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5 14:40: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环境的含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个案工作的要素:服务对象是遇到困难的个人或家庭、个别化的工作方式(一对一)、工作目标是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协调。
3、个案工作的含义:是一门专业工作方法;是一连串的工作过程;工作目标是增进个人与社会环境的适应;对人的尊重是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4、尊重和肯定人的价值是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也是个案工作帮助服务对象的基本原则。
考点1、个案工作的本质:协调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恢复和增强个人或家庭的社会功能
一、社会功能的恢复(个案工作的首要任务)
1、个人或家庭具备了基本处理困境的能力
2、个人或家庭具备基本的社会环境适应性
3、个人或家庭能够形成相互促进
一、体育环境的含义
体育环境一般包括体育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工环境。人是社会动物,体育锻炼属于社会活动,所以人是体育锻炼的主体。一切的体育环境的设置都应以人为本。因为以人为本的体育环境的设置能更好的满足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使人类通过体育锻炼使自身机体发生好的变化。所以体育环境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1.1自然环境。体育的自然环境一般指的是体育活动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当时当地的气象环境,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地表生物圈。这些条件一般是体育活动最基本的物质环境,是体育锻炼的外部条件。
1.2社会环境。人类为了更好的物质文化生活,而创造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组织的总和。体育的社会环境一般包括体育的外部社会环境和体育的内部社会环境。良好的体育社会环境可以帮助人们积极有效的进行体育锻炼。
1.3人工环境。体育的人工环境一般指的是人为形成的运动场地或是高度人文文化形成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类活动所造成的自然环境的污染。前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后者却是违背人类的初衷的,并且这种污染一般对体育运动有害。
二、体育锻炼的介绍
如今,体育活动已成为人们广泛的、基础的锻炼活动,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因此,体育锻炼行为也具备了比较宽泛的含义,那就是任何与体育活动发生关系的行为都应该称之为体育锻炼行为。体育锻炼指的是运用多种锻炼方式,并且结合其他健身措施,以达到调节精神、强身健体、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锻炼活动。而体育锻炼行为指的是体育锻炼人在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达到增进和丰富社会生活为目的,体现人们主体意愿的行动过程。
三、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身心正处于发展、成熟阶段。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对大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3.1对大学生生理的影响:
第一,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大学生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大学生的抗病能力,增强他们的有机体的环境适应能力。
第二,体育锻炼能有效地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能及时地指挥大脑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2对大学生心理上的影响:
第一,体育锻炼能有效调节人们的情绪,使人们的情绪处于健康的状态。
第二,体育锻炼同时能增进大学生身体健康指数,使大学生疲劳的身体得到有效的休息,使大学生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当中。
第三,舒展大学生的身心,因为,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而有效的体育锻炼能帮助大学生睡眠和消除学习带来的压力。
第四,同时体育锻炼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之保持健康的心态,在学习当中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四、体育环境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
4.1自然环境对体育锻炼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体育锻炼的影响一般不受人为的控制。从现今发展来看,人们只能适应它,而不能改变它。所以大学生应积极运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寻找适合当地地理位置的体育锻炼项目。例如,南方河流较多,因此,大学生可以多参加一些关与水的体育活动,学校也可以设定一些此类课程;在郊区,体育活动受自然影响较大,大学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设定相应的体育活动。
4.2社会环境对体育锻炼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体育锻炼行为影响较大的一般在城市,城市是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这里一般聚集着先进的体育器材和体育活动项目,学校或者是大学生本人应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或者是学习各种体育器材,从而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4.3人工环境对体育锻炼的影响。这里的人工环境主要是一些人工的体育设施,例如,篮球场、足球场等。这些场地的设置,能有效的促进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参加,同时也能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所以各类高校应该具备必要的体育设施,为大学生多类型的体育活动创造条件。
总结:体育环境对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所以,在当今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体育环境对大学生的作用。学校要积极地为学生准备优秀的体育环境,因为良好的体育环境,能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使他们进行体育锻炼,最终使他们培养成一种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体育行为。所以,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应紧紧围绕当前的体育环境加大教学课程设置改革,重视体育环境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语境 文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当今国内文学翻译界依然存在着“异化”与“归化”之争。孙致礼教授在《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上发表的《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一文,主张文学翻译应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对此,蔡平博士则提出了“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的主张。事实上,不管是异化为主还是归化为主,关键在于“度”的把握。鉴于此,笔者拟从语境层面上,就异化与归化的“度”的把握做些粗浅的探讨。
一 语境
对于语境,众多著名的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伦敦功能学派的J.R.Firth将语境分为由语言因素构成的上下文,由语言与社会环境之关系构成的情景上下文。他指出,言语只有依靠语言环境和上下文,才有真正的含义。曹文学先生在其《翻译论》一书中,将翻译中的语境分为大语境和小语境。大语境包括交际中的人物、交际场合和交际话题;小语境则是指语言的上下文。综合以上对语境的定义或解释,笔者以为,语境可划分为广义的语境和狭义的语境:狭义的语境指语言的上下文;广义的语境则是指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及交际环境。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论及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时指出:“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词义。”王东风、张凤春在《语境与翻译》一文中说:“在翻译中,把握原文特定语句赖以产生的语境,对于领会原文的意义和功能、选择恰当而得体的表达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语境与文学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
文学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因素。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语境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化与归化
语言表达方式是原作家写作风格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的句子短小精练,如Ernest Hemingway;有的辞藻华丽,以长句为主,如Henry James。在翻译过程中,是将源文的内容与形式一起移植到译入语中,还是采用符合译入语规范的语言表达形式,只再现原作的内容?这是译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无论选择哪种译法,都应根据翻译活动产生时,译入语语境来选择。因为翻译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交际过程。译入语语境内部影响译语表达的因素主要有:译文读者和社会文化环境。鲁迅先生早就注意到了译文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他把译文读者分为“甲,有很受了教育的;乙,有略能识字的;丙,有识字无几的。”读者受教育的水平不同决定了他们对翻译作品预期的不同。
除了译文读者的因素,译入语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影响着译作中语言的表达方式。清末对西方文献和文学作品的翻译,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如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在闭关锁国的清朝后期,中国中断了与外界的交流,保守思想严重。他在翻译时完全放弃了原文的表达形式,而采用了古文体,目的是使士大夫们在接受古雅文体时,也接受其中的新思想。这种归化的译文表达方式,使书中的新思想得以在中国传播。
再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异化翻译也曾盛行一时。因为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越来越多的国人迫切地想了解外面的世界,汉语也处在了由文言向白话过渡的时期。为了丰富白话文的表达方式,能够保留源作语言特点的异化翻译成为必要。通过翻译,大量新的语言表达法进入到汉语中来,促进了现代汉语的发展。如人们早已习用的“在……的领导下”、“当……时”、“就……说”、“不仅……而且……”、“主义”、“罢工”、“掉鳄鱼眼泪”等表达法就是通过翻译进入到汉语中来的。
2、文化因素的异化与归化
(1)狭义语境与文化因素的翻译
根据前面对语境的分析,狭义语境是指语言的上下文。关于语言的上下文,王宗炎先生在《英汉应用语言学词典》中指出:“上下文,即词、短语、语句或篇章的前后关系。”众所周知,上下文对于确定词或短语的意义具有决定作用。笔者以为,上下文同样对文化因素翻译策略的选择具有决定作用。如:
例1:
A: I’d rather be a headmaster in a distant uncomfortable town than be a teacher in a nice town.
B: You’d rather reign in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 I suppose.
译文1:A:我宁愿在条件差的边远小镇当校长,也不愿在条件优越的城市当个教员。
B:那你是宁做地狱之主,不做天堂之仆了。
译文2:A:我宁愿在条件差的边远小镇当校长,也不愿在条件优越的城市当个教员。
B:那你是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了。
比较以上两种英译文可知,译文2采用了归化译法,既表达了源文的含义,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然而,就翻译的本质来说,这种归化的译文于译文读者并无裨益,读者无法从中获取新知识。译文1保留了源语的表达法,虽说读者对此并不熟悉,但也并不妨碍读者理解,因为前一句已将句义表达得明白无误,读者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中文的相应表达法“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了。这样,异化译法既传达了源文含义,又使译文读者了解了西方文化中相应的表达法,扩大了译文读者的知识面。因此,在语境能够提示句义的情况下,异化译法为好。同样道理,对于一些生动形象语言的翻译也是如此。如:
例2: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译文1: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译文2:盲人国里,独眼为王。
译文2是照字面的直译,既保留了原句中的文化特色,又不妨碍读者对整句意义的理解,还丰富了译入语的表达法,使译文读者耳目一新。
(2)广义语境与文化因素的翻译
广义语境即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及交际环境。这就是说,要将语言放在社会文化背景下来理解,才能获取其真正语义内涵。而根据语义学的划分,语言又包括不同层次的含义:概念意义、联想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笔者以为,对不同语义层次的取舍有赖于广义的语境,因而广义语境也就决定了对文化因素翻译策略的选择。如:
例3: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译文1: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
译文2:约翰是可靠的。他既忠诚,又守规矩。
译文1是照字面的直译。如果对西方文化没有相当的了解,译文读者是很难理解其真正含义的。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激烈,旧教规定斋日(星期五)只准吃鱼。而推翻了旧教政府的新教徒,为了表示忠诚于新教,就拒绝在斋日吃鱼。因而,“不吃鱼”就意为“忠诚”。“玩游戏”需要遵守游戏规则,于是就有“遵守规则”之义。译文2的翻译,就是考虑到了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背景因素,即社会环境所赋予语言的特殊文化内涵,而译出了其真正要表达的含义。
对于Firth关于语境是由语言与社会环境之关系构成的情景上下文的观点,我们还可以理解为在翻译中,对语言使用具有决定作用的广义语境,还应包括译入语中的相应社会环境,亦即译入语社会文化因素,因为源语是源语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而译文则需适应译入语语境,才能生存与传播。
以史为例,在中国第一次翻译――从东汉末年到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由于统治者实行了“开放”政策,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大大加强,众多的异域文化特质进入到中国文化中来,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这集中体现在佛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佛经翻译对汉语的影响上。这无不得益于“以‘信’为主”的直译翻译法。
由潘溪子翻译的哈葛德的爱情小说《Joan Haste》,由于采用了归化译法,甚至删除了有违中国伦理道德标准的情节,使其译文大受封建文人的欢迎。与此相反,几年后,林纾未经任何删节,原封不动地将其重译,结果,译文及译者为此受到了封建文人的恶毒攻击,林纾甚至被斥为传播之徒。译入语语境对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三 结语
语境决定了文学翻译策略的选择,只要译者既重视狭义语境的语义提示功能,又重视广义语境的制约作用,就能将异化与归化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不致使译文要么异国情调丧失殆尽,要么译文语言生硬难懂,使翻译的目的难以实现。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038-01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闽西汉剧的发展,充分体现了闽西的地方特色和人文地理,是我国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从民间社会背景和文化意义方面进行深度探索,有利以提高闽西汉剧的影响力,从而使闽西汉剧的内涵更加丰富。
一、闽西社会人文背景和汉剧的现状
在我国地域分布中,闽西处于闽、粤、赣的交界处,由永定、漳平和武平等县市共同组成,拥有丰富的林业、矿产资源,尤其是土特产和食盐等物品的销量非常大,使闽西的贸易通道得以开辟,从而为西皮、戏班和二黄声腔的融汇提供便利通道。由于闽西具有独特的社会环境、历史文化和人文背景,以及特有的生态环境,给闽西汉剧的流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不同地域的流传、不同人文的交融,使闽西的社会得到不断发展,为闽西汉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与此同时,闽西与政治中心的距离较远,社会环境始终处于比较稳定度额状态,为闽西汉剧的形成的扎根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最终成为闽西汉剧生长的土壤。我国闽西汉剧的基本形成是在清朝中期,闽西客家话、民间艺术、西皮和二黄声腔的不断融合,给闽西汉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最终湖南办、楚南戏、西皮和二黄声腔与闽西民间音乐等的结合,形成了具有闽西地方特色的闽西汉剧。
二、闽西民间社会和汉剧的发展趋势
根据闽西的历史文化可知,闽西地域居住的客家人最多,受环境、文化和历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闽西汉剧的发展包含了各种文化特色,在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的感染下,闽西汉剧的地方特色越来越浓。随着闽西文化的不断丰富,以汉族传统最根本形成独具特色的闽西客家文化,使闽西汉剧的文化内涵变得更加多彩。闽西民间社会中,民族习俗、山歌和民间艺术等,都对闽西汉剧的额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例如:闽西客家的山歌,是闽西劳动人民在劳作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娱乐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劳作带来的疲劳,从而反映出闽西民间风情的淳朴,具有浓厚的闽西山区特色。并且,闽西民间的房屋建筑也代表着一定的含义,风格与其它地方相比别具一格,以土楼和屋桥为典型的代表,其中,土楼有圆和方两种风格,对于抵御偷盗和提防野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屋桥主要用于休闲、散步、喝茶、聊天等,充分展示了闽西的地方特点。
文化的产生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推动和促进的,在闽西民间社会的发展中,汉剧受到土著民族文化、中原宗教文化等的影响,形成独具特色的戏剧文化。闽西客家人的宗族观念非常强,是客家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宗族之间相互斗争,致使宗族观念更加强烈,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闽西民间艺术,是闽西汉剧的重要艺术形式。因此,闽西社会不同形态的发展,使闽西汉剧得以形成和发展,其中,闽西人民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下,对闽西汉剧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三、闽西汉剧的文化意义
在闽西文化和社会发展中,闽西汉剧是乡间祭祀仪式和节日庆典中的重要活动,通过不同祭祀仪式和节日庆典,使汉剧的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对于促进闽汉剧不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闽西汉剧的表演中,各种角色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因此,在仪式中不可以轻易缺席。例如:在新修建成的戏台上进行表演,要举行一定的祭祀,以为日后表演顺利做祈祷。通过各种祭祀仪式和节日庆典,为人神交流提供一个平台,以虚拟的形式来满足人们内心的需求,从而帮助人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在闽西社会发展中,各种民间信仰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意义,为闽西汉剧的形成和发展构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促进闽西社会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各种庆典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符号,并且,每一种符号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意义,因此,闽西汉剧表演中各种角色的符号会很大差异。闽西汉剧的文化意义还有媒介和桥梁的作用,是人们表达情感、传送思想的中工具,通过不同的符号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从而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闽西汉剧的民间社会背景,是汉剧形成的重要条件和生产的土壤,而闽西汉剧的文化意义,代表着不同的含义,给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较大影响。闽西汉剧的发展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有着紧密联系,在推动我国戏剧文化艺术不断向前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童舒.汉剧与民间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4.
中图分类号: X196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9-0114-03
2006年1月1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向社会公布了其2006年年主题为“消费与环境”。如果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讲,消费特指的应该是生活消费,就是消费者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而这个环境,不仅指自然环境,还应当包括人为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与环境”的含义是: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安全权利;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节约资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消费保护环境。
本文所讲的消费,是指生活消费,就是消费者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环境,不仅指自然环境,还应当包括社会环境。文中主要指的是社会环境,当然也包括消费环境。
一、消费与环境的关系
消费与环境一脉相承:在生物界中,消费是指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而两者又是在环境中客观存在的主体,可以说,消费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相互相存的;在地理中,消费是指消费者从环境中摄取物质和能量,所以,消费与环境就像生物圈一样一环扣一环;在经济学中,消费是指消费者在市场中选购自身需要的物品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而市场中的物品是从环境中取得并进一步加工而成的,即消费与环境是人与影子的关系,可谓切肉不离皮的地步。二者之间的关系用一句话来描述,即指安全和和谐。消费者的安全权是最基本的权利,而和谐则关系到消费的更高的境界,它不仅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能否实现可持续消费的需要,和谐的核心实质上就是发展问题。安全和和谐两个方面,以安全为基础,以和谐为更高的层面,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如何使这两者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影响人类消费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在消费领域,如何解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面对的课题。近年来消费者协会开展的“安全健康消费”、“绿色消费”、“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健康维权”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均是围绕着“消费与环境”这一中心展开的。而这一主题恰恰切中了当前消费领域的一个要害问题:发展消费,离不开与环境的和谐。
社会的实质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现象是由人造成的,无数个个体行为和社群行为交织,构成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社会行为,是人类心理作用和文化影响的交互作用的结果。人生活在社会中,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最基本、最现实的问题。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物质环境,如工农业生产环境等;社会精神环境,如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等环境;社会制度环境,如社会体制、准则等环境。
二、社会环境对消费文化的影响
我国古代“文化”:即“以文教化”,以诗书礼乐、道德论理教化世人。而西方“文化”:为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注意或拜神等,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说文化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中长期积累的。社会环境对消费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物质环境影响、社会制度环境影响和社会精神环境影响三个方面。
消费文化按消费内容的差异主要包括物质消费文化、精神消费文化和制度消费文化;按消费时间的差异包括古代消费文化、近代消费文化、现代消费文化;按消费空间的差异包括国别消费文化、地区消费文化、社区消费文化;按消费阶层的差异包括雅和俗两类消费文化;按社会群体的差异包括本族消费文化、异族消费文化、两种文化融合的新消费文化,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这种新消费文化十分明显。
社会消费文化的消费心理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消费文化心理层次与消费行为关系(见表1);二是不同知识层次消费文化的心理表现(见表2)。当然上述问题还可以表现在不同民族消费文化心理、不同民俗、民风消费文化心理、不同年龄消费文化的心理、不同性别消费文化心理、社会文化消费心理上。
三、消费文明与消费心理
消费文化心理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从平均主义消费文化心理到奢侈消费文化心理,从节俭消费文化心理到小康消费文化心理,再到享受消费文化心理。当中每一个发展过程,都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时期的消费特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的不断增长,文明的、理性的消费心理已成为现代人消费的主要特点之一,人们的购买行为越来越受到消费个性化、消费时尚化、消费高档化、消费便利化、效率化的影响。而在现实生活中文明消费与营销心理的有效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营销人员要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比如可以通过习俗心理沟通、流行心理沟通、从众心理沟通、优越心理沟通、艺术文化心理沟通、便利心理沟通、求实心理沟通、偏好心理沟通等途径来实现。
四、我国当前消费环境与消费心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消费环境存在的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在衣食住行等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一些影响消费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大小事故屡有发生。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还很多,给消费者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情况经常发生;消费者难以获得真实充分的消费信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随处可见;消费者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一些地方还不时出现消费者在购物场所挨打、搜身的事件;在农村,农民的消费环境还不容乐观,假冒伪劣农资、劣质农机损害农民的情况仍很严重;在一些消费领域,特别是服务领域,消费者受损害的问题难以及时得到解决;一些具有独占地位的行业和企业利用其独占地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仍相当突出,亟需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自然消费环境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发展,但环境形势仍然严峻。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污染严重;一些地区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破坏严重。
(三)消费心理中存在的问题
集中表现在个别媒体、个别消费群体的盲目引导上,要知道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广大农村的消费跟不上就会影响到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如城市少数人群的过度奢侈消费文化心理与农村贫困农民节俭消费文化心理的巨大反差;理性的消费心理与非理性的消费心理的现实表现。均已将现代人的消费引向两极,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五、营造安全和谐消费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 加大保护生态平衡的力度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人和大自然的关系。要在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美化生态环境`,在农村,除了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大搞植树种草外,还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从源头上加强污染防治,确保农村产品无公害。此外,提倡绿色消费,提高消费质量。绿色消费情绪化消费更强调理性,不能只考虑个人感受,还要考虑社会后果和生态后果。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促进生态文明。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在不牺牲几代人需要的前提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重新审视和构建新的消费方式。
(二)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
不良的市场秩序会恶化消费环境,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经营者应严格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加强自律,向消费者提供符合“放心消费”要求的商品和服务,不得做有损消费者利益的事,以确保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得到落实。
(三)加大商品与服务的检测与监管力度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切实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加强对经营者的行政监管和规范。对关系到人们生命健康的商品和服务,要加强检测和监管,并配合有关部门改进、完善我国的产品标准和检测手段。号召广大消费者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加强对经营者经营行为的群众监督,主动向消费者协会和有关部门反映商品和服务存在的问题,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和市场环境的净化。
(四)加大符合“诚信友爱”消费文化环境建设的力度
营造诚信的市场环境,使人们有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大力宣传讲诚信的先进典型,动员全社会同不讲诚信、欺诈消费者行为作斗争,造成一个讲诚信、反欺诈的舆论氛围;树立“善待消费者”的新理念,在诚信基础上使市场环境向“友爱”推进和迈进。
【参考文献】
[1]徐和清.发展绿色消费[J].消费经济,2001,(2).
[2]朱建华.略论绿色消费[J].岭南学刊,2001,(4).
小说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人物形象特点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倾向,人物形象也往往是探析主题的关键。从学生对人物形象的鉴赏情况来看,一是容易出现笼统概括的现象,对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不到位;二是对人物描写方法把握不到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鉴赏人物。一是描写方法。即要在鉴赏中抓住描写方法去分析人物形象。如《最后的常春藤叶》中对贝尔曼形象的分析,首先要根据文本找到对其所进行的正面描写、语言描写、侧面描写,再根据这些描写分析其特点。如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性格暴躁、善良和富有同情心。二是背景。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去把握人物形象。三是对比。如《最后的常春藤叶》中对琼珊、苏艾、贝尔曼等形象的分析,通过情节把几个人物串联起来,在弄清每个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由此来探究小说的主题。
二、抓情节,弄清小说脉络
在小说鉴赏中,很多学生对小说的情节只能粗略概括,没有真正弄清小说情节的内在关系,故而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主题的分析。
一是要弄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线索,即要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抓住开端、发展、和结局对小说情节进行鉴赏。如《一个人的遭遇》中围绕索科洛夫来弄清其受伤被俘、成功逃亡、妻女炸死、找到儿子、儿子牺牲、领养孤儿、意外车祸的遭遇。
二是要注重从细节方面进行,如小说情节中的倒叙、插叙、伏笔等。
三是要以“点”为契机,分析小说的情节。以《祝福》为例,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状态如何,再到鲁镇时又是怎样,通过这些变化去探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把人物和情节联系起来,对小说的主题理解也就会更加深刻。
四是把人物和情节紧密联系起来,毕竟情节是为人物形象服务的。如《边城》中写爱情,是那么的甜而美,翠翠的纯真、可爱、聪慧、矜持正是通过情节的一步步发展表现出来的。故而在鉴赏该小说时,要先弄清翠翠和傩送兄弟之间的故事发展过程,再结合具体的描写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由此感悟作者带给我们的那甜而美的爱情。
三、抓主题,弄清作品深意
近几年的高考语文一般会让学生分析小说标题的含义,也会让学生分析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据此,在解答该类问题时,要着重对小说的题目、情节、人物形象及时代背景等展开分析。如《祝福》中写的是祥林嫂,而作者绝非单纯地写祥林嫂,而是要通过这个典型人物来看封建社会的制度对人们的毒害。
在鉴赏小说的主题时,一是要根据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如鉴赏《一个人的遭遇》,要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这一主题,首先就得对索科洛夫的遭遇进行分析。如文中写“我”到儿子的部队去看牺牲了的儿子,作者通过写“我”看到儿子时“我”的表现来展现“哀莫大于心死”的主题,一个父亲,看到自己的儿子战死,这样的悲哀让人痛彻心扉,也正是如此,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战争的残酷。
二是要结合典型环境和背景进行。如《边城》中写人情的和谐,可根据人与物(狗通人意,尽探视之能事)、人与景而探究,也要注重了解湘西的历史、景物,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田园牧歌式的情调,感受小说的情感境界和人性之美。
四、以环境为辅助,鉴赏小说主题
环境描写是小说不可缺少的部分,环境描写的作用较多,如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暗示社会环境等。在小说鉴赏中,环境描写鉴赏可更好地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感悟作者所要表现的社会生活。在环境鉴赏中,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其作用都是为小说主题服务的,故而在环境鉴赏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中国人的思维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外圆内方,自强不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爱别人先要爱自己,自身强大了才能帮助别人,才会对社会有益。这些都是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
“兔死狐悲”的思维方式,是由人及己。和上面说的推己及人的方向是相反的。兔死狐悲是怜悯,是同情,面对别人的不幸,别人的苦难,联想到自己会不会有同样的遭遇,会不会殃及自身,而不是幸灾乐祸。当你看到别人上当受骗,吃亏受罪,你要引以为戒。比如你看到某商家坑害消费者,你就不要再去买他的东西了,不要心存侥幸。对别人的苦难漠不关心,就不能从人家那里吸取经验教训,也不能帮助社会惩恶扬善,减少丑恶现象。今天别人的不幸、苦难,明天就可能落到你的头上,或者落到你的家人、亲戚、后代身上,不要以为人家倒霉、不走运,这种社会原因造成的苦难、不幸,长远看必然要落到你的头上,许多概率事件长远看又多是必然事件。
社会结构的削弱会引发很多问题。被疏离的年轻人加入“伊斯兰国”(ISIS),从而获得归属感。被孤立的少年在校园里开枪。许多人在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的街区长大。政治越来越分化是因为人们往往不与对手沟通。种族仇恨仍然顽固地存在。
更诡异的是,人们往往被一种无力感、一种失效感所困扰。个体解放本以为会让大众拥有更多的权力,但事实证明,人们只有在知道自己是谁―有确定的个人身份时,才能有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人们只有在一个成熟的社会结构中,才能有强烈的身份感。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父亲、水暖工、小联盟教练,才能有这份身份感。只有被邻里和爱人以某种方式欣赏和景仰时,才能有这份身份感。正如爱默生所说:“透过别人的视角,我们才能读懂自己的内心。”
当一个成熟的社会结构被瓦解,剩下的就是些不确定自己到底是谁的人。当一个人的根基处在流动和危险之中,他就很难做到无畏地生活。
我们并不是要打压贯穿现代社会的这四股力量,问题在于,在这些力量存在的情况下,如何重新构建社会结构。在一个全球化、多元化的世界,我们如何在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同时,还能保护个人自由?
纽约大学和福坦莫大学的玛西亚・帕利在其新书《联邦和契约》中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概念。她认为,我们需要的是“置身于某种社会环境之中,还能保持分离性”。我们希望去创造,去开拓,去尝试新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但我们也希望自己处于社会环境之中―在充满爱意的家庭和成熟的社区,在为我们提供了价值和目标的健康的文化设施里成长。
社会环境的创建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与人交易时,会签一份合同。我们创建某种社会环境,因为我们确立了一种契约。帕利认为,合同保护人的利益,而契约保护人的关系。契约存在于彼此把对方当作“自己人”的群体之中。而且还会发誓效忠于这种因爱缔结的关系:你去哪里,我也去哪里;你留下来,我也留下来;你的人也是我的人。
签订合同的人彼此提供服务,确立契约的人因付出而感到快乐。出于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军人愿意服兵役;出于对自己行业的热爱,教师愿意关心学生。
关键词:乡村旅游地 城市化 评价指标
乡村旅游地城市化评价的必要性
城市化推进,一方面使充满田野气息的乡村成为人们旅游的目的地,为乡村旅游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充足和稳定的客源。但另一方面,乡村城市化也会加速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的转化,使乡村旅游存在基础―“乡村性”退化,导致乡村旅游地消失。如何平衡两种关系,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地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程度的指标体系,为乡村旅游地应对城市化提供借鉴。
乡村旅游地城市化评价的可行性
(一)国外相关研究
国际上对乡村旅游,特别是乡村景观的评价已经有一定的研究,从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景观分类保护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不同学者从各自角度建立了一些定性和定量标准。如:美国林务局和土地管理局制定的适用于乡村自然景观类型的VMS系统和VRM系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自然资源(包括森林、山川、水面等)的景观评价,制定出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的措施。英国的景观质量评价系统,从景观的资源性、美学质量、未被破坏性、空间统一性、保护价值、社会认同等方面来考虑。此外,德国、荷兰等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且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欧盟在1993-1997年邀请环境、社会、地理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对乡村景观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讨论研究,最后确定了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分为生物环境质量、社会环境质量和文化环境质量三大类)。
(二)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在生态旅游评价指标、可持续旅游评价指标、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全国示范乡镇验收标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对于乡村旅游地指标体系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崔凤军(1999)对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王良健(2001)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旅游可持续评价模型,郑允文(1994)构建了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面积适宜性及脆弱性和人类威胁等6项指标的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体系,程道品(2004)构建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评价指标体系。
乡村旅游地城市化评价指数构建
乡村旅游地城市化是定性基础上的量的测算,过度城市化或者滞后城市化对乡村旅游地发展都是不利的。乡村旅游地城市化水平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乡村,不是水平越高越好。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程度的评价指标更多的是要体现乡村旅游的涵义和特性,体现乡村生态价值。
(一)自然―生态敏感性调查基本内容
旅游地的自然―生态敏感性分析有时也称为“自然―生态适应性分析”,自然化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保护栖息地的原生性;二是人为的改变应在内涵与形式上最大限度的融于自然。旅游地自然―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实质是在自然生态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对旅游地自然生态状况的一种量化评价手段,这个量化值可用来对乡村旅游地自然生态状况进行科学评价。
(二)社会―生态健康性调查基本内容
旅游地的社会生态健康性调查是对旅游地社会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方法。乡村旅游地社会生态健康性的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乡村旅游地社会环境的持续性,主要是经济功能和文化保存的持续性;二是乡村社会使用功能的完备性,即乡村具备发展旅游的地域承载力。这个“健康性”是相对应乡村旅游地这个特殊区域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旅游者对社会环境的适宜程度而言。
(三)旅游环境适宜性调查步骤
1.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的构建分为两个部分,即乡村旅游地环境适宜性的自然―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和社会―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2.权重确定。权重的确定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分别取乡村旅游地内部具有重要代表意义的因子,然后通过数据计算得到上一级因子的权重值,依次逐层计算,最后得到乡村旅游地的自然生态健康性指数。乡村旅游地环境适宜性评价因子权重见表1。
3.因子类型判定。根据所得到的结果,将总体评价的主要因子分为三种:其中权重值大于4的为强影响因子,权重值大于3小于4的为中影响因子,权重值低于3的为弱影响因子(见表2)。
由上可知,土地用途、旅游地安全和整体环境等因子对乡村旅游地适宜性环境起较大作用,整体的评价超过40%。评价结果为防范乡村旅游地城市化问题的产生提供了思路。
乡村旅游地旅游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数运用
以上模型的建立是评价乡村旅游地适宜性的基础,在实际运用中,工作流程具体如下:
(一)确定组成因子的评价值
根据对乡村旅游地监测结果,对各主成分因子进行“综合特征值”计算。各因素等级的确定采用原始评分法进行评定,将每个单元针对各因素的原始得分,根据评价标准的分数分级,将得分转化为每个单元各因素对旅游活动适宜性的级别(见表3)。
(二)求和
将各个评价值乘以相应的权重,得原始参考值。
式中,P代表最终某一乡村旅游地环境适应性得分;i代表一级指标的序列号;j代表二级指标的序列号;Fij代表第i项一级指标中j项的实际值;Qij代表第i项一级指标中j项的理想值;Bij代表第i项一级指标中j项的权重。理想值的取值可以是各因子的中值,或根据具体评价的乡村旅游地类型作相应调整。毕竟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适合程度是不同的。
(三)适宜性评价
乡村旅游地适宜性评价可以借鉴乡村城市化的评级方法,评价结果分为4个等级(见表4)。通过乡村旅游地适宜性评价分值的高低,判断旅游地环境适宜程度,即反映乡村旅游地城市化对乡村旅游地的干扰程度,为解决乡村旅游地城市化问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Schauman S, Adamans C. 1979.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landscape resource management. In: Proceedings of our National Landscape.(USDA Forest Service Tech.Rep,PSW-35)[M]. Berkeley ,Galif:Pacific Southwest Forest and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
2.Ross RW.1979.The 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 and visu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 over vi-ew ,In: Proceedings of Our National Landscape (USDA Forest Service Tech. Rep, PSW-35)[M].Berkeley , Galif :Pacific Southwest orest and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
3.Goodey B.1995.In method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M].London: Oxford Brooks University UCL Press
4.Cook EA,van Lier HN..Landscape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Networks[C]. ISOMUL, Elsevier.
一、项目质量管理的含义
项目质量管理中的质量通常指产品的质量,广义的还包括工作的质量。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属性;而工作质量则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它反映了与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工作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从项目作为一次性的活动来看,项目质量体现在由工作分解结构反映出的项目范围内所有的阶段、子项目、项目工作单元的质量所构成,也即项目的工作质量;从项目作为一项最终产品来看,项目质量体现在其性能或者使用价值上,也即项目的产品质量。项目质量除必须符合有关标准和法规外,还必须满足项目合同条款的要求,项目合同是进行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依据之一。项目质量管理有决策阶段的质量管理、制造前的质量管理、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以及制造完成后的质量管理,分别负责比较决定项目的可行性和最佳的项目方案、对制造事物及文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审核、质量检查成品保护等制造过程中的事项以及检查缺陷和维修期的一些工作。
二、提高项目质量的意义
项目质量管理研究在项目工程中更是一个不可缺少过程,它作为一项新兴的行业和学科,能够帮助组织提高进行计划、实施和控制各种活动的能力,为组织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也为组织提供了合理使用自身的资源和人员的策略。一个成功的项目背后都有一套完整的项目质量管理研究体系,它包括编制质量控制、质量计划、质量提高等过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指的是保证项目满足这些要求和过程的一种体系。现代电子通讯行业的复杂度较之以往呈指数级倍增,正在朝着规模化、大型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电子通讯行业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如若得到保证,必须通过更严格的监控和管理。因此,面对“全面详细计划、严格按计划实施、及时反馈更新、严密跟踪对比”的现代项目管理模式,要将其全面实施,项目质量管理研究在现代项目中显得尤其重要。提高项目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减少或者避免人员伤亡以及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对于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也是一种良好的保护和树立作用。
三、提高项目质量的因素
(1)人为因素。电子通讯行业制造的主要参与者是人,所以各种各样的人员对于项目质量的管理与控制至关重要。在制造过程中一旦出现人为疏忽,很容易使项目质量出现问题,甚至导致制造事故的发生。若需提高项目质量,必须使各级领导和员工都具有安全生产的意识,领导要做好战略决策,技术人员或者一线工人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将自己的工作做好做细。(2)机械因素。在制造的过程中,先进的机械设备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若想提高项目质量,必须提高制造过程的机械化程度,并且加强对机械的设备管理和维修,避免因操作不熟练或者设备损坏而造成项目质量降低。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必须加强对机械操作的学习。(3)材料因素。制造原材料作为电子通讯产品的物质基础,其好坏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的好坏。提升项目质量,首先应当在材料的采购环节经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避免采购不合格或者假冒伪劣产品。其次,原材料在储备的过程中应当分类摆放,并且将材料按规定放入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防止材料淋雨受潮等。(4)方法因素。制造方法牵扯到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步骤,良好高效的制造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项目进展的速度,还能够使项目质量得到保证。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安全生产都是基础和保障,安全生产不仅是对制造人员的安全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且还包括产品本身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是提高项目质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5)环境因素。影响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项目周边的社会环境。提高项目质量,首先要加强对自然环境的掌控,避免在恶劣的自然天气之下进行作业。并且在项目的设计伊始,就要考察清楚自然环境,做出合理的规划。社会环境也是必须考虑在内的因素,选择社会环境稳定的地方进行建厂,有利于项目质量的提高。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常说和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更是为人类提供各种日常所需的主要手段和控制方法。在当前人们发展的过程中,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成为制约人类发展,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在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条文中明确的将环境定位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体,更是对当前各个成分的总概括,其中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各种古代遗物和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城市乡村概念都输与环境体系中。在这些体系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当前城市体系和乡村体系,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因素和各种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总体。在环境概念中有两层含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同时,环境又不是泛指人类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事物整体。比如,银河系,我们并不把它包括在环境这个概念中。所以,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二)随着当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各个概念和物质需求认识的不断加深,环境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心和重点逐步成为人们建设的前提基础,更是影响当前因素和自然保护的基础前提。
二、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WWw.133229.COM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强烈要求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2.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3.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4.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三、环境治理和保护
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郑州市这几年下了很大的工夫。对于母亲河的治理就已经略见成效。以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的破坏,黄河两岸的环境一度非常恶化,绿城经常在开春的时节会经受一次又一次沙尘暴的洗礼,而我们的母亲河也在很多河段出现了断流的现象。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环境优化的今天,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了。
经过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多次探究和研所,就当前社会环境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更是一项基本国策,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的一种战术回应,是将城市规划路线结合当前环境实际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将得到重大的发展。此间,“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美学”及“生态建筑”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冠以“生态”的各种词汇频频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文本中,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绝非易事。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卫,人群特色及景观风貌等研究内容。
1.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转贴于
2.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4.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5.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入眼,选取了移民家庭作为访谈对象,来探讨女性在社会环境变化下对家庭关系重构的影响力。
关键词:社会性别;移民;女性;家庭关系重构
一、丹江移民的社会背景
20世纪六十年代,正是中国基础建设高涨时期,各种基础工程、水利工程等开工兴建,而湖北丹江库区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工建设。湖北丹江(现称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部,西毗邻中国道教文化名山――武当山,东北部紧邻河南省,南部为文化名城襄阳,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其地势西北高且多山,东南地势较平坦,是两种地形交接之口,区域内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贯流过,并有汉江最大支流丹江汇集于此,水资源丰富,是修建大坝蓄水发电的天然优选之地。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兴建丹江大坝。1973年丹江口大坝建成蓄水,丹江口库区也因此形成,形成后的库区为当时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2012年国家规划南水北调工程,丹江水库因其良好的水源而被选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大坝再次加高,建成后库区将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沿线地区的20多座城市供水,成为北方各省重要的水源地。
丹江口移民也正是在20世纪六十年代修建大坝前大规模迁移出来的原居民。国家对于搬迁出来的居民在新定居地重盖房屋,并帮助居民搬迁。丹江移民和后来的三峡移民略有不同,当时丹江移民不是“整体搬迁”到一个地方定居,而是分散搬迁,即原来住在一起的同村人、邻居、亲属等全部以家庭为单位,分散搬迁到不同的新地址。因而,当时的移民不仅生活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内在情感上也有很大的触动,但在那个火热的年代更看重奉献精神,人们虽不愿意,但却接受国家的统一安排,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本文也希望通过对当年这段历史的重新回访,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探讨当人类生活的社会环境改变时,女性承担着怎样的社会和家庭压力,并为家庭关系重构及家庭成员幸福感重建起着怎样的作用?
二、生活环境的突变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人是社会生物,需要群居,同时也对自己“熟悉的环境”具有内在的安全感和亲切感,而这个“熟悉的环境”包含的内容很多,如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生产资源、生活环境、情感环境、民俗等等。移民却部分或全部打破这种“熟悉的环境”,重新组合,移民将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重新开始生活,除了自己家里几个人是熟悉的外,其他所有都是陌生的,包括生活环境中的所有人和物。这种感觉对于当时的移民是种内在的惶恐:陌生的环境、亲属的分开、生存的压力、对未来的迷茫;这些移民中出现的情感问题,不仅仅是女人和儿童,包括成年男性也会有,使得原有的家庭平衡和自我满足感被打破,具体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首先,是生产方式的改变对移民是个巨大的挑战。丹江库区属于山区,居民依山而居,搬迁移民后多数在江汉平原地带居住。移民前,“山”是人们生存资源的主要来源,田地多以旱地为主,虽有部分水稻田地,但数量却很少,农作物也以玉米、小麦、红薯等为主;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男性是生产的主体,女性多以家庭和辅助劳动为主;移民到江汉平原地区后,土地是平坦的水田,农作物也以水稻为主,部分地区一年两季水稻,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了平原地带女性和男性在生产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移民男性和女性都要重新学会新的生产方式。另外女性承担的劳动量加大,不仅插秧、锄地、打农药等工作量轻的活要做,甚至“肩挑、背扛”等重活,女性也要一样和男性分担。生产方式的改变对家庭是种巨大的挑战,而面对这些需要重新学习的“劳动技能”,很多家庭在移民到新地址后存在很大的生存压力,很多女性甚至很多年都无法适应新的生产方式。
其次,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家庭的影响。在移民前,家庭生活方式是山地居民生活方式,家庭的作息时间也以山地耕种周期来变动,食物以玉米、面食为主,辅以大米;移民后因平原地带是水稻为主要农作物,所以在饮食方面和山地生活方式差异较大,主食以大米为主,辅以少量的面食,玉米就更少,基本不种植。食材的改变使得相应的烹饪方式也随之而改变。原来烹饪方式是面食的方法,而现在以大米为主食,习惯上口感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小孩和年青人等适应力较强,能够较快适应新的生活习惯,但对于中老年人要改变这种已经习惯了几十年的生活方式却是非常困难。其中一个细节是家庭生活燃料的改变所带来的不适应,原来山地生活家庭主要燃料是山上的木材,居民就地山上取材,而平原地区多以晒干后的水稻秸杆作为做饭燃料;两者虽然都是当时中国农村的主要燃料,但却有很大的不同,木材不容易点燃,火焰少但却燃烧缓慢,耐烧;而水稻杆易燃、火焰大,但却燃烧很快,用其方言讲“不ao(熬)火”。很多移民在搬迁到新环境后,刚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适应新的燃料,无法把握火候;做饭时,饭不是被烧糊,就是做成“夹生”,引起家人的不满和抱怨。另外对于移民中的老年人,几十年都习惯于柔软的面食,如面条、玉米糊、蒸的馒头、包子等,而移民到平原地区后,主食换成生硬的大米,食后胃很不舒服,消化较慢;很多中老年女性为了能够适应新的主食,就将米饭煮很长时间,煮的很烂,这样的米饭迎合了老人的口味,却又被年轻人所不习惯,为此很多移民家庭在移民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家庭内部就“吃饭”问题让负责做饭的妻子或母亲们非常为难。
再次,就是人们情感的缺失。以前无论是亲属还是邻居、同村人,大家都属于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族群,有祖祖辈辈生活熟悉的环境,移民后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地方,这种情感的分离对人的影响较大,也是造成人们内心不愿搬迁的主要原因。然而当时的移民政策却单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搬迁,家族中其他亲属家庭分散在不同区域;同时由于当时通讯业的不发达,搬迁后联系不方便,对女性而言,最大的感觉就是搬迁以后没了“娘家”,这在女性情感中是种很大的冲击。
三、女性移民比男性移民承受更多的社会压力
虽然丹江移民对于男性和女性而言都是环境的改变,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上看,其中的女性承担的压力比男性更大,主要体现在家庭压力,新环境适应性等方面。
女性不仅跟男性一样,需要承担周围环境的变化,更承担了来自家庭内部的压力;男性在外面无论环境如何改变和陌生,他回到家里总希望能够找到熟悉的感觉和环境,而多数男性则认为这种熟悉的环境应该由家里的女人来营造和维持,而忘记了女人其实也跟男人一样,需要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丹江移民后男人认为能否在家里找到以前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感觉、甚至熟悉的食物口味,那都是女人应该做的。调查中一位移民现在还记得其母亲曾费尽心思为家人做顿面食的事情,仅仅只是顿面条,但当时的幸福感却能在人心中持续很多年还能被回味。
除了家庭的压力外,移民中的女性更多的时候承担着来自新环境的适应压力。女性移民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刚搬迁到现在居住地时,受关注程度太高而让人心理压力很大。因为生活习惯不同,引得本地居民十分好奇,很多同村的女性都喜欢到移民家里“串门”,而“串门”后发现的新的事物、新不同就成了女人们闲聊时的话题;以往很平常的一些习惯都会被现居住地的女性拿来“探讨”,例如丹江山地女性居民很多有吸烟习惯,但他们抽的烟和男性不同,男人喜欢“旱烟”,而女性吸烟则使用一种叫“水烟袋”的工具,里面装水,上面填上烟丝,这样烟丝燃烧后产生的烟不会太“冲”(“辛辣”的意思),适合女性抽,这让本地人很是好奇,因此而被当地居民议论过很长一段时间,这让移民中的女性感觉很不舒服(被置于众人目光的“聚光灯”下的感觉),心理上觉得自己很另类,很长时期都无法融入本地女性群体中。
另外,本地女性自小就接触水田的生产劳动方式,熟悉而擅长,而移民中的女性对这些却基本不懂,所有的水田生活方式都要重新学习。例如插秧,那是本地女性居民充分展示自己才干的机会。如果哪个本地女人不会插秧会被别人耻笑的,甚至都找不到婆家。农忙时节,在宽阔平坦的水田里几十个妇女一字排开,弯腰、低头、微屈膝、左右手分工协作,倒退着插秧,左手拿秧把,右手分秧,然后快速插入田中,要求深浅适中,距离大致均等;谁插的又快又齐整,在平坦的田地中一目了然,干活的同时也是女性们相互暗自比拼的时候。然而这些都不是山地女性所擅长的,那些不懂插秧,或是插的慢,又不齐整的移民女性将在这种无言的竞争中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四、中国传统家庭中女性对家庭关系重构更具影响力
社会环境变化中,人的社会价值也必然会发生重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女性对家庭的影响力要高于男性,对家庭关系重构更具决定性。这里面有两个因素,一是传统中国女性多以家庭为主,是家庭中的主导因素,即“女主内”,二是中国女性身体中所具有的千年传承的“美德”对家庭成员更具影响力。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很多家庭成员都是从家庭主导女性――妻子或母亲身上寻找原来熟悉的情感。虽然面对环境的变化,女性和男性同样面临着恐慌和不安,但在“家”这个环境中,女性却比男性更擅长营造出家的温暖,丈夫从家庭布局、熟悉的饭菜获得安慰,孩子从母亲身上寻求保护。
丹江移民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自己都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移民后的女性无论是否跟男人做同样的农活,家庭事务始终都应该属于女人来打理的。调研中丹江移民多次提到一个词――“姑娘家”,这里的“家”是指家庭,而“姑娘”并不是指那些没结婚的女孩子,而是代指家庭中的妻子。“姑娘家”在他们理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表层含义,家有了妻子才能算是个完整的家,而那些家里没有妻子、单亲父亲带着孩子的家庭在他们眼中,不能算是完整的“家”;二是深层含义,妻子是家庭幸福与否的根本原因和外在代表,能干的妻子可以很好的照顾好家人,也能很好的操持好整个家庭事务,例如财务管理、人情世故、邻里关系等,这两层含义总结理解就是“有妻子才算是完整家,有好妻子才算有幸福的家”;那些虽然也“身为人妻”却不能把家庭操持好的就不能算是好妻子,自然在旁人的眼中,其家庭幸福指数就要降低很多。这个观点很符合中国儒家关于女性“贤妻良母”的要求标准,但又超出儒家的要求,不仅要对内贤惠,更要能够对外应对各种关系,甚至家庭财务管理。关于丹江移民的这个观点,本人在调查中也曾访谈过本地的居民,他们对于这个观点也持赞同态度,但对“姑娘”所代指的范围略有不同,本地人理解不仅仅可以指代“妻子”,还可以是那些可以取代妻子地位的其他家庭女性,例如祖母、长大但尚未出嫁的女儿;如果有的家庭妻子不在了,但家庭中能够有以上可以取代其“管理”地位的人,并能很好的操持家庭事务的,这个家虽不完整,但也算幸福的。
社会发展到今天早就提出“男女平等”的观念,但在传统中国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甚至很多都市现代家庭认为男性应该负责赚钱养家,负责家庭经济来源,女性只需要在家做个“全职太太”,负责相夫教子就行。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种观念说明家庭幸福与否与家庭收入高低有一定关系,但财力绝不是决定性因素,而其中家庭核心女性――妻子(也是母亲角色)才是维系家庭成员幸福感的重要支柱,特别是家庭中下一代成员尚未成年,这种对家庭关系重构以及追求幸福的自信心的作用就更强。
20世纪60年代丹江库区的移民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当时的移民现在早已经融入本地居民的中,老一辈的人多数已经去世,二代以后的与本地的居民在生产、生活、习惯等方面已无差别。然而回顾这段历史,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事件中,女性承担了比男性更多的压力和角色转变,这些压力不仅来自家庭中的男性,还有移居地的社会压力,以及女性本身自我的压力,但她们却坚韧的度过那段特殊时期,成为家庭幸福重构的主导力量。半个世纪过去,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新生代的产生,“移民”这个词也很少在当地人中提起,而当年的“移民”的后代也与本地人建立各种关系,还有很多人也走出家门,到外地工作生活,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移民,但在这个历史的迁徙中,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女性对家庭关系重建的影响力值得我们深思。(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