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经济危机范文

时间:2024-03-04 17:34: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最早的经济危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最早的经济危机

篇1

我选出来,千方百计想种进孩子心田的是这4颗种子:爱自己、尊重自己;理解父母,知道感恩;找到自己的心,对自己诚实;追求快乐。

爱自己、尊重自己是热爱生命的源头,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珍惜其他生命的。我们正是由于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情感,才会有可能承认他人的价值和情感。有了对生命的爱和尊重,这个孩子就有了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处的可能。

强调理解父母,知道感恩主要目的倒不在于弘扬孝道,而是提醒孩子关注内心。我在初一的母亲节请觉得自己母亲很美丽的学生举手,全班只有3只小手举起来,然后我把我母亲的臃肿、驼背、满头白发的背影照片给学生看(之所以用背影照片,是因为在我眼里母亲实在是很美丽,我担心拿出她正面的照片达不到那种震撼的效果),没有一个孩子说美,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做出呕吐的表情,我当时立刻热泪盈眶,当我强忍住不平、委屈、愤怒等等情感,平静地说出“这是我的妈妈”的时候,全班的鸦雀无声我可能终生都难以忘记,然后我又出示了我妈妈做饭的照片,为我缝婚纱的花边的照片,满脸泪水冲我挥手的照片,拥抱我的照片,给我剪指甲的照片……最后又回到那张刚刚还令许多孩子故作呕吐的照片,“这就是我要介绍给大家的,我的最美丽的妈妈。”话音刚落,掌声雷动,几乎每个孩子都意识到了一个人的确可以因为爱而美丽,因为爱而完美。

找到自己的心,对自己诚实让孩子有了自我完善的可能,也有助于孩子真正快乐、享受快乐。这件事说说容易,却不容易做,因为每个人都不相同。它的关键在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去了解自己并且正视自己。

追求快乐是保证生活质量所必备的。它的关键在于学会选择和自控。快乐是一种精神,并不是物质享乐的同义词。我们可以不成功、没有钱、没有名声,但我们不能没有快乐,否则生命就失去了值得珍惜的理由。追求快乐首先要知道什么对你最重要(当孩子看重声名、金钱之类的时候,我们不要直接去否定,因为毕竟这些也是推动世界和个人的力量,而是应该尽量不露痕迹地引导他慢慢更加看重一些更朴素、更内在的东西),这样你才能区分大快乐和小快乐,当各种情绪堆积,各种事情纷杂的时候,你才能比较容易地选出那条最容易或者最多快乐的出路。其次你要知道你的快乐需要什么作为支撑以及怎样获得这个支撑(包括物质但更重要的是精神、意志方面的支撑)。还有就是需要引导孩子更注重追求的过程中的收获,而非只在意结果。

这4颗种子通常都很难在初中阶段就完全成长起来,但只要我们真的投下了种子,随着孩子心智的成熟和对人生感悟的深入,它一定会真实地影响或者伴随孩子的一生。一个爱自己也会爱别人的人,一个有了自我完善的前提,学会了选择和自控的人,尤其是他还是个独立思考的人,他各方面的完整的德行应该就有了自省和自我发展的可能。

另外,以我任教的两个班级为例,我还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比较完整和有成效的工作:

1.价值观的塑造。以金钱观为例,8班学生是功利爱钱的,做一件事往往以自己能不能从中得到什么物质利益为考量的基础。我用了近2年的时间,借助教材、阅读材料等点点滴滴渗透,现在已经帮助部分乐于互动的学生完成了以下的思考:爱钱没问题,但爱钱应该有底线;底线是什么?――爱自己的钱!(爱上别人的钱是很糟糕的)什么钱才是自己的?金钱形式的财富流动性很大,什么形式的财富才可以固定到人身上,随时听你号令、任你取用?(不言而喻是知识、是能力吧!)怎样才能丰富自己的可夺和不可夺的财富,怎样才能为财富的积累做好准备?(百川归大海:努力学习呀!)

2.学习目的升华。很多学生的学习目的是考上重点高中,这个目的最致命的地方是:如果肯定考不上怎么办?如果已经100%考得上了怎么办?于是我又开始愚公移山,从偷偷摸摸到可以直入主题,我又花了快两年时间,终于在初二下学期在两个班都明确了下来: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有能力快乐;是为了拓展自己的自由;是为了自我的完善。这种话如果放在初一的时候说,只会成为高调,但我们经过长期的铺垫,近2年的沟通,学生能不能实践虽然还不好说,但至少大多数学生是认同的――这就很值得欣慰了。

3.成长观的重塑。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小时候快乐,现在不快乐,将来还要更苦。君不听多少父母说:“你可要好好学习呀!你看我这么辛苦,没日没夜、起早贪黑……为的什么?还不就是为了你呀!”“你现在多么幸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就是读个书,哪里像我们……(总之就是怎么怎么苦)”“你现在长大了,也该懂事了,要一心一意念书了,这个世界……(总之是多么多么可怕之类的话)”好像人拼命长大就是为了去受苦,这些言论造成许多孩子巴不得自己永远长不大,不肯负责任。我在课堂上有机会就会说的永远是这样的主题:小孩子快乐是因为他的世界太小,他敢于想象和期待的东西都太少,所以他快乐;你们不快乐是因为世界近在咫尺却不能进入,知道的事情很多,可以做的却很少,所以你们不快乐;大人老说他们不快乐,是因为他们其实很快乐。我们一生都在为成长做准备,如果我们有一天真的接近于成熟了,我们应该喜极而泣,而不是悲从中来。我们要庆祝我们终于有了选择的自由,描画人生的自由,运用自己的良知和智慧的自由,安排时间的自由,花钱的自由……至少从这一刻开始,不再是别人要求我做什么、怎么做,而是我自己在发言,是我自己在做主!不管喜怒哀乐,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最关键的是:它们都是我们自己的!――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快乐吗?

篇2

当中国与时尚如此亲近,人们开始思考,时尚的本质是什么,它为什么青睐我们?

追溯时尚的历史,每一个时尚操盘手都高昂着艺术的头颅宣称自己站在浪潮的最前沿,设计师的自我意识以品牌的形式向人们的生活发起攻击,从这个意义上说,时尚就是品牌之间话语权的争夺,这才缔造了范思哲的神话、香奈儿的传奇。

但当经济危机剥去了浮华与繁杂,素来不计较成本的时尚露出了它更深层次的含义:时尚就是国家之间话语权的争夺。

回顾过去的一百年,美国的崛起一度抢走了欧洲时尚之都的霸主地位,但突如其来的全美经济危机则引发了一场欧洲时尚的复兴;而欧洲的经济危机又使得时尚风向标转回纽约……

事实上,古老昌盛的中国曾经就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时尚大国。

所谓魏晋风度,今人多只记住形而上学的解释,然而考证下来,我们就会强烈感受到,那正是指一种独步一时的休闲时尚之风。

“步摇钗梁动,红轮帔角斜”就是当时的时尚编辑们对此的细致描述。

当时流行的白纶巾、鹤氅裘、屐子均不是正式的服饰,却得到了从皇帝到士大夫的垂怜,以此表示闲居的自在状态和“矜毫傲物”的洒脱性格。

学者谢万就曾特地挑选时尚款式的“白纶巾”去见当时位列宰相的简文帝,而陈文帝找画家为自己做画时也选择了身披纶巾的形象。

“脚着谢公屐,身披大纶巾”便成了时尚界最早的、最有影响力的“休闲装”概念。

近千年的时尚轨迹与国际关系的历史脉络始终保持着暧昧的联系,这使得我们总能在时尚品牌的变迁中回溯到历史的沿革,预测到未来的发展。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说:一个崛起的大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服装品牌。

中国当下的时尚有两个主题:一是新锐(In time),二是洋气(Fashion)。

30年前皮尔卡丹穿着毛料大衣走过北京街头,中国人视其为奇装异服,被时尚界诟病为中国人老土(Out time),如今中国时尚已经走到In time的阶段。而当中国元素和时尚、洋气相结合时,中国时尚将跟经济一样,会很快步入超前(Front time)的阶段。

篇3

度过经济危机之后,我们深深感触到了危机给全世界贸易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作用。但贸易却是我国国民经济收入中的重要组成,缺少贸易将会大大降低本国的财政收入。为减小经济危机造成的贸易损失,我们必须根据贸易活动的特点来制定科学防范策略。

一、贸易活动,呈现诸多特点

贸易是一种货物交换活动,在早期贸易活动中主要采取的形式是“物―物”交换。但我国经济经过了长期的变革发展后,其贸易活动的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我们需要及时关注的内容。

1.自愿平等。贸易双方在交换过程中必须坚持“自愿、平等”原则,这是贸易活动的基本特征。自愿是指不违背个人意志而强制易,即不得“强买强卖”。平等包括两方面,一是贸易双方地位平等,不分高低贵贱;二是价值平等,坚持等价交换的原则。

2.形式多样。早期贸易活动中,主要的交易对象则是“货物―货物”之间的交换,这是自贸易活动出现以来最基本的形式。而现代贸易中主要交易对象呈现多样化趋势,如:“服务―服务”、“货币―货币”等都属于贸易活动的范畴,广义上也指“讨价还价”。

3.市场宽广。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多,无形之中则形成了一个广阔的“贸易市场”。就中国而言,其贸易不再局限于国内的社会主义市场。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社会主义主体也可以参与到资本主义市场上实现平等贸易。可见,贸易市场的宽广。

4.方式新颖。信息技术的革新调整使得更多的网络技术得到了运用,这些给贸易方式的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电子商务”则是在网络化背景下出现的新贸易方式,其摆脱了传统贸易里的“人人对话”模式,建立了“人机对话”的交易平台,促进了贸易活动的改革发生。

二、运作过程,注重风险防范

贸易活动必须要借助于市场作为平台,这样才能保证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考虑到市场存在着猪肚不稳定因素,我们必须要建立高度的风险防范意识,以维护贸易双方的经济利益。风险防范工作需包括以下几点:

1.危机方面。经济危机的破坏性以让我们有所见识,更为主要的是经济危机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等特点,这就要求贸易活动中必须时刻提防危机的出现。贸易双方应该结合市场情况,制定完整的贸易协议,对双方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加以明确。

2.货币方面。“货币”是目前贸易活动的主要“价值尺度”,在双方制定了相应的价格条款中应考虑到货币价值变动情况。最为典型的则是“人民币升值”问题,不管是对内贸易还是对外贸易,都要对货币价值科学界定。因而,货币价值的变动会直接导致双方收益、亏损。

3.贷款方面。有的企业或个人因为经济条件有限,在贸易活动中常会通过“贷款”的方式来完成交易。这时就需要申请贷款的一方谨慎选择,必须要保证贸易收益之后自己有能力按期偿还贷款。否则,不仅失去看了贸易资本,也会欠下债务,对交易方今后发展不利。

4.策略方面。“决策失误”造成的贸易损失也是相当大的,双方需积极采取措施避免这一风险的出现。贸易活动过程的合法性、规范性、正确性等,是贸易双方在制定运行策略时的参考指标。除了需要考虑市场因素之外,整个贸易活动还需要注重策略的指定。

三、贸易管理,加大创新力度

贸易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管理措施的复杂性,在制定贸易管理策略时必须要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理念,制定一套创新的管理方案往往能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贸易管理创新包括以下几点:

1.理念创新。在思想意识上要不断更新对贸易概念的认识,从贸易方式、贸易原则、贸易手段等方面制定创新策略。但这些活动必须要以理念创新为前提,特别是参加贸易的企业,更应该不断调整贸易思想,学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贸易活动,以争取更多的贸易价值。

2.法律创新。以科学的法律制度作为贸易准则,这样可以保证贸易行为的规范进行。立法机关须结合市场行情以及贸易需要制定法律条款,而执法机关则必须严格制定法律要求,两大机构互相协调运作,为贸易法律的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3.监督创新。贸易管理时关注贸易监督是现代管理理念的需要,从监督结果可以看出贸易双方存在的问题,以及时改变调整贸易方式。如:资金分配不当、货物价值失衡等等都是监督的主要对象。贸易企业应当安排专业人员收集贸易资料,以提供监督资源。

4.制度创新。贸易管理制度创新应当从多个方面开展,这是整个贸易管理的“主线”,其它细节措施都是以这条主线为引导的。贸易管理制度编制者需把财务、货物、价格等于贸易相关的问题全部归纳到制度里,这样可以保证贸易制度的“完整性”。

结论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贸易活动呈现了不同的形式。在贸易活动进行时,我们应该做好各方面的风险防范工作,避免贸易双方受到经济损失,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叶天伟:我国贸易活动的转变历程与特点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10):44-46

篇4

据林洪海称,中国最早的银饰部落位于云南丽江周边的中华民俗工艺村,那里的手工制作首饰历史非常悠久,十方公司的银饰原料便是自那里而来。而现在十方公司是国内银饰市场的主要供货方,每年在国内大概有几千万营业额的生意。

回忆最初的创业,林洪海介绍道,早前是以家庭作坊的模式经营,自产自销,先是在云南大理,而后转战厦门,直到2000年才创办了仙锦银饰公司,之后规模逐渐做大,现在“仙锦”正在申请著名商标。另外,他们还注册了现在的十分银饰有限公司,经过这五年的发展,“十分”品牌已经在全国打响,不少人都想加盟十分银饰。而他现在也正考虑用加盟店的模式来完善经营。

提及之前的市场征战目的,林洪海认为,最初选择云南大理是因为那是白族的聚居地,银饰的需求比较大。而今十方银饰产品均融合了白族银饰的特色以及现代的工艺设计。过去基本上都是手工制作,现在机械化,产量多了,从工艺加工、工艺处理方面都比过去进步多了。目前林洪海还拥有一家电镀厂,专门做银饰表面处理的,周边所有银饰厂商产品的表面处理都是由他们厂来加工。

另外,林洪海还介绍道,目前该公司银饰的款式大部分是从香港和广东引进。原料最早的时候是香港的伦敦银,现在国产银也不少。而莆田这边技术人员比较贫乏,因为地理区位的原因,即便工资比广东高也找不到技术人员,所以这里大部分工厂还是办在广东海丰县梅陇镇,在那里集中生产,之后再运回莆田包装后批发往全国各地。林洪海坦言,虽然莆田也有生产商,但是规模不大,大多是几人到几十个人的家庭作坊式加工生产。目前批发的品种是几十万种款式,而这些小规模的生产商只能生产几个系列。不同地区的销售款式是不一样的,所以十方银饰公司主要根据销售渠道、销售对象的要求指定款式让家庭作坊来生产,现在和十方银饰合作的大概有几百家这样的家庭作坊,均都分布在周边。

林洪海表示,上塘珠宝城是由当地人发起的,距今已有16年历史。原来这里仅有为数不多的民间师傅做银饰,大部分上塘人都是经营小盐厂或者是做海运的;后来,因为取缔小盐厂的政策出台和围海工程的开展,从事盐业和运输业的上塘人不得不转业。这个时期,邻近上塘的北高镇有很多人背着工具走街串巷,给人加工铁制的首饰模具。于是一部分转业的上塘人便从北高镇拿了铁制的首饰模具到全国各地去卖,这个行业逐渐发展起来形威了庞大的模具销售网络。福州长乐、连江一些企业制作石膏的首饰模具也要通过上塘人的销售网才可以卖出去。到来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经济发展很快,首饰逐渐在市场上流行起来,供不应求。

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上塘人开始第二次转业,利用原有的销售网络,从推销首饰模具转为直接制作首饰、销售首饰,而后也就产生了规模化的银饰生产线,整个产业就发展起来了。如今的上塘珠宝城是全国珠宝首饰的一个中心,除了银饰还有宝石、玉器、首饰包装、首饰模具等等也都在这里交易。基于此,上塘有很旺盛的货运需求,国内著名的顺丰物流公司还特地在此派驻人员专门负责这个地区的市场。

现阶段的金融危机也直接影响到银饰市场,林洪海说,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公司资金缩水非常厉害,银子原来一克四块多,现在只剩下一半,大概两块多。现在金银都是国际行情价,国内的价格也都是和国际接轨。银子主要是工业用量比较大,作为首饰市场的使用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因为经济危机对工业影响比较大,导致材料用料小,价格就降低了。林洪海说,目前公司投资几千万用于经营批发,所以至少要有四吨银子的库存量,但如今这些库存的价值都大大缩水。

另外,销售方面也间接受影响,因为经济危机导致人们开始节制地理性消费,持币观望的行为增多,购买珠宝首饰的消费行为下降,各个地方的销售量都减少了。

对此现象,林洪海认为,目前还没有想到什么应对的措施,但是既然投资了几千万还是要坚持的,关键是看经济危机对市场影响的程度和时间长度,毕竟首饰消费还是跟经济环境联系很紧密的,经济好了市场也就繁荣起来。总的来说,国内的影响还是相对小一点。而云南旅游景区银首饰销量还是比较大,因为那里的银饰有民族特色,而且云南的游客很多。另外,外面的市场价还是比较高的,可能和莆田这边的批发价有十倍左右的价格差,各个渠道还是有各自的盈利空间。再则,本地的银饰市场也很广阔,从、新疆、内蒙、东三省到海南再到东南亚的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有卖银首饰的经销商都到上塘来进货。

篇5

不同于老东家北大青鸟全线连锁加盟的模式,华育国际采用的是“直营为主,加盟为辅”。这种模式虽然便于管理,教学质量有一定保障,但对资本要求很高。每开一家直营分校,华育国际的前期投入在60万~70万元之间,主要成本是办公设备和房租。等分校开起来后,平均每个分校配备35人左右(班主任、咨询员和讲师),每月人员成本要十几万元,加上广告投放等,平均每个分校每月需要30多万元的运营成本。

在火爆的市场支撑下,张大力并不担心资本问题。事实似乎也是如此,凶猛的市场运作,很快吸引了风险投资的目光。2007年9月6日,华育国际获软银赛富2000万美元投资。华育国际狂热起来,拼命扩张,半年内增加了22所分校,超过之前分校的总和。2008年,华育国际的发展达到顶峰,共拥有50家分校,营收达到了1.5亿元。软银赛富副总裁徐哲当时乐观地展望―1-2年内华育国际在全国各地开100所分校,争取两年内在海外上市。

随着2008年经济危机的到来,华育国际的发展也戛然而止。经济危机最先冲击到IT行业,就业岗位减少,华育国际宣传的高就业率受到质疑。再加上高校进一步扩招,能颁发文凭的民办院校招生都颇有困难,更别提只有一张培训证书的华育国际。除此之外,华育国际急于跑马圈地,师资跟不上,导致培训质量大大下降。

生源的减少使华育国际走向下坡。为了挽救局势,张大力开始发力大学生IT培训市场。虽然都是培训,但大学生的培训比高中生难度大很多,课程深度不同,教学体系也不一样。由于缺少高质量的老师和配套课程设计,华育国际在这一项目上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最终只是浅尝辄止。

篇6

从最早的以物易物开始,人类便有着一种自发的共享意识。《走向共享》的作者卢德之甚至说:“至少从大禹治水开始,共享的观念就在中国文化中生根发芽了。西周开始实行的井田制和分封制,其实也是中国的先人们对共享的制度设计。”

明代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说:“(齐)景公曰:‘相国政务烦劳,今寡人有酒醴之味,金石之声,不敢独乐,愿与相国共享。’”

这种广义的共享,和我们今天谈论的共享之间有一定关联。

简而言之,所谓共享,就是我有的你没有,那么我们一起来分享。今天的所谓共享经济,其渊薮不过如此。

共享经济也叫作“协同消费”,最早出现于1978年的《美国行为科学家》杂志上,被广泛传播和接受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比如真格基金副总裁顾F曼,去希腊旅行时的房东每月收入大约是9000元人民币,“空中食宿”的收入是5000元人民币,已经超过他工作收入的一半。大部分早期关于“共享经济”的英文资料都会算一笔这样的账,“迈克”或者“琳达”,因为经济危机而收入减少,通过出租房间,贴补了多少家用,以至于他们觉得为客人准备早餐是个不错的兼职。

人类对于自己买了太多“无用”物品逐渐有了更深刻的领悟。欧盟关于“共享经济”的一份报告里估计,世界上有10亿辆汽车,其中有7.4亿属于一个人独自拥有和支配,一间房子里有3000美元的东西是闲置无用的。

2009年底,美国失业率达到10%,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失业率的最高水平。经济寒冬里,“迈克”“琳达”们清点闲置的房间、汽车、物品,放到互联网平台上换钱贴补家用或者以物易物省钱。这是“共享经济”的前传――在中国它是令人愉悦的时髦,可是在初始阶段,它是伤心的故事。

共享的基础:人性善还是人性恶?

1968年,生态学家哈丁《公地悲剧》,假设牧场对所有人开放,每个人都过度放牧以获得最大利益,最后导致草场退化。哈丁的结论是:“虽然每个人普遍克制对大家都有利,但个体受到各种刺激却常常阻碍那样的结果成真。”解Q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取消共享,变成私人化,一种是政府管制。

1990年,经济学家奥斯特罗姆《共享管理》,她认为,共享是可以不被破坏的,因为人们能够认同对公共资源的长期保护优于个人利益。之所以打破规则追求个人利益,是因为惩罚力度太小的缘故。

在讨论“共享经济”时,两种观点都被拿来引用过。如果互联网自带的信任无法保证这种经济模式的运转,要设计怎样的制度来为信任增加砝码呢?《公地悲剧》的前提,人是自利的,总试图以最低代价获得最大的好处。《共享管理》的前提,人也会考虑到他人的幸福、集体的利益。

两种观点综合考虑,新的模式正在出现。

2000年,杰里米・里夫金在《使用权时代》里写道:“摒弃市场和产权交易,从观念上推动人际关系以实现结构性转变,这就是从产权观念向共享观念的转变。对今天的许多人来说,这种转变是难以置信的,就如500年前人们难以相信圈地运动、土地私有化以及劳动会成为人与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一样。25年之后,对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来说,所有权的概念将呈现明显的局限性,甚至有些不合时宜。”

做出预言的15年后,使用权的地位已经显现。在美国,最先接受这种财产观念的是生于1982年到2002年的“千禧一代”。他们是最新的一代,也是最“穷”的一代,当他们即将工作的时候,遭遇了经济危机和危机之后缓慢的恢复。

在中国,同样如此。

“数字化打土豪分田地”时代

在人类走向繁荣的时代,即工业革命以来的300年,所有的资本都归资本家所有,以至于贫富分化不断严重。一百多年后的技术革命正在代替暴力革命,来完成弥合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鸿沟的使命。

在互联网时代,资本家独占生产资料的现实正在被掀翻。

以淘宝为例:淘宝可以把店铺无偿供给卖家使用,因为复制“店铺”的成本很低,最多需要扩充一点内存,对于云计算来说,这些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只要他们设计了一套店铺模式,很容易产生成千上万倍的溢价。而且淘宝的盈利模式不是收商铺的钱,而是收增值服务的钱。这也迫使淘宝要吸引无数的卖家进驻,淘宝也因此无形承担起了公共的服务义务,(即像公共产品那样免费提供生产资料)。

大工业时代的资本是独占的,而且带有扩张性和侵略性,但在互联网时代,资本是可复制性的,并且往往带有公共服务的色彩。

共享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大大超过了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年代,我们往往最在意物品的占有权,为了争夺占有权,人们争先恐后,甚至头破血流。但是互联网提供了一个运作机制,通过以租代买的形式解决了资源的不可复制性。

篇7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值泊头火柴厂最为繁荣的时期。那时,全厂工人多达3000人之多,在最为繁忙的时期,工人们在春节只能休息三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打火机和电动点火设备的普及,火柴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泊头火柴厂也于2006年宣布停产。

如今,坐落在河北省泊头市市区中心地段的泊头火柴有限公司,一座不太显眼的牌楼上书写的“泊头火柴厂”字迹仍清晰可见。

原本繁忙的厂房车间里大部分设备已被拆除运走,只剩下少量的生产原料。少量车间内还保留着排列整齐的生产机器,但也已锈迹斑斑。占地100多亩的厂区里,散落的原料和破旧的运输器具依稀可见当初生产高峰时的繁华。如今厂区内路两旁杂草丛生,甚至有人在厂区内养上了羊。

拍卖并不意味着结束。据当地文物保护部门透露,泊头火柴厂一些设备将被列入文物保护范围,除此之外,这里还会建造火柴博物馆,永久留下这份厚重的洋火之情。

《现在就终结萧条!》

作者:[美] 保罗·克鲁格曼;罗康琳 译

定价:59.00元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我们该如何看待通货膨胀?我们的经济结构出现问题了吗?我们需要放松金融机构的管制吗?房地产问题如何解决?需求问题如何应对?美国最受憎恨,也最受敬佩的专栏作家——克鲁格曼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详细阐述了应对当下经济危机的各种措施;这位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也是少有的文笔出色且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

《战略:高管的视角》

作者:[美] 科尼利斯·德·克鲁维尔 约翰·皮尔斯二世;马昕 译

定价:32.00元

篇8

银行的业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那时的寺庙帮人们保管金银,由于发现人们长期不取用,所以就将部分用于借债,在公元前400年的雅典和公元前200年的罗马都出现了银钱商等类似于银行的机构,但是比较公认的现代商业银行发源与意大利,其在1171年成立了威尼斯银行,它主要从事的是存、放贷业务,大多具有高利贷性质。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最早的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在18世纪与19世纪期间,因为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也随之兴盛起来,并逐步壮大,发展成现在的国际性、多业务的现代商业银行。

纵观银行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银行危机一直贯穿着整个银行的发展史。苏同华(2000)将银行危机在不同时间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将银行危机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3世纪到16世纪初。在这个阶段银行业处于萌芽和初期发展阶段,银行危机出现的形式主要以贷款违约。那时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是皇室和贵族,贷款目的主要以战争军费、皇室消费等为主。由于战争等带有不稳定因素,一旦失败,贷款无法收回。另外,由于皇室的权力凌驾于法律至上,所以皇室贷款的违约也是频频发生,导致银行因为收不回贷款而发生危机。第二阶段为1825年到20世纪20年代,这一阶段的危机产生与宏观经济运行相关性很大,同时银行自身经营的不规范性也会导致银行危机。在此时期的危机明显已经有国际化(不同国家银行体系相互传染)、跨行业(银行危机与股票市场危机、汇率危机相互影响)、周期性强等特点,同时各国银行安全网也都有所发展。第三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挤兑成为危机的重要成因。危机的国际性、传染性加深,银行危机还会与经济危机联系更加密切。最后一个阶段是二战后至今。这段时期银行危机的新特点是从流动性危机转化为清偿性危机,银行自身资产出现问题替代外部挤提而成为危机发生的首要原因。

二、银行危机的定义

在银行发展的漫长的历史中,总是伴随着大大小小的银行危机,可以说我们找不出完全相同的危机,因为其出现的原因与产生的后果等都各不相同,所以要想简略的为银行危机下定义,绝非易事。

很多学者从危机出现形式的角度来描述危机,以下就是各学者对银行危机形式的描述:

在短期中,对于准备金的需求太急迫,以至于取款要求不能同时满足。(Schwartz(1985))银行的传统业务是存贷业务,储户将存款存入银行,在需要时取出,由于所有的储户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取出,故银行可以只留一部分以供有需要的储户取款,剩下的可以用于贷款。这就是准备金制度,这种制度是银行存在的条件。但是同时也会留下产生“挤提”的种子,因为一旦所有储户因为某种原因同一时间要求提款,银行的准备金必定不能满足所有储户的要求,故而可能产生银行危机。

银行危机是这样一种状况:同一个借款者在其他情况下可以没有困难的借到款而处在这个状况下却不能以任何方法借到。即信贷紧缩或者信贷市场崩溃。(Manikow(1986))

因为负债结构和市场决定的资产价值不一致导致的资产抛售,导致资产价值进一步降低。如价格“泡沫”的破灭。(Minsky(1982))

银行资产价值的骤降,导致许多银行无力偿还债务,甚至破产。(联邦储备银行(1985))

综合上面通过危机爆发的形式描述的银行危机,我们可以得出银行危机实际上就是:银行内部问题或者外部问题导致银行的状况由正常转为不正常(经营恶化),甚而破产或者由政府接手。

三、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频频爆发的银行危机是否暗含着银行体系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是与银行本身的业务相生相伴的,还是因为银行所在的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所导致的?各个时代的学者们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伍志文在“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状况及其成因实证分析”一文中总结认为银行脆弱性最早由马克思提出,马克思认为银行一方面加快了私人资本转换为社会资本的进程,另一方面剥夺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分配资本的权力,从而本身就有脆弱性。在马克思看来,银行的脆弱性与生俱来,不能被消除,只能通过每十年一次的危机的爆发而使其趋于稳定。

关于银行脆弱性的研究还有很多,很多学者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后续我会通过自己的学习再跟进。同时,研究还在继续,学者们不断加入新的理论,其中我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将行为金融学引入了银行的脆弱性研究,从而开始考虑“人性的脆弱性”。我认为这真正的抓住了“脆弱性”的本质,因为各种经济交易落实到最后都是人在操作,那么研究人性就能从根本上找出金融脆弱性的本质。

期待后续的研究……(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卫江,《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2年第七期

[2]黄金老,《论金融脆弱性》,金融研究,2001年第3期

[3]伍志文,《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状况及其成因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2年第12期

[4]苏同华,《银行危机论》,博士论文

[5]陈华,伍志文,《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及基于中国的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篇9

近年来,不少商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减少服装制作成本,在迅速捕捉时尚变化的同时,以5英镑至10英镑的单价吸引众多消费者。廉价服装的出现导致“快餐式”、“抛弃式”时尚消费,不少人不再珍惜衣服,一旦过时就抛弃。据统计,英国每年有150万吨旧服装进入填埋场,造成巨大浪费。

爱沙尼亚女设计师用旧衣服和服装下脚料制作的拼装西服、马甲和短裙;印度设计师用生丝制作的服装,据介绍其特别之处是蚕在吐丝过程中能够破茧而出,不必为取丝而杀生;英国慈善机构“乐施会”展台展出了设计师用人们捐给慈善店的二手服装设计的时尚作品。马来西亚的华裔设计师刘马克在英国首创一种称为零浪费时装的衣料裁剪方法,使时装裁剪可比通常节省约15%的布料。

时装品牌Noir是“道德时尚”专区最早的加盟者之一。该品牌创始人彼得・英格沃森说:“‘道德时尚’专区为道德时装品牌提供了一个用同一声音交流的平台,我们希望能启示业界和消费者――性感,奢侈、时尚,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能在不影响服装外表和风格的同时和谐共存。”

关于时装道德的争议看似虚无缥缈,实际上给我们带来的时尚新标准,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大气候下,我们在购买新衣服时,不再仅仅以“流行”为准则,它的价钱,它所采用的面料是否环保更是考虑的关键。

道德时装潮流的盛行还带动了平价时装的流行。奥巴马夫妇在这点上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很多大牌也纷纷效仿,LV设计总监马克・雅各布的自有品牌MarcJacobs推出60元的缤纷戒指,70元的金色心形眼镜,一时备受瞩目;而素以“有机棉”为自豪的H&M推出的名人系列,让99元买入一件川久保玲的服装不再是痴心妄想;连卡佛与AlexanderMcQueen等顶级大牌设计师合作推出限量版纯棉T恤,盛惠港币200元,群情汹涌,一上架就抢购一空……不难看出,平价时尚在一些大牌的扶持下,俨然成了时尚圈的“起搏器”。

中国设计师的时尚道德心

2009年中国的时装秀场上,国内设计师不再单调地利用华丽面料作设计主题,用着低廉的材料,可重复使用的面料,延续着他们对道德时尚那分始终如一的执著。

中国时装设计师韩剑飞提出了“给旧衣服加点料,便是新衣服”的设计理念。他指出采用环保、可回收棉料肯定会成为服装发展的主流,那些一层一层递减下去重复利用的棉料已经受到多数人的欢迎。旧衣改装主要注意两点:看衣服本身的状况,看衣服穿着人的情况。在广州此类旧衣改装的个案有不少,主要是有些客户由于身材变化,衣服需要作调整,或者破了需要修补,多是一些贵重的晚装礼服。

篇10

8月19日晚上,位于委内瑞拉加拉加斯以南的亚尔第一监狱里枪声大作,吓坏了正在探监的近千名女人。次日下午,委内瑞拉官方宣布,这场监狱骚乱起因是两个囚犯帮派为了争夺监狱内部控制权,约25人死亡,43人受伤。

监狱过于拥挤是造成骚乱的原因之一。法新社8月21日报道透露,委内瑞拉全国有33座监狱,按标准能关押1.4万名囚犯,而该国现有的囚犯数量为5万人左右,“以事发的亚尔第一监狱为例,本来只能关押750名囚犯,但竟塞进了超过3000名囚犯”。

减少在押囚犯的数量,也是巴西人面临的问题。

2012年6月底巴西推出了新的减刑政策:在押犯人如今能够通过读书和骑自行车获得相应的减刑。巴西人的“奇思怪想”再次印证一句老话,知识改变命运,哪怕在监狱里。

阅读救赎

6月25日,英国路透社报道,巴西政府最近将实行一项名为“通过阅读救赎”的计划。

计划规定,关押在巴西4所联邦监狱中的囚犯,可以通过读文学名著、哲学、科学或其他经典书籍减刑。每读一本书可减刑4天,一年最多可通过读书减刑48天。

巴西政府的公报说,他们将成立一个“特别小组”来推行这个项目。“特别小组”首先将决定哪些囚犯有资格参加“通过阅读救赎”。然后,参加者要在4周之内读完1本书,并提交读书论文。读书论文必须“正确使用段落,连贯通顺,清晰易读”。

参加向监狱捐赠图书活动的巴西圣保罗律师安德烈.科赫迪对政府的新举措大为赞赏。科赫迪说:“如果一个人可以带着更卓绝的见识、更宽广的视野离开监狱。毫无疑问,他们离开监狱时,将成为更好的人。”

此后,巴西的桑塔·里塔·多·萨普凯监狱又推新招,允许犯人通过蹬自行车发电的方式获得减刑。

这家监狱引进了两套发电设备,设备一端是固定的脚踏车,另一端连接着蓄电池。囚犯只需不断蹬车就能帮助发电——这些电能将照亮城市的街道和广场。

监狱长吉尔森·席尔瓦·拉斐尔表示,自从该措施推行后,监狱的整体氛围都有所改变。它不仅能帮助犯人减刑,还能锻炼身体,可谓一举两得。尽管囚犯无法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夜晚经过城市广场的居民却可切身感受。

鉴于此措施一举多得,狱方表示将再引进8台自行车发电设备。

中国人成坤(化名)是一位IT从业人员,2008年他被公司从西班牙派遣到了巴西的分公司工作至今。因为有感于在巴西华人信息匮乏,2009年时他与朋友一起建立了目前巴西最大的华人网站“巴西华人网”。

成坤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骑车减刑’这个项目只是在MG省南部的某个监狱推出,最早的设想由法官琼斯.汉瑞克.马尔曼提出的。”

MG是个矿产大省,也是巴西甘蔗酒的发源地。这个法官的想法是让罪犯可以健身同时对监狱做贡献,现在罪犯已经开始排队参加这个项目。

骑自行车所产生的电力被储存在卡车的电池里面,一个犯人骑10小时“创造”的能量能供给10个路灯一晚上的电量。

但是为了保障人权,MG省的人权委员会将定期进行调查,确保监狱不滥用囚犯的体力。

“巴西人是个快乐的民族,国民幸福指数名列全球第八。”成坤说,“巴西人的‘奇思怪想’来源于他们不太受束缚的教育,但伴随着各种新奇想法而来的是较高的出错率。”

44%的罪犯没地方坐牢

为什么巴西政府会突然冒出这么一项前所未有的新举措?

英国《每日电讯报》说,巴西政府也是迫于无奈,因为巴西的监狱已经过分拥挤,人满为患。

2012年世界人权报告说,巴西的监狱拥挤异常严重,审判前的拘留时间漫长,虐打囚犯现象普遍。截至2011年12月,巴西约有47万名罪犯,而且人数平均每年以7.3%的速度剧增。

根据国际监狱研究中心的数据,美国拥有全球在押囚犯数量最多,有220万人。巴西在押的囚犯数量位居全球第四,约50万人。2010年的数据表明巴西在押囚犯的数量超过了现有牢房能力的66%,因此巴西大概还需要容纳20万犯人的牢房。

2006年~2010年,5年间巴西的罪犯人数增加了37%,其中有44%的罪犯还属于“待执行”的状态。也就是说,由于没有足够的监狱,他们还在等待服刑。以2009年数据为例,当年巴西监狱的应服役人数是47.3626万人,监狱容量仅为30.6570万人,所以有17.056万人无法安置。

成坤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巴西监狱人满为患已经非常严重了。每个人的空间中安置了1.65个人。在这个数据上,巴西只是排在了玻利维亚之后,位列全球第二,玻利维亚的冗员率为66%。

为了缓解监狱压力,巴西政府不仅推出“读书减刑”,同时还在考虑使用电子手铐和脚镣,让囚犯们在家服刑。

根据巴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巴西的枪杀案在过去17年中增加了41.1%。1992年的枪杀死亡率是每19.2人/10万人,2009年则攀升至27.1人/10万人。有47.2%的巴西人表示在所居住的城市感觉不安全。

虽然统计数据如此“恐怖”,在巴西生活的华人却觉得一切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一位从事巴西投资移民事务的丁姓律师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现在到巴西投资移民只需要用15万巴西雷亚尔(约合47.1万人民币)注册一个空壳公司。巴西大城市的安全还是不错的,贫民区附近抢劫比较多。”

上海港务局驻巴西的一位技术人员也向本刊记者证实了巴西尚可的社会安全环境,面对记者提出的一连串的犯罪率数据,他表示,“我们觉得还可以,安全形势没有那么恐怖。”

篇11

很多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证明,多数金融周期和房地产市场都有着密切联系。由于房地产的资产属性,其价格受投机因素影响严重,呈现出大起大落的不稳定特点,使房地产价格成为导致银行危机的隐含风险。

信用经济: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

信用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含义。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即借贷活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存在的条件下,债权人以有条件让渡的形式贷出货币或赊销商品,债务人则按约定的日期偿还借款或偿付贷款,并支付利息。

商业信用是信用发展史上最早的信用方式,人们通过所谓“赊账”,即债权债务关系的建立和消除实现商品的交换,商业信用在生产和流通的连接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加速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随后信用超出了商品交易的范围,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本身也加入了交易的过程,产生了以货币为借贷对象的信用活动,资本借贷市场即是货币信用发展的产物。

货币不仅为普通商品交易提供了一种准确的衡量手段,同时也使借贷活动得以简化,并通过借贷活动将货币资本化。货币借贷在社会发展的多数时期都存在,但是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它才成为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成为资本形成和资本积累服务的关键力量。随着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创造自身需求的均衡格局被打破,特别是经历了经济大萧条之后,需求增长对整个社会产出的增长和经济发展更加关键,生产投资越来越取决于人们对未来需求条件的预期,基于人们对经济生活的预期性,产生了投资的意愿。

资本借贷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为物质资本及相应的技术开发和研究的投资提供了资本来源,将投资意愿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和进步,从而突出了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随着资本借贷在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提高,信用已成为连接生产、交易、分配和消费诸环节的纽带,市场与以货币为核心的信用关系更为密切。信用的扩张与收缩推动着经济的扩张与收缩。

“信用经济”一词由德国旧历史学派代表人物布鲁诺•喜尔布兰德(Bruno Hildbrand)提出,他以交易方式为标准,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即物物交换为主的自然经济时期、货币媒介交换的货币经济时期和信用为媒介的信用经济时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信用经济是社会经济的高级形式。马克思不以交换方式为标准,而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发,以资本主义信用为研究对象,将信用经济看作货币经济的一种形式,其信用的含义即为资本借贷。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以信用为基础,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因此信用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

银行危机:银行信用与产业扩张的互动

信用经济中银行信用是借贷资本运动的主要形式,借贷资本的运动体现为银行资本的运动。银行资本从来源上看,主要包含两部分: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即存款。银行资本的循环和积累取决于资本的回流,一旦资本回流受阻,则会造成债权债务关系链条的断裂,从而引起信用危机和经济危机。

银行的债权主要是为企业提供借贷资本,银行信用的扩张可伸缩到企业生产过程扩大强化的极限,银行信用的收缩使企业生产的收缩强化到极限,与此同时生产扩张的市场风险也就转化成了银行资本回流的风险。因此,信用的无限制扩张隐含了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银行系统加大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在经济学发展的早期,银行系统在经济周期过程中的强化作用就已经得到一定的承认。例如,穆里纽克斯在其《银行论文集》中写道:“银行对于商业和金融危机的形成具有推进和扩大作用,因为,银行不是设法抑制过度交易量的状态,而是通过对需求的自由贴现,使经济和金融危机进一步形成和扩大。于是,经济危机刚一出现,银行就会突然地改变它们的作法,并突然采取一个截然相反的态度,大规模地、迅速地减少贷款”。

亚瑟•波恩也观察到:“如果经济减缩一开始就伴随着金融危机,或者如果金融危机在稍晚的时候出现,那么几乎可以断言,总量经济活动规模将呈现剧烈下降,而且持续时间可能也会超乎寻常地长”。这些观察结论均指出,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相互影响。

银行借贷资本的运动主要是以产业资本的运动为中介,因此银行借贷资本的支出与回流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存在紧密的关系,银行信用于相关产业的扩张与收缩相互推动。受利润的驱使,银行总是将贷款流向经营状况良好且高额利润的产业,因此这些产业就有了互动性。瑞威尔认为,有竞争性的银行业周期与经济周期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通过贷款给那些经济中最有利可图的商业冒险业务活动,使得银行与这些当前经营状况良好的经济部门联系得过为紧密,银行系统的坏账会与日俱增。

穆里纽克斯列举了1987一1988年间德克萨斯州房地产市场崩溃的例子,说明了当时银行业同能源工业部门联系过密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的日本银行中存在。当时,在日本的银行业中也出现了取消管制的情况,他们与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联系过于紧密。麦持加尔夫和金德勃格也同意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危机往往产生于对经济中某一部门利润的过高期望,从而更激发了对资金的过高的需求……于是银行信贷的扩张增加了资金供给和自我兴奋的程度……越来越多的公司和家庭趋向于投机性的筹资,而与理性的行为越离越远,最后只能导致狂热和冲动”。

从以上研究中不难看出,在信用经济中,银行信用的扩张与收缩与产业资本的扩张与收缩是相互推动的,在众多的产业中,与银行危机紧密相连的往往是房地产业,房地产市场是金融周期作用于经济周期的主要渠道。

房地产市场与银行危机:房地产资产属性的作用

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房地产是特殊的商品,具有双重属性,一是生产和生活资料属性,二是资产属性。作为生产生活资料的房地产生产以及消费和其他商品生产没有其他区别,受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房地产需求状况及技术条件等制约,其价格的高低也是由成本及供求双方力量相互作用来决定。然而,从存量市场看,房地产资产本身可以成为资产选择和组合的对象,从而表现出类似于金融资产的投机资产性质,并具有类似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特征。即使对于房地产增量市场,由于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又往往存在较长的建筑供给时滞,新增资本也往往具有投资和投机的两重性。

根据斯蒂格利茨的观点,资产价格的决定与一般商品价格决定有所不同,诸如黄金、土地、股票甚至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等形式的资产具有长期的寿命,可以在某一日期被买入,而在另一时期被卖出。这样,人们愿意在当前为这些产品支付的价格,就不仅仅取决于这些产品目前所具有的市场条件,而且还和人们对未来条件的预期直接相关。因此,与那些一般的商品相比,资产的价格决定就有所不同;而且预期在资产价格的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不仅会受到供求力量相互作用的正常波动,也会受到投资者投机因素的作用而出现异常波动。

房地产价格波动的不稳定性,不仅会影响到房地产业本身的投资,还会通过各种渠道作用到银行系统,为银行系统的稳定造成隐患。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当房地产的价格有投机心理主导时,就会产生价格超出经济基本面的情况,从而产生价格泡沫。价格泡沫越大,银行风险就越大,发生银行危机的可能性越大。而且泡沫的形成与破裂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经济扩张往往是累积性的,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却是瞬间的。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破裂通过各种渠道作用到银行系统和实体经济,造成了银行危机和经济危机。

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

房地产价格主要通过财富效应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根据生命周期模型,家庭根据其净财富和持久收入,在各个时期最优分配其消费支出。

房地产价格上升增加了家庭财富,会刺激家庭的当期消费,但房地产价格上升带来的收入增加是虚拟的,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要通过消费信贷来实现,因此部分房地产便可被用作抵押,已获得收入进行消费。同时,房地产价格上升,使消费者对未来的房价预期会更加乐观,房地产消费的高收益预期会导致家庭房地产需求过度膨胀。

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和各消费需求的高涨,使银行对个人消费信贷看好。于是,更多的消费者通过银行信贷对房地产进行提前消费,房地产价格因此又有了上升的动力,是消费者的收益预期通过房地产的价值提高得以实现,导致房地产需求进一步提高。如此房地产价格,消费者需求和银行信贷相互推动,滋生出了房地产泡沫。一旦泡沫破裂,消费者预期收入无法实现,引起收入缩水,出现还贷困难,银行资金被大量套牢。

房地产价格的资产负债表效应

鉴于银行广泛采用房地产抵押的贷款形式,房地产主要是通过外部筹资成本的变化影响投资。

如果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经济主体的担保价值、净资产下降,不良资产增加,外部资产筹措成本上升。一方面,债务人还贷困难;另一方面,债权人担心债务人风险增加,两者的行为均趋于谨慎,投资需求因而收缩。因为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房地产价格的下降和投资需求下降之间就会出现恶性循环,即所谓“金融加速器”。

在经济增长迅速,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人们普遍对未来持乐观的预期,资金的借方与贷方均乐观的预期未来收益,容易低估风险。进行房地产投资的经济主体,由于抵押品的价值上升而降低了筹资成本,在良好预期的基础上增加对银行贷款的需求,而银行也会在低估贷款者风险的基础上,增加贷款的供给,扩大了房地产投资规模。

随着房地产投资规模扩大,企业资产值进一步增加,于是有了更高的担保值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进一步的扩大投资规模。在这一时期,房地产价格上涨―借款人的银行债务增加―房地产投资增加―房地产价格飞涨―借款人资产增加等环节循环运动。

但是一旦某些因素使经济主体对经济的预期发生变化,自有资本不足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因为房地产价下跌,使抵押品的价值下降,自有资本大幅减少,金融机构和经济主体的行为更加谨慎,同时对交易对方的态度也趋于谨慎。此时银行借贷,可能会造成企业生产的资金链断裂,使企业和个人的破产风险增加。正是这一点使得泡沫形成与崩溃时期的影响呈现出非对称性的特点。

房地产价格的其他效应

房地产价格泡沫使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被扭曲。房地产价格市场泡沫使虚假的价格信号导致实际资源的不当配置。在政府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会使大量的货币流入该产业,从而减少对其他实体经济的投资。使得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被扭曲,致使虚拟资本价格升高,造成银行风险并使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与资源的浪费。另外房地产价格下跌,使人们对整个实体经济的信心降低,影响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导致投资者高估风险,使投资减少,造成整个经济的萎缩。

根据以上分析,信用经济中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是相互影响的,而房地产价格又是金融周期影响经济周期的主要渠道。大多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欧洲国家和日本)及东南亚金融危机,都已证实了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危机有着紧密的联系。房地产的资产属性使其价格受到投机的严重影响,容易产生价格泡沫,导致房地产价格的大起大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膨胀与破裂会造成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的发生,降低银行风险,尽量避免银行资本在某一特定产业的过度支出。应鼓励各种产业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减轻银行风险。

1998年,我国逐步取消实物和福利分房制度,实行货币化住房分配制度和市场化供应制度,同时建立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制度,扩展房地产开发的资金源泉。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以住房为主体的房地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数年较快增长的局面,以每年20%的增长速率而增加投资力度。

由于近几年我国股票市场持续低迷,投资者将房地产投资作为新的最佳投资选择,每年以3%-5%的增长速度涌入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的资产属性越来越突出。鉴于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和金融周期的密切联系,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对金融稳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篇12

一般来说,电力企业的财务危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积累的过程中,财务指标会直接反映出危机的特征。所以说,通过财务指标的反馈与建立电力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型机制,能有效地消除财务危机的隐患,从制度上彻底杜绝财务危机的发生。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随着市场的变化,都会出现各类的经济危机,由于电力是基础能源行业,属于上游产业,关系到国家经济的长远规划,特殊的行业造就了特殊的地位,所以说,财务危机对于电力企业更显得至关重要。如何避免财务危机,确保电力企业的财务有条不紊的进行,是关系到我国经济整体的重要因素。因此,制定防范机制,大力提高电力企业的财务管控能力,是很重要的。

1、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研究概述

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研究在以前的重点是放在定性分析上,缺点是主观性过强,随着研究的发展到定量分析,并提出了各类的预测模型。总体来说,财务危机的预警模型课分成参数模型与非参数模型。细化的分类,参数模型又可以分成单变量分析模型与多变量统计分析模型两类。

1.1参数模型

1.1.1单变量分析模型

单变量模型是通过个别财务指标来预测财务风险的。最早的财务风险预测是Fitzpatrick开展的单变量判定研究。以19家公司为样本,运用单个财务比率将样本分为破产和非破产两组,发现判别财务风险能力最高的两个指标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Berver运用单变量风险预警分析方法建立了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抽取了79家失败公司作为样本,以30个变量作为判别指标,检验了公司在破产前几年的预警能力,通过研究发现使用“现金流量/总负债”这一财务比率来预测企业失败的效果最好,判别成功率达到90%,使用“净利润/总资产”比率的判别效果,判别成功率为88%。

1.1.2多变量统计分析模型

多变量统计分析模型采用多个财务指标作为自变量,比单变量模型更能全面的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适应性更强。选取营运资本/资产总额、留存收益/资产总额、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市价/负债总额、总销售额/资产总额5个变量作为判别变量,构建了Z--Score模型。从1980年以来,Logistic回归分析代替判别分析法,在财务风险预测研究领域占据主流地位。

1.2非参数模型

非参数方法主要包括神经网络模型、案例推理、DEA模型、决策树分析和粗糙集分析等方法。Lane和wangsely(1986)提出了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主要用来预测企业未来经营状况以及生存能力、生存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神经网络兴起,也影响到了财务危机的研究领域。

2、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研究

2.1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相结合

单变量模型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缺点是精度不够,在财务指标上不能全面地体现电力企业综合财务状况,所以,在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式上应该采取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因为多变量模型能够准确地反应电力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在财务预警中能够起到主导地位。利用单变量模型的简单易行的优点和多变量模型反应全面的优点,可以完善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

2.2合理选取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在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应用中,合理地选取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很重要。国外一般选取债务契约与贷款协议中的具体数据以及比率数据,作为企业破产可行性分析的指标,认为这些数据会直接导致企业违反契约,导致破产。在国内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应用中,一般会选取会计数据以及财务指标来综合分析财务危机,达到合理地分析,综合利用,确保财务安全。

2.3财务预警模型与实际情况综合分析

因为国外的财务预警模型是建立在证券市场以及上市公司的基础上,与我国的具体情况不同,电力企业要根据本行业的具体情况,在组织形式、管理水平、经营理念以及产品分析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找到符合电力企业的财务预警机制的分析方法。电力企业部门众多,分类复杂,要根据每个电力企业的具体特点,在预警模型中的权重和顺序一定要选好指标项目,在分析财务模型判定临界值时要考虑到本企业的特点,已上市的企业要综合股权结构、财务报表、内部控制以及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因素具体分析。

2.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现有预警模型主要侧重于财务定量数据的使用,对于像宏观经济状况、国家政策的变化、不同企业的特殊情况等定性指标考虑的还很少。对电力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设计应包括定性模型和定量模型,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电力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在定性财务预警方面,电力企业还应当借助于一些非历史的和非货币性信息,如煤价波动、替代能源、市场利率、安全和环保等。

2.5现金流量和非现金流量指标结合

在对国外破产企业的分析中发现,40%的企业是盈利企业,破产的原因就是现金流量不足,这说明在企业的财务预警机制中,现金流量指标要远远比非现金流量指标重要。所以说,在电力企业中,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现金流量和非现金流量指标相结合,在数量和权重上综合考虑,保证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有效地进行。

2.6严格执行电力企业财务相关制度

加强财务监督,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高度重视财务监督,成立财务稽核机构,根据《国家电力公司稽核管理办法》等有关规章制度,全面监督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强化监督职能建设,充分发挥财务稽核和内部审计成果的作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落实和督促纠正,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了财务风险。对电力企业年度决算报表进行审计,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核算行为,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3、结束语

电力企业担负着国家的基础能源建设,在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力企业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营管理模式也在逐步发展变化,在经营活动中会出现各类财务风险,只有制定完成的财务预警机制,才能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才能保证电力企业得以快速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