、困难老人服务补贴等,并规定以不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的比例逐年增加,从而保证对护理服务的持续投入。其次,要坚持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方向,制定并落实扶持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服务项目,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社会化老年人护理服务格局。第三,要加强老年护理服务事业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统一的专门负责老年人护理事业的管理机构,制定长期护理服务分级指标体系、受益人准入制度,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以确保护理服务的有序开展。

2.2建立完善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在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老年人长期护理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家庭护理与社会护理的界限也日益模糊,表现出相互渗透的趋势。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对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和未富先老的主要特征,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必须建立一个涵盖家庭、社区、社会在内的多支柱的长期护理模式〔2,4〕。具体表现为:首先,以居家护理为基础。虽然,传统的家庭护理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而表现出弱化的趋势,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成员的家庭观念仍较为牢固,老年人更是恋家爱家,希望与家人一起生活,享受天伦之乐,年轻人也把照顾老人作为自己应承担的义务,家庭所给予的老年人温暖、自然的照料环境是机构设施服务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家庭成员仍将是老年人长期护理的主要提供者,家庭护理是整个长期护理体系的基础。其次,以社区护理为依托。社区是老年人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将居家护理纳入社区服务网络,可以为老年人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场所和设施,依据本社区老年人的年龄分布、生理特征、居住特征和照顾来源设计专门的、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从而解决家庭成员在护理专业技术的缺陷,减轻其沉重的照护负担,提高家庭护理的质量。正是因为社区护理是家庭护理强有力的支撑,因此,上世纪80年达国家在综合调整护理服务项目的过程中都把居家护理和社区护理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最后,以机构护理为补充。我国老年人结构复杂,有社会孤老,有生活不能完成自理的老人,有绝对高龄老人,他们需要在社会福利机构得到护理与照料。因此,各种层次和形式的机构护理会成为家庭护理和社区护理的有效后备资源。此外,政府还应搞好民政福利服务与卫生保健服务的资源整合,促进社区服务中心、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医院的密切合作,全方位搞好正规护理与非正规护理,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2.3借鉴国外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其结果必然导致老年人的养老和护理需求日益增多,以至于仅仅依靠政府提供福利措施或者个人独自支付护理费用模式已难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膨胀的护理需求,因此需要建立一种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护理保险制度,通过保险的形式以确立制度化的护理费用的分担机制。由此一些发达国家把建立护理保险制度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化解长期护理负担风险的最佳选择。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开展了商业性的长期护理保险,采用自愿保险的方式,承保被保险人在任何场所(除医院急病治疗外)因接受各种个人护理服务而发生的护理费用。之后,德国和日本先后于1993年和2000年颁布《护理保险法》,通过立法的形式将长期护理保险纳入社会保险体系之中〔1〕。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且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这就决定了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可采取社会基本长期护理保险与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相结合的模式,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多寡循序渐进逐步推广。其中社会基本长期护理保险在资金筹集上,可仿效德国“长期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的做法〔3〕,实行企业、个人、国家三方负担的原则,适当提高医疗保险社会统筹缴费比例1~2个百分点,并建立护理基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在保险费的支付方式上,可采取日本的做法,对参加护理保险的人群按年龄进行分类以确定保险费的支付范围,同时对护理服务按不同程度分为几个等级,每个等级享受不同的护理保险费用支出。至于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主要适合具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的人群,通过投保人在年轻时开始支付一定的保险费,年老后因患慢性疾病而需他人协助起居的护理费用,由保险公司支付。目前各种有关长期护理保险的尝试也逐渐增多。如2005年国泰人寿在上海推出“康宁长期护理健康保险”,2006年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具有全面保护功能的“全无忧长期护理个人健康保险”〔5〕,这意味着商业性质的护理保险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由于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费率较高,限制了更多人群的参保积极性,因此就目前情况而言,应学习美国的经验,重点发展团体长期护理保险,作为企业员工福利计划的一部分,使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成为社会基本长期护理保险的重要补充。

2.4加速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国外长期护理发展的经验表明,对待老年慢性疾病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治疗,而是预防和康复〔5〕,老年护理需要根据每个老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案管理,科学设计全程的长期护理服务。因此,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医疗护理知识。然而,我国目前老年护理人员无论是规模还是专业水平都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因此,政府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有吸引力的职业发展计划,为护理人员提供综合性的职业培训,规定从事老年照料的护理人员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开设老年护理专业,通过学制上的设定来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同时,鼓励卫生医疗机构进入社区,为照料老人的家政服务员、民间保姆、家庭成员开设康复知识和技巧的讲座培训,并上门进行护理指导,提高家庭护理的质量。其次,明确护理人员的护理等级,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将护理人员,从普通家政服务员、护工到高层次的专业护理人员,均按护理内容分为若干等级,各等级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责,从而提高护理效率。最后,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尤其是将日益庞大的护工队伍纳入第三产业,建立和完善护工行业的工资体系,从根本上确保护理队伍的稳定。超级秘书网

总之,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飞速发展时期,老年人对于长期护理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解决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问题只有从制度安排、政策措施上予以考虑,才能建立起真正具有实效的老年护理制度,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参考文献】

篇12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中国1999年进入了老龄社会,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我国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口1.19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3.26%。年增长老年人口数596万人,年增长速度3.28%;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高达2.16亿。但是目前的养老环境无论从居住条件,还是养老服务水平,都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老年社区设计依据从根本上说,就是老年人的居住生活特征。只有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才能设计出真正适宜老年人居住的住宅。

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及心理需求

通常国际上将65岁以上的老人定为需要社会提供服务,并获得关照的界线。根据老人的健康行为的特征,可将老人分为四个年龄段:60岁-64岁为健康活跃期;65岁-74岁为自理自立期;75岁-84岁为行动缓慢期;85岁以后为照顾关怀期。

1.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进入65岁以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在日益衰退,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视力退化,甚至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才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身高萎缩,四肢行动迟缓,动作的准确度和判断能力都趋弱;嗅觉和触觉上反应比较迟钝,使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上升;机械记忆力大幅度减退,学习能力弱化,对新环境和新事物的接受适应能力差。这些特征都对服务型老年社区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更细致的要求。

1.2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随着身体的衰老,老年人心理也在发生变化。他们更加注重保健,更需要方便、舒适、无障碍的生活环境;老年人对安全的需要较其他人群更为迫切,尤为集中在医、住和行这样三个方面;在归属与爱方面,他们渴望与他人交流,害怕孤寂,希望受到别人尊重,得到社会群体的接纳和重视。在老年社区的设计中要重视和理解老年人的心理智特点,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2 老年社区的分类

依据老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健康行为特征,可以把老年人分为自理老人――日常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介助老人――日常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等设施帮助的老年人;

介护老人――日常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失能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必须依靠他人照料的老年人;

失智老人――患有认知功能障碍症的老人。

老年社区就是在一个较大规模范围内,创造包括居家养老的,老年公寓和养老院在内的养老设施,也包括供社会老人共用的老年康复医疗中心、便利中心、教育中心、科技活动中心、公配中心和家政服务中心的公共设施,为社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针对不同类型老人的需求可以把老年社区分为:活力成人社区、持续照料型退休社区、自理居住型社区、介助式居住型社区、失智照料区域、医疗护理型机构、日间护理中心。

3 服务型老年社区的规划设计

3.1 规划阶段

在规划阶段要从整体上考虑社区的选址、硬件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在区位选择上既要顾及老年人出行不便的特点,也要尊重老年人喜欢安静、注重养生保健的心理,选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的区域,场地周边活动安全,不宜与成年人活跃出入娱乐区相邻近;区域周边的生活气息浓郁,避免让老人产生与社会相隔绝,被社会所遗弃的消极心理。

服务型老年社区应当配备的基础设施要考虑老年人的居住习惯,能够满足他们日常的生活需要。主要有居室、会谈室、静养室(患轻度疾病的老人的隔离室)、医务室、集会室、食堂、厨房、洗脸间、浴室、厕所、洗衣房、晾晒场、办公、值班、仓库等。

老年人日常活动半径为450米,以此标准设置配套的服务设施。小区内专为老年服务的公用建筑,例如以下:护理室:护理与日常监护活动基地;康复理疗室;医务室:包含日常健康管理、咨询、诊察、配药的设施。

3.2 建筑设计要点

3.2.1 室内居住空间的设计要点

在涉及老年人活动、生活的建筑空间内都要进行无障碍设计,充分的无障碍不仅可以保证老年人生活的便捷性,也提高了老年人活动的安全性。

老年人的居室要求稍宽敞一些,以便于行走和活动,在每个房间的入口处设置亮度充分的照明设备,并且选取易操作的开关;开关门的形式应简化,选择易于操作的门把手;室内要求通风、干燥、透光;内部设施要便于老年人使用和行动。比如卫生间要安装使用方便的坐便器并设置扶手;在浴室内设置洗浴座椅及扶手;要充分考虑使用厨房的安全性和方便性,在厨房内合理配置洗碗池、操作台,安装为防止火灾等的自动告警装置;在卧室中为防备万一情况发生,应在床边设置紧急呼叫设备;室内地面进行防滑处理,消除每个房间之间的地面高度差,方便老年人出入。

3.2.2 社区公共空间能够保证老年人出行的便捷和安全

在有台阶地方应设置坡度平缓的台阶和斜面,在坡道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档台。楼梯和斜坡应设置连续式扶手,扶手应安装牢固,同时还应注意扶手的手感和耐久性。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120mm,踏面宽不应小于380mm。地面铺设应平坦,不应出现积水现象,使用浸水也防滑的地面材料。设置排水沟时,应配水沟盖,水沟盖不应妨碍轮椅乘坐人的通行。出入口及斜坡上方宜设置房檐。

3.2.3 社区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要点

第一,外部环境应该创造多层次交往空间。交流是老年人精神寄托的重要方式,是传递感情的重要途径。通过围合或半围合空间的设计,配以符合老年人体征的座椅设施,可采用亭、廊、花架等形式,为满足老年人社交需要提供良好的空间氛围。

第二,外部空间环境应满足老年人的行为需求。老年人的余暇时间比较丰富,为合理消费余暇时间就必须提供必要的空间环境。例如为了满足老年人从事兴趣爱好活动的需要,就要在社区中有可以进行此类活动的场所;要满足老人体育锻炼的需要就要在住宅附近有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为了满足老年人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需要,就要在居住区附近有文化娱乐活动的设施。

4 总结语

服务型老年社区的规划设计应该以老年人为核(下转第260页)(上接第231页)心,以满足老年人基本物质、精神生活为前提,并通过设施服务补偿老年人各种能力的下降,体现对其特殊的关怀。

【参考文献】

[1]段伟.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居住区规划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