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水路运输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3-04 14:42: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简述水路运输的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简述水路运输的特点

篇1

一、水路运输中的危险品泄漏事故处理资源

(一)运用分散剂处理危险品泄露事故

要想使用分散剂处理水路运输中的危险品泄露事故,首先就要明确分散剂的使用条件:分散剂的主要作用就是使泄露的危险品分散为细小的粒子,并在水自身的净化作用之下逐渐被消除,因此,分散剂的使用环境必须使在面积大、流速快且不会对水生物产生明显危害的水域内,另外,分散剂的使用也要考虑危险品本身的特性,必须在能够有效祛除的情况下才能被使用。而如果使用分散剂所带来的危害大于危险品本身的危害时,则不能使用分散剂来处理危险品泄露事故。

(二)运用围油栏处理危险品泄露事故

由于围油栏类型多种多样,在实际使用中,必须根据危险品泄露事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围油栏进行处理。如:在风浪较小的环境中,多使用轻型围油栏,而在风浪较大的海域中,通常使用重型围油栏。当事故比较紧急时,需要使用浮上式围油栏,这一类的围油栏通常是配备于船舶上用以处理泄漏事故的紧急情况,码头泊位处发生泄漏事故时,一般使用浮沉式围油栏。固体浮子式围油栏虽然难以应对恶劣环境,但由于其成本低、易使用等优点,成为常用的一种类型;充气式围油栏尽管价格较贵,却是处理恶劣环境中泄漏事故的首选。

(三)运用回收装置处理危险品泄露事故

与围油栏同样,回收装置也有不同的类型,而回收装置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有效处理泄漏事故,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泄漏现场环境,二是溢漏散化性质,三是回收装置自身特性。当危险品泄漏量较大、泄漏现场环境较为恶劣时,或者泄漏量并不大但必须尽快回收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堰式回收装置;而当泄漏量小、对回收速度无明显要求且泄漏环境较差时,则需要使用黏着式回收装置;抽吸式回收装置则不像另外两种限制条件较多,而是可以通过改变泵的功率来适应不同的回收环境和回收要求。

(四)运用吸油材料处理危险品泄露事故

吸油材料在处理危险品泄露事故中发挥着极为有效的作用,但同时,其使用条件的限制也很多。吸油材料只能在以下条件下才能使用:危险品泄露量比较少,并且与泄漏品的黏度特性与吸油材料相符合。另外,运用吸油材料的时机要适当,必须在危险品形成大量油包水乳块之前使用。同时,对于吸油材料的回收时机要求也比较高,必须在油含水量过高之前进行回收。从以上条件可以看出,吸油材料比较适用于危险品泄露量比较少,并且泄露位置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的情况。

二、水路运输危险品泄露应急反应措施

(一)应急处理有毒气体或蒸气泄露事故的方法

其一,尽快逃离泄露事故现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于危险品泄露环境中的人们未必能及时逃离出来,但逃离泄露区域,能够有效地降低人们生命安全受损害的程度,因此,一旦发生危险品泄露事故,必须及时指挥人们逃离现场。一般情况下,在危险品泄露之前,会发出声音或者其他现象引起人们的注意,之后毒气才会扩散,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一时机,并且逃离方法得当,就能够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远离泄漏品的威胁。其二,寻找安全的掩蔽场所。在发生毒气泄漏的情况下,人们有可能来不及逃离事故现场,为了削弱自身遇到的危险程度,应当积极地寻找可以用以掩蔽的场所。人们应当朝毒气密度较低的方向逃离并进入室内进行躲避,同时,关闭门窗及室内的通风设备,以此来降低毒气扩散进室内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如果毒气泄漏事故发生在室外,只要关闭门窗和通风设备,室内的毒气密度就会远低于室外,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环境。其三,疏散位于泄露事故现场的人群。如果在毒气泄漏之前就已经预测到可能会发生泄漏事故,那么在毒气扩散开之前,应当充分地利用好这一段时间来做好疏散工作。在疏散过程中,要指挥人们有秩序地撤离,避免因恐慌而引发拥挤、踩踏事件,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

(二)应急处理液体危险品泄露的方法

其一,应急处理挥发性液体危险品泄露的方法。当发生挥发性液体泄漏事故时,如果泄漏毒气危害较大,要及时指挥人群撤离或掩蔽,避免人们直接接触有毒挥发物或泄漏液体,直至其浓度降低到安全范围内,才能宣布安全。同时,也要预防挥发物所带来的爆炸危险,通过检测装置来确定其浓度是否达到了发生爆炸的程度。其二,应急处理沉于水底的液体危险品泄露的方法。沉于水底的危险品可以根据其是否可溶氛围两类。对于不易溶于水的泄露物质,可以采取一般的捕捞设备进行回收;而对于易溶于水的泄露物质,必须尽快捕捞回收,避免其污染水源,埋下安全隐患,增加事故处理的难度。其三,应急处理泄露后凝固的液体危险品泄露的方法。一些危险品的凝固点与溶解度都较低,当遇到温度较低的水面时,就会凝固形成固体,凝固后的危险品其溶解速度和蒸发速度都会大大降低,更方便与回收处理,只要按照一般的回收处理方法,即可处理好泄露物质。其四,应急处理浮于水面的液体危险品泄露的方法。浮于水面的危险品泄露后,可能存在溶解或蒸发的情况,对于易溶解、易蒸发的物质,必须尽可能地控制其蒸发、溶解等方式的扩散速度,并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回收处理。其五,应急处理可溶性液体危险品泄露的方法。对于可溶性的危险品,如果其泄露地点在较为封闭的区域,则可以利用其不易向周围环境扩散这一特点,采用中和剂来处理,利用能够与泄露物质反映的物质,并控制好用量,即可有效处理泄漏物质。

水路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危险品泄露事故,将会对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事故处理过程中,首先要保护好人们的生命安全,其次则是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泄露物质,运用恰当的处理设备,及时地进行处理,避免因处理方法、时机不恰当而扩大其危害性。

篇2

一、港口码头施工的生产特点与安全管理的涵义

1.1港口码头施工生产的特点

港口码头施工生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码头的体积以及构件重量相对较大,其岸壁主要采用混凝土施工,具有耐久坚闭的特点,无需维修;(2)港口码头的结构形式能够适用于坚硬粘土、砂质、岩石等地基,并且在砂石料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其工程造价相对便宜;(3)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潜水作业以及吊放作业,需要配有大型陆上、水上起重等施工机械;(4)要求高质量的施工作业,其抛石基床必须要进行分层的整平与夯实;(5)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海洋气候与水文条件的影响。

1.2安全管理的涵义

安全管理是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生产过程因素具体的状态控制,使生产过程中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从而不引发事故,使施工项目效益目标的实现得到充分保证。项目部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动全体员工参与;承诺预防为主,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控制施工安全风险;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及其它规章制度要求,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无事故工程和安全文明环保施工工程的目标。

二、港口码头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影响港口码头施工安全生产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环境恶劣、点多线长、设备较多等,因此其存在诸多安全问题。

2.1自然环境严重影响施工安全的问题

海洋气候多变和水文情况复杂等自然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施工,也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风、浪、潮、流、雾和雷暴都对施工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在安全管理中需要采取措施重点防范。

2.2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任务重的问题

港口施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船舶交通安全和施工人员上下船安全是安全管理的又一重点和难点。

2.3应急救援工作难度大的问题

海上施工不可预见的风险很多,由于管理不善、职工违章操作、船机设备故障和施工环境不良等造成的安全事故随时可能发生,有效的应急救援工作可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降低事故损失。但受风浪、潮汐、急流和交通环境(运输距离以及交通工具)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救援工作难以及时快速开展。

三、加强港口码头施工安全生产的措施

3.1及时准确地收集和气象水文信息

海上施工受气象和水文条件影响较大,在大风、大浪和急流等恶劣气象和水文条件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很大,所以组织生产应参考施工海域气象和水文条件,尽量避免在恶劣气象和水文条件下进行生产活动。安全管理服务于生产,因此及时、准确收集和气象水文信息是海上施工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3.2港口码头施工安全生产的充分准备

(1)建立健全严谨、规范的内部约束、考核、激励机制,用制度管人,用规章管理工程。(2)调查工程施工范围内影响施工的因素,标注出平面位置图。(3)研究施工图纸,澄清图纸中的问题,准确布置施工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以及施工放样。(4)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和技术、安全交底。(5)绘制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流程图和试验操作规程、质量检查评定、计量支付、设计变更、事故处理等操作管理框图,并使图表上墙。(6)根据工期要求、技术标准、机械设备能力、材料供应、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3.3港口码头施工安全生产的防强风措施

(1)要确保防季风、突风指令的畅通,严禁拒绝执行指令现象的发生。 (2)为了利于抵御季风、突风,保证工程结构和施工船舶的安全,船舶作业应选择在码头轴线安全距离驻位施工,防止因走锚发生船舶与构筑物磕碰现象;施工船舶作业结束后,及时绞缆离开桩墩或拖至安全水域待命。 (3)当预报本施工海域风力达到8级时,所有施工船舶立即进入避风状态,做好随时拖带、绞缆或自航至安全水域的各种准备工作。 (4)当预报风力可能有超过8级且持续增大的趋势时,生产指挥系统负责人,立即根据预报的具体风向、风力、历时及作业地点,做出施工船舶到锚地避风的决策,调度室负责通知各施工船舶,各船船长立即执行。 (5)各施工船舶得知有突发恶劣天气前,船长要确保高频、单边带等通讯顺畅,确保发动机、锚缆、导航设备等设备的运行良好,并检查消防、救生设备,保证其有效性。 (6)寒潮(强风)侵袭前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人员上下船由于涌浪大引起施工人员摔伤或落水淹溺事故的发生;并做好甲板上机器、材料的加固工作,防止其滑动伤及作业人员。

3.4港口码头施工安全生产过程中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

(1)员工工作时间长,易疲劳引起事故。大型构件的浇筑,极易引起员工的疲劳,由于浇筑时间长,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人困体乏,思想就不能较好地集中于工作中,为了完成任务,员工疲劳工作,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解决方法:人员实行轮流换班,浇筑前注意休息调整。(2)现场管理人员为了抢进度,忽略安全,违章指挥。有许多安全事故和抢进度有密切的关系,为了完成施工进度,当安全和进度发生矛盾时,就忽略安全或明知施工条件不足而仓促上阵。 解决方法: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对有意违规违纪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3)全体作业时,各工种协调不够,信号不明。在有交叉立体作业时,各班组独立作业或施工人员不注重协调,不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没有考虑到相互间的影响而导致事故。解决方法:指挥员要安排合理,要错开作业时间。

3.5提高作业人员技能,加强培训管理

港口码头施工生产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操作水平,使安全生产也有了质的保证。加强职业培训教育,切实做到“先培训后务工,先教育后上岗”是各级职能部门和安全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加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通过教育、训练和规章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严肃法规,加大惩罚力度,遵守劳动纪律,消灭违章和侥幸心理。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把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真正落实到企业的最基层工地和班组,扎扎实实地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抓措施落实情况,严格执行施工安全操作规程。这样才能保障班组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才能保障港口码头施工的安全生产。

四、结束语

港口码头是水路交通运输的重要基地,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路运输量不断增大,大型轮船的运输越来越频繁,这对港口码头的整体性能和使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对港口码头施工安全生产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胡赞辉.码头桩基加固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1(01)

篇3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简述物流管理工作新含义

物流管理的创新随着社会进步,和多种物流管理新方法的出现,定义和内涵也在随着时代改变:

1.货物库存管理。全新的物流管理模式要从最根本的库存管理入手,优化库存管理也就是通过更好的服务模式实现平衡存货,实现存货和市场的优化关系。企业要成功的实现物流管理模式的创新,库存管理是保证盈利的根本所在,只有货物在仓库与市场之间良好的周转,避免存货积压和商品的脱销,就能够保证企业更高的市场收益率。

2.实地仓库管理。货物存放的仓库是企业物流的第一环,也是整个物流流程的重中之重,它确定了物流过程中关于整体货物的合理分配关系,是物流工作正常运行的保障。仓库管理主要针对货物的存放实地条件,实现货物挑拣分类安放、收货记录和出货分配等诸多物流功能,不仅保证了货物收支过程中安全的存放,还要实时监督进出货物的质量,也关乎整个物流工作的完成质量,所以说仓库管理是物流环节重点工作之一。

3.货物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的主体部分,分管货物运输方式的选择,如通过航空运输还是水路运输;物流路径的设计,如设计最优化的路径确保货物快捷送达以获取最大量的利润;装载量分配和运输跟踪,实时监控运输过程能够最大程度确保物流运输的安全性。良好的运输管理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运输设备的工作效率,实现最优化的货物运输,更好的控制货物运输时间,选择更合适的运输方式,实现最低投入与最高回报的物流工作。

二、网络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模式

1.信息化物流管理。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平台在物流管理方面也能发挥它的作用。物流管理在网络环境下能够信息化,将物流商品整合进入服务数据库,以相应的货品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远端的信息处理,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信息通讯和传递。要想实现这一信息化物流管理的创新模式,就必须要注重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重视其在物流工作中的应用,实现更加符合自身要求的信息化物流管理模式。基于网络平台的物流管理模式,要更加综合的运用多种数字化信息技术,搭建起网络实现平台,条码扫描信息化货物入库,实现网络电子订收货服务平台,利用数据库技术安全高速的存储和传输相关货物信息,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客户端之间的及时响应,通过数据交换等信息手段实现更加高效的物流计划,从而完成更加高效的物流工作。

2.自动化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就是货物出入仓库,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很多人工完成货物的搬运和记录,这样的工作效率不仅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也更容易产生工作失误,于企业来说是亟待改进的。自动化物流管理也是网络发展的结果,有了网络信息交互平台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支持,完全可以使物流工作更加机械化、省力化和无人化,一方面减少人员浪费,另一方面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失误机率。如今市场竞争激烈,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收益率,充分利用例如自动分拣机,条码自动扫描机,GPS卫星定位技术等,实现更加高效的出入仓库工作,物流运输的实时监控也更加准确和及时,所以说网络的实时性和高效性,大大提高了物流工作的效率。

3.智能化物流管理。物流工作中有很多需要综合决策的环节,例如库存量分配,物流方式与路径的设计,物流中心分拨设计等都需要相应的执行计划,而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中,是把这些综合决策的任务交给设计人员进行安排,实际上如物流路径这样的设计,人们很难综合所有的相关因素在短时内完成设计,而智能化的计算机分析技术能够比人们更加全面的分析和设计。诸如此类的计算机智能化辅助设计,能够帮助物流管理体系健全设计体系,在通过网络实时传递和监控,很容易实现基于“物流机器人”的智能化物流管理。

4.一体化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涉及的环节很多,每个环节的工作也都具有相当的专业性,而且环节之间的连接也需要足够的精力进行管理,所以传统的物流管理很容易出现断链现象,如货物分配出货,而物流车辆还没有到位,导致货物积压甚至延迟交货,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企业收益。网络技术的发展,如今已经进入“物联网”的阶段,所以物流管理的整个流程完全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实现无缝连接。货物分配,出入记录,物流设计和物流追踪,这些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实时的连接,货物分配一旦完成,物流设计就可以安排物流车辆到位,物流车辆一旦完成货物装载,就可以启动物流跟踪,这一系列的物流工作,通过网络通路实现“零延迟”的衔接,能够大幅度提高物流管理效率。

三、物流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物流管理结合网络技术的创新发展,一方面要通过不断更新物流技术,不断实现物流从业者的专业技术提升,另一方面还要注重物流信息组成的集成与创新,物流管理的创新是要通过物流技术和物流思想两者的综合创新,这就要求物流组织结构层面作出更加符合时代特征的改变,信息化、自动化和机械化的物流组织结构实现的功能,确保物流系统的创新,物流管理的创新就是要确保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相协调的探索工作。

1.重视过程,自我指导。在物流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中,要坚持以过程作为工作指导,通过工作过程和环境的分析,调整适合企业自我发展策略,更加有效的找到物流管理的创新点和突破点。重视过程也就是重视管理工作流程,要在管理工作进行中,完成工作的同时实现自我指导,重视过程的工作更容易找到工作的漏洞,发现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所以物流管理创新首先要从工作过程入手,实现管理信息的实时分享,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来代替层次工作安排,从而避免工作脱节,实现物流管理组织一体化,成为物流管理的支撑中心。重视过程,强化自我指导,就是要求物流管理体系从内部寻求发展,在没有考虑外部技术应用的同时,更加有针对性的调整物流管理体系结构,为外部因素引入做好工作准备。

2.计划发展,优化组织。物流管理体系是一个具有严密工作组织的结构,所以作为一个工作结构就要有明确的组织界限,借助物流工作主体因素,才能优化和创新物流工作体系。构建企业和用户信息交流平台,选择市场营销关系作为体系调整着手点,优化货物物流过程和网络指挥过程,能够帮助物流管理体系形成一套更加具有整体性的联合结构。在此基础之上,以发展和联系的观点,寻求更加适合物流管理工作核心特点的工作计划,将物流工作与市场综合分析,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选择更加高效的物流工作方法,有计划的发展,多角度的发展,这是创新物流管理工作的核心思想。

篇4

1.1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是基于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的布局特点来展开建设的,目的是将南方地区的丰富水资源通过人工水路运输至水资源缺乏的北方地区,从而使这些富余水资源的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线路起点均位于南方地区,主要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北方地区。东线起于扬州终于天津,主要供应华北平原,解决华北地区的干旱与缺水情况;中线起于丹江口水库终于北京,主要供水区域为华中地区,解决华中的气候性缺水问题;西线工程起于长江上游终于黄河,主要供水区域为西北地区,解决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问题。截至目前,东线与中线工程已经完工并开始进行调水,西线工程尚处于论证阶段,未正式开工建设[1]。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总量预计可达448亿立方米,三条线路的总长度可达4350公里,贯穿了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总体形成了“四横三纵”的布局网络,整个水域流系连接到了全国各个地区,显著缓解了北方地区的缺水情况,并且对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促进作用。1.2东水西调工程。东水西调工程是基于我国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来建设的,目的是实现东西部地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互补,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优化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从现实意义上来讲,东水西调属于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个补充内容,对南水北调工程中未涉及的缺水地区进行水源输送,规模比南水北调,是局部地区的水资源调配。目前东水西调工程处于设想和论证阶段,尚未开始正式动工。

2水资源调配下的水力发电建设探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