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2 16:56: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建筑工人安全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下,推进了建筑产业的大力发展,使其建筑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改变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施工上的安全问题,使得事故频繁发生;建筑工人大多数都是农民工,他们的流动性很大,没有较高的安全意识,缺乏安全方面的操作知识和规范的操作技能,使得施工中,常常发生违章作业和指挥,不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作业的现象,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因此,安全生产一定要被重视起来,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关系到人身安全与生命的重大问题。
2安全教育培训中的一些问题
2.1缺少具有长期与系统性的教育培训规划
虽然,现在的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者以及施工人员已经知道了安全建设与教育培训的关键性和必要性;可是在教育培训上却没有制定出具有长期和系统化的计划方案,使得在教育培训方面形成短期和内容片面的特点,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有些盲目,导致培训工作在落实与实施上比较零散,所以在培训后也就没有什么效果;只通过一次培训是不可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与能力的,因此,只有通过长期的,系统的培训教育,才能使施工人员的注重并提升安全施工的思想观念。
2.2培训只是书面的形式,没有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
进行培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员工能在实际的工作中运用到所学的各方面知识,并达到理想效果;可是现在的培训只是书面形式的,其内容也只是关文件通报,建筑知识与法规方面的教育,对于实际的操作能力的培训比较无视,使得培训后的很多员工严重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对于职工而言,这样枯燥乏味,模式单一的教育培训是非常反感以及讨厌的,使得培训变得苍白无效,更是达不到培训的目的。
2.3对于培训对象没有根据实际的要求进行培训
培训是为了提供给组织需要的人才以及个人自身的提升需求;安全教育培训是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其他能力为主要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员工的业务素质以及思想意识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很多的农民工存在建筑中,农民工是处于流动状态,且文化知识素养不高,这也是企业在教育培训方面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所以,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结合各个员工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再结合实际的工作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教育培训内容以及教育培训模式。
3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几点建议
3.1制定具有长期性与系统性的安全教育培训的计划
由于建筑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所以,建立一套健全的安全教育培训规划是非常必要的;设置的教育安全的培训要具备长期性与全面系统性,还需要施工单位结合自身的生产需要设置培训计划;在实际的培训中,各个时期的培训要和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有机的融合,是培训做到突出重点,容易实施,还要在培训完成后,对于参加教育的员工进行考核测评工作,以便更好的去了解员工在培训后的安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就能知道在安全教育中员工的接受程度以及效果,就能随时的进行完善并补充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计划,使得教育培训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实用化。
3.2及时的更新安全培训管理人员的知识
安全培训组织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培训教育工作的好坏对安全技术的培训效果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关系着企业的安全理念与生产作业方面的宣传推广工作,所以,培训组织一定要重视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并及时的掌握先进的安全知识,才能满足当代形式下的安全和技能培训的需求,使得施工现场的员工都能够安全生产。
3.3在教育培训中要注重其形式的多变化
为了确保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性与实效性,就得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调动员工的主动参与的热情,改变培训形式的枯燥乏味,单一的情况,使的教育培训的方式变得多样化,来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掌握教育培训的安全知识,提升培训效果。
3.4在教育培训中要充分的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
企业可以开发或者引进现代先进的计算机系统,通过对模拟事故的设置和处理,再去进行事故的技术讲解以及培训演练,这种形式增强了培训效果,同时又联系了施工现场,从而使施工人员能够容易掌握事故的防范与处理能力;在培训员工的安全意识时,要采用计算机的便捷以及快速的网络平台,通过企业网站去进行对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教育培训;根据施工中的实际需求,将安全方面的重点内容放在企业的网站上面,让员工通过网络模式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的各项基本知识与技能,除此之外,对于网络平台上的知识要进行不断更新,使员工通过网络自主的学习,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最先进的知识与技能;通过网络,给员工自主的学习带来很大的便捷,再结合着教育组织的教师面授模式,丰富了教育培训的形式,还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进行课上培训,使员工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同时,还增加了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形式的有效途径。
4结束语
在建筑产业中,安全生产是重点工作,要想保证企业顺利生产,就要对建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培训工作,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防范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遵守国家安全方面的有关规定,积极的响应国家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号召,不断地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并将其有效的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使员工具有较强的安全思想意识,才能避免出现违章作业和指挥的问题产生,从而避免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使建筑项目顺利的开展和实施。
1.目前国内安全教育的形势和状态
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已高达5000多万人,大多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他们大多数文化素质偏低,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匮乏。目前,建筑工主要以企业培训为主,近些年随着安全法规日趋严格,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因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差异,大多数企业对劳务用工和教育培训还停留在表面,现场三级安全教育基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50学时。加上项目抢工期等,临时抽调人员更得不到有效培训。根据对75份较大事故调查报告,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对事故间接原因进行分析,其中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技术知识占比76%。对事故直接原因分析,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占比77%。
2.劳务企业建筑工人的构成
建筑业从业门槛低,劳务班组的工人大多从农村临时招来,大部分工人只知道干活挣钱,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结果,既没经过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也没施工经验就直接上岗,一些“杂牌军”欠缺资质也能蒙混过关。这不仅给施工带来了风险,也给工程安全、质量埋下了隐患。随着国内交通的改善,建筑工人从省内流转开始转为全国流动。由于各省经济发展不同,监督力度也不尽相同,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和约束力不高,造成安全事故在有的省市频发。
3.改进建议
根据全美安全理事会(NSC)调查结论显示,组织在安全管理上每投入1美元,平均可减少8.5美元的事故成本,从这个角度进行思考,提高建筑工人的本质性安全培训虽然增加了费用支出,但实际上还是节约了成本,降低了事故率。
3.1完善培训体系,实现建筑工人本质培训
建立培训管理制度和建筑市场培训准入制度,从全国范围内进行管控,不培训、考核不合格就不能从事建筑施工活动(出于目前国内建筑工人文化程度现状考虑,考核不仅限于笔答)。建立有权威性、长效、统一的培训体系,而不是目前走过场的培训方式。培训方式分为全日制、短期、业余,培训费主要来源于企业,不需要个人缴费,而且可以区别不同情况,给予适当的培训生活津贴,凡经过培训的人员统一记录到培训档案中,发放专业证件。未经登记、培训的,企业严禁使用。培养优秀、稳定的建筑队伍,才能改善建筑业整体就业环境。
3.2完善建筑工人保障体系,建立建筑工人诚信机制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和建筑工程环境特点,从事建筑业的年轻工人日趋减少。2014年的大数据统计,16~24岁的建筑工人占9%,45~64岁的占43%。解决从业人员数量问题就需要从保险、工资、培训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建筑业现代化、工业化,让建筑工人成为有职业规划、有职业目标、有社会保障的职业。建立强制商业保险制度,从事建筑业的工人必须购商业保险,让保险公司也参与到培训过程监管中,从而提高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和建筑工人的劳动保障。投保费用可以由企业和工人共同承担,根据工人从事的工程项目出勤天数和个人风险指数计算,不管工人同时参与几个工程项目都是有保险保障的,从过去单项工程保险保障变成长期固定保障。利用大数据平台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立工人诚信档案,通过诚信数据筛选优质工人,做到工人与企业互联互通,避免企业和工人双方面的风险。
3.3减化流程,提高服务品质
优化培训体系和流程,让工人愿意接受培训,快捷、方便地取得“建筑业准入卡”,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行业、企业、院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建筑工人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并开展技能鉴定。建立有效的建筑业三级培训准入制度,三级培训包括行业(委托的培训机构)、项目(企业)、班组(劳务企业)。通过培训机构的培训考核后,发放专业证件,自动建立数据档案。工人每参与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都要接受企业的再培训,主要针对工程特点、项目风险分析、项目管理制度等。劳务班组的培训以每天班前交底为主,主要针对工作风险分析、操作规程、安全保护措施等。这样的培训方式既缩短了培训时间,又保证了工人的培训质量,把建筑工人流动作业风险降到最低。建立建筑工人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已录入建筑工人实名制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筑工人,每1年进行一次短期的继续教育(专业机构),并记入档案。3年以上(含3年)无培训记录的,再次从事建筑作业时,应对其重新进行培训及信息录入,否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相关不良及良好记录应予以保留。
3.4改变劳务企业用工方式,提高建筑队伍整体质量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一、当今我国建筑行业存在的安全施工管理问题分析
1.政府对建筑行业的监督管理存在缺陷
建筑行来的安全施工管理中不仅需要施工企业的有力管理,两样政府部门监督管理行为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显得更为重要。但是,我国政府部门在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中的监管体系与监管力度还存在着严重不足,还需要加强。很多情况下,即使管理也是进行突击性,没有很好的计划,存在着很突出的形式主义,起不到很好的作用。所以政府的管理与监督是无效的,另外,很多情况下,也是只当发生了建筑安全事故之后,政府才出干预,而在发生建筑安全事故之前往往没有引起重视。
2.建筑人员素质不高。我国建筑行业大多是农民式,他们文化素质不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低,都是把建筑工作当作谋生的主要手段,文化水平低时他们的安全意识就不高,在作业中,怎么省事怎么来;另外,对这些施工人员的管理人员中,有文化的人也较少,他们往往是些的管理人员,专职管理人员数量很少,很多管理人员并不具备完备的安全管理知识,在管理中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法满足工程进行的安全管理的需求。
3.没人对建筑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由于建筑工人普遍素质较低,他只知道在干活,这对安全施工教育存在着较难的尴尬情况,在企业中,管理部门也是为了节省成本,而把对员工的教育环节省略了,企业没有对员工进行教育的过程,甚至管理人员认为,一线的工人,只要把工作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单独对他们进行教育,所以,在这个特别的群体中,对工作人员安全教育与技术教育都是不够的,所以,在式人招聘时,只要肯吃苦就收留,直接进入岗位,因此也出现很多的违章作业现象,但他们并没有认为对自身的安全起到威胁。
4.施工人员的安全装备不足,建筑是需要必要的安全装备以对人身起到防护作用。但是,建筑本身是一个艰苦的行业,施工人员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没有高级的防护装备,所以,从装备的数量上需要加强,而且需要高质量的装备。在现场作业中,给工人的施工装备非常简陋,仅仅限于廉价的安全帽,安全鞋,而那些常用而且具有重要的装备没有普遍配备。
5.施工事故的应急处理不及时。建筑安全施工事故随时都可发生,产生这些事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在建筑安全施工事故不重视的情况下是很难避免的,而且当前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对建筑企业起到震慑作用,更没有合理的应急处理预案。再加上,传统的建筑企业中,在处理故事时也比较保守,解决方案简单粗暴,人身安全没有得到保障,有些故事也被封锁。由于应急处理设施与设备过于简陋,一些严重的事故是不能用简单的急救箱所能解决问题的。
二、加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途径
1.制定并落实建筑安全责任制度。我国《安全生产法》中关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规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求既要管生产又要管安全,这二者是进同时进行的。在建筑施工该过程中,安全施工不仅关系到建筑企业的效益、建筑本身的使用效果,更有关系到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与经济利益。所以,我们要首先建立责任制度,并在生产中落实,建筑所建立的制度,一定要对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约束,明确其责任,并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明白遵守生产制度对他们的重要性,能在生产中以身作则,进时注意建筑安全,对于违规作业者进行相应的惩罚,并明确责任,从而加强他们的责任心与安全意识。
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对于建筑工人这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说,他们具有必要的安全意识是最起码要做到的。他们不仅能胜任建筑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而且也要对他们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与监管,从而达到建筑工人能安全施工的目的。对工人的安全教育不是开一次会就能一次形成的,而是长期对他们教育的结果。当出现不规范的操作时要严厉制止并做出相应的惩罚,让故事抹杀的萌芽状态当中。
一、我市建筑工人职业培训工作发展现状
1.建筑工人职业技能鉴定
建筑工人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行业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建筑工人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目前,我市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由人社部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证书》的建筑工人约为3759人。
同时,为进一步服务企业,2015年3月,市建委与市人社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工人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杭建市[2015]46号),鼓励建筑企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自主评价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有16家企业率先开展了自主评价技能人才的试点,共有343人通过培训并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2.建筑工人培训考核
2015年3月,住建部下发《关于加强建筑工人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后,建筑工人培训考核工作自上而下全面启动。省、市主管部门全面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进行系统开发、宣贯,开展师资、考评员培训,申报各级培训考核机构等,为全面启动建筑业工人培训考核提供了基础保障。目前我市已申报确立了全市50家培训考核机构,全面负责全市建筑工人培训考核具体工作。2016年7月,杭州地区建筑工人培训考核工作正式开展。
3.建筑业职业技能竞赛
开展建筑业职业技能比武和竞赛活动是我市目前培养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从2015年开始,市建委、市人社局和市总工会,每年都将联合举办市级技能竞赛,并参加由省建设厅与省人社厅、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省级职业技能竞赛。
历年来,我市在职业技能竞赛中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其中2014年参赛选手项承印获得了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2015年开始,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将同步获得由人社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证书》,目前,我市建筑业通过技能竞赛活动,产生了12名技师和55名高级工。
二、我市建筑工人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流动性大,技能人才队伍稳定性不强
我市一线技能操作型建筑工人绝大多数来自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他们远离家乡,能够在职业上有所发展,并可以在杭州购房安家的人员只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人都难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对杭州缺少归属感,经常需要考虑职业或生活流动的问题。以特种作业人员为例,2014年和2015年,在杭持有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并应按期参加继续教育的人数分别为7983和6108,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按规定时间参加继续教育而被注消的证书就分别高达1916本和1504本,约占当年应延期证书的24%和24.6%。由此可见,每年大约有四分之一左右的特种作业持证人员流出了杭州建筑业。据了解,其他技能型持证人员的流失情况也很突出。
2.层次不高,持证人员文化程度和技能等级总体水平偏低
根据对2013年参加特种作业培训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书人员的文化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大专及以上人员约占12.66%,高中毕业人员约占19.1%,初中毕业人员约占68.24%。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市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持证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人员占比三分之二以上。据了解,其他建筑业技能型持证人员的文化程度也与此相当。
另一方面,在现有已获得各专业工种中级工以上证书的25780人中,高级技师为0人,技师为39人,高级工为786人,其余均为中级工或相当于中级工,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比仅为3.2%左右。以上充分说明我市建筑业一线技能型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较为偏低。
三、加强建筑工人职业培训发展新思路
1.认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
国家相关规章制度对于破解体制束缚、推进企业主体作用发挥、加快培养大批建筑技能人才等意义重大,同时明确了政府、企业、社会的责任,各地和企业要真正理解、吃透其内涵和要求,充分认识加强做好建筑工人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性,结合自身实际,拟定具体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并与我市目标对接,做到心中有数。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扶持企业建立培训基地,营造良好氛围。企业要强化内生动力的发挥,舍得投入,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行业责任,最终使企业自身受益,为我市做大做强建筑业奠定基础。
2.突出重点,建立企业为主的培训机制
今年5月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建筑劳务用工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建建发[2016]188号)明确在杭州市开展建筑劳务用工改革试点。市级主管部门应以本次劳务用工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引导有条件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培训考核机构,自主开展本企业工人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拥有数量稳定的与其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骨干技术工人。暂不具备条件的可采取委托或合作培训的方式,依托职业培训机构,对企业自有工人进行职业培训,持证上岗。要按照相关规定,精心组织培训考核,规范培训考核程序,使证书“含金量”、工人技能水平居全省领先,起到“以点带面”作用,为企业自行培训考核全面铺开提供经验。
3.积极探索,创新职业培训合作新模式
一是实行分类培训。建筑施工企业对从事技术工种工人,要按住建部颁布的职业规范要求分类开展安全生产教育、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鉴于建筑行业特点,要立足实际,借助民工学校平台、自有培训场所,重点开展一线工人安全教育培训;暂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可购买社会培训服务,依托职业培训机构,深化专项技能培训;有条件的企业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建立培训考核机构,按自主需求开展培训。二是创新培训模式。在培训模式创新方面,加强主管部门、行业院校和施工企业的紧密合作。加强校政合作,加强主管部门、教育部门、行业院校等紧密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综合职能优势和行业院校培养建设行业人才的教学科研优势,积极探索校政合作、产学对接战略合作新模式,谋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推进校企合作,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共同推进校企共建专业、校企合作办班、校企共享资源、校企合作就业,促进职业培训产、教、学、研一体化发展。三是开拓创新,促进产业工人队伍持续健康。以等级晋升为路径,引导和保障技术工人从初级工、中级工向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不断晋升,鼓励技能人才精益求精;以专项培训为手段,结合建筑业发展,不断开拓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组织新知识、新技能、新科技等专项培训,助力技能人才伴随建筑业的持续变革和创新发展一同成长;以技能竞赛为平台,促进更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学习交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夯实基础,为工人培训创造条件
一是确保经费落实。政府作为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协调者,应当把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战略决策来抓,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提高对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师资培训等基础工作的支持,加大整合用于职业培训的各项补贴资金的力度,统筹使用,提高效益。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在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同时,应将工人在岗技能提升培训纳入正常职工培训范畴。对于承包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加强使用监管;对于劳务作业分包的工程项目,要求承包企业必须将“职工教育经费”单独计列,专项支出,确保工人技能培训经费足额提取和使用。二是抓好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是支撑职业培训的核心基础,以实训基地建议为抓手,增强建筑工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现职业培训与施工现场的无缝对接。可通过产学合作、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内容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可依托民工学校创建,也可充分利用自有培训场所建立,也可跟建筑类职业院校合作共建,使之成为集教学、培训、实操考核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培训考核平台。三是完善激励制度。为促进建筑工人培训的长效落实,需进一步完善建筑企业、工人的激励鼓励政策。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建立技术工人等级晋升与薪资待遇同步发展的通道,以保障技能型持证人员享有应得的劳动报酬和相应的政策待遇;另一方面建议将企业落实工人培训列入动态管理计分,并结合标准化建设、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协同推进;同时,还需加强与人社、工会等部门合作,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练,营造“技能宝贵”氛围,激活企业内部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积极性。
5.强化监管,做好职业培训考核工作
全过程动态监管企业培训考核,确保职业培训落到实处。定期检查职业培训考核日常教学活动、教学培训质量、学员信息反馈等,加强统计本地区建筑工人职业培训方式、培训效果、参训人数等情况,及时总结职业培训考核典型经验。
四、结语
加强建筑工人职业培训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人素质,提升企业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减少企业安全事故;另一方面通过职业培训,可以扩大人员就业空间、提高就业能力,帮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增加社会稳定性。
参考文献:
【分类号】:TU8;TU758.7
一、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是建筑工人直接从事施工活动的场所,施工进度的快慢、工程质量的优劣、工程成本的高低以及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都与施工现场管理密切相关。通过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还能够有效提升施工管理的综合素质,此外,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还能提高工程的质量,可以说,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水平及强度对土建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
(一)现场监管力度松散
工程质量是土建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建施工限产由于现场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施工人员随意更改建筑图纸、使用劣质材料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这就使得土建施工管理水平低下,直接威胁到建筑的安全性。此外,由于土建工程项目的现场操作需要大量劳动力来协作完成,而这些施工人员的文化程度有差异,导致统一管理难度大,很多时候现场监管人员就会畏难不前,监管松散。还有就是土建施工现场的各种工具和材料的种类比较多,很多时候负责现场监管的人员由于监管松散,施工人员会随意堆放工具和材料,在工具和建筑材料的使用上也不按部就班,施工人员缺乏组织纪律性,随意性较强。
(二)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建设单位对员工的需求量很大,如此一来,建设单位对员工的要求就降低了,很多员工自身的素质就不高,再加上缺乏适当的专业培训,建设工人的综合素养跟不上时展的潮流,由此就会给土建施工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当前的建筑工人大多数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工,毕业于建筑院校的人员是少之又少,施工现场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就比较短缺了,因此,施工人员的建设理论和文化素质不足就是很普遍的了。由于施工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不高,这样一来,工程质量就得不到保证。
(三)法律意识淡漠
现在很多土建工程所用的施工图纸及工艺与国家的相关规定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安全教育形式单一,甚至流于场面化;技术问题不达标、施工专用手脚架随意搭配等,这就在无形中暴露了安全隐患。这种淡漠的法律意识让让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质量都得不到保障。
(四)对环境造成污染
土建施工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建筑垃圾,建筑机器有时会加班加点运行,产生大量噪音,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随之也就带来了环境污染。
三、优化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施工现场监管
首先,施工方需要按照工地的实际情况合理编制施工方案,这是加强施工现场监管的基础。施工方案是整个土建工程的指导性文件,对各项技术指标都有详细的记录,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和现场的工具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排查。
其次,土建施工现场监管人员需要对施工人员加以组织管理,严格纪律,明确赏罚,对于违反纪律或者不按照施工方案使用施工机器,亦或者是偷工减料者予以严格的惩罚,做到以儆效尤。
最后,土建工程现场监管范围还包括现场的工具和材料,这对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现场监管人员一定要督促施工人员正确使用施工机器,切不可随意使用;在劣质产品泛滥的今天,现场监管人员需要对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加强管理和检查,材料进施工现场时需要检查,材料投入使用时也要严格检查,以保证材料的安全性和优质性。
(二)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引进专业技术人员
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建筑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公司需要利用各种方法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比如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人事招聘时进行适当考核等等。此外,建筑公司在提高在职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要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在质量和数量上提高员工队伍。
(三)加强进场教育
进场教育主要是针对土建工程的新进人员和调换工种的人员而言的,由于新进人员和调换工种人员对本工程的各种要求都不熟悉,所以,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在他们上岗之前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进场教育主要包括三级安全教育:一级教育就是企业对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包括劳动保护意识、安全规章制度等等;二级教育就是二级单位对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包括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操作规定等等;三级教育就是班组对新员工进行的教育,这主要是工作前的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劳动纪律等等。
(四)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
做好安全工作,首要的就是提高安全意识,其次就是加强安全技能训练,定期给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跟新来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进行三级教育。与此同时,建筑方还要不断完善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技术,,完善安全生产体系;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还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
(五)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onstruction business development is very rapid, research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is very necessary.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quality management are studied, which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
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实用性和投资效果,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个质量不合格的建设工程一旦投入使用,就会给使用它的用户造成安全隐患、质量威胁,就会损害公众的利益。质量低劣的建筑工程,有的会给工程留下隐患或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的会使建筑物成为危房,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建筑物的倒塌。由于工程建设规模巨大,一旦发生建筑物的倒塌事件,就会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直接影响到公共利益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几年,我国曾发生多起严重的质量事故,2002 年,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发生一起厂房梯形钢屋架整体垮塌的重大伤亡事故,造成 6 人死亡、10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 300 万元。2009 年 4 月,廊坊市安次区金博服装厂一机台车间的屋顶突然坍塌,当时正在做工的近百名工人被埋,导致 10 人死亡,8人重伤,7 人轻伤的严重后果。而由于受行业特点、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文化观念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总体来讲,我国建筑业每年由于伤害事故丧生的从业人员超过千人,受伤者不计其数,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危险的行业。建设工程低劣的质量和不安全的生产状况是导致建设工程事故的重要原因。建设工程事故不仅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还导致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严重损害了公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并使成千上万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遭受伤害和痛苦,危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1 .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 建筑领域出现施工事故问题可谓屡见不鲜, 可以说建筑施工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问题, 施工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们知道, 施工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组成部分, 但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统计数字告诉我们,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还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存在这很多的问题。
1.1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我们知道“ 无规矩不成方圆”,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 要想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就必须依赖规范化的制度作为支撑。 目前, 在建筑领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在建筑施工的现场, 安全生产的意识不强、 责任不明确, 制度执行和落实不到位, 即使有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也是流于形式, 没能得到认真的实施。 另外, 建筑施工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还不完善, 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还较差。
1.2 安全管理人员参差不齐
近些年,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 随着施工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被精简、 合并, 企业缺乏专职安全员的情况大有存在, 出现了他们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情况。 在新形势下, 很多的安全管理人员参差不齐, 素质较低, 甚至不懂得建筑施工的管理常识和管理技术, 自然就很难在施工中安全作业的指导和监督的作用。 对于建筑施工的单位来说, 按照规定, 每个建筑项目的施工都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项目经理来担当和主持, 但在现实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项目的施工建设都是挂靠的, 导致施工现场出现混乱的管理局面, 对安全作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1.3 安全教育比较滞后
“ 施工重地, 安全生产, 人人有责”。 目前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只顾着尽快完成工程作业, 而忽视了对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造成很多人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生产的措施欠缺。 特别是农民工, 很多的企业雇佣他们之后, 很少对他们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 造成他们极度缺乏安全作业的意识, 所以出现了很多的施工作业事故。
1.4 施工一线工人作业水平不高,操作不规范
随着建筑企业改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建筑工人队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管理与劳务两层分离,民工成为建筑工人的主力,建筑工人从原来具有 1~8 级技术的工人,转变为未经系统培训的散兵游勇。 主要由农民工组成的施工一线工人队伍,缺乏培训,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技术能力、整体素质水平都有待提高。 很多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往往发上在不起眼的小细节上,施工一线工人的具备较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施工操作规范,对避免质量安全隐患有重要意义。但在许多建筑工地上,我们发现最适合于一线操作工人,用于规范其操作流程的“操作规程”不被重视,甚至被遗忘,一线工人仅凭师傅口头传教,全无“操作规程”作指南或约束。
2. 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研究
建筑企业要想获得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实现高质量高水准的工程建设项目, 就必须转变以往的工作思想, 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对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问题的认识, 有效应对施工中的突发事件, 优化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的对策。
2.1 转变作业观念, 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建筑项目施工建设的安全工作重如泰山, 它已经成为建筑施工质量高低的有效组成部分, 也贯穿于建筑工程作业的始终,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建筑施工的作业观念, 强化安全生产的意识。 近些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大多是因为我们没有从根本上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很多都是麻痹大意, 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统一思想, 坚持“ 以人为本” 的安全生产观念, 一些作业都在安全作业的前提下完成, 把安全作业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 施工安全无小事, 树立强有力的安全生产的意识。 作为建筑企业的领导, 必须强化安全认识, 深入了解安全作业的技术问题、 法律问题及人员安全教育的问题, 切实实施安全生产“ 一票否决制”, 实行安全事故的问责制, 做到思想上和行动上时时处处都重视安全生产。
2.2 加强安全教育, 注重安全技能培训
在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 主要是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只有让他们树立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安全作业, 人人有责, 我们一定要扭转传统的安全管理思想,认为安全作业只是领导关心的事情, 与一线建筑工人没有关系, 其实这是错误的, 我们要建立安全管理的“ 大管理” 思想, 让建筑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都参与安全管理, 认真作业,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同时, 要强化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他们的安全业务素质,增强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杜绝一切安全隐患的发生。 在施工建设中, 巧妙的应用各种手段和媒介, 认真宣讲 《 安全生产法》 、 《 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 等安全作业的规范, 通过强化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 提高人员素质。 同时加大建筑工人的安全生产的技术培训, 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素质, 保证施工生产程序化、 标准化、 规范化进行, 杜绝施工中的盲目性。
2.3 创新工作方法, 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化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 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之所以还有安全事故的发生, 主要的就是建筑企业缺乏施工中科学化的安全管理理论, 缺乏防和控制事故的制度建设。 安全施工理论和制度建设的滞后性造成了我们的建筑作业安全管理还不能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的作业, 安全管理中随意性大, 成效低。 介于此, 建筑企业必须要根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特点, 确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以及专项治理目标, 制定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 把施工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进行层层分解到基层, 一层抓一层, 层层抓落实, 实现安全作业管理的常态化。
2.4加强施工安全应急救援措施
在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很多安全事故会给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在安全管理中不仅要加强实现的预防措施,而且要加强事后应急措施,在日常的工程施工中要制定严格的应急预案,并且进行有效的演练。在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仅能减少安全事故中的人员伤亡,而且能减低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
2.5加强培训,提高全员素质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主要的人群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安全管理人员,另外一部分是施工人员。在施工企业的培训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先进的管理知识,在管理过程中可以采用正确的管理方法。施工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在施工中可以按照相关的程序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降低由于违规操作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
2.6 强化质量意识,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果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建筑工程的质量方面的问题,必须要使建筑工程的施动者树立一个良好的质量意识。 因为质量意识是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搞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的一项。建筑工程质量涉及到多个方面,是一个由多部分、多层次、多因素组合的整体,因此,必须从筹建协调到具体施工全过程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2.6.1 加强工程参建人员的从业素质及专业技能培养
总体而言,房屋建筑工程的参建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十分重要且关键。 也就是说,只有具备高等从业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的施工作业团队才能使工程安全管理建设进程工作取得长足进展与重要成果。 因此,对各责任单位的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发挥自身牵头作用,主要加强业务技能进修与学习,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掌握房屋工程专业工程知识,加强组织管理,强化各部门单位的协作建设能力,并对施工方作业人员实行“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模式,最终强化其责任意识与安全作业施工观念,起到在意识上主导施工人员的实践作业行为这一目的。
2.6.2 强化参建单位的安全管理执行效能
建设单位必须明确安全投资费用标准,并且要在双方合同中明确出具体安全投入工作的具体款项、事宜,进而才能确保施工单位提高安全管理能力。 同时,建设单位要在招标文件明确具体的安全技术条框及安全管理审计标准,并要在工程实际管理中落实;另外,除了加强工程质量及工期、进度方面的管理,还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按照工程合同所需的明确标准去规范管理。
3.结论
目前,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正是考验施工企业和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时刻。我们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把因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为建造和谐社会做贡献。
3.1 企业高层领导首先要提高警惕,认真履行国家相关安全法规,从企业安全规章制度上下工夫,加大人力、物力、安全监督检查等方面安全预防措施的投入,同时,经常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安全队伍素质,增强安全管理能力,另外,对一线施工人员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严格按安全规章制度施工,杜绝习惯性违章和违规施工操作等,做好“安全三宝”等劳动保护措施,从源头严防事故的发生。
3.2 作为基层一线的安全管理人员更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严格认真履行神圣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职责,负责对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的安全监督检查、人员教育和指导等安全工作。并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经常巡视监督检查施工现场,采取月检、周检和不定期的巡回检查及专业性检查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检查施工现场的违章现象和不安全因素,检查施工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施工方案及分项安全技术交底,各工种安全技术交底,班组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和自查自咎,定期检查整改记录,职工安全教育活动记录等,促使安全检查管理形成一条龙的保证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3.3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机械及电气焊等特种作业工种等须由有资格证的专业人员操作,尤其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的项目施工时,要加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如脚手架工程、现场临时用电以及高空作业中的悬空作业、临边作业、洞口作业、平台作业等,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可靠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
3.4 同时,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施工现场须有齐备的安全消防措施,疏通消防通道,经常检查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消防演习,普及消防知识,避免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牛金武.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2] 马宇.建筑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
高层建筑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发展程度和经济实力,也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繁华。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和安全问题。建筑行业属于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建筑业的主要特点就是施工人员多、流动性大、露天施工、工作条件较差、不安全的因素特别多,还有不安全施工和违章作业的情况,因此严重危害了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导致建筑施工的时候出现安全事故,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本文结合一些实际情况分析了在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和相对解决的措施
一、建筑施工中容易发生事故的原因
一般所谓的高层建筑就是指10层以上的住宅以及总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综合性建筑等。楼层越高,施工难度越大,越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1.高层建筑作业的高度高、难度大
所有高层建筑的大量施工都是在高空进行的,平常不注意掉下一个小石头都有可能会意外的砸死人。所以,大量高空作业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是现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必须要去充分考虑和解决。
2.高层施工的工期较长
大部分的高层建筑施工的工期都是两年左右,特别大的项目有可能要达到三至五年,因此导致许多设施和设备都要用很多年,人员和气候的变动都会影响设备器械的正常运转,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所以,由于高层的施工工期较长,我们要对时间带来的不安全因素认真防范。
3.塔吊和施工电梯不规范
有很多高层建筑工地的塔吊和施工电梯存在着违规使用,部分的作业人员不能持证上岗,同时对塔吊和施工电梯没有进行及时的维修、养护。
4.施工过程中,缺少安全意识
在施工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导致建筑工人安全意识淡薄。同时施工单位对施工的资料进行造假,为了节省施工资金,给建筑工人搭建的临时宿舍非常差,而且非常简陋,有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在施工中施工的方法和专业技术教育比较简单,没有什么针对性,工地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方案不相同,安全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5.施工人员本身安全意识较低
一般从事建筑行业的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单纯的看到了建筑行业的酬劳较高,而没去考虑自身符合不符合这个行业相关要求的问题,也不去学习和关注施工中安全,这样往往会导致发生事故。
二、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安全应对措施
1.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指出项目经理、相关技术负责人等各层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目标。把安全责任目标落到实处,做到真正的各负其责,并严格执行责任制检查和考核制度,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做到奖罚分明,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
2.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全面的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非常重要。要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施工管理人员要组织安全生产和技术的日常教育培训,用实际的例子进行教育,使施工人员更好的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同时,营造浓厚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多管齐下,杜绝重大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预防一般事故的发生。
3.针对施工周期较长,作出相应对策
因为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长,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结合实际予以解决。在停止施工作业的时候,要记录好所用设备的时间,并且定时进行设备器械检查和保养。派专业的人员进行看管,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说出现环境异常要及时的上报项目负责人,以便及时派人的过来检查、检测、维修、处理。
4.严格规范塔吊和施工电梯管理制度
塔吊和施工电梯都是高层施工作业的时候非常重要的设备,因此我们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塔吊和施工电梯的合理使用,并由持证上岗的专业人员来控制施工电梯的升降,乘坐施工电梯的时候查看施工工地的出入证件,以免有闲杂人等混进工地造成不应该发生的意外事故。在塔吊和施工电梯的搭建上一定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操作,不得随意拆卸其安全装置。在施工中塔吊和电梯所需要的临时用电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并专线专用,有自己独立的开关箱。
5.加强监督检查的执行力度
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对在高层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要定人、定时、定措施的进行整改,对发现的问题一定要一抓到底,不允许私下留情面,对于个别严重的安全隐患要当场责令停止施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必要的经济处罚和诫勉谈话,力求不留安全隐患。同时,对发现不合格的安全防护产品要进行及时的更换。
6.现场防火的管理措施
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要建立防火责任制度,并且层层的落实下去,责任到人。在施工现场显眼的地方设立防火宣传广告及防火的标语。警示所有的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工地的防火管理制度,并且提高防火的安全意识。定期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使工作人员更好的提升防火的意识,杜绝火患的发生。
总结:
由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较长、露天作业较多、工作条件较差,工程的质量及安全等方面的特殊性,因此,它带给施工更多的安全问题。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从全局出发,在施工中树立“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思想 ,积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施工得到质的飞跃,从而在根源上减少了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使建筑安全生产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任宏.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引 言
质量安全管理是一个工程建筑项目的灵魂,是整个工程管理系统的基础。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通过对施工各个阶段和整体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相关的内外因素进行实施监控,从而依据项目在不同阶段的施工要点做出科学合理的指导,促进整体项目质量安全的提升。
1 抓好施工过程管理,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近期在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深基坑边坡支护工程、桩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屋面工程、电气工程、防雷接地等问题。要抓好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1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要从施工准备、材料采购、施工生产、试验与检验、建筑产品功能试验、施工交验、回访保修等多个环节,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如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
1.2 严格施工管理,强化质量安全责任制
施工企业要确定符合规定并满足施工需要的项目管理机构和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主要管理人员,不得擅自修改设计文件,不得偷工减料。按照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要求,严格抓好施工过程管理。
1.3 加强质量安全教育,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
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培训教育和素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建立施工样板,实行样板引路。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
2 影响施工质量安全的原因
导致建筑施工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很多,大致有高处作业风险、地质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材料因素、人员因素等组成,有时几种因素相互交叉产生。但总的来说,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具体来说,有几下几个方面:
2.1 企业监督重视不足,机构设置不全
在政府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社会监理单位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地位不断下降。造成这一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领导对施工质量安全重视不足,原来独立的质量科、安全科现在都精简为工程管理部内的一个岗位,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队伍不断萎缩、大量流失。
建筑企业过分依赖监督机构和监理单位,忽视自身质量管理机构的构建和人员安排。监督机构仅注重了一个工程形成过程中到位检查的那几天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而放弃了大量的不在现场检查时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企业人员安排不足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忽略质量员、安全员的设置。长期以来,企业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习惯于现场检查、验收、评定,质量安全监督人员做了大量本该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员、安全员应做的工作。事实上,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工作范围、工作深度,质量安全监督人员都代替不了施工企业质量员、安全员的工作。
2.2 施工一线工人作业水平不高,操作不规范
随着建筑企业改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建筑工人队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管理与劳务两层分离,民工成为建筑工人的主力,建筑工人从原来具有1~8级技术的工人,转变为未经系统培训的散兵游勇。现场劳动力基本采用劳务分包的形式,主要由农民工组成的施工一线工人队伍,缺乏培训,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技术能力、整体素质水平都有待提高,同时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很多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往往发上在不起眼的小细节上,施工一线工人的具备较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施工操作规范,对避免质量安全隐患有重要意义。但在许多建筑工地上,我们发现最适合于一线操作工人,用于规范其操作流程的“操作规程”不被重视,甚至被遗忘,一线工人仅凭师傅口头传教,全无“操作规程”作指南或约束。
2.3 建筑材料不符合规格
建筑工程材料是构成工程实体的最基本单元,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其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材料标准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质量等级、结构安全。由于材料质量不合格引起返工,重者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为节省成本,采用低劣产品;材料送检样品与工程中所用的材料不同;所用材料未检先用;订购材料时提供的合格证、检验资料与材料不符等,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安全。
3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3.1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应与建筑施工安全设计同时编制
一般情况下,当建筑工程图纸和城镇规划图确定后,施工单位就开始编制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但设计中往往对安全施工很少提到或一笔而过,使建筑施工事故隐患从一开始就被埋下伏笔。随着施工进度的进行,事故隐患便逐渐暴露出来,此时再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就很难或者需要更多的投人。所以,在编制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对整个生产作业区和工人生活统一安排,整体部署,切忌边施工、边设计、边安装。要广泛征求多方意见,尤其要有懂安全、管安全的人员参加。
3.2 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抓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必须把重点放在责任的落实上,必须建立起一整套从公司到工程项目部,再到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同时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3.3 加强施工安全教育
针对建筑施工队伍低水平、低素质的人员较多,胆大、冒险蛮干心理较强的特点,必须重视岗前或作业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管理人员要把讲名言、典型事故、小经验、小常识等作为安全教育的特殊形式渗透到职工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娱乐中去,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要根据安全教育的需要选择有代表性、能引起建企人员警醒的事故案例,同时也要防止将安全教育变成事故案例课的喧宾夺主的做法。要因地制宜,采用电影片、黑板报、事故现场会、班前交底、观看幻灯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深入浅出、工人喜闻乐见教育形式。
3.4 建筑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
安全管理重点工作在于执行,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项目技术、安全、分包单位负责人、班组长等管理人员面,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施工机械,如:塔吊、人货电梯是否经过验收,是否定期进行点检;同时根据项目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重点检查:如高支模阶段重点核查支撑体系,悬挑脚手阶段重点检查现场搭设方案是否同审批过的方案一致。
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项目部应签发《整改通知单》,督促落实并进行复验,若存在重大隐患,则需停工整改,在整改完成后才能复工。
4 结 语
总之,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确保经济效益的根本前提,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注重各方面的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工程质量,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industrial and civil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security risks, and propose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and civil construction.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我国工民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工民建筑业由于其自身单件性、离散性、劳动密集型等特点,使得建筑业成为事故高发的行业。在美国每天有2名建筑工人死亡,日本每天有3名建筑工人死亡,而我国根据保守统计每天有4 名建筑工人死亡。在我国,建筑业是继交通、煤炭之后的第三大事故高发行业。2000年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 171 起,基本每两天左右发生一起。2001 年特大事故虽有所下降,但仍高达140起,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事故16起。2002年截至到11月共发生特大事故115起。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生命损失,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根据著名的安全经济专家罗云教授的研究成果,我国2001年由于安全事故导致的损失为1800 多亿人民币,这相当于北京和上海国有企业职工 3 年的收入,相当于 10 个中国最大的机场,相当于近1亿农民一年颗粒无收,相当于全国居民20天的消费。不但如此,安全事故还给国家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法制监督力度不够,建筑安全责任不明确
在政府机构改革后,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从总体上有利于实现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标,但在职能分工的协调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划分的过于分散。在安全监督工作上,法规建设落后。特别是没有一部约束、调动企业发挥安全管理主动性的法规,强制性、检查性法规居多。在制度建设上,有利于调动企业管理积极性的制度不健全,政策不配套。
2.2 管理方面目标不明确
我国对安全管理工作认识长期停留在“经验型”和“事后型”的管理模式,治标不治本。而没有发挥市场经济杠杆和调节机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安全状况仅依靠外部法律制度强压的被动做法,其效果有限,要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必须借助市场经济杠杆的巨大调节作用,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建筑业主体真正自发追求良好安全业绩的动力。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有了长足的进步,绝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逐步适应了市场变化,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但是由于法制建设的滞后,市场经济杠杆对建筑企业安全业绩未能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建筑市场安全制约机制不健全,建筑企业仍不重视安全业绩,工伤保险制度推行缓慢,加上险种单一,保费高昂,理赔困难,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参加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2.3 人才方面存在缺失
一方面,工程建设技术含量相对偏低,施工工人的文化素质较低。建筑企业中从业人员约3500万人,其中大约有2500万人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专业人才占职工的比例只有5%左右,大量的没有经过全面职业培训和严格安全教育的劳动力涌向建筑业成为施工人员。一旦管理措施不当,这些工人往往成为安全事故的肇事者和受害者,不仅为自己和他人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还给建设项目本身和全社会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人才还相当缺乏,专门学习、从事、研究安全管理的专职人员极少。正是由于人才的缺乏,使我国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 提高工民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管理部门应加强的工作
3.1.1 完善执法监督管理机构,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安全生产必须实行政府强制性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是政府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督促企业落实各项安全法规、治理事故隐患、降低伤亡事故的有效手段。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为全面落实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许多经验。实践证明,凡是建立了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地区和城市,安全生产的状况就良好。因此建议各地区应进一步加快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建设。建立健全区域内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配备强有力的执法监督队伍,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另外,安全监督管理费应落到实处。因为安全监督机构行使的是政府职能,此费用应由政府支付。现阶段,监督管理费暂列入工程造价。
3.1.2 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的法规建设,认真落实参建各方安全责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了参与建设活动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及法律责任,为参建各方事前做好安全预防及事后追究责任提供了有力依据。但由于各方责任贯彻执行不到位,有法不依,令人忧心。参建各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树立“工程质量,百年大计”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切实履行法律,法规的原则,积极保障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营造文明和谐工程建设环境。
3.2 增加建筑安全生产科技含量,积极开展建筑安全技术研究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安全技术明显落后,已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特别是脚手架、模板、塔吊等机械设备的科技含量很低,几十年一贯使用传统陈旧的材料和机械设备。发达国家已实现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而我们仍处在手工操作阶段,与其相比差距很大。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集中力量解决安全生产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同时还应在建筑科研单位或大专科研院校设立安全技术研究机构,形成一批专门从事建筑安全技术研究的专家队伍,使建筑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良性轨道上来。
3.3 关于安全教育问题
安全教育的重点。一是对决策层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安全认识。再者是对作业层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据统计,企业决策层安全意识淡薄、法制观念淡薄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索之一。企业决策者的安全生产意识上去了,才能为执行层起到表率作用,执行层抓安全工作的动力才会加大。建筑行业管理部门应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建立一个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每年度对各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强制要求施工企业领导接受相应学时的安全教育或培训。培训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其安全意识。培训内容应以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以人为本”的安全思想、如何搞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等为主。安全生产状况良好的企业领导就可以少接受或不接受学习。安全搞得不好,企业领导就必须上学习班,接受培训。
3.4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目前,建筑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多为进城农民工,他们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流动性大,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据统计,目前发生施工安全事故中,十有八九是发生在农民工身上。所以加强对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很有必要。另外,随着建筑施工中高科技成果运用越来越多,新型的施工设备不断的出现,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应的,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和操作规程,这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根源。所以,应制定详细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的所有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只有安全考试合格的从业人员才能上岗。并通过日常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和加强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让每个从业人员能自觉做到文明生产,遵章守纪,保障安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U227.6 文献标识码:A
一、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的现状
安全管理问题层出不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没有处理好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而造成的。分析来说,首先是建筑工程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者和基层施工人员素质相对低下,其中基层施工人员大部分由低水平的农民工构成,文化程度相对低下,致使管理者无法对施工队进行合理管理。其次缺乏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研究工作,这滞后了施工过程中解决建筑安全技术问题的工作。再次是我国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后,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防护技术及用具都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的使用,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机械化的程度还很低。
1998年我国现行的《建筑法》颁布出台了,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走上了法制的道路;奠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科学管理的基础。虽然有法律做保障,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从领导阶层到基层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工程项目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长期漠视,没有充分重视生产工人合法的权益。而在生产过程中,一线工程工人由于缺乏安全知识、淡薄安全意思,不重视自身的劳动保障权益。因此,在工程实际操作中违规操作机械设备、违反劳动规章制度、违章指挥而造成安全事故。
我国颁布了施工安全、保护劳动者等很多有关建筑业方面的法律条规,但并没有构建完善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安全行为与责任没有规范化,现行的建筑安全管理规定不能对其提供保障。同时存在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管理,操作性不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等问题。
二.怎样加强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
第一“以人为本”做好生命安全保护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任何一项都不可以缺少人的参与,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设计人员都是主要的参与对象,因此,要做到以人为本,加强建筑工程中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护。
做好以人为本最关键的是做好人员的安全思想工作,提高广大人员的安全意识,抓好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从最基本的思想教育上向施工管理人员和基层施工人员灌输安全思想,从而从思想意识上产生安全防范意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大力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甚,衣食住行缺一不可,尤其是目前人们对住房条件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房地产开发项目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多,农村充斥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就成为了一线建筑工人,建筑业市场解决了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工的施工安全教育,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都相对低下,农民工的整体综合素质很令人担忧。
建筑业的农民工,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知识知之甚少, 由于知识缺失造成农民工主观上对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漠视.其实我们喊了许多年的安全教育,其中政府相关部门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建筑劳务市场的现状就象一个多口的漏斗,仍然疏于监管。所有的安全教育都漠视了一个关键性的现实情况,一派欣欣向荣的建筑业,因为基层施工人员的缺失造成用工荒,供求市场的失调,所以注定上述安全教育只会流于一种形式。
针对这种现状,加强安全教育措施及水平,要不断努力改变安全教育目前的状况,采用责任管理制度,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从农民工转化为建筑工人要有一定的制约标准,在达标后才可参与工程施工。加强施工人员学习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知识。建筑施工单位在选择劳务工或选择劳务公司后,对其人员进行各方面的安全教育,尤其是一线工人,强化施工工程的安全风险意识,学习技能满足具体作业安全要求。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勇于担当起对农民工的安全基础知识教育的职责。特别是务工人员所在地获收利益的政府,要对其进行初级培训教育。
第二、要落实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为适应市场需求,要改变现有不合理的管理制度。现行的管理机制混乱不堪,各施工单位水平相差甚大,而究其最主要原因是现行管理机制严重落后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生活,造成了目前的困局。一方面来说,相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条令规范由于时间长久,数据测量不能应用于现行的施工工程,限制了工程安全,造成政令不通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建筑行业一直存在看重经济效益,轻施工安全、轻安全保障、轻文明施工等问题,面对被动的建筑安全缺失局面无从下手。
在实际的现场施工要严格参照我国规定的《建筑法》、《安全生产法规》等一系列法规对建筑工程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紧跟时展不断加紧制度发展。要把安全生产责任确定到各个负责人,实行明确的奖罚制度,把项目部检查、公司检查各个机制之间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措施、落实班组检查。提高项目经理的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建筑工程的安全保障体系维护。
第三、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要满足实际需要
建筑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缺乏高效的管理人才,建筑工地人员流动快,成动态趋势,需要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监督管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施工工程进度。但是大部分施工现场并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对施工地点配备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有的施工现场有少数施工安全员,但人员的施工安全知识和业务素质相对较差。监管和指导安全管理的责任是建筑主管部门肩负的,并且要确保施工人员掌握防范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基本技能,规范操作。
加强和规范现场文明施工,提高安全管理机构的监管机制,增加管理人员素质修养。安全管理部门要重视文明施工意识宣传,抓现场场容场貌、硬地化、通道、材料堆放、工完场清、排水系统、封闭管理,重视现场防火和施工现场标牌的设置,高度重视和规范生活设施。严格管理,明确责任,加强监督,确保质量,切实保障施工人员安全。
三、结语
如今建筑经济快速增长,各个工程建设中都会遇到施工安全的问题,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际交往状况日益复杂及社会经济的严竣考验,必须重视建筑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相结合,使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从而使安全管理走上科学化的道路。加强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体系。建筑施工安全现状的严峻惨烈,要求我们必须脚踏实地的认真分析对待。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民生命安全,落实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并积极制定建筑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我国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准则,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政策保障,只有这样施工安全工作才能取得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rough the writer's many years work experience in practice, the civil construction safety system of gain and loss, th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Only for reference.
Keywords: civil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ecurity hidden danger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我国现状
工民建筑业由于其自身单件性、离散性、劳动密集型等特点,使得建筑业成为事故高发的行业。在美国每天有2名建筑工人死亡,日本每天有3名建筑工人死亡,而我国根据保守统计每天有4名建筑工人死亡。在我国,建筑业是继交通、煤炭之后的第三大事故高发行业。2000年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71起,基本每两天左右发生一起。2001年特大事故虽有所下降,但仍高达140起,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事故16起。2002年截至到11月共发生特大事故115起。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生命损失,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根据著名的安全经济专家罗云教授的研究成果,我国2001年由于安全事故导致的损失为1800多亿人民币,这相当于北京和上海国有企业职工3年的收入,相当于10个中国最大的机场,相当于近1亿农民一年颗粒无收,相当于全国居民20天的消费。不但如此,安全事故还给国家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分析
2.1法制监督力度不够,建筑安全责任不明确
在政府机构改革后,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从总体上有利于实现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标,但在职能分工的协调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划分的过于分散。在安全监督工作上,法规建设落后。特别是没有一部约束、调动企业发挥安全管理主动性的法规,强制性、检查性法规居多。在制度建设上,有利于调动企业管理积极性的制度不健全,政策不配套。
2.2管理方面目标不明确
我国对安全管理工作认识长期停留在“经验型”和“事后型”的管理模式,治标不治本。而没有发挥市场经济杠杆和调节机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安全状况仅依靠外部法律制度强压的被动做法,其效果有限,要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必须借助市场经济杠杆的巨大调节作用,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建筑业主体真正自发追求良好安全业绩的动力。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有了长足的进步,绝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逐步适应了市场变化,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但是由于法制建设的滞后,市场经济杠杆对建筑企业安全业绩未能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建筑市场安全制约机制不健全,建筑企业仍不重视安全业绩,工伤保险制度推行缓慢,加上险种单一,保费高昂,理赔困难,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参加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2.3人才方面存在缺失
一方面,工程建设技术含量相对偏低,施工工人的文化素质较低。建筑企业中从业人员约3500万人,其中大约有2500万人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专业人才占职工的比例只有5%左右,大量的没有经过全面职业培训和严格安全教育的劳动力涌向建筑业成为施工人员。一旦管理措施不当,这些工人往往成为安全事故的肇事者和受害者,不仅为自己和他人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还给建设项目本身和全社会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人才还相当缺乏,专门学习、从事、研究安全管理的专职人员极少。正是由于人才的缺乏,使我国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如何提高工民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管理部门应加强的工作
1)完善执法监督管理机构,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安全生产必须实行政府强制性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是政府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督促企业落实各项安全法规、治理事故隐患、降低伤亡事故的有效手段。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为全面落实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许多经验。实践证明,凡是建立了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地区和城市,安全生产的状况就良好。因此建议各地区应进一步加快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建设。建立健全区域内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配备强有力的执法监督队伍,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另外,安全监督管理费应落到实处。因为安全监督机构行使的是政府职能,此费用应由政府支付。现阶段,监督管理费暂列入工程造价。
2)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的法规建设,认真落实参建各方安全责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了参与建设活动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及法律责任,为参建各方事前做好安全预防及事后追究责任提供了有力依据。但由于各方责任贯彻执行不到位,有法不依,令人忧心。参建各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树立“工程质量,百年大计”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切实履行法律,法规的原则,积极保障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营造文明和谐工程建设环境。
3.2增加建筑安全生产科技含量,积极开展建筑安全技术研究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安全技术明显落后,已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特别是脚手架、模板、塔吊等机械设备的科技含量很低,几十年一贯使用传统陈旧的材料和机械设备。发达国家已实现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而我们仍处在手工操作阶段,与其相比差距很大。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集中力量解决安全生产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同时还应在建筑科研单位或大专科研院校设立安全技术研究机构,形成一批专门从事建筑安全技术研究的专家队伍,使建筑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良性轨道上来。
3.3关于安全教育问题
安全教育的重点。一是对决策层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安全认识。再者是对作业层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1、抓好安全教育 1.1安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安全教育我们喊了许多年,也有不少规定,而建筑劳务市场的现状就象一个多嘴的漏斗,不同环节的流转是自由的和多向的。 首先,所有的安全教育都忽视了一个现实情况,在蓬勃发展的建筑业,普遍反映“劳务工荒”,供求市场的失衡注定上述的教育变成一种形式。 其二,目前劳务工的安全教育由企业买单,由于劳务市场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就严重冲击了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是为了应付政府的监管才不得不去做,变调的目的注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其三,农民工走入建筑业,对建筑安全的风险知之甚少,思想上的轻视造成主观上对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漠视。第四,安全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肤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2安全教育实施措施 针对这种现状,应彻底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1)政府应勇于挑起对农民工的安全基础教育的责任。农民工应有一个准入制度的约束,从农民工转化为建筑工人也应有一个过程。输出劳务的当地政府作为受益者理应负起这个责任,对输出劳务进行初级培训教育。建设主管部门应负起监管和指导的责任,要达到2个目的:①了解建筑业的安全风险;②掌握防范安全风险的基本技能,达到初级滤网和规范的作用。
(2)大力培育专业劳务公司,把零散的农民工纳入有序的劳务公司,对劳务公司进行资质评定、资格评审。通过劳务公司使得劳务工达到第2级的安全教育,使劳务工掌握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政策法规等。
(3)建筑施工企业在招募劳务工或选择劳务公司后,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强化工程特点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具体作业安全要求。 (4)改进安全教育的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平面宣传手段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起到主动自我防护的目的,并认识到伤害别人的严重后果。
2、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和不同的施工阶段分析安全风险,作出评估,下达安全预警书到不同的项目。其次每个项目要根据企业下达的安全预警书进行具体化,并做安全防护和重点管理。
(1)分层规划安全平面防护图图中标明“四口”防护位置、临边防护位置,并以颜色区分防护的重要性。现场按照平面图进行防护,并做出安全标识和警示。 (2)建立安全动态防护和检查制度项目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安全防护需要,防护的重点和措施也不同。在同一施工阶段安全防护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安装与装饰工程施工时,随着工序的穿插,往往需要临时拆除防护,这就要及时跟进恢复。
(3)根据动态防护的特点,要求项目安全员的检查必须是动态的,应根据动态防护平面图进行定时检查、记录和跟踪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