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6 14:43: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型工业化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指导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许多地方的实践中看,在对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怎样才能走上新型工业化路子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上还有差距。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提出建议。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 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核心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中图分类号:F120.3;F29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1052-05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and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Chongqing
CHEN Xiao-yu1,LIU You-xin2
(1.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China;
2.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0039,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level and dynamic interaction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and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Chongqing were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Analyzing results showed that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had an obvious pull function on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Chongqing, while the retroaction was weak.
Key words: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new-type urbanization; AHP; granger causality test;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balancing
1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互动发展的路径分析
随着经济的加速增长,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与传统工业化相比,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特征。
新型城市化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城乡统筹为特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质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和建设,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二者的发展在理论上具有密切联系,其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新型工业化对新型城市化的作用
1)工业化是城市化进程发展的起点。制造业的集中形成集聚效应,较低交易费用,构成城市的生产功能和服务功能。因此,城市化和工业化紧密相连,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相互依赖的两种表现形式,工业化成为城市化进程发展的起点。
2)新型工业化为新型城市化提供支持和动力。其一,注重创新和效益的新型工业化将推动城市化集约发展。其二,突出就业和绿色的新型工业化将促进城市化和谐发展。其三,增强集聚和辐射的新型工业化将加快城市化统筹发展。城乡统筹是新型城市化的落脚点,新型工业化能够增强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具有“促农”作用。
1.2 新型城市化对新型工业化的作用
1)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主战场。城市是第二、三产业的载体,聚集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多种经济活动,直接为工业化提供公共基础设施,是工业生产的基地[1]。通过整合城市内部的各种创新体系,增强综合实力,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使城市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强力支撑。
2)新型城市化为新型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支撑。城市是服务业的重要载体,相比于工业,服务业对非农产业有更强的带动效应,能够吸纳更多劳动力,减少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为新型工业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配套合理的经济、人力结构。
2 分析模型、指标体系和指数测算
2.1 模型的建立
2.1.1 构造判断矩阵 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骤构造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
2.1.2 确定各指标权重
1)将判断矩阵B的每一列正规化:
bij=bij/∑bkj=(i,j=1~r)
从而将矩阵B=b11 … b1r … … …br1 … brr转化为
B= … … … … …
2)令wi=∑bij,wi=wi∑wj=(i=1~r),则计算出的w1,w2,…,wr分别为B1,B2,…,Br的权重。
3)一致性检验。为了判断权重给定是否合理,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指标CI=(λmax-r)/(r-1)。当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时,CI=0。(λmax-r)越大,CI越大,矩阵的一致性越差,即指标的权重越不合理。
2.2 指标体系
2.2.1 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 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的设定遵循以下3个原则:①符合完备性、精简性和普适性。②符合新型工业化的内涵。③充分考虑重庆的实际情况。从2010年开始,重庆在全市范围内大刀阔斧地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这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有重大影响,因此,农业就业人数也应纳入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根据这3个原则,指标体系选择4个准则层。各指标的标准值参考了谢德禄等[2]、史清琪等[3]及吴亚燕[4]提出的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标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为各指标赋权,权重可以通过一致性检验。各标准值和权重见表2。
2.2.2 新型城市化的指标体系 新型城市化指标体系的设定遵循以下3个原则:①符合完备性、精简性和普适性。②反映新型城市化的内涵。指标体系应突出城市生活水平、生态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内容。③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使指标尽可能地涵盖新型城市化的内容。
根据以上原则,指标体系选择了5个准则层。指标重点参考中科院的《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5],借鉴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6]。各指标的标准值参考孟素洁等[7]提出的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测定,权重能够通过一致性检验。各指标标准值和权重见表3。
2.3 综合指数测算
2.3.1 数据来源 各指标的数据来自《重庆统计年鉴》(1995-2010)[8]、各年的统计公报和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9],部分早期的数据经过加工整理。
2.3.2 数据处理 首先计算各单项指标的实现程度。然后用下式计算重庆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综合指数Vt:
Vt=Ci•Wt (t=1995-2010)
根据表4、5计算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增长指数(增长指数是综合指数的对数),将增长趋势绘制如图1。从图1可看出,新型城市化虽然滞后于新型工业化,但是二者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新型城市化的发展速度稳中有升。同时,重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和全国相似。重庆在中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具有代表性,对重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研究结果和政策建议具有普适性。
3 重庆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分析
3.1 数据说明
该部分实证将利用前文计算得到的重庆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综合指数来进行,分别简记为GY、CS。为消除方差的影响,对二者取自然对数,得到lnGY、lnCS序列。
3.2 单位根检验
选择最常用的ADF检验。在滞后期的选择上,依据AIC和SC准则,同时也考虑了标准误的大小,具体滞后期的选择见表6。
3.3 协整检验
lnCS和lnGY均为二阶单整序列,即lnCS-I(1),lnGY-I(2),二者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lnCS=-0.436 017+1.430 601lnGY+et (1)
(-7.657 145) (12.535 42)
R2=0.923 591 R2=0.917 713
F=157.136 7 DW=0.795 152
方程(1)的拟合优度为0.923 591,修正后的拟合优度为0.917 713,F检验值比较大,说明该方程的整体效果比较好,lnGY的系数符号为正,通过经济检验。
对方程(1)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ADF检验统计量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所以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lnGY与lnCS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重庆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注意到DW=0.795 152,该方程存在一阶自相关。为消除自相关,在方程中引入AR项,新方程如下:
lnCS=-3.413 424+0.237 455lnGY(2)
[AR(1)=1.021 437]
(-1.274 180) (2.594 629) (41.443 45)
R2=0.996 113 R2=0.995 406
F=1 409.412 DW=2.053 506
与方程(1)相比,方程(2)的拟合优度为0.996 113,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95 406,F检验值也明显增大,并且不存在自相关。因此,重庆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整方程即为方程(2)。方程(2)表明,重庆新型工业化水平每提高1.00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相应提高0.24个百分点。
3.4 Granger检验
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表8):滞后期分别取1、2、3的检验结果具有同一性。在10%显著性水平下,原假设“lnGY不是lnCS的Granger原因”被拒绝,而原假设“lnCS不是lnGY的Granger原因”被接受。可以认为在90%的概率保证水平下,新型工业化促进了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而新型城市化对新型工业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3.5 分析结果
重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互动关系表现在:第一,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具有相似的增长趋势。第二,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最后,新型城市化对新型工业化的促进作用有一定局限性。
4 结论和建议
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其协调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动力,因此,从理论上讲,二者应该实现相互促进。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关系未能形成。其主要原因是重庆目前的新型城市化质量不高,影响了它对重庆新型工业化的反作用,难以真正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重庆新型城市化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城镇结构不合理,主城区和二级城市断层大;城市现代化水平低下,基础设施仍需加强;区域发展质量低,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10]。
针对阻碍重庆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的因素,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4.1 渗透新型城市化内涵,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
新型城市化更加注重城乡的统筹发展,提升农村居民和新增城镇居民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因此,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方能体现新型城市化的核心内涵。当前,我国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是改变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重庆的农村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0%,户籍藩篱限制了资源的自由流动,扩大了城乡贫富差距,造成城乡不平衡,严重阻碍城市化进程。重庆应当充分利用城乡统筹试点城市的优势,稳步有效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消除二元结构,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
4.2 注重信息化建设,保障新型城市化有效推进
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重要内容,这一新特点为新型城市化的有效推进提供了重要保障[11]。信息化为新型城市化提供指导,保障城市建设中产生的问题能够科学、合理、高效地解决,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损失。同时,信息化为建设高质量的新型城市化提供手段。高水平的新型城市化反过来又将促进信息化的全面扩散,从而带动新型工业化,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陈甬军.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化研究――兼论新型城市化道路[J].东南学术,2004(4):23-29.
[2] 谢德禄,李 琼,王小明. 试析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J].改革,2004(4):30-38.
[3] 史清琪,赵经彻.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00)[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5.
[4] 吴亚燕.建立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青海统计,2003(6):30-31.
[5] 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15-117.
[6] 冯真真,史文斌.中新天津生态城确立指标体系[J].科技咨询,2009(28):56-57.
[7] 孟素洁,黄 序.北京市农村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J].城市问题,2004(4):40-44.
[8] 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1995-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011.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1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发达国家和东部省区的实践表明,工业化是增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坚实基础。“十二五”时期,阿克苏地区经济能否始终保持持续健康发展,能否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这也是阿克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由之路。
阿克苏地区建设新型工业化应当发挥资源大区优势,培植做大做强石油石化、煤电能源、煤化工盐化工、钢铁冶炼和矿产开发、棉纺织、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六大支柱产业”,着力建设特色林果、优质商品棉、商品粮、畜禽产品生产“四大基地”,努力把阿克苏建成充满生机活力和吸引力的旅游及商贸物流集散地,进一步提升阿克苏市、库车县两座“龙头城市”功能,着力彰显龟兹、多浪“两大文化品牌”影响力,尽快把阿克苏打造成支撑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立足实现千亿元经济总量,努力把阿克苏打造成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级和宜居宜业的南疆中心城市,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目标任务。实践证明,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在工业,希望在工业,潜力也在工业。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是地区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的必经之路。
一、围绕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策划项目
阿克苏地区目前已形成煤炭、建材、酿酒、电力、棉纺、印刷、等传统支柱产业,资产存量较大,基础条件好,对未来投资商还是有吸引力。只要做好科技、资金、机制三篇文章,通过引进大集团、大公司对其进行改组改造,这些传统产业就会脱胎换骨,重换生机。围绕优势资源策划项目,围绕棉花、红枣、核桃、啤酒花、水稻、玉米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加快推进粮食及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集团、高起点、高水平、大规模地发展现代粮食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业,使其不断扩大规模,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特别要在提高产品质量、创品牌上下功夫,把阿克苏地区的粮食、林果、特色农副产品通过高水平的精深加工推向国内外大市场,真正形成产业优势。围绕煤炭、石油天然气、红柱石、锰、铁、花岗岩、霞石正长岩等资源的开发利用,迅速储备和策划一批项目。
做大做强石油石化天然气产业。石油石化天然气产业是地区经济最具优势、最有发展力的产业。利用自治区加快建成以库车、拜城为中心的南疆石化基地的有利机遇,把发展高附加值天然气化工产业作为今后地区石化工业发展的重点来推动,发挥石油、石化天然气的带动作用,抓好大型炼油、大型乙烯、大型化肥生产,发展塑料制品、化纤制品、橡胶制品和精细化学品,尽快形成地区重要的石化产业集群。发展制造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支持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在地区内的石油、天然气、盐化工基地勘探开发力度。鼓励区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石油、天然气盐、化工下游产品的开发,延伸拉长油气加工产业链,把下游产品做大做强。
二、抓区域布局
在自治区、地区新型工业化会议精神的推动下,阿克苏地区规划建设了一批工业园区,通过近些年的努力,园区道路、绿化、桥梁、通讯、电力、水利、客运等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完毕,为进一步加快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奠定坚实基础。要继续突出工业园区在项目立区中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园区的政策、资源优势,大胆进行园区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开发方式的创新,不断增强园区的综合实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加工业,加快产业升级。利用国家启动和实施863计划和火炬计划的成果来发展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中资金、人员优势、技术和产业优势建立特色产业园或特色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
三、抓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是抓项目、促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对已经开发和建成的招商引资项目,全面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阿投资。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选派招商工作组赴东部发达地区,宣传推介优势项目。继续研究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的正确导向,多渠道搜集信息,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筛选一批重点项目,对重点项目,要继续实行“一帮一”机制,实行项目跟踪服务,确保项目落地生根。引进大企业大集团也就引进了资金,引进了核心技术、管理理念、营销网络以及人才队伍,提升了地区产业的竞争力。把引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作为推进阿克苏新型工业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提升产业规模,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抓环境优化
优良的环境是最好的招商广告。要结合实际,尽快成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及时处理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切实营造合理的收费环境、规范的执法环境、良好的服务环境和优越的人居环境。加快规模企业改组改制步伐,要对煤炭经销公司、民爆公司、液化气公司等国有企业,加快改制步伐,广泛吸纳各类经济成分参与资产重组,鼓励这些企业的经营者持股、控股。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基本取向,全面推进和规范骨干支柱企业的公司改造,形成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利制衡的运行机制。加快技术开发步伐。借助地区开展“培训年”活动的东风,大力实施以自主创新“用脑”、引进人才技术和人才“借脑”和学习提高“换脑”为主要内容的“三脑工程”,提升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凡是有利于骨干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都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企业,凡是能够筹集到的资金都要优先安排给这些企业。通过努力,使骨干企业、企业集团的规模更大、实力更强。
我国新型工业化区别于传统工业化道路,更加强调“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今天,新型工业化已成为区域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云南作为我国重要的边疆省份和多民族聚居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滇中城市群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区域自主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但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依然突出。在当前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启动落实的背景之下,选择合理适用的分析途径,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全面评价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对有效挖掘发展问题,优化选择和创新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有关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的研究成果,多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如谢德禄、何文举等学者,应用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格兰杰因果检验、层次分析、因子分析等计量统计方法,从不同视角对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析。本文采用的灰色层次分析法(GRA—AHP)是一种兼具主观评价优势和客观评价优势的综合评价方法。相比传统的层次分析法而言,本方法能够综合反映出系统特征数据间的客观关联程度和主观认知赋权,并且对样本量和样本分布均匀程度要求较低,适用于统计数据不多、数据灰度较大、没有典型分布的评价研究,使综合评价更具合理性和可信性。因此,为了克服主观、客观赋权法的不足,根据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多目标性和复杂性特征,本文将构建基于GRA—AHP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以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一)基于GRA的客观评价权重计算
1、构建分析序列
假设由于评价变量的复杂性和数据的相对不易获得性,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体系可近似于一个待观测灰色系统。此系统中具有m(m>1)个等待评价单元,每个单元具有n(n>1)个评价指标,并定义参评单元的下标集合和指标属性的下标集合。
2、生成灰色序列矩阵,确定参考序列
对于分析序列中所有评估对象的某一既定待评估指标,根据数据统计分析的客观需求对基础数据进行数据灰化处理,形成灰色序列矩阵,为后续综合灰色关联分析提供支持。
3、计算指标灰色关联度
测算系统既定第二层指标下,第三层指标间所存在的灰色关联。
4、计算指标客观权重
求某一第三层各指标相对于第二层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比较同一阶层(第三层)上的各要素归一化处理后,相对于其上一阶层(第二层)中直接关联要素所占优势的程度,权重越大,越占优势。
(二)基于AHP的主观评价权重计算
1、建立评价判断矩阵
结合评价知识需求结构,组建专家评价团队,对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建立由专家评价均值组成的第三层指标的判断矩阵。
2、计算指标相对权重
类似于(一)中步骤四的指标客观权重计算方法,可得到不同层级间及层级内部指标间的相对主观权重。
3、综合权重及综合评价得分计算
将无量纲化之后的第三层指标数据,按照线性加权方法进行加总,可以得到待评价对象最终的综合评价得分。
二、实证分析
(一)新型工业化发展问题分析
研究以云南省16个州市2002—2010年的数据为例(2002年新型工业化提出),依据上述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模型,进行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2002年以来云南工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但云南工业经济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以及资源环境性矛盾仍然突出。一些地方政府照搬东部地区的建设模式,总体上缺乏城市经济与科技辐射作用,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群化水平低。从2010年云南省工业化发展水平来看,第二产业占比为44.62%,比去年增速15.8%,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发展水平最高、增长最快,但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2010年只占40.03%,增速1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上述分析,云南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虽然工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当前发展水平依然偏低,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不足,制约了云南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新型工业化内涵、特征和影响因素,按照目的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借鉴国内外关于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及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本文从工业化发展水平、科技含量与信息化水平、经济效益水平、资源与环境状况、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五个方面构建了如表1所示的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三)综合权重计算
本文采编数据所使用的相关统计年鉴如下:《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云南统计年鉴》2003—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云南经济年鉴》2003—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由于考察的年份较多,本部分的综合评价将以2010年数据为例。研究基于AHP方法的主观权重计算,是将设计好的评价问卷发放给10位相应领域的专家,由专家对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评分。完整参加了两轮调查的专家共10名,包括金融投资行业相关企业的专家2名、城市规划与发展相关领域的专家3名、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相关领域的专家3名、课题组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2名。经过课题组负责人组织,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课题选取指标进行判断评分后,依据前文方法,得到2010年云南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数值。以综合灰色关联度为基础对评价指标进行客观权重求解后,得到2010年云南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的综合权重,相应权重数值如表1所示。
(四)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序
在对无量纲化指标数值进行加权求和后,可计算得到2010年云南省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序。
三、评价结果分析
依据同样的方法,对2002年、2002—2005年、2006—2010年云南省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后(2002—2005年、2006—2010年采用各指标的平均数据),可将各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排名进行归纳对比。首先, 昆明、玉溪、迪庆、红河、德宏位列第一梯队。在云南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各地自己的经济基础和自然资源优势,昆明和玉溪依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实现了新型工业化的有效推进, 而红河、德宏、迪庆地区则充分发挥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虽然经济总量优势尚缺, 但本地区独特的地理和自然生态资源为当前统计口径下的新型工业化水平提升提供了很大推动作用。其次,楚雄、曲靖、丽江、版纳、大理位列第二梯队。以传统工业转型发展并紧密结合地区资源基础, 是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理念, 但在云南部分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并未充分发挥这种应有的调控能力, 而一些原本工业较少的地区正在依托已有的特色经济增长模式不断完善新型工业体系的支撑作用。第三, 文山、怒江、临沧、普洱、昭通、保山位列第三梯队。这些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以传统工业和农业为主、 缺少可有效延伸产业层次, 不能充分发挥地区社会经济资源是这些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此外,一些地区如怒江, 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并且缺少发展工业以及相关现代产业的自然条件,所以现在的衡量指标并不能完整的反映这些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最后, 2002—2010年云南省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综合排名前五名与后六名的得分差额分别为:0.180066、0.180871、0.187552、0.224832,得分差额数值仅小于得分最高的昆明市得分, 并且这个绝对差额数值正在逐渐增大。使用变异系数指标评价不同时间段内各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差距,可得到2002—2010年各阶段的变异系数为:536.55、455.4、120.175、162.67, 这说明各地区得分的相对差距有所减小,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协调好各个地区的发展基础,进行前瞻性的全局发展规划,减少各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
四、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GRA)和层次分析(AHP)所构建的灰色层次分析法(GRA—AHP),受决策者知识结构差异的影响较小, 对样本量和样本分布均匀程度要求较低, 能够克服主观、客观赋权法的不足, 综合反映出系统特征数据间的客观关联程度和主观认知赋权, 尤其适用于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这种统计数据不多、数据灰度较大、没有典型分布的评价研究,使综合评价更具合理性和可信性, 对全面评价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 优化选择和创新发展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①张克俊,曾科. 新型工业化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4(6):125—127
②何文举,周辉.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联动与经济生态化发展研究——基于湖南的相关实证[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1):104—108
③谢春,李健.基于综合赋权法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与实证分析[J].金融与财务,2011(2):69—73
④ 陈晓雨,刘幼昕.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052—1056
⑤罗永乐.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型工业化模式的选择与创新[J].学术交流,2012(1):76—79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指导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许多地方的实践中看,在对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怎样才能走上新型工业化路子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上还有差距。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提出建议。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核心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出极为强大的普适性、扩散性、渗透性、融合性和创新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无处不在,信息化能够持续地、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并不断深化对工业化的影响,形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新型工业化。因此,信息已经同能源、材料一样成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并且成为现代经济竞争、市场竞争的核心和关键要素。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途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明工业化的方向。新型工业化必须在信息化的框架内进行,以信息化为方向,不能脱离信息化的思路。二是促进工业产业的增长。信息技术的引入,带动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增加制造能力、丰富产品、适应个性化需要,扩大工业生产;另一方面直接带动整个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三是促进结构调整。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改造原有的工业格局和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使整个工业领域资源配置有效、结构合理。四是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通过信息化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企业运转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整个产业的活力。五是节约交易成本。通过电子商务,打破地域限制、缩短交易时间,减少交易成本。六是扩大市场需求。通过信息技术的采用,可以创造需求、创造市场,带动工业化的更大发展。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着力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技术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落后、市场效率低、竞争力差等突出问题上,并以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着力点。
1、以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突破口,加速制造业信息化
产业升级是个渐进的有序流动过程,传统产业正在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向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这种产业的转入国。把握新的历史机遇,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走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新路,是建设新型工业化的需要。只要大力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以优化改造,就能够大大节约传统工业升级换代的时间和成本,后来居上,发展出先进的工业生产力。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对传统制造业最具有革命性作用是导致了制造系统智能化。现代智能化的企业并不全是高科技的软件企业,大量的智能企业是依靠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消减成本、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生产传统产品如奶制品、家具、金属制品,甚至水泥等的企业。
要采用各种措施,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一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在生产、制造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对原有装备进行技术升级,以适应工业生产智能化、柔性化、高速、高效的要求。二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工业流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生产能力。三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传统产品的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优化价值链,延长传统产品生命周期。
2、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手段,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作为管理的工具加入到了管理领域,导致了管理由科学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实现了管理学的又一次革命,使一些过去无法实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得以实现。现代的信息管理革命的内容主要可归纳为几方面:一是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传递、处理的电子化,导致了管理结构由金字塔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二是管理方式柔性化。大量规范化、日常管理被模块化的电子信息系统替代,能够很容易地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调整,以适应形势和管理的需要。三是管理过程民主化。信息化打破了信息的少数人垄断,使管理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成为可能。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尚处在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时期,进入到信息管理层次的企业还不是很多,这说明在我省用信息技术改进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大市场渠道,提高交易效率
现代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所创造新的商务模式。一是极大地降低了传统交易活动中的产品搜寻和价格谈判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二是信息网络与传统交通网络相结合形成的现代物流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化和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交易活动中的物流成本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物流的时间。中小企业与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通道难以建立,交易成本巨大,大大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电子商务是解决这类企业市场通道的最佳选择,也是成功之路。
4、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的信息化
我国信息化的硬件投入十分迅速,但是在信息化进行大量投入的同时,信息化对传统工业化提升作用不明显,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的信息化不到位。
因此要尽快促进人的信息化。一是采用组织手段,提高各级领导对信息化战略地位的认识,加深他们对信息化作用、如何发挥信息化效能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他们的信息化决策能力。二是提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水平,增强他们把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相结合的能力。三是提高全社会对信息手段、工具、设备的利用能力,提高全社会对信息化管理的适应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十六大报告2002-11-8
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而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由于新型工业化更加依赖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加紧迫,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新型工业化的意义
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与现代技术变革、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伴随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服务业,包括为现代生产活动提供服务的生产,也包括一些新型的满足个人更高精神需求的现代消费业。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服务业就将异军突起,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十一五”时期,国家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2007年3月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制定的“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总额达到4 000亿美元;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但高增长主要是由高投入拉动的,GDP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而增长。新型工业化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这就要改变传统的单纯依靠增加投入,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增长方式,要求在工业的中间产品投入中,降低非再生性资源消耗的比重,提升再生性资源消耗的比重,会导致第二产业对服务资源需求相对上升。实现人均GDP1000美元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处在一个加速期,为第二产业提供中间服务和支撑的物流、信息、中介等行业也蓬勃发展,工业产品增值构成中,与制造环节紧密关联的设计、研发、广告、营销、管理、信息、金融、会计、审计、律师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服务资源逐渐构成工业生产投入的重要部分。因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加快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较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加剧了能源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状况,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服务业是无烟产业,对环境损害程度很轻,对资源依赖性很低。因此,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用现代服务业对第一、二产业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和重组,有利于减轻对自然环境的损害,保护自然资源,加强资源开发管理,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 现代服务业对于增强工业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十分明显。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纯粹制造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而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中物流、营销、研发、信息服务等专业化生产服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主导因素。因此,有效地利用服务资源是工业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另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物流、咨询、科技等专业服务机构的不断涌现,将为工业企业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务,许多企业可以把过去自己从事的一些业务活动交给外部专业服务机构去完成。业务外包可以使复杂的业务得到更专业化的操作或在经济方面获得更合算的成本构成,使企业可以在更具比较优势的业务领域中扩大竞争优势,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上。这种变化使得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专业生产日益规模化,社会总成本下降,从而增强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服务资源成了新型工业化的生命线。
发展现代服务业可提高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由于信息化技术落后,我国许多工业企业内部管理效率低,科技进步相对缓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对工业化推进的制约日趋严重。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这将引起工业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强烈需求。工业企业用信息技术来装备生产手段,改善制造工艺和生产流程,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三流合一”,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全面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在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价值链管理中实行信息化,推动业务流程和生产要素的重组;用信息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支点,要把握这个新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发展信息产业,并对传统产业进行渗入、融合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和发展,真正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使我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业资本劳动比率持续上升,资本对劳动的吸纳能力减弱,就业和社会稳定的压力会逐渐增大,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意义重大。据测算,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新增劳动就业人员增长2个百分点,解决约40万人的就业问题。有关资料显示,1978年中国服务业就业人数为4 890万,到2006年已达到2.4亿,28年中净增1.9亿,平均每年增加682万人就业,而同期制造业增加的就业人数是1亿,平均每年增加357万。这些数据表明,服务业提供的新增就业机会大约是制造业的两倍。但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尚有巨大的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因此服务业是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强国的根本条件,只有大力发展服务业,才能实现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进程不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无论是总量的扩大、结构的调整,还是对劳动力的吸纳以及运行机制的转变,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总体来看,服务业发展还处于滞后状态,其中现代服务业发展更为薄弱,存在着与新型工业化进程不协调的现象。下面以河南省为例,谈谈存在的主要的问题。
1.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产业结构素质。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要求,总体上我国产业结构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其中第三产业严重滞后是产业结构最突出的问题。与大部分国家相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仍偏低。如河南省2008年全年生产总值18 407.78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5 271.06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8.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5个百分点[2],近年来一直徘徊在30%左右,与世界平均60%的水平相比,差距明显,只相当于世界低收入国家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中,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新兴服务业拓展不足。2005年,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及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占河南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45.8%,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4.5%,金融保险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5.7%,房地产业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9.4%[3]。以知识为中心的科技、教育、信息服务业落后,特别是在现代服务业中起核心作用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相对薄弱,也影响到第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制约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是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以适应工业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要求。
2.服务体系不完善,影响工业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要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把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那就要延长制造业链条,并且确保链条的各个节点高效率。制造业链条,向上延长就是研发、金融、信息、教育、培训等,生产前的这些服务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生产效率,向下延长就是物流、会展、中介、商务服务、通信等,生产后的这些服务能够实现制造业价值,满足最终需求。目前,我国有相当部分制造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从而造成制造业对生产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以及批发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上,而对金融保险业、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等技术密集型的生产业的需求偏低。单一化的服务需求导致产前、产后的服务业发展都不充分,没有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影响了制造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3.传统服务业难以适应工业化过程中产业集聚的要求。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来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工业体系框架已构建起来,经济增长方式将从粗放式转向集约式,这时产业集群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会日益突出。培育产业集群、加快产业集聚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工作平台,是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推进工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过程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选择。据河南省中小企业局测算,截止到2007年底,河南省有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388个,集群内集聚了14.5万家企业,占全省中小企业总数的50.3%,年实现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6.35%,其数量和规模都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工业化进程不相适应。要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相应的服务业支持,特别是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支持,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服务业结构满足不了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直接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首先,传统服务业难以适应产品的快速流转需要。产业集聚以产品快速流转为特征,需要发达的现代物流业支撑,而传统物流企业技术和设备落后、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全、专业化服务程度低的状况,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传统服务业也难以适应企业的空间布局。产业集群具有地域上集中、产品性质和形态相近、主导产业突出、产业结构合理等特征,这就要求有相应集中的、高质量和现代化的服务业。而目前服务企业大部分是处于“小、散、弱、差”状态,难以提高产业集聚的效益。
4.服务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高,制约工业化进程。在我国及河南省的服务业中,一些传统产业特别是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行业产业化市场化较早,竞争比较充分,但在一些现代服务业中,垄断性、公益性、福利性还很明显,如铁路、民航、电信和金融等行业不同程度地存在垄断,市场化改革还不到位,产业的高度化、规模化、专业化难以形成。
另外,现代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不高。实践证明,经济越开放,生产配套需要的现代服务越多,消费也更加国际化,也意味着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机会越多。受外贸、投资依存度较低,引进外资项目层次不高、地区分布不平衡等因素影响,河南经济开放程度依然很低,从而也影响现代服务业国际化水平,服务业国际化水平低又制约着制造业的国际化。从河南省服务业投资资金来源看,2008年,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33亿美元,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 13.73 亿美元,占全省利用外资比例的34%,服务业投资中仍是内资为主[3]。服务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高,已制约了工业化进程。
三、对策建议
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需要根据工业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妥善处理好工业化和发展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如果将整个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划分,并将每个时期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根据我们构造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三次产业产值比例、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重、三次产业就业比例、人口城市化率5个指标评价,到2005年我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50,这表明我国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河南省的工业化水平还落后于全国,目前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要实现河南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由“工业大省加速向工业强省迈进”的目标,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任务还很艰巨。
1.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靠非常完备的服务业结构来支撑。目前,在河南服务业结构中,真正能为新型工业化服务、体现支撑新型工业化的现代服务业与服务品种不多,因此,要进一步优化服务业结构。首先,要加大对新兴服务业的引导支持力度。利用河南地处中部的地域优势,推动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中介及会展业等现代和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服务需求;积极发展旅游、房地产、文化娱乐等新兴行业,以满足消费者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其次,要着力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在目前现代服务业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传统服务业还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要规范提升交通运输、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将知识、技术等要素投入到传统服务业中,增加其附加价值,以提高服务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2.推进生产业发展,以促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生产业和新型工业化之间日益呈现出唇齿相依的互动关系。工业化的大力发展可以为生产业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提升空间,使生产业的发展有强大的资源支撑,而生产业对于降低工业交易成本和商务成本,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构建节约型产业模式和绿色增长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产业增加的是以知识、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软投入”,减少的是对能源、资源消耗的“硬投入”,发展生产业符合国家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要求。国外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如Shelp(1984)认为,“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而服务业则是把它们黏合起来的灰泥”;Riddle(1986)认为,“服务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要一手抓工业化,一手抓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意义。生产业是河南现代服务业的软肋,加快河南生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河南的资源、区位和人力资源等优势,将重点放在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方面,促进资源集聚、产业集群、服务集成,提升服务业为制造业服务的能力。
3.培育壮大科技和信息服务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新型工业化走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路子,要求工业产品中科技含量提高,这将引起工业对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强烈需求,推动第三产业中的通信、信息、计算机网络服务、科研服务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河南的科技与信息服务业发展相当缓慢,根据对科技市场最大的郑州市金水区调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该区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0.1%,其他地区更为薄弱,因此培育壮大科技和信息服务业迫在眉睫。“十一五”期间,河南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和技术交易市场,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支持科技信息机构、技术交易机构的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围绕为工业、农业生产服务,选择一批重大科研课题,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河南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和完善;建立电子政务体系,提高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推行电子商务,实现经营活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整合信息资源,加强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信息服务业向制造业的延伸,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
4.打造现代服务业企业集团,培育特色服务群,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打造现代服务业企业集团,增强现代服务业规模。要支持和鼓励现代服务业重点企业和已发展成较大规模的服务企业争创名牌,做大做强做响。实行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组成大型集团公司或股份公司,创建一批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应用水平高、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服务业名牌企业;彻底改变河南现代服务企业“小、散、弱、差”和经营方式陈旧、技术设备落后、功能单一的被动局面,从政府管理与服务的角度来看,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用于支持中小服务企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和扶植中小型服务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增强河南现代服务企业规模,完善服务功能。
培育特色服务群。以省会郑州和中心城市商务区为载体和平台,形成以金融商务服务为主的核心集群、以娱乐高档消费为主的衍生集群、以旅游餐饮服务为主的支持集群;以高新技术园区为载体和平台,形成以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为特色的服务业集群。在多样化、多层次、网络化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基础上,拓展服务辐射空间,使服务价值链向外延伸。
完善产业集群成长的社会服务体系。成立行业协会、商会、经营协会、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组织等中介服务机构,积极为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开展人才培训、市场开发、技术创新、资产评估、项目咨询、管理指导、纠纷调节、质量监测、融资担保等多方面服务,促使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5.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颁布了40多项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法规和规章,涉及物流、分销、金融、旅游等几十个领域。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应抓住机遇,逐步开放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商贸、旅游、医疗、教育、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国际贷款等领域。通过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投资,引进先进服务技术和服务标准,创新服务品种,发展现代服务业。
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从未来几年外商在中国大陆投资的趋势分析,现代服务业将是国际上跨国资本继制造业转移之后产业转移的一个新领域。要充分发挥河南区位适中、市场潜力大、服务业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加强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大力促进国际现代生产服务企业进入,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采购、营销中心等落户河南,以现代服务业的国际化带动制造业的国际化。
“十一五”是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要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就要把握好新型工业化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关系,切实培育与发挥现代服务业的经济牵引力、产业整合力与国际竞争力,形成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使我国新型工业化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2-0249-02
加快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面对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快自主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自主创新的客观必然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加快自主创新是我国基于目前的国际经济环境和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现状而提出来的,目的就是既要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又要保持较强的创新竞争力。
1 加快自主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综合国力的需要。
自主创新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技术进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且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是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转变发最方式、增强企业和经济发展后劲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总的来看,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中国传统工业化道路以粗放型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是依托高投入、高能耗取得的,技术创新明显不足,这种粗放型高增长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日渐严重。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加快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 加快自主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需要。加快自主创新是企业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利器。中国传统工业化是建立在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基础之上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外向度只有15%左右,2006年达到了65%,2008年仍高达60%以上,极大地增添了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和潜在风险。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要由注重产业大而全“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资源型工业为支撑,以集群化发展为手段,大力优化工业结构,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结合起来,把工业发展牢固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强支撑,确保新型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快自主创新是有效应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的需要。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急剧恶化,美国的金融危机所产生的金融风险已经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明显增强,经济明显存在下行风险,中小企业日见困难,而且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会更加艰难。因此,要有效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变危机为机遇,就必须加快自主创新。激发企业活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扩大内需,降低对外依存度,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
二、加快自主创新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1 加快自主创新有利于形成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在科技发展异常迅速的今天,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越来越大,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率。加快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加快自主创新有利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自主创新是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新型工业化是速度、质量和效益兼顾的工业化。通过加快自主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以达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目的。新型工业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用科学技术不断促进工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规模,决定着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3 加快自主创新有利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危机的有效措施。自主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自主创新有利于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造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的附加值,提高抵御风险和抗击危机的能力,化“危”为“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永远处于发展前沿。
三、加快自主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对策
1 构建创新体系,搭建服务平台。大力推动企业建立“政、产、学、研”协作机制,加快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产学研结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企业采用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等形式,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联合体,建立和健全借力合作创新机制。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对接,依据地区优势资源,加强技术进步,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使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产业向高端发展的动力源。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研发中心,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通过政府引导。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各种技术创新服务、专利服务、信息咨询等知识密集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采取社会资金、政府集中扶持的多元化投资方式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促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
2 加大创新投入,构建支撑体系。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遭受了重大冲击,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危害,导致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加。应对金融危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2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异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一条新的发展现代化的道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是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根本途径,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实现富民强县目标的战略选择。
一、拜城县工业化阶段分析
拜城县,维吾尔语即“巴依”,意为富饶美丽的地方。拜城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位于天山中段南麓。全县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拜城县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境内居住有维吾尔族、汉族、等20个民族。2011年全县总人口23.0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0.34万人,占总人口的88.1%。
根据学术界对工业化阶段的划分的标准: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均GDP为1265-2520美元;一产在经济结构中占有20%以上的比重;适龄人员大量在一产就业;城市化率低于40%。2011年末,拜城县国内生产总值35.3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27亿元,第二产业17.93亿元,第三产业10.1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4.4:45.4:30.2。全县人均GDP达到 15342元,以 2011年的平均汇率折算,达到2375美元。拜城县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比重为82.8:6.5:10.7;城镇化率28.57%。由此判断,拜城县具有明显工业化初期阶段特征,但正逐步向工业化中期阶段过渡。
二、拜城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拜城县依托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已初步形成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钢铁冶炼及矿业开发五大工业产业体系。
1.工业经济规模逐步扩大
2011年,拜城县工业总产值15.44亿元,与2000年相比,产值增加14.57亿元,增长了16.7倍,年均增长1.52倍。详见图2-1。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2011年拜城县轻工业产值3505.8万元,同比增长58.6%;重工业产值145713.2万元,同比增长37.5%。轻工业与重工业产值比重为2.3 : 97.7,可见拜城县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2000-2011年,拜城县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由15.3%增加到43.69%,这标志着拜城县工业化水平在近年来不断提高,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规模变化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规模和结构变化。
2.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1年,拜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个,工业销售产值达到36.05亿元,固定资产原价30.35亿元,利润总额7.86亿元,利税总额11.44亿元,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6195人。随着拜城县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呈现出国有独资企业比重下降,多元化的国有企业比重上升的特点,所有制结构趋于合理。2011年,拜城县国有控股企业6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8.57%;规模以上的国有控股工业总产值71658万元,占到总产值的19.8%。
三、拜城县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关联性不强
拜城县工业主要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不足3%。由于工业技术落后,资源的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条短,加工能力不足,导致拜城县工业产品结构中,原材料、初级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小,缺乏高附加值、高关联度、有竞争力的产品。
2.工业经济总体运行质量不高,效益不突出
总体来看,拜城工业企业大多为资源开发型和原料加工型企业,产品结构单一,多数企业集中于生产制造的较低层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深加工、高质量的产品较少。2011年,全县有工业企业85家,其中70%以上都是中小型企业,专业技术水平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同时,企业耗能较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环境污染较重,区域特色优势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3.科技进步能力弱,制约工业发展后劲
目前,拜城县科技进步能力比较弱,在整个经济增长中尚未占据主导作用。究其原因,是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人员缺乏,导致技术力量不足。2011年,拜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1个,但没有一个是自治区认定的高科技产业企业。
4.工业污染较为严重
拜城县城及工业园区环保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该县化工产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等已初具规模,但均未建污水集中处理厂,入园项目建成后,污(废)水没有集中排放去向,将对土壤、地下水、农作物造成污染。
同时,由于工业园区位于拜城县西北部,处于拜城县的上风口,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粉尘等有害物质会排进县城,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四、加快拜城县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1.抓住援疆的有利时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抓住温州援拜的有利时机,争取不同产业、不同领域的温州企业落户拜城,辐射带动相关产业与行业。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依靠比较优势、投资环境、服务质量,进一步吸纳外资、集聚内资、激活民资,推进全县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开展企业招商、链条式招商、定点定向招商、园区招商,紧紧围绕煤电、煤焦化、煤化工、盐化工、矿业开发、石油天然气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重大产业及相关产业,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策划招商活动,重点开发和引进一批能够带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生产线项目进入重化工工业园。同时,做好招商意向和签约项目的落实及招商项目的后续服务工作,扩大招商引资的履约率和成功率。
2.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重化工工业园建设,按照产业链接、实施配套、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五位一体化”模式,尽快完成园区道路、供排水管网、供电通讯、绿化环卫等设施,加紧配套生产加工、物流仓储、科研信息、商务医疗、管理服务、污染处理与环境监测等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园区组织机构,强化完善园区管理与服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出台人才、技术、资源、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等关联性强、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向园区转移,发挥其产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上下游产业的纵向合作和产品研发、品种配套、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横向联合,形成专业化分工明显、企业间协作紧密、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健全的产业集群。
3.加强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
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大力争取国家、自治区技改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资金,用于重点企业开发并推广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减低再利用成本技术及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等。制定支持企业技术进步的奖励办法,形成以企业自投为主、项目支持、财政补贴和贴息为辅的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疆内外科研院所结成紧密型的产学研联合体,积极引进专家学者。采用项目申报优先等途径,鼓励企业创新合作模式,以自有全职研发团队为基础,采用灵活的“周末工程师”机制,逐步建立一批自治区级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通过其带动示范,提高拜城县技术创新整体水平。
4.全方位推进环保工作,强化环境执法监督
严格控制“三废”排放标准,加大“三废”污染的治理力度。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引导企业废水、废气、废渣“零排放”,关闭资源浪费、污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企业;积极实施废物综合开发与利用,提高无害化治理水平;加快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减少对地下水、土壤、农作物的污染。
同时,强化环境执法监督。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完善环境监测、应急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宣教、重点企业监控等方面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完善排污申报制度,全面开展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严禁企业无证排放。
参考文献:
[1]曹海英.中国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价值取向.实现机制.发展路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曲格平.探索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J].环境与保护,2003(1):3-4.
一、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1.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出发,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比性原则,兼顾数据的可获得性,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信息化程度、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利用等方面选择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
2.评价方法
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数大小,运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综合值。目标值及权重值见表1。加权平均的具体公式如下:
Si=(p/m),q当指标为正指标时;Si=(m/p),q当指标为逆指标时;其中Si是每个指标得分,p为指标实际值,m为评价标准值,q为权数。约束条件是0≤p/m(或m/p)≤1,总得分公式:S=∑Si。
我们采用吉林省2005年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吉林省新型工业化综合发展指数。为便于比较分析,我们同时计算了同期东北地区的黑、辽两省以及全国平均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指数(表2)。
表2东北三省与全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综合指数比较
数据来源:《2006吉林统计年鉴》、《2006黑龙江统计年鉴》、《2006辽宁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2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吉林省不仅比同处东北地区的黑龙江(59.38)和辽宁省(59.96)低,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90)。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信息化程度、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利用大多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中下水平,发展水平不高。
二、吉林省新型工业化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1.经济实力不强
2005年吉林省国内生产总值为36140.9亿元,仅列全国的第18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350元,位于全国的第13位。政府运营成本的本省自给率仅 70.7%。总体发展规模和水平均处全国中下游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低必然带来经济增长的粗放;同时,也导致财政资金的积累少,影响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和新经济因素的发展。
2.信息化发展滞后
吉林省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2003年,信息产业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57%,距离新型工业化目标值的8%还有很大的距离。
3.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吉林省经济发展走的基本上是高消耗、低产出的传统工业化的路子,即依靠利用低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粗放经营维持经济增长。由统计数据看,工业污染排放等指标远远超过了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值。虽然生态省建设的指导思想早已经提出,但投入还远远不足,环境恶化较为严重。
三、吉林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重点
1.发展循环经济,积极鼓励和发展资源节约型、环保型产业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生态环保型经济,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改变了传统经济的“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线性经济发展模式,用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与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相适应。吉林要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促进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尽快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经济效益。
2.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要求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城市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加快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推进信息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以及信息服务的快捷化、社会化,积极拓展硬件开发和制造、软件设计和应用、网络建设和推广三大领域,加快发展光电子、计算机及软件、通信网络、数字音视频等产业,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为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奠定基础。
3.发展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目前,机械、冶金、轻纺、建材、建筑等传统产业在吉林工业总产值中仍占据较大比重,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和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这部分传统产业的技术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却存在较大差距,许多高新技术装备的设计生产仍然依赖进口。因此,吉林要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促使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加速吉林的工业化进程。
4.培养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建设新型产业基地
吉林省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聚集形成了制造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油化工两大支柱产业和食品、医药、电子和通信设备制造三大优势产业,并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吉林省应立足于现有支柱、优势产业基础,以扩大内需为主,以国内市场为主,围绕做大做强加工制造业,加快建设汽车产业基地、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中药和生物药基地和光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五大新型产业基地,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构造具有吉林特色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5.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就业机会,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把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一方面,发展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要发展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促进非国有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制定优惠政策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鼓励农民依托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民的收入,转移农村人口,扩大就业。
6.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推进
工业化在现代化中居于核心地位,但工业化离不开城市化,同步推进的城市化为工业化提供日益扩大的市场,还通过其聚集效应使工业生产率大大提高。提高长春、吉林两个特大城市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以此为基础,加快形成中部聚集区。尽快扩大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加速产业聚集和人口集聚,增强辐射功能,构建承上启下、带动周边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08)06-0001-05
Study on the E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Based on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Paradigms
LIU Chang-nian, MEI Qia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makes some research on the e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from paradigmatic viewpoint. Firstly,it put forward one fresh topic that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should be a new model of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paradigms. Secondly,it analyzes and proves the intrinsic basis theoretically about the paradigms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Finally,this paper explores some “sudden change”characteristics about new paradigms opposite to old paradigms from four ways.
Key words: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paradigms;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paradigms
1 引言
新型工业化是基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是对中国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刻揭示和准确定位,其内涵十分丰富。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是一种新的经济技术范式的确立,是发展观的科学演进。与传统的工业化范式相比较,不难发现,新旧范式之间存在某种承接和递进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新范式所具有的“突变性”和与旧范式的内在“冲突性”,使新范式具有熊彼特意义上的“创造性毁灭”的显著特征,范式转换意味着技术轨道、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和发展理念的整体性转换。因此,从范式的视角研究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对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具有特殊意义。
2 范式概念的提出及发展演进
2.1 范式概念的提出
范式(paradigm)这个概念在理论上的最早提出,应追溯到美国著名的科学学家Kuhn在其 1962 年出版的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在此书中,Kuhn[1]创造性地引入“范式”这一概念,并将之视为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基础,以及科学研究的思想工具和实用工具,进而描绘出基于范式及其变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图景,库恩关于范式概念的含义极其广泛。哲学家Lakatos[2]认为范式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并将范式大致分为元范式(meta-paradigm)、社会学范式(sociological paradigm)和构造范式(construct paradigm)三个层次,包括内核和保护带两个部分。总体来讲,范式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郑雨、沈春林[3]研究认为:广义地说,可以把范式看作是某个时代人们对事物的共有的见解、思考方法及思维框架的总称;狭义的范式则可以只针对某一具体的学科领域。本文认为,范式就是指在特定时期内,根据科学共同体的理论体系和心理特征所制订的一整套理论、原则、定律、准则、假说、方法等的总和。
2.2 技术范式
继Kuhn之后,创新经济学家Dosi将范式概念引入技术创新研究中,他借助库恩科学发展范式来考察技术演化特点时提出了技术范式的概念,并将其描述为基于自然科学的高度选择性原理的、解决特定技术经济问题途径的“图景”(或模式),以及那些以获取新的知识为目标、并尽可能地防止这些新知识过快地扩散到竞争者的特定规则[4]。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技术范式并非某种具体的技术,而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由各种具体技术组成的一个技术体系。基于此,Sahal[5]把技术范式看成是技术路标(Technological Guideposts),即技术发展通过范式的形式能够获得一个比较准确的选择发展方向;同时范式又是已有知识的“蓄水池”,使得技术知识能够不断地得到积累并使企业通过汲取技术知识“存量”或“蓄水池”来产生创新的机会。在这里,技术范式显然是已有知识的积累,具有Rosenberg意义上的“聚焦器”[6]特征。
2.3 技术经济范式
1986年,Freeman和Perez在继承Dosi“技术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经济范式这一概念,从而将技术范式和经济增长直接联系了起来。Freeman和Perez[7]把一定类型的技术进步定义为“技术经济”模式的进步,并把影响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分为增量创新、基本创新、新技术体系的变革和技术经济模式的变革四种类型。
增量创新是指这一类创新并非经常性深思熟虑研发的结果,而是工程师和其他直接参与生产活动人员的发明和提出的改进意见的结果,或者在“干中学”、“用中学”时连续发生的结果,它有助于改进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而且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
基本创新产生于深思熟虑的研发,常常包括一种联合的产品、工艺和组织的创新,它在时间上是非连续的,其分布也是不均匀的。
新技术体系的变革指若干对经济领域产生影响,同时导致全新部门出现的影响深远的技术进步,它是增量创新和基本创新的一种组合,往往伴随着机构创新和管理创新。
“技术经济模式”的变革指技术体系的某些变革,由于它们的效果如此之大,进而它们对整个经济行为都有重要影响。一种这样的变革含有多组基本创新和增量创新,而且最终可能包含若干新技术体系。
在Freeman和Perez的眼里,“技术经济”模式变革与前三种模式相比,无疑是一场技术革命。这种革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是,它具有在整个经济中的渗透效应,即它不仅导致产品、服务、系统和产业依据自己的权力产生新的范围;它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经济的几乎每个其他领域”。它导致“相互关联的产品和工艺、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结合,包括全部或大部分经济潜在生产率的熟练跃迁和创造非同寻常程度的投资和盈利机会”[7]。显然, Freeman和Perez的技术经济范式已经突破了Dosi的技术范式所着眼的技术变革的轨迹,比创新“群”或技术系统的概念更为宽泛。
技术经济范式中的核心概念是“关键生产要素”,Freeman和Perez认为,“关键生产要素”是技术经济范式中的“一个特定投人或一组投入”,它可能表现为某种重要的资源或工业制成品,它决定着技术经济范式的特征并成为划分不同类型的技术经济范式的依据。依据Freeman和Perez的解释,成为“关键生产要素”需满足三个条件[7]:(1)使生产成本具有明显下降的能力;(2)在很长时期无限供应能力;(3)广泛被应用和易于扩散的能力。
一般来说,“关键生产要素”并不表现为孤立的投入,而是处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迅速增长体系的核心,其中某些创新与关键生产要素自身的生产有关,其他则与 “关键生产要素”的利用有关。关键生产要素既是所在技术经济范式中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又决定着技术经济范式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因而在各种不同的技术经济范式中居于核心地位。如以棉花、煤炭和蒸汽动力为表现形式的“关键生产要素”映射出的必然是现代纺织业技术经济范式。
2.4 技术经济范式的演化形式
技术经济范式的演化方式分为两类:一是范式进步,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是一种常态。一种技术经济范式一旦形成,它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影响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结构和运行,随着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在既有范式内核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保护带的调整来增强范式的适应性。二是范式转换,它是一个突变的过程,即抛弃既有的范式的内核,用一种新的内核取代原有的内核,由此形成一个新范式。范式演进的现实形态是范式进步范式转换新范式的形成的动态演进,是渐变与突变相统一的过程,如Dosi所言:“科技进步通常是新范式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随着旧技术范式成本和改进的困难,新范式将变得富有吸引力”[8]。
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是特定的经济、技术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有迹可寻的。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确立的前提是:“只有当上一个周期的关键生产要素及其相关技术群,给出了收益递减或者对于进一步提高生产率或对于新的盈利性投资的潜力已接近极限的强烈信号时”[7]。Freeman和Perez认为,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包括9种特征[7],其中核心是“关键生产要素”、主导技术群和适宜的组织形式等。
3 范式视角下新型工业化的本质与特征
3.1 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其追求现代化的征程都是从工业化起步的,工业化事实上已构成各国经济增长的主体。传统工业化范式诞生于以蒸汽革命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产业革命,它克服了既有农业技术经济范式在空间上的障碍,突破了手工生产的局限,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实现了人类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然而传统工业化范式是以生产要素的持续高投入、环境退化和经济粗放式增长为特征的,在实施工业化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严重的资源瓶颈、技术瓶颈和环保生态瓶颈等,难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其发展演进已到尽头,破解技术经济发展难题需要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确立。
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这不仅是中国工业化路径的转型,更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确立,是我国面对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等“多峰逼近”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观的创新性突破。它要求我们在加快完成工业化目标的同时叠加完成信息化时代的任务,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创新型国家。
3.2 新型工业化范式确立的内在依据
不言而喻,经济增长方式的每一次转变都是由内在的技术范式演进推动的,“技术进步是形成经济格局转换的基本动力”[9]。作为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新型工业化范式的确立有其内在的规定性,是范式演变的必然结果。如舒马赫所言[10],“现代工业体系尽管拥有它全部体现高度智力的先进技术,但却在摧毁自己赖以建立的基础。 而在旧技术范式中,靠新技术来解决旧问题是行不通的”。
新型工业化范式具有范式的一般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1)科学性。范式是现实世界一定程度的客观映像,新型工业化范式是经济发展、科技水平、资源和环境的现实要求。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一些发达国家早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与之相比,我国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工业化则是“迟到的工业化”,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科技水平低、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环境污染加剧、就业压力大,所以,我国的工业化具有两大战略任务:一方面要充分把握信息技术革命带给我们的重大历史机遇,发挥后发优势,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要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深化工业化进程,提高经济发展的专业化水平和现代化质量,为加快信息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需求源泉。可见,新型工业化范式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客观发展规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2)阶段性。范式的演变是随着客观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新型工业化范式既是传统工业化范式延伸和合理成分的传承,又是对旧范式的扬弃和超越,是特定历史阶段科技经济发展的结晶,是工业技术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转换的过渡阶段。目前,少数发达国家如美国,经济发展早已越过工业化的顶峰状态,而进入“信息技术范式”。信息技术革命是以互联网的诞生为标志,它使人类拥有了迄今最强大的信息整合平台,进而促成了传统的、物资能量型技术经济范式的质变。我国随着新型工业化目标的完成,技术经济的发展也必将全面迈入信息技术范式。
(3)地域性。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们观察问题的方式总是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新型工业化范式的核心内核具有普遍意义,是当今发展中国家通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亚洲“四小龙”的工业化成功实践,为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然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资源禀赋、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环境的差异巨大,因而,各个国家或区域其新型工业化实践和实现路径必然不同,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是范式进步的具体写照。
深入一步探求表明,新型工业化范式具有技术经济范式的特殊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1)关键生产要素。Freeman和Perez[7]认为,“关键生产要素”的变迁是技术经济范式变迁的桥梁和纽带。新型工业化范式的“关键生产要素”是知识、计算机芯片和互联网等,不同于以钢铁、乙烯和矿产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表现形式的传统工业化范式。
(2)主导技术群落。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方式、途径和规模是由一个或几个主导技术群所决定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主导技术群也会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也会因之改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环保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群落已经形成,其产业化进程在深刻地改变着各国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一些新型的工业化国家抓住了这一主导技术群发展的时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传统技术经济增长范式的更迭。
(3)经济增长方式。传统的工业化范式下,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是主导产业,资本、原材料和能源是主要的战略资源,经济增长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资本、设备等有形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来实现的,是一种粗放式的甚至是资源掠夺式的经济增长范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生态代价,如巴里•康芒纳[11]所言:“美国战后技术变迁产生的,不仅是宣布了具有很多预示意义的国民生产总值上的126%的增长,而且有一个在比率上高于国民生产总值10倍的环境污染水平的上升”。新型工业化范式下,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知识、智力和信息是主要的战略资源,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知识、智力等无形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的,是一种集约式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4)适宜的组织形式。传统工业化范式下,股份制公司成为最普遍的企业经营模式,企业的生产经营日趋规模化、标准化和国际化,企业的组织形式日趋复杂化,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部门。新型工业化范式下,企业中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价值将被高度重视和合理估价,企业的组织结构日趋扁平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知识创造活动即知识创新成为组织最重要的活动,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所发挥的效能日渐增大,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大量涌现,并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信息产业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但会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而且带来了一系列新型产业的蓬勃兴起,将极大地放大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
3.3 新型工业化范式的主要特征
新型工业化范式是传统工业化范式的“突变”,这种突变特征主要表现在:
(1)新型工业化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传统工业化范式其内在逻辑上具有逆生态性或与环境、自然的不和谐性。传统发展模式是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排放”为基本特征的开放的、线性发展逻辑,它的开放性是指为追求经济发展,甚至可以不顾一切地掠夺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这种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两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会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大量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越大,最终将会丧失发展的后劲,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是以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科学地利用、开发和保护资源,坚持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相衔接,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技术体系。经济发展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通过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来达到缓解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目的。其表现为“两高两低”,即高利用率、高循环率、低消耗和低污染,实现了物质、能量梯度和闭路循环使用,最终实现了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2)新型工业化是一种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新模式
工业化和信息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长河中不同的子阶段,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虽然总体上是依次递进的,但各个阶段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和严格依次单列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若干阶段是并列存在的,呈错落交织状态。工业化孕育了信息化,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主要载体,没有工业化的发展,就没有信息化兴起;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发展,是工业化的提升动力和推动“引擎”,信息化能够助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缩短工业的进程和时间。为完成工业化进程,英国花费了200年,美国、日本花费了100年,而新型工业化国家之一的韩国只花费了30多年。因此,将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对经济社会具有“重塑”功能。
(3)新型工业化是将知识视为最关键生产要素的发展新模式
由于知识资源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等显著特性,从而使资本――这一传统的最稀缺的生产要素逐渐失去了其主导地位,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具创造力和价值的核心资源。在新型工业化范式下,依赖稀缺物质资源的生产逐渐转变为依赖技术与知识的生产,社会生产围绕知识生产知识扩散知识应用的过程展开,产业之间以知识传导和价值实现为链条形成动态的经济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快速成长和发展。
与此同时,又以知识共享效应和收益递增效益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不断高级化,从而最终使整个社会经济得以长期持续增长和发展。因此,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价值,知识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4)新型工业化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新模式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置于经济和社会的核心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化“见物不见人”,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做法。
20世纪50年代初,经济学家Schultz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他认为人力资本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原因,并进一步指出人力资本就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12]。1983年经济学家Romer[13]在其新经济增长理论中提出知识(即人力资本和新思想)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要素。可见,在现代经济中,知识是科学之源,知识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知识与人始终是形影不离的,人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知识创新的主体,知识资源的源泉是人力资源,良好的人力资源将为组织提供无穷的发展动力。因此,可以说组织通过知识积累获取核心竞争能力的过程,必然是组织获取人力资源优势的过程。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我国的国情“特质”是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然而Romer意义上的人力资本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认知科学的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中,体能、技能、智能三者存在两组简单的等比级数规则,即对于体能、技能与智能的获得,社会需要支付的成本分别为1∶3∶9,而人的体能、技能与智能对社会财富的贡献则分别为1∶10∶100[14]。为此,一方面,引导、激励和强化个体和组织的学习能力,鼓励个体在团队中分享知识,加强知识的扩散和转化,不断提高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通过不断提高劳动者的专业化素质,增加劳动者身上知识存量,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存量,加快普通劳动力向人才资源的转化进程。另一方面,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拓宽就业渠道,有效地解决好就业压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4 结束语
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的实质是一种技术经济范式的确立,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产物。21世纪人类必将全面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基础,以工业化和信息化高度融合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范式,必将成为后发国家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实施跨越式发展,实现富民强国的现实路径选择。
参 考 文 献:
[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47.
[2]伊姆雷•拉卡托斯,等.批判与知识的增长[M].周寄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88-90.
[3]郑雨,沈春林.技术范式的结构意义[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62-64.
[4]Dosi G.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J]. Research Policy, 1982, 11(3):147-162.
[5]Sahal D. Technological guideposts and innovation avenues[J]. Research Policy, 1985, 14(1): 61-82.
[6]Rosenberg N.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y[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45.
[7]弗里曼,佩雷斯.结构调整危机:经济周期与投资行为.载于G•多西等编.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钟学义,沈利生,陈平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58-74.
[8]G•多西.创新过程的性质.载于G•多西等编.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钟学义,沈利生,陈平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281-282.
[9]弗里曼.绪论.载于G•多西等编.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钟学义,沈利生,陈平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2.
[10]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虞鸿钧,郑关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4.
[11]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16.
[12]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一、市北经济开发区汽车及高端农业装备产业示范基地情况
开发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完善,建成“九纵十横”达50公里的道路交通体系,实现水、电、路、讯、热等“九通一平”。批准面积为2000公顷。汽车及高端农业装备产业示范基地规划总面积2000公顷,2012-2014年专项规划工业用地主要分三部分布置:一处为潮河工业区,位于潮河镇东部;第二处为东南工业组团,以五征一期厂区及其南部用地为主;第三处为西南工业组团,以五征二期厂区及其东部、北部用地为主。工业用地区块,面积约845.72公顷。
基地内主导产业以汽车、高端农业装备为主,上游产业是汽车饰件、零部件、车厢、车架等配套加工制造业,下游是为其他汽车制造企业提供汽车配件。
二、存在问题
虽然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已经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但是离创建“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
1.总量规模偏小、企业个数少。开发区汽车、农业装备及零部件产业虽然在省内有一定优势,但是与国内外大型汽车、农业装备及零部件产业基地相比,如江苏苏州、湖南长沙、广西柳州,在总体规模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2.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行业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模仿设计制造的产品居多,真正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产品较少。产业内产-学-研-用联合创新体系和技术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具有国内一流创新能力的企业科研机构数量偏少,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大多低于3%,科技创新驱动力小,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影响了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3.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低。关键基础零部件,诸如发动机、变速箱、高档轮胎等长期依赖外地配套,已成为开发区汽车、农业装备及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
4.高端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由于体制、机制和受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制约,高端人才的引进、技术人才的培养及已有人才的留用比较困难,高速发展的工程机械产业对智力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
三、发展建议
1.加大招商引资,扩大产业规模。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五莲县工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守好名片并不断丰富和完善是我们应该秉持的发展原则。我们必须依托五征集团的龙头带动优势,一是加快现有企业膨胀生产规模。突出抓好五征集团大马力拖拉机及其配套农机具制造、围海工程机械设计制造项目和帅发工贸乘用车无内胎钢制车轮制造项目。二是积极实施招商引资战略,着力引进五征配套企业来开发区投资建厂。五征集团县外主要配套企业有167家,2012年供货额达到43.7亿元。配套企业中,省外配套企业61家,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河北等省。省内企业主要在潍坊市的诸城市、高密市等县区。配套企业中,发动机供货额15.04亿元,占县外总供货额的34.4%;变速箱及齿轮3.87亿元,占8.9%;轮胎3.47亿元,占7.9%;车桥2.83亿元,占6.48%;轮辋、钢圈2.18亿元,占5.0%。五征配套企业的引进,不但有利于五征集团加快发展,而且有利于整个产业快速膨胀规模。三是适时引进新能源汽车、农业装备等整机生产企业。通过强力拉长、拉深产业链,努力把五莲县市北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 “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层次。大力推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积极申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五征集团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的研发优势,全方位加强与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对接合作,搭建院企合作平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集中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3.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所必须做好的工作。示范基地内企业要加快实施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技术改造。抓好一达燃气项目,发展优质高效的管道燃气,优化城市能源结构,减少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工程。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有序用电方案,压缩高能耗、高排放企业用电;推进丰禾生物质发电和山东澳鲁光热产业项目,优化能源结构,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和技术保障。抓好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推进能效对标达标,开展共性、关键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示范,提高工业“三废”集中处理和循环利用能力,开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试点。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削减示开发区污染物排放量,减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企业提高本质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参考文献:
(一)总体实力不断增强
2009年,中部六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8%,高出全国平均增幅2.4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为19.8%,比上年增加0.5%;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4省增速超过20%,增幅居全国前列。企业效益不断好转,2009年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润5143.2亿元,同比增长17%;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7.3%。
(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近年来,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中部地区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为13.9%、50.4%,比上年分别下降0.7%和0.5%;第三产业比重为35.7%,比上年上升1.2%,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二、三、一”格局,工业内部结构正由重化工业化阶段向高加工度化阶段转化,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三)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十一五”以来,中部各省积极推进产业多元化整合,大力开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强化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各省均培育形成了一批千亿元以上产值的支柱产业,山西的煤炭、冶金,安徽的汽车、家电、化工,江西的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河南的食品、有色金属,湖北的汽车、钢铁、光电子信息,以及湖南的装备制造等行业在全国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四)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十一五”期间,中部地区发挥自身科教资源优势,注重发挥技术创新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2009年,湖北省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31亿元,同比增长20.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8.1%;湖南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27亿元,同比增长29.9%,占全省GDP的11%;安徽省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行业形成了一批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五)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中部六省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切实推进技术改造,加大关停小火电机组以及淘汰炼钢、炼铁、水泥落后产能力度,能耗水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据对湖南以外的5省统计,全年万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比上年分别下降5.2%和4.3%,降幅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4和0.8个百分点,其中湖北省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
二、中部地区工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差距明显
尽管近年来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量仍然很小,与东部地区的绝对差距还在不断扩大。2009年中部六省第二产业增加值仅占全国的19.8%,约相当于东部地区的三分之一强。受区位条件、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部地区在产业基础、产业层次、经济效益和企业规模等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全国具有总量优势的行业较少,拥有的核心技术与知名品牌不多,产业及产品都缺乏竞争优势。
(二)结构性矛盾突出
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四大板块中最高,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各省的主导产业均偏向资源产业和重化工工业,传统产业和高耗能行业比重大,高技术产业和新兴工业整体规模较小,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来获取发展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任重而道远。此外,由于中部六省区域资源禀赋特征较为接近,产业结构雷同,难以通过产业集约发展产生规模效应,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
(三)资源环境压力较大
中部地区农业生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推进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十二五”时期的突出难点。中部地区是以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产业为支撑的典型的重化工集聚区,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主要依赖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增长方式,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接近70%,能耗水平居高不下,在发展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时就面临着相当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约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任务十分艰巨。
(四)开放合作程度不高
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相对滞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进出口总额为776.7亿美元,仅占全国的3.5%,在四大板块中排名倒数第一。长期以来,中部六省在发展中各自为战,缺少经济联系与合作,内在凝聚力不强,在周边发达地区的吸引下,内部还出现了经济协作上的分化,在当前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进程中,中部地区还缺少有效的联动与协作,存在无序竞争现象。
三、推进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思路
(一)着力培育优势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中部地区要结合自身资源要素禀赋优势,采取全面规划、重点突破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精深加工业,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和水平,促进集聚发展,推动产业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水平。要以信息化、高端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推进传统支柱产业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促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提升、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提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要围绕重点产业的调整振兴,充分运用投资、财税、土地等政策,引导各类生产要素投入鼓励发展的产业领域,加快形成电子信息、汽车、钢铁、家电等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提高配套服务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部地区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科教资源,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教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技术产业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规模化应用水平,不断壮大产业规模。要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传统产业新型化、高新产业规模化、服务业现代化、资源消耗减量化,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内涵式发展水平。
(三)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部地区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等低碳产业,推动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改造,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体系,切实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轻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管理体制机制,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开展先进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完善淘汰落后产能考评机制与激励机制,加快淘汰钢铁、水泥、造纸等行业落后产能,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力度。
(四)加强区域合作互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中部地区要走“内聚外合”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要深化省际间合作,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协调机制,打破行政界限和市场分割,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加强产业分工协作,推动产业一体化布局,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避免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另一方面要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着力打造开放合作平台,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与交流合作,引导外来资金投向鼓励发展的能源原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支持企业主动“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要抓住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的重大机遇,有序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引导转移产业向现有产业园区集中,推动产业在承接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