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范文

时间:2024-03-02 16:56: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

篇1

十年来,在中央西部发展战略驱动下,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同时也要注意到,西部由于历史和地缘的原因,存在着生态环境脆弱、少数民族多,教育、科技发展滞后,干部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西部发展的速度。对此,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加大西部教育发展的力度,提升西部的教育水平

继续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加强师资的引进。在发展西部教育中,中央对西部的教育拨款应在以前的基础上加大,西部各省、自治区也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控,特别是那些处于边远落后的地区,要把增加的教育经费落实到实处,通过监管,确实把这些资金用在学校校舍建设和教学设备等教学设施建设上,改善和提高西部学校的教学条件。

在引进师资上,由于西部经济落后、生活条件较差等,难度较大,中央和各地方政府一方面要用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那些有志西部教育的热血青年献身西部,另一方面要给予物质待遇的优惠政策,确实把那些优秀的人才吸引到西部,从根本上解决西部教育师资馈乏的局面。在引进的面上,可拓展范围,面向海外、国际,把那些知名的、优秀的教育、科研人才,引进到西部,增强西部教育的发展。

大胆实施移植教育,从根本上缩小东、西部教育的差距。为了缩小东、西部教育的差距,国家教育部和各有关部门曾采取了多种措施,扶持、援助西部的教育,利用东部的优质的教育资源与西部各地区实施对口支援、联合办学;许多高校给予西部优惠政策,增加招收西部的学生的数额等。但西部与东部教育相比,除了师资和教学设施外,教育思想、教育方法落后也是重要的一方面,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必须要进行创新,进行教育资源移植的措施。

通过教育资源移植,完全可以把教育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著名的国家级示范中学移植到西部,在西部各省、自治区定点,结对建立分校、分部,把东部先进的教育机制、优秀的师资直接注入到西部,提升西部的基础教育水平,提高西部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

加速高新技术发展,拓展西部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西部的产业结构。在高新技术发展上,一方面,要用高新技术促进西部原有产业的优质化,如用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来提升西部畜牧业、矿产开采、加工业、能源等产业的产能和效益,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改造创建西部的新制造业,打造西部产业特色的品牌。另外西部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这方面,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对这些旅游景地进行注入、打造,提升这些旅游景地观赏层次。要对西部更多的产业、产品注入高新技术含量,使原西部的产业类型向高新技术型转化,达到品牌化、效应化,使其更好地走入国内、国际市场。

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上,国家要给予各方面优惠政策,西部各省自治区根据所处的地区特点,发展有自身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如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可以发挥西部地理环境优势,利用西部区域广大、阳光辐射强、风力大、有的地区水资源丰富等特点,开发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水能发电等的绿色能源。这样,既可以解决我国能源紧张的问题,又可以给西部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加大对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的注入。西部目前整体的高新技术的水平和规模都远不能跟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所以国家必须加大对西部高技术的注入。一是要中央继续给予西部财政方面的支持,采取优惠政策,加大对发达地区,甚至包括国外优秀科学技术人才的引入,增强西部的高新技术力量。二是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和力量,加强对西部高新技术的重点帮助和扶持。东部发达地区有一大批科研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要利用他们强大的科研力量,根据西部的地理位置、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等特点建立设置相关的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和开发,以知识转化成生产力,以科研转化为成果,促进西部高新技术的发展。

发挥西部国防科研、军工企业的优势,带动西部高新技术的发展。上个世纪60 年代,为了发展国家的国防科研和军工生产,我国在西部地区建立了许多国防科研基地和军工企业。这些国防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有着极大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特别是国防科研和军工生产几乎涉及的都是高新技术领域,处于科学技术的前端,这对高新技术发展处于落后的西部来说,无疑是一剂有效的催化剂。在西部发展战略中,要把西部的国防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的高新技术充分地注入到西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整合西部的人才技术资源,有机地实施军民携手、军地结合,利用这些国防院所、军工企业优质的人才、技术资源大力发展西部的电子通信产业、计算机信息产业以及新材料、生物化工产业等,带动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西部干部队伍

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西部干部的素质。一是利用高校对西部的干部进行培训,让他们接受高层次的文化、科技、经济、管理等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和管理等知识水平。二是利用东西部对口支援的省市建立东西部干部交换使用的机制。把东部的一些优秀干部对口安排到西部的一些地方工作,把东部的先进领导管理机制、好的经验和方法带入到西部来。另外再把西部的一些干部派到东部去工作、学习,把东部先进的模式和方法带回西部。

广开门路、招贤纳才,把那些能力强、素质高的人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来。在西部干部队伍建设上,除了对原有的队伍加强培养和提高外,还要广开门路,招贤纳才,把那些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魄力、有远见的人推举到领导管理岗位。在提高西部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上,国家和西部各省区要加大力度、开通各种渠道,可以采取面向全国、甚至海外,公开招聘、选拔西部的各级干部。在公开招聘、选拔的基础上,国家和西部各省区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真正能把优秀的领导、管理人才吸引西部,推动西部的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创建西部发展的良好环境

我国的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地理生态环境条件较差,存在着水土流失严重、水源少、草场严重退化、荒漠化趋势加剧等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西部的发展。近几年,有关部门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上,虽然也采取了些措施,但并没得到根本的改观。

篇2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和政治觉悟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早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更好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如何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有效的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走向社会、成家立业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对下一代的教育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自己、对孩子、对生活、对社会都将做出积极贡献。其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同列入十七大报告中,其意义深远,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的宣传员和未来发展的建设者,是有觉悟有素质的一类人群,他们能否了解环境知识和具备生态文明意识,掌握怎样解决环境问题,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是会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趋势。再次,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各高校全面发展的重点要求。当今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起步晚、发展慢。据调查,现代多数高校只看重保护环境教育,但却忽视环境普及推广教育。当代大学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当具备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将生态文明理念当作自觉性的观念,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它将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德育教育内容的实际要求。是21世纪社会发展、社会进步重要基石,也是大学生成长的使命。

二、提升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对策

生态道德问题不仅仅靠说教式的课堂教育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可以达到目的的,重点是让大学生自身形成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担负起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重任,而大学生的自觉性是要依靠正确的理论指导来形成的,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潜移默化,使自己的内心对生态的行为产生认同感和参与感。首先,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来,合理规划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教材。当代各高校始终缺少生态道德教育的完整合理的教材,而太专业的理论教材又只是注重介绍环境知识概念,缺乏说服力和灵活性。希望教育部门合理改编教材,更加符合现代性教育,让生态道德教育有巩固的理论支持,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其次,完善高校德育体系,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德育计划中,不但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作用,更应该把生态文明道德建设引入到各学科的教学规划中,让大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第三,推动大学生主动作为生态道德实践主体,让大学生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员、推广活动家。努力发展生态道德的基本知识和普及推广活动,让大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生态系统的活动规律,提升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打造良好的学校生态环境,建立绿色寝室、和谐校园,可以更好的建立生态道德教育并养成氛围。积极鼓励大学生组建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利用这些组织引领大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的宣传。可以组建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演讲辩论大赛和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竞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更好的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了解和传播活动中来。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需要每个人厉行节俭,提倡绿色消费。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园攀比、虚荣之风盛行,这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在大学生中流行。致使一些大学生对金钱、物质的概念模糊,导致高消费、过度消费、挥霍拜金。生态道德的教育刻不容缓,要利用社会大众、家庭学校,多角度的教育引导模式,要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生态文明消费理念,实现生态健康消费观,推动绿色环保消费,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学生建立一种对生态环境不构成破坏合理的可持续消费观,达到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其目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育理性生态的大学生,指导大学生正确的生态行为方向,建立优良的生态道德行为方式,是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各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创建的环保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等一系列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的认为,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大力开展一系列环保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共同打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培养大学生爱护自然环境、治理被破坏污染的环境、提倡正确绿色消费观念。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和自身体验达到完善和发展,引领他们成为一名保护环境、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合理消费的理性生态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的大力支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道德知识,尊重自然规律,提升空气质量,努力为人类共同的绿色家园而努力。

作者:黄金石王圣祯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学院

篇3

在城市环境建设中,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举足轻重。明确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目标,熟悉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原理,从而发展创新、规划设计出更多的景观杰作,是从事景观规划设计人员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如今,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相当广泛。落实在各个具体项目中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时空跨度之大、项目种类之多、呈现结果之丰富,已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景观园林。诗情画意还要,叠山理水也不可少,生态园林的呼唤更为强烈,仅靠传统理念已难以满足今天社会对于景观的需要。

1. 景观的含义

景观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楚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面与再现的对象,就是风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红灯、园林绿化和小品。而一个更文学和宽泛的定义把景观表述为,“能用一个画面来展示,能在某一视点上可以全览的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对不同的人也会很不同的理解。

1.1 以前,景观作为城市景象。早期景观是一种乡野之人对大自然的逃避,是对安全和提供庇护的城市的一种憧憬,而城市本身也正是文明的象征。景观的设计与创造,实际上也是造城市、造建筑的城市。

1.2 如今,景观作为城市的逃避。文明社会关于景观(风景)的态度经过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转变的轨迹从逃避恐怖的大自然向往壮丽的城市,到设计与炫耀理想的城市,并把乡村作为城市的延伸和未来发展的憧憬,进而发展到畏惧城市、背离城市,而把田园与郊野作为避难之所,从而在景观中隐隐地透出对自然田园的珍惜与怜爱。

2. 景观设计的误区

2.1 误区一:行业缺乏规范。景观产品具有其特殊性,与建筑相比,少了很多安全方面的要求,并有较大的可改造性,不良后果的责任也较小,这些特点导致了各方面的干预增多;或者把关不严,个体施工队伍常常以免费设计以及灵活的经营方式占有市场,特别是中小型项目。在这种较为混乱的市场形势下,景观作品的质量又何以保证?

2.2 误区二:设计追求“档次”。“档次”原本是景观设计师应追求的设计理念。然而,现在设计者往往追求金钱的“档次”,认为授入越大“档次”越高。不考虑艺术和生态,只注重诸如大量应用大树、名贵树种等设计,如此巨大的财力投入能否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3 误区三:创新作品缺乏。在现在的景观设计中模仿多于创新,景观的重复率很高。景观设计虽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专业,但它最终将以空间景观的视觉形式展现给人们,是人可以享受其中的艺术产品。同所有门类的艺术一样,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模仿抄袭必将导致生命之水枯竭。要避免“特色危机”,景观设计师必须保持清醒的意识,对所处的环境和地方文化要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并融入设计。得言之,设计要有自己的思想,才有灵魂,才具备个性。

2.4 误区四:效果图决定方案优劣。现在的方案介绍时,电脑投影屏幕上一幅幅精美的立体效果图,仿佛使人进入一个世外桃源,让在场的人为之一震。可当人们苦苦期待着图面上梦幻般的效果能在现实中实现,猛然发现现场景观平平,失望和受骗之感才油然而生,然而“生米煮成熟饭”,只能将就。

2.5 误区五:生态效益忽视。许多设计人员认为景观设计就是将各种物质要素(地形、建筑、植物、道路等)排列组合,注重华丽的外表,忽略生态效益。当然,城市景观不可缺少艺术表现,创造美的环境,但是如何把艺术和生态完美结合是设计人中相当困惑的难题,也是难以把握的关键。往往以为设计了园林植物就是解决了问题,其实仅仅种植树木是远远不够的。

3. 生态化——现代化园林的发展方向

3.1 城市景观的综合性。现在城市建设进入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城市的本质更应强调人类聚居藉以生存和生活的环境。环境的综合性决定了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的综合性。综合多样的城市景观可概括为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类。人工景观包括诸如建筑物、构筑物及街道、广场、驳岸等;自然景观包括大自然景观和人造自然景观。城市景观的普遍问题是过于人工化。园林构成因素中面积最大的是绿色植物。惟绿色植物,既可与山水自然景观亲和,又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并可有效地综合生态环境与景观两方面来隔离过于密集的建筑景观。城市景观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天人合一”。我国传统文化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孤立地提以人为本,而认为第一大的是自然。如我国众多的山水风景城市,依靠地势,从山麓到山腰,山顶布置了不少建筑和道路、场地。“虽为人作,宛如天开”是中国园林的特色。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遵循这条原则同样非常重要,也是创造生态园林的理论基础。

篇4

一、金融生态环境

(一)定义

简单的说,金融生态环境是指金融业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信用环境和法律环境等。深层次的又可以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去理解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从宏观角度上来说,是与金融业发展有关系的政府、社会因素的综合,其实就是与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关,包括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等等。从微观角度上来说,包括法律制度,银行与企业的关系等等。

(二)建设的意义

1.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商业银行的发展除了和自己的经营实力有关系之外,外界环境对它的发展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而区域的经济发展又会影响当地商业银行的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良好则会吸引大量企业进行投资,在银行进行存贷款行为,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促进商业银行进一步的发展。

2.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各环节相互脱节,社会信用信息分布广泛,并没有统一的可以集中处理大量信息以及查询信息的系统,社会资源不集中。有些不法分子正是通过这个漏洞谋取私利,出具假审计报告,使得整个社会信用水平下降,严重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以及整个金融行业的稳定。要想解决好这一问题,提高信用水平,就必须要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严格打击不讲信用的行为,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改善金融法治环境。当前金融法治环境并不良好,存在很多问题,民事纠纷案件层出不穷,而且纠纷案件诉讼和执行周期长、成本高、效果差,导致金融吸引力下降。近几年,不少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善金融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支持金融业发展,对金融资源的流入有很大吸引力。但从长远角度来看,金融发展所获得的政策支持,尤其是法律环境的支持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农村金融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它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通过农村金融机构向农村提供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便利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加强了农村与城市的关系,促进农村城市一体化。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直接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农村经济大量外流。根据报道,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着农户“贷款难”和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的现象,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款大于贷款,形成资金净流出。

2.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制度应该与时俱进,很多法律已经不适用于农村的金融发展。现行的法律规章中并没有针对农村金融的专项法律,不能够从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实事求是,自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而且也没有严格的严惩制度,针对企业所做的不法行为无法采取合理的惩治措施,不仅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还影响了信用水平。

3.农村经济基础差。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可是农业发展却并不被看好,成本高,风险大,回报率低。农业发展水平低下,农民收入极低,使得很多人都不愿意从农,甚至很多人都认为从农是羞耻的。农村金融机构想要一展宏图,奈何只能在贫瘠的土地上苟延残喘。

三、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金融业的发展依赖于该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强地方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宣传力度不足,影响了政策实施效果

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关于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方案,改善了金融生态的外部环境,但是在各种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更多只是集中在政府和金融企业的管理层面,而其他企业管理者、居民,甚至金融业的普通员工了解的并不多。根据调查,很多人并不了解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占多数的平民百姓来说更不懂得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这使得我们的政策施效果大打折扣。

(二)政府有时会干预金融企业

有些时候地方政府还会通过行政干预强迫银行对自己重点扶持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迫于政府各个部门的压力,银行只得按照政府的要求去办事。

四、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方案

(一)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居民的金融意识,广泛开展金融业务、金融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多向人们普及金融知识,通过媒体等有力途径大力宣传金融理念,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全社会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认识。需要金融行业与媒体行业的共同配合,共同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舆论环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是一项艰苦又复杂的项目,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体的共同努力,真正实现全国人民都能知通知晓金融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二)健全完善法制建设

虽然我国近几年来在金融法制建设上逐渐完善,但是仍难以适应当今金融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金融业的法制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因此,政府应该加大维权力度,加大严惩制度,提高企业与个人的法律意识,此外还应该实事求是,根据不同区域制定相应的法律方案,提高法律方案审批和执行的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法律案件中金融案件的立案率、结案率和执行率。不能放过任何一个不法企业与个人,全力加强完善法律制度,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切实保障金融机构、企业与个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信用秩序。

(三)政府要高度重视金融行业,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保障要加强各级政府对金融生态的推动与引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政府应该做好金融工作的领导协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政府的鼎力支持,政府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要把改善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工作纳入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方案,要纳入对各级政府的业绩考核范围,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政府还应该密切金融企业与客户的关系,让客户更多的了解金融,同时也让客户有更多的防卫能力。但是政府又不应该过分的干预金融企业,减少不当的行政干预,要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主动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企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四)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的好坏严重影响金融生态环境,所以加快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社会信用系统建设是促进金融生态优化的重要手段。很多企业诚信意识非常淡薄,失信行为经常发生,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天平的稳定。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府也曾部署制定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应该将诚信建设放在显眼的位置上,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应该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加大司法执法力度,加强对金融C构、企业以及个人失信行为的监督,保护人民的合法利益,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五)加快金融市场的建设

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交易的场所,政府应该要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构建多元化发展的金融业,这样可以形成各个部门相互制衡的现象同时也可以相互合作,加大对违法行为的监督力度。同时要高度重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地方政府应在商业银行之间建立良好的竞争范围,让商业银行通过良性竞争更好的发展自己的实力,同时政府也应该重视商业银行对自己的评价,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评级等级,以此争取商业银行对自己的资金支持。

五、总结

在金融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于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国都非常重视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无论政府实施力度有多大,最重要的还是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与个人协调好关系,共同努力,才能促进中国的金融发展,才能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

[2]梁磊.浅析甘肃金融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陕西教育理论,2004(6).

[3]赵国永.关于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热.2008.

[4]宋延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析.2009.

篇5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4.009

0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水资源环境治理成效甚微,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水质恶化的局面。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并未发生根本转变。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产生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是外部性。因此,对于水环境治理,通常的思路是将环境成本内部化。然而,无论是基于庇古传统的排污费,还是基于科斯传统的排污权交易,均属于末端治理,并未直接解决水环境恶化的根本问题――产业发展方式,使得水环境治理具有局限性。因此,水环境治理的根本出路是推动产业的生态化重构。

1传统“末端治理”模式的弊端

1.1导致污染转移,整体治污效果不显著

末端治理只是一种局部解决方案,无法提供全面的水污染解决框架。一方面,环保标准高的地区,将污染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只是污染在更广范围的转移。局部外部性的解决导致了更广范围的外部性,局部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以损害其他地区生态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产品服务化不可能全面推广,工业部门不可能全部转成服务业。很多地方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达到水环境治理的目标,将工业部门服务化,发展金融、互联网、商业营销等现代服务业。这种剥离制造环节的方式依然属局部方案,会导致制造环节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仍然是水污染的区域转移,在总体范围内达不到治水效果。因此,“末端治理”只对局部治水有效,整体效果并不明显。

1.2治污投入递增,陷入“效益递减”困境

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中的污染物种类越来越多,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民众对生态诉求也越来越高,排放总量与治理标准同步增长,使得末端治理呈现“投入递增、效益递减”的趋势。一方面,“末端治理”不是彻底治理,而是污染物的转移,并且运行费用巨大(刘伟明,2014),为了达到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企业不得不大幅度提高治理费用,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治污投入只有环境效益而无明显经济效益,降低了企业治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许多企业生产技术有限,加工深度不够,物料流失严重,本已造成资源浪费,流失到水体中形成污染,还要投入较高的费用去治理,从而形成资源的双重浪费。

1.3治污产业创造GDP,阻碍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常常呈现“两难”格局(张红凤等,2009),出现“不治理生存困难、治理了经济困难”的悖论(刘伟明,2014)。末端治理造成了短期内化解上述矛盾的假象:一方面,末端治理不用直接淘汰现有的落后产能和技术体系,不会造成GDP的显著波动,地方政府更易接受;另一方面,末端治理形成治污产业市场,反而增加了GDP,造成“污染增加国民财富”的假象,这部分GDP不仅不代表经济增长,而且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末端治理阻碍了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政府和企业对于淘汰落后产能和更新技术的内在动力不足,结果就趋向于加强而不是减弱现有的技术体系。

2水环境治理的困境在于生产方式落后

2.1生产技术落后,资源消耗大利用率低

从工业化进程看,中国属于后发国家,在经济发展起步阶段实施的是比较优势战略,由于技术与资本相对匮乏,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要素的粗放式投入,包括低价格管制下的水电煤等能源资源和低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全球化进程看,中国企业以委托加工的形式参与国际分工,只嵌入了全球价值链的原材料供应、初级产品制造、加工组装等低端环节,且面临“低端锁定”困境(时磊,2006;卢福财等,2008),产品档次低、附加价值小、环境污染严重是中国地区产业发展的显著特征。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2.2同质化低水平竞争,企业治污能力与动机双重缺失

中国的区域经济呈现出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的特点,尤以浙江块状经济为甚,例如海宁皮革服装、永康五金制品、浦江水晶工艺品等。在这些块状经济中,每一个生产环节都集聚了成百上千的企业(很多只是家庭作坊),初级加工制造品差异性极小,同质化特征明显,企业只能依靠降低成本来获利。在低水平竞争下,企业既无治污动机,也无治污能力:一方面,竞争逼迫企业不择手段降低生产成本,甚至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利润,产生大量水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小企业依靠薄利多销维持生存,水环境治理会对其造成成本冲击而破产,导致企业对治污力不从心。这种“竞次策略”又导致政府在环境规制中面临“两难境地”,为了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地方政府往往会不顾环保约束而与企业合谋(袁凯华等,2015)。

2.3产业布局分散无序,治水陷入“不经济”困境

与大气污染治理不同,水环境治理需要依托网络型管道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特性。一方面,污水处理行业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性,被治理的企业越集中,越能获得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循环经济具有明显的网络经济特征,需要以上下游企业集中生产为前提。因此,区域范围内的集中生产、集中治污,才能体现出治水的“经济性”。然而,我国诸多地方产业却布局分散,管道建设滞后,治水难度较大。例如浙江省,县域经济以中小企业(家庭作坊和个体厂商)分散加工为主,“小而散”的企业格局形成了众多零星的污染源,阻碍了水环境的集中治理,增加了治理成本和难度,使得水环境治理陷入“不经济”困境。

3水环境治理的根本出路是产业生态化重构

3.1秉持“零增长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

产业生态化的目标是要摆脱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同步增长的束缚,使得环境压力增加的速度小于经济增长速度。基于新古典框架的环境经济学主张,只要经济增长的收益超过环境的代价,生产系统就可以继续扩张,其实这是认识误区,作为自然系统的子系统,生产系统的规模必然不可能持续增长。产业生态化则秉持了不同的发展理念,主张在经济系统最适规模下实现“零增长的发展”。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来看,从左端拐点后上升速度放缓开始,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便已出现相对脱钩,到了曲线顶端,经济仍在增长,但环境压力进入零增长状态,此时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出现绝对脱钩,产业生态化的目标和表现是迈过环境库兹涅兹曲线顶端开始下降,这是一种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完全脱钩的可持续发展。

3.2优化企业布局,构建多层次循环经济系统

传统生产方式是以“高开发、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开放系统,这种模式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产业生态化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生产活动,参照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模式,通过将上游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转变为下游产业的营养物或原料,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过程,其特征是“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工业生产系统作为自然生态的子系统,应该构建一种系统化、循环化的企业共生网络,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循环经济系统是工业生产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模仿,要以产业布局优化为前提,只有企业的相对集中、上下游产业链健全,才能构建有效的循环经济系统,提高水环境治理的经济性。

3.3摆脱“竞次策略”,实现价值链上的合作共生

产业生态化意味着市场机制从恶性竞争、无序竞争向合作竞争转变。在经济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呈现低水平同质化竞争,这种分散无序的竞争以追求低成本为手段,忽视环境保护、破坏生态环境、违规偷排是必然结果。产业生态化所构建的产业生态链,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共生性,企业之间通过物理交换或能源传递,以及知识、人力和技术的交换而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因此,在共生网络中,企业不再是恶性竞状态,而是在经济价值上共创共享、在利益上互补互惠的企业耦合,不仅包括企业之间的废弃物交换,而且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共享、学习机制等全面合作。在生态化的产业系统中,企业不再靠资源粗放利用、违规偷排污染环境等手段实现自身成本下降,而是通过获得循环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降低整个工业系统的生产成本。

4产业生态化重构的具体路径

4.1强化微观企业的清洁化生产

清洁生产是末端治理的最早替代方案,基本思路从“末端治理”转向“过程管理”和“源头削减”。清洁生产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绿色产品设计,另一个是清洁生产过程管理,要求企业改善现有生产工艺和产品战略,但核心仍然是生产工艺的提升,因为绿色产品需要以清洁生产技术为前提。政府规制行为需要从排放标准的制定转向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对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如生产工艺与装备、废物回收利用、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产生、产品和环境管理等指标制定相应的标准要求。这是一种倒逼机制,一方面,企业必须改进生产工艺,达到相应标准要求,才可进行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工艺提升会引起生产成本上升,削弱竞争优势,企业唯有通过技术引进或自主创新,不断降低清洁生产技术成本,才能获得新的竞争优势,这一过程也推动了企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4.2推动产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

循环经济是企业清洁生产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拓展,从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转向企业间共生发展。基本思路是对自然形成的分散在各乡镇的特色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进行产业链的生态化重构,通过产业链的“补链”、“补网”形成相互关联、互利共生的链网式结构,构建循环封闭的生产系统。就水污染治理来说,生产污水和废水的减少与处理要以集中处理为基础、网络化管道设施为条件,这都为企业在园区内集中、互联、循环提供了市场需求与物理条件。然而在现阶段,存在只注重循环、不注重经济,陷入“循环不经济”困境,降低了园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循环效率,以循环经济抵消技术成本冲击,另一方面要激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降低循环技术生产成本。

4.3加强生态产业链中的静脉产业培育

静脉产业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实际上是将循环经济中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的部门分离出来,形成专业分工明确、加工分解效率更高、服务范围更广的独立产业,它的任务是将废弃物再资源化,即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加工分解成新的资源。静脉产业有利于促进动脉产业的物质减量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排放减量化,是企业“共生”关系的核心环节。我国静脉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的循环经济园区并没有融入独立的静脉产业,而是在动脉部门内部进行废弃物的收集、分类、再利用(张霜等,2013)。我国静脉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认识上不足,产业化水平也远远不够,现有的水资源再利用企业也存在政策扶持不够、回收网络不健全、技术落后等问题,在静脉产业培育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促进静脉产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实现动态产业与静态产业的协同发展。

4.4构建有效的倒逼机制与激励机制

产业生态化需要建立有效的政府倒逼机制和市场激励机制。之所以需要倒逼机制,是因为在环境成本外部化的条件下,企业没有治污动力,即使设定了排放标准,只要排污罚款成本小于治污成本,仍会导致环保约束软化。政府的角色就是以法治和规则为基础,为经济活动划定合理的生态边界,制定环保标准、严把项目准入、加强环境监测,提供基础设施和产业平台建设,杜绝企业的污染寻租行为,对企业的环保标准形成硬约束,倒逼企业注重生态效益。但是,行政化手段治水并没有解决治污的内在动力问题,不仅政府负担较重,也不具可持续性。因此,还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的利益调整作用,建立和完善市场激励机制、利益平衡机制,将水环境治理的成本与收益传递给企业主体,以经济杠杆来引导企业主体从“倒逼”转型升级变为“主动”转型升级,从“谁污染谁付费”转变为“谁环保谁收益”,进而形成水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时磊.制造业技术“低端锁定”和升级困境的摆脱――Lucas“人力资本”模型的修正与深化[J].中国经济问题,2006,(5).

[2]卢福财,波.全球价值网络下中国企业低端锁定的博弈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

[3]袁凯华,李后建.政企合谋下的策略减排困境――来自工业废气层面的度量考察[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1).

篇6

[中图分类号]C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4-0063-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生态文明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是对人类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一、话语模式变迁: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生态文明承接着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达到“四个度”的统一,即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社会的承受度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度的统一。和谐社会应是人、社会、自然三者的统一。没有生态文明,人们将会不断遭受自然灾害、瘟疫等的袭击,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将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由此必然引发社会的动荡不安,整个社会难有宁日。因此,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对生态文明的呼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文明”一起抓,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代文明发展结构理论应把生态环境作为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入生态环境,从而建立“四领域”总体框架,因为优良的地球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与繁荣的基础与前提。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作为其标志之一。构建和谐社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和社会协调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四个文明”建设基础上的和谐社会,是“四个文明”总和基础上最高层次的社会形态,既不能和“四个文明”相提并论,又不能将“四个文明”任舍其一。只有“四个文明”一起抓,并发挥其内在有机联系效应,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生态文明理念基本内涵的三个维度

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的理论表述,理论界说法不尽相同。笔者以为要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必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着眼。

1.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面向人类追求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发展观。其根本要义是要求人们从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中解放出来,转向新的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其基点仍在于“发展”,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并不否定经济增长,需要的只是重新审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观建立在“人是自然主人”这种思想基础之上,强调人类社会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对自然进行无限度的索取和征服,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与此相反,现代生态文明的发展观信奉“人是自然的一员”的哲学观点,强调人在经济活动中应该遵循生态学原理,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现代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考虑人的需要和发展,维护“人―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才能真正导致人类社会自身的持续发展。真正的发展只能属于那种在消耗自然成本的同时有效地保持了自然持续性的人类社会发展。毋庸置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

2.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的建构乃是基于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特别是对自然价值与权利的重新认知。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是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应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化为目标,承认除人类以外的生命和自然界的价值及其存在的权利,把对自然的尊重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从而制定新的道德规范。基于生态伦理来导建人类的文化体系,这种具有建设性、积极性的文化将参与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建构,进而形成一种生态文明的社会范型。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在人类生存支持系统难以支撑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极端困难条件下(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人口膨胀),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态化统一,是现代环境条件下文明进化唯一的正确选择。

3.健康文明的绿色消费观。健康文明的绿色消费观是人类谋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而产生的新的消费价值观。它既强调消费的重要作用,又强调消费和再生产其他环节与环境的动态平衡,有利于取得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它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后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的社会消费方式。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方向转变。在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本质要求,社会的消费模式应当是生态化的,是俭朴、健康而文明的,让人们由追求过分的物质享受转而追求美好的精神境界。应大力提倡“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和共享的理念,应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绿色消费观,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

三、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四项基本原则”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诗意地栖居”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追寻的理想。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生态优先原则包含生态规律优先、生态资本优先和生态效益优先三大具体原则。生态优先原则的核心就是建立生态优先型经济即以生态资本保值增殖为基础的绿色经济,追求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在内的绿色效益最大化,也就是绿色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优先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矛盾,而是坚决反对以传统模式的经济建设为中心,强烈主张以生态优先为前提的绿色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观的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以人为本原则,要求必须实行生态优先的取舍原则。

篇7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普遍认可的定义是在1987年42届联大“环境与发展会议”上提出的,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可被定义为“既满足包括人类物种在内的当代生物圈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生物圈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把发展的观念与理论拓宽到人的世界和自然的世界,从代内延伸到代际,达到全方位的“时空”的有机统一。这是可持续发展本应体现的本质内涵,是可持续发展的真谛。

在国际上,有关“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方面的著作主要有由美国著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研究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专家赫尔曼·戴利(herman. e. daly) 所著的《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1996),戴利先生在该书中强调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整个理念就是经济子系统的增长规模绝对不能超出生态系统可以永久持续或支撑的容纳范围”,该论点准确地揭示了生态可持续性这个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出版会于1996年出版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另一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著作为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管理学和环境科学教授罗伯特·艾尔斯于1998年所著的《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

在国内,有关“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方面的著作主要由贾华强先生所著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导论》(知识出版社,1996年6月),由潘家华先生所著的《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由刘思华先生主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和由洪银兴主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等。这些著作的出版,可以说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体系正式产生的标志。

二 存在的问题

自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就进行了热烈地研讨,但目前仍然停留在逻辑思辨的角度,缺乏实施层次的研究。从经济学角度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也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整个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没有抓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

此外还存在包括定义不规范、内涵的模糊等方面的问题。

三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框架构建的建议

(一)区分三类不同的经济发展成本

“由于生态环境问题不完全是外部性治理问题,因而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不完全是治理外部性”。所以,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要围绕着发展成本的最小化这一理论基础来减少经济发展的代价,在这一过程中要区分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三类不同的经济发展成本。由于生态成本是由代际累积和转移而形成,难以像环境问题那样可以通过对责任主体进行征税来予以补偿。所以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把重点放在生态成本的降低上,通过实施系统管理,建立和实施生态经济制度,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对接,把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系统相对接,把技术选择与生态系统相对接,通过实施生态经济制度来降低生态成本。

(二)强化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人的行为而造成的,制度安排的激励与约束性可以对人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因此,强化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发挥制度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以解决生态问题及代与代之间的生态成本累积和转移,从而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制度安排的强化应从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两方面着眼。在正式制度安排方面主要着眼于三方面:一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资源利用中引入价格机制,通过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来合理利用资源;二是加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一方面维护市场秩序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法制和行政规制方面的制度安排,强制性地促使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去保护生态环境;三是完善市场制度,建立健全资源环境市场,为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在非正式制度安排方面,要加强观念的转变和伦理道德的建设,树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环境等多项指标的协同来衡量经济发展。同时改变传统的对待自然的态度,“在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来实现经济发展”。

篇8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0-0081-02

农村的生态环境是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农村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如工业化污染严重、化肥农药的不合理利用、集约化养殖业的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本文仅对造成农村环境恶化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农村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

1 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农村固体垃圾排放增多,农村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在农村固体废物治理方面还相对落后,而且十分缺乏处理意识。随着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变化,农村垃圾的成份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废塑料和废电池之类的废弃化学类物质已明显增多,屋角田边到处丢弃。这类垃圾即使进行简单的填埋也不解决根本问题。因为垃圾填埋可能产生成分复杂的渗沥液,渗沥液对农田造成污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而且这种污染会持续很长时间,治理起来也非常困难。

2 化肥农药的大量及不合理施用引发的污染

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造成污染问题严重。目前,我国化肥用量已经达到5000多万吨,超过世界总用量的30%,利用率仅为35左右。农药使用量达到140多万吨,利用率也仅为30左右,未被农作物吸收的部分导致我国至少1 300万公顷耕地受到严重污染。以氮肥为例,1980年全国氮肥总施用量为934.2万吨,1990年上升为1 637.7万吨,2000年则高达2 161.6万吨。盲目地过量使用化肥以及施用不合理,会带来化肥养分污染环境的问题。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于土壤、水体和空气中, 致使耕地、水流和空气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3 农村工矿企业发展产生的污染

一方面,农村乡镇企业的殿军突起,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乡村工业化进程的推动,很多乡村工业排污量大、没有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而直接排入大气和水流,影响空气和水流的质量,使乡村上空总是乌烟弥漫,水流变黄发黑,发出刺鼻难闻的臭味。很多工厂排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经雨降落后,形成酸雨。酸雨降到地面后,导致水质恶化,对各种水生动物和植物都会受到死亡的威胁。农村工业化过程中伴随的CO2气体,是“温室效应”的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一些高污染产业向农村转移,如金属冶炼、化工、食品加工、垃圾场等。这些企业由于环保意识差、资金投入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和追求高额利润,基本上没有对其排放物进行处理。如排放大量的污水,这些污水灌溉了当地的农田并渗透到地下水,造成农田和水源的污染。许多农村地区,农民的生活用水含氟、锰、细菌等严重超标。目前,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一些纠纷和上访是这一问题的一个反映。

4 养殖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养殖业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农村畜禽养殖业主要集中在养鸡、养牛、养羊、养鸭等种类上,尤其以规模化养殖小区和零散养殖户养鸡大棚占的比例较大。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三方面:粪便、污水和恶臭。这些污染物基本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出。养殖业的粪尿排泄物及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致病菌等污染物,并产生恶臭,污染物量大而集中。部分区域流域的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畜禽粪便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之后的农村第三大污染源。因此,对农村养殖业进行合理规划以及对其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循环利用和处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 植被破坏造成的环境污染

农村植被破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对森林在生态环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农民们为了生活的需要或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滥砍滥伐,导致森林的滥伐与破坏,消耗量大于生长量;二是对森林的无限度开发,如无限开垦、毁林种粮等,导致森林覆盖率锐减;三是矿产资源的私采滥采,不仅导致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导致严重的植被破坏。如江西赣南是稀土王国,曾经在相当长时期内,私采滥采严重,导致严重的植被破坏和水流污染;四是森林火灾,造林成活率低等原因,使森林资源锐减;五是在草原地区,由于过度放牧和开垦,草原发生退化现象,草本群落变稀变矮,草质变坏,产草量降低,甚至发生旱化、盐渍化和沙漠化现象。所有这些,导致农村植被破坏,从而导致水土流失、水源污染等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温铁军.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周进育.农业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J].扬州大学学报,2009,32(13).

篇9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食物的需求量很大,畜牧产业就是其中一个主要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不管是质量方面还是效率方面,畜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化水平提高等特征。这使长期困扰我们的“口粮”问题得到缓解。我国人均肉蛋奶的消费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可见畜牧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但畜牧产业会产生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是形成大气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

1分析解决畜牧产业的低碳问题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就接踵而来。提到环境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全球变暖。而全球变暖主要就是由人类的生产活动导致过多的碳排放引起的。碳排放的来源有很多,其中就包含畜牧业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非常青睐畜产品。但正是由于人们对畜产品需求量的增大,畜牧养殖业获得更大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从低碳角度来探究畜牧产业发展的路径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低碳经济是新产生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所以人们对它的研究还不透彻。但国家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问题是十分重视的,走发展低碳经济道路是我国达成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日益紧密,我国也是一个出口大国,为世界人民提供各种各样的消费品,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破坏。近几年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路途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畜牧产业是保障人民生活问题的重要方面,所谓“民以食为天”,不难看出吃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而我国对于畜产品的需求量也是逐年增加,畜产品已经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畜牧产业的环境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保障人民生活质量的问题,而是事关保障人类基本生活的根本问题。低碳畜牧业和以往的农业经济不同,它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对于低碳畜牧业的研究还不全面,正处于摸索状态。要想使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在畜牧业的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就需要调整农业结构。其中可以引进畜禽新品种,研发推广更有效的养殖技术,使用新型设备,对养殖方式不断进行创新。例如:优化种养结构,标准化养殖,对饲料进行科学配制,对生态养殖进行综合利用等等一系列方法途径。

2展望未来低碳畜牧业

低碳畜牧产业追求的效益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通过新技术来降低对环境的危害,优化旧的养殖、加工方式,降低环境污染。可以先从养殖场基础设施上着手,发展太阳能圈舍建筑,使用节能高效的设施,利用机械化饲养工具等,这是畜牧业发展趋势。例如:可以从技术方面进行优化,减少能源消耗和饲料浪费,以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还可以将畜牧产业渗透到服务业,即由畜牧产业衍生出的金融服务产业。达成这些目标的前提是农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通过互联网将农户们联系到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组织。

篇10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消费结合起来。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煤炭企业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所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性的发展原则,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和排放,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真正达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问题

煤炭资源毕竟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资源,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供应全面紧张,煤炭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但是,在煤炭资源的开采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无论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还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煤炭企业都需要转变发展理念,改变自身的发展方式,以遏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1.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盲目投资严重

煤炭企业的发展缺乏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煤炭企业的管理基本上是由国家、地方分层次、分级管理, 缺乏协调,职能比较分散。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从自身角度出发制定煤炭行业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政策,这些政策不具有相互的统一性,管理上比较混乱,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此外,在价格上,煤炭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还面临着机制和体制上的障碍。这些障碍也制约着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

煤炭企业在投资上,方向仍然是向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集中,这使得生态环境与资源开发的矛盾更加突出,也制约着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把煤炭资源开发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还有的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煤炭资源出让权将大型煤场分割,由不同的企业进行开发,这样就造成了大型煤田不能实现规模开发,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有的企业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不顾当地政府的限制,私自开发,突击建设,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冒险组织生产,不仅造成了环境破坏,还对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

2.煤炭企业超强度开采超过矿区的承载力

煤炭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对自然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开采,极大的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使得地表土地资源被破坏,矿区生态环境恶化。在煤炭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地表植被和土壤被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二是煤炭资源的开采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蓝天白云的美好环境一去不复返,对当地区民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一定伤害;在煤炭资源开采完成后,缺少对开采区的复垦工作,这样每挖一个煤矿,都将荒废一个地方,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破坏。

3.受外部政策的影响,企业发展成本较大

纵观近几年的煤炭企业的发展,受政策的影响,煤炭企业的发展成本越来越大。煤炭资源税、煤炭安全生产费用和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税比重越来越高,这些费用的增加,都提高了煤炭的运行成本。再加上对煤炭资源回采的技术成本较高,设备较昂贵,使得煤炭企业购买安装环保设备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部问题

煤炭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自身的发展需要。

1.结构不合理,缺乏技术人员

煤炭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是煤炭产业结构不合理,无论是政府相关部门还是企业的管理部门,都在试图推动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目前来说,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一些地方的煤炭企业的开采技术比较落后,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非法开采现象,这些情况都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也间接导致煤炭企业未能及时更新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

煤炭企业发展的另一大难题是人员结构不合理,虽然,我国的煤炭企业从业人员数量超过世界上其他产煤国家从业人员数量之和。但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煤炭企业的从业人员大部分是民工,在有的乡镇企业中,煤炭从业人员中农民工竟然占到了72.94%,他们其中的大部分是文盲或者半文盲,另据资料显示,在全国年常量不低于30万吨的煤炭企业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62.7%,大专以上占5.4%,而在年常量不高于30万吨的煤炭企业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平均每矿不足3人,有相当一部分的煤炭企业严重缺乏机电类、采矿类的技术人员。

2.矿井投资不足,安全装备不足,安全形势严峻

煤炭企业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但每年全国仍然会发生很多次的安全生产事故。据国家有关部门数据显示,在“十五”期间,共发生一次死亡率10人以上的安全事故256起,死亡人数5990人,死亡率100人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6起,死亡人数928人,可以说煤炭生产安全形势还是非常的严峻。造成严重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有的企业基础较为薄弱,管理不到位;二是有的企业违法经营,管理混乱,无视监管;三是有的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盲目生产,忽视安全,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的现象较为突出;四是有的生产监管单位,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

3.回采率低,产业链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采煤方法较落后,对煤炭的回采率极低,且浪费也是比较严重,中国煤炭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煤矿平均回采率仅为30%~35%,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煤炭的回采率已经达到了80%。另据数据显示,中国在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时间里,煤炭资源浪费了280亿吨,这个数字触目惊心啊。煤炭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了煤炭资源的开采年限降低,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能源安全形势。

二、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要彻底转变观念,确立发展循环经济思想:

1.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观念

有关部门要加强教育,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学习和讨论,上至企业的领导层,下至企业基层的技术人员,都要从观念上转变,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观念。全面认识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要保证两者协调一致的发展。

2.大力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文化氛围

发展循环经济不仅仅是要从机制、体制上转变,从技术、工艺、设备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观念的转变,在企业中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企业的宣传部门的作用,通过网络、广播等形式加强宣传,广泛开展教育活动,领带起好带头作用,引导企业职工学习循环经济知识,广泛参与、建设生态企业的实践。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煤炭企业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彻底改变原来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费的现象,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节约和开发并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统一领导

首先,要强化领导,成立专门的机构,统一管理;其次,要建立严格的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定期的向社会环境公报的制度,社会各方面建立以企业为主,政府为辅的环保组织,社会广泛参与监管,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5.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技术研发

只有建立明确的资金保障机制,才能保障循环经济目标的实现。企业应当转变重开发资源,轻技术研发尤其是环保设备的研发,企业各方应当保证资金投入,在确保资金保障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循环经济领域内的技术研发工作,加大技术开发,促进循环经济有序稳定实现发展。

三、结语

循环经济是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生态循环模式,我国的煤炭企业必须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性的发展原则,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和排放,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真正达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要正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面临的问题,不断优化解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篇11

自1996年以来,环境抗争事件就以29%的年增长率困扰着中国,而到了2012年,更是在短短四个月之内就相继爆发三起较为大型的环境抗争事件 ;同时,环境访民也逐渐成为中国庞大访民队伍中十分活跃的一部分。这无疑将许多潜藏在中国环境治理中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深刻的结构性矛盾推向前台。

一、生态危机与发展焦虑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发展战略始终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追赶思维的支配,在短短三十年间便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程,却也因此导致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高度尖锐化(李培林,2008)。日益深重的环境危机促使国家开始寻求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并不断加大整治力度。然而,经济发展依然是目前全国的核心任务,鼓励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念与忽视环境压力的发展模式早已深嵌于我国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与利益格局当中(荀丽丽、包智明,2007),这为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奠定了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根本扭转的基调。

二、中央与地方的利益与权力关系

尽管中央政府对我国环境治理问题持有审慎而积极的态度,但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家的不均衡发展策略和社会的日益分化已经逐步拉开了城乡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在经济效益悬殊差异的刺激下,许多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有着十分强烈的发展冲动;另一方面,这些地区产业结构不完善,只好依附于发达地区,而这些较发达的地区也逐渐有将环境污染企业向外转移的要求,这使得经济落后地区极易因为对经济增长的渴求而接纳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进行无序开发(洪大用,2000)。这也就意味着,国家对环境治理的决心与各地方发展的实际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这一矛盾为环境治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逐渐偏离其原初目标埋下了伏笔。

而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来看,尽管经历了1978年后的市场化改革,中央政府以政治任务的形式层层下达、层层验收的管理模式仍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周晓虹,2008)。在严密的政绩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下,地方一旦无法完成任务,将失去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资源的投入,从而陷入更艰难的发展境遇。对此,许多地方政府只得在地方发展空间和政治任务之间来回拉锯,不是只在上级考核或无法作假的指标上下功夫治理,就是突击应付上级检查;更有甚者,还争当重污染城市,拖延达标期限,以便抢得以环境质量换取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机。而在这拉锯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正是通过把环境污染转嫁到那些上级环境考核难以兼顾的地区,才能够在环境政绩考核取得局部成效的同时稳住了经济增长的势头。这种消极应对的治理倾向显然将大大折损环境整治的成效。

三、市场力量的裹挟

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明确了经济发展的市场导向,同时,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在发挥作用。正是这样一种改革过程中不完整的体制交叉,对当代中国环境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洪大用,2000)。从日益形成的市场经济来说,一方面,其特征在于对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追逐能够迅速积累大量的物质财富,这对于急于谋求经济发展、拓展发展空间的企业和地方政府而言乃是求之不得的一剂良方;另一方面,环境这一“公用地”在面对自由化的市场时很容易被少数利益群体所侵占,公共利益也就很容易置于个体利益之后,造成对环境资源的无序开发和危机转嫁。此外,尚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难度也大大增加,甚至出现没有管理或根本不想管理的局面,难以遏制市场机制中容易发生的短视行为、以及弱势群体对强势群体的依附等弊端。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创造市场的同时,并没有像原来预期的那样逐步退出市场,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对市场的干预,甚至其本身也开始市场化、企业化,比以往更多地卷入到经济活动中去。对“发展”宗教般的信仰,对GDP和税收不计代价的追求,使得某种程度上已经企业化了的政府往往会选择与能够带来更多GDP和税收的企业结合为政商同盟,这种同盟使地方政府的环境实践经常表现为“污染保护”,而非“环境保护”(张玉林,2010)。更有甚者,对于一些环保部门和官员而言,环境管理本身已经成为谋取私利的手段,而改变了其保护环境的性质,形成了典型的“政策失灵”(洪大用,2000)。

四、公民权利的缺失

面对在经济发展冲动引领之下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强势联盟,饱受环境污染之苦的普通民众却身处投诉无门的尴尬境地。首先,在企业或政府有意无意地回避、掩盖环境根本问题的解释机制和信息控制下,这些普通民众对于他们所经受的环境污染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和信息,很难与企业或政府在环境治理中惯用的技术话语相抗衡。其次,由于法制建设尚不成熟、健全,司法系统常常受到行政权力和金钱的干扰,无法公平公正地维护环境正义:默许企业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甚至在企业收买“黑恶势力”对抗维权群众时也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而面对维权群众的环境公平诉求时,却态度冷淡、少有回应,“不立案、立案不审理、审理不判决、判决不执行”成为环境司法实践中的普遍现象(张玉林,2010)。如此一来,公众对当地社会建设的知情权、监督权等公民权利就被架空了,在正规的法制途径走不通的情况下,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民众只好举起“弱者的武器”,以环境抗争来应对高度统一且通常具有某种权力背景的排污企业。

参考文献:

[1]包智明、陈占江,2011,《中国经验的环境之维:向度及其限度——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社会学研究》第6期。

[2]洪大用,2000,《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环境问题——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东南学术》第5期。

[3]李培林,2008,《现代性与中国经验》,《社会》第3期。

[4]荀丽丽、包智明,2007,《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篇12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发,特别是森林的大量砍伐,和向自然界大量排放倾泄废弃物,形成了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人类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大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影响最直接、最重大、也最关键。离开了森林的庇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

1.可持续林业

可持续发展最终有赖于各产业部门的具体实践。而各产业部门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所肩负的具体使命和任务是有差异的。林业既是一项经济产业又是一项社会事业,是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于一体的特殊行业。事实上,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目的、对象都在发生着变化,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森林价值观的转变和对森林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上所发挥的不同主导作用的认识。森林毁坏后使生态环境恶化的事实已经使人们普遍认识到,林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再也不仅是林业本身的问题,而是成为农业问题、水利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最终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当代林业实质上已是包含自然环境、物质基础、社会条件等综合要素在内的一个极其特殊的产业部门。

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巳有研究成果,可持续林业的概念可归纳为:可持续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 以发挥其多种功能,从而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木质、非木质林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社会满足其需求的林业。可持续林业从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环境及主要林产品持续生产等诸多方面,反映人类关于现代森林的多重价值观。

可持续林业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论在林业部门的具体体现。没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就不会有可持续的资源环境基础,也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则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

2.森林可持续经营

森林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实现人与森林的和谐共存,就要对森林进行可持续经营。而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经营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经营目的。但是,森林经营目标的确立,则取决于人们对森林功能与作用的正确认识。森林的功能是由自然、社会条件、森林生物地理群落的特征所决定的。森林的某些功能取决于特有的周期性因素,因而,又是间断的,甚至不表现出来。按照森林功能影响范围,可分为地方性的、区域性或地带性的、全球性的。由于影响范围不同,森林功能亦表现不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森林的所有功能都是直接或间接相互制约的。相对而言,森林的作用则完全受制于森林功能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意义。森林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而森林的作用离开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是没有意义的。依照森林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可区分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和社会、经济作用。森林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在于形成有利于人类社会生存的自然环境;而其社会经济作用则指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提供多种林产品及其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森林的作用决定了森林的特定效能,即决定了特定区域人们利用森林的目的,并且这个目的是一预期的结果,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要求采取相应的经营制度、措施体系。

对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由于人们对森林的功能、作用的认识,要受到特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森林价值观的影响,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国内外学者和一些国际组织先后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英国学者波尔的定义是:用前后一贯的、深思熟虑的、持续而且灵活的方式来维持森林的产品和服务,使之处于平衡状态,并用它来增加森林对社会福利的贡献。在1993年召开的欧洲森林保护部长级会议,提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指以一定的方式和速率管理并利用森林和林地,在保护森林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森林的生产力、保持其更新能力、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确保在当地、国家和全球尺度上满足人类当代和未来世代对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需要的潜力,并且不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任何损害。”国际热带木材组织对热带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定义是:经营永久性林地的过程以达到一个或多个明确定义的管理目标,连续生产所需要的林产品和服务,不降低其内部价值和森林的未来生产力,并且没有对物理和社会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究竟什么是森林可持续经营呢?从森林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互依赖关系来看,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可归纳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是通过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