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3-05 14:40: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基础医学的意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基础医学的意义

篇1

免疫学是21世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是医学中比较前沿和基础的科学。近年来,随着我国免疫学的发展,其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得到国际重视和认可。基础医学免疫学的发展,有助于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医学问题,加快患者的康复。基础医学中的免疫学呈现出欣欣向荣发展的趋势,需要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1免疫学基本介绍及相关应用

免疫包含着“免除疫患”的意思,免疫学是在对生物体对抗物质免疫应答性及其方法的科学。免疫应答能够使机体对抗原产生刺激,也是对抗原物质进行识别和排除的一种生物学过程。一般情况下,这种生理功能对机体是有益的,能够产生感染等维持机制平衡的免疫保护作用。有时,当免疫功能出现失调时,就会对机体产生一些有害的反应和结果。从建国以来,免疫学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一些免疫产品相继涌现,对我国一些疾病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中国目前已经基本消灭了天花、鼠疫等传染病,并且类似麻疹、破伤风传染病也大大的减少。基础医学中的免疫学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体系,在实际的发展中也有独立的方法。它为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手段和方式。最初,人们用免疫学来对人们的血型进行有效的区分,在对植物毒素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免疫学技术。近年来发展的一些新技术,也为生物学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手段。

2免疫学总体发展方向

2.1免疫学研究更加广泛:从基础医学中的免疫学发展来看,免疫学已经从对细胞的研究深入到对分子和基因水平的研究,免疫学开始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它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热点。例如:新型免疫细胞的发现及其功能的调节,免疫细胞的发育、功能调控及信号控制机制。新型分子的发现及其结构的研究对疾病治疗的意义更大。基础医学中免疫学的发展,对临床起到了积极的意义。2.2免疫学与多种学科相交叉:免疫学和其他多种学科交叉,有效的促进了免疫学和其他学科的共同发展,例如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的交叉,使得研究者能够更好的研究免疫反应、识别之间的机制,有助于加快对多种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免疫细胞的发育以及结构功能都是分子生物学等的研究模型。

3近几年免疫学项目的进展

3.1免疫识别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对TLR免疫信号调控机制进行了解,能够发现其通过结合抑制了磷酸化解,从而增强TLR和RG信号的产生。这是首次对蛋白质可以抑制并增强细胞因子的抗病毒。这一成果的发现,意味着在对病毒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单一的分子作为支撑点,在加强治疗疗效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抑制损伤。3.2抗原提呈细胞的免疫识别和调控:目前,我国学者发现了对免疫应答负向调控功能的突状细胞,并且进一步的证明了DC的调控功能只是存在于分化阶段,对于不同的亚群以及基质微环境和接受到的刺激调控等因素,提出了更加成熟的突状细胞在基质微环境中再分化从而形成新型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观点。对基质细胞微环境的发挥和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使其验证了“基质微环境免疫自稳”学说。3.3免疫信号转导机制与疾病的关系:目前,免疫信号转导机制和疾病的关系是免疫学研究的重点领域。我国的许多学者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抗病毒信号通路研究方面,发现了一个接头蛋白位于线粒体外膜,其在和RLR受体结合后,通过招募其他的蛋白分子刺激下游信号使其转变为通路。我国学者从人树突状细胞出发,率先克隆了一个新的分子,“死亡抵抗蛋白”,通过进一步的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帮助机体有效的抵御病毒,防止感染。

4免疫学发展的建议

4.1坚持研究特色,创新技术:我国基础医学中免疫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进步,但是和先进水平相比仍旧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我国的研究水平,就需要对免疫学的技术和机制做出一定的创新,加快理论的研究,制定明确的而目标。要针对现当代世界的研究状况,瞄准着眼点,集中力量,实现重点突破。这不仅能够取得一系列的成果,而且能够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从而使我国的免疫学能够有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4.2解决实际需求,开展医学研究:在基础医学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有一些进步,但是利用基础所取得的成果可能会使相关疾病做出预警,实现早日预防,最终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有利的支撑。从我国基础医学的免疫学方向出发,将临床工作与研究的方向相结合,更加能够实现对生命的动态化整合和转化,实现分子、细胞之间层次的转化研究,使基础免疫疾病得到相关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我们能够看到,临床免疫学也出现了一些的问题,像感染、肿瘤问题以及一些特异性治疗措施的实施,相关生物制药也需要基础免疫研究的发展。4.3加强交流合作,提高队伍的组织性: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更加重视。要想真正的促进免疫学对基础医学的作用,就必须加快利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通过一系列的相关学科相结合,从而更好的实现强强联合,达到技术攻关。通过相关转接进行技术攻关,共同探讨,更好的提出一些实际的解决办法,制定免疫学发展的目标以及技术路线,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深入到免疫学的研究中。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的利用各单位之间的优势资源,对一些计算机平台进行运用,提高队伍的组织性。

5结语

随着当前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有望在免疫学中取得新的突破,为我国治疗一些疾病提供理论支持和思路,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在国家中的地位,同时为我国生物技术发展提供科学化的指导,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祁灵.华东师范大学免疫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陈芳伶.中医免疫学的构建[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篇2

基础医学课程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我国在临床医学类专业上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依旧为前苏联的结构式课堂教学,在校期间,学生要学习40多门专业课程,且各个课程之间缺乏关联,且教学内容繁重和存在重复,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的不关联性和枯燥性,实际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临床教学中的基础学科为基础医学教学,它是进行临床诊断和操作的根本依据。然而,目前的基础医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缺乏临床实践,对于学生及以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隐患。

一、基础医学教学的现状

(一)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实际脱节

目前我国的医学教学课程中,同学们作为新生步入课堂,在学校学习的五个至六个学期的时间,大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性的内容学习,大部分的时间也仅仅被局限在黑板之上,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解剖学中接触到的人体标本外(而这类具有实践意义的课程,实际上课次数也是相当少的),对于此外的病情等并没有具体的接触,更无从谈起与其他病人的接触,同学们唯一可获得的,现实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和病因等,大都仅仅是凭借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描述或参考教科书的形式来产生模糊的印象[2]。因此,理论课程与临床实践的脱节现象,注重理论而轻视实践的做法,愈发突出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诸多疑虑,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良好结合,就无法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即便可能是遇到较为简单的病情等无法有效的运用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可想而知,当遇到稍微发杂的病情,对于学生来说更无从着手,这无论对于病人还是医护人员,都是非常不希望遇到的情况。

(二)基础医学的教学课时少

在调查的几家医类学校中,我们发现目前大都开设的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课程数量较少,这也直接的导致了理论无法和临床进行适时恰当的的相关实践结合。虽然目前大部分的医学课程和课时随着高校改革的进行而进行了缩减,然而我们知道,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课本的知识内容点等,却没有因为课改的缩减而缩减,个别情况反而越来越多[3]。新课改的目的虽好,减轻学生的负担,但是现实却背道而驰。一方面,缩短课时不减课程内容的做法,对于学生无疑意味着,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内容,另外一方面,原本一节课的时间并不多,老师现在需要利用更短的时间,讲解与之前一般的内容,有些甚至需要讲解更多的内容,这对于老师也是一种教学负担,且效果我们可想而知,往往是,作为老师不得不牺牲一些知识要点,对于知识的讲解和分析也不会那么的充分和全面,对于课程要点等原本需要着重精讲的内容,有些甚至不得不精简一笔带过,这对于老师他们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对于学生,某些知识要点的遗漏等,对于日后同学们技术的掌握,都有很大的影响,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

(三)师资问题导致基础与临床脱节

以往的基础医学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教师一般都来自一线,他们大都是在临床实际医学中等都有丰富的经验,遇到的问题等都比较多且复杂,正因为如此,诸如此类医生,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是往往能够很好的将学生们日常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操作等进行很好的总结,并且将这一总结经验很好的传达给同学们,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虽然不能得到多次的时间操作的机会,但是通过聆听诸如此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医护人员的现场教授和分享,同样可以达到直观有效的基础医学教学,对简单或复杂病情的处理和应急处理有很好的概念和了解[4]。而现今的医学院校所选用的基础医学教师大多数来自临床医学等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往往接受更多的是理论知识上的教育,而实际真正给他们的临床亲自操刀的机会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这样势必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理论知识教导,缺乏与临床结合而形成了脱节现象。除此之外,导致基础医学教学中基础和临床脱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目前的基础医学师资所具备的知识构架并不完善。基础医学师资所掌握的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都来源于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积累,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的不断更新,过于老旧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已无法适应当代人的需求,再加上教师过多的投入到基础科学的研究,对于现代化先进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新发现等知识的积累并不足,所掌握的的技能,也只是过多的徘徊在医疗基础上,不够超前的思维和自我学习能力,这一系列现象的存在都导致了基础医学教学中基础和临床的严重脱节[5]。在基础医学教学的师资中更是存在跟医学专业无关的生物类专业的教师,他们教育的侧重面更多的是与自己所学内容有关的,偏生物方向,可想而知,对于医疗医学等内容,他们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更不用说临床经验,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的严重缺乏,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引入临床医学进行教学。

二、完善基础医学教学的措施

(一)调整现有课程设置,增设临床课程

通过调整现有的课程设置,在基础医学教学课程学习的同时适当的增加临床见习课程能起到以下三种作用:1.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和患者接触,及早了解患者的感受,可邀请临床医生来讲解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一些内容,同时也可通过观看临床医生的操作流程来增强学生的认知度和责任感。2.在基础理论、解剖和生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不同的临床见习,来有效的加强医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3.增设的临床课程能增加学习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解剖学课程中的门静脉对应有三条侧枝循环,当发生肝硬化时,这三条侧枝循环的静脉会出现曲张现象,假若学生能通过临床实际接触到肝硬化患者的脐周静脉曲线,则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二)调整师资配置,提倡基础临床教师交叉上课

在医学院校中进行教学的基础教师和临床教师都存有弊端。基础教师的长期理论教学中缺乏实际临床案例,而临床教师由于长期临床工作而对基础理论意识浅薄[6]。医学课程来自临床实践,医学基础课程的目的在于服务临床,是后续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因此,为加强基础医学教学和临床之间的联系,应加强基础医学教师的临床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创建基础和临床教师的双向教学模式。基础教师定期从事临床工作,以具备治疗和处理医疗事物的基本技能,掌握新的临床技术。通过自我临床经验的丰富,将亲身经历增加到基础课程教学中,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基础教学质量。而对于临床教师则应定期参加和专业相关的基础教学培训或科研,以加深和巩固自我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将临床医学知识与基础医学知识充分结合。如哈佛医学院中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师的职位中就设立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职位,保证了临床医生来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教学课程,能最大程度上的加速学生对基础医学的掌握,同时也能促使教师的科研选题范围拓宽,针对临床需求进行研究方向的选择,提高科研成功的实用性。

(三)强化教材的基础与临床练习,增加综合性实验和案例分析

现今的大部分医学类专业的教材的编写重点大都是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缺乏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的教学。因此,在基础课程教材中应增加与临床关联、病例分析的内容,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讨论的案例式教学,可增设《生理病理学与临床》、《病原生物学与临床》、《免疫学与临床》及《生物化学与临床》等课程,在传统基础医学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将不同学科进行整合和渗透。除此之外,在教学课程中应增设含多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并进行思考。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将从动物实验所得的实验指标与人对应的病状、体征和检验指标进行比对,发现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处,从中得到启发。

三、结束语

事实证明,为了更好地进行基础医学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和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与较强的工作能力,培养综合性素质的医学人才,应将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实际相结合,通过在基础教学中增设临床课程、加强基础医学教师临床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及强化教材的基础与临床练习,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临床问题以有效的开展基础医学教学,大力提倡和鼓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学长和学姐,每年返校,与师弟师妹分享临床经验,增进彼此感情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新一代的医护人员,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在与现代先进的医疗医学技术的脱节上,学校可以加强与医院之间的合作和联系,经常性的聘请在医学方面,具有一定建树的先锋人物,对同学们进行一定的分享和技术经验总结。帮助同学们开拓视野,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医学学习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最终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志武,郭岩,沈玉先,等.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2):1054-1056.

[2]刘军,郑碧英,赵祖国,等.基于实际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6):464-466.

[3]李萍,姚晓爱,姜涛.思维导图在内分泌临床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6):472-474.

[4]宫丽平,刘玉婷,杨慧,等.病理学病例讨论库建设及教学应用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4):269-271.

篇3

目前中医药院校基础医学课程大多还是承袭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机械照搬西医临床专业基础医学的课程体系,即以学科为中心,按医学科目进行教学,各个知识点分散于不同的科目中。课程设置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在大一、大二阶段分别讲授。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科各自的独立性、系统性,而同一器官或系统的形态与功能、生理与病理等知识本是相互联系的,孤立地依据某一门课程难以阐述透彻,影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因此这种忽略医学知识整体联系的传统模式在教与学两方面都存在明显弊端。在教师方面,各课程通常各自为阵,基于本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难以完成知识点的有机衔接,无法给学生勾画出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体系。各课程教师为便于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都必须做承前启后的铺垫,这又导致了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无序重复,另一方面是课时不足的尴尬局面。在学生方面,由于缺乏对基础医学课程体系的整体了解,在单个课程中学习某个知识点时,态度消极、被动,对所学基础医学知识理解不透彻、掌握不牢固,对后续临床各学科的学习起不到应有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学习模式使学生的思维易于局限在某个专业范围内,对医学整体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降。教学内容的无序重复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效果,学习耗时长、效率低。有鉴于此,必须对基础医学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探索出一套适合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基础医学整体知识的掌握,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为造就专业水平高、动手能力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服务。

2改革的对策

2.1变革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改变原有按医学科目进行的传统教学模式,结合临床实际需要,采用以系统为主线、形态和功能阐述相结合的新的横向教学模式。即将分属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组织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按系统进行整合,构建新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进行横向教学。新模式不再以课程为单位分别安排教学,而是以系统为轴线,各科目教师穿插授课,着力为学生勾勒出基础医学的整体知识体系,使基础知识真正服务于临床实践,让学生提前对临床知识有直观的了解。以泌尿系统为例,在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里,我们首先让学生明了肾脏的位置、形态,这部分知识由解剖学教师讲授;继而由组织学教师和生理学教师阐述肾脏的生理功能,包括肾小球的过滤、尿液的产生过程;最后由病理学教师讲解肾脏的常见病变,如尿毒症形成的机理等。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当我们完成泌尿系统中肾脏的讲授时,学生对肾脏这一人体器官的位置、形态、生理以及常见的病理表现都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这种从解剖、组织、生理、病理等课程横向同时进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与临床相关联的知识,而且便于各课程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防止了重要知识点的遗漏,同时也避免了授课内容的不必要重复,减少了课时数,为学生赢得了更多讨论与自主学习的机会。

2.2整合教学内容参考国外教育界倡导的融合性学习(blendedlearning)模式,从宏观的角度综合考察课程体系,站在整体的高度整合基础医学各学科知识,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组织学等各课程内容按照结构-功能-病变的主线进行横向融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块,即基础医学教程。新模块分为理论与实验课两大部分,其中理论课程包括基础医学教程导论、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上)及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下);实验课包括基础医学形态实验与基础医学机能实验。通过整合,使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实现形态与机能、宏观与微观、正常与异常、生理与病理等多种知识的综合”。新的教学模块强调整体意识即完整知识结构的构建,淡化了学科界限,使教学内容体现学科群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重组与综合,对基础医学课程内容进行整体优化与改革,避免了传统基础医学教学模式中常见的内容重复及相关联知识点衔接不充分等弊端,实现各学科间的有机衔接。这种整合体现了基础医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掌握,也强化了知识的整体性和实用性,缩短了基础医学的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未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讲授法为主的同时,融合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设计一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带领学生参观解剖形态陈列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体结构;指导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完成各种实验等。这种采用多专题和重讨论,将演示、参观、实验等方法有机融合起来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言堂式的沉闷讲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能主动围绕专题积极讨论,活跃思维,深化思考,提高了学习效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网络化学习相结合,即将视听媒体、计算机辅助的学习方式与运用粉笔的传统学习方式相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地观看结构图,并指导学生利用相关网站拓展获取知识的途径;同时在我们自己构建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展辅导与答疑,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这一系列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促进了教与学的融合,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又大大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优化了教学效果。

3教学效果评估

3.1授课对象及教学模式授课对象为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级五年制本科中医学专业精诚计划实验班、普通中医班,精诚计划班35人,普通班41人。精诚计划班依据整合后的教学模块“基础医学教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进行横向教学;普通班采用传统的以课程为单位的一般教学模式。以泌尿系统为例,传统教学模式所用课时数为27,教学内容包括:泌尿系统的形态结构(组织学、标本实习、大体形态,9课时),由解剖组织学教研室承担;尿液的生成与排出(6课时)、尿液的生成与排出实验(3课时),由生理学教研室负责;泌尿系统病理(9课时),由病理学教研室完成。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所用课时数为18,教学内容包括:泌尿系统的形态结构(3课时),由解剖组织学教研室承担;尿液的生成与排出(9课时),由生理学教研室负责;泌尿系统病理(6课时),由病理学教研室完成。需要说明的是,传统教学模式按学科安排教学,上述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负责的教学内容分别在各自的学科中横跨2-4个学期完成;而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强调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因此上述教学内容横向整合在同一个学期中完成。

3.2测试方法在完成一个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教师组织该系统的病案讨论,学生进行综合性实验。在该系统的教学过程全部结束两周后,对学生进行测试。选择该系统最重要的知识点作为测试内容,学生采用口头表述或者书面作答的形式完成测试。3.3测试结果以泌尿系统为例,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泌尿系统各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如下。

3.3.1肾的形态结构成绩测试结果精诚计划实验班:达标5人,基本达标23人,未达标7人,达标率80%;普通中医班:达标9人,基本达标22人,未达标10人,达标率76%。经χ2检验,χ2=1.228,P>0.05。两种模式下肾的形态结构成绩达标率无显著差异。

3.3.2肾小球的滤过过程成绩测试结果精诚计划实验班:达标7人,基本达标20人,未达标8人,达标率77%;普通中医班:总人数41人,达标5人,基本达标26人,未达标10人,达标率76%。经χ2检验,χ2=0.905,P>0.05。两种模式下肾小球的滤过过程达标率无显著差异。

3.3.3尿液的排出过程成绩测试结果精诚计划实验班:达标5人,基本达标22人,未达标8人,达标率77%;普通中医班:达标5人,基本达标25人,未达标11人,达标率73%。经χ2检验,χ2=0.193,P>0.05。两种模式下尿液的排出过程成绩达标率无显著差异。

3.3.4尿毒症的病因病机等成绩测试结果精诚计划实验班:达标4人,基本达标19人,未达标12人,达标率66%;普通中医班:达标4人,基本达标20人,未达标17人,达标率59%。经χ2检验,χ2=0.417,P>0.05。两种模式下尿毒症的病因病机等成绩达标率无显著差异。两个班级的达标率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但采用改革后新模式教学的精诚计划实验班总体成绩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普通中医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章节的测试结果亦如此。

4新模式取得的成效及尚待完善之处

篇4

情景式模拟教学指教师紧扣教学任务,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性设计情景,学生扮演情景角色,完成情景模拟过程的教学方法,属于新型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具备时效性、趣味性及操作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岗位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1]。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教学水平逐步成熟,社会对于医学教学的要求更为严格。现有基础医学的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低下,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情景式模拟教学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我校112名基础医学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其中,两组学生的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最大者25岁,最小者19岁,平均年龄为(23.7±15.4)岁;②观察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最大者25岁,最小者18岁,平均年龄为(23.2±15.1)岁。两组学生在一般Y料上对比基本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意义。两组学生均知悉此次实验内容,并签署实验同意书。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给予常规教学法,观察组学生给予情景式模拟教学法,即:(1)模拟资料;某男性患者,年龄55岁,存在超过15年以上的饮酒史,每日2餐饮酒,每餐2两,口味偏咸,家族存在脑出血病史,临床表现为反复性头痛头晕,超过30日。体征为呼吸每分钟20次,脉搏每分钟96次,体温36.5摄氏度,血压180/110毫米汞柱,面色红润,体型微胖。(2)课前准备;教师发放详细体征表格,设计模拟教学流程,制定模拟教学方案。(3)教学;教师以多媒体技术为切入点,提出情景模拟教学主题,告知情景教学规则及流程,以10人为一组,分析模拟案例,确定模拟角色。同时,把控整体教学节奏,适度讲解部分理论知识,加深教学印象。

1.3判定标准

经模拟教学后,对两组学生开展理论知识试卷考核,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2]。其中,高过85分为优秀;低于85分,高于75分为良好;低于75分,高于60分为及格。总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

1.4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X(―)+S)为计量资料,2组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2组对比采取χ2检验,P

2.结果

经对比分析后,观察组学生的总优良率为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3.21%,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在基础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情景式模拟教学法的效果良好,弥补原有教学方法的不足,有效提高考核成绩,具备显著价值作用。其中,情景式模拟教学法属于仿真模拟教学法,具备时效性、趣味性及操作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岗位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较于常规教学法,情景式模拟教学法的优势显著,最大程度激发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形成知识结构体系,缩短理论知识过渡临床实践的时间。有学者经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此类教学法的评价高,能简化教学流程,弥补原有教学方法的不足,加深学习印象,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同时,情景式模拟教学法真实再现疾病临床表现,重视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便于解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基础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情景式模拟教学法的效果良好,弥补原有教学方法的不足,有效提高考核成绩。。因此值得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及应用。

篇5

1 医学专业认证的起源及意义

教育认证是指由指定的专门机构、采用既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医学教育机构或培训项目进行审核与评估的过程。医学专业认证制度缘起国外,2001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经过世界卫生组织(WHO)批准,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与此同时,国际医学教育学会(IIME)也制定并颁布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标准。

医学专业认证对医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是医学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通过认证,对医学院校教育进行全面地“诊断”,肯定成绩,查找差距,从而明确医学教育的改革方向,从而加强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完善专业结构,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发展。另一方面,专业认证是医学院校教育走向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高等教育质量互认的主要依据,只有能实现教育互认和人才的国际互认,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医学教育进入国际医学教育的发展平台。

2 医学专业认证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为了提高我国医学教育的质量,提升我国医学人才的竞争力,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2002年教育部召开“医学教育标准”国际研讨会.学习和研究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同时委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组建了“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组”,课题组于2005年完成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起草工作。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此标准成为我国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主要评价标准。2008年教育部组建医学教育认证机构,成立了“医学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并开始进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试点工作。2009年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医学教育认证,保证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建立政府、社会和学校有机结合的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目前有8所医学院校开展了临床医学认证工作,前期认证的学校如表1。

二 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的教学及改革情况

桂林医学院是地方性的以教学为主的教学型本科院校,2006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学校,基础医学院承担全校所有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以及教学改革有着良好的基础。目前承担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省厅级教研、科研项目50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教改课题45项。近年来发表科研论文220篇、教改论文97篇、核心论文160余篇、SCI等国际期刊论文40篇。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们认真学习专业认证标准,主要围绕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1 课程整合:在原来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基础上,开展课程整合及系统模块化教学

第一,基础医学课程内部的整合。2010年我院启动了以器官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整合,在2011、2012级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班进行改革试点,按照由宏观到微观、正常到异常进行整合,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三门整合为人体形态学。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三门课程整合为人体机能学。新的课程体系以系统整合为基础,打破传统学科链接不紧密的弊端,更好地融合了基础学科之间的渗透与重组,这样使学生能够综合而完整地把握各个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贯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二,将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相关课程优化整合。在2011级全科班、2012级全科班进行“系统模块化”教学,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整合基础和临床师资,打破传统的由基础到临床的传统模式,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知识,融合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让学生能够系统、完整地掌握疾病原理及其临床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同时基础医学课堂授课中引入临床病例,采用病例分析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同时采用将临床医生请进基础课堂的“双师型”教学模式,更好地融合基础与临床知识。

2 教学方法:从传统的理论讲授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多种形式的教学

第一,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我院从2009年开始启动PBL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1)师资培训——分别选派各学科骨干教师分赴汕头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医学院、武汉等大学取经,进行师资的培训。还请中山大学等校外教授来我院做PBL专题讲学。(2)宣传动员,选取试点班级。通过入学教育、师生座谈会等方式,在学生中广泛宣传PBL教学法,动员学生参与,最后选定试点班级。(3)开创性地重组了教学大纲——将全科医学教学内容分为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和系统整合模块3部分,全面改革。打乱原有的授课顺序,使之最终形成与病例配套的六个模块——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心血管系统基础与疾病、消化与营养、呼吸系统基础与疾病。

课题组向2011级全科班全体同学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42份,有效问卷42份。以下是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评价,如表2。

从以上可见学生对PBL教学方法还是比较认可的,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方面,有较高的认可度,这与PBL教学的目标是一致的。

第二,TBL(team based learning)教学,即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模式。以团队为基础进行课前预习和预习测试,课堂上以团队为单元进行讨论,并进行个人测试和团队测试。其优点在于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团队协作,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在2010级、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进行TBL教学改革,实验课上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以及课后的专题讨论分析,口头PPT汇报学生的实验分析报告,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和交流,最后教师根据小组的学习汇报情况做总结点评。改革后针对新的TBL教学模式,对602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学生的评价良好,如表3。

3 启动课程考试改革,实施多元化考试评价

考试是教学评价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既是对教学内容的复习巩固,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有效检验,是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为了更好地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为了更好地配合、促进教学改革,达到“以考促学”,基础医学院主干课程都进行了课程考试改革。

第一,考试形式多样化。由以往单一的笔试改为开卷、闭卷、笔试、口试等多种考核形式。

第二,成绩构成多元化。修改考核方案,心得考核方案的成绩构成包括:期中考试、单元测验、作业、实验报告、病历书写、实验技能考核、课堂表现、分组学习讨论汇报,如表4。

第三,期末考试试卷题型多样化。为了更好地考核学生理解分析、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减少了对记忆知识的考查,加大了对解决问题、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①主客观题比例调整:期末考试试卷中,加大主观题的比例,减少客观题的比例,建议主观题≥60%,客观题≤40%。②主客观题题型多样化:客观题多样化——改变单一的Al型题,为Al、A2、A3、A4、B型题各占一定的比例,且都有典型病例的题干。主观题也要多样化题型,将原来着重测量记忆性知识的填空题、是非题、名词解释三种题型,改为着重考核综合能力素质的简答题、论述题、病例分析、综合性试题。

考试改革工作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学生对考试改革的评价为满意。他们认为:“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我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了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与实际相结合,有助于我们对专业内容的掌握。考试改革更能使我们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加强实验操作能力。与实际相结合,培养了我们的自学能力和自主能力。”

三 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促进我院教学改革

1 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通过认证学习,老师们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当好学生的引导者。有2名青年教师参加中华医学会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授课比赛获得二等奖,6名青年教师获得学校授课比赛一、二、三等奖,6名教师获得区级教学软件大赛一、二等奖。

2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元化

采用开展小组讨论、问题引导、临床病例为引导、PBL、TBL等多样的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

3 教学改革热情提高,立项数目增加,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在认证期间和认证后,基础医学院获得自治区级教改立项7项,校级教学改革20项,发表敦改论文40篇。

总之,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过程中,基础医学院按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在结合前期教学改革基础上探索以器官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模式、以病例引导开展PBL、TBL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课程考试改革为抓手的评价体系改革,促进了我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素质大有裨益,为培养高素质新型医学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青,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体系的构建与未来发展[J].复旦教育论坛,2012,10(5):92-96.

[2]孙林青,尹金淑,吴健.参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推进临床医学教育改革[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2):207-209.

[3]郑少燕,杨棉华.以医学教育认证为契机深化医学教育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37-38.

[4]陈垦,冯建玲,杨建新,等.医学专业认证下我校临床医学本科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进[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6):2640-2641.

[5]赵琼、陈勤,对质量工程背景下医学专业认证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079-1080;1097.

[6]线福华,庞文云,贾建国,等.以《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为基础推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新进程[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6):4-6;12.

[7]陈季强,夏强,富丽琴,等.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6年总结[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73-75.

[8]郑少燕.从医学教育认证探讨医学教学改革[J].医学与社会,2010,23 (10).

[9]张彦通,韩晓燕,试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2005(1):43.

篇6

从课程上说,基础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从专业上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基础医学是包括生物医学基础在内的综合性学科领域,本专业5年制本科其主要任务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研究疾病的本质及防治的基础理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专业教学见习与科研专题训练,在获得学士学位资格后,可直接进入二级学科培养。完成全部学业课程考试合格,达到学校的各项要求者,颁发医学博士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医学博士学位。本专业3年制专科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基础医学先进仪器设备,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开展实验研究的能力,自主学习、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教学、科研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的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基础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本、专科分别是5年制和3年制。5年制本科培养临床医师,要求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诊治疾病。本专业完成全部学业课程并且考试合格,选修课达到规定的学分,符合有关规定者准予毕业,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本专业3年制专科培养适应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的实用型临床或相关岗位人才。

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中,是以学科为中心,各学科都过于强调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重要性。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的“专业”取向使他们失去了与临床教学交流与合作的驱动力和主动性。临床教师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但因为他们的学科本身更贴近于培养医生的目标,在教学内容选择和讲授上一些漏洞和偏差容易被掩盖,所以在教学中的偏离与失误不那么引人注目。由于医学教育中基础与临床教师缺乏交流与合作,而且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循序渐进式教学法习惯,导致学生接触临床晚,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加强基础课程与临床知识的教学结合,形成新的医学教学模式,是当前医学教育的紧迫要求。

具体来看,在传统医学教材编写过程中,单一学科教科书的内容都是围着本学科的知识打转,对医学教育整体教学内容缺乏全局性考虑。在基础学科的教科书中,基础的味道愈来愈浓,也愈来愈“纯”,而与临床的联系却愈来愈少。在临床学科的教科书中,新的临床诊治内容也是有增无减,但与基础学科的联系只是作一些轻描淡写。学生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完成全部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之后才能真正接触到与之相关临床教学内容,这就人为地在基础与临床教师之间形成了一个时间上隔离,从客观上阻碍了基础与临床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三、对策与建议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的脱节是由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材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因素所造成的,所以,探索加强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交融与合作的有效新途径需要从这些综合因素考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篇7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2-0082-03

一、引言

民族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学传统的媒体教学方式多以文字、图片、声音或视频资料出现,必要时加以课堂展示医学实体模型,满足教育课堂的需要。而传统的教学模型具有价高、易损、不便携带、不能修改、同规格模型数量少等不足,应用计算机软件结合多媒体技术建立基于三维技术的虚拟模型资源,则可以克服传统教具的一些缺点。因为实体模型虚拟化采用了三维数字化技术、高分辨显示的科学可视化技术,能够在常见的显示器屏幕呈现逼真的虚拟场景,并能使用户与场景进行实时交互,感知和操作虚拟对象,成为现有教学模型较好的辅助资源新形式,使学校的实体教学模型分别存在于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实现虚实的有机融合[1],互为补充,各自发挥优势。我们进行初步研究和探索的教具涉及基础医学的多门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民族民间医疗技法,在此简要介绍教学模型三维虚拟化的必要性、一些实例和做法,希望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教学模型资源三维虚拟数字化实践意义

首先,可以在教学使用中部分取代实物模型,从而消除了实物模型因体积或重量造成的携带不便的缺点。另一方面,传统的实物教学模型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老化、变色并且不能够修改,把这些实物模型仿真现实数字化是科技时代不断进步的需要。虚拟模型还可以起到保存部分稀缺资源的作用,如人体胚胎发育标本,当前购买的途径越来越少,通过三维虚拟处理可以延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其次,医学教学虚拟模型可以载入网络,改变以往课本上只是平面图片模型图的单一学习媒体,弥补传统教学模型的局限,扩展模型教育活动空间,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虚拟模型有生动的三维表现能力、更强大的交互能力,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为场景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教学改革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内容展示形式[2]。

再次,结合民族医学院校的教育条件,开展教学模型资源三维虚拟数字化实践,进行教育资源本地化建设,挖掘本土潜力,更好发挥本土资源优势也是很有意义的。3D技术是近十几年来兴起的新媒体资源,尚未十分普及,学校的技术环境滞后于时代,因此,我们开展教学模型资源三维虚拟数字化的实践与应用,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技术视野与经验, 接触逼真体验和基于自然的人机交互,有益于他们未来对现有基础的超越与创新,也为今后教育技术研究工作做些有益的探索。

三、教学模型资源三维虚拟建模技术实例设计与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应用于教学模型的三维虚拟场景可视化制作技术逐渐增多,最终主要有WRL、FLASH等格式和JAVA环境应用格式,这些格式都很方便在网络中应用共享。

而虚拟现实三维建模技术中,主要有基于几何模型的三维建模技术和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技术两种。基于几何模型的建模技术是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用多边形构造虚拟对象三维几何模型,然后进行纹理映射、模型的可见消隐和控制参数的设定等。基于图像的建模技术是利用照相机采集的静态图像或摄像机采集的动态图像作基础数据,经过图像处理生成仿真的三维模型。此建模方法需要高性能的照相与摄影装备,比较适合于真实自然场景的仿真[3]。

案例一

利用三维建模软件3DMAX和VRML语言完成虚拟胎儿期(人体发生第4~8周)圆柱体胚体的设计实例,其交互性及沉浸性有利于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和学习。具体的设计方法和实现途径如下:

(1)利用3DMAX制作管状体3个,为使它们能互相包含,注意各个管状体的内径和外径高度的设置输入数值有机衔接,分别输出为WRL格式的三维部件。

(2)在VrmlPad编辑软件中引用调入上一步生成的WRL格式部件,并调整好三者的位置关系。

(3)在VRML编辑工具中找到中小管状体,分别增加PlaneSensor节点,结合translation_changed事件,调整并测试对应管状体,用鼠标拖拽被感应的管状体时的移动范围,最终形成整体结构和操作具有一定教学内容意义的模型(见图1)。

案例二

基于图像的建模技术生成WRL格式的虚拟场景。由于实际的教学实体模型很多是非对称结构的,需要综合应用一些3D建模软件开发制作。

(1)使用数码相机抓拍物体、人物或场景,利用类似PhotoModerler Pro之类软件将照片转换成初步的三维模型(见图2)。

(2)在对模型有了整体的了解之后,借助强大的3DMAX进行修改整合完成模型的建设(见图3)。注意灵活运用3DMAX中的基本几何体建模、扩展几何体建模等三维建模技术[4]。

(3)把制作的3D模型载入三维浏览器中(普通浏览器安装如Cortona或BS contact程序插件,或在PPT中的控件工具箱点选BScontactVRML control对象),即可体验生动的三维表现能力和强大的交互能力(见图4)。

四、实体教学模型虚拟化建设与整合

教师在针对教与学制定教学设计、选择教学资源方面很有发言权,所以我们与一线教师主动联系,让他们提供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模型,由我们制作成三维虚拟模型后再交给教师应用于实际课堂辅助教学,学生反应较好,这也提高了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更多的教师参与到项目建设工作上来,让项目建设得以有效持续开展。另外,整合已经建设的三维模型形成一个专题网站,网站放在学校中心机房服务器,方便师生的浏览与调用,成为师生教学的辅助资源,也成为教师参加各级教学课件、软件比赛交流和撰写教研论文的特色资源。

例如在整合三维模型网站环节,我们结合360°可环视FLASH技术,制作成“实体教学模型虚拟馆”的新颖虚拟样式,突出网站虚拟特点,用户可以自由操纵场景位置并点击模型图案进入所选模型的三维展示页面(见图5)。

五、总结与展望

虚拟3D模型良好的拟实性可以弥补传统实体教学模型的一些不足,用户可以通过IE浏览器与场景进行实时交互,感知和操作虚拟对象,逼真感受到这些数字模型教具的存在。通过虚拟场景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为学生营造出形象逼真的学习环境,活跃思维,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形成有利于知识意义构造的学习情境,使课堂得到优化。

目前本项目的部分成果已初步构建原创微3D网站(http://210.36.228.39/wei3d),以供用户通过网络随时在线调用,还分别置入基础医学的多门精品课程,并发放给基础医学多个教研室的教师近百个三维模型供实际教学使用,在相应内容课件里嵌入项目相应的教学模型虚拟场景,实现师生对实体属性的感受性需求[5],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但距离满足师生对虚拟现实世界的要求还很远,还有许多关键性的技术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张立新.两种世界两个课堂[J].中国电化教育,2009(6):7-9.

[2]刘洁,解继胜,王金花,等.虚拟3D胚胎模型在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2,35(3):405-407.

篇8

作者简介:栾希英。

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卫生人材。在2002年我国出台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指出本科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卫生保健系统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是整个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个阶段。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反映了医学教育面对的国际趋势、国内环境和社会期待,为各医学院校制订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建立自身教育评估体系和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为此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成为医学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基础医学教学方法改革备受关注,尤其是PBL、CBL等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被广泛采纳。然而,目前的基础医学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1]。鉴于此,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开展了以课程为核心的系列活动式教学方法改革,旨在探索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辅助教学方法。

1活动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特征

活动式教学的思想基础来自于的科学认识论、实践观。在教学中重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通过活动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其目标是“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包括学生对社会、自然、他人、自己及科学认识的过程中养成的诸多情感目标;强调以开放性、自主性、创造性及综合性的外部操作技能为主线的训练,以加强内、外技能的有机联系,促进内部技能发展的技能目标;在问题解决中获得新知识、发展高级智慧的认知目标。活动式教学的内涵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以“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教学指导思想,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建立自主学习模式;设置具有问题性、策略性、情感性和技能性等程序性知识为基本学习内容;强调知识学习以获得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对概念、原理的学习追求与教材相一致,同时注重学生形象思维、演绎思维及直觉思维的培养。

2活动式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推广价值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包括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使医学本科毕业生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要求本科临床医学毕业生不但要具有能力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而且能够在日新月异的医学环境中不断更新知识、提升医学业务水平,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医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教育培训和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同时国际医学教育标准中明确指出,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由此可见,如何改革基础医学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基础医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尤为重要。

活动式教学的主要教育学基础是主体性教育理论和自我教育理论,侧重主体的自我意识、自我认识和自我学习与发展。目前,多数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教学方式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对于学生情感能力、思维能力及技能培养存在着诸多弊端,远不能达到医学生培养标准要求。而活动式教学首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可以通过活动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思维和操作共同参与,是理论和实际结合、想象与运用结合的过程,能够促进医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日后对临床病例的综合处理能力的培养。其次,活动式教学通过课上课下的组织与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通过与教师、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可实现对其临床沟通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最后,开展活动式教学是培养教师的良好途径之一,通过活动式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可以促进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设计,更加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学生能力培养的综合性,更好地实现医学生培养目标,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3活动式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设计原则

依据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基础医学教学应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开展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其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因此,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活动式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兴趣性原则:教学活动的设计既要考虑到基础医学各门课程的学科特点又要注重各门课程知识的衔接性及与临床课程学习的关联性。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必须在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基础上,突显每个教学活动的兴趣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培养学生对医学的浓厚兴趣。

贯通性原则: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把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整体设计,使其贯通于整个基础医学教学过程。因此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通过不同学科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多方位综合培养。

探究性原则: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是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在其日后从医生涯中居重要地位。在课堂讲授式教学中我们提倡通过启发式或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但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活动式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通过主题设计,让学生积极调研、敢于质疑,经过分析凝练提出科学问题,通过设计方案解决科学问题,进而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自我构建和创新能力的自我提升[2]。

可评价原则:教学评价是实施活动式教学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适时恰当的评价,不仅能随时纠正活动进行中的偏差、完善教学内容,而且通过评价可激励学生、增加动力。评价应该以活动的主题性和达到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包括教学活动的目的意义、教学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实现及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4活动式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组织实施及效果

滨州医学院是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多年来一直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的育人理念,打造了“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毕业生品牌。树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推进教育的规范化、国际化进程,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尤其是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开展的系列活动式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3,4,5]。

4.1完善活动式教学的实施条件

学校非常重视教学研究改革的先导作用,突破原有“理论讲授-实验验证-模仿应用”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大胆尝试了系列活动式教学方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学校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将基础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合理组合,成立了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模块教学团队,加强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保障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将教学与科研实验室打通,成功获批了山东省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教学科研共享平台的建设强化活动教学实施中实验条件的保障功能。

4.2基础医学活动式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基础医学各门课程特点及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和知识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开展了以下系列活动式教学。

①在大学一年级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中,开展学生学习技能拓展讲课比赛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选课程内容进行自学,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课本及查阅相关资料,凝练主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制作PPT,进行讲解报告,经过多轮选拔比赛最后进行决赛。该活动的开展旨在实现学生对医学的学习兴趣,同时兼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②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提倡学生早科研,将生理学课堂延伸到学科研究室、图书馆、实验室和网络信息库等,在二年级开展了“走进科学、开拓创新”生理学读书报告会教学活动。该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基础医学知识出发寻找兴趣点、组成读书小组、查阅资料、撰写读书报告、凝练科学问题及制作PPT汇报读书成果等环节,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科研思维。

③针对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临床应用解剖学技能大赛”。该活动教学从以考查学生对标本的实际辨认能力为主的命题考试开始,逐步拓展为以考查学生临床动手能力为主,由学生自组团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进行人体解剖学大体标本制作,注重学生的实际临床动手能力培养,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基础与临床教学内容的融合,强调了临床应用能力的拓展,使学生尽早建立临床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④在学习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同时,开展病理学知识大奖赛,依据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大奖赛分单选题、多选题、抢答题、临床情景剧等环节,分预赛和决赛两部分。集知识性、趣味性、挑战性为一体,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病理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对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及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相关知识,初步理解疾病的产生及其机制;通过情景剧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

⑤以学生创新性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培养为主线,在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结合生理学读书报告会的结果,开展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设计大赛,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报告及教师的科研课题,凝练科学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科学问题,最后以论文形式呈现。比赛中,各选手通过PPT演示,对设计的实验从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工作基础、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汇报展示。通过质疑,答辩。最终选出部分优秀实验设计融入机能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实施。

4.3系列活动式教学的实施效果

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这一主题,近三年来我们整体设计,以系列活动式教学为载体,对学生坚持从基础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贯通式培养,在教和学两个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首先,通过学生学习技能拓展之讲课比赛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对医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基础上,强化对正确学习方法的掌握,对部分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有所熟悉。其次,通过临床应用解剖学技能大赛和病理学知识大赛,在加强基础与临床融合,深化“早临床”医学教育新模式的同时,实现了在医学生早期学习阶段职业素养、临床思维、团队协作、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全面培养。最后,通过生理学读书报告会和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设计大赛,使学生集知识点、兴趣点、探究点于一体,初步领悟了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除了科研意识的培养,学生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独立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

自开展系列活动式教学以来,学生制作的解剖标本有近百件用于实验教学示教,获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支持400余人,参与教师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工作200余人;撰写读书报告及实验设计报告500余份,发表科研论文8篇;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硕士研究生录取率稳步提升,总受益学生数达3000余人。

5开展活动式教学的思考

活动式教学始终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期间日臻完善,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临床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在实施活动式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有待改进的方面。

篇9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2(b)-0156-03

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教育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校内部的自我质量保障是核心,外部的质量保障也必不可少。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专业教育和专业人才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20世纪末,高等教育专业认证作为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手段以及人才国际化的重要保障被引入我国[1-2]。

医学类专业认证最早开始于2006年。《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于2004年初步制定,2008年颁布,并于2006年首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进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截至2012年底,有7所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认证。普遍认为,专业认证很好地促进了现代医学教育观念的传播与更新,促进了内外结合、多元主体参与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模式的构建与完善,促进了医学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整体的发展[3-4]。鉴于此,本文对《标准》的有关内涵进行剖析,对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进行探讨。

1 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标准》提出,“应积极开展纵向或(和)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对生物医学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应包括体现这些生物医学内容的整合课程等形式的课程”[5]。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强调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很少注重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教授时间相距较远,前期知识容易遗忘,需要重复讲授的内容较多;教学时数过多,教师、学生负担较重,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很少;前期教学不是以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和解决临床医疗问题为主要目的,学习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医疗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的课程模式之一。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按照“形态功能疾病药物治疗(药理)”的认知规律,将组织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按系统重组为若干个模块,采用模块式教学,如心血管系统模块:心血管系统的正常结构(宏观和微观结构,包括解剖学和组织学)正常功能(生理)异常结构(病理)异常功能的形成(病理生理)治疗(药理)。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按照系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授课学时,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需要克服的困难是:缺乏合适的优秀教材;需要打破现有以学科划分的教学单元—教研室,增加了教学准备和组织管理的难度;需要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6-10]。

2 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标准》要求,医学毕业生“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5]。

现行五年制临床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周学时为20~30,平均每天4~6学时,再加上学生的业余活动,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只需要被动的接受,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居于较次要地位。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力求涵盖书本的全部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有限学习时间,很少留给学生自学时间。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显然,这与当前医疗行业对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与《标准》的要求、与人才国际化的要求都是不适应的。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前提是要给学生学习时间。因此,必须修改课程计划,减少讲授学习,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可以结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进行,减少不同学科间重复内容的讲授。修改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主要由教师讲授。当然,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放任不管,而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设定学习目标和灵活的考核方式,教师做好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启发式教学

《标准》要求,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于教学方法,鼓励应用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启发式教学模式[5]。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有一致的要求。

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从古到今,在各行各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也不例外。然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只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还要有创新思维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医生也不只是凭经验、依赖实验室检测结果为患者诊治疾病,还要具有与患者、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以及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能够结合临床实际,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良好的医患沟通在患者身心恢复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当前,主要的教学改革有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资源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和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等[11-13]。这些模式各有特点,但共同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各院校、不同学科可根据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 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认证的关键在于专业教学是否满足学生毕业后进入该领域从事专业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否符合该专业资格证书或执照的申请条件。《临床专业标准》教育计划要求具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课程计划中明确实践教学环节。对医学基础课的要求是“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量的生物医学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为学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5]。

显然,基础医学主要是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打基础,一方面,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要从事基础医学教学、科研工作。而培养实践能力,满足工作要求的主要办法就是加强实践教学。在基础医学实践教学中,通常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应该不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同时要注重基础学科之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内容上的密切联系。因为一个实践问题的解决,往往涉及到多个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课程的知识。近年来,打破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的学科界限,设立机能实验学就是很好的尝试。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这三个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因此,既要合理设置不同类型实验的比例,又要打破学科界限,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5 加强学生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标准》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提倡教师将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组织科研小组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5]。这说明,《标准》要求学生多参加各种与医学有关的科研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除在教学实验中安排设计性实验外,还应鼓励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申请有关基础医学的学生科研项目,或参加基础医学教师的科研活动,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思维、方法和道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专业人才。但在参加科研活动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关注科研过程,关注科研能力的训练,而不是结果,毕竟学生的精力、基础有限,而且学习重点并不在于此。当然,对于学生的科研也应该有激励机制,否则,学生缺乏兴趣,培养目标难以实验。

总之,专业认证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经之路。现行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吸收国内外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建立新的课程体系,采用启发式教学,优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临床医学教育发展道路,通过常规化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国际化医疗人才[14]。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高[2012]4号.

[2] 袁东敏.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发展之路径选择—基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 12(4):86-89.

[3] 吴云,付丽.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207-209,220.

[4] 陈敏,邱伟华.美英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比较[J].复旦教育论坛,2013,11(1):92-96.

[5] 教育部,卫生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S].教高[2008]9号.

[6] 杨诏旭,何伟,路程伊,等.器官系统融合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65-67.

[7] 冷圣伟.趣味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138,141.

[8] 周新文,曹福元,晏汉姣,等.器官系统课程体系改革中基础与临床桥梁课程的设置和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252-253,272.

[9] 雍晓荣.多媒体教学法在五官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0):128.

[10] 何云,周晓帆,郝嘉.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例浅谈器官系统教学模式的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5):1057-1059.

[11] 赵万红,龚应霞,蓝星莲,等.药理学PBL教学实践与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8):997-1000.

[12] 蓝星莲,潘龙瑞,于龙顺,等.药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与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27-29.

篇10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56-02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人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1]。目前,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往往重视向学生传授医学专业知识,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然而,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在“生物―心理―社会”新型医学模式下,医务工作者除了能够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这对医学生的教育提出更新的挑战。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和教育家吴阶平院士曾说过,“一个好医生应该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艺术的服务”,三者缺一不可。医生的医德和人格修养是医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体现的是医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格特点。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医患关系呈现出日趋紧张的趋势,这不仅冲击着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稳定性,而且已成为导致社会不和谐的因素[2]。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发生医疗纠纷7万件左右,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社会因素、医患双方的认知差异、医患双方缺乏沟通。2014年8月10日湖南湘潭县一产妇因羊水栓塞死亡,引发广泛关注。在此次事件中,院方相关人员和患方家属沟通不够充分、院方应急处置机制不够完善是导致这次严重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此外,事后医护人员出于害怕等原因,离开手术室,留死者在手术台上的做法,缺乏对死者遗体的尊重,更加重了患者家属的不满情绪。一项对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调查显示,沟通欠佳是影响医患和谐的最主要因素。有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出不愿向患者多解释、不愿多倾听,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与情感交流,在与患者交往中也不太注重沟通技巧,因而会存在医生在门诊不愿意多听病人的病史,在病房使用简单或命令式的语言等现象。然而,针对上述问题,一味责怪或埋怨医生是有失公允的。我们从深层次分析中发现,出现上述问题与多年的医学教育体系存在缺陷有关,因为无论本科在校教育还是毕业后的医学继续教育,医学生和医生们几乎没有系统接受过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知识的教育及实践,而这些知识储备又与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医患沟通技巧密切相关[3]。由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对象是人,这种特殊性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医学院校要重视学生的医学基础及临床知识教育,更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医疗卫生工作岗位的需要[4]。

二、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理论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医学院校要将人文素质教育的系列课程合理整合到医学教育体系中,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就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形成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并重的新型医学教育模式[5]。高等医学院校可通过“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技巧”和“职业礼仪”等课程加强对医学生医德意识的培养。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使医疗卫生事业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同时患者的维权意识在逐渐增强,这些变化都要求医务工作者要相应地增强依法行医的意识,增强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能力。对此,高等医学院校应通过开设“法律基础”、“执业医师法”等课程,加强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学校教育阶段加强学生医、德、法并治教育,这样医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才能从容应对所出现的问题。

除了开设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外,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将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穿插其中。例如,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授课内容选用学科发展史上著名的科学家的事迹或者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启发教育学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讲到神经递质这个部分时,教师可引入20世纪初期德国科学家Loewi发现“迷走素”(即乙酰胆碱)的故事。通过17年的执着探索,Loewi终于在1920年首次成功地阐明了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很容易出现浮躁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在基础医学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这种科学家对知识执着追求的精神,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当然,这种渗入到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合理规划课堂时间。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环节。

(二)实验课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实验课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课的重要补充。作为多门基础医学实验课的实验对象,动物对医学发展的贡献不可忽略,因此,我们在实验课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善待实验动物,体现人类对生命的关心和爱惜。例如,在实验中合理限制动物的使用数量,规范手术操作步骤,优化实验流程等。这种对实验动物的人文关怀要从规章制度层面上逐渐渗透到医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中,使他们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就树立起爱护和珍惜生命的意识。基础医学的学习阶段,医学生还没有接触病人,实验动物是医学生首先接触的对象,珍爱生命,从正确使用和爱惜实验动物开始做起;严格规范实验动物的使用和操作步骤,培养医学生感受医疗工作的严谨和认真;实验结束后将动物处死后再统一丢弃,更是培养医学生尊重逝者的职业道德。

作为一门形态学课程,实验课在解剖学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尸体标本是解剖学实验课的主要教具。尸体解剖可以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学习医学知识是多少逝者的奉献,尸体作为曾经活着的人,尽管生命已经结束,但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大部分医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尸体标本时,会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教师应该对此进行细致耐心的解释,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在解剖学的实验课中,医学生应尊重尸体标本,满怀敬仰和科学的态度,认真仔细进行组织解剖,对组织碎片要妥善处置保管,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对逝者的尊重,践行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伦理道德观。

(三)其他形式的人文素质教育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高等医学院校还可以结合各种宣传平台,如利用广播、板报、校报、特色校园网等宣传先进人物的事迹,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例如,2013年,我校护理学院的李娟同学被确诊患有黑色素瘤。在李娟患病期间,学校利用各种宣传平台举办了“‘捐’‘娟’细流,你我同在”的募捐活动,为李娟同学奉献爱心。2014年2月28日,李娟因黑色素瘤不幸去世,按照她生前愿望,遗体捐赠给母校用于医学研究。李娟的大爱行为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了强烈震撼,报纸、网络和电视等多种媒体对李娟同学及其家人的大爱举动表示了敬意和感谢,对李娟同学热爱医学、献身医学的崇高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人民日报》以《生命虽逝 梦想仍在延续》为题,介绍了李娟的先进事迹。学生对于这种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典型事例印象深刻,学校可以利用正面的舆论和榜样的力量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服务患者、回报社会的意识。此外,医学院校还可以开设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讲座,聘请医德高尚的名医或专家为医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讲座;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仁心仁术”的思想品德,让“医者父母心”从口号变成医务工作者实实在在的行为准则。

三、小结

一位合格的医学毕业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医疗技能,而且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就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将有助于塑造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使其树立基本的医学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能够为患者提供医疗和精神上的服务。由于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中国古代把医术又称为“仁术”,高等医学院校应通过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基础医学教育期间就融入医学生的思想和学习中,从而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萍,柳亮,陈罡.在基础医学学科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J].右江医学,2006,3(1):93-95.

[2]周一思,李凯,黄俊,封国生.影响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院,2011,15(9):58-61.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64-02

“三明治”教学法(Sandwich教学法),最早是20世纪初在英国开展,这种教学法是指“实践―学习―实践”的教学方法,即理论学习和实践交替进行、相互结合,就像两块面包之间夹着一块肉的三明治。因此,人们常称之为“三明治”模式教育。“三明治”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不仅可以用于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也能用于具体课程的教学改革。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将“三明治”教学理念应用于医学小班教学。近几年来“三明治”教学在台湾地区逐渐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大陆高等学校也开始着手学习、引进、应用该教学法,以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全面发展服务,实施“三明治”教学法乃是今后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

笔者通过参加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举办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教学方法培训班”,学习并且体验了“三明治”教学法,认为可以将这种教学法应用于我校的基础医学教学中。

一、Sandwich教学法的基本课堂流程

“三明治”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小组讨论、交叉学习、汇报小结等环节,从而能够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以及探索新知识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是一种将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穿插结合的教学方法。

1.教师指导性开场:教师以小故事、图片或影片等作为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教师说明本次课的学习目的。

2.提出具体问题: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提出需要讨论的具体问题(一般为4~6个),科学合理的问题是Sandwich教学设计的关键和难点。

3.分组讨论:根据小班人数和问题平均分成4~6组,各组就某一问题展开学习和讨论,达成一致意见。

4.交叉学习:小组讨论结束后,重新组成新的小组进行讨论。在新的小组中,成员来自不同的问题小组,互相汇报,使每个组员都能了解所有问题的讨论结果。在此环节中,学生不仅要发表意见,还要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以加强对内容的理解;此外每个学生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他人负责,这样可以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交换各自的意见以完善自己的答案。

5.学生汇报:每组选派一位代表发言,汇报对每个问题讨论的结果。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教师小结:教师根据讨论汇报的情况已经大致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掌握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因而能围绕本次课的学习目标解析每个问题,并且进一步强化学习目标,还能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

7.总结和反馈:教师对本次课内容进行总结,也可根据情况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大家还可对本次课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馈,提出改进的地方。

二、Sandwich教学法的作用和意义

1.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Sandwich教学法强调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要在课堂中有所表现,必须要掌握更多的知识,所以会自主学习。课堂上交替进行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轻松愉快,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临床医生每天和病人打交道,需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Sandwich教学法要求互相学习,每位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习,还要负责辅导其他同学,通过这种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沟通,可弥补传统教学方式被动接受的缺陷,训练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和他人的合作能力,可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医学专业的教学要注重临床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Sandwich教学法中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必须分析问题的实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掌握重点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课堂的重点内容经过学生的讨论、交叉学习、集中汇报和教师小结,这样重复多次,能加深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牢牢掌握本堂课的重点内容。

5.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学相长。

Sandwich教学法要求教师钻研理论知识,课前认真撰写教案,课中合理安排,积极引导和严格控制学生讨论的节奏。通过Sandwich教学法的应用,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形成教学相长的格局。

三、Sandwich教学法实施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学生需要时间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当教师刚开展Sandwich教学法时,有些习惯被动听讲的学生会不适应。所以当我们尝试开展Sandwich教学法时,对学生要引导,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相关内容,阅读相关专业书籍,使他们慢慢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上课时对学生经常给予鼓励和帮助,调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

2.Sandwich教学法对场地有一定要求。Sandwich教学法限于20~40人的小课教学,目前,我校没有专门的Sandwich教学教室。所以可以初步在实验室和小教室中实践。

3.Sandwich教学法对教师要求高。Sandwich教学中教师有组织者、主持者和顾问等多重身份,一旦教师没有较高的能力与素质,最终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高校教师现在承受的科研压力较大,很难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投入大量精力。不过学校正在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让更多的教师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四、讨论

除了知识的传授,现代高等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关键环节之一。基础医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对基础医学的教学采用了P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整合式的课程模式或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方式等,这些教学方法有各自的优点,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和PBL教学法相比,Sandwich教学的学习目标简单明确,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交流、沟通,把握有效信息,摒弃“垃圾”信息,从而有效地克服了PBL教学中学生面对海量信息时茫然不知所措的尴尬局面。所以Sandwich教学法投入小,资源消耗少,可实施性强,是一种较为适合基础医学的新的教学法。总之,Sandwich教学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和老师的综合素质,做到了教学相长,从长远看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教师、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医学教育的完善都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Martin E.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Models of Work―based University Education[EB/OL].

http://dest.gov.au

[2]黄亚玲,马建辉,彭义香,等.Sandwich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08,21(3):55-56.

[3]石开虎.临床医学七年制教学中Sandwich教学方法探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7):626-627.

[4]黄刚,付晓红,连继勤,等.教学方法改革在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中的探讨[J].医药教育,2013,20(7):134-135.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80名,其中女生38名,男生42名,年龄18~21岁。这些学生经过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系统学习了相关的基础医学课程及其他临床课程。随机分为试验组38名和对照组42名,两组年龄、学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内容及方法 对照组由教师根据《儿科学》教学大纲要求,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启发式、病例式等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教授相应的知识。讲授教学内容、进度、学时数与试验组完全一致。试验组以PBL教学模式为主,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1.2.1 编写病例 以临床遇到的具体问题或儿科学具有代表性的常见病为学习起点,编写的病例中隐含大量鉴别诊断的信息,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

1.2.2 提出问题 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临床问题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去自学。如讲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给出事先编写的病例,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需要补充哪些病史?②该患儿的诊断是什么?请列出诊断依据。③进一步应作哪些检查?并通过该病例要求同学掌握:①维生素D的来源及代谢过程。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③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上分几期,各期有何特点?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有哪些骨骼畸形?形成机制如何?与年龄有什么关系?⑤如何防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2.3 自我指导学习 引导学生去自学,查找资料,同学除了要看教科书外,还应看教师推荐的参考书中的有关章节,自己边学边做笔记,归纳总结,自己解答在该病例中提出的问题并提出疑问,作好讨论准备。允许小组成员之间交换材料,收集各种信息。自我学习过程是PBL教学法的中心环节。

1.2.4 课堂讨论 课堂上70%的时间用于讨论。讨论的题目,一是病例提出的焦点问题,二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迷惑不解的问题。讨论多由教师主持,讨论时,学生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观点和依据相同的不再重复,只讨论新的不同的观点或补充新的依据。教师在此过程中注意归纳概括并在黑板上简要记录各种观点的依据和疑问。教师在一旁酌情给予启发诱导,引导学生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方法去综合分析,解决疑点,对学生可能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

1.2.5 总结 教师总结归纳理论课的讲授内容,进一步归纳、分析各种观点的依据和疑问,突出强调重点、难点内容。

1.3 考核与评价 为了检验PBL教学法的可行性、实效性,对试验组38名学生及对照组42名学生学期结束时进行考试,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占40%)和临床技能考核(60%),临床技能考核重点考查学生的临床思维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1。经χ2检验,试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PBL教学方法在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显著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表1 两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2.2 两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效果的评价 见表2。经χ2检验,除“加深教师对自己的了解”一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其余6项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3 讨论

传统的医学教学,以知识灌注为主,学生缺乏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面对病人时,缺乏横向思维,不容易从一个病人的症状、体征联想到生理、生化、病理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学生在学习某一章节时,只单纯考虑这一章节的内容,不与其他课程相联系,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差。

21世纪医学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是使医学形成必要的信念,为以后终身进行医学知识、技能的获取奠定坚实的基础[2]。PBL教学法能较好地满足上述目标的要求。PBL教学法以导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以获得基本知识体系、培养有效运用知识和获取新知识、解决可能面临的新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PBL教学法以病例的诊治问题为中心,将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生理、药理以及临床串联在一起学习,相互深透,融会贯通,明显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和学习效果。

PBL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优点:①围绕临床问题综合了解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有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符合医学的整体原则,对患有某种疾病的人体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考虑,恰恰是培养优秀医生的必备条件。通过解决相关问题,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再现和应用。如小儿腹泻病为一个重点章节,上课时结合重点病例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时,需要将基本理论知识与临床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腹泻的病原学方面与微生物学知识相联系;腹泻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病理生理学的知识相联系;腹泻时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相联系。使知识相互渗透,融会贯通。②有利于发展学生临床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以一个实际的临床问题为起点,运用各种手段(如看教材,查文献,网上检索等)搜集相关资料,总结分析,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临床思维方式,为将来独立参加临床工作后的终生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③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并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讨论过程中,同一个小组的学生要制订小组计划,协作分工。独立或与他人合作查找资料,并汇总资料、分析整理,小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在全班发言,所有的活动以小组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这种团队协作的精神,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④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对于学生发言、争论的勇气、胆量等都是很好的锻炼,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有益的。但是讨论时发言双方坚持个人意见时,易转化为无意义的争吵,造成时间的浪费。因此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应特别注意加强控制力度,在学生的讨论即将变成争吵时及时制止、纠正。

PBL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教学体系和方法,不再单纯依赖某本教科书,对传统教学内容有所取舍,编写出有利于学生自学的、临床技能和基础医学知识相结合的教材,还需要编写临床模拟场景病例思考题,引导学生运用参考资料自学[3]。 要求教师除对本学科专业知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必须有丰富的临床知识,更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讨论热情的同时,令学生有序发言、动静结合。

虽然PBL教学法有许多优点,但它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讲授法,讲授法是给学生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思路清晰。对于《儿科学》中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则不太适合用PBL教学法。作为临床医学教育工作者,应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各种教学方法,明确每一种教学方法的利弊,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创造教学经验,以达到各种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组合。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